一、前寒武纪太古代花岗岩的两种扭动构造型式及其控矿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宋立国[1](2020)在《沂沭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大盛群马朗沟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沂沭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的山东段,将山东省分成鲁东和鲁西两个地质构造分区。该断裂带是山东省内的重要构造体系,对整个山东省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而白垩系大盛群马朗沟组的物质来源及其沉积构造背景和形成时代,对研究沂沭断裂带的形成、沉积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岩石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镜下观察鉴定、分析测试,对沂沭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大盛群马朗沟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物源进行研究,取得以下认识:研究区马朗沟组砂岩受风化剥蚀的影响,破碎较严重。镜下观察发现,砂岩中岩屑呈棱角状-次棱角状,石英磨圆度较低,反映了沉积物近源沉积的特点。K2O/Na2O-SiO2图解和构造背景判别图分析表明马朗沟组砂岩的物源区形成于大陆岛弧构造背景。主量元素分析显示,马朗沟组砂岩物源区岩石类型以长英质火山岩为主,并且遭受了微弱的风化侵蚀作用,化学蚀变指数(CIA)、成分变异指数(ICV)和Rb/Sr 比值以及Th/U-Th风化程度判别图解分析,共同表明大盛群马朗沟组物源区经历了较弱的风化作用,并且沉积物成分成熟度较低。通过对大盛群马朗沟组砂岩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发现马朗沟组砂岩锆石的年龄段主要分布在2个时代:中生代(117.7-141.7Ma)和前寒武纪(1852-2499.4Ma),其中中生代的锆石所占比例较高。结合古水流特征推断,117.7-141.7Ma年龄段的锆石来源于鲁西隆起,为主要物源区;1852-2499.4Ma年龄段的锆石来源于汞丹山凸起区的沂水岩群,为次要物源区。沂沭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大盛群马朗沟组为近源沉积,且有两个物源区,分别为鲁西隆起和汞丹山凸起区的沂水岩群;物源区形成于大陆岛弧构造背景;物源区岩石类型主要为长英质火山岩,受风化剥蚀作用不强烈。
刘飞[2](2019)在《玻利维亚Laurani金多金属矿床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找矿预测》文中提出Laurani金多金属矿床位于玻利维亚安第斯成矿带,是阿尔蒂普拉诺(Altiplano)盆地内与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Au-Ag-Cu-Pb-Zn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该矿床发现和开采历史悠久,但研究程度低。为了理清矿床成矿作用机制和进行深部找矿预测,本文综合运用岩浆岩岩石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田地质力学、流体地球化学、矿床学及构造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采用构造-蚀变-矿化综合地质测量、构造地球化学勘查和地球物理勘查等技术手段,开展该矿床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找矿预测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和成果:(1)矿区岩浆作用强烈,形成一套中酸性侵入岩、火山岩/次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岩矿鉴定厘定其分别为二长花岗斑岩、英安岩/英安斑岩和凝灰岩。岩浆岩具富Al、低Ti、高K特征,为准铝质、过铝质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不同类型岩浆岩均表现出Rb、Ba、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和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的微量元素组成,并且具有相似的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的右倾型配分模式,岩石无明显Eu异常(δEu=0.891.33)。不同类型岩浆岩具有较为一致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7.42±0.13 Ma7.58±0.15 Ma)与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13.15-8.38,176Hf/177Hf=0.2824090.282544),反映岩浆岩是同源、同期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综合研究认为晚中新世区域性地壳快速隆升导致加厚的长英质-中性岩成分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沿深大走滑断裂带被动侵位,主要经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了具有先后演化序列的岩浆岩组合:凝灰岩、二长花岗斑岩→英安岩→英安斑岩,岩石成因类型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作用是主导性成矿条件之一,基于矿化与岩体的密切空间关系,厘定出岩浆演化晚阶段形成的英安斑岩是成矿地质体,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和主要动力条件、能量条件。(2)构造作用是另一主导性成矿条件,为成矿提供运移通道、容矿空间和部分动力条件。矿区发育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规模、不同序次的构造形迹,并呈现显着的成矿构造等级。通过典型构造形迹几何学、运动学分析和力学性质鉴定,将矿区构造形迹划分为环状构造体系、扭动构造体系和东西构造带三类构造体系。环状构造体系是成矿前起到构造圈闭、控岩聚矿作用的构造体系;扭动构造体系是成矿期起到配矿容矿作用的主导性成矿构造体系,形成了“入字型”、“多字型”、“接触带型”和“反S型”四种主要控矿构造型式;东西构造带是成矿后导致岩体、矿体变形变位的构造体系。构造-岩浆耦合作用形成了岩浆侵入构造系统,是主导性控矿系统,控制了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形成。(3)厘定矿床类型为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斑岩型矿化,构成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显示成矿流体温度为146.4°C496.1°C,盐度为0.18wt%53.26wt%,成矿早阶段为高温、低盐度富气相流体,晚阶段演变为中低温、低盐度富液相流体。成矿流体δD为-101.50‰-41.31‰,δ18OH2O为5.44‰12.92‰,与原生岩浆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反映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金属硫化物δ34S值为1.57‰5.55‰,均值为3.05‰,塔式分布效应显着,表明硫源为岩浆硫。金属硫化物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8.286918.3568、15.608215.6337和38.693738.7719,位于下地壳与造山带铅演化线之间,相对偏向造山带铅演化线,显示铅主要来源于造山带环境下的岩浆作用。研究认为在岩浆侵入构造系统控制下,构造动力和岩浆热动力驱使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运移,主要经沸腾作用、减压降温和少量流体混合,以氯、硫络合物形式迁移的成矿物质发生沉淀,在不同类型构造内分别形成了斑岩型Cu-Au矿化、爆破角砾岩型Au-Cu矿化、接触带型Cu-Au-Ag矿化和浅成低温热液型Au-Ag-Cu-Pb-Zn矿化,共同组成矿床“四位一体”矿化类型,构成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浅部以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为主,深部以斑岩型矿化为主,并建立了该成矿系统的矿床成矿模型。(4)基于构造-蚀变-矿化综合地质测量、构造地球化学勘查和地球物理勘查的研究成果,集成出一套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的综合找矿预测技术方法,建立了综合找矿预测模型,优选出一批重点找矿靶区,钻探工程证实矿区深部存在斑岩型Cu-Au矿化,揭示出斑岩型矿床成矿的巨大潜力。
