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小学地理课本

如何学习小学地理课本

一、怎样钻研小学地理教材(论文文献综述)

朱丹[1](2019)在《高中地理新手教师的教科书使用水平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研究者在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的基本现状,借助问卷调查法从宏观的角度了解武汉市高中地理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借助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实际课堂与教师交流,探究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现状。在了解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在梳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对高中地理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等进行概念界定。在梳理本研究运用的理论基础上构建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量表,经专家咨询后对各个指标的合理性以及权重进行赋值后,最终确定本研究使用量表。(2)第二阶段: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武汉市教师教科书使用的整体水平。调查结果发现:根据李克特式五级量表,武汉市高中地理新手教师在“课前:阅读教科书”、“课中:运用教科书”和“课后:评判教科书”中“评价教科书使用”与“反思教科书使用”方面其教科书使用水平多数处于水平4(经常)阶段,而在“课后”:“教科书修正意见”方面处于水平3(偶尔)阶段。(3)第三阶段:运用课堂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深度诊断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课堂观察结果表明:教龄1年以内得分为27.75,3年左右得分为25.25,5年左右得分为31.5(总分40分)。访谈结果表明:教龄1年以内得分为47.5,3年左右得分为48.75,5年左右得分为48.75(总分60分)。因此,1年以内(75.25分)以及三年左右(74分)的教师教科书使用使用处于水平3,常规使用水平,而教龄5年左右(80.25分)的教师处于水平4,整合使用水平。(4)第四阶段: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课前”主要是对教科书的熟悉程度高,但解读适切程度有待加强;备课时对教科书的“二次开发”力度不大,更多的倾向于替换教科书资源。“课中”主要是对教科书中资源利用程度低;对生成性资源把握不足;教学过程中难以发挥教科书的潜在功能。“课后”主要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思片面化;较少进行修正改进。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如下策略。即:“课前”要深入解读教科书,科学、合理发挥教科书功能;熟悉不同版本教科书,有效选择最佳教学内容;“课中”要基于课程标准,优化、整合教科书资源;立足学情,活化静态教科书内容;充分运用教科书的素材,发挥教科书的潜在功能;“课后”要针对教学效果,加强与同行进行评价反思交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科书改进计划。

刘金珍[2](2019)在《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 ——以瑞金市为例》文中认为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由此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并将具体内容目标分为三个阶段,使科学教学有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方向。作为综合课程的小学科学,不仅与地理、物理、化学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还为初中的分科课程打下基础。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重要国策指引下,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基础设备配置、师资配置等更加合理与到位,广大师生的热情和兴趣空前高涨。小学科学和初中地理课程在这有利条件的促进下,目前仍存在课程地位低下,专业教师缺乏,教学条件和设备难以满足需求,学生素质差异大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小学科学和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有效性不高,就易致使初中分科课程难以与小学科学课程顺利衔接。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研究以瑞金市为例,选取部分农村和城区的小学科学教师、初中地理教师以及六年级毕业生和初一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与研究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现状。并从问卷中发现,教师方面:教师配备严重不足,教师专业发展受限,两门课程的教师缺乏衔接意识等问题;学生方面:尤其是六年级学生地理素养发展不平衡,其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素养不达标,小初学生都存在兴趣不高,意志薄弱等问题。而后论文对小学科学和初中地理课程衔接进行实证性研究,对比两门课程的课标和教材内容,论证两门课程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说明衔接的可行性,并从地球概貌和地球物质、地球运动、地球环境内容设计了三个教案。根据现状分析和两门课程衔接的实证性研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具体分别从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层面、教师自身和学生自身四个主体考虑,提出改进措施。最后对研究进行总结、反思,概括研究中得出的主要结论和观点以及描述本文的创新点,反思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高天娇[3](2020)在《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迫切需要统筹提出各学段各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设定上,确立了“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而地理学科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地理课程美学资源,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些都要求初中地理教师要格外重视在实践中挖掘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本文以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为主题,主要阐述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地理课程美学资源。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出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内涵、分类和特点,分析了挖掘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通过教师问卷调查法对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挖掘现状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最后,运用教育叙事法,依据自身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明确了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的原则,并从教师、学生、挖掘的深度以及挖掘的条件几方面出发,提出了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对策,并且详细地列举出初中地理四册教材中的地理课程美学资源体系。本文充分发挥笔者作为初中一线地理教师的便利条件,根据自身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运用教育叙事法,对论文的大部分进行了实例阐述,有理有据,说服力强;并对初中地理四册教材中可挖掘的显性的和隐性的美学资源进行了详细、系统地归纳,对广大一线教师挖掘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具有借鉴价值。

