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成新避孕药“湖南1号”(论文文献综述)
胡桂香[1](2014)在《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农村妇女 ——湖南西村历史变迁(1950-1980)》文中研究说明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问题就一直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在全国实施计划生育,以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计划生育不断取得成绩的过程中,广大农村女性在这一生育政策当中不仅成为重要的节育动员对象,而且是这一政策主要的身体实践者和动力。本论文把农村妇女置于现代化发展和妇女自身解放这一历史语境中,通过口述资料、田野调查与档案、文献资料的交互运用,试图展示计划生育这一历史性事件对农村妇女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如何被女性纳入自身的生活轨迹。同时,论文还试图揭示中国的社会性别制度同计划生育政策是如何关联的,并将考察“公”“私”领域之间的交融与冲突。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即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分4章。首先概述西村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着重考察村落社会传统的性别分工体制、家庭结构形式、妇女的地位以及人口构成;同时通过分析西村村民对身体、生命观、以及对生产方式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50年来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传统生育文化所发生的变化。第三章从“妇女的处境”、“计划生育的开端”、“节育知识的传播”以及“不尽人意的结果”四个方面描述了1950-1960年代的计划生育工作在西村的开展情况。第四章从“计划生育工作组入村”、“阻力与压力:计划生育任务的落实”、“对身体的控制:各种节育方法的使用”以及“两位结扎者(绝育者)背后的故事”四个方面阐述了1970年代“晚稀少”计划生育政策对西村的影响,起初,村民们(尤其是妇女们)因为养育的负担,晚稀少的计划生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欢迎,比起丈夫或婆婆等其它家庭成员,妇女本身对生育控制的态度更积极,她们不只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在这场运动中,有时政策和妇女结为同盟,致抵抗传统父权制的多子观念,有效控制了生育,使该村计划生育取得显著成绩。第五章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西村妇女”、“风暴来临:独生子女政策的登场”、“沉重的肉身:妇女们的压力”、“弱者的‘武器’:妇女们的应对措施”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与新型生育观的形成”分析了1980年代独生子女政策在西村的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受独生子女政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西村的家庭结构与规模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与80年代的婚姻形式变化有关,也与妇女地位的提高有关,而这最终导致了新的生育观念的形成。通过历史人类学、妇女史和社会生活史的交叉研究,以及与阎云翔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的对话,论文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在西村的实施对西村传统生育文化比如“多子多福”的改变并不大,为此我们就要重新评价计划生育的作用,以改变对妇女身体权和生命权的漠视;同时,由国家主导的计划生育政策所推广的节育避孕方法应该向男性倾斜,以改变传统的男优女劣的身体文化;当然考察妇女地位的变化我们不能只从从夫居、从父姓和父系继承的家庭制度考察,而要从私人生活领域来考察,这样我们就能发现妇女的地位不断在变化,在家庭决策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妇女要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首先要积极参与村庄公共事务,增加女性在村委会中的比例,这样才能掌握话语权。
田丽娟[2](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李冰冰[3](2019)在《温肾暖肝消癥方治疗内异症临床疗效及对其纤维化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理论梳理:诠释刘雁峰教授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独特的病机认识和治疗观点。2.观察中药温肾暖肝消癥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中医证候、痛经、血清CA125和卵巢异位囊肿大小的影响,探讨温肾暖肝消癥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性。3.通过比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异位囊壁组织、在位内膜和其他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子宫内膜(对照内膜)的组织学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探究TGF-β1、Smad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致纤维化作用,初步揭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形成的可能机制。4.研究TGF-β1/Smads通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探讨中药温肾暖肝消癥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异位病灶纤维化的影响,寻找温肾暖肝消癥方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纤维化治疗的作用靶点及生物学机制。方法1.从“肾阳虚,肝脉寒伏、瘀结成癥”辨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病机特点,并对温肾暖肝消癥法进行阐述,解析温肾暖肝消癥方的药对特点和功效。2.以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收集阳虚寒凝血瘀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35例,给予中药温肾暖肝消癥方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血清CA125水平、卵巢异位囊肿大小的差异,分析温肾暖肝消癥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3.收集行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20例,取其卵巢异位囊壁组织作为异位囊壁组,其中9例行宫腹联合术者并留取其内膜组织作为在位内膜组;同期行宫腹联合术的其它卵巢良性肿瘤患者9例,取其内膜组织作为对照内膜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种组织中TGF-β1、p-Smad2/3、Smad7的表达,分析各组表达含量的差异性。4.(1)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采用HE、Masson染色分析异位病灶组织形态和纤维化情况。(2)将动物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疾病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应用Masson染色对比各组小鼠异位病灶纤维化情况,应用Elisa检测法对比各组小鼠血清TGF-β1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q 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小鼠子宫、其余各组小鼠异位病灶TGF-β1、Smad2、Smad3、Smad7、ColⅠm RNA和蛋白表达,分析各组表达含量的差异性。结果1.温肾暖肝消癥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疗效:(1)中医证候:温肾暖肝消癥方可明显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阳虚寒凝血瘀证候(P<0.01)。