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在肝脏的代谢及其对肝脏的损害

乙醇在肝脏的代谢及其对肝脏的损害

一、乙醇在肝内的代谢及其对肝的损害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根远[1](1983)在《乙醇在肝内的代谢及其对肝的损害作用》文中研究指明 西方及日本等国对乙醇在体内的代谢及其对机体的损害作用、酒精中毒及酒精性肝病的预防与诊治等问题的研究较多,进展亦较快。我国饮酒的现象虽不及上述国家严重,但亦属多见,故对上述问题晚近的一些主要进展应当有所认识。 人体经口摄入的乙醇几乎全部在上消化道内吸收,其中胃的吸收量约占30%,小肠上段的吸收量约占70%。乙醇吸收后的去问是:至

钟佳佳[2](2020)在《三角帆蚌肉护肝肽的制备及其抗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活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酒精类产品消费量的逐年增长,过度饮酒引发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就是典型之一。酒精的过量摄入引起的肝功能障碍涉及自由基的产生、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等,目前多以药物疗法和营养疗法为主。但由于药物存在潜在的毒副作用,生物活性肽以其分子量小、易吸收、食物蛋白来源广、安全性好等优势广受青睐。因此,寻找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护肝活性肽来预防或治疗ALD已成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作为我国特有的优质淡水育珠蚌资源,其采珠后的蚌肉原料大宗且广泛易得,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既是优质蛋白质来源,也是提取生物活性肽的理想来源。《食疗本草》和《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其蚌肉主治“解酒毒”;又有研究报道称,其蚌肉肽和蚌肉肽-锌螯合物均具有保肝作用。为此,本论文以三角帆蚌肉为原料,以乙醇脱氢酶激活率(Alcohol dehydrogenase,ADH)为指标,采用酶解法制备三角帆蚌肽(Hyriopsis cumingii peptides,Hcp),通过建立小鼠醉酒模型对其醒酒活性进行初探;其次,在分析Hcp及其超滤组分(Hcp-Ⅰ、Hcp-Ⅱ和Hcp-Ⅲ)的基本特性基础上,评价其体外抗肝损伤活性;然后建立小鼠急性ALD模型,深入研究了Hcp各超滤组分对小鼠急性AL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从中筛选出抗ALD活性较高的组分;最后,以ADH激活率为活性追踪指标,对该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及其结构的初步鉴定,以期为三角帆蚌肉的高值化利用及其在ALD的预防或治疗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ADH激活率为指标,从6种蛋白酶中确定了以中性蛋白酶为酶解三角帆蚌肉的最适蛋白酶,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液比和加酶量等因素对Hcp体外ADH激活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Hcp的制备工艺,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 h、料液比1:3和加酶量1000U/g,此工艺条件下,测得Hcp对体外ADH的激活率为18.30%。(2)建立小鼠醉酒模型,对上述优化工艺条件下的Hcp进行相关醒酒活性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Hcp各剂量组均可显着延长小鼠醉酒时间、缩短小鼠睡眠时间,降低小鼠血乙醇浓度、提高小鼠肝脏ADH活力(P<0.05)。其中,给酒后90 min时,Hcp高剂量组小鼠血乙醇浓度由20.31 mmol/L降至8.80mmol/L,小鼠肝脏ADH活力由1.92 U/mg上升至7.64 U/mg。结果表明,Hcp对醉酒小鼠具有一定的醒酒活性,尤以Hcp高剂量组的醒酒效果最佳。(3)在分析Hcp及其超滤组分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分布等基本特性的基础上,以体外抗氧化活性和ADH激活率为指标,评价Hcp及其超滤组分的体外抗肝损伤活性。基本特性分析结果显示,Hcp粗蛋白含量高(57.60%),粗脂肪含量低(2.62%),氨基酸组成齐全,分子量主要集中在450~6500 KDa范围(83.54%)。经超滤后,Hcp-Ⅰ、Hcp-Ⅱ和Hcp-Ⅲ与Hcp之间粗蛋白、氨基酸含量和小分子肽得率等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次,Hcp-Ⅱ中与醒酒活性相关的氨基酸含量较Hcp-Ⅰ和Hcp-Ⅲ明显增加,说明经超滤后Hcp各超滤组分得到了较好的分离效果。体外抗肝损伤活性结果显示,Hcp及其超滤组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和体外激活ADH作用(P<0.05)。可见,Hcp及其超滤组分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肝损伤活性,尤以Hcp-Ⅱ的活性最强。(4)建立小鼠急性ALD模型,深入研究Hcp各超滤组分对小鼠急性AL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显示,与酒精模型组相比,Hcp各超滤组分的干预均可不同程度地显着降低小鼠肝脏指数、血清ALT和AST活力、肝脏MDA、TG和细胞色素P4502E1含量(P<0.05),显着提高小鼠肝脏GSH含量、SOD、ADH和ALDH活力(P<0.05);上调ADH2、ALDH2、下调CYP2E1等与乙醇代谢相关的m RNA表达量,下调脂质代谢中的关键转录因子Fabp5、G6pc和Idi1以及肝纤维化相关因子β-catenin、TGF-β1和TGF-β的m RNA表达量,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β-catenin入核。以上结果表明,Hcp主要是通过抗氧化应激、激活乙醇代谢酶等途径,调节肝内的脂肪酸代谢、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从而减轻由急性酒精诱导所致小鼠肝损伤情况,尤以Hcp-Ⅱ的抗ALD效果更为显着,说明具有较高抗ALD活性的肽段主要在MW=3~10 KDa范围。(5)以ADH激活率为指标进行活性追踪,采用Sephadex G-25和RP-HPLC对Hcp-Ⅱ(MW=3~10 KDa)进行逐级分离纯化,利用UPLC-ESI-Q-TOF-MS/MS鉴定其具有较高体外激活ADH活性的多肽序列。结果显示,Sephadex G-25分离Hcp-Ⅱ所得的5个组分中(F1、F2、F3、F4和F5),以F3的ADH激活率最高(68.72%);半制备型RP-HPLC(XBridge TMBEH130 C18)分离F3所得的4个组分中(F3-1、F3-2、F3-3和F3-4),以F3-2的ADH激活率最高(55.97%);分析型RP-HPLC(Symmetry?C18)分离纯化所得的F3-2呈现单一的峰,纯度较好。最后,利用UPLC-ESI-Q-TOF-MS/MS对F3-2组分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鉴定,分别得到了Val-Leu(Ile)-Ala-Pro(四肽)和Val-Asn-Leu(Ile)-Leu(Ile)-Glu(五肽)2个目标活性肽段。

