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无损检测的全息干涉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林涛[1](2008)在《激光散斑的特性及其干涉条纹的滤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损检测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很多情况下,接触性测量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非接触测量就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测量手段。电子散斑干涉(ESPI)技术是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激光技术以及全息干涉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电子散斑干涉计量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实时性强,可以进行静态和动态测试等优点,现已经成为全息散斑计量学中最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本文详细研究了电子散斑干涉术的测量原理,比较分析了它与全息干涉术和散斑照相术之间的关系。在散斑理论的基础上对激光散斑的特性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研究,并找出了规律。散斑的特性直接影响了散斑干涉条纹的对比度与可见度,针对这一点本文详细的研究了激光散斑与散斑干涉条纹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并用多种滤波方法对干涉条纹图进行了比较处理,最终找出一种比较有效的滤波方法。本文的结论可用于数字散斑干涉测试中。
蔡长青[2](2013)在《散斑干涉计量关键问题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电子散斑干涉技术(Electronic Speckle Pattern Interferometry,简称ESPI)是一种对光学粗糙表面进行非接触全场测量的技术由于具有进行全场非接触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粗糙表面的位移和变形测量,以及无损检测和振动测量方面该方法是以散斑干涉条纹图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对干涉条纹图的处理获取相位图并测量所需要的物理量;快速准确地提取相位,对物体的位移应变振动等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首先对基于时间相移的散斑干涉技术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讨论为了在动态和振动状态下提高相位图的质量,提出了将直接相关法和加窗傅立叶变换滤波法分别与五图四步相移法结合,产生了两种新的相位提取算法2.由于加窗傅立叶变换滤波的阈值处理采用固定阈值,这就会使滤波后的图像产生振铃,即伪Gibbs现象本文提出了自适应阈值法,使阈值能根据图像本身信息进行调整,克服了固定阈值的缺点,提高了相位图滤波的效果3.鉴于基于时间相移的相位提取算法要在不同时刻采集多幅散斑图,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且在测量效率方面也存在不足;而基于空间相移方法的光路虽然能在同一时刻采集多幅散斑图,可以提高测量效率,但是其光路过于复杂,实际应用难度很大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空间载波相移的散斑干涉技术——马赫-曾德尔型电子剪切散斑干涉系统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系统的剪切散斑干涉由于其几何结构的原因其视场角很小,为了扩大其视场角,提出了一个包含4f系统的大视场角的干涉系统,并用来进行缺陷的无损检测该系统包含:CCD相机半导体激光器马赫-曾德尔干涉系统和4f系统等四部分该系统中相位图分别由改进的sinusoidal-fitting方法和傅立叶变换方法得到,并用于含有空间载波条纹的干涉中该干涉系统可以分别控制剪切量和空间载波频率在该光学系统中,成像透镜放在马赫-曾德尔干涉系统的前面,所以视场角不再受马赫-曾德尔干涉系统的限制,而只取决于成像镜头的焦距和数字相机中传感器的尺寸,突破了传统马赫-曾德尔型电子剪切散斑干涉系统视场角最大为19°的限制,实现了大视场角测量4.由于马赫-曾德尔干涉光路仅能有效利用一半光能,对光能利用率低,在应用于光不敏感材料时,对光能要求较高,该方法有一定局限性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剪切散斑干涉系统该光路能对全部光能进行利用,从理论上解决了利用率问题,对光能利用率的提高有很大改进5.随着轮胎和复合材料的快速发展,对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电子散斑干涉测量技术具有实时显示灵敏度高全场测量等优点,该技术在无损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根据基于空间载波相移的电子剪切散斑干涉系统,搭建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无损检测装置并用VC++6.0可视化编程开发软件编制集图像采集与图像处理相位图实时显示于一体的电子散斑无损检测应用软件并采用真空加载和热加载,利用本文研究的电子剪切散斑无损检测技术,对轮胎和复合材料进行了无损检测的验证性实验研究,获取了轮胎和复合材料的缺陷图片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评估材料内部孔隙脱层等结构质量该系统可脱离防震台检测,切实可行
刘宝会[3](2004)在《多功能数字散斑干涉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ESPI)的基础上,研制出多功能数字散斑干涉(DSPI)测量系统,该系统具有实时采集、实时相减、实时时间差、可调实时时间差、两次曝光和峰值叠加等多种测量方式,可用于测量离面位移、面内位移、位移导数、物面形状和实时在线快速无损检测。作者提出并研究了峰值叠加的数字错位散斑干涉(DSSPI)快速无损检测新技术及其基本原理,该技术通过迅速获得显示被测试件缺陷大小、形状和位置的DSSPI条纹图(白色区域表示缺陷)来对其的质量做出快速评估;同时作者对实时时间差技术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对时间间隔控制精度和调整的可操作性,该技术可用于热变形、长时间变形和准动态问题的测量及无损检测。作者首次提出了基于共振原理的计算机控制宽音频扫描激振加载新方法,并建立了计算机控制的宽音频扫描激振加载DSSPI无损检测系统。系统中使用了作者研制开发的压控式宽音频信号发生器,该设备在计算机控制下,既可以输出单一频率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信号,又可以实现扫频信号输出,因此该设备在工程中也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本文建立了数字散斑图像综合滤波处理系统,对DSPI/DSSPI相关条纹图进行综合滤波处理,有效的去除了散斑噪声;作者提出的实时调控对比度增强技术可通过实时调整变换参数有效地使低反差的图像得到实时增强。