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医学系列刊物出版梗概(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芳[1](2012)在《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的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摘要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摘要不仅能使作者清楚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有助于审稿人审稿,帮助读者迅速判断文献的主要内容并决定是否有必要阅读全文,还能为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提供便利。英文摘要在国际间进行知识传播以及学术交流与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三十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摘要写作进行了研究,对提高期刊摘要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尚无从翻译视角对学术论文摘要进行系统研究。目的:针对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框架,制定学术论文摘要英译原则,探讨摘要翻译策略,构建摘要翻译模式,以期帮助中国作者掌握摘要写作和翻译规则,提高摘要写译质量,促进学术交流。方法:(1)采用文献法,概括和分析国内外学术论文摘要研究现状以及英译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分析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摘要翻译的指导作用。(2)随机选取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收录的影响因子大于1.0的90种中文期刊,医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各30种,文章发表于2010年1月到2011年9月,从写作规范、宏观结构和语言运用三大方面对其研究型论文英文摘要质量进行调研,并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然后,基于目的论以及国际标准ISO214-1976(E)和国家标准GB6447-86,探讨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原则;从摘要的宏观结构和语言特征入手,探讨其翻译策略;建构学术论文摘要翻译模式,为译者提供较为清晰的翻译思路。结果:(1)国内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写作规范方面的问题、体裁结构要素不全和语步混乱以及语言运用上存在的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不足。(2)功能翻译理论可用于指导学术论文摘要英译。(3)确立了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原则。目的论的“三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是摘要翻译应遵循的“总则”。基于ISO214-1976(E)和GB6447-86有关摘要写作的规范和要求总结而成的“九原则”是摘要翻译遵循的基本原则,即体现摘要的体裁性特点、规范、客观、完整、准确、一致、简洁、正式以及与时共进原则。(4)制定了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策略。基于语步的选词选句策略用于各语步典型词汇和句型翻译;语序调整策略用于定语翻译和状语从句翻译;词类转译策略用于连动式谓语句的英译(确定一个动词,其余动词转换成非谓语动词或介词);时态、语态和人称的选择应以实现摘要各语步的功能为目的以及衔接策略用于语篇翻译,以符合英文表达习惯。(5)构建了一个基于“五步骤”的学术论文摘要语篇翻译模式。该模式由五个“步骤”组成:明确“翻译纲要”、做好译前六项准备工作、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双文本”分析、文本翻译、润色、加工以及对照摘要质量评价表审核译文。结论:功能翻译理论为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目的论的“总则”和基于两“标准”的“九项基本原则”对摘要翻译起到了规范作用;翻译策略有其各自的适用层面;“五步骤”翻译模式能够为译者提供清晰的“图式”。研究局限: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分析不够透彻;选取的样本数量有限。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语篇体裁意识,另一方面可将功能翻译理论引入到学术写作教学中。此外,本研究探讨了关键词的标引和翻译原则。英译关键词应遵循规范性原则、简洁性原则、准确性和一致性原则。
石国桢[2](1983)在《中华医学系列刊物出版梗概》文中认为 中华医学会及其所属分会编辑出版的《中华医学杂志》和有关医学各科杂志,下面统称为中华医学系列刊物。 中华医学系列刊物是我国医学上创刊较早,大多数医学专科都有其专刊,统筹安排,各有则重,学术水平较高的一套医学专业刊物。这一系列刊物报道了我国广大医学科学工
李传斌[3](2001)在《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社会(1835—1937)》文中研究指明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是近代基督教传教事业的一部分,它在近代中国有一个长期的发展、变迁的过程,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与整个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一样,教会医疗事业是一个复杂的外来影响因素。它随西方的扩张而来华,与列强政治有密切联系。作为近代西方文化的载体,教会医疗事业不仅有浓厚的宗教性,而且有浓厚的世俗性。教会医疗事业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它在对中国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又充当了侵略的工具。 但是,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基督教积极进行自我调适。教会医疗事业在调适的过程中出现了合作化、本土化、世俗化的发展趋向。它的政治色彩、宗教色彩日益淡化,它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日益和谐,在中国的现代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动态地考察1835-1937年间教会医疗事业的发展、变迁及其社会影响,进而揭示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全文由引言、正文和余论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和研究状况,并对相关名词作了界定。正文分上下两篇,共有六章。其中上篇由第一、二章组成,主要考察1835-1937年间教会医疗事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变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教会医疗事业的发展特征作了简要分析。下篇由第三、四、五、六章组成,分别探讨了教会医疗事业对近代中国政治、中西文化交流、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医疗与慈善事业的影响。余论部分进一步考察教会医疗事业在华长期存在和起重要作用的原因。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有:(一)在深入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动态地考察了教会医疗事业的发展、变迁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凸现了历史发展的变的特征;(二)在具体研究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如指出合作化、本土化、世俗化是教会医疗事业的主要发展特点;分析了教会医疗事业与晚清教案的复杂关系;探讨了西医传播对近代中国观念、习俗变迁的影响,并特别考察了近代中国人的西医观念的变迁,揭示了近代中国妇女观念、习俗变迁的一些独特层面;认为教会医疗事业促进了中国医疗事业的现代化,它对近代中国红十字的创立和发展有积极作用;(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力求借鉴和运用宗教学、医学史等学科的方法,从交叉学科的新视野对教会医疗事业作动态、系统的研究。
