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诊治流行性出血热的进一步探讨(附152例不同治疗组的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夏国美[1](2020)在《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及治疗方案评估》文中指出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2009年发现的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引起的以发热、乏力、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为主要表现的新发传染病。SFTS病情变化快且病死率高,因此疾病早期判断预后十分重要。SFTS患者早期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且临床上与SFTS相关的死亡危险因素尚不十分明确。现阶段文献报道的几个与SFTS预后相关的预测模型均为单中心研究,缺乏可靠的数据验证。本研究拟从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参数为切入点,分析它们与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建立预后相关的预测模型,采用多中心数据验证该模型的稳定性,并评估该模型对患者治疗方案的指导价值,为早期判断患者预后和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目的建立评估SFT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靠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索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安医二附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安医一附院)和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中科大一附院)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SFTS确诊病例共377例,其中以安医二附院的161例患者作为建模组,以安医一附院和中科大一附院共216例患者作为验证组,分别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如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entral nervous system symptoms,以下简称CNS症状)、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有无出血倾向等各个脏器系统的临床特征,应用RT-PCR法测定患者SFTSV核酸,应用ELISA法检测SFTSV特异性Ig M和Ig G抗体,同时检测患者的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等一般项目。根据SFTS疾病转归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分别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以及临床特征、病原学结果的差异,根据Logistic回归确立影响疾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建立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根据该模型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个亚组,比较三组患者的疾病转归差异。同时分析验证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数据,根据前述建立的预测模型将验证组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个亚组,比较这三组患者的疾病转归差异,同时将验证组与建模组各亚组疾病转归分别比较,验证模型的稳定性。此外,本研究根据不同亚组患者对利巴韦林、丙种球蛋白、抗生素的治疗反应,分析这些药物对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进一步评估该模型对患者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结果(1)建模组和验证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如性别、年龄、WBC、N、L、RBC、PLT、Ca2+、TBIL、ALT、AST、CK、PT-INR、AMY、SFTSV RNA等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提示建模组与验证组数据来源均衡。(2)建模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FTS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间的年龄、RBC、Hb、PLT、Ca、Glu、e GFR、ALT、AST、LDH、PT-INR、DD二聚体、AMY、HPL、SFTSV特异性Ig M抗体、SFTSV RNA、并发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CNS症状或者尿蛋白之间具有统计学差(P<0.05,OR值分别为1.054,0.425,0.973,0.963,0.023,1.122,0.979,1.003,1.001,1.001,74.745,1.094,1.001,1.000,0.343,2.028,4.655,8.205,6.042,168.000,5.261);CNS症状与患者死亡结局具有强相关性。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SFTSV RNA、消化道出血是影响SFT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公式:联合指标积分=年龄+10*SFTSV RNA(lg)+30*消化道出血,最佳截点值为118分,联合指标积分的AUC为0.859,灵敏度为0.962,特异度为0.677,联合指标积分118分以上为阳性,以下为阴性。(3)结合CNS症状和联合指标积分将患者分为三组,结果显示,联合指标积分和CNS症状同时阳性组(双阳性组)患者死亡率为79.3%,联合指标积分或CNS症状阳性组(单阳性组)死亡率为6.8%,联合指标积分与CNS症状同时阴性组(双阴性组)死亡率为0。(4)验证组联合指标积分AUC为0.89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5、0.882,验证组的双阳性、单阳性和双阴性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84.8%、25%、2.19%。验证组与建模组中双阳性组、单阳性组、双阴性组两组间疾病转归分别比较,P值分别为0.569、0.020、0.423。(5)建模组与验证组数据汇总后整体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抗生素治疗的SFTS患者死亡风险降低,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而两组间利巴韦林、丙种球蛋白未见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757和0.127)。亚组分析显示,单阳性组患者应用利巴韦林与抗生素治疗后死亡风险均降低(P值分别为0.006和0.000),且无论是否继发感染或粒细胞缺乏表现,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45和0.003),而在双阳性组和双阴性组,利巴韦林和抗生素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在各亚组患者中,丙种球蛋白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结论(1)基于患者的联合指标积分与CNS症状所建立的新型SFTS预后预测模型,建模组与验证组预测结果一致,提示该模型高效稳定,为早期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2)利巴韦林和抗生素治疗仅可影响单阳性组患者的疾病转归,不能影响双阳性和双阴性组患者的疾病转归,提示该模型稳定可靠且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李小兰[2](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李思聪,冯祥,毕磊,刘欣[3](2020)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成药选用分析与药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成药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成药"、"药理学"、"机理"、"临床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2000年1月~2020年2月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中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推荐的连花清瘟颗粒、热毒宁注射液等12种中成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的文献报道,进行系统归纳、总结。结果:共查阅到相关文献264篇,其中有效文献73篇。12种中成药通过不同的机理发挥治疗作用,藿香正气胶囊解表散寒、芳香化湿;连花清瘟颗粒、金莲清热颗粒、疏风解毒颗粒、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血必净注射液活血通络、清热化瘀;参麦、生脉注射液补气养阴;参附注射液回阳救逆;醒脑静注射液醒脑开窍。结论:今后应不断完善参附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等中成药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探讨对该病有效、安全、经济的防治策略。