本文对DSSPI无损检测的定量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错位量对定量计算的影响,并给出了一种有效的修正方法。基于该方法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物体缺陷面积大小、位置及最大尺寸进行了初步的定量计算,大大降低了计算误差。本文用C++ Builder可视化编程开发软件编制集图像采集与图像处理、条纹分析与计算于一体的数字散斑无损检测应用软件,并利用多线程技术实现了图像采集和音频自动化加载的同步进行。该软件具有Windows的友好用户界面,操作简单,功能齐全。利用本文研究的多功能数字错位散斑无损检测技术,对工程常用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无损检测的验证性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评估各种复合材料粘接结构的粘接质量。
张继巍[4](2018)在《基于数字全息术的近场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界面附近近场区域介质样品折射率、形貌及厚度等参量的高精度、高灵敏度动态测量,无论对于生物组织的高衬比度成像,还是微纳米尺度材料物性及其微弱变化过程的定量测量,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数字全息术(Digital holography,DH)可实现对物场复振幅分布的全场、非接触、高精度及动态测量,基于全内反射(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TIR)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a resonance,SPR)的分析方法可实现对界面附近近场区域介质待测参量的非侵入和高灵敏度测量,本文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基于TIR、SPR-DH的近场测量方法。在TIR和SPR过程中,处于棱镜、金属膜表面近场区域介质样品的相关参量及其变化,对处于远场的反射光波复振幅(包括振幅和相位)分布产生高灵敏度调制,利用DH动态测量反射光波的复振幅分布及其变化,以实现近场区域介质样品待测参量的定量测量。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果有:(1)提出了利用数字全息干涉术(Digital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DHI)测量TIR过程中处于远场的反射光波波前的相位差分布,以实现对棱镜表面近场区域电介质样品二维折射率分布的动态测量;搭建了基于马赫-曾德干涉仪的TIR-DHI实验系统,对静态样品和样品动态过程进行了实验测量;设计了一种紧凑型物参光共路干涉结构,以此构建了基于TIR-DHI的原理性实验样机和数据处理软件,并对测量方法和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搭建了基于TIR的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系统,对棱镜表面近场区域的生物组织进行了相位成像。(2)提出了一种可实现电介质样品折射率和几何厚度分布同时动态测量的透射/全反射集成式数字全息显微术(Digital holographic microscopy,DHM),其中,利用TIR-DHM动态测量样品的二维折射率分布,利用透射式DHM同步获取光波穿过样品的相位差分布,进而计算得到样品的几何厚度分布;借助角度/偏振复用技术设计了集成式数字全息显微系统,并对静态样品和样品动态过程进行了实验测量;针对TIR过程中,物平面与照明光波光轴不垂直导致重建像产生的畸变,讨论了利用数值方法予以校正。(3)提出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全息显微术(Surface plasma resonance holographic microscopy,SPRHM)的近场测量方法,利用DHM测量SPR过程中处于远场的反射光波波前的复振幅分布,以实现金属膜表面近场区域电介质样品折射率微小变化的高灵敏度动态测量;设计了一种利用单个分光棱镜实现物参光共路全息图记录的棱镜耦合SPRHM实验系统,对标准样品折射率的微小变化进行了实验测量;提出了采用激发波长复用技术拓宽系统的折射率测量范围,设计了相应的实验系统,并对标准样品进行了实验验证;利用设计的单、双波长实验系统,分别实现了金属膜表面近场区域生物组织的SPR强度和相位同时成像。(4)分析了基于棱镜耦合的SPRHM系统的固有缺陷,提出将基于高数值孔径油浸物镜耦合的SPR激发装置引入到DHM中,设计并搭建了一种利用沃拉斯顿棱镜实现物参光共路全息图记录的实验系统,并分析了系统的优点、测量了系统的稳定性;建立了四层SPR结构模型,分析了基于该模型测量金属膜表面近场区域介质薄膜厚度的可行性,并对具有不同物理特性的薄膜样品进行了实验测量;建立了五层SPR结构模型,分析了基于该模型测量被覆盖介质薄膜厚度的方法,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
李世扬[5](2005)在《数字全息术在微结构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型化是各种电子、机械、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改进传统检测方法,研究新的测试技术是微系统工程发展的迫切要求。数字全息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全息成像技术,将光学全息术、固体摄像器件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在微结构测量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数字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术因其对CCD的空间分辨率要求低、能充分利用CCD有限的靶面尺寸,在微结构形貌、形变以及材料特性参数的测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详细探讨了数字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术在微结构测量方面的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 (1) 从处理衍射问题的菲涅耳变换法出发,根据菲涅耳衍射积分的快速数值解法,讨论了数字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数值再现的相关过程和理论,以及再现像平面的空间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问题。分析了CCD参数对记录条件的限制、不同参考光的记录对CCD空间带宽的影响以及普通离轴全息系统与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系统中信息量的空间带宽积问题。