赵小平[4](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提出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牛晨越[5](2019)在《民国前期出版多元化发展研究(1912-193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出版业的不断发展,出版业多元化发展现象已经成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是,目前关于出版业多元化的研究,多以当代出版机构作为研究重点和出发点,很少涉及到民国前期的出版多元化发展。论文以此为切入点,对1912-1931年间的出版多元化发展现象进行了研究,本选题属于断代出版史的专题研究。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多元化发展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研究使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正文部分,论文研究了出版机构的主业多元化,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为例,研究了三大书局出主业多元化特征,并对三者的主业多元化发展方式进行了比较。接下来,论文从出版物形态和出版物内容类型入手,研究了三大书局“书——刊”交融的发展模式;又对当时的报馆和杂志社出版图书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除书局外,其他出版机构的出版物多元化现象。论文对出版机构的跨界多元化做了重点的分析。论文发现,商务印书馆不仅拍摄电影,还在教育培训、制造业等领域有嘱目的成就,跨界多元化发展程度最高。中华书局的跨界多元化发展紧紧围绕主业展开,主要拓展教育领域的产业;世界书局的跨界多元化发展与主业的关联程度最低,主要从事信托事业和地产事业。论文最后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理论方面,论文首先根据媒介生态学理论,对1912年-1931年的出版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借用媒介环境学理论中的补偿媒介理论,对出版业多元化对出版内容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史料方面,论文将1912年-1931年的出版业多元化现象进行了划分,将民国前期出版业的多元化现象划分为主业的多元化、出版物形态的多元化以及跨界多元化三种。最后,文章对1912-1931年间出版业多元化发展现象进行了提炼、总结和归纳。
靳志朋[6](2014)在《文体、国体与国民:近代白话书写研究》文中提出白话书写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如同一面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的多棱镜,折射出国家体制与国民精神的变迁历程。从晚清到民国的白话文运动,发生于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之下,在承接传统白话余脉的同时,大量吸收外来词汇和欧化语法,形成一种新的书写形式。一批文化教育精英与国家部门携手,共同致力于现代白话的普及和推广,使其最终取代文言,成为汉族书面语的主流。这个过程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型国民的塑造,以及中国现代性因素的成长,意义深远,影响长久。白话文体与清末剧烈的政治变动有着密切联系。在改良与革命互相交织、此起彼伏的时代浪潮里,白话报刊、白话传单、白话布告、说唱文学、白话小说等书写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政治舞台上。官方主导的戊戌维新、清末新政、宪政改革、地方自治运动中,它是宣导圣谕、巩固统治的工具;民间有识之士则希望通过白话文字来开启民智、革新社会;活跃于体制外的革命党人,则用它来鼓吹革命、动员民众,争取舆论的支持。可谓各得其所,各便其宜。民国时期白话书写的内容,更明显地反映出国家体制和国民精神的变更。北洋政府阶段的文告宣示了人民主权的国家理念,议会民主的政体形式,扞卫共和的进步信念;白话教科书对中华民国认同的强化,对科学知识的倡导,对新型国民的期待;小学生的作文里流露出求学报国的政治情怀,心系劳苦大众的平民精神,对世风世俗的批判反思;白话体的书信展现的是对民主政治的觉悟,男女平等的伦理精神,追求自主、进步的人生态度。动荡的时局和残酷的战争都不能阻挡中国和中国人走向现代的步伐。民族主义是近代最重要的思潮之一,民族国家是传统王朝体制走向现代国家的必经阶段。在经历清王朝覆灭、民初议会民主政治的失败之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最终以政党国家的形式出现。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国共两党除了两度短暂的合作外,明争暗斗从未停息过,各自以民族革命的唯一合法担当者自居,发动政党宣传机器对民众进行动员。在政党意识形态的支配下,充斥着舆论空间的政党话语强调服从意识、牺牲精神,压抑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尊严,不仅退步到文言话语的表达逻辑,也扭曲了五四思想家对国民启蒙的期许。政党国家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整合,完善了动员机制,使中华民族走出了丧权辱国的泥淖,却使国民精神背离了健康的轨道。纵观中国近代历史,白话书写与中国现代性的成长互为表里,包括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个人权利的实现三大要素。相对于笼统模糊、诗化意象的文言,现代白话可以清晰准确、逻辑条理地进行描述和表达,因而被认为是一种进化的、科学的语言,被赋予正确、应当的涵义;建立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需要统一的国语来强化认同、凝聚共识,客观上促进了白话文运动与国语运动的合流,从而实现共赢;白话便于普通大众掌握阅读和书写的技能,有利于他们受教育权和表达权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白话取代文言是一种时代的选择,顺应了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大趋势。总之,白话书写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形式,具有淋漓尽致的现代气质。它是洞察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一个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国家体制和国民精神的变化。从家国到民国再到党国、从儒家思想到政党话语、从等级森严到大众平等、从道德经验到科学理性,这是一个现代思想理念缓缓开启的过程。
