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小气候”建设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宣晟[1](2021)在《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山西的气候环境造成了山西社会水旱交织的境况,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面临的此种问题尤为典型。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快速增长。但盲目建设也导致了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和景观风貌的趋同。临汾-运城盆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通过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地域传统的水适应性景观,并在雨洪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智慧和经验。因此,如何提取地域水适应景观特征,并挖掘其中所蕴涵的雨洪管理的生态智慧,同时结合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来构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是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归纳总结其在灌区影响下的独特地域景观特征和适应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海绵经验与智慧。文章从农田水适应性景观、水利水适应性景观、聚落水适应性景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临汾-运城盆地的地域水适应景观空间特征,并以此总结出蕴含在地域水适应景观中的传统海绵智慧和地域雨洪管控经验。(2)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所具有的雨洪管控智慧特点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对比,对海绵校园景观设计的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进而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六个原则和四个策略,同时针对校园开敞空间、校园交通空间及校园界面空间等不同的校园场地,提出适应场地特征的雨水景观营造方法。(3)依据设计策略和方法,通过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际案例来对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验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地域适应性的角度分析归纳了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与传统海绵经验及智慧;(2)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雨洪管控经验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比较,从而对海绵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3)分析传统水适应性景观特征及生态智慧特点,结合校园景观设计特性,提出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4)提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策略与方法,将提出的策略与雨水景观营造方法应用于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进行设计实践。论文力图通过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这一场地特征以小见大,使得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能够为此后同类型下的场地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刘琪[2](2021)在《党家村和灵泉村街巷尺度与微气候的关系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去的20年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传统村落的角色定位由发掘保护为主转变为保护传承为主。街巷空间作为室外公共交往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功能与文化的需求,其空间形态往往体现出对地域气候强烈的适应性,这一点在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但在如今的现代村落街巷建设中,由于经济成本、用地问题等各方面的原因,现代村落街巷建设呈现出街巷空间组成模式化、功能单一、生态性差等一系列问题,不仅无法满足街巷功能与人文的双重需求,还不利于村落地域特色的继承与绿色发展。党家村、灵泉村传统村落地处黄土台塬区,街巷空间呈现出明显的适应关中气候的空间特征,并由于村落用地的局限性,表现出同一地区不同街巷用地条件下,对日照、风等气候要素控制的差异性。本文以党家村、灵泉村两大村落街巷空间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不同尺度下街巷空间空间环境特征,并通过对其不同尺度街巷空间要素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分析,探索传统村落街巷尺度与微气候关系及应用策略。论文首先明确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组织关系及街巷尺度范围,以党家村、灵泉村街巷为研究对象展开调研,收集其街巷空间信息;其次根据党家村、灵泉村街巷空间实测数据提炼出不同情况下的街巷空间理想模型,利用ECOTECT、PHOENICS软件对党家村、灵泉村街巷空间中的光环境、风环境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分析总结传统村落街巷尺度与微气候的关系;最后,在对新村街巷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存在问题,总结传统村落街巷空间微气候环境营建智慧在现实街巷设计中的一般应用策略,并以党家新村街巷为例,进行案例设计。并得出以下结论,(1)传统村落街巷空间具有街廓的延展性、街巷网络系统的系统性、空间组合上的多变性、街巷的生长性等特点;(2)“在不同尺度街巷空间上,对日照、风等气候要素,分别考虑、综合利用”的营建策略下形成的传统村落街巷空间形态结构,在街廓延展、街巷网络系统、多样的线性空间组合等方面往往具有良好的微气候环境效果,传统村落街巷尺度与微气候的关系是在“因借自然、巧于变化”的风水观念、地域特色、宗族礼制等的影响下形成的,善于应用地形地貌、街巷规划与建筑布局、街巷空间秩序、界面铺装等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空间要素,对气候要素进行规避与利用的一种街巷微气候环境营建策略。(3)在现代村落街巷规划中,在传统村落街巷空间微气候营建智慧的指导下,针对村落周边景观组织、道路绿化、活动场地与界面铺装等,对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街巷空间要素,进行合理设计,不仅能够解决现代村落街巷规划布局模式化、功能单一、生态可持续发展欠缺等问题,还能减弱某一气候要素在街巷中的主导性控制,平衡新村街巷规划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万家隆[3](2021)在《泰山景区油松纯林和油松麻栎林主要康养因子的时空变化》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相应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生活压力与环境污染,越来越多的人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森林因其优质的景观条件、洁净富氧的空气环境,成为促进人们缓解压力、维系身心健康的重要场所。目前有关森林康养的研究多集中于森林康养要素组成以及康养植物材料的筛选上,而林分密度、混交比例对森林康养效果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研究选择泰山景区登山西路的不同密度油松林、不同混交比例油松麻栎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空气颗粒物、空气负离子、空气微生物、噪声等康养因子进行动态监测,并结合地统计学与生态场理论技术,分析主要康养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影响机制,为泰山景区康养林经营工作提供参考与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主要康养因子的季节变化人体舒适度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除冬季以外各季节均小于6.95,达到“舒适”以上标准;空气负离子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除冬季以外各季节均达到1000个/cm3以上,TSP、PM10、PM2.5、PM1四种粒径空气颗粒物均表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空气微生物和噪声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2.主要康养因子的日变化温度呈单峰型日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12:00-14:00范围内,相对湿度呈单谷型日变化趋势,谷值出现在12:00-14:00范围内。人体舒适度在春、冬两季呈单谷型变化趋势,在夏、秋两季大体上呈单峰型变化趋势,空气负离子浓度在春、秋、冬三季大体上均为单峰型变化规律,在12:00-14:00时间段内出现峰值,夏季在12:00-14:00范围内有较明显的谷值出现。空气微生物表现为上、下午高,中午低的单谷型变化趋势,多在中午12:00-14:00左右出现谷值。噪声多在上、下午10:00与16:00-18:00出现峰,中午12:00-14:00时出现低谷。3.油松麻栎不同混交比例对康养因子的影响混交比例对林分间主要康养因子的空间变化存在影响。在调温增湿、改善小气候、提升负离子浓度方面,春季,油松占比多的林分在调温增湿幅度、人体舒适度指数以及空气负离子浓度上要高于麻栎占比多的林分。夏季时,麻栎占比多的林分,人体舒适度低于油松占比多的林分,调温增湿幅度、空气负离子浓度均高于油松占比多的林分,该季节中,7麻栎3油松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1672个/cm3为全年最高;在秋、冬两季,麻栎占比多的林分其调温增湿幅度以及空气负离子浓度上要低于油松占比多的林分;人体舒适度水平上,在秋季麻栎占比多的林分高于油松占比多的林分,7油松3麻栎的人体舒适指数1.85为全年最低,达到“很舒适”标准,冬季麻栎占比多的林分低于油松占比多的林分。