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纯氧顶吹转炉钢连铸坯生产 AD_3中板的情况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阮强[1](2018)在《汽车排气系统用409L铁素体不锈钢冶金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409L不锈钢作为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主流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管低温段等重要部件。该品种的主要冶炼特点是要求有极低的C、N含量,同时需加入C、N稳定化元素Ti、Nb。在实际生产中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是连铸过程中浸入式水口的结瘤和由于夹杂物导致的钢材表面缺陷。本文以酒泉钢铁公司高炉-铁水预处理·AOD-VOD-LF-CC工艺冶炼409L不锈钢为背景。首先查明了连铸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堵塞和钢材表面缺陷的成因;并以此为基础,围绕着提高钢液纯净度和控制夹杂物危害为目的,建立了 VOD冶炼模型,确定了 LF精炼工艺,摸清了夹杂物在精炼过程中的演变规律;有效解决了水口结瘤问题,保证了浇铸顺行,同时使得钢材表面缺陷降级率显着降低,产品综合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结果:查明了钢中夹杂物是连铸水口堵塞和钢材表面线缺陷的主要原因。对浸入式水口堵塞物进行取样,分析发现:浸入式水口堵塞物主要为三个部分,从水口耐材向水口中心处分别为:第一层为水口耐材表面的初始冷钢层;第二层为包含少量的MgO·Al203的CaO·TiO2树枝状堵塞物;第三层为大量的冷钢层,包含着MgO·Al203、TiN和少量CaO·Ti02夹杂物。钢液中CaO-TiO2-MgO-A1203复合夹杂物逐渐在水口耐材表面或者初始冷钢层表面堆积,钢液在树枝状堵塞物孔隙中停留导致温降,促使MgO·Al203尖晶石析出和CaO-TiO2-MgO-Al203夹杂物的长大,同时诱导TiN析出,促进钢液的进一步冷却和冷钢层长大,最终导致水口堵塞。对409L不锈钢表面缺陷严重的钢材进行取样分析:表面缺陷以线状缺陷为主,该缺陷方向大都沿轧制方向延伸,较为严重的线缺陷宽度可以达到0.5mm~10mm以上;在缺陷部位,发现了较多大尺寸的A1203、MgO·Al203、CaO·Ti02-MgO·Al203类夹杂物。建立了 VOD模型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在整个吹氧过程中真空度控制在2666-26660Pa之间,归纳建立了动态吹氧模型,精确地指导了实际生产;VCD(真空碳脱氧)阶段真空度控制在66.65Pa左右,不仅降低了平衡碳含量,而且促进了脱碳和脱氮反应的进行:超低碳区的脱碳速率取决于碳的扩散速率,实际生产中底吹氩搅拌强度由原来的500L/min提高至700L/min,效果明显。VOD模型的应用使得终点碳可稳定控制在100ppm以下,终点氮含量控制在80ppm以下,成分命中率达到95%以上。获得了 LF精炼过程的关键工艺参数。通过对LF精炼过程中钢液和炉渣取样,分析其成分变化特点以及相应的夹杂物演变规律,结合热力学计算和炉渣共存理论,得出:为获得较高的钛收得率,减少含钛夹杂物和含铝夹杂物的形成,钢液中铝、钛含量应满足以下关系:[%Al]=0.1118×[%Ti]+0.0019。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都表明,LF精炼渣中较高的Si02含量极易导致钢液中钛的烧损。对LF精炼炉渣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实际炉渣碱度(CaO/SiO2)的合理范围为3~4,A1203与MgO的合理范围分别为15~25wt.%和5~1 0wt.%。随着基体中C、N含量降低,409L不锈钢在三氯化铁溶液中腐蚀速率降低;铌钛双稳定不锈钢和单钛稳定不锈钢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易发生点蚀,但都具有优异的耐晶间腐蚀性能;随着钢中碳氮含量的降低,材料的深冲性能和变形性能提高。通过对409L不锈钢冶炼工艺进行系统优化后,其钢材表面降级率由初始的100%降低到目前的2%以下,产品实物质量(成分控制、力学性能、晶粒度控制、盐雾腐蚀等方面)得到显着提高,达到了国内同行先进水平。
闫雷[2](2017)在《复杂系统多能源介质的优化调度》文中研究表明在钢铁企业产能过剩、全行业亏损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副产煤气,成为钢铁企业减少排放、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在钢铁企业内部,副产煤气系统结构复杂,涉及的设备数量众多,且设备煤气产耗特性差别巨大,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煤气产耗不平衡的问题,使得煤气资源利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本文以某钢铁企业(长流程)的煤气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设备的煤气产耗特性建模以及多煤气介质混合配比优化的基础上,开展了设备运行时序的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钢铁企业设备煤气产耗特性建模研究根据钢铁企业的生产工艺和运行方式,在基于运行数据统计获取焦炭、烧结矿、球团矿、铁和钢产量匹配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以铁水平均生产速率为主导变量、兼顾设备主要运行方式(如高炉减风与复风等)的特性模型,包括:煤气生产设备特性(产气特性)、煤气消耗设备特性(耗气特性)。(2)钢铁企业多煤气介质最优混合配比研究提出一种混合煤气逆向分解的方法,巧妙地将多种热值的混合煤气逐层分解为(固定热值的)各单一煤气的体积占比,为后续优化奠定基础。建立了多煤气介质最优混合配比模型,并运用改进基因设计的遗传优化算法,获得与日际生产计划相应的多煤气介质混合优化解——各设备所获得混合煤气的热值和热量。该优化算法中利用基因初始化的范围区间控制混合煤气的热值范围,算例结果表明,显着减少了约束方程及决策变量的数量。(3)钢铁企业煤气消耗设备时序优化研究时序是指可间断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改变时刻与持续时长,时序优化就是利用可间断生产设备的这种特点,平衡系统中的煤气产耗。在特性建模与多煤气介质最优混合配比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煤气消耗设备时序优化的0-1整数规划模型,该模型以自备电厂热量波动最小与消耗设备运行状态改变最少为目标,并综合考虑了三种副产煤气体积守恒、自备电厂日际输入热量约束,煤气设备与自备电厂的热值约束以及流量约束。针对该模型提出了一种降低遗传算法基因维数的方法。时序优化模型的每一组优化解对应一个时序矩阵(矩阵的行表示时间,矩阵的列表示各设备,矩阵中元素为“0”或“1”,每一行中“0”或“1”的个数已知,但其在每一行中位置有待优化),传统求解方式会令矩阵中每一个元素为一个基因,基因数量众多,增加了模型的求解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因设置方式,首先确定每一行的基因个数,当“1”少于“0”时,“1”的个数即为该行的基因个数,反之亦然。每个基因对应一个元素(“1”或“0”)在该行中的位置,通过各基因的优化求解,间接可以得到优化的时序矩阵,大大降低基因维数,降低了模型的求解难度。
陆彪[3](2017)在《钢铁企业能流物流解析及混合建模与集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钢铁企业的飞速发展,其面临着的成本、能耗和环境污染等各方面压力与日俱增。一方面,仅从局部探讨节能、降本、减排问题,显然不够全面,无法实现全局的优化。另一方面,现有的系统节能理论主要围绕着“载能体”和“系统”两个基本概念展开,提出了基准物流图、e-p分析法等重要的研究方法,为钢铁企业的节能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进一步揭示钢铁企业的运行规律,也是对系统节能理论的完善与补充,本文结合图论的基本概念和钢铁企业能流物流基本理论,提出了钢铁企业三维混合建模与集成一般方法和路径。首先,阐述基于图论的钢铁企业网络拓扑结构的基本描述方法,阐明“点”和“线”是构成复杂钢铁企业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组成元素,并对“点”、“线”和“点线集”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的详细描述;其次,在对能流物流定义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钢铁企业能流物流的基本理论,并建立了钢铁企业“点”、“线”和典型“点线集”结构的基本能流物流模型。同时重新定义或提出了,可以表征能流和物流的特征物理量(包括流量、流构、流性、流径等);第三,在对某钢铁企业系统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数据(包括能流数据和物流数据)调研的基础上,对其典型生产单元或关键设备(即“点”)的能流物流进行解析,获得相应的解析结果,为混合建模与集成提供基础数据和建模依据;第四,在流量、流性等表征能流和物流特征的物理量描述基础上,利用解析结果和基础数据对“点”和“线”的基本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点”的物流流量波动会导致其能流也随之变化,进而会影响能耗、成本等目标。且由于钢铁企业某些“点”中存在断续流现象(特别是在钢后系统),能耗、成本等在其产品上,还表现出了可分摊性的特点。同时,通过对解析结果进行偏相关分析可知,各能流物流输入参数对研究目标(能耗、成本等)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即不同参数对目标的贡献率具有差异性。除此以外,对于“线”来说,还表现出了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即质量和能量上的衰减特性。