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拉乌苏稻麦(油菜)两熟的热量条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车升国[1](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鲁靖康[2](2017)在《清代新疆农业研究 ——基于水资源、产业、农区和人地关系的考察》文中提出本文以清代新疆的农业(广义)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空白领域和薄弱点进行研究,从灌溉水资源、农业产业、农业开发中的地域关系和人地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在降水稀少的新疆地区,可资利用的灌溉水资源在农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清代新疆对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有渠灌、井灌和坎儿井三种方式,以渠灌为主。官屯民地都置有负责分配灌溉用水与解决水利纠纷的职员。军府制下的分水制度遵循分地用水、先来者拥有用水优先权、计田授水等原则。建省后的分水措施进一步细化,以缴纳额粮的额地为分水对象,进行均平分水,借以实现清代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管控。新疆植稻应始于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期之间,学界现有的汉代说、魏晋说、西晋说、汉唐说都有各自的立论缺陷。清朝统一新疆以前,植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疆塔里木盆地周缘绿洲,并已扩展到天山北麓西段。清朝统一新疆后,天山南北的植稻业都有了空前发展,种植区域逐渐扩大。内地移民的到来不仅增加了稻米的生产和消费人口,而且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种植技术。虽然水稻种植得到推广,但是受制于水源条件、劳动力资源和传统观念,这种相对高产的粮食作物在清代新疆并未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新疆的瓜果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南疆的维吾尔族民众普遍将各种瓜果作为粮食的替代食品,种植的普及程度可与大田作物相埒。瓜果的商品化程度比粮食作物高,不仅在本境、本省销售,而且远销外省、外国。内地迁来的军民带动了新疆的蔬菜消费,引入了新的蔬菜品种,还将之前未加利用的野生植物和菌类充作蔬菜。花卉的种植亦较为普遍,并且在原有种类的基础上引种了许多外地的花卉品种,但商品化的程度很低,尚未形成一项独立的产业。园艺业中的生产技术比大田农业精细。清代新疆的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山地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坡、塔城山地、昆仑山北麓及东帕米尔山地,平原(盆地)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河流两岸,人工林位于村庄、道路与河渠周边。林木消费可分为工程建筑用材、矿物冶炼用材、生活用材和交通工具用材等四类,天然林和人工林都得到了开采利用,但以砍伐为主,栽植较少。政府派发炭课徭役,并对林木消费征收木税。新疆的土着居民不甚食鱼,内地人迁居之后,以捕捞为主的渔业生产空前发展,形成了伊犁、塔城、准噶尔、哈密、塔里木等五个渔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准噶尔区、以惠远城为中心的伊犁区和以罗布泊和巴楚为中心的塔里木区是当时的三个主要鱼类消费区。除食用外,新疆鱼类兼有观赏、饲用和装饰功能。“耀鱼”、“药鱼”和“围湖法”是清代新疆民众应用的颇具地域特色的捕捞技术。清代新疆内部以及与邻近地区之间存在着农业领域的广泛联系,既有合作交流也有竞争冲突,前者表现为人口流动、农业物资调配、技术交流、作物引种传播、产业互补等,后者则表现为农耕区的水利之争、畜牧区的越界游牧以及农牧业之间的争水争地。新疆内部的农业合作交流有利于农牧两大产业和南北疆两大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与我国其他地区之间的农业合作交流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联系,是一种具有“向心力”的互动。农业中的竞争冲突既是资源稀缺性的直接后果,同时受到生产方式、资源分配格局、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开发中的人地关系包括环境对农业开发的影响和农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新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农业技术类型的选择和环境变迁所造成的人口生业变化上。受“地广人稀”的生境制约,清代新疆的农业技术类型以粗放为主,但同时具有原始和精耕细作两个类型。游牧民族所从事的山地旱作农业属于原始技术类型,城市和乡村巴扎周围以瓜果、蔬菜、水稻商品化生产为目的的区域运用的生产技术则是较为精细的类型。罗布泊原为西域巨泽,历史时期以来面积逐渐缩减,清代在塔里木河上中游大量垦荒,导致来水减少,生活在这里的罗布人不得不迁往外地,从原始的采集渔猎经济逐渐改营农牧业。农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在土壤演变、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变迁方面得到了集中体现:灌溉农业的长期发展形成了灌淤土、灌漠土和水稻土三种人为土壤,成为绿洲农业的载体,同时一些不合理的开垦也造成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后果。毁林开荒、截流灌溉、矿物冶炼、居民用薪是造成森林资源掠夺性开采与破坏的主要原因,局部地区的旱灾和沙漠化与此有关。狩猎和垦殖活动使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数量减少,对大型植食性动物和位于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如野骆驼、新疆虎的影响尤其明显。
薛剑[3](2014)在《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由于部门分工等原因造成对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认识不统一。现有的相关标准只是着重规定建设内容,并没有说明经过建设后不同区域的高标准农田所应达到的状态及其对作物生长的保障作用,难以指导科学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本研究在辨析现有相关高标准农田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生长与耕地质量条件的关系,科学界定“高标准农田”的内涵,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方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空布局方法和建设措施,并以黑龙江富锦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检验和论证上述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标准农田是在一定时期内,满足区域内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生长需求,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可以持续利用的农田。高标准农田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并非一定是“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早能灌、涝能排”的“十全十美”农田,只要耕地质量条件能够满足当地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就是高标准农田。2.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是确定高标准农田标准的基础。因此,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首先要明确基于当地气候适宜性的区域标准耕作制度的主要作物,以及这些作物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本文综合有关农业区划和农用地质量分等研究成果,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等12个高标准农田类型区,分析区域自然禀赋对耕地质量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提出了区域性的高标准农田标准,也指出了影响区域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的限制性因素及其相应的改造改良措施。3.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包括空间布局、时序安排和建设措施等三项主要任务。在高标准农田空间布局上,首先通过“一票否决”将空间不稳定的区域排除,即将有可能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或灾害损毁的耕地排除在外,以免造成建设的过程性浪费;其次,将现有耕地质量条件与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进行比对,将已达到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耕地直接认定为高标准农田,不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第三,分析影响区域主要栽培作物生长的因素,排除那些存在明显限制性因素且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不可改造的耕地;以上三步排除的耕地之外的区域就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建设时序的安排,通过空间稳定性评价方法,按照空间稳定性分级次序确定。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的建设措施的确定,首先需要诊断影响作物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因素,借鉴现有土壤改良和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根据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拟定科学高效的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措施。4.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证明,富锦市旱地与水田的高标准农田标准是不同的。由于地处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自然降水完全满足玉米的水分需求,并不需要灌溉,旱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需要考虑灌溉系统。但若种植水稻,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修建灌排系统。无论旱地还是水田都需要合理确定耕作田块大小以便提高耕作效率。对于在岗地上开垦黑土、白浆土而来的早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进行土地大平整,因为平整土地容易破坏黑土层。根据拟定的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衡量现有耕地,现有高标准农田以旱地为主,占高标准农田总量的99.77%,水田只占高标准农田的很小部分。而富锦市水田占耕地面积的30.91%,旱地占耕地面积的68.95%,水浇地占耕地面积的0.13%。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评价结果,是因为分布在岗地上的旱地种植玉米,土壤没有限制,水分靠天然降水可以满足,排水靠自然地形也没有限制,没有灌溉与排水设施也符合高标准农田标准。而当地的水利工程不完善,对于水田来说,就达不到高标准农田的要求。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还证明,现有高标准农田并非全是农用地分等中的“最优等别”,还包括“次优等别”,这说明,农用地分等成果只是认定高标准农田的重要参考。认定高标准农田,需要比对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需求和耕地质量条件。调研发现,目前富锦市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些项目位于根据本文确定的高标准农田标准认定的现有高标准农田内,存在着“超高标准建设”或者重复建设的问题。5.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必须分区域确定高标准农田的标准。本研究将全国划分了1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差异还是很大,因此所提出的区域高标准农田的标准还是很笼统,特别需要更详细的分区来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和待建区的改良或建设措施。6.本文关于高标准农田的空间布局只是考虑到不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和灾毁,而要保证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利用,还应该考虑其他资源环境要素,特别是水资源的可持续保障。如果区域内总体上水分不富裕,而依靠打井开采地下水,从“标准”上判断,有良好的灌溉设施,属于“高标准”,但这种耗竭地质储水的做法就不是可持续的。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必须在将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深入研究。
