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量误差和有效数字的确定(3)(论文文献综述)
牟春梅,杨警,范兰杨,吴浩杰[1](2021)在《基于图像技术的三轴土样径向变形测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常规三轴试验中,由于端部约束的影响难以实现对三轴土样变形的准确测量。将图像测量技术运用于土样的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中,能够有效地克服常规三轴试验的不足,实现非接触式的三轴土样变形测量。通过已知尺寸的圆柱体在压力室内和压力室外的测量,对有机玻璃压力室和压力室内水介质引起的折射问题引入了折射系数进行修正。结果表明:(1)通过图像测量方法能够有效克服端部约束对土样变形的影响;(2)折射效应对土样的径向变形的影响比较大,对轴向变形的影响非常小,且折射修正系数为1.205,对折射效应引起的测量误差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小,其绝对测量误差为±0.17 mm。图像测量得到三轴土样的偏应力要小于常规测量值,常规测量方法得到的土体强度偏大。
赵旭,苏中,李连鹏,刘福朝,刘宁,余浩[2](2021)在《脉冲激光飞行时间测距误差补偿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脉冲激光飞行时间测距(TOFR)是激光测距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工业精密测量、机器人自主运动、无人飞行器控制等领域应用广泛。由于背景噪声、测量电路电学环境、回波脉冲上升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脉冲激光飞行时间测量通常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引起测距精度降低的问题。首先介绍了脉冲激光TOFR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脉冲激光TOFR过程中飞行时间测量误差的形成原因并对误差进行分类。梳理了飞行时间测量误差的各类误差补偿方法及相关最新研究成果,最后总结了现阶段脉冲激光TOFR误差补偿面临的挑战。
王雪松,王占领,庞晨,李永祯[3](2021)在《极化相控阵雷达技术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具有极化测量能力的相控阵雷达是世界强国用于导弹防御、空间监视等战略领域的尖端精密雷达,是军用雷达技术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近年来,在精确制导、微波遥感和气象观测等领域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极化相控阵雷达,部分雷达系统已成为行业标杆。该文梳理了极化相控阵雷达在各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系统研制情况,综述了极化测量误差校正、天线方向图重构、极化方向图综合等关乎极化信息精确获取的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极化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邹翔,张轩豪,王延珺,潘兵[4](2021)在《DVC中内部散斑质量评价及计算体素点的优化选择》文中认为数字体图像相关方法 (digital volume correlation, DVC)是一种可测量物体内部三维全场变形的先进实验力学测试技术,通过分析由体图像成像设备(如X-ray CT)获取的物体变形前后的三维体图像, DVC可获得物体内部具有亚体素精度的三维变形信息.在应用DVC测量内部变形时,被测试样体图像的内部散斑质量对其测量精度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DVC算法位移测量误差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实验两方面证实了DVC的位移测量误差与计算子体块的灰度梯度平方和(sum of square subvolume intensity gradient, SSSIG)值呈负相关关系,即:计算子体块的SSSIG值越大,其位移测量精度越高,因此SSSIG可用于体图像内部散斑质量的定量评价.尽管直接增加计算子体块尺寸可以增加SSSIG,但是较大计算子体块内更多的计算点会导致计算量的显着增加.为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一种计算体素点优化选择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计算子体块中灰度梯度较小的体素点剔除出计算,以实现在增大计算子体块尺寸的同时不会显着增加计算量.模拟和真实实验结果显示了该计算体素点优化选择方法的有效性.
