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太阳系小星体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蒋效铭,朱宗宏,HE Ruogu[1](2021)在《行星形成理论模型及行星分类》文中研究指明分类法是天文学中常用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恒星、星系等领域的研究中,但目前在行星领域尚无一个完善的分类体系。回顾了行星形成理论模型的构建历程及其不足;总结了系外行星的搜寻结果及其参数分布特点;介绍了目前在行星分类方面的研究背景、进展与局限;为涵盖更多的系外行星族群,提出结合对原行星盘的射电观测,扩充理论研究及分类框架构建的样本;最后介绍了最新一代及规划中的大型观测设备在系外行星方面的观测能力与科学目标。
刘耘[2](2021)在《近十年中国同位素效应理论和计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年来,国内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理论解释已普遍达到了量子化学水平。基于精密的量子化学从头或第一性原理,研究者们开始了平衡和动力学分馏系数的计算。在同位素的分析测试、野外观察、理论和计算四个方向上,国内在理论和计算方向的发展可能还算最好的,整体处于国际第一方阵的地位。国内学者率先发展了超冷体系同位素分馏、含压力效应的同位素分馏、同位素的浓度效应、团簇同位素、微小同位素异常、热梯度下同位素扩散效应、高温重复过程等方向的同位素理论和计算方法,也发展了针对固-液两相同位素分馏的可变体积的分子簇(VVCM)计算新方法、针对重金属同位素固相体系的含核体积效应处理的方法,以及针对熔体中同位素扩散的动力学分馏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同时,还为大量不同的非传统(金属)同位素体系,提供了大量的平衡分馏系数,为这些同位素体系的日后深入应用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在这些成果中,真正由我国学者首先提出的原始概念、模型、体系和方法还很少,绝大多数都是对前人(主要是国外同行)提出的理论体系和新兴发展方向的修改和补充。未来我国同位素理论和计算领域应率先使用包含量子场论在内的新一代理论工具,在同位素效应的新方向、新概念的提出和新理论的建立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于国斌,汪鹏飞,朱安文,牛俊坡,谢奇林,胡古,李晖,何建森[3](2021)在《基于10 kWe核反应堆电源的海王星探测任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比分析同位素电源和空间堆电源在空间应用优劣基础上,确定空间堆电源为海王星边际探测任务的能源方案,提出了海王星探测涉及的4类主要科学问题,介绍了任务的功能模块、飞行轨道、设计约束等初步方案设想,重点围绕反应堆、热电转换装置、技术路线、涉核安全与辐射防护等阐述了10 kWe级空间堆电源技术方案,形成包括测控通信、电推进、自主运行管理、高可靠长寿命设计、有效载荷与微小卫星初选等在内的探测器平台方案,可为我国海王星探测的论证与实施提供参考.
红薯爸[4](2021)在《小行星撞击灾难离我们有多远》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12月23日7时23分,一颗火球划过我国青海玉树地区和西藏昌都地区交界的高空,将凌晨的天空照耀得亮如白昼。这一事件再度引发了人们对小行星撞击灾难的关注,人类会遭遇像恐龙一样的命运吗?