李佳琪[7](2020)在《市井与医疗:《时事画报》医药广告研究》文中提出1905年潘达微、高剑父等人创办的《时事画报》,是广东第一本石印画报,于1913年停刊,共出版142期,现存139期。《时事画报》以其激进的政治性和鲜明的艺术性,不仅在晚清画报史中占有一席之位,刊载的时事新闻和岭南曲艺也引起了史学界的注意。与此同时,画报中的医药广告受到了冷落,鲜有问津。《时事画报》刊登的医药广告共包括285种药品、75条医生诊例和1种医药卫生期刊,其中,285种药品可细分为滋补性药品、治疗性药品和保健性药品。以文献分析为主要研究方式,运用历史学、医学等学科知识,引入“新文化史”的研究视角,解读广告以及配插图像的潜藏语境,勾勒《时事画报》医药广告的全景,以期鸟瞰近代广州医疗文化和疾病谱系的变迁。医疗文化方面,西医东渐后,药品广告的中医元素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西医学术语,在碰撞中,广告中出现了中、西医话语穿插使用的情况,表面上是两种医学找到了接洽的方式,实际上是药品商为了消除公众对西药的疑惧所设下的幌子;另一方面,广告中的药品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滋补品的消费人群一般为社会上层阶级,而用于治疗传染病的药品,购买者多是底层百姓,是公众的一种自发站队,符合布迪厄的“消费分层”理论;《时事画报》的主体受众为乡野妇孺,“中式卫生观”更贴合他们的既往认知,因此,以“卫生”为卖点医药广告,文案中的“卫生”的语义仍多为“保卫生命”,而不是“清洁防疫”,这种“反主流”行为是晚清社会非上位者的一次叛逆,也是近代卫生史的另一图景;热衷于攀附“强种”言论的药品广告,是社会男性个体的一场自救,而专事女性的药品,虽然也套用“文明开化”等话语,但事实上仍停留于身体层面的关怀,并未真正触及“女权主义”。疾病谱系方面,以“瘴气”为主线,结合古今学者对“瘴气”的不同解读,陈说《时事画报》医药广告中出现治疗疟疾、鼠疫、霍乱、水土不服、皮肤病以及防疫等药品的合理性;通过分析用于鸦片戒断的“戒烟药”和治疗梅毒的“花柳药”的组成,发现“戒烟药”加入(类)鸦片成分,可以避免戒毒者在戒断过程中暴毙,而“花柳药”以轻粉(水银)为主要成分,疗效逊色于西方的“606”制剂,但结合文化、经济因素,汞剂“花柳药”更适用于社会下层人群,两种药物的医疗价值应予肯定。将医药广告置于医学专业视阈,着眼于药品的功效,观察到药品广告虽有良善者,但由于文案的措辞模糊和过度书写,极大地危及了购服者的性命安危;此外,《时事画报》75名医生的诊例广告拼凑而成的“就诊名录”和2家施赠西法接生的善堂,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州地区医疗资源的不足,也成为近代医疗体系转型过程中的一条缓冲带,是众多广告中最大的亮点。《时事画报》的医药广告如同一本由社会公众合着的日记,虽然不像政治史、经济史史料一般,叙事恢弘,但藉由本身浓厚的“市井之气”,收容了近代中国的种种,既有逐利背义的蝇营市侩,也有丹心碧血的医界赤子;下至花柳、烟毒等社会疮痍,上而强种图存的维新自救。人们总能从纷纭的广告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安放自己的焦虑与诉求。医药广告不具深意鸿旨,但它用自己的方式刻绘民生百态,搭建了一个由芸芸众生共同主演的舞台,阳春白雪,巴人下里,展现了清末民初真实的生活场景。
郑钧正[8](2015)在《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的历史演进梗概》文中研究表明此文着眼于电离辐射防护学科建设需要,力图较系统地追踪与评述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历史沿革的主要大事。着重从开创我国核科学技术新时代的需要、从培养亟需相关专业人才抓起、建立与健全国家有关主管机构和相应防护管理体制、设立与发展各系统相关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单位、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的电离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体系,以及成立相关专科学会和创办防护专业杂志促进繁荣学术交流等方面,扼要评述数十年来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的历史演进梗概。最后挂一漏万地概览电离辐射防护领域取得的主要丰硕成果,旨在激励今后更好继往开来。兹基于抛砖引玉,研讨相关历史经验,期盼能为总结获取宝贵的有益启示而添砖加瓦,从而促进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更进一步迅速发展。
罗艳君[9](2018)在《上海地方势力与中国红十字会(1904-1949)》文中提出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在上海成立。上海不仅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发源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设立在上海的中国红十字会总办事处,全权主持中国红十字会会务。因此上海在中国红十字会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地方自治是欧洲商业复兴、市民社会兴起的产物。孙中山将地方自治喻为“国之础石”。开埠后,上海市民社会孕育而生,地方自治思想随之兴起。一次大战前后,上海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发展壮大的机会,绅商阶层随之渐渐壮大,上海市商务总会的成立,意味着上海的资产阶级,尤其是绅商阶层由分散走向统一。商务总会逐渐形成了能够影响上海商界,乃至全国商界的力量。红十字运动传入中国后,上海绅商们成了最早接触这一新兴人道主义运动的阶层。上海市商务总会的领导者们,成为发展中国红十字运动的急先锋。为了保持中国红十字会的中立性和自主性,上海绅商们与政府几经博弈。最终,由于上海地方自治的蓬勃发展和民族资本阶级的壮大,中央政府在既没有引领中国红十字会开展公共慈善事业的经济基础,也没有能控制住中国红十字会的政治力量的情况下,被迫默认中国红十字会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现状。随着新一代民族资产阶级的逐渐强大,绅商阶层中有一部分绅商由于跟不上时代变化,而逐渐没落。几乎与此同时,中国红十字会内部,也正在就是否应该修改会章,以适应现在统一的中央政府的问题,针锋相对。最终一直负责主管中国红十字会事务的常议会被取消,红会在政府的指导监督下成立理监事会,取代常议会来处理红会会务。这不仅意味着旧式商人退出了大的历史舞台,也告别了中国红十字会。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成为了政府机器的一部分,失去了往日独立自主的地位。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要求抗日救国的呼声渐强。面对中央政府外无御敌之策,内部经济衰退、内战依旧的现实,上海资产阶级呼吁实施宪政的诉求也愈发强烈。为了加大对社会的监控,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以规范社会团体和组织,中国红十字会也在其列。在加强对中国红十字会会务监督的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也在中国红十字会中培植了新的势力,以充当自己的代言人,帮助政府完成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调控。杜月笙及他领导的恒社成为了政府的人选。在中国红十字会创立、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少不了来自国内医护界和国际红十字会的帮助。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医界组织,中华医学会积极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在医院、医学院和战地救援等领域帮助红十字会建设。而来自国际红十字会和各国红十字会的帮助,也让中国红十字会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一扇门。总而言之,中国红十字会的壮大,离不开中央政府和各地方势力的介入和帮助。中央政府的政策、态度和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同时影响着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但正是在它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红十字会才得以发展壮大,使得红十字会不愧于世界第一慈善机构的称呼。