(2)痛经:温肾暖肝消癥方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痛经程度(P<0.01)和相关症状(P<0.01)。(3)血清CA125水平:温肾暖肝消癥方可降低患者血清CA125水平(P<0.01)。(4)异位囊肿大小:温肾暖肝消癥方治疗后,患者异位囊肿较治疗前减小,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纤维化机制:(1)纤维化染色:Masson染色后蓝染区域为纤维化,异位囊壁组织可见大量的纤维化沉积,在位内膜组、对照内膜组中增殖期和分泌期内膜,均未见到明显纤维化蓝染。(2)TGF-β1表达:异位囊壁组TGF-β1表达水平最高,但与在位内膜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内模组之间表达有统计学差异性(P<0.01);在位内膜组TGF-β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内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Smad2/3表达结果:异位囊壁组p-Smad2/3表达最高,但与在位内膜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内膜组p-Smad2/3表达最低,与异位囊壁和在位内膜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Smad7表达结果:异位囊壁组Smad7的表达含量最低,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内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位内膜组Smad7的表达含量较对照内膜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温肾暖肝消癥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病灶纤维化影响的实验研究:(1)模型建立情况:模型在建模后21天相对稳定,异位病灶可见大量纤维染色,主要分布在间质和肌层,异位病灶存在大量的胶原纤维生成和沉积。(2)异位病灶大小: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异位病灶较疾病模型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干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纤维化程度: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小鼠子宫纤维化面积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疾病模型组异位病灶纤维化面积比率与空白组小鼠子宫相比增加(P<0.01),与疾病模型组异位病灶相比,中药高、中剂量组异位病灶纤维化面积比率降低(P<0.05),中药低剂量组和西药组纤维化面积比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TGF-β1水平:假手术组与空白组小鼠相比血清TGF-β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疾病模型组比空白组小鼠血清TGF-β1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疾病模型组相比,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小鼠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中药各剂量组之间,高剂量组血清TGF-β1水平最低,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5)TGF-β1/Smads通路:(1)基因表达:假手术组与空白组小鼠子宫TGF-β1、Smad2、Smad3、Smad7、ColⅠm R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疾病模型组比空白组小鼠TGF-β1、Smad2、Smad3、ColⅠ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Smad7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疾病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TGF-β1、ColⅠm 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西药组小鼠异位病灶Smad2、Smad3m 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小鼠异位病灶Smad7水平明显升高(P<0.01)。(2)蛋白表达:假手术组与空白组小鼠子宫TGF-β1、p-Smad2/3、Smad7、ColⅠ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疾病模型组比空白组小鼠TGF-β1、Smad2、Smad3、ColⅠ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Smad7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疾病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小鼠异位病灶TGF-β1、p-Smad2/3水平明显减低(P<0.01),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西药组小鼠异位病灶ColⅠ水平降低(P<0.05,P<0.01),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小鼠异位病灶Smad7水平升高(P<0.05,P<0.01)。结论1.临床疗效性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温肾暖肝消癥方可以有效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阳虚寒凝血瘀证候、减轻痛经程度、降低血清CA125水平,缩减异位囊肿的大小,防止其进展,临床疗效肯定。2.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纤维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TGF-β1、p-Smad2/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存在高表达,其可能通过促进纤维母细胞增生、胶原蛋白的沉积从而导致内异症纤维化的形成,而Smad7作为抑制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降低,则对Smad介导得TGF-β1致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减弱,也促使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的进展。3.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温肾暖肝消癥方可减缓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病灶的生长,抑制异位病灶纤维化形成,这可能与其干预TGF-β1/Smads通路,从而影响异位病灶纤维化形成和进展,来发挥“消癥”作用。
胡志远,雷海鹏[4](1981)在《探亲避孕药的作用原理》文中研究指明 1970年以来,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者研究了9种探亲避孕药,见表1。19种探亲避孕药名称I成分及剂量(毫克)有效串(多‘)研究地点单方孕激素炔诺酮探亲1号醋炔醚 8 64,︸卜国l属00八撇徘决撇半) 18一甲三烯高诺酮醋炔酮肪复方孕激素甲醚抗孕丸炔诺酮5甲地孕酮2百普炔醚80(服一片避孕两周)dl一18甲基炔诺酮3三烯高诺酮2.5醋炔酮脂199。599.698。8天津上海北京卵。这可以从服药者的墓础体温或尿中孕二醉排出量或子宫内膜活检来推断。如在接近排卵时才开始服药,大多不能抑制排卵。曾观察15例服53号避孕药的妇女血浆Lll水平的变化,发现服药后LH水平下降"’(图l)。服三烯高诺酮妇女的血浆LH水平也在服药后下降‘2’。这可能是这两种药物抑制排卵的作用原理。100.0 99.5 99.3 北京湖南,上海浙江甲地孕酮醋炔醚氯地孕酮醋炔醚0。550。880。250。898.2级醚进孕丸99.5上海湖北非孕激案 53号避
