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渐进抗阻训练对偏瘫后肌力恢复的有效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梦安[1](2021)在《弹力带抗阻训练对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女大学生旋转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体育运动,以新气象、新时代、新内容的运动形式在我国各高校中广泛流传。在体育舞蹈里,旋转技术的掌握程度,是衡量舞蹈质量高低与竞赛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弹力带作为一种辅助器械,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但对体育舞蹈学习者旋转能力的影响并未明确表示。故本文利用弹力带这一器具进行训练,其目的是为了将弹力带抗阻训练系统引入普通高校体育舞蹈的选项课堂中,通过实验观察、探索弹力带抗阻训练对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女大学生旋转能力产生的影响。研究方法:文中根据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根据我国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发展的趋势、弹力带抗阻特性、受试者身体素质情况、相关文献支持及专家指标筛选确定了实验所需的训练内容和测试指标,通过预实验发放问卷,再次证实训练内容的合理性,而后通过为期12周的对照实验(RCT),将盐城师范学院2019级非体育专项班69名女大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PRTG)与对照组(CG)。CG受试者在体育舞蹈选项课程基本部分结束后进行常规身体素质练习(每周两次,共计65min),PRTG受试者进行在体育舞蹈选项课程基本部分结束后进行弹力带抗阻训练(每周两次,共计65min)。实验前对两组受试者的体质健康及旋转能力进行前测:实验中两组的训练强度皆从低-中-高强度递进,且组间确保受试者得到充分休息、调整;实验干预后,对两组受试者旋转能力指标进行测试,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研究结论。研究结论:(1)经过12周的训练干预后,两组轴转稳定性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实验组有显着差异,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说明在提高轴转稳定性方面的旋转能力时弹力带抗阻训练对其影响更明显。(2)经过12周的训练干预后,两组平转五周后躯干重心偏移距离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实验组比对照组差异更显着。说明在提高平转五周后躯干重心偏移距离方面的旋转能力时弹力带抗阻训练对其影响更明显。(3)经过12周的训练干预后,对照组平转五周速度较之前相比差异性不大,实验组有显着差异。说明在提高平转五周速度方面的旋转能力时弹力带抗阻训练对其影响更明显。(4)经过12周的训练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相比,三步转躯干重心偏移距离有显着差异。说明在提高三步转躯干重心偏移距离方面的旋转能力时弹力带抗阻训练对其影响更明显。(5)经过12周的训练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就三步转技术完成质量评分方面无显着差异。说明在提高三步转技术完成质量评分方面的旋转能力时弹力带抗阻训练对其影响与身体素质练习相比较不明显。
孙文静[2](2021)在《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吸气肌功能、肺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预效果;同时验证高强度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干预效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湖州市某三级医院康复科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中强度组(B组)、高强度组(C组),每组26人。三组患者均接受康复科常规治疗、常规康复及常规护理,B、C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实施中强度和高强度吸气肌训练,每天1次,每周5-7天,共持续干预6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第2周、4周、6周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三组研究对象最大吸气压(Maximum Inspiratory Pressure,MIP)、吸气流速峰值(Peak inspiratory flow,PI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进行评估;于干预前、干预6周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三组研究对象Fugl-Meyer运动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评估。研究结果:(1)本研究干预过程中失访2例,最终纳入76例患者,其中A组26例,B组和C组各25例,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偏瘫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干预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2)吸气肌功能:干预前三组患者MIP、PIF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组患者干预2周、4周、6周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干预4周、6周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2周时,三组患者MIP、PIF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时,三组患者MIP、PIF值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MIP、PIF值改善效果高于A组;干预6周时,三组间MIP、PI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改善程度高于B组和A组。(3)肺功能:干预前三组患者FVC、FEV1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组患者干预2周、4周、6周与干预前相比,FVC、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干预4周、6周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2周时,三组患者FVC、FEV1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时,三组患者FVC、FEV1值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和C组的分值高于A组;干预6周时,三组间FVC、FEV1值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分值高于B组和A组。