陈滔娜[10](2013)在《哈佛燕京学社研究 ——民国时期校际合作的成功个案》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型迫使中国教育界做出回应,中国教育与中国外交、政治、经济等一起逐步面向国际体系,寻求国际认同,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逐步实现教育的国际化、学术化与专业化。国际化是一种办学理念及办学模式,包括课程的国际化,学者与学生学习、研究与流动的国际化,跨国界的教育项目合作等内容。教育的国际化强调国际化的影响,国际化不仅有国际资源的参与、国际教育力量的合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国际化活动应该产生的国际影响。关注西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国外大学寻求合作,学习和模仿现代性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是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特征。本文以校际合作为研究切入点,以学界公认的民国时期中外合作办学成功个案——哈佛燕京学社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校际合作视角分析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发展、变迁,探讨这一校际合作良性运行的制度支撑及其教育影响,关注其在民国教育国际化努力中的表现。这一研究可以拓展教育史学界对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内涵,并能为今天的校际合作提供历史经验及现实借鉴,提高国际合作办学的效益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将民国时期高校之间的合作与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研究,从校际合作的起因、过程、结果与影响展开分析研究。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和第七章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问题、方法、资料与结论,第二章讨论哈佛燕京学社的缘起与创立过程。第三、四、五、六章以哈佛燕京学社为个案从组织制度、资金筹措、教学研究、资料图书四个方面对校际合作的具体要素展开研究。校际合作是基于共同需要与共同目标的产物,旨在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优势互补以及走向双赢。哈佛燕京学社的创办是双方对发展基金的需求与对办学理念的一致追求的结果,其合作过程实现了资源共享、平等互惠、学术发展等预期目标。作为一个校际合作组织,其正常运转依赖于它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固定的合作基金、国际化的教学与研究等因素。哈佛燕京学社的组织结构包括托事部、北京行政管理委员会和哈佛燕京学社哈佛教育委员会三个部分。学社设有年度评估、项目申请、经费预算与使用评价等合作制度,这些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合作的正常开展,促使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办学资金是校际合作中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哈佛燕京学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争取到固定的资金支持,成功合作背后有巨额的霍尔基金作为支撑。合作基金的使用过程由托事部监督,使用对象及方法是以合作协议为参照,学社所有基金的使用范围限于“中国研究”这一学术领域。学社对中国研究领域作了具体划分:历史和宗教史、哲学和宗教哲学、语言和文学、艺术考古和人类学四个部分(或可再细分为中国历史、宗教、哲学、文学、语言、考古、艺术等七个领域),这一界定明确了哈佛燕京学社的合作方向。校际合作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双方的学术合作与研究,拓宽了学术合作的广度,也加深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形成了不带功利性的学术研究取向,体现了学术共同体式校际合作的魅力。燕大与哈佛通过校际合作为中美双方共同培养了一批批研究中国学的学者。在哈佛燕京学社的支持下,燕京大学以硕士培养为主,哈佛大学以博士培养为主,通过提供攻读学位奖学金、交换教员、设立客座教授等途径,培养了大批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学者和中国的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这一合作将西方学术研究方法与本土研究对象相结合的做法使教育合作既符合国情,又与世界接轨,是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体现。在资料与图书建设上,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建设、《燕京学报》和《哈佛亚洲研究学报》等学术期刊创办与古籍《引得》的编撰三个方面。哈佛燕京图书馆至今闻名世界,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圣地。《燕京学报》在民国期间就是学术领域的三大国学期刊之一,与国立北京大学的《国学研究》和清华大学的《清华学报》三足鼎立,尤其注重研究的新领域、新问题与新方法的使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主要刊发不同国家汉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至今仍是汉学界国际着名刊物。学社通过资料的建设与大量学术刊物学术专着的发行,提高了学社在国际上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地位,吸引众多一流学者到燕京大学和哈佛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学社《引得》编纂处的各种古籍《引得》更是为传承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研究载体。研究发现,强烈的合作意愿是校际合作的起点,双方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发展,同时合作目标明确,界定清楚,便于评估;合作内容具体,便于合作教育活动的开展;合作过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照章办事、科学评估,这些管理的制度化管理是合作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这一校际合作带有浓厚的学术共同体特色,以学术共同体作为校际合作的载体,为校际合作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一合作也体现了国际与本土融合的生命力,不考虑本国优势、本国需要、本国发展的校际合作终究没有根基,无法持续发展。这一研究发现能够为今天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历史的镜鉴。本研究资料来源包括耶鲁大学整理的亚联董档案、上海图书馆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以及各类公开发表的民国教育研究成果,本文是从国际化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校际合作开展的一种尝试性研究。