蒋道松[5](2006)在《盾叶薯蓣遗传多样性及多倍体新种质培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特有种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根茎中薯蓣皂苷元含量高,是提取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药源植物。目前,栽培种源混乱,种质退化,低含、低产,遗传背景不清,缺乏优良品种。为此,本研究从其资源调查入手,利用RAPD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分类学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倍性诱变技术,培育出高含、高产、遗传性状稳定的同源四倍体新种质XHJ—401,建立了其离体快繁技术体系,对其生物学与农艺学特性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AK杂交获得了杂交种子。主要研究结果叙述如下:(1)以TY雄株为起始材料,通过离体化学诱变获得了同源四倍体染色体为2n=2x=40。其一、二年生试管苗根茎平均产量分别为7.87725×103kg·hm-2和8.70558×104kg·hm-2,较其2n试管苗(2N)分别高141%和373.11%;一、二年生根茎薯蓣皂苷元平均含量分别为1.601%和2.966%,后者较2N和TY分别高255.21%和81.30%;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器及保卫细胞大小、保卫细胞叶绿体数量及大小、POD及CAT活性均高于2n亲本,田间的适应性及营养生长也强于2n,生育期较之长37~40d,达306d~310d;性状稳定;具有高产及高抗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生化基础。与AK杂交,获得杂交种子的染色体为2n=3x=30;花药培养所获愈伤的染色体为n=1x=10。(2)对其形态学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了自然六倍体(2n=6x=60)和四倍体(2n=4x=40);首次发现盾叶薯蓣有多胚现象,可能具有无融合生殖;发现有雌雄异株、雌雄同株或同序、杂性同株或异株及具不育雄蕊的两性花;自然性比:雄株:雌株:雌雄同株及同序=54:44:2;发现了块茎状根状茎、长棍状根状茎,异形叶性,叶脉凹陷型叶片;观察到其花序是莱荑花序而不是穗状花序;各种群器官形态变化因种群、个体、所处部位及立地环境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3)对其生物学和农艺学特性进行研究时发现,其雄株、雌株、雌雄同株三者可以自然相互转换,变性率:XHJ-401(12.69%)>2N(10.83%)>TY(10%);具有单性结实现象,结实率:XHJ-401(36.4%)>AK(8.2%)。具耐荫植物特点。薯蓣皂苷元含量与多个形态指标具有相关;根状茎断面颜色不能作为含量的形态标记,但在同一种质之内比较可行;根据保卫细胞宽度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倍性形态学鉴定。(4)对盾叶薯蓣种群进行了RAPD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的比较研究,提出盾叶薯蓣为遗传多样性较高、Gst相对偏小而Nm相对较大的亚狭域种。主要结果如下:①从6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可辨、多态性表现较为丰富的20个引物,对52份供试材料进行RAPD PCR扩增,共扩增出385条DNA带,其中220条为多态带,PPB=57.14%。②利用POPGENE 1.32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盾叶薯蓣的Nei’s h=0.4737,Shannon I=0.6666,具较大的遗传多样性;在薯蓣属6个种中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遗传多样性大小及其顺序为:种间(h=0.4767,I=0.6697)≥种内≥种群间(0.4737,0.6666)≥种群内(0.4328~0.4829,0.6310~0.6758)≥世代间的(0.4500,0.6414)≥亲本世代(AK:0.4496,0.6410)≥F1代的(AK F1:0.4409,0.6308)。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但各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江南种群>江北种群。③种间Gst=0.0709>种群间Gst(0.0390)>世代间Gst(0.0075)。薯蓣属种内分子变异大种间分子变异小;盾叶薯蓣种群内、世代内的分化大,种群之间、世代之间的分化小。④盾叶薯蓣世代间Nm(66.5163)>种群间Nm(12.3071>种间Nm(6.5516);其种群间Nm大,但不同种群Nm有所不同,差别较大。⑤Nei’s遗传距离D值大小及顺序为:纤细薯蓣(0.0289)<叉蕊薯蓣(0.0612)<柴黄姜(0.0651)<薯蓣(0.0733)<黄独(0.0782);盾叶薯蓣各种群间D=0.0067~0.1575。薯蓣属3组6种之间:D=0.0289~0.1105,遗传一致度I=0.9248~0.9715;根状茎组3种之间的D值最小,与基生翅组黄独间的D值最大。XHJ-401与2N及TY亲本之间的D值分别为0.0350和0.0333,发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异。(5)盾叶薯蓣种群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染色体倍性相同,则遗传距离相近,因而来源不同但倍性相同的类群能较早聚为一类,构成种群复合体(新提概念)。倍性变化产生的遗传分异大于地理隔离和种群扩散距离,高山的遗传隔离作用较江河的大。染色体加倍,造成了形态学表型及NDA分子的较大差异,因而提出其多倍体生物学效应并非来源于简单的DNA量的累加效应的观点。(6)建立了盾叶薯蓣种内分子分类系统,提出了根状茎组→周生翅组→基生翅组薯蓣属组间进化新观点;首次以分子证据证明了根状茎组为一个自然类群。(7)绘制了盾叶薯蓣资源水平分布图,发现其两个主要分布区并不明显连续;认为其种群扩散路线是沿长江及其支流由西向东、并在长江中游再分支向南、向北迁移,形成以湘西和鄂西北为中心的两个新的分布亚中心。提出其种群扩散的主要阻遏因素不是大江而是高山的新观点。本种分布于多种乔木林、灌丛及草丛群落中;自然分布率:灌丛(50.2%)>乔木林(34.6%)>草丛(15.2%);郁闭度3~5时的分布率分别高达48.4%、55.6%、45.2%。
田凤艳[6](2013)在《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疗效观察及抗氧化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消斑膜外用配合耳穴压豆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其对患者血清SOD、MDA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通过观察其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价。通过以上的研究,为黄褐斑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1临床部分1.1研究设计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用密闭信封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按照2:1产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随机安排。将对应的治疗分配信笺密封入信封,形成随机信件。按纳入病例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最后纳入研究165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12例,对照组53例。1.2治疗方法试验组112例,肝郁血滞型内服中药消斑1号方及中药祛斑膜1号方外用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肾虚型内服消斑2号方及中药祛斑膜2号方外用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53例,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胶丸口服,0.1%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判定。1.3观察方法所有患者于初诊、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复诊时,记录皮损面积、皮损颜色、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等观察指标,并于初诊及治疗12周结束时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指标检测。询问用药依从性,记录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1.4疗效判定方法①黄褐斑皮损改变评分方法和标准: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色素性疾病分会2003年制定的标准。②疗效评价标准:按四级疗效标准评定(尼莫地平法)。评分下降指数计算方法: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5安全性评价方法:所有患者于试验前后分别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全过程观察。