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弹丸威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蒋建伟,彭嘉诚[1](2021)在《周向多线性爆炸成型弹丸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破片式防空反导战斗部爆炸后产生的破片杀伤元数量虽多,却不能有效击毁来袭的不敏感弹药,存在威力不足问题,因而限制了其发展。周向多线性爆炸成型弹丸(multiple linear explosively-formed projectile, MLEFP)战斗部爆炸后在周向产生多个高速、大质量、大长径比的对折型线性爆炸成型弹丸(linear explosively-formed projectile,LEFP),具备击穿、击爆厚壁壳体不敏感弹药的能力,因此在中近程防空反导作战中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线性毁伤元的发展和对折型LEFP的成型技术出发,重点分析了炸药装药、药型罩等关键部件影响线性毁伤元成型的研究成果,对比了3种毁伤元初速工程计算模型的理论依据、优缺点等,概括了近年来对折型LEFP侵彻试验结果,最后总结了周向MLEFP战斗部及其毁伤元未来的发展方向。
徐光泽[2](2021)在《活性毁伤元冲击释能特性及毁伤效应研究》文中认为高效毁伤一直是武器弹药追求的目标,由于活性毁伤元具有独特的耦合毁伤作用——在侵彻穿甲过程中既有动能杀伤作用,又能通过释放化学能实现热毁伤效应。因此,活性毁伤元在武器装备中的应用已日益广泛。目前,针对活性毁伤元冲击释能特性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支撑活性毁伤元毁伤效应的定量评估、冲击释能反应过程和燃烧现象规律表征参数体系的构建及考虑终点热毁伤效应的理论计算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背景,本文综合考虑活性材料冲击释能行为与其动态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典型的铝/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和钨锆合金型非晶含能破片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活性毁伤元冲击释能过程动态力学行为研究及特征参数体系的构建和定量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从理论上分析了活性毁伤元冲击释能特性和毁伤作用规律,建立了适用于瞬态燃烧毁伤的理论分析模型。基于活性毁伤元穿燃毁伤现象将反应释能过程划分为着靶撞击释能、侵彻穿甲、靶后释能反应、二次释能等四个阶段。从理论上分析了每一阶段的作用特点和典型现象,对靶后热毁伤效应进行了定量估算,基于已有的火球热辐射模型确定了火球演化中关键毁伤参数信息,对模型中参数选取的依据进行了分析。(2)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金属氟聚物复合材料进行一维冲击加载实验研究。获得了活性材料动态加载时的力学特性,临界应变率在1200s-1左右,临界释能速度在13m/s左右,活性材料经历弹性阶段—压缩阶段—卸载阶段,在塑性变形阶段材料的应变率与反应释能成正相关。当加载压力在0.16MPa~0.18MPa时,活性材料由激发态转变为燃烧状态;当加载压力在0.3MPa~0.35MPa时,活性材料由燃烧状态转变为爆燃状态。基于应变率相等时活性材料反应释能等效的原则,理论上推导得到霍普金森压杆实验中撞击杆初速和破片着靶初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冲击释能过程典型图像的定量分析,发现活性破片燃烧时间与撞击杆初速、反应部分质量成正相关,与空气接触面积成反相关;燃烧火焰最大高度与压杆初速有线性关系。(3)以金属氟聚物和钨锆合金两类活性破片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弹道枪动态加载冲击实验。分析了金属氟聚物对棉花和油箱的引燃机理以及穿靶扩孔效应,发现活性破片的穿靶孔径可达破片直径的2倍以上,穿孔形式主要为冲塞破坏,穿孔分层现象明显,孔洞呈椭圆形。靶后压力分布与准静态密闭容器压力数据接近,压力值大多在一个大气压以下,当初速达到1110m/s以上时,金属氟聚物靶后超压值接近2个大气压。活性破片在靶后引燃易燃类固体目标时存在热辐射和热传导耦合毁伤作用,且靶后二次释能对目标毁伤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理论分析,综合考虑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靶板材料、厚度和着靶初速对活性材料反应释能的影响规律,发现着靶初速对靶后释能反应影响较大。对弹道枪高速摄像图像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考虑随机过程不同阶段关系的参数定量化处理方法,获得了不同反应阶段释能反应区域面积变化率、横纵向最大尺寸变化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实验现象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杜壮波[3](2021)在《强电磁环境下过载测试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过载测试是辅助研制武器、评估武器性能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火炮的研制与测评中已大量应用。随着武器技术的发展,现代战场新式武器装备不断涌现,面对强度更高的复合装甲以及机动性越来越灵活的空中单位,电磁轨道炮作为一种具有超高速及超高能量的新型武器大有用武之地。与传统火炮依靠化学能的发射原理不同,电磁轨道炮是依靠洛伦兹力将弹丸发射出去,在发射过程中会产生强电磁场,因此对于电磁轨道炮的过载测试就要求测试系统具有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且对于电磁发射技术的特点作针对性的设计。目前我国电磁轨道炮大部分还处于研发阶段,所以有必要设计一款适用于强电磁环境的过载测试系统。针对某研究所提出的电磁轨道炮测试需求,完成了一种强电磁环境下过载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工作。