(4)运动功能:干预6周后三组患者FMA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518,P<0.05),B组和C组的分值高于A组(P<0.05)。(5)日常生活能力:干预6周后三组患者MBI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662,P<0.05),B组和C组的分值高于A组(P<0.05)。研究结论:(1)吸气肌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吸气肌功能、肺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2)高强度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吸气肌功能、肺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且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柴德君[3](2021)在《PRP注射技术结合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后康复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在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治疗中,应用PRP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技术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在被测患侧膝关节疼痛程度、屈曲活动度以及运动功能情况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在2019年5月到2020年6月期间就诊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二院康复医学科和骨科的膝关节疾病患者中,选择符合标准的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6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对照组患者给予物理因子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给予PRP关节腔内注射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在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和被测患侧之间的差异。同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equesne指数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与Mc 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及膝关节活动度来评定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膝关节疼痛、活动范围和功能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和WOMAC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值小于0.01,表明两组之间有显着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和WOMAC评分在治疗后两组均下降,膝关节活动度治疗后两组均有增加,表明症状均有所减轻。通过治疗后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和WOMAC评分的对比分析,实验组改善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实验组效果更好。结论:1、PRP注射结合康复训练和物理因子结合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治疗均有显着的效果。2、PRP注射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并且有见效快,疗效好的的特点,在VAS评分,关节活动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Lequesne损伤评分上均优于物理因子结合康复训练。
吴艳丽[4](2021)在《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提供客观依据;进一步了解姿势控制和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探索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方法:以脑卒中后15天-6个月的恢复期并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住院时间为2019年至2020年期间且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在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1例、终止1例,最终纳入患者观察组为30例、对照组为29例。观察组为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加上穴位按摩。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1)治疗前从两组患者的可行性方面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一般资料分析如性别、年龄、病程和卒中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有效率方面:采用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加穴位按摩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7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且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3)从SSA评分比较:观察组、对照组组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后患者SSA评分均有显着提高;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4)从饮水实验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二者P值都小于0.05,说明两组的治疗都有效。