李瑞红[3](2017)在《焦家金矿带构造控矿模式》文中研究指明胶东是全球重要的黄金产地,也是中国探明金资源量最多的地区,其中焦家金矿带已探明金资源量>1000吨,其内金矿床(体)严格受焦家断裂带及其下盘次级断裂/裂隙控制,构造控矿模式是亟待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为此,论文通过典型剖面构造-蚀变-矿化岩相填图、露头尺度构造解析、载金矿物黄铁矿微区原位技术和3D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从区域→露头→矿物多尺度系统剖析金矿床(体)分布规律与不同级别、序次和型式的控矿构造的关系,以揭示焦家金矿带构造控矿规律和巨量金活化富集的构造控制机理,构建其构造控矿模式,为新的勘查部署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焦家断裂带空间结构可细分为断裂核(主断裂面、断层泥、片理化和糜棱岩化带)、破碎带(碎裂岩、构造热液脉群、密集节理和劈理带)和弱变形带(稀疏节理带)。(2)焦家断裂带经历了5期构造变形:D1主要表现为成矿前NE向韧性剪切带;D2为成矿前韧-脆性构造活化;D3为成矿期韧-脆性变形(伴随强烈的水岩反应和大规模金成矿作用);D4为成矿期脆性变形,主要表现为岩/矿石的脆性破裂和热液脉体(如石英-硫化物脉和方解石脉)的充填;D5为成矿后脆性变形。(3)识别出四类黄铁矿,可见金通常发育于黄铁矿脆性变形形成的裂隙和晶隙间或破裂-愈合的裂隙内,以裂隙金为主,兼有包裹体和晶隙金,并发育纳米金粒,可能是黄铁矿显微-超显微变形的位错中不可见金的再活化和再富集而形成。(4)断裂面擦痕所反映的断裂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具有复杂的二元结构,既有正断层活动特征,也有逆断层活动特征,兼有走滑分量。成矿期主体表现为张剪性构造控矿样式(NW向拉张兼有左行走滑分量),是成矿前的主要构造形迹在成矿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再活化而形成的。控矿构造应力场3D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成矿前主应变和剪应变的相对高值区,随着成矿期构造再活化或应变能释放是成矿流体聚集和成矿物质沉淀的有利部位。
张潮[4](2015)在《焦家金矿田断裂带构造控矿模式》文中研究指明焦家金矿田以产出“焦家式”金矿闻名于世,其内区域断裂控矿模式历来是引人瞩目的关键科学问题。然而断裂带构造控矿机理与成矿机制等尚未得到很好理解,逼近客观实际的成矿规律和成矿理论还远未被揭示。为此,本文以区域成矿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技术,选择代表性矿床,聚焦断裂带结构与成矿效应,详细剖析焦家断裂带精细结构,阐明构造分带特征及其变形环境,厘定控矿机理和成矿机制,构建金矿田勘查模型,并选择新城和寺庄金矿床开展隐伏矿体定位预测。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区域构造环境由俯冲挤压向走滑-拉张的构造体制转换是焦家断裂带金成矿作用发生的动力学背景。成矿前区域主压应力为NW-SE向,断裂带以右行韧性剪切活动为主;成矿期则转为NNE-NEE向,以左行张剪-张性活动为主。野外调查、显微观察、EBSD组构分析等表明,断裂带下盘具分带性,自断裂面向外依次发育断层泥、挤压片理带、构造透镜体带、密集节理带和稀疏节理带。挤压片理带发育(初)糜棱岩,叠加成矿期碎裂岩,早期矿物的变形现象组合指示其形成于高绿片岩相条件,温度约450?500°C,为右行剪切变形环境;构造透镜体带(初)碎裂岩的形成条件介于高绿片岩相与低绿片岩相,为左行剪切变形环境;节理带碎裂花岗岩变形矿物组合指示其形成于低绿片岩相条件,温度约300?400°C,为张剪-张性变形环境。断裂带表现为以水平分带为主的矿化-蚀变特征。挤压片理带发育黄铁绢英岩化蚀变、赋存黄铁绢英岩型矿体;构造透镜体带发育脉型(黄铁)绢英岩化和硅化蚀变,次级断裂内赋存石英-硫化物脉型矿体;节理带发育脉型绢英岩化和钾化蚀变,沿节理面充填钾化细脉型矿体。野外调查、质量平衡计算表明,Au等成矿元素在脆性构造变形和绢英岩化蚀变中发生大规模迁入形成黄铁绢英岩型矿体。硫同位素组分分析表明,矿石硫可能主要源于中生代花岗岩体,最初主要来源于胶东群变质基底。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中-低盐度、富含CO2和少量CH4的H2O-Na Cl-CO2变质流体,成矿温度和压力分别为225?320°C和280?2900bar,金主要以Au(HS)2-形式在成矿流体中迁移。研究表明,成矿流体运移到挤压片理带和节理带时分别发生硫化作用和流体不混溶,改变了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成矿压力、成矿温度、氧逸度等),其携带的含金络合物随即遭受破坏,导致Au等成矿元素从流体析出,在挤压片理带和节理带中分别形成黄铁绢英岩型矿体和钾化细脉型矿体。据此建立焦家断裂带构造控矿模式,构建相应的勘查模型,选择新城和寺庄金矿床开展隐伏矿体定位预测,分别圈定预测靶区。
陈超[5](2013)在《太行山中北段构造控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行山中北段地处河北省平山—阜平—涞源一带,区域构造上为阜平隆起及其外围,燕山运动以来构造复杂多样,岩浆活动强烈,金银铅锌铜等多金属矿产地相对集中,构造控岩控矿作用明显,地质成矿富有特色,一直是地学界实践的天然实验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阜平幔枝构造轴部麻棚地区的成矿作用研究”(NO:40872137)和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河北木吉村铜矿、湘中锑(金)矿床成矿规律总结研究”(NO:20109901)项目,系统地将幔枝构造成矿控矿理论引入太行山中北段,以构造控岩控矿为主线,将成岩成矿与区域构造演化有机地联系起来,探讨区域成岩成矿作用,归纳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指导进一步地质找矿工作。论文概述了太行山中北段区域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同时简要介绍了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和幔枝构造理论进展(幔枝构造为地幔热柱演化的第三级构造单元)。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地质资料,拟将本区中生代以来的地质演化归为阜平幔枝构造演化阶段,并从幔枝构造角度将本区划分为变质杂岩核部区、拆离带及其上盘盖层区三个部分,将120-140Ma作为阜平幔枝构造活动的主期。对区域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岩成矿的时空分布及成因进行了研究和总结。通过阜平幔枝构造区20余个金银多金属矿床共计约500件矿石、岩体样品进行测试(部分数据来自前人成果)和分析,硫、铅、氢、氧、碳、硅、氦氩以及铼锇等同位素数据资料表明区域成矿物质以深部来源为主,局部混入壳源物质,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有部分大气降水加入。成岩成矿时限高峰期大致位于120-140Ma,与燕山期区域幔枝构造主运动时限较为一致,岩矿成因上与地球深部关系密切。从幔枝构造成矿控矿的视角,本文重点解剖了核部区石湖金矿、拆离带附近区木吉村铜(钼)矿和盖层区支家地铅锌银矿三类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经区域类似矿床对比、分析以及结合区域地质特征,首次系统地分析区域构造成矿控矿作用和建立了区域构造控矿模式,认为各级幔枝构造系统是具体的控岩控矿场所,并系统地归纳了构造控矿规律,指出了下一轮区域地质找矿的重点。总之,中生代中晚期阜平幔枝构造的演化不仅是区域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发生的驱动力,而且很好地控制着它们的在时空分布和演化。
程广国[6](2013)在《河南熊耳山西段银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简要叙述了熊耳山西段成矿区的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背景;对熊耳山西段银铅锌多金属矿田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矿田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变质核杂岩的控岩控矿特征,通过对燕山期花岗岩的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特征的研究,判断花岗岩为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成因并经历了上部地壳物质的混染,利用稀土元素部分熔融数学定量模型进行了模拟,表明太华群经30%的部分熔融即可形成区内的燕山期花岗岩,本区花岗岩其构造环境为造山期后型;矿田地球物理特征方面重力低异常指示隐伏岩体的存在,激电异常能够较准确地指示银铅矿体的产状及矿化规模;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区处于成矿背景极佳的地球化学富集区,以寨凹岩体环形高温元素组合异常为中心,周边分布着东、北、南三个次级环形中低温元素组合异常中心;通过对铁炉坪、蒿坪沟、沙沟典型矿床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化)体及矿体特征、矿石结构构造、成矿阶段、围岩蚀变的研究,本区银铅锌矿床的总体特征可概括为矿脉规模较大,单个矿体长度小,厚度薄,银品位较高,矿石结构构造较简单,成矿阶段可分为三个阶段,围岩蚀变以矿脉为中心对称发育,中心以硅化为主;矿床明显受地层、构造控制;主要成矿时间为燕山期且紧随Ⅰ型花岗岩侵入之后;矿床属中低温、低盐度、浅成矿床:矿石铅同位素、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均支持岩浆和大气水混合的观点;在系统总结了矿床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比例尺层次下的对预测区、靶区、矿脉进行勘查的矿床勘查模型;通过基于MRAS系统的银资源潜力评价分析,估算了全区银资源总量,并划分A类远景预测区1个,B类远景预测区2个,C类远景预测区1个
