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第1-6期主题索引

1999年第1-6期主题索引

一、《经济双语文选》1999年1-6期总目录 A Subject Index to Issue No.1-6,1999(论文文献综述)

杨安文[1](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白林海[2](2017)在《于道泉评传》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现代着名藏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于道泉并没有受到与之相应的重视。在相关研究中所显示是他的翻译着述,而对他的翻译研究没有深入,并且翻译作品也仅仅是他学术人生中的一部分。在中国现代着名学者家族之中,论名气他不如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王静如、萧乾等学者,但他的成就则不亚于以上一类学者。形成目前的这样形态是人们对他的人生历程及其作品了解的局限,以及对中国藏学的关注力度不足所致。目前,有关于道泉的研究者不多,在中国国内关注他的还远远不及国外,比如日本关注得早。于道泉1992年仙逝至今已有二十五个春秋,在此期间,除了 2001年王尧的一部概述于道泉生平和整理其相关着述外,至今没有一部较完整论述于道泉的生平和学术的论着。本论文力图在史料上为后来研究者所提供详实的研究基础和事实依据,并注重于道泉生平的系统考述,证实他为构筑中国藏学而奋斗的历程。另外,我们着重于着述的系统考析,力图在着述的分析中彰显于道泉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方法,以便于探讨于道泉及其着述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应有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地位。于道泉来自于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的齐鲁大地,是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后起之栋梁。他早在齐鲁大学就读时,就已登上了中国文坛,成为文学研究会会员。最初的两部译着迅速地反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学思想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受到文学界和史学界的赞誉。他在进入北平北海图书馆和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后,反映在梵蒙藏满语言文化与汉语言文化方面研究的作品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好评。从于道泉的作品来分析他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仅仅相连,与现代中国历史发展密不可分。他的创作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每一个时期的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研究于道泉的生平、创作历程以及作品特色,就能感受到社会风云的变幻,及其社会变迁更替给知识分子的心灵里的投影和深奥厚重的民族语言文化。于道泉生于山东省临淄县齐都镇葛家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庭训,又目睹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更替,以及德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列强劫取祖国宝藏,践踏祖国大好河山,残害祖国同胞。后立志读书救国,接受民国政府“实业救国”的教育,1916年,考入山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化学科。毕业后,1920年又考入齐鲁大学,接受西方基督教会大学较为先进的教育,又受到五四运动新文化思想的启发,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新格局的影响。1922年他翻译了许地山着的《空山灵雨》为世界语,1923年翻译卜赖尔(B.Baxter Blair)所着的《世界地理之改造》(World Remapped)为汉语。1924年于道泉放弃考取官费赴美留学机会,转入北京大学跟随钢和泰先生修习梵文、藏文和研究佛典,1926年入北平北海图书馆特藏部整理与研究蒙藏满典籍文献,1928年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钻研藏文典籍文献,最终他走进研究中国藏学的殿堂。1934年赴欧洲游学,先后在法国、德国和英国,学习了法文、德文、土耳其文等语言文字,专修藏文、藏文文法等,又教授汉语、藏语和蒙古语等语种。先后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和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SOAS)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查阅法藏和英藏的藏文古籍文献,并把一些文献资料抄录或拍照寄回祖国。期间,他译介了多首藏族民歌和多部反映中国解放区的新文学作品,让西方人民及时了解到西藏民族文化和中国解放区的文化新面貌,充分反映了他心系祖国的学术思想。1949年回国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工作,兼任北京图书馆不带薪的研究馆员,他致力于创建中国藏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成为现在世界的一门显学。展现了他的光辉人格和执着的共产主义信仰,实现了他的梦想蓝图。在人生的历程上,于道泉是一位特立异行的行者横跨“四朝”堪称传奇;在学术研究上,是一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奇才,一位东西方的“骑士”。从对中国现代学术贡献看,我们是透过分期分类考述为背景,层层深入探讨,再结合作品分析予以评析。我们首先从于道泉的梦想起航分析,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他在从事藏语文献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实践工作中孕育了他的梦想,并为实现这一梦想而一路西游寻梦,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才得以实现梦想——建立中国藏学。其次,在中国藏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国内外学者名流的帮助、影射与反衬。因此,又通过于道泉与国内外学术界学者名流的交往展开论述。三是沿着中国藏学的建设路线进行分类分期展开讨论,论述于道泉在中国藏学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及所作出的贡献。由于中国藏学的研究和藏传佛教的研究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本章中把佛教研究列出来讨论。四是语言学的研究,包括翻译学和词典学,分别以三大节展开,梳理并分析了他在语言学的现代化、翻译学的顺适原则和词典学的藏文标音化等等具有的突出贡献,是研究人类语言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特立异行的人格和丰富的人生阅历锻造于道泉做学术研究的灵魂。虽然他所着的作品不多,但都是精品。因此,我们通过对于道泉的精品着作分析,得出他的治学方法及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应有他的一席之地。

张书彬[3](2017)在《正法与正统 ——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在东亚的视觉呈现》文中认为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与信仰空间重现,是佛教美术史上一个关键的视觉命题,对于研究东亚佛教的传播与接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放在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的跨语境、跨文化背景下,其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唐宋时期,随着天竺、西域、日本、朝鲜半岛等地朝圣者的巡礼和王权的支持,五台山文殊信仰在东亚文化圈内得到广泛传播,并在东亚多地实现信仰空间的异地建构。本文重点关注佛教在东亚范围内的视觉传播模式,以唐宋时期五台山信仰在东亚跨语境交流中的传播和视觉呈现作为研究主线,结合实地考察体验和相关史料、视觉材料的梳理解读,反思“五台山信仰”对阐释艺术和宗教的关系所呈现的典型意义。一方面探究五台山形象在东亚佛教传播过程中发生多层次演变的原因及“文殊—五台山”信仰的流动过程;另一方面探究如何通过国家、宗教以及民间的力量实现五台山圣地的建构及信仰空间的重现过程,以及如何通过信仰空间的不断建构及复制来确立国家与宗教的正统地位。全文共分为五章。绪论“清凉圣境:五台山信仰在东亚”,重点呈现了五台山信仰建构的大画面及在东亚范围内的传播语境,并通过批判性思考提出关键视觉命题。第一章“示现与感通:圣地信仰建构的缘起”,侧重于分析五台山信仰形成与发展的外缘,关注圣地建构的理论依据、影响因素及其他可能性。第二章“巡礼与见证:五台山信仰的流动”,重点分析五台山信仰在东亚信仰体系内产生重要影响的内因,关注圣地异地建构过程中的人为力量、政治互动等因素。第三章“五台灵石:圣地的异地建构与正当性”,重点关注圆仁如何通过延历寺文殊楼的营造设计来完成五台山圣地在日本的异地建构,并借助皇室支持,确立比叡山的正统法脉。第四章“释迦瑞像的摹刻与渡海:奝然与日本清凉寺的建构”,主要关注奝然借助安置栴檀释迦瑞像和宋版大藏经的契机,欲在日本建立清凉寺的一系列举措、构想和宗教背景。第五章“视觉朝圣与神圣导引:敦煌五台山图的时空逻辑”,试图将《五台山图》作为“神圣舆图”,着眼于其神圣导引作用,探究该图的时空逻辑、视觉设计和朝圣之途的视觉化,并试图整理出新的敦煌壁画的观看与阐释模式。结语“像教精严:五台山与东亚佛教的跨语境传播”部分,则重新将五台山问题置于唐宋时期东亚佛教跨语境传播的大画面中进行反思。

