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JII图示装置的新用途(论文文献综述)
徐铭徽[1](2021)在《基于生活化培养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范晓茜[2](2021)在《发电厂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利用中生态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黄旭麟[3](2021)在《基于渔船的海上民宿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朱文敏[4](2021)在《基于旧工业园改造的高新技术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
曹勇[5](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杜海峰[6](2021)在《环模式秸秆压块机压缩装置改进与压缩过程分析》文中指出对农业纤维物料压缩装置的设计及压缩过程的分析,对于优化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为有效解决环模孔口因物料堆积易产生堵塞的问题,本文以环模式秸秆压块机为研究对象,改进设计了压辊的表面构造,并对组成环模孔的楔形块做出了相应的改进,使秸秆物料的压缩方式得到优化。同时利用Solidworks对其进行三维建模,利用ANSYS进行玉米秸秆的柔性体建模,对新型压缩装置的三维模型和玉米秸秆的柔性体模型通过刚柔耦合的方式在ADAMS环境中建立虚拟样机模型,并对玉米秸秆在不同的主轴输入转速下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和受力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在新型压缩装置内的供料区、预压缩过程和主压缩过程中玉米秸秆受到的作用力变化情况。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的Workbench模块完成压块几何模型的建立,并对玉米秸秆在新型压缩装置内的压块成型挤出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出玉米秸秆在压块成型挤出过程中的总变形规律和等效应力分布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于压缩装置的改进设计,是在压辊的圆周外表面两侧设置“渐开线齿”,压辊上的开齿数为84个,齿全高为5mm,轴向厚度为1.5mm;为使压辊与环模平稳配合,同时对环模孔上方进行改进,得到其与改进后的压辊的几何关系,楔形块的开槽深度为5mm,楔形块的开槽宽度为1.7mm。(2)在新型压缩装置内的供料区中,压辊上的“渐开线齿”对玉米秸秆主要起推动作用;在预压缩过程中,随着秸秆物料的增多以及两者之间摩擦力的增大,压辊施与玉米秸秆的推动力变为滚动摩擦力;在主压缩过程中,玉米秸秆在环模孔锥形区域内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其受到的压辊上“渐开线齿”的挤压力,秸秆物料被逐渐压进模孔,此时压力值在小范围内波动并逐渐趋于平稳。(3)当玉米秸秆受压辊上“渐开线齿”的挤压依次通过模孔的锥形区上部、根部及成型腔时,秸秆的总变形和等效应力值随着时间呈增长趋势,并且靠近环模孔内壁的变形幅度和应力最大值分布都明显高于秸秆心部,两者在玉米秸秆通过环模孔口锥形区域后进入到成型腔内达到最大值并保持在一定水平范围内。
陈雪晗[7](2021)在《新旧共生理念下的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能在保留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核及其建筑完整性的同时符合现在或未来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是寻找历史建筑发展方向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开发目前已由“规模扩张”逐渐向“品质提升”转变,历史建筑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探讨其保护与再利用,一方面是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另一方面则是为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延续与创新提供了机遇。而意大利作为在建筑遗产保护及再利用方面有深厚研究基础的国家,战后经历过与我国相似的建设发展历史阶段,本文通过实际案例,调研分析、归纳意大利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对于新旧关系的设计思考、设计策略与方法法,可以为我国现代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的处理提供设计思维上的启发和参考借鉴的样本。