二、中华医学系列刊物出版梗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医学系列刊物出版梗概(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的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表格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国内外学术论文摘要写译研究综述 |
2.1 摘要的概念界定 |
2.2 摘要的起源和发展 |
2.3 摘要的类型和结构 |
2.4 国内外学术论文摘要写译研究现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功能翻译理论研究综述 |
3.1 功能主义的来源 |
3.1.1 语言功能 |
3.1.2 语言功能的定义和分类 |
3.2 功能翻译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3.2.1 文本类型理论 |
3.2.2 翻译“目的论” |
3.2.3 翻译行为理论 |
3.2.4 “功能加忠诚”理论 |
3.3 功能翻译理论研究现状 |
3.4 功能翻译理论对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的启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 |
4.1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写作规范方面 |
4.1.2 体裁结构要素不全和语步混乱 |
4.1.3 语言运用方面 |
4.2 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原则 |
4.2.1 从“标准”的角度对比分析中英文摘要的特点 |
4.2.1.1 国际标准 ISO 214-1976(E)和国家标准 GB 6447-86 简介 |
4.2.1.2 两“标准”的“规则”实质上确认了摘要的文体特征、语篇特征和体裁特征 |
4.2.1.3 中英文摘要写作“规则”异同及原因分析 |
4.2.2 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原则的具体内容 |
4.3 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策略 |
4.3.1 小标题和各语步标志性词句的翻译 |
4.3.1.1 结构式摘要小标题的翻译 |
4.3.1.2 各语步标志性词语和典型句型的翻译 |
4.3.2 句法层面的翻译 |
4.3.2.1 调整定语语序 |
4.3.2.2 调整状语语序 |
4.3.2.3 连动式谓语句的英译 |
4.3.2.4 时态的选择 |
4.3.2.5 语态的选择 |
4.3.2.6 第一人称代词的选择 |
4.3.3 语篇层面的翻译 |
4.3.3.1 英汉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语篇衔接对比 |
4.3.3.2 语篇衔接差异对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的启示 |
4.3.4 巧记英文摘要各语步高频词及常用句式 |
4.3.4.1 英文摘要各语步高频词统计 |
4.3.4.2 英文摘要各语步的典型句式 |
4.4 小结 |
第五章 学术论文摘要“五步骤”翻译模式 |
5.1 明确“翻译纲要” |
5.1.1 英文摘要文本的预期功能 |
5.1.2 英文摘要文本的受众 |
5.1.3 英文摘要文本的传播媒介、使用的时间和场所 |
5.1.4 摘要写作和翻译的动机 |
5.2 摘要译前准备工作 |
5.2.1 厘清中文摘要的写作顺序和编写方法 |
5.2.2 通读摘要写作相关“标准”或“规范”,掌握写作规则 |
5.2.3 区分摘要类型,把握其宏观结构及适用的文章类型 |
5.2.4 甄别摘要优劣 |
5.2.5 了解并熟悉拟投期刊摘要写作要求和规范 |
5.2.6 设计摘要质量评价表 |
5.2.6.1 国外摘要质量评价方法回顾 |
5.2.6.2 本研究设计的摘要质量评价表 |
5.3 “双文本”分析 |
5.3.1 “文本分析”和“平行文本”模式对比 |
5.3.2 “双文本”分析模式在摘要翻译中的运用 |
5.3.2.1 “文本分析”模式在摘要翻译中的应用 |
5.3.2.2 “平行文本”对照模式在摘要翻译中的应用 |
5.4 文本翻译、修改与润色 |
5.5 译文检查 |
5.6 摘要英译实例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学术论文关键词的英译 |
6.1 关键词的来源和功能 |
6.2 关键词标引的原则和方法 |
6.3 关键词的英译原则和方法 |
6.3.1 规范性原则 |
6.3.2 简洁性原则 |
6.3.3 准确性和一致性原则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回顾与结论 |
7.2 本研究对学术写作教学的启示 |
7.3 提高学术论文摘要质量的建议 |
7.4 本研究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Summary |
附录 1 国际标准 ISO 214-1976(E)(英文) |
附录 2 国际标准 ISO 214-1976(E)(中译文) |
附录 3 国家标准《文摘编写规则》(GB 6447-1986) |
(3)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社会(1835—1937)(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状况 |
三 研究范围和方法 |
上篇 教会医疗事业的发展变迁(1835-1937) |
第一章 教会医疗事业的产生和拓展(1835-1900) |
第一节 教会医疗事业在近代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探析 |
一 基督教医学传教的传统 |
二 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
三 医学传教对中国社会的适应 |
第二节 教会医疗事业的初创(1835-1860) |
一 教会医疗事业的肇始 |
二 教会医疗事业的初步发展 |
第三节 教会医疗事业的拓展(1861-1900) |
一 从沿海向内地的渗透 |
二 中华博医会初期的教会医疗事业 |
第二章 教会医疗事业的巅峰及其转变(1901-1937) |
第一节 教会医疗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1901-1918) |
一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会医疗事业 |
二 民初的教会医疗事业 |
第二节 教会医疗事业的转变(1919-1937) |
一 非基督教运动时期的教会医疗事业 |
二 专业化和本土化的进程 |
第三节 教会医疗事业的特征分析 |
一 发展特点 |
二 结构关系特征 |
下篇 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社会 |
第三章 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政治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政府对教会医疗事业的态度和政策 |
一 晚清政府的态度和政策 |