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统计学有意义,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5)从是否有误吸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6)关于两组并发症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从有无发热和营养障碍方面比较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减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程度,使患者的吞咽功能进一步的恢复,误吸、发热、营养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也明显减少,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要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结合穴位按摩的方式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李然,张宗敏,李晓梅[5](2021)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肩部等速肌力训练,评估分析此治疗方法对偏瘫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收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康复科收治的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即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偏瘫肩关节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前、治疗3周和治疗6周后分别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CMS)、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UE)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综合功能、肩屈肌群肌张力及偏瘫上肢综合运动功能。为减少差异,所有评定均由同一康复医师完成并记录。结果:①治疗3周时,两组的FMA-UE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FMA-UE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时,两组的FMA-UE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3周时(P<0.05),观察组的FMA-UE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3周时,两组的CMS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及对照组的CM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周时,两组的CMS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3周时(P<0.05),观察组的CMS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④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指数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①肩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明显的改善偏瘫侧肩关节及偏瘫上肢的功能;②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脑外伤所致的偏瘫肩关节功能恢复均有效;③肩关节等速肌力训练不会明显增加患侧肩屈肌群肌张力及偏瘫肩痛。
周人龙[6](2020)在《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理,以期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训练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同时在临床方面为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提供一种更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择45例于2019年1月~2019年8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接受康复治疗且存在步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n=15)、器械辅助核心训练组(B组,n=15)和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训练组(C组,n=15)三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神经营养等药物治疗,A组接受常规的运动疗法(包含常规核心肌群训练),B组接受常规运动疗法和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C组接受常规运动疗法和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三组均每日训练45min,治疗6d/周,持续4周。三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10米最大步行速度测试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对三组患者的步行功能进行评估并分析治疗前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改善的差异。结果:1.治疗前,三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下肢FMA、10MWT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下肢FMA、10MWT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B组下肢FMA、10MWT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提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下肢FMA、10MWT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提高程度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常规运动疗法配合器械核心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运动疗法。2.在常规运动疗法的基础上,情景互动结合器械核心训练比起常规运动疗法能及单纯器械核心肌群训练更加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
李秋艳[7](2020)在《功能性体适能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体适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功能性体适能训练结合卒中后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体适能,即有氧耐力、肌力、平衡功能、身体柔韧性,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1例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1例,对照组1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卒中后综合康复训练及功能性体适能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卒中后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时长均为4周。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2分钟踏步试验(2MST)评估患者的有氧运动耐力,30s手臂屈举试验(30-ACT)评估患者上肢肌肉力量,30s椅子站立试验(30-CST)评估下肢肌肉力量,采用Berg量表评估平衡功能,座椅前伸试验评估柔韧性,利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来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1.