对电磁轨道炮发射原理、膛内磁场分布特点、现有测试手段、电磁屏蔽原理做了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过载测试系统的设计经验,针对强电磁的测试环境,在防护结构上,设计了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多层复合防护壳体;在硬件设计上,使用基于铁电效应具有抗强电磁能力的FRAM与FLASH组成双备份存储方案,并且针对电磁轨道炮发射能量可调的性质,设计了可编程的数字化调理电路,做到了放大倍数的可调可控;在逻辑设计上,完成了过载测试系统的FPGA编程,针对所选器件特点,设计了内触发逻辑与FRAM控制逻辑,确保FRAM能够存储到关键过载数据。最后对该过载测试系统进行了调试与系数标定,完成了冲击台过载试验,其功能符合预定设计,误差在指标要求的范围内。在实弹射击实验中,过载测试系统成功完成了对高过载数据的测量与存储。该过载测试系统有望应用于电磁轨道炮的发射过载测试中。
何降润[4](2021)在《穿燃含能破片侵彻靶板后的毁伤效能》文中指出含能破片自发现以后,它除了具有常规惰性破片的动能侵彻性能外,还能在击穿目标靶后能够对靶后易燃物、电子设备、油箱、人员等目标进行动能毁伤和纵火毁伤。含能破片与惰性破片相比优势明显,其可广泛应用于杀爆弹以及精确制导武器中,以对地方目标、人员、物资等目标达到杀伤兼纵火毁伤效果。因此,含能破片在军事作战需求方面及未来武器发展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公开报道针对含能破片撞击靶后目标纵火毁伤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靶后油箱的研究,但是针对含能破片撞击靶板后,靶后破片云火球粒子飞散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查询国内外文献,通过破片撞击靶板过程冲击温升Hugoniot理论及基于Mc Queen冲击温升计算方法及其热毁伤方式的学习,以钨锆合金含能破片为研究对象,采用英斯特朗8801液压伺服试验机和SHPB获得钨锆合金含能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得到John-Cook本构关系。并基于LS-DYNA软件FEM-SPH算法,通过数值模拟实现了?11×13mm钨锆合金含能破片在弹目角为90°、60°、30°时,撞击10mm厚2A12铝靶靶后破片云火球粒子云分布云图的模拟,并得到在弹目角为90°、60°、30°时的数值模拟极限穿透速度分别为534 m/s、593 m/s、987 m/s;最后通过试验手段进行验证,得到钨锆合金含能破片在弹目角为90°、60°、30°时,撞击10mm厚2A12铝靶的极限穿透速度、靶后破片云及温度场空间分布特征,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符。此外,还开展了钨锆合金含能破片,在弹目角为90°时,对靶后脱脂棉和柴油箱纵火毁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1×13mm钨锆合金含能破片不能引燃靶后脱脂棉,但是能够引燃靶后柴油箱,其中引燃靶后柴油箱速度阈值为1064 m/s。
刘增达[5](2021)在《基于气动加热的超音速战斗部装药侵彻安定性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超高声速武器不断成为当今众多军事强国的重点发展目标。各类导弹的飞行速度也在由亚音速、超声速不断向着高超声速过渡。当弹丸以超声速在大气当中飞行时,由于空气粘度等因素的存在,会使弹丸产生强烈的气动加热现象。使得在弹丸表面温度骤升的同时,其内部装药在热传导的作用下也承受着严重的热环境。当带有上述温度装药的弹丸侵彻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内部装药的不安定而引发早炸,从而无法达到高效毁伤的效果。因此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一种超高声速战斗部在飞行过程中的气动加热及传热以及在侵彻靶板过程中的装药安定性情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通过气动加热的概念引出研究课题的背景以及意义,并总结国内外各学者计算气动加热以及结构传热、侵彻过程的方法以及结论。2.将本文的数值模拟研究问题划分为两部分,其一是超高声速战斗部在飞行过程中的气动加热以及结构传热的热流-固耦合计算,其二是该战斗部侵彻靶板计算。设计超高声速战斗部结构的同时总结数值模拟计算所需要的各种软件、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条件以及战斗部和靶板的材料选择。3.超高声速战斗部热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得出弹体以及内部装药温度随马赫数以及攻角的变化趋势,以及隔热层能有效降低装药热量并使其温度保持均匀的结论。4.战斗部侵彻靶板数值计算,将装药温度加载到侵彻有限元模型后,计算得出该战斗部以3.5Ma和4Ma侵彻铝合金靶板过程中会发生爆炸,其余工况侵彻铝合金靶板以及合金钢靶板过程中装药始终保持安定。5.基于BP神经网络,随机抽取上述仿真结果进行学习与训练,并对剩余样本的装药反应度进行预测,其预测最大误差大约为20%,基本满足工程需求。研究结果表明,该高超声速弹丸内部装药在剧烈气动加热所产生的热环境下,在3.5Ma和4Ma侵彻铝合金靶板过程中内部装药反应度达到最大从而发生爆炸,其余工况均能保持安定。其计算方法以及研究思路可以为后续装药安定性分析提供参考与依据。