高星[7](2012)在《胶西北典型金矿控矿构造及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胶西北金矿集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矿集区之一。本论文以大尹格庄、夏甸、河东和黄埠岭等典型金矿为研究对象,运用构造地质学和构造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着重开展了控矿断裂构造性质及构造地球化学异常两方面的研究。典型金矿控矿断裂构造的宏观分析及节理统计显示,胶西北金矿集区主要容矿断裂带的形成和演化主要经历了左行平移走滑和张性扩容两个阶段。矿化分段富集和矿体侧伏明显受控矿断裂性质及导矿构造与容矿构造空间关系的制约。大尹格庄、河东测区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显示,不同测区构造地球化学晕的空间结构特征复杂多变,结合多元数理统计分析,厘定了各测区最佳找矿指示元素组合标志。在综合分析元素组合异常特征以及异常规模、强度的基础上,圈定了找矿靶区。在对胶西北金矿集区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条件、物质来源条件、成矿热动力条件及控矿构造条件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胶西北金矿集区动态热液对流成矿机制,并总结了典型金矿构造地球化学晕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单峰模式、对称双峰模式、不对称双峰模式等三种代表性的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王中亮[8](2012)在《焦家金矿田成矿系统》文中提出焦家金矿田是焦家式金矿命名地,已查明黄金资源/储量500余吨,其金矿床产出环境和成矿动力学背景在全球金矿中独具特色,巨量金的来源和富集机制是引人瞩目关键科学问题。论文聚焦该金矿田成矿系统,通过详细的野外和室内研究,获得如下主要成果。1、金矿形成于陆-陆碰撞向俯冲碰撞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岩石圈大规模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成矿期区域主压应力为NNE-NE向,控矿断裂带以右行张剪活动为主。焦家断裂带及其下盘次级断裂、裂隙构成菱形控矿断裂系统,控制矿化网络的形成与分布。2、蚀变-矿化岩石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及胶东群变质岩具继承性,且后两者中金品位与矿床规模成反比;煌斑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矿石具有明显差异,其金丰度与其所侵入的地质体的金丰度成正比,煌斑岩规模与金矿床规模成反比;表明金可能来源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和胶东群变质岩,而煌斑岩不提供成矿物质。3、成矿流体主体为中-低温(200℃~330℃)、低盐度(3.15~8.99wt%NaCl)的H2O-CO2-K+-Cl-体系,H、O同位素组成大多与变质/岩浆流体一致。成矿过程中,载金黄铁矿稀土元素总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流体中δ18O值逐渐降低;暗示成矿流体主体来源于变质流体,而变质程度和水-岩反应可能是影响金沉淀的主因。4、金矿化3D分带结构特征明显:水平方向上,从焦家主断裂下盘向外由破碎带蚀变岩型→钾化细脉浸染型→石英硫化物脉型矿化变化;垂向上,矿床尺度总体为蚀变岩型矿化在上、脉型矿化在下,矿体尺度往往是脉型矿化在上、蚀变岩型矿化在下。成矿后的风化剥蚀是影响金矿床变化保存主要因素,在焦家断裂带内金矿床的剥蚀深度由NE→SW依次增大,望儿山断裂带内金矿床的剥蚀深度浅于焦家断裂带内金矿床的剥蚀深度。5、金矿田是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产物:流体沿控矿断裂走向运移的同时,由于周期性压力积聚引起裂隙向外扩展,部分流体侧向运移。流体与围岩发生交代反应,使含矿流体由碱性氧化高温→酸性弱还原中-高温→弱酸性还原中-低温演化,导致围岩中金成为高价态离子活化进入流体,之后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引起流体中AuH3SiO4和AuHSiO4稳定性降低、[AuCl2]-和Au(HS)2-的溶解度减小,Fe2+、Fe3+、Cu2+等金属离子被消耗形成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造成金-硫/氯络合物分解,导致金大量沉淀聚集成矿。6、以成矿系统结构为基础,构建勘查系统模型,指出焦家断裂下盘距主断裂面1000m范围内具有良好找矿前景。针对重点远景区,进一步建立隐伏矿体预测模型,圈定20处预测靶位。截止2011年底,经矿山工程验证累计探明新增金金属量10.04t。
肖萍[9](2012)在《东秦岭白垩纪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模式》文中研究表明东秦岭钼矿带是中国最大的钼金属产地,也是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成矿带Climax-Henderson钼矿带而位居世界第二的钼资源聚集地。东秦岭钼矿带主要的铝矿床类型有斑岩型Mo、斑岩型Cu-Mo、矽卡岩型Mo-W及热液碳酸盐岩型。形成于白垩纪的金堆城、鱼池岭、雷门沟及东沟这四个斑岩型钼矿床在矿化、热液蚀变及火成岩地球化学方面极为相似,且本次研究将其与Climax型钼矿床进行对比发现两类型钼矿床在构造背景及岩浆热液方面等存在极大的共性,并主张东秦岭白垩纪钼矿床命名为白垩纪型斑岩型钼矿床。通过对白垩纪含矿花岗小斑岩体及相邻的花岗岩岩基的地球化学研究分析表明该花岗岩类有着共同的岩浆来源,但随着秦岭造山带自西向东的造山后伸展作用,出现了岩浆上升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及与地壳之间的相互作用(混染和侵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这四个白垩纪斑岩型钼矿床的矿化、热液蚀变及成矿流体特征,本次研究提出了该类型钼矿床的成矿模式。
贾三石[10](2011)在《冀东—辽西地区金成矿定位动力学机制与成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冀东-辽西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属于燕辽金成矿带的东半部分,也是古亚洲洋构造成矿域与滨西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叠加部位。该区又处在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复合作用带上,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成岩成矿作用复杂,特别是区内中生代成矿大爆发形成“两山一斜”就位的三大金矿集中区最为特殊,体现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的差异性和成矿作用的统一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冀东-辽西地区三大矿集区内典型金矿床金厂峪、峪耳崖、金厂沟梁、二道沟和排山楼等5个金矿床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区域大地构造演化为主线,通过对典型金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成岩成矿时代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研究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过程及成矿机制,探析了冀东-辽西主要金矿矿集区成矿动力学背景和时空演化分布规律,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进行了区域成矿预测,实现了理论找矿的目的。在找矿方法和找矿信息技术方面,采用基础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手段对区内典型金矿床(如排山楼)进行了矿床成矿预测和初步验证,证实了区域成矿作用和成矿预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综合上述研究,取得了如下的结论性认识和成果:(1)将环绕辽西凹陷呈两山一斜就位的冀东-辽西地区金矿床(点)划分为金厂峪-峪耳崖、金厂沟梁-二道沟和排山楼等三个成矿地质特征迥异的金矿集中区和两种主要矿化类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和蚀变岩型金矿床),其内存在有金厂峪、峪耳崖、金厂沟梁、二道沟和排山楼等5个表观地质特征差异明显的中型-超大型金矿床,而其地球化学特征却显示了成矿物质具有深源和相似来源的特点、近似的热液成矿温度和成矿作用过程,因其矿床类型、就位空间等存在表观的地质特征差异性,从而表明了成矿构造背景的特定性决定了热液矿床类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2)以区域大地构造演化为主线,将冀东-辽西金成矿演化划分了5个统一阶段,分别为陆-陆碰撞拼贴期(4.5~1.85Ga),金成矿元素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初级的富集;陆内裂陷巨厚沉积期(1.85~0.6Ga),为冀东-辽西金矿床的形成奠定了成矿物质基础和空间分布格局;板内造山挤压隆升期(200~145Ma),为冀东地区金厂峪-峪耳崖矿集区内主要金矿形成期;构造体制转换成矿期(145-100Ma),铸就了冀东-辽西地区的金成矿大爆发,形成巨量金属堆积,特别是金厂沟梁-二道沟矿集区和排山楼矿集区的主要成矿期;成矿后的改造期(100Ma-至今),其对金矿床(体)的剥蚀出露、沉降隐伏或重就位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要特别注意的是辽西地区比较发育的断陷盆地作用影响。