宋丽芳[4](2013)在《清末时期我国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编写研究》文中指出清末时期的地理教科书是我国近代地理教科书的起源。本文基于褚亚平先生教科书三系统的观点,通过文献研究、归纳和比较等方法对清末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内容进行研究,梳理清末时期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的编写特征。对于清末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课文系统的编写研究从编写结构、体例和内容组成三方面进行。研究涉及到的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的编写结构有两种,即分卷-分课式和分章-分课式,主要以分卷-分课式框架结构为主。编写体例以汇类最为普遍,多种体例融合。课文系统的内容基本按照《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编写,编者对其稍有改动。文字叙述内容丰富,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但其中夹杂了不少非地理范围的知识,不同版本差异明显。教学指导语很少,能够对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引和总结作用。没有教学辅助材料。清末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中的图像系统有五种图像类型,图像的类型和数量有明显的差异,图像内容部分有重复,美观性较强。清末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中没有纸笔作业出现,是依靠对教科书中文字叙述的诵读来实现学生实践活动的。总的来看,清末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的特点是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相关联的,地理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社会的统治阶级试图通过地理教科书将该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渗透给学生。本文不仅总结了清末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的编写经验,还丰富了我国地理教科书发展的研究成果,让更多的研究者和读者了解我国近代地理教科书的发展起源。

班红娟[5](2010)在《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自身也是一种地域概念,它拥有一定的疆域和一定数量的人口,因此,一定意义上说,国家意识也是一种地域意识。国家文化包含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质,对于国家内部各地域人口而言,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离开对地域文化的情感和认同,国家意识往往也就成了空洞之物。本研究借用阐释人类学范式,以文本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百年来河南乡土教材的变迁为主线,透过乡土教材文本和本地人话语来阐释河南乡土教材兼具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分析作为补充教材的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统一性,乡土教材如何既传承了地域文化,又建构了国家意识。清末,社会面临转型,国家被迫革新。乡土志是清政府应对生存危机不得不妥协而采取变革的产物。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末乡土志更多的是为主流价值和国家主义服务的,凸显的是一种国家意识。清政府采取了通过乡土观强化国家观的程式,在培养乡土情的基础上养育人的爱国、爱朝情怀。乡土志的这种功能一直伴随其以后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在国民党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的状况下,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内战不断,各地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甚嚣尘上,乡村建设、乡村教育运动此起彼伏。虽然河南省教育厅对学校乡土教材的编辑进行了理想化的阐释,视乡土教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但实际中,初等及中等教育的乡土教材编辑很不理想,起步晚,又逢战争,遂不得不搁浅。而在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的催生下,河南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中产生了一批乡土教材,这批乡土教材成为河南民国乡土教材的主体。其主要内容是对民众进行最基本的教育,如识字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等,也包括有公民教育。因此,民国河南乡土教材更多的是从地域状况出发,为河南民众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而服务的一种教育工具,教材最主要的功能是教育民众、振兴乡村,实现教育自治与地方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这样一个新生的政权,迫切的是要国民树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意识。在国家政治形势的影响下,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及“文革”时期的自编教材具有浓厚的国家意识,政治性、国家政治文化潮流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乡土教材在地域文化的框架中坚定地传达着国家政治主流话语。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双基”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受此影响,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成为学科知识的载体。进入21世纪,随着各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各地发展中的一个重头戏,地域文化自觉意识渐强。河南地方政府致力于中原文化的复兴,河南乡土教材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地域文化宣扬的主阵地。适逢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在河南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中诞生了一批地域文化浓厚的乡土教材。但乡土教材并非地域文化的独角戏,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割,爱乡与爱国的浑然一体,决定了爱乡进而爱国是乡土教材的一贯使命。乡土教材本身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其兼具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决定了利用乡土教材进行德育的可能性。目前,河南一些乡土教材的开发就是在德育的旗帜下进行的,乡土教育被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创新。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就是把地域文化与德育进行联姻的典范。但是,在现实中,乡土教材面临很多困境,这些困境制约着乡土教材文化功能的发挥。对于河南乡土教材而言,其开发及使用存在着不稳定和短期行为,评价方式也值得进一步商榷;分析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因素,典型的莫过于经费的瓶颈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可以说,国家意识和地域文化是乡土教材的双重文化意义,河南乡土教材就是一曲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二重奏,透过河南乡土教材的历史变迁,我们看到,乡土教材既反映和传承地域文化,又有助于国家意识的建构。本研究进一步指出,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以及河南人对河南文化的认识对此有一定的影响。