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2分钟踏步试验、30s手臂屈举试验、30s椅子站立试验、Berg量表、座椅前伸试验及改良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2分钟踏步试验、Berg量表、座椅前伸试验:实验组及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后结果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0s椅子站立试验、30s手臂屈举试验、改良Barthel指数:实验组及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后结果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实验组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体适能训练结合卒中后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上下肢肌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郭亮[8](2020)在《小器械抗阻训练对61~65岁男性老年人下肢力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人类进入老年期后,受到机体衰老自然规律的影响,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衰退过程,生理机能的下降,骨骼肌肉流失最为明显。因此,进入老年期后,老年人需要格外注意对于自身下肢力量的提升,延缓衰老。通过实施为期8周的小器械抗阻训练和用于对比实验的固定器械训练,并对实验前后下肢力量干预有效性指标进行测试,探究小器械抗阻训练对老年人下肢力量的干预效果,增强下肢力量的同时为老年群体中的发展提供实证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小器械抗阻训练和用于对比实验的固定器械训练两种训练方式进行,选取滁州市24名6165岁男性老年人作为实验对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受试者在实验前测中,身体成分以及下肢肌肉力量均无显着性差异。通过为小器械抗阻训练组和固定训练组的受试者制定相符合的运动方案,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比较实验前后两组受试者下肢力量指标的变化,分析小器械抗阻训练的运动干预效果。研究结果:(1)经过8周的训练,固定器械组对比实验前下肢肌肉含量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小器械抗阻训练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同时小器械抗阻训练组对比实验前测得的体脂肪含量下降明显,BMI与锻炼前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2)经过8周的训练,小器械抗阻训练和固定器械训练在30s座椅站立测试、站立—行走计时测试、站立提踵测试中的测试成绩均有明显提高,与实验前测相比,固定器械训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小器械抗阻训练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3)经过8周的训练,小器械抗阻训练组在6min步行实验测试中获得非常明显的增长效果,与实验前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小器械抗阻训练和对照组的固定器械训练都能够对老年人的下肢肌肉含量进行提高。(2)小器械抗阻训练在提升受试者下肢肌肉含量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WHR和BMI,对于老年肥胖人群降低脂肪含量具有较好效果。(3)小器械抗阻训练和固定器械训练都能够改善男性老年人的下肢肌肉力量,且小器械抗阻训练效果优于固定器械训练。(4)小器械抗阻训练能够提高老年人下肢跖屈肌群的力量耐力。(5)小器械抗阻训练能够帮助提高老年人由坐姿到站姿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提高老年人步行移动能力和身体协调控制能力。(6)小器械抗阻训练能够帮助受试者提高下肢肌肉的力量耐力。
石男强[9](2020)在《下肢康复外骨骼研制及基于渐进式康复的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针对下肢瘫痪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运动恢复渐进性和康复过程反复性设计了一种模块化多姿态的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依据康复阶段研究渐进式的康复训练策略及机器人控制方法,并通过人机耦合仿真和实验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人体关节运动,对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进行集成化和模块化设计,包含大腿驱动单元、腰部支撑单元和足部矫形三大部分,对核心单元的传动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传感系统和距离调节机构进行设计。外骨骼可以通过连接机构的拆装改变训练姿态,实现仰卧姿、坐姿和站姿等多种训练模式。针对患者康复的递进式过程实施渐进式康复训练策略,在康复的前、中、后期分别实施轨迹约束的位置控制、助力辅助的力矩控制和主动对抗的抗阻训练等,并进行训练姿态、位置轨迹、助力比例和抗阻比例的实时调整。据此,对人体不同姿态下的肢体运动进行运动学仿真和生物力学仿真,包括坐卧姿康复轨迹规划和运动仿真及站姿步态解析和运动仿真,根据康复周期研究仰卧姿末端直线屈伸运动、圆周轨迹运动、坐姿抬腿运动和平地站立步行等的运动过程。对外骨骼机器人开展了渐进式康复控制方法的研究,对坐卧姿和站姿不同相位的人机系统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针对三种模式的康复策略研究相应的控制方法,康复前期轨迹约束的位置控制采用计算力矩法对动力学系统进行线性解耦并采用RBF神经网络对不确定项进行线性补偿,通过位置误差函数逼近减小跟踪误差。康复中期助力辅助的力矩控制采用基于肢体力矩反馈的助力控制,通过调整力矩系数改变人机输出力矩的比例,使人体肌肉得到助力训练,同时结合人机阻抗关系通过外环的阻抗控制模块对人机交互力进行动态调节,提高控制的柔顺性。康复后期主动对抗的抗阻控制基于超量恢复原理,通过调整抗阻系数对肢体施加反向力矩。建立外骨骼模型和人机耦合系统模型,利用ADAMS和Simulink的联合仿真平台进行人机系统验证和控制方法仿真分析。针对轨迹约束的位置控制和神经网络调节以仰卧姿圆周轨迹运动为例仿真运动过程并分析控制效果,针对助力辅助的力矩控制和阻抗关系调节以平地步行为例仿真运动过程并分析结果,通过改变力矩系数研究力矩控制的助力效果。最后,搭建外骨骼系统实验平台,完成控制驱动系统和通讯系统的调试,进行单关节位置控制实验,验证系统的可行性。
赵青,石国凤[10](2020)在《抗阻运动在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该文从实施者、适用对象、干预时机、运动处方和作用几个方面对抗阻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二、渐进抗阻训练对偏瘫后肌力恢复的有效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渐进抗阻训练对偏瘫后肌力恢复的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1)弹力带抗阻训练对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女大学生旋转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程的发展 |