张婧[6](2021)在《网状铝合金抑爆油箱抗弹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箱作为飞机的易损部件之一,占据了飞机易损面积的70%以上,在作战过程中,容易受到弹丸、破片等攻击,进而产生严重后果。目前,通常采用填充抑爆材料来改善油箱的防护性能,进而提高飞机的安全性。本学位论文即以此为背景,对网状铝合金抑爆油箱的抗弹性能展开研究,以期为抑爆油箱的易损性结构设计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网状铝合金的力学特性与吸能特性为基础,借助ANSYS/LS-DYNA模拟软件对枪弹和聚能射流冲击普通油箱以及网状铝合金抑爆油箱的过程进行模拟,并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借助该软件探究了弹径、初始速度、油液含量等不同因素对网状铝合金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内置网状铝合金有效的削弱了水锤效应对油箱的破坏,使内部油液压力有了大幅度降低,箱体变形和出孔处孔径都有明显减小。当弹径为12.7mm的枪弹冲击含油量为100%的油箱时,网状铝合金抑爆油箱相比于未添加网状铝合金的油箱,着靶面(前壁)最大变形量减少了约26%,出孔面(后壁)最大变形量减少了约17%,非弹丸冲击面最大变形量减小了约27%,出孔处孔径减小了约20%,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2)随着弹径的增大,网状铝合金抑爆油箱的防护效果下降,水锤效应和前后壁变形量都随口径的增加而增加;(3)随着初始速度的增加,也会增强水锤效应,使油箱壁变形量增加,从而降低网状铝合金的防护效果;(4)满油油箱的水锤效应最强,对油箱壁的破坏作用最大,随着油量的减小,网状铝合金显着的减弱了水锤效应对油箱的破坏;(5)相较于未添加抑爆材料的油箱,网状铝合金抑爆油箱对射流有一定防护效果,但效果并不明显。
贺磊[7](2021)在《9mm警用智能手枪设计与自动机动力学仿真》文中研究表明基于9mm警用手枪战术环境和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智能手枪的总体设计方案及其分系统设计方案。在经典内弹道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对内弹道部分参数进行了优化,相较于内弹道均值法,其内弹道特征值和更接近于试验值。对枪管组件、套筒、套筒座、弹匣、闭锁机构、电击发机构、手动保险机构、电底火、复进簧和托弹簧等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得到了智能手枪的虚拟样机;对射手身份识别模块、枪弹身份识别模块等进行了电路设计,并设计了智能手枪单发控制程序。利用NSYS Workbench对枪管组件进行了强度分析,验证了枪管组件设计的可行性;在存在设计闭锁间隙条件下分析了弹壳、闭锁支撑面、闭锁凹槽等的刚强度;对闭锁凸笋上的闭锁块进行优化设计,得出了前后倾角及上端面长度的最优值;利用D MS将扳机保险作为柔性体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验证了扳机保险的工作可靠性。将UG中的智能手枪三维模型导入到D MS中,通过添加约束和载荷,建立了虚拟样机仿真模型,经仿真得到了自动机主要构件的运动特性,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智能手枪方案可行、结构合理、自动机运动平稳,可以实现手枪使用安全可控。本论文设计了一款9mm警用智能手枪,为新型智能手枪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昌盛[8](2021)在《迫击炮用片状变燃速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变燃速发射药作为一种高渐增性发射药,能够有效解决发射药能量释放与膛内弹后空间增长速率相匹配的问题。目前,这种高渐增性装药技术在大口径武器上的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为了实现变燃速发射药在某大口径迫击炮上应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等研究手段,研制一种与该口径迫击炮内弹道性能相匹配的具有良好燃烧渐增性的片状发射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根据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的药型结构和燃烧物理模型并结合迫击炮独有的内弹道特点选择适合的内弹道模型。迫击炮具有发射药装填密度较小、膛压和初速都较低的特点,而经典内弹道学理论能够比较好地描述这种情况下的内弹道循环,所以,选择经典内弹道理论模型建立与该发射药相适应的内弹道数值计算模型。并通过python语言建立相应的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的内弹道程序。利用python所编写的程序分析了药型参数对片状变燃速发射药其内弹道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调节变燃速发射药的药型参数可以较好地改善其内弹道性能,满足该型迫击炮的内弹道性能要求,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2)发射药性能参数中外层火药力、内外层燃速比以及药片厚度对其内弹道性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膛内最大压力和初期膛压上升速率。按照变燃速发射药制备工艺,制得所需片状变燃速发射药试样,并通过密闭爆发器实验对其进行燃烧性能研究。选择该型迫击炮为实验平台进行内弹道实验,对该变燃速发射药的内弹道性能以及发射过程中产生的火光进行测试评估。结果如下:(1)片状变燃速发射药能够在高温、低温以及常温下稳定燃烧,选定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的弧厚、长度以及装药量能够满足该型迫击炮的内弹道性能指标。内弹道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2)与制式发射药相比,片状变燃速发射药可以有效降低发射过程中产生的火焰面积,降低率高达98.0%。通过内弹道性能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确定的片状变燃速发射药药型、装药参数,满足了该口径迫击炮内弹道指标,有效降低了炮口火焰不良射击现象。
