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汉中动结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灵玲[1](2020)在《评价系统视角下英汉中动结构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动结构是英汉语言中一种特殊的句法语义现象,句法上是主动形式而语义上是被动意义。中动结构能陈述事物属性和表达说话人对事物的评价,是一种具有评价功能的结构。该文以评价理论为指导对比研究了英汉中动结构,研究发现:1)英汉中动结构的主语和谓语都能对事物属性进行单声描述;2)英汉中动结构的修饰语都能表达鉴赏意义,但英语中动结构主要由副词词组来实现,而汉语中动结构主要由形容词词组来实现;3)英汉中动结构都能通过在修饰语前增加强化语来加强鉴赏意义。
安转霞[2](2020)在《英语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英语中动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句法语义特征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一直都是难点。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不同理论对中动结构的生成进行解释,也有学者通过实证对二语习得者进行了研究。该文旨在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基本的概括,并且对未来的研究提了相关建议,以期对后来学者们的研究能有所帮助。
刘欣婷[3](2019)在《英汉中动结构的认知阐释》文中指出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分析英汉中动结构的典型性特征,以及中动结构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随后,分析主语的物性角色对中动结构语义的限制作用。最后,从Langacker识解理论的三个维度为中动结构的语义限制作认知解释。
冯铮[4](2019)在《现代汉语中动范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动构式是一种句法和语义的错配现象,具有鲜明的特征,是近年来句法研究关注的前沿问题。当前针对中动构式的研究尽管已经取得了相对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明显的欠缺和不足,具体表现为众多学者对于中动构式的界定标准不一,比附英语研究的框架来研究汉语,关于中动构式的定性混乱,等等。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中动构式本质的认识。而且,当前针对中动范畴的研究多集中探究英语、汉语的中动构式,以及关于英汉中动构式的对比,多为较为零散的个案研究,系统性尚待加强。另外,中动语义作为跨语言普遍存在的现象,韩语的中动构式如何界定、具有哪些个性,和汉语的中动构式又有哪些异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仍需进行进一步地考察。本研究以对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言研究学派相关文献的梳理为基础,具体指出目前研究中的问题与局限,采取功能主义的研究取向,借鉴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语法化理论、库藏类型学等经典理论,采用演绎法、归纳法、对比法、“三个平面”等研究角度和方法,结合大量语料库真实语料,对现代汉语中动范畴进行专门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了中动范畴的典型性特征,并对现代汉语中动范畴进行界定和分类,并将中动范畴与其它类似的句式进行比较。接下来,从“三个平面”角度对现代汉语中动范畴内部成员的句法表现和语用特征进行细致地描写,并对修饰成分都表示难易义的两类中动构式进行比较。在共时描写的基础上,也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汉语中动范畴语法化演变路径和发展脉络,并对汉语中动范畴的语法化动因进行分析,通过参照其他不同类型语言中动语义的表达形式,确定中动范畴的根本属性,对中动范畴的认知动因进行解释,发现语言表象下蕴含的深层规律。本文得出结论如下:首先,中动不是一个单一的构式,也不是形态范畴,而是一个跨语言普遍存在语义范畴,在这个范畴下,有一系列构式成员共同表达中动语义。汉语中存在表达中动语义的中动构式。第二、中动构式的成立需满足施事隐含、类指性、主语责任性、影响效应、情态性、附加语成分等特征。中动构式义为:由于NP的内在属性,使得任何人在V-NP的时候,都以修饰成分的状态或者方式发生。中动构式与被动句、受事主语句、“V得+补语”结构、作格句、难易句等都存在显着差异。第三、汉语的中动范畴包含两类构式:“NP+V起来/着+修饰成分”和“NP+助动词+VP”。这两类构式形式上采取两种不同的编码手段,在表义上存在互补。两类构式形式上的不同决定了功能上的差异。“NP+V起来/着+修饰成分”的“V起来/着”和修饰成分是述补关系;“NP+助动词+VP”的助动词和“VP”是状中关系。两类构式都可以表达难易义,但是二者在构式成分限制条件、篇章结构、对举形式、语体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别。第四、汉语中动范畴中,构式“NP+助动词+VP”最早出现,其“助动词+VP”是一个向词汇化发展的动态结构。随着汉语动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NP+V起来/着+修饰成分”构式也随之产生。两类构式词汇化、语法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隐喻转喻、类推、韵律等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五、中动是一种寄生范畴。综观世界不同类型语言的中动构式,中动范畴没有一个专门独立的形式标记,中动语义需寄生在已有宿主结构之上。汉语中动构式“NP+V起来/着+修饰成分”和“NP+助动词+VP”分别通过其构式内部显赫范畴动趋式和助动词的功能扩展来实现寄生。
