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强化班集体的自我教育功能——当前高师班级工作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吴立德[1](1993)在《论强化班集体的自我教育功能——当前高师班级工作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文中指出 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学教师。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师院校的班级工作必须改革,其中如何培养高师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当前,高师院校的班级工作,有的是班主任制,有的是辅导员制。班主任或辅导员都必须十分重视培养高师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这不仅是稳定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而且是将高师生培养成为
赵祖地[2](2014)在《高校德育评估研究》文中指出“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居于高等教育核心部位的高校德育,在全面完成高等教育根本任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注和研究高校德育评估是高校德育的理想诉求、高校德育评估实践的呼唤,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本研究以高校德育评估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手段与方法,借鉴教育评估及德育学的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对高校德育评估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探讨高校德育评估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以何实现;分析与审视当前高校德育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源”入手,依次对高校德育的评估本源、评估理论、评估方法、评估应用等进行深入探讨,试图为建构高校德育评估理论体系添砖加瓦。针对当前高校德育评估理论与实践实际,本研究对德育评估的本源与逻辑起点进行梳理与研究,着力追溯德育评估的理论本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评估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德育评估思想是德育评估的指导思想,中国传统德育评估思想、西方德育评估思想是德育评估思想资源,德育价值论、教育评估论及其它相关学科理论是德育评估的理论基础。高校德育评估理论建设是高校德育评估研究的核心。在探索“德育评估的一般原理”的基础上,对德育评估的系统及特征、德育评估的要素与结构等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认识与把握德育评估的本质与规律,以期构建高校德育评估理论之内核。高校德育评估系统是为了实现高效德育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各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它包括德育评估的主体、德育评估客体、德育评估介体等要素,是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高校德育评估结构包括过程结构、要素结构及要素关系等。高校德育评估本质是一种认识、是一种价值判断、是评估客体的对象化反映。高校德育评估的规律包括德育评估系统外适律、德育评估要素耦合律、德育评估量质统一律等。探索切实可行的、可重复的、科学的高校德育评估方法是高校德育评估研究的重要任务。充分运用数学理论、教育统计学原理,着力在德育评估方案的制定、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德育评估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德育评估结果检验与结果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丰富德育评估理论。德育评估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是德育评估方案制定的重点;高校德育评估标准的编制与量表、高校德育评估指标的权重与权集是高校德育评估的指标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高校德育评估信度、效度、可靠度检验是德育评估结果检验的核心;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诊断、德育评估结果的反馈是德育评估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最后环节。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具体的、生动的德育评估实践。德育评估是对德育过程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无论是德育各个工作环节的过程,还是德育终端的结果,都在实践领域。因此,必须根据德育评估的对象领域,分别从学校层面,院系层面,年级班级层面,学生个体层面的德育评估进行研究,以真正认识与把握高校德育评估规律。最后,从学科的视角,观照和审视高校德育评估,提出了高校德育评估的学科构想。“高校德育评估”有自身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领域与研究对象;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即德育评估的概念、原理、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有自身的研究方法,即德育评估“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初步具备作为“高校德育评估”独立学科的要素条件。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能否顺利“产生”并得到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意义,取决于它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价值,取决于它对未来教育科学、德育科学体系完善的贡献。
敬辉蓉[3](2001)在《高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人力资源主宰其经济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使得知识成为主要生产要素,最重要的生产力。知识经济是依赖于人才创新的经济,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于高质量的师资。高师院校作为专业的教师资源开发部门,在长期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高枕无忧的办学作风,使得所培养的师范生专业知识面窄,师范技能低下,适应不了现代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新世纪教育体制改革的挑战,高师在自由招生、自主管理和双向选择的教育体制下,只有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办出特色,才能寻找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本论文所探讨的高师人力资源开发是指通过高师院校提供专业的、具有丰富现代教育科学知识和相当学科知识水平、善于培养从事各级教育的教师的稀有高师资源和教育、管理、服务,使初进高师初始形态的人力资源(学生)得到加工改造,成为具有相当品质水平、健康水平、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合格教师资源的过程,本文在客观分析现行高师人力资源(学生)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面向21世纪进行高师人力资源(学生)开发的战略意义,通过展望21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制订科学的高师人力资源(学生)开发目标和落实开发目标的实施对策。