噪声方面,麻栎占比多的林分在秋冬两季均低于油松占比多的林分。在空气颗粒物浓度与空气微生物浓度方面,油松占比多的两种林分其全年均低于麻栎占比多的两种林分。混交林在春、夏、秋三季,温度与空气颗粒物浓度均低于纯林。混交比例亦对林分内主要康养因子的空间变化存在影响。春、夏、秋三季在林内混交度较高的区域,空气颗粒物、噪声相对其他区域较低,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在冬季,各康养因子在油松聚集的区域达到较好的水平。4.油松林不同密度对康养因子的影响密度对油松对林分间主要康养因子的空间变化存在影响。在调温增湿、改善小气候方面上,随着油松密度的增加,林分调温增湿的能力增强,人体舒适度在夏、秋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在春、冬随密度增加而减少,秋季时1000株/公顷油松林的舒适度指数2.02为全年最低,达到“很舒适”标准。在产生空气负离子浓度方面上,林分内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着油松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夏季1000株/hm2油松林处为全年最高(1539个/cm3)。在空气颗粒物浓度水平上,除了夏季在PM2.5粒径上以及秋季在TSP、PM10粒径上表现为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以外,其他季节各粒径空气负离子浓度均随密度增加先降低后增高。空气微生物浓度水平上的差异,在春、秋、冬三个季节,均表现为随着油松密度的增加浓度先降低后升高,在夏季表现为随密度增加而降低。林分内的噪声在各季节均表现为随着油松密度增加而降低。密度亦对林分内主要康养因子的空间变化存在影响。油松密度高的区域空气颗粒物、空气微生物、噪声较低,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5.林分结构与康养因子相关关系密度、聚集指数R、混交度、冠幅为影响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聚集指数R与空气微生物、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噪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舒适度、负离子呈负相关关系。密度、混交度、冠幅与负离子呈正相关关系;与人体舒适度、空气微生物、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噪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密度与空气负离子呈显着性正相关(p<0.05),与TSP、PM10、噪声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聚集指数R与TSP、PM10、噪声显着性正相关(p<0.05);混交度、冠幅与PM2.5、PM1显着性负相关(p<0.05)。6.康养因子综合评价及游憩建议结合主成分分析,对各样地内康养因子综合得分情况进行排序可知:10麻栎<3油松7麻栎<10油松<7油松3麻栎,油松林(255株/hm2)<油松林(1000株/hm2)<油松林(632株/hm2)。康养因子综合得分在总体上呈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季节变化规律。在春季全天各样地均达到了“适宜游憩”的标准,12:00-14:00时段为全天康养因子综合得分最高的时段。夏季各样地全天除12:00-14:00时段以外均为“最佳游憩”时段。在秋季不适宜在8:00-10:00于10麻栎与3油松7麻栎内活动以及8:00-10:00、16:00-18:00在低密度油松林内活动,冬季不适宜在上午的8:00-10:00、以及下午的16:00-18:00时段内活动,以减轻冬季严寒天气与较高的颗粒物浓度对游憩体验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油松林密度的变化、油松麻栎林混交比例的变化,均会影响林分的康养效果,为提高泰山景区风景林的康养质量,在进行抚育间伐工作时,应控制油松纯林的密度为油松林(632株/hm2)左右,调控油松麻栎混交林树种比例为7油松3麻栎左右,以达到更好的康养效果。
吴翔[4](2021)在《青岛市黄岛区不同风景林林分改造初期康养因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城市病等使人们愈加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而森林作为一种净化空气,保健养生的重要资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森林进行提升景观质量的林分改造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森林康养作为森林保健养生的重要组成形式早在数十年前就得到推行,而林分改造对于森林康养因子的影响在国内外缺乏足够的研究,且大部分康养因子监测采用线性布点方式未能反映场地内部康养因子的空间异质性,本研究选取黄岛区不同类型风景林进行林分改造,同时保留不做改造未改造组,在林分改造初期采用地统计学和生态场理论技术,监测不同林型改造组与未改造组空气颗粒物(TSP、PM10、PM2.5、PM1)浓度、空气正负离子的浓度、小气候因子(温度、湿度、风速),探讨不同林型康养因子时空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林型间康养因子的差异,比较出林分改造对康养因子的影响,并对其评价赋分,筛选出康养效果较好的林型,得到如下结论:1.林分改造对不同林型空气颗粒物浓度影响林分改造能够降低林内空气颗粒物的浓度。夏季,藏马山风景区中除黑松麻栎混交林外,所有林型改造组TSP、PM10浓度均低于未改造组,对麻栎林与黑松林进行的林分改造显着降低了TSP、PM10浓度,而PM2.5、PM1浓度降低效果并不显着,而麻栎板栗混交林改造后除PM2.5浓度外均出现了显着降低,且该样地PM2.5、PM1浓度为四种林型中最低,效果最好。不同林型颗粒物日变化不同,大致表现出早间高,下午低的趋势,建议游客选择14:00-16:00时间段上山游憩,体验较佳。海军公园样地中空气颗粒物含量大多高于藏马山风景区,海军公园中,乔灌草结构TSP浓度最低,乔草结构中PM10、PM2.5、PM1浓度均为最低,4种类型日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的趋势,均在12:00-14:00达到最低。冬季颗粒物浓度大多高于夏季,黑松林改造组TSP、PM2.5、PM1浓度相较未改造组下降程度最高,改造效果最佳,而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冬季改造效果不明显。海军公园样地中,乔灌草结构空气颗粒物浓度较低,灌草结构颗粒物较高,冬季将滩涂地改造成为乔灌草结构对颗粒物吸收沉降作用最佳。冬季颗粒物日变化趋势不同,TSP、PM10浓度多在10:00-14:00时间段最高,而PM2.5、PM1浓度多在8:00-10:00时间段最高。就不同林型而言,夏季,黑松纯林TSP、PM10浓度最低,麻栎板栗混交林PM2.5、PM1浓度最低。冬季,麻栎板栗混交林颗粒物均为最低。针对出现显着差异时间段的样地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空气颗粒物在未改造组与改造组中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积聚现象,未改造组积聚现象更多,林分密度越大林型颗粒物积聚现象越严重。2.林分改造对不同林型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影响林分改造能够提升部分林型中负氧离子浓度。夏季,藏马山风景区除黑松麻栎混交林之外,其余样地改造组负氧离子浓度均高于未改造组,对黑松纯林进行的改造极显着提升了林内负氧离子浓度和林内空气清洁度CI。改造使得麻栎刺槐混交林空气清洁度由B级提升至A级。负氧离子浓度多在8:00-10:00浓度较高,在16:00-18:00时间段浓度较低。冬季,黑松林与黑松麻栎混交林改造组负氧离子浓度显着高于未改造组,而改造在冬季其他林型对负氧离子提升效果不明显,冬季不同林型日变化趋势均不相同。海军公园样地中,夏季负氧离子浓度均在6000个/cm3以上,乔灌草结构浓度最高,而灌草与乔草结构浓度低于滩涂地,8:00-10:00浓度较高。冬季,海军公园样地浓度低于夏季,乔草结构浓度为最高,负氧离子日变化无明显趋势,变化较为剧烈。对负氧离子空间格局分析表现其大多受到结构性因素如冠层结构、微地形等因素影响。3.林分改造对于不同林型小气候影响林分改造能够降低林内郁闭度,提升部分林型温度,降低湿度,提升林内舒适感。夏季,藏马山风景区中,除黑松麻栎混交林外,其余样地改造组温度均高于未改造组,改造极显着的降低了黑松林与麻栎板栗混交林内湿度,但对舒适度并未表现出显着影响海军公园样地中,乔灌草温度最低,舒适感最佳,乔草结构湿度最低夏季,早间与傍晚舒适感最佳。冬季舒适感低于夏季,改造对温度湿度影响较小,舒适感较差。空间格局分析显示舒适感大多受到随机与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4.林分改造对于不同林型短期康养效果影响藏马山风景区,与未改造组相比大部分改造组康养效果得到了提升,夏季麻栎板栗刺槐混交林改造组康养效果提升程度最明显,改造组中,黑松纯林康养评分最高。冬季各林型康养评价得分较低,麻栎板栗刺槐改造组康养效果提升最高,改造组中麻栎板栗混交林得分最高。海军公园样地中夏季乔草结构康养效果最佳,提升效果最高,冬季乔灌草结构康养效果最佳。
朱静怡[5](2021)在《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公园作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城市绿地,对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追求城市公园建设数量和效率的同时,景观雷同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城市公园进行景观评价有助于提高景观质量,优化游客游赏体验,为更好地管理和改善公园景观提供参考依据。首先,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公园景观评价相关理论,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杭州市太子湾公园、花港观鱼公园以及柳浪闻莺公园进行景观评价,结合定性分析检验模型合理性,为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第一步,以观赏需求、生态需求和活动需求为准则层,景观形象、空间组织等6项指标为子准则层,景观丰富度、景观协调性等18项指标为因子层,构建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步,咨询专家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第三步,运用语义差异法(SD)选取因子层18项指标对应的形容词对设计问卷,对公园使用者进行调查,分析问卷结果;第四步,结合AHP得出的权重对SD法得分结果进行加权计算,将最终得分进行百分化处理,得出三个城市公园的最终得分,并结合实地调研分析结果合理性。这样一套结合了专家权重和使用者感受的评价模型,使得评价结果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其次,基于景观评价模型得出三个城市公园的景观评价结果如下:花港观鱼公园(89.38)>柳浪闻莺公园(87.94)>太子湾公园(82.54)。