李炎燕[5](2018)在《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认知研究》文中认为中动句式是跨语言存在的语法现象,学界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有研究较为关注英语中动句式的句法、语义、句式生成、语义限制或英汉中动句式对比等方面的问题,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汉语中动句式进行全面、深入探讨的研究相对较少。汉语中是否存在中动句式、如何划定这种句式的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故鲜有研究从语义、语用、句法等层面对汉语中动句式的界定标准、类型划分进行综合考察,也很少有研究对汉语中动句式的主要子类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更少有研究对汉语中动句式的概念化过程及动因提供系统、深入的认知解释。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回答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如何对现代汉语中动句式进行重新界定和分类?(2)现代汉语中动句式子类之间有哪些异同与关联?(3)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概念化是如何实现的?概念化的动因是什么?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主要采用定性研究、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结合语料库数据进行论证,对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判定标准、类型划分、特征分析、概念化过程及动因等内容进行研究,主要综合语义、语用、句法因素对现代汉语中动句式重新提出了界定标准,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定;考察汉语中动句式主要子类在形义上的异同,并对现代汉语中动句式概念化的认知基础、过程及动因进行认知阐释。通过上述三个问题的研究,本文有如下发现:第一,汉语中动句式在语义、语用、句法等方面的特征是相互关联的,三者构成有机的整体。汉语中动句式具有涉身义、情态义、类指义三大语义特征。从语用功能来看,汉语中动句式都具有评述、传信和交际功能。汉语中动句式具有以下句法特征:中动句式具有非施事主语和隐性施事的论元结构,句中动词与句首名词之间存在广义动宾关系,句子具有非事件性的情状特征。依据上述典型特征,本文指出汉语中不仅存在中动句式,而且“NP非施事+Vx+XP”、“NP非施事+ADVx+V”和“NP非施事+AUXx+V”三类句式都可以放在中动句式的范畴中考察。第二,汉语中动句式的主要子类具有以下共性:语义上,三者都具有说话人从涉及自身的视角对事物属性进行评述和总结的意义。语用方面,三者的表达功能、语篇分布及语用意图相同。句法上,三者都具有相同的论元结构和非事件性。同时,三类句式存在以下差异:在语义表征的详略度上,“NP非施事+Vx+XP”句式总体都比“NP非施事+ADVx+V”和“NP非施事+AUXx+V”句式更能描述互动行为的细节特征。在句式构造上,“NP非施事+Vx+XP”句式中的XP位于句末,而“NP非施事+ADVx+V”中的副词和“NP非施事+AUXx+V”中的助词都位于句中。在语言演变方面,“NP非施事+Vx+XP”、“NP非施事+ADVx+V”和“NP非施事+AUXx+V”句式的各小句在发展阶段、演变路径等方面存在差异。第三,汉语中动句式概念化的认知基础是动允性和认识情态。汉语中动句式中的动允性和认识情态是该句式概念化的认知基础。动允性包含的生物体与环境交互关系和中动句式内隐性施事与句首名词所指实体的互动关系相对应。认知主体以自身视角来看待其与外物互动的经验,并以言语表达出认识情态,即说话人对句子命题可能性或必然性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对中动句式的意义和形式产生影响。第四,汉语中动句式的概念化过程包含论元的合力作用、动作体验的整体扫描、事件结果的转喻突显等步骤。中动句式的论元结构是人们对非施事和施事在概念突显中的不对称性进行前景化和背景化的结果,也就涉及力动态模式中施力者降格的操作。中动句式激活的力动态模式中,隐性施事对应施力者,非施事对应阻力者,在两力对抗的过程中,非施事发出让予(letting)力,对施事的施力行为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在言者的主观视角下,阻力者比施力者更强。中动句式就是在这样的力对抗模式中实现施力者降格的。汉语中动句式具有非事件性和类指义。这些特征是言者对该句式表述的动作体验进行整体扫描的结果。人们在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中,从惯常性的行为活动中提取出规律和经验。人们通过整体扫描的视角将得出经验的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而将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行为事件视作其中的子事件,从而得出整体扫描的结果——类指义。