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的内容:首先通过对意大利大量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梳理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思想发展过程以及当下所采用的运作机制;第二部分,是对所收集的意大利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实践项目进行整理、分类及分析,并从中筛选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再利用案例,基于现场调研及资料整理,利用3D建模及图解分析从建筑概况、历史变迁、保护理念与手法、功能空间、材料及细部、周边环境关联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再次,文章分析了新旧共生理念与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之间的关联,总结历史建筑的共生界面及新旧共生模式;最后,结合前文分析内容,对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策略进行详细的论述,根据意大利的经验对我国目前的历史建筑再利用领域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总体而言,本文以新旧共生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研究导向逐层推导,通过对多个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杰出案例进行系统的剖析,总结处理新旧关系的意大利理念、设计策略及方法,以期为今后我国历史建筑再生设计提供实践依据及借鉴意义。
范俊逸[8](2021)在《西安三桥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安,作为拥有着百年工业发展的城市。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初期,带动了社会进程的加快,使各个工业片区周围快速聚集人口,相应地形成一些为工业生产而服务的家属院、学校、商场、医院、菜市场、体育场和演播厅等人居配套,这些小社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城市布局。但在新时代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赋予了人们对城市发展的新定义,“微更新”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即通过微小的手段调整改善局部环境,挖掘区域空间潜力,刺激整个区域的活力再生。而这一问题的瓶颈在于大体量推倒重新建设不符合当前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如何运用微更新理念在不破坏社区亲和力的同时改善社区居住环境,保留社区工业文化。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我们要解决早期规划建设的老工业社区人居环境用以满足于当下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其次,在当下老工业社区和微更新结合的研究成果中要形成一定的实践应用体系,在保留老工业社区的历史遗迹和工业文脉的同时满足当代社会建设需求。本文以西安三桥车辆厂为例,进行了老工业社区人居环境微更新策略性研究,在现有环境基础上,通过对场地的合理渐进式微小调整,结合本土老工业特色元素,改善居民当下居住环境,最终形成集安全,便利,温馨,文化,活力于一体的老工业社区。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相关案例分析和概念界定。本文以西安老工业社区为研究对象,环境微更新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遵循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手法,结合工业文化和社区大环境,形成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的设计研究策略。(2)运用归纳分析法,通过对西安三桥车辆厂老工业社区的调研数据分析,归纳西安本土老工业社区的政策和发展现状,总结西安老工业社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西安三桥车辆厂老工业社区中景观问题以及保护更新措施,明确的论证了老工业社区景观改造的可行性和价值意义。(3)通过实例研究法,对三桥车辆厂社区场地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考量,运用上述的微更新设计策略,对场地进行规划设计,并形成一定的老工业社区设计体系,为今后老工业社区微更新提供设计借鉴依据。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推动对老工业社区人居环境微更新的理论研究,将老旧社区微更新和本土工业文脉相结合、居民参与性以及空间多功能性体现相结合,丰富了国内老工业社区微更新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为当前西安老工业社区环境的更新提供实践案例借鉴,通过对西安老工业社区的历史研究与发展分析,最终以实践案例进行设计策略的应用,为相关类型的社区改造提升提供参考价值。
钟美琳[9](2021)在《基于“场所-事件”理论的工业遗产更新策略研究 ——以安源煤矿为例》文中提出工业在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工业在转型过程中,原本的产业功能将不复存在,而它们往往占据城市中比较重要的地理位置,占有许多便利资源,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不可能直接废弃。作为资源型城市,安源因煤而生,以煤而兴。煤矿一度是萍乡的支柱性产业。资源枯竭,城市面临转型问题,工业遗产亟需更新。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基于“场所—事件”等城市更新理论的研究梳理,以安源煤矿的历史文化与工业遗迹遗存等为研究对象,在对工业遗存进行实地调研观察梳理的基础上,通过访谈记录、填写调研问卷等形式深入一线,了解市民游客等对安源煤矿和红色文化的真实记忆与未来发展的真实需求。