该结果显示,游客对三个城市公园景观的整体评价较高,其中得分最高的公园是花港观鱼公园,该公园作为杭州市最知名公园之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结合实地调研,笔者认为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验证了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再次,以得分最低的太子湾公园为例,对景观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基于游客的观赏需求、生态需求和活动需求笔者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景观提升建议:(1)优化空间结构,彰显景观特色;(2)增加乡土树种,提高物种多样性;(3)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活动空间,完善公共设施。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和实地调研,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与提升建议:(1)注重因地制宜,凸显特色主题;(2)合理配置植物,平衡生态系统;(3)设计以人为本,丰富休闲空间;(4)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公园品质。本文构建的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可为其他城市公园的景观评价提供参考,该套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由于研究对象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其他地域城市公园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唐茜[6](2021)在《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文中指出当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并已成为社会问题。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数量将会接近5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三分之一。而社区公园作为老年人日常活动较为频繁的场所,其适老性建设和研究均不足。因此,如何打造适老性景观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将重点进行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并构建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本文利用案例剖析、文献归纳、SPSS25.0统计软件因子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包含安全性、舒适便捷性、观赏性、易于交往性4个准则层和16个指标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发放专家问卷确定各指标权重,在一级因子中,安全性权重最高,为0.576,舒适便捷性、观赏性和易于交往性依次随后。在二级因子中,园路安全无障碍权重(0.230)最高;最后,引入灰色评价法,详细阐述评价原理和步骤,建立了以灰色层次分析法为评价方法的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体系,同时以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公园为例,证实了该体系的科学性和该方法的有效性。基于评价模型,采用灰色评价法对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公园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横河公园总评价分数为3.075,处于4个评价等级中的第3等级;馒头山社区公园总评价分数为3.164,处于第2等级。馒头山社区公园的结果要优于横河公园。通过比较研究发现这两个公园在安全性上均表现较好,但也存在适老性设计不足、养护管理不足和主题文化缺失等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较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构建了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体系。(2)靠近主干道、方便居民通行来往的平地型社区公园更能吸引居民。(3)不同老年人群体对社区公园景观需求具有差异性。最后,提出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设计策略和公园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积极探索适老性景观设计方法和技术,为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的改造和建设提供较全面的指导。
郑媛[7](2020)在《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领域,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认知上“重指标、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过于依赖、运用高技术,而忽视了人、建筑与自然之间本应具有的调适性。对气候、地貌的应对态度与策略是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出发点,也是形成建筑形态特征的根本缘由。以气候与地貌为视角研究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有益于地域文化与建筑技术的对接融合,对创造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为主要内容,通过“认知框架—地域环境—在地智慧—营建策略—实证研究”五个方面形成逐层推进的研究路径。首先,解析了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建立了整体的认知框架;第二,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气候和地貌环境特征进行了解读,依托“建筑气候分析”等方法,得出了该地区适宜性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并诠释了各策略的应用效率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第三,从建构方式、空间形态、界面构造三个方面凝炼了长三角地区既有建筑的“在地营建智慧”,进而归纳出其绿色建筑营建模式的“地域基因库”,并围绕着媒介、语境、路径、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第四,针对建筑群体、基本单元、界面设计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策略与方法;最后,以浙江德清县张陆湾村绿色农居为例加以论证,以期研究成果对当前地域性绿色建筑实践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融贯的方式建立了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目的在于对当下以“绝对指标”和“技术控制”为导向的绿色建筑本质的误读进行厘清,强调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地域性绿色建筑适宜的营建策略。
白雨尘[8](2020)在《风景区酒店外环境设计的地域性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极大地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在旅游过程中大众对酒店的住宿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功能追求,更注重的是精神的体验。然而近年来随着风景区酒店犹如雨后春笋般涌入旅游市场,风景区酒店外环境的设计千篇一律,互相抄袭,毫无新意,更是失去了地域性特征。在当今旅游新背景下,如何就风景区酒店外环境去做地域性设计,将是本文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本文以风景区酒店外环境为研究对象,以现今风景区酒店外环境的设计危机为背景,利用案例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纵横对比法等研究方式,重点对比研究了东南亚、海南、四川等地风景区酒店外环境的建设理论与发展模式,界定了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概念,对风景区酒店外环境设计的要素、特征、场所精神、批判地域主义等知识点进行了充分阐述和分析,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对风景区酒店外环境的影响因素,风景区酒店外环境的地域特征表现方法等,同时还对塔玛琳酒店、希尔顿酒店、喜来登酒店进行了调研分析和横向对比,利用实例来充分进行验证,并总结了风景区酒店外环境地域性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最后结合前期理论,笔者分析了自身绘制的花筑山居酒店外环境设计项目,从而进一步对理论内容进行最终总结,形成独特的设计理论,希望为日后的风景区酒店外环境设计提供一些思路,能够做出更好的展现地域性特色的作品。
