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与数学史——试论马克思的数学史研究工作的特征和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芦琳琳,栾庆芳[1](2021)在《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价值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的初中德育目标进行概括分类,基于该目标需求,梳理初中相关数学史料,探讨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价值及实现德育价值的策略.
张晓雪,代钦,王瑞芳[2](2021)在《中国数学教育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基于大陆现行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现状分析及思考》文中提出数学教育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诠释了中国在同一课程标准下不同版本教科书研究.数学史的融入是■其由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基本要求,也是进行理性思考的必要环节.以中国大陆全部12套现行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为研究对象,在领域及栏目分布、呈现方式、文化及内容维度和个案6个方面,通过数据编码进行定量研究及可视化分析.发现数学史多集中于数与代数及图形与几何,且内容缺乏多样性;部分版本数学史栏目单一,多集中于阅读材料;图文呈现占主导地位;融入了数量可观的外国数学史,但有少量或对比性话语用于表达外国数学史的融入;较多以简单介绍为主的内容弱化了数学史的教育作用;融入的数学史中存在内容歧义、割裂整体、意义薄弱等问题.
熊先琴[3](2021)在《数学史视角下培养小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路径及策略研究 ——以“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李艳娜[4](2021)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数列单元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在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需要各个学科之间协同发展、同向同行。中等职业教育担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课程思政与中等职业教育结合势在必行。采用文献研究法,以“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五育并举”和“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思想”为理论依据;结合中职数学课程标准,将课程思政数学学科切入点划分为“辩证唯物观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个人良好品质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五个维度,调查研究了解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完成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提炼职业数学学科践行课程思政的原则和方法。研究表明数学课堂融入“课程思政”对学生成绩不形成显着性差异;教师与学生对此态度积极,但在课堂实践层面存在较大差异,效果有待提高。在职业学校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得出的原则有以下几点:(1)适用性原则,思政元素的选取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2)积极实践原则,思政元素要与学科内容、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3)具体化原则,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选取具体化的策略。中职数学教学可以通过选择知识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多媒体技术辅助、过程性评价等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中,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将课程思政与职业教育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在不知不觉之间影响学生的思想,根据职业特色渗透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技术技能人才。
李兆敏[5](2021)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面向高中美术生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不等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课程思政”要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即各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要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共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可靠建设者,实现对新一代青年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其中数学课程责无旁贷。参加雄安新区支教时,发现高中美术生的教育存在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力度不够的现象,针对问题,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了解到当前美术生迷茫困惑状态明显、是非辨别能力薄弱、价值观念不成熟的特点突出,在美术生价值塑造黄金时段,探索将价值观教育寓于专业课教学中,实现全方位育人,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对美术生思想情况的调查,总结出美术生在人生规划、爱国表现、价值取向、思想特点、思政教育获得方式五个方面的表现,在此基础上确立“课程思政”切入点理论模型。切入点理论模型从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爱国情怀教育、科学人文素养教育、创新思维教育和生态文明观教育五个维度的内容展开,并指导完成以“不等式”相关内容为例的教学设计、实践与评价。研究表明: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原则指导下,基于已有教学设计模型和优秀案例总结构建了课程思政数学教学设计的流程,包括课程思政切入点规划、教学要素分析、教学实施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四个环节。区别于传统教学设计模型,课程思政契入点模型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设计,目标设计增设了课程思政目标,效果评价规避了成绩衡量能力的片面性,从成绩、意识、观念、行动进行综合考量,通过实践与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实现课程思政在数学教学资源上的拓展,在教学评价上的突破,在实践中取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研究得到的教学策略,从语言、资源、价值、意识、能力五个层面进一步指导课程思政在其他数学内容的实践。语言层面强调契合新时代美术生的用语方式,资源包含课程内外思政元素和时代发展典型案例,价值层面注重于对学生三观的影响,实现塑智塑魂塑价值观的育人追求,意识着眼于国家人才发展需要的创新意识,并树立环保意识,能力层面把课程思政落实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焦继超[6](2021)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预备知识主题为例》文中提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对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措施。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把立德树人落实于教学中,不仅达到知识传授、能力提高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价值引领下使其有机融合。