1.1.2 弹力带抗阻训练的发展 |
1.1.3 弹力带抗阻训练对体育舞蹈项目发展的作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假设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体育舞蹈的概念 |
2.1.2 弹力带抗阻训练的概念 |
2.1.3 旋转能力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有关体育舞蹈课程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研究 |
2.2.2 有关弹力带抗阻训练的现状研究 |
2.2.3 有关体育舞蹈旋转能力的现状研究 |
2.2.4 弹力带抗阻训练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的现状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4 总结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实验设计 |
4.1 实验对象 |
4.2 实验时间与地点 |
4.3 实验流程 |
4.4 实验指标选取及测试评价 |
4.4.1 实验指标选取 |
4.4.2 测试指标内容与测试方法 |
4.5 实验控制 |
4.5.1 受试者的控制 |
4.5.2 实验过程中的控制 |
4.5.3 训练负荷的控制 |
4.6 实验设计进度安排 |
4.6.1 对照组训练内容安排 |
4.6.2 实验组训练内容安排 |
第5章 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同质性检验 |
5.2 不同组别受试者旋转能力指标描述性统计 |
5.3 实验前后实验组、对照组轴转技术动作完成稳定性的对比分析 |
5.4 实验前后实验组、对照组平转技术动作变化的对比与分析 |
5.4.1 实验前后实验组、对照组平转五周后躯干重心偏移距离的对比分析 |
5.4.2 实验前后实验组、对照组平转五周速度的对比分析 |
5.4.3 实验前后实验组、对照组10s内平转周数的对比分析 |
5.5 实验前后实验组、对照组三步转技术动作变化的对比与分析 |
5.5.1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三步转躯干重心偏移距离的对比分析 |
5.5.2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三步转技术完成质量评分的对比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呼吸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
1.3.2 吸气肌训练的研究现状 |
1.3.3 吸气肌训练的运动处方 |
1.3.4 中强度吸气肌训练研究现状 |
1.3.5 高强度吸气肌训练研究现状 |
1.4 技术路线图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构建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干预方案 |
2.1.1 成立多学科团队 |
2.1.2 制定干预方案初稿 |
2.1.3 专家咨询 |
2.1.4 课题组讨论及预实验 |
2.1.5 干预方案终稿 |
2.1.6 组织人员培训 |
2.2 研究对象 |
2.2.1 病例来源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剔除标准 |
2.2.5 样本含量 |
2.3 研究方法 |
2.3.1 分组方法 |
2.3.2 研究工具 |
2.4 干预实施 |
2.4.1 对照组(A组) |
2.4.2 中强度组(B组) |
2.4.3 高强度组(C组) |
2.4.4 评价指标 |
2.5 统计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学原则 |
3 结果 |
3.1 三组研究对象基线分析 |
3.1.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3.1.2 评价指标的基线比较 |
3.2 干预效果评价 |
3.2.1 三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MIP比较 |
3.2.2 三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PIF比较 |
3.2.3 三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FVC比较 |
3.2.4 三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FEV_1比较 |
3.2.5 三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 |
3.2.6 三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MBI评分比较 |
3.2.7 三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4 讨论 |
4.1 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吸气肌功能的影响 |
4.2 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4.3 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
4.4 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4.5 吸气肌训练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PRP注射技术结合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后康复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
2.文献综述 |
2.1 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机制 |
2.2 运动性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措施 |
2.2.1 半月板损伤康复 |
2.2.2 侧副韧带损伤康复 |
2.2.3 交叉韧带损伤康复 |
2.2.4 髌骨劳损康复 |
2.2.5 膝关节肌腱炎康复 |
2.3 PRP的生物学特性 |
2.4 PRP的制备和贮存 |
2.5 PRP的临床应用和发展趋势 |
2.6 膝关节常用的评估量表 |
3.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国内研究现状 |
3.2 国外研究现状 |
3.3 小结 |
4.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4.1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重点、难点 |
4.1.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4.1.2 基本观点 |
4.1.3 重点 |
4.1.4 难点 |
4.2 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4.2.1 创新之处 |
4.2.2 创造性成果 |