(3)基于区域成矿作用的统一性、集中性和爆发性特点,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进行了区域成矿预测,对于矿床类型的不同只因具体的就位空间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表观地质特征和成因类型,选择赋存于中深层次构造环境的排山楼金矿作为深部成矿预测重点对象,实现了区域→矿床和矿床→区域的成矿理论、找矿实践和深部成矿预测技术方法的有机结合和突破。(4)通过对赋存于韧性剪切带内的排山楼蚀变岩型金矿深入研究,发现并证实了其存在两套不同的顶板白云质糜棱岩和两个不同方向的金矿成矿带,其岩性构造序列中的“黑云斜长初糜棱岩和长英质初糜棱岩→顶板白云质糜棱岩→金矿体→黑云斜长糜棱岩和长英质糜棱岩”是最关键的矿体定位标志,而由远矿至近矿围岩蚀变分带“绿化蚀变带.→碳酸盐化蚀变带→钾长石化蚀变带→黄铁矿-绢云母化蚀变带”可定位深部金矿化的存在与否。(5)基于集成深部成矿预测信息技术,采用基础地质(地层、构造、矿化和蚀变)、地球化学趋势场、深穿透地球化学(有机烷烃测试、吸附相态汞和氡气测量)和地球物理探测(高精度磁测和瞬变电磁法测量)等信息,成功的在排山楼金矿EW向和NE向两个成矿带的深部和外围圈定了7个找矿勘探靶区,部分靶区已得到很好的验证-获取了可观的金矿资源量,获得了区域金矿床集成深部成矿预测新技术。
二、前寒武纪太古代花岗岩的两种扭动构造型式及其控矿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寒武纪太古代花岗岩的两种扭动构造型式及其控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沂沭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大盛群马朗沟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5 工作量统计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3 岩石学特征 |
3 地球化学特征 |
3.1 样品测试方法 |
3.2 主量元素特征 |
3.3 微量元素特征 |
3.4 稀土元素特征 |
4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4.1 锆石分析测试方法 |
4.2 分析测试结果 |
5 讨论 |
5.1 物源区风化作用 |
5.2 物源区岩石类型 |
5.3 构造背景分析 |
5.4 物源分析 |
5.5 地质意义 |
5.6 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玻利维亚Laurani金多金属矿床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斑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1.1 矿床概念及特征 |
1.2.1.2 时空分布规律 |
1.2.1.3 成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1.2.1.4 热液蚀变系统 |
1.2.1.5 成矿机制 |
1.2.2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2.1 矿床特征及其分类 |
1.2.2.2 时空分布规律 |
1.2.2.3 成矿机制 |
1.2.3 斑岩型矿床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关系 |
1.2.4 Laurani金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7 主要实物工作量 |
1.8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环境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2.6 小结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矿体地质特征 |
3.4.1 矿化类型 |
3.4.2 矿石类型与组构 |
3.4.3 成矿元素分带 |
3.5 热液蚀变 |
3.5.1 蚀变类型 |
3.5.2 蚀变分带 |
3.6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3.7 小结 |
第四章 岩浆作用及其演化过程 |
4.1 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
4.2 岩石地球化学 |
4.2.1 分析测试方法 |
4.2.2 蚀变作用影响 |
4.2.3 主量元素组成 |
4.2.4 微量元素组成 |
4.3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
4.3.1 分析方法 |
4.3.2 分析结果 |
4.4 锆石Hf同位素研究 |
4.4.1 分析方法 |
4.4.2 分析结果 |
4.5 岩石成因与成岩机制 |
4.5.1 岩石成因类型 |
4.5.2 岩浆源区 |
4.5.3 岩浆侵位机制 |
4.5.4 成岩过程 |
4.5.5 岩石演化序列 |
4.6 成矿岩体厘定 |
4.7 小结 |
第五章 构造作用及其控岩控矿机制 |
5.1 成矿构造等级 |
5.2 矿田构造体系 |
5.2.1 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分析 |
5.2.1.1 火山穹窿构造、破火山口构造与环状断裂 |
5.2.1.2 爆破角砾岩筒 |
5.2.1.3 接触带构造 |
5.2.1.4 断裂及节理 |
5.2.2 构造力学性质鉴定 |
5.2.2.1 Huari Humana断裂 |
5.2.2.2 近南北向断裂 |
5.2.2.3 近东西向断裂 |
5.2.2.4 北东向断裂 |
5.2.2.5 北西向断裂 |
5.2.2.6 节理裂隙 |
5.2.3 矿田构造体系划分 |
5.2.3.1 环状构造体系 |
5.2.3.2 扭动构造体系 |
5.2.3.3 东西构造带 |
5.3 构造-岩浆演化过程 |
5.3.1 火山喷发与岩浆侵位接触热变质阶段 |
5.3.2 右行平移与火山机构塌陷阶段 |
5.3.3 弱变形与表生氧化阶段 |
5.4 控矿构造型式与成矿构造体系 |
5.4.1 控矿构造型式 |
5.4.2 成矿构造体系 |
5.5 构造控矿模式 |
5.6 构造控矿规律 |
5.7 构造-岩浆耦合成矿作用 |
5.7.1 主导性成矿条件 |
5.7.1.1 岩浆成矿作用 |
5.7.1.2 构造成矿作用 |
5.7.2 岩浆侵入构造系统 |
5.8 小结 |
第六章 成矿作用与矿床成矿模型 |
6.1 样品采集及选择 |
6.2 分析测试方法 |
6.2.1 流体包裹体 |
6.2.2 氢氧同位素 |
6.2.3 硫同位素 |
6.2.4 铅同位素 |
6.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6.3.1 岩相学特征 |
6.3.2 均一温度与盐度 |
6.3.3 气相与固相成分 |
6.4 成矿作用机制 |
6.4.1 成矿物质来源 |
6.4.1.1 成矿流体来源 |
6.4.1.2 硫的来源 |
6.4.1.3 铅的来源 |
6.4.2 成矿流体演化 |
6.4.3 矿质迁移与沉淀机制 |
6.5 矿床类型与成矿模型 |
6.5.1 矿床类型与成矿系统 |
6.5.2 矿床成矿模型 |
6.6 小结 |
第七章 找矿预测与靶区优选 |
7.1 构造-蚀变-矿化综合地质测量 |
7.2 构造地球化学勘查 |
7.2.1 相关分析 |
7.2.1.1 地表 |
7.2.1.2 4032-4072m平面 |
7.2.1.3 3960m平面 |
7.2.1.4 小结 |
7.2.2 R型聚类分析 |
7.2.2.1 地表 |
7.2.2.2 4032-4072m平面 |
7.2.2.3 3960m平面 |
7.2.2.4 小结 |
7.2.3 R型因子分析 |
7.2.3.1 地表 |
7.2.3.2 4032-4072m平面 |
7.2.3.3 3960m平面 |
7.2.3.4 小结 |
7.2.4 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7.2.4.1 地表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7.2.4.2 4032-4072m平面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7.2.4.3 3960m平面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7.2.5 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找矿意义 |
7.3 地球物理勘查 |
7.3.1 工作技术指标 |
