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实生产责任制 搞好原蚕繁殖区和蚕种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亓军红[1](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提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祁广军[2](2013)在《“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种桑养蚕的发源地,至今仍是世界茧丝绸生产、加工与贸易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蚕丝业主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我国东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逐步缩减,桑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逐步下降。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有关部门顺势提出了“东桑西移”产业发展战略。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蚕丝业发展,短短10年异军突起,用两个5年迈出了坚实的两大步。即第一步“十五”末桑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第二步“十一五”末桑蚕丝产量登上全国首位,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茧丝生产与加工基地。本研究以“东桑西移”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即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比较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蚕丝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综合产业结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广西蚕丝业发展研究理论框架。围绕经济效益、政府政策、科学技术三大关键要素,重点研究广西在承接东部蚕丝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取得的实质性发展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各大要素对推动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讨推进广西蚕丝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一)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存在其必然性,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有效有序的承接了东部产业转移。蚕丝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出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2000年以来,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占全国比重逐年加大,规模效益迅速扩大,并连年位居全国总量第一,在我国乃至世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广西首先承接第一产业种桑养蚕的转移,随后第二产业茧丝加工再转向广西,成功实现了“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同时“东桑西移”以来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处在快速成长阶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与全国蚕丝业发展进入一个衰退期相比,广西蚕丝业表现出一个朝阳产业的基本特征,成为现阶段促进广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二)经济效益、政府政策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广西蚕丝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经济效益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推手,政府政策是引导产业发展的关键。在自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政府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公平竞争、放开蚕茧市场,同时加大政策引导和财物扶持,组织发动蚕农种桑养蚕,鼓励企业投资办厂;广大蚕农和加工企业在较高经济效益驱动下,转变为自主发展生产的行为意愿,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增、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经济效益驱动和政府政策引导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广西蚕丝业科技创新注入了动力,有力的支撑了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在理论和实证上阐明了我国“东桑西移”花落广西的根本所在。(三)现阶段广西蚕丝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内部优势和一定的内部劣势,同时发展机遇与威胁挑战共存。突出表现的优势为资源禀赋优、比较效益高、科技创新强、市场机制活、政府支持大、管理体制顺等;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脆弱、茧丝质量欠佳、精深加工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紧缺、经营组织松散等劣势。另现阶段广西蚕丝业的主要发展机遇表现在国家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区域产业中心正在形成等;但市场价格变化多端、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其他替代品构成威胁、其他高效农作物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等多种威胁与挑战无时不在。鉴此,本研究构建了SWOT分析矩阵,通过产业发展战略对策模型,提出了广西蚕丝业发展应坚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选择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对策,进一步做大、做强、做长、做优广西蚕丝业,全面提升广西蚕丝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迈进,续写我国“丝绸之路”新篇章。
周应彪[3](2012)在《昭通市赴江浙、广西考察蚕桑产业报告》文中认为桑蚕产业是昭通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八大农业优势产业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云政发[2009]21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抓住"东桑西移"发展机遇,加快昭通市蚕桑产业发展步伐,打造昭通市金沙江沿岸蚕桑生产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昭通市农业局组织直属相关科室、站所及各蚕桑发展县相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4](2012)在《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四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汇编》文中认为通过对我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阶段性划分和深入解读、评价,我们可以从宏观上对我国动物保护立法进程、现有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把握。但是,这些仅仅是理论上的论述与总结,时至今日,全国各地现已公布实施、现行有效的立法到底有哪些?每一部立法又有哪些具体条文涉及动物保护的哪些方面?对于这些问题,我国相关着述或法律汇编中并未有所展示。为了弥补这个缺失,本课题组再一次对我国现行有效的动物保护立法进行全面梳理,