臧宏毅[4](2009)在《论高中生的集体教育》文中研究指明集体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在集体中并通过集体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一个关系到中国教育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方向的,具有导向性的重大课题。高中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集中接受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比较广泛接触社会经验的时期,因此高中德育工作是集体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新时期的学校教育要培养创新性人才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必须充分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张扬个性,重视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教育思想体系,并把它充分运用到高中德育工作中,研究集体教育理论在高中德育工作中如何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让学生在集体中最大限度地受到教育,有利于高中德育工作中教师潜能的开发;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利于教师理论素养、理论水平的提高,对教师的工作及学生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拟从三个部分对新时期集体教育在高中德育中的运用及实现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集体教育的理论概述,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一是集体教育思想的提出,从古罗马大教育家昆体良(MarcusFabius Quintilianus)第一次提出集体教育的概念,到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以及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学家对集体教育思想的发展谈了集体教育的内涵,并从社会性、导向性和自治性三个方面阐述了集体教育的本质特点。二是集体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主要从我国集体教育的内容,以及新时期我国集体教育内容和范畴等方面发展的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高中德育加强集体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高中德育的特殊性必须加强集体教育,从高中德育对象、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三个角度分析了高中德育的特殊性要求进行集体教育。二是集体教育在高中德育中的功能,包含组织和教育集体,增强凝聚力;指导集体自我教育并对集体成员进行教育;发展集体成员个性,培养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等三个要点。第三部分为当前高中德育中集体教育的实践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班集体建设中的集体教育,二是课堂教学中的集体教育,三是社团活动中的集体教育,四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集体教育,结合高中德育的教学实际,对如何在高中德育工作中运用集体教育进行实践探索。最后补充了在高中德育集体教育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教师集体的建设问题,二是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的关系问题。
刘艾清[5](2017)在《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紧扣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按照“为什么构建——基于什么构建——如何构建——构建出什么”的逻辑思路开展研究。“为什么构建”。首先,学习力,是学习型社会对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是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素养的时代诉求,是“学会学习”的要求。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研究,是发展高中生学习力、改进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完善高中课程体系和丰富高中校本课程研究等方面的需求。具有丰富学习力理论研究、开创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研究、开创学习学校本课程研究等理论意义;具有开发高中生学习力体系、研制学习力发展指导调查工具、开发《学习力发展指导》校本课程等实践意义。其次,当前研究现状表明:我国的学习力研究,关注度高,期刊文献数量多,注重学习力内容系统研究;但是研究不深入、与学校改革联系不紧密、缺少发展指导课程研究,尤其高中生学习力研究最为薄弱。再次,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中生学习力水平中等,有待提升;学习力发展指导重视不够,有待加强;《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需求强烈,有待研制。因此,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研究势在必行。“基于什么构建”。重点构建了高中生学习力体系,作为发展指导课程的内核。采用理论分析,基于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借鉴,构建学习力体系初稿;运用专家咨询法,对来自研究机构、高校和高中的15位专家,进行学习力体系初稿的意见咨询;统计、分析并采纳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并确定学习力体系为: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认知、学习技能、学习能倾)、学习习惯(内在处理、过程运行、时间管理)。其次,还基于如下三方面参考:英国的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问卷调查反馈的高中生对课程内容系统的需求;访谈反馈的专家、校长和教师对本课程构建的意见和建议。“如何构建”。首先,确定课程定位:本课程作为拓展型校本课程,具有养成师生关注学习力发展的意识、形成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策略系统和培养高中生学习力持续发展的素养等课程功能。其次,确定课程理念,包括:注重发展“学会学习”核心素养、重视高中生的学习经验、以高中生学习力发展实践为中心、高中生自主发展与教师指导结合。再次,论述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四个课程要素的构建。最后,明确了研制课程纲要和编制学材,作为该课程的课程文本。“构建出什么”。构建了课程样例,即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校本课程,通过课程纲要和学材这两类课程文本来呈现。首先,根据课程构建思路,编制课程纲要,包括:课程概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学时安排等内容。其次,基于课程纲要,构建简易版的学材,包括五个单元:学习力概述、“我”的学习力测评、推动“学习动力”、发展“学习能力”、形成“学习习惯”。本研究在理论建树、工具使用、材料挖掘和理论应用等方面,有所创新。首先,理论建树创新:开创了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研究,课程研制过程规范,填补了学习学校本课程研究的空白;重新界定学习力概念,研制了高中生学习力体系,丰富了学习力理论研究。其次,工具使用和材料挖掘创新:设计了“学习力体系”专家咨询问卷,收集专家对学习力体系初稿的修改意见;设计了学习力发展指导的高中生调查问卷和课程专家、校长、教师的访谈提纲,收集和挖掘一手材料,了解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和课程需求等现状,确保研究工作有理有据。最后,理论应用创新:基于课程构建的理论研究,开发了《学习力发展指导》的课程纲要和学材。本研究尚未开展学习力影响因素深入研究、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实践研究和《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推广实验,后续将就此开展深入研究。