7.3.2 高精度磁法测量 |
7.3.2.1 磁性特征 |
7.3.2.2 磁异常解译 |
7.3.3 EH4 测量 |
7.3.3.1 电性特征 |
7.3.3.2 EH4视电阻率异常解译 |
7.3.4 地球物理异常找矿意义 |
7.4 综合找矿预测模型 |
7.4.1 综合找矿预测技术方法集成 |
7.4.2 综合找矿预测模型建立 |
7.5 靶区优选与工程验证 |
7.5.1 靶区优选 |
7.5.2 工程验证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学术交流情况 |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附录四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奖励情况 |
(3)焦家金矿带构造控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文献综述及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3 焦家断裂带构造变形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2.1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1.2.2 典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1.2.3 焦家断裂带时空结构 |
1.2.4 金矿带构造控矿模式 |
1.2.5 构造控矿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3.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3.2 野外地质调研 |
1.3.3 岩相学与矿相学观察 |
1.3.4 显微-超显微构造和岩石EBSD组构测试 |
1.3.5 载金黄铁矿微区原位测试 |
1.3.6 构造-成岩年代学 |
1.3.7 有限元数值模拟 |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工作量 |
1.4.1 论文结构 |
1.4.2 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岩浆岩 |
2.3 区域构造格架与演化 |
2.3.1 区域构造格架 |
2.3.2 成矿前区域主要构造事件 |
2.3.3 成矿期体制转换构造事件 |
2.3.4 成矿后构造活动史 |
3 典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
3.1 赋矿围岩 |
3.1.1 前寒武基底变质岩 |
3.1.2 中生代花岗岩 |
3.2 断裂带构造系统 |
3.2.1 EW向基底构造 |
3.2.2 NNE-NE向构造 |
3.2.3 NNW-NW向构造 |
3.3 金矿体特征 |
3.3.1 新城金矿床 |
3.3.2 焦家金矿床 |
3.3.3 寺庄金矿床 |
3.3.4 平里店金矿床 |
3.4 蚀变-矿化类型 |
3.4.1 主要蚀变类型 |
3.4.2 主要矿化类型 |
3.4.3 成矿流体特征 |
3.4.4 蚀变-矿化岩石地球化学 |
4 断裂带构造变形 |
4.1 断裂带分段结构 |
4.1.1 焦家金矿床 |
4.1.2 新城金矿床 |
4.1.3 寺庄金矿床 |
4.2 构造岩类型 |
4.2.1 断层泥/角砾岩 |
4.2.2 糜棱岩 |
4.2.3 碎裂岩 |
4.2.4 构造热液脉 |
4.3 显微-超显微构造特征与变形环境 |
4.3.1 主要矿物变形特征 |
4.3.2 显微构造变形环境 |
4.4 断裂带构造变形历史 |
4.4.1 成矿前D_1韧性变形 |
4.4.2 成矿前D_2韧-脆性变形 |
4.4.3 成矿期D_3韧-脆性变形 |
4.4.4 成矿期D_4脆性变形 |
4.4.5 成矿后D_5脆性变形 |
5 构造控矿模式与数值模拟 |
5.1 断裂带金成矿系统 |
5.1.1 时间结构 |
5.1.2 空间结构 |
5.1.3 物质结构 |
5.1.4 能量结构 |
5.2 断裂带构造控矿模式 |
5.3 有限元数值模拟 |
5.3.1 数值模拟地质原理 |
5.3.2 断裂带 3D模型 |
5.3.3 参数设置与网格划分 |
5.3.4 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 |
5.3.5 模拟结果与分析 |
6 讨论 |
6.1 构造-蚀变-矿化分带机理 |
6.1.1 构造变形与渗透结构 |
6.1.2 水岩反应和交代作用 |
6.1.3 构造活化与充填作用 |
6.2 断裂带中金的富集机制 |
6.2.1 金的络合物富集 |
6.2.2 金-铋-硫族化合物捕获富集 |
6.3 区域构造体制转换与焦家金矿带构造变形 |
6.3.1 构造体制转换 |
6.3.2 焦家金矿带构造变形 |
6.4 存在问题与工作展望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焦家金矿田断裂带构造控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断裂带结构研究进展 |
1.1.2 断裂带结构及其控矿作用研究趋势 |
1.1.3 焦家金矿田断裂带构造控矿模式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 研究内容 |
1.2.1 区域地质背景 |
1.2.2 焦家金矿田地质 |
1.2.3 控矿断裂带结构 |
1.2.4 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 |
1.2.5 断裂带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1.2.6 断裂带构造控矿模式 |
1.2.7 成矿预测 |
1.3 技术路线 |
1.3.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3.2 野外地质调研 |
1.3.3 岩相学与矿相学观察 |
1.3.4 全岩元素含量分析和硫同位素组成分析 |
1.3.5 EBSD组构测试 |
1.3.6 断层泥X射线粉晶衍射物相鉴定 |
1.3.7 流体包裹体研究 |
1.4 论文结构与工作量 |
1.4.1 论文结构 |
1.4.2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格架与演化 |
2.1.1 东西向构造带 |
2.1.2 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 |
2.1.3 北西向断裂构造 |
2.1.4 构造演化 |
2.2 含矿岩石建造 |
2.2.1 前寒武纪变质基底 |
2.2.2 中生代岩浆岩 |
2.3 构造体制转换与金成矿作用 |
3 焦家金矿田地质 |
3.1 控矿断裂构造特征 |
3.1.1 断裂构造空间展布 |
3.1.2 断裂构造运动学性质 |
3.1.3 断裂构造分级控矿 |
3.2 赋矿岩石建造 |
3.2.1 变质岩建造 |
3.2.2 岩浆岩 |
3.2.3 岩浆活动与金成矿 |
3.3 典型金矿床地质 |
3.3.1 新城金矿床 |
3.3.2 焦家金矿床 |
3.3.3 寺庄金矿床 |
4 控矿断裂带结构 |
4.1 构造-蚀变-矿化分带 |
4.1.1 构造分带 |
4.1.2 构造岩特征 |
4.1.3 蚀变-矿化特征 |
4.1.4 构造分带与蚀变-矿化分带 |
4.2 典型金矿床控矿断裂带结构 |
4.2.1 新城金矿床 |
4.2.2 焦家金矿床 |
4.2.3 寺庄金矿床 |
4.3 断裂带空间结构非均一性 |
4.3.1 横向变化 |
4.3.2 纵向变化 |
5 构造地球化学 |
5.1 典型金矿床断裂构造分带与元素地球化学 |
5.1.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5.1.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5.1.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1.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1.5 断裂构造分带与剖面上成矿元素含量变化 |
5.1.6 断裂构造分带与剖面上元素迁移 |
5.2 断裂带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
5.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5.2.2 硫化物矿物/全岩硫同位素组成 |
5.2.3 矿石硫来源与演化 |
5.2.4 成矿环境与物理化学条件 |
5.2.5 小结 |
5.3 断裂带地球化学变化 |
5.3.1 横向变化 |
5.3.2 走向变化 |
6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6.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6.1.1 样品采集 |
6.1.2 分析方法 |
6.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6.2.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6.2.3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6.2.4 成矿流体温度-压力条件 |
6.3 断裂带中成矿流体特征空间变化 |
6.3.1 横向变化 |
6.3.2 走向变化 |
6.4 流体活动与金成矿机制 |
6.4.1 成矿流体温度-盐度特征 |
6.4.2 成矿流体温度-压力条件 |
6.4.3 断裂带中流体活动与金成矿机制 |
7 断裂带构造控矿模式 |
7.1 构造-蚀变-矿化空间结构 |