郭晶源[6](2019)在《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引起了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不断付诸课堂教学的实践之中。新课程标准给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同时又能切实提升教师的学科理念和专业技能,是每位地理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探讨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对于体现高中地理新课改理念,满足高中地理新教材的需求,剖析教师低效教学的现象与成因,提升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在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指导下,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等方法,调查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和教学案例,设计了针对不同课型的有效教学课堂评价量表,获得如下结论:(1)对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论文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吉林市第一中学地理教师和248名文科生进行调查。访谈结果显示,地理教师虽然十分关注并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但不知如何具体落实。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一般,大多数学生都是迫于高考压力,不得不学习地理,这与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与设置有关;由于课时紧张和教学资源陈旧,学生对课堂重难点知识的把握情况不尽如人意;传统的“一言堂”不能够激发90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三维目标的达成不理想;教学评价主体与方式的单一,抑制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访谈与调查问卷的结果体现了师生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诉求。(2)从教材的有效解读与处理、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设定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设计的提升策略。在教材的有效解读与处理中,强调了教师应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教材解读理论水平,同时归纳出了掌握教材解读的主要策略。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中,教师应该做到有取舍地确定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表述等能力,同时教学内容要前后联系,且要有明确的重点和难点。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置时,要规范地对教学目标进行表述,要明确具体地对目标进行设置,尤其注意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立。(3)从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有效讲授两方面提出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其中,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教师在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适应时代的浪潮,为课堂教学带来一抹亮色,同时注意提升对教学内容整合的能力;有效讲授则提醒教师要不断扩展和更新专业知识,掌握课堂讲授的技巧和原则。(4)从评价多样性和命题角度出发,阐发了有效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通过开展多元化评价,让教师践行多元化的课堂评价理念,引导教师将即时性评价与延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教学评价的客观性;精心命制各种学业评价试题,突出体现学科特色,鼓励教师挖掘诗词、歌曲等材料中的地理信息,使传统考试的严肃性与地理学科的生活性有效结合,使知识点的考核与学生的活用和发挥有效结合,实现教学评价的实效性。(5)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基础上,邀请同事听课评课,总结提出了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四种课型的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打分量表。

袁琦[7](2020)在《高中地理教师课程理解的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强地理师资队伍建设是新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地理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保证地理课程实施质量、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文章从高中地理教师入手,从调查高中地理教师课程理解现状出发,通过数据分析,找到地理教师课程理解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策略。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收集、整理并分析“课程理解”与“地理课程理解”的相关文献,从国内外两个层面梳理“课程理解”与“地理课程理解”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确立了文章的研究目标,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构建了全文的研究路线。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明确了文章的理论基础包含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哲学解释学理论。界定了地理课程理解的概念,即地理教师在课程实践中,基于自身知识、教育经验对地理课程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并在地理课程实施中加以表现的过程和结果。明确了地理课程理解的对象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第三部分:现状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分析地理教师课程理解情况。经分析,发现地理教师课程理解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内涵不清、缺乏创生、对象窄化、矛盾迷茫、取向单一等。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影响地理教师课程理解的因素。第四部分:提出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五大策略:主体沟通策略、培训保障策略、研究共进策略、任务驱动策略、终身学习策略。在此基础上,对五大策略的内涵、要求进行了说明。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从地理教师课程理解的内涵、现状分析、提升策略等几个方面梳理了文章的基本结论。就现状分析、策略提出两个方面指出了不足,并就此指出了后续地理课程理解研究的方向。

魏伊[8](2019)在《基于ISM法的不同时期高中地理教材结构比较研究 ——以“地球上的大气”为例》文中提出课程标准是地理教材编制的依据,随着2017年版课程标准的颁布,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面临着推陈出新的改变。地理教材是地理课堂教学和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教版地理教材不断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其教材知识内容的选取、表述和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理念。1982年第一套供全国使用的高中地理教科书出版,在地理教材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86年第一部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迈入了新时期,在此变革下,1990年出版了《高级中学课本地理(必修上册)》;进入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一次提上日程,在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的统领下,2003年出版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正式本;2008年出版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必修》。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地理教材结构的编写特征,有利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继承优点,弥补不足。本文以“地球上的大气(或“大气”)一节为例展开研究。第一阶段: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ISM法的不同时期地理教材结构的比较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第二阶段:界定了教材、教材结构和结构模型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四大理论基础,包括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比较教育理论和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第三阶段:提出基于ISM法的地理教材结构比较模式构建的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并说明了相关的构建原则,分别是操作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地理性原则和比较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建构出了本文研究的核心工具,并对其相关环节进行了界定。