吴建清[4](2016)在《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 ——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文中提出“意象”是知识社会学的概念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国内研究更多使用“形象”。论文关注“中国意象及其建构”这一学术热点,关注知识观念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实际上是运用等级隐喻的视角研究“中国意象”。其核心是“中国意象”的研究。通过学术回顾,本文发现“中国意象已被隐喻”而且和等级隐喻存在某种关联,所以提出问题“中国意象被等级隐喻了吗?”论文首先通过研究“中国离散者意象”这一中国意象研究的重要平台发现了和等级隐喻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然后通过综合性论述等级隐喻研究方法这一研究中国意象的新视角,来寻求二者之间的对应。通过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考察了中国意象的许多方面,重点研究“小轮廓”中国意象,即“短时间窗”和“局域群体”两种。确证在这两种情况下,在时间和局域的二维逻辑中,“中国意象已被等级隐喻”。最后得出结论是,“一定程度上,中国意象已被等级隐喻”全文分为三个研究部分,中国意象研究、等级隐喻研究和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三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研究被隐喻的中国意象,即中国意象问题的学术回顾。这部分首先梳理了被隐喻了的既有中国意象,包括黄祸、“中国制造”,美债问题、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等。然后在这些既有“大轮廓”中国意象语境下,解码隐喻中国意象的几个渠道和这些隐喻渠道建构中国意象的轨迹。这些渠道除互通与接触之外,还有诸多文本类数据,其中包括新闻话语、英国来华者、英美传教士、文学、教科书和学者研究等等。第二部分是等级隐喻研究部分。这部分起到三个作用,一是等级隐喻作为研究中国意象的新视角被引入。二是导入中国离散者这个等级隐喻研究的重要平台。三是等级隐喻研究方法的综合性论述,从而可以为第三部分的研究做一个铺垫。主要包括第二至五章。第二章是等级隐喻研究视角的引入。即等级隐喻作为研究中国意象的新方法被引入。这一章首先回顾了隐喻研究历史与现状,之后提出等级隐喻作为隐喻的新形式使得隐喻的语用边界延伸。第三章是等级隐喻研究的平台的引介,即中国离散者的研究。这是一个以加拿大为例进行的“中国离散者生存状况”个案查考综述,结论是“华裔是永远的外国人”,是“他者”,难以融入。第四、五两章是等级隐喻的分类研究的综合性论述。分别是“行态”和“意态”的等级隐喻。“行态”等级隐喻是等级隐喻的低层级部分,即对外在象征物的研究。“意态”等级隐喻是较高层级部分,包括种族偏见、种族定性和种族贬抑。这是等级隐喻的终极表征,是等级隐喻色彩最重的部分。总之,等级隐喻是多种隐喻形式的集合体,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不同级别的等级隐喻,等级隐喻情感级别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等级隐喻表征。第三部分是语料库背景下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部分。这部分把前面两章所论述的不同层级的等级隐喻“对号入座”,使其在第三部分“各就各位”。该部分含六、七两章,分别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行论文命题的科学佐证工作。具体地说,佐证工作从英文新闻话语和华文新闻话语两路进行。北美英文新闻话语语料库的话语分析这一路主要运用语料库数据分析和评价理论。得出结论是:“英文新闻话语中几乎啥也没有,只是报道角度不同而已”。华文新闻话语这一路研究主要是做“陋习意象”考察,方法是先就陋习进行社会调查统计,后通过分析排序分出“陋习”等级,再用语义辨别量尺来比量词义距离数据分布。从比量结果得出结论:离散者的“陋习”导致了等级制定。论文最后是全文结论:在北美新闻话语建构中国意象中蕴含了等级隐喻元素,也就是说,“一定程度上,中国意象已被等级隐喻”。本文通过话语建构论的视角,运用了话语分析方法和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话语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研究立场,以社会建构论为哲学基础。通过这种方法,解构中国意象的社会与境,追问中国意象中“等级隐喻”的“社会实在”。本文还借鉴了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丰富了等级隐喻在中国意象研究中的功用。语料库语言学“根据文本材料大数据对语篇进行研究”,运用语词搭配理论和评价理论进行话语分析,判断和鉴定北美新闻话语考察中国时的等级隐喻语用状况。本研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一、首次对“等级隐喻”问题进行综合性表述。本论文在第四、五两章对等级隐喻做了综述,这是对隐喻理论的创新。在新闻话语建构中提取了等级隐喻元素,并对此进行综合性论述,这是理论创新。二、论文运用等级隐喻新视角研究中国意象。这是中国意象研究理论框架的创新。运用这一新视角发现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制定以及等级隐喻的存在。通过引入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新闻语义的接近度”研究方法,丰富了中国意象研究理论框架。三、概念的创新。本文提出“小轮廓““中国意象”的说法并进行了“短时间窗”和“局域群体”二维的中国意象的研究;在“评价理论”中增加了“迫发”和“触发”的两种概念;用“中国离散者”的统一概念代替海外华人、华侨、华裔等。