张洁,张祥瑞,何国强,尹孝辉[5](2021)在《DP780高强钢电阻焊接头维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文中认为采用430SVD型数显显微硬度计,通过直接评定法对DP780高强钢电阻焊接头的母材、热影响区及焊缝区分别进行了维氏硬度试验,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并对维氏硬度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该DP780高强钢电阻焊接头母材、热影响区及焊缝区维氏硬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9,9,10 HV,均满足GB/T 4340.2—2012中表5要求的硬度计最大允许误差,该维氏硬度检测方法、检验水平能够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与硬度计本身硬件设施误差相比,压痕对角线长度的测量对合成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影响更大。
陈敏鑫[6](2021)在《基于降维和深度学习方法的温度分布重建》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化石燃料燃烧仍然是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形式。随着“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火力发电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深入挖掘燃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潜力是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的有效手段,也是火力发电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燃烧过程中,温度表征了能量转化与传输的状态。快速、准确地获取温度信息有利于优化燃烧状态、提升燃烧效率、控制污染物生成。因此,开展温度分布信息检测的相关研究工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围绕使用少量温度测量数据即可快速、准确地获取温度分布信息的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基于降维和深度学习方法的温度分布重建算法。在梳理现有温度分布信息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借鉴现有方法研究经验并结合实际温度分布检测需求,将数据降维方法以及深度学习方法引入温度分布重建研究工作,结合计算方法以及测量方法的优点,提出了全新的温度分布重建算法。应用典型温度分布数值模型计算数据以及甲烷燃烧仿真模型计算数据对重建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与论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应用少量温度测量数据即可快速、准确地实现温度分布重建,证明了将重建算法应用于温度分布信息检测工作的可行性。(2)提出温度分布重建计算参数优化方法。在确定温度分布重建算法的有效性后,为了进一步提升算法精度以及算法稳定性,应用甲烷燃烧模拟仿真数据以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对重建计算过程中的特征向量数目、核心张量维数等关键参数进行分析与优化,确定了重建计算参数与重建精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重建计算参数优化方法。计算参数优化后,重建算法的计算精度以及稳定性有了明显提升。(3)针对先验数据存在偏差的问题,完善温度分布重建算法计算流程。分析在先验数据与实验数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应用所提算法进行温度分布重建计算的意义。并针对这一问题优化重建计算步骤,完善温度分布重建算法计算流程,提升算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将实验数据应用于重建计算过程,分析重建算法在甲烷燃烧温度分布重建工作中的计算效果。对比重建数据与实验数据可知,在先验数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算法同样能够较为准确的获取温度分布数据,说明了重建算法在实际中的实用价值。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并建立了基于降维和深度学习方法的温度分布重建算法。实现了使用少量温度测量数据即可快速、准确地获取温度分布信息的研究目标,为温度分布信息检测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王雷[7](2021)在《飞机载荷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飞机作为常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民用和军用领域被广泛使用。这要求飞机在设计过程中要留有充裕的结构强度余量,以保证飞机在恶劣大气环境和不同飞行姿态等极端条件下,其实际承受载荷满足设计的结构强度要求。飞机载荷试验旨在获取飞机的真实受载情况,为飞机结构强度设计提供依据。设计荷载不足将导致飞机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相反,设计载荷余量过大会影响飞机机动性能,增加制造成本。所以飞机载荷试验对飞机的设计及制造至关重要。飞机载荷试验的目的是获取飞机主要结构部件的载荷分布情况。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在测量点上分布传感器,通过获取飞机结构变形继而计算与载荷的数学关系,利用数学关系获得实际飞机载荷。由于试验时需在被测部件上大量布设测量点,因此大量线缆的布设会增加试验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并基于应变法设计对应的应变测量无线节点。考虑到环境温度对载荷测量的影响,本文同时设计有温度测量无线节点来补偿实际测量点处的应变数据。为满足大量数据采集的要求,本文依据ZigBee的组网特点设计有主机节点实现对各个测量节点的控制和数据传输等功能。为了便于数据的处理与管理,本文同时设计有上位机软件用于数据接收、存储、显示以及导出等功能。这些数据可以为载荷方程的建立提供原始数据。经测试,本文设计的飞机载荷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功能能够稳定运行,包括数据传输功能、应变测量功能、温度测量功能、数据存储功能、多通道测量功能。该系统不仅能够大大提高飞机载荷试验中线缆的布设效率,提高可靠性,而且能够减小传感器测量信号远距离传输的干扰问题。该方法对于其它多测量点的场合同样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贠慧敏[8](2021)在《单频固体激光Mach-Zehnder干涉仪微振动测量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道路桥梁和健康医疗等领域,需要对振动进行高精度的测量。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以其分辨率高、测量范围广、响应速度快和非接触式测量等许多优点,在现代测振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采用二极管泵浦1064 nm单频固体激光器作为光源,设计了一种基于Mach-Zehnder干涉仪结构的微振动测量系统研究方案,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概述了激光多普勒外差干涉振动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激光外差干涉振动测量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1064 nm单频固体激光双移频器Mach-Zehnder干涉仪微振动测量系统研究方案,建立了激光多普勒振动信号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第二,建立了 1064 nm单频固体激光双移频器Mach-Zehnder干涉仪微振动测量光学实验系统,获得了激光外差干涉信号,研究了该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第三,设计了激光外差干涉信号放大、滤波等调理电路模块,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调理电路合理可行。