陈涛[5](2012)在《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蚕业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仍是具有资源优势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产业。蚕桑产业链长(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服饰),覆盖面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我国蚕丝业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化,我国蚕桑产业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加凸显,如产品单一、效益低下、行业不稳等,同时还面临新兴养蚕国家越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关于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现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调整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研究等方法,在比较全面地分析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阐述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所具备的国内的产业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从蚕桑产业自身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进行研讨,并结合具有地方代表性的产业案例,分析现阶段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的市场变化,探索在新形势下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对策与措施,以推动我国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通过本论文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调整中逐步建设高起点较稳固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蚕桑生产主产区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东桑西移”、“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引领下,逐渐向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表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出现新的产业问题。因此,在国家政策导向上应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在国家财政支持上应集中资金在中西部地区着力打造具有较高桑园管理水平、较好的养蚕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的年产优质干茧达到千t以上具有示范效应的蚕桑生产基地,以利于稳定蚕茧产量,保持茧丝资源优势。为此,还应同时做好各主产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2.举国家与行业之力争取蚕丝及其制品的定价主导权。自1970年以后茧丝产量重新跃居世界首位以来,近40年时间里,我国的蚕桑产业一直处于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数十年里主要是靠数量取胜,难以确立强国地位,特别是产业终端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品牌名牌战略,实现以质取胜。同时,国家应加大厂丝储备、采取有力措施,设法基本稳定国内茧丝价格,以避免因茧丝价格大幅波动而导致蚕桑生产大起大落。通过稳定国内茧丝价格,杜绝出口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逐步取得在国际市场上蚕丝及其制品的定价主导权。3.理顺茧丝绸行业的管理体制促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蚕桑产业涉及桑树栽培、家蚕饲养、蚕茧收购、缫丝和丝绸制品开发经营等诸多方面,分属农工商贸数个部门,产业链条长,加上分布面广,前后道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利益纠葛、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国家茧丝绸协调机构,应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加强茧丝绸行业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设法基本稳定国内茧丝价格,避免出口市场的无序竞争,推进重大科技创新与品牌战略实施,以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引领行业发展方向。4.加强科技创新建立以省力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养蚕技术及经营体系。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外出农民工增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农民经营收入门路多元,粮棉油果菜等大宗农产品轻型栽培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养蚕业在农村中的竞争力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栽桑养蚕单位土地面积收益和单工劳动报酬已从优势向劣势转变,并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鉴此,需要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从品种选育到主要作业技术,从简易设施到机械化设备,从共同催青、小蚕共育到适合集约经营的所有环节,即从技术、装备、经营多管齐下,尽快建立以省力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养蚕技术经营体系。5.推进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延伸开发非绢丝产业。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意识,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研发工作也已经取得一批丰硕成果,桑枝培养食用菌与重组板材、蚕沙提取药用原料、桑椹生产饮料、桑叶开发饲料等开始步入产业化,丝素丝胶的应用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桑蚕茧丝资源在固守传统的绢丝产业的同时,正在通过延伸开发进入多个非绢丝产业。这种发展态势,对提高桑蚕茧丝资源利用率、增加栽桑土地产出率、增加养蚕农户收益率以致增加整个蚕桑丝绸行业的附加价值,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花大力气给予引导和支持。6.切实激活和开拓内需市场,逐渐降低蚕桑产业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长期以来,我国作为蚕茧和生丝的输出大国,并形成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导致我国蚕桑产业陷入受国际市场变化而大起大落的怪圈。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约1/5,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如何激活和开拓蚕桑产品的内需市场,是关系到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依靠科技创新,开发适应国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明需求畅销产品,提高产业各环节的生产效益,是拉动内需和降低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性的关键。
