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散鳞镜鲤(♀)×红鲤(♂)杂交试验简报(论文文献综述)
霍洋洋[1](2019)在《雌核发育同源二倍体鲫鱼遗传及繁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室利用红鲫作母本,团头鲂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后代有三种类型,天然雌核发育红鲫(2n=100,一年性成熟),异源三倍体鲫鲂(3n=124,不可育),异源四倍体鲫鲂(4n=148,两年性成熟)。将异源四倍体鲫鲂进行自交,后代中出现同源四倍体鲫鱼(4n=200,一年性成熟)。将雌性同源四倍体鲫鱼卵子进行人工雌核发育,不需要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F1命名为G1(2n=100,两年性成熟),G1中全部为雌性,未发现雄性个体。然后将G1的卵子进行雌核发育,未进行加倍处理,后代命名为G2(2n=100,两年性成熟)。现在已做到第三代G3(2n=100)。将同源四倍体鲫鱼卵子进行雌核发育,因为卵子为二倍体,相比于传统二倍体鱼雌核发育过程中不需要对卵子进行加倍处理,大大提高了雌核发育的成活率。G系列作为二倍体鱼可以稳定产生二倍体配子,经过连续雌核发育可以形成稳定的品系。同时也为二倍体个体产生二倍体配子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由于G系列全部为雌性,所以在对鱼类性别控制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材料。本研究对G系列的形态特征,繁殖特性以及遗传特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一年龄同源四倍体鲫鱼,红鲫,G1,G2的可数性状以及可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鲫鱼,红鲫,G1和G2在可数性状上和可量性状上没有显着性差距。2、利用肾脏染色体制片计数和流式细胞仪对血细胞DNA含量测定对同源四倍体,G1,G2的倍性以及染色体数目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显示同源四倍体含有200条染色体,G系列含有100条染色体为二倍体鱼。3、对一年龄红鲫,同源四倍体鲫鱼,G1和两年龄G1个体的的卵巢结构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一年龄红鲫和同源四倍体鲫鱼卵巢中充满大生长期的III时相和IV时相初级卵母细胞,已进入繁殖期。而一年龄G1则充满卵原细胞和少量II时相初级卵母细胞,两年龄G1则卵巢结构与一年龄红鲫和同源四倍体鲫鱼相同。说明G1相对于红鲫和同源四倍体鲫鱼晚一年性成熟,为两年性成熟。4、在G2孵化期间,对其雌核发育孵化率和成活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G系列雌核发育孵化率(38.25%)和成活率(37.13%)大大高于红鲫雌核发育孵化率和成活率。5、对G1及同源四倍体鲫鱼和红鲫的5SrDNA的结构以及遗传变异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红鲫、G1基因组内均有三种不同大小的5S rDNA结构单元(203bp,340bp,477bp),同源四倍体基因组内含有三种大小的5SrDNA结构单元(203bp,340bp,485bp)。G1完整继承了红鲫的5S rDNA全部的结构单元,但其序列中也发生了部分的变异和重组现象。6、对红鲫,同源四倍体鲫鱼,G系列和团头鲂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探针为红鲫5SrDNA477bp序列。结果显示红鲫有8个荧光结合位点,团头鲂没有荧光结合位点,同源四倍体鲫鱼为红鲫的两倍有16个荧光结合位点,G系列和红鲫一样有8个结合位点。本研究成功研制了可以连续进行雌核发育形成稳定品系的G系列。相对于传统雌核发育具有非常高的孵化率和存活率,虽然G系列两套染色体全部来源与红鲫,与红鲫发生了一定的变异,但是G系列可以稳定产生二倍体卵子,为今后探索二倍体个体产生二倍体配子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以及在今后的杂交育种中提供了大量的二倍体卵子。G系列的全雌后代为今后性别调控的机制研究提供非常重要的原材料。
宋佳[2](2019)在《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遗传和繁殖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同源四倍体鱼(4nRR,4n=200)(♀)与二倍体金鱼(Carassius auratus var.,GF,2n=100)(♂)的倍间交配获得了一种具有雌雄育性差异的三倍体杂交后代,将其命名为人工复合三倍体鲫(3nACC,3n=150),Ⅰ龄人工复合三倍体鲫表现出雌性可育而雄性不育的现象。本研究对这种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倍性、形态特征、繁殖特性和分子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1.采用流式细胞DNA含量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片方法对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倍性及染色体数目进行了检测。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DNA平均含量为153.52(为二倍体金鱼的1.5倍),染色体数目众数为150,说明该鱼是一种三倍体鱼。2.对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复合三倍体鲫在外形上偏向于母本同源四倍体鱼。与母本同源四倍体鱼相比,除了头高/头长、头高/体高有显着差异(P<0.05)以外,其他可量性状均无显着差异(P>0.05);而与父本金鱼相比,所有可量性状均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可数性状方面,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主要特征值介于父本和母本之间,表现出杂交特性。3.对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Ⅰ龄的人工复合三倍体鲫卵巢发育正常,繁殖季节可以产生成熟的卵子,而精巢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正常功能的精子。对其Ⅰ龄个体雄性不育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精巢中含有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但无结构完整的成熟精子;精巢中具有大量的凋亡信号定位于精子细胞中;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细胞凋亡基因p53在Ⅰ龄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精巢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减数分裂相关基因spo11,dmc1和rad51在Ⅰ龄人工复合三倍体鲫卵巢中的表达量高于不育的异源三倍体鲫卵巢,与可育的红鲫卵巢相比却无显着性差异,而在Ⅰ龄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精巢中的表达量高于可育的红鲫精巢,且精子变形相关基因在精巢中的表达量低于可育的红鲫精巢。4.对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5S rDNA和sox基因的遗传和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5S rDNA检测结果表明父本金鱼基因组内含有168bp、203bp、340bp和490bp四种不同大小的5S rDNA结构单元。母本同源四倍体鱼基因组内含有3种5S rDNA结构单元,大小分别为203bp、340bp和486bp。人工复合三倍体鲫基因组内含有3种5S rDNA结构单元,大小分别为203bp、340bp和495bp。在杂交过程中子代既继承了亲本部分的5S rDNA结构单元,同时也丢失了父本特有的5S rDNA结构单元—168bp。结合测序分析发现人工复合三倍体鲫具有明显的重组和变异特性。