时蓬,王琴,白青江,范全林[5](2021)在《2020年深空探测热点回眸》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国际深空探测事业稳步推进。回顾了2020年世界深空探测的工程成就和科学产出,评述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任务以及嫦娥四号/三号的成果产出,对比了美国、中国和阿联酋3个火星探测任务,围绕在轨的35个深空任务梳理了包括太阳探测和行星科学的多项科学发现,讨论了深空探测发展的环境因素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影响,并展望了全球2021年即将实施的深空探测任务。
韩明明[6](2020)在《释意理论下的模拟英汉交传口译实践报告 ——以《冥王星及其卫星飞行探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口译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在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际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该口译项目中,作者选取了“新星”频道的一部题为《冥王星及其卫星飞行探索》的太空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该纪录片主要讲述了太空飞船“新视野号”飞越外太阳系中最遥远天体的过程。该模拟交替传译报告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主要探讨了译前准备、口译难点和对应的解决策略。释意理论认为,口译员应当基于对源语的理解的理解,自觉地表达出原文的意义。在对该源语语料进行交替传译的过程中,译者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源语中的陌生词汇、冗余成分、口语表达以及长难句。在释意理论的具体理念和原则指导下,作者提出了四种解决策略:意译、省略、阐释以及句子拆分。本报告希望为同类型纪录片的口译提供有效参考,也希望借助于释意理论,译者能够高效完成今后的口译实践活动,找到更多的策略解决口译难点。
赵士伟[7](2020)在《太阳系拉格朗日点研究与可视化表示》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深空探测的不断发展,对拉格朗日点的研究与应用也越来越重视,拉格朗日点的研究也逐步从理论推向了实践。我国成为继美国和欧盟之后第三个造访向日-地拉格朗日L2点的国家。嫦娥四号成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着陆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它通信主要依靠其中继卫星“鹊桥”。“鹊桥”运行轨道为月球背面一侧的地月L2平动点Halo轨道。“鹊桥”卫星在拉格朗日L2点做拟圆周运动,通过定期轨道控制保持轨道的稳定性。中国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也提出方案在日地拉格朗日点L4、L5处搭建中继通讯卫星。各个大国同时也加紧了对拉格朗日点的研究,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在地月拉格朗日点L2出创建空间站,欧洲宇航局(ESA)利用地月拉格朗日点L1捕获小行星来获取太空资源等,各国对拉格朗日点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根据上述的情况并结合我国国情。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对拉格朗日点研究以与应用现状,接着分析太阳系中主要星体,研究它们与太阳形成的拉格朗日点,并从理论模拟和计算机模拟上其可视化研究。
孙浩[8](2020)在《碳质球粒陨石ShanShan002(CO3)和Allende(CV3)蚀变特征及太空风化模拟实验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空风化作用是天体小行星表面发育的一种重要作用,对于天体小行星遥感探测具有着重要影响,太空风化主要表现为引起光谱反射率、吸收峰深度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遥感光谱数据的准确解译。碳质小行星是最为原始的一类小行星,保存了太阳星云形成初期物质的原始信息,并有很可能是地球水与生命的潜在来源,目前已经成为深空探测的重要目标。然而,太空风化对碳质小行星表面物质的改造作用却与已知的月球、水星以及S型小行星等无大气行星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为:部分碳质小行星风化后光谱反射率升高以及连续统斜率降低。通过对其他因素的排出后发现,碳质小行星中含水量/含碳量发挥重要的作用,较高的挥发分含量极有可能抑制了太空风化作用过程中单质金属铁的形成。研究选取5块陨石分别进行了脉冲激光辐照实验,研究结果可为近地小行星探测任务备选目标的确定、光谱遥感数据的解译以及表面物质演化过程的反演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支撑。选取CO/CV型碳质球粒陨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陨石样品中含水蚀变矿物种类、特征蚀变矿物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开展脉冲激光轰击模拟实验,探讨富铁的CO/CV型碳质球粒陨石与富含挥发分的CM2型碳质球粒陨石陨石在轰击前后挥发分含量对太空风化作用过程中纳米金属铁形成的影响,以及对碳质小行星遥感光谱改造的综合效应。对于K型小行星、S型小行星和C型小行星,np Fe0在变暗、变红光谱和减弱吸收方面起主要作用;富挥发性C型小行星的空间风化过程受含水有机质控制,可见反射率较高,近红外斜率较低。本研究为今后近地小行星探测任务中选择合适的小行星作为目标,解释光谱遥感数据,了解小行星表面物质的演化提供了参考和支持。