沈岚[5](2013)在《跨文化经典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研究》文中认为英国学者理雅各通过对中华经典《诗经》的翻译和介绍,从思想、文化、文学诸方面对《诗经》进行跨文化阐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译介阐释”,成为东西两大异质文化之间的跨文化经典译本之一,在中华经典阐释史和跨文化交流史上有重要意义。绪论将对研究对象进行概念界定,交代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包括采用细读法、译介学、阐释学与比较文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分析法、逻辑论证法、比较法、统计法等,同时介绍了本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正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理雅各《诗经》译介与中西经典阐释传统。中西《诗经》阐释传统部分介绍了中国《诗经》解经学以及西方《圣经》阐释传统的流变,即从《圣经》解释学到《圣经》批判主义,从经典到《圣经》文本本身的一种回归。同时梳理了西方传教士对《诗经》的译介史,分析了理雅各《诗经》译介的阐释方式:直译加注法(厚重翻译)和异化法与语义翻译。从理雅各《诗经》译介的心路历程,深入剖析其襄助传教,旨在耶儒对话和融合的《诗经》译介动机。第二至五章是对理雅各《诗经》英译本的本体研究,研究的对象包括理雅各的三种英译本即1871年散译本、1876年韵译本和1879年东方圣书版,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第二章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思想阐释。从政治美刺诗与爱情诗、政治怨刺诗与抒情诗两方面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怨与刺的原则;理雅各对《诗经》题解求贤尚德、匡正得失、歌功颂德的诠释体现出其遵教化的阐释观;理雅各对于清代《诗经》学独立思考派如崔述等学说的重视以及对孔子删诗说的考证等,体现其海德格尔的“阐释循环”思想以及客观派的阐释风格。第三章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文化阐释。理雅各从文化“他者”的角度,对《诗经》中所体现的中国封建宗法制度、宗教信仰以及婚姻制度进行阐释。在《诗经》中寻找上帝和启示,解读中国的祖先崇拜,并对中国的一夫多妻制提出批判。第四章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文学阐释。理雅各在1876年《诗经》韵译本的题解中,将《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大致解读为narrative(陈述性的)、allusive(暗指性的)、metaphorical(隐喻性的),并认为《诗经》中“陈述性的”居多;对1876年《诗经》韵译本的翻译体现出其还原“中国诗歌本身”的努力,在诗节和押韵等方面表现出汉诗格律诗的均衡和对偶原则,同时运用了诸如使用苏格兰方言等多种翻译策略来体现其不同于1871年《诗经》散译本的文学追求。第五章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意象阐释。从自然意象、动物意象、植物意象等方面分析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意象系统,概括出男女恋爱婚媾、思乡怀人以及感时伤怀的象征义,并从中解读理雅各的宗教型和科学型文化心态。第六章理雅各及其《诗经》英译的影响。纵向考察英国早期汉学情况,横向研究理雅各时代的英国汉学。理雅各《诗经》英译在西欧特别是英国掀起复译《诗经》热潮,促进了包括《诗经》在内的中华经典以及中国文论等的跨文化传播。结语部分,归纳总结全文。理雅各作为跨文化学者的知识结构是译介中华经典的首要条件,他尊重源语文化,能在很大程度上摆脱“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樊篱,使中华经典译介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理雅各的《诗经》译介对解释源语和译语之间纯语言差距之外的文化和思维差异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跨文化经典译介范式,在《诗经》西播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树立了英译汉诗的典范。

周婧景[6](2013)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三,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三、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姜庆刚[7](2012)在《《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学术在近代社会剧变,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加强的历史背景下,发生了重大转型。高校学报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它是研究近代思想传播、学术变迁等情况的重要文献资料。《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创刊于1909年,是金陵大学早期学报,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校学报之一。其初期为全英文刊物,后改为中英文合刊,由于时政等原因,它曾经历两次停刊,终刊于1930年。在十余年办刊过程中,共计出版七十余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校闻和文学作品,是研究金陵大学早期校史、学术发展与师生思想状况的重要资料。作为教会大学的金陵大学既受西方文化影响,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种融汇中西的特色在《金陵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采用中英文合刊的形式,《金陵光》搭建了一个中西文化直接对话的平台,有助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开展。《金陵光》的作者以金大师生为主,其中既有传统的旧式学者,又有曾经留学欧美的新式知识分子,还有外籍教师等。由于他们所受教育与知识结构差异较大,因此,《金陵光》既有中国的传统诗词、随笔,也有西方范式的学术论文,呈现出多元化色彩,反映出金陵大学融汇中西的办学特色。"灌输欧美学术"是《金陵光》办刊的指导思想之一,其中有关理科、社会学、语言学、比较文学、图书馆学等学科的文章,反映出金陵大学在引进西方学术,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方面的努力。同时,《金陵光》还肩负着"彰明中华国粹"的任务,它发表有关中国文化的各类译文,对于向英文读者宣传中华文明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宗旨,体现出20世纪初期中国学术的时代特征。本文考察了《金陵光》创刊的时代背景、办刊历程、编辑风格、发行与广告状况,它与校内外其它杂志的关系以及社会影响等情况。针对《金陵光》采用中英文双语合刊,内容广泛的特点,分别对其中文文章、英文文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和量化分析,力求展现该刊各个时期的特点。此外,通过对王东培、陶行知、刘伯明、陈裕光、贝德士、韩穆敦、赛珍珠等代表性作者在《金陵光》发表文章情况的考察,反映出其内容多元化的特点。随着近代学术形态的演进,高校学报的形式与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内容日益专业化成为其发展方向,新文化运动之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北京大学月刊》、《清华学报》、《燕京学报》等就是其中的代表,而《金陵光》到《金陵学报》的演变就是这一趋势的例证。虽然《金陵光》终刊于1930年,但它见证了金陵大学早期的学术发展与成就,为学界新人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并且为金陵大学20世纪30年代之后学术的发展与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金陵光》这一个案的研究与考察,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金陵大学与近代学术发展、思想传播、中西方文化交流之间关系的认识,对时下的高校学报发展也有借鉴价值。