于欢[9](2021)在《防空火箭炮毁歼概率研究》文中指出空袭、反空袭是当前世界战争的主要模式,贯穿战争的始终,决定战争的成败,世界上各个军事强国都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对反空袭课题的研究。本课题源自中北大学的某型火箭防空武器系统项目,以防空火箭炮为应用背景,展开了该防空武器系统对巡航导弹、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三种典型目标的毁歼概率的研究。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重点分析了本文所研究的防空火箭炮总体的方案与其战斗部的结构,对战斗部进行仿真,得到了破片速度的衰减趋势。(2)根据三种典型目标(武装直升机、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的结构特性,利用正交平面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巡航导弹、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的易损性模型,从坐标毁伤定律的角度出发,建立了计算防空火箭炮的毁歼概率的数学模型。(3)针对防空火箭炮对三种典型目标的毁歼概率的计算,利用MATLAB的GUI模块开发了计算防空火箭炮针的毁歼概率软件,实现了计算毁歼概率的可视化。(4)通过仿真得出不同航路下的三种典型目标在单炮系统下,采用单发点射、双发齐射、四发齐射的毁歼概率;在连套火箭炮系统下,采用集火单发点射、双发齐射、四发齐射的毁歼概率;并且以四发齐射作为主要发射方式;以减小火箭炮起始扰动为原则得出了较优发射顺序。(5)在不同的射击条件下对三种目标的毁歼概率进行分析,得到目标斜距离和速度对防空火箭炮的影响;分析了单误差因素和组合误差因素对毁歼概率的影响,找到了提高毁歼概率的途径。
张文晶[10](2021)在《枪弹设计智能信息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枪弹设计工作的过程十分复杂并且效率低下等问题展开研究。首先研究枪弹的信息管理问题,通过运用C#编程语言并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语言,将枪弹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实现对枪弹的基本信息、弹头结构特征、材料信息等进行修改、查询、删除等操作。也可以生成杀伤效能曲线,方便查看各类弹形的性能信息,从而可以很容易的比较出枪弹的威力。其次研究枪弹的智能设计问题,由于支持向量机算法过于依赖核函数,对选取工作会造成很多困扰,因此本文采用的是基于粒子群算法改进的支持向量机算法,以枪弹口径、弹头尖部半径、弹头尖部高度、弹头的弧形半径、弹头的弧形高度、弹头的圆柱形直径、弹头的圆柱形长度、弹头的尾锥角、弹头的全长作为输入集,以枪弹的初速度、枪弹的射程、枪弹的密集度、枪弹的侵彻距离以及枪弹的威力作为输出集,建立枪弹智能设计系统。最后为了解决设计出的结果不够优化的问题,根据遗传算法可以达到全局最优解的特点,采用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寻优算法,从而达到更好的寻优效果。本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为:枪弹信息管理;已有口径枪弹设计;新口径枪弹设计。本系统首先通过将枪弹领域专家的经验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结合现有口径的枪弹,总结出一套规范的枪弹设计方法,将不同口径的弹头用公式或定义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语言将这些经验公式和定义整合到数据库中以方便人们查阅或使用,同时生成后续所需要的推理规则;最后利用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枪弹的设计优化。将小样本学习与枪弹设计很好的结合到了一起,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枪弹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
二、弹丸威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弹丸威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2)活性毁伤元冲击释能特性及毁伤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热毁伤效应研究进展 |
1.2.2 活性毁伤元侵彻过程和能量输出特性相关研究进展 |
1.2.3 活性毁伤元靶后对典型目标的毁伤效应研究进展 |
1.2.4 活性毁伤元高速冲击条件下形成碎片云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活性材料毁伤特性的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
2.1 活性材料的基本性能参数 |
2.2 活性材料的毁伤特性研究方法 |
2.3 活性材料毁伤特性实验方案设计 |
2.4 活性材料穿燃毁伤机理 |
2.4.1 撞击点火机理 |
2.4.2 穿甲经典理论 |
2.4.3 燃烧热辐射毁伤理论 |
2.4.4 活性材料穿燃后效热毁伤特性的理论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活性材料动态冲击释能特性研究 |
3.1 霍普金森压杆实验原理及材料参数确定 |
3.1.1 霍普金森压杆中应变测试原理 |
3.1.2 材料的选择与尺寸的确定 |
3.2 霍普金森杆实验方案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法 |
3.2.1 霍普金森压杆实验方案设计 |
3.2.2 数据处理方法 |
3.3 基于一维冲击条件下活性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分析 |
3.3.1 活性材料在动态加载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分析 |
3.3.2 活性材料在动态加载条件下的应变率效应分析 |
3.3.3 一维和三维应力波加载时活性材料动态力学特性关系 |
3.4 基于SHPB实验的活性材料的冲击释能特性分析 |
3.4.1 活性材料临界释能条件的确定 |
3.4.2 基于图像处理的活性材料释能过程定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活性材料对典型目标的毁伤效应研究 |
4.1 金属/氟聚物活性破片侵彻钛合金靶的穿燃毁伤效应 |
4.1.1 实验原理及装置 |
4.1.2 活性破片侵彻靶板后效引燃机理分析 |
4.1.3 金属/氟聚物活性破片对易燃类目标的穿燃毁伤效应分析 |
4.2 钨锆合金活性破片侵彻Q235 钢靶的穿燃毁伤效应 |
4.2.1 实验原理及装置 |
4.2.2 钨锆合金活性破片对易燃类目标的穿燃毁伤效应分析 |