指出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光路能充分利用CCD有限的靶面尺寸,从而降低对CCD空间分辨率的要求,因此适用于对微小物体进行测量研究。 (2) 实验上研究了利用数字无透镜傅立叶变换全息术对小物体的测量。分别针对反射型小物体,透射型小物体进行了数字记录和再现,结合数字图像处理取得到了较好的再现结果,并进一步对逐层再现透明三维物场和由此涉及到的景深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将数字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术应用到全息干涉计量中,分别测量了钢悬臂梁的离面位移以及小电阻在加载不同电压下的形变程度,分析了由光路几何结构决定的灵敏度矢量对形变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后对双源点法测微小物体三维形貌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讨论了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3) 将自聚焦透镜与光纤数字全息术相结合,利用自聚焦透镜对物光复振幅进行中继传输,并结合光纤细小柔韧、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等特点,设计出了一种基于无透镜傅立叶变换光路的,灵巧的光纤数字全息测量系统,对小物体进行了记录和再现,同时对加载铝板的形变进行了定性测量,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结构紧凑,还可以利用多截距的长自聚焦透镜棒对一些光线难以到达的隐藏区域进行中继成像,从而实现对各种复杂环境、一般测量手段难以进行直接测量的封闭结构实现相关量的有效测量。
雷华[6](2002)在《聚合物系反常扩散现象及扩散过程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费克扩散是化工过程,尤其是涉及高聚物的过程常见的现象之一,其特征、产生机理和本构描述是近年来扩散领域和非线性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要准确地理解和精确地控制这些工业过程,过程中间变量的可探知或可视化(摆脱“黑箱”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鉴于此,本论文对非费克扩散现象在理论分析和扩散过程基础场量的测定技术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非费克扩散现象模型和仿真研究 分析了高聚物/小分子扩散体系的各种非费克现象,讨论了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指出小分子物质对高聚物的溶胀以及高分子链结构的有限松弛是导致非费克扩散的关键。文献上,为了对这些反常现象的进行抽象描述,已提出多种解释非费克扩散现象的理论,虽然这些理论都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非费克扩散行为,但在某些层面或特定的范围可有满意的效果。其中EIT理论在处理这些非线性问题上具有明显的理论基础,已成功地应用在一些非线性问题上,因此本论文选择建立在EIT理论基础上的D. Jou模型来研究非费克扩散现象,经过简化处理,导得如下扩散动力学方程:通过仿真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成功描述长时间吸附中发现的“超调”现象,从理论上说明了引起“超调”现象的原因。通过对模型中三个组合参数的分析,研究了参数的变化可能导致的不同的扩散行为: 参数τ′(扩散的瞬态过程引起的滞后时间与松弛时间之比)的存在与否决定了方程是双曲型还是抛物型。如果该参数趋近于零,则模型所预测的扩散行为始终不会出现“超调”现象;如果该参数很大,则一定出现“超调”现象。这里说明扩散的瞬态过程引起的滞后是引起“超调”的必要条件。τ′从大到小的变化过程描述了这样一种行为:扩散滞后在减小,超调的幅度也在减小。这可能是在扩散的初期,由于小分子的进入,改变了聚合物体系的结构,积累了能量,从而阻碍扩散过程,随着扩散的进行,由于聚合物的松弛,把这部分能量释放出来,成为 浙 江 大 学 博 士 学位 论 文扩散的推动力,出现了超调,初期积累的能量越大,阻碍越厉害,很明显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所以超调的幅度也越大。 参数De(定义为松弛时间与扩散时间之比),在适当,’下,De类似于扩散系数,这体现在吸收过程达到平衡的时间随*e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对*e的分析,可以得出产生“超调”现象的机理的另一种解释:小分于渗透物质的扩散时间相对于聚合物的松弛时间要短(相当于有个更快的扩散速度),所以小分子迅速扩散进聚合物中达到一个极值,由于小分子物质对聚合物的溶胀,使得聚合物链结构产生松弛,由于聚合物链结构的变化,小分子物质占有的自由体积会减小,这样会挤出小分子物质,使得小分于物质在聚合物中的浓度减小,如果高聚物粘弹性明显,甚至可能出现多个浓度的衰减振荡(这在实验中没有发现)并达到平衡值。De越大,“超调”越明显。这说明松弛时间大于扩散时间是引起“超调”的充分条件。 参数D”,作为积分项的系数,其大小代表了聚合物“记忆”的能力。积分项使得浓度的变化趋于缓和,回此在吸收曲线中,浓度振荡的趋势不如 De和,’变化的影响剧烈。当D”小于1以后,它对吸收曲线的影响很小。扩散过程基础场量的测定技术研究 要对非费克扩散产生的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必须解决一些基础场量的测定,摆脱“黑箱”研究方法,把黑箱测量透明,或称之为测量过程的可视化。本文的目的是测得高聚物/小分子扩散体系的三维浓度场分布。为此,在总结各种实现三维场量测量的实验手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微分干涉分析”的概念,井结合光学相干层析(OCT )技术,建立了全息相干层析(HCT)的三维场量测试原理:将双曝光全息干涉计量同层析探测相结合,通过对双曝光全息再现象的层析探测,实现三维折射率测量。作为该原理的实现,构建了一个全息相干层析 (HCT)的测试系统:利用一个共焦检测系统对被测对象的像面全息干涉图进行三维扫描,并记录干涉强度,通过对强度数据的处理,重构出三维折射率场。还给出了初步的试验验证(一维的),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它相对于传统的工业CT,没有复杂的传感器设备,也不需要复杂的重构算法以及漫长的重构过程(对计算机设备的要求很高)。而且它不破坏测量场,是一种无损检测。 11 摘 要 作为实现HCT的基础,本文还研究了全息干涉技术在高聚物测试体系的应用和高粘体系折射率测量方法的研究。它们分别对应一维浓度分布的测量和均相体系浓度的测量。 通过对激光全息干涉术的研究,本文认为激光全息干涉技术在高聚物扩散体系这种应用背景下具有明显的优势,它避免了高粘体系的非均匀性给测量带来的误差。把它应用于小分子在聚合物中的扩散过程的研究,记录下了PMMA/MMA扩散体系扩散过程,通过对所得全息图的处理,得到了浓度场分布,由于全息干涉在成像方面的优势,它还能?