进行问卷数据处理分析之后得出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模式及开发再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提炼可借鉴的资源型城市更新发展的相关内容及研究思路;安源煤矿区位条件、地形地貌、工业遗产现状、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与文献资料等进行问卷访谈与实地调研分析;提取安源煤矿中有价值的场所事件进行梳理,探索工业遗产价值,基于场所事件分析,探究安源煤矿资源的价值;空间的梳理与重构,安源煤矿工业时期事件的再现与充满归属感的空间场所的营造。结合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打造安源煤矿工业遗产的深层价值与文化内涵;空间共生关系的梳理、探讨实现空间共生的可能性以及在实现空间共生中如何更好地做到形式的嬗变、图腾化的处理和更新过程中如何运用去工业化的处理手法、打造地域特色为遗产空间注入新的活力、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本研究从历史价值与场所事件分析、空间关系初步梳理、提取建筑、景观、文化、产业等要素分析,探讨实现事件挖掘、空间重塑与价值提升、地域特色保持和活力再生等策略,从保护工业遗存、建筑景观,挖掘场所事件,重构空间提升价值与保持地域特色、激发场所活力等方面着手推进安源煤矿工业遗产融入城市空间。分级分类保护“母体”场所,工业遗产与红色文化数控耦合,处理好各要素相互之间共生关系,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资源,传承和延续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为资源型工业遗存地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城市的更新融合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提供有效的助益。
韩璐[10](2021)在《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镇化进程的冲击下,乡村建筑闲置已成为普遍问题。面对当前乡村粗放的建设现状以及乡村发展的切实需要,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旨在激活乡村闲置建筑为首的资源闲置问题。王上村作为杨陵区乡村振兴建设示范村,在建设中同样面临着村庄中数目众多的建筑资源闲置问题,闲置的公共建筑资源虽然不似传统村落中有着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性建筑,但依然有其自身特定的意义。当前,如何立足于村庄发展对村庄的闲置公共建筑资源制定适宜的改建再用方法,成为当下王上村空间建设与村庄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改建与再利用的实践及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了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现状调查、价值判断、实例的设计与实践以及改建与再利用的方法提取四部分内容。首先,全面了解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的历史背景以及现状使用情况,从中选取用于改建再用的建筑个案予以详细研究,结合建筑的特征以及现状综合性能的分析结果,提取价值特征,明确改建与再利用实施的依据。其次,对现状调查中选取的村小教工东楼、村大礼堂以及村小南北学堂三组闲置公共建筑的具体实践予以总结,梳理从设计到实践,再到反思总结的全过程,涵盖现状研究、设计原则、策略研究、方案设计以及施工建造多重环节、多个阶段。最后,依据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实践,结合价值判断梳理出延续、传承、引导以及循环的改建再用原则,建立全面系统化的改建再用理念,再依据实践对象梳理出三种现存状态类型(基本完整、较为完整、非完整)分类构建出保护修补、整治置换与分解重构三种改建再用模式,以及功能空间、结构体系、形式要素、场地环境以及营造技艺五个方面的改建再用手法,形成完善的方法体系。研究主要结论:一是通过对现状建立精准的认知,从中提炼出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具有物质功能、文化传承、情感记忆以及经济资源四个方面的价值,明确了围绕价值体系展开相应设计与实践的路径;二是在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实践中具有立足于建筑本体、统筹村庄发展与既有资源的特点,建立了全面系统化的改建与再利用理念;三是在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的改建再利用实践中,针对不同建筑的现状情况与价值构成,构建出分类改建与再利用的模式,并结合建筑的五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手法,形成了指导设计与实践的方法体系。
二、XJII图示装置的新用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JII图示装置的新用途(论文提纲范文)
(5)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环模式秸秆压块机压缩装置改进与压缩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压块机研究现状 |
1.2.2 压缩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案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案 |
1.6 技术路线 |
2 环模式秸秆压块机的建模与分析 |
2.1 总体结构 |
2.2 压缩装置 |
2.2.1 压辊的结构 |
2.2.2 环模的结构 |
2.3 工作原理 |
2.4 影响因素 |
2.5 机理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环模式秸秆压块机压缩装置的改进设计 |
