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腈纶的弹性回复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煜天[1](2021)在《基于针织应变传感器的人体运动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交叉学科及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智能可穿戴产品不断涌现,兼顾舒适性与智能性的服装产品备受消费者喜爱,智能传感设备与纺织服装相结合可以极大化的发挥智能传感设备的导电性能及服装穿着的舒适性、质轻性等特点,使智能可穿戴设备成为一种日常化穿戴产品。可穿戴智能产品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人体健康、医疗及运动竞技等领域,例如智能人体监测服装,可用于日常预防偏瘫、帕金森前期诊断,先天性关节步态不稳等,将这种预警或诊断信号传输至医护人员可有效降低患病风险;体育运动员在日常训练时,可以通过肢体运动监测或运动弯曲幅度判断姿态标准性或动作规范程度,从而大幅提高运动成绩或效率。弹性针织物是一种具有大应变和高度拉伸回复性的材料,应用于服装中可随人体肢体运动产生显着变形,加入导电纤维可将织物变形转换成电信号变化,制备集针织应变传感器为一体的弹性服装可以实现人体日常运动检测。因此,寻求一种具有日常良好穿戴体验且识别准确率较高的针织智能服装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针织材料的高性能针织应变传感器有望提供卓越的穿戴舒适性、三维曲面贴合性、高灵敏性及使用稳定性,对实时运动检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本文将不锈钢/涤纶型与镀银锦纶型针织应变传感器作为研究对象,揭示针织物变形、应变传感与人体运动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二维及三维曲面应变传感性能,同时建立二维及三维动态等效电阻模型,阐明弹性导电针织物传感机理。实现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多区域应变传感运动裤设计与制备。采集人体步态信号,提取运动特征,研究识别方式及准确率,最终实现可穿戴识别系统构建。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以下几个部分。(1)制备了不锈钢/涤纶型与镀银锦纶型两种针织应变传感器,对比两种应变传感器组织结构、密度、拉伸速率等参数对传感性能的影响,探索针织应变传感器传感机理包括灵敏度、滞后性、重复性、稳定性等传感性能指标,寻找适合于人体运动检测的针织应变传感器结构。试验结果表明,与不锈钢/涤纶型针织应变传感器相比镀银锦纶型针织应变传感器在纵向拉伸时,应变灵敏度较高,传感器应变感测范围可达140%,并且在应变率0-70%时表现出良好的应变灵敏度和应变-电阻线性关系。纬平组织应变传感器相对1+1罗纹、2+2罗纹组织传感性能更佳;在不同速率下,镀银锦纶型应变传感器仍能保持稳定的传感性能;同时,经过3000次循环重复拉伸回复试验后,应变传感器重现性良好,电阻偏移变化较小,具有一定的长期稳定传感性能。(2)研究针织应变传感器三维曲面传感性能,分析三维曲面测试方法、针织应变传感器受力情况、计算三维曲面应变率,以及三维曲面应变-电阻变化、顶破速率和重复性对三维曲面应变传感性能的影响,对比二维应变拉伸和三维曲面应变传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三维曲面传感应变感测范围可以达到140%,在感测范围在0-120%应变率内,传感器电阻变化率和应变呈正相关性。对比二维纵向拉伸试验和三维曲面顶破试验,三维曲面应变有效传感范围是二维拉伸试验的两倍,二维纵向拉伸传感灵敏度相对更高,三维传感响应时间更短,两种传感应变方式都具有良好的循环重复性及连续工作稳定性。三维曲面传感对被测物体传感方向及物体表面形状限制较小,适用范围更广,可以满足更多传感场景及被测物体。(3)建立针织应变传感器基于二维应变的宏观-微观和拓扑结构两种等效电阻模型,对比了两种等效电阻模型的优缺点,建立基于三维曲面应变的等效电阻模型,分别将三种等效电阻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针织应变传感器的电阻变化与传感器织物长度电阻,线圈转移有直接关系。拓扑结构等效电阻模型预测拟合准确率更高,但计算比较复杂,适用于横纵列数较小的针织应变传感器电阻预测。宏观-微观等效电阻模型计算简便快捷,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针织应变传感器电阻预测。三维曲面等效电阻模型与顶破深度有直接关系,可用于预测针织应变传感器三维曲面应变时的电阻变化。(4)通过3D人体扫描系统测量了人体膝关节皮肤应变量,并制备了集成多区域针织应变传感器的高弹性运动裤,对人体肢体运动的膝关节屈曲角,步态运动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膝关节皮肤应变率最大的区域位于前中平分线与膝围线区域,前中平分线区域传感器能较好的反映出跑步、走路、上、下台阶运动姿态,适合作为高弹性运动裤的主要传感区域,集成针织应变传感器的高弹性运动裤具有良好的运动传感性能和灵敏度。通过电阻数值特征、步行周期划分、多区域感测及机器学习等方式对人体步态运动进行识别。建立了可穿戴运动识别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电阻数值特征识别方式是一种计算相对简单的识别方式。步行周期与电阻曲线变化一一对应,利用多区域感测及支持向量机算法可以更好的提高运动识别准确率,四种运动的综合识别准确率为84.38%,其中跑步运动的识别率最高。本研究系统全面地分析针织应变传感器二维及三维应变传感性能及动态等效电阻模型,建立针织物变形、应变传感、人体运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制备集多区域应变传感器的高弹性运动裤,实现应变传感器感测的同时输出对应运动状态,构建可穿戴运动识别系统,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和人体运动识别提供参考。
谭郭婷[2](2021)在《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工艺研究及运动面料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人们对运动面料的要求也在逐步发生改变,轻薄透气、柔软舒适、风格多样、环保健康型运动面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羊毛纤维作为具有优异的弹性、透气、吸湿、防污防臭等性能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同时随着高支毛纱与轻薄型羊毛面料的发展,羊毛运动面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但目前高支羊毛纱强力较低、轻薄型羊毛面料强力不达标等问题依然存在,而高强锦纶6短纤维强度高、耐磨性好,并且质轻柔软、回弹性好,将高强锦纶6与羊毛纤维混纺,可有效改善混纺纱线与织物的强力与耐磨性能,并保持羊毛的手感,但目前市场上对于高强锦纶6短纤维与羊毛混纺产品的开发较少,本文通过对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纱线及织物的全流程开发与性能研究,为高强锦纶6短纤维在毛纺产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实践基础,同时对于拓宽高强锦纶6纤维的下游市场,改善羊毛运动面料的性能及丰富运动面料种类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首先采用精纺工艺将高强锦纶6纤维与羊毛进行混纺,合理设计纺纱工艺并解决纺纱过程中的生产难题,成功纺制出一批不同混纺比例的高强锦纶6/羊毛环锭纺纱线,并将其编织成纬平针织物,对混纺纱线与混纺织物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混纺比对混纺纱线及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纱线中当高强锦纶6纤维含量为20%时,高强锦纶6纤维向内转移,主要分布于纱线内层,当含量为30%时,高强锦纶6纤维向内转移趋势减少,高强锦纶6纤维与羊毛在纱截面中的分布趋于均匀,而当含量为40%时,高强锦纶6纤维开始向纱外层转移,羊毛向纱线内层转移。同时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纱线中随着高强锦纶6纤维含量的增加,强度与伸长率均增大,并且纱线条干均匀度有所提高,但有害毛羽指数整体呈增大趋势。混纺织物中由于高强锦纶6纤维的加入,织物的顶破强力、耐磨性能及透湿性能均有提高,但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及透气性能略有下降。然后基于高强锦纶6/羊毛30/70比例的环锭纺纱线开发出运动面料,同时制备出阳离子改性涤纶/羊毛、常规锦纶6/羊毛环锭纺纱线与高强锦纶6/羊毛紧密纺纱线并进行纱线的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发现在环锭纺纱线中,高强锦纶6/羊毛纱线较阳离子改性涤纶/羊毛、常规锦纶6/羊毛纱线的强度、条干均匀度及毛羽性能均有改善,纱线可编织性有所提高。高强锦纶6/羊毛紧密纺纱线较环锭纺纱线强度提高,条干不匀率及有害毛羽指数下降,纱线品质得到进一步改善。最后将纺制的纱线分别编织成纬平针与单面珠地网眼组织并进行染整处理。对面料的基本服用性能、运动舒适性能、热湿舒适性能以及液态水管理能力进行测试与对比分析,最后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面料综合服用性能进行评判,结果显示高强锦纶6/羊毛紧密纺纬平针面料的评判值最高,为0.5908,综合服用性能最优,最适宜用作运动面料。