冯军安[3](2008)在《调肝理脾方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干预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酒精性肝纤维化(alcoholic liver fibrosis ALF)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肝脏炎症或损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肝内过量沉积为病理特征。酒精性肝病是西方国家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为肝硬化的第二位原因。目前研究显示,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激活后的肝星状细胞发生了表型和功能的改变,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ECM),进而维持或加重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病情。目前临床上西医对酒精性肝纤维化还没有理想药物,中医依靠整体治疗理论与辨证论治原则在这方面有确定的临床疗效与优势。目的:通过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研究调肝理脾方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干预治疗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本课题由文献研究、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三部分组成。文献研究主要系统地论述了中医药对ALD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方药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现代医学对ALF发病机制的研究成果。临床研究方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以调肝理脾方为治疗药,以常用抗肝纤维化中成药复方鳖甲软肝片为对照药,将86例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检查、肝纤维化血清指标、B超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根据疗效判定标准进行比较,进一步深化对调肝理脾方的临床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和74.4%,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腹泻、乏力等症状轻重程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均能改善肝功能指标ALT、AST和肝纤维化指标HA、PIIINP,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也都能改善肝功能指标GGT和肝纤维化指标CGIV、LN,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比较也具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本次临床观察进一步证实,调肝理脾方对改善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等方面有良好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复方制剂。2总体说来,调肝理脾方和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血瘀痰阻证均有良好的作用;综合比较,调肝理脾方的作用优于复方鳖甲软肝片。实验研究方法主要进行了整体实验,首先以雄性昆明种小鼠筛选出调肝理脾方2号工艺,然后采取50%酒精(北京红星二锅头)灌胃的方法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同时对造模大鼠进行干预,通过检测大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水平变化和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指标,并以RT-PCR检测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的表达和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α-SMA表达以及肝脏组织HE染色和Masson染色,研究调肝理脾方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1调肝理脾方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促进机体产生大量抗氧化因子,降低肝脏中P4502E1的表达,提高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保护肝细胞,修复损伤肝细胞,降低转氨酶;显着降低动物血清中LN及HA水平,能有效阻止肝纤维化的进程;同时通过下调α-SMA表达而阻断肝纤维化的进展;2调肝理脾方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均能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总体疗效看,调肝理脾方优于复方鳖甲软肝片。结论1调肝理脾方有效预防和逆转了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在抗酒精性肝纤维化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2调肝理脾方通过抗氧自由基损伤及阻断多个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病理环节,下调肝脏中P4502E1和α-SMA表达,是其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付瑶[4](2014)在《乙醇对H4-ⅡE细胞ADH、ALDH变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乙醇对H4-ⅡE细胞增殖抑制、酶的变化、脂质代谢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乙醇所致肝损伤的机制。方法:选用大鼠H4-ⅡE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CCK-8法在不同浓度乙醇干预12h、24h、48h后,测定其对H4-ⅡE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分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western bolt法检测ADH、ALDH、AMPK、PPAR a、caspase3、caspase8、caspase、TNF-a在各组细胞内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中ADH, ALDH的溢出量;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1.CCK-8法:乙醇对H4-Ⅱ E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2.形态学:乙醇作用于H4-E细胞后呈现出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3. western bolt法:①乙醇对大鼠H4-ⅡE细胞ADH、ALDH、AMPK、PPARa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0.05mol/L乙醇处理12h后表达无显着改变(P>0.05),余各乙醇组表达减少(P<0.05);②乙醇对大鼠H4-ⅡE细胞caspase3、caspase8、 caspase9、TNF-a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乙醇组表达增多(P<0.05)。4. ELISA法:①乙醇干预12h、24h: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乙醇组ADH、ALDH溢出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乙醇浓度增加,溢出量增多;②乙醇干预48h: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乙醇组ADH、ALDH溢出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mol/L乙醇组与1.2mol/L乙醇组比较,ADH、ALDH溢出量减少(P<0.05);③乙醇干预72h: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乙醇组ADH、ALDH溢出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1.6mol/L乙醇组与1.Omol/L乙醇组比较,ADH溢出量减少(P<0.05);1.2mol/L乙醇组与1.6mol/L乙醇组比较,ADH溢出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1.2mol/L乙醇组与1. Omol/L乙醇组比较,ALDH溢出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1.6mol/L乙醇组与1.2mol/L乙醇组比较,ALDH溢出量减少(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差别(P<0.05),且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ADH及ALDH的溢出量增多(P<0.05)。