第四,设计了基于FPGA的信号采集与传输系统及外差干涉振动测量算法,并对微振动实验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微振动信号的频率和振幅测量结果。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微振动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的测量范围分别为10~200 Hz和0~15μm。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振动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的相对测量误差分别小于0.22%和3.85%,理论分析了影响微振动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本论文设计的1064 nm单频固体激光Mach-Zehnder干涉仪微振动测量系统研究方案是可行的,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微振动测量技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明晨[9](2021)在《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检定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
侯文琦[10](2021)在《朗缪尔探针在射频离子源中的测量误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测量误差和有效数字的确定(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量误差和有效数字的确定(3)(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图像技术的三轴土样径向变形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图像测量技术 |
1.1 世界坐标系的建立以及三维模型重构原理 |
1.2 图像测量技术的测量精度 |
2 图像测量折射误差修正 |
3 基于图像测量的红黏土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 |
3.1 试验方案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4 结论 |
(2)脉冲激光飞行时间测距误差补偿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测距原理及测量误差 |
2.1 测距原理 |
2.2 测量误差 |
2.2.1 计时误差 |
2.2.2 走离误差 |
2.2.3 时间抖动 |
3 脉冲激光测距误差补偿方法 |
3.1 计时误差补偿 |
3.2 走离误差补偿 |
3.3 时间抖动误差补偿 |
4 测距误差补偿面临的挑战 |
5 结论 |
(3)极化相控阵雷达技术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极化相控阵雷达的发展 |
1.1 气象观测领域 |
1.2 射电天文领域 |
1.3 微波遥感领域 |
1.4 防空反导领域 |
1.5 精确制导领域 |
2 相控阵雷达的极化测量关键技术 |
2.1 极化测量误差校正技术 |
(1)减少误差源方面 |
(2)测量误差校正方面 |
2.2 天线方向图重构技术 |
(1)从主平面二维到完整二维 |
(2)从稀疏三维到完整三维 |
2.3 极化方向图综合技术 |
(1)窄带情况 |
(2)宽带情况 |
3 未来展望 |
3.1 低成本极化相控阵技术 |
3.2 氮化镓半导体技术 |
3.3 极化信息挖掘新技术 |
4 结束语 |
(5)DP780高强钢电阻焊接头维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1 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
2 建立数学模型 |
3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3.1 母材维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3.1.1 分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
(1) 两压痕对角线长度算数平均值d的测量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u1(d) |
(2) 压痕测量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u2(d) |
(3) 硬度计加载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UE |
(4) 数值修约引入的不确定度Urou |
3.1.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HV) |
3.1.3 拓展不确定度评定 |
3.1.4 置信区间 |
3.2 热影响区维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3.2.1 分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
(1) 两压痕对角线长度算数平均值d的测量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u1(d) |
(2) 压痕测量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u2(d) |
(3) 硬度计加载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UE |
(4) 数值修约引入的不确定度Urou |
3.2.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HV) |
3.2.3 拓展不确定度评定 |
3.2.4 置信区间 |
3.3 焊缝区维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3.3.1 分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
(1) 两压痕对角线长度算数平均值d的测量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u1(d) |
(2) 压痕测量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u2(d) |
(3) 硬度计加载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UE |
(4) 数值修约引入的不确定度Urou |
3.3.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HV) |
3.3.3 拓展不确定度评定 |
3.3.4 置信区间 |
4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
5 结论 |
(6)基于降维和深度学习方法的温度分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现有温度分布信息获取方法 |
1.2.1 温度分布信息计算方法 |
1.2.2 温度分布信息测量方法 |
1.2.3 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 |
1.3 数据降维与深度学习方法研究现状 |
1.3.1 数据降维方法研究现状 |
1.3.2 深度学习方法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温度分布重建算法研究 |
2.1 燃烧过程数值仿真研究 |
2.2 二维温度分布重建算法研究 |
2.2.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温度数据重建算法研究 |
2.2.2 基于自编码器的温度数据降噪算法研究 |
2.2.3 二维温度分布重建算法 |
2.3 三维温度分布重建算法研究 |
2.3.1 基于塔克分解的温度数据重建算法研究 |
2.3.2 三维温度分布重建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数值实验的重建算法验证分析 |
3.1 二维温度分布重建分析 |
3.1.1 单峰对称温度分布模型重建 |
3.1.2 单峰偏置温度分布模型重建 |
3.1.3 双峰偏置温度分布模型重建 |
3.1.4 三峰偏置温度分布模型重建 |
3.2 三维温度分布重建分析 |
3.2.1 双峰三维温度分布模型重建 |