李树林[6](2010)在《我场在新形势下加强原蚕区建设的做法》文中提出原蚕区收茧制种已成为蚕种生产的主要形式,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历史机遇,狠抓原蚕区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控制微粒子病是完全可行的。
杜军宝[7](2009)在《东桑西移产业转移战略中陕西蚕丝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蚕丝业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重要骨干产业。陕西蚕丝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山川秀美工程的推进,陕西蚕丝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商务部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把东部的蚕桑产业重心转移到西部地区,对陕西蚕丝业来说是一个良好发展机遇。但我国和陕西的蚕丝业曾多次出现周期性的大起大落。每次起伏都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影响。因此,面对我国和陕西蚕丝业发展历史中出现的周期性大起大落问题,面对国家实施“东桑西移”的产业政策,陕西迫切需要根据蚕丝业的发展的规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理清发展战略和思路,对确保陕西蚕丝业及“东桑西移”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和陕西蚕丝业发展的兴衰历程,在分析陕西蚕丝业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基础上,从蚕丝业发展内在规律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及陕西蚕丝业发展基础几个方面分析了陕西蚕丝业发展过程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总结历史,针对现实,探讨了陕西蚕丝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建议:构建一体化的产业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模式;合理调整蚕丝业布局;加强蚕茧市场管理,稳定蚕茧价格;加强产业链建设,延长深加工链;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加大技术保障和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对陕西蚕丝业发展问题比较系统地进行了探讨。
周卫阳[8](2008)在《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研究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解决我省“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江苏茧丝绸行业的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提高蚕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广大蚕农的经济收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茧、丝、绸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目前我国丝和绸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出口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2%和45%,在世界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而江苏蚕丝业又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江苏蚕业有5500年的辉煌历史,江苏丝绸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之历史美誉,栽桑养蚕是江苏农村一项重要的传统农业生产项目。2006年江苏拥有桑田面积137万亩左右,年发种量在300多万张,年产茧11.8万吨,桑田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发种量居第二位。产茧量居全国第二,但是随着江苏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江苏蚕业的发展在政策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等诸全方面都遇到了很多问题,成为了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另外,国外一些发展中国家、我国中西部地区蚕业的迅速崛起,以及相关产业的竞争使江苏传统的蚕业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历史上欧洲蚕业的消亡、日本蚕业衰退以及江苏蚕业由南向北的转移,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研究江苏蚕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实现蚕业增效、蚕农增收、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当前江苏蚕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合江苏蚕业生产的基本特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创新理论、现代蚕业理论为基础,理论结合实际,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运用实地调查与典型调查、逻辑思维、比较分析与综合研究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蚕业可持续展进行较全面的研究,较系统的论述了江苏蚕业的历史、现状,剖析了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同时也的分析了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有利条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结合江苏政治、经济、文化情况、论证了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能性,研究确立了江苏蚕桑可持续发展方向,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进而提出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研究与江苏蚕业的生产实际结合得十分紧密,许多的资料和数据都是生产中的第一手资料,本研究提出的问题也是江苏蚕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比较有可操作性。