3.1 对于压辊 |
3.1.1 压辊的结构改进 |
3.1.2 压辊的加工建议 |
3.2 对于环模(关于配合) |
3.2.1 环模的结构改进 |
3.2.2 环模的加工建议 |
3.3 针对9YK-0.4D型环模式秸秆压块机的改进 |
3.3.1 压辊的改进设计 |
3.3.2 压辊改进前后的对比 |
3.3.3 环模的改进设计 |
3.3.4 环模改进前后的对比 |
3.3.5 新型压缩装置的重新装配 |
3.4 本章小结 |
4 玉米秸秆压缩过程仿真分析 |
4.1 玉米秸秆物料柔性体建模 |
4.1.1 模型导入 |
4.1.2 建立单元类型 |
4.1.3 添加材料属性 |
4.1.4 对秸秆主体划分网格 |
4.1.5 生成新的模态分析类型 |
4.2 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4.2.1 导入模型 |
4.2.2 材料属性 |
4.2.3 添加运动副约束 |
4.2.4 添加驱动 |
4.2.5 柔性体模型的导入与连接 |
4.2.6 验证动力学模型 |
4.3 玉米秸秆在压缩过程中的仿真分析 |
4.3.1 位移仿真分析 |
4.3.2 速度仿真分析 |
4.3.3 加速度仿真分析 |
4.3.4 主节点受力分析 |
4.3.5 挤压力与位移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玉米秸秆压缩过程有限元分析 |
5.1 压块分析模型的建立 |
5.1.1 压块几何模型的建立 |
5.1.2 定义材料属性 |
5.1.3 网格划分 |
5.1.4 添加约束 |
5.1.5 施加载荷 |
5.2 秸秆在压块成型挤出过程中的有限元分析 |
5.2.1 秸秆在压块成型挤出过程中的总变形规律 |
5.2.2 秸秆在压块成型挤出过程中的等效应力分布规律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新旧共生理念下的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 |
1.1.3 历史建筑再利用中的普遍问题 |
1.1.4 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丰富经验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发展历程 |
2.1 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历史 |
2.1.1 14-16 世纪——“文艺复兴式保护” |
2.1.2 17-18 世纪——其他领域的理论铺垫 |
2.1.3 19-20 世纪初——开始走向现代保护 |
2.1.4 20 世纪以来——历史建筑保护逐渐成熟 |
2.2 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理论的发展与派别 |
2.2.1 语言文献式修复(Philological Restoration) |
2.2.2 历史性修复(Historic Restoration) |
2.2.3 科学性修复(Scientific Restoration) |
2.2.4 批判性修复(Critical Restoration) |
2.3 《威尼斯宪章》之后当代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思想的发展 |
2.3.1 《威尼斯宪章》的内涵与地位 |
2.3.2 当代意大利主流的修复理念 |
2.4 意大利历史建筑的评级与分类标准 |
2.5 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运作机制 |
2.5.1 法律制度 |
2.5.2 管理体系 |
2.5.3 民众意识 |
2.5.4 教育科研 |
2.6 本章小结 |
3.新旧共生与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理论基础 |
3.1 历史建筑的价值构成 |
3.1.1 人文价值 |
3.1.2 科学价值 |
3.1.3 经济价值 |
3.2 新旧共生理念的保护哲学 |
3.2.1 共生理念的内容 |
3.2.2 新旧共生理念的保护哲学 |
3.3 新旧共生界面与模式 |
3.3.1 共生界面 |
3.3.2 新旧空间的共生 |
3.3.3 建筑与文脉的共生 |
3.3.4 建筑与城市的共生 |
3.4 基于新旧共生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特征 |
3.4.1 对历史文本的重新诠释 |
3.4.2 基于功能的持续更新 |
3.4.3 梳理时间的层叠关系 |
3.5 意大利保护与再利用案例梳理 |
3.5.1 案例筛选标准 |
3.5.2 研究对象 |
3.5.3 案例分类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典型案例分析 |
4.1 案例分析说明 |
4.1.1 案例选择 |
4.1.2 案例分析方法与逻辑 |
4.2 里沃利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o d’Arte Contemporanea) |
4.2.1 建筑概况 |
4.2.2 历史变迁 |
4.2.3 保护理念 |
4.2.4 功能空间 |
4.2.5 材料与细部 |
4.2.6 案例小结 |
4.3 普拉达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 |
4.3.1 建筑概况 |
4.3.2 历史变迁 |
4.3.3 保护理念 |
4.3.4 功能空间 |
4.3.5 材料与细部 |
4.3.6 案例小结 |
4.4 维罗纳古堡博物馆(Castelvecchio Museum) |
4.4.1 建筑概况 |
4.4.2 历史变迁 |
4.4.3 保护理念 |
4.4.4 功能空间 |
4.4.5 树立视线中心 |
4.4.6 材料与细部 |
4.4.7 案例小结 |
4.5 波佐利教堂(Tempio Duomo di Pozzuoli) |
4.5.1 建筑概况 |
4.5.2 历史变迁 |
4.5.3 保护理念 |