二 民国历届政府的态度和政策 |
第二节 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对外交涉 |
一 教会医疗事业与晚清教案及中外交涉 |
二 医学传教士与晚清外交 |
三 教会医疗事业与民国对外交涉 |
第四章 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
第一节 教会医疗事业与基督教文化传播 |
一 教会医疗事业在基督教传播中的作用 |
二 医学传教的客观效果分析 |
第二节 教会医疗事业与科学文化交流 |
一 教会医疗事业与医学文化交流 |
二 医学传教士对自然科学和其它西方文化的传播 |
三 医学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的医学、科学名词统一 |
第五章 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变迁 |
第一节 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观念变迁 |
一 教会医疗事业对近代中国文化观变迁的影响 |
二 社会思潮演进中的中国人的教会医疗事业观 |
第二节 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风俗习惯变迁 |
一 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医俗变迁 |
二 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陋习、陋俗革除 |
三 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妇女 |
第六章 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医疗、慈善事业 |
第一节 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
一 教会医疗事业在近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 教会医疗事业对近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促进 |
第二节 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慈善救济事业 |
一 教会医疗事业的慈善性质与慈善医疗 |
二 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的慈善救济事业 |
余论 |
(4)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科技法制 |
(二) 科技文化 |
(三) 法治科技观 |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 研究重点难点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三)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
5.2.1 科技基本法 |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5.2.3 科技成果法 |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
6.2.1 科技基本法 |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6.2.3 科技成果法 |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民国前期出版多元化发展研究(1912-1931)(论文提纲范文)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性声明 |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工作(贡献)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1.1 出版业 |
1.1.2 出版业的多元化发展 |
1.1.3 研究起止点 |
1.2 研究理论 |
1.2.1 媒介生态理论 |
1.2.2 媒介补偿理论 |
1.3 研究现状 |
1.3.1 出版多元化相关着作 |
1.3.2 出版多元化相关论文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创新点 |
1.4.1 选题创新 |
1.4.2 视角创新 |
1.4.3 材料创新 |
1.5 研究意义 |
1.5.1 为建立科学的完备的出版史提供资料 |
1.5.2 为今天的出版多元化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案例研究法 |
1.6.3 比较研究法 |
第2章 民国前期的出版产业链多元化 |
2.1 出版机构产业链 |
2.1.1 宋代以来印刷技术的发展 |
2.1.2 出版机构产业链多元化的萌芽 |
2.2 民国前期三大出版机构的产业链多元化 |
2.2.1 三大机构的典型特征 |
2.2.2 商务印书馆的产业链多元化 |
2.2.3 中华书局的产业链多元化 |
2.2.4 世界书局的产业链多元化 |
2.2.5 小结 |
2.3 三大出版机构的产业链多元化比较 |
2.3.1 相同之处 |
2.3.2 不同之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民国前期出版物的多元化 |
3.1 三大机构出版物的转型 |
3.1.1 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新特点 |
3.1.2 中华书局的出版新特点 |
3.1.3 世界书局的出版新特点 |
3.1.4 小结 |
3.2 三大书局的出版多元化 |
3.2.1 商务印书馆的杂志出版 |
3.2.2 中华书局的杂志出版 |
3.2.3 世界书局的杂志出版 |
3.3 民国前期三大书局出版物多元化分析 |
3.3.1 “书——刊”出版时间交融 |
3.3.2 “书——刊”主题交融 |
3.4 报馆、杂志社的出版物多元化 |
3.4.1 报馆的图书出版 |
3.4.2 杂志社的图书出版 |
3.4.3 报馆和杂志社出版图书类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出版机构的跨界多元化 |
4.1 商务印书馆的电影工作 |
4.1.1 购买电影器材 |
4.1.2 搭建影棚 |
4.1.3 搭建办公楼 |
4.1.4 拍摄影片 |
4.2 商务印书馆电影工作与出版工作的关联 |
4.2.1 图书内容成为电影内容的来源 |
4.2.2 电影丰富了图书和杂志的内容 |
4.2.3 小结 |
4.3 商务印书馆的其他跨界多元化 |
4.3.1 制造仪器 |
4.3.2 开设教育机构 |
4.3.3 开设广告公司 |
4.4 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的跨界多元化 |
4.4.1 中华书局开办制造厂 |
4.4.2 世界书局开展信托工作 |
4.4.3 世界书局开展地产工作 |
4.5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1912-1931年图书出版机构统计表 |
附录二:1912年-1931年报馆/杂志社出版图书一览表 |
附录三:商务印书馆出品剧情片电影一览表 |
附录四:1931年前报刊中以“活动影戏“为标题文章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文体、国体与国民:近代白话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近代变局中的白话文运动 |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字的兴起 |
一 古代白话的小传统 |
二 传教士、外交官与白话文字 |
三 维新宜用白话 |
四 晚清政府与白话文字的推广 |
第二节 民国白话文运动的胜利 |
一 北洋政府主导下的国语运动 |