4.3 活性破片侵彻钛合金靶板时靶后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4.3.1 金属/氟聚物活性破片穿靶后压力分析特性 |
4.3.2 钨锆合金活性破片穿靶后压力分布特性 |
4.4 活性破片能量输出特性的定量计算 |
4.4.1 活性材料穿燃释能毁伤特征参数分析及体系构建 |
4.4.2 基于毁伤过程图像处理方法的活性材料释能特性定量计算 |
4.5 活性破片冲击释能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4.5.1 靶板材料对活性破片冲击释能特性的影响 |
4.5.2 靶板厚度对活性破片冲击释能特性的影响 |
4.5.3 着靶初速对活性破片冲击释能特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3)强电磁环境下过载测试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磁轨道炮研究现状 |
1.2.2 电磁轨道炮膛内电磁屏蔽研究现状 |
1.2.3 过载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及行文结构 |
2 过载测试系统工作环境分析 |
2.1 电磁轨道炮发射原理 |
2.2 电磁轨道炮膛内环境分析 |
2.2.1 电枢受力分析 |
2.2.2 电磁轨道炮膛内电磁场特性分析 |
2.3 电磁轨道炮膛内弹道测试方法研究 |
2.3.1 基于电磁感应的测试法 |
2.3.2 基于多普勒原理的测试法 |
2.3.3 各方法优劣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3 过载测试系统结构设计 |
3.1 电磁屏蔽原理 |
3.1.1 涡流消除 |
3.1.2 通量分流 |
3.1.3 电磁波屏蔽原理 |
3.2 壳体电磁屏蔽设计 |
3.2.1 屏蔽材料选择 |
3.2.2 屏蔽结构设计 |
3.3 抗过载设计 |
3.3.1 悬浮缓冲结构 |
3.3.2 灌封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4 过载测试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1 过载测试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4.2 主控模块设计 |
4.3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4.3.1 FRAM电路设计 |
4.3.2 FLASH电路设计 |
4.4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4.4.1 数字化调理电路设计 |
4.4.2 A/D转化电路设计 |
4.5 电源模块设计 |
4.5.1 电源抗过载设计 |
4.5.2 电压转换与低功耗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过载测试系统控制逻辑设计 |
5.1 系统整体逻辑结构 |
5.2 内触发功能逻辑设计 |
5.3 FRAM控制逻辑设计 |
5.3.1 FRAM存储模式设计 |
5.3.2 FRAM读写操作 |
5.4 FLASH控制逻辑设计 |
5.4.1 FLASH坏块检测 |
5.4.2 FLASH页编程与块擦除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与试验验证 |
6.1 实验室调试 |
6.1.1 测试平台搭建 |
6.1.2 系数标定 |
6.2 冲击台过载测试 |
6.3 实弹试验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工作及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穿燃含能破片侵彻靶板后的毁伤效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含能材料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含能破片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目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穿燃含能破片冲击温升理论及热毁伤准则 |
2.1 反应破片总能量及能量释放条件分析 |
2.1.1 含能破片总能量来源 |
2.1.2 含能破片起爆机理 |
2.1.3 含能破片冲击起爆临界条件 |
2.2 含能破片冲击温度计算研究 |
2.2.1 基于Hugoniot曲线温升过程 |
2.2.2 基于Mc Queen冲击温升计算法 |
2.3 传热方式及热毁伤准则 |
2.3.1 传热方式 |
2.3.2 火球模型 |
2.3.3 热毁伤相关准则 |
2.4 小结 |
第三章 含能破片力学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
3.2.1 静态压缩实验 |
3.2.2 静态拉伸实验 |
3.3 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分析 |
3.3.1 常温动态压缩实验 |
3.3.2 高温动态压缩实验 |
3.4 JC本构模型的拟合 |
3.4.1 Johnson-Cook本构模型介绍 |
3.4.2 Johnson-Cook模型参数拟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能破片撞击靶板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LS-DYNA有限元软件分析原理 |
4.2.1 LS-DYNA软件介绍 |
4.2.2 基本算法 |
4.2.3 热力学基本方程 |
4.3 含能破片侵彻靶板数值模拟计算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材料模型及算法设置 |
4.3.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穿燃含能破片侵彻靶板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法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含能破片侵彻靶板试验研究 |
(1)90°弹目角下侵彻2A12 铝靶板 |
(2)60°弹目角下侵彻2A12 铝靶板 |