7.1.1 矿化类型及空间结构 |
7.1.2 构造分带与矿体空间展布 |
7.2 断裂带结构与成矿流体输运 |
7.2.1 流体-岩石反应与成矿流体输运 |
7.2.2 断裂构造分带与成矿流体输运 |
7.3 断裂带构造控矿模式 |
7.4 成矿预测 |
7.4.1 勘查模型构建 |
7.4.2 隐伏金矿体定位预测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太行山中北段构造控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区域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区域研究现状 |
1.2.2 主要存在问题 |
1.3 幔枝构造理论概述 |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可行性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特征 |
2.1.1 阜平群 |
2.1.2 五台群 |
2.1.3 甘陶河群 |
2.2 区域岩浆岩特征 |
2.2.1 阜平期 |
2.2.2 吕梁期 |
2.2.3 燕山期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3.1 区域断裂特征 |
2.3.2 区域褶皱特征 |
2.4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史 |
2.4.1 华北地块形成阶段 |
2.4.2 华北地块稳定发展阶段 |
2.4.3 幔枝构造活动阶段 |
第3章 阜平幔枝构造特征 |
3.1 地幔热柱与幔枝构造 |
3.1.1 地幔热柱多级演化 |
3.1.2 幔枝构造基本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
3.2 阜平幔枝构造的确立 |
3.2.1 华北东部壳幔地球物理特征 |
3.2.2 阜平地区地球化学特征 |
3.2.3 阜平地区遥感资料解译 |
3.3 阜平幔枝构造组成及单元划分 |
3.3.1 核部岩浆-变质杂岩区 |
3.3.2 拆离带(及其附近)区 |
3.3.3 外围盖层区 |
第4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1 核部矿床(石湖金矿) |
4.1.1 成矿地质背景 |
4.1.2 矿床地质特征 |
4.1.3 构造控矿特征 |
4.2 拆离带矿床(木吉村铜钼矿) |
4.2.1 成矿地质背景 |
4.2.2 矿床地质特征 |
4.2.3 构造控矿特征 |
4.3 盖层矿床(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 |
4.3.1 成矿地质背景 |
4.3.2 矿床地质特征 |
4.3.3 构造控矿特征 |
第5章 区域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5.1 硫同位素特征 |
5.2 铅同位素特征 |
5.3 碳、氢、氧、硅同位素特征 |
5.4 稀有气体特征 |
第6章 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
6.1 区域成岩成矿特征 |
6.1.1 区域岩体概况 |
6.1.2 成岩成矿时限 |
6.1.3 区域燕山期岩浆演化 |
6.1.4 关于岩体成因 |
6.2 区域成矿作用分析 |
6.2.1 构造控岩控矿的时限特征 |
6.2.2 构造控岩控矿的空间特征 |
6.2.3 构造控岩控矿作用初析 |
6.3 构造成矿模式 |
6.3.1 石湖金矿成矿模式 |
6.3.2 木吉村铜(钼)矿成矿模式 |
6.3.3 支家地铅锌银矿成矿模式 |
6.3.4 阜平幔枝构造成矿综合模式 |
6.4 构造控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6.4.1 控矿规律 |
6.4.2 找矿方向 |
第7章 结论 |
7.1 基本认识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河南熊耳山西段银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研究现状 |
1.2.2 华北陆块南缘研究现状 |
1.2.3 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与深部构造 |
2.4 地球化学场特征 |
第3章 铁炉坪-沙沟矿田地质特征 |
3.1 矿田地层 |
3.2 矿田构造 |
3.3 矿田岩浆岩特征 |
3.3.1 侏罗—白垩纪岩浆岩 |
3.4 矿田地球物理特征 |
3.4.1 物性特征 |
3.4.2 矿田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3.4.3 激电异常特征 |
3.5 矿田地球化学特征 |
3.5.1 矿田内不同地质体元素分布特征 |
3.5.2 矿田内地球化学异常展布规律 |
3.6 遥感影像特征及解析 |
3.7 矿产特征 |
第4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1 铁炉坪银铅矿床 |
4.1.1 矿区地质 |
4.1.2 主要矿化蚀变破碎带及典型矿体特征 |
4.1.3 成矿阶段 |
4.1.4 铁炉坪矿床银的赋存状态 |
4.2 沙沟银铅锌矿床 |
4.2.1 矿区地质 |
4.2.2 矿化蚀变破碎带及矿体 |
4.2.3 矿石结构构造 |
4.2.4 围岩蚀变分带 |
4.2.5 成矿阶段划分 |
4.3 蒿坪沟银金多金属矿床 |
4.3.1 矿区地质特征 |
4.3.2 矿化蚀变带及矿体 |
4.3.3 矿石矿物组成 |
4.3.4 矿石结构构造 |
4.3.5 围岩蚀变特征 |
4.4 矿床地质特征总结 |
第5章 成矿作用特征与成矿模式 |
5.1 成矿年代研究 |
5.2 成矿流体特征 |
5.2.1 矿物包裹体测温 |
5.2.2 盐度、压力及深度估算 |
5.3 稳定同位素示踪 |
5.3.1 铅同位素 |
5.3.2 硫同位素 |
5.3.3 氢氧碳同位素 |
5.4 成矿规律 |
5.4.1 控矿因素 |
5.4.2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5.4.3 成矿物质来源 |
5.4.4 成矿动力学背景 |
5.5 成矿作用演化 |
5.5.1 成矿作用 |
5.5.2 岩浆岩演化 |
5.5.3 成矿流体演化 |
5.6 成矿模式 |
第6章 勘查技术方法与勘查模型 |
6.1 构造+蚀变填图 |
6.2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
6.2.1 激发极化法 |
6.2.2 V8多功能电磁测量 |
6.2.3 高精度磁测 |
6.3 地球化学勘查方法 |
6.3.1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 |
6.3.2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
6.3.3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 |
6.4 勘查方法有效组合 |
6.5 矿床勘查模型 |
第7章 基于MRAS系统的银资源潜力分析 |
7.1 与银资源潜力评价有关的数据库建设 |
7.2 成矿信息的提取 |
7.2.1 地层信息的预处理、提取和分析 |
7.2.2 构造信息的预处理、提取和分析 |
7.2.3 岩浆岩信息的预处理、提取和分析 |
7.3 资源评价过程中的空间定位预测 |
7.3.1 预测单元的划分 |
7.3.2 地质变量的提取与赋值 |
7.3.3 定位预测 |
7.3.4 空间定位预测结果及其比较 |
7.4 资源估算单元的圈定 |
7.5 银矿资源潜力分析 |
7.5.1 资源量预测的信息提取和变量选择 |
7.5.2 预测结果 |
7.5.3 两种预测方法数据对比及结论 |
7.6 资源潜力评价与找矿方向建议 |
7.6.1 成矿远景预测区的划分原则 |
7.6.2 各类远景预测区特征 |
第8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胶西北典型金矿控矿构造及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0.2 交通条件及自然地理 |
0.3 研究领域综述 |
0.3.1 控矿构造 |
0.3.2 构造地球化学及其它化探方法 |
0.3.3 成矿条件与成矿作用 |
0.4 本论文研究工作概况 |
0.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4.2 完成工作量 |
0.4.3 研究阶段的部署与实施 |
0.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一章 胶西北区域地质 |
1.1 地层 |
1.2 构造 |
1.3 岩浆岩 |
1.4 变质作用 |
1.5 区域矿产 |
1.6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1.7 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第二章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2.1 大尹格庄金矿床 |
2.2 夏甸金矿床 |
2.3 河东金矿床 |
2.4 黄埠岭金矿床 |
第三章 控矿构造性质及演化分析 |
3.1 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分析 |
3.2 夏甸金矿床控矿构造分析 |
3.3 河东金矿床控矿构造分析 |
3.4 黄埠岭金矿床控矿构造分析 |
3.5 胶西北构造演化及构造控矿规律 |
第四章 大尹格庄金矿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分析 |