2实验部分2.1研究对象:为第二部分中用“中药内服及外用面膜配合耳穴压豆联合治疗”试验组的40例患者;健康对照组10例。2.2分别抽取受试者治疗前、治疗后及健康志愿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ml,注入试管中,离心(2000r/min,10min)吸取上层血清注入EP管中,加盖塞紧,置于-87℃冰箱保存待检,避免反复冻融。2.3血清SOD和MDA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3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采用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采用Ridit分析;有效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统计软件为SAS8.1。结果:1.两组各项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总评分及下降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6.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安全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血清SOD和MDA的水平变化:黄褐斑患者与健康人比较,血清中SOD的水平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比治疗前升高,MDA水平比治疗前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血滞组与肾虚组比较,肾虚组患者的血清SOD、 MDA水平变化更为显著。结论:1.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肯定。2.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能升高患者血清SOD水平,降低血清MDA水平。3.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初步证实了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初步证实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机制发挥作用的。
卢娟[7](2019)在《四物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肝郁血虚证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四物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肝郁血虚证的临床观察,以明确该合方的治疗效果及相对优势,为以后临床辨证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及临床研究提供方向。方法: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正望教授门诊期间,符合西医月经性偏头痛中单纯月经性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中医为经行头痛肝郁血虚证的相关患者,经分析后纳入60份病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四物逍遥散)、对照组(布洛芬缓释胶囊)各3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头痛总积分及中医单项症状变化情况,并随访3个月经周期观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程度、中医证候积分、总积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头痛总积分亦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止痛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单项症状月经量少、头晕眼花、乳房胀痛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其他中医症状方面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组能有效减少本病的复发率(P<0.05)。结论:四物逍遥散及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于经行头痛肝郁血虚证患者均有一定临床疗效,两者均能达到止痛效果,但四物逍遥散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四物逍遥散能有效降低本病复发率,有着较好的远期疗效,且临床用药安全,无不良事件发生。
林昭余[8](2011)在《参归精血汤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采用治疗前后比较和疗效判定的方法,观察参归精血汤治疗月经后期(虚证)的疗效,分析经后期重肾阳及气、精、血互生在临床的指导意义,学习、研究中医妇科临床的一种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收集月经后期属虚证的病例,运用参归精血汤(经验方)主要在经后期服药8-10剂的方法。重点观察分析治疗前后月经来潮、妊娠情况、主要伴随症状的变化,并用治疗前后比较的方法进行疗效判定。分析参归精血汤体现的治疗思路并提出本观察未完性问题。结果:本组患者共53例,治疗后:1.月经与妊娠情况:(1)本组53例月经后期,治疗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31例(58.49%),周期较疗前缩短7天及以上的有10例(18.87%),妊娠4例(7.55%)。经t检验,t=4.0028,p=0.0002<0.01,说明月经后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有显着性差异。(2)本组42例月经后期中的无明显伴随证候患者,治疗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27例(64.29%),周期较疗前缩短7天及以上的有6例(14.29%),妊娠4例(9.52%)。经t检验,t=3.544,p=0.001<0.01,说明无明显伴随证候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有显着性差异。2.伴随症状:本组有复诊42例患者中,治疗前后次症积分经卡方检验,P=0.262>0.05,但积分值在治疗前77分,在治疗后53分,治疗后次症总积分为治疗前次症总积分的68.83%,减少31.17%。3.辅助检查情况:卵泡发育情况:就诊时停经已经超出35天有B超记录的病例数26例中,优势卵泡有6例(23.08%);治疗后在周期35天及以内有B超记录的病例数28例,优势卵泡13例(46.43%),13例有优势卵泡中,出现在周期14天及以内的有9例(69.23%),其中4例是成熟卵泡。4.随访情况:(1)随访42例月经后期患者中,在停药3个月经周期后,恢复正常22例(52.38%),周期较疗前缩短7天及以上的有10例(23.81%),妊娠3例(7.14%)。(2)随访34例无明显伴随证候患者中,在停药3个月经周期后,恢复正常17例(50.00%),周期较疗前缩短7天及以上的有8例(23.53%),妊娠2例(5.88%)。5.疗效情况:(1)治疗结束时:月经后期患者53例中,痊愈4例(7.55%),显效30例(56.60%),有效11例(20.75%),无效8例(15.09%)。总有效率为84.91%。无明显伴随证候患者42例中,痊愈4例(9.52%),显效26例(61.90%),有效6例(14.29%),无效6例(14.29%)。总有效率为85.71%。(2)停药3月后随访:月经后期患者42例中,痊愈6例(14.29%),显效17例(40.48%),有效10例(23.81%),无效9例(21.43%)。总有效率为78.57%。无明显伴随证候患者34例中,痊愈5例(14.71%),显效13例(38.24%),有效8例(23.53%),无效8例(23.53%)。总有效率为76.47%。6.相关分析:本组55例患者,经卡方检验,年龄、病程、孕产史对治疗疗效无明显影响(P>0.05)。1.“参归精血汤”治疗月经后期(虚证)有初步的疗效;治疗无明显实证的月经后期,也有初步疗效。2.精、气、血互生互化对临床虚证月经后期治疗有肯定的指导意义。3.经后期“重肾阳”对月经后期的治疗值得研究。