(3)30°弹目角下侵彻2A12 铝靶板 |
5.3.2 引燃靶后易燃物试验研究 |
5.3.3 含能破片引燃靶后油箱试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气动加热的超音速战斗部装药侵彻安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气动加热以及传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关于装药安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数值模拟仿真方案设计 |
2.1 超高声速战斗部结构设计 |
2.2 超高声速战斗部气动加热及传热方案设计 |
2.2.1 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 |
2.2.2 流-固耦合计算 |
2.2.3 材料选择 |
2.2.4 计算条件 |
2.3 内部装药侵彻安定性方案设计 |
2.3.1 基于Ansys Ls-Dyna软件数值模拟 |
2.3.2 材料选择 |
2.3.3 计算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弹丸及内部装药气动加热及传热分析 |
3.1 数值计算方法 |
3.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 |
3.3 数值模拟算例验证 |
3.4 气动加热及传热数值计算 |
3.4.1 计算条件及参考点设置 |
3.4.2 外流场温度分析 |
3.4.3 弹体温度分析 |
3.4.4 内部装药温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战斗部侵彻过程中装药安定性分析 |
4.1 数值计算方法 |
4.1.1 基本方程 |
4.1.2 Johnson-Cook本构模型 |
4.1.3 随动硬化模型 |
4.1.4 点火增长模型模型 |
4.2 材料参数及内部装药温度加载 |
4.3 内部装药安定性判据 |
4.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5 战斗部侵彻靶板数值模拟 |
4.5.1 战斗部侵彻铝合金靶板数值模拟 |
4.5.2 战斗部侵彻合金钢靶板数值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装药反应度预测模型 |
5.1 BP神经网络结构 |
5.2 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
5.3 数据样本 |
5.4 训练与预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网状铝合金抑爆油箱抗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箱毁伤研究 |
1.2.2 油箱抑爆研究 |
1.2.3 油液水锤效应研究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 |
2 网状铝合金抑爆油箱的防护原理及其力学特性分析 |
2.1 网状铝合金抑爆油箱的防护原理 |
2.2 网状铝合金的特性分析 |
2.2.1 结构 |
2.2.2 相对密度 |
2.2.3 力学性能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网状铝合金抑爆油箱抗枪弹的分析研究 |
3.1 数值模拟分析 |
3.1.1 软件介绍 |
3.1.2 材料模型与状态方程 |
3.1.3 模型的建立及模拟过程分析 |
3.1.4 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
3.2 实验研究 |
3.2.1 实验材料与装置 |
3.2.2 实验过程 |
3.2.3 实验结果分析 |
3.3 影响防护性能的因素分析 |
3.3.1 弹径 |
3.3.2 弹速 |
3.3.3 油液含量 |
3.4 本章小结 |
4 网状铝合金抑爆油箱抗聚能射流的分析研究 |
4.1 仿真模拟研究 |
4.1.1 材料模型与状态方程 |
4.1.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3 仿真过程分析 |
4.1.4 射流形态分析 |
4.1.5 油箱破损分析 |
4.2 实验分析 |
4.2.1 实验准备与过程 |
4.2.2 实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9mm警用智能手枪设计与自动机动力学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发展趋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9mm警用智能手枪总体方案设计 |
2.1 设计要求 |
2.2 自动机方案设计 |
2.2.1 手枪常用自动方式分析 |
2.2.2 自动方式方案确定 |
2.3 闭锁机构方案设计 |
2.3.1 手枪常用开闭锁机构分析 |
2.3.2 闭锁机构方案确定 |
2.4 弹匣方案设计 |
2.4.1 常见的手枪弹匣分析 |
2.4.2 弹匣方案设计 |
2.5 电击发机构方案设计 |
2.5.1 常见电击发机构分析 |
2.5.2 电击发机构方案确定 |
2.6 枪弹身份识别模块方案设计 |
2.7 单发控制方案设计 |
2.8 射手身份识别模块方案设计 |
2.9 本章小结 |
3 9mm警用智能手枪内弹道仿真 |
3.1 经典内弹道多参数均值法仿真 |
3.1.1 基本假设 |
3.1.2 发射药药型系数的计算 |
3.1.3 内弹道模型的建立 |
3.1.4 主要内弹道参数的取值 |
3.1.5 内弹道仿真 |
3.2 经典内弹道多参数粒子群法仿真 |
3.2.1 粒子群算法理论 |
3.2.2 基本粒子群算法 |
3.2.3 基本粒子群算法流程 |
3.2.4 改进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 |
3.2.5 内弹道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4 9mm警用智能手枪结构设计 |
4.1 枪管结构设计 |
4.1.1 线膛结构设计 |
4.1.2 枪管的壁厚确定 |
4.1.3 膛口部壁厚确定 |
4.2 枪管节套结构设计 |
4.3 复进簧结构设计 |
4.3.1 选择弹簧结构参数和簧丝截面形状 |
4.3.2 确定簧丝的截面尺寸、 |
4.3.3 确定弹簧工作圈数n |