4.5.4 功能空间 |
4.5.5 材料与细部 |
4.5.6 其他参赛作品分析 |
4.5.7 案例小结 |
4.6 锡拉库扎老市场(Ex Mercato Copreto di Ortigia) |
4.6.1 建筑概况 |
4.6.2 历史变迁 |
4.6.3 老市场与遗址的关系 |
4.6.4 功能空间 |
4.6.5 材料与细部 |
4.6.6 案例小结 |
4.7 圣·米歇尔综合体(San Michele in Borgo) |
4.7.1 建筑概况 |
4.7.2 历史变迁 |
4.7.3 保护理念 |
4.7.4 对于城市肌理的织补 |
4.7.5 功能空间 |
4.7.6 材料与细部 |
4.7.7 案例小结 |
4.8 穆拉特综合体(Le Murate) |
4.8.1 建筑概况 |
4.8.2 历史变迁 |
4.8.3 保护理念 |
4.8.4 功能空间 |
4.8.5 材料与细部 |
4.8.6 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处理 |
4.8.7 案例小结 |
4.9 阿特密斯展厅(Accesso Agli Scavi dell’Artemision) |
4.9.1 建筑概况 |
4.9.2 历史变迁 |
4.9.3 功能空间 |
4.9.4 历史环境共生关系 |
4.9.5 城市肌理延续 |
4.9.6 材料与细部 |
4.9.7 案例小结 |
4.10 本章小结 |
5.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方法 |
5.1 现存旧有部分的保护及展示方法 |
5.1.1 历史信息的梳理 |
5.1.2 对现存部分的保护措施 |
5.1.3 对现存部分的展示方法 |
5.2 空间关联——新旧空间共生 |
5.2.1 空间嵌入式 |
5.2.2 空间覆盖式 |
5.2.3 空间叠加式 |
5.2.4 空间并置式 |
5.3 形式相容——建筑与文脉共生 |
5.3.1 建筑形式转译类化 |
5.3.2 新旧材质关联 |
5.3.3 场景延续再现 |
5.4 肌理织补——建筑与城市共生 |
5.4.1 城市肌理缝合 |
5.4.2 城市界面重构及引导 |
5.4.3 公共空间渗透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相关领域的建议 |
6.2.1 现存的问题 |
6.2.2 对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相关的方法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中的不足 |
6.3.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8)西安三桥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
1.4.2 国内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及案例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提出 |
2.1.1 更新与微更新 |
2.1.2 老工业社区 |
2.1.3 社区文化 |
2.2 老工业社区微更新案例分析 |
2.2.1 国外案例 |
2.2.2 国内案例 |
2.3 老工业社区微更新的必要性和价值 |
2.3.1 传统更新和微更新的对比 |
2.3.2 微更新的必要性 |
2.3.3 微更新的价值 |
2.4 本章小结 |
3.西安市内老工业社区起源及发展 |
3.1 西安老工业社区发展背景阐述 |
3.1.1 西安市工业建设开端 |
3.1.2 西安市老工业社区发展历程 |
3.1.3 西安老工业社区的现状分布 |
3.2 当下西安老工业社区改造存在的问题 |
3.2.1 改造结构失衡破坏社区关系 |
3.2.2 多次施工影响居民生活 |
3.2.3 盲目跟风的套娃式改造 |
3.3 西安老工业社区微更新的政策背景 |
3.3.1 微更新标准 |
3.3.2 微更新理念 |
3.4 西安老工业社区微更新模式及发展趋势 |
3.4.1 西安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的模式 |
3.4.2 西安老工业社区景观的发展趋势 |
3.5 本章小结 |
4.西安三桥老工业社区历史与现状 |
4.1 三桥老工业社区的历史背景 |
4.2 三桥老工业社区的场地研究价值 |
4.3 西安三桥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公众调研 |
4.3.1 社区公众调研 |
4.3.2 实地考察内容 |
4.3.3 三桥社区的现状问题 |
4.3.4 三桥产业园的规划政策 |
4.4 三桥车辆厂微更新可行性分析 |
4.4.1 用地适应性评价 |
4.4.2 人口密度分析 |
4.4.3 建筑分析 |
4.4.4 居住环境分析 |
4.4.5 微更新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西安三桥老工社区景观微更新策略 |
5.1 影响西安老工业社区微更新的因素 |
5.1.1 城市快速的发展 |
5.1.2 人民需求的加深 |
5.1.3 工业文脉的传承 |
5.2 微更新改造原则 |
5.2.1 先基础后提升、经济适用原则 |
5.2.2 对于传统工业文化传承与保护 |
5.2.3 前瞻性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4 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激发社区活力 |
5.2.5 鼓励居民自下而上参与改造过程 |
5.2.6 适老性改造满足老龄化需求 |
5.3 微更新改造方法 |
5.3.1 因地制宜的规划 |
5.3.2 传承记忆的文化 |
5.3.3 旧物焕活的情怀 |
5.3.4 多功能空间共享 |
5.4 三桥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措施 |
5.4.1 合理规划道路及停车区域 |
5.4.2 增加社区绿化面积 |
5.4.3 公共空间的重构 |