二 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学 |
三 二三十年代的“文白论争” |
第三节 新文体和新世界 |
一 引进新语汇 |
二 输入新思想 |
三 采用新形式 |
第二章 白话书写与清末政治运动 |
第一节 白话报与清末政治改革 |
一、清末立宪运动中的白话报 |
1. 《宪政白话报》 |
2. 《吉林白话报》 |
3. 《预备立宪官话报》 |
4. 小结 |
二、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白话报 |
1. 《湖南地方自治白话报》 |
2. 《长沙地方自治白话报》 |
3. 《宁乡地方自治白话报》 |
4. 小结 |
第二节 革命动员中的白话文 |
一、革命宣传家的白话文作品 |
1. 唤起种界之思:章炳麟与《逐满歌》 |
2. 鉴湖女侠的呐喊:《白话》与《中国女报》 |
3. 革命的喉舌:《中国白话报》 |
4. 革命义声:《童子世界》与《复报》 |
5. 革命的播种机:陈天华的《警世钟》与《猛回头》 |
二、白话文舆论与革命风潮 |
1. 白话书报与各地民众的互动 |
2. 民众反抗运动中的白话文 |
三、话语变革、革命动员与舆论建构 |
1. 国民意识的觉醒 |
2. 民权思想的兴起 |
3. 革命意识的萌发 |
4. 白话文吹响了革命动员的号角 |
第三节 政治运动与文体变革 |
一、东海西海,经验相通 |
1. 法国革命前后的文体变革 |
2.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与文体演变 |
二、“觉民”与“觉世”:清末白话文体的特点 |
第三章 白话书写中的“民国”和“国民” |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告 |
一、国体认同的强化 |
二、反袁运动中的通告与檄文 |
1. “二次革命”时期 |
2. “护国运动”时期 |
三、军阀对士兵的宣教 |
四、涉外的宣言 |
第二节 国语课的新气象 |
一、强化民族国家的认同 |
1. 热爱祖国 团结国民 |
2. 圣化民国 建构权威 |
3. 国民义务 不可推卸 |
4. 国耻国难 抗御外侮 |
5. 提倡国货 挽回利权 |
二、培育新国民的品质 |
1. 勤于学习 掌握知识 |
2. 热爱劳动 造福社会 |
3. 破除迷信 崇尚科学 |
4. 遵守公德 互助友爱 |
5. 继承传统 涵养品格 |
6. 自立自强 自尊自爱 |
7. 毕业从业 弦歌不辍 |
三、民国小学生作文中的认知 |
1. 读书不忘救国的政治情怀 |
2. 心系劳苦大众的平等精神 |
3. 不畏艰难的成长渴望 |
4. 对世风世俗的批判反思 |
第三节 《白话书信》中的新风格 |
一、国民的新政治理想 |
1. 民主政治的新觉悟 |
2. 社会主义的新思潮 |
3. 社会革命的新萌芽 |
二、国民的新伦理精神 |
1. 男女共学的实现与男女生交往 |
2. 恋爱婚姻的自主权与家庭革命 |
3. 新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 |
第四章 国共两党的话语建构 |
第一节 国民党党国的政治修辞 |
一、北伐统一的“领导党” |
二、党国一体的“统治党” |
1. 统治合法性的建构 |
2. 与对抗势力的斗争 |
3. 民族国家建设的担当者 |
三、难以胜任的宪政改革 |
第二节 中共的革命语体 |
一、国民革大命中的政治动员 |
二、革命根据地的白话文告 |
三、关于抗战的舆论宣传 |
四、解放战争中的政治修辞 |
第三节 政党意识形态对国民的塑造 |
一、国民党的意识形态 |
二、共产党意识形态 |
三、革命漩涡中的国共与国民 |
四、小结 |
第五章 白话文体与中国现代性的成长 |
第一节 从“金字塔”到“扁平化” |
一、文言贵族的衰落 |
二、民众力量的崛起 |
三、话语权的转移 |
第二节 科学理性的思潮 |
一、科学话语的形成 |
二、白话的科学化 |
第三节 民族国家的转型与成长 |
一、语言统一与国家统一 |
二、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
结语 白话文体与现代国家、现代国民 |
一、白话文体的现代性意义 |
二、从“家国”到“民国”、“党国” |
三、革命性与现代性、国民性 |
四、白话文体与现代中国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末民初的主要白话报刊一览表 |
附录二 新课程标准公民训练小册《模范公民》第八册概要表 |
附录三:平均土地办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市井与医疗:《时事画报》医药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时事画报》述要及其医药广告介绍 |
1.1 《时事画报》概况 |
1.1.1 代售点 |
1.1.2 发售价格与广告收费标准 |
1.1.3 主要内容 |
1.2 《时事画报》的创刊动机 |
1.2.1 引起社会对艺术的重视 |
1.2.2 唤醒国内群众的革命意识 |
1.3 《时事画报》的影响 |
1.3.1 “考物纪事,俱用图像”——广东画报的引领者 |
1.3.2 “开通群智,振发精神”——民主革命的先驱者 |
1.4 《时事画报》医药广告分类 |
1.4.1 药品广告 |
1.4.1.1 滋补品广告 |
1.4.1.2 治疗品广告 |
1.4.2 诊例广告 |
1.4.3 书籍与杂志广告 |
1.5 小结 |
第二章 《时事画报》医药广告中的社会文化 |
2.1. 医药广告中的消费文化 |
2.1.1 广告话语的变迁探源——以“滋补性药品”为例 |
2.1.2 贫穷与富裕的割裂——药品种类与消费人群 |
2.2 叛逆还是保守:医药广告中的“卫生”景观 |
2.3 医药广告中的国家政治:“强种论”与“女权主义”的萌芽 |
2.4 小结 |
第三章 《时事画报》医药广告中的近代疾病谱 |
3.1 “瘴乡”岭南与相关疾病 |
3.2 成效几何:关于近代“戒烟药”和“花柳药”临床效用的思考 |
3.2.1 戒烟药 |
3.2.2 花柳药 |
3.3 小结 |
第四章 《时事画报》的医药广告功过之辩 |
4.1 医药广告之过——以部分药品广告为例 |
4.2 医药广告之功 |
4.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的历史演进梗概(论文提纲范文)
1开创我国核科学技术新时代的同时孕育了电离辐射防护学科 |
2从抓紧亟需核科技专业人才培养开始就很重视电离辐射防护学科 |
3建立主管机构和管理体制从而推动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相关事业发展 |
4各系统相继设立一批相关专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充分发挥积极推进作用 |
5迅速崛起成为核大国显着加快了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的发展 |
6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的电离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体系 |
6. 1我国的电离辐射防护基本标准的四代沿革 |
6. 2我国的电离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已经形成较完整规模 |
7创建相关专科学会与防护专业杂志促进繁荣国内外学术交流 |
8我国电离辐射防护领域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丰硕成果 |
(9)上海地方势力与中国红十字会(190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上海绅商与中国红十字会 |
第一节 上海总商会与中国红十字会 |
一、上海地方自治运动的兴起 |
二、上海总商会的创立 |
三、上海市总商会的组织结构 |
第二节 上海绅商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立 |
一、中国红十字会创立的背景 |
二、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创立 |
三、中国红十字会易名冲突 |
四、辛亥革命时期的救援 |