人们从整体扫描的视角提取中动句式概念中包含的多次动作体验的结果,汉语中动句式由此具有非事件性和状态义。汉语中动句式的状态义与动作义之间语义冲突的消解是通过以行为代结果的概念转喻压制而实现的。第五,促使现代汉语中动句式概念化的动因主要有语言经济性和象似性动因,言者主观性表达动因和文化突显性动因。本文的主要贡献有:第一,综合语义、语用、句法等层面的因素探讨了中动句式的界定标准,并由此指出汉语中“NP非施事+Vx+XP”、“NP非施事+ADVx+V”和“NP非施事+AUXx+V”三类句式都属于中动句式,为汉语界长期以来争论不定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这一套界定标准也可用于分析其他语言体系内的中动句式,如英语中动句式。第二,从语义、语用、句法方面对汉语中动句式主要子类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中动句式整体特征的研究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视角。其中还有对汉语中动句式主要子类的历时演变和承继连接的探讨,揭示了汉语中动句式历时演变、承继连接的基本规律。第三,本文运用认知语法理论和力动态系统理论对汉语中动句式的概念化过程及动因做了深入的分析,对汉语中动句式的形义互动关系提供了合理的认知解释,进一步证明认知语法理论、力动态系统理论对于汉语中动句式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张晓玲[6](2017)在《英汉中动句认知研究综述》文中认为中动句因其独特的句法和语义特征一直备受学者们的关注。本文梳理了近20年来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中动句的研究内容,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趋势
刘冠华[7](2017)在《高中生英语中动结构句法语义习得研究 ——以怀仁第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动结构是英语学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因其独特的句法语义特征而引起国内外语言学界广泛的关注。它在形式上表示主动,但在意义上却表现为被动,因此高中语法中将其称为“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目前,语言学界关于中动结构的一些基本特性达成了共识:从句法方面来讲,中动结构由主语、谓语动词和修饰语构成;其语义特征是句子具有非事件性、泛指性、施动性和情态概念。除此之外,英语中动结构还对谓语动词和副词修饰语有限制,并非所有的动词都能用于中动结构,也不是所有的中动结构都需要性状副词修饰。由此可见,由于中动结构句法语义的复杂,可能会给中国学习者尤其是高中生带来一定的习得困难。然而迄今为止关于中动结构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习得上,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的很少。鉴于此,本研究在前人对英语中动结构研究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山西省某重点高中120名不同年级的高中生英语中动结构句法语义的习得情况进行了测试,并运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SPSS中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简单效应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高中生英语中动结构句法语义的习得会受到“英语中动结构特征”和“年级”双重因素的影响;高中生在习得英语中动结构四个句法语义成分时存在难易程度之分,其难易程度由大到小为:中动词>副词修饰>隐含施事>泛指;高中生对英语中动结构句法语义的习得会随着其英语水平的提升而越来越好。研究结果带来的教学启示是:关注英语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恰当安排语法教学;关注第二语言环境,增加目标语的输入量;关注母语迁移的影响,适当对英汉中动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与比较教学;结合具体语境开展语法教学,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王迪[8](2015)在《英汉中动结构差异及其对语际错误分析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中动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式在各个语言体系普遍存在。其共性显而易见。但就其个性差异而言,跨语言对比研究却为数不多。该文从功能主义以及认知语法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英汉双语的中动结构,找出其在各自语言中的特点,对比其异同。研究表明,英汉中动结构无论从形式主语的表现形式、中动词的选择还是修饰语的使用上都存在差异,从而也足以解释汉语中动结构比英语中动结构的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变化更为丰富的现象。因此,构成了外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动结构过程中的错误发生动因。了解英汉中动结构的差异对于英语学习者自觉地掌握其差异,实现两种语言间灵活、准确的语码转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秀雪[9](2015)在《英汉中动结构对比研究:语言类型学视野》文中研究说明英语中动结构和汉语"V-起来"中动结构之间存在许多差异,表现在句法、语义和语用各个方面,无论是中动事件,还是中动主语论元、中动词和附加成分都存在区别。概括来说,汉语中动结构的生成制约没有英语严格,中动构成自由度高,汉语中动结构更具有多产性。英汉中动结构的差异具有语言类型学原因:汉语为话题凸显语言,英语为主语凸显语言;汉语的论元实现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汉语是体貌凸显语言而英语是时态凸显语言。英汉中动结构和各自的语法相一致,汉语语法比英语语法更能满足中动结构生成的条件。