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确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隐性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调查了解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现状与问题,运用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以预备知识主题为例,通过教学设计及实践,探索高中数学学科践行课程思政的原则与方法。研究表明高中数学教师对课程思政认同度高,但实践操作层面存在差异,做好相关培训和管理评价是未来值得关注的问题;学生对于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态度积极,数学成绩平均分高于对照班,但未形成显着性差异。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学设计要遵循导向性、自然性、过程性以及情感性等原则。导向性是指教师需明确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按照国家要求的育人方向培养新时代的高中生;自然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自然地融入课程思政;过程性是指教师需随着学生的发展,将课程思政理念落实到教学设计及实践;情感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师生互动过程中的情感要素。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包括: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做好教学设计各环节,渗透学科课程思政,营造特色课堂文化。
孙贺[7](2021)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课程思政”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以高中“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的教学内容为例,探索专题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问题。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在数学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目标,划分维度为数学品格、文化素养和价值理念三个一级指标,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又设置四个二级指标;编制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访谈提纲,对课程思政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实施情况展开调查;完成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教学设计与实践,分析对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并提出教学建议。研究表明:(1)编制的调查问卷折半信度、内容效度以及结构效度较好,可作为测量高中数学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水平的调查工具;(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成绩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即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目标不会对学生成绩产生消极影响;(3)参与教学实践的学生数学品格、文化素养、价值理念三个一级维度的水平均有所提升,其中数学品格的提升效果最明显,文化素养、价值引领的显着性效果依次减弱,育人效果得以彰显。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数学教学应做好以下工作:(1)丰富课程思政交流形式,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意识;(2)以数学为基点联系社会热点,拓宽教师思政储备;(3)分阶段制定思政育人目标,学科间共享思政成果;(4)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形式,于互动中达到育人实效;(5)弘扬优秀文化与先进事迹,营造良好思政环境;(6)质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细化思政考核方式。
马越[8](2021)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文中研究表明李约瑟用毕生的精力从中国古籍中挖掘、整理中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打破了欧洲中心论,帮助中国人找回文化自信,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李约瑟属于热门老话题,已出版的着作有李约瑟的传记、文集,论文有考察李约瑟的生平及贡献、科学思想及治学方法、“李约瑟”难题、二战时期李约瑟援华工作情况、评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简称SCC)的价值等。但现有研究在揭示李约瑟融合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后,转向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动因仍停留在表层研究,并未探究李约瑟如何将其宗教活动与政治活动逐步转化为科技史活动。若想理解李约瑟思想变化的轨迹,我们需要回看李约瑟的文本,借助书籍史(History of the book)的研究视角,将他撰写的文本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参与的政治运动联系起来,理解李约瑟意识形态的变化,由此了解李约瑟在冷战时期,从政治舞台走向中国科技史研究是其政治隐喻的表达。书籍史是法国年鉴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开创的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书籍史研究经历了费夫贺、麦肯锡、达恩顿等学者在方法论层面的改进,本文从认识论的层面博采众长,从书籍认识论视域中研究李约瑟如何塑造文本并引导其传播。本文以李约瑟为何进入科学史领域;为何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史;他如何形成马克思主义科学史观;SCC的编史学方法带来的研究困境、合作难题;SCC的传播影响以及为何遭到西方学者的持续批判五大问题为导线,察看SCC从李约瑟创作到读者反馈的闭合回路,了解李约瑟在作品中隐藏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对其学术追求的影响,在尊重、肯定李约瑟具体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剖析西方学者严厉地批评其推论有失严谨的论据,以及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科学史方法的进展。文本是认识作者言行的首要证据,是揭示其主观动机的客观基础,书籍认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工具,能深入认识论的层面,洞察李约瑟投入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成因及多元复杂性。本文通过盘查国内外李约瑟与科学史主题相关的资料后,认为:20世纪30、40年代复杂的科学和政治关系促使李约瑟选择中国科技史研究,SCC既是李约瑟承担政治责任与学术关注的产物,又代表着李约瑟的科学史观及编史学方法。然而,在合作者和读者看来,SCC是1930年代政治科学的产物;李约瑟“科学普世性”的观点同样遭到现代科学史家的批判,他们认为科学史研究应呈现科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与整体性,而非普遍性;由批评者构成的阅读圈在持续争论中推动着东亚科学史编史方法不断提升,并带来丰富的研究成果。SCC的编撰策略、国际合作、批判与争论的过程揭示出:SCC既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参照系,也是这条路上的绊脚石,我们需要用多元的理论分析搭建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史研究,推进中国科技史事业向全球化时代迈进。