陈文恬(Tan Wen Tien)[4](2019)在《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对《伤寒杂病论》中寒凉药物的相关条文进行整理和分析,梳理张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经验,探析其规律,归纳总结其辨治特色及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扬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精髓,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文献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主要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和统计法对《伤寒杂病论》内含寒凉药物的条文进行整理,筛选出性味属大寒、寒、微寒、凉、微凉的药物,并结合历代重要医籍注释、本草着述和现代临床与药理研究相关资料,对寒凉药物的条文、方剂、常见配伍等做出阐释和分析,探寻张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适应症、病机、组方特点等规律。结果:《伤寒杂病论》共有70味寒凉药物,共涉及193首方剂。《伤寒论》全书共42味药物属于寒凉性质(约占48.3%),《金匮要略》共60味属于寒凉性质(约占38.7%),其中28味只见于《金匮要略》。含寒凉药物的原文中,最多出现的症状为便秘、烦躁和发热,提示《伤寒杂病论》内温热性疾病的特点以此三者常见。见“便秘”者,以大黄、枳实、芒硝为要药;应对证见“烦躁”者,则用黄连、石膏、栀子、豆豉、龙骨、牡蛎。对于“发热”,主要运用芍药、石膏、栀子、豆豉、大黄、芒硝、枳实、柴胡、黄芩、茵陈蒿、竹叶、甘遂等;仲景运用的寒凉药物以苦味药居多,高频次寒凉药物为芍药、人参、大黄、黄芩、枳实、石膏和黄连,分别具有清火、凉血、攻下、养阴和燥湿的功效,可治燥结腑实、饮热互结、湿热阻滞、邪热炽盛、瘀热在里、阴虚津枯等病证。寒凉药物组方往往相须而用,如石膏与知母、大黄与枳实、黄芩与黄连等;也常寒温相伍,如桂枝、麻黄、干姜、半夏和附子配伍成方。仲景在寒凉药物的方剂里多配伍和胃之药以防脾胃被伤;又因为寒凉药物所治多为温热性疾病,热邪易伤阴化燥,故也注意护阴,实热证主要通过大黄、芒硝、枳实急下存阴,虚热证则以人参、麦冬、天花粉、地黄、百合等养阴。对热邪与积滞相结成病者,仲景每加入通下药,使邪有去路,以大黄为代表药。在脾胃虚弱者和羸弱体虚者中,慎防如栀子、豆豉、石膏、黄芩、甘遂、大黄等寒凉药物之弊,其用量较小,常与甘草、粳米、生姜等同用。仲景寒凉药物运用集中在《伤寒论》阳明篇、《金匮要略》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说明仲景运用寒凉药物于脾胃病症颇多,另外在亡阳格拒,阳气极虚时也有用寒凉药为反佐之例,如白通加猪胆汁汤。后世着述中大多能追溯仲景方药之貌,说明后世是在继承仲景的基础上作出补充和发挥。结论:1、仲景不仅重温,也善用寒凉。所用寒凉药物约占《伤寒杂病论》的四成,以苦味居多,治疗范围广泛。2、仲景所用的寒凉药物主要是:芍药、人参、大黄、黄芩、枳实、石膏和黄连,以其清火、凉血、攻下、养阴和燥湿之功,治燥结腑实、饮热互结、湿热阻滞、邪热炽盛、瘀热在里、阴虚津枯等病症。3、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特点有五:一是常以寒温相兼,二是寒凉相须为用,三是顾护脾胃,四是重视护津,五是注重通下。4、仲景运用寒凉药物审慎有度,必审其弊而斟酌用量或配伍用药。5、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经验特色影响深远,后世医家多有借鉴,亦有补充。
孙彬霄[5](2017)在《温病下法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下法作为重要的祛邪泻热通便大法,从两千年前一直沿用至今,得到古今医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本研究追根溯源,梳理研究了下法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下法起源于《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首先将下法运用于临床。温病下法随着温病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其鲜明特点。金元时期,刘完素倡导“火热论”,主张用寒凉药治疗外感热病,对温病学发展影响重大;元末明初,温病脱却伤寒而分化出来;至明清时期,温病学家辨治急性外感热病时,在《伤寒论》的基础上继承发展与创新,下法证治规律趋于完善。其中最为杰出的当属吴鞠通,他在继承大、小、调胃承气汤各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护胃、宣白、导赤、牛黄、增液等承气汤类方以及攻补兼施的新加黄龙汤等方;在使用下法的过程中,始终贯穿护津养阴这一温病治疗大法,并十分注重下后调理。至此,温病下法的证治规律已较为完备。本研究分别从“理、法、方、药”等方面深入研究温病下法证治规律,从整理明清以来诸多温病学家的着作与相关文献入手,重点以《温疫论》、《温热论》、《湿热论》、《温病条辨》为主,旁及刘完素、张子和、戴天章、杨栗山等医家的学术思想,对温病下法进行研究,现将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阐述如下:1.温病下法的含义主要阐述下法的狭义概念、广义概念及温病下法的概念,明确指出温病下法是针对外感热病的治疗方法,其治疗的主要病证为温热病中卫分热邪转入气分或上焦热邪下传中焦,邪结胃腑而成的阳明腑实证以及湿热病中热重于湿,湿热搏结肠腑所致湿热积滞证。明确指出温病下法并不局限于攻下肠道内的积滞燥屎。2.温病下法的作用温病下法主要有祛除邪热、调畅气机、化瘀生新、泻下存阴等作用。反映出温病使用下法治疗疾病的主要目的为给体内邪热以出路,通过通导大便,使邪热从大便而出,保存津液,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3.温病下法应用原则下法所用药物多猛厉性烈,《黄帝内经》一再告诫大积大聚者当“衰其大半而止”,实因运用失时或用之不当,祸不旋踵,危害甚大。临证须详辨病证,谨慎用药,注意中病即止,把握好用下时机,辨清温热、病湿热病对证使用下法,湿温用下宜轻法频下,全程应顾护阴液等。唯有了解下法使用原则,临床应用方能得心应手而无后顾之忧。4.温病下法具体应用此部分从温病下法及温病变证下法两方面进行研究,分别从下法适应证及其病机和对应的遣方用药进行论述。温热病下法的适应证及其病机分别为①阳明腑实证,病机为热结胃肠,阳明腑实,里热盛实;②热结旁流证,病机为里热盛实,逼迫津液下流;③无水舟停证,病机为里热盛实,津亏热结;④神昏腑实证,病机为热盛神昏,邪闭心包,兼有腑实证;⑤二肠同热证,病机为小肠热盛,火腑不通,兼有腑实证;⑥痰热结胸证,病机为邪热痰涎,互结于胸;⑦蓄血腑实证,病机为热搏血瘀,蓄于下焦,兼有腑实证。遣方用药则分为①寒下法,代表方剂为三承气汤;②增水行舟法,代表方剂为增液汤;③攻补兼施法,代表方剂为新加黄龙汤、增液承气汤;④下法合清法,代表方剂为宣白承气汤、承气合小陷胸汤;⑤下法合开窍法,代表方剂为牛黄承气汤;⑥下法合活血化瘀法,代表方剂为桃仁承气汤;⑦表里双解法,代表方剂为防风通圣散。湿热病下法的适应证及其病机包括:①湿热积滞证,病机为湿热搏结肠腑,阻滞下焦气机;②水热结胸证,病机为暑湿水结在胸,兼见阳明腑实;③湿热化浊证,病机为湿热弥漫三焦;④湿温化燥,包含3种情况,治疗方法同温热病。治法上则分为①轻法频下,代表方剂为枳实导滞汤;②下法合清法,代表方剂为小陷胸加枳实汤;③宣清导浊法,代表方剂为宣清导浊汤;④先温后下法,即先用温燥祛湿药如厚朴、蔻仁、半夏、陈皮、草果等,使湿去热孤,邪从阳明燥化,形成里结之证,再投以承气辈。温病变证用下多因先感湿热之邪,而素体阳虚,热从寒化,形成寒湿,对于寒湿证中出现大便不通、三焦俱闭的情况,当用温下法,选方半硫丸。5.温病下法方药研究此部分分别从药物剂量、药物剂型、服用方法及现代临床新用等方面研究温病下法方药。在研究药物剂量时,重点将《温病条辨》中继承自《伤寒论》的方剂与原方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得出温病下法与伤寒下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据此归纳出温病下法的特点;其次研究温病特有的增液汤系列方的剂量,发现温病下法更为注重滋阴而轻攻下。研究药物剂型时发现张仲景用药“量人之虚实,度邪之轻重,察病之缓急”,对病情轻者缓者用丸剂,病情重者急者用汤剂。温病下法的服药方法也较为特殊,需“得利止后服”,体现了中病即止的治疗原则。牛黄承气汤及新加黄龙汤的服用方法更为特殊,临床实用时需格外重视。最后,总结了两种将现代技术与下法相融合的治疗新方法,中药保留灌肠法和中药结肠透析法,为临床应用下法打开了新的大门。6.温病下后调理下法为祛邪之法,邪尽或未尽都需要进行善后治疗,体现了“治未病”思想。如吴鞠通为“下后复聚”立法制方,对下后热不退或退不尽,或复聚者,脉虚者,用增液汤;脉沉实有力者,立护胃承气汤。若邪已尽当复胃阴,主以益胃汤。下后调理当以数下亡阴为戒,以祛邪务尽为度,既不妄用攻补,也不留邪伤正。调理得法,病愈且不易复发,因此下后调理至关重要,不可不知。7.温病下法的禁忌症温病下法治疗疾病种类繁多,涉及内、外、妇、儿各科。但是,由于泻下药物多为猛厉峻剂,运用不当常会造成“妄用峻剂,攻补失序”的严重后果,极易损伤正气,导致变证叠起,祸不旋踵。因此临床运用下法必须对其禁忌症了熟于胸,如腑未成实者慎下、阴虚不可数下、湿温初起不可下、年老体弱者慎下等。8.温病下法特点温病下法主要特点有六。其一,温为阳邪,最易伤阴,因此顾护津液在温病过程中尤为重要。温病下法补伤寒之未备,将攻邪与扶正相结合。创制增液汤及类方,将增液与泻热结合起来。其二,主证合并证兼顾,创制宣白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导赤承气汤、承气合小陷胸汤等方,将下法与清法、温法、开窍法等结合在一起。其三,吴又可指出承气非为结粪而设,实为逐邪,阳明无形热盛而腑实未成时即可攻下。认为攻下可祛除邪热,及早截断病势,从理论上阐明了下法祛除邪热的重要作用。其四,湿热搏结肠腑,气滞便溏,对于此证应缓除里滞之湿热,以便干为度,并非所有湿温都不可下。其五,温病下法不仅重视下法本身的应用,同样重视下后的调理。如吴鞠通为“下后复聚”立法制方,对下后热不退或退不尽,或复聚者,脉虚者,用增液汤;脉沉实有力者,立护胃承气汤。最后,温病煎熬津液、阴血,易形成痰浊、瘀血之病理产物,所以温病的治疗必须重视清化痰瘀。总之,温病下法是治疗温病的重要手段,且不局限于温病,对指导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医者慑于下法峻猛的声名,临床遣方用药多避之不用,以免戕害正气,却不知下法是祛邪最速之法,对于危急重症往往可力挽狂澜,抢得一线生机。因此本研究对温病下法进行研究,总结前贤用下经验,对温病下法的定义、温病下法的使用原则、使用禁忌、下后调理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述,以期对临床应用下法做出贡献。
李伟[6](2017)在《基于“体病相关”理论运用“调气—调体—主病”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6年指明21世纪的医学的发展方向将从"疾病医学"转向"健康医学",治疗上更加注重"个体治疗"的发展。在临床中如何建立个体化诊疗模式,识别个体的差异性、推测其发病倾向,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因人制宜"要求中医学治病时以患者的体质情况作为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这正是个体化诊疗的具体体现。王琦教授20世纪70年代创立中医体质学,该学说提出"体病相关"理论,建立了"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而五运六气是影响机体体质及体质状态的关键因素,基于此认识,能否建立"调气—调体—主病"的临床诊疗新模式值得探讨。目的:通过对银屑病患者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及患者出生时五运六气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挖掘其中的相关性,为"调气—调体—主病"提供理论基础;并以"调气—调体—主病"为指导思想对患者诊治与经普通辨证论治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比较,对该理论进行初步实践验证。方法:1、将纳入的银屑病患者分为运气组和非运气组,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进行体质辨别;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常规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并对运气组患者出生日期(农历)运气进行推算分析,统计其岁运、主气、客气、司天在泉;应用Excel对上述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相关性分析。2、运气组以"调气—调体—主病"为指导思想进行诊治,非运气组经辨证论治,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时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患者自评瘙痒程度评分(VAS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得分)三个病情判定指标及治愈率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1、运气组银屑病患者的体质类型以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为主;中医证型最多的为湿热证,其次是血热证;患者出生在土运太过之年,五之气阳明燥金所主时段,客气为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后天最容易罹患银屑病;出生在火运不及之年,三之气少阳相火所主时段,客气为厥阴风木或者阳明燥金,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或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的人,患银屑病的可能最小;出生时三合局为土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左间少阴君火及土运不及、少阳相火在泉、右间太阴湿土两类患者人数最多。