第三节 上海绅商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 |
一、参与国际红十字大会 |
二、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 |
三、空降红十字会副会长 |
四、南京国民政府整顿红会 |
第四节 清末民初中国红十字会的主要活动 |
一、创建时疫医院 |
二、创办中国公立医院 |
三、救援江浙战争 |
第五节 中国红十字会与政府的博弈 |
一、上海绅商主导中国红十字会的原因 |
二、中国红十字会纳入政府管理体系的原因 |
三、政府望主导中国红十字会的原因 |
第三章 上海市地方协会与中国红十字会 |
第一节 上海市地方协会的组织结构 |
一、上海市地方协会的成员结构 |
二、史量才之死 |
第二节 上海市地方协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的互动 |
一、救援一二八淞沪会战 |
二、绥远抗日救援 |
三、征求会员运动 |
第四章 中华医学会与中国红十字会 |
第一节 中华医学会的创立 |
一、中华医学会创立原因 |
二、中华医学会的组织结构 |
第二节 中华医学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的交流 |
第三节 中华医学会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贡献 |
一、合作经营红十字会总医院 |
二、红十字会总医院护士学校 |
三、参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上海市救护委员会 |
四、主持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医务委员会 |
第五章 上海恒社与中国红十字会 |
第一节 恒社的成立 |
第二节 中国红十字会中的恒社成员——以上海分会为例 |
一、恒社掌权 |
二、征求会员活动 |
三、开办诊疗所和流动服务站 |
第三节 杜月笙与中国红十字会 |
一、首触红会 |
二、救援淞沪会战 |
三、总领总办事处 |
第六章 国际交流与中国红十字会 |
第一节 国际帮助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立 |
一、日俄战争救援与国际帮助 |
二、奉献牺牲的首位外国医师 |
第二节 中国红十字会的新生力量 |
一、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的成立 |
二、国内外的支持 |
三、上海难民救济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哈佛燕京学社研究 ——民国时期校际合作的成功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校际合作的研究:主题、方法与研究路径 |
二、中西文化交流视角下的民国高等教育研究 |
三、民国的教育国际化研究 |
四、关于哈佛燕京学社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本研究概念的界定 |
一、校际合作 |
二、燕京大学 |
三、哈佛燕京学社 |
第四节 研究问题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二章 合作与共进:燕京大学合作办学实践与哈佛燕京学社的创立 |
第一节 燕京大学的合作办学理念 |
一、联合而成的燕京大学 |
二、“中西一冶”理念下的燕京大学 |
第二节 燕京大学合作办学实践 |
一、与普林斯顿大学共享师资 |
二、与密苏里大学共建新闻专业 |
三、与牛津大学共建导师制课程 |
四、与洛克菲勒基金会携手服务社会 |
第三节 哈佛燕京学社的创立 |
一、汉学的荒村与办学资金的匮乏:二十世纪初的哈佛大学 |
二、霍尔与霍尔基金 |
三、走向合作:哈佛燕京学社的创立 |
第三章 学社的组织与制度建设 |
第一节 三三三:学社的组织架构 |
一、学社托事部 |
二、哈佛教育委员会 |
三、北京行政管理委员会(后改为北平办事处) |
第二节 有章可循:学社的制度建设 |
一、学社规章制度 |
二、规章制度的执行 |
第四章 学社资金筹措与使用 |
第一节 永不言弃:哈佛燕京学社的资金筹措 |
一、燕京大学合作办学资金的筹措 |
二、哈佛燕京学社经费的筹措 |
三、燕京大学合作办学资金筹措的分析与思考 |
第二节 专款专用开源节流:学社的资金使用 |
一、学社经费的使用概况 |
二、学社经费的主要使用对象 |
三、资金使用与管理策略 |
四、资金使用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应对 |
第五章 国际与本土的融合:学社的教学与研究 |
第一节 哈佛燕京学社的本科生教学 |
一、学社的本科教育宗旨与要求 |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略 |
三、教师与导师的言传身教 |
四、战争对学社校际合作教学的消极影响 |
第二节 哈佛燕京学社的研究生教学 |
一、研究生培养宗旨与研究领域的限定 |
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心:燕京大学 |
三、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哈佛大学 |
四、燕京大学研究生培养体系融入国际高等教育体系的努力 |
第六章 资料与研究的互动:学社的学术资料建设 |
第一节 图书馆的国际化建设策略 |
一、燕京哈佛共建学社图书馆 |
二、中外文图书的收购与收藏 |
第二节 国际化学术期刊的创办 |
一、《燕京学报》(中文版) |
二、《哈佛亚洲研究学报》(英文版) |
第三节 学社《引得》编幕 |
一、成立引得编幕处 |
二、引得的内容体系 |
三、引得的学术评价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哈佛燕京学社章程 |
二、1936年4月21日叶理绥在中国联合大学年度餐会上的讲话 |
三、燕京大学代理校长梅贻宝1942年8月31日给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叶理绥的信 |
四、1942年12月30日叶理绥对梅贻宝校长的回信 |
五、1942年7月18日郑德坤写给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叶理绥的信 |
后记 |
四、中华医学系列刊物出版梗概(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的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研究[D]. 张春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2]中华医学系列刊物出版梗概[J]. 石国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83(04)
- [3]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社会(1835—1937)[D]. 李传斌. 苏州大学, 2001(01)
- [4]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 [5]民国前期出版多元化发展研究(1912-1931)[D]. 牛晨越.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文体、国体与国民:近代白话书写研究[D]. 靳志朋. 南开大学, 2014(04)
- [7]市井与医疗:《时事画报》医药广告研究[D]. 李佳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的历史演进梗概[J]. 郑钧正. 辐射防护通讯, 2015(04)
- [9]上海地方势力与中国红十字会(1904-1949)[D]. 罗艳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10]哈佛燕京学社研究 ——民国时期校际合作的成功个案[D]. 陈滔娜. 南京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