4.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与手段、诊断标准、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疗效评价指标及可行性分析 |
4.3.1 研究方法与手段 |
4.3.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4.3.3 技术路线 |
4.4 实验方案 |
4.5 疗效评价指标 |
5.研究结果 |
5.1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 |
5.2 两组实验对象在年龄、性别和被测患侧方面的对比结果 |
5.3 PRP结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疼痛的治疗结果与分析 |
5.4 PRP结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关节活动度的治疗结果与分析 |
5.5 PRP结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情况的治疗结果与分析 |
6.分析与讨论 |
7.问题与展望 |
8.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 |
附录二 Lequesne损伤评分 |
附录三 科研知情同意书 |
个人简介 |
(4)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1.3 病例入选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见表1 |
1.6 病例脱落标准:见表2 |
1.7 病例终止标准:见表3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及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神经内科基础治疗 |
2.2.2 分组治疗及疗程 |
2.2.3 康复治疗方法 |
2.3 吞咽障碍评定方法 |
2.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1.1 对照组和观察组性别比较 |
3.1.2 对照组和观察组年龄、病程比较 |
3.1.3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卒中类型比较 |
3.2 治疗结果分析 |
3.2.1 对照组和观察组疗效比较 |
3.2.2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SSA评定比较 |
3.2.3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饮水实验评定比较 |
3.2.4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是否有误吸的比较 |
3.2.5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关于有无发热、营养障碍等并发症的比较 |
3.3 安全性分析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
1.1 脑卒中的西医认识 |
1.2 脑卒中的中医认识 |
1.3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
1.4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评估 |
1.5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 |
1.5.1 针灸治疗 |
1.5.2 穴位按摩治疗 |
1.5.3 中药治疗 |
1.5.4 常规康复训练 |
1.5.5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
1.5.6 冰刺激治疗 |
1.5.7 呼吸训练治疗 |
1.5.8 bobath治疗 |
1.5.9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 |
1.5.10 其他治疗方式 |
2 穴位按摩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
2.1 卒中后偏瘫 |
2.2 卒中后失眠 |
2.3 卒中后便秘 |
2.4 卒中后抑郁 |
2.5 卒中后尿潴留 |
2.6 肩手综合征 |
2.7 卒中相关性肺炎 |
3 姿势控制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
4 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姿势控制概述 |
1.1 姿势控制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机理 |
2 穴位按摩概述 |
2.1 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穴位的选择及作用机制 |
3 各评定方法对本课题的意义 |
4 本课题的疗效评价 |
4.1 两组可比性分析 |
4.2 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分析 |
4.3 两组SSA评分结果分析 |
4.4 两组饮水实验结果分析 |
4.5 两组误吸结果分析 |
4.6 两组发热、营养障碍等并发症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康复评定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的比较 |
2.2 两组各时间点FMA-UE评分的比较 |
2.3 两组各时间点CMS评分的比较 |
2.4 两组各时间点疼痛指数的比较 |
2.5 两组各时间点改良Ashworth评分的比较 |
3 讨论 |
(6)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试验设备 |
3.治疗方法 |
4.观察指标 |
5.统计方法 |
6.质量控制 |
7.伦理学原则 |
8.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1.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的特点 |
2.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
3.小结 |
结论 |
1.主要研究结论 |
2.本研究创新性 |
3.本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偏瘫步行功能障碍 |
2.核心肌群训练 |
2.1 概念 |
2.2 核心肌群训练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
2.3 核心肌群训练对步行功能的影响 |
3.情景互动训练 |
3.1 概念 |
3.2 情景互动训练在相关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
3.3 情景互动训练在步行功能改善中的应用 |
4.总结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功能性体适能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体适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卒中合并冠心病的运动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小器械抗阻训练对61~65岁男性老年人下肢力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小器械抗阻训练 |
2.1.2 老年人 |