此外,文中还对以上能流和物流在“点”和“线”上的运行特性进行了案例研究。最后,本文指出了钢铁企业在空间、目标和方法上具有混合集成的特性。因此,本文提出以钢铁企业网络拓扑结构描述为基础,以能流物流为研究手段,以其研究对象(即空间)、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为切入点,揭示钢铁企业三维混合建模与集成的本质,并提出其一般的分析步骤与研究路径。在此基础上,对某企业主生产系统的能耗优化和铁钢比对成本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案例研究。与以上各步骤相对应,本文分别建立了能流物流的解析模型、“点”和“线”的运行特性分析模型,以及区域(“点线集”)能耗和成本优化模型,实现了钢铁企业系统的混合建模与集成。以某钢铁企业区域(“点线集”)能耗和成本优化模型及其案例分析为例说明,在企业网络拓扑结构一定的情况下,以各“点”预测模型为基础,优化其流量和流性,即根据生产计划,合理的安排各生产单元输入物流结构和输出产量,可降低其能耗、成本等。通过对钢铁企业系统的分析,本文实现了钢铁企业复杂系统的混合建模与集成,并建立了通用建模方法,为钢铁企业系统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任祎龙[4](2015)在《连铸结晶器粘结性漏钢预报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连铸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开发更为高效的连铸技术成为该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由于拉坯速度的不断提高,漏钢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漏钢是连铸生产中最常见且易造成重大损失的事故,在众多漏钢形式中粘结性漏钢所占比例最大。粘结性漏钢最常见的检测方法为热电偶测温法,其可以有效检测出结晶器内壁的温度,而温度值能直观、快速的反映出结晶器的内部状况,对漏钢预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从热电偶所采集结晶器内壁的温度值入手,对大量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研究,最终在上位机LabVIEW中实现漏钢预报系统的设计。本文从漏钢的形成机理出发,研究漏钢的形成过程,重点分析粘结性漏钢的成因及预防措施。首先,对热电偶所采集的温度值作数据降噪处理,分别使用滑动平均法、曲线拟合法、傅里叶变换法以及小波分析法对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对比四种方法的降噪效果;其次,根据结晶器四周埋设的热电偶安装方式,建立漏钢预报数学模型,将BP神经网络引入到漏钢预报系统中,针对BP网络所存在的缺点,使用LM算法提高网络收敛速度,粒子群算法改善易陷入局部最优解问题;最后,利用MATLAB Script节点方式,将小波分析与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与LabVIEW进行无缝连接,在上位机实现漏钢预报系统的开发与设计。通过已有漏钢样本数据对系统进行验证,证明本系统可以达到漏钢预报的目的,而在实际应用中的预报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测试。
赵刚[5](2013)在《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形态与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辅料资源运行特性的钢铁绿色制造系统集成运行模式研究(709711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绿色规划与优化运行技术(2006BAF02A03)”、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炼铁生产系统环境边界类生命组织形态研究(Q20121104)”和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钢铁制造系统绿色优化方法及其支持技术(T201102)”为依托,在借鉴绿色制造系统工程学、工程演化论和人工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钢铁制造系统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应对这些问题的工艺措施、技术方法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而具有创新性的探索研究。钢铁制造系统在其复杂的系统环境边界上与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大规模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并在外界环境的约束和刺激下触发更具环境适应性的系统演化行为。论文将钢铁制造系统作为非碳物质载体的人工生命形态,研究其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在环境边界上的形态特征与耦合机理,利用基于工艺子系统Agent的人工生命建模方法,建立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模型,揭示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的系统演化行为及其基本规律。1.通过解析钢铁制造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艺流程,对钢铁制造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动态递阶环境边界形态进行数学描述,建立各工艺子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规则。2.根据物质能量代谢平衡的基本原则,研究基于时间工艺流程和空间递阶结构的环境边界耦合机理,建立各工艺子系统及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外部规则。3.基于对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形态的解析与耦合,通过对物质能量代谢内外部行为规则的数学描述,设计基于吨钢能值、吨钢无效能值和吨钢环境排放的钢铁制造系统环境适应性指标与系统演化方向,利用基于工艺子系统Agent的人工生命建模方法,建立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模型。4.借助非受控排序遗传算法等人工生命演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获取资源环境效益最优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向量,揭示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规律。5.将钢铁制造系统演化模型中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与我国东部地区某重点国有钢铁联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验证系统演化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论文研究揭示了钢铁制造系统在物质能量代谢行为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探索了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运行的基本规律,讨论了不同的系统演化方向对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可以为实现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资源的优化控制和高效利用提供新的理论研究方法。
薛军,雷洪波,郭大勇,王秉喜,高航[6](2011)在《05Al导电轨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Q/ASB106-1998为研制标准,采用现代化设备,冶炼和连铸了05Al导电轨用钢,产品电阻率和实物质量均满足要求。结果表明:炼钢工艺做到出钢完全脱氧,钢液经过炉外精炼处理,方坯连铸机就可以顺利地浇铸铝镇静钢,单中包连浇炉数达到8炉。钢中各成分按下限控制,纯净的钢质、粗大晶粒等使导电钢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15℃时其电阻率小于0.125μΩ·m。导电钢轨表面良好,首次试制生产批量就达到5000t,性能合格率100%,综合成材率87.59%,导电钢轨的性能达到国外同类钢水平。