李伟煌[8](2012)在《中国文学地理学论着的数理统计与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二十世纪以来与文学地理学研究相关的论文和着作的总量、时间段、选题、作者、期刊等材料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发现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1、二十世纪80年代是文学地理学朦胧的探索阶段,作品数量不多,但研究的对象大致开始明确;二十世纪90年代,关于文学作品地域性的研究增多,同时对文学家族研究的理论探索也开始起步;进入二十一世纪,文学地理学研究的论文和着作数量显着增加,出现繁荣的局面。2、目前文学地理学的选题以文学家族研究和文学作品的地域性研究为主,对文学家的地理分布研究成果喜人,但因为选题本身的有限性,作品总量不会很多。3、从目前所收录的论文的来源来看,学位论文占了很大的比例,这说明文学地理学研究受到高校年轻一代的广泛关注,具有巨大的发展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4、文学地理学研究论文发表的期刊目前尚未形成集聚效应,发表这一类论文时,选择刊物的随意性比较大。到笔者着手这篇论文为止,尚未出现专门研究文学地理学的期刊,也没有任何期刊设置文学地理学专栏,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希望本文的统计结果,能够成为其他学者研究文学地理学的一个参考。此外,本文对目前的文献检索和索引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创新了文献的着录形式,提出网状结构的范畴索引体系。该体系对树状结构的主题词索引进行了层次上的细化和深化,更符合人类的知识模型,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关键词搜索带来的漏检和误检问题,提高检索的准确性,而且对在线数据库的文献索引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郑晔[9](2012)在《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1951-2000)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后,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急剧下降。进入新世纪,面对长期以来文化产品的输入与输出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国家在针对发展经济而提的“走出去”战略下,急于寻求“文化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其实,早在新中国建国初,国家就开始尝试通过《中国文学》杂志有计划地、系统地对外译介中国文化了。然而,作为惟一一本对外译介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官方外文刊物,《中国文学》却于2001年停刊。本文拟借助译介学和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相关理论,分四个时间段全面考察《中国文学》50年来的生产过程及其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情况,总结中国文学在走出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策略参考。翻译研究文化学派侧重从文化层面审视翻译,对影响翻译产生和接受的规范和约束机制、翻译和其他类型文本生成之间的关系、翻译在特定文学以及不同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感兴趣,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兴趣所在。《中国文学》的生产及其传播和接受分别发生在源语国家和译语国家,其译介主体、译介内容和译语语言主要受源语环境的制约,其译介渠道、译介效果和译介功能主要受译语国家环境的制约。因此,本文主要使用改写理论、翻译规范、创造性叛逆几种理论工具来解释这些译介要素。《中国文学》的译介主体由赞助人和中英文编辑构成的专业人士共同组成。赞助人包括一级赞助人和二级赞助人,前者由国家最高外宣部门和文化部门构成,后者由承担党和国家书刊外宣的出版单位单位构成。这种复杂并更换频繁的管理体制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学》各个时期的行政和业务工作。中文编辑负责挑选作品,英文编辑即译者负责翻译,虽然他们是合作关系,但是中文编辑的改稿权始终大于译者。赞助人通过制定翻译政策来制约刊物对译介作品的挑选(译什么)及译者的翻译策略(怎么译),它与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关系时近时远,翻译策略从信达雅过渡到解释性翻译。集中型赞助通过意识形态、经济、地位来控制译者,促使他们遵守其制定的翻译政策,保证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能够通过刊物体现出来。译介主体在翻译政策的制约下为国外读者确立了一批代表中国文艺的经典作品和经典作家。由于国内形势、编辑方针、国际形势在四个不同的时间段内有不同的变化,因此《中国文学》译介的作品在题材、体裁以及作家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另外,受源语国家审美制约的刊物装帧设计和受主流意识形态制约的发行周期也表现出不同特征。于是,带有不同阶段特色的作品、装帧、美术插页和发行周期都直接影响着刊物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虽然刊物对译介对象有自己的定位,但是受译语环境意识形态和期待规范的制约,实际读者跟目标读者之间总是存在一些偏差。通过读者来信、报刊评论、专家学者的研究引用和高校的教学使用状况可以看出读者对刊物的接受情况;通过刊物的发行量、书刊的转载量以及各大图书馆的馆藏量可以看出刊物在国外的传播情况。刊物译介的文学作品、文论、美术插页等内容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尤其创刊初期和新时期译介的内容在国外得到一定的反响。但是,除了创刊初期杨氏夫妇和沙博理的翻译得到肯定之外,刊物的译语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符合专业读者的期待规范。刊物的译介渠道也一直处于有所发展但始终发行不畅的状态。因此,刊物在国外的译介效果并不理想。源语国家机构赞助下的对外译介行为受源语国家环境的影响多于译语国家,并且不可避免要受到国家在翻译政策上的制约,因此,译介内容和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偏向源语规范,而不是译语规范,很难被译语国家接受便理所当然。然而,作为专业人士的编译人员属于国家知识分子阶层,受国家赞助人的制约,可其在意识形态和诗学上跟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并不尽然一致,因此,他们在译介作品时,往往更多考虑译语国家的接受规范。刊物的译介便在国家赞助人和专业人士的权力的此消彼长中发生着变化。国家机构译介的刊物在国外的接受更多受到国家外交关系、译语国家意识形态、国外发行渠道的制约,源语国家无法通过操控译介内容和译语语言来完全控制其在译语国家的传播和接受,接受者和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便在所难免。国家通过掌握文学期刊这一象征资本,五十年来赞助其连续不断的出版发行,使国家在世界文化场域中的权力得到一定的累积增殖,但是文学译介为国家带来的利益远远低于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刊物的投入,于是《中国文学》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得不遭到停刊的厄运。可见,“中国文学走出去”并非只涉及语言翻译问题,它受源语国家和译语国家外交关系、意识形态、诗学及翻译规范的制约,并受赞助人、专业人士、翻译政策、读者期待、发行渠道的制约。这些因素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国家只有在“谁来译介”、“译介什么”、“如何译介”几个方面尽快转变译介理念,才能有效解决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的问题。