刘高丞[3](2021)在《职业装用高强锦纶混纺纱线及面料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CPL(己内酰胺)、PA6及下游产品的生产国,锦纶6纤维产业链日益成熟。其中,高强锦纶6纤维性能优良,价格亲民,具备民用产品开发的可能性。课题采用高强锦纶6短纤维材料,研究配合的纺纱及织造工艺,制备高强锦/棉混纺纱线及织物,以期开发出兼具耐用性和舒适性的职业工装面料升级迭代产品,为职业装行业消费升级提供参考和保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根据高强锦纶短纤维的特性,针对高比例(≥60%)高强锦纶与棉混纺时出现的问题,各工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及工艺优化,顺利纺制不同线密度和混纺比的紧密赛络纺高强锦/棉混纺纱。测试结果显示,高比例高强锦纶/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度高、伸长大、断裂功大,且条干和毛羽水平优良。(2)运用混纺纱强伸理论模型,探究混纺比对高强锦/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的影响。发现高强锦纶与棉混纺时存在临界混纺比,且混纺纱断裂强度与混纺比关系曲线与理论预测曲线高度吻合,但断裂伸长率曲线存在变化速率上的差异,并证明了高强锦/棉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与混纺比关系曲线的三阶段特征显着,具体表现为一、三阶段平缓,二阶段激增。为保证高强锦/棉混纺纱较高的断裂强度和稳定的断裂伸长率,混纺时要避开30%-40%临界混纺比附近区间,且在40%-100%锦纶混纺比区间,高强锦/棉相较于普通锦/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大幅度提高,达到FZ/T 12052-2016《锦棉混纺本色纱线》优等品水平。(3)分别于大、小捻系数范围内,探究捻系数对高强锦/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大、小范围内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及≥3mm毛羽指数随捻系数的变化趋势,确定各比例高强锦/棉混纺纱捻系数390-400为佳。(4)采用合适混纺比及捻系数的混纺纱,织制职业装用高强锦/棉混纺机织物,探究不同混纺比织物的拉伸、抗撕裂、弯曲、耐磨等服用性能,并与目前市售的职业工装坯布性能及原料成本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市售的工装坯布,开发的高强锦/棉混纺卡其织物的抗撕裂及耐磨性能极好,同时具有良好的强伸性能及透气透湿性。N/C 20/80的撕破强力是纯棉织物1.5倍;耐磨性能超过TC织物,是纯棉织物的近4倍;弯曲刚度小于纯棉织物,但弯曲回复性能变差;透湿性能与纯棉织物相当。N/C 50/50的断裂强力远超纯棉织物,与TC织物相当,断裂伸长远超纯棉及TC织物;撕破强力超过TC织物,是纯棉织物的3倍;耐磨性能分别是纯棉织物和TC织物的7.9倍和2.3倍;弯曲刚度小于纯棉织物,弯曲回复性能优于纯棉织物;透湿性能较纯棉织物略有降低,但好于TC织物。N/C 60/40与N/C 50/50相比,织物的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及耐磨性进一步提高,但出现较明显的起毛起球现象且透气透湿性能有所下降。高强锦/棉织物与纯棉织物的原料成本相差不大,而TC织物较高强锦/棉织物的原料成本低0.36倍左右。
方肖肖[4](2021)在《PhabrOmeter织物感官性能评价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高校使用PhabrOmeter织物感官性能评价系统(又称丰宝仪或法宝仪)对织物进行评价研究,然而目前该仪器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使用丰宝仪,本论文对丰宝仪系统的测试性能进行研究,选取了 143种织物作为实验织物。同时使用KES系统、电子硬挺度仪、激光全自动弹性回复仪对部分织物的相应性能做了测试。结合理论分析、主观评价实验、相关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等方法,对丰宝仪系统的测试结果重复性、测试指标的物理意义及测试条件设置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和探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丰宝仪系统指标概念模糊不清,Resilience可能是用词不当,使用Stiffness更恰当。建议丰宝仪系统的三项基本手感特性因子分别命名为刚柔度(Stiffness)、软硬度(Softness)、光滑度(Smoothness),分别表征织物产生弯曲变形的难易程度、压缩变形的难易程度以及用手滑过织物表面的阻力大小。2)为了检验丰宝仪系统的采样数量和测试结果的重复性,设计了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计算各指标在两种方案下的变异系数。结果表明,使用丰宝仪对质地均匀的织物进行感官性能评价时,三项基本手感特性因子的测试重复性很好,需测试3个试样,与丰宝仪推荐的采样数量一致;悬垂指数的测试重复性良好,需4个试样才能保证其测试的准确性;而折皱回复率的重复性较差,为了保证其测试结果在合理误差范围内至少需10个试样,测试成本高且耗时长。3)为了探讨丰宝仪系统各项指标的物理意义,基于丰宝仪官网给出的定义,对丰宝仪各项指标测试结果与织物相应性能常用测试仪的测试结果间做相关分析,结合主观评价实验、织物攥握实验、理论分析等方法,发现:对于超轻薄织物和轻薄型织物,刚柔度(Stiffness)确实能较好地表征织物的抗弯曲性能;而对于中等厚织物,刚柔度(Stiffness)则不具备对织物抗弯曲性能的表征能力;软硬度(Softness)、光滑度(Smoothness)和折皱回复率(WRR)的测试结果存在较多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对织物相应性能的表征能力不足,指标可信度较弱。4)为了检验丰宝仪依据线性密度λ值对织物分类而加压不同数量重量盘这一测试条件设置的合理性,筛选了 λ值介于分类临界点附近的25种织物,同时对按照λ值进行分类与软件系统推荐的分类不一致的9种织物,分别在不同重盘数量下进行了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测试时加压条件不同会影响上述织物的测试结果,根据丰宝仪官网和测试标准AATCC 202需结合参照织物为其选择合适的线性密度类型。5)为了检验丰宝仪只做单面测试的合理性,筛选出1 1种正反面差异大的织物,分别按正面朝下和反面朝下进行了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丰宝仪系统只做单面测试是可行的,但也侧面反应了丰宝仪系统对织物表面光滑度的测试灵敏度不高,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识别。