程志杰[6](2015)在《高校班集体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学生班集体是大学生在校最基本的归属单位,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最基层组织,是高校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学分制的实施、虚拟网络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新的就业政策的刺激、80、90后大学生的独特个性、少数民族和国际留学生对大学生群体结构的改变及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等因素的深刻影响下,高校学生班集体的观念有所弱化、功能有所退化、凝聚力有所下降。基于此,本研究为实证性研究,分别选取“985、211”高校(东北大学)、“211”高校(辽宁大学)、“省部共建”(西北师范大学)的学生和老师为调研对象,相关数据较以往有关研究覆盖面更广、更科学、更具有说服力。该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高校班集体建设尝试性的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班集体建设内容进行了划定。同时,本文也打破了以往对班集体自身建设进行的孤立研究,运用治理理论对与班集体建设关系密切的外部力量进行了研究,即对院校领导、班主任、班导师和辅导员、课任教师、学生家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班集体建设打开了全新视野。本文的研究成果对高校班集体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对高校班集体的后续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本论文主要包括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论述了高校班集体的内涵,明确提出了高校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高校班集体的结构、高校班集体的功能和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对东北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班集体建设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对三所高校部分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老师的访谈,论述了当前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成绩与不足。第四部分:结合访谈结果,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四个方面,对高校班集体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剖析。第五部分:针对当前高校班集体建设存在的不足,在第四部分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强班集体思想建设、抓好班集体组织建设、提升班集体文化建设、促进班集体学风建设、完善班集体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优化高校班集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高振宇[7](2012)在《近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儿童问题研究:儿童史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初法国“年鉴学派”的兴起标志着西方史学的重大转向,从此以普通大众之日常生活及其变迁为研究焦点的社会史横空出世。在社会史狂飙突进的运动中,借助法国史学家阿里耶斯的大作《童年的世纪:家庭生活的社会史》,儿童史作为一门研究领域于20世纪60年代宣告诞生。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之后,西方儿童史学的研究焦点已经日益从儿童观的演化史转移到对儿童声音的还原和其力量的揭示上。在中国,学者对儿童史的基础研究还很少,儿童史的学科建设问题才刚刚被提上议程;对儿童观的研究虽然受到多个学科领域学者的青眯,但这些研究尚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史料方面,过度倚重知识分子的论着和官方档案,缺乏对与一般民众有关的史料的挖掘和利用;二则存在明显的“革命论”倾向,夸大了“五四时期”在现代儿童观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三是对学校教育议题的关注不足。此外,对历史上儿童的生活体验,以及他们重构社会文化的力量等方面的研究也处于空白的状态。本论文的诞生即在为解决以上问题迈出最初的一步,因为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利用自传、口述历史、校史等新史料,藉由对1902-1949年这段时期中国学校教育的重新审视,不仅探讨了彼时中国官方、知识分子和社会大众在儿童议题上的基本观念,证明“五四时期”并不完全是中国童年的“发现期”;而且揭示了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和他们扞卫自己的权益、影响成人世界的力量。全文由三个部分八大章所构成,兹分述如下:第一部分为“社会和家庭环境下的儿童”,旨在展示国家、社会、家长和儿童围绕受教育权问题所展开的各种博弈,主要分成两章来叙述:第一章分析了儿童参与各种劳动与受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重点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在处理这对关系时的基本看法与实际作为;第二章探索了家庭内部有利或不利于儿童实现受教育权的各种因素,以及儿童为扞卫这项权益所采用的各种策略。第二部分为“学校教育制度中的儿童”,重在呈现学校制度框架中国家、学校、家长和儿童之间的权力关系,由三章所构成:第三章探讨了在义务教育制度建立与实施的过程中,国家和家长对待儿童教育的态度,及他们各自履行义务的情况;第四章和第五章则分别从惩罚和自治两个角度反映了近代中国学校管理制度的现代化进程,及儿童为促进这种现代化所做出的贡献。第三部分为“课程与教学中的儿童”,重在还原各方在建立儿童本位的课程与教学体系过程中的实际贡献,也由三章组成:第六和第七两章主要揭示了国家和知识分子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后的儿童观因素;第八章则通过描述儿童在课堂内的学习生活和课堂外的业余生活,展现了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地方政府在儿童议题上的具体观念与做法。
刘家访[8](2002)在《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兴起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总体走向看,主要是朝着灵活而民主的方向迈进,呈现出由刚性向柔性的转变。本研究是在对课堂管理行为研究的反思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其理论,以求构建适合于我国具体情况的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理论与模式。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前言:阐述这一论题的提出、研究思路、研究构架和研究意义,概要介绍了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的基本取向。 第一部分: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的历史探讨。首先对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阶段划分,对每一阶段研究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总结;其次,对国外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理论构建与模式进行了介绍,认为各种理论模式各有优劣,应综合运用;第三,对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的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未来的有效课堂管理行为将更加关注学生,重视课堂中的交往与互动,重视理论取向的多元化和对学生的激励。