当然,蚕丝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包含了“农、工、贸”三部分,本文重点研究的是蚕丝业最基础部分“农”——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对工业和贸易研究较少,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田智得[9](2007)在《广西蚕业经济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茧丝绸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占居世界垄断地位的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蚕业大省。在栽桑、养蚕、缫丝、综合利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生产基础。2006年全区桑园面积达到180.6万亩,蚕茧产量18.5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4.34%和25.16%,发放蚕种505.3万张。蚕农售茧收入44.86亿元,户均收入达5882元,桑蚕生产遍及全区677个乡(镇)、6247个村、76.27万农户。由于广西蚕业在全国丝绸行业中和在我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蚕业产业的壮大面临着许多宏观调控管理方面的全新课题。正是基于广西蚕业发展形势的需要,本文首先从国际、国内和广西蚕业发展的历史和发展情况,广西蚕业的特点、取得的成就和在我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入手,认真分析了广西蚕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分别从广西蚕业经营的模式与适度规模经营、广西蚕业产业化经营、广西蚕业生产经营、蚕业产品市场与流通管理、广西蚕业生产成本分析、广西蚕业产业链的延伸、广西蚕业科技进步与推广等七个方面对广西蚕业经济管理进行了论述,主要探讨了广西蚕业经营的类型、模式,不同蚕业经营规模的效益,蚕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实现蚕业现代化的对策以及蚕业经营的发展方向;研究了广西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模式和运行机制;讨论了广西桑种桑苗生产经营、蚕茧收烘经营、蚕业物资经营以及广西蚕茧流通管理、桑种桑苗与蚕种的流通管理;分析了广西蚕业生产成本及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提出、论证了适合广西蚕业经济的后继加工产业链的形式、发展方向、发展方法和增强后继加工业带动蚕业发展能力的措施;还对蚕业科学技术发展方向、蚕业科技进步对蚕业发展的作用、蚕业科技的推广进行了论述。
薛三勋[10](2006)在《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蚕种生产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理论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主要规律之一。任何社会、无论何种产业都要遵循这一规律。在蚕种生产中,技术问题是生产力,而管理问题、体制问题则是生产关系。由于我国刚刚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蚕种场事业单位大锅饭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改变,职工积极性不高,蚕种生产由农户饲养种蚕、种场收购种茧制种的组织形式利益矛盾突出,无法保障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导致蚕种生产微病超标,质量下降,种场效益下滑,负债累累,严重影响和动摇了我国蚕桑生产的根基。即我国目前蚕种生产的组织形式无法保障蚕种生产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已经成为影响蚕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本文以我国蚕种生产组织形式中亟待解决的种场与种蚕养殖农户利益矛盾为主线,在研究、总结现行蚕种生产组织形式优缺点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合作博弈、比较优势、风险规避、制度变迁等一系列理论,提出了建立种场与农户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蚕种生产组织模式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和作用、特征。该模式以利益为核心,以契约为纽带,通过蚕种收益的二次分配将蚕种场与为数众多的分散的种蚕养殖户联结成一个“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整合了种场与农户的蚕种生产要素资源,确立了种蚕养殖户在蚕种生产中的合作地位,使原来分散独立的农户主体变为经济利益共同体大系统中相对独立而又处于同等地位的要素提供者,调整了优质蚕种的生产关系,实现了种场先进适用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与农户生产要素的融合,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保证了优质蚕种生产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提高了蚕种质量,解放和发展了蚕种生产的生产力水平。该模式是在我国现行蚕种场管理体制和种蚕饲养以分散农户为主的蚕种生产条件下,蚕种生产组织形式的理想选择,是我国蚕种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二、落实生产责任制 搞好原蚕繁殖区和蚕种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落实生产责任制 搞好原蚕繁殖区和蚕种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产业含义和产业分类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 |
1.2.3 关于蚕丝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特征的研究 |
1.2.4 关于蚕丝业产业转移与“东桑西移”的研究 |
1.2.5 关于蚕丝业发展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结构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 |
2.1.4 创新理论 |
2.1.5 相关理论的启示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2 研究理论框架 |
2.3 研究设计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过程 |
2.3.3 研究内容 |
2.3.4 论文结构 |
第三章 广西蚕丝业发展进程与“东桑西移”成效 |
3.1 我国蚕丝业发展历史回顾 |
3.1.1 蚕丝业的起源与发展 |
3.1.2 新中国蚕丝业的复兴 |
3.2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与发展进程 |
3.2.1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 |
3.2.2 建国后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
3.3 广西蚕丝业生产发展现状 |
3.3.1 种植规模稳步扩展 |
3.3.2 蚕种饲养量稳定增加 |
3.3.3 蚕茧生产量持续增长 |
3.3.4 桑蚕丝产量快速递增 |
3.4 “东桑西移”实施成效 |
3.4.1 “东桑西移”花落广西 |
3.4.2 “东丝西移”已成定局 |
3.5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5.1 我国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5.2 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效益的驱动效应 |
4.1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
4.1.1 自然资源优势突出 |
4.1.2 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
4.1.3 生态环境较为适宜 |
4.2 区域布局与规模效益 |
4.2.1 区域布局趋向合理 |
4.2.2 规模效益日趋凸显 |