然而经统计学分析银屑病患者出生日期在不同岁运、主气、客气及三合局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运气组银屑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所患银屑病的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辨证为湿热质及血热证的患者的体质类型最多的均为湿热质;多数银屑病患者体质类型倾向于湿热证,而气虚质患者倾向于血热证,阴虚质患者倾向于血虚证,气郁质患者倾向血瘀证。3、运气组银屑病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特点与患者体质及所患银屑病中医证型相关,银屑病患者体质最多的湿热质患者,多出生于土运太过之年者,主气为五之气阳明燥金所主时段,客气为太阴湿土,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除主气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最多的湿热证患者多出生于木运太过或土运不及之年,四之气太阴湿土时段,客气为太阴湿土时段,出生当年以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或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最多,其中仅患者出生时的岁运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无。4、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基于"调气—调体—主病"思路及普通辨证论治治疗银屑病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各评分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3个观察节点的各评分均逐渐下降,但PASI评分、VAS评分自治疗1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QI得分在治疗6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以"调气—调体—主病"理论为指导治疗银屑病相较于普通辨证论治,在治疗1个月后即在降低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及改善患者瘙痒程度方面显示优势,经治疗6个月可更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总体疗效上看基于"调气—调体—主病"思路治疗银屑病优于普通辨证论治治疗该病。结论:银屑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所患银屑病的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特点与患者体质及所患银屑病中医证型相关;"调气—调体—主病"理论相较于普通辨证论治治疗银屑病,可更有效的降低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改善其瘙痒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调气—调体—主病"新临床诊疗模式具有可行性。
高雁楠[7](2017)在《Wilson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指标变化及补肾祛痰化瘀法对Wilson病早期肾损伤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观察Wilson病患者早期肾小球损伤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 C)、尿免疫球蛋白G(UIg G)、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尿转铁蛋白(UTRF),肾小管损伤指标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α1微球蛋白(Uα1-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探讨Wilson病患者是否存在肾脏早期损伤及损伤特点;(2)观察补肾祛痰化瘀法对Wilson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指标、临床疗效及安全指标的影响,评价补肾祛痰化瘀法存在改善Wilson病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临床收集符合课题研究纳入标准的Wilson病患者60例、体检正常健康人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Wilson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2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DMPS,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祛痰化瘀中药,连用6d为1个疗程,间歇2d,继续下1疗程,连续干预4个疗程,观察60例Wilson病患者与健康组肾损伤指标,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肾损伤指标及补肾祛痰化瘀中药临床疗效、安全性等指标变化。(2)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结果为P<0.05表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态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格式表示,采用配对样本或独立样本t检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采用Ridit、卡方检验处理组间计数资料等。文中绘制图片均采用Graph Pad Prism V5.0软件。结果:(1)60例Wilson病患者肾损伤指标变化;1)肾小管损伤指标:与健康组相比,Wilson病患者的肾小管损伤指标Uβ2-MG、Uα1-MG、URBP、UNAG值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肾小球损伤指标:与健康组比较,肾小球损伤指标血清Cys C、UIg G、UACR、UTRF值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Wilson病患者肾小球损伤指标血清Cys C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关系。4)健康组中肾小管指标与肾小球指标平均相对增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管损伤患者、肾小球损伤患者指标平均相对增加值分别高于健康组肾小管指标、健康组肾小球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肾小球损伤患者相比,肾小管损伤患者指标平均相对增加值高于肾小球损伤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1)连续4个疗程后对两组等级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补肾祛痰化瘀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祛痰化瘀中药治疗组临床总疗效明显优于单纯DMPS组。2)治疗前补肾祛痰化瘀中药组与单纯DMPS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值均降低,补肾祛痰化瘀中药治疗组差异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补肾祛痰化瘀中药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值较单纯DMPS对照组降低更显着(P<0.05)。(3)补肾祛痰化瘀方药对肾脏损伤指标影响1)肾小管损伤指标:两组治疗前肾小管损伤指标Uβ2-MG、Uα1-MG、URBP、UNAG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Uβ2-MG、Uα1-MG、URBP、UNAG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Uβ2-MG、Uα1-MG、URBP、UNAG值有所下降,Uβ2-MG、Uα1-MG、URB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相比,补肾祛痰化瘀中药治疗组Uβ2-MG、Uα1-MG、UNAG值改善更明显,Uβ2-MG、Uα1-MG、UNAG值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UR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肾小球损伤指标:两组治疗前肾小球损伤指标血清Cys C、UIg G、UACR、UTRF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ys C、UIg G、UACR、UTRF值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Cys C、UIg G、UACR、UTRF值稍有下降,血清Cys C、UACR、UIg 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TR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血清Cys C、UIg G、UACR值下降更显着,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其他指标1)血常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补肾祛痰化瘀中药组RBC、WBC、PLT值有所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BC、WBC、PLT值均有降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补肾祛痰化瘀中药治疗组RBC、WBC、PLT值较单独DMPS对照组均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肾功能: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ALT、AST、BUN、Scr值均有下降,但以ALT、AST值下降更明显,差异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BUN、Scr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T、AST、BUN、Scr值均有下降,其中,ALT、AST值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补肾祛痰化瘀中药组ALT、AST、BUN、Scr的下降优于单独DMPS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补肾祛痰化瘀中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7%,补肾祛痰化瘀中药组与单独DMP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Wilson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早期肾脏损伤;(2)肾小球损伤指标血清Cys C与年龄呈现正相关线性关系;(3)Wilson病患者肾小管较肾小球对铜更敏感,更易损伤;(4)联合早期肾小球、肾小管指标应用可更敏感、更准确、更安全综合评价早期肾损伤;(5)补肾祛痰化瘀法能较好改善肾精不足痰瘀互结型Wilson病患者的整体临床症状,有一定肾脏保护、修复作用,具有较好安全性。