王芹[5](2020)在《内衣面料触觉舒适性的数字化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衣,作为纺织服装的一个细分品类,在国内的服装市场中具备庞大的群众基础。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不同场景的内衣穿戴需求也逐渐增长,并形成一种高层次的内衣消费理念,对内衣的舒适性、健康性、功能性等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内衣作为人体的“第二层皮肤”,其贴肤触感最容易被人体感知,人们往往将触觉舒适性作为内衣选择的重要标准,因此工业上迫切需要精准的定量表征方式,提高产品的触觉舒适性水平。目前关于织物触觉舒适性的评价方式主要有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主要是通过仪器测量织物的相关物理性能参数,根据织物触感与物理特性的关系,定量表征面料的触感。传统的实验仪器如KES风格仪、FAST测试仪,能够表征织物拉伸、挺括、厚实等特征。但是由于这些测试结果仅能反应触感中的部分特性,无法进行综合触感的评价,因此行业应用中综合触感仍然是以个人主观判断为评价依据,其不稳定性导致主观实验可重复性较差,且触感的评价标准不统一。美国锡莱亚太拉斯(SDL Atlas)公司研发的FTT织物触感测试仪以衡量织物触感为主要目的,通过模拟肌肤接触布片的感觉,短时间内快速检测织物触感的相关特性,其测量的物理特性指标是目前同类仪器中最全面的。因此,本文借助新型实验仪器FTT织物触感仪采集面料物理性能参数,通过数字化分析对面料触觉舒适性的评价进行了研究,期望能够量化、科学的评价面料的触觉舒适性,整个研究过程为:首先,查阅触觉舒适性研究的相关文献,展开理论研究,探讨触觉舒适性的主观感知原理,确定衡量人体触觉舒适性的感官指标包括:平滑感、柔软感、接触冷暖感,结合内衣市场现状、后续实验条件,制定本文研究方法。其次,进行客观实验,通过织物触感实验测试63款内衣面料的物理性能,得到面料正反面在微变形下的接触冷暖感、弯曲性能、压缩性能、表面摩擦和粗糙性能相关的18项物理性能指标,以及表征触觉舒适性的3项感官评价指标和综合评分,正面数据用来评估手感,反面数据用来评估触感。再次,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织物物理性能、人体主观感知、综合触感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因子降维,提取弯曲热传递因子、压缩因子、摩擦因子、粗糙因子代替原来的18项物理性能指标参与回归分析,得到物理性能与单项主观感知的回归模型,物理性能与正面手感、反面触感的回归模型,主观感知与正面手感、反面触感的回归模型。最后,通过主观实验验证了物理性能与单项主观感知的回归模型的有效性、物理性能与正面手感、反面触感的回归模型的有效性,证实触觉舒适性数字化评价模型可以利用于内衣面料的触感评价中,用客观数字化描述主观信息,实现触感的客观、量化评价。对客观评价面料舒适性提供了数字化的评价模型,使得面料舒适性的评价得到统一的评价标准,评价具有可重复性和确定性。为进一步建立面料触感样卡奠定了基础,为所有面料的触觉数字化评价奠定了基础。
季爱琴[6](2020)在《吸光发热锦纶6纤维性能及其毛型混纺面料开发》文中认为为了满足现代人对冬季服装保暖性、轻薄性和美观性的综合要求,研究人员不断采用新型的纤维原料和新的保暖原理来研究开发轻薄保暖型面料。锦纶6纤维质轻、耐磨性好、弹性大、柔软亲肤,有一定的吸湿性,综合性能优于涤纶,在服用纺织品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以具有吸光发热功能的锦纶6纤维为基础原料,首先测试了其结构和性能,并对比分析了结构参数相近的普通锦纶6织物和吸光发热锦纶6织物的保暖性和吸光发热性能。然后研究了染色对吸光发热锦纶6纤维吸光发热性能的影响。最后设计开发了一款冬季男士西服保暖面料,并对其进行了织物保暖性、吸光发热性的测试和织物基本风格评价。具体开展的工作内容如下。本文先利用UV-Vis-NIR、FTIR、XRD、DSC、SEM和纤维强度拉伸仪等对普通锦纶6纤维和吸光发热锦纶6纤维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吸收峰的吸收值、红外特征峰、结晶度、表观形态、机械性能等进行表征,对比分析发现吸光发热锦纶6纤维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内均有吸收峰,表现出良好的吸光性,在波长为12.5?m处的红外吸收峰消失,可能与纤维在该波段范围内产生红外热辐射有关。吸光发热锦纶6纤维的内部和表面存在着功能性粒子,在紫外和可见光波长段内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大。虽然结晶度降低,熔点更低,但纤维的力学性能、卷曲性能、抗静电性能等都有所提高,可纺性能优良。然后利用电脑横机织造普通锦纶6和吸光发热锦纶6针织物,控制针织物的工艺参数一致。测试其吸光发热性能和热阻,并研究了染色对织物吸光发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光发热锦纶6织物的吸光发热性能明显,在模拟太阳光的光源(光照强度为100mW/cm2)照射下,10min面料温度平均可上升4℃。但其热阻和保温隔热性能和普通锦纶6织物差异不大。对上文织造的针织物进行染色。染色后的吸光发热锦纶6织物的吸光性更好,不同类型的染料包括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和分散性染料所染织物的吸光性相差不大。染料浓度越大,织物的吸光发热性能越好。不同颜色对织物的吸光性能的影响不大。选择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染色纤维,对其进行UV-Vis-NIR、FTIR、XRD、DSC测试,从纤维内部结构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最后以吸光发热锦纶6为基础原料,设计开发了一款50%羊毛/30%sorona/20%吸光发热锦纶6纤维的冬季男士西装面料。将其与规格接近的涤纶混纺面料就面料的吸光升温性能和隔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吸光发热锦纶6混纺织物有良好的吸光发热性能。并利用KES风格仪对两种面料进行拉伸、剪切、弯曲和压缩性能的测试,对织物基本风格中的硬挺度做了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冬季男士西服,本实验所设计的面料硬挺度小于涤纶混纺面料。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以后吸光发热锦纶材料和织物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王路[7](2020)在《亚麻/涤纶和亚麻/锦纶湿纺混纺产品开发》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人们更加注重纺织品的舒适性、环保性以及功能性。亚麻纤维以其优异的吸湿透气、抗菌抑菌、抗紫外线、抗静电等性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纯亚麻织物的弹性回复性、柔软性以及抗皱性能差,通常利用其他纤维与亚麻混纺来改善亚麻制品的缺陷。目前市场上亚麻湿纺混纺产品开发困难,品类较少,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亚麻湿纺混纺产品的柔软性、抗皱性以及耐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开发新的亚麻湿纺混纺纱对于丰富亚麻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涤纶、锦纶分别与亚麻进行了湿纺混纺,系统地开发了新型亚麻湿纺混纺制品,并对比研究了亚麻/涤纶、亚麻/锦纶混纺纱和织物的性能。另外,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亚麻混纺产品主要是亚麻(高比例)与涤纶的湿纺混纺纱,为了方便人们的生产和贸易,前人已制定了《涤麻(亚麻)纱》的行业标准,但标龄已近10年,近年在贸易中发现很多指标已不太符合现在的要求。本课题为了统一黑板打分和条干仪测试指标的评价标准,建立了黑板分数与条干仪测试指标的回归关系;在前人收集的数据基础上进行了混纺纱的试验补充,从而修订了《涤麻(亚麻)纱》行业标准。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亚麻长麻无论与涤纶还是锦纶混纺,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均随着混纺化纤比例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二者均在化纤占比40%时,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最低;断裂伸长率和条干均匀度随着化纤占比的增加而增加。亚麻长麻/涤纶混纺纱的强度大于亚麻长麻/锦纶混纺纱,伸长率和条干不匀率小于亚麻长麻/锦纶混纺纱。(2)长麻和短麻纺纱系统对亚麻/涤纶混纺纱和亚麻/锦纶混纺纱的影响趋势是相同的,均表现为,亚麻长麻与化纤混纺纱的强度比亚麻短麻与化纤混纺纱的高,但伸长比亚麻短麻与化纤混纺纱小。