蒋佐斌[7](2009)在《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矿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铁矿资源约束问题和生产、消费铁矿制成品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2003年以来铁矿资源价格高位振荡和“环境事件”时有爆发,国内对如何实现铁矿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关注日益强烈。铁矿作为最重要的一种矿产资源,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战略的意义。目前,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正处于从理念创导、局部试验、典型示范向全面实践推进的转折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有相当部分的地方政府和铁矿资源利用企业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动力、实现机制的原理缺乏系统认识,政府在制定有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时,没有遵循经济规律;铁矿资源利用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只是为了完成“行政指令”,导致“循环不经济”。要改变上述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存在的不足,从经济系统和铁矿资源利用系统来看,应该立足于我国铁矿资源的条件及其利用的经济环境,研究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动力来源、实现机制以及实现的原理,为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促进铁矿资源循环的实现。本论文的焦点在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机制,主要从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市场机制、规制机制、技术机制等方面研究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是通过对我国铁矿资源禀赋特征、供求状况和利用模式的分析,认为我国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论文根据实现机制构成的三个部分,分别对市场机制、规制机制和技术机制进行了分析,铁矿资源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往往不选择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规制机制是必要的。激励性的规制机制、技术机制会促进铁矿资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自觉地选择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激励相容。铁矿资源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是利益博弈的结果,本研究对博弈双方策略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对武汉钢铁公司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论文有八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归纳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概括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成果与创新点。第二章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实践阐述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清洁生产理论、生态工业理论、绿色制造理论、循环经济的理论、协同论、博弈论。总结分析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实践。中国铁矿资源禀赋条件较差,铁矿资源供不应求,铁矿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客观上要求中国铁矿资源走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的技术层面上已经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的先进钢铁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完备的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第三章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动力系统及市场机制研究首先,提出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动力系统的概念。铁矿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的需求,市场需求是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源,由动力源派生出竞争驱动力、政府规制力、技术推动力。其次,简述了市场机制的内涵、特征、作用,分析了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市场机制实现过程。最后,利用边际分析方法,探讨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对均衡产量和利润的影响,认为:铁矿资源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往往不会选择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第四章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与规制机制分析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市场失灵的特点,认为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依赖政府的规制。政府对循环经济的规制,是通过法律法规来实现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依据内容构成不同的向量,形成政策矩阵,包括:税收政策向量、金融政策向量、财政政策向量和产业政策向量。对于某一个企业,其享受到的促进循环经济的政策组合是确定的,可以根据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选择最优的政策向量。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政策矩阵的设计属于机制设计的范畴,涉及资源的有效配置、信息的有效利用及激励相容。在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的设计中,应遵循两个原则:信息最有效利用、激励相容。政策矩阵是政府及权力部门设计的,政策分为强制性政策和激励性政策。在强制性政策下,铁矿资源企业的市场均衡产量会减少。在实行价格补贴的激励政策下,当单位铁矿资源循环经济补贴额不足以补偿因执行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标准而造成单位投资的收益净损失时,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市场均衡产量小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市场均衡产量;当补贴额足以补偿因实施循环经济造成的收益净损失时,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时的市场均衡产量大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市场均衡产量。第五章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产业流程与技术机制概述了铁矿资源循环利用流程,分析了铁矿资源循环涉及的地质勘查关键技术链、采矿工程关键技术链、选矿工艺关键技术链、冶金工艺关键技术链、回收利用关键技术链,透过铁矿资源产业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技术链的存在。在铁矿资源技术系统中,非稳定模支配稳定模,非稳定模称为技术系统的序参量,决定技术系统的运作过程和演化状态。技术协同的关键是要找到系统本质特征的序参量,也就是促进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应用AHP方法,以冶金工艺中的炼铁技术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链中的序参量决定过程。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依赖于科技的创新,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是有限的,而企业技术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创新的需求,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需要对企业技术链上的创新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本章应用DEA技术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技术链中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分析,确定最有效的创新项目组。本章最后利用边际分析法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的促进作用,认为:1.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降低边际成本曲线,进而降低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成本,是推进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期实施策略。2.激励性政策促使更多的企业选择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及其较高发展水平。3.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相比,激励性政策更能够激发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投资成本,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促进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第六章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博弈分析本章建立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之上,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铁矿资源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是利益博弈的结果。