5.流式细胞术:乙醇组正常活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减少(P<0.05),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及死亡细胞细胞比例增多(P<0.05)。细胞凋亡率随乙醇浓度的升高呈增·高趋势。结论:1.乙醇诱导肝细胞凋亡可能与ADH、ALDH代谢途径异常有关。2.ADH、ALDH表达降低可下调肝细胞内AMPK、PPARα表达,致肝细胞损伤。

韩海啸[5](2007)在《酒精性肝硬化中医证候学特点和赤芍对HS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文中指出中医药在防治酒精性肝病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本研究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和原则,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更好地防治酒精性肝硬化做有益的尝试。酒精性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展的必经过程,由于具有可逆性,故研究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酒精性肝纤维化是以肝星状细胞(HSC)为主的细胞激活增殖,使细胞外基质各成分合成明显增多,降解相对减少的动态可逆病理过程。本课题运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两个层面上研究赤芍水提物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细胞与分子机制。本课题由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三部分组成:理论研究部分,一部分内容总结了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对当前国内有关中药方剂和有效成分治疗酒精性肝病以及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另一部分系统论述了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临床研究部分,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以符合临床流行病学要求的全国6家医院病例资料为基础,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探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的特点;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0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分布,发病的特点。实验研究部分,主要进行了离体实验。本实验以肝星状细胞为靶细胞,以乙醛为刺激因子,研究灌服赤芍水提物后犬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的影响,同时通过观察药物对细胞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该药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1)临床研究:实验一:男性为主要的饮酒和酒精性肝硬化患病人群;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高峰年龄在50岁左右。不同职业人群酒精性肝硬化发生率有所不同,干部、商人最高,分别为32%和38%;日饮酒量160g/d,饮酒年限20年,累计酒精摄入量1500kg左右时,具有较高的患病率。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谷氨酰转肽酶(γ-GT)值(100~250U/L)、AST/ALT比值>2、碱性磷酸酶(ALP)值(220~550U/L)、总胆红素(TBIL)(>51umol/l)、白蛋白(ALB)(<28g/l)、凝血酶原百分活动度PTA(50%~70%)的出现率较高。实验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为虚实夹杂;中医病位主要在肝胆脾肾;病机主要为气滞、血瘀、湿(热)浊内蕴,兼有肝肾阴虚,脾肾阳虚。γ-GT、AST/ALT比值、ALB、PTA、Child-pugh分级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分布有显着性的影响。(2)实验研究:实验一:MTT法分别检测乙醛浓度在17.5μM~375 mM对HSC-T6的存活率和增殖率,结果表明乙醛浓度在17.5μM~3.5mM可明显促进HSC-T6的增殖,并确定乙醛浓度在87.5um建立了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离体HSC模型。实验二:乙醛造模后肝星状细胞HSC-T6为体外模型,以赤芍水提取物给彼格犬一次性灌胃,取给药前的血清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作为实验药物血清。以四甲基固氮唑盐(MTT)法分别检测每个采血时间点含药血清对HSC-T6作用72h后的抑制情况,找出最佳含药血清时点。结果表明,2h和3h时点药物血清对HSC-T6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到79.8%,77.9%。实验三:以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给药后2h,3h药物血清对HSC-T6作用72h后的促凋亡作用。PI染色流式细胞分析: 2h和3h时点药物血清作用HSC-T6,细胞在G0/G1,APOP期比例较模型组明显上升,S期比例明显下降。实验四:给药后2h的血清作为实验药物血清。以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药物血清对HSC-T6作用72h后Bcl-2、Bax、Caspase-3三种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乙醛造模后的HSC-T6中Bcl-2的基因蛋白表达较正常培养组增加,Bax、Caspase-3表达降低;药物血清作用后的HSC-T6中Bcl-2的基因蛋白表达较造模组显着降低,Bax、Caspase-3的表达较造模组显着增加。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多发于男性,年龄在50岁左右,干部或商人居多;日饮酒量160g/d,饮酒年限20年,累计酒精摄入量1500kg左右。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为虚实夹杂;中医病位主要在肝胆脾肾;病机主要为气滞、血瘀、湿(热)浊内蕴,兼有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赤芍水提物入血后可通过影响乙醛造模后的肝星状细胞(HSC-T6) Bcl-2、Bax、Caspase-3等基因蛋白异常表达,来实现对HSC-T6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这可能为赤芍水提物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细胞和分子作用机制。