周慧心(Thipvarintorn Dusitasirisakul)[9](2019)在《中-泰不孕症妇女体质、证型分布及罗氏妇科诊疗方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泰国和中国广东不孕症妇女的调查问卷研究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分布,以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相关性。研究两地不孕症妇女的生活习惯、饮食、性格等与体质的相关性。并探讨岭南罗氏妇科诊治不孕症的思路,以促进中医药治疗不孕症在泰国的发展。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8年12月于泰国①清迈府Maharaj医院;②曼谷华侨中医医院;③北大龙府北大龙医院中医系;④东北地区中医诊所;⑤东方地区德明中医诊所就诊的患者。中国广东于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②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已通过诊断标准,确诊为不孕症患者,符合纳排标准,可纳入为本研究的对象。调查方式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表由自编的《女性不孕症调查问卷》和中华医学会正式发布的《中医体质调查量表》组合而成。问卷回收后,通过《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和《中医妇科学》进行体质及中医类型分析,将所有数据输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IBM 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采用天±s描述,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独立样本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否则用非参数检验。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两地区数据进行各观察因素多组间频率或构成比的比较;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多观察因素的相关分析,均已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选用就诊次数大于3次以上或经过治疗后已怀孕患者的病案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使用Excel软件建立以及整理数据,整理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现病史、中-西医诊断、证型、处方。在整理上述数据的同时进行中药名整理,数据库构建完成后,使用IBM SPSS 24对药物进行频次和聚类分析;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软件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本研究同期共收集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广东与泰国被诊断为“女性不孕症”的患者的相关调查问卷885份,其中有效问卷821份(中国广东512份,泰国309份)。中国广东不孕妇女的年龄中位数为33岁,年龄最大为48岁,年龄最小为20岁;而泰国的年龄中位数为34岁,年龄最大为48岁,年龄最小为21岁。1.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基本因素对比:两组的年龄、常吃食物类型、吸烟习惯、家庭类型及夫妻关系、周围人对生育渴望分布情况均相同(均P>0.05)。两地差异显著(均P<0.05)则有以下11方面:①BMI:两地的BMI正常者均超过60%(中国广东为63.5%,泰国为61.5%),而BMI偏低者,中国广东组>泰国组(20.5%,14.9%),BMI偏高者,泰国组>中国广东组(23.6%,16%);②居住地:属“城市”者,中国广东组>泰国组(86.1%,64.4%);③受教育程度:两组均以“本科”教育居多(中国广东组为45.1%,泰国组为52%),而排第二的中国广东组为“大专”(26%),泰国组为“硕士以上”(24.3%);④职业:中国广东组以“公司职员”居多(34.6%),泰国组则为“公务员(32.0%);⑤饮食:中国广东组“清淡”口味最多(30.9%),而泰国组“辛辣”口味较多(30.4%);中国广东组经常吃“温热汤类”为多(62.9%),泰国组以“生冷”食品为多(43.0%)。中国广东组喝“常温饮”最多(60.0%),而泰国组以“冷饮”为多(53.4%)。中国广东组吃“温性”饮食居多(89.8%),而泰国组以“凉性”饮食为多(66.0%);⑥睡眠:泰国组比较早睡,46.3%泰国组妇女入睡时间为11点之前,而57.6%中国组妇女入睡时间为11-1点;泰国组睡眠质量“好”(90.1%)高于中国广东组(16.2%),中国广东组睡眠质量“差”(16.2%)高于泰国(12.3%);⑦烟酒:泰国组有喝酒习惯的为20.7%,高于中国广东组(1.4%)。中国广东组配偶有吸烟习惯(34.2%)高于泰国(16.5%);⑧体育运动:泰国组少运动的(82.2%)高于中国广东组(73.0%);⑨生育期望值:本人对生育渴望程度达到“十分”者,两组均为50%以上(中国广东组为53.9%,泰国组为56.6%),程度为“极其”者,中国广东组(38.3%)高于泰国组(25.6%),程度“一般”者,泰国组(17.8%)高于中国广东组(7.8%);⑩性格:中国广东组“急躁易怒”为多见(38.3%),泰国组以“平和开朗”较多(42.7%);(11)生活压力:中国广东组(81.3%)明显高于泰国组(52.4%),中国广东组以“家庭压力”为最多(32.2%),而泰国组的以“工作压力”为多见(26.8%)。2.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经带情况对比:两地区有一些显著性差异(均P<0.05):中国广东组的月经异常以月经后期为多见(29.7%);泰国组则以痛经为多见(49.2%);泰国组带下异常(26.9%)高于中国广东组(14.3%);泰国组未检查妇科疾病者(37.5%)高于中国广东(7.2%);已发现的妇科疾病,中国广东组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最高频率,泰国组最高频率为PCOS。3.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孕育相关因素对比:两地区亦有一些显著性差异(均P<0.05);中国广东组以继发性不孕症为多见(61.1%),泰国组则多为原发性不孕症(69.9%);中国广东组的平均病程为2.76±2.210年,不孕病程最长为15年。而泰国组的平均病程为4.66±3.73年,不孕病程最长为20年;中国广东组病程为1年的例数最多(33.2%),泰国组则以病程5年居多(40.1%);中国广东组性生活频次以1次/周为多见(51.9%),泰国组为2-3次/周(42.1%);对于是否采取避孕措施,两组从未避孕者均达半数以上(中国广东组为55.1%,泰国组为58.3%),曾采取避孕措施的夫妇,中国广东组以用避孕套为多见(39.1%),而泰国组以女性口服避孕药为主(31.1%);泰国组未检查不孕原因(39.8%)例数高于中国广东组(9.6%);已查出不孕原因者,两地以排卵功能障碍排第一(中国广东组为56.3%,泰国组为39.5%),其次为输卵管因素(中国广东组为24.4%,泰国组为23%);中国广东组已进行系统治疗者(82.4%)高于泰国组(50.5%);其中,选用ART治疗,中国广东组(33.6%)高于泰国组(28.8%)。4.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中医证型分布对比: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体质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中国广东组中医证型分布排序为肾气虚证(35.2%)>肝气郁结证(22.5%)>肾阴虚证(21.1%)>肾阳虚证(8.0%)>痰湿内阻证(6.8%)>瘀滞胞宫证(6.4%)。泰国组中医证型分布排序为肝气郁结证(33.9%)>肾气虚证(22.7%)>肾阳虚证(17.5%)>肾阴虚证(11.3%)>痰湿内阻证(9.4%)>瘀滞胞宫证(5.2%)。5.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体质分布对比: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体质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中国广东组体质分布排序为:阳虚质(43.9%)>血瘀质(42%)>气虚质(40.4%)>痰湿质(31.6%)>气郁质(20.7%)>阴虚质(17.4%)>湿热质(9.8%),未见特禀质。其中,单种体质为33.6%,复合体质为66.4%;偏颇体质占89.3%;泰国组体质分布排序为血瘀质(57.9%)>阴虚质(31.1%)>痰湿质(27.8%)>阳虚质(21%)>气郁质(19.4%)>气虚质(18.1%)>湿热质(16.2%)>特禀质(1%)。其中,单种体质为35.3%,复合体质为64.7%;偏颇体质占84.5%;两地区均为偏颇质多于平和质。6.