王健[4](2014)在《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适宜性评价与区划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针对目前天山北坡粮棉发展不协调,区域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区域自然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农业高产高效持续发展,开展了该地区典型一年两作模式适宜性评价与区划研究,研究结果将对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平衡发展及社会的繁荣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沿天山北坡一带滴灌作物一年两作种植模式自然资源适宜性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GIS技术分析研究了区域光热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不同一年两作模式生产潜力及资源生产效率,研究其生产潜力限制因子。在此基础上,依据天山北坡自然资源状况特点及一年两作模式对资源的要求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基于实属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分类模型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筛选较优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一年两作模式综合适宜性评价等级制作模式区划图,并结合一年两作不同模式适宜等级的最适原则及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优化后制作一年两作模式综合区划图;最后,集成上述研究成果,开发“天山北坡‘一年两作’种植模式资源信息管理与评价系统”,使系统兼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期为农业生产、作物布局、种植结构调整及区域自然资源高效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天山北坡自然资源变化特征在天山北坡一带无霜期、年积温和单作物生育期积温的空间分布一致性较高,积温的年际变化趋势一致,都呈增加趋势。另外光照资源丰富,“一年两作”模式种植不受限制。并对一年两作模式中各作物生育期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热量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温泉县冬小麦生育期积温偏低,处在冬小麦生长所需积温的底线,为1733.7℃,往东逐渐增加,精河、石河子、阜康沿线积温较高,满足早熟冬小麦生长发育的需求,且剩余积温可进行复播,能够较好地实施“两早配套”一年两作模式的种植;奇台往东木垒县积温略低于奇台,也能满足早熟冬小麦的生长,但收获较晚,不能进行复播。复播作物生育期≥5℃、≥10℃的积温空间分布特征为天山北坡东西两端的温泉县、木垒县及奇台县的大部分区域麦收后积温较少,往中间逐渐增加,在沙湾、奎屯等区域达到最高。(2)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生产潜力研究运用机制法,利用近48年的气象资料对一年两作模式作物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资源利用率和现实资源生产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探明北疆沿天山北坡一带一年两作种植区限制一年两作模式高产的因子为热量资源,可通过选用“两早”品种合理搭配、免耕直播、覆膜增温等措施减少农耗,增加积温来改善。目前生产上一年两作种植模式灌溉系数平均不超过0.6,水分也是一年两作模式高产高效的障碍因子之一,需进行改善,增加灌溉量。(3)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明确了评价指标设置原则的基础上,针对一年两作模式资源适宜性的要求、结合天山北坡一带一年两作模式生产实际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及生产经验,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特尔菲法相结合对评价指标进行5轮综合打分、论证和筛选,构建了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气象条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四个方面18个评价指标,并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进一步对指标因子的标准化和单因子的隶属函数值进行了界定,最后提出了一年两作模式综合适宜性评价模型。(4)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种植模式适宜性评价与区划根据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计算隶属度,首先进行单指标因子的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基于RAGA的PPC模型两种方法对一年两作模式中单一作物气候适宜性及一年两作各模式综合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对不同评价结果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冬小麦-青贮玉米气候适宜性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而复播大豆、复播油葵种植模式气候适宜性评价采用基于RAGA的PPC模型的权重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效果更佳;3个典型一年两作模式综合适宜性评价结果比较发现:小麦-青贮玉米、小麦-大豆和小麦-油葵3个模式均为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结果更佳。由此探索了一年两作不同种植模式适宜性评价较好的评价方法,以供生产实践参考。根据一年两作模式综合适宜性的评价结果,适宜性等级优先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对三种典型一年两作模式进行了综合区划。而区划结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受市场农产品需求及配套技术与政策的调节。(5)系统开发与验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资源信息管理与评价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具体包括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库、基础资源数据库、适宜性评价指标数据库、适宜性评价模型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等五大功能模块,采用Java语言编程,完成了数据库的开发、系统的试运行与初步验证工作。总体而言,本研究通过区域资源分析与一年两作模式作物生长的需求,建立了热量资源限制区一年两作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模型的优选,不仅对区域农业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其他一年两作种植资源限制区种植模式的优化和推广进行有益的探索提供了理论支持。
李琦珂[5](2013)在《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拥有黝黝黑土地的松花江流域,经过一百多年的农业开发,如今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地虽气候严寒,夏短冬长,但土壤肥沃,雨热同季,比较适合发展农业。自东北“开禁”以来,关内移民陆续进入,土地垦殖持续不断,人地关系渐趋紧张。农业开发所及之地,荒山沼泽化为肥田沃野,森林草原变成农田村舍,自然景观成为人工生态,人地系统结构变化异常显着。农业系统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界面,其结构变迁与功能进化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经中原农耕文化辐射,受经济全球化影响,松花江流域的种植业对畜牧业、林业和渔猎业的“挤压”倾向日益明显,生产结构逐渐单一,农业系统功能脆弱,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20世纪以来,松花江流域种植业,大致经历由“—元”到“二元”、再到“三元”的结构变迁,农业系统呈现良性衍化态势。功能发挥偶有曲折低徊,也基本处在自组织阙值范围之内。民国时期,种植业系统开放而高效;伪满时期,种植业系统“入”不敷“出”;建国之后,系统功能发挥顾“此”而失“彼”;三中全会之后,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系统发展稳定且持续。畜牧系统的百年发展,主要特征是畜牧结构的日益趋同。20世纪初叶,因地区间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的差异,松花江流域的畜牧系统,具有发展不均衡的显着特点。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家畜多经喂猪、牛、羊,家禽常饲养鸡、鹅、鸭;松花江流域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多为游牧民族的畜牧区,多豢养马、牛、羊及犬;生息繁衍于松花江流域东部的渔猎民族,历史上曾与鹿共舞,与犬相伴,如今已成民族文化的遥远记忆。20世纪中期以来,因文化的不断融合,技术的日新月异,松花江流域畜牧结构的区域差异性渐至消亡,畜牧生态系统因多样性的缺失而危机蛰伏。松花江流域是森林部落的故乡。莽莽林海钟灵毓秀,引俄人日寇竞垂涎。建国之前,森林资源砍伐得多,养护培育得少,形成畸轻畸重的林木利用结构。新中国成立以来,培育与砍伐并重,松花江流域林本利用结构不断优化,林业系统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审美价值,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利用。渔业是松花江流域的传统产业。20世纪之初,松花江流域渔业仍为自然经济,鱼类资源尚属充足,鱼种结构相对合理。随着渔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自然鱼类捕捞—度占据渔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迫于鱼类资源锐减的严峻形势,20世纪中叶养殖渔业逐渐兴起并很快后来居上,成为优势生产部门,渔业结构因此而日益优化。世纪之末,松花江流域渔业品种结构逐步向着多元化、生态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农业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发展衍化,既受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不断驱动,也受系统外部诸如文化、制度以及技术等因素的深刻影响,且时时反作用于这些外在因素,积久而成互生互克、相辅相成的作用机制。合理的经济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技术变革能够打碎落后制度的桎梏,冲破资源瓶颈的制约,成为农业结构进化的重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作为人地作用的手段延伸、功能拓展的重要方式,农业技术在种植结构的历史变迁中举足轻重。农机等物质装备的规模运用,化肥等生产资料的集约投入,育种对生物适应能力的能动作用,水利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润泽渲泄,都是借助农业系统某一因素(或环节)的人工调控,来提高农业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进而达到优化农业结构、完善功能机制的目的。作为日趋开放的“结构-功能”共同体,农业系统的存在以及发展,还会受到上层“人一地”系统的影响和制约,表现为人地结构对农业系统的时或促进、时或阻滞。若人地结构趋于合理,人地关系基本平衡,农业系统就会良性发展,结构渐至优化、功能发挥良好;若人地结构严重失衡,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大自然就会以灾害的方式来警告人类,实际上是为农业系统的良性回归提供反馈信息,以此督促农业系统的参与者——人类,及时进行结构调整,永葆经济、生态高效功能。