尽管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发生了变化,但李约瑟的人文主义、反狭隘主义、跨文化桥梁的建立以及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持续批判,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构建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理解不同文明。通过本文对SCC的创作、合作、阅读三个重点环节的考查,证明科学史已成为国际政治角逐场的有力武器,是国家制定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郭书春[9](2021)在《四十余载《九章筭术》刘徽情》文中研究表明《九章筭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经典,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迎来了研究高潮,至今已取得一大批成果。但在其研究过程中,部分学者对原始文献态度轻率,对古文乱加改窜、错校、曲解、随意删节等行为屡见不鲜。要做好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必须尊重原始文献。另外,《九章筭术》是改变学术界对中国古典数学偏见的重要经典,因此要做好相关经典的译注工作,以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李帆[10](2021)在《HPM视角下数系的发展与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认为近十年来,数学教育者非常重视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特别是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的应用研究较为积极与主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HPM的教育价值。在高考、中招考试中陆续出现了有关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题目或应用,数学教育学者对HPM视角下的教学案例研究也逐渐增多。数系发展在数学史上历时较长,是历史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数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如果将数系的发展历史融进数系扩充的章节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发展的漫长与艰辛,也能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更能为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及中学数学的教学提供有效案例支撑。目前,关于数系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单纯以HPM视角下的研究较少,在中国知网中以“数系”+“HPM”为关键词的文献仅有27篇(截止2021年3月31日),这些文章普遍存在着对数系发展历史的研究不够完整、体系梳理不够系统等问题。因此笔者拟通过本篇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梳理数系的发展历史。通过对比普通教学模式与融入HPM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HPM融入数系概念的教学,明确HPM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为一线教师提供HPM教育素材。本篇论文总体上有五个组成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及教育理论在课题研究中实际应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论明HPM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及融入数学史的教育研究手段与方法。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界定,主要概括了历史相似性、建构主义和发生教学法的定义。第三章对数系的产生和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为下一章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总结教材中的数系教学编排的顺序和方法。第五章是实践案例研究,总结了HPM融入数系教学的步骤,以2019年新编高中人教A版数学必修2中“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为例进行对照实验,明确数系发展过程中学生对数系认知存在的障碍,利用历史相似性探究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第六章是研究启示,总结了本篇论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通过以上研究,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将HPM融入数系的课堂中,学生在亲身经历数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了解数学概念的来源、记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主动尝试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通过阅读数学故事,学生了解数学学者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面临困难仍然迎难而上,反观自身,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和解决,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树立自信自强的人生观。二是通过将HPM融入数系教学,教师可以掌握复制式、附加式、重构式等教学方法。在查阅相关数学史料的过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对数学文化的整体把握,活跃课堂氛围。在筛选史料的过程中,明确掌握初学者的认知障碍,快速抢占“先机”,对学生困难、不易理解之处多加引导,放慢脚步勤加指点,使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知识。
二、马克思与数学史——试论马克思的数学史研究工作的特征和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与数学史——试论马克思的数学史研究工作的特征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德育内涵及初中德育目标 |
二、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价值分析 |
1. 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
2.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
3. 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
5.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
三、发挥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价值的相关策略分析 |
1. 紧扣德育目标,慎重选取史料 |
2. 围绕数学载体,多元渗透史料 |
3. 基于数学发展,辩证分析史料 |
四、小结 |
(4)“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数列单元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框架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研究、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研究 |
2.2 概念界定 |
2.3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过程 |
3.5 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四章 调查实施过程分析 |
4.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4.2 调查实施过程 |
4.3 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数列单元的教学设计 |