对同源四倍体鱼、金鱼和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sox基因的遗传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人工复合三倍体鲫和它的母本同源四倍体鱼具有相同的sox基因扩增条带,分别为215bp、616bp、918bp和1959bp,父本金鱼有三条扩增条带,分别为215bp、616bp和1953bp。综上所述,人工复合三倍体鲫具有特殊的繁殖特性,即雌性可育,雄性不育。对该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遗传和繁殖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在鱼类繁殖进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李盛文[3](2014)在《鲤鱼保种群体遗传结构与感染CyHV-3的转录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对鲤鱼的需求增加,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成为了主要养殖方式,但这种养殖方式一旦发病就会出现大规模的感染或死亡,严重影响了鲤鱼产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药物方法除治疗效果甚微外对生态环境也造成污染,因而对鲤感染CyHV-3的转录组研究的抗病育种成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效手段。伴随着分子育种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鱼类新品种不断问世,而对了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就显得捉襟见肘跟不上速度。在微卫星以及SNP等分子标记手段在鱼类群体遗传学方面的应用早已成熟的前提下,对鱼类保种群体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加大保种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来确保育种基础的稳定后,再进一步进行抗病育种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疾病对水产养殖业的危害。应用35对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标记对鲤鱼新品种松浦红镜鲤的保种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在91尾松浦红镜鲤个体中,共检测到14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36个,平均等有效位基因数为3.0426;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3750~0.8274,均值为0.6493;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396~0.912,均值为0.5869;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群体处于不平衡状态;平均固定系数为-0.026,说明该群体存在杂合子过剩现象;瓶颈效应分析表明,群体已经历了瓶颈效应;根据连锁不平衡方法计算有效群体大小为31.2。该研究表明松浦红镜鲤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为了在下一步保种工作中避免或降低瓶颈效应应加强保护工作,从而保持其丰富多样性和优良的经济性状。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对国内仅存的两个散鳞镜鲤(Cyprinus carpio)保种群体(SP、CJ)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147个等位基因,平均值为7.35,有效等位基因数(Ae)、期望杂合度(He)以及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平均值分别为2.7828、0.6041和0.5386。SP群体的Ae、He以及PIC值分别为3.1126、0.6479和0.5948,其值均大于CJ群体(2.4529、0.5602和0.4823)。在两个群体中,群体特有等位基因共53个,其中9个为低频等位基因。对20个引物在两个群体中等位基因进行显着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有16个引物可以作为区分两个群体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瓶颈效应分析结果显示2个群体均经历了瓶颈效应。同胞率检测结果(SP,97.5%;CJ,96.7%)偏高说明群体内近交压力较大。哈迪温伯格平衡检测表明:两个群体大部分位点偏离平衡并处于杂合子过剩状态。两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为0.5625,个体聚类结果显示,SP群体和CJ群体的个体均各聚为一支。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138,Nm值为1.9462。该研究表明散鳞镜鲤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其中SP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CJ群体,且两群体处于中度遗传分化。感病组和未感病组转录组进行深度测序,得到显着差异表达基因:以未发病鱼为对照,发病轻度与未发病鱼显着差异表达基因4488个,其中上调基因1162个,下调基因3326个;发病中等程度与未发病鱼显着差异表达基因5411,其中上调基因965个,下调基因4446个;发病严重鱼与未发病鱼显着差异表达基因4954个,其中上调基因1375个,下调基因3579个。在三个比较中,发病中等程度与未发病鱼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最多,但上调基因数最少。而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15个显着差异信号通路,分别为Amoebiasis、Jak-STAT signalingpathway、B cell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Fcgamma R-mediated phagocytosis、 Natural killer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Toxoplasmosis、Lysosome、Shigellosis、Pathways in cancer、Adherens junction、Chronic myeloid leukemia、Measles Protein processing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用荧光定量PCR验证其中6个极显着的信号通路,结果均出现显着差异性。同时从转录水平上进行抗病相关SNP挖掘,筛选到与抗病相关SNP标记3214个。
蒋高中[4](2008)在《20世纪中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淡水养殖历史悠久,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证明我国早在殷商末年就开始养殖鱼类。至秦汉时期,我国已有淡水养殖专书面世,淡水鱼的养殖已从小型水体的池塘发展到大型水体的湖泊。隋唐时期,我国淡水养殖鱼的种类增加,除养殖鲤鱼外,传统“四大家鱼”——“草、青、鲢、鳙”均在这一时期出现。宋元明清时期,我国淡水养殖技术进一步发展,为我国近现代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904年,愤于“中国渔政久失,士大夫不知海权”的近代资本家张謇,力举商部组织渔业公司,拉开我国近现代海洋捕捞和淡水养殖业发展的帷幕。不过,由于解放前长期的军阀混战、国内战争频繁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严重影响我国近代淡水养殖事业及其养殖技术的发展,致使我国淡水养殖技术在20世纪的上半叶基本上仍主要承袭传统养殖技术而没有大的变化。