李志红[6](2004)在《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特点和慢肝消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酒精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病,酒精性肝纤维化是酒精性脂肪肝、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可逆性。研究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而星状细胞的激活、I 型胶原的过度分泌机制又是研究的焦点,本课题运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两个层面上研究复方慢肝消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细胞与分子机制。中医药在防治酒精性肝病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本研究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和原则,探讨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更好地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做有益的尝试。理论研究部分,一部分内容总结了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对导师田德禄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继承和阐述,对当前国内有关中药复方和有效成分治疗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以及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另一部分系统论述了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临床部分,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 92 例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分布,以及国内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的特点。实验研究,主要进行了离体实验。本实验以肝星状细胞为靶细胞,以乙醛为刺激因子,以慢肝消为干预药物。采用MTT法和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在细胞水平观察了乙醛及慢肝消对HSC-T6增殖的影响;进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方法定量测定中药含药血清对大鼠α1(I)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探讨慢肝消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部分分子机制和作用靶点。研究结果及结论:(1)临床研究:实验一:男性为主要的饮酒和 AF 患病人群;AF 的发病高峰年龄在 45 岁左右。不同职业人群 AF 发生率有所不同,干部、商人最高,分别为 44.57%和 23.91%;日饮酒量 140g/d,饮酒年限 20 年,累计酒精摄入量 1000kg 左右时,具有较高的 AF 患病率。AF 患者中 γ-GT 值增高者所占的比例较大,AST/ALT 比值≤2、碱性磷酸酶(ALP)值增高(>110 U/L)的出现率较高(60.9%)。实验二: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为邪实为主,虚实夹杂;中医病位主要在肝脾,涉及胆胃;AF 中医病机主要为气滞、血瘀、湿(热)浊内蕴,兼有气虚。累计摄酒量以及家族酗酒史条件下的累计摄酒量是影响 AF 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分布的重要因素,具有极显着性差异。总胆红素值对 AF 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分布有极显着性的影响。<WP=5>4 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特点和慢肝消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2)实验研究: 实验一:乙醛浓度在 87.5 μM和 17.5 μM时HSC-T6的存活率和增殖率均大于100%。建立了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离体HSC模型。 实验二:与肝脾康对照,慢肝消具有差异意义的HSC-T6抑制增殖作用。 实验三:拆方研究显示,慢肝消全方组的抑制率(13.55%)位于最高与最低抑制率之间;抑制效果以益气组和软肝组最为明显,分别为 15.79%和 15.21%; 实验四:慢肝消对大鼠 α1(I)前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部分影响作用,是慢肝消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部分分子机制和多作用靶点之一。 结果: 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多发于男性,年龄在 45 岁左右,干部或商人;日饮酒量140g/d,饮酒年限 20 年,累计酒精摄入量 1000kg左右。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为邪实为主,虚实夹杂;中医病位主要在肝脾,涉及胆胃;AF中医病机主要为气滞、血瘀、湿(热)浊内蕴,兼有气虚。慢肝消具有抑制HSC-T6增殖作用。慢肝消对大鼠α1(I)前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部分影响作用,是慢肝消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部分分子机制和多作用靶点之一。

李丰衣[7](2006)在《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学和调肝理脾方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酒精性肝纤维化(ALF)是以肝星状细胞(HSC)为主的细胞激活增殖,肝脏的几种效应细胞通过自/旁分泌致病/抗病因子和炎性介质相互作用,使细胞外基质(ECM)各成分合成明显增多,降解相对减少的动态可逆病理过程。酒精性肝纤维化是轻症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向酒精性肝硬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可逆性,研究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医药在防治酒精性肝病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本课题由理论研究、临床及实验研究三部分组成:理论研究部分,一部分对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导师田德禄教授防治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继承和阐述;另一部分系统论述了现代医学对酒精性肝纤维化防治的研究成果。临床部分,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以符合临床流行病学要求的全国五家医院病例资料为基础,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探讨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的特点;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9例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分布,以及国内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的特点。