历史研究为以下的有效课堂管理行为思想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第二部分: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基础与特点,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对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出发,探讨其给予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的启示;二是分析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本质与特点,从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出发,探明有效课堂管理行为所具有的特点与本质,认为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积极行为的谋划,其特点是教育性、及时性、参与性、规范性与操作性的有机结合。 第三部分: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取向与类型。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取向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本研究认为,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取向是以质量为核心,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团队精神为保障,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第四部分: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过程分析。将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过程分为从目标制定、环境与纪律的构建以及积极行为的促进、问题行为的处理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几个相互连接的过程。 第五部分: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策略。首先分析了我国现有的课堂管理行为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其次,分析了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环境构建,物理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两个方面探讨了有利于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环境所应当具备的特征;第三,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纪律制定,说明了纪律对于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积极意义以及纪律的制定与执行应注意的问题;第四,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具体实施策略,从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目标制定选择行为目标、积极行为的促进和问题行为的处理几个方面所需要的策略进行了分析;第五,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孙振国[9](2014)在《农村初中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莘塔中学为例》文中指出班级是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形成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即由起初的松散组合群体,逐渐演变为有组织的合作团体,最终形成健全完善的班集体。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班级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莘塔中学的个案和目前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探讨,发现农村初中班级管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教育理念相对落后,班级内部缺乏民主;师生素质相对薄弱,管理内容过于片面;教育投入相对较少,管理形式过于封闭;班级活动相对较少,管理方法相对单一。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班级管理思想感性化,缺少理论性;班级管理短期化,缺少持续性;班风建设随意化,缺少系统性;班级活动表象化,缺少实效性。为解决以上问题,可采取构建班级有效管理的如下四个策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规划班级管理发展目标;遵循班级形成规律,提高班级有效管理水平;遵循班风建设规律,实现班级管理方式转变;遵循班级活动规律,增强班级管理实效。
胡冉冉[10](2020)在《少先队活动中小学生班集体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班集体意识的培养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集体观念、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十分重要。少先队活动以其鲜明的活动主题、多元的组织形式、活泼的活动方式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这种主题鲜明的集体活动,亦是培育小学生良好班集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与有效路径。然而,关于如何通过少先队活动培养小学生班集体意识的论题,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依旧薄弱,且不系统。在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少先队活动也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小学生班集体意识方面的独特优势。由此,专题探讨少先队活动培养小学生班集体意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的主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部分主要对选题的缘由、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采用的方法诸问题,作了概要式、前提性的阐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少先队活动如何成为培养小学生班集体意识的重要路径;第三部分则以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少先队活动培养小学生班集体意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作了基于数据分析与访谈调查的阐述,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目前少先队活动在培养小学生班集体意识方面存在重视程度不足、主题活动匮乏、活动内容片面、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源于家庭教育观念、学校态度、辅导员专业素养、少先队活动设计不良等多方面原因;第四部分主要从通过活动强化班集体意识的渗透、创新少先队的活动内容、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提高辅导员的能力、共育班集体意识的良好环境诸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二、论强化班集体的自我教育功能——当前高师班级工作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强化班集体的自我教育功能——当前高师班级工作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德育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 高校德育的理想诉求 |
(二) 高校德育评估实践的呼唤 |
二、研究综述 |
(一) 高校德育评估相关问题研究 |
(二) 高校德育评估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构架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构架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德育评估现实反思 |