解放初期,由于广大科技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使得我国淡水养殖技术获得空前发展,首先是“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改变了我国几千年来完全依靠捕捞天然鱼苗发展渔业的被动局面;其次是在鱼苗培育上,正确采取“肥水下塘、适当稀养、施肥和投饵相配合”使我国鱼苗培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池塘养鱼方面总结出“水、种、饵、混、密、轮、防、管”“八字精养法”;在湖泊、水库、河道养殖以及人工饵料及鱼病防治技术等方面也获得相应进步。文革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我国渔业管理机构及部分科研机构被撤,淡水养殖生产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但城郊渔业仍有一定发展,养殖技术亦在不少方面取得可喜进步,如在人工繁殖与育种方面,当时对河鳗、柏氏鲤、黄尾密鲴、长江鲟、中华鲟等进行卓有成效的人工繁殖研究;同时用兴国红鲤与苏联镜鲤杂交,获得生长良好的“红镜鲤”;用莫桑比克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杂交,获得深受群众欢迎的“福寿鱼”;用兴国红鲤与散鳞镜鲤、荷包红鲤与元江鲤、荷包红鲤与湘江野鲤杂交,分别培育出“丰鲤”、“荷元鲤”、“芙蓉鲤”、“岳鲤”等新品种;用青灰色鲤鱼、红鲤和荷包红鲤为材料,将其囊胚期的细胞核注入到鲫鱼卵去核的细胞质中,结果获得正常生活的鲤、鲫杂交鱼,克服了在远缘鱼类有性杂交所难以逾越的困难。此外,还进行鱼类多倍体育种的探索性实验,获得了能发育的2倍体红鲤和3倍体团头鲂。在池塘养殖技术方面,当时大力推进鱼池小塘改大塘、浅塘改深塘、塌塘改好塘、死水塘改活水塘,极大地提高池鱼产量;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养殖方面亦逐步从粗放、粗养、粗管向着半精养、精养方向发展。在人工饵料方面,重点进行代用饲料研究;在渔业机械方面,这时期有了一项重要突破,发明增氧机,这对控制池鱼浮头和防止泛池有明显效果,为其后池塘高产稳产养殖提供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后,我国渔业经济经历了一场极为深刻、极其广泛的巨大变革。水产品市场全面放开,群众养鱼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我国多年徘徊的淡水渔业生产局面被一举打破,渔业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这一时期我国的鱼苗培育除大力推广了湖汉、库湾、塘堰种植稗草饲养鱼种,网箱、网拦以及草浆培育鱼种等新技术外,还研究了用螺旋鱼腥藻培育白鲢鱼种,用敌百虫控制鱼苗下塘时适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用工厂化方法培育鱼种等,通过不同放养密度、不同放养规格和不同放养时间,采用成鱼养殖生产中使用的增氧、换水等办法,使常规鱼种产量得到很大程度提高。在人工繁殖和育种技术上,主要对大鲵(娃娃鱼)、香鱼、鲥鱼、梭鱼、长吻鮠、花鱼骨、鲻鱼、革胡子鲶、黄鳍鲷、粗糙沼虾、大口黑鲈、淡水白鲳、淡水青虾、淡水龙虾、鳖、麦瑞加拉鲮鱼等进行人工繁殖研究。还利用翘嘴鳜鱼与大眼鳜鱼、鲮鱼(♀)与湘鲮(♂)、东北银鲫(♀)与日本白鲫(♂)进行杂交试验,并通过杂交选育出具双隐性重组的红镜鲤,具有鲜明特征的建鲤和湘鲫。同时利用雌核发育技术建立优良家养鲢鱼品系,选育出生长速度快的尼罗罗非鱼、雌核发育三倍体鲤鱼。同时,还在莫桑比克非鲫中获得一批染色体为YY型的“超雄”鱼;取得高等生物生长激素基因转移至泥鳅的成功试验。在种质鉴定与保种技术方面,补充完善了青鱼、草鱼、鲢、鳙、团头鲂、鲮等鱼种的鉴定参数,建立了适用于鱼类特点且实用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种质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技术;同时还建立了不同水系中华绒鳌蟹的判别技术,初步确定了青鱼、草鱼、鲢、鳙、团头鲂、鲮鱼自然群体和人工繁殖群体间的分子水平平均遗传变异度指标等。在养殖技术方面,无论在池塘还是湖泊、水库、河道等养殖中,均大力推广配合饲料的使用,发展综合养鱼和生态养鱼技术,使各种不同水体养殖产量得到很大提高。与此同时,科技工作者还对大中型湖泊普遍进行了渔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区划研究,积极开展人工放养与移植驯化工作,大力发展围拦养殖系统工程和湖泊规模化养殖技术,发展了冷流水、温流水、河道与水库流水、工厂流水、人工机械化流水和组装式生物系统工程循环流水养鱼等流水高密度养鱼技术等。在人工饵料方面,基本查清主要水产动物所需饵料的营养成分及其营养需要量,同时对青鱼、草鱼、鲢、鳙、鲤等20余种淡水鱼、虾的脂肪酸组成进行系统研究;对银鱼、中华鳖等数种主要淡水名优产品的氨基酸、脂肪酸和无机盐进行分析,制定了鲤、草鱼、尼罗罗非鱼等主要养殖鱼类的营养标准和饲料配方。在鱼病防治技术方面,除对寄生虫鱼病防治进行深入研究外,还对细菌性鱼病、病毒性鱼病以及霉菌病、藻类引起的鱼病等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对控制淡水鱼病和促进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起到重大保障作用。在养殖机械方面,这一时期的增氧机品种已发展到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喷水式、充气式、涡流式等多种型式。渔用颗粒饲料机械得到发展,同时还研制成功自动投饲机、溶氧测定仪、电加温器、活鱼运输装置、水质净化机等机械设备。总结我国20世纪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与变迁,我们不难看出,淡水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是我国淡水渔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还受到国家政治、发展方针政策以及科学和教育发展的影响。20世纪我国淡水养殖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名优品种繁殖育种研究薄弱问题,病害防治仍存在严重隐患以及养殖环境研究不足等问题。要彻底扫除上述我国淡水渔业发展的障碍,实现21世纪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是必须加快我国淡水渔业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加强分子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病害防治技术、饲料技术等基础性研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渔业科学技术,加强政府对渔业科技的宏观管理和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渔业科技推广力度,大力发展水产教育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淡水养殖技术与养殖业在更高水平上持久地发展,为我国农业的全面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姚茜[5](2008)在《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5个群体形态学及遗传结构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广西、太湖、安徽淮南、浙江丽水和浙江养殖5个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DNA测序和PCR-RFLP标记技术从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对其进行系统地比较研究,从不同层面揭示日本沼虾各群体的遗传背景及相互关系,以期为其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人工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一、日本沼虾5个群体形态差异及判别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三种多元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日本沼虾5个不同群体间的形态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太湖群体与安徽淮南、养殖、浙江丽水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依次增大,广西群体与这四个群体的形态差异最大,独立成为一支。