第四阶段:结合教材编写的依据,即地理课程标准,运用ISM分别分析了四版教材的教材结构,得到最终的教材结构模型,为第五阶段的比较研究打下基础。第五阶段:根据教材的结构模型,从核心要素、起始要素、结点要素以及要素的形成关系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和启示。第六阶段:总结了不同时期地理教材在要素选取、要素形成等方面的主要研究结论、并从相关建议、研究不足之处和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安江[9](2013)在《政治性与规制化:1949-1966年中小学教科书研究 ——以政治、历史、地理教科书内容为中心》文中指出建国后至文革前教科书内容体系的建设,从政治性和规制化这两个视角来观察,可谓历经波折。而波折的出现,是影响教科书体系建设的两大因素一一苏联模式和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个人意图互相作用的结果。从建国初到1956年,教科书体系师法苏联,其政治性和规制化逐渐达到一个高位平衡,但此后,毛泽东出于对教育政治性功用的急切需要和对教育规制化现状的深切不满,意图打破这一平衡,“教育革命”便是这一冲撞的体现。1961年至1963年,教科书体系在“教育革命”之后重回规制化的努力似见成效,但到1964年春,风向再变,教科书体系也随着整个政治形势的变动而向“左”驱驰。

郑国强[10](2018)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 ——以教科版《思想品德》为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已经使用10多年了。但从实际使用情况看,任课教师普遍感到在如何较好地认识教材、分析教材、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中存在困惑,教材研究注重微观忽视宏观、注重表面忽视内涵、注重实践忽视理论的现象较为普遍。作为教育博士研究论文,试图从教材研究的角度帮助和引导教师全面、深入、系统地进行探索。本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文献研究和调查访谈等方法,以教材论、课程论、教学论等相关的教育理论以及教材分析评价标准为依据,对教材的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研究。从教材整体角度分析,本文认为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构建了主题引领、层级衔接的由“单元主题——课题——主要内容”构成的体系结构,反映了“线面结合、综合渗透、创新拓展、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教材主题和内容的选择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又根据初中生生活实际以及时代发展需要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补充;教材面向全国,适合城乡学生共同需要和不同特点,有机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正视和提升学生的情感需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的基础。从教材各组成部分角度分析,本文认为教材主题文在结构和语言表述方面有独特之处,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的学科属性,实现了课程目标;667篇阅读材料种类丰富,安排科学合理,顺应学生思维发展和学科内容变化,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健康的导向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阅读材料既是对主题文的补充,又是课程目标实施的重要载体;440幅插图内容题材广泛,客观真实且具代表性,给人视觉冲击和美的感受,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起到了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激发情感、培育价值观的作用;143条格言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蕴藏着精练概括的教育思想和文化内涵,具有求真向善尚美的特点,是认识的真谛和价值的结晶;465项活动为课程的实践提供了时间和内容的保障,体现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性,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主题文、阅读材料等内容设计,活动的难易程度、形式和内容兼顾所有学生,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素材,也是学生思考实践的平台。

二、怎样钻研小学地理教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钻研小学地理教材(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地理新手教师的教科书使用水平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科书使用研究的重要性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量表构建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教师教科书使用
        2.1.2 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
        2.1.3 高中地理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
    2.2 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的理论基础
        2.2.1 教材“二次开发”理论
        2.2.2 活动理论
        2.2.3 SOLO分类评价理论
    2.3 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量表的构建
        2.3.1 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模型
        2.3.2 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量表构建
        2.3.3 高中地理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评价方式
    2.4 本章小结
3 高中地理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问卷调查分析
    3.1 调查目的与对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2 调查工具
        3.2.1 问卷的编制
        3.2.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3 调查过程与结果分析
        3.3.1 教师基本信息统计情况
        3.3.2 教师“课前:阅读教科书”的情况分析
        3.3.3 教师“课中:运用教科书”的情况分析
        3.3.4 教师“课后:评判教科书”的情况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高中地理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课堂观察
    4.1 观察目的与对象
    4.2 观察工具
    4.3 观察过程与结果分析
        4.3.1 教龄1年以内的F老师观察过程及结果分析
        4.3.2 教龄3年的L老师观察过程及结果分析
        4.3.3 教龄5年的A老师观察过程及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高中地理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访谈分析
    5.1 访谈目的与对象
    5.2 访谈提纲
    5.3 访谈过程与结果分析
        5.3.1 访谈过程
        5.3.2 访谈分析及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问题与对策
    6.1 存在的问题
        6.1.1 “课前:阅读教科书”方面的问题
        6.1.2 “课中:运用教科书”方面的问题
        6.1.3 “课后:评判教科书”方面的问题
    6.2 解决的对策
        6.2.1 “课前:阅读教科书”方面的改进策略
        6.2.2 “课中:运用教科书”方面的改进策略
        6.2.3 “课后:评判教科书”方面的改进策略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存在不足
    7.3 前景展望
附录
    附录1: 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量表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2: 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量表