一、高校德育评估及相关概念之厘清 |
(一) 高校德育及价值的辨识 |
(二) 高校德育目标的审视 |
(三) 高校德育评估涵义的把握 |
二、高校德育评估价值之追问 |
(一) 高校德育评估何以必要 |
(二) 高校德育评估何以可能 |
(三) 高校德育评估如何实现 |
三、高校德育评估问题之探寻 |
(一) 高校德育评估总体情况 |
(二) 高校德育评估存在的问题 |
(三) 高校德育评估问题之根源 |
第二章 高校德育评估本源追溯 |
一、中西德育评估思想 |
(一) 中国传统德育评估思想 |
(二) 西方德育评估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德育评估思想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评估思想 |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德育评估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
(一) 认识论 |
(二) 价值论 |
四、现代教育评估理论 |
(一) 教育测量理论 |
(二) 教育评估描述理论 |
(三) 教育评估判断理论 |
(四) 教育评估建构理论 |
第三章 高校德育评估理论探析 |
一、高校德育评估的一般原理 |
(一) 高校德育评估的过程与特点 |
(二) 高校德育评估的原则 |
(三) 高校德育评估的功能 |
二、高校德育评估的系统 |
(一) 系统与高校德育评估系统 |
(二) 高校德育评估系统的基本特征 |
(三) 高校德育评估体系统的地位与作用 |
三、高校德育评估的要素 |
(一) 高校德育评估的主体 |
(二) 高校德育评估的客体 |
(三) 高校德育评估的介体 |
四、高校德育评估的结构 |
(一) 高校德育评估的过程结构 |
(二) 高校德育评估的要素结构 |
(三) 高校德育评估的要素关系 |
五、高校德育评估的本质 |
(一) 德育评估的本源性探索 |
(二) 高校德育评估内涵的辨识 |
(三) 高校德育评估的本质规定 |
六、高校德育评估的基本规律 |
(一) 高校德育评估系统外适律 |
(二) 高校德育评估要素耦合律 |
(三) 高校德育评估量质统一律 |
第四章 高校德育评估方法求索 |
一、高校德育评估方案的设计 |
(一) 高校德育评估方案 |
(二) 高校德育评估方案的设计步骤 |
二、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
(一) 高校德育评估指标及体系 |
(二) 高校德育评估体系标准及编制 |
(三) 高校德育评估指标的权重与权集 |
(四) 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形成 |
三、高校德育评估信息的搜集与运用 |
(一) 高校德育评估信息的特征 |
(二) 高校德育评估信息的搜集 |
(三) 高校德育评估信息的处理 |
四、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检验 |
(一) 高校德育评估信度的检验 |
(二) 高校德育评估效度的检验 |
(三) 高校德育评估可靠性的检验 |
五、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处理 |
(一) 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检验 |
(二) 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诊断 |
(三) 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反馈 |
(四) 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正确对待 |
第五章 高校德育评估实践运用 |
一、学校层面德育评估 |
(一) 学校层面德育评估的特点 |
(二) 学校层面德育评估指标及体系 |
(三) 学校层面德育评估的实施 |
二、院系德育工作评估 |
(一) 院系德育工作评估内容 |
(二) 院系德育工作评估指标要素 |
(三) 院系德育工作评估的实施 |
三、班级与年级德育工作评估 |
(一) 班级与年级德育工作评估实现条件 |
(二) 班级与年级德育工作评估的功能 |
(三) 班级与年级德育工作评估的内容与指标体系 |
(四) 班级与年级德育工作评估的组织与实施 |
四、学生品德评估 |
(一) 学生品德评估的原则 |
(二) 学生品德评估的内容 |
(三) 学生品德评估指标要素及标准 |
(四) 学生品德评估的施行 |
结束语 走向学科的高校德育评估 |
一、高校德育评估的学科观照 |
(一) 高校德育评估研究对象的观照 |
(二) 高校德育评估知识系统的观照 |
(三) 高校德育评估研究方法的观照 |
二、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构想 |
(一) 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基本内涵 |
(二) 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逻辑起点 |
(三) 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理论借鉴 |
(四) 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研究任务 |
(五) 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前景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高师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
2.1 人力资源的内涵 |
2.2 高师人力资源的界定 |
2.3 高师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 |
2.4 目前高师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2.4.1 目前高师人力资源开发目标设立陈旧,脱离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
2.4.2 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
2.4.3 高师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单一 |
3 进行高师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意义 |
3.1 高师人力资源开发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
3.2 高师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
3.3 高师人力资源的开发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3.4 高师人力资源的开发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4 21世纪对高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 |
4.1 知识经济要求对高师人力资源开发设定科学的目标 |
4.1.1 知识经济要求开发的未来教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
4.1.2 知识经济要求高师开发的未来教师要有较强的教育能力 |
4.1.3 知识经济要求高师开发的未来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 |
4.1.4 知识经济要求高师开发的未来教师具有良好的情绪智力 |
4.2 21世纪要求高师选择高效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
4.2.1 21世纪要求高师形成立体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
4.2.2 21世纪要求高师人力资源开发充分有效利用虚拟网络空间 |
4.2.3 知识经济要求高师变单一的职前开发为职前、职后双向开发 |
4.2.4 21世纪要求高师人力资源开发,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协调开发 |
5 面向21世纪高师未来教师资源开发目标及实施对策 |
5.1 建立面向21世纪高师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目标 |
5.1.1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目标 |
5.1.2 较强的教育能力目标 |
5.1.3 高尚的人格目标 |
5.1.4 优良的情绪智力目标 |
5.2 面向21世纪高师人力资源开发目标实施对策 |
5.2.1 形成高师、学生、社会用人单位立体的开发模式 |