利用逐步判别建立的群体判别函数,对五个不同群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均达到100%。主成分分析中,选用了方差贡献率较大的2个主成分,主成分(1)代表了日本沼虾腹部、头胸甲和第二步足等指标,主成分(2)代表了体长、额剑和尾部等形态特征,它们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75.384%和83.012%。主成分分析图上,太湖、安徽淮南和浙江丽水三群体重叠较多,难以区分开;养殖群体与这三个群体有一定的差异,可以区分开来;广西群体明显区别于以上四个群体。三种多元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日本沼虾群体间形态上的差异,其中广西群体与其他四个群体的形态差异显着,用逐步判别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日本沼虾群体的来源。二、日本沼虾5个群体的遗传结构研究使用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序列和线粒体D-loop区的PCR-RFLP标记技术,对日本沼虾5个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比较分析。COI基因片段序列结果显示,广西、太湖和浙江丽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PCR-RFLP的结果则显示广西、安徽淮南和浙江丽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两种标记方法均显示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距离的结果显示,太湖、安徽淮南和养殖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浙江丽水群体与其亲缘关系次远,而广西群体与这三个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远;聚类图显示,太湖、安徽淮南和养殖群体聚为一支,浙江丽水和广西群体聚为一支;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表明,日本沼虾5个群体间存在着极大的遗传分化。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研究能够直接揭示物种的遗传变异,但是该技术相对耗时,花费也较高。因此在无相关DNA序列信息的情况下,线粒体D-loop区的PCR-RFLP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检测群体遗传变异的分子标记。三、日本沼虾5个群体形态学与遗传结构研究结果的比较比较日本沼虾5个群体的形态学和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发现仅在浙江丽水群体与其它四个群体的亲缘关系上稍有不同:形态学结果认为浙江丽水群体与太湖等三群体亲缘关系较近,而遗传学结果则认为其与广西群体亲缘关系较近。两方面的结果均表明:太湖、安徽淮南和养殖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近,广西群体与这三个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远;日本沼虾5个群体之间已产生了明显的分化。
刘琳[6](2008)在《应用DNA及同工酶遗传标记检测分析二、三倍体鲫鱼的遗传结构》文中指出本研究应用DNA、同工酶、染色体计数结合血细胞大小的测量进行了二倍体、三倍体鲫鱼的遗传结构检测分析。1.通过血细胞长径的大小鉴别32尾于桥水库鲫的倍性,并应用RAPD、同工酶检测技术对于桥水库鲫进行克隆鉴别,同时与九江彭泽鲫及宁河彭泽鲫的三倍体群体相比较。结果显示:32尾于桥水库鲫中22尾可划分为5种克隆,分别为3尾(9.4%)属于克隆Ⅰ,2尾(6.3%)属于克隆Ⅱ,4尾(12.5%)属于克隆Ⅲ,5尾(15.6%)属于克隆Ⅳ,8尾(25%)属于克隆Ⅴ,说明于桥水库鲫中存在有遗传结构相同的个体,即克隆的存在;其余10尾有其各自的电泳图谱。九江及宁河彭泽鲫两个群体为同一克隆组,两个彭泽鲫种群的RAPD遗传标记间没有差异。于桥水库鲫群体与两个彭泽鲫群体之间没有相同克隆存在。2.应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我国的彭泽鲫、黑龙江省鲫鱼、天津市鲫鱼以及金鱼进行了肌浆蛋白的检测,根据红血球长径的大小判别二、三倍体,并与日本鲫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二倍体鲫检测出四种类型,分别为BB、BC、CC和BD,其中BB为主要类型,并且四种类型均不同于日本的二倍体鲫鱼;中国三倍体鲫检测出四种类型,方正银鲫中的两种类型均不同于九江彭泽鲫、宁河彭泽鲫、于桥水库鲫和日本仙台的三倍体鲫,九江彭泽鲫、宁河彭泽鲫以及95.1%的于桥水库鲫为BBB类型,电泳带组成与谷口报道的日本银鲫中的Ⅱ-1型相同。3.应用PCR技术对行两性生殖的天津子牙河42尾二倍体野生鲫鱼群体mtDNA的D-loop区段进行扩增,用14种核酸内切限制酶酶切。结果显示:扩增出的试验鱼的mtDNA D-loop区段均为1.6kbp,个体间不存在长度变异现象;7种限制酶具有酶切位点,只有HapⅡ在个体间存在变异,共检测到2种单倍型,单倍型Ⅰ的频率为83.33%,单倍型Ⅱ的频率为16.67%;群体内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284、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25。4.采用PHA体内培养法,取鱼体肾细胞用空气干燥法制备宁河彭泽鲫、红鲫及金鱼的染色体,对染色体进行计数分析,并对其红细胞长径进行测量。结果得到二倍体鲫鱼(红鲫和金鱼)的染色体数目为100,即2n=100;宁河彭泽鲫的染色体数目为150左右,相对于二倍体鲫鱼来说,可认为是三倍体鲫鱼。二倍体的鲫鱼(红鲫和金鱼)的红细胞长径为12.9-13.9μm,三倍体的宁河彭泽鲫的红细胞长径为16.3-17.3μm,与小野里报道的二倍体鲫的红细胞长径小于15μm,三倍体鲫介于15-19μm之间的结果一致。
楼允东[7](2007)在《我国鱼类近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刘金海[8](2006)在《闽南近海中国团扇鳐Platyrhina sinensis(Bloch et Schneider,1801)生殖及生化生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团扇鳐分布于中国、朝鲜西南部和日本本州中部以南水域,为小型底层鱼类。本论文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显微和超微组织学方法,对中国团扇鳐的年龄和生殖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生化技术,测定了中国团扇鳐肌肉、软骨、肝脏、卵子、卵黄囊和胚体的含水率和含油率;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对中国团扇鳐肌肉、肝脏、卵子、卵黄囊和胚体脂肪酸进行了测定,并结合采样渔场(闽南近海)环境条件、中国团扇鳐年龄、生殖及生化组成(含水率、含油率、灰份、脂肪酸等),对中国团扇鳐生化生态进行了分析。取得了如下的研究结果:1.中国团扇鳐为非等速生长鱼类,其脊椎骨年轮多为单带型、部分为双带型、极少为多带型,年轮形成期为1月份~3月份。3月份为群体形成年轮的高峰期。渔获物由1-7龄鱼组成,群体平均年龄为3.63,以3龄鱼占绝对优势,其次是4龄鱼和5龄鱼,分别占渔获物的40.34%、25.21%和5.04%。2.中国团扇鳐椎体半径与全长的关系为:雌鱼:TL雌鱼= 107.08R + 178.79(r=0.9023)雄鱼:TL雄鱼= 101.93R + 203.01(r=0.7228)两个方程回归显着,能较好的反应雌、雄中国团扇鳐全长(TL)与椎体半径(R)的关系,基本符合实际情况。3.中国团扇鳐体长-体重的关系为:雌鱼:W=1.0×10-5×L2.8808(r=0.9757)雄鱼:W=2.0×10-5×L2.7635(r=0.9688)方程回归显着,体长-体重关系式比较符合闽南近海中国团扇鳐体长体重关系。方程幂指数为2.8808和2.7635,说明闽南近海中国团扇鳐属于非等速生长的鱼类。4.中国团扇鳐精巢结构类型是背面外侧壶腹生成区的纵行带状分布及由背至腹的扇形分布形式,其结构类型为扇形;中国团扇鳐雌鱼卵巢为裸露型卵巢,重量范围在0.22g-36.25g;左侧卵巢重量在0.22g-25.98g之间,右侧卵巢重量在0.32g-36.25g之间,均为功能性卵巢,各期卵细胞发育是分批次同步进行的。