蔡礼鸿[10](2014)在《从句法学角度分析英汉中动结构》文中认为中动结构是处于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之间的一种特殊结构,用主动的形式表达被动的意义。传统语言学更多的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中动结构的特点、生成机制和选择限制等方面加以探讨。本文以WH—移位为理论框架,对英汉中动结构从句法学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英汉中动结构的异同和产生差异的原因,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二、英汉中动结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中动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评价系统视角下英汉中动结构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2 评价系统理论概述 |
3 中动结构的界定标准和构成形式 |
3.1 中动结构的界定标准 |
3.2 英汉中动结构的构成形式 |
4 评价系统下的英汉中动结构 |
4.1 介入系统下的中动结构 |
4.2 态度系统下的中动结构 |
4.3 级差系统下的中动结构 |
5 结束语 |
(2)英语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中动结构的定义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
2.1 中动结构的定义 |
2.2 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特征 |
3 国内外关于英语中动结构语义句法研究 |
4 结束语 |
(3)英汉中动结构的认知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语中动结构 |
二、英汉中动结构的典型特征 |
(一) 隐藏施事主体 |
(二) 需要性状修饰语 |
(三) 具有动词语义起点的受事客体 |
三、英汉中动结构的语义限制 |
(一) 受事客体与中动词的关系 |
(二) 受事客体与性状修饰语的关系 |
四、英汉中动结构的认知理据 |
(一) 详略度 |
(二) 聚焦 |
(三) 视角的主观性 |
五、结语 |
(4)现代汉语中动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及不足 |
1.3.1 研究的现状 |
1.3.2 研究的不足 |
1.4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背景 |
1.4.2 研究角度和方法 |
1.5 语料来源和论文框架 |
1.5.1 语料来源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现代汉语中动范畴的界定 |
2.1 中动范畴的典型特征 |
2.1.1 施事隐含 |
2.1.2 泛指性(类指性) |
2.1.3 主语责任性 |
2.1.4 影响效应 |
2.1.5 情态性 |
2.1.6 修饰成分 |
2.2 前人对于中动范畴的界定 |
2.2.1 “NP+V起来+AP”构式 |
2.2.2 “NP+好/容易/难+VP”构式 |
2.2.3 “NP+能/可(以)+VP”构式 |
2.2.4 中动句式群 |
2.3 现代汉语中动范畴的界定 |
2.4 中动范畴句式与其它句式的区别 |
2.4.1 中动构式和被动句 |
2.4.2 中动构式和难易结构 |
2.4.3 中动构式和受事主语句 |
2.4.4 中动构式和“V+得+补语”结构 |
2.4.5 中动构式和作格结构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中动范畴的句法表现和语用功能 |
3.1 “NP+V起来/着+修饰成分”的句法表现和语用功能 |
3.1.1 NP的限制性条件 |
3.1.2 动词的限制性条件 |
3.1.3 修饰成分 |
3.1.4 语用功能 |
3.2 “NP+助动词+VP”的句法表现和语用功能 |
3.2.1 能可类 |
3.2.2 难易类 |
3.2.3 足够类 |
3.2.4 耐/经/抗类 |
3.2.5 值得类 |
3.2.6 适合类 |
3.2.7 “NP+助动词+VP”的语用功能 |
3.3 中动构式“NP+V起来/着+修饰成分”和“NP+助动词+VP”的比较 |
3.3.1 构式内部成分的限制条件 |
3.3.2 语篇结构 |
3.3.3 对举形式 |
3.3.4 表达的精炼度 |
3.3.5 音节搭配 |
3.3.6 语体倾向 |
3.3.7 两类构式产生差异的原因 |
3.3.8 小结 |
3.4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中动范畴的本质属性 |