4.3 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 |
4.3.1 蚕桑生产成本构成 |
4.3.2 广西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
4.3.3 广西与全国主产区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
4.3.4 与广西特色经济作物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4.3.5 蚕桑生产效益对蚕农生产生计的影响 |
4.4 工农业产业结构效益 |
4.4.1 加工企业规模效益突显 |
4.4.2 工农业结构效益日趋合理 |
4.5 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 |
4.5.1 国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
4.5.2 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的管理体制与政策引导 |
5.1 组织管理体制 |
5.1.1 政府组织机构及其作用 |
5.1.2 行业组织及其效用 |
5.2 政府的行为定位与公共政策 |
5.2.1 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
5.2.2 实施产业扶持政策 |
5.2.3 建立公平交易制度 |
5.3 蚕茧开放市场的效应分析 |
5.3.1 我国蚕茧主要收购模式 |
5.3.2 广西蚕茧市场的机制创新 |
5.3.3 蚕茧市场的开放效应 |
5.4 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的探索 |
5.4.1 商品小蚕共育模式的推广应用 |
5.4.2 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 |
5.4.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
6.1 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 |
6.2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
6.2.1 科研教育机构及其作用 |
6.2.2 科技队伍的建设与提升 |
6.2.3 科技交流合作与重大项目实施 |
6.3 蚕桑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 |
6.3.1 蚕桑品种创新研究 |
6.3.2 蚕桑生产技术的创新集成 |
6.3.3 科技进步对蚕桑生产的贡献 |
6.4 蚕农的技术参与效应 |
6.4.1 蚕农的技术需求 |
6.4.2 蚕农的首创技术及其效用 |
6.4.3 妇女在蚕农家庭中的地位 |
6.4.4 蚕区环境卫生的变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发展策略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1.1 广西成功承接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 |
7.1.2 三大要素共同推进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
7.1.3 广西蚕丝业发展历程的启示 |
7.2 广西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策略讨论 |
7.3 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7.3.1 研究的局限性 |
7.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昭通市赴江浙、广西考察蚕桑产业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考察学习体会 |
1.1 “东桑西移”是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1.2 选准产业、坚持不懈是蚕桑产业成功的前提 |
1.3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蚕桑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行政手段 |
1.4 扶持加服务是蚕桑产业发展必须的保障措施 |
1.5 “科技兴蚕”是当今蚕桑产业的根本出路 |
1.6 龙头企业是蚕桑产业发展的核心 |
1.7 效益是推动蚕桑产业发展的动力 |
2 昭通市蚕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2.1 桑园建设起点低, 零星分布规模小, 效益低 |
2.2 技术力量薄弱, 养蚕人员老龄化, 总体生产技术水平低 |
2.3 龙头企业规模小, 产业链短, 带动力弱 |
2.4 蚕桑产业市场走势缺乏正确的方向 |
2.5 蚕桑产业发展理念缺乏持久的坚持 |
2.6 全市鲜茧收购价格普遍偏低 |
3 昭通市蚕桑产业发展优势 |
3.1 茧丝绸市场前景总体看好 |
3.2 蚕桑产业自身优势明显 |
3.2.1 栽桑养蚕富民 |
3.2.2 茧丝加工富县 |
3.2.3 出口创汇强国 |
3.3 昭通市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 |
3.4 云南省委、省政府对蚕桑产业高度重视 |
3.5 有利于国家溪落度、向家坝、白鹤滩电站库区生态环境保护 |
4 昭通市蚕桑产业发展建议 |
4.1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明确蚕桑产业在昭通市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领导, 积极推进蚕桑产业化进程 |
4.2 抓住当前“东桑西移”的机遇, 调整蚕桑生产布局 |
4.3 加大扶持力度, 建设重点蚕区, 培育蚕桑规模大户, 提高产业化水平 |
4.4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实施“科技兴蚕”战略 |
4.5 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适应蚕丝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与运行机制,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
4.6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壮大龙头企业, 增强发展后劲 |
4.7 理顺关系, 建立协调发展的蚕桑产业经营管理体制 |
4.8建立蚕桑风险基金, 保证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
(5)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产业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国际竞争力涵义的概念界定 |
2.2.3 比较优势理论的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3.1 中国蚕桑发展的历史变迁 |
3.1.1 我国古代和近现代蚕桑产业发展 |
3.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蚕丝业的复兴 |
3.2 区域布局 |
3.2.1 蚕区分布的历史变迁 |
3.2.2 中国蚕桑区域布局的划分 |
3.3 技术革新与生产变化 |
3.3.1 建立高产的桑树栽培技术体系 |
3.3.2 实现优良蚕品种的推广 |
3.3.3 利用催青室统一催青 |
3.3.4 小蚕共育技术 |
3.3.5 大蚕省力化技术 |
3.3.6 上蔟技术 |
3.3.7 烘茧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
4.1.1 蚕种生产概况 |
4.1.2 桑蚕品种现状 |
4.1.3 蚕桑质量监管 |
4.1.4 蚕茧生产现状 |
4.2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适度规模与蚕业布局 |
4.2.2 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 |
4.2.3 生产规模化与产业化 |
4.2.4 标准化生产与质量监管 |
4.2.5 宏观调控与资金扶持 |