铁矿资源企业在一定条件下,不会选择循环经济的模式,政府对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的模式的规制力度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2.通过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中脱磷工艺的博弈分析,认为:铁矿资源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为了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结果是次优策略得到实施。要使占优策略的实施,即:铁矿资源产业链的利益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进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第七章武汉钢铁公司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首先介绍了武汉钢铁公司的基本情况、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背景、公司拟定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其次,分析了武汉钢铁公司自有矿山、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及实现机制。再次,总结了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及取得的效果。最后,对武钢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展开评述,认为: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的需求,这种需求表现为社会公众的需要和政府的各种规制。市场机制在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规制机制在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起着约束作用,技术机制在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起着推动作用,武钢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有力的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之,武钢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实现机制的各个部分协调运行,在循环经济的实现中,通过节能减排,不仅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还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激励相容。第八章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概念,认为铁矿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的需求,在目前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推进阶段,这种市场需求是社会大众依靠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体现出来的,因此市场需求是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源,动力源派生出竞争驱动力、政府规制力、技术推动力。2.提出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中的激励相容原理。论文根据实现机制构成的三个部分,分别对市场机制、规制机制和技术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铁矿资源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往往不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有规制机制。激励性的规制机制、技术机制会促进铁矿资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促使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自觉地选择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激励相容。3.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是利益博弈的结果。本研究以博弈论的均衡分析为工具,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铁矿资源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是利益博弈的结果。铁矿资源企业为了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可能不会选择循环经济的模式,政府的规制力度直接影响铁矿资源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2)通过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中脱磷工艺的博弈分析,认为:铁矿资源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为了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结果是次优策略得到实施。要使占优策略的实施,即:铁矿资源产业链的利益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进行规制是非常必要的。
戴铁军[8](2006)在《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物质循环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工业生态学、生态学和系统工程等理论为指导,定量研究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问题,探索物质流动规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并把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钢铁企业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分析以及生态工业园的定量评价等方面,为企业与区域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主要内容如下: 1.提出了生产流程的基准元素流图。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偏离基准元素流图的元素流对该元素资源效率的影响,建立了流程与工序间的元素资源效率的关系式,流程与工序间的元素环境效率的关系式,以及流程的元素资源效率与元素环境效率间的关系式。该研究揭示了生产流程内元素的流动规律,为分析各种生产流程的元素流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制定提高流程资源效率、改善环境的措施奠定了基础。 2.以钢铁生产流程为例,分析了各股铁流对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影响、工序铁资源效率的变化对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影响,以及工序铁环境效率的变化对流程铁环境效率的影响。理清了钢铁生产流程中铁资源效率、铁环境效率和废钢指数三者的关系。分析了典型钢铁生产流程的铁资源效率,以及电炉钢比对混合生产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影响,讨论了中、美、日三国钢铁工业的铁资源效率与电炉钢比的关系。 3.以工业代谢理论为基础,给出了企业的元素工业代谢分析的方法与步骤。作为应用实例,计算了某钢铁企业各工序、各股物流铁量,编制了该企业铁元素收支平衡表,绘制了钢铁生产铁流图,理清了输入、输出该企业的各股铁流的来龙去脉。分析了该企业哪些副产品、废品被排放,哪些被利用,以及它们对企业铁资源效率和铁环境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企业降耗减排的措施。 4.讨论了生物群落关联度的不同计算方法。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衡量生态工业园内企业间相互连接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的重要指标——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并给出了它的计算公式。以国内外的一些生态工业园和工业园为例,计算了它们的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分析了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型的必要性,对比了生物群落关联度与生态工业园的园区企业间关联度,讨论了生态工业园的食物网结构与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的关系,并给出了提高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的