4.1 “NP+V起来/着+修饰成分”的语法化过程及动因 |
4.1.1 关于“起来”的语法化研究 |
4.1.2 关于“着”的语法化研究 |
4.1.3 “NP+V起来/着+修饰成分”构式的语法化动因 |
4.1.4 “起来/着”在中动构式中的功能 |
4.2 “NP+助动词+VP”的语法化过程及动因 |
4.2.1 “助动词+VP”的词汇化 |
4.2.2 “助动词+VP”的词汇化动因 |
4.3 中动范畴的本质属性 |
4.3.1 跨语言的中动范畴 |
4.3.2 中动范畴的本质属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主要研究内容 |
5.2 研究所得结论 |
5.3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5.4 今后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汉语中动句式存在的质疑与争议 |
1.1.2 汉语中动句式研究的不足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定性分析 |
1.4.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汉语中动句式的界定 |
2.1.1 中动范畴的概念起源 |
2.1.2 中动句式的判定标准 |
2.1.3 汉语中动句式的类型划分 |
2.2 汉语中动句式研究 |
2.2.1 结构主义视角下的汉语中动句式研究 |
2.2.2 生成语法视角下的汉语中动句式研究 |
2.2.3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中动句式研究 |
2.3 汉语中动句式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构式语法 |
3.1.1 构式定义及其承继连接 |
3.1.2 构式多义性及核心义的解释 |
3.1.3 构式与内部成分的语义互动 |
3.2 Langacker的认知识解观 |
3.2.1 识解与视角 |
3.2.2 突显与背景 |
3.3 Talmy的力动态系统 |
3.3.1 力动态系统的构成及其模式 |
3.3.2 促成与阻碍的力作用 |
3.3.3 施力者降格 |
3.4 诸理论的相互关系及其具体应用 |
第四章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典型特征及主要子类 |
4.1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典型特征 |
4.1.1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语义特征 |
4.1.2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语用功能 |
4.1.3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句法特征 |
4.2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主要子类 |
4.2.1 “NP_(非施事)+V_x+XP”句式 |
4.2.2 “NP_(非施事)+ADV_x+V”句式 |
4.2.3 “NP_(非施事)+AUX_x+V”句式 |
4.3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子类的异同及其承继连接 |
5.1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子类在形义上的共性 |
5.1.1 概念及意义的趋同性 |
5.1.2 语用功能上的共同特点 |
5.1.3 句式构造的相近性 |
5.2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子类在形义上的差异 |
5.2.1 语义表征详略度的差异 |
5.2.2 句法表征的差异 |
5.2.3 历时演变趋向的差异 |
5.3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承继连接 |
5.3.1 “NP_(非施事)+V_x+XP”句式的承继连接 |
5.3.2 “NP_(非施事)+ADV_x+V”句式的承继连接 |
5.3.3 “NP_(非施事)+AUX_x+V”句式的承继连接 |
5.4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概念化过程及动因 |
6.1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概念化的认知基础 |
6.1.1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动允性 |
6.1.2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认识情态 |
6.2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概念化过程 |
6.2.1 论元的合力作用 |
6.2.2 动作体验的整体扫描 |
6.2.3 事件结果的转喻压制 |
6.3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概念化的动因 |
6.3.1 语言的经济性与象似性动因 |
6.3.2 主观性表达动因 |
6.3.3 文化突显性动因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7.2 本文的主要研究贡献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主持的课题 |
致谢 |
(6)英汉中动句认知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动句认知研究的内容 |