(3)亚麻长麻/涤纶混纺织物的弯曲刚度随涤纶比例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涤纶占比30%50%时,混纺织物的柔软性较好;而各个比例的亚麻长麻/锦纶混纺织物的柔软性均较优,相较于纯亚麻织物提高了60%左右。同时,亚麻长麻/锦纶混纺织物较亚麻长麻/涤纶混纺织物柔软,其横向弯曲刚度比亚麻长麻/涤纶小30%50%,纵向弯曲刚度小40%60%左右。(4)亚麻长麻/涤纶和亚麻长麻/锦纶混纺织物中的化纤占比越高,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越大,抗皱性越好。涤纶纤维对亚麻混纺织物抗皱性的改善明显优于锦纶,当化纤占比从20%增加到60%时,亚麻长麻/涤纶混纺织物的急弹回复角从61.1°增加到89.5°,缓弹回复角从68.15°增加到93.2°;而锦纶混纺织物急弹回复角只从53.75°增加到58.8°,缓弹从60.4°增加到77.9°。(5)亚麻与涤纶、锦纶混纺后,织物的透气率均随化纤混纺比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在化纤占比小于50%时,亚麻长麻/涤纶和亚麻长麻/锦纶混纺织物的透气率相差不大;但当化纤占比达到60%时,亚麻长麻/锦纶混纺织物的透气性明显小于亚麻长麻/涤纶混纺织物。(6)亚麻长麻/涤纶和亚麻长麻/锦纶混纺织物随着化纤占比的增加,透湿率都越来越低,但总体上与亚麻纯纺织物透湿性的相差不大。相较于纯亚麻织物,混纺织物的透湿率最高只降低了17%左右。亚麻长麻/涤纶混纺织物与亚麻长麻/锦纶混纺织物的透湿率相差不大,在所有比例的混纺织物中,涤纶混纺织物的透湿率只比锦纶混纺织物大0.7%8%。(7)随着混纺化纤比例的增加,织物的耐磨性越来越好。但亚麻长麻/锦纶混纺织物的耐磨性明显优于亚麻长麻/涤纶混纺织物。在每一个混纺比例下,亚麻长麻/锦纶混纺织物比亚麻长麻/涤纶混纺织物均高20%以上,最高的可到47%。(8)修订后的标准对纱线断裂强度、断裂强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提高了要求,并增加了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千米细节(-50%)、千米粗节(+50%)、千米麻粒(+200%)这些指标。建立了条干均匀度仪的CVm%y1、千米细节-50%y2、千米粗节+50%y3、千米麻粒+200%y4与黑板分数x线性的回归关系,分别为:y1=36.327-0.104x;y2=5955.115-46.136x;y3=2673.693-16.330x;y4=6342.006-23.914x。
郭晓晓[8](2020)在《桑蚕丝/胶原蛋白锦纶丝交织物性能研究及产品研发》文中提出随着纺织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一性纤维制成的织物不足以满足人们对纺织品集舒适、功能、环保于一体的需求。现如今,涤纶、腈纶等合成纤维因其对环境各方面的影响,发展受到限制,再生蛋白质纤维也因此有了发展前景。本论文的纬纱选用胶原蛋白锦纶长丝和桑蚕丝,通过电镜图观察分析胶原蛋白锦纶纤维结构,测试分析胶原蛋白锦纶纤维单纤和单纱的拉伸断裂性能,并且测试胶原蛋白锦纶纤维的回潮率和蛋白质含量,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得到与性能之间的相应关系。由实验测试结果可知:胶原蛋白锦纶纤维横截面呈不规则的圆形,其表面无明显的孔隙;其纵截面平直,呈不规则的多面形状;并且纤维横纵截面都附着凸起的颗粒,蛋白质的含量是2.465%左右。胶原蛋白锦纶纤维的回潮率为4.8%,比普通锦纶纤维的回潮率高,具有较好的吸湿导湿性。胶原蛋白锦纶纤维的断裂强度为5.3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8%,均高于普通锦纶纤维;胶原蛋白锦纶长丝的单纱强力为381.93cN,相比于普通锦纶长丝有所提高。为了研究织物纬纱中胶原蛋白锦纶长丝/桑蚕丝的排列比以及织物组织结构对织物各项服用性能及功能性的影响,本论文采用(22.22dtex/24.44dtex×1 8T/S×2)6T/Z桑蚕丝作为经纱,77.78dtex胶原蛋白锦纶长丝和22.22dtex/24.44dtex×5桑蚕丝作为纬纱。设计A系列织物,主要探讨纬纱中桑蚕丝、胶原蛋白锦纶长丝的排列比不同对织物舒适性和功能性的影响,保持A系列织物组织相同(均为五枚缎纹),设计9种不同的投纬比(0:1、1:4、1:3、1:2、1:1、2:1、3:1、4:1、1:0);设计B系列织物,主要探讨织物组织结构不同对织物服用性能和功能性的影响,保持织物中纬纱投纬比相同(1:1),设计5种不同的组织,依次为2/1斜纹、四枚破斜纹、五枚缎纹、八枚缎纹、蜂巢组织。分别对A、B两个系列织物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包括抗起毛起球性、折皱回复性、悬垂性、拉伸断裂性、耐磨性、透气性、透湿性和抗紫外性能,通过模糊数学评判得出综合性能最优的织物。根据模糊数学综合评定方法分析,当织物纬纱中的胶原蛋白锦纶长丝含量为25%、组织为五枚缎纹时为最优设计方案,桑蚕丝/胶原蛋白锦纶长丝交织物改善了织物的折皱回复性并且具有抗紫外性能,而且基本保持了真丝织物的舒适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丝绸面料的竞争优势,根据织物的各项功能分析,确定其在纺织服装领域中的应用,对交织面料进行四个系列的图案设计,分别为“简约风”系列、“英伦风”系列、“民族风”系列和“花卉”系列。“简约风”系列有两种设计方案,一种是以石头为主元素,另一种是以十字架为主元素;“英伦风”系列主要是以格子为基本元素,将格子进行大小变化,搭配暗沉的颜色,形成基本的英伦风格;“民族风”系列是以剪纸的边框和花型构成的图案作为主纹样,搭配小的花样构成民族风格;“花卉”系列是以花样为基本元素。利用PS设计软件和JCAD提花设计软件,设计开发既具有靓丽的外观又具有舒适性、功能性的面料。
王超[9](2020)在《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窗帘作为连接室内和室外环境的重要介质,在室内纺织品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窗帘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装饰美化作用,更要求其具备功能性。普通窗帘在经过长时间阳光照射后,织物表面染料分子会产生光氧化反应从而导致织物褪色、脆化,且普通窗帘由于材质原因极易引发火灾。因此研制一款拥有耐日晒和阻燃功能的窗帘织物迫在眉睫,但由于不同功能整理剂可能存在冲突而导致功能失效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窗帘织物基本只是单一功能织物,故研究一款具有耐日晒和阻燃性能的窗帘织物拥有重要意义。为解决这一难点,本课题从功能原料和功能整理两方面出发,分别通过采用阻燃涤纶和色母粒涤纶以及采用普通涤纶和色母粒涤纶制备基布后进行阻燃整理制备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进行探究,对比分析得出最佳制备方案,结合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耐日晒阻燃窗帘,分别比较阻燃性、耐日晒性和耐用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研发一款不仅拥有耐日晒和阻燃性能,且未来具备产业化能力的窗帘织物,因此选择聚酯纤维作为织造原料。本课题测试分析了普通涤纶、阻燃涤纶和色母粒涤纶三种纤维的功能性和力学性能,可知:阻燃涤纶与普通涤纶强力接近,色母粒涤纶强力最差,通过对比日晒前后三种纤维强伸性能的保持率来判别纤维耐日晒性能,其中色母粒涤纶纤维日晒性能最佳,经过72h长时间阳光照射后,断裂强力保持率达88%;课题通过LOI和DSC测试分析法测量纤维的阻燃性能,其中,阻燃涤纶的LOI值达35属难燃纤维,色母粒涤纶的LOI值为27,属可燃材料。经测试分析后,三种纤维均符合窗帘织造要求。2、以阻燃涤纶和色母粒涤纶为织造原料制备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以组织结构和纬纱配比为变量,设计了 10种不同种类织物,对织物的阻燃和耐日晒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其中织物阻燃性能随着组织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纬纱中阻燃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耐日晒性能随着组织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纬纱中色母粒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以强伸性、褶皱回复性、阻燃性和耐日晒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最佳织造工艺参数为:织物结构为双层织物(表组织:5枚缎纹,里组织:3/2斜纹),纬纱配比色母粒涤纶:阻燃涤纶为2:1。