    附录3: 武汉市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4: 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5: 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访谈提纲
    课堂实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 ——以瑞金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现实性和必要性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促进
        三.小学科学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教学衔接现状调查分析
    第一节 小学科学教师和初中地理教师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二节 六年级学生和初一新生问卷分析
        一.六年级学生地理素养现状
        二.初一学生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衔接现状
第三章 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衔接实证性研究
    第一节 课程标准的衔接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理念
        三.课程目标
        四.课程内容
        五.小结
    第二节 教材的衔接
        一.地球概貌和地球物质
        二.地球的运动
        三.地球的环境
        四.小结
    第三节 课堂教学案例
        一.地球概貌和地球物质中《天气日历》教学设计
        二.地球的运动中《不同的季节》教学设计
        三.地球的环境中《一天的生活用水》教学设计
第四章 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教学衔接优化策略
    第一节 教育行政部门
        一.搭建平台,打破界限,增进教师间交流
        二.定期组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活动
        三.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促进城乡间教育公平
        四.扩大专业教师队伍,为教师减负
        五.优化考核模式,加强课程设置和开发的监管
    第二节 学校层面
        一.合理安排教师课时,减少教师兼任多科的情况
        二.多途径多方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三.提升教师幸福感,增强教师内在动力
    第三节 教师自身
        一.自我素养地提升
        二.树立衔接意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节 学生自身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结论
        一.本文创新点
        二.结论
    第二节 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3)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技术路线
    (三) 研究综述
        1. 课程美学资源的研究综述
        2. 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研究综述
二、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概述
    (一)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内涵
    (二)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分类
        1. 按照地理学科课程内容划分
        2. 按照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传递形式划分
        3. 按照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划分
    (三)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特点
        1. 内容形式多样化
        2. 传递过程直观化
        3. 具有丰富的思想性
        4. 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三、 挖掘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
    (一) 挖掘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必要性
        1. 践行地理课标教学理念的要求
        2. 丰富地理课程资源的客观要求
        3. 构建学生地理审美观的迫切需要
    (二) 挖掘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理论基础
        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四、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的调查及现状分析
    (一) 问卷调查
        1. 调查目的
        2. 调查对象
        3. 调查内容
    (二) 问卷统计分析
        1. 地理教师的基本信息
        2. 教师对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了解状况分析
        3. 教师对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状况分析
        4. 教师对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的意见和建议
    (三)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现状
        1. 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现状的优点
        2. 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现状存在的问题
五、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
    (一)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原则
        1. 以地理课标和教材为依据的原则
        2. 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 将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的原则
        4. 显性与隐性美学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二)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对策
        1. 提高教师挖掘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2. 拓展地理教材中的课程美学资源的内容
        3. 鼓励学生参与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
        4. 善于整合网络上相关的地理课程美学资源
    (三) 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体系
        1.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美学资源体系
        2.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美学资源体系
        3.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美学资源体系
        4. 八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美学资源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致谢

(4)清末时期我国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编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表格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教科书三系统研究
        (三) 归纳法
        (四) 比较法
    三、研究中的时间和概念界定
        (一) 时间界定
        (二) 概念界定
    四、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不足
第一章 清末时期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课文系统编写研究
    一、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文字叙述