3.2.2 三峰三维温度分布模型重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仿真数据的重建算法验证分析 |
4.1 甲烷燃烧值班火焰 |
4.2 数值仿真模型设置 |
4.3 数值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
4.4 温度分布重建研究数据获取 |
4.5 仿真数据重建分析 |
4.5.1 二维温度分布重建 |
4.5.2 三维温度分布重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建算法关键参数优化研究 |
5.1 二维温度分布重建计算参数分析 |
5.1.1 降噪自编码器优化效果分析 |
5.1.2 特征向量对初步重建精度的影响研究 |
5.1.3 测点数量对初步重建精度的影响研究 |
5.1.4 测点布置方式对初步重建精度的影响研究 |
5.1.5 二维温度分布重建算法的优化效果分析 |
5.2 三维温度分布重建计算参数分析 |
5.2.1 核心张量维数对初步重建精度的影响研究 |
5.2.2 三维温度分布重建算法的优化效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数据重建分析 |
6.1 实验数据重建前处理 |
6.1.1 实验数据重建问题分析 |
6.1.2 实验数据重建参数前处理研究 |
6.2 实验数据重建结果分析 |
6.2.1 实验数据二维温度分布重建分析 |
6.2.2 实验数据三维温度分布重建分析 |
6.3 实验数据重建计算流程总结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飞机载荷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测试原理及方案设计 |
2.1 载荷测试方法概述 |
2.2 无线通信基本理论 |
2.3 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
2.4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2.5 系统研制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3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设计概述 |
3.2 系统硬件功能划分 |
3.3 电源管理电路设计 |
3.4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4.1 应变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4.2 温度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5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
3.6 MCU电路设计 |
3.7 通信电路设计 |
3.8 授时电路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4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设计概述 |
4.2 系统软件功能划分 |
4.3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4.3.1 应变测量节点程序设计 |
4.3.2 温度测量节点程序设计 |
4.3.3 主机节点程序设计 |
4.3.4 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验证与误差分析 |
5.1 实验前期准备 |
5.1.1 电路连通性检查 |
5.1.2 硬件通电检查 |
5.2 系统功能验证 |
5.2.1 调零电路输出功能验证 |
5.2.2 存储电路功能验证 |
5.2.3 系统组网功能验证 |
5.2.4 系统应变采集功能验证 |
5.2.5 系统温度采集功能验证 |
5.3 误差分析 |
5.3.1 通道同步误差分析 |
5.3.2 应变测量误差分析 |
5.3.3 温度测量误差分析 |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单频固体激光Mach-Zehnder干涉仪微振动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激光测振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单频固体激光Mach-Zehnder干涉仪微振动测量方案设计 |
2.1 激光多普勒测量原理 |
2.2 激光相干测量结构 |
2.2.1 迈克尔逊干涉仪 |
2.2.2 马赫-曾德干涉仪 |
2.3 单频固体激光Mach-Zehnder干涉仪微振动测量方案设计 |
2.3.1 激光多普勒外差干涉微振动测量方案设计 |
2.3.2 激光多普勒外差干涉微振动测量理论分析 |
2.4 激光多普勒信号的模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单频固体激光Mach-Zehnder干涉仪微振动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3.1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1.1 同相交流放大电路 |
3.1.2 带通滤波电路 |
3.2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3.3 FPGA设计 |
3.4 SDRAM存储模块设计 |
3.4.1 SDRAM简介 |
3.4.2 SDRAM的控制及时序 |
3.5 数据传输电路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激光多普勒信号的分析与处理 |
4.1 多普勒信号的特性分析 |
4.1.1 多普勒信号的基本形式 |
4.1.2 多普勒信号的特点 |
4.2 多普勒信号处理方法 |
4.3 多普勒信号频率解算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5 单频固体激光Mach-Zehnder干涉仪微振动测量实验研究 |
5.1 实验系统组成 |
5.2 光路系统实验验证 |
5.3 单元模块验证 |
5.3.1 信号调理电路 |
5.3.2 模数转换电路 |
5.3.3 SDRAM验证 |
5.3.4 数据传输电路验证 |
5.4 微振动测量实验研究 |
5.4.1 实验方法 |
5.4.2 振动频率测量与结果分析 |
5.4.3 振动幅值测量与结果分析 |
5.5 振动测量误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测量误差和有效数字的确定(3)(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图像技术的三轴土样径向变形测量[J]. 牟春梅,杨警,范兰杨,吴浩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27)
- [2]脉冲激光飞行时间测距误差补偿技术研究进展[J]. 赵旭,苏中,李连鹏,刘福朝,刘宁,余浩.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1
- [3]极化相控阵雷达技术研究综述[J]. 王雪松,王占领,庞晨,李永祯.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21(04)
- [4]DVC中内部散斑质量评价及计算体素点的优化选择[J]. 邹翔,张轩豪,王延珺,潘兵. 力学学报, 2021(07)
- [5]DP780高强钢电阻焊接头维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 张洁,张祥瑞,何国强,尹孝辉.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1(07)
- [6]基于降维和深度学习方法的温度分布重建[D]. 陈敏鑫.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7]飞机载荷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D]. 王雷.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8]单频固体激光Mach-Zehnder干涉仪微振动测量技术研究[D]. 贠慧敏.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检定系统设计[D]. 魏明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10]朗缪尔探针在射频离子源中的测量误差研究[D]. 侯文琦. 南华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