马勇[9](2006)在《转炉冶炼N80油井管用钢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叙述了国内外微合金非调质钢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及趋势,探讨了微合金非调质钢的强韧化途径。 由对增氮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得出:低氧位时,氮在钢液液相边界层中的传质是增氮的限制性环节;高氧位时,氮在气-液界面的化学反应是增氮的限制性环节。实际上,大多数炼钢过程中钢水增氮为液相传质和气-液界面的化学反应共同作为限制性环节。影响增氮的主要因素有:温度、物料的粒度、合金成分、气体压力和纯度。在钢液增氮的热力学条件(化学成分、温度等)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随着吹氮时间的延长,钢液的增氮量也随之增加。 在转炉冶炼过程中,碳和氧反应激烈,转炉内钢水含氮量较低。因此,生产N80油井管用钢需要增氮。钢水增氮的措施有钢包吹氮气和加含氮合金两种方式。钢包吹氮气方式,成本低,但增氮不稳定;加含氮合金方式,增氮稳定,但成本较高。鞍钢第一炼钢厂转炉生产N80油井管工艺采用钢包吹氮气方式,铸坯终点氮含量范围:90ppm≤[N]≤140ppm,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
赵激[10](2005)在《短流程炼钢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广东德润钢铁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钢材,其中一期年产50万吨钢材技改工程为基础,对该项目电炉—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即短流程炼钢生产工艺中所应用的一系列新技术,如超高功率电炉(水冷炉壁)、氧一燃烧嘴、废钢预热、钢包精炼炉、偏心炉底出钢、电炉炼钢热点问题、小方坯连铸及其主要生产技术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该套设备正常运行近两年来,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实现了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二、纯氧顶吹转炉钢连铸坯生产 AD_3中板的情况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纯氧顶吹转炉钢连铸坯生产 AD_3中板的情况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排气系统用409L铁素体不锈钢冶金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铁素体不锈钢概述 |
1.1.1 铁素体不锈钢的成分与性能特点 |
1.1.2 钛、铌在铁素体不锈钢中的稳定化作用 |
1.1.3 铁素体不锈钢在汽车排气系统的应用 |
1.2 不锈钢冶炼技术的发展 |
1.2.1 不锈钢冶炼工艺介绍 |
1.2.2 不锈钢主要冶炼工艺路线 |
1.3 含钛不锈钢夹杂物的研究 |
1.3.1 含钛夹杂物的形成研究 |
1.3.2 含钛夹杂物对浸入式水口的影响 |
1.3.3 钢中含钛夹杂物的控制 |
1.4 含钛不锈钢精炼渣的研究 |
1.4.1 精炼渣对钢中含钛夹杂物的影响 |
1.4.2 含钛夹杂物与渣钢界面的作用 |
1.4.3 精炼渣对含钛夹杂物的吸收 |
1.5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内容 |
2 409L不锈钢连铸水口结瘤与钢材表面缺陷研究 |
2.1 409L不锈钢冶金工艺流程 |
2.1.1 AOD炉主要设备组成及工艺 |
2.1.2 VOD炉主要设备组成及工艺 |
2.2 409L不锈钢水口结瘤机理研究 |
2.2.1 研究方法 |
2.2.2 研究结果 |
2.2.3 讨论 |
2.3 钢材表面缺陷研究 |
2.3.1 钢材表面缺陷形貌 |
2.3.2 轧材表面缺陷处能谱分析 |
2.3.3 缺陷处夹杂物类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VOD精炼工艺研究 |
3.1 VOD工艺简介 |
3.1.1 脱硅阶段 |
3.1.2 吹氧脱碳阶段 |
3.1.3 VCD阶段 |
3.1.4 还原阶段 |
3.2 VOD冶炼模型 |
3.3 VOD冶炼模型过程工艺参数 |
3.3.1 脱硅阶段 |
3.3.2 吹氧脱碳阶段 |
3.3.3 VCD阶段 |
3.3.4 还原阶段 |
3.4 本章小结 |
4 LF精炼过程夹杂物特征及演变规律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1.1 实验过程和取样 |
4.1.2 试样的加工 |
4.1.3 成分检测 |
4.1.4 电镜分析 |
4.2 钢液与炉渣成分变化特点 |
4.3 钢中夹杂物研究结果 |
4.3.1 典型夹杂物组成与形貌 |
4.3.2 夹杂物尺寸变化特征 |
4.3.3 夹杂物成分变化特征 |
4.4 轧材中夹杂物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LF炉精炼工艺设计 |
5.1 409L不锈钢脱氧工艺研究 |
5.1.1 Al脱氧热力学研究 |
5.1.2 Ti脱氧热力学研究 |
5.1.3 409L不锈钢中Ti-Al-O平衡的热力学计算 |
5.2 LF精炼钢-渣平衡热力学模型 |
5.2.1 钢-渣平衡热力学模型建立 |
5.2.2 模型的计算与讨论 |
5.2.3 409L钢渣平衡模型的运用 |
5.3 本章小结 |
6 冶金工艺改进效果及冷轧产品质量 |
6.1 冶金工艺改进效果 |
6.2 冷轧产品质量及耐蚀性能研究 |
6.2.1 试验方法 |
6.2.2 腐蚀性能研究 |
6.2.3 力学性能分析 |
6.2.4 不同厂家409L组织性能对比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复杂系统多能源介质的优化调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能源消费状况 |
1.1.2 钢铁企业能源消费与能源利用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气系统建模 |
1.2.2 煤气混合分配 |
1.2.3 煤气优化调度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分析 |
2.1 引言 |
2.2 钢铁企业生产工艺介绍 |
2.3 副产煤气生产设备特性建模 |
2.3.1 高炉煤气 |
2.3.2 焦炉煤气 |
2.3.3 转炉煤气 |
2.4 副产煤气消耗设备特性模型 |
2.4.1 高炉热风炉 |
2.4.2 烧结 |
2.4.3 轧机 |
2.4.4 焦化厂 |
2.4.5 炼钢厂、炼铁口、动力厂 |
2.5 副产煤气缓冲设备的特点 |
2.5.1 煤气柜的特性 |
2.5.2 自备电厂 |
2.6 煤气混合站的特点 |
2.7 实例计算 |
2.7.1 煤气生产设备产气量 |
2.7.2 煤气消耗设备日际所需热量 |
2.8 小结 |
第三章 钢铁企业多煤气介质最优混合配比 |
3.1 引言 |
3.2 研究对象的描述 |
3.3 混合煤气逆向分解模型 |
3.3.1 第一类设备 |
3.3.2 第二类设备 |
3.3.3 第三类设备 |
3.4 多煤气介质最优混合配比模型 |
3.4.1 模型假设 |
3.4.2 优化目标与约束 |
3.5 遗传算法 |
3.5.1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 |
3.5.2 遗传算法的流程 |
3.5.3 基于带约束的单目标遗传算法 |
3.6 实例优化与结果分析 |
3.6.1 决策变量的确定 |
3.6.2 基因的设计 |
3.6.3 优化结果 |
3.7 小结 |
第四章 钢铁企业煤气消耗设备时序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对象的描述 |
4.3 煤气消耗设备的再分类 |
4.3.1 不参与时序优化的煤气消耗设备 |
4.3.2 参与时序优化的煤气消耗设备 |
4.4 自备电厂的消耗特性模型 |
4.5 煤气消耗设备时序优化模型 |
4.5.1 变量的选取 |
4.5.2 优化目标 |
4.5.3 约束条件 |
4.6 多目标遗传算法 |
4.6.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基本概念 |
4.6.2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 |
4.6.3 基于遗传算法的有约束多目标优化 |
4.7 实例优化与结果分析 |
4.7.1 基因的设计 |
4.7.2 基因的约束范围 |
4.7.3 约束条件的处理方法 |
4.7.4 优化结果 |
4.8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等主要科研成果 |
(3)钢铁企业能流物流解析及混合建模与集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成本压力 |
1.1.2 能耗压力 |
1.1.3 环境污染 |
1.2 能流物流研究现状 |
1.2.1 设备层次 |
1.2.2 工序(单元)层次 |
1.2.3 流程层次 |
1.2.4 企业层次 |
1.3 研究目标、内容、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路线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混合建模与集成的理论基础 |
2.1 基于图论的钢铁企业拓扑结构 |
2.1.1 图论的基本理论 |
2.1.2 钢铁企业拓扑结构描述 |
2.2 钢铁企业能流物流基本理论 |
2.2.1 钢铁企业能流和物流的定义 |
2.2.2 能流解析 |
2.2.3 物流解析 |
2.2.4 描述“流”的特征物理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铁企业“点”的能流物流解析案例 |
3.1 典型生产单元或关键设备能流物流解析 |
3.1.1 烧结物流能流解析 |
3.1.2 焦化物流能流解析 |
3.1.3 炼铁物流能流解析 |
3.1.4 炼钢物流能流解析 |
3.1.5 轧钢物流能流解析 |