        (一) 关于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文字叙述的编写研究
        (二) 关于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文字叙述的内容研究
    二、教学指导语
    三、教学辅助材料
第二章 清末时期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图象系统编写研究
    一、图象的类型及数量
        (一) 图象的类型
        (二) 图象的数量
    二、图象的类型与数量比较
        (一) 图象的类型比较
        (二) 图象的数量比较
    三、与课文系统的关系
        (一) 以图释文
        (二) 以图补文
        (三) 以图代文
    四、图象的呈现方式
    五、图象的作用
        (一) 提高学习兴趣,降低知识难度
        (二) 协助课文系统
    六、图象系统的美观性
    七、清末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图象系统的编写特点
        (一) 教科书编写者注重图象系统
        (二) 图象内容部分重复或超出地理学范围
        (三) 图象类型与数量差异较大
        (四) 图象美观性增强
第三章 清末时期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作业系统的状况
    (一) 清末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作业系统状况
    (二) 清末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中作业系统状况的原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主观上的情感倾向
        二、客观上的迫切需要
        三、个人成长过程的反思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河南地域文化及其变迁
        二、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意义
        三、兼具国家与地方双重文化意义的乡土教材
    第三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一、阐释人类学理论范式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地域文化"
        二、"国家意识"
        三、"乡土"与"乡土教材"
    第五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国家与地方文化的研究
        二、中国乡土教育与乡土教材研究回顾
        三、河南地域文化研究
        四、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及相关研究回顾
        五、前人研究的批判性借鉴
        六、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内容概要
        二、研究进度
第一章 中国之中:河南地域文化及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 九州之中:地理概貌与地理文化
        一、居中的地理位置
        二、数量巨大的人口
        三、河南地理特征及对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河南文化:厚重的中原文化
        一、历史文化:河南人的集体记忆
        二、农业文化:中原文化的底色
    第三节 滚雪球:中原汉民族形成及发展
    第四节 源远流长:河南教育发展概况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危难 乡土任重:清末河南乡土志
    第一节 乡土志的"名"与"实":地方志还是乡土教材
    第二节 国难的产物:清末河南乡土志的产生
        一、德日乡土教育思潮:国外教育思潮的影响
        二、两个学制:国内改良的促成
        三、奉命办学:河南新式教育的兴起
    第三节 奉饬编志:清末河南乡土志的编纂
        一、清末河南乡土志编纂基本概况
        二、地方官员:河南乡土志编纂主导者
        三、两册乡土志的考证:《洧川乡土志》与《范县乡土志》
    第四节 国家意识的建构:清末河南乡土志内容解析
        一、《乡土志例目》全文
        二、十五例目:河南乡土志编纂体例
        三、详略侧重不同:河南乡土志编纂内容整体分析
        四、乡土志中的国家意识:以《淅川直隶厅乡土志八卷》为例
    小结
第三章 地方自治 乡计民生:民国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民国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基本概况
        一、屡遭挫折:河南初等、中等教育乡土教材编辑状况
        二、清末乡土志的延伸与革新:部分教师自编的乡土志
        三、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民国河南乡土教材主体
    第二节 乡村教育中的乡土教材
        一、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
        二、河南乡村教育与乡土教材
        三、新村自治与农事农俗:王拱璧的新村教育及其自编教材
        四、民生教育与乡土活动:省立民众师范院与百泉乡村师范学院的乡土教材
        五、乡土调查与民众读物:教育实验区民众教育的乡土教材
    第三节 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开封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
        一、李廉方"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思想的形成
        二、实验区乡土教材的编辑
        三、综合翔实的乡土知识:实验区乡土教材的内容
        四、小学兼民众:实验区乡土教材的使用
        五、为贫苦民众的教育:实验区教育的成效与启发
    小结
第四章 国家政治主流意识:新中国至"文革"期间的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主流政治文化的代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由统一到下放:乡土教材开发的背景
        二、教材编写与乡土活动相结合: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三、"大跃进"精神与领袖情怀:乡土教材内容的主旨寄托
    第二节 自编工农教材:"文革"期间特殊的乡土教材
        一、复课闹革命:自编教材的背景
        二、开门编书:自编教材的原则
        三、"毛主席语录"下的乡土知识:自编教材的内容
    小结
第五章 国家意识下的地域文化自觉:改革开放之后的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渐行渐远的"领袖":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乡土教材
    第二节 乡土知识与爱国教育: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国家教委政策的驱动:八十年代末乡土教材开发背景
        二、爱国主义教育下的乡土教材: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开发状况
        三、乡土知识的载体: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基本内容
    第三节 地域文化自觉与爱国主义教育:二十一世纪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开发的国家政策驱动力
        二、中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开发的地域文化驱动力
        三、多层级开发: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四、地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分析
        五、爱国主义: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各自为政的开发
        二、使用及评价方式的不确定性
        三、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关键因素
    小结
第六章 地域文化与德育: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个案研究
    第一节 激情燃烧的岁月:红旗渠的修建及红旗渠精神
    第二节 《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的诞生
        一、领军人:Y校长
        二、引子:一篇《红旗渠》课文
        三、思索:乡土与德育的联姻
        四、行动:乡土教材的开发历程
    第三节 乡土与德育:《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及乡土教育活动