孙丹苹[9](2020)在《小天体探测接近段光学自主导航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衡量经济和科技实力的标志,深空探测一直是各大强国致力发展的领域。作为新世纪深空探测的热门方向,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探测必须加快研究步伐。随着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小天体探测的光学自主导航逐步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处理导航图像并提取出导航信息是光学自主导航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暗弱小天体几何特征提取与导航信息计算”,深入研究了小天体探测接近段的光学自主导航,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结合小天体探测接近段的导航背景,建立所需的相关坐标系。根据目标小天体和航天探测器的轨道特性,分别建立轨道动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各摄动力对动力学模型的影响大小来实现模型简化。同时根据光学自主导航的特性,建立相机观测模型,并对观测信息的提取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其次,根据点光源图像星点的数目,分为多点和单点图像。针对其各自的任务及难点,设计了不同的图像处理方案。在处理多点光源图像时采用均值滤波去噪,同时使用多项式拟合法解决拖尾问题,之后利用三角形匹配算法识别目标天体,并且得出观测信息。在处理单点光源图像时,重点解决暗弱小目标提取问题。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提高图像信噪比,之后结合改进的数学形态学方法进行滤波,结果显示该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暗弱小目标进行提取。然后,针对面目标天体图像的处理,对其进行散光修复、边缘检测和伪边缘去除等处理后,考虑到目标天体轮廓不规则且不完整,分别介绍了矩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由于最小二乘没有考虑样本点之间的差异,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样本点筛选分组方法,对最小二乘拟合法进行改进。仿真结果显示改进算法能够精准有效的获取目标天体轮廓和形心信息。最后,对小天体探测接近段导航算法进行研究。点目标跟踪导航利用卡尔曼滤波对小天体的运动位置进行预测,减小图像搜索范围,仿真结果显示能够抑制随机误差的影响实现目标天体的跟踪;在面目标天体导航问题上提出一种基于形心和视直径的光学导航算法,将视直径和形心坐标信息结合起来,推导出探测器的相对位置。利用桌面半实物仿真系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侯琨[10](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研究表明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外太阳系小星体化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太阳系小星体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2)近十年中国同位素效应理论和计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同位素平衡分馏的理论创新 |
1.1 超冷体系同位素平衡分馏理论的建立 |
1.2 重复岩浆过程对同位素分馏放大效应的认识 |
1.3 同位素平衡分馏浓度效应的认识 |
1.4 含同位素压力效应计算方法的建立 |
1.5 微小同位素异常计算方法的建立 |
1.6 重金属同位素体系(含核体积效应)的同位素平衡分馏方法的建立 |
1.7 Clumped同位素分馏理论 |
1.8 VVCM平衡分馏系数方法的建立 |
1.9 Position-Specific 同位素分馏方法的建立 |
2 对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方面的理论创新 |
2.1 温度梯度下同位素扩散分馏效应的理论 |
2.2 岩浆不混溶过程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理论 |
2.3 熔体中同位素扩散分馏 |
2.4 基于固体间隙扩散的同位素分馏 |
3 对各同位素体系基本参数的计算进展 |
4 总结和展望 |
(3)基于10 kWe核反应堆电源的海王星探测任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海王星探测的科学目标 |
2.1 海王星的内部大气结构与物质成分 |
2.2 海王星的磁层和电离层 |
2.3 海王星的卫星与行星环 |
2.4 海王星特洛伊小天体与半人马族天体研究 |
3 任务方案设想 |
3.1 探测方式与借力天体选择 |
3.2 任务轨道设计 |
3.3 任务功能模块组成 |
3.4 设计约束分析 |
4 10 k We级空间堆电源设计 |
4.1 反应堆电源总体方案设计原则 |
4.2 反应堆堆型 |
4.3 热电转换方式 |
4.4 反应堆电源技术路线 |
4.5 涉核安全与辐射防护 |
5 探测器平台设计 |
5.1 总体方案 |
5.2 测控通信及日凌影响 |
5.3 电推进 |
5.4 自主运行管理 |
5.5 高可靠长寿命设计 |
5.6 有效载荷与微小卫星初选 |
6 结束语 |
(4)小行星撞击灾难离我们有多远(论文提纲范文)
危险的太空 |
深度撞击 |
曾经的霸主 |
未雨绸缪 |
(5)2020年深空探测热点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 月球探测中国工程成就斐然 |
1.1 嫦娥五号实现人类44年来再次月球采样返回 |
1.2 嫦娥四号首次表征月表辐射环境 |