5.4.4 建筑外立面的优化 |
5.4.5 社区安防品质的提升 |
5.4.6 社区基础设施及景观小品的提升 |
5.5 微更新需规避的问题 |
5.5.1 简单处理的微更新 |
5.5.2 毫无作为的边缘化 |
5.5.3 改善模式的套娃化 |
5.6 三桥老工业社区微更新改造实践 |
5.6.1 社区入口 |
5.6.2 街道 |
5.6.3 厂区入口 |
5.6.4 居住区 |
5.6.5 学校门口 |
5.6.6 菜市场 |
6.结论 |
6.1 总述 |
6.2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6.2.1 主要结论 |
6.2.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 |
6.4 未来研究的拓展与完善 |
附录1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2 问卷调查 |
附录3 图表目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场所-事件”理论的工业遗产更新策略研究 ——以安源煤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工业遗产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工业遗产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工业遗产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特色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城市更新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市更新 |
2.1.2 场所精神 |
2.1.3 历史文脉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场所事件理论 |
2.2.2 现代建筑运动的功能分区理论 |
2.2.3 简·雅各布斯与城市多样性 |
2.2.4 科林·罗的拼贴城市理论——城市复杂性与多元性的催生 |
2.2.5 阿尔多罗西的城市“母体”理论 |
2.2.6 共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场所—事件”的安源煤矿遗产资源分析 |
3.1 安源煤矿概况 |
3.1.1 历史沿革 |
3.1.2 区位分析 |
3.1.3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 |
3.2 安源煤矿“场所—事件”资源及其价值分析 |
3.2.1 安源煤矿遗产概况 |
3.2.2 安源煤矿重要场所事件概况 |
3.2.3 安源煤矿“场所—事件”资源分布 |
3.2.4 安源煤矿“场所-事件”价值分析 |
3.3 安源煤矿工业遗产及红色文化传承更新需求分析 |
3.3.1 安源煤矿工业遗产更新需求分析 |
3.3.2 安源煤矿红色历史文化传承需求分析 |
3.4 安源煤矿工业遗产活化要素解析 |
3.4.1 建筑要素 |
3.4.2 景观要素 |
3.4.3 文化要素 |
3.4.4 产业要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更新策略之分级分类保护“母体”场所 |
4.1 分级分类保护“母体”场所 |
4.1.1 调研摸查,确定保护价值和标准 |
4.1.2 分级分类保护 |
4.2 保护核心遗址群 |
4.2.1 保护修缮文物建筑 |
4.2.2 拆除破败建筑 |
4.2.3 建筑景观环境共生 |
4.3 构建分级分区步行体系 |
4.3.1 构建纯步行体系 |
4.3.2 规划景区停车场 |
4.3.3 绿地系统与景观环境微更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更新策略之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及活化要素 |
5.1 史料研究与挖掘事件价值 |
5.1.1 史料研究与挖掘场所事件 |
5.1.2 呈现历史事件信息 |
5.1.3 设定主题定位 |
5.2 空间重构 |
5.2.1 重构空间 |
5.2.2 设置体验情节 |
5.3 激活要素提升价值 |
5.3.1 激活要素 |
5.3.2 多元场所功能丰富多样空间体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更新策略之和谐共生 |
6.1 延续场所精神,传承历史文脉 |
6.1.1 延续场所精神 |
6.1.2 传承历史文脉 |
6.2 更新中的“去”与“留” |
6.2.1 去工业化手法 |
6.2.2 形式的嬗变与图腾化 |
6.2.3 新旧元素共荣共生 |
6.3 摆正政与企位置 |
6.3.1 政府主导 |
6.3.2 企业担当 |
6.3.3 政府与企业多方合力保护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反思总结与未来展望 |
7.1 反思总结,不足之处 |
7.1.1 反思总结 |
7.1.2 不足之处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附表 |
附表一:2020 年之前江西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和中国工业遗产名录 |
附表二:安源煤矿主要建筑遗存现状情况 |
附表三:地形坡度分析表 |
附表四:安源周边景观元素分析 |
附录 |
附录一:萍乡市工业遗产与工业旅游调查问卷 |
附录二:萍乡市红色资源调查问卷 |
(10)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项目背景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释义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2 相关概念释义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对象调查: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现状调查 |