蒋苏彤[9](2020)在《“长寿之乡”湖北钟祥乡村景观空间解析及其特征初探》文中指出乡村是我国城镇空间体系的基本单元之一,也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振兴是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研究乡村、保护和发展乡村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来看,有着数千年传承的乡村景观的相关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是学科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时下探讨和研究健康景观极具借鉴意义的资料库和样本单元。从近半个世纪中国百岁老人的数量变化态势来看,全国大部分的百岁老人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这一现象与空间之间是否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相关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对景观领域开展的系统探索则更少。湖北钟祥市被中国老年学学会首批认证为“中国长寿之乡”,从某种角度说明了钟祥的乡村与其他地区相比可能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以钟祥的乡村景观为样本,系统梳理和解析其景观的结构、要素及特征等,不仅对于钟祥的乡村建设和区域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也会为进一步挖掘和研究健康景观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或素材,在实践和理论探索上都极具价值。本文试图从空间的层面对钟祥乡村景观的特征进行分析与梳理,并初步探寻钟祥乡村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的相关联系,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提供资料。研究当中,我们除了对一般意义上的钟祥乡村景观特征进行调研分析之外,在综合考虑其“长寿之乡”可能蕴含的独特内涵或有关特定问题的层面上,我们立足于空间角度去探讨“区域长寿现象”与景观空间之间关系的可能性研究,与生物学或医学领域“生理长寿”研究的侧重有所不同。论文在厘清乡村景观、区域长寿现象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对钟祥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土地利用等进行了实地调研,梳理了钟祥当地乡村的历史演变路径,确定了其乡村长寿现象的空间分布和景观基本构成情况。通过研究发现:以钟祥的长寿水平分布情况可以将钟祥划分为两大区域,分别为长寿水平相对较高的宜居区,和长寿水平相对较低的适居区。以此为基础,本论文按照这两大区域分别将钟祥的乡村景观从外部自然环境空间与乡村内部组织空间两个维度侧重进行了相关比较性分析。首先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指数定量化方法对其乡村景观的外部自然环境空间的进行了研究,分别从CLASS级别(横向、纵向)、LAND级别通过定量分析主要对地貌、水体、林地景观进行了系统解析,并针对外部自然空间对乡村的影响将钟祥乡村景观划分为四大类型,分别为依山临水型、山地陡坡型、远山远水型和远山临水型;在此基础上,对其各自的自然景观的特征进行了总结,进而得出了外部自然环境空间是影响其乡村长寿水平的直接因素这一结论。其次在其乡村内部组织空间中,从宏观尺度对钟祥乡村聚落的分布、规模等进行了定量化解析,总结了钟祥乡村宜居区与适居区乡村聚落在宏观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从微观的视角对内部组织空间中的各类景观单体分别进行了现状剖析与归纳,并总结出了长寿现象下的钟祥乡村内部组织空间的景观特征。之后,论文选取了这两大空间中的水体景观、林地景观及农田景观,将其量化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求长寿现象与景观空间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得出了水体景观与区域长寿现象存在显着相关性,同时也明确了乡村景观空间与区域长寿现象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最后在特征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钟祥乡村景观空间存在的现状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钟祥乡村景观空间的优化与保护机制,进一步满足乡村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需要,指导钟祥乡村的景观空间朝着更好、更生态的方向发展。
敬济豪[10](2020)在《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 ——以泰山彩石溪景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城市环境中,极易诱发人们患“城市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森林康养是国外早已兴起的一种户外活动形式,近年来不断受到国内社会各界的推崇。大量研究早已证实森林环境对人的身心具有良性影响,因而如何发挥森林的保健和疗养作用是破解“城市病”关键。然而,目前森林康养研究和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多处于重视包装和宣传阶段,盲目和跟风现象极为普遍,通过系统规划设计而发展起来的康养基地极为罕见。本研究针对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盲目性问题和缺乏系统规划设计问题,以泰山风景名胜区彩石溪景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为对象,采用地统计学技术,初步选取38处代表样地进行康养因子现地调查和综合评价,再从中筛选10处典型样地进行康养因子空间格局分析,包含空气因子(TSP、PM10、PM2.5、PM1、空气正离子和负离子)、体感因子(光照、温度、湿度、风速)和视听因子(噪声强度、声音录制和景观采集),分析样地康养因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筛选出提升康养因子效果的不同景观配置结构,并完成基地总体规划和场地设计,为科学建设森林康养基地提供参考和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样地类型康养因子特征空气正负离子、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与人体舒适度受4种景观要素、地理位置和空间垂直结构的影响显着。景观满意度、舒适度与景观丰富度、吸引力呈显着正相关,声音满意度、舒适度与声音吸引力、愉悦度呈显着正相关(P<0.01)。最终康养因子综合评价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5.87、水景5.75、建筑5.62、道路4.91。2、康养因子空间分布特征康养因子在不同样地中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显着差异。在道路样地中,空气正负离子、光照和噪声在垂直于道路方向上两侧优于路中间;在建筑中,空气正负离子、颗粒物在空间上呈聚集趋势,人体舒适度、光照强度呈面状分布;在林地中随林分不同,空气正负离子、颗粒物有增有减,小气候呈先下降再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光照和噪声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在水体中,除空气颗粒物无显着空间分布规律外,其他各因子均有由水面向其他区域递减的趋势。空间结构和景观要素不同,导致了康养要素的空间差异。3、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通过38处样地康养因子空间分布评价,对彩石溪康养基地进行了由点及面的总体规划,具体为“一带、一心、四区、多节点”的康养基地总体布局。其中,根据测量的康养因子,将基地森林康养区“四区”细化为9个子区,从空气因子出发细化分解为滨水活动区、森林漫步区、康养游憩区、花香疗养区;体验教育区结合康养主题和自然、人文资源,提供康养体验区、自然科普区、宗教文化区;设立综合服务区,向游客提供便利、全面的康养旅行服务;设立森林保护区,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最少化开垦或破坏森林资源。4、森林康养基地场地设计主要康养景观节点共计30处,选取典型10处进行场地设计,根据功能需求不同选择不同的改造方式,主要利用植被和水体的自然营造手段,配合景观小品和基础设计的增设,精准提升场地康养效果。样地CK、A、T、W分别代表观光车站点、建筑及周边环境、康养林和水域疗养的场地设计。例如:A1连廊场地空气正负离子较差可引入彩石溪天然水源,做水景花园;A2碧峰寺样地空气颗粒物浓度较大,增加针叶树种,并提升植被乔灌草搭配模式,可有效降低空气颗粒物浓度;T3混交林样地人体舒适度极高,其他各项指标优良,可在林中假设栈道并建设观景平台供游客休憩远望。5、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建议结合前人的理论和实践,以及现地监测和分析,找到康养功能制约因子和优良因子,彩石溪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依据38处样地中32项康养指标的评价结果,完成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与总平面图,再依据10处样地中14项康养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完成场地康养因子精准提升。在以后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中,因地制宜地发挥森林环境优势,精准提升康养功能。
二、加强“小气候”建设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小气候”建设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学科问题 |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景观体系下雨水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1.4.2 海绵校园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与本研究的启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域性 |
2.1.2 适应性 |
2.1.3 水适应性景观 |
2.1.4 海绵校园 |
2.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理论基础 |
2.2.1 海绵城市基础理论 |
2.2.2 水文学基础理论 |
2.2.3 地域性及生态智慧相关理论 |
2.3 相关典型案例研究 |
2.3.1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 |
2.3.2 沈阳建筑大学 |
2.3.3 清华大学胜因园 |
2.4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1 海绵城市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2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3 现有实践及传统生态智慧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景观特征分析 |
3.1 临汾-运城盆地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气候及降水 |
3.1.3 地形与地貌 |
3.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2.1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类型及地域特征 |
3.2.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海绵智慧 |
3.2.3 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3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3.1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的类型 |