3.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点”的运行特性 |
4.1 “点”的运行特性种类 |
4.1.1 “点”的运行影响因素 |
4.1.2 “点”的能流物流运行特性 |
4.2 加工性质的“点” |
4.2.1 流量波动性及案例研究 |
4.2.2 可分摊性及案例研究 |
4.2.3 目标贡献差异性及案例研究 |
4.3 存储性质的“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线”的运行特性 |
5.1 影响衰减量的因素分析 |
5.1.1 输送方式 |
5.1.2 输送路径 |
5.1.3 输送时间的修正 |
5.1.4 关于流量的进一步描述 |
5.2 “线”的衰减数学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钢铁企业混合建模与集成研究 |
6.1 钢铁企业集成特性 |
6.1.1 空间集成特性 |
6.1.2 目标集成特性 |
6.1.3 方法集成特性 |
6.1.4 钢铁企业模型的三维集成 |
6.1.5 “点”、“线”集成中的关键问题 |
6.2 钢铁企业模型混合集成研究 |
6.2.1 研究内容确定 |
6.2.2 绘制网络拓扑结构 |
6.2.3 能流物流解析 |
6.2.4 建立分析模型 |
6.2.5 建立预测模型 |
6.2.6 混合集成建模 |
6.2.7 研究方法的确定 |
6.3 主生产系统的能耗优化 |
6.3.1 研究内容确定 |
6.3.2 BF-BOF流程的网络拓扑结构 |
6.3.3 能流物流解析及分析模型 |
6.3.4 生产单元能耗强度预测 |
6.3.5 优化模型(模型集成) |
6.4 铁钢比对成本的影响 |
6.4.1 研究对象 |
6.4.2 数学模型 |
6.4.3 模型分析 |
6.4.4 案例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1: 科技部课题验收专家意见书 |
附录2: 中钢协获奖证书 |
(4)连铸结晶器粘结性漏钢预报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连铸工艺简介 |
1.2 连铸技术发展与现状 |
1.3 漏钢预报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结晶器粘结性漏钢机理分析 |
2.1 连铸漏钢种类 |
2.2 粘结性漏钢形成过程 |
2.3 粘结性漏钢成因及预防措施 |
2.4 漏钢征兆检测方法 |
2.4.1 结晶器内部热传递法 |
2.4.2 摩擦力测量法 |
2.4.3 铸坯短边凹度测量法 |
2.4.4 热电偶测量法 |
2.4.5 超声波测量法 |
2.5 本章小结 |
3 热电偶采集温度数据的降噪处理 |
3.1 热电偶安装及温度采集 |
3.2 异常温度值的处理 |
3.3 数据降噪处理方法 |
3.3.1 滑动平均降噪法 |
3.3.2 曲线拟合降噪法 |
3.3.3 傅里叶变换降噪法 |
3.4 小波分析降噪及其在漏钢中的应用 |
3.4.1 小波去噪的原理和步骤 |
3.4.2 小波去噪在漏钢预报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结晶器漏钢预报模型的建立 |
4.1 建立漏钢预报数学模型 |
4.1.1 单偶模式模型 |
4.1.2 组偶模式模型 |
4.1.3 训练与测试样本的选择 |
4.1.4 样本归一化处理 |
4.2 BP 网络模型在漏钢预报中的应用 |
4.2.1 BP 神经网络简介 |
4.2.2 BP 网络模型的建立 |
4.2.3 BP 网络的缺点及改进措施 |
4.2.4 BP 网络模型训练与测试 |
4.3 粒子群算法优化 BP 网络 |
4.3.1 粒子群算法简介及算法流程 |
4.3.2 粒子群算法优化 BP 网络 |
4.3.3 PSO 算法优化 BP 网络漏钢预报模型训练与测试 |
4.4 神经网络预报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 LabVIEW 的漏钢预报上位机系统开发与设计 |
5.1 上位机总体设计架构图 |
5.2 上位机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5.3 上位机数据处理模块 |
5.3.1 LabVIEW 中 MATLAB Script 简介 |
5.3.2 LabVIEW 对数据进行小波降噪分析处理 |
5.3.3 LabVIEW 与 BP 神经网络在漏钢预报中的应用 |
5.4 上位机数据显示模块 |
5.5 上位机数据保存模块 |
5.5.1 数据存储 |
5.5.2 数据报表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形态与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全球环境问题 |
1.1.2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1 钢铁制造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行为规律研究 |
1.2.2 钢铁工业系统节能基础与环境负荷体系研究 |
1.2.3 钢铁冶金流程工程学与冶金流程界面技术研究 |
1.2.4 钢铁工业的绿色制造及工业生态学研究 |
1.2.5 基于人工生命建模方法的物质能量代谢系统演化行为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框架 |
1.3.1 依托的科研课题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钢铁制造系统的工艺流程与物质能量代谢行为 |
2.1 钢铁制造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艺流程 |
2.2 原燃料准备系统 |
2.3 生铁制造系统 |
2.3.1 高炉炼铁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艺流程 |
2.3.2 高炉炼铁系统的原燃料和主要产品 |
2.3.3 高炉炼铁系统的物质能量代谢问题及对策 |
2.4 粗钢制造系统 |
2.4.1 粗钢制造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艺流程 |
2.4.2 粗钢制造系统的原燃料和主要产品 |
2.4.3 铁水预处理、二次精炼和连续铸钢系统 |
2.4.4 粗钢制造系统的物质能量代谢问题及对策 |
2.5 钢材轧制系统 |
2.6 钢铁制造系统及其物质能量代谢的内涵 |
3 钢铁制造系统的环境边界形态研究 |
3.1 钢铁制造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间的物质能量联系 |
3.2 钢铁制造系统所处的环境及其特性 |
3.3 钢铁制造系统的环境边界形态 |
3.3.1 环境边界形态研究的意义 |
3.3.2 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的概念 |
3.4 确定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的基本原则 |
3.5 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的基本特性 |
3.6 描述环境边界形态的广义数学方法 |
3.6.1 初值问题和初始条件 |
3.6.2 边值问题和边界条件 |
3.7 高炉炼铁系统环境边界形态的数学描述 |
3.7.1 物质运动模型 |
3.7.2 系统传热模型 |
3.7.3 各物料成分的物质平衡模型 |
3.8 转炉炼钢系统环境边界形态的数学描述 |
3.8.1 物质能量平衡的静态理论模型 |
3.8.2 描述脱碳放热过程的动力学动态模型 |
3.9 电弧炉炼钢系统环境边界形态的数学描述 |
4 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耦合的机理研究 |
4.1 基于时序工艺流程的环境边界耦合 |
4.2 基于空间递阶结构的环境边界耦合 |
4.3 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耦合的一般数学方法 |
4.4 典型钢铁制造系统的环境边界形态解析与耦合 |
5 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模型 |
5.1 基于环境边界形态解析与耦合的系统演化模型 |
5.2 基于 Agent 的人工生命建模方法 |
5.3 钢铁制造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指标与系统演化方向 |
5.3.1 现有钢铁工业统计指标体系与资源环境指标 |
5.3.2 物质资源载能量与系统能源消耗 |
5.4 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模型求解 |
5.4.1 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 |
5.4.2 非受控排序遗传算法(NSGA-II) |
6 粗钢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与实证研究 |
6.1 关于粗钢制造系统演化建模的若干假设 |
6.2 粗钢制造系统的环境边界形态解析 |
6.2.1 1 号高炉系统(老区炼铁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2.2 2 号高炉系统(银前区炼铁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2.3 3 号高炉系统(新区炼铁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2.4 老区银前区 90t 转炉炼钢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2.5 新区 120t 转炉炼钢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2.6 特钢 50t 电弧炉炼钢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3 基于物质能量代谢平衡与环境适应性指标的环境边界耦合 |
6.4 粗钢制造系统物质能量演化行为的求解与实证分析 |
6.4.1 非受控排序遗传算法的解算说明 |
6.4.2 以吨钢能值最小作为系统演化方向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分析 |