实验部分以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为实验对象,对模型大鼠一般生理指标和病理指标进行了动态观察,探讨了酒精性肝纤维化启动期和发展期的病理机制;应用中药复方调肝理脾方对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治疗,并对其抗纤维化的药效学机制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动物实验的数据资料。实验研究,主要进行了整体实验。方法:1清洁剂Wistar雄性大鼠共120只,采用“白酒4.8g/(kg·d)、吡唑24mg/(kg·d)、玉米油2ml/(kg·d)”混合物,灌胃配合饲喂高脂饲料(基础饲料:胆固醇:猪大油=79%:1%:20%)的方法制备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4w、8w、12w、16w随机采血,分别检测血清ALB、GGTP、AST、ALT、HA、PⅢP、CⅣ、LN含量;取大鼠肝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Mallory染色;2以正常大鼠做阴性对照,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检测酒精性肝纤维化早期(造模16w);采用超薄切片、光镜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特点;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3造模结束(16w)后,大鼠随机分成7组:A.正常对照组(正常大鼠生理

吕瑞娟,任登先,闫明[8](2001)在《脂肪肝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了不同诱因所致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提供了方案。

陈世林[9](2010)在《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发病机制及水飞蓟素对其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乙醇引起的肝损伤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其中氧化应激和膜磷脂过氧化作用在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CYP2E1是细胞色素P450的酒精诱导形式,不仅参与了药物的代谢,而且还能催化乙醇的代谢并产生具有更强毒性的代谢产物,由其所引起的氧化应激和膜磷脂过氧化可在短期内导致肝脏的损伤,是酒精性肝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水飞蓟素具有强力抗氧化性,是一种安全、稳定、有效的保肝药物,但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目前研究很少,且具体作用机制也尚不明确。因此,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探讨乙醇引起的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甚为重要。目的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探讨水飞蓟素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水飞蓟素低剂量组和水飞蓟素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等剂量以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各组均以乙醇灌胃,5 g/kg,水飞蓟素各剂量组在乙醇灌胃1 h后再分别给予水飞蓟素100 mg/kg和200 mg/kg灌胃,连续5 d(1次/d),末次乙醇灌胃并禁食6小时后将全部大鼠麻醉并处死,腹主动脉取血,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活性、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含量和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肝组织标本HE染色后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肝脏细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mRNA的表达。结果成功复制出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肝细胞可见明显脂肪变性,肝细胞肿胀明显,肝小叶内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和肝细胞点状坏死;血清中ALT、AST活性明显增高(P<0.05);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显着增高(P<0.01);肝组织中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升高(P<0.01);肝脏CYP2E1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水飞蓟素各剂量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及坏死程度均降低,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明显减轻;血清ALT活性、肝匀浆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和P<0.05),SOD活性升高(P<0.05),肝组织中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减少(P<0.01),肝脏CYP2E1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水飞蓟素高剂量组血清AST活性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水飞蓟素对大鼠急性乙醇所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抗炎症、抑制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以及CYP2E1 mRNA的表达有关。

刘颖[10](2009)在《CYPIIE1与GSTP1多态性及mRNA水平在酒精性肝病中的研究》文中认为过度饮酒会导致身体,心理和社会等一系列问题,酒精滥用和依赖是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主要因素,但并不是所有饮酒者均发展为酒精性肝病。细胞色素P450IIE1(CYPIIE1),是存在于肝细胞内的I相物质代谢酶,是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1),是II相物质代谢酶,为重要的外源性化学物质代谢酶,主要催化外源代谢产物的亲电子中心与还原性谷胱甘肽的轭和反应,从而降低外源化合物或(和)致癌化合物的毒性和致癌性。有毒或致癌化合物在肝脏的代谢方向取决于两个酶系统的水平和相互作用。这就提出了一个可能性,即I相物质代谢酶活性增加,同时伴II相物质代谢酶活性减低,可能会使有毒或致癌中间产物增加而导致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如酒精性肝病。本实验抽取自2006年9月至2007年11月,收集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省几家大医院患者的外周血2ml。患者来自汉族,蒙古族,朝鲜族三个民族,其中包括汉族酒精性肝病患者126人;蒙古族酒精性肝病患者118人;朝鲜族酒精性肝病患者109人。各民族饮酒无肝病患者各100人,各民族健康对照者各120人。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用于检测CYPIIE1及GSTP1在每组中的基因多态性分布;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用于检测CYPIIE1及GSTP1在酒精性肝病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中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不论何种民族,携带了CYPIIE1 C2和GSTP1 Val等位基因的患者具有酒精性肝病的遗传易感性。C2和Val的分布频率在汉族酒精性肝病患者中分别为50.00%和26.98%;在蒙古族患者中分别为31.36%和22.87%;在朝鲜族患者中分别为45.87%和22.02%,各民族酒精性肝病患者中C2和Val的分布频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而在三个民族中,酒精性肝病患者的C2和Val分布频率均显着高于饮酒无肝病者及健康对照者,且具有统计学差别(P<0.05)。不论何种民族,酒精性肝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均具有较高的CYPIIE1mRNA表达水平,和较低的GSTP1mRNA表达水平,并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本研究中,我们看到:不论何种民族,同时携带CYPIIE1 C2和GSTP1 Val等位基因的人群致使体内CYPIIE1mRNA表达水平上调,GSTP1mRNA表达水平下降而罗患酒精性肝病的的几率明显高于单独携带或不携带CYPIIE1 C2或GSTP1 Val基因的人群。