3、由于阻燃涤纶和普通涤纶的强力接近,因此本课题以普通涤纶和色母粒涤纶为织造原料,根据之前得出的最佳织造工艺制备基布,对基布进行阻燃整理得到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对比测试分析了不同整理条件下对织物阻燃和耐日晒性能的影响,从浴比、浸渍时间和烘培温度三个因素分析,以织物燃烧损毁长度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法对阻燃整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整理工艺参数为:浴比1:30,浸渍时间60min,烘培温度100℃。4、课题从阻燃性、耐日晒性和耐用性三个方面对两种制备方案进行评判,总体而言,两种方案制备的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达到了装饰织物阻燃B1级标准和4-5级日晒牢度,均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在水洗10次之后,功能性原料制备的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其阻燃和耐日晒性保持率达97.3%,而功能整理制备的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其阻燃和耐日晒性随着水洗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综上所述可知,功能原料制备工艺窗帘织物实用性能更好。本课题对于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复合功能织物提供了 一个前进思路,对后续功能纺织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前导作用。
刘婕羽[10](2019)在《国产电脑横机全成型连衣裙结构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电脑横机全成型技术是指不需经过裁剪或缝合,而是通过加针、减针等工艺在电脑横机上直接一体成形的工艺。国产的双针床电脑横机完成全成型服装的编织一直是针织行业的难点。本课题通过探讨全成型服装的编织原理,选取连衣裙作为研究对象,在国产制版软件中,完成对连衣裙的全成型版型结构研究和工艺优化。本课题旨在将梭织的纸样知识融入到针织全成型的制版中,通过调整工艺计算,调整版型弧度;或者在版型中加入腰省、胸省,将省量融入到公主线中;以及运用不同的收针或加针方式;利用不同的组织结构的特性,以达到调整版型尺寸的目的等等,使全成型连衣裙的结构更加多样化,更贴近梭织纸样,更合体美观。本课题通过七款全成型织片和六款全成型连衣裙的实验制作来具体分析研究如何通过全成型技术实现连衣裙版型结构的工艺要点。在六款全成型连衣裙的实验中,有三款为基础款连衣裙,分别研究V领、圆领、高领、无袖、插肩中袖、一片长袖、A型、X型和S型等版型的制版与工艺要点;而另3款产品则为变化款连衣裙,分别研究不同的组织结构与版型尺寸的关系,分析加入胸省和腰省量的公主线造型对版型的合体性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收针和加针方式对版型美观性的影响。本课题的研究,对针织全成型服装的制版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性作用,对全成型服装的工艺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腈纶的弹性回复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腈纶的弹性回复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针织应变传感器的人体运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现状 |
1.3.1 针织应变传感器制备研究 |
1.3.2 电力学传感性能研究 |
1.3.3 等效电阻模型研究 |
1.3.4 人体运动识别研究 |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针织应变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 |
2.1 引言 |
2.1.1 针织应变传感器设计原理 |
2.1.2 针织应变传感器结构设计 |
2.2 针织应变传感器的制备 |
2.2.1 原料与机型选择 |
2.2.2 不锈钢/涤纶型应变传感器样品制备 |
2.2.3 镀银锦纶型应变传感器样品制备 |
2.3 表征与测试 |
2.3.1 动态电阻采集系统 |
2.3.2 测试方法与实验设备 |
2.4 结果讨论 |
2.4.1 组织结构对应变传感器传感性能影响 |
2.4.2 密度对应变传感器传感性能影响 |
2.4.3 针织应变传感器灵敏度与线性度 |
2.4.4 拉伸速率对应变传感器传感性能影响 |
2.4.5 重复性对应变传感器传感性能影响 |
2.4.6 滞后性对应变传感器传感性能影响 |
2.5 不锈钢/涤纶型与镀银锦纶型针织应变传感器性能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针织应变传感器三维曲面传感性能 |
3.1 引言 |
3.2 三维曲面测试环境及原理 |
3.2.1 测试方法 |
3.2.2 受力分析 |
3.3 表征与测试 |
3.3.1 三维曲面应变率计算 |
3.3.2 三维曲面传感性能测试 |
3.4 结果讨论 |
3.4.1 三维曲面应变-电阻 |
3.4.2 三维曲面应变传感灵敏度与线性度 |
3.4.3 顶破速率对三维曲面应变传感性能的影响 |
3.4.4 重复性对三维曲面应变传感性能的影响 |
3.4.5 滞后性对三维曲面应变传感性能的影响 |
3.5 二维拉伸应变与三维曲面传感性能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针织应变传感器等效电阻模型 |
4.1 引言 |
4.1.2 针织应变传感器传感机理 |
4.2 基于二维应变的等效电阻模型基本假设 |
4.2.1 宏观-微观等效电阻模型 |
4.2.2 拓扑结构等效电阻模型 |
4.3 基于三维曲面应变的等效电阻模型基本假设 |
4.4 基于二维应变的宏观-微观模型等效电阻计算 |
4.4.1 宏观模型等效电阻计算 |
4.4.2 微观模型等效电阻计算 |
4.5 基于二维应变的拓扑结构模型等效电阻计算 |
4.5.1 纵行方向等效电阻计算 |
4.5.2 横列方向等效电阻计算 |
4.6 基于三维曲面应变的等效电阻模型计算 |
4.7 结果与讨论 |
4.7.1 宏观-微观等效电阻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比较 |
4.7.2 拓扑结构等效电阻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比较 |
4.7.3 三维曲面应变的等效电阻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比较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成多区域针织应变传感器的高弹性运动裤制备与肢体运动测试 |
5.1 引言 |
5.2 集成多区域针织应变传感器的高弹性运动裤制备 |
5.2.1 人体测量试验 |
5.2.2 针织应变传感器位置设计 |
5.2.3 集成针织应变传感器的高弹性运动裤制备 |
5.3 肢体运动测试 |
5.3.1 膝关节屈曲角测试 |
5.3.2 步态下四种运动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膝关节屈曲角测试结果 |
5.4.2 步态下四种运动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集成多区域针织应变传感器运动裤的人体运动识别 |
6.1 引言 |
6.2 电阻数值特征识别方式 |
6.2.1 跑步及走路运动状态识别 |
6.2.2 上、下台阶运动状态识别 |
6.3 步行周期识别方式 |
6.3.1 人体步行周期与电阻变化关系 |
6.3.2 人体步态运动与细分阶段电阻变化关系 |
6.3.3 人体步态电阻特征值及运动识别 |
6.3.4 人体运动识别系统 |
6.4 多区域感测及机器学习识别方式 |
6.5 三种运动识别方式比较及可穿戴运动识别系统构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工艺研究及运动面料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锦纶纤维概述 |
1.2 高强锦纶纤维概述 |
1.2.1 高强锦纶6 纤维的发展 |
1.2.2 高强锦纶6 纤维的应用 |
1.3 羊毛运动面料的发展 |