宋桔[10](2011)在《《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19世纪北京官话口语教材《语言自迩集》(Yu-yen Tzu-erh Chi, 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 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1867/1886/1903)的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内容为研究对象,汇集了汉语语法、汉语史、中西语言接触、对外汉语教学史和清代史学等各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理论方法。针对现有研究版本调查不足、语法本体研究缺位、评价分析体系混淆的现状,本文在史料钩沉、文本爬梳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该书的成书历程、实物流通等文献情况,考据出相关中国协作者的生平行迹;进一步明晰了16—19世纪西人汉语语法研究的整体背景,界定出该书的文献性质并建立起立体多维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探究了编写者的语法观、语料观念与《自迩集》内在的西方语法话语体系,完成了该书三版中英文资料的考订比勘。文章分为“绪论”、“版本文献考订”、“语料与语法观念定位”、“语法体系与时代价值整理”、“结语”和“附录”六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照应、层层推进,具有逻辑关系上的体系性与主题内容上的自足性。兹将各章节安排与内容简述如下:“绪论”部分就《自迩集》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学术思潮进行了整体回顾,就本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反思。“绪论”第一部分以16—19世纪西人的汉语语法研究情况为背景,以论着性质、作者情况、叙述语言、出版方式等项目为坐标,准确定位《自迩集》在西人汉语研究文献体系内的位置,还原《自迩集》以真实的历史语境。第二部分综述《自迩集》研究已有成果,探索进一步深入与拓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从版本调查、语法研究、评价定位几个方面简要交代了本文的观察视角与展开脉络、。第二章是《自迩集》相关其人其书的考据研究,旨在明晰该书的编写背景与各章节、各版本的成书历程。章节第一部分全面梳理了中西编写人员的相关背景与任务分工;围绕威妥玛学习和研究北京官话之经历整理其生平行迹;考据威氏的汉语教师、《自迩集》协作者应龙田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该书的具体贡献。借此点面结合的模式描绘出一支中西合作、精益求精的编写团队,构建集体性的“编写者”概念。第二部分明确了《自迩集》的藏本与版本概况,细致描摹洋装、线装等各类存世文献的具体形态,并以历史印迹为线索推演出当时的书籍实物流通路径。同时,查考溯源各版本、各章节的撰写背景与成书过程,据此界定出各部分的内容差异和语言特征。第三章以19世纪中期的官话语言背景和《自迩集》的教材的性质为切入点,分析编写者的语料观与语法观,明确该书内部语料之定性。章节第一部分考察了历史背景和文本语言两个维度,调查并证实《自迩集》教学的目标语言是“文雅礼貌的19世纪中期北京官话口语”,进而明确了这一封闭语料作为近代汉语共时资料的性质与价值。第二部分结合威氏的教学理念与《自迩集》的教材特征,以西方的语法研究话语体系为基点,挖掘、分析威氏的汉语语法观念。第三部分以“元语言”理论为工具,厘清威氏心目中汉语特有的那个语法分析体系与其理论话语模式(即西方传统语法体系)间的矛盾与统一,分类归纳了《自迩集》显性与隐性两套汉语语法阐释形式。第四章以《自迩集》的汉语语法阐释内容为核心,以威氏提出的“汉语如何表现西方语言通过屈折变化表达的语义”为线索,挖掘出《自迩集》教材之中浸透着的编写者对汉语本质的认识,对汉语句法的解读,构建起文本之下潜藏的一个以实用性为主导的汉语语法分析体系。该体系涵盖了汉语如何指称和区分事物、列举数目、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程度,如何体现动作的时体态、性数格等内容。在论述中,我们尤为注重:●全面爬梳:以隐性语法论述整理为重点,版本比对、内容比勘为要旨;●条分缕析:以语法功能为纲整合全书内容,深入个别词汇用法个案;●语料印证:以原书语料和同时代白话语料为语法观点的共时印证材料;●比较评价:以早期西人语法论着与当下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为基点建立《自迩集》的立体评价体系,探讨其语法观点与论述方式的继承性、创新性与前瞻性。“结语”部分概述了本文在《自迩集》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方面之所得,总结、评价了本个案的研究方法,从中提取出应用此类早期西人汉语语法文献的经验,以期实现个案与整体的关联。“附录”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自迩集》三版各卷书影、三版“序言”及“出版说明”中译和注释和2002年出版的中译本的校正条目择录。

二、《经济双语文选》1999年1-6期总目录 A Subject Index to Issue No.1-6,1999(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双语文选》1999年1-6期总目录 A Subject Index to Issue No.1-6,1999(论文提纲范文)

(1)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于道泉评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写作相关问题
上篇 生平考述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引言
        第一节 少年时代
        第二节 青年时代
    第二章 北平求学十一载
        第一节 济南际遇泰戈尔
        第二节 北京大学获新生
        一、师从钢和泰
        二、进步新青年
        第三节 北平北海图书馆
        第四节 国立中央研究院
    第三章 欧陆留学十六载
        第一节 法国(1934-1935)
        第二节 德国(1936-1937)
        第三节 英国(1938-1949)
    第四章 教书育人四十三年
        第一节 北京大学(1949-1951)
        第二节 中央民族学院(1951-1992)
下篇 中国现代学术贡献
    第五章 于道泉中国藏学之梦
        第一节 北京孕梦
        第二节 欧洲寻梦
        第三节 新中国筑梦
        一、组建中国藏学机构
        二、培养藏学人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与国内外学术界交往
        第一节 默默的奉献者和良师益友
        一、默默的奉献者
        二、良师益友
        第二节 与中国学术界交往
        一、于道泉与陈寅恪
        二、于道泉与傅斯年
        三、于道泉与赵元任
        四、于道泉与许地山
        第三节 与国外学术界交往
        一、于道泉与巴考
        二、于道泉与拉露
        三、于道泉与西门·华德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藏学研究及贡献
        第一节 中国藏学研究
        一、中国藏学厘定
        二、中国藏学研究与贡献的评述
        第二节 佛教研究
        一、纵向研究
        二、横向研究
        三、移离佛教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语言学研究与贡献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
        一、语言学研究分期评述
        二、语言学研究实践评析:以《藏文数码代字》为例
        三、语言观
        本节小结
        第二节 翻译学研究
        一、翻译研究分期评述
        二、翻译研究实践评析:以《第六代达赖喇嘛仓洋嘉错情歌》为例
        三、翻译观
        第三节 词典学研究
        一、词典学研究的缘起
        二、词典学研究实践评析:以《(?)藏汉对照拉萨口语词典》为例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正法与正统 ——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在东亚的视觉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清凉圣境:五台山信仰在东亚
    第一节 五台山信仰的建构与传播语境
    第二节 学术史上的五台山
    第三节 五台山研究的视觉命题
第一章 示现与感通:圣地信仰的建构缘起
    第一节 示现的佛教史源
    第二节 文殊示现与五台圣迹
    第三节 行化东瀛为行基
    第四节 秘传新罗:慈藏入唐及五台想象
第二章 巡礼与见证:五台山信仰的流动
    第一节 西域梵僧:佛陀波利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的流行
    第二节 求法巡礼:圆仁眼中的五台胜景
    第三节 法难遗珠:正统法脉的“刻意转移”
    第四节 皇权与佛法:五台山的政治互动
第三章 五台灵石:日本延历寺文殊楼的营造
    第一节 弘法与营造:日本延历寺文殊楼的缘起
    第二节 求法巡礼所见的唐代佛寺建筑
    第三节 圆仁遗戒:文殊楼的兴建
    第四节 圆仁对不空三藏的“效仿”
    第五节 圆仁与日本的文殊造像传统
    第六节 大圣五智:土石为基的宗教意义
第四章 释迦瑞像的摹刻与渡海:奝然与日本清凉寺的建构
    第一节 海上闻梵声:奝然的渡海巡礼之行
    第二节 释迦瑞像的摹刻
    第三节 造像的圣化术
    第四节 圣像与宗派竞争
    第五节 “清凉寺式”与摹刻系统
    第六节 像教思维
第五章 视觉朝圣与神圣导引:敦煌五台山图的时空逻辑
    第一节 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
    第二节 文本和图像的想象空间
    第三节 视觉朝圣与修行实践
    第四节 神圣舆图
结语 像教精严:五台山与东亚佛教的跨语境传播
附录一 敦煌石窟《五台山图》一览表
附录二 圆仁入唐所见建筑样式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版