5.1 构建课程思政视域下数列教学设计 |
5.2 中职教育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
5.3 教学设计示例 |
第六章 教学实践环节 |
6.1 备课环节 |
6.2 上课环节 |
6.3 反思环节 |
第七章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
7.1 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 |
7.2 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的方法 |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课程思政”视域下面向高中美术生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不等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思路 |
3.6 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四章 高中美术生思想状况调查结果与“课程思政”切入点模型 |
4.1 问卷调查实施 |
4.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调查结果与“课程思政”切入点模型的关系 |
4.4 “课程思政”切入点模型 |
第五章 “课程思政”数学教学设计流程 |
5.1 “课程思政”数学教学设计原则 |
5.2 “课程思政”数学教学设计流程 |
5.3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示例1 |
5.4 基本不等式示例2 |
第六章 “课程思政”数学教学实践与评价 |
6.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一课时案例1 |
6.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二课时案例2 |
6.3 “课程思政”数学教学效果评价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预备知识主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3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调查研究 |
4.1 教师问卷调查 |
4.2 教师访谈调查 |
第五章 教学设计 |
5.1 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学设计理念 |
5.2 预备知识主题教学内容设计 |
5.3 教学设计示例 |
第六章 实践研究 |
6.1 实践对象选取 |
6.2 实践过程分析 |
6.3 实践效果分析 |
6.4 实践总结 |
第七章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
7.1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 |
7.2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方法 |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7)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课程思政 |
1.2.2 函数模型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理论意义 |
1.3.3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框架 |
2.1 文献综述 |
2.1.1“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 |
2.1.2“课程思政”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
2.1.3 函数模型的教学价值 |
2.1.4 函数模型的教学设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认知负荷理论 |
2.3 理论框架 |
2.3.1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理论框架 |
2.3.2 高中数学课程思政维度划分的理论框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教师访谈提纲 |
3.3.2 学生调查问卷 |
3.3.3 学生前测试卷 |
3.3.4 学生后测试卷 |
3.3.5 学生后测问卷 |
3.4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教学设计 |
4.1 教学设计目标 |
4.2 教学设计构思 |
4.3 教学设计原则 |
4.4 教学时间安排与进度 |
4.5 教学设计示例 |
第五章 “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教学问卷与访谈分析 |
5.1 课程思政的融入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结果分析 |
5.2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情况的总体特征 |
5.3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题教学的前后差异比较分析 |
5.3.1 前后测总体数据的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
5.3.2 数学品格维度的前后测数据的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
5.3.3 文化素养维度的前后测数据的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
5.3.4 价值理念维度的前后测数据的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
5.4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6.1 讨论 |
6.1.1 关于课程思政的融入对学生成绩影响的讨论 |
6.1.2 关于专题教学整体实践效果的讨论 |
6.1.3 关于课程思政各个子维度的实践效果比较研究 |
6.2 结论 |
6.3 建议 |
6.3.1 丰富课程思政交流形式,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意识 |
6.3.2 以数学为基点联系社会热点,拓宽教师思政储备 |
6.3.3 分阶段制定思政育人目标,学科间共享思政成果 |
6.3.4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形式,于互动中达到育人实效 |
6.3.5 弘扬优秀文化与先进事迹,营造良好思政环境 |
6.3.6 质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细化思政考核方式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教学设计前)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教学实践后) |
附录三 学生预测试调查问卷(第一版) |
附录四 学生预测试调查问卷(第二版) |
附录五 学生正式前测调查问卷 |
附录六 学生正式后测调查问卷 |
附录七 专家意见表 |
附录八 专家评价表 |
附录九 学生后测试题 |
致谢 |
(8)《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0.2 学术史回顾 |
0.2.1 书籍史的学术发展脉络 |
0.2.2 书籍史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
0.2.3 科学史与书籍史的有益互动 |
0.2.4 国内外对李约瑟及其着述的研究概况 |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
0.4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李约瑟的“文本实践” |
1.1 李约瑟的文本和知识的形成 |
1.2 李约瑟的文字生涯 |
1.2.1 追踪生物化学前沿问题,关注学科史学研究 |
1.2.2 密切关注基督教与科学的相互作用 |
1.2.3 反思科学目的,为社会主义发声 |
1.2.4 初探科学史研究(1950-1960) |
1.2.5 深耕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1962-1988)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重身份的李约瑟 |
2.1 两个英格兰,两个李约瑟 |
2.1.1 早期教育与实践活动 |
2.1.2 社会主义信念的萌芽 |
2.2 怀疑论者的转变 |
2.2.1 世界观的社会化过程 |