2.1 村庄基本情况介绍 |
2.1.1 村庄概况 |
2.1.2 历史文化 |
2.1.3 发展资源 |
2.2 村庄闲置公共建筑概况 |
2.2.1 公共建筑的定义 |
2.2.2 乡村公共建筑的类型 |
2.2.3 王上村公共建筑的类型 |
2.2.4 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概况 |
2.3 村庄闲置公共建筑特征 |
2.3.1 村大礼堂 |
2.3.2 村小南北学堂 |
2.3.3 村小教工东楼 |
2.4 本章小结 |
3 现状解析: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价值判断 |
3.1 现状分析 |
3.1.1 现状综合分析 |
3.1.2 当前存在问题 |
3.1.3 困境成因剖析 |
3.2 价值分析 |
3.2.1 明确动因 |
3.2.2 设定目标 |
3.2.3 价值提取 |
3.3 价值构成 |
3.3.1 物质功能价值 |
3.3.2 文化传承价值 |
3.3.3 情感记忆价值 |
3.3.4 经济资源价值 |
3.4 本章小结 |
4 营建实践: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实践总结 |
4.1 项目建设概况 |
4.1.1 规划背景 |
4.1.2 项目定位 |
4.1.3 设计范围 |
4.2 整体方案概述 |
4.2.1 设计理念 |
4.2.2 项目策划 |
4.2.3 整体布局 |
4.3 改建再用实践 |
4.3.1 村小教工东楼 |
4.3.2 村大礼堂 |
4.3.3 村小南北学堂 |
4.3.4 建筑单体与场地环境 |
4.4 建成效果 |
4.4.1 建成效果 |
4.4.2 使用情况 |
4.4.3 运营维护 |
4.5 建设成效 |
4.5.1 功能复合的建筑空间 |
4.5.2 村庄发展的空间载体 |
4.5.3 乡村建设的示范影响 |
4.5.4 兼顾多重效益及实现 |
4.5.5 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
4.6 实践反思 |
4.6.1 参与主体认知差异 |
4.6.2 建设模式存在局限 |
4.6.3 施工细节尚待完善 |
4.7 本章小结 |
5 方法提取: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方法总结 |
5.1 改建与再利用的原则 |
5.1.1 延续乡村文化脉络 |
5.1.2 传承乡土情感记忆 |
5.1.3 引导乡村复兴发展 |
5.1.4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
5.2 改建与再利用的理念 |
5.3 改建与再利用的模式 |
5.3.1 保护修补 |
5.3.2 整治置换 |
5.3.3 分解重构 |
5.3.4 三种模式的关联 |
5.4 改建与再利用的手法 |
5.4.1 功能空间的重组与扩充 |
5.4.2 结构体系的加固与更新 |
5.4.3 形式要素的保留与对抗 |
5.4.4 外部环境的聚合与扩展 |
5.4.5 建造技艺的当代解读与传承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思考与启示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四、XJII图示装置的新用途(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活化培养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 徐铭徽.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发电厂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利用中生态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例[D]. 范晓茜.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 [3]基于渔船的海上民宿设计研究[D]. 黄旭麟.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基于旧工业园改造的高新技术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朱文敏.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5]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6]环模式秸秆压块机压缩装置改进与压缩过程分析[D]. 杜海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7]新旧共生理念下的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案例研究[D]. 陈雪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西安三桥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策略研究[D]. 范俊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基于“场所-事件”理论的工业遗产更新策略研究 ——以安源煤矿为例[D]. 钟美琳.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10]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研究[D]. 韩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