3.3.2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3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4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5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6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7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8 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4 传统水适应性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4.1 洪涝灾害与聚落分布 |
3.4.2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地域景观外部环境 |
3.4.3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
3.4.4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
3.4.5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
3.4.6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
3.4.7 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
4.1 基于地域适应的校园海绵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
4.1.1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传统水管理生态智慧 |
4.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途径 |
4.1.3 传统水管理智慧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的耦合 |
4.1.4 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
4.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4.2.1 乡土地域化原则 |
4.2.2 动态适应性原则 |
4.2.3 耐用持久性原则 |
4.2.4 节约低成本原则 |
4.2.5 生物多样性原则 |
4.2.6 生产教育性原则 |
4.3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
4.3.1 策略一:构建基于传统水利景观智慧的校园雨洪管理系统 |
4.3.2 策略二:引入基于传统农田景观智慧的校园生产性景观 |
4.3.3 策略三:延续基于传统聚落景观智慧的校园景观肌理 |
4.3.4 策略四:营造基于地域乡土植物的校园生境 |
4.4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1 校园雨水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4.4.2 影响校园雨水场地景观设计素 |
4.4.3 适应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4 适应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5 适应校园界面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实践 |
5.1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地域背景 |
5.2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 |
5.2.1 设计策略及设计理念 |
5.2.2 总体布局及景观分区 |
5.2.3 雨洪管理系统的构建 |
5.3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1 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2 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3 校园功能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4 适应传统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师大校园景观节点设计 |
5.4.1 校园明渠景观设计 |
5.4.2 校园生产景观设计 |
5.4.3 校园乡土生境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党家村和灵泉村街巷尺度与微气候的关系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传统村落发展问题 |
1.1.2 传统村落街巷空间形态对地域气候的适应性 |
1.1.3 传统村落街巷微气候环境研究的迫切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微气候 |
1.3.2 传统村落 |
1.3.3 街巷空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传统村落与街巷空间相关研究现状 |
1.4.2 街巷空间与微气候相关研究现状 |
1.4.3 微气候与数值模拟相关研究现状 |
1.5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对象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2 微气候与传统村落街巷空间基础研究 |
2.1 传统村落街巷微气候 |
2.1.1 微气候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
2.1.2 微气候与景观之间的关系 |
2.1.3 传统村落街巷中的微气候研究尺度 |
2.2 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组织关系及街巷尺度 |
2.2.1 传统村落街巷组织关系 |
2.2.2 传统村落街巷尺度 |
2.3 影响传统村落街巷微气候环境的构成要素 |
2.3.1 构成传统街巷微气候环境的气候要素 |
2.3.2 微气候因子对传统街巷空间的影响 |
2.3.3 风水理念与传统村落微气候观念 |
2.4 本章小结 |
3 党家村、灵泉村街巷空间特征实态调研 |
3.1 党家村、灵泉村基本情况简介 |
3.1.1 历史沿革 |
3.1.2 地理位置 |
3.1.3 自然气候条件 |
3.1.4 传统村落街巷规划基本情况 |
3.2 党家村、灵泉村村落层面的空间特征 |
3.2.1 村落水平方向空间组成基础与现状 |
3.2.2 村落垂直方向空间组成基础与现状 |
3.3 党家村、灵泉村街巷规划上的空间特征 |
3.3.1 街巷系统 |
3.3.2 建筑布局特点 |
3.3.3 绿化组织 |
3.4 党家村、灵泉村街巷空间秩序与界面特征 |
3.4.1 党家村、灵泉村街巷空间变化 |
3.4.2 党家村、灵泉村街巷空间尺度 |
3.4.3 党家村、灵泉村街巷界面属性 |
3.5 党家村、灵泉村街巷空间特征总结 |
3.5.1 街廓的延展性 |
3.5.2 街巷营建的系统性 |
3.5.3 空间组合的多变性 |
3.5.4 街巷的生长性 |
3.6 本章小结 |
4 党家村、灵泉村街巷空间特征与微气候的关系 |
4.1 党家村、灵泉村街巷特征与微气候关系定性分析 |
4.1.1 村落层面山水格局与微气候环境之间的关系 |
4.1.2 街巷规划层面的气候适应经验 |
4.1.3 街巷空间秩序与界面属性对微气候的影响 |
4.2 党家村、灵泉村街巷空间特征与微气候关系定量分析 |
4.2.1 党家村、灵泉村街巷空间特征与光环境研究分析 |
4.2.2 党家村、灵泉村街巷空间特征与风环境研究分析 |
4.3 党家村、灵泉村街巷尺度与微气候的关系 |
4.3.1 “依山就势,山环水抱”的山水微气候边界 |
4.3.2 街巷规划布局对气候要素的系统性控制 |
4.3.3 不同街巷空间对气候要素的控制 |
4.3.4 街巷生长中的微气候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传统村落街巷微气候营建经验在新村街巷优化中的应用 |
5.1 新村规划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
5.1.1 街巷规划设计的无意识无目标 |
5.1.2 村落基址变迁对地形地貌优势的改变 |
5.1.3 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继承与需求冲突 |
5.1.4 村落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
5.2 传统村落街巷微气候营建经验的应用策略 |
5.2.1 村落周边景观组织与街巷微气候环境 |
5.2.2 道路绿化与街巷微气候环境 |
5.2.3 活动场地与街巷微气候环境 |
5.2.4 界面铺装与街巷微气候环境 |
5.3 传统村落街巷微气候营建经验应用案例 |
5.3.1 基地概况 |
5.3.2 现有街巷布局下的光环境与风环境分析 |
5.3.3 村落周边种植布局与街巷空间优化 |
5.3.4 线性空间与建筑布局优化 |
5.3.5 景观要素组织关系优化 |
5.3.6 活动场地与街巷空间优化 |
5.3.7 界面结构及属性 |
5.3.8 党家新村街巷空间改造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结论 |
6.1.1 党家村、灵泉村街巷空间特征 |
6.1.2 党家村、灵泉村街巷尺度与微气候的关系 |
6.1.3 传统村落街巷尺度与微气候的关系应用 |
6.1.4 现代村落街巷设计的步骤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党家村、灵泉村街巷日照与温度环境基本情况 |
二.定量模拟基本情况 |
三.党家村、灵泉村新村街巷基本情况调查 |
三.图录 |
四.表录 |
致谢 |
(3)泰山景区油松纯林和油松麻栎林主要康养因子的时空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森林康养的起源与发展 |
1.3 森林康养功能研究进展 |
1.3.1 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研究 |
1.3.2 空气负离子研究 |
1.3.3 空气颗粒物研究 |
1.3.4 噪声研究 |
1.3.5 空气微生物研究现状 |
1.4 森林经营研究现状 |
1.4.1 森林经营发展趋势 |
1.4.2 林分密度、树种组成与森林经营的关系 |
1.4.3 康养林经营现状 |
1.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选择 |
2.2.2 监测指标及监测时间 |
2.2.3 评价标准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2.3.1 主成分分析 |
2.3.2 地统计学分析方法 |
2.3.3 林分空间结构参数 |
2.3.4 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油松麻栎混交比例对主要康养因子时空变化的影响 |