史艳平[8](2016)在《杨震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继承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杨震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载,是全国着名的中医肝病专家。先生心存仁爱,德艺双馨,熟读经典,博采众长。且师古而不泥古,善于融会贯通而勇于创新。他自青年起便悬壶济世,擅长诊治各种疑难杂症,尤以肝病见长。在长期的临床诊疗中,先生的学术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其学术思想独到,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卓越。我有幸成为先生的继承人,在跟师临诊时深切感受,理论学习时深入思考,临床实践中反复琢磨,个人思维上感触颇多,学术上获益丰厚。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杨震教授的学术渊源,挖掘、归纳、总结他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在继承先生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其学术思想进行临床应用验证。从相火理论出发辨治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采用凉血解毒、养阴散瘀法治疗本病,为中医药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1跟师学习 抓住每次学习的机会(包括门诊、查房、学术会议、小讲课、专题汇谈等),随时向先生请教,探讨相关学术观点及临床运用。认真做好跟师记录,包括诊病方法,临证用药等,从中分析总结先生的辨证思路和用药规律。2研读文献系统研究相关文献,以研读先生的着作,先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讲义文稿及其他继承人发表相关论文为出发点;向上延伸至四大经典、与先生学说相关的古代文献及先生推荐中医古籍;向下至现代医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杂志、书籍等,以求更为深入地探寻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深入对先生学术思想的理解和认识。3实践与探索 对先生学术思想形成脉络进行深入探索,系统思考后总结先生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并与个人所从事的儿科临床相结合,反复实践、探索优化,在实践中完善理论,验证学习成果,进一步加深对先生的学术思想的领悟。研究内容1杨震教授学术思想渊源通过肝病理论学术渊源与相火学说学术渊源两部分探索先生的学术思想渊源所在。1.1肝病理论学术渊源先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中,学术成就以肝病理论为主。通过对历代医家学术着作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为肝病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所创辨证论治及肝病治法方药为临床证治准则。金元四大家丰富和发展肝病学说。明清时期温病学说、气机学说及近现代中西合参的辨证论治理论,均对先生肝病学术理论形成产生了影响。此外,他曾师从王新午、麻瑞亭、午雪峤三位老师,尽得真传。先生在学术上兼容并蓄,吸收各医家学术之精华,结合个人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其丰厚的肝病理论学术思想体系。1.2相火学说学术渊源先生多年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其所推崇的相火学说可谓独树一帜,别具特色。“相火”始见于《内经》,当时用来阐述气候变化,后世医家逐步将相火用于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开启了对相火新的认识。金元时期,相火理论得到了丰富的发展,刘河间提出了命门相火,朱丹溪对相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包括相火的生理功能,相火的常与变等。张介宾认为相火的起源是命门,诸脏皆有相火。李时珍也推崇命门相火的观点,对相火的治疗分为火旺和火衰两类。这些理论,均对先生的相火学说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以朱丹溪的影响最大。2杨震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与临床经验总结2.1杨震教授学术思想研究本节对先生学术思想体系的脉络进行梳理,将他的学术思想进行归纳分类。把学术思想分为学术观点和遣方用药特点两个部分,以便理清逻辑关系,便于学习。经过反复揣摩,深入思考,将先生的学术观点总结为“崇尚相火学说、重视滋养阴液、倡导疏肝调气、注重给邪出路”。这四点是对先生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是研究内容的核心。2.1.1杨震教授学术观点①崇尚相火学说:相火学说是先生学术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他通过学习古代先贤对相火的认识,结合自身对相火的理解与领悟,并与临床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相火学说理论。他推崇朱丹溪“相火论”的思想,但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完善。先生认为相火生于命门,藏于诸脏,而以肝肾二脏为着。相火之常具有恒动的性质,温煦脏腑周身皮毛,受心火支配,与肝肾之阴密切相关,是人体的动力所在。而相火妄动则可引起耗伤阴津,甚则出现阴损及阳之虚衰之证。在此理论指导下,先生将反常相火分为郁热相火、血热相火、湿热相火、瘀热相火、阴虚相火及相火虚衰六种。同时,将先生论治相火的方法总结为“郁热发之、血热清之、湿热化之、瘀热凉散之、滋阴润之和虚则补之”。通过观察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挖掘先生相火观点,对小儿相火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异常情志、不当饮食、温病伏邪、药毒及孕母相火素旺等原因均可引起小儿的反常相火,并提出小儿反常相火的论治方法。②重视滋养阴液:重养阴液反映了先生肝病临床中以肝体、肝阴为本的思想。他推崇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认为阴液作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阴液亏虚为人身之常,肝体为阴,寄相火,相火妄动、五志化火及热病均可引起阴液亏损。针对人体“阴常不足”的特点,在辨证时注重阴血、肝阴不足,在论治时重视滋养阴液。在治疗时通过补肝血、养肝阴、滋肾水、养肺阴、滋脾阴,益气养阴、滋阴熄风等不同治法来柔肝养阴。同时提出疏肝不过于温燥、慎用苦寒泻火及强调防重于养的治疗原则。③提倡疏肝调气:《素问·举痛论》有“百病生于气”之论。先生认为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司疏泄者肝也”,肝失疏泄则可致诸脏之病,故诸病治疗皆以疏肝为要。他在突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的同时,将脏腑关系、气血津液辨证融入疏肝调气之中,形成独特的辨治方法。通过疏肝调气的方法来治疗诸脏之病,使肝气条达,升降有序,则机体功能正常。治疗时采用疏肝行气解郁、疏肝行气止痛、疏肝行气化痰、疏肝行气化湿、疏肝健脾、疏肝和胃、疏肝利胆、疏肝泻火及补肝气、益肝血等多种疏调肝气之法,旨在通过气机一通,则一通百通。④注重给邪出路:人体以五脏六腑中心,与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变化皆以“通”为要,这样机体才能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而“通”之法以“给邪出路”最为便捷有效。在治疗外感热病,依“肺与大肠相表里”,予通腑泻热;内科杂病多有痰、热、湿、瘀、毒等多种病理因素互结,只要有内热之证,均可采用通下、润下、清下的方法;在治疗肝病时,也多采用给邪出路的方法,通过利小便以利水泻热,或通大便以排出郁、热、湿、瘀、毒等;而小儿为纯阳之体,外感内伤皆易热化,治疗时也当于发表、和中、清里时加用通下之品。2.1.2杨震教授遣方用药特点先生临床用药经验丰富,他深谙药性、选药灵活。他的用药经验也是学术思想和辨治法则在临床中的体现。本节介绍了先生用药以辨治施治为原则、遵从理法方药;善用经方及多方共用;用药以“平”见长;喜用对药;常用花叶类药;多用引经药及鸡内金等。突出了他对方剂及药物的认识和应用特点。2.2杨震教授临床经验总结在此就先生临证最为常见的肝系疾病、杂病及儿科疾病的经验进行总结整理。力求深入、完整理解和领悟他的学术主旨。2.2.1杨震教授治疗肝系疾病及杂病经验先生多年来从事肝病临床工作,本节对他临床治疗最常诊治的疾病经验进行了整理与研究。列选了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抑郁症、痤疮等五种常见疾病。对疾病特有的辨病规律进行概括,治疗经验多能体现先生的学术思想,亦是他学术思想的具体运用。尤其较全面地总结了先生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的经验和辨病思路。2.2.2杨震教授治疗小儿疾病经验先生曾在儿科工作,在儿科领域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挖掘、整理、探讨等多种形式,归纳总结他治疗儿科疾病,如性早熟、病毒性心肌炎、手足口病、药物性肝损害等的诊疗特色,分别从相火、温病等方面论治疾病,充分突出不同的辨治特色。3应用相火学说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通过对先生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继承,特别是“相火”学说的深入领悟和理解之后,探索其在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中的应用,为本病的辨治开拓新的思路,从理论挖掘到临床实践均实现了进展。3.1目的:观察运用相火理论辨治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优效性。使“相火学说”理论的理解在临床实践中得以深化,验证继承先生学术经验的成效。同时为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辨治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3.2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符合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瘀热黄疸型病例9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养阴散瘀中药。治疗周期为21天。分别在治疗2周、治疗3周,评价两组疗效、症状积分、生化指标及炎性指标等。3.3结果:①收集完整病例85份,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②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治愈18例(41.8%),显效17例(39.5%),有效6例(14%),无效2例(4.65%),总有效41例(95.34%)。