贺顺连[9](2003)在《三种黄鳝RAPD标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黄鳝属(Monopterus)中产自缅甸的山黄鳝(M.cuchia),印度尼两亚的穴黄鳝(M.fossorius),及中国的黄鳝(M.albus),共12个个体基因组DNA的遗传标记进行分析。先用12个个体的混合DNA对OPA、OPB和OPD三个系列40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有35个引物获得了扩增谱带,30个引物获得了重复性良好的谱带。本试验选用筛选出的30个引物分别对三种黄鳝的12个个体核DNA进行PCR扩增,其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共获得315个扩增片段,长度为250~5417bp,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每个引物在种间均能扩增出DNA多态性片段,每条扩增条带含有2~16个大小不等的片段。30个引物均可将1种、2种甚至3种黄鳝分别区别开来。检出三种黄鳝特异性片段87个,其中M.cuchia有25个,M.fossorius有33个,M.albus有29个。 从所检测到的位点中,三种黄鳝种群间的多态位点比例(P)为80.32%,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1575;种群内的多态位点比例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在M.albus中为33.53%、0.0801;在M.cuchia中为48.61%、0.0645,在M.fossorius中为44.88%、0.1380。结果表明,种群间和种群内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种群间的遗传变异高于种群内的。 通过DPS2003种群遗传分析软件包计算显示:M.cuchia个体间遗传距离(D)最小为0.4505、最大为0.8356,平均为0.5842:M.fossorius个体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1400、最大为0.9048,平均为0.5250;M.albus个体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2500、最大为0.7647,平均为0.5293。M.albus与M.fossorius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7415;M.cuchia与M.fossorius的遗传距离次之,为0.7035:M.cuchia与M.albus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6860。根据遗传距离指数,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三种黄鳝亲缘关系聚类图。图中所示三种黄鳝中M.cuchia与M.albus亲缘关系最近,M.fossorius与其余两种相对要远。
程汉良,潘黔生,马国文,任大宾,杨长文[10](2001)在《鲤鱼育种研究》文中认为系统地介绍了迄今为止鲤鱼育种已采用过的方法和已取得的成就 ,特别着重介绍了鲤鱼的育成品种以及一些新技术在鲤鱼育种上的应用 ,并对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
二、散鳞镜鲤(♀)×红鲤(♂)杂交试验简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散鳞镜鲤(♀)×红鲤(♂)杂交试验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1)雌核发育同源二倍体鲫鱼遗传及繁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
1.1.1 鱼类远缘杂交和近缘杂交的的研究进展 |
1.1.2 鱼类多倍体研究进展 |
1.1.3 鱼类雌核发育研究进展 |
1.2 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
1.2.1 核糖体重复序列研究进展 |
1.2.2 5S rDNA的结构及其在荧光原位杂交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G系列的形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鱼及雌核发育 |
2.1.2 肾脏细胞染色体制备 |
2.1.3 外周血细胞核DNA含量测定 |
2.2 结果 |
2.2.1 G系列的形成 |
2.2.2 染色体数目 |
2.2.3 DNA含量测定结果 |
第三章 G系列外形特征及育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外形特征测量 |
3.1.3 性腺发育观察 |
3.2 结果 |
3.2.1 外形观察 |
3.2.2 可数性状和可比性状统计 |
3.2.3 卵巢结构发育情况 |
第四章 G系列的5S rDNA结构及其变异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实验材料全基因组DNA的提取 |
4.1.3 5SrDNA的 PCR扩增、克隆及测序 |
4.2 结果 |
4.2.1 5S rDNA PCR扩增及测序结果 |
4.2.2 5S rDNA编码区的比较 |
4.2.3 5S rDNA非转录间隔区(NTS)序列的比较 |
第五章 G系列的荧光原位组织杂交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FISH检测 |
5.2 结果 |
5.2.1 FISH检测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遗传和繁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远缘杂交的研究概况 |
1.1.1 植物远缘杂交 |
1.1.2 动物远缘杂交 |
1.1.3 鱼类远缘杂交 |
1.2 鱼类生殖特征 |
1.2.1 生殖配子的发生 |
1.2.2 鱼类性腺组织发育特征 |
1.3 三倍体鱼类育性研究概况 |
1.3.1 三倍体鱼类的不育性 |
1.3.2 三倍体鱼类的可育性 |
1.4 本研究的主要意义 |
第二章 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形成及其倍性鉴定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制备 |
2.1.3 DNA含量的检测 |
2.1.4 染色体的制备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形成 |
2.2.2 DNA含量的检测 |
2.2.3 染色体数目统计 |
2.3 讨论 |
第三章 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形态特征检测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可量性状的检测 |
3.1.3 可数性状的检测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可量性状 |
3.2.2 可数性状 |
3.3 讨论 |
第四章 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育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性腺显微结构观察 |
4.1.3 性腺超微结构观察 |
4.1.4 生殖细胞凋亡检测 |
4.1.5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性腺组织显微结构观察 |
4.2.2 性腺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
4.2.3 生殖细胞凋亡检测 |
4.2.4 细胞凋亡基因p53荧光定量PCR |
4.2.5 精子发生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 |
4.3 讨论 |
第五章 人工复合三倍体鲫及其亲本的5S rDNA和sox基因的遗传和变异分析 |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全基因组DNA提取 |
5.1.3 PCR扩增、分子克隆及测序 |