杨齐[6](2011)在《中小城市城市化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学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作为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重要方面,从多个方面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至区域性景观过程,并形成特定的城市景观格局。建国50多年来,我国城市发展最为迅速的是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在区域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优势地位是无可替代的。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中小城市庞大的数量和迅猛的发展速度,中小城市的城市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然而,目前现有的城市景观格局研究多集中于大型城市,而对中小城市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以及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本文在多时相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环境数据的支持下,利用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小城市的城市景观格局演变过程,模拟了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发展趋势,对未来1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预测,并利用CASA、生态足迹等模型,在景观水平上对城市化造成的生态效应——区域净初级生产力和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估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91年至2008年的18年间,张家港市经历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发展时期,土地利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占用了大量的农业用地,城市的破碎化程度和斑块形状不规则程度都呈下降趋势;张家港市主城区的城市扩张由以新发生型为主兼有延展型的扩张模式,发展成为以填充型为主要的扩张模式,而农村地区城市化则由新发生型为主的扩张模式,转变为新发生型与填充型并存的扩张模式,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张家港市的城市化进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91至2001年为主城区城市化阶段,城市的增长为以主城区城市斑块的"聚合"为主要特征,2001至2008年为农村地区城市化阶段,城市的增长以农村地区城市斑块的"扩散"为主要特征。(2)张家港市与上海市的景观格局差异主要由道路数量、道路宽度以及农村地区景观格局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由于道路的影响,上海的最佳粒度为7.5 m,而张家港的最佳粒度则小于7.5 m,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时,对不同大小的城市要注意尺度和遥感影像的选择;中小城市的农村地区景观格局受到城市化更强烈的影响,要注重对这些中小型城市的城市化进行科学管理,积极借鉴大城市的发展经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监督力度,合理引导和规划。(3)1986年至2000年15年间,长三角地区和新疆地区中小城市的总体景观格局变化基本相似,两地区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和景观多样性都有所提高,斑块形状更趋于不规则;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间景观格局变异性趋于下降,各城市的景观格局趋于一致,而在新疆地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各中小城市间的景观格局变异更加明显;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人口的增加和流动,新疆地区中小城市对整体景观格局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的是农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整个城市和地区景观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耕地景观类型的变化,而并非城市景观类型;产业结构、交通设施和政策支持是导致我国东西部城市化差距的三大主要成因,应采取措施,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东西部城市协调发展。(4)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得到的城市热点区域既能在大部分区域符合实际的城市分布,又比实际城市区域图更符合城市集中发展理论,对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有效地城市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未来10年(2006至2016年)张家港市用地形势趋于紧张,城市由郊区逐步向交通条件较好的边远乡镇扩张,并且随着城市的增长,农业用地不断被占用,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合理规划城市增长,保护农业用地,以确保区域粮食安全,避免生态环境被过度破坏。(5)由于快速城市化下张家港市土地利用/覆盖方式的改变损失了大量的NPP,城市用地区域内年净初级生产力较大幅度减少,而在农业用地由于灌溉、施肥以及田间管理等将导致其具有比潜在NPP更高的生产力,因此,作为碳汇的重要组成和陆地碳循环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在改善全球变化状况中的作用;NPPlucc在城乡梯度上的变化表现出了与张家港市城市用地景观比重相似的变化趋势,城市化下土地利用/覆盖性质的根本性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周边植被的影响不断增强,导致了 NPP大量损失;由于NPPlucc与城市化过程的相关性,可以将NPPlucc作为一个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指标。(6)2000至2008年,张家港市生态赤字增加了28.24%,表明该地区的发展是以过度消耗自然生态资源的存量和输入其他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来弥补其生态承载力供给不足的,总体生态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2000至2008年,张家港市农业生态赤字增加了37.67%,草地生态赤字一直在总生态赤字中所占比例最大,并从2000年的0.4098 hm2增长到2008年0.6781 hm2,增幅为65.47%;耕地生态赤字小幅上升,增加了0.0397 hm2;水域生态赤字基本保持稳定;林地生态赤字基本为0。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的工农业生产消费和人民生活消费都迅速增加的双重压力下,导致的农产品需求激增,而农业用地面积却在不断减少,农业生态承载力下降,农业供需矛盾尖锐对立,成为农业生态严重赤字的主要原因。(7)1981年到2008年,阜康市总人均生态足迹消费增加约2.2倍,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下降16.03%,生态赤字严重,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1981年到2008年,阜康市草地人均生态足迹消费增幅达到625%,而草地人均生态承载力减幅达52.78%,相比于林地和耕地,草地生态严重赤字,生态危机已向草地倾斜转移,草地因素在整个区域生态系统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草地生态赤字最终归因于阜康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在工农业生产消费和人民生活消费都迅速增加的双重压力下,牧产品需求激增,草地出现严重退化,草地生产力下降,草地面积又在不断减少,草地生态承载力下降,供需矛盾尖锐对立,由此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表现为草地生态严重赤字。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1)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和城乡梯度分析法,结合了人口经济数据,根据不同区域的城市化景观格局的不同区分城市化阶段,在景观水平上探讨了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各阶段的特征;2)将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城市化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与大型城市和新疆地区中小城市进行了差异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中小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所隐藏着的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3)从城市化的角度研究HANPP中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造成的NPP损失(NPPlucc),并对NPPlucc进行了城乡梯度分析,是对尚处于理论框架完善和发展阶段的净初级生产力的人类占用(HANPP)研究的发展和补充。总之,通过对典型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学效应的研究表明,中小城市在近3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发展时期,土地利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城市化进程由主城区城市化阶段进入农村城市化阶段,而且未来十年中小城市仍将保持快速城市化的趋势,城市化造成了净初级生产力大量损失,生态承载力下降,区域生态赤字严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正确处理城市化与生态保护的客观矛盾,使中小城市向低碳、生态城市方向发展,提高中小城市可持续性。