对照组治愈10例(23.8%),显效12例(28.57%),有效8例(19.05%),无效12例(28.57%),总有效30例(71.43%)。两组患儿疗效经Ridit检验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③两组中医证侯积分疗效经Ridit检验有差异性(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周、3周的证侯积分对比有差异(P<0.01),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④两组生化指标对比,如TBIL、DBIL、ALT、AST、ALP、GGT、TBA等与疗前对比均有差异(P<0.05),表明治疗后两组的肝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BIL、DBIL在治疗2周、3周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ALT、AST在治疗2周、3周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ALP在治疗2周、3周均无差异(P>0.05)。两组GGT在治疗2周、3周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TBA在治疗2周时无差异(P>0.05),在治疗3周时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CMV-DNA在治疗2周、3周后的阳性例数无差异(P>0.05)。⑤两组的IL-6与TNF-a在治疗前均有较高水平,治疗后较前均有所下降,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⑥随访结果表明,治疗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3.4结论:①应用相火学说之瘀热相火辨治婴儿CMV肝炎联合西医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预后;②凉血解毒、养阴散瘀中药具有利胆退黄、保肝降酶、减轻炎性反应的作用;③凉血解毒、养阴散瘀法可能成为中医治疗婴儿CMV肝炎的常用方法之一。研究成果经过三年的跟师学习,细致研读古代文献及先生着作、学术论文等文稿,对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系统总结,提出“崇尚相火学说、重视滋养阴液、倡导疏肝调气、注重给邪出路”为先生学术思想的核心。并运用先生的学术思想对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治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收到预期疗效,达到对先生的学术经验传承和发扬的目的,同时使自身学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郝静[9](2016)在《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闫慧敏老师是京城着名中医儿科医家,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四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而且在医、教、研各方面成绩卓着。本文全面整理、总结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以更好的传承闫老师学术经验,为日后更好的发展、创新中医儿科的诊疗方法积累临床研究资料。2.同时,本文依据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思想,重点总结闫老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针对病程大于1月以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先进行了的证候分析及研究,进一步应用老师的“养阴清瘀汤”治疗小儿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进行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老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学术价值。方法1.第一部分追溯闫慧敏老师40余年的从医经历,详述师承渊源,总结老师的学术渊源、传承和发扬创新、学术思想成形的经过。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用药特点、古今各家学说等角度总结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整理和总结老师所擅长的临床病种的诊疗验案,全面总结老师的诊疗特色和学术经验。2.第二部分运用老师的学术思想展开临床研究。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患儿(病程>1月以上)进行临床分型研究,并进一步进行应用养阴清瘀汤治疗小儿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观察,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等理化指标的影响,以进一步验证闫老师的学术经验在临床的有效性、创新性。结果1.闫老师的学术经验总结:闫老师临床经验丰富,曾经作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拜师刘韵远先生,传承刘韵远先生的学术思想,故刘老学术思想对其影响深远。例如对于外感性疾病,尤其是小儿咳喘以及痰饮病的治疗,受刘韵远先生教诲,多以仲景之法治之,予经方加减化裁,特色鲜明,疗效显着。同时对于内伤杂病,尤其是脾胃病的治疗,则受王鹏飞老先生的影响较多。而王老多以民间验方辨治脾胃病,闫老师汲取王老经验方的精髓,治疗小儿脾系疾病,卓有成效。总之,闫老师揣摩历代前辈医家的学术观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汲取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在临诊时,她重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注重当代小儿的体质特征,审因论治,以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为核心,强调四诊合参,尤重小儿望诊,传承刘韵远先生独创小儿舌诊观察法,并予以继承发扬。强调首先辨病,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以免贻误病情。谨守病机,辨证用药以扶正祛邪为总则,虚实兼顾、标本兼治。无论是对脾系疾病的治疗,还是对于其他外感或内伤杂病的治疗,扶助正气方面无不强调以顾护脾胃为中心,兼顾他脏。强调祛邪为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注重内外之邪兼顾,尤重食积、湿热、痰饮和血瘀之邪。将仲景经方与时方相结合,灵活应用,用药清轻严谨,善于应用药对。体现在治疗小儿脾系疾病时,扶正健脾以平补脾胃,醒脾助运;肝脾同治,调畅气机以解气机壅塞;活用消导以祛食积之邪,补泻兼施;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儿,注意祛除湿热之邪,攻伐有度;久病注重祛除瘀邪。在治疗小儿肺系疾病时,外感咳嗽初起,祛除外邪为要,避免清泻太过;急性咳喘祛除痰阻重在治肺调气,慢性咳喘重在扶正培土生金,对于小儿反复咳喘之证,扶正祛邪各有偏重,分期而治,标本兼顾,以促康复,防止反复。本文还总结了闫老师治疗对于小儿多种疾病的治疗经验,如慢性咳嗽、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厌食、胃痛(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便秘、滞颐、舔疮、胎黄、腺样体肥大、霰粒肿、麦粒肿等疾病临床经验总结和验案分析。多年来,闫老师努力学习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上不断尝试,收获颇丰。自198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儿胃镜检测工作,迄今已进行数千例小儿胃镜的检测。以胃镜检查为基础在探索小儿胃肠黏膜的微观辨证和中医证候的宏观辨证的相关性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观察胃镜下微观病理变化的客观检测指标,探讨脾胃病舌脉宏观辨证和与胃镜下黏膜改变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提高对小儿脾系疾病的认识,开拓创新,拓宽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同时,临床与科研、教学并重,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以使儿科事业后继有人。2.闫老师诊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本文重点探讨了闫老师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诊治经验。闫老师认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虚实夹杂之证,虚、瘀、湿热共同为患。其治疗周期长,应分期辨治,早期以祛湿解毒、活血化瘀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随着气阴耗伤,虚证逐渐显现,患儿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的症状逐渐显现加重。故后期易出现以阴虚、气虚为主的症状,且仍有挟瘀挟湿之象,应以养阴益气,健脾固精、清利化瘀通络为主。要根据患儿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辨证用药,审因辨证,以中医对于疾病序贯治疗的思维,将扶正祛邪、标本同治的原则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在进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证候分析时,选择116例病程大于1月以上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气阴两虚型、湿热瘀阻型和阴虚内热型三型进行证候分型观察。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采用多组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数据统计计算及分析。结果显示,116例患儿中,以气阴两虚型最多,72例,占62.07%;湿热瘀阻型33例占28.4%;阴虚内热型11例,占9.48%。并进一步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提示患儿血尿与蛋白尿程度与证候分型有一定关联,三型患儿均存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凝血纤溶系统紊乱,T细胞亚类、凝血指标D-二聚体的升高可能与临床证候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其他如免疫球蛋白测定、补体的测定等提示与证侯分型关系不大,但因样本数量有限,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以验证。鉴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的患儿,以气阴两虚证患儿较多,且既往研究相对少见的现状,本研究进一步在气阴两虚证的患儿中纳入了66例患儿(选择轻度血尿蛋白尿型,未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应用闫老师拟定的养阴清瘀汤,与西药福辛普利钠和双嘧达莫对照,随机分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疗程8周,每4周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复查肝肾功以及心电图,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凝血五项,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A,T细胞亚类等指标,记录中医证候表现及半定量积分,观察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和理化指标的改变情况。