4.2.6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4.2.7 综合开发与市场拓展 |
4.2.8 竞争力与强国地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蚕桑产业竞争力及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5.1 中国蚕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5.1.1 评价的方法 |
5.1.2 评价的指标 |
5.1.3 国际竞争力分析 |
5.1.4 小结 |
5.2 中国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成本、收益比较 |
5.2.1 蚕茧成本的概念 |
5.2.2 全国蚕茧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
5.2.3 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成本、收益比较 |
5.2.4 小结 |
5.3 中国蚕茧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5.3.1 比较优势评价 |
5.3.2 比较优势评价指标 |
5.3.3 蚕茧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5.3.4 小结 |
第6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要素分析 |
6.1 蚕桑产业管理制度因素分析 |
6.1.1 我国蚕桑产业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
6.1.2 我国现行的蚕桑产业管理体制的不足之处 |
6.1.3 提高我国蚕桑产业管理效能的政策建议 |
6.2 蚕桑产业经营方式因素分析 |
6.2.1 蚕茧生产的特殊性 |
6.2.2 我国主要蚕茧生产经营方式分析 |
6.2.3 现有蚕桑生产经营模式的不足 |
6.3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
6.3.1 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
6.3.2 蚕桑产业面临的挑战 |
6.4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因素分析 |
6.4.1 蚕桑产业科技发展现状 |
6.4.2 蚕桑产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3 保障我国蚕桑产业科技发展支撑的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7.1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及设计思路 |
7.1.1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7.1.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7.1.3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7.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
7.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
7.3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7.3.1 数据来源 |
7.3.2 具体分析过程 |
7.3.3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8.1 市场化之路 |
8.1.1 蚕种市场化 |
8.1.2 蚕茧市场化 |
8.2 规模化之路 |
8.2.1 宏观规模 |
8.2.2 微观规模 |
8.3 产业化之路 |
8.3.1 中国蚕桑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典范——富安模式 |
8.3.2 市场带动型的蚕桑产业发展——广西模式 |
8.3.3 中国蚕桑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荐 |
8.4 标准化之路 |
8.4.1 我国蚕桑产业标准化的现状 |
8.4.2 我国蚕桑标准体系的完善 |
8.4.3 我国蚕桑产业标准化的实施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考与建议 |
9.1 政府的义务 |
9.1.1 摆正位置,理顺体制 |
9.1.2 政策引导,宏观调控 |
9.1.3 资金扶持,建稳基地 |
9.1.4 完善标准,质量监管 |
9.2 企业的角度 |
9.2.1 着眼基地,反哺利益 |
9.2.2 放眼市场,提升质量 |
9.2.3 良性竞争,传承文明 |
9.2.4 自我造血,品牌战略 |
9.3 学研的使命 |
9.3.1 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
9.3.2 创新科技,升级产业 |
9.3.3 资源共享,改良品种 |
9.3.4 产研结合,推广科技 |
9.4 蚕农的选择 |
9.4.1 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
9.4.2 技术更新,稳产优质 |
9.4.3 增强合作,增加收益 |
9.4.4 拓宽思路,立体经营 |
第10章 综合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内发表论文一览表 |
致谢 |
(6)我场在新形势下加强原蚕区建设的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原蚕区基础设施建设, 为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打下坚实基础 |
1.1 有效和合理规划、发展、改造原蚕区, 提升原蚕区基础设施硬件质量水平 |
1.2 创新机制, 培育典型, 扶持蚕桑专业大户 |
1.3 组织技术培训 |
1.4 探索扶持机制 |
2 严格技术措施, 杜绝微粒子病原的交叉传染 |
2.1 原蚕区桑园及周边环境消毒 |
2.1.1 加强原蚕区周边环境消毒。 |
2.1.2 加强原蚕区桑园消毒, 阻断桑树病虫对桑叶的污染。 |
2.2 加强原蚕区蚕室、蚕具及周边环境消毒, 净化养蚕环境 |
3 建立预知检查制度, 为防微提供可靠依据 |
3.1 蚕前预知检查 |
3.2 原种的补正检查和预知检查 |
3.3 饲育期预知检查 |
3.4 上蔟后及制种期的预知检查 |
4 加强管理措施, 严格技术操作规范, 防止人为带毒传染 |
4.1 坚持桑叶全程浸消, 阻断“病从口入”的途径 |
4.2 坚持小蚕共育, 减少微粒子病感染机会, 提高原蚕区蚕种生产安全系数 |
4.3 狠抓饲育期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确保原蚕区蚕种生产规范有序地进行 |
4.4 建立原蚕区种茧育安全生产外围区, 避免种丝茧混养 |
5 落实原蚕区种茧育生产责任制 |
5.1 签订防微书 |
5.2 强化原蚕区生产责任制, 防微成效与工资奖金挂钩 |
5.3 防微与原蚕区种茧价格挂钩 |
(7)东桑西移产业转移战略中陕西蚕丝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关于国内的研究情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蚕丝业“东桑西移”发展趋势与特点分析 |
2.1 我国蚕丝业的兴衰历程 |
2.1.1 我国古代和近现代蚕丝业发展简况 |
2.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蚕丝业的复兴 |
2.2 我国现代蚕丝业发展历史特点 |
2.2.1 蚕丝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
2.2.2 蚕茧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经济效益相对突出 |
2.2.3 茧丝价格对蚕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
2.2.4 蚕桑产业生产组织结构松散 |
2.2.5 国家农商政策对蚕丝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
2.3 我国蚕丝业“东桑西移”发展现状 |
2.3.1 我国蚕桑生产规模恢复性增长 |
2.3.2 种桑养蚕业的地区间梯度转移趋势已经形成 |