(4)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 ——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简析
    第二节 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安排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被隐喻的中国意象
    第一节 被隐喻中国意象的表征
    第二节 谁隐喻了中国意象
    第三节 中国意象被隐喻的辨析
第二章 隐喻和等级隐喻
    第一节 隐喻研究新进展
    第二节 等级隐喻延伸了隐喻的语用边界
    第三节 被隐喻的北美中国离散者
第三章 中国离散者生存意象——以加拿大为例
    第一节 中国离散者生存意象研究回顾
    第二节 中国离散者历史与人口地理
    第三节 中国离散者生存状况查考
    第四节 和北美主流社会的距离有多远
第四章 中国离散者意象中的“行态”等级隐喻
    第一节 语言和话语的等级隐喻
    第二节 饮食与食物的等级隐喻
    第三节 外貌与体质的等级隐喻
    第四节 就业和参政的等级隐喻
第五章 中国离散者意象中的“意态”等级隐喻
    第一节 种族偏见
    第二节 种族定性—电视广告新闻话语中的等级隐喻
    第三节 种族贬抑
    第四节 等级隐喻的概念确定
第六章 “短时间窗”中国意象考察中的等级隐喻—基于北美"英文"新闻语料库
    第一节 寻找“中国意象”研究节点
    第二节 创建“中国意象”新闻话语语料库
    第三节 新闻话语语料库背景下“中国意象”的考察与分析
    第四节 “短时间窗”中国意象考察结论
第七章 “局域群体”中国意象考察中的等级隐喻—基于北美"华文"新闻语料库
    第一节 “陋习意象”与华人“差在哪”
    第二节 中国离散者“陋习意象”话语分析
    第三节 中国离散者“陋习意象”的语义接近度分析
    第四节 “陋习意象”收罗等级隐喻
全文结论
参考书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跨文化经典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二、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理雅各《诗经》译介与中西经典阐释传统
    第一节 理雅各与中西《诗经》阐释传统
        一、 《诗经》解经传统
        二、 西方释经传统
        三、 传教士《诗经》译介
    第二节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阐释方式
        一、 理雅各《诗经》译介
        二、 理雅各阐释方式的选择
        三、 理雅各阐释策略的制定
    第三节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心路历程
        一、 新教传教士理雅各
        二、 襄助传教而译介
        三、 耶儒对话与融合
    小结
第二章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思想阐释
    第一节 怨与刺的阐释原则
        一、 政治美刺诗与爱情诗
        二、 政治怨刺诗与抒情诗
    第二节 遵教化的阐释观
        一、 求贤尚德
        二、 匡正得失
        三、 歌功颂德
    第三节 阐释的循环与创新
        一、 阐释的循环
        二、 独立创新
    第四节 客观派的阐释风格
        一、 孔子删诗说辨正
        二、 版本流传考证
        三、 《诗经》的采编和诗大序作者考证
        四、 风、雅、颂语义训释
        五、 名物的考释
    小结
第三章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对封建宗法制的文化阐释
        一、 中国的封建宗法制
        二、 中西封建制异同
        三、 分封制与秦的中央集权制
    第二节 对宗教信仰的文化阐释
        一、 寻找上帝与启示
        二、 多神教与一神论
        三、 “迷信”与祖先崇拜
    第三节 对婚姻制度的文化阐释
        一、 中西不同的婚姻制度
        二、 抨击一夫多妻制与曲解文本
        三、 出于对妇女的同情而误读
    小结
第四章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文学阐释
    第一节 对“赋、比、兴”概念的阐释
        一、 “赋、比、兴”的概念阐释
        二、 赋、比、兴比例统计
    第二节 赋、比、兴的文本解读
        一、 纯用赋体
        二、 比兴兼用
        三、 赋、比、兴兼备
    第三节 诗歌文学性的回归
        一、 西欧诗歌和《诗经》的语言艺术
        二、 1876 年版译本的用韵
        三、 1876 年版译本的文学翻译策略
    小结
第五章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意象阐释
    第一节 理雅各《诗经》英译的意象系统
        一、 自然意象
        二、 动物意象
        三、 植物意象
        四、 其他意象
    第二节 理雅各意象系统中的象征义
        一、 男女恋爱婚媾的象征义
        二、 思乡、怀人的象征义
        三、 感时伤怀的象征义
    第三节 理雅各《诗经》英译本意象的跨文化解读
        一、 异质文化翻译的异化
        二、 异质文化翻译中的误读
    小结
第六章 理雅各及其《诗经》英译的影响
    第一节 英国汉学研究的理雅各时代
        一、 英国汉学
        二、 理雅各与英国着名汉学家
        三、 不断问世的译着
    第二节 理雅各与西方诗经学
        一、 西方诗经学的发展
        二、 《诗经》的西方社会民俗学研究
        三、 《诗经》的比较诗学研究
    第三节 理雅各与《诗经》复译风潮
        一、 《诗经》复译风潮
        二、 《诗经》着名英译本
        三、 《诗经》英译的发展轨迹
    小结
结语
    一、 理雅各作为跨文化学者的知识结构是译介中华经典的首要条件
    二、 尊重源语文化使中华经典译介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
    三、 理雅各《诗经》译介体现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阐释思想
    四、 理雅各《诗经》译介对中外诗学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附录表
后记