5.1.4 5S rDNA和sox基因序列比对及分析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5S rDNA PCR扩增结果与分析 |
5.2.2 sox基因HMG-box扩增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3)鲤鱼保种群体遗传结构与感染CyHV-3的转录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微卫星在鲤鱼群体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
1.1.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1.2 微卫星在遗传结构方面的研究 |
1.1.3 在进化方面的研究 |
1.1.4 亲权鉴定 |
1.1.5 展望 |
1.2 鲤鱼免疫基因以及其 SNP 的研究 |
1.2.1 鲤鱼的免疫基因的克隆 |
1.2.2 免疫基因表达调控情况 |
1.2.3 免疫基因多态性研究情况 |
1.2.4 SNP 开发情况 |
1.2.5 鲤免疫基因 SNP 与抗病关联性研究 |
1.2.6 展望 |
第二章 鲤鱼保种群体遗传结构 |
2.1 松浦红镜鲤保种群体的遗传结构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讨论 |
2.2 散鳞镜鲤两个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第三章 鲤感染 CyHV-3 的转录组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组织 |
3.1.2 试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3 方法 |
3.2 结果 |
3.2.1 差异表达基因及 SNP 结果 |
3.2.2 显着差异信号通路 |
3.2.3 显着信号通路的验证 |
3.3 讨论 |
3.3.1 荧光定量内参基因的选择 |
3.3.2 荧光定量数据处理 |
3.3.3 荧光定量结果分析 |
3.3.4 SNP 大批量挖掘的意义 |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20世纪中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及难点 |
四、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淡水养殖技术的奠基 |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渔业的诞生 |
第二节 传统水产养殖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
第三节 近代我国的水产科学试验及水产教育 |
第四节 20世纪上半叶我国淡水养殖业生产概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文革前中国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文革前我国淡水养殖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 |
第三节 鱼苗培育及育种技术的发展 |
第四节 池塘“八字精养法”的提出 |
第五节 湖泊、水库养殖技术的初步发展 |
第六节 河道养殖与捕捞技术的提高 |
第七节 人工饵料技术的初步发展 |
第八节 鱼病防治技术的初步发展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中国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文革时期我国淡水渔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人工繁殖及育种技术的进步 |
第三节 池塘养殖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
第四节 湖泊、河道养殖技术的发展 |
第五节 网箱养鱼技术的开发 |
第六节 人工颗粒饵料技术的进步 |
第七节 增氧机及其它渔业机械的发明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一)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淡水养殖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鱼苗培育与人工繁殖育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第三节 池塘养殖技术与生态养鱼技术的进步 |
第四节 湖泊和水库养殖技术进一步提高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二) |
第一节 流水高密度养鱼技术迅速发展 |
第二节 人工饵料技术全面发展 |
第三节 鱼病防治技术取得丰硕成果 |
第四节 淡水养殖机械进一步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20世纪中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动因分析 |
第一节 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淡水养殖技术发展提供了条件 |
第二节 悠久的养殖历史是淡水养殖技术发展的基础 |
第三节 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必要前提 |
第四节 正确的方针政策是淡水养殖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 |
第五节 科技与教育的发展是淡水养殖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 |
第七章 淡水养殖技术对淡水养殖业发展的作用及存在主要问题探讨 |
第一节 淡水养殖技术的进步促进我国淡水养殖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存在主要问题探讨 |
第三节 对进一步发展我国淡水养殖技术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5个群体形态学及遗传结构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引言 |
2.日本沼虾的研究现状 |
2.1.日本沼虾的生物学特性 |
2.2.日本沼虾的人工养殖 |
3.水产动物种质资源及良种选育 |
3.1.国外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 |
3.2.国内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 |
4.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及在虾类中的应用 |
4.1.形态标记 |
4.2.生化标记 |
4.3.分子标记 |
5.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5个群体的形态差异及判别 |
1.材料和方法 |
1.1.试验材料 |
1.2.形态指标及测量 |
1.3.参数选择 |
1.4.数据处理 |
2.结果 |
2.1.聚类分析 |
2.2.判别分析 |
2.3.主成分分析 |
3.讨论 |
3.1.多元分析方法在虾类地理群体形态鉴别上的应用 |
3.2.日本沼虾5个群体的形态差异 |
第三章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5个群体的遗传结构研究 |
第一节 利用COI基因部分序列分析日本沼虾群体的遗传结构 |
1.材料与方法 |
1.1.实验材料及DNA提取 |
1.2.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
1.3.数据分析 |
2.结果 |
2.1.日本沼虾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特征 |
2.2.单倍型之间的关系 |
2.3.分子群体遗传结构 |
2.4.日本沼虾群体的分子系统树 |
3.讨论 |
3.1.mtDNA COI基因作为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 |
3.2.COl基因片段的组成分析 |
3.3.日本沼虾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
3.4.日本沼虾群体间的系统关系 |