潘文博[7](2009)在《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粮食增产潜力与供求趋势,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问题。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人口增加,使得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并存,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持续加大。粮食增产潜力及其转化,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供求平衡能力和国家粮食安全。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具有稳定的商品粮供给能力,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以东北地区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东北水稻生产发展的现状、水稻生产潜力及开发的技术途径,并对东北水稻竞争力、产业经济及其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和战略对策。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对建国后到2007年共59年的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状况、生产特点、水稻类型及分布和水稻生产发展态势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分析东北地区水稻的生产自然条件好、稻米品质优、产量持续增长、商品率高等优势,明确了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基地,也论证了挖掘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是实现我国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运用1949—2007年东北水稻面积、单产和产量数据,长期波动趋势线和短期波动趋势线,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提高的可能性较大;平均波峰值小于波谷值,表明促进东北水稻持续、稳定增产难,而减产则较为容易;单产提高或下降的幅度极大,带来相应年份产量波动的幅度加大,表明东北水稻受某些特殊条件的影响程度大,在实际生产中必须重视这些极端因素的影响。3、应用FAO的生态区域法研究了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特别对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开发程度进行了系统评测;光温生产潜力反映了最高投入水平下特定作物在一个地区的灌溉农田可能达到的产量上限,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水稻的光温生产潜力理论值在14135.13—15978.05公斤/公顷,平均值为15321公斤/公顷;气候生产潜力反映了现阶段某地区水稻最大的生产能力,具有很大的现实生产价值,东北地区水稻的气候生产潜力理论值在7655.76—14792.46公斤/公顷,平均值为11890.55公斤/公顷;黑龙江省水稻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理论值均最大、吉林均最小、辽宁均居中;根据水稻生产开发难度系数,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与增进技术途径和措施。4、分析了气象、水资源、耕地资源、经济条件和种植效益,比较准确地测算了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了东北水稻增产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评价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性天气发生频率会更高,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会更大,尤其旱、涝灾害发生将更频繁。5、通过对东北水稻的比较优势、竞争力及产业经济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水稻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同时由于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东北水稻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市场竞争潜力。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必须转变增长方式,稳定面积,降低单产波动幅度,最终实现稳定发展。从发展趋势看,开垦湿地、扩张稻田已没有可能性,挖掘现有耕地生产能力,改造中低产田是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6、针对目前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东北水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及政策支撑体系。提出了以培育及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为核心,科学的耕作栽培技术为关键的水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研究提出了东北水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技术以及生产和贸易保护的政策建议。
刘玉兰[8](2009)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区划探讨》文中指出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但该区农业生产过程中,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因此,在研究该区耕作制度及其区划的基础上,开展水土保持措施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科研工作者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现状均进行了调查研究,但对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现状的研究及调查却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查阅农业区划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建立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信息数据库,以农业区划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确定分区的原则与指标体系,对该区进行耕作制度分区。在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耕作区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地面坡度分级情况,并根据该区主要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实施的适宜条件,提出了各耕作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配置建议,以期为科学防治水土流失,因地制宜指导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原则耕作制度区划是农业区划的一种,本研究在充分认识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农业区划的一般原则,确定分区原则为: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与主导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耕作措施适宜性原则;保持县级行政单元的相对完整性原则。(2)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指标在分区原则的指导下,本研究综合考虑黄土高原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耕作制度的影响,确定的分区指标为:按热量划分熟制:≥0℃积温4000℃以下为一熟带,≥0℃积温4000℃以上为二熟带;耕作制度区的划分则综合考虑行政位置、地貌、水旱情况(水浇地与旱地、干燥与湿润)和熟制。(3)进行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在已有耕作制度区划及黄土高原地区各省区农业区划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将黄土高原地区划分为十个耕作区:Ⅰ汾渭平原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Ⅱ陕甘宁晋黄土丘陵旱作一熟区、Ⅲ晋东山地半湿润一熟区、Ⅳ晋北高原山地旱作一熟区、Ⅴ豫西丘陵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Ⅵ陕甘晋黄土残塬丘陵旱作一熟区、Ⅶ兰州山丘旱作一熟区、Ⅷ海东丘陵旱作一熟区、Ⅸ宁蒙河套平原灌溉一年一熟区、Ⅹ鄂尔多斯高原半干旱一年一熟区。(4)黄土高原地区主要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适宜条件及其在各分区的配置在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基础上,本研究选定了该区主要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明确了其实施的适宜条件,并总结分析各耕作区农业生产障碍因素和地面坡度分级情况,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出发,提出了各耕作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配置建议,并系统整理和概述了各分区的特征。选定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为:等高耕作、沟垄耕作、水平沟耕作、间混作、套种、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等高耕作适宜于3~15°的坡地;沟垄耕作适宜于<3°的平地(包括川平地、高平地、梯条田);水平沟适宜于15~25°的坡地;间混作适宜于≥10℃积温小于2600℃的地区;套种适宜于≥10℃积温2600~4000℃的地区;地膜覆盖适宜于半干旱地区旱农区的平旱地(指梯田和条田)和高海拔或高纬度冷凉地区;保护性耕作几乎适用于任何区域。