1.3 月球探测成果深化地月关系认知 |
2 国际在轨深空探测任务不断挺近科学目标 |
2.1 美中阿抓住2020火星探测窗口 |
2.2 科学探测发现火星气辉和频繁小火星震 |
2.3 金星、木星等深空探测促进行星科学发展 |
2.4 小行星采样任务中间科学产出丰硕 |
2.5 多个深空天文台揭秘深远宇宙 |
3 深空探测发展的若干环境因素 |
3.1 新冠疫情波及深空任务 |
3.2 深空探测相关制度和法律 |
3.2.1 行星保护 |
3.2.2 深空资源开发 |
3.3 近地小天体防御事宜 |
4 2021年多个深空任务值得期待 |
4.1 2021年深空任务发射清单基本明确 |
4.2 金星任务或成为下一个热点 |
5 结论 |
(6)释意理论下的模拟英汉交传口译实践报告 ——以《冥王星及其卫星飞行探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1.2 Feasibility of the Project |
1.3 Theoretical Basis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Chapter 2 Preparations |
2.1 Information about the Topic |
2.2 Glossary |
Chapter 3 Difficulties in Interpreting |
3.1 Unfamiliar Words |
3.2 Redundancy |
3.3 Colloquialism |
3.4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
Chapter 4 Solutions |
4.1 Free Interpreting |
4.2 Omission |
4.3 Paraphrasing |
4.4 Sentence Segmentation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Summary |
5.2 Reflections |
5.3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Glossary |
Appendix Ⅱ Transcript of the Speech and Interpreted Text |
(7)太阳系拉格朗日点研究与可视化表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1 拉格朗日点研究历史 |
1.3.2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3 国内研究应用现状 |
1.3.4 拉格朗日点可视化现状 |
1.4 拉格朗日点可视化及存在的问题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解决方案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太阳系与拉格朗日点可视化相关术语 |
2.1 相关术语和技术介绍 |
2.1.1 太阳系介绍 |
2.1.2 三体问题与拉格朗日点 |
2.1.3 数据可视化 |
2.1.4 希尔球 |
2.2 研究平台 |
2.2.1 Window操作平台 |
2.2.2 国产操作系统 |
第三章 拉格朗日点研究方法 |
3.1 拉格朗日点推导 |
3.2 Blender建模软件 |
3.2.1 Windows安装 |
3.2.2 中标麒麟安装 |
3.3 Python介绍 |
3.4 Python-API接口 |
3.4.1 使用脚本建模 |
3.4.2 Python包扩展 |
3.4.3 Pycharm调试Blender脚本 |
3.4.4 NVIDIA驱动 |
3.5 太阳系可视化表示方案 |
3.5.1 固定轨道模拟太阳系 |
3.5.2 物理规律模拟太阳系 |
第四章 可视化方法 |
4.1 万有引力定律与势能动能守恒定律 |
4.1.1 万有引力定律 |
4.1.2 势能与动能守恒定律 |
4.1.3 龙格-库塔方法 |
4.2 Barnes-Hut算法 |
4.2.1 算法介绍 |
4.2.2 四叉树数据结构 |
4.2.3 构建四叉树 |
4.2.4 计算作用力 |
第五章 太阳系拉格朗日点模拟 |
5.1 单体建模 |
5.2 创建整体太阳系模型 |
5.3 模拟太阳系运行 |
5.3.1 星历表模拟 |
5.3.2 万有引力模拟 |
5.3.3 龙格-库塔方法 |
5.4 拉格朗日点模拟 |
第六章 拉格朗日点应用与预期 |
6.1 探月工程 |
6.2 火星探测 |
6.3 深空探测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碳质球粒陨石ShanShan002(CO3)和Allende(CV3)蚀变特征及太空风化模拟实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特色及创新点 |
第2章 样品收集及处理 |
2.1 Shan Shan002CO3、AllendeCV3碳质球粒陨石概况 |
2.1.1 Shan Shan002CO3、AllendeCV3碳质球粒陨石基本情况及与碳质小行星的相关性 |
2.2 Shan Shan002CO3、AllendeCV3碳质球粒陨石的样品处理与分析 |
2.2.1 样品前处理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3 透射电镜 |
2.3 Shan Shan002CO3、AllendeCV3碳质球粒陨石太空风化模拟实验 |
2.3.1 脉冲激光模拟微陨石撞击实验 |
2.3.2 样品前处理与聚焦离子束 |
2.3.3 透射电镜 |
第3章 Shanshan002/Allende碳质球粒陨石的矿物组成及水蚀变特征 |
3.1 Shanshan002/Allende碳质球粒陨石的主要矿物组成及水蚀变矿物组成 |
第4章 Shanshan002 碳质球粒陨石中Wark-Lovering Rim的成因及蚀变特征 |
4.1 Shanshan002 碳质球粒陨石中Wark-Lovering Rim的成因 |
4.2 Shanshan002 碳质球粒陨石中Wark-Lovering Rim的蚀变矿物成因 |
4.2.1 Shanshan002 碳质球粒陨石中Wark-Lovering Rim的成因 |