3.1.1 油松麻栎混交林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变化 |
3.1.2 油松麻栎混交林空气颗粒物变化 |
3.1.3 油松麻栎混交林空气负离子变化 |
3.1.4 油松麻栎混交林噪声变化 |
3.1.5 油松麻栎混交林空气微生物变化 |
3.2 油松纯林密度对主要康养因子时空变化的影响 |
3.2.1 油松纯林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变化 |
3.2.2 油松纯林空气颗粒物变化 |
3.2.3 油松纯林空气负离子变化 |
3.2.4 油松纯林噪声变化 |
3.2.5 油松纯林空气微生物变化 |
3.3 康养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综合评价 |
3.3.1 林分结构因素与康养因子的相关关系分析 |
3.3.2 康养因子综合评价 |
4 讨论 |
4.1 主要康养因子的日变化特征 |
4.2 主要康养因子的季节变化特征 |
4.3 油松麻栎林不同混交比例对康养因子的影响 |
4.4 油松林不同密度对康养因子的影响 |
4.5 林分结构因素对康养因子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机制分析 |
4.6 综合评价结果与游憩利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资助项目 |
(4)青岛市黄岛区不同风景林林分改造初期康养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森林康养发展状况 |
1.2.2 森林康养因子国内外研究 |
1.2.3 林分改造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森林康养效果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的选择 |
2.2.2 监测指标及监测时间 |
2.3 测定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2.4.1 康养因子评价 |
2.4.2 康养效果综合评价 |
2.4.3 地统计学分析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林分改造对空气颗粒物浓度影响 |
3.1.1 林分改造对夏季不同林型TSP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 |
3.1.2 林分改造对夏季不同林型PM_(10)浓度时空变化规律影响 |
3.1.3 林分改造对夏季不同林型PM_(2.5)浓度时空变化规律影响 |
3.1.4 林分改造对夏季不同林型PM_1浓度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 |
3.1.5 林分改造对冬季不同林型TSP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 |
3.1.6 林分改造对冬季不同林型PM_(10)浓度时空变化规律影响 |
3.1.7 林分改造对冬季不同林型PM_(2.5)浓度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 |
3.1.8 林分改造对冬季不同林型PM_1浓度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 |
3.1.9 不同季节空气颗粒物浓度与改造强度对比 |
3.2 林分改造对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影响 |
3.2.1 林分改造对夏季不同林型负氧离子浓度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 |
3.2.2 林分改造对冬季不同林型负氧离子浓度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 |
3.2.3 不同季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改造强度变化 |
3.3 林分改造对小气候及舒适度影响 |
3.3.1 林分改造对夏季不同林型温度时空变化影响 |
3.3.2 林分改造对夏季不同林型湿度时空变化影响 |
3.3.3 林分改造对夏季不同林型风速时空变化影响 |
3.3.4 林分改造对夏季不同林型舒适度指数时空变化规律影响 |
3.3.5 林分改造对冬季不同林型温度时空变化影响 |
3.3.6 林分改造对冬季不同林型湿度时空变化影响 |
3.3.7 林分改造对冬季不同林型风速时空变化影响 |
3.3.8 林分改造对冬季不同林型舒适度指数时空变化规律影响 |
3.3.9 不同季节小气候及舒适度与改造强度变化 |
3.4 康养效果评价 |
4 讨论 |
4.1 康养因子测定与评价方法 |
4.2 康养因子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4.3 康养因子空间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 康养因子日变化趋势分析 |
4.5 康养效果评价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环境有待改善 |
1.1.2 环境质量受到重视,公园建设有待加强 |
1.1.3 城市公园千篇一律,景观质量有待提高 |
1.1.4 景观审美差异明显,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公园 |
2.1.2 景观评价 |
2.1.3 层次分析法(AHP) |
2.1.4 语义差异法(SD)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美学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3.3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评价方法 |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1.1 杭州市概况 |
3.1.2 杭州市城市公园发展现状 |
3.1.3 研究对象选取 |
3.2 研究评价的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 |
4.1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 |
4.1.2 系统性 |
4.1.3 可操作性 |
4.2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依据 |
4.3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指标的选取 |
4.3.2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
4.3.3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指标描述 |
4.4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4.1 专家意见咨询及判断矩阵构建 |
4.4.2 各项指标相对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4.4.3 各项指标综合权重计算及确定 |
4.5 语义差异法景观评价 |
4.5.1 评价者选取 |
4.5.2 语义差异法问卷调查 |
4.5.3 景观评价数据整理 |
4.6 本章小结 |
5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实例研究 |
5.1 调研计划 |
5.1.1 调查问卷设计 |
5.1.2 评价者选取 |
5.1.3 调研时间及地点 |
5.2 太子湾公园实例调查与分析 |
5.2.1 公园概况 |
5.2.2 数据调查与处理 |
5.2.3 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
5.3 花港观鱼公园实例调查与分析 |
5.3.1 公园概况 |
5.3.2 数据调查与处理 |
5.3.3 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
5.4 柳浪闻莺公园实例调查与分析 |
5.4.1 公园概况 |
5.4.2 问卷调查与处理 |
5.4.3 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
5.5 综合对比分析 |
5.5.1 观赏需求 |
5.5.2 生态需求 |
5.5.3 活动需求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景观评价结果的太子湾公园景观提升建议 |
6.1 太子湾公园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
6.1.1 观赏需求 |
6.1.2 生态需求 |
6.1.3 活动需求 |
6.2 太子湾公园景观提升建议 |
6.2.1 基于观赏需求,优化空间结构,彰显景观特色 |
6.2.2 基于生态需求,增加乡土树种,提高物种多样性 |
6.2.3 基于活动需求,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活动空间,完善公共设施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公园景观评价预调研打分问卷 |
附录二 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三 |
附录四 公园景观评价打分问卷 |
作者简历 |
(6)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归纳法 |
1.2.2 现场调研法 |
1.2.3 数据统计分析法 |
1.2.4 灰色层次分析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社区公园 |
2.1.1 社区和社区公园定义 |
2.1.2 社区公园特征 |
2.1.3 国内外社区公园研究进展 |
2.1.4 杭州市社区公园现状 |
2.2 老年人 |
2.2.1 人口老龄化现状 |
2.2.2 老年人群体划分 |
2.2.3 当代老年人群体特征 |
2.3 适老性设计及评价 |
2.3.1 适老性设计的定义及概念辨析 |
2.3.2 国内外适老性设计研究进展 |
2.3.3 国内外适老性评价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3 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基础 |
3.1 相关术语和评价研究 |
3.1.1 评价的概念和过程 |
3.1.2 评价方法 |
3.2 本文研究方法—灰色层次分析法 |
3.2.1 灰色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和运用 |
3.2.2 灰色层次分析法的技术路线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指标筛选 |
4.1 评价指标筛选的依据和思路 |
4.2 评价指标初选 |
4.2.1 实践案例梳理 |
4.2.2 相关文献资料梳理 |
4.2.3 指标初选结果 |
4.3 评价指标遴选 |
4.3.1 指标遴选的问卷设计 |
4.3.2 指标遴选的问卷结果分析 |
4.3.3 指标遴选结果 |
4.4 评价指标说明 |
4.4.1 安全性 |
4.4.2 舒适便捷性 |