徐文修[9](2008)在《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当前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国际化进程,给新疆农业与农村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农业生产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巨大冲击。本文应用数理分析、经济学分析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1949-2005年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绿洲耕作制度演变的驱动因子,深入研究了影响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和关键技术,并对各个农作区未来耕作制度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为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优化的耕作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自1949年以来,新疆农业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农业生产结构逐渐向种植业产值比重减少、畜牧业、林业产值比重增加的趋势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粮、经、饲“三元”结构体系仍未建立。作物布局形成以棉花、小麦为主、玉米为辅,蔬菜、甜菜、油料、果用瓜不断增长的新格局。新疆粮食总产量经历了缓慢增长、波动徘徊、直线上升及波动上升四个发展阶段,从1983年开始彻底改变了新疆粮食长期以来依靠外调的历史,由缺粮省转变为富余省,自1987年起,新疆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保持在400kg以上,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棉花生产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波动徘徊和快速增长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其单产、总产、播种面积位均居全国首位。新疆复种指数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由1949年的103.6%发展到2006年的113.41%,而且种植模式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新疆农田培肥制度由解放初期的主要依靠土地轮歇及施用粪肥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苜蓿轮作和草田轮作,进而发展到以施用化肥为主的农田培肥制度。对推动耕作制度演变因子的研究表明:政策因素是推动耕作制度演变的间接驱动力,每次政策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农民行为、进而影响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推动耕作制度改革与之相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作物产量增加的主要动力,而作物产量的提高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耕作制度演变提供了重要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比较优势直接影响着作物种植的规模,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推动耕作制度的演变。本研究揭示了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微生物的变化趋势: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速效钾呈下降趋势:连作年限越长,土壤中积累的残膜数量越多;随棉花连作年限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总量呈减少趋势,而且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朝着不利于作物养分吸收的方向发展,即土壤微生物区系从高肥的“细菌型”土壤向低肥的“真菌型”土壤转化。系统分析的结果明确了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调整优化目标与方向:首先,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将在保障新疆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新疆畜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适当降低种植业产值比重,逐渐改变新疆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初级水平。其次,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从传统的粮食作物和棉花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多元结构转变,逐步使饲料作物生产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为发展农区畜牧业提供饲料保障。第三,畜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则是坚持草原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肉、毛、乳品生产和畜产品加工,实现新疆畜牧业产业化突破性进展,使畜牧业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吴岩[10](2008)在《中国东部季风区耕地复种指数遥感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复种指数是衡量耕地资源集约化程度的基础性指标,也是国家宏观评价耕地资源利用状况的重要技术指标。而由于使用农业统计数据计算的耕地复种指数实效性和可靠性比较差,可能会导致一些决策上的偏差。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遥感已成为探测大尺度土地覆被格局最有效的手段。本文利用美国NASA公司提供的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对中国东部季风区2001年的耕地复种指数进行了监测研究,并根据已有耕地复种潜力估算结果,分析了不同区域耕地复种可挖掘潜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4个典型地区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所反映的作物长势与对应像元的NDVI时间变化曲线的对比分析,发现NDVI时间变化曲线记录了农作物生长发育和长势变化的动态过程,曲线形成的“峰”和“谷”是与农作物生长周期密切相关的,其波动反映了一年内农作物的兴衰更替,蕴含了耕地的复种指数。因此,如果从一个像元内的农作物一年种植季数来考虑,则可认为一年内NDVI时间变化曲线的波峰数在数值上就等于该像元的耕地复种次数。(2)通过对大量像元NDVI值时间变化曲线的分析,选择了五点加权平均法对NDVI时间变化曲线进行平滑,并设计了曲线波峰的提取算法,进而计算耕地的复种指数。本文的平滑方法和波峰提取算法,准确率高,计算速度快,也更加符合农作物的生物学意义。应用农业统计资料验证表明,研究区域内2/3省份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可以用于耕地复种指数的研究。(3)应用MODIS-NDVI数据提取的耕地复种指数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季风区的耕地复种指数具有十分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在从东北向西、向南耕地复种指数逐渐增大,东北地区最低在100%左右,华南区最高在250%左右,与东部季风区气候条件地理变化相适应,耕地复种指数南北变化比较平缓自然。另外,在相似气候条件下,经济发达地区与周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耕地复种指数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在经济发达程度高,复种指数相对偏低。(4)与用气候条件估算的耕地复种潜力相比,东北地区的可挖掘潜力不大;黄淮海和黄土高原区除陕西以外,可挖掘潜力为30~40%;长江中下游地区除安徽省外,其余地区可挖掘潜力在50~80%;华南地区福建省的可挖掘潜力为80%,其它地区在30~50%之间;西南地区除云南省很低外,其它地区的可挖掘潜力在20~45%之间。
二、乌拉乌苏稻麦(油菜)两熟的热量条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拉乌苏稻麦(油菜)两熟的热量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清代新疆农业研究 ——基于水资源、产业、农区和人地关系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二、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三、主要研究资料述评 |
四、清代新疆农业开发的社会环境 |
(一) 政治制度 |
(二) 民族政策 |
(三) 重大的动乱事件 |
第一章 清代新疆灌溉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
第一节 灌溉水源概况及其与绿洲的关系 |
一、灌溉水资源概况 |
二、灌溉水资源与绿洲的关系 |
第二节 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方式 |
一、渠灌 |
二、井灌 |
三、坎儿井 |
第三节 灌溉水资源的管理与分配 |
一、军府制下的分水制度 |
二、行省制下的分水措施 |
第二章 清代新疆的水稻种植业及其地域分布 |
第一节 清朝统一新疆前的水稻种植业及其空间分布 |
一、新疆种植水稻的起始时间考辩 |
二、清朝统一新疆前水稻种植的规模和空间分布 |
第二节 清朝统一新疆后的水稻种植业及其空间分布变化 |
一、建省前的水稻种植业及其地理分布的扩展 |
二、建省后的水稻种植业及其地域分布 |
第三章 清代新疆园艺作物的种植与分布 |
第一节 瓜果种植业及其种类分布 |
一、瓜果业的地位与种植概况 |
二、瓜果的种类与地域分布 |
三、瓜果种植与加工技术 |
四、瓜果业的贡赋 |
五、瓜果贸易 |
第二节 蔬菜与花卉种植 |
一、蔬菜品种与种植加工技术 |
二、蔬菜的生产与消费情况 |
三、花卉的种类 |
四、花卉种植情况与栽培技术 |
第四章 清代新疆林业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
第一节 林业资源的分布 |
一、天然林的分布 |
二、人工林的分布 |
第二节 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一、工程建设用材 |
二、矿物冶炼用材 |
三、生活用材 |
四、运输交通工具用材 |
第三节 清代新疆的木税与炭课 |
第五章 清代新疆渔业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
第一节 鱼鲜的种类 |
一、北疆的土着鱼类 |
二、南疆的土着鱼类 |
三、内地引进的鱼类 |
第二节 渔业资源分布与主要的产鱼区 |
一、伊犁区 |
二、塔城区 |
三、准噶尔区 |
四、哈密区 |
五、塔里木区 |
第三节 渔业资源的消费与利用 |
第四节 渔业捕捞技术与鱼文化 |
第六章 清代新疆农区内外的互动交流与冲突调适 |
第一节 农区内外的交流互动 |
一、农业人口流动 |
二、农业物资调配 |
三、农业技术交流 |
四、作物(品种)的引种和推广 |
五、产业之间的互动 |
六、互动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
第二节 农区内外的冲突与调适 |
一、农耕区的水利之争 |
二、畜牧区的越界游牧 |
三、农牧业争水争地 |
第七章 清代新疆农业开发中的人地关系 |
第一节 环境对农业技术选择和人口生业的影响 |
一、人地环境与农业技术选择 |
二、罗布泊的变化与罗布人的生业转型 |
第二节 种植业对土壤的改良与破坏 |
第三节 农业开发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
一、农业开发对原生森林植被的破坏 |
二、狩猎和农耕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基础理论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研究 |
3.1 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过程 |
3.2 满足作物高产稳产需求的农田条件 |
3.3 提高耕作效率所需的农田条件 |
3.4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研究 |
4.1 高标准农田建设程序 |
4.2 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 |
4.3 高标准农田建设时序安排 |
4.4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措施 |
4.5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 |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5.2 富锦市自然条件分析与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评价 |
5.3 富锦市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
5.4 富锦市农田稳定性评价 |
5.5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确定 |
5.6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论文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个人简历 |