张岩[7](2014)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轮胎缺陷无损检测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轮胎缺陷无损检测技术对于交通安全、轮胎工业以及翻新轮胎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对缺陷检测方法的不断研究,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轮胎缺陷无损检测方法在轮胎工业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自动无损检测技术的诸多工业应用提出了许多方法。但是,由于轮胎缺陷的多样性和问题的复杂性,轮胎缺陷自动无损检测仍然是一个富有挑战的研究课题。本文利用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模式分类等技术,对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轮胎缺陷自动无损检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轮胎激光剪切散步干涉图像和X射线图像为检测对象,以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图像边缘检测、小波多尺度分析以及模式分类技术为主要方法,设计缺陷信息的检测和获取的关键算法,建立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轮胎缺陷自动无损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实验验证。论文的主要创造性研究成果如下:1.为了避免轮胎X射线图像多种不同纹理对缺陷检测的不利影响,提高缺陷检测算法的鲁棒性和检测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纹理分析的轮胎X射线图像分割方法,利用Gabor纹理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将轮胎X射线图像按不同结构分割为胎侧图像和胎面(含胎肩)图像。通过实验获得针对被分割图像最优的Gabor滤波器组参数,设计对于目标图像具有较强的类别表征能力的Gabor滤波器组。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Gabor滤波后特征图像进行聚类分割,得到轮胎X射线图像的不同纹理目标区域的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轮胎X射线图像中不同纹理部分被清晰而准确的分割出来,相同纹理目标的区域具有较好的连通性,使得模糊c-均值聚类分割能够得到理想的分割效果,为下文缺陷检测算法设计打下了基础。2.针对胎侧X射线图像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全变分图像分解的胎侧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全变分图像分解将胎侧X射线图像分解为胎侧的帘线成像分量和胎侧橡胶成像分量,以便于分别设计算法检测帘线缺陷和胎侧橡胶中的异物、裂纹或气泡缺陷,从而避免不同类型缺陷检测的相互干扰。3.提出一种基于Curvelet图像增强和改进的Canny算子的胎侧橡胶缺陷检测方法。利用Curvelet:变换对线奇异性的表征能力,对胎侧橡胶成像进行分段非线性增强,达到增强缺陷边缘和降噪的目的。对增强后的图像利用改进的Canny算子检测缺陷剪切散斑干涉边缘,提高边缘定位精确度。试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对定位出轮胎缺陷的有效性。4.对于胎侧帘线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像素统计特征的胎侧帘线缺陷检测方法,通过标记帘线区域像素级的统计特征,设计了帘线缺陷检测判据和算法实现帘线缺陷检测。5.通过局部正则性分析来表征轮胎缺陷检测问题,分析背景纹理和缺陷边缘的尺度特征,得出缺陷边缘相比背景纹理具有更大的尺度特征的结论。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轮胎X射线图像缺陷检测算法,设计基缺陷边缘评价函数的缺陷检测的最优尺度和阈值参数,利用数学形态学运算去除残余的无关信息并标注出精确的缺陷边缘。对胎面缺陷和胎侧异物、气泡等缺陷图像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检测胎面缺陷和胎侧橡胶中的缺陷。6.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轮胎缺陷模式分类方法。对检出的轮胎缺陷建立样本集,针对轮胎缺陷多种类、多尺度和类内缺陷特征不紧致的特点,提取缺陷样本集的几何特征、灰度特征及灰度共生矩阵的二次统计量特征。利用以上缺陷特征量,建立具有同类目标紧致性的特征空间。分析了SVM分类器的不同核函数的特点,通过交叉验证计算SVM分类器的最优惩罚参数C和RBF核函数的参数6,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分类方法的有效性。
杨玉孝,罗景华,谭玉山,吴善鹏[8](1990)在《激光全息干涉术用于铝蜂窝夹芯构件缺陷检验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铝蜂窝夹芯构件用传统的无损检测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利用激光全息干涉术,用热冲击加载和真空加载两种方式对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提供的铝蜂窝样件和部分实际构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两种加载的效果及常规检验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装夹表面应力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热加载是简单、有效和迅速的加载方式.应用 HNDT 技术及实验结果,能很好地对轰七飞机铝蜂窝结构进行在线质量控制.