2.3.3 蚕桑科技取得重大发展 |
2.3.4 国内蚕桑生产受到其他国家的冲击 |
2.3.5 蚕桑主产区遭遇成本压力 |
2.3.6 供大于求的矛盾造成茧丝绸市场仍呈现一种低迷状态 |
2.3.7 蚕桑科技人才缺失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 |
2.3.8 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效果明显 |
2.3.9 发展趋势预测 |
第三章 陕西蚕丝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
3.1 陕西蚕丝业的历史 |
3.1.1 古代陕西蚕丝业的发展 |
3.1.2 民国期间陕西蚕丝业的发展 |
3.1.3 建国后陕西蚕丝业的发展 |
3.2 陕西蚕丝业发展现状 |
3.2.1 陕西蚕桑生产的基本情况 |
3.2.2 “东桑西移”工程实施促进了我省蚕桑产业的发展 |
3.2.3 陕西蚕丝业现状分析 |
3.3 陕西蚕丝业的优势和机遇 |
3.3.1 发展基础条件良好 |
3.3.2 蚕桑科技优势明显 |
3.3.3 国家茧丝绸产业布局的调整,使陕西蚕丝业的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 |
3.4 陕西蚕丝业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
3.4.1 从蚕丝业特点来看面临的挑战 |
3.4.2 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来看面临的挑战 |
3.4.3 从陕西蚕丝业发展基础看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陕西蚕丝业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4.1 陕西蚕丝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4.1.1 转变产业发展理念 |
4.1.2 转变发展方式 |
4.1.3 理顺利益关系 |
4.1.4 调整管理方式 |
4.1.5 转变生产突破点 |
4.1.6 改变生产方式 |
4.2 构建一体化的产业管理和生产组织模式 |
4.2.1 构建一体化蚕丝业管理新模式的紧迫性 |
4.2.2 构建一体化的产业管理机制 |
4.3 合理调整蚕丝业的布局 |
4.3.1 明确陕西蚕丝业发展的目标和定位 |
4.3.2 抓紧做好蚕桑基地的规划布局和标准制定工作 |
4.4 稳定蚕茧价格,控制茧丝价格的异常波动 |
4.4.1 推进鲜茧收购准入制和缫丝绢纺生产许可证制度 |
4.4.2 完善政府调控机制 |
4.4.3 建立蚕丝业信息分析系统平台 |
4.5 加强产业链建设,延长深加工链条 |
4.5.1 稳步推进蚕茧基地建设 |
4.5.2 加强品牌建设,促进茧丝绸产业结构升级 |
4.6 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实现蚕桑生产现代化 |
4.6.1 现代蚕业的发展必须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 |
4.6.2 多种措施促进蚕桑生产适度规模经营 |
4.7 加大技术保障和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
4.7.1 加强蚕桑品种、丝绸加工等关键技术的集合创新,提高茧丝质量水平 |
4.7.2 培养茧丝绸产业人才,整合科技创新资源 |
4.7.3 依靠政府主导,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对象 |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情况 |
1.3.2 国内研究情况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理论、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基本理论依据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可能新意和不足 |
1.6.1 可能的新意 |
1.6.2 可能的不足 |
2 江苏蚕业概述及现状分析 |
2.1 江苏蚕业发展历史回顾 |
2.1.1 解放前江苏蚕业的发展史 |
2.1.2 解放后江苏蚕业的发展史 |
2.2 蚕业的系统构成 |
2.2.1 蚕种生产 |
2.2.2 桑树栽培 |
2.2.3 养蚕生产 |
2.2.4 蚕茧经营 |
2.3 江苏蚕业现状 |
2.3.1 蚕种生产的现状 |
2.3.2 蚕桑生产的现状 |
2.3.3 蚕业对农村经济影响及蚕区转移 |
2.4 江苏丝绸工业和丝绸贸易 |
2.4.1 丝绸工业现状 |
2.4.2 丝绸贸易现状 |
3 江苏蚕业发展实证分析 |
3.1 吴江市蚕业持续发展分析 |
3.1.1 吴江市经济及蚕丝经济发展概述 |
3.1.2 吴江市蚕业生产呈基本稳定的状态 |
3.1.3 吴江市蚕业持续发展的分析 |
3.2 锡山区(原无锡县)蚕业衰退分析 |
3.2.1 无锡蚕丝业的兴盛历史 |
3.2.2 锡山区蚕业衰退基本指标的分析 |
3.2.3 锡山蚕业衰退原因分析 |
3.3 东台市蚕业发展兴起的研究 |
3.3.1 东台市经济发展概述 |
3.3.2 东台市蚕业发展现状 |
3.3.3 东台市蚕业持续稳步发展的分析 |
3.4 小结 |
4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 |
4.1 江苏蚕业可持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 |
4.1.1 管理体制的缺陷 |
4.1.2 组织体系的缺陷 |
4.1.3 科研、服务体系的缺陷 |
4.1.4 环境因素的影响 |
4.1.5 工业发展、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
4.1.6 经济效益对蚕业生产的影响 |
4.1.7 行业内外部竞争带来的影响 |
4.1.8 丝绸工业和贸易竞争力较弱 |
4.2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有利条件的分析 |
4.2.1 江苏有悠久的蚕业文化和自然条件 |
4.2.2 江苏有很好的经济基础 |
4.2.3 江苏蚕业目前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 |
4.2.4 江苏有丰富的蚕品种资源 |
4.2.5 桑树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有利于蚕业发展 |
4.2.6 蚕丝业广阔的市场前景 |
4.2.7 蚕业的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发展 |
4.2.8 世界蚕业生产在持续发展 |
5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基本结论 |
5.1.1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 |
5.1.2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有利条件 |
5.2 政策建议 |
5.2.1 发展现代蚕业 |
5.2.2 构建与现代蚕业相适应的政策管理体系 |
5.2.3 科学制定江苏蚕业发展规划 |
5.2.4 科学应对江苏蚕业面临的挑战 |
5.2.5 推进产业化经营 |
5.2.6 加快江苏蚕业科技进步 |
5.2.7 加强蚕业综合利用,发展蚕业循环经济 |
5.2.8 加快江苏蚕业及后道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广西蚕业经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蚕业经济发展及研究综述 |
1.2.1 世界蚕业的发展及现状 |
1.2.2 我国蚕业发展及现状 |
1.2.3 广西蚕业的发展及现状 |
1.2.4 国内外对蚕业经济的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广西蚕业经营的模式与适度规模经营 |
3.1 广西蚕业经营的类型 |
3.2 广西蚕业经营的模式 |
3.3 广西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技术形式 |
3.4 广西不同蚕业经营规模的效益 |
3.5 广西实现蚕业现代化的对策 |
3.6 广西蚕业经营的发展方向 |
第四章 广西蚕业产业化经营 |
4.1 广西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 |