根据数据情况,分别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中药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91.18%,8周总有效率97.06%;西药组4周总有效率71.88%,8周总有效率87.5%,说明在改善气阴两虚、挟瘀挟湿的症状上,中药具有较大优势。对于轻度蛋白尿(<25mg/(kg·d))的治疗,单纯的中药治疗和单纯的西药治疗均较为有效,且疗效差别不大。在对血尿的治疗上,中药治疗更具有优势。在免疫相关指标和补体的改善上,对治疗4周和8周后的相关检测数值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提示,两组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和补体系统紊乱状态,中药治疗组降低IgA值、提高T辅助细胞CD4+值、以及升高补体C3值的作用较西药更为显着。同时,在第一个4周的疗程中,中药组降低D-二聚体值的作用较西药观察组更为显着;提示中药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调节机体的凝血机制,改善纤溶系统。结论本文全面总结了闫慧敏老师的学术经验,并运用闫老师的学术经验,以中药养阴益气清热活血化瘀之法,扶正祛邪,治疗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可以有效缓解中医证候,降低血尿、蛋白尿,调节免疫,改善凝血机制。
杜琨[10](2016)在《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复方清热颗粒对脓毒症实热证炎症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张淑文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对感染性疾病、脓毒症、重症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有着深入研究,在多年的临证过程中,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渊源张淑文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暨急救医学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张淑文教授从事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40余年。本是西医出身,后因参加西学中班而走上了中西结合的道路。在近30年的时间里,张淑文在王宝恩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与赵淑颖教授一起,一直从事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工作。2.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整理与总结我在跟师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张老继承了王宝恩教授的学术思想,但是有自己独到的创新观点。张老主张: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实现中西医诊断和治疗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用中西医两法诊治重症急性热性病病人临床疗效会更好,在西医诊治重症急性热性病的基础上,中医中药的辨证施治是重要的补充,可以提高疗效;在感染性多脏衰可以辨证为四个主要中医证型;在中医中药的辨证施治中要兼顾扶正祛邪,扶正时应顾护脾胃和营阴,祛邪重视清法和下法。张老跟随王宝恩教授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诊治多脏衰,20世纪80年代完成了对感染性多脏衰的中医临床辨证并确立了相应的理法方药,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建立了完整的诊治体系。2003-2007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对其进行了临床验证。重症急性热性病,即感染性多脏衰的四个主要中医证型为:实热证、血瘀证、腑气不通证和厥脱证,热证里又可辨证分为实热证、热夹湿证、热盛伤阴证。各证的辨证要点如下。实热证的辨证要点为发热,舌红,舌苔黄,喜冷饮,脉洪大。热夹湿证的辨证要点为发热,舌红,舌苔黄腻,口不渴、不思饮,热缠绵。热盛伤阴证的辨证要点为发热,舌红,舌少津液,舌少苔或无苔,口干思饮。血瘀证的辨证要点为有固定疼痛,瘀点瘀斑,舌质紫暗,血小板下降,实验室凝血功能指标异常。腑气不通证的辨证要点为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无自主排便、排气。厥脱证的辨证要点为肢端湿冷,脉细数,脉微欲绝,血压下降。热证的治则是清热解毒、祛邪扶正。张老擅用自创的复方清热颗粒(由黄芪、大黄、败酱草、蒲公英、半枝莲、虎杖等组成)加减治疗热证。针对血瘀证,张老常以益气、活血、化瘀立法治疗本证,方药亦常用自创的芪参活血颗粒(由生黄芪、当归、川芎、丹参、赤芍、红花等组成)行早期活血化瘀治疗。针对腑气不通证,张老多以理气消胀、泻热通腑立法,应用中药通腑颗粒(由厚朴、木香、大黄、枳实、陈皮、青皮、生黄芪、当归组方)通腑治疗此证。针对厥脱证,张老常以益气活血,回阳救逆立法治疗,以益气活血养阴,疏通微循环。方药常用芪参活血颗粒、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治疗。张老认为,尽管传统中医没有多脏衰、脓毒症的概念,但自春秋战国时的《黄帝内经》至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与六经辨证,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与卫气营血辨证,都是以急性感染性疾病而论着,且几千年来治疗了大量病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现代医学诊治感染性多脏衰的基础,应用中医中药对其辨证论治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张老特别重视中医的四诊合参,尤其重视问诊,推崇十问歌。张老认为,问诊是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系统而有目的的询问。包括病人的体质、生活习惯、起病原因、发病及治疗经过、现在的症状及过去的病史、家族史等。具体来讲,可以包括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睡眠、问饮食口味、问二便等。张老对于热挟湿或湿热证有独特的认识。张老认为,中医有关湿热病的论述,早在《内经》中就有“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等记载。《难经》已将湿热列为广义伤寒的五种病证之一。后历代对此均有论述。特别是晚清时期,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与成熟,湿热病的研究有长足进步,如叶天士《湿热论》、薛生白《湿热条辨》堪称湿热病的专着,吴鞠通《温病条辨》对湿温的论述较为详尽,雷少逸《时病论》“秋伤于湿”章设有“湿热”、“湿温”两个病种,并专题系统发挥。至此,均为今天湿热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和宝贵的文献资料和指南意见。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有一部分病人临床表现为热象缠绵,迁延不易退,使热程延长。观其临证渴而不欲饮,上脘满闷,舌胖苔白,甚至厚腻。薛生白在其《温热病篇》开宗明义地指出“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薛氏自称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湿热病的治疗,湿与热并治,且要分清孰轻孰重,随证立法。一般讲邪在上焦(卫分),沿学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之旨,法取微汗,宜轻宣透达,用芳香宣化之剂如藿香正气散、三仁汤。邪在中焦(气分),治以宣化疏运,《医林绳墨》指出:“如湿胜者,当清其湿,热胜者,当清其热。湿胜其热,不可以热治,使湿愈生;热胜其湿,不可以湿治,使热愈大也。”湿重宜温燥湿为主,清热为辅,方用藿朴夏苓汤、不换金正气散。热重者应以苦寒清热为主,化湿佐之,方用连朴饮,黄芩滑石汤之类。在我们临床上对有湿的患者,夏季常以藿香、佩兰、六一散为主,冬季常用三仁汤为主。张老近年来对中医体质与辩证论治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中医体质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新兴学科,应当对中医体质的相关临床运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如开展无名热(不明原因发热)与中医体质、基因等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为指导应用中医中药诊治无名热提供依据。在三年的跟师临证实践中,对一些病例的诊治,自己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但经张老辩证分析、施以妙法,往往令人豁然开朗、启迪思路,其中的经验和思想非常宝贵。张老尤其擅长诊治急性外感热性之重症,即现代医学中所谓重症脓毒症、重症急性胰腺炎、不明原因发热、免疫功能低下之感染如肾移植术后肺炎、以及痈疡如肺脓肿、肝脓肿等,往往采用中西医两法并用,常常收到良效。3.复方清热颗粒对脓毒症实热证患者炎症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复方清热颗粒治疗脓毒症实热证患者时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住院患者,选取符合脓毒症实热证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药治疗组加用复方清热颗粒。检测各组病例治疗前后IL-10、TNF-α、TREM-1 TLR4、PCT、CRP等炎症指标变化。结果:中药组有效率90.6%,对照组75.2%,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体温降至正常天数中药组为7.50±5.35天,对照组为8.44±5.64天,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住院天数中药组为12.25±3.21天,对照组为12.14±4.25天,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TREM-1、TLR4、CRP、PCT、 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中药组较对照组TREM-1、TNF-α、PCT下降更明显(p<0.05);IL-10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REM-1与IL-10、TNF-α呈正相关(p<0.05);结论:中药复方清热颗粒治疗脓毒症时,对经中医辩证为实热证的脓毒症患者的一些炎症指标有影响。治疗后TREM-1、CRP、 TNF-α、PCT下降,中药治疗组较对照组TREM-1、TNF-α、PCT下降更明显,提示复方清热颗粒可通过干预炎症因子治疗脓毒症。