4.1 构造地球化学异常下限计算及异常圈定 |
4.2 元素异常空间分布特征 |
4.3 多元统计分析及其找矿意义 |
4.4 找矿靶位优选 |
第五章 河东金矿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分析 |
5.1 构造地球化学异常下限计算及异常圈定 |
5.2 元素异常空间分布特征 |
5.3 多元统计分析及其找矿意义 |
5.4 找矿靶位优选 |
第六章 胶西北金矿成矿作用及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
6.1 成矿条件分析 |
6.1.1 地球动力学背景条件 |
6.1.2 成矿物源条件 |
6.1.3 成矿热动力条件 |
6.1.4 控矿构造条件 |
6.2 动态热液对流成矿机理分析 |
6.3 胶西北典型金矿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
6.3.1 构造地球化学晕形成机理分析 |
6.3.2 Au元素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焦家金矿田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造山型金成矿系统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1.1.1 造山型金矿概念及沿革 |
1.1.2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1.1.3 成矿环境与控矿因素 |
1.1.4 成矿要素与作用过程 |
1.1.5 成矿产物与结构特征 |
1.1.6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
1.1.7 成矿机制与动力学模式 |
1.1.8 勘查系统与成矿预测 |
1.2 焦家金矿田勘查与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区域金矿勘查与研究沿革 |
1.2.2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1.2.3 成矿环境与控矿因素 |
1.2.4 成矿要素与作用过程 |
1.2.5 成矿产物与结构特征 |
1.2.6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
1.2.7 成矿机制与动力学模式 |
1.2.8 勘查系统与成矿预测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1.3.2 成矿环境与控矿因素 |
1.3.3 成矿要素与作用过程 |
1.3.4 成矿产物与结构特征 |
1.3.5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
1.3.6 成矿机制与动力学模式 |
1.3.7 勘查系统与成矿预测 |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工作量 |
1.4.1 论文结构 |
1.4.2 实物工作量 |
2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2.1 区域构造与岩石建造 |
2.1.1 区域构造格架 |
2.1.2 岩石建造 |
2.2 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 |
2.2.1 新太古代大洋火山喷发 |
2.2.2 新太古代末区域变质作用 |
2.2.3 古元古代大洋裂谷-岛弧火山喷发-火山沉积 |
2.2.4 晚元古代陆台浅海沉积作用 |
2.3 中生代构造动力学体制 |
2.3.1 陆陆碰撞造山作用 |
2.3.2 大洋俯冲陆缘构造作用 |
2.3.3 郯庐断裂带构造演化 |
2.3.4 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 |
2.4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3 成矿环境与控矿因素 |
3.1 控矿构造系统 |
3.1.1 断裂带空间展布 |
3.1.2 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
3.1.3 “菱形”控矿构造特征 |
3.1.4 控矿构造应力场解析 |
3.1.5 控矿构造演化 |
3.1.6 构造控矿模式 |
3.2 赋矿岩石建造 |
3.2.1 变质岩建造 |
3.2.2 岩浆岩建造 |
3.2.3 岩浆活动与成矿 |
4 成矿要素与作用过程 |
4.1 蚀变-矿化期次与阶段 |
4.1.1 蚀变类型及蚀变期 |
4.1.2 金成矿期次与阶段 |
4.2 成矿物质来源与供应 |
4.2.1 成矿物质来源 |
4.2.2 成矿物质供应 |
4.3 成矿流体来源与输运 |
4.3.1 成矿流体来源 |
4.3.2 成矿流体输运 |
4.4 成矿物质富集与储存 |
4.4.1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演化 |
4.4.2 金迁移与沉淀机制 |
5 成矿产物与结构特征 |
5.1 成矿产物与物质结构 |
5.1.1 矿床系列 |
5.1.2 矿化类型 |
5.1.3 异常系列 |
5.1.4 物质结构 |
5.2 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
5.2.1 空间结构 |
5.2.2 时间结构 |
5.3 矿化网络结构模式 |
6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
6.1 变化过程和控制因素 |
6.1.1 地质构造与矿床变化 |
6.1.2 岩浆活动与矿床变化 |
6.1.3 区域变质作用与矿床变化 |
6.1.4 表生作用与矿床变化 |
6.2 剥蚀程度与保存状态 |
6.2.1 蚀变岩空间分布与矿体剥蚀保存 |
6.2.2 黄铁矿热电性与矿体剥蚀保存 |
6.2.3 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与矿体剥蚀保存 |
6.2.4 硫同位素组成与矿体剥蚀保存 |
7 成矿机制与动力学模式 |
7.1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机制 |
7.2 成矿系统发生-演变过程 |
7.3 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式 |
7.3.1 挤压-碰撞成岩阶段(~150Ma) |
7.3.2 挤压-俯冲成岩阶段(130~125Ma) |
7.3.3 伸展-走滑成矿阶段(122~110Ma) |
8 勘查系统与成矿预测 |
8.1 从成矿系统到勘查系统 |
8.1.1 成矿系统时-空结构分析 |
8.1.2 成矿系统要素分析 |
8.1.3 主要找矿标志 |
8.1.4 勘查系统模型构建 |
8.2 成矿预测与工程验证 |
8.2.1 远景区预测 |
8.2.2 靶位预测 |
8.2.3 工程验证 |
9 结论 |
9.1 构造动力体制转换和菱形断裂系控矿 |
9.2 金成矿过程及机理与矿化网络结构 3Dt 模型 |
9.3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
9.4 勘查系统模型与成矿预测 |
9.5 进一步勘查建议 |
9.5.1 大力加强新类型金矿研究 |
9.5.2 加强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工作 |
9.5.3 注意接触带及构造碎裂岩带找矿 |
9.5.4 注意钾化蚀变带找矿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东秦岭白垩纪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斑岩型铝矿研究现状 |
1.1.1 北美斑岩型钼矿研究现状 |
1.1.2 东秦岭钼矿带研究现状 |
1.2 成矿系统的有关术语 |
1.3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完成的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华北陆块南缘构造特征 |
2.2.1 构造演化 |
2.2.2 基底构造 |
2.2.3 盖层构造 |
2.3 主要构造特征 |
2.4 地层 |
2.5 岩浆岩 |
2.5.1 侵入岩 |
2.5.2 喷出岩 |
2.6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7 地球化学场特征 |
3 东秦岭白垩纪花岗岩岩浆活动 |
3.1 华北陆块南缘中生代构造演化 |
3.2 花岗岩地质特征 |
3.2.1 花岗岩岩基地质特征 |
3.2.2 小花岗斑岩岩体特征 |
3.3 两类花岗岩岩体时空展布及地球化学特征 |
3.3.1 时空展布特征 |
3.3.2 两类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3.4 花岗岩与成矿 |
3.4.1 分类 |
3.4.2 物质来源及构造环境 |
3.5 东秦岭花岗岩岩浆活动 |
3.5.1 花岗岩岩浆活动期次与成矿 |
3.5.2 花岗岩岩浆成因 |
4 东秦岭白垩纪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 |
4.1 东秦岭钼矿带钼矿床地质特征 |
4.1.1 成矿地质背景、时代、赋矿地层、矿体形态 |
4.1.2 成矿中酸性小岩体基本特征 |
4.2 东秦岭白垩纪斑岩型钼矿床 |
4.2.1 钼矿床的时空展布 |
4.2.2 典型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 |
5 东秦岭白垩纪斑岩型钼矿床与CLIMAX型钼矿床对比 |