第二节 利用D-loop基因PCR-RFLP分析日本沼虾群体的遗传结构 |
1.材料与方法 |
1.1.实验材料及DNA提取 |
1.2.PCR扩增及产物纯化 |
1.3.数据处理 |
2.结果 |
2.1.mtDNA D-loop基因扩增片段的酶切结果 |
2.2.单倍型之间的关系及在日本沼虾群体中的分布 |
2.3.分子群体遗传结构 |
2.4.日本沼虾群体的系统发育树 |
3.讨论 |
3.1.D-loop基因的PCR-RFLP作为日本沼虾群体遗传标记的有效性 |
3.2.日本沼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
3.3.日本沼虾群体间的系统发生关系 |
3.4.PCR-RFLP标记与线粒体COI基因结果的异同点 |
结论 |
附录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3个群体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比较 |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材料 |
1.2.试验方法 |
1.3.分析方法 |
2.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应用DNA及同工酶遗传标记检测分析二、三倍体鲫鱼的遗传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鲫鱼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 生物遗传多样性 |
1.1.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1.1.2 形态学多样性 |
1.1.3 细胞学水平——染色体多样性 |
1.1.4 蛋白质水平的多样性 |
1.1.5 DNA水平的多样性 |
1.2 鱼类遗传学多样性研究中常用的遗传标记 |
1.2.1 表形标记和细胞学标记 |
1.2.2 蛋白质水平的遗传标记 |
1.2.3 DNA水平的遗传标记 |
1.3 分子遗传标记在鲫鱼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1.3.1 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1.3.2 进行品种鉴定的研究 |
1.3.3 鲫鱼进化及亲缘关系研究 |
1.3.4 遗传图谱的构建 |
1.3.5 基因渗入的检测 |
1.3.6 分子遗传标记辅助育种 |
1.4 鲫鱼的分类及遗传特性的研究现状 |
1.4.1 鲫鱼的分类 |
1.4.2 鲫鱼的遗传特性 |
1.5 本实验的总体设计和研究策略 |
第二章 于桥水库鲫、九江彭泽鲫及宁河彭泽鲫的三倍体群体的克隆鉴别 |
2.1 RAPD检测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RAPD扩增 |
2.1.3 结果与分析 |
2.2 同工酶检测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3.1 于桥水库鲫的克隆组 |
2.3.2 彭泽鲫的克隆组 |
第三章 中国、日本几种类型鲫鱼肌浆蛋白的电泳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鱼 |
3.1.2 倍数性判别 |
3.1.3 肌浆蛋白电泳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二、三倍体鲫鱼的鉴别 |
3.2.2 电泳图谱 |
3.3 讨论 |
3.3.1 中国鲫鱼与日本鲫鱼差异的比较 |
3.3.2 中国二倍体、三倍体鲫鱼 |
第四章 子牙河二倍体鲫鱼MTDNA的D-LOOP区段的PCR-RFLP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鱼 |
4.1.2 DNA的提取与浓度测定 |
4.1.3 倍数性判别 |
4.1.4 线粒体D-loop区段的RFLP |
4.1.5 内切酶酶切及凝胶电泳 |
4.1.6 数据处理和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RFLP分析 |
4.2.2 遗传多样性指数 |
4.3 讨论 |
4.3.1 子牙河鲫鱼mtDNA的D-loop个体间的长度多态性 |
4.3.2 子牙河鲫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第五章 鲫鱼染色体标本制备及倍性鉴别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鱼 |
5.1.2 活体培养及解剖 |
5.1.3 离心 |
5.1.4 制片及染色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红细胞大小 |
5.2.2 染色体计数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表格索引 |
附录2: 图索引 |
附录3: 已发表论文 |
(7)我国鱼类近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鱼类近缘杂交研究的概况 |
1.1 丰鲤 (兴国红鲤♀×散鳞镜鲤 |
1.2 荷元鲤 (荷包红鲤♀×元红鲤 |
1.3 岳鲤 (荷包红鲤♀×湘江野鲤 |
1.4 三杂交鲤 (荷元鲤♀×散鳞镜鲤 |
1.5 芙蓉鲤 (散鳞镜鲤♀×兴国红鲤 |
1.6 建鲤 (荷包红鲤♀×元江鲤 |
1.7 荷包红鲤抗寒品系 (黑龙江野鲤♀×荷包红鲤 |
1.8 松浦鲤[39-40] |
1.9 蓝花长尾鲫 (金鱼×彩鲫 |
1.10 松荷鲤② |
1.11 墨龙鲤② |
1.12 “新吉富”罗非鱼[41]③ |
1.13 兴德鲤 (兴国红鲤♀×德国镜鲤 |
1.14 红镜鲤 (兴国红鲤♀×散鳞镜鲤 |
1.15 蓝色鳞鲤 (黑龙江野鲤♀×红镜鲤 |
2 鱼类近缘杂交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
2.1 提高生长速度 |
2.2 提高抗病力 |
2.3 提高抗寒能力 |
2.4 提高起捕率 |
2.5 产生三倍体 |
2.6 培育新品种 |
2.7 抢救濒危优良品种 |
2.8 品种复壮 |
2.9 提高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 |
3 有关鱼类近缘杂交的几个问题 |
3.1 对杂交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
3.2 亲本的选择和配组 |
3.3 亲本的纯度与杂种优势 |
3.4 回交和复交的应用 |
3.5 严禁用杂交种繁殖后代 |
(8)闽南近海中国团扇鳐Platyrhina sinensis(Bloch et Schneider,1801)生殖及生化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软骨鱼类分类地位研究概况 |
1.2 软骨鱼类年龄生长研究概况 |
1.3 软骨鱼类生殖领域研究概况 |
1.4 软骨鱼类的生化组成研究概况 |
1.4.1 鱼体脂质(鱼油)研究概况 |
1.4.2 鱼体脂质(鱼油)脂肪酸研究概况 |
1.5 软骨鱼类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
1.6 选题的依据、内容和意义 |
1.6.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6.2 本选题的研究内容 |
1.6.3 本选题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标本生物学测定 |
2.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2.3 年龄鉴定 |
2.2.4 生殖生物学研究 |
2.2.5 生化生态研究 |
2.2.6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中国团扇鳐年龄及生长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2.1 中国团扇鳐形态特征 |
3.2.2 中国团扇鳐年龄 |
3.2.3 中国团扇鳐生长特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团扇鳐生殖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研究结果 |
4.2.1 雄性生殖系统 |
4.2.2 雄鱼性成熟年龄及性成熟体长研究 |
4.2.3 雄鱼性周期、生殖周期研究 |
4.2.4 雌性生殖系统 |
4.2.5 雌鱼性成熟年龄及性成熟体长研究 |
4.2.6 雌鱼性周期、生殖周期的研究 |