        一、《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分析
        二、校园乡土文化与学校乡土教育活动
        三、德育基地:"红旗渠精神教育馆"
    第四节 课堂上的乡土文化与德育:一节乡土教材课
    小结
第七章 国家与地方:河南乡土教材的文化意义阐释
    第一节 河南乡土教材的国家意识分析
        一、政策驱动行动:乡土教材开发中的国家意识
        二、地域文化的国家解读:乡土教材内容中的国家意识
        三、爱国之道 始自一乡:乡土教材功能中的国家意识
    第二节 河南乡土教材与河南地域文化
        一、中原文化的边缘化
        二、乡土教材对地域文化的反映与传承
        三、乡土教材与地域文化认同
    第三节 乡土教材中国家意识建构与地域文化传承统一的文化分析
        一、"家国同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的影响
        二、河南人眼中的河南文化
    小结
结语
    一、本论文的结论
    二、研究的反思
    三、后续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调查问卷
    附录三:河南省乡土教材简介(清末至今)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6)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有效教学的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有效教学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学与有效教学
        2.1.2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与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2.2 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2.2.1 实践性课程理论
        2.2.2 诠释学理论
        2.2.3 多元智能理论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有效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
    3.1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维度
    3.2 调查对象
    3.3 信度与效度分析
        3.3.1 信度分析
        3.3.2 效度分析
    3.4 调查结果分析
    3.5 访谈提纲设计与访谈实施
    3.6 访谈结果
第四章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及案例分析
    4.1 教学设计提升策略
        4.1.1 教材的有效解读与处理
        4.1.2 教学内容的确定
        4.1.3 教学目标的设置
    4.2 有效教学活动实施策略
        4.2.1 提升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效果
        4.2.2 提升讲授效果
    4.3 有效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4.3.1 开展多元化评价
        4.3.2 精心命制各种学业评价试题
第五章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评价量表与课例评价
    5.1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评价量表
    5.2 有效教学的课例评价
第六章 总结
    5.1 选题研究结论
    5.2 特色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有效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的调查问卷
    附录2: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地理教学案例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7)高中地理教师课程理解的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1.1.2 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1.1.3 地理教师课程理解问题的驱动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3 哲学解释学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课程
        2.2.2 理解
        2.2.3 课程理解
        2.2.4 地理课程理解
3 地理教师课程理解的现状分析
    3.1 地理教师课程理解的调查问卷分析
        3.1.1 问卷调查的设计
        3.1.2 问卷调查的实施
        3.1.3 问卷调查的信效度分析
        3.1.4 问卷调查的结果
    3.2 地理教师课程理解的课堂观察分析
        3.2.1 课堂观察的设计
        3.2.2 课堂观察的实施
        3.2.3 课堂观察的结果
    3.3 地理教师课程理解的分析结论
        3.3.1 地理课程理解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3.3.2 地理课程理念理解:内涵不清
        3.3.3 地理课程目标理解:创生不足
        3.3.4 地理课程内容理解:对象窄化
        3.3.5 地理课程实施理解:矛盾迷茫
        3.3.6 地理课程评价理解:取向单一
    3.4 地理教师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3.4.1 地理教师与课程设计者缺乏沟通
        3.4.2 地理教师的培训需求无法满足
        3.4.3 学校地理教科研氛围不足
        3.4.4 地理教师自身研究能力不足
4 高中地理教师课程理解的提升策略
    4.1 终身学习策略
        4.1.1 终身学习策略的内涵
        4.1.2 终身学习策略的重点
        4.1.3 终身学习策略的要求
    4.2 主体沟通策略
        4.2.1 主体沟通策略的内涵
        4.2.2 主体沟通策略的重点
        4.2.3 主体沟通策略的要求
    4.3 培训保障策略
        4.3.1 培训保障策略的内涵
        4.3.2 培训保障策略的重点
        4.3.3 培训保障策略的要求
    4.4 研究共进策略
        4.4.1 研究共进策略的内涵
        4.4.2 研究共进策略的重点
        4.4.3 研究共进策略的要求
    4.5 任务驱动策略
        4.5.1 任务驱动策略的内涵
        4.5.2 任务驱动策略的重点
        4.5.3 任务驱动策略的要求
5 结语
    5.1 基本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前景展望
附录1 高中地理教师课程理解现状原始问卷
附录2 “高中地理教师课程理解”预测问卷
附录3 地理教师课程理解正式问卷
附录4 课堂观察样本来源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ISM法的不同时期高中地理教材结构比较研究 ——以“地球上的大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理教材不断发展与变革
        1.1.2 传统教材分析的局限性
        1.1.3 核心素养视野下新版地理教材编制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教材
        2.1.2 教材结构
        2.1.3 结构模型
        2.1.4 ISM法
    2.2 理论基础
        2.2.1 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教材结构分析的具体依据
        2.2.2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结构模型运用的重要指导
        2.2.3 比较教育理论:教材比较分析的具体依据
        2.2.4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地理教材编制和改革的重要指导
    2.3 本章小结
3 建模与解读:基于ISM法地理教材结构比较模式构建
    3.1 模式构建依据
        3.1.1 理论依据
        3.1.2 现实依据
    3.2 模式构建原则
        3.2.1 地理性原则
        3.2.2 操作性原则
        3.2.3 系统性原则
        3.2.4 比较性原则
    3.3 模式建立与解读
        3.3.1 比较研究模式的建立
        3.3.2 比较研究模式的解读
    3.4 本章小结
4 析模与应用:基于ISM法高中地理教材结构分析
    4.1 环环相扣:1982年版高中地理教材结构分析
        4.1.1 教学大纲分析
        4.1.2 1982年版地理教材结构分析
    4.2 细致缜密:1990年版高中地理教材结构分析
        4.2.1 教学大纲分析