二、乙醇在肝内的代谢及其对肝的损害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醇在肝内的代谢及其对肝的损害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三角帆蚌肉护肝肽的制备及其抗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1.1.1 酒精性肝损伤的概述
        1.1.2 酒精性肝损伤与乙醇代谢及相关酶系
        1.1.3 酒精性肝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1.4 酒精性肝损伤与护肝肽
    1.2 三角帆蚌的研究概况
        1.2.1 三角帆蚌的简介
        1.2.2 三角帆蚌肉的营养价值及加工应用现状
        1.2.3 三角帆蚌肉的生理活性
    1.3 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3.1 立题依据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三角帆蚌肽的酶法制备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三角帆蚌肽的酶法制备
        2.3.2 体外ADH激活率的测定
        2.3.3 蛋白酶的筛选
        2.3.4 单因素实验
        2.3.5 响应面优化实验
        2.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蛋白酶的筛选
        2.4.2 单因素实验
        2.4.3 响应面优化实验
    2.5 本章小结
3 三角帆蚌肽的醒酒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氨基酸组成分析
        3.3.2 三角帆蚌肽对醉酒小鼠相关醒酒活性的研究
        3.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三角帆蚌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3.4.2 小鼠给酒量的确定
        3.4.3 小鼠解酒试验
        3.4.4 小鼠防醉试验
        3.4.5 三角帆蚌肽对小鼠血乙醇浓度的影响
        3.4.6 三角帆蚌肽对小鼠肝脏ADH活力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三角帆蚌肽的初步分离及其体外抗肝损伤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三角帆蚌肽的超滤分级
        4.3.2 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4.3.3 氨基酸组成分析
        4.3.4 分子量分布
        4.3.5 小分子肽得率的测定
        4.3.6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4.3.7 体外ADH激活率的测定
        4.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4.4.2 氨基酸组成分析
        4.4.3 分子量分布与小分子肽得率
        4.4.4 三角帆蚌肽及其超滤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4.4.5 三角帆蚌肽及其超滤组分对体外ADH的激活作用
    4.5 本章小结
5 三角帆蚌肽超滤组分对小鼠急性AL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引物序列
    5.3 实验方法
        5.3.1 动物分组与建模
        5.3.2 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5.3.3 三角帆蚌肽超滤组分对小鼠急性ALD保护作用评价
        5.3.4 三角帆蚌肽超滤组分对小鼠急性ALD保护机制研究
        5.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三角帆蚌肽超滤组分对小鼠体重、肝脏指数的影响
        5.4.2 三角帆蚌肽超滤组分对小鼠血清肝功能酶学相关指标的影响
        5.4.3 三角帆蚌肽超滤组分对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
        5.4.4 三角帆蚌肽超滤组分对小鼠肝脏乙醇代谢酶学相关指标的影响
        5.4.5 三角帆蚌肽超滤组分对小鼠肝脏mRNA的影响
        5.4.6 三角帆蚌肽超滤组分对小鼠肝脏与乙醇代谢相关mRNA表达量的影响
        5.4.7 三角帆蚌肽超滤组分对小鼠肝脏与脂质代谢相关mRNA表达量的影响
        5.4.8 三角帆蚌肽超滤组分对小鼠肝脏与肝纤维化相关mRNA表达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三角帆蚌护肝肽的分离及其结构的初步鉴定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凝胶柱层析法(Sephadex G-25)分离纯化三角帆蚌护肝肽
        6.3.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离纯化三角帆蚌护肝肽
        6.3.3 体外ADH激活率的测定
        6.3.4 质谱分析
        6.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凝胶层析法(Sephadex G-25)分离纯化三角帆蚌护肝肽
        6.4.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离纯化三角帆蚌护肝肽
        6.4.3 氨基酸序列鉴定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3)调肝理脾方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干预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中医学对酒精性肝病的相关认识与研究
    现代医学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第二部分 调肝理脾方干预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临床试验
    前言