4.2.7 雌鱼生殖力研究 |
4.2.8 胚胎发育特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闽南近海中国团扇鳐生化组分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研究结果 |
5.2.1 肌肉水份、灰份及脂肪研究 |
5.2.2 肝脏水份和脂肪研究 |
5.2.3 软骨水份和脂肪研究 |
5.2.4 卵、胚胎和卵黄囊的水份和脂肪研究 |
5.2.5 肌肉脂肪酸定性定量研究 |
5.2.6 肝脏肪酸定性定量研究 |
5.2.7 卵、胚胎与卵黄囊脂肪酸定性定量研究 |
5.2.8 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研究 |
5.2.9 生物活性物质(肝油)抗癌活性研究 |
5.3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生物学特性研究 |
6.1.1 繁殖定时机制和性周期(生殖周期) |
6.1.2 肝脏生物学研究 |
6.2 鱼体生化组分改变与渔场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
6.2.1 渔场温度变化与鱼体生化组分之间的关系 |
6.2.2 渔场盐度变化与鱼体生化组分之间的关系 |
6.2.3 渔场饵料生物丰度与鱼体生化组分之间的关系 |
6.3 鱼体生化组分改变与鱼类年龄之间的关系 |
6.4 鱼体生化组分改变与鱼类生殖之间的关系 |
6.4.1 中国团扇鳐含水率、含油率及灰份与生殖之间的关系 |
6.4.2 中国团扇鳐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与生殖关系 |
6.4.3 中国团扇鳐肝脏脂肪酸相对含量与生殖关系 |
6.4.4 由卵发育为仔鱼过程中生化组分的变化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三年在学期间主要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一、 参加的科研项目 |
二、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三种黄鳝RAPD标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同工酶与蛋白质电泳分析 |
2 DNA遗传标记 |
2.1 RFLP标记 |
2.2 ALFP标记 |
2.3 DNA指纹 |
2.3.1 小卫星DNA |
2.3.2 微卫星DNA |
2.4 mtDNA标记 |
2.5 DNA-PCR |
2.6 SNP标记 |
2.6.1 物理差异的方法 |
2.6.2 化学修饰和杂合双链DNA切割的方法 |
2.6.3 蛋白结合与双链杂合DNA的切割的方法 |
2.6.4 DNA测序的方法 |
2.7 RAPD标记 |
3 RAPD技术鱼类种质资源上的应用 |
3.1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的原理 |
3.2 RAPD技术的优点 |
3.3 RAPD技术在鱼类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3.3.1 渔业管理 |
3.3.2 DNA多态性的检测及物种、品种的分类与鉴定 |
3.3.3 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研究 |
3.3.4 RAPD技术在水产经济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3.3.4.1 RAPD技术可用来研究子代的遗传结构 |
3.3.4.2 遗传图谱的构建 |
3.3.4.3 RAPD标记辅助育种 |
3.3.4.4 监测遗传渐渗,维持物种遗传多样性 |
3.3.4.5 识别同一物种的性别差异 |
3.3.5 濒色、危物种的保护 |
4 本项研究目的 |
试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来源 |
1.2 血样的采集 |
1.3 所用仪器和设备 |
1.4 主要的试剂和酶 |
1.5 随机引物 |
1.6 缓冲液及主要试剂的配制 |
1.7 试验方法 |
1.7.1 DNA的提取 |
1.7.2 黄鳝血液DNA的检测 |
1.7.2.1 DNA浓度与纯度的检测 |
1.7.2.2 DNA是否降解的检测 |
1.7.3 PCR 扩增与操作程序 |
1.7.3.1 PCR反应的总体积 |
1.7.3.2 反应的程序 |
1.7.4 引物的稀释与筛选 |
1.7.5 RAPD扩增 |
1.8 分析方法 |
1.8.1 扩增带多态性的确定 |
1.8.2 随机扩增DNA片段大小的计算 |
1.8.3 多态位点数 |
1.8.4 三种黄鳝遗传距离和遗传多样性指数计算 |
2 结果 |
2.1 三种黄鳝形态特征比较 |
2.2 黄鳝血液DNA的含量与纯度 |
2.3 筛选的引物 |
2.4 三种黄鳝群体内和间的遗传变异及聚类分析 |
2.4.1 RAPD扩增结果 |
2.4.2 三种黄鳝的遗传多样性 |
2.4.3 三种黄鳝的种群内和种群间的聚类分析 |
3 分析与讨论 |
3.1 关于取材样品的问题 |
3.1.1 关于取材样品的代表性 |
3.1.2 RAPD分析的取样数量问题 |
3.1.3 RAPD分析的取样成分问题 |
3.2 关于RAPD标记的应用 |
3.3 关于RAPD标记的适用性 |
3.4 关于三种黄鳝的亲缘关系问题 |
3.5 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 |
3.5.1 DNA的质量要求及影响制备因素 |
3.5.2 DNA片段电泳迁移率及主要影响因素 |
3.5.2.1 琼脂糖浓度 |
3.5.2.2 DNA分子量 |
3.5.2.3 电压 |
3.5.2.4 其它因素 |
3.5.3 影响随机扩增多态DNA的因素 |
3.5.3.1 引物数量的确定 |
3.5.3.2 反应条件控制 |
3.6 RAPD标记的应用前景 |
3.6.1 RAPD标记辅助选择 |
3.6.2 RAPD标记应用于黄鳝多样性的保护 |
4 结论 |
4.1 所选的随机引物基本能满足三种黄鳝RAPD遗传分析 |
4.2 确立了PARD指纹图谱的扩增程序 |
4.3 三种黄鳝种群间和种群内DNA具有高度多态性 |
4.4 RPAD技术分析结果与形态学相吻合 |
5 参考文献 |
6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鲤鱼育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 鲤鱼育种的展望 |
2.1 杂种优势的利用和保持 |
2.2 尽快将细胞工程的成果应用于生产, 并积极开展基因工程的研究工作 |
2.3 采用综合工艺技术育种是培育鲤鱼良种的主要方法 |
四、散鳞镜鲤(♀)×红鲤(♂)杂交试验简报(论文参考文献)
- [1]雌核发育同源二倍体鲫鱼遗传及繁殖特性研究[D]. 霍洋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2]人工复合三倍体鲫的遗传和繁殖特性研究[D]. 宋佳.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3]鲤鱼保种群体遗传结构与感染CyHV-3的转录组研究[D]. 李盛文. 上海海洋大学, 2014(03)
- [4]20世纪中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变迁研究[D]. 蒋高中.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5]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5个群体形态学及遗传结构的比较研究[D]. 姚茜.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6]应用DNA及同工酶遗传标记检测分析二、三倍体鲫鱼的遗传结构[D]. 刘琳. 天津师范大学, 2008(08)
- [7]我国鱼类近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J]. 楼允东. 水产学报, 2007(04)
- [8]闽南近海中国团扇鳐Platyrhina sinensis(Bloch et Schneider,1801)生殖及生化生态研究[D]. 刘金海. 厦门大学, 2006(06)
- [9]三种黄鳝RAPD标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D]. 贺顺连. 湖南农业大学, 2003(04)
- [10]鲤鱼育种研究[J]. 程汉良,潘黔生,马国文,任大宾,杨长文.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