赵景超[9](2016)在《基于数字全息的激光超声检测信号接收及处理》文中研究说明无损检测是当下工业快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检测技术,而激光超声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主要利用了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和光学非接触检测超声振动信号的优点,来实现对被测工件的无损检测。该方法特别适合在恶劣环境下进行远距离和非接触检测,因此对激光超声检测进行研究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课题,具备工程价值意义。本文首先从激光超声检测的理论出发,阐述了激光超声检测系统中的超声波激发原理和信号接收原理,重点讲述工程中应用较多的热弹机制激发机理;其次详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的激光超声检测技术,并分别对各种技术的检测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结合本课题的要求提出一种新的光学检测接收方法——基于数字全息的激光超声检测理论。文中通过理论推导得出最终检测的干涉条纹与超声振动引起的相位差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利用CCD两次接收被测工件表面加载超声振动前后的全息干涉条纹图像,由MATLAB软件编程将两次接收的图像分别进行数值再现,将再现之后的两幅物光波图像进行叠加干涉,通过判断干涉条纹的变化来检测被测工件中是否存在缺陷,从理论上证明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实验中的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匹配,尤其是实验中干涉光束的夹角、光程差以及光强比等参数进行优化,得出一组适合本系统设计的实验参数。最后自行搭建一套激光超声检测系统,并对工程应用的航天铝板和玻璃纤维进行缺陷检测,经过算法研究得到所需的干涉条纹图像;然后在MATLAB编程环境中对图像进行滤波、去噪、增强等一系列的图像处理,得到比较清晰的干涉条纹图像,通过分析被测工件表面是否加载超声振动信号所引起干涉条纹图像的变化,实现了对航天铝板和玻璃纤维的缺陷检测;验证了理论推导的可行性,同时为激光超声检测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参考方向,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尹娜[10](2008)在《基于CCD/LCD的双曝光全息干涉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光电仪器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电荷耦合器CCD和液晶显示器LCD作为全息图记录和再现元件开始逐步应用到全息干涉计量术,给全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方法。本论文在理论分析和实际实验的基础上,对CCD和LCD应用于双曝光全息干涉术作了研究,并尝试对全息图进行数字图像处理。针对离轴全息记录系统,分析研究了CCD用作全息记录的原理和条件,推导出全息图频谱分离条件和在满足采样定理和分离条件情况下CCD的记录能力;同时分析了LCD用作全息再现的原理,证明了LCD的黑栅效应对再现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个卷积过程。此外,我们还尝试使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全息图进行处理,获得了较好的再现结果。这些分析和研究有力的指导了我们在实验中安排光路和配置元件。
二、材料无损检测的全息干涉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材料无损检测的全息干涉术(论文提纲范文)
(1)激光散斑的特性及其干涉条纹的滤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电子散斑干涉术的起源与国内外概况 |
1.2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意义 |
第二章 电子散斑干涉术与全息干涉术、散斑照相术 |
2.1 激光散斑的形成及其分类 |
2.2 激光散斑的特性 |
2.3 电子散斑干涉术的测量原理 |
2.4 电子散斑干涉术与全息干涉术 |
2.5 散斑干涉术与散斑照相术 |
2.6 电子散斑干涉测量术的应用 |
小结 |
第三章 电子散斑干涉术的实验及其调校 |
3.1 实验装置 |
3.2 实验装置的调校 |
小结 |
第四章 电子散斑干涉术的实验研究 |
4.1 激光散斑的特性研究 |
4.2 激光散斑与散斑干涉条纹 |
小结 |
第五章 电子散斑干涉术的图像处理系统 |
5.1 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概述 |
5.2 图像采集卡 |
5.3 干涉条纹的自动处理技术 |
5.4 电子散斑干涉条纹的滤波处理 |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散斑干涉计量关键问题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散斑干涉法的研究现状 |
1.1.2 相位提取法的研究进展 |
1.1.3 散斑干涉条纹图和相位图滤波方法的研究进展现状 |
1.1.4 散斑干涉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1.5 基于电子散斑干涉测量技术的无损检测加载方式的研究概况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散斑干涉术基本技术原理 |
2.1 激光散斑 |
2.2 电子散斑干涉测量方法 |
2.2.1 记录双光束电子散斑干涉图 |
2.2.2 提取双光束散斑干涉图位移相关信息 |
2.3 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测量技术 |
2.3.1 记录剪切散斑干涉图 |
2.3.2 剪切散斑干涉条纹的解释 |
2.3.3 剪切散斑条纹的解释 |
2.3.4 几种典型的电子剪切散斑干涉光路系统 |
2.4 条纹图的生成方式 |
2.4.1 相加模式 |
2.4.2 相减模式 |
2.4.3 相乘模式 |
2.4.4 相关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位提取和滤波算法研究 |
3.1 时间相移算法及其实现方式 |
3.1.1 时间相移法基本原理 |
3.1.2 五图四步相移法 |
3.1.3 直接相减方法 |
3.1.4 复合相除方法 |
3.2 空间相移光路 |
3.2.1 Smythe 系统 |
3.2.2 Bareket 系统 |
3.2.3 像素相位掩膜动态干涉仪系统 |
3.3 空间载波相移算法及其实现方式 |
3.3.1 基于傅立叶变换方法的提取相位 |
3.3.2 改进的 sinusoidal-fitting 方法的提取相位 |
3.4 本文提出的两种新的相位提取算法 |
3.4.1 基于直接相关的五图四步相移法 |
3.4.2 基于五图四步相移法与加窗傅立叶变换滤波的相位提取法 |
3.5 改进阈值的加窗傅立叶变换滤波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空间载波相移的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改进 |
4.1 改进的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系统的剪切散斑干涉 |
4.1.1 光路系统介绍 |
4.1.2 实验结果 |
4.2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散斑干涉仪 |
4.2.1 光路系统介绍 |
4.2.2 实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散斑干涉的无损检测系统研制 |
5.1 软件控制程序的编写 |
5.1.1 编写软件工具和系统开发平台 |
5.1.2 软件功能介绍 |