     临床资料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调肝理脾方干预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一 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二 调肝理脾方抗酒精性肝纤维化氧自由基损伤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三 调肝理脾方干预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四 调肝理脾方工艺的筛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结语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4)乙醇对H4-ⅡE细胞ADH、ALDH变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CCK-8法检测乙醇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
    3.2 形态学观察
    3.3 western bolt检测蛋白的表达
    3.4 ELISA法检测结果
    3.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CCK-8法检测乙醇对H4-ⅡE细胞的抑制作用
    4.2 乙醇对H4-ⅡE细胞凋亡的影响
    4.3 ADH、ALDH与乙醇氧化
    4.4 AMPK、PPAR α与乙醇代谢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5)酒精性肝硬化中医证候学特点和赤芍对HS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中医药对酒精性肝病的认识
        1 历史沿革
        2 中医药对酒精性肝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 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临床研究进展
        4 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5 今后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二、酒精性肝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国内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2 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3 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4 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肝硬化发生的重要环节
        5 细胞凋亡
        6 酒精性肝病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酒精性肝硬化临床资料分布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二 酒精性肝硬化中医证候学特点的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离体HSC 模型的建立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赤芍含药血清对HSC-T6 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赤芍含药血清对HSC-T6 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赤芍含药血清对HSC-T6 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HSC-T6 凋亡基因蛋白免疫化学染色观察表达结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特点和慢肝消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 中医对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认识
        1 历史沿革
        2 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 导师田德禄教授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学术思想
        4 中药复方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实验研究
        5 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胶原合成的实验室研究进展
        6 中药有效成分抗肝纤维化胶原合成的研究进展
        7 国内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二. 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 前言
        2 肝脏酒精代谢产物损伤
        3 炎症(免疫)机制
        4 缺氧机制
        5 营养失调机制
        6 遗传多态性机制
        7 叠加肝炎病毒感染
        8 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酒精性肝纤维化临床资料分布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二、 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特点的初步探讨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一、 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离体 HSC 模型的建立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二、 慢肝消含药血清对大鼠HSC-T6增殖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三、 拆方慢肝消对大鼠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四、 慢肝消对大鼠 α1(I)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学和调肝理脾方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 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1 中医对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认识
        2 中医对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病因病机的研究
        3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临床研究进展
        4 中药抗肝纤维化胶原合成的实验室研究进展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二 酒精性肝纤维化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2 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3 酒精性肝纤维化的诊断研究进展
        4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进展
        5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三 酒精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 动物主动摄取酒精造成慢性肝损伤模型
        2 动物被动摄入酒精诱发肝损伤模型
        3 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