二、中医诊治流行性出血热的进一步探讨(附152例不同治疗组的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诊治流行性出血热的进一步探讨(附152例不同治疗组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及治疗方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建立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验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后预测模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评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对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 |
前言 |
1.对象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症预警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2)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
第一节 专着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
第四节 特殊病种 |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
第一节 蛇叹肿毒 |
一、蛇叹肿毒概述 |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
第二节 小儿疳积 |
一、小儿疳积概述 |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
四、小儿疳积现状 |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
第三节 肚腹痛 |
一、肚腹痛概述 |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
第四节 心头痛 |
一、心头痛概述 |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 |
四、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成药选用分析与药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医学观察期 |
1.1 藿香正气胶囊(丸、软胶囊、水、滴丸) |
1.2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
1.3 疏风解毒胶囊 |
1.4 金莲清热颗粒 |
2 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 |
2.1 轻型及普通型 |
2.2 重症型 |
2.2.1 血必净注射液: |
2.2.2 喜炎平注射液: |
2.2.3 热毒宁注射液: |
2.2.4 痰热清注射液: |
2.2.5 醒脑静注射液: |
2.3 危重症 |
2.3.1 参附注射液: |
2.3.2 参麦注射液: |
2.3.3 生脉注射液: |
3 恢复期 |
4 小结 |
(4)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寒凉药物概述 |
1.1 寒凉药物的定义与沿革 |
1.2 寒凉药物的作用 |
1.3 寒凉药物的现代研究 |
2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概况 |
2.1 《伤寒杂病论》寒凉药物的筛选 |
2.2 寒凉药物相关原文的统计归纳 |
2.2.1 原文高频症状阐释 |
2.2.2 《伤寒论》寒凉药物的分布 |
2.2.3 《金匮要略》寒凉药物的分布 |
2.2.4 含寒凉药物的常见方剂 |
3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探析 |
3.1 所涉性味分类 |
3.1.1 苦寒药 |
3.1.2 甘寒药 |
3.1.3 辛寒药 |
3.1.4 咸寒药 |
3.1.5 酸寒药 |
3.2 主治范围 |
3.2.1 邪热炽盛 |
3.2.2 燥结腑实 |
3.2.3 饮热互结 |
3.2.4 湿热阻滞 |
3.2.5 瘀热在里 |
3.2.6 阴虚津枯 |
3.3 高频药物统计与解析 |
3.3.1 芍药 |
3.3.2 人参 |
3.3.3 大黄 |
3.3.4 黄芩 |
3.3.5 枳实 |
3.3.6 石膏 |
3.3.7 黄连 |
3.4 组方特点 |
3.4.1 寒凉相须 |
3.4.2 寒温配伍 |
3.4.3 顾护脾胃 |
3.4.4 保津养阴 |
3.4.5 注重通下 |
3.5 运用注意事项 |
3.5.1 脾胃虚弱慎用 |
3.5.2 羸弱体虚禁用/少用 |
4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的后世影响 |
4.1 对孙思邈的影响 |
4.2 对刘完素的影响 |
4.3 对张子和的影响 |
4.4 对温病学家的影响 |
4.5 对张锡纯的影响 |
5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含寒凉药物方剂 |
附录2 :文献综述 近三十年仲景清法研究进展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4 :参加过的学术会议 |
(5)温病下法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下法的定义 |
1.1 狭义下法 |
1.2 广义下法 |
1.3 温病下法 |
2 下法治疗温病的作用 |
2.1 祛除邪热 |
2.2 调畅气机 |
2.3 化瘀破结 |
2.4 泻下存阴 |
3 下法的应用原则 |
3.1 中病即止 |
3.2 把握用下时机 |
3.3 辨明温热病、湿热病对证使用下法 |
3.4 分辨邪正虚实,以决攻补进退 |
3.5 湿温下之宜轻法频下 |
3.6 治疗全程当注意顾护阴液 |
4 温病下法的具体应用 |
4.1 温热病可下证 |
4.1.1 热结胃肠,阳明腑实 |
4.1.2 里热盛实,热结旁流 |
4.1.3 热结津亏,大便秘结 |
4.1.4 热盛神昏,邪闭心包,兼有腑实 |
4.1.5 热移小肠,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
4.1.6 热邪痰水,互结于胸 |
4.1.7 热搏血瘀,蓄于下焦 |
4.2 温热病下法的具体应用 |
4.2.1 寒下法 |
4.2.2 增水行舟法 |
4.2.3 攻补兼施法 |
4.2.4 下法合开窍法 |
4.2.5 下法合清法 |
4.2.6 下法合活血化瘀法 |
4.2.7 表里双解法 |
4.3 湿热病可下证 |
4.3.1 湿热积滞,搏结肠腑 |
4.3.2 水结在胸,大便不通 |
4.3.3 湿热阻滞下焦气机 |
4.3.4 湿温化燥 |
4.4 湿热性疾病下法的具体应用 |
4.4.1 轻法频下 |
4.4.2 下法合清法 |
4.4.3 宣清导浊法 |
4.4.4 先温后下法 |
4.5 温病变证可下证 |
4.6 温病变证下法的具体应用 |
5 温病下法方药研究 |
5.1 药物剂量研究 |
5.1.1 三承气汤剂量研究 |
5.1.2 增液汤及其类方剂量研究 |
5.2 药物剂型研究 |
5.3 方药服用方法研究 |
5.3.1 得利止后服 |
5.3.2 特殊服用方法 |
5.4 下法临床新方法 |
5.4.1 中药保留灌肠 |
5.4.2 中药结肠透析 |
6 温病下后调理 |
6.1 注重饮食调理以防食复 |
6.2 下后汗出 |
6.3 下后里邪已除而表邪仍存 |
6.4 下后阴伤而余邪尚存 |
6.5 下后邪气复聚 |
6.6 下后正虚,下证复现 |
6.7 下后大便仍闭而有兼证 |
6.8 下后热郁胸膈 |
6.9 下后出疹 |
6.10 下后便溏 |
7 下法的禁忌症 |
7.1 腑实未成者慎下 |
7.2 阴虚不可数下 |
7.3 湿温初起禁下 |
7.4 年老体弱者慎下 |
8 温病下法特点 |
8.1 顾护津液 |
8.2 逐邪勿拘结粪 |
8.3 湿温可下,宜轻宜频 |
8.4 主证合并证兼顾 |
8.5 重视下后调理 |
8.6 重视清化痰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体病相关”理论运用“调气—调体—主病”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体质学与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 |
1 体质类型与银屑病的研究 |
2 体质与银屑病病因病机研究 |
3 体质与银屑病证型的研究 |
4 体质与银屑病治疗的研究 |
5 体质与银屑病护理的研究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运气学说研究进展 |
1 运气学说基础理论研究 |
2 运气学说与体质相关性研究 |
3 运气学说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
4 运气学说与疾病防治的研究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近十年中医对银屑病研究的进展 |
1 基于CNKI数据库的近10年中医学有关银屑病研究的总况 |
2 中医学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中医学关于银屑病的辨证论治 |
4 中医学关于银屑病的外治法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理论的运气学说临床应用研究的理论探讨 |
一、"体病相关"理论探讨 |
1 中医体质学的源流 |
2 《黄帝内经》有关体质的分类 |
3 《黄帝内经》认为体质决定发病 |
4 体质影响疾病证候 |
5 在疾病诊疗中重视体质 |
6 总结 |
二、运气学说与发病及"调气"的理论探讨 |
1 先天运气与发病 |
2 后天运气与发病 |
3 "调气"概念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资料及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二、资料结果 |
1 运气组病例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
2 运气组病例体质类型统计结果 |
3 运气组病例中医证型统计结果 |
4 运气组病例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统计 |
5 患者出生日期五运六气相关结果 |
6 运气组与非运气组疗效评价 |
三、讨论 |
1 运气组银屑病患者年龄、性别分析 |
2 运气组银屑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分析 |
3 运气组银屑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分析 |
4 运气组银屑病中医证型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相关分析 |
5 运气组银屑病患者出生日期五运六气分析 |
6 运气组"调气"之药分析 |
7 两组患者银屑病疗效评价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一、结论 |
一、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 中医体质量表 |
附录二 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 |
附录三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 |
附录四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五 患者出生日期三合局分布统计结果 |
附录六 患者皮损情况治疗前后举隅 |
附录七 五运六气掐指图 |
(7)Wilson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指标变化及补肾祛痰化瘀法对Wilson病早期肾损伤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资料 |
2.2 Wilson病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3 病例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病例脱落 |