5.2 散斑干涉法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5.2.1 散斑干涉法在轮胎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
5.2.2 散斑干涉仪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3)多功能数字散斑干涉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综述 |
1.1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 数字散斑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
1.3 数字散斑无损检测加载方式概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多功能数字散斑无损检测系统的原理与研制 |
2.1 引言 |
2.2 数字散斑干涉技术原理 |
2.3 数字错位散斑干涉技术原理 |
2.4 可调实时时间差DSSPI及其改进 |
2.5 实时峰值叠加的DSSPI无损检测技术 |
2.6 多功能数字散斑测量系统的构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SSPI宽音频扫描加载无损检测系统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几种传统加载方式研究 |
3.3 音频加载的DSSPI无损检测基本原理 |
3.4 压控式音频信号发生器的研究 |
3.5 宽带音频扫描加载的DSSPI无损检测系统的研制 |
3.6 宽音频扫描加载DSSPI无损检测实验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散斑图像处理系统与物体缺陷定量分析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时调控的对比度增强技术 |
4.3 DSSPI条纹滤波处理研究 |
4.4 DSSPI无损检测定量评价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功能DSPI/DSSPI无损检测软件的研制 |
5.1 引言 |
5.2 软件编制简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复合材料的DSSPI无损检测的实验研究 |
6.1 多层粘接板结构DSSPI无损检测 |
6.2 包覆层复合材料结构脱粘和分层的DSSPI无损检测 |
6.3 CFRP混凝土结构与装饰材料粘接结构DSSPI无损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基于数字全息术的近场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近场光学简介 |
1.1.1 近场光学概念 |
1.1.2 近场光学的研究意义 |
1.2 近场测量方法 |
1.2.1 近场测量方法分类 |
1.2.2 基于全内反射的近场测量方法 |
1.2.3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近场测量方法 |
1.3 数字全息术 |
1.3.1 数字全息术概述 |
1.3.2 数字全息术的发展 |
1.3.3 数字全息术的研究现状 |
1.4 基于数字全息术的近场测量方法 |
1.4.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数字全息术 |
2.1.1 标量衍射理论 |
2.1.2 离轴全息术 |
2.1.3 基于卷积法的物光波前数值重建 |
2.1.4 二次曝光数字全息干涉术 |
2.2 数字全息显微术 |
2.2.1 预放大离轴数字全息显微术 |
2.2.2 物参光共路数字全息显微术 |
2.3 全内反射 |
2.3.1 全内反射倏逝波 |
2.3.2 全反射相移 |
2.4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2.4.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激发方式 |
2.4.2 三、四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结构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全内反射的数字全息干涉术 |
3.1 近场区域电介质样品折射率分布的动态测量 |
3.1.1 测量原理 |
3.1.2 基于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实验系统 |
3.1.3 静态均匀样品的实验测量 |
3.1.4 折射率测量精度分析 |
3.1.5 样品动态过程的实验测量 |
3.2 测量系统仪器化 |
3.2.1 紧凑型物参光共路干涉仪结构设计 |
3.2.2 原理性实验样机构建 |
3.2.3 数据处理软件构建 |
3.3 测量误差分析 |
3.3.1 误差来源 |
3.3.2 误差分析 |
3.4 近场区域生物组织的相位成像 |
3.4.1 实验系统 |
3.4.2 植物组织的成像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透射/全内反射集成式数字全息显微术 |
4.1 引言 |
4.2 数字全息术中的复用技术 |
4.2.1 波长复用 |
4.2.2 角度复用 |
4.2.3 偏振复用 |
4.3 集成式数字全息显微术的系统实现 |
4.4 集成式数字全息显微术的实验验证 |
4.4.1 电介质样品折射率和几何厚度同时测量原理 |
4.4.2 静态样品测量 |
4.4.3 动态样品测量 |
4.5 全反射数字全息术中倾斜物面的数值重建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基于棱镜耦合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全息显微术 |
5.1 引言 |
5.2 近场区域电介质折射率微小变化的高灵敏度动态测量 |
5.2.1 测量原理 |
5.2.2 基于物参光共路干涉仪的实验系统 |
5.2.3 实验系统优点 |
5.3 近场区域电介质折射率微小变化的动态测量实验 |
5.3.1 实验系统中入射角的标定 |
5.3.2 动态过程的实验测量结果 |
5.3.3 折射率测量精度分析 |
5.3.4 实验结果讨论及误差来源分析 |
5.4 基于复用技术拓宽系统的折射率测量范围 |
5.4.1 原理分析 |
5.4.2 实验系统设计 |
5.4.3 动态过程的实验测量结果 |
5.4.4 实验系统中金膜厚度的测定 |
5.4.5 数据处理方法与分析 |
5.5 近场区域生物组织的复振幅成像 |
5.5.1 单波长系统的实验结果 |
5.5.2 双波长系统的实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基于物镜耦合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全息显微术 |
6.1 引言 |
6.2 基于物参光共路干涉仪的实验系统 |
6.2.1 实验系统及优点 |
6.2.2 实验系统搭建 |
6.3 基于四层SPR结构模型测量近场区域介质薄膜厚度 |
6.3.1 测量原理 |
6.3.2弱光学吸收电介质薄膜的测量实验 |
6.3.3强光学吸收介质薄膜的测量实验 |
6.3.4 测量范围分析 |
6.4 基于五层SPR结构模型测量近场区域介质薄膜厚度 |
6.4.1 测量原理 |
6.4.2 初步实验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数字全息术在微结构测量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微系统工程概述 |
1.2 数字全息术概述 |
1.3 光纤数字全息术及其发展 |
1.4 数字全息术在微结构测量中的应用 |
1.4.1 微小物体形貌测量 |
1.4.2 微小物体形变测量 |
1.4.3 微结构元件材料特性表征 |
1.4.4 数字全息术在生物微结构和MEMS系统测试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数字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术及其相关理论研究 |
2.1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 |