5.2.2 注重智力因素开发的同时,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
5.2.3 充分有效利用虚拟网络空间的育人功能 |
5.2.4 加强在职师范教育,形成师资的终身开发体系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论高中生的集体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集体教育理论概述 |
(一) 集体教育思想的提出 |
1、集体教育的内涵 |
2、集体教育的特点 |
(二) 集体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 |
1、我国集体教育的主要内容 |
2、新时期我国集体教育的新发展 |
二、高中德育加强集体教育的必要性 |
(一) 高中德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加强集体教育 |
1、高中德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加强集体教育 |
2、高中德育目标的特殊性要求加强集体教育 |
3、高中德育内容的特殊性要求加强集体教育 |
(二) 集体教育在高中德育中的功能 |
1、组织和教育集体,增强凝聚力 |
2、指导集体自我教育并对集体成员进行教育 |
3、发展集体成员个性,培养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
三、当前高中德育集体教育的实践运用 |
(一) 班集体建设中的集体教育 |
1、班风建设中的集体教育 |
2、班干部培养中的集体教育 |
3、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集体教育 |
(二) 课堂教学中的集体教育 |
1、课堂教学纪律教育中的集体教育 |
2、课堂教学人际关系中的集体教育 |
(三) 集体活动中的集体教育 |
1、班级活动中的集体教育 |
2、学生社团活动中的集体教育 |
3、学生自治组织中的集体教育 |
(四)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集体教育 |
1、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集体教育 |
2、校风建设中的集体教育 |
(五) 实践中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 |
1、高中德育集体教育中教师集体的建设问题 |
2、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的关系问题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问题和假设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假设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习力”界定 |
(二)“课程”界定 |
三、研究目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中小学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一)总体情况 |
(二)内容系统研究 |
(三)评价研究 |
(四)发展策略研究 |
(五)发展指导课程研究 |
二、成就与薄弱之处 |
(一)国外研究有系统性,国别不广泛 |
(二)我国研究关注度高,系统不完整 |
三、发展趋势 |
(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实证研究紧密结合 |
(二)实践研究与学校改革紧密结合 |
(三)学生自主提升和教师指导紧密结合 |
(四)发展策略研究与课程研究紧密结合 |
第三章 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一)了解高中生学习力现状 |
(二)了解学习力发展指导现状 |
(三)了解《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需求 |
二、调查工具编制 |
(一)调查工具的初步编制 |
(二)调查工具试测及结果分析 |
(三)正式调查工具说明 |
三、调查实施 |
(一)高中生问卷调查实施 |
(二)访谈调查实施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习力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二)学习力发展指导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三)课程需求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五、调查结论 |
(一)学习力水平中等,有待提升 |
(二)学习力发展指导重视不够,有待加强 |
(三)《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需求强烈,有待研制 |
六、发展建议 |
(一)努力提升高中生学习力水平 |
(二)教师为主指导高中生学习力发展 |
(三)研制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校本课程 |
第四章 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内核:学习力体系 |
一、构建学习力体系的理论依据 |
(一)经典学习理论发展历程:逐渐发现学习者内在力量 |
(二)整体主义学习观:在整体前提下关注学习者内部系统 |
(三)学习维度理论:在主客体视角中关注学习者内在维度 |
(四)上述学习理论对学习力体系构建的启示 |
二、构建学习力体系的现实借鉴 |
(一)政策梳理:“学会学习”和学习素养要求 |
(二)原点考察:高中生学习叙事 |
(三)上述现实借鉴对学习力体系构建的启示 |
三、学习力体系构建 |
(一)学习力要素解析 |
(二)学习力体系专家咨询论证 |
(三)学习力体系的确立及内在关系 |
第五章 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思路 |
一、明确课程定位 |
(一)类型定位 |
(二)功能定位 |
二、确定课程理念 |
(一)理念依据 |
(二)课程理念 |
三、构建课程要素 |
(一)学习目标 |
(二)学习内容 |
(三)学习方式 |
(四)学习评价 |
四、编制课程文本 |
(一)研制课程纲要 |
(二)编制学材 |
第六章 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样例 |
一、课程纲要样例 |
(一)课程概述 |
(二)学习目标 |
(三)学习内容 |
(四)学习方式 |
(五)学习评价 |
(六)学时安排 |
二、学材样例(简易版) |
单元一 学习力概述 |
单元二“我”的学习力测评 |
单元三 推动“学习动力” |
单元四 发展“学习能力” |
单元五 形成“学习习惯” |
第七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一)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研究不受重视,基础薄弱 |
(二)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现状不尽如意,有待加强 |
(三)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内核,合理恰当 |
(四)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有理有例 |
(五)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研究构思,严密可行 |
二、创新之处 |
(一)开创了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研究 |
(二)研制了高中生学习力体系 |
(三)编制了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现状调查工具 |
(四)编制了《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纲要和学材 |
三、研究局限 |
(一)未开展学习力影响因素深入研究 |
(二)未开展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实践研究 |
(三)未开展《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推广实验 |
四、后续研究 |
(一)开展学习力影响因素研究 |
(二)开展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实践研究 |
(三)开展《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推广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高校班集体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证分析法 |