4.2.2 Shanshan002 碳质球粒陨石中Wark-Lovering Rim的蚀变矿物成因 |
4.3 Shanshan002 陨石母体小行星早期水活动推论及与当前探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4.3.1 反演母体小行星的起源 |
4.3.2 与当前探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章 不同类型陨石微陨石轰击模拟实验及光谱特征 |
5.1 不同类型陨石微陨石轰击模拟实验及样品分析 |
5.2 陨石微陨石轰击前后光谱特征变化 |
5.2.1 普通球粒陨石 |
5.2.2 碳质球粒陨石 |
5.3 不同类型陨石太空风化特征光谱及成因分析 |
5.3.1 普通球粒陨石 |
5.3.2 CO/CV型碳质球粒陨石与CM型碳质球粒陨石 |
5.4 CO/CV陨石母体小行星太空风化作用与当前探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5.4.1 C型/S型/K型小行星当前探测结果 |
5.4.2 CO/CV陨石母体小行星太空风化作用与当前探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小天体探测接近段光学自主导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天体探测任务简介 |
1.2.2 国内外小天体探测任务综述 |
1.2.3 导航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4 光学自主导航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小天体探测接近段光学自主导航模型 |
2.1 引言 |
2.2 坐标系 |
2.2.1 日心黄道坐标系 |
2.2.2 小天体质心坐标系 |
2.2.3 B平面坐标系 |
2.2.4 探测器本体坐标系 |
2.3 轨道动力学模型 |
2.3.1 轨道动力学模型建立 |
2.3.2 模型简化分析 |
2.4 光学相机观测模型 |
2.4.1 相机观测模型 |
2.4.2 图像雅可比矩阵 |
2.4.3 观测信息提取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点目标天体图像处理 |
3.1 引言 |
3.2 多点光源导航图像处理 |
3.2.1 去噪处理 |
3.2.2 拖尾处理 |
3.2.3 基于三角形匹配的目标天体识别 |
3.2.4 观测信息提取 |
3.3 单点光源目标天体图像处理 |
3.3.1 经典形态学滤波 |
3.3.2 改进形态学滤波 |
3.3.3 仿真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目标天体图像处理 |
4.1 引言 |
4.2 散光修复 |
4.3 边缘检测算法 |
4.4 伪边缘去除 |
4.5 天体轮廓的拟合及形心提取算法 |
4.5.1 基于矩算法的形心提取算法 |
4.5.2 基于最小二乘的拟合算法 |
4.5.3 改进的基于最小二乘的拟合算法 |
4.5.4 仿真实验结果 |
4.6 观测信息提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天体探测接近段导航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点目标天体的光学导航算法 |
5.2.1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目标天体跟踪 |
5.2.2 仿真实验结果 |
5.3 基于形心和视直径的光学导航算法 |
5.3.1 椭圆在像平面中形成的圆锥截面模型 |
5.3.2 行星固定主轴框架中三轴椭球体模型 |
5.3.3 估计航拍器位置 |
5.3.4 仿真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前人研究综述 |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
2.1.1 月亮骗局 |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
3.4.2 RNA世界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
第七章 结语 |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词 |
四、外太阳系小星体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 [1]行星形成理论模型及行星分类[J]. 蒋效铭,朱宗宏,HE Ruogu. 天文学进展, 2021(04)
- [2]近十年中国同位素效应理论和计算研究进展[J]. 刘耘.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
- [3]基于10 kWe核反应堆电源的海王星探测任务研究[J]. 于国斌,汪鹏飞,朱安文,牛俊坡,谢奇林,胡古,李晖,何建森.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21(06)
- [4]小行星撞击灾难离我们有多远[J]. 红薯爸. 飞碟探索, 2021(01)
- [5]2020年深空探测热点回眸[J]. 时蓬,王琴,白青江,范全林. 科技导报, 2021(01)
- [6]释意理论下的模拟英汉交传口译实践报告 ——以《冥王星及其卫星飞行探索》为例[D]. 韩明明. 苏州大学, 2020(03)
- [7]太阳系拉格朗日点研究与可视化表示[D]. 赵士伟.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8]碳质球粒陨石ShanShan002(CO3)和Allende(CV3)蚀变特征及太空风化模拟实验的研究[D]. 孙浩. 西北大学, 2020(02)
- [9]小天体探测接近段光学自主导航研究[D]. 孙丹苹.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10]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