2.1.1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记录 |
2.1.2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再现 |
2.1.3 衍射像分离的条件 |
2.2 数字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术 |
2.2.1 数字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术的数学模型 |
2.2.2 菲涅耳衍射积分的快速解法 |
2.2.3.再现像面的空间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 |
2.2.4 数字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数值再现 |
2.3 离轴全息记录系统空间带宽积的讨论 |
2.3.1 CCD参数对记录条件的限制 |
2.3.2 不同参考光的记录对CCD空间带宽的影响 |
2.3.3 一般离轴全息记录光路的空间带宽积 |
2.3.4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光路的空间带宽积 |
2.4 数字无透镜傅立叶变换图再现中的图像处理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术用于小物体测量的实验研究 |
3.1 反射小物体的数值再现 |
3.1.1 实验光路 |
3.1.2 实验结果 |
3.2 透射小物体的分层再现及景深问题 |
3.2.1 物场的逐层再现 |
3.2.2 逐层再现的实验光路 |
3.2.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3.3 利用数字全息干涉术测量小物体形变 |
3.3.1 数字全息干涉术的基本理论 |
3.3.2 相位去包裹算法 |
3.3.3 钢悬臂梁的离面位移测量 |
3.3.4 电阻形变测量 |
3.3.5 关于灵敏度矢量的讨论 |
3.4 双源点法测小物体形貌的实验研究 |
3.4.1 实验原理 |
3.4.2 实验光路 |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自聚焦透镜的光纤数字全息系统 |
4.1 自聚焦透镜的基本特性 |
4.1.1 自聚焦透镜的光学特性 |
4.1.2 自聚焦透镜的成像特性 |
4.2 基于自聚焦透镜的光纤数字全息系统 |
4.3 利用自聚焦透镜成像记录小物体的全息图 |
4.3.1 实验光路 |
4.3.2 实验结果 |
4.4 利用自聚焦透镜成像测量物场的变形 |
4.4.1 不加自聚焦透镜的实验结果 |
4.4.2 加自聚焦透镜的实验结果 |
4.5 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对全息图记录的影响及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总结 |
5.2 未完成的工作及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聚合物系反常扩散现象及扩散过程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第一部分 聚合物系反常扩散现象的研究 |
2 文献综述 |
2.1 概述 |
2.2 非费克扩散现象 |
2.2.1 Overshoot现象 |
2.3 非费克扩散的影响因素 |
2.3.1 高聚物的粘弹性对小分子扩散的影响 |
2.3.2 高聚物的玻璃化温度对小分子扩散的影响 |
2.3.3 聚合物与小分子物质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
2.3.4 其它影响 |
2.4 非费克扩散的理论研究现状 |
2.4.1 纯数学的方法 |
2.4.2 分子统计力学 |
2.4.3 运动学 |
2.4.4 流体力学 |
2.4.5 热力学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3 非费克扩散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D.Jou模型简介 |
3.3 D.Jou模型在一维线性区内的化简 |
3.4 在有限长度的扩散 |
3.4.1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
3.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一些讨论 |
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第二部分 扩散过程可视化研究 |
4 均匀介质折射率的测定方法研究和实验测定 |
4.1 引言 |
4.2 原理 |
4.3 传统折射率测量方法简评 |
4.3.1 全反射法(临界角法) |
4.3.2 V形棱镜法 |
4.3.3 最小偏向角法 |
4.3.4 自准直法 |
4.3.5 马赫—泽德干涉仪 |
4.4 新的折射率测量方法 |
4.5 测量折射率的应用 |
4.5.1 密度的测量 |
4.5.2 在高分子中的应用 |
4.6 用干涉原理测量折射率的新方法 |
4.6.1 原理 |
4.6.2 误差分析 |
4.6.3 实验 |
4.6.3.1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 |
4.6.3.2 测量过程 |
4.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5 全息干涉技术在高分子/小分子扩散体系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全息干涉度量 |
5.3 全息干涉术在物质传递中的应用 |
5.4 全息干涉在高分子浓溶液体系中的扩散的应用 |
5.4.1 实验设计 |
5.4.2 实验的预备阶段 |
5.4.3 扩散浓度场的记录 |
5.4.4 实验数据的处理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5.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附录 |
6 三维场量的测定 |
6.1 断层扫描技术(层析,Tomography) |
6.1.1 引言 |
6.1.2 层析测量系统 |
6.1.3 整体测量 |
6.1.4 重构 |
6.1.5 空间和时间分辨率 |
6.1.6 层析技术的应用 |
6.1.6.1 在多相流中的应用 |
6.1.6.2 在浓度场中的应用 |
6.1.6.3 温度场的测量 |
6.2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
6.3 全息—层析新方法 |
6.3.1 引言 |
6.3.2 原理 |
6.3.3 初步实验结果 |
6.3.4 讨论 |
6.3.5 同轴全息层析方法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非费克扩散理论研究 |
7.1.2 测量方法的研究 |
7.2 展望与建议 |
7.2.1 理论研究 |
7.2.2 实验研究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轮胎缺陷无损检测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轮胎缺陷无损检测技术及研究现状 |
1.2.1 相移剪切散斑干涉技术 |
1.2.2 X射线成像检测技术 |
1.2.3 超声及其他无损检测技术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1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纹理分析的轮胎X射线图像分割 |
2.1 轮胎X射线图像的获取及其特点 |
2.1.1 X射线基本原理及成像 |
2.1.2 轮胎X射线缺陷检测设备 |
2.1.3 轮胎及其缺陷的X射线图像特点 |
2.2 纹理图像分析技术 |
2.3 Gabor滤波器设计 |
2.4 基于Gabor滤波器的轮胎X射线图像分割方法 |
2.4.1 图像分割技术 |
2.4.2 轮胎X射线图像分割的Gabor滤波器设计及聚类方法 |
2.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全变分图像分解的轮胎X射线胎侧缺陷检测 |
3.1 胎侧X射线图像分解 |
3.1.1 偏微分方程与图像处理 |
3.1.2 全变分模型 |