(4)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适宜性评价与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作物适宜性综述 |
1.2.1 国内外作物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作物种植区划研究现状 |
1.2.3 一年两作种植模式适宜性评价与区划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GIS的天山北坡自然资源分析与评价 |
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2.1.1 数据来源 |
2.1.2 方法 |
2.2 天山北坡自然资源时空分布研究 |
2.2.1 天山北坡年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 |
2.2.2 天山北坡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
2.2.3 天山北坡年降雨量时空变化特征 |
2.2.4 天山北坡参考物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
2.2.5 冬小麦生长季热量时空变化特征 |
2.2.6 麦收后剩余积温时空变化特征 |
2.3 小结 |
第三章 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气候潜力时空变化特征及资源利用率分析 |
3.1 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冬小麦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及资源利用率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冬小麦生产潜力时间变化特征 |
3.1.3 突变分析 |
3.1.4 空间分布特征 |
3.1.5 冬小麦气候资源利用率 |
3.1.6 小结 |
3.2 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青贮玉米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及资源利用率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复播青贮玉米生产潜力时间变化特征 |
3.2.3 突变分 |
3.2.4 空间变化特征 |
3.2.5 复播青贮玉米气候资源利用率 |
3.2.6 小结 |
3.3 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大豆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及资源利用率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复播大豆生产潜力时间变化特征 |
3.3.3 突变分析 |
3.3.4 空间变化特征 |
3.3.5 复播大豆气候资源利用率 |
3.3.6 小结 |
3.4 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油葵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及资源利用率 |
3.4.2 复播油葵生产潜力时间变化特征 |
3.4.3 突变分析 |
3.4.4 空间变化特征 |
3.4.5 复播油葵气候资源利用率 |
3.4.6 小结 |
3.5 一年两作模式生产潜力与资源生产效率分析 |
3.5.1 材料与方法 |
3.5.2 一年两作不同种植模式生产潜力分析 |
3.5.3 一年两作不同种植模式资源生产效率分析 |
3.5.4 小结 |
第四章 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方法 |
4.1 一年两作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一年两作模式评价方法原理 |
4.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3.2 基于RAGA的PPC模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适宜性评价与区划研究 |
5.1 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适宜性评价流程 |
5.2 一年两作模式适宜性评价评价单元的确定 |
5.2.1 评价原则 |
5.2.2 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 |
5.3 冬小麦气候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
5.3.1 冬小麦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隶属度的空间分布与分析 |
5.3.2 冬小麦气候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4 复播青贮玉米气候适宜性评价 |
5.4.1 评价指标体系隶属度的空间分布与分析 |
5.4.2 复播青贮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5 复播大豆气候适宜性评价 |
5.5.1 评价指标体系隶属度的空间分布与分析 |
5.5.2 复播大豆气候适宜性评价对比分析 |
5.6 复播油葵适宜性评价 |
5.6.1 评价指标体系隶属度的空间分布与分析 |
5.6.2 复播油葵气候适宜性评价结果对比 |
5.7 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综合适宜性评价 |
5.7.1 天山北坡滴灌小麦青贮模式适宜性评价 |
5.7.2 天山北坡滴灌小麦大豆模式适宜性评价 |
5.7.3 天山北坡滴灌小麦油葵模式适宜性评价 |
5.8 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区划 |
5.8.1 一年两作模式区划原则 |
5.8.2 一年两作模式综合区划 |
5.9 小结 |
第六章 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资源管理与评价系统构建 |
6.1 系统的总体设计与流程 |
6.1.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6.1.2 系统设计流程 |
6.2 基础数据收集与数据库建立 |
6.2.1 基础数据收集 |
6.2.2 基础资料数据库的建立 |
6.3 一年两作模式适宜性评价与区划系统的建立 |
6.3.1 天山北坡一年两作模式作物单因子评价系统 |
6.3.2 天山北坡一年两作模式适宜性评价系统 |
6.4 系统的运行与验证 |
第七章 结论、创新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5)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的理论背景 |
四、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五、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的历史背景和阶段性特征 |
第一节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
一、放垦政策 |
二、人口发展 |
三、农业开发 |
四、灾害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预警 |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结构演替的阶段性特征 |
一、清末东部渔猎、中部农耕、西部游牧的土地利用格局 |
二、土地利用渐趋农耕化(民国前期) |
三、农耕化程度不断加深(伪满统治时期) |
四、农耕化程度继续加深(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
五、开始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
第三节 农林牧渔产值结构变迁与从业人口变迁 |
一、产值结构变化 |
二、从业人口结构变化 |
第二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种植结构变迁 |
第一节 粮食作物内部结构演变 |
一、粮食作物生产 |
二、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
第二节 经济作物内部结构演变 |
一、经济作物生产 |
二、经济作物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
第三节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的比例消长 |
一、“自给自足”经济逐渐解体(晚清至1931年) |
二、经济作物生产受到抑制(伪满统治时期) |
三、“以粮为纲”相对单一的种植结构(建国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
第三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畜牧结构变迁 |
第一节 役使畜内部结构变迁 |
一、役使畜生产 |
二、役使畜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
第二节 经济畜内部结构变迁 |
一、经济畜生产 |
二、经济畜(禽)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
第三节 役使畜与经济畜(禽)的比例消长 |
一、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晚清至1931年) |
二、畜禽养殖结构起伏波动(伪满统治时期) |
三、从役使畜为主转向经济畜为主(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
四、经济畜养殖渐趋活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
第四节 畜禽产品结构变迁 |
一、肉类 |
二、蛋类 |
三、奶类 |
四、皮毛 |
第四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林业结构变迁 |
第一节 森林生态与资源状况 |
一、森林生长的自然环境 |
二、19世纪末期森林资源分布状况 |
第二节 20世纪林木利用和森林培育 |
一、林木利用 |
二、森林培育与防护 |
三、林木利用与森林培育的此消彼长 |
四、林分结构的变迁 |
第三节 林业资源利用结构变迁—以森林覆盖面积和林木蓄积量为指标 |
第四节 技术、制度对林业资源利用结构的诱致性变迁 |
一、经营制度及管护政策 |
二、伐木工具与育林技术 |
第五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渔业结构变迁 |
第一节 渔业水面资源 |
一、江河 |
二、湖泡、水库与池塘 |
第二节 渔业生产结构变迁与鱼类资源结构变迁 |
一、捕捞渔业与养殖渔业的此消彼长 |
二、鱼种资源结构变化 |
第三节 制度、技术对渔业结构的诱致性变迁 |
一、水产经营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
二、捕捞技术进步的诱致性变迁 |
第六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结构变迁效益分析 |
第一节 农业结构变迁的经济效益分析 |
一、种植业系统经济效益显着增加 |
二、畜牧业系统经济效益增加能力有限 |
三、林业系统经济效益增长潜能下降 |
四、渔业系统经济效益增速有所减缓 |
第二节 农业结构变迁的生态效应分析 |
一、种植业系统生态不断恶化 |
二、畜牧业系统生态日渐式微 |
三、林业系统生态状况堪忧 |
四、渔业系统生态频临险境 |
第三节 农业子系统耦合与边缘效应发挥 |
一、系统耦合的生态前提和社会背景 |
二、边缘效应发挥和溢出效益实现 |
第七章 松花江流域农业结构变迁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气候变迁与环境适应 |
一、地理环境影响 |
二、气候变迁诱致 |
第二节 政策激励与制度诱致 |
一、农业政策影响 |
二、农地制度诱致 |
第三节 移民垦殖与人口增长 |
一、移民垦殖影响 |
二、人口增长压力 |
第四节 技术装备与物资投入 |
一、对种植结构变迁的诱致 |
二、对畜牧结构变迁的影响 |
第五节 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 |
一、文化濡染 |
二、宗教影响 |
第六节 交通条件与市场贸易 |
一、交通促进 |