5.1 CLIMAX型斑岩型钼矿床特征 |
5.2 CLIMAX型钼矿床与东秦岭白垩纪斑岩型钼矿床的对比 |
5.3 东秦岭白垩纪斑岩型钼矿床的类型归属 |
6 东秦岭白垩纪斑岩铝矿成矿模式 |
6.1 成矿要素组合 |
6.1.1 成矿金属的物质来源 |
6.1.2 搬移金属的流体 |
6.1.3 推动流体运移的动力 |
6.1.4 流体通道 |
6.2. 岩浆-热液系统中的斑岩型钼矿床成因 |
6.2.1 钼元素特征 |
6.2.2 岩浆-热液系统中钼的赋存、聚集方式 |
6.2.3 岩浆活动与成矿 |
6.2.4 斑岩型钼矿中热液蚀变及矿化总体特征 |
6.3 东秦岭白垩纪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模式 |
6.3.1 钼矿化的构造背景 |
6.3.2 成矿物质来源 |
6.3.3 成矿流体特征 |
6.3.4 成矿模式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参与项目及教学实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主要获奖 |
(10)冀东—辽西地区金成矿定位动力学机制与成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金矿成矿理论及找矿方法研究进展 |
1.2.1 国外金矿成矿理论及找矿方法研究进展 |
1.2.2 国内金矿成矿理论及找矿方法研究进展 |
1.2.3 冀东-辽西地区金矿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工作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 |
1.4 依托项目和主要完成工作量 |
1.4.1 依托项目 |
1.4.2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冀东-辽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界 |
2.1.2 元古界 |
2.1.3 古生界 |
2.1.4 中生界 |
2.1.5 新生界 |
2.1.6 区域地层与金成矿的关系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 |
2.2.2 断层 |
2.2.3 韧性剪切带 |
2.2.4 区域构造控岩控矿特征 |
2.2.5 构造与金矿成矿的关系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太古代-元古代侵入岩 |
2.3.2 海西期侵入岩 |
2.3.3 燕山期侵入岩 |
2.3.4 区域岩浆岩与金成矿的关系 |
2.4 区域金矿资源 |
第3章 冀东-辽西大地构造演化与金成矿 |
3.1 古老基底的形成期 |
3.1.1 陆陆碰撞拼贴与古老基底形成期 |
3.1.2 古老基底与金成矿 |
3.2 古老基底与巨厚沉积盖层的稳定发育期 |
3.2.1 燕辽裂陷槽的形成及其巨厚沉积 |
3.2.2 燕辽裂陷槽对冀东-辽西金成矿作用的影响 |
3.3 中生代的构造演化与金成矿期 |
3.3.1 碰撞挤压、板内造山及金的初步成矿 |
3.3.2 中生代构造体制大转折与成矿大爆发 |
3.3.3 中生代金成矿的若干问题探讨 |
3.4 金矿就位后的后期保存、改造和破坏 |
3.4.1 金矿床(体)的剥蚀出露 |
3.4.2 金矿床(体)的沉降隐伏 |
3.4.3 金矿床(体)的重就位及多种变化形式 |
第4章 冀东-辽西主要金矿矿集区及其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4.1 冀东-辽西主要金矿矿集区及其成矿地质特征的差异性 |
4.1.1 主要金矿矿集区及其空间展布 |
4.1.2 主要矿集区及其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
4.2 金厂峪金矿 |
4.2.1 成矿地质背景 |
4.2.2 矿床体地质特征 |
4.3 峪耳崖金矿 |
4.3.1 成矿地质背景 |
4.3.2 矿床体地质特征 |
4.4 金厂沟梁金矿 |
4.4.1 成矿地质背景 |
4.4.2 矿床体地质特征 |
4.5 二道沟金矿 |
4.5.1 成矿地质背景 |
4.5.2 矿床体地质特征 |
4.6 排山楼金矿 |
4.6.1 成矿地质背景 |
4.6.2 矿床体地质特征 |
第5章 冀东-辽西金成矿作用的统一性及成矿动力学背景探析 |
5.1 冀东-辽西典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1 金厂峪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2 峪耳崖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3 二道沟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4 排山楼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5 金厂沟梁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6 冀东-辽西典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探析 |
5.2 冀东-辽西典型金矿床同位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研究 |
5.2.1 氢氧同位素分析 |
5.2.2 硫同位素分析 |
5.2.3 铅同位素分析 |
5.2.4 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 |
5.2.5 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5.3 冀东-辽西金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 |
5.3.1 冀东-辽西金矿床成矿时代分析 |
5.3.2 冀东-辽西金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 |
5.3.3 冀东-辽西金成矿作用的动力学背景探讨 |
5.4 冀东-辽西金矿床区域成矿模式 |
第6章 冀东-辽西地区金矿成矿预测 |
6.1 冀东-辽西地区金矿成矿预测 |
6.1.1 冀东-辽西区域成矿预测准则 |
6.1.2 冀东-辽西地区金矿成矿预测 |
6.1.3 区内典型金矿床成矿预测的必要性及其实例选取 |
6.2 排山楼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 |
6.2.1 基础地质研究下的找矿新思路和新方法 |
6.2.2 排山楼金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其探测 |
6.2.3 排山楼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测量 |
6.2.4 小结 |
6.3 集成深部成矿预测信息技术下的排山楼金矿成矿预测 |
6.3.1 集成深部成矿预测信息技术 |
6.3.2 排山楼金矿成矿预测 |
6.3.3 靶区圈定 |
6.4 预测效果及进一步工作建议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四、前寒武纪太古代花岗岩的两种扭动构造型式及其控矿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沂沭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大盛群马朗沟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D]. 宋立国.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2]玻利维亚Laurani金多金属矿床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找矿预测[D]. 刘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19
- [3]焦家金矿带构造控矿模式[D]. 李瑞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4]焦家金矿田断裂带构造控矿模式[D]. 张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5]太行山中北段构造控矿作用研究[D]. 陈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8)
- [6]河南熊耳山西段银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预测研究[D]. 程广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5)
- [7]胶西北典型金矿控矿构造及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分析[D]. 高星. 中南大学, 2012(02)
- [8]焦家金矿田成矿系统[D]. 王中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 [9]东秦岭白垩纪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模式[D]. 肖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02)
- [10]冀东—辽西地区金成矿定位动力学机制与成矿预测研究[D]. 贾三石. 东北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