6.4.3 以无效能和环境排放最小作为系统演化方向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分析 |
6.4.4 粗钢产量在其他截集区间的系统演化行为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科研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实践 |
2.1 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的理论基础 |
2.1.1 循环经济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清洁生产理论 |
2.1.4 绿色制造理论 |
2.1.5 生态工业理论 |
2.1.6 协同论 |
2.1.7 博弈论 |
2.2 循环经济在国外的实践 |
2.2.1 循环经济在德国的实践 |
2.2.2 循环经济在丹麦的实践 |
2.2.3 循环经济在美国的实践 |
2.2.4 循环经济在日本的实践 |
2.3 中国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现状 |
2.3.1 中国铁矿资源享赋条件 |
2.3.2 中国铁矿资源供求状况 |
2.3.3 中国铁矿资源利用模式 |
2.3.4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演进历程 |
2.3.5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利用制度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动力系统及市场机制研究 |
3.1 促进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 |
3.2 市场机制与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 |
3.2.1 市场机制内涵与特征 |
3.2.2 市场机制在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
3.2.3 市场机制在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的实现 |
3.3 市场机制下铁矿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水平分析 |
3.3.1 基于边际分析的铁矿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水平选择 |
3.3.2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发展规模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与规制机制 |
4.1 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政策矩阵 |
4.1.1 政府规制的的必然性 |
4.1.2 政策矩阵 |
4.2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政策矩阵的设计与优化 |
4.2.1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 |
4.2.2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的设计 |
4.3 政府调控下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 |
4.3.1 强制政策下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 |
4.3.2 激励政策下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产业流程与技术机制 |
5.1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流程 |
5.1.1 铁矿资源产业链 |
5.1.2 循环经济在铁矿资源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实现 |
5.2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关键技术链 |
5.2.1 铁矿资源循环中地质勘查的关键技术 |
5.2.2 铁矿资源循环中采矿工程关键技术链 |
5.2.3 铁矿资源循环中选矿工程关键技术链 |
5.2.4 铁矿资源循环中冶金工艺关键技术链 |
5.2.5 铁矿资源循环中的回收利用技术链 |
5.3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技术协同机制 |
5.3.1 铁矿资源循环中技术协同 |
5.3.2 基于AHP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序参量的确定 |
5.4 基于铁矿资源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机制 |
5.4.1 铁矿资源产业链的技术创新 |
5.4.2 基于DEA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 |
5.5 基于技术进步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 |
5.5.1 技术进步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促进作用 |
5.5.2 激励性政策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博弈分析 |
6.1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中博弈策略的选择 |
6.1.1 基本假设 |
6.1.2 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6.1.3 内外部博弈均衡分析 |
6.2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策略博弈模型仿真案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武汉钢铁公司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 |
7.1 武汉钢铁公司概况 |
7.2 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背景、意义和目标 |
7.3 武钢自有矿山发展循环经济的实现机制 |
7.3.1 武钢自有矿山概况 |
7.3.2 武钢自有矿山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及实现机制分析 |
7.4 武钢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实现机制 |
7.4.1 武钢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机制 |
7.4.2 武钢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制机制 |
7.4.3 武钢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机制 |
7.5 武钢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及实现机制评述 |
7.5.1 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 |
7.5.2 武钢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效果 |
7.5.3 武钢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的评述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物质循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物质循环 |
1.3 国内外物质循环的理论与实践 |
1.3.1 国内外物质循环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物质循环的实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产流程的元素流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2 基准元素M流图 |
2.3 生产流程中元素M流对流程的元素M资源效率的影响 |
2.4 生产流程的元素M流图 |
2.5 流程的元素M资源效率与工序的元素M资源效率关系的分析 |
2.5.1 流程内中间工序无外界工序的M资源输入 |
2.5.2 流程内中间工序有外界工序的M资源输入 |
2.5.3 流程的元素M资源效率与工序的元素M资源效率的关系式 |
2.6 流程的元素M环境效率与工序的元素M环境效率关系的分析 |
2.6.1 流程内中间工序无外界工序的M资源输入 |
2.6.2 流程内中间工序有外界工序的M资源输入 |
2.6.3 流程的元素M环境效率与工序的元素M环境效率的关系式 |
2.7 流程的元素M资源效率与流程的元素 M环境效率关系的分析 |
2.8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案例——钢铁生产流程中铁流的计算与分析 |
3.1 基本概念 |
3.2 实际钢铁生产流程铁流图的绘制步骤 |
3.3 铁资源效率和铁环境效率的计算与分析 |
3.3.1 铁流图 |
3.3.2 流程铁资源效率和工序铁资源效率的计算与分析 |
3.3.3 流程铁环境效率和工序铁环境效率的计算与分析 |
3.3.4 铁流对工序和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影响 |
3.3.5 工序铁资源效率对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影响 |
3.3.6 工序铁环境效率对流程铁环境效率的影响 |