4.3.4 计算弹簧的刚度k |
4.4 套筒结构设计 |
4.5 闭锁块结构设计 |
4.6 电击发机构结构设计 |
4.6.1 电击针头 |
4.6.2 探针 |
4.6.3 推杆 |
4.6.4 止动杆 |
4.6.5 限位筒 |
4.7 套筒座结构设计 |
4.8 弹匣结构设计 |
4.9 托弹簧设计 |
4.10 手动保险 |
4.11 智能手枪弹电底火设计 |
4.11.1 MSP430 处理单元 |
4.11.2 NFC通讯模块 |
4.11.3 电源模块 |
4.11.4 加热桥丝控制电路 |
4.12 枪弹身份识别模块设计 |
4.12.1 电源模块 |
4.12.2 击发模组主控芯片 |
4.12.3 NFC通讯模块 |
4.12.4 击发控制模块 |
4.12.5 枪弹对码过程 |
4.13 智能手枪单发控制程序 |
4.14 射手身份识别模块设计 |
4.14.1 蓝牙手环硬件选型 |
4.14.2 蓝牙手环主处理芯片 |
4.14.3 蓝牙手环电源模块 |
4.14.4 蓝牙手环通信模块 |
4.14.5 套筒座内控制模组硬件选型 |
4.14.6 套筒座控制模组主处理芯片 |
4.14.7 套筒座控制模组升压模块 |
4.14.8 直流推拉式电磁铁 |
4.15 智能手枪总体结构 |
4.16 本章小结 |
5 9mm警用智能手枪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 |
5.1 智能手枪枪管组件强度校核 |
5.1.1 定义材料 |
5.1.2 导入枪管组件模型 |
5.1.3 网格划分 |
5.1.4 添加载荷和约束 |
5.1.5 结果后处理 |
5.2 闭锁机构在发射时的强度计算 |
5.2.1 闭锁支撑面强度计算 |
5.2.2 闭锁卡槽强度验算 |
5.3 闭锁机构的闭锁间隙及其分析计算 |
5.3.1 闭锁机构的闭锁间隙 |
5.3.2 闭锁间隙分析计算 |
5.4 基于dams设计探索方法的闭锁块优化设计 |
5.4.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5.4.2 参数化闭锁块 |
5.4.3 设计变量的灵敏度 |
5.4.4 试验设计 |
5.4.5 优化计算 |
5.4.6 闭锁块尺寸 |
5.5 扳机柔性体强度分析 |
5.5.1 在ANSYS Workbench中生成.dat 文件 |
5.5.2 从ANSYS APDL界面中输出.mnf 文件 |
5.5.3 用.mnf 文件创建柔性扳机保险 |
5.5.4 柔性扳机保险受力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9mm警用智能手枪自动机动力学仿真与分析 |
6.1 建立智能手枪三维模型 |
6.2 基本假设 |
6.3 ADAMS中仿真模型的创建 |
6.3.1 模型的导入与定义 |
6.3.2 运动副约束的添加 |
6.3.3 各零部件接触的添加 |
6.3.4 载荷的添加 |
6.3.5 虚拟样机初步验证 |
6.4 智能手枪自动机仿真与分析 |
6.4.1 自动机运动过程分析 |
6.4.2 枪管组件的运动特性分析 |
6.4.3 套筒的运动特性分析 |
6.4.4 抛壳路径与供弹路径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迫击炮用片状变燃速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燃速发射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发射药燃烧性能测试研究进展 |
1.2.3 内弹道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内弹道模型的建立 |
2.1 内弹道模型的选择 |
2.2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的内弹道模型基本假设 |
2.3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的内弹道方程组 |
2.4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内弹道方程组求解 |
2.4.1 数值方法 |
2.4.2 内弹道计算步骤 |
2.4.3 程序框图 |
2.5 本章小结 |
3.迫击炮用片状变燃速发射药内弹道性能模拟 |
3.1 迫击炮用片状变燃速发射药内弹道模拟参数 |
3.2 发射药的药型和性能参数对内弹道性能影响 |
3.2.1 外层药火药力对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
3.2.2 内层药火药力对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
3.2.3 外层药弧厚与药片弧厚之比对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
3.2.4 发射药内层燃速与外层燃速之比对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
3.2.5 发射药药片长度对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
3.2.6 发射药药片厚度对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
3.3 装药参数对内弹道性能影响 |
3.3.1 发射药装药量对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
3.3.2 间隙面积对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的制备 |
4.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1.2 制备工艺流程 |
4.2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燃烧性能研究 |
4.2.1 密闭爆发器实验 |
4.2.2 试样弧厚对变燃速发射药燃烧性能的影响 |
4.2.3 试样长度对变燃速发射药燃烧性能的影响 |
4.3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研究 |
4.3.1 内弹道性能测试 |
4.3.2 发射不良现象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防空火箭炮毁歼概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毁歼概率计算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2.防空火箭炮系统总体方案 |