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影响因素分析:年龄、BMI、居住地、生活压力、性格、睡眠质量、体育运动均与偏颇质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①年龄:40~岁的不孕症妇女发生偏颇质为20~岁的9.04倍(95%CI1.56,52.38);②BMI:BMI过高的患者发生偏颇质为BMI正常的2.24倍(95%CI1.13,4.47);③居住地:城市妇女发生偏颇质为农村妇女的1.63倍(95%CI1.03,2.58);④生活压力:生活压力大的不孕症妇女发生偏颇质为无生活压力的2.02倍(95%CI 1.33,3.09);⑤性格:“急躁易怒”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2.18倍(95%CI1.35,3.52),“沉静内向”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2.27倍(95%CI 1.43,5.15),“抑郁寡欢”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3.74倍(95%CI 1.55,9.00);⑥睡眠:睡眠质量好的患者发生偏颇质低于睡眠质量一般的63%(95%CI0.23,0.58)。从AUROC可认为本模型拟合后类别预测标确率为73.9%,说明本模型能预测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准确为73.9%。7.中国广东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影响因素相关分析:BMI、生活压力、性格、睡眠质量及体育运动均与中国广东不孕症妇女偏颇质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①BMI:BMI偏高者发生偏颇质为BMI正常的5.61倍(95%CI1.33,23.73);②生活压力:生活压力大者发生偏颇质为无生活压力的2.61倍(95%CI1.42,4.78);③性格:“急躁易怒”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2.94倍(95%CI1.47,5.86),“抑郁寡欢”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3.30倍(95%CI1.21,8.98);④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好发生偏颇质低于睡眠质量一般的70%(95%CI 0.16,0.56);⑤体育运动:有运动习惯者发生偏颇质低于没有运动习惯的44%(95%CI0.31,0.99)。另外,从AUROC可认为本模型拟合后类别预测标确率为74.5%,说明本模型能预测中国广东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准确率为74.5%。8.泰国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影响因素相关分析:性格和睡眠质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①性格:“沉静内向”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5.03倍(95%CI 1.46,17.27);②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好者发生偏颇质低于睡眠质量一般的50%(95%CI 0.26,0.96)。从AUROC可认为本模型拟合后类别预测标确率为72.2%,说明本模型能预测泰国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准确率为72.2%。9.关于岭南罗氏妇科罗颂平教授对不孕症患者的诊治思路,本研究收集不孕症患者病例共201例,具有一共986张处方,证型频率最高前10个证型为①肾阴不足证;②肾气虚证;③肾虚血瘀证;④肝郁肾虚证;⑤脾肾不足证;⑥痰湿证;⑦虚热证;⑧血瘀证;⑨肝郁证;⑩气阴不足证。在986张处方中,具有152味药物,出现频率高的前40名,大部分是在妇科常用的处方中具有的药物,如菟丝子、桑寄生、续断可见于寿胎丸;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见于四物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见于四君子汤;柴胡、当归、茯苓、白芍、白术、甘草见于逍遥散等。在药物关联规则,发现支持度和置信度高的药对如:菟丝子-桑寄生;菟丝子-山药;菟丝子-续断;续断-桑寄生;续断-山药;山药-桑寄生;女贞子-白芍;女贞子-山药;女贞子-续断;女贞子-菟丝子;菟丝子-山药-桑寄生;菟丝子-山药-续断;续断-桑寄生-山药;女贞子-菟丝子-白芍;女贞子-菟丝子-桑寄生等。10.使用SPSS 24的聚类分析对出现频数大于等于50次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为4组:①C1组包括:续断、桑寄生、山药、菟丝子、覆盆子、女贞子、白芍、枸杞子、石斛、黄精、山茱萸、地骨皮、旱莲草、酸枣仁、荔枝核、橘核,大部分药物属于补益固肾之品;C2组包括:白术、党参、黄芪、芡实、金樱子、甘草,出现的药物属于健脾益气之品;C3组包括:川芎、法半夏、香附、陈皮、苍术、鸡血藤、丹参、牛膝、赤芍、郁金,出现的药物可分为祛湿化痰和活血理气之品;C4组包括:合欢花、素馨花、柴胡、巴戟天、当归、茯苓、熟地黄、石菖蒲、远志,出现的大部分药物是调理肝气养肝血之品。这些出现的药物均属于罗颂平教授在治疗不孕症常用药物,可是在临床上罗颂平教授因经验丰富,诊治有序,用要灵活,善用南药,疗效极佳。结论:1.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体质分布情况有差异性。具体而言:两地区均为偏颇质多于平和质:中国广东组体质分布依次为阳虚质>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阴虚质>湿热质,未见特禀质;泰国则为血瘀质>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特禀质。2.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有差异性。中国广东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肾虚证>肝气郁结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痰湿内阻证>瘀滞胞宫证。泰国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肝气郁结证>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痰湿内阻证>瘀滞胞宫证。3.对于不孕症妇女偏颇质的影响因素分析,提示年龄、BMI、居住地、生活压力、性格及精神状态、睡眠质量、体育运动均对两地区不孕症妇女偏颇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广东组偏颇质与BMI、生活压力、个人性格及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及体育运动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泰国组的偏颇质与年龄、个人性格及精神状态及睡眠质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各模型拟合后类别预测准确率均高于70%。4.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中的各因素对比,虽然年龄、体重、常吃食物类型、吸烟习惯、家庭类型及夫妻关系、周围人对生育渴望分布情况均类似;但在BMI、身高、血型、居住地、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喜欢吃的口味、常吃的食品类型、常喝的饮料类型、饮食属性、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喝酒习惯、丈夫的吸烟习惯、体育运动、自己的生育渴望、性格及精神状态、压力及压力类型、月经情况及异常类型、妇科疾病和妇科问题类型、白带情况、不孕症类型、不孕病程时间、避孕方式、性生活频次、妇科及不孕检查、不孕症原因、体质类型、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均不相同。5.岭南罗氏妇科流派第三传人罗颂平教授,对不孕症患者的诊断治思路具有鲜明特色:首先辨病辨证,明确致病原因;治疗以调经助孕为主,注重调和阴阳平衡,重视补肾调肝健脾,以达到阴平阳秘为目的。罗颂平教授临床经验丰富,不仅用药灵活,善以南药为用,以助孕种子为目标,以寿胎丸、二至丸、四君子汤、四物汤、逍遥散等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药物,临床疗效颇佳。6.对于泰国不孕症妇女的诊疗思路,需根据中医“三因制宜”来进行详细诊治。注重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患病时节、气候;患者个人的体质、生活方式等。只有因人因时因地,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陈琢[10](2008)在《洁泽1号避孕消炎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洁泽1号治疗解脲脲原体宫颈炎的试验研究目的:观察洁泽1号治疗解脲脲原体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10例符合诊断标准无合并症的解脲脲原体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阿奇霉素联合洁泽Ⅰ号阴道灌洗治疗组102例;B组:洁泽Ⅰ号阴道灌洗治疗组87例;C组: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组121例。