1.4.3 统计分析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5.1 概念创新 |
1.5.2 理论创新 |
第2章 高校班集体建设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班集体 |
2.1.2 高校班集体 |
2.1.3 高校班集体建设 |
2.2 高校班集体的结构 |
2.2.1 班集体内部结构 |
2.2.2 班集体外部关系结构 |
2.3 高校班集体的功能 |
2.3.1 班集体具有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
2.3.2 班集体具有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功能 |
2.3.3 班集体具有促使学生社会化发展功能 |
2.3.4 班集体具有满足学生需要的功能 |
2.3.5 班集体具有服务功能 |
2.3.6 班集体具有组织协调功能 |
2.4 高校班集体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行为科学理论 |
2.4.2 治理理论 |
第3章 高校班集体建设的现状分析 |
3.1 高校班集体建设现状调查 |
3.1.1 高校班集体建设调查的基本方法 |
3.1.2 高校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情况 |
3.2 高校班集体建设取得的成绩 |
3.2.1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
3.2.2 班集体评优体制和管理体制较为健全 |
3.2.3 特色校园文化活动逐渐增多 |
3.3 高校班集体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班集体思想建设不足 |
3.3.2 班集体组织建设不够 |
3.3.3 班集体文化建设匮乏 |
3.3.4 班集体学风建设不良 |
3.3.5 班集体制度建设不全 |
第4章 高校班集体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社会因素 |
4.1.1 新的就业政策的刺激 |
4.1.2 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
4.1.3 互联网络的冲击 |
4.1.4 校园周边环境的影响 |
4.2 学校因素 |
4.2.1 校园环境的影响 |
4.2.2 学分制改革的影响 |
4.2.3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 |
4.2.4 高校扩招及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影响 |
4.3 家庭因素 |
4.3.1 家长的文化素养对大学生个性和爱好的影响 |
4.3.2 家庭经济背景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
4.3.3 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 |
4.3.4 家庭氛围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
4.4 个人因素 |
4.4.1 个人性格的影响 |
4.4.2 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及价值观的影响 |
4.4.3 学生生源背景差异的影响 |
4.4.4 个人兴趣、爱好的影响 |
第5章 高校班集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思想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
5.1.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
5.1.2 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
5.1.3 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
5.1.4 提升院校领导、辅导员及家长的班集体建设意识 |
5.2 抓好组织建设,强化班集体核心领导力量 |
5.2.1 合理设置班干部岗位 |
5.2.2 合理选拔班集体干部 |
5.2.3 加强班集体干部培养 |
5.2.4 重视辅导员的培养和选拔 |
5.3 提升文化建设,增强班集体建设的软实力 |
5.3.1 确立班集体共同奋斗目标 |
5.3.2 培育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 |
5.3.3 提升班集体活动的质量 |
5.3.4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
5.3.5 加强班风建设 |
5.4 促进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
5.4.1 加强思想教育 |
5.4.2 严格考纪考风 |
5.4.3 强化制度管理 |
5.4.4 引入竞争机制 |
5.5 完善制度建设,保证班集体建设有章可循 |
5.5.1 班集体规章制度的制定 |
5.5.2 班集体规章制度的执行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7)近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儿童问题研究:儿童史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走向儿童史学 |
第一节 儿童史学的兴起与发展 |
一、儿童史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儿童史学的起步 |
三、儿童声音与力量的再现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架构 |
一、研究的目的与假设 |
二、研究的时间期限 |
三、研究的对象 |
四、概念架构:现代儿童观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
第一部分 社会与家庭环境下的儿童 |
第一章 劳动与儿童教育的冲突和融合 |
第一节 工厂劳动与儿童的教育 |
第二节 商店学徒的工作与教育 |
第三节 家务、农业劳动与儿童的教育 |
第二章 家庭关系中的儿童教育 |
第一节 家长对儿童上学的支持 |
第二节 早婚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儿童对受教育权的扞卫 |
第二部分 学校教育制度中的儿童 |
第三章 义务教育体系的确立与完善 |
第一节 建立义务教育的背景与目的 |
第二节 义务教育的实施:国家与家长之间的角力 |
第四章 学校对儿童的惩罚机制 |
第一节 学校惩罚体系的演变历程简述 |
第二节 私塾内的体罚现象与各方的反应 |
第三节 中小学校的处罚现象与儿童的反抗 |
第五章 儿童自治问题 |
第一节 儿童自治事业的发展历程简述 |
第二节 儿童自治机构的组织框架与实际职权 |
第三节 儿童自治名义下的学生运动 |
第三部分 课程与教学中的儿童 |
第六章 学前教育改革与童年观念的初步确立 |
第一节 阶段教育的区分与联络 |
第二节 兴趣教育的盛行 |
第三节 个别指导与团体授课之间的张力 |
第四节 走近儿童生活的课程 |
第七章 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儿童观的演变 |
第一节 阶段教育的确立与改革 |
第二节 儿童的个体差异与课程开发 |
第三节 意识形态控制与课程 |
第四节 老解放区的课程改革 |
第八章 儿童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体验 |
第一节 课堂内的学习生活 |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
结论与建议 |
一、本文的基本结论 |
二、对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反思和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构想 |
第一章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的历史探讨 |
一、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的历史阶段 |
二、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
三、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的趋势 |
第二章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基础与特点 |
一、 课堂管理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本质和特点 |
第三章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取向与类型 |