二、市场拉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松花江流域行政沿革表(1900—2000年)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6)中小城市城市化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城市化的定义 |
1.2.2 城市生态学 |
1.2.3 城市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 |
1.2.3.1 城市化景观格局分析 |
1.2.3.2 城市景观格局研究的尺度问题 |
1.2.3.3 城市化定量模拟 |
1.2.3.4 城市化对净初级生产力的人类占用(HANPP)的影响 |
1.2.3.5 城市化对生态足迹的影响 |
1.3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小城市城市化总体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预处理 |
2.2.2 景观指数的选取与计算 |
2.2.3 研究样带的切割与梯度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张家港市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趋势 |
2.3.2 城乡梯度下张家港市景观指数典型区域分析 |
2.4 讨论 |
2.4.1 张家港市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趋势 |
2.4.2 张家港市城市增长过程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张家港城市化进程中时空动态变化定量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地概况 |
3.2.2 数据预处理 |
3.2.3 城市增长模式分析 |
3.2.4 城市化土地利用强度分析 |
3.2.5 研究样区的选取 |
3.3 研究结果 |
3.3.1 张家港市城市用地扩张模式的时空动态变化 |
3.3.2 张家港市城市化土地利用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 |
3.4 讨论 |
3.4.1 张家港市城市扩张模式的时空动态分析 |
3.4.2 张家港市城市化土地利用强度时空动态分析 |
3.4.3 中小城市城市化进程耕地资源安全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中小城市与大型城市景观格局差异对比及驱动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地概况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景观梯度分析 |
4.2.4 景观指数 |
4.3 研究结果 |
4.3.1 两城市不同用地类型下的PLNAD |
4.3.2 两城市样带上PLAND梯度变化 |
4.3.3 类型层次上破碎化指数随粒度的变化 |
4.3.4 景观层次上破碎化指数随粒度的变化 |
4.3.5 不同粒度下类型层次破碎化指数的梯度变化 |
4.3.6 不同粒度下景观层次破碎化指数的梯度变化 |
4.4 讨论 |
4.4.1 两城市景观格局差异对比分析 |
4.4.2 大小城市景观格局差异的成因分析 |
4.4.3 道路廊道对城市景观格局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东西部中小城市群城市化景观格局差异对比及其驱动力分析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地简介 |
5.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5.2.3 景观空间格局的量化方法 |
5.2.4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的选取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东西部中小城市景观类型组分变化分析 |
5.3.2 东西部中小城市景观格局总体变化差异 |
5.3.3 东西部中小城市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对比分析 |
5.4 讨论 |
5.4.1 东西部中小城市总体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影响 |
5.4.2 东西部中小城市城市化景观格局变异性差异分析 |
5.4.3 东西部中小城市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
5.4.4 东西部城市化差距的成因与对策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CA模型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趋势定量模拟与预测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研究地概况 |
6.2.2 数据预处理 |
6.2.3 城市化热点区域定量模拟的模型构建 |
6.2.3.1 土地利用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
6.2.3.2 生成适宜度因子图层 |
6.2.3.3 CA模型模拟城市化发展 |
6.2.4 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
6.2.4.1 预测模型构建 |
6.2.4.2 预测结果的土地利用动态度计算 |
6.2.4.3 模型验证 |
6.3 研究结果 |
6.3.1 城市化热点区域模拟结果 |
6.3.2 城市化热点区域模拟结果验证 |
6.3.3 未来10年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结果 |
6.3.4 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结果验证 |
6.4 讨论 |
6.4.1 城市化热点区域模拟结果分析 |
6.4.2 基于城市化热点区域模拟的城市规划建议 |
6.4.3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中小城市城市化对HANPP的影响研究 |
7.1 引言 |
7.2 研究方法 |
7.2.1 研究地概况 |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 |
7.2.3 HANPP中NPP_(lucc)的计算 |
7.2.4 基于CASA模型的NPPact的计算 |
7.2.5 潜在NPP的计算 |
7.2.6 研究样带的提取 |
7.3 研究结果 |
7.3.1 张家港市NPP_(lucc)空间分布 |
7.3.2 张家港市NPP_(lucc)城乡梯度差异 |
7.4 讨论 |
7.4.1 各用地类型NPP_(lucc)分析 |
7.4.2 张家港市NPP_(lucc)城乡梯度变化 |
7.4.3 HANPP与可持续发展 |
7.4.4 推进中小城市低碳城市建设 |
7.5 小结 |
第8章 城市化对张家港市农业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 |
8.1 引言 |
8.2 研究方法 |
8.2.1 研究地概况 |
8.2.2 农业生态赤字计算方法 |
8.2.3 生态赤字分析方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张家港市总体生态安全现状 |
8.3.2 张家港市农业生态赤字现状分析 |
8.3.3 张家港市农业生态赤字成因分析 |
8.3.4 张家港市农业生态赤字调控对策 |
8.4 小结 |
第9章 城市化对阜康市草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 |
9.1 引言 |
9.2 研究方法 |
9.2.1 研究地概况 |
9.2.2 资料来源 |
9.2.3 生态赤字计算方法 |
9.3 结果与讨论 |
9.3.1 新疆阜康市总体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
9.3.2 新疆阜康市草地生态赤字分析 |
9.3.3 新疆阜康市草地生态赤字成因分析 |
9.3.4 新疆阜康市草地生态赤字调控对策 |
9.4 小结 |
第10章 最后总结 |
10.1 论文结论 |
10.2 论文创新点 |
10.3 本研究的不足 |
10.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博连读5年期间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相关理论研究 |
1.1.1 公共物品理论 |
1.1.2 经济增长理论 |
1.1.3 农业技术进步理论 |
1.1.4 比较优势理论 |
1.1.5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 |
1.2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研究 |
1.2.1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历史回顾 |
1.2.2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 |
1.2.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条件 |
1.3 水稻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
1.3.1 水稻生产影响因素 |
1.3.2 东北水稻生产影响因素 |
1.3.3 气候变化对东北水稻生产的影响 |
1.4 我国水稻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
1.5 水稻生产发展战略研究 |
1.5.1 水稻产业化发展研究 |
1.5.2 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
1.6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稻生产的重要意义 |
2.1 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
2.1.1 世界水稻生产情况 |
2.1.2 世界水稻增产的主要途径 |
2.1.3 世界水稻消费状况 |
2.1.4 世界水稻贸易状况 |
2.2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
2.2.1 我国水稻区域分布 |
2.2.2 我国水稻优势区域布局 |
2.2.3 建国后我国水稻生产发展概况 |
2.2.4 我国水稻进出口和贸易状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概况 |
3.1 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基地 |
3.1.1 自然条件好 |
3.1.2 稻米品质好 |
3.1.3 产量持续增长 |
3.1.4 稻米商品率高 |
3.2 建国以来东北水稻的历史演变 |
3.3 现阶段东北水稻生产发展概况 |
3.3.1 生产在波动中持续增长 |
3.3.2 稻作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
3.3.3 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3.4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格局与变化 |
3.4.1 辽宁省的水稻生产 |
3.4.2 吉林省的水稻生产 |
3.4.3 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 |
3.5 东北水稻生产发展展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北水稻生产波动性测定 |
4.1 产量长期波动性分析 |
4.2 产量短期波动性分析 |
4.3 面积和单产波动及其对产量波动的影响 |
4.3.1 面积和单产的长期波动分析 |
4.3.2 面积和单产的短期波动分析 |
4.3.3 面积和单产波动对产量波动的影响 |
4.4 结论与启示 |
4.4.1 生产发展很快 |
4.4.2 生产波动幅度较大 |
4.4.3 产量波动是面积和单产波动共同作用的产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分析与评价 |
5.1 东北水稻增产的可行性分析 |
5.1.1 市场需求分析 |
5.1.2 基本自然条件分析 |
5.1.3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5.2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系统分析与评价 |
5.2.1 生产潜力测算方法 |
5.2.2 光温生产潜力 |
5.2.3 气候生产潜力 |
5.2.4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开发 |