1.4 锦纶在毛纺产品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纱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性能 |
2.2.2 纱线规格的设计 |
2.2.3 纺纱工艺 |
2.2.4 性能测试 |
2.3 结果分析 |
2.3.1 混纺纱线中纤维转移的研究 |
2.3.2 混纺比对纱线强伸性能的影响 |
2.3.3 混纺比对纱线条干均匀度的影响 |
2.3.4 混纺比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织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针织工艺 |
3.2.2 性能测试 |
3.3 结果分析 |
3.3.1 顶破性能 |
3.3.2 耐磨性能 |
3.3.3 起毛起球性能 |
3.3.4 透气性能 |
3.3.5 透湿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针织运动面料研究与开发 |
4.1 引言 |
4.2 纱线制备与性能测试 |
4.2.1 纤维基本性能 |
4.2.2 纱线制备 |
4.2.3 纱线性能测试与分析 |
4.3 面料的设计与制备 |
4.3.1 组织结构选择与编织 |
4.3.2 染整工艺 |
4.4 面料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4.4.1 面料的结构特征参数 |
4.4.2 面料基本服用性能测试 |
4.4.3 面料运动舒适性能测试 |
4.4.4 面料热湿舒适性能测试 |
4.4.5 液态水管理能力测试 |
4.5 面料服用性能的模糊综合评判 |
4.5.1 确定因素集 |
4.5.2 建立评判集 |
4.5.3 建立评判矩阵 |
4.5.4 确定权重分配集 |
4.5.5 确定综合评判向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职业装用高强锦纶混纺纱线及面料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锦纶纤维概况 |
1.2 锦纶混纺纱及织物的研究现状 |
1.3 职业装面料的开发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高强锦/棉混纺纱可纺性及其制备 |
2.1 高强锦纶短纤维性能及可纺性 |
2.2 高强锦/棉混纺纱的纺制 |
2.3 混纺纱性能测试 |
2.4 性能测试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强锦/棉混纺纱性能研究 |
3.1 混纺比对高强锦/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的影响 |
3.2 双组分混纺纱强伸模型再讨论 |
3.3 高强锦/棉与普通锦/棉混纺纱断裂强度比较 |
3.4 混纺比对高强锦/棉混纺纱其他性能的影响 |
3.5 捻系数对高强锦/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强锦/棉混纺织物织造及性能研究 |
4.1 高强锦/棉混纺织物的织造 |
4.2 织物种类及规格 |
4.3 织物性能测试 |
4.4 织物厚度及面密度 |
4.5 织物的力学性能 |
4.6 织物的耐磨性能 |
4.7 织物的舒适性能 |
4.8 织物的抗渗水性能 |
4.9 高强锦/棉与涤/棉混纺织物性能及成本对比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PhabrOmeter织物感官性能评价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织物感官性能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织物手感和织物手感评价 |
1.2.2 织物手感客观评价研究现状 |
1.2.3 织物悬垂性能和折皱回复性能研究现状 |
1.3 PhabrOmeter织物感官性能评价系统 |
1.3.1 PhabrOmeter系统及测试原理 |
1.3.2 PhabrOmeter系统测试输出内容 |
1.3.3 PhabrOmeter系统的应用 |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1 指标模糊不清 |
1.4.2 测试条件设置不合理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5.1 丰宝仪系统三项手感因子释义 |
1.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2 PhabrOmeter系统测试重复性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样品选择 |
2.1.2 实验方案设计 |
2.2 多个试样单次重复测试结果及分析 |
2.2.1 PhabrOmeter系统测试结果 |
2.2.2 确定试样数量 |
2.3 同一试样多次重复测试测试结果及分析 |
2.3.1 PhabrOmeter系统测试结果 |
2.3.2 PhabrOmeter系统测试重复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PhabrOmeter系统测试指标物理意义探讨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织物 |
3.1.2 实验方案设计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结果 |
3.2.1 PhabrOmeter系统测试结果 |
3.2.2 KES系统测试及结果 |
3.2.3 斜面法刚柔测试及结果 |
3.2.4 折皱回复仪测试及结果 |
3.3 PhabrOmeter系统各项指标物理意义探讨 |
3.3.1 丰宝仪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3.3.2 Stiffness指标的检验 |
3.3.3 Softness指标的检验 |
3.3.4 Smoothness指标的检验 |
3.3.5 折皱回复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PhabrOmeter系统测试条件设置合理性研究 |
4.1 问题提出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样品选择 |
4.2.2 实验方案设计 |
4.2.3 测试结果 |
4.3 测试条件设置合理性分析 |
4.4 织物类型划分不一致织物 |
4.4.1 织物类型划分不一致 |
4.4.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5 单面测试合理性研究 |
4.5.1 实验样品选择 |
4.5.2 测试结果 |
4.5.3 单面测试合理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多个试样单次重复性实验原始数据 |
附录Ⅱ 同一试样多次重复性实验原始数据 |
附录Ⅲ 织物软硬度主观评价记录表 |
附录Ⅳ 织物光滑度主观评价记录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内衣面料触觉舒适性的数字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触觉舒适性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织物物理性能与触觉舒适性的关系研究 |
1.2.2 触觉舒适性的评价方法研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客观实验设计方案 |
2.1 织物的触觉舒适性 |
2.1.1 触觉舒适性原理 |
2.1.2 衡量触觉舒适性的主要感官指标 |
2.2 客观实验仪器和测试原理 |
2.3 测试指标 |
2.4 实验样品准备 |
2.5 实验过程 |
第3章 实验数据处理及相关分析 |
3.1 实验数据预处理 |
3.2 初步分析 |
3.3 相关分析 |
3.3.1 相关分析原理 |
3.3.2 织物物理性能指标与感官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3.3 物理性能指标与触觉舒适性的相关性 |
3.3.4 感官评价指标与触觉舒适性的相关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触觉舒适性的数字化评价回归模型 |
4.1 线性回归分析原理 |
4.2 织物物理性能与触觉舒适性的回归模型 |
4.2.1 物理性能指标降维 |
4.2.2 织物物理性能与正面手感的回归分析 |
4.2.3 织物物理性能与反面触感的回归分析 |
4.2.4 织物物理性能与单项主观感知的回归分析 |
4.3 人体主观感知与触觉舒适性的回归模型 |
4.3.1 主观感知与正面手感的回归分析 |