3.4 铁资源效率、铁环境效率和废钢指数之间关系的分析 |
3.4.1 废钢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
3.4.2 铁资源效率、铁环境效率和废钢指数之间关系的分析 |
3.5 典型钢铁生产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分析 |
3.5.1 高炉—转炉流程 |
3.5.2 电炉流程 |
3.5.3 混合流程 |
3.5.4 中、美、日三国钢铁工业的铁资源效率 |
3.6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企业的元素工业代谢分析 |
4.1 工业代谢分析 |
4.2 企业的元素工业代谢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3 案例——钢铁企业的铁元素工业代谢分析 |
4.3.1 现状分析 |
4.3.2 钢铁企业铁元素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与铁流图的绘制 |
4.3.3 折合计算 |
4.3.4 钢铁企业的铁资源效率、铁环境效率和废钢指数的计算 |
4.3.5 分析与措施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生态工业园及其生态评价指标的探讨 |
5.1 生态工业园的特征和类型 |
5.1.1 生态工业园的特征 |
5.1.2 生态工业园的类型 |
5.2 自然生态系统与工业生态系统 |
5.2.1 自然生态系统 |
5.2.2 工业生态系统 |
5.3 生物群落关联度 |
5.3.1 生物群落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
5.3.2 生物群落关联度的计算 |
5.4 园区企业间关联度 |
5.4.1 园区企业间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
5.4.2 生态工业园和工业园的食物网 |
5.4.3 园区企业间关联度的计算 |
5.4.4 分析 |
5.5 园区资源化率 |
5.5.1 园区资源化率的计算方法 |
5.5.2 园区资源化率的计算 |
5.5.3 分析 |
5.6 生态效率 |
5.7 生态工业园规划内容的探讨 |
5.8 案例——钢铁生态工业园 |
5.8.1 生产现状与环境状况 |
5.8.2 工业代谢分析 |
5.8.3 生态效率评价 |
5.8.4 水资源效率 |
5.8.5 生态工业链的构建 |
5.8.6 园区总体生态工业链(网)的设计 |
5.8.7 定量评价 |
5.9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钢铁企业铁元素收支平衡的计算 |
附录B 钢铁企业生产铁流图 |
附录C 生态工业园的食物网 |
附录D 生态工业链的构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重要科研课题 |
(9)转炉冶炼N80油井管用钢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论文综述 |
1.1 前言 |
1.2 非调质钢 |
1.2.1 非调质钢的产生 |
1.2.2 非调质钢强韧性的影响因素 |
1.2.3 氮元素的作用 |
1.3 油井管 |
1.3.1 国内外油井管的使用情况 |
1.3.2 国外油井管生产技术的发展 |
1.3.3 当今世界油井管生产技术水平 |
1.3.4 我国油井管生产与发展 |
1.3.5 我国油井管存在的突出问题 |
1.3.6 加快油管国产化速度的建议 |
1.3.7 油井管用钢的冶炼技术分析 |
1.3.8 今后油井管生产发展的方向 |
1.4 本文选择课题的原因、方案和内容 |
1.4.1 选题原因 |
1.4.2 选题方案和内容 |
2 钢水增氮 |
2.1 钢水增氮热力学 |
2.2 钢水增氮动力学 |
2.3 增氮过程的传质速率 |
2.4 氧气转炉冶炼过程中氮的行为 |
2.5 增氮的影响因素 |
2.6 钢水增氮的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3 N80油井管用钢的试验研究 |
3.1 对N80级油井管用钢的性能要求 |
3.2 N80级油井管用钢的化学成分研究 |
3.3 N80油井管用钢成分的调整试验 |
3.4 氮的加入 |
3.5 增氮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3.5.1 吹炼期间N含量的变化 |
3.5.2 出钢过程增氮的效果 |
3.5.3 吹氮搅拌后的效果 |
3.5.4 连铸浇注过程中增氮 |
3.5.5 钢包内吹气增氮 |
3.6 采用吹N_2替代VN合金化增氮实验 |
3.6.1 实验原理 |
3.6.2 吹N_2替代VN合金化实验结果 |
3.6.3 实验结果分析 |
3.6.4 实验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4 N80吹氮气增氮工业试验结果分析 |
4.1 影响增氮因素分析 |
4.2 N80-V3成分波动 |
4.3 N80-V4成分波动 |
4.4 温度波动 |
4.5 吹氮时间及压力变化对增氮影响 |
4.6 转炉吹氮生产N80油井管用钢创效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短流程炼钢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短流程炼钢新技术介绍 |
1.1 钢铁工业发展简介 |
1.2 国内外钢铁生产流程技术的发展 |
1.3 短流程与长流程的比较 |
1.3.1 炼钢能耗 |
1.3.2 工程经济分析 |
1.4 目前短流程炼钢发展趋势 |
1.4.1 世界短流程炼钢发展趋势 |
1.4.2 中国短流程炼钢发展情况 |
第二章 德润钢铁公司短流程电炉炼钢厂情况 |
2.1 工艺流程布置 |
2.2 主要技术装备 |
2.3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
2.4 炼钢车间工艺设计特点 |
2.5 运行状况 |
第三章 短流程电炉炼钢新技术 |
3.1 废钢预热 |
3.2 水冷炉壁和水冷炉顶 |
3.3 氧-燃烧嘴与炉门碳氧枪 |
3.3.1 电炉炼钢化学能供应 |
3.3.2 氧-燃烧嘴 |
3.3.3 炉门碳氧枪 |
3.4 电炉冶炼造泡沫渣 |
3.4.1 泡沫渣 |
3.4.2 电弧炉造泡沫渣的作用 |
3.4.3 产生泡沫渣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
3.4.4 泡沫渣的控制 |
3.4.5 电炉造泡沫渣 |
3.5 电炉底部惰性气体搅拌 |
3.5.1 电炉底搅拌原理及其优越 |
3.5.2 电炉底部搅拌设备 |
3.5.3 电炉底部搅拌冶金效果 |
3.6 电炉炉底出钢 |
3.6.1 电炉炉底出钢方式 |
3.6.2 SSF竖式电炉 RBT出钢 |
3.6.3 采用 EBT或 RBT出钢的冶炼工艺效果 |
3.7 电炉炼钢所用铁源 |
3.7.1 废钢铁 |
3.7.2 炼钢生铁 |
3.7.3 直接还原铁 DRI |
3.7.4 碳化铁(Fe_3C) |
第四章 有关现代电炉炼钢的一些技术热点问题 |
4.1 我国发展DRI生产的问题 |
4.2 热装铁水问题 |
4.3 电炉用氧与辅助化学能 |
4.4 废钢预热问题 |
第五章 LF精炼炉 |
5.1 LF炉精炼钢液的特点 |
5.1.1 炉内气氛 |
5.1.2 氢气搅拌 |
5.1.3 埋弧加热 |
5.1.4 白渣精炼 |
5.2 LF炉的设备和特点 |
5.2.1 LF炉炉体 |
5.2.2 LF炉炉盖 |
5.3 LF炉精炼工艺 |
5.3.1 LF炉精炼的基本工艺 |
5.3.2 LF炉脱氧反应 |
5.3.3 LF炉脱硫反应 |
第六章 小方坯连铸 |
6.1 连续铸钢技术的发展 |
6.2 钢水接收与中间包控制 |
6.2.1 钢水接收 |
6.2.2 中间包控制 |
6.3 结晶器与中包浇注 |
6.3.1 铸坯传热与凝固 |
6.3.2 结晶器冷却 |
6.3.3 结晶器润滑 |
6.4 电磁搅拌技术 |
6.4.1 电磁搅拌技术及其在连铸中的应用 |
6.4.2 德润连铸机电磁搅拌技术 |
6.5 连铸机的二次冷却 |
6.6 拉矫、切割与出坯 |
6.7 引锭装置 |
6.8 铸坯切割设备 |
6.9 出坯系统 |
6.10 钢坯热送 |
6.10.1 目前实施热装热送的方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原创性声明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四、纯氧顶吹转炉钢连铸坯生产 AD_3中板的情况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排气系统用409L铁素体不锈钢冶金工艺及机理研究[D]. 阮强.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2)
- [2]复杂系统多能源介质的优化调度[D]. 闫雷. 东南大学, 2017(12)
- [3]钢铁企业能流物流解析及混合建模与集成[D]. 陆彪. 东南大学, 2017(12)
- [4]连铸结晶器粘结性漏钢预报系统设计[D]. 任祎龙.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5(08)
- [5]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形态与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D]. 赵刚. 武汉科技大学, 2013(03)
- [6]05Al导电轨的研制[A]. 薛军,雷洪波,郭大勇,王秉喜,高航. 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 2011
- [7]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D]. 蒋佐斌. 中国地质大学, 2009(11)
- [8]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物质循环的研究[D]. 戴铁军. 东北大学, 2006(11)
- [9]转炉冶炼N80油井管用钢工艺的研究与应用[D]. 马勇. 辽宁科技大学, 2006(06)
- [10]短流程炼钢新技术研究[D]. 赵激. 贵州大学, 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