2.6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早期肾损伤指标 |
3.2 临床疗效指标 |
3.3 其他指标 |
4 数据处理 |
5 结果 |
6 讨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杨震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杨震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第一章 杨震教授肝病理论学术渊源 |
第二章 杨震教授相火学说学术渊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杨震教授的学术思想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 |
第一章 杨震教授学术思想研究 |
(一) 杨震教授学术观点 |
1 崇尚相火学说 |
2 重视滋养阴液 |
3 倡导疏肝调气 |
4 注重给邪出路 |
(二) 杨震教授遣方用药特点 |
1 以辩证论治为原则,遵从理法方药 |
2 善用经方及多方共用 |
3 用药以“平”见长 |
4 喜用对药 |
5 常用花、叶类药 |
6 多用引经药及鸡内金 |
第二章 杨震教授临床经验总结 |
(一) 杨震教教授治疗肝系疾病及杂病经验 |
1 杨震教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经验 |
2 杨震教授治疗肝硬化经验 |
3 杨震教授治疗脂肪肝经验 |
4 杨震教授治疗抑郁症经验 |
5 杨震教授辨治痤疮经验 |
(二) 杨震教授治疗儿科疾病经验 |
1 杨震教授治疗小儿性早熟经验 |
2 杨震教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经验 |
3 杨震教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
4 杨震教授治疗小儿药物性肝损害经验 |
临床验案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应用相火学说辨治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研究 |
(一) 婴幼儿抗巨细胞感染治疗研究进展 |
(二) 中医学对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认识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疗标准及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杨震教授学术生平 |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症状体征评分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闫慧敏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一、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渊源 |
(一) 传承刘韵远先生学术思想 |
(二) 汲取王鹏飞先生脾胃病辨治精髓 |
(三) 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 |
(四) 注重创新探索 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并重 |
1. 率先开展小儿胃镜检查 突出小儿脾胃病中医特色诊疗 |
2. 开发痰喘宁合剂 弥补小儿咳嗽用药不足 |
3. 临床与科研并重 拓宽思路 探索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
(五) 传道授业解惑硕 果累累 |
二、闫慧敏老师学术思想总结 |
(一) 先辨病 其次辨证 谨守病机 |
(二) 四诊合参 尤重小儿望诊 |
(三) 扶正祛邪并重标 本同治 |
1. 扶正祛邪之法概述 |
2. 扶正为治本之法 以脾为核心 兼顾其他脏腑 |
3. 祛邪为关键环节 内外之邪兼顾 |
(四) 用药清轻严谨 善用药对 |
三、闫慧敏老师临床诊疗经验总结 |
(一) 谨守扶正祛邪之则治疗小儿脾系疾病 |
1. 扶正健脾以平补脾胃 醒脾助运 |
2. 肝脾同治 调畅气机以解气机壅塞 |
3. 活用消导以祛食积之邪 消补兼施 |
4. 祛除湿热之邪 攻伐有度 |
5. 久病注重祛除瘀邪 |
(二) 闫老师治疗小儿脾系疾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及验案分析 |
1. 厌食 |
2. 胃痛(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
3. 胎黄 |
4. 滞颐 |
5. 便秘 |
(三) 谨守扶正祛邪之则治疗小儿肺系疾病 |
1. 外感咳嗽初起 祛除外邪为要 避免清泻太过 |
2. 急性咳喘祛除痰阻 重在治肺调气 |
3. 慢性咳喘重在扶正 培土生金兼以温肾 |
4. 反复咳喘 扶正祛邪 分期而治 标本兼顾 |
5. 扶正不忘活血逐瘀 阻止咳喘反复发生 |
(四) 闫老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及验案分析 |
1.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
2. 痰湿蕴肺型慢性咳嗽 |
3. 腺样体肥大 |
(五) 闫老师对其他系统疾病的治疗 |
1. 霰粒肿 |
2. 麦粒肿 |
3. 舔疮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一、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一、闫慧敏老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及其迁延期证候研究 |
(一) 闫慧敏老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及其迁延期辨证分型依据 |
1. 闫慧敏老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 |
2.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辨证分型依据 |
(二)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证候研究 |
临床资料 |
诊断标准 |
研究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小结 |
(三) 养阴清瘀汤主要方药及立方依据 |
二、养阴清瘀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
临床资料 |
诊断标准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创新点总结 |
小结及心得体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主要研究成果 |
(10)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复方清热颗粒对脓毒症实热证炎症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1 张淑文教授师承脉络、学术渊源 |
2 学术继承与创新 |
2.1 整体论治,掌握正邪 |
2.2 标本兼治 |
2.3 中西医相协 |
3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1 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
1.1 西医辨病、中医辨证 |
1.2 两法合参 |
1.3 脓毒症可以辨证为四个主要中医证型 |
2 重视四诊合参、中西医合参,推崇十问歌 |
2.1 问寒热 |
2.2 问汗 |
2.3 问疼痛 |
2.4 问睡眠 |
2.5 问饮食口味 |
2.6 问二便 |
3 张淑文教授诊治脓毒症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
3.1 脓毒症的中医证型诊断 |
3.2 重症脓毒症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 |
3.3 中医治疗方案 |
3.4 张淑文教授对于热挟湿或湿热证的认识 |
4 张淑文教授对中医体质的关注 |
5 张淑文教授临床医案分析 |
5.1 重度脓毒症(重症肺炎等) |
5.2 肾移植术后肺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急性感染) |
5.3 不明原因发热 |
5.4 痈疡 |
5.5 急性胰腺炎 |
6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复方清热颗粒对脓毒症实热证炎症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 |
1 前言 |
2 一般资料 |
2.1 临床资料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例入选标准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2.5 病例剔除标准 |
2.6 知情同意书 |
3 研究方法 |
3.1 治疗方法 |
3.2 观察指标 |
3.3 实验室指标 |
3.4 疗效标准 |
3.5 安全性评定标准 |
3.6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一般情况比较 |
4.2 临床疗效比较 |
4.3 炎症指标比较 |
4.4 住院天数比较 |
5 讨论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中医诊治流行性出血热的进一步探讨(附152例不同治疗组的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及治疗方案评估[D]. 夏国美.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2]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成药选用分析与药理研究进展[J]. 李思聪,冯祥,毕磊,刘欣. 中药材, 2020(03)
- [4]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D]. 陈文恬(Tan Wen Tien).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温病下法的理论研究[D]. 孙彬霄.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2)
- [6]基于“体病相关”理论运用“调气—调体—主病”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D]. 李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7]Wilson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指标变化及补肾祛痰化瘀法对Wilson病早期肾损伤临床研究[D]. 高雁楠.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03)
- [8]杨震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D]. 史艳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9]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D]. 郝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复方清热颗粒对脓毒症实热证炎症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D]. 杜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