三组治疗期间安全套避孕,均治疗满一疗程,停药21d后复查解脲脲原体并行妇科检查,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结果:洁泽Ⅰ号对解脲原体临床疗效,总有效率A组85.3%;B组:67.8%,C组:60.3%,A组与B组、C组相比统计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0.01),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宫颈分泌物Uu转阴率A组78.4%,B组60.9%,C组47.9%;A组与B组、C组相比统计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0.01),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耐药菌株Uu转阴率,A组48.1%,B组42.1%,C组16.1%,A组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洁泽1号对解脲脲原体宫颈炎有一定的疗效,联合阿奇霉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耐药菌株疗效有显著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二部分洁泽1号体外对阴道常见抗病原微生物药效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洁泽1号体外对生殖道常见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乙型链球菌、解脲脲原体、阴道毛滴虫及脆弱拟杆菌等的MIC50、MIC90、MBC50、MBC90,大肠杆菌的杀菌曲线KCs;洁泽1号对单纯性疱疹病毒2型(HSV-2)的体外抗病毒作用,为寻找具有消炎、预防生殖道感染作用的外用药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与洁尔阴对照;阴道毛滴虫及脆弱拟杆菌与甲硝唑对比;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支原体MIC和MBC,并与红霉素对照;运用CPE法和MTT法检测洁泽1号对HSV-2的体外抗病毒作用,结果:洁泽1号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优于洁尔阴,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作用与洁尔阴相当,而对白色念珠菌的作用弱于洁尔阴。洁泽1号对Uu临床分离株的MIC50为31.25mg·ml-1,MIC90为62.5mg·ml-1,并能对UU红霉素耐药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JZ2作用2h滴虫全部死亡所需的JZ1浓度为0.25g.ml-1,所需的N-9浓度为0.625mg.ml-1,而单用JZ1作用2小时滴虫全部死亡的浓度为0.5g.ml-1,N-9浓度为1mg.ml-1,JZ1和N-9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性;JZ2 0.25g.ml-1和0.125g.ml-1浓度组与同浓度JZ1组、JZ2 0.0625mg.ml-1和0.03125mg.ml-1浓度组与同浓度N-9组比较,滴虫死亡率在2h-8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洁泽1号对阴道毛滴虫及脆弱拟杆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与壬苯醇醚有协同作用。JZ2的作用明显强于同浓度的JZ1和N-9;洁泽1号对阴道毛滴虫及脆弱拟杆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与壬苯醇醚有协同作用。洁泽1号对Vero细胞的半数无毒浓度TC50为6.3mg·ml-1(CPE法),8mg·ml-1(MTT法),最低无毒浓度TC0为1.6 mg·ml-1(CPE法和MTT法)。抑制复制实验中洁泽1号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89mg·ml-1(CPE法),0.98mg·ml-1(MTT法),治疗指数TI为7.07(CPE法)和8.16(MTT法);洁泽1号抑制吸附的IC50为0.15 mg·ml-1,TI为42(与CPE测得的TC50比),53(与MTT法测得的TC50比)。结论:洁泽1号对受试菌的活性依次为:阴道毛滴虫、大肠杆菌、金葡菌、乙型链球菌、脆弱拟杆菌和白色念球菌。并且对Uu临床分离株有抑制作用。洁泽1号具有一定的抑制HSV-2吸附和复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洁泽1号对壬苯醇醚体外杀精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洁泽1号、壬苯醇醚(N-9),以及洁泽1号与不同浓度N-9混合液体外杀精作用。方法:观察药物作用20s和3min的最低杀精浓度和精子活力恢复实验。并观察药物作用20s、3min和30min时精子前向运动率、活动率和活率。结果:洁泽1号3min体外最低杀精浓度为1g·ml-1。N-9 20s、3min最低杀精浓度均为0.25mg·ml-1。混合液中N-9 20s、3min最低杀精浓度分别为0.125mg·ml-1、0.0625mg·ml-1。精子活力恢复实验显示失活精子不能恢复活力。洁泽1号浓度大于0.25g·ml-1时,20s、3min和30min精子前向运动率、活动率和存活率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混合液中N-9浓度为0.0625mg·ml-1时,精子在20s、3min和30min的前向运动率与相同浓度N-9单独使用比较,统计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混合液中N-9浓度为0.125mg·ml-1、0.0625mg·ml-1时,精子在20s和3min的活动率和存活率分别与相应浓度N-9单独使用比较,统计学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洁泽1号对壬苯醇醚体外杀精有增效作用,联合使用可降低N-9用量。第四部分洁泽1号对小鼠滴虫性阴道炎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洁泽1号(JZ1)与有效避孕剂量的外用杀精剂壬苯醇醚(N-9)的复合制剂洁泽2号(JZ2)对小鼠滴虫性阴道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12只小鼠随机分为JZ2组(高、中、低)、JZ1组(高、中、低)、壬苯醇醚(N-9)组、甲硝唑组、空白凝胶组及模型组,造模前,每只小鼠阴道给予相应的药物凝胶或生理盐水20ul,注药2min后每只小鼠接种滴虫液20ul,在接种后的2、4、7、10、12、14天取小鼠阴道冲洗液涂片镜检及培养,观察小鼠感染情况,并计算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的感染率。结果:JZ2组、N-9组小鼠感染率都为0,与相同时间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甲硝唑组小鼠感染率很低,前4天仅为10%,之后为0,前10天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JZ1组小鼠滴虫感染率比模型组低,2g.ml-1浓度组在第2天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空白凝胶组小鼠在不同时间的滴虫感染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JZ2组、N-9组、JZ1 2g.ml-1和1g.ml-1。剂量组小鼠滴虫感染率与甲硝唑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JZ2与JZ1组比较,0.5g.ml-1组在第2天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预防性给药后,JZ2高、中、低剂量组和N-9组都能完全预防小鼠滴虫性阴道炎的感染,其作用强于同浓度的JZ1。第五部分洁泽1号对小鼠白色念珠菌阴道炎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洁泽1号(JZ1)、壬苯醇醚(N-9)以及洁泽2号(JZ2)[中药复方洁泽1号(JZ1)与外用杀精剂壬苯醇醚(N-9)混合制剂]对小鼠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造模前阴道内按分组分别注入各药物凝胶20ul,1min后阴道接种白色念珠菌液5×104个/只,分别于造模后第2、4、7、14d观察小鼠阴道灌洗液菌丝生成及菌落计数结果,阴道、子宫组织PAS染色,各组阴道组织的炎症分值及阴道炎预防率。