4.3.2 主观感知与反面触感的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主观实验设计方案及回归模型验证 |
5.1 主观实验设计方案 |
5.1.1 主观实验参照标准 |
5.1.2 主观实验评价标尺 |
5.1.3 主观实验实施 |
5.2 回归模型的验证 |
5.2.1 主观评价验证说明 |
5.2.2 织物物理性能与单项主观感知回归模型验证 |
5.2.3 织物物理性能与正面手感回归模型验证 |
5.2.4 织物物理性能与反面触感回归模型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吸光发热锦纶6纤维性能及其毛型混纺面料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锦纶纤维概述 |
1.3 发热功能纤维的发展与应用 |
1.4 吸光发热锦纶纤维的发展与应用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吸光发热锦纶6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2.1 实验用纤维原料 |
2.2 纤维结构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吸光发热锦纶6织物的发热保暖性能研究 |
3.1 实验用织物样品的制备 |
3.2 织物结构、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吸光发热锦纶6纤维的羊毛混纺面料的开发 |
4.1 纱线设计与制备 |
4.2 面料样品的制备 |
4.3 纱线与面料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亚麻/涤纶和亚麻/锦纶湿纺混纺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亚麻混纺纱的研究现状 |
1.2.1 亚麻干纺混纺纱 |
1.2.2 亚麻湿纺混纺纱 |
1.2.3 亚麻混纺工艺存在的问题 |
1.3 《涤麻(亚麻)纱》[FZ32003-2010]标准的应用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4.3 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原料准备及混纺工艺 |
2.1 原料准备 |
2.1.1 亚麻纤维 |
2.1.2 混纺纤维的选择 |
2.1.3 锦纶纤维湿纺可纺性研究 |
2.2 混合工艺 |
第三章 混纺纤维及纺纱系统对混纺纱性能的影响 |
3.1 纺纱试验 |
3.1.1 亚麻长麻混纺 |
3.1.2 亚麻短麻混纺 |
3.2 混纺纱性能测试 |
3.2.1 测试标准 |
3.2.2 测试结果 |
3.3 混纺纱性能分析 |
3.3.1 混纺比及混纺纤维对混纺纱性能影响 |
3.3.2 纺纱系统对混纺纱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纺针织物性能的研究 |
4.1 针织试验 |
4.2 混纺织物性能测试 |
4.2.1 测试标准 |
4.2.2 测试结果 |
4.3 混纺织物性能分析 |
4.3.1 混纺比对混纺织物性能的影响 |
4.3.2 混纺纤维对混纺织物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涤麻(亚麻)纱》[FZ32003-2010]行业标准修订 |
5.1 纺纱试验 |
5.1.1 并条工艺 |
5.1.2 粗纱工艺 |
5.1.3 细纱工艺 |
5.2 混纺纱性能测试及结果 |
5.3 修订内容及方法 |
5.3.1 具体修订内容 |
5.3.2 修订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桑蚕丝/胶原蛋白锦纶丝交织物性能研究及产品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胶原蛋白纤维 |
1.2.1 概述 |
1.2.2 发展史 |
1.2.3 应用 |
1.3 国内外丝绸市场发展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胶原蛋白锦纶纤维的物理性能测试及织物试制 |
2.1 胶原蛋白锦纶纤维的形态结构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步骤 |
2.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 胶原蛋白锦纶纤维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2.3 胶原蛋白锦纶纤维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与数据分析 |
2.3 胶原蛋白锦纶纤维的回潮率测定 |
2.3.1 实验仪器 |
2.3.2 实验步骤 |
2.3.3 胶原蛋白锦纶纤维回潮率计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
2.4 胶原蛋白锦纶的单纤强伸性测试 |
2.4.1 实验仪器 |
2.4.2 实验步骤 |
2.4.3 胶原蛋白锦纶纤维单纤强伸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
2.5 胶原蛋白锦纶长丝的单纱强伸性测试 |
2.5.1 实验仪器 |
2.5.2 实验步骤 |
2.5.3 单纱强伸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
2.6 桑蚕丝/胶原蛋白锦纶长丝交织物的试织 |
2.7 织物的基本参数 |
2.7.1 织物的厚度 |
2.7.1.1 实验仪器 |
2.7.1.2 实验步骤 |
2.7.2 织物平方米克重 |
2.7.2.1 实验仪器 |
2.7.2.2 实验步骤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桑蚕丝/胶原蛋白锦纶丝交织物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3.1 织物外观保形性测试 |
3.1.1 抗起毛起球性测试 |
3.1.1.1 起毛起球的评定 |
3.1.1.2 实验仪器 |
3.1.1.3 实验步骤 |
3.1.1.4 起毛起球测试数据与分析 |
3.1.2 试样织物折皱回复性测试 |
3.1.2.1 实验仪器 |
3.1.2.2 实验步骤 |
3.1.2.3 折皱回复性测试数据与分析 |
3.1.3 试样织物悬垂性测试 |
3.1.3.1 实验仪器 |
3.1.3.2 实验步骤 |
3.1.3.3 悬垂性测试数据与分析 |
3.1.4 试样织物拉伸断裂性测试 |
3.1.4.1 实验仪器 |
3.1.4.2 实验步骤 |
3.1.4.3 拉伸断裂性测试数据与分析 |
3.1.5 试样织物耐磨性测试 |
3.1.5.1 实验仪器 |
3.1.5.2 实验步骤 |
3.1.5.3 耐磨性性测试数据与分析 |
3.2 织物舒适性测试 |
3.2.1 织物通透性测试 |
3.2.1.1 试样织物透气性测试 |
3.2.1.1.1 实验仪器 |
3.2.1.1.2 实验步骤 |
3.2.1.1.3 透气性测试数据与分析 |
3.2.1.2 试样织物透湿性测试 |
3.2.1.2.1 实验仪器 |
3.2.1.2.2 实验步骤 |
3.2.1.2.3 透湿性测试数据与分析 |
3.3 试样织物抗紫外性测试 |
3.3.1 实验仪器 |
3.3.2 实验步骤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织物的综合性能评价 |
4.1 模糊综合评价的具体方法 |
4.1.2 建立评判对象因素集 |
4.1.3 建立综合评判变换矩阵 |
4.1.4 综合评判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桑蚕丝/胶原蛋白丝交织面料的设计与开发 |
5.1 产品设计的主体思路 |
5.1.1 产品主题的构思 |
5.1.2 产品面料的设计 |
5.1.3 产品色彩的选用 |
5.2 “简约风”服用织物设计 |
5.2.1 主题构思 |
5.2.2 “简约风”系列① |
5.2.2.1 “简约风”系列①图案设计 |
5.2.2.2 “简约风”系列①规格设计 |
5.2.3 “简约风”系列② |
5.2.3.1 “简约风”系列②图案设计 |
5.2.3.2 “简约风”系列②规格设计 |
5.2.4 “简约风”系列③ |
5.2.4.1 “简约风”系列③图案设计 |
5.2.4.2 “简约风”系列③规格设计 |
5.3 “英伦风”服用织物设计 |
5.3.1 主题构思 |
5.3.2 “英伦风”系列图案设计 |
5.3.3 “英伦风”系列规格设计 |
5.4 “民族风”系列服用织物设计 |
5.4.1 主题构思 |
5.4.2 “民族风”系列图案设计 |
5.4.3 “民族风”系列规格设计 |
5.5 “花卉”系列服用织物设计 |
5.5.1 主题构思 |