4.2 广西蚕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 |
4.3 广西蚕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
第五章 广西蚕业生产成本分析 |
5.1 广西蚕业生产成本组成 |
5.2 广西蚕茧生产成本结构的分析 |
5.3 影响广西蚕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分析 |
5.4 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
第六章 广西蚕业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流通管理 |
6.1 广西蚕业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
6.2 广西蚕茧收烘经营与流通管理 |
6.3 广西蚕种的生产经营、流通管理 |
6.3.1 广西蚕种生产经营管理的现状 |
6.3.2 提高蚕种场经济效益的途径 |
6.3.3 加强广西蚕种生产经营管理的建议 |
6.3.4 加强蚕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走标准化生产之路 |
6.3.5 加强蚕种计划管理 |
6.3.6 有效管理价格 |
6.4 广西桑种桑苗的生产经营和流通管理 |
6.4.1 广西桑种桑苗品种概况 |
6.4.2 广西桑种桑苗的生产情况 |
6.4.3 我区的桑种桑苗管理流通 |
6.4.4 我区桑苗经营存在的问题 |
6.4.5 我区桑苗管理的对策及措施 |
6.5 广西蚕业物质的经营管理 |
6.5.1 蚕业的主要物质和经营状况 |
6.5.2 主要存在的问题 |
6.5.3 加强蚕业物质管理的意见 |
第七章 广西蚕业产业链的延伸 |
7.1 我区蚕业产业链现状 |
7.2 广西蚕业产业链发展的意见 |
7.3 广西蚕业后继加工业的发展方法 |
7.4 增强广西后继加工企业带动蚕业的发展能力 |
第八章 广西蚕业科技进步与推广 |
8.1 我区蚕业技术发展方向 |
8.1.1 桑树技术发展方向 |
8.1.2 蚕品种研究发展方向 |
8.1.3 真丝绸品种研究发展方向 |
8.1.4 丝绸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发展方向 |
8.1.5 经济技术政策创新研究 |
8.1.6 生物技术等高新科技在蚕业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方向 |
8.2 蚕业科技进步对蚕业发展的作用 |
8.3 蚕业科技的推广 |
8.3.1 建立健全蚕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8.3.2 我区蚕业科技推广的基本方法 |
第九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蚕种生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蚕桑丝绸行业概况 |
1.1.2 蚕种的地位和作用 |
1.1.3 蚕种生产的特点 |
1.1.4 蚕种生产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蚕种生产组织形式及评价 |
2.1 国内蚕种生产组织形式 |
2.1.1 蚕种繁育制度 |
2.1.2 蚕种场管理体制及现状 |
2.1.3 蚕种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
2.1.3.1 工厂化蚕种生产组织形式 |
2.1.3.2 原蚕区契约化(订单化)蚕种生产组织形式 |
2.1.4 两种蚕种生产组织形式的比较 |
2.2 国外蚕种生产组织形式 |
第三章 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蚕种生产模式的构建 |
3.1 模式形成的背景 |
3.2 模式的构建 |
3.3 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3.3.1 合作博弈理论 |
3.3.2 交易费用理论 |
3.3.3 比较优势理论 |
3.3.4 风险规避理论 |
3.3.5 不完全契约理论 |
3.3.6 平均利润理论 |
3.3.7 组织创新与制度变迁理论 |
3.4 模式的框架结构 |
3.5 模式的作用 |
3.6 模式的特征 |
3.6.1 联结方式的契约性 |
3.6.2 合作目的的互利性 |
3.6.3 农户收入的多元性 |
3.6.4 合作的稳定性 |
3.6.5 交易的平等性 |
3.6.6 目标的一致性 |
3.6.7 产品的期货性 |
3.6.8 生产经营的风险性 |
3.5.9 利益的共享性 |
第四章 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蚕种生产模式的运行机制 |
4.1 组织运行机制 |
4.2 利益分配机制 |
4.2.1 种茧收入 |
4.2.2 二次分配 |
4.2.3 种场给农户的实物或现金补助 |
4.2.4 收益计算 |
4.2.5 奖惩兑现 |
4.3 制度保障机制 |
4.3.1 议事制度 |
4.3.2 相关利益人回避制度 |
4.3.3 末位淘汰制度 |
4.3.4 农户培训制度 |
4.3.5 公开透明的质量检验制度 |
4.4 约束协调机制 |
4.4.1 法律约束 |
4.4.2 道德约束 |
4.4.3 监督保证 |
4.5 非市场安排 |
4.5.1 资金支持(扶持) |
4.5.2 无偿或低偿服务 |
4.5.3 低价供应或赊销生产资料 |
4.5.4 借款担保或利息补贴 |
第五章 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蚕种生产模式的实证分析 |
5.1 陕西省石泉县蚕种场案例 |
5.1.1 石泉蚕种场简况 |
5.1.2 推广背景 |
5.1.3 具体做法 |
5.1.4 实施效果 |
5.2 江苏省浒关蚕种场案例 |
5.2.1 制定种茧保护价 |
5.2.2 提供适当补助 |
5.2.3 严格收茧、收种制度 |
5.2.4 建立蚕种防微病奖励制度 |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实施中应注意问题 |
6.2.1 合作的目标是搞好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前提 |
6.2.2 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合作的动力和基础 |
6.2.3 及时奖惩兑现是搞好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持续动力 |
6.3 讨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落实生产责任制 搞好原蚕繁殖区和蚕种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2]“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 祁广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3]昭通市赴江浙、广西考察蚕桑产业报告[J]. 周应彪. 云南农业科技, 2012(S2)
- [4]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四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汇编[A].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2012
- [5]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陈涛. 西南大学, 2012(11)
- [6]我场在新形势下加强原蚕区建设的做法[J]. 李树林. 四川蚕业, 2010(02)
- [7]东桑西移产业转移战略中陕西蚕丝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D]. 杜军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8]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卫阳.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9]广西蚕业经济管理研究[D]. 田智得. 广西大学, 2007(01)
- [10]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蚕种生产模式研究[D]. 薛三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