3.1.3 基于全变分模型的图像分解 |
3.2 基于全变分图像分解的胎侧缺陷检测方法 |
3.3 胎侧帘线缺陷检测算法 |
3.3.1 常见胎侧帘线缺陷及其特点 |
3.3.2 对胎侧帘线图像的预处理方法 |
3.3.3 胎侧帘线缺陷检测算法 |
3.4 基于Curvelet图像增强的胎侧橡胶缺陷检测算法 |
3.4.1 Curvelet图像增强 |
3.4.2 图像边缘检测技术 |
3.4.3 胎侧橡胶缺陷检测算法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1 轮胎胎侧X射线图像分解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2 胎侧帘线缺陷检测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3 胎侧缺橡胶陷检测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轮胎X射线图像缺陷检测 |
4.1 小波多尺度分析 |
4.1.1 现代小波分析 |
4.1.2 多尺度分析 |
4.2 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 |
4.2.1 常见的边缘类型 |
4.2.2 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 |
4.2.3 小波函数的选择与边缘检测实验 |
4.3 基于小波模极大值边缘检测的轮胎缺陷检测方法 |
4.3.1 小波多尺度缺陷边缘检测的最优尺度和阈值参数计算 |
4.3.2 缺陷边缘信息的后处理方法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轮胎缺陷的模式分类方法 |
5.1 模式识别技术 |
5.1.1 模式识别系统 |
5.1.2 模式识别的关键问题 |
5.2 轮胎缺陷模式识别系统设计 |
5.2.1 轮胎缺陷数据获取 |
5.2.2 轮胎缺陷特征提取 |
5.2.3 轮胎缺陷分类器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申请专利情况 |
(9)基于数字全息的激光超声检测信号接收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
1.2.1 激光超声检测激发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2 激光超声检测接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激光超声检测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4 激光超声检测应用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激光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 |
2.1 激光超声检测系统概述 |
2.2 激光激发超声机理 |
2.2.1 热弹机制激发 |
2.2.2 烧蚀机制激发 |
2.2.3 激光激发超声波的解析模型 |
2.3 激光超声接收检测技术 |
2.3.1 电学检测 |
2.3.2 光学非干涉检测 |
2.3.3 光学干涉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光超声检测的理论算法研究 |
3.1 理论算法分析 |
3.2 干涉条纹的接收与再现 |
3.2.1 未加载超声振动信号的物光再现像 |
3.2.2 加载超声振动信号后物光再现像 |
3.3 两次再现像生成的干涉条纹 |
3.4 干涉条纹强度与振动信号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激光超声检测的实验设备与实验参数 |
4.1 实验设备选择 |
4.1.1 光电耦合器件CCD |
4.1.2 激光器的选择 |
4.1.3 超声波激励源 |
4.1.4 防震工作平台 |
4.1.5 空间滤波器 |
4.2 实验参数优化 |
4.2.1 参考光与物光的夹角 |
4.2.2 参考光与物光的光强比 |
4.2.3 参考光与物光的光程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与图像处理 |
5.1 激光超声检测实验装置 |
5.1.1 实验条件分析 |
5.1.2 被测工件 |
5.2 实验结果 |
5.2.1 未加载超声振动时的干涉条纹 |
5.2.2 振动信号加载在无缺陷时的干涉条纹 |
5.2.3 振动信号加载在有缺陷时的干涉条纹 |
5.3 图像处理 |
5.3.1 直方图均衡化 |
5.3.2 中值滤波 |
5.3.3 平滑滤波 |
5.3.4 拉普拉斯滤波 |
5.4 图像处理与实验结果分析 |
5.4.1 航天铝板检测结果分析 |
5.4.2 玻璃纤维检测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基于CCD/LCD的双曝光全息干涉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息术的发展史及其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
1.2 全息干涉计量术的基本理论 |
1.3 基于CCD/LCD的全息干涉计量系统的特点与应用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二章 双曝光全息干涉术测量物体变形和位移的基础理论 |
2.1 双曝光全息干涉术的基本原理 |
2.2 物体变形或位移与位相的数学关系 |
2.3 双曝光法测物体变形和位移 |
第三章 CCD在双曝光全息干涉术中的应用研究 |
3.1 电荷耦合器件CCD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3.2 CCD记录全息图的基本原理 |
3.3 CCD记录条件的研究 |
3.4 采用CCD记录全息图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 |
第四章 LCD在双曝光全息干涉术中的应用研究 |
4.1 液晶显示器LCD |
4.2 TFT-LCD的像素结构和黑栅效应 |
4.3 基于LCD的全息再现原理 |
4.4 全息图的预处理 |
4.5 实验装置和结果记录 |
第五章 干涉条纹数字化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5.1 干涉条纹数字化自动分析处理的条纹中心线法 |
5.2 相位分析技术 |
5.3 傅立叶变换方法分析相位的基本原理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材料无损检测的全息干涉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激光散斑的特性及其干涉条纹的滤波研究[D]. 李林涛. 长春理工大学, 2008(02)
- [2]散斑干涉计量关键问题研究及其应用[D]. 蔡长青.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 [3]多功能数字散斑干涉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 刘宝会. 天津大学, 2004(04)
- [4]基于数字全息术的近场测量方法研究[D]. 张继巍. 西北工业大学, 2018
- [5]数字全息术在微结构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 李世扬. 西北工业大学, 2005(04)
- [6]聚合物系反常扩散现象及扩散过程可视化研究[D]. 雷华. 浙江大学, 2002(02)
- [7]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轮胎缺陷无损检测关键问题研究[D]. 张岩.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8]激光全息干涉术用于铝蜂窝夹芯构件缺陷检验的研究[J]. 杨玉孝,罗景华,谭玉山,吴善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90(05)
- [9]基于数字全息的激光超声检测信号接收及处理[D]. 赵景超. 南昌航空大学, 2016(01)
- [10]基于CCD/LCD的双曝光全息干涉术[D]. 尹娜. 长春理工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