        4.2.2 1990年版地理教材结构分析
    4.3 形散神聚:2003年版高中地理教材结构分析
        4.3.1 教学大纲分析
        4.3.2 2003年版地理教材结构分析
    4.4 精简提炼:2008年版高中地理教材结构分析
        4.4.1 课程标准分析
        4.4.2 2008年版地理教材结构分析
    4.5 四本教材结构模型的整体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出模与比较:基于ISM法高中地理教材结构比较研究
    5.1 核心要素比较
        5.1.1 核心要素“量”的变化分析
        5.1.2 核心要素“质”的变化分析
    5.2 起始要素比较
        5.2.1 逐渐重视起始要素的实用性
        5.2.2 始终重视起始要素的基础性
    5.3 结点要素比较
        5.3.1 从关注知识广博性识记走向深度性剖析
        5.3.2 从关注思维整体性形成走向发散性养成
        5.3.3 从关注过程结构性理解走向情境性应用
        5.3.4 始终关注人地关系观念的渗透
    5.4 要素间形成关系比较
        5.4.1 弱化学科知识的复杂性
        5.4.2 关注学生学习的规律性
        5.4.3 突出学习过程的探究性
        5.4.4 体现知识迁移的生活性
        5.4.5 增添教学逻辑的多样性
    5.5 研究启示
        5.5.1 地理教师教材使用建议
        5.5.2 地理教师教材分析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存在不足
    6.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MATLAB计算可达矩阵程序
    附录2: MATLAB层级结构运算程序
    附录3: 1990年、2003年和2008年的邻接矩阵及可达矩阵
    附录4: 核心要素“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移动”(或“大气环流”)教材内容
    附录5: 四版教材核心要素对应的章节和数量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政治性与规制化:1949-1966年中小学教科书研究 ——以政治、历史、地理教科书内容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既往研究综述
    第二节 本文思路架构
第—章 择旧布新——教科书规制化的初建(1949—1952)
    第一节 溯源:根据地时期教科书略述
    第二节 疏浚:教科书出版发行体制的整合
    第三节 学习:苏式规制化的初建
    第四节 承继:政治教科书的选用
    第五节 改造:唯物史观下的历史教科书
第二章 以俄为师——教科书规制化与政治性的并进(1953—1956)
    第一节 “好学生”:教科书“以俄为师”的全面铺开
    第二节 强化的“政治”与弱化的学科:政治教科书的边缘化
    第三节 旧世界的工笔画:历史教科书的全面规制化
    第四节 新世界的蓝图:仿效苏联的地理教科书
第三章 政治挂帅——“教育革命”旗帜下的教科书(1957—1960)
    第一节 “揭了盖子”:对经验的反思还是对秩序的打破
    第二节 重生:政治课的重建与“社会主义教育”课的设立
    第三节 “厚今薄古”:历史教科书的“因时而变”
    第四节 精简:去规制化的地理教科书
第四章 重回“正轨”还是向“左”踏步——“反修防修”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的教科书(1961—1966)
    第一节 再度规制化的幻觉:十二年制教科书的遭际
    第二节 直坠低点:历史教科书的重建与精简
    第三节 向“左”前行:政治教科书的修订与变形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 ——以教科版《思想品德》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s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改革的需要
        1.1.2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1.2 概念界定
        1.2.1 思想品德
        1.2.2 教材
    1.3 文献综述
        1.3.1 教材研究类型
        1.3.2 教材研究方法
        1.3.3 教材研究领域
        1.3.4 教材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4 研究的问题、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的思路、框架与方法
2 教材整体研究
    2.1 教材体系结构的设计
    2.2 教材主题和内容的选择
        2.2.1 根据课程标准选择教材主题和内容
        2.2.2 根据初中生生活实际和需求选择教材主题和内容
        2.2.3 根据时代发展选择教材主题和内容
    2.3 教材特点体现
        2.3.1 面向全国,适合城乡学生共同需要和不同特点,体现普适性
        2.3.2 有机整合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体现综合性
        2.3.3 正视和提升学生的情感精神需求,体现情感性
        2.3.4 将学生生活作为课程建设的基础,体现生活性
3 教材各组成部分研究
    3.1 教材主题文
        3.1.1 主题文的类型、结构和语言表述
        3.1.2 主题文的学科属性体现
        3.1.3 主题文对课程目标的实现
    3.2 教材阅读材料
        3.2.1 阅读材料的类型和分布
        3.2.2 阅读材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内容的思想性和题材的丰富性
        3.2.3 阅读材料是主题文的补充和课程目标实施的重要载体
    3.3 教材图片
        3.3.1 图片类型和分布
        3.3.2 图片体现了主题的典型性、表现的感染性和价值的引领
        3.3.3 图片对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激发情感、培育价值观的实现
    3.4 教材格言
        3.4.1 格言来源和分布
        3.4.2 格言选择全面、典型,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3.4.3 格言是认识的真谛,价值的结晶
    3.5 教材活动
        3.5.1 活动类型和分布
        3.5.2 活动注重情境的设计和学生的实践,富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3.5.3 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素材和学生思考实践的平台
4 结语
    4.1 主要的观点
    4.2 创新与不足
        4.2.1 可能的创新
        4.2.2 不足与局限
    4.3 展望
参考文献
    1. 英文文献
    2. 中文书籍
    3. 中文论文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四、怎样钻研小学地理教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地理新手教师的教科书使用水平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朱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 ——以瑞金市为例[D]. 刘金珍.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3]初中地理课程美学资源的挖掘及实践研究[D]. 高天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4]清末时期我国初等小学地理教科书编写研究[D]. 宋丽芳. 首都师范大学, 2013(01)
  • [5]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D]. 班红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6]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 郭晶源.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
  • [7]高中地理教师课程理解的提升策略研究[D]. 袁琦.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基于ISM法的不同时期高中地理教材结构比较研究 ——以“地球上的大气”为例[D]. 魏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政治性与规制化:1949-1966年中小学教科书研究 ——以政治、历史、地理教科书内容为中心[D]. 安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10]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 ——以教科版《思想品德》为对象[D]. 郑国强. 浙江大学, 2018(09)

标签:;  ;  ;  ;  ;  

如何学习小学地理课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