一、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取向 |
二、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类型 |
第四章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过程 |
一、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组织类型 |
二、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过程模式 |
第五章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策略 |
一、 课堂管理行为的问题及成因 |
二、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环境构建策略 |
三、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纪律的制定策略 |
四、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具体实施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农村初中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莘塔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莘塔中学班级管理现状综述 |
(一) 莘塔中学简介 |
(二) 莘塔中学班主任岗位设置状况 |
(三) 莘塔中学班主任月考核办法 |
二、农村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
(一) 存在问题 |
1、教育理念相对落后,班级内部缺乏民主 |
2、师生素质相对薄弱,管理内容过于片面 |
3、教育投入相对较少,管理形式过于封闭 |
4、班级活动相对较少,管理方法相对单一 |
(二) 原因探析 |
1、管理理念感性化,缺少理论性 |
2、管理内容短期化,缺少持续性 |
3、班风建设随意化,缺少系统性 |
4、班级活动表象化,缺少实效性 |
三、农村初中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探究 |
(一) 指导思想 |
1、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
3、和谐有序的班级观 |
(二) 对应策略 |
1、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规划班级管理发展目标 |
2、遵循班级形成规律,提高班级有效管理水平 |
3、遵循班风建设规律,实现班级管理方式转变 |
4、遵循班级活动规律,增强班级管理实践效果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少先队活动中小学生班集体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促进小学生班集体意识的发展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
2.少先队活动是培育小学生班集体意识的有效路径 |
3.通过少先队活动培养小学生班集体意识的现状不容乐观 |
(二)选题意义 |
1.研究少先队活动培养小学生班集体意识的理论意义 |
2.探讨少先队活动培养小学生班集体意识的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少先队活动 |
2.班集体意识 |
3.少先队员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4.观察法 |
一、少先队活动:培养小学生班集体意识的重要路径 |
(一)少先队活动是促进小学生班集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
(二)少先队活动是促进小学良好班风形成的有效中介 |
(三)班集体意识的培育是学校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 |
二、少先队活动中小学生班集体意识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少先队活动中小学生班集体意识培养的现状调查 |
1.调查工具 |
2.调查对象 |
3.调查过程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1.少先队活动中小学生班集体意识培养现状的分析 |
2.小结 |
(三)少先队活动中小学生班集体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
1.培养学生班集体意识的少先队主题活动匮乏 |
2.培养班集体意识的少先队活动形式单一 |
3.少先队活动中关于班集体意识方面的内容相对不足 |
4.少先队活动培养班集体意识的成效不彰 |
(四)少先队活动中小学生班集体意识培养问题的成因分析 |
1.家庭教育观念的偏失 |
2.学校践行班集体意识培养的力度不足 |
3.辅导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
4.学校少先队活动设计不合理 |
三、少先队活动中小学生班集体意识培养的对策建议 |
(一)在少先队活动的各环节中渗透班集体意识 |
1.注重活动前的指导 |
2.注重活动中思想与行为的疏导 |
3.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评价 |
(二)创新少先队活动的形式载体,增强班集体意识培养的针对性 |
1.开创培养班集体意识的主题活动 |
2.开展班集体意识的争章活动 |
3.创建“动感中队”,加强班集体意识 |
(三)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切实加强班集体意识教育 |
1.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 |
2.建立培养班集体意识的平台 |
(四)辅导员应提升培养学生班集体意识的能力 |
1.辅导员应正确认知班集体意识 |
2.革新教育方法,加强学生的班集体意识 |
3.坚持生本理念,实施班集体意识的分层教育 |
4.加强辅导员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 |
(五)创设共育班集体意识的良好环境 |
1.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
2.学校应重视班集体意识的培养 |
3.社区应积极配合少先队工作 |
4.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少先队活动的督导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论强化班集体的自我教育功能——当前高师班级工作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强化班集体的自我教育功能——当前高师班级工作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J]. 吴立德.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3(S1)
- [2]高校德育评估研究[D]. 赵祖地.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 [3]高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敬辉蓉. 重庆大学, 2001(01)
- [4]论高中生的集体教育[D]. 臧宏毅. 山东师范大学, 2009(10)
- [5]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研究[D]. 刘艾清.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6]高校班集体建设研究[D]. 程志杰. 东北大学, 2015(07)
- [7]近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儿童问题研究:儿童史学的视角[D]. 高振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8]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D]. 刘家访. 西南师范大学, 2002(01)
- [9]农村初中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莘塔中学为例[D]. 孙振国.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4)
- [10]少先队活动中小学生班集体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对策[D]. 胡冉冉.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