2.2.2 19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科学家运动 |
2.3 中国,科学主义的解药 |
2.3.1 赴华前的工作准备 |
2.3.2 援华工作情况 |
2.4 “圣保罗”的皈依 |
2.4.1 政治活动的“一朵乌云” |
2.4.2 李约瑟与剑桥科学史系的交往 |
2.4.3 从政治走向科技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变的SCC事业与变化的科学史研究 |
3.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与SCC编史学方法 |
3.1.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 |
3.1.2 SCC的编史学方法 |
3.1.3 SCC编撰特色 |
3.2 SCC的机遇与挑战 |
3.2.1 冷战氛围中SCC的面世 |
3.2.2 两种文化的对立与SCC的回应 |
3.2.3 李约瑟回应“对抗文化”运动 |
3.2.4 SCC事业的扩张 |
3.3 全球化背景下SCC的研究困境 |
3.3.1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科学史的互动 |
3.3.2 科学、技术和社会领域活动的繁荣 |
3.3.3 李约瑟角色的转变 |
3.3.4 无法回答的“李约瑟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与分:各自为阵的合作者卷册 |
4.1 李约瑟的协助小组 |
4.1.1 王铃:理想的协助者 |
4.1.2 鲁桂珍:及时的救援者 |
4.2 SCC合作者的平衡术 |
4.2.1 何丙郁的外交援助 |
4.2.2 席文的学术补充 |
4.2.3 中国学者的鼎力相助 |
4.3 各自为阵:SCC的合作难题 |
4.3.1 白馥兰的人类学视角 |
4.3.2 “道家的散漫与惊喜” |
4.3.3 “多头马拉车”的总结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约瑟范式”的终结与“后李约瑟”时代的降临 |
5.1 对李约瑟思想体系的评价 |
5.1.1 30 年代学术、政治一体化的反思 |
5.1.2 50、60 年代“正统史学派”的科学史研究 |
5.1.3 70、80 年代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研究 |
5.1.4 对“李约瑟难题”的争论 |
5.2 对SCC使用的方法论的批判 |
5.2.1 跨文化比较法 |
5.2.2 知识传播的标准与技术分析 |
5.2.3 SCC编史方法再思考 |
5.3 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新大局 |
5.3.1 SCC编史方法的重生 |
5.3.2 东亚科学史的本土化研究转向 |
本章小结 |
结论 |
1.书籍认识论是全方位透彻解析李约瑟的最适宜进路 |
2.科学家运动为李约瑟撰写SCC提供了原始动力 |
3.李约瑟与合作者的分歧源于学术与政治的深度关联 |
4.学者批判“李约瑟范式”源于否定其科学史观 |
5.文化共同体观念体现了李约瑟遗产的战略价值 |
6.科学史升级为东亚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博弈领域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四十余载《九章筭术》刘徽情(论文提纲范文)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九章筭术》与刘徽的研究高潮 |
研究中国数学史必须尊重原始文献 |
《九章筭术》是改变学术界对中国古典数学偏见的重要经典 |
我正在开展的有关《九章筭术》的工作 |
(10)HPM视角下数系的发展与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2 HPM对师生发展的影响 |
1.1.3 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数系的重要性 |
1.2.2 HPM对数系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调查研究法 |
1.3.4 访谈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HPM的相关研究 |
1.4.2 数学史融入教学的研究 |
1.4.3 数学史融入数系的研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 |
2.1 历史相似性 |
2.2 建构主义理论 |
2.3 发生教学法 |
第三章 数系的历史发展过程 |
3.1 记数系统与自然数的萌芽 |
3.2 现代意义的自然数理论 |
3.2.1 康托尔与自然数的基数理论 |
3.2.2 皮亚诺与自然数的序数理论 |
3.3 分数及小数 |
3.4 零 |
3.5 负数 |
3.6 无理数 |
3.7 复数 |
3.8 多元数 |
3.9 数系的扩充方法和原则 |
第四章 数系在中小学教材中的顺序 |
4.1 教材中数系的安排顺序 |
4.2 教材中数系的扩充方法 |
第五章 HPM视角下数系的教学实践研究 |
5.1 HPM融入数系教学的步骤 |
5.1.1 结合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
5.1.2 充实数学史知识,筛选相关数学史料 |
5.1.3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设计 |
5.1.4 进行教学反思 |
5.2 HPM视角下“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的教学设计 |
5.3 案例实践研究 |
5.3.1 调查对象 |
5.3.2 调查目的 |
5.3.3 调查访谈 |
5.4 调查分析 |
5.4.1 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4.2 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分析 |
5.5 HPM融入数系教学的意义 |
5.5.1 HPM教学对学生的作用与意义 |
5.5.2 HPM的教学对教师的作用与意义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研究的创新性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学生对复数内容的掌握情况 |
附录 B 任课老师对本节课看法的访谈提纲 |
附录 C 实验班学生对本节课看法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四、马克思与数学史——试论马克思的数学史研究工作的特征和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价值探讨[J]. 芦琳琳,栾庆芳. 中国数学教育, 2021(23)
- [2]中国数学教育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基于大陆现行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现状分析及思考[J]. 张晓雪,代钦,王瑞芳. 数学教育学报, 2021(04)
- [3]数学史视角下培养小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路径及策略研究 ——以“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D]. 熊先琴. 西南大学, 2021
- [4]“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数列单元教学为例[D]. 李艳娜.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5]“课程思政”视域下面向高中美术生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不等式”为例[D]. 李兆敏.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6]“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预备知识主题为例[D]. 焦继超.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7]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为例[D]. 孙贺.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8]《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D]. 马越. 山西大学, 2021(01)
- [9]四十余载《九章筭术》刘徽情[J]. 郭书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10]HPM视角下数系的发展与教学实践研究[D]. 李帆.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