5.5.2 “花卉”系列图案设计 |
5.5.3 “花卉”系列规格设计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阻燃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
1.2.1 阻燃纺织品的作用原理 |
1.2.2 阻燃纺织品的发展现状 |
1.2.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耐日晒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
1.3.1 光褪色机理 |
1.3.2 耐日晒纺织品的发展现状 |
1.3.2.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纤维原料选用与窗帘织物织造 |
2.1 原料选用 |
2.2 阻燃和色母粒涤纶纤维的表面形态测试与分析 |
2.2.1 实验仪器和测试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纱线强伸性能测试与分析 |
2.3.1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2.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纱线阻燃性能测试与分析 |
2.4.1 极限氧指数法 |
2.4.1.1 实验仪器与方法 |
2.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2 差式扫描量热法 |
2.4.2.1 实验仪器与方法 |
2.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窗帘织物织造 |
2.5.1 双层织物组织系数计算 |
2.6 织物基本性能测试 |
2.6.1 织物厚度测试与分析 |
2.6.2 织物平方米克重测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功能原料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性能测试与分析 |
3.1 窗帘织物强伸性能测试与分析 |
3.1.1 实验仪器与方法 |
3.1.2 组织结构对窗帘织物强伸性能的影响 |
3.1.3 纬纱配比对强伸性能的影响 |
3.2 褶皱回复性测试与分析 |
3.2.1 实验仪器与方法 |
3.2.2 组织结构对褶皱回复性的影响 |
3.2.3 纬纱配比对褶皱回复性的影响 |
3.3 阻燃性能测试与分析 |
3.3.1 实验仪器与方法 |
3.3.2 织物结构对阻燃性能的影响 |
3.3.3 织物纬纱配比对阻燃性能的影响 |
3.4 耐日晒性能测试与分析 |
3.4.1 实验仪器和方法 |
3.4.2 组织结构对织物耐日晒性能的影响 |
3.4.3 纬纱配比对耐日晒性能的影响 |
3.5 耐日晒阻燃织物模糊综合评价 |
3.5.1 耐日晒阻燃织物模糊综合评价 |
3.5.2 因素集确定 |
3.5.3 权重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阻燃整理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性能研究及分析 |
4.1 浴比对窗帘织物阻燃性能、耐日晒性能和表观形态的影响 |
4.1.1 浴比对织物表观形态的影响 |
4.1.2 浴比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 |
4.1.3 浴比对织物耐日晒性能的影响 |
4.2 浸渍时间对织物阻燃和耐日晒性能的影响 |
4.2.1 浸渍时间对织物表观形态的影响 |
4.2.2 浸渍时间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 |
4.2.3 浸渍时间对织物耐日晒性能的影响 |
4.3 烘培温度对织物阻燃、耐日晒性能和织物表观形态的影响 |
4.3.1 烘培温度对织物表观形态的影响 |
4.3.2 烘培温度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 |
4.4 正交实验选取最优耐日晒阻燃效果 |
4.4.1 正交实验表设计 |
4.4.2 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种制备方案的织物性能分析 |
5.1 织物阻燃性能对比测试与分析 |
5.2 织物耐日晒性能对比测试与分析 |
5.3 织物耐用性能对比测试与分析 |
5.3.1 水洗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 |
5.3.2 水洗对织物耐日晒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国产电脑横机全成型连衣裙结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全成型服装编织原理及实验设计 |
2.1 全成型服装编织原理 |
2.1.1 全成型服装编织思路 |
2.1.2 全成型服装编织原理 |
2.1.3 全成型服装编织方法 |
2.2 全成型连衣裙实验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成型样片制版工艺及密度计算 |
3.1 全成型样片制版工艺 |
3.1.1 全成型样片一制版与工艺 |
3.1.2 全成型样片二制版与工艺 |
3.1.3 全成型样片三制版与工艺 |
3.1.4 全成型样片四制版与工艺 |
3.1.5 全成型样片五制版与工艺 |
3.1.6 全成型样片六制版与工艺 |
3.1.7 全成型样片七制版与工艺 |
3.2 全成型样片的密度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成型连衣裙基础款式结构与工艺实践 |
4.1 方案一:V领A型无袖连衣裙结构与工艺 |
4.1.1 工艺计算 |
4.1.2 制版方法 |
4.1.3 上机编织 |
4.1.4 成品效果 |
4.2 方案二:圆领X型插肩袖连衣裙结构与工艺 |
4.2.1 工艺计算 |
4.2.2 制版方法 |
4.2.2.1 廓形绘制 |
4.2.2.2 导纱器(纱嘴)设置 |
4.2.2.3 各部位花型制版 |
4.2.3 上机编织 |
4.2.4 成品效果 |
4.3 方案三:高领S型一片袖连衣裙结构与工艺 |
4.3.1 工艺计算 |
4.3.2 制版方法 |
4.3.3 上机编织 |
4.3.4 成品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成型连衣裙变化款式结构与工艺 |
5.1 方案四:罗纹波浪下摆连衣裙结构与工艺 |
5.1.1 工艺计算 |
5.1.2 制版方法 |
5.1.2.1 廓形绘制 |
5.1.2.2 导纱器(纱嘴)设置 |
5.1.2.3 各部位制版 |
5.1.3 上机编织 |
5.1.4 成品效果 |
5.2 方案五:公主线绑带连衣裙结构与工艺 |
5.2.1 工艺计算 |
5.2.2 制板方法 |
5.2.3 上机编织 |
5.2.4 成品效果 |
5.3 方案六:一字肩伞状收针连衣裙结构与工艺 |
5.3.1 工艺计算 |
5.3.2 制版方法 |
5.3.3 上机编织 |
5.3.4 成品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腈纶的弹性回复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针织应变传感器的人体运动识别研究[D]. 李煜天. 江南大学, 2021(01)
- [2]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工艺研究及运动面料开发[D]. 谭郭婷. 东华大学, 2021(09)
- [3]职业装用高强锦纶混纺纱线及面料的研究与开发[D]. 刘高丞. 东华大学, 2021(09)
- [4]PhabrOmeter织物感官性能评价系统的应用研究[D]. 方肖肖. 东华大学, 2021(01)
- [5]内衣面料触觉舒适性的数字化评价研究[D]. 王芹. 北京服装学院, 2020(12)
- [6]吸光发热锦纶6纤维性能及其毛型混纺面料开发[D]. 季爱琴. 东华大学, 2020(01)
- [7]亚麻/涤纶和亚麻/锦纶湿纺混纺产品开发[D]. 王路. 东华大学, 2020(01)
- [8]桑蚕丝/胶原蛋白锦纶丝交织物性能研究及产品研发[D]. 郭晓晓.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9]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超.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10]国产电脑横机全成型连衣裙结构工艺研究[D]. 刘婕羽. 北京服装学院,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