4.4.3 观赏性 |
4.4.4 易于交往性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评价指标层次结构 |
5.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1 前期工作 |
5.2.2 权重计算过程 |
5.2.3 评价权重分析 |
5.3 灰色综合评价 |
5.3.1 评价灰类确定及数据集处理 |
5.3.2 三角白化权函数白化处理~([143,144]) |
5.3.3 灰色评价权向量和灰色评价矩阵 |
5.3.4 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公园实证研究 |
6.1 调查问卷设计 |
6.1.1 调查内容 |
6.1.2 调查对象 |
6.1.3 调查地点及时间 |
6.2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
6.2.1 杭州市基本情况 |
6.2.2 上城区基本情况 |
6.2.3 上城区社区公园基本情况 |
6.3 灰色分析法评价分析 |
6.3.1 横河公园灰色综合评价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3.3 馒头山公园灰色综合评价 |
6.3.4 评价结果分析 |
6.3.5 比较研究 |
6.3.6 相关性研究——单因子方差分析 |
6.4 实证研究总结与启示 |
6.4.1 问题总结 |
6.4.2 经验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7 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设计思考与建议 |
7.1 设计原则 |
7.2 设计要点 |
7.2.1 打造安全无障碍的园路环境 |
7.2.2 营造丰富多彩的功能性植物景观 |
7.2.3 提供利于康养和交往的活动空间 |
7.2.4 配套舒适独特的游憩设施 |
7.3 管理模式 |
7.3.1 公众参与式景观管理模式 |
7.3.2 智慧化运营管理模式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8.2.1 创新 |
8.2.2 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指标满意度大众问卷 |
附录二:专家问卷 |
附录三:权重计算过程及结果 |
附录四:公园评价大众问卷 |
附录五:公园灰色评价过程及结果 |
(7)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缘起: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 |
1.1.2 “建筑文脉”的厘清与诠释 |
1.1.3 地域性建筑营建现存问题的思考 |
1.1.4 长三角地区经济、气候、地貌的特殊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发展动态:系统性方法的产生与多元化实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性求解与探索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1.7.1 章节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2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认知框架 |
2.1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解析 |
2.1.1 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认知图式 |
2.1.2 传统风水学的环境观 |
2.1.3 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与作用关系 |
2.2 建筑气候学视野下的绿色营建 |
2.2.1 建筑气候学的概述:追随地方气候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
2.2.2 建筑气候调节原理:逐级调整使室内环境趋于舒适 |
2.2.3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气象参数向建筑气候转换的媒介 |
2.3 基于地貌学视角的适应性营建 |
2.3.1 地貌的成因及其特征 |
2.3.2 影响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地貌要素 |
2.3.3 基于地貌特征的绿色建筑营建的关键问题 |
2.4 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目标、原则与基本思路 |
2.4.1 目标:动态舒适 |
2.4.2 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双极控制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 |
2.4.3 基本思路:分析、提炼、转译、建立、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长三角地区地域环境的解读与分析 |
3.1 气候环境 |
3.1.1 气候特征:夏热、冬冷、潮湿、静风 |
3.1.2 气候分区:局地气候的差异 |
3.1.3 建筑气候分析:建筑气候调节策略的有效性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 |
3.2 地貌环境 |
3.2.1 地形地貌:平原水网、山地丘陵、滨海岛屿 |
3.2.2 整体格局与地貌特征:破碎地貌 |
3.3 地形气候与微气候 |
3.3.1 地形气候: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中观维度气候 |
3.3.2 微气候:与建筑室内环境直接相关的微观维度气候 |
3.4 本章小结 |
4 既有建筑“在地营建智慧”的凝炼与“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
4.1 建筑空间形态、界面构造应对“气候要素”的在地智慧 |
4.1.1 群体组合:整体的规模效应与单元的空间层级 |
4.1.2 体形系数:形体规整与较小的体形系数 |
4.1.3 朝向方位:综合太阳辐射与风向的朝向选择 |
4.1.4 空间组织:内聚型的格局与可调节的气候缓冲空间 |
4.1.5 生态界面:对不同气候要素的阻隔、渗透与交换 |
4.2 建筑建构方式应对“地貌单元”的在地智慧 |
4.2.1 群体布局:顺应地形地貌的形态格局 |
4.2.2 构成模式:以单元为构成组合的基本要素 |
4.2.3 结构体系:灵活的可扩展性、可调整性与适应性 |
4.2.4 接地方式:人居单元与地貌单元的契合性 |
4.3 绿色建筑营建模式“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
4.3.1 “地域基因库”的研选与建立 |
4.3.2 “在地营建智慧”对现代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启示 |
4.4 “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 |
4.4.1 转译的媒介:原型 |
4.4.2 转译的语境: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环境、典型个例因素 |
4.4.3 转译的路径:结构模式的拓扑转换、实体要素的变更、比例尺度的变换 |
4.4.4 转译的评价:转译差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 |
5.1 营建的对策 |
5.1.1 能源:充分把握低品位能源的利用 |
5.1.2 资源:建立资源的微循环系统 |
5.1.3 形态:建构具有应变性的建筑形态 |
5.2 气候、地貌与建筑群体设计 |
5.2.1 群体构成与地貌适应 |
5.2.2 群体建造与建筑节地 |
5.2.3 群体组织与自然通风 |
5.2.4 群体布局与太阳辐射 |
5.3 气候与建筑节能形态 |
5.3.1 平面形态与热环境 |
5.3.2 剖面设计与风环境 |
5.3.3 自遮阳的形体设计 |
5.4 地貌与实体构筑方式 |
5.4.1 下垫面的柔性应变 |
5.4.2 地形因借的气候适应 |
5.4.3 结构体系的技术支撑 |
5.5 生物气候界面的建构 |
5.5.1 内外界面的属性差异 |
5.5.2 气候要素“防”、“适”、“用”的适时调整 |
5.5.3 生物气候界面的拓扑转换 |
5.6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浙江德清张陆湾村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 |
6.1 地域环境解析 |
6.1.1 “因地而异”的自然气候、地形地貌 |
6.1.2 “因时而异”的社会与经济 |
6.1.3 “因例而异”的历史缘由 |
6.2 建成环境现状分析与原型提炼 |
6.2.1 筒屋式民居 |
6.2.2 筒屋室内热工环境实测 |
6.2.3 现存问题分析 |
6.3 现代地域性绿色农居营建方法 |
6.3.1 群体的构成与组合 |
6.3.2 宅院基本单元的建构 |
6.3.3 建筑风貌的传承与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概括与总结 |
7.2 问题与不足 |
7.3 愿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建筑气候分析图表 |
作者简历 |
(8)风景区酒店外环境设计的地域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基础 |
1.2.1 国外风景区酒店外环境设计研究状况 |
1.2.2 国内风景区酒店外环境设计研究状况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风景区酒店外环境相关理论及概念 |
2.1 风景区酒店外环境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风景区酒店的概念和类型 |
2.1.2 地域性设计的概念 |
2.2 地域性设计的特征 |
2.2.1 文化特征 |
2.2.2 场所特征 |
2.2.3 技术特征 |
2.3 理论基础 |
2.3.1 场所精神理论 |
2.3.2 批判性地域主义 |
3 风景区酒店外环境设计的要素构成与影响因素 |
3.1 风景区酒店外环境要素构成 |
3.1.1 自然构成要素 |
3.1.2 人文构成要素 |
3.2 风景区酒店外环境设计的影响因素 |
3.2.1 国际化因素的影响 |
3.2.2 地域主义因素的影响 |
3.2.3 文化消费的影响 |
3.2.4 生态发展的影响 |
3.2.5 人性需求的影响 |
4 风景区酒店外环境实例调研 |
4.1 泰国塔玛琳乡村酒店调研 |
4.1.1 地域背景介绍 |
4.1.2 酒店外环境解析 |
4.1.3 塔玛琳乡村酒店评价 |
4.2 九寨沟希尔顿酒店调研 |
4.2.1 地域背景介绍 |
4.2.2 酒店外环境解析 |
4.2.3 九寨沟希尔顿酒店评价 |
4.3 三亚喜来登酒店调研 |
4.3.1 地域背景介绍 |
4.3.2 三亚喜来登酒店解析 |
4.3.3 三亚喜来登酒店评价 |
4.4 调研酒店对比 |
5 基于地域性的风景区酒店外环境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
5.1 风景区酒店外环境的设计原则 |
5.1.1 系统性原则 |
5.1.2 因地制宜原则 |