5.3 东北水稻增产潜力综合评价与比较 |
5.3.1 东北地区总体水稻增产潜力 |
5.3.2 辽宁省水稻增产潜力 |
5.3.3 吉林省水稻增产潜力 |
5.3.4 黑龙江省水稻增产潜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北水稻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
6.1 东北水稻生产的影响因素 |
6.1.1 气候变化的影响 |
6.1.2 土壤条件变化的影响 |
6.1.3 农业投入及科技发展的影响 |
6.1.4 比较优势及市场前景的影响 |
6.2 东北水稻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 |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2 东北水稻增产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
6.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构建与对策 |
7.1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前景 |
7.2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构建 |
7.2.1 产前技术 |
7.2.2 产中配套技术 |
7.2.3 产后配套技术 |
7.3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构建 |
7.3.1 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社会发展政策 |
7.3.2 资源与环境政策 |
7.3.3 技术政策 |
7.3.4 生产、贸易保护政策 |
7.3.5 市场经济政策 |
7.4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保障水稻生产的良性循环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评价 |
8.1.2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概算及开发技术途径 |
8.1.3 东北水稻竞争力及稻米经济分析研究 |
8.1.4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撑体系与对策 |
8.2 政策建议 |
8.2.1 发展目标 |
8.2.2 建设重点 |
8.2.3 保障措施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发章 |
(8)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区划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2 耕作制度区划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耕作制度区划研究 |
1.2.2 耕作制度区划的原则 |
1.2.3 耕作制度区划的指标 |
1.2.4 耕作制度区划的方法 |
1.2.5 保护性耕作分区研究 |
1.3 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区划研究 |
1.4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与保护性耕作的关系 |
1.4.1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主要类型 |
1.4.2 水土保持耕作与保护性耕作的关系 |
1.5 存在问题 |
1.6 研究目标 |
1.7 研究内容 |
1.7.1 建立耕作制度信息数据库 |
1.7.2 明确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的原则和指标 |
1.7.3 进行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 |
1.7.4 提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耕作区划 |
1.8 材料与方法 |
1.8.1 资料来源 |
1.8.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农业生产特点及主要障碍因素 |
2.2.1 农业生产特点 |
2.2.2 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 |
2.3 主要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及其适宜条件 |
2.3.1 等高耕作 |
2.3.2 “两法”种田 |
2.3.3 间作、套种和混播 |
2.3.4 地膜覆盖 |
2.3.5 保护性耕作 |
2.3.6 抗旱丰产沟 |
2.3.7 大垄沟种植 |
2.3.8 垄膜沟种耕作 |
2.3.9 砂石覆盖 |
2.3.10 坑田与地孔田 |
2.3.11 粮草带状种植 |
第三章 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与分区评述 |
3.1 区划原则 |
3.2 区划指标 |
3.3 区划结果及分区评述 |
3.3.1 区划方法 |
3.3.2 区划结果 |
3.3.3 分区评述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区划探讨 |
4.1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选取及其适宜条件 |
4.1.1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坡度分级情况 |
4.1.2 保护性耕作和地膜覆盖的适宜性分析 |
4.1.3 黄土高原地区作物熟制分区 |
4.2 各耕作区农业生产障碍因素分析 |
4.3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区划的分区概述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1.1 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的原则 |
5.1.2 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的指标 |
5.1.3 进行了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 |
5.1.4 主要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适宜条件及其在各分区的配置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状况 |
2.2 国内研究状况 |
2.3 小结 |
第三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现状特征 |
3.1 新疆农业资源状况 |
3.2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
3.3 新疆耕作制度区域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 |
4.1 农业生产结构演变趋势 |
4.2 耕地面积演变趋势 |
4.3 新疆粮食、棉花播种面积、总产演变趋势 |
4.4 全疆作物布局演变趋势 |
4.5 全疆复种指数、种植模式变化趋势 |
4.6 农田培肥制度的变化趋势 |
4.7 新疆畜牧业发展变化趋势 |
4.8 小结 |
第五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5.1 政策因素是推动耕作制度演变的间接驱动力 |
5.2 市场是影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物种植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 |
5.3 比较优势是种植业生产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
5.4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耕作制度的变革 |
5.5 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农作物产量增加的物质基础 |
5.6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
6.1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及地位 |
6.2 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6.3 棉田长期连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6.4 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调整优化的发展对策 |
7.1 新疆耕作制度优化调整指导思想及原则 |
7.2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调整优化方向 |
7.3 各农作区耕作制度优化调整发展的对策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10)中国东部季风区耕地复种指数遥感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耕地复种指数的遥感提取原理 |
2.1 NDVI时间变化与复种指数关系分析 |
2.1.1 NDVI时间变化规律 |
2.1.2 NDVI时间变化与作物生育期关系分析 |
2.1.3 NDVI时间变化曲线与复种指数关系分析 |
2.2 耕地复种指数提取方法 |
2.2.1 NDVI时间序列曲线的平滑方法 |
2.2.2 NDVI时间变化曲线波峰提取原理 |
2.2.3 耕地复种指数计算方法 |
第三章 耕地复种指数的遥感提取过程 |
3.1 遥感图像数据预处理 |
3.1.1 遥感数据来源 |
3.1.2 土地利用现状图预处理 |
3.1.3 遥感图像预处理 |
3.2 耕地复种指数的提取流程 |
3.2.1 dat文件的读取 |
3.2.2 复种指数的提取 |
第四章 耕地复种指数遥感提取结果及潜力分析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中国的自然地域分异 |
4.1.2 研究区域概况 |
4.2 耕地复种指数提取结果 |
4.3 耕地复种指数结果的验证 |
4.4 不同区域耕地复种可挖掘潜力分析 |
4.4.1 东北地区 |
4.4.2 黄淮海区和黄土高原区 |
4.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
4.4.4 华南地区 |
4.4.5 西南地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乌拉乌苏稻麦(油菜)两熟的热量条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2]清代新疆农业研究 ——基于水资源、产业、农区和人地关系的考察[D]. 鲁靖康. 陕西师范大学, 2017(11)
- [3]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D]. 薛剑.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4]天山北坡滴灌作物一年两作模式适宜性评价与区划研究[D]. 王健. 石河子大学, 2014(07)
- [5]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研究[D]. 李琦珂.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5)
- [6]中小城市城市化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学效应研究[D]. 杨齐. 南京大学, 2011(07)
- [7]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D]. 潘文博.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8]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区划探讨[D]. 刘玉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9]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 徐文修.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10]中国东部季风区耕地复种指数遥感监测研究[D]. 吴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