    四 导师田德禄教授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学术思想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酒精性肝纤维化临床资料分布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二 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实验性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建立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实验二 调肝理脾方抗酒精性肝纤维化机理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8)脂肪肝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脂肪肝的发病机理
    1.1 酒精性脂肪肝
        (1) 乙醇的直接损害作用
        (2) 脂质过氧化损伤
        (3) 乙醛的毒性作用
        (4) 内毒素—细胞因子介导的损伤
        (5) 游离脂肪酸 (FFA) 的损害
        (6) 大剂量乙醇刺激肾上腺及垂体—肾上腺轴
        (7) 缺氧和微循环障碍
        (8) 免疫机制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
        (1) 糖尿病性脂肪肝
        (2) 高脂血症性脂肪肝
        (3) 肥胖性脂肪肝
        (4) 营养失调性脂肪肝
        (5) 药物性脂肪肝
2 脂肪肝的治疗
    2.1 去除病因, 调整饮食
        (1) 酒精性脂肪肝
        (2) 糖尿病性脂肪肝
        (3) 肥胖性脂肪肝
        (4) 高脂血症性脂肪肝
        (5) 营养失调性脂肪肝
        (6) 药物性脂肪肝
    2.2 药物治疗

(9)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发病机制及水飞蓟素对其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水飞蓟素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2.2.2 大鼠血清生化检测
        2.2.3 肝匀浆SOD和MDA含量的测定方法
        2.2.4 肝组织固定、切片、染色
        2.2.5 肝组织病理结果评分
        2.2.6 TNF-α、IL-1β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2.2.7 免疫组化结果的判断
        2.2.8 肝脏总RNA 提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2.2.9 RT-PCR 结果判断
        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3.2 水飞蓟素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干预研究
    4. 讨论
        4.1 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4.2 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匀浆中 SOD、MDA
        4.3 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 TNF-α和 IL-1β表达的变化
        4.4 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 CYP2E1 表达的变化
        4.5 水飞蓟素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干预作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10)CYPIIE1与GSTP1多态性及mRNA水平在酒精性肝病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CYPIIE1 对酒精性肝病的作用和意义
        1.1 CYPIIE1 的生物学特性
        1.2 CYPIIE1 与酒精性肝病
        1.3 CYPIIE1 抑制剂
        1.4 前景与展望
    第2章 GSTP1 的研究进展
        2.1 GSTP1 的生物学特征
        2.2 GSTP1 与酒精性肝病
        2.3 GSTP1 与肿瘤
        2.4 展望
    第3章 酒精性肝病的研究现状
        3.1 酒精性肝病的流行学
        3.2 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标准
        3.3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
        3.4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
第二篇 实验研究
    第1章 CYPIIE1 与GSTP1 基因多态性在酒精性肝病中的研究
        1.1 材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2章 CYPIIE1 与GSTP1MRNA 水平在酒精性肝病中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承担的科研工作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四、乙醇在肝内的代谢及其对肝的损害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乙醇在肝内的代谢及其对肝的损害作用[J]. 杨根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83(S1)
  • [2]三角帆蚌肉护肝肽的制备及其抗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活性研究[D]. 钟佳佳.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3]调肝理脾方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干预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 冯军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4]乙醇对H4-ⅡE细胞ADH、ALDH变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D]. 付瑶. 延边大学, 2014(01)
  • [5]酒精性肝硬化中医证候学特点和赤芍对HS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 韩海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6]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特点和慢肝消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D]. 李志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 [7]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学和调肝理脾方作用机理研究[D]. 李丰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8]脂肪肝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研究进展[J]. 吕瑞娟,任登先,闫明. 甘肃科学学报, 2001(02)
  • [9]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发病机制及水飞蓟素对其保护作用的研究[D]. 陈世林. 安徽医科大学, 2010(12)
  • [10]CYPIIE1与GSTP1多态性及mRNA水平在酒精性肝病中的研究[D]. 刘颖. 吉林大学, 2009(08)

标签:;  ;  ;  ;  ;  

乙醇在肝脏的代谢及其对肝脏的损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