2.1 中动词的及物性研究 |
2.2 中动句的构式意义研究 |
2.3 英汉中动构句的认知理据 |
2.4 英汉中动句对比研究 |
2.5 英汉中动句的语料库研究 |
3.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7)高中生英语中动结构句法语义习得研究 ——以怀仁第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动结构 |
一、中动结构的概念界定 |
二、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特征 |
三、中动结构的限制条件 |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一、题元理论 |
二、NP移位理论 |
三、非宾格假说 |
第三节 国内外学者们关于英语中动结构及其习得的研究 |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第四节 数据收集与统计 |
第四章 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问卷信效度分析 |
第二节 三个年级和英语中动结构主要句法语义特征的交互性数据结果与分析 |
一、双因素方差输出结果及说明 |
二、简单效应检验结果及说明 |
第三节 高中生在英语中动结构句法语义成分习得上的差异性数据结果与分析 |
一、高一年级在英语中动结构四个句法语义成分上的习得差异 |
二、高二年级在英语中动结构四个句法语义成分上的习得差异 |
三、高三年级在英语中动结构四个句法语义成分上的习得差异 |
第四节 英语中动结构句法语义成分在三个年级上的习得差异性数据结果与分析 |
一、副词修饰成分在高中三个年级的习得差异 |
二、泛指成分在高中三个年级的习得差异 |
三、隐含施事成分在高中三个年级的习得差异 |
四、中动词在高中三个年级的习得差异 |
第五章 讨论 |
第一节 关于研究问题一的讨论 |
第二节 关于研究问题二的讨论 |
第三节 关于研究问题三的讨论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二节 教学启示 |
一、关注英语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恰当安排语法教学 |
二、关注第二语言环境,增加目标语的输入量 |
三、关注母语迁移的影响,适当对英汉中动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与比较教学 |
四、结合具体语境开展语法教学,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英汉中动结构差异及其对语际错误分析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英汉中动结构异同点 |
1.1 整体特征 |
1.2 英汉中动结构主语异同 |
1.3 英汉中动结构对于中动词选择的异同 |
1.4 英汉中动结构中修饰语的异同点 |
2 针对英汉中动结构进行语际错误分析的作用 |
3 结束语 |
(9)英汉中动结构对比研究:语言类型学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1.0引言 |
2.0英汉中动结构的差异 |
2.1动词选择 |
2.2主语论元选择 |
2.3状语选择 |
3.0英汉中动结构差异的语言类型学原因 |
3.1话题凸显语言和主语凸显语言 |
3.2论元实现的灵活性 |
3.3体貌突出语言和时态突出语言 |
4.0结论 |
(10)从句法学角度分析英汉中动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动结构的特征及分类 |
(一) 英语中动结构的特征 |
(二) 汉语中动结构的特征 |
(三) 中动结构的分类 |
三、中动结构的生成 |
四、在英语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
五、结语 |
四、英汉中动结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评价系统视角下英汉中动结构的对比研究[J]. 吕灵玲. 海外英语, 2020(14)
- [2]英语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研究综述[J]. 安转霞. 海外英语, 2020(08)
- [3]英汉中动结构的认知阐释[J]. 刘欣婷.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5)
- [4]现代汉语中动范畴研究[D]. 冯铮.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5]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认知研究[D]. 李炎燕.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0)
- [6]英汉中动句认知研究综述[J]. 张晓玲. 青年文学家, 2017(30)
- [7]高中生英语中动结构句法语义习得研究 ——以怀仁第一中学为例[D]. 刘冠华.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1)
- [8]英汉中动结构差异及其对语际错误分析的作用[J]. 王迪. 海外英语, 2015(09)
- [9]英汉中动结构对比研究:语言类型学视野[J]. 高秀雪. 山东外语教学, 2015(01)
- [10]从句法学角度分析英汉中动结构[J]. 蔡礼鸿.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