2.1 防空火箭炮总体方案 |
2.2 防空火箭弹战斗部 |
2.3 发射方式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典型目标特性分析 |
3.1 典型目标巡航导弹的易损性建模 |
3.1.1 巡航导弹的结构与特点 |
3.1.2 “战斧”巡航导弹的易损性建模 |
3.2 典型目标武装直升机的易损性建模 |
3.2.1 武装直升机的结构与特点 |
3.2.2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易损性建模 |
3.3 典型目标无人机的易损性建模 |
3.3.1 无人机的结构与特点 |
3.3.2 “捕食者”无人机的易损性建模 |
3.4 破片对目标的毁伤作用 |
3.4.1 击穿作用 |
3.4.2 引燃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4.防空火箭炮毁歼概率计算模型的建立 |
4.1 模型假设 |
4.2 坐标系的建立 |
4.3 打击对象运动参数和提前点位置分析 |
4.4 确定影响毁歼概率的误差因素 |
4.4.1 误差源分析 |
4.4.2 整体系统误差分析 |
4.4.3 单炮系统误差 |
4.4.4 不相关误差 |
4.4.5 弱相关误差 |
4.4.6 强相关性误差 |
4.4.7 误差模型的建立 |
4.5 坐标毁歼定律的建立 |
4.5.2 命中点目标的求取 |
4.5.3 单枚破片对目标的毁歼概率 |
4.6 本章小节 |
5.防空火箭炮毁歼概率仿真 |
5.1 仿真流程 |
5.1.1 仿真参数 |
5.1.2 仿真过程计算分析 |
5.2 火箭炮毁歼概率仿真软件开发 |
5.2.1 软件模块的构成介绍 |
5.2.2 软件功能实现与应用 |
5.3 单门防空火箭炮的毁歼概率 |
5.4 防空火箭炮连集火射击时的毁歼概率 |
5.5 四发齐射时最佳射序的确定 |
5.6 防空火箭炮毁歼概率的影响因素 |
5.7 误差特性对防空火箭炮的毁歼概率的影响 |
5.7.1 单个误差对毁歼概率的影响 |
5.7.2 两两组合的误差特性对于毁歼概率的影响 |
5.8 本章小节 |
6.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枪弹设计智能信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枪弹发展研究现状 |
1.2.2 小样本智能学习研究现状 |
1.3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系统技术支持及总体方案 |
2.1 系统的功能需求 |
2.2 系统的开发环境 |
2.2.1 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5 简介 |
2.2.2 数据库简介 |
2.2.3 MATLAB简介 |
2.3 SQL Server与 Visual Studio2015 的连接 |
2.4 MATLAB与 Visual Studio2015 的连接 |
2.5 系统方案的总体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样本学习概述 |
3.1 元学习 |
3.2 小样本学习 |
3.3 基于迁移学习的小样本学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小样本的枪弹智能设计 |
4.1 支持向量机算法 |
4.1.1 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基本思想 |
4.1.2 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核函数 |
4.2 基于粒子群算法改进的支持向量机算法 |
4.2.1 粒子群算法概述 |
4.2.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2.3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实现 |
4.3 遗传算法综述 |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枪弹的知识库建立 |
5.1 枪弹知识库语言的提取 |
5.2 弹头顶部规则提取 |
5.3 弧形部设计规则提取 |
5.4 圆柱部规则提取 |
5.5 枪弹弹头底部规则提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枪弹设计智能信息系统的功能实现 |
6.1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6.2 枪弹信息管理模块 |
6.2.1 系统桌面图标 |
6.2.2 系统登录界面 |
6.2.3 系统的功能界面 |
6.3 枪弹智能设计模块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弹丸威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周向多线性爆炸成型弹丸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J]. 蒋建伟,彭嘉诚. 爆炸与冲击, 2021(10)
- [2]活性毁伤元冲击释能特性及毁伤效应研究[D]. 徐光泽. 军事科学院, 2021
- [3]强电磁环境下过载测试系统设计[D]. 杜壮波. 中北大学, 2021(09)
- [4]穿燃含能破片侵彻靶板后的毁伤效能[D]. 何降润. 中北大学, 2021(09)
- [5]基于气动加热的超音速战斗部装药侵彻安定性分析[D]. 刘增达. 中北大学, 2021(09)
- [6]网状铝合金抑爆油箱抗弹性能研究[D]. 张婧. 中北大学, 2021(09)
- [7]9mm警用智能手枪设计与自动机动力学仿真[D]. 贺磊. 中北大学, 2021(09)
- [8]迫击炮用片状变燃速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研究[D]. 白昌盛. 中北大学, 2021(09)
- [9]防空火箭炮毁歼概率研究[D]. 于欢. 中北大学, 2021(09)
- [10]枪弹设计智能信息系统的研究[D]. 张文晶.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