(6)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一) 研究动机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范围
    三、研究回顾与总结
        (一) 国内研究回顾与小结
        (二) 国外研究回顾与小结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框架
    注释
第一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与现况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二、儿童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一、博物馆教育的分类依据
        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现况
        一、儿童展览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二、儿童教育项目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三、其他
    注释
第二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评估的相关研究与运用
        一、展览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二、教育项目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第二节 政策法规依据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注释
第三章 国内儿童展览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第一节 儿童博物馆展览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注释
第四章 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第一节 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第二节 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项目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第三节 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人体漫游记”项目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第四节 问题分析与讨论
        一、儿童教育项目案例特征之小结
        二、儿童教育项目案例评估之小结
        三、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的问题与分析
    注释
第五章 儿童展览类型之策略研究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一、影响展览效益的症结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第二节 两种儿童展览之理想模式总论
        一、儿童博物馆展览之理想模式
        二、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之理想模式
    第三节 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儿童教育项目类型之策略研究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一、影响项目效益的症结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第二节 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总论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
        二、小结
    第三节 小结
    注释
第七章 两类儿童教育核心问题之策略研究
    第一节 儿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一、儿童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构建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
        一、适用于0——3岁儿童
        二、适用于3——6、7岁儿童
        三、适用于6、7——11、12岁儿童
        四、适用于11、12——18岁儿童
    第三节 小结
        一、0——3岁教育指南
        二、3——6、7岁教育指南
        三、6、7——11、12岁教育指南
        四、11、12——18岁教育指南
    注释
第八章 总结与前瞻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思路与成果
        二、理论之凝练
    第二节 论文局限与新意
        一、研究课题之新颖
        二、研究方法具针对性
        三、全方位搜集一手资料
        四、广采博取研究对象
        五、跨越国内外开展研究
        六、跨学科的创造性探索
    第三节 研究问题前瞻
        一、研究展望
        二、前瞻未来
    注释
附录一 观众调查问卷
附录二 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三 观众访谈提纲
附录四 上海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跨越距离、触摸未来’主题科学”一层展区)
附录五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恐龙馆——现在你就在它们的世界”展区)
附录六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儿童历史”展区)
附录七 “请体验”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城市一角”展区)
附录八 四川博物院“儿童活动区”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附录九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活动区”展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附录十 北京自然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附录十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附录十二 儿童展览各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比较
附录十三 儿童展览两两同类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差异分析
附录十四 博物馆0———3岁儿童教育指南
附录十五 博物馆3——6、7岁儿童教育指南
附录十六 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
附录十七 博物馆11、12——18岁儿童教育指南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7)《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研究回顾
    三、材料及架构
第一章 《金陵光》办刊始末及编辑发行研究
    第一节 《金陵光》办刊始末
        一、早期金陵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汇文书院时期出版物《会报》
        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的创刊
        四、《金陵光》中文版增刊及早期发展
        五、《金陵光立的两次停刊
        六、《金陵光立终刊号及影响
    第二节 《金陵光立编辑发行研究
        一、《金陵光》编辑研究
        二、《金陵光》的出版与营销
        三、《金陵光》广告研究
        四、《金陵光》特刊研究
第二章 《金陵光》中文文章研究
    第一节 《金陵光》作者群研究
        一、《金陵光》作者群概述
        二、陶行知与《金陵光》
        三、王东培与《金陵光》
        四、刘伯明与《金陵光》
        五、陈裕光与《金陵光》
    第二节 《金陵光》与金陵大学学科发展
        一、《金陵光》与金陵大学理科
        二、《金陵光》与社会学研究
        三、《金陵光》与语言学研究
        四、《金陵光》与比较文学研究
        五、《金陵光》与图书馆学
        六、《金陵光》与近代诗歌
        七、《金陵光》的缺席者
    第三节 《金陵光》与近代社会思潮
        一、《金陵光》与新文化运动
        二、《金陵光》有关婚姻家庭问题的讨论
        三、《金陵光》与西方思想传播
        四、《金陵光》与西方科技传播
第三章 《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英文文章研究
    第一节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内容概述
        一、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的文化意义
        二、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内容简介
        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与近代社会思潮
        四、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与西方思想传播
        五、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编辑按语研究
    第二节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作者研究
        一、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作者群概述
        二、贝德士与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
        三、赛珍珠与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
        四、韩穆敦与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
        五、金陵大学外籍学者与"中国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翻译研究
        一、《金陵光》与外籍文学汉译
        二、徐养秋对培根Of Suspicion的翻译
        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与汉籍英译
        四、刘靖邦与《七侠五义》的翻译
        五、陶行知、克乃文与《木兰诗》翻译
        六、克乃文对袁枚诗歌的翻译
第四章 《金陵光》与近代高校学报
    第一节 近代高校学报发展概述
        一、近代高校学报的出现及意义
        二、近代高校学报形态之变化
    第二节 《金陵光》在近代高校学报中的地位
        一、《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量化分析
        二、《金陵光》终刊与近代学术转型
    第三节 《金陵学报》对《金陵光》的继承与发展
        一、《金陵学报》历史简介
        二、《金陵光》与《金陵学报》对比研究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8)中国文学地理学论着的数理统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数据来源
    1.2. 收录原则、完备性
    1.3. 数据存储形式
    1.4. 网状结构的范畴索引
        1.4.1. 文献的着录形式
        1.4.2. 网状结构范畴索引的设想
        1.4.3. 网状范畴索引的优点
第二章 论着的时段分布和主题分布
    2.1. 总体介绍
    2.2. 起步:80 年代及以前论着介绍
    2.3. 发展:90 年代论着介绍
    2.4. 深度探索阶段:21 世纪初
第三章 研究对象
    3.1. 学科基础理论探索
    3.2. 文学家之地理分布
    3.3. 文学家族研究
        3.3.1. 文学家族研究综述
        3.3.2. 先秦两汉
        3.3.3. 六朝时期的文学家族研究
        3.3.4. 隋唐五代
        3.3.5. 宋辽金元
        3.3.6. 明
        3.3.7. 清朝至民国
        3.3.8. 文学家族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4. 文学作品的地域性研究
        3.4.1. 对一地文学特色和风格的考察研究
        3.4.2. 不同地域文学风格和特色的对比研究
    3.5. 地域性的文学流派
    3.6. 地域性文学群体
    3.7. 其它选题
第四章 作者统计、出版物的分布情况
    4.1. 论文作者统计分析
    4.2. 论文来源分布
    4.3. 专着出版社分布
第五章 目录学现代化的相关讨论
    5.1. 关于文献计量学的讨论
        5.1.1. 文献计量学的现状
        5.1.2. 文献计量学发展方向
    5.2. 关于文学地理学目录建设的讨论
    5.3. 关于古代类书与主题词索引关系的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附录:文学地理学论着目录索引
    表一:文学地理学论文目录(1905-2011)
    表二:文学地理学着作目录(1932-2011)