2.1.3 下肢力量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研究综述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8周干预后受试者身体成分及下肢肌肉含量的变化 |
4.2 8周干预后受试者在30s座椅站立实验中的变化 |
4.3 8周干预后受试者在站立提踵实验中的变化 |
4.4 8周干预后受试者在站立—行走计时测试中的变化 |
4.5 8周干预后受试者在6min步行实验中的变化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固定器械组与小器械抗阻训练组身体成分变化分析 |
5.1.1 下肢骨骼肌含量变化分析 |
5.1.2 BMI和 WHR对于老年人肥胖分析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
5.2 固定器械组与小器械抗阻器械组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 |
5.3 固定器械训练与小器械抗阻训练对老年人下肢力量耐力的影响 |
5.4 固定器械训练与小器械抗阻训练对老年人步行移动能力的影响 |
5.5 小器械抗阻训练与固定器械训练的差异性分析 |
5.5.1 稳定性分析 |
5.5.2 核心肌群的影响 |
5.5.3 场地、开展情况、老年人的接受程度以及参与积极性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下肢康复外骨骼研制及基于渐进式康复的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康复外骨骼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康复外骨骼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下肢康复外骨骼系统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总体设计原则 |
2.3 大腿驱动单元设计 |
2.3.1 传动系统设计 |
2.3.2 驱动系统选型 |
2.3.3 控制系统设计 |
2.3.4 关节角度传感系统设计 |
2.4 关节距离调节机构设计 |
2.5 小结 |
第3章 渐进式康复训练策略及人体康复运动仿真 |
3.1 引言 |
3.2 康复功能评定与动作选择 |
3.3 外骨骼多姿态构型基础 |
3.4 渐进式康复训练策略 |
3.4.1 轨迹约束的位置控制模式 |
3.4.2 助力辅助的力矩控制模式 |
3.4.3 主动对抗的抗阻训练模式 |
3.5 人体康复运动仿真 |
3.5.1 人体生物力学模型建立 |
3.5.2 坐卧姿康复轨迹规划和运动仿真 |
3.5.3 站立姿人体步态解析和运动仿真 |
3.6 小结 |
第4章 外骨骼机器人渐进式康复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外骨骼坐卧姿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
4.2.1 坐卧姿运动学分析 |
4.2.2 坐卧姿动力学分析 |
4.3 外骨骼站姿动力学分析 |
4.3.1 站姿动力学模型建立 |
4.3.2 站姿逆动力学分析 |
4.4 轨迹约束的位置控制方法 |
4.4.1 基于计算力矩的轨迹约束控制 |
4.4.2 基于神经网络的位置补偿控制 |
4.5 助力辅助的力矩控制方法 |
4.5.1 基于肢体力矩反馈的助力控制 |
4.5.2 基于阻抗关系的力矩补偿控制 |
4.6 主动对抗的抗阻控制方法 |
4.7 小结 |
第5章 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仿真和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外骨骼模型仿真 |
5.3 人机耦合系统模型仿真 |
5.4 控制方法仿真研究 |
5.4.1 轨迹约束的位置控制仿真研究 |
5.4.2 神经网络的补偿控制仿真研究 |
5.4.3 助力辅助的力矩控制仿真研究 |
5.4.4 基于阻抗关系的力矩补偿仿真研究 |
5.5 机器人平台搭建和实验研究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10)抗阻运动在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阻运动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
1.1 抗阻运动的实施者 |
1.2 抗阻运动的适用对象 |
1.3 抗阻运动干预的时机 |
1.4 抗阻运动处方 |
1.4.1 抗阻运动强度 |
1.4.2 运动组数、时间及频率 |
1.5 抗阻运动辅助工具 |
1.6 评价抗阻运动效果的指标 |
2 抗阻运动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作用 |
2.1 抗阻运动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肌肉力量 |
2.2 抗阻运动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延缓肌肉的老化 |
2.3 抗阻运动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
2.4 抗阻运动能增加脑卒中患者骨密度和平衡能力,防止跌倒 |
3 脑卒中患者抗阻运动面临的挑战 |
4 小结 |
四、渐进抗阻训练对偏瘫后肌力恢复的有效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弹力带抗阻训练对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女大学生旋转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赵梦安. 扬州大学, 2021(09)
- [2]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孙文静.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3]PRP注射技术结合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后康复效果的研究[D]. 柴德君.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8)
- [4]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 吴艳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J]. 李然,张宗敏,李晓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03)
- [6]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观察[D]. 周人龙. 青岛大学, 2020(01)
- [7]功能性体适能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体适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D]. 李秋艳.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8]小器械抗阻训练对61~65岁男性老年人下肢力量的影响研究[D]. 郭亮.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下肢康复外骨骼研制及基于渐进式康复的控制方法研究[D]. 石男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抗阻运动在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中的研究进展[J]. 赵青,石国凤. 中华护理教育,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