结果:随着JZ2凝胶中JZ1浓度的降低,小鼠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预防率逐渐下降,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JZ2高剂量凝胶组预防率可达65.0%,与模型组预防率0.0%、空白凝胶组预防率2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西药对照组(联苯苄唑凝胶)作用相当,但强于N-9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JZ2中、低剂量凝胶组预防率较低,但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JZ2凝胶对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第六部分洁泽1号对小鼠生殖器疱疹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建立小鼠生殖器疱疹动物模型,并观察洁泽1号对小鼠生殖器疱疹的预防作用。方法:生殖器疱疹模型建立实验:小鼠32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高、中、低三个病毒滴度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只小鼠皮下注射孕激素,5天后戊巴比妥钠麻醉,经阴道接种20ul相应滴度的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或给予生理盐水,建立小鼠生殖器疱疹模型。并通过阴道外阴症状评分、阴道分泌物毒力检测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HSV-2 IgG判断模型成功与否和模型病变程度。预防实验:72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预防组(洁泽1号高、中、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无环鸟苷组)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2只,预防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予1g·ml-1,0.5g·ml-1和0.25g·ml-1三个不同剂量的洁泽1号凝胶,阳性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12%无环鸟苷或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每日对小鼠进行症状评分;给药造模后第1、4、7、9、12天测量小鼠阴道分泌物毒力;第12天处死小鼠,摘眼球取血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SV-21gG抗体阳性率;阴道组织一部分做病理切片,一部分用于定量PCR方法检测阴道组织HSV-2DNA拷贝量。结果:模型情况:高滴度病毒模型组小鼠死亡率达50.0%,中滴度组达12.5%,低滴度组未出现小鼠死亡,外阴阴道症状评分提示高滴度组症状最严重,其次为中滴度组和低滴度组。高、中滴度组小鼠血清抗体阳性率达100.0%,低滴度组小鼠阳性率达50.0%。预防实验:(1)洁泽1号高、中剂量组都能很好的降低小鼠外阴阴道症状评分,阴道分泌物病毒毒力,血清抗体阳性率和阴道组织病毒DNA含量,并且这些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2)洁泽1号高、中剂量与无环鸟苷组比较,外阴阴道症状评分,分泌物毒力和阴道组织病毒DN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中剂量组小鼠外阴阴道症状评分、阴道分泌物毒力、血清抗体阳性率和阴道组织病毒DNA拷贝量低于高剂量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洁泽1号高、中剂量组和无环鸟苷组小鼠阴道每日症状评分、阴道分泌物毒力和小鼠阴道组织HSV-2DN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5)洁泽1号高、中剂量组、无环鸟苷组和模型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0%、58.0%、41.6%和91.6%;洁泽1号高、中剂量组、无环鸟苷组和模型组细胞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58.3%、41.6%、50.0%和100.0%。(6)肉眼观察模型组小鼠可见阴道黏膜下有点状充血,并且阴道较其它组体积大,而洁泽1号高、中、低剂量组和无环鸟苷组阴道均无充血现象,组织形态良好;(7)组织学切片HE染色模型组可见黏膜不完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增生的毛细血管。洁泽1号高、中剂量组和无环鸟苷组组织学切片可见黏膜完整,无淋巴细胞浸润,炎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但是低剂量组有轻微的淋巴细胞浸润。结论:模型建立时高滴度组小鼠死亡率较高,中滴度组不仅模型成功率高,而且小鼠死亡率也低,低滴度组小鼠模型成功率仅达50%,所以选择中滴度组小鼠作为后续预防实验的动物模型。预防性给药后,洁泽1号高、中剂量组和无环鸟苷组小鼠病情明显轻于模型组,且中剂量组效果优于高剂量组,其预防效果与12%无环鸟苷相当。说明洁泽1号能降低小鼠生殖器疱疹的感染率或减轻生殖器疱疹的病情。第七部分洁泽1号抗生育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洁泽1号(JZ1)凝胶对外用杀精剂壬苯醇醚(N-9)的体内杀精及抗生育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改良的Sander—cramer方法观察JZ1、N-9、JZ1与N-9的混合制剂(JZ2)凝胶不同剂量组对大鼠、家兔体内杀精作用,大鼠、家兔阴道内给予相应组药物凝胶后雌雄合笼,分别于交配后1min、3min、5min、10min观察阴道内精子的活动率、死亡率及精子全部死亡的时间;在交配后的第20天剖腹观察雌鼠、雌兔黄体数、胚泡数、计算受精率及妊娠率以评估抗生育作用。结果:大鼠实验表明:JZ1凝胶组(1g/ml)交配后1min内有少量原地活动精子,3min时未见活动精子,N-9 20s、3min最低杀精浓度均为0.25mg/ml,与洁泽1号混合(即JZ2)后,N-9最低杀精浓度分别为0.125mg/ml、0.0625mg/ml。交配后1min,各单纯N-9及JZ2凝胶组大鼠阴道内均未见活动精子。N-9(12%及以上浓度)、JZ2(含10%及以上浓度N-9)各组均有较高的避孕率,与自然对照组及空白凝胶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JZ2(含14%、12%N-9)药物凝胶组抗生育率均可达100%,与14%N-9作用相当。JZ2(含10%N-9及8%N-9组)抗生育率分别为90%、40%,与自然对照组之间的有显著性差异。JZ2(含12%N-9和10%N-9)凝胶组对大鼠的避孕作用强于相同浓度的N-9组,且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家兔实验表明:同一时间下,JZ2高、中、低剂量组精子活动率和死亡率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JZ1比较,在1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低剂量组与同浓度的N-9组比较差异在1min有显著性意义(P<0.05);JZ2高、中、低剂量组精子全部死亡时间分别为0.625±1.77min,4.00±12.25min,4.50±9.26min,三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JZ2低剂量组与同浓度的N-9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JZ2高剂量组与JZ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交配后家兔黄体数在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JZ2组家兔胚泡数量、受精率及妊娠率低于生理盐水组和JZ1组(P<0.01),JZ2低剂量组与同浓度的N-9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由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可以看出JZ1对N-9的杀精作用具有协同作用,两药混合后(即JZ2)可以减少N-9的剂量;JZ2凝胶大鼠、家兔阴道内用药具有较好的体内杀精及抗生育作用,在相同避孕效果下可减少N-9的用量。其作用优于单用JZ1或N-9。第八部分洁泽复方对小鼠阴道乳杆菌、糖原及乳铁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洁泽1号凝胶、洁泽2号凝胶对小鼠阴道乳杆菌、糖原及乳铁蛋白的作用,评价洁泽1号凝胶、洁泽2号凝胶对小鼠阴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取雌性昆明小鼠1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凝胶组(基质对照组)、JieZeNO.1凝胶高(2g/ml)、中(1g/ml),低(0.5g/ml)剂量组,JieZeNO.2号凝