(9)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1951-2000)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一、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二、 《中国文学》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问题
        一、 理论框架:译介学与翻译研究文化学派
        二、 研究问题:《中国文学》的译与介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方法:描述性的个案研究
        二、 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与现实意义
第一章 译介主体:《中国文学》的国家赞助人和编译人士
    第一节 国家赞助人和中英文编辑
        一、 作为赞助人的国家机构
        二、 中文编辑和译者
    第二节 赞助人对刊物的制约:翻译政策
        一、 编辑方针:与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关系
        二、 翻译方针:以翻译策略为主
    第三节 赞助人对译者的制约:集中型
        一、 意识形态:政治运动、入党入职
        二、 经济:中央统一分级管理体制
        三、 地位:以是否符合赞助人的意识形态而定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译介内容:赞助人确立的经典作品和经典作家
    第一节 译介作品:题材、体裁、作家
        一、 1951-1965:为工农兵服务
        二、 1966-1976:以阶级斗争为纲
        三、 1977-1989:否定“文革”、反思“当代”
        四、 1990-2000:“主旋律”被分化
    第二节 刊物装帧设计:源语国家审美规范
        一、 1951-1965:工农兵生活和斗争
        二、 1966-1976:全国上下一片红
        三、 1977-1989:社会主义建设和生活
        四、 1990-2000:社会主义创作和生活
    第三节 刊物发行周期:随主流意识形态而变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译介效果:《中国文学》的传播和接受
    第一节 1951-1965:受到意识形态相同国家的欢迎
        一、 以中间读者为主
        二、 亚非拉称赞,欧美批评
        三、 内容重于语言,外国专家的翻译受肯定
        四、 以左派进步书店为主,派遣驻外机构
    第二节 1966-1976: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读者增多
        一、 否定中间读者,以左派读者为主
        二、 读者反应:肯定鲁迅作品,漠视“文革”文学
        三、 内容重于语言
        四、 只靠少数左派书店,撤销驻外机构
    第三节 1977-1989:欧美国家的专业读者增多
        一、 不分左中右,以国外知识分子和汉学家为主
        二、 对“新时期”文学的译介褒贬不一
        三、 内容语言并重,专业读者不满非“学者型翻译”
        四、 不分左中右,与所有一般友好书店合作
    第四节 1990-2000:国外读者群流失
        一、 以双语读者和中文读者为主
        二、 对内容和翻译都不满意
        三、 内容语言并重,专业读者不满“非文学性翻译”
        四、 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第五节 小结
结语 国家对外译介行为:经验教训与启示
    第一节 《中国文学》:半世纪功过谁予评说?
    第二节 国家译介行为:反思与前瞻
        一、 《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的经验教训
        二、 研究不足和前景
参考文献

(10)《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表格目录
插图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整体与个案:早期西人语法研究与《自迩集》的定位
        一、早期西人汉语语法研究文献的历史背景与分类系统
        二、三维度:性质、作者、出版方式
        三、《自迩集》的坐标定位
    第二节 综述与反思:《自迩集》研究的洞见、未见与创见
        一、洞见:《自迩集》的价值发掘与应用性研究
        二、未见:版本调查的偏颇与价值评价的失衡
        三、创见:本文的观察视野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探考与爬梳:《自迩集》文献版本与实物流通
    第一节 其人:19世纪北京官话的权威见证人
        一、威妥玛:外交官式的汉语教育者
        二、其他编写者:中西合璧的编写团队
        三、协作者应龙田考辩
    第二节 其书:三易其版的19世纪北京官话口语教材
        一、概览:出版信息与三版间修订
        二、溯源:各章内容与成书过程
        三、价值:存世版本与实物流通
第三章 素材与基点:《自迩集》语料特征与语法观念
    第一节 语料观:《自迩集》的语料特征与性质
        一、特征:文雅的19世纪中期北京官话口语
        二、性质:可信的近代汉语共时语料
    第二节 语法观:威氏的语法观与汉语教学理念
        一、汉语语法观念与西方话语体系
        二、语法教学理念与教材实用导向
    第三节 论述元语言:矛盾的化解与多元论注体系
        一、"元语言"理论与本领域的应用
        二、《自迩集》内在的元语言冲突
        三、元元语言:作为底本的西方教学语法教材
        四、论述元语言:中英的不完全对译
        五、形式元语言:显性与隐性并举
        六、隐性的词法、句法、语用阐释法辨析
        七、术语选择的窘境与术语的沿袭、创制
第四章 条分与缕析:《自迩集》的语法体系与时代价值
    第一节 框架:"神气"、"句法"与"虚实死活"构建的主体
        一、语法概念:Grammar与"神气"、"层次"、"句法".
        二、词类观念:"虚实死活"的继承与革新
    第二节 汉语如何指称人和物:名词与对其的区分
        一、名词:指称与结构分析
        二、冠词:功能与鉴别方式
        三、如何区分名词的"性"
        四、如何区分单数和复数
        五、如何体现"格"差别
    第三节 汉语如何指代事物:代词
        一、指代人:人称代词及敬称系统
        二、称代不确知的人和物:疑问代词
        三、表现小句和词汇的关系:关系代词
        四、称代"每个人"与"自己":个体代词与反身代词
        五、指别:指示代词及其组合形式
    第四节 汉语如何列举数目:数词
        一、基数词的表示方法
        二、序数与约数的表示方法
    第五节 汉语如何描述动作:动词及其时体态
        一、动词的构成及结构分析
        二、表达五种语气与分词
        三、表达不同的时态
        四、时态标记词举例
    第六节 汉语如何协助动词表意:助词
        一、英文卷的"auxiliary"与助词词类自觉
        二、结构助词"的"与"得"
        三、后助助词"来"、"去"及其复合式
    第七节:汉语如何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程度:形容词及其比较级
        一、形容词及补语修饰
        二、表示比较级和最高级
    第八节:汉语如何论述动作的方式、时间、程度:副词
        一、副词的构成
        二、表示时间概念:时间副词
        三、描述程度强度:程度副词
        四、表示否定:否定副词
    第九节:汉语如何连接单位成分:连词与介词
        一、表达连词语义的汉语形式
        二、表达介词语义的汉语形式
        三、"给"的给予义和受害义
    第十节:汉语表达情绪的方式:语气副词与感叹词
        一、界定语气:语气副词
        二、描述语气:感叹词
    第十一节:《自迩集》的量词研究
        一、量词的实质与功能
        二、前人基础上的量词词表与论述特色
    第十二节:汉语如何表示被动含义
        一、被动的实质与两类实现方式
        二、实现被动的有标记方式:动词与助动词
        三、表被动的无标记结构
    第十三节:特殊疑问句:反问句与正反问句
        一、实现无疑而问:反问句
        二、并列肯定与否定:正反问句
第五章 结语
    总结:《自迩集》汉语语法研究成果与思路方式
    拓展:个案基础上探索早期西人汉语研究文献之应用
    期待:更真实、更深入的《自迩集》汉语世界
附录
    附录一:《自迩集》三版书影
    附录二:《自迩集》"序言"及"出版说明"中译
    附录三:《自迩集》中译校订条目择录
基本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经济双语文选》1999年1-6期总目录 A Subject Index to Issue No.1-6,1999(论文参考文献)

  • [1]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2]于道泉评传[D]. 白林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3]正法与正统 ——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在东亚的视觉呈现[D]. 张书彬.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5)
  • [4]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 ——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D]. 吴建清. 山东大学, 2016(11)
  • [5]跨文化经典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研究[D]. 沈岚. 苏州大学, 2013(09)
  • [6]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03)
  • [7]《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研究[D]. 姜庆刚. 南京大学, 2012(07)
  • [8]中国文学地理学论着的数理统计与分析[D]. 李伟煌. 广州大学, 2012(03)
  • [9]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1951-2000)为个案[D]. 郑晔.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10]《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 宋桔. 复旦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1999年第1-6期主题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