5.1.3 地域和时代结合原则 |
5.1.4 心理和物质空间结合原则 |
5.2 结合地域特征的风景区酒店外环境设计方法 |
5.2.1 加强风景区酒店外环境空间整体性 |
5.2.2 打造风景区酒店外环境的文化特征 |
5.2.3 打造风景区酒店外环境的场所特征 |
5.2.4 打造风景区酒店外环境的技术特征 |
5.2.5 风景区酒店外环境三维创新设计 |
6 风景区酒店外环境地域性设计手法应用——以花筑山居酒店为例 |
6.1 花筑山居酒店设计思路 |
6.2 花筑山居酒店项目概况及背景 |
6.2.1 花筑山居酒店概况 |
6.2.2 花筑山居酒店外环境设计背景 |
6.3 花筑山居酒店外环境地域性设计 |
6.3.1 设计总体构思 |
6.3.2 适应地形的整体布局 |
6.3.3 平面布局与地域环境相结合 |
6.3.4 依附地形的空间组织关系 |
6.3.5 花筑山居酒店外环境地域性设计的表达 |
6.3.6 地域植被的应用 |
6.3.7 花筑山居酒店外环境设计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性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长寿之乡”湖北钟祥乡村景观空间解析及其特征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政策背景:健康人居环境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指引 |
1.1.2 学科背景:人居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的学科交叉研究方向 |
1.1.3 社会背景:人类健康与乡村人居环境的逐步重视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乡村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2 区域长寿现象的相关研究 |
1.3.3 景观生态学——景观指数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步骤与方法 |
1.5.1 研究步骤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数据来源 |
2.2 钟祥市概况 |
2.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3 历史文化概况 |
2.2.4 土地利用概况 |
2.3 钟祥市乡村的演变 |
2.3.1 整体景观格局的演变 |
2.3.2 乡村长寿现象的衍生发展 |
2.3.3 外来迁入人口与长寿现象 |
2.4 钟祥市乡村长寿现象空间分布 |
2.4.1 问题的发现 |
2.4.2 空间划分依据 |
2.4.3 空间划分结果 |
2.5 钟祥市乡村景观构成 |
3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外部自然环境空间解析 |
3.1 景观指数的选择 |
3.2 外部自然环境空间解析 |
3.2.1 气候要素解析 |
3.2.2 CLASS级别纵向解析 |
3.2.3 CLASS级别横向解析 |
3.2.4 LAND级别解析 |
3.3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外部自然环境空间的整体特征 |
3.4 乡村外部自然环境空间对乡村内部组织空间的影响 |
3.4.1 地貌景观的影响 |
3.4.2 水体景观的影响 |
3.4.3 林地景观的影响 |
3.4.4 整体自然景观影响下乡村类型的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4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内部组织空间解析 |
4.1 宏观视角下乡村内部组织空间解析 |
4.1.1 景观指数的选择 |
4.1.2 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 |
4.1.3 乡村聚落的空间规模 |
4.1.4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
4.2 微观视角下乡村内部组织空间解析 |
4.2.1 农业生产景观解析 |
4.2.2 建筑景观解析 |
4.2.3 道路景观解析 |
4.2.4 公共空间——绿地景观解析 |
4.3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内部组织空间景观特征总结 |
4.3.1 钟祥市乡村内部组织空间景观单体特征 |
4.3.2 钟祥市乡村内部组织空间景观总体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钟祥市区域长寿现象与乡村景观空间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5.1 钟祥市乡村景观特征总结 |
5.1.1 各景观要素单元特征 |
5.1.2 整体景观空间特征 |
5.2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景观特征评价 |
5.2.1 区域长寿现象下的乡村景观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评价方法 |
5.2.3 评价结果 |
5.3 区域长寿现象与乡村景观空间特征相关性分析 |
5.3.1 乡村居民长寿水平指数研究 |
5.3.2 区域长寿水平指数与景观空间相关性分析 |
5.3.3 显着性指标线性回归分析 |
5.4 钟祥市乡村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1 地貌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2 水体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3 林地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4 聚落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5 生产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6 建筑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5.4.7 绿地景观特征与区域长寿现象 |
6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健康性保护与优化发展策略 |
6.1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的优化与提升 |
6.1.1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的现状发展问题 |
6.1.2 钟祥市乡村景观优化基本原则 |
6.1.3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优化路径 |
6.2 长寿现象下的钟祥市乡村景观保护与延续 |
6.2.1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保护机制构建 |
6.2.2 钟祥市乡村景观空间保护策略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10)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 ——以泰山彩石溪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森林康养理论研究进展 |
1.2.1 森林康养的概念和内涵 |
1.2.2 森林康养功能的评价 |
1.3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进展 |
1.3.1 国内外康养基地建设 |
1.3.2 康养设计方法研究 |
1.3.3 森林康养规范的制定 |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资源概述 |
2.1.2 人文资源概况 |
2.1.3 景观资源概况 |
2.2 观测方法 |
2.2.1 样地筛选 |
2.2.2 典型性样地 |
2.2.3 户外调查安排 |
2.3 康养因子测量方法 |
2.3.1 基于人体感官的康养因子选择 |
2.3.2 空气因子 |
2.3.3 体感因子 |
2.3.4 视听因子 |
2.4 数据处理 |
2.4.1 康养因子评价 |
2.4.2 康养效果综合评价 |
2.4.3 地统计学分析 |
2.5 规划设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康养因子质量分析与评价 |
3.1.1 空气因子 |
3.1.2 体感因子 |
3.1.3 视听因子 |
3.1.4 康养因子等级分布特征 |
3.2 康养因子空间格局分析 |
3.2.1 康养因子空间变异结构 |
3.2.2 康养因子空间分布特征 |
3.2.3 康养效果评价 |
3.2.4 康养因子分析小结 |
3.3 康养基地设计 |
3.3.1 设计目标、理念及原则 |
3.3.2 景区总体规划 |
3.3.3 森林康养项目设计 |
4 讨论 |
4.1 景区康养效果测定方法 |
4.2 不同样地类型康养因子特征 |
4.3 典型性样地康养因子空间分布特征 |
4.4 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方法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资助项目 |
四、加强“小气候”建设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D]. 刘宣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党家村和灵泉村街巷尺度与微气候的关系及应用研究[D]. 刘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泰山景区油松纯林和油松麻栎林主要康养因子的时空变化[D]. 万家隆.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4]青岛市黄岛区不同风景林林分改造初期康养因子分析[D]. 吴翔.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研究[D]. 朱静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6]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D]. 唐茜. 浙江大学, 2021(01)
- [7]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D]. 郑媛. 浙江大学, 2020(01)
- [8]风景区酒店外环境设计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 白雨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长寿之乡”湖北钟祥乡村景观空间解析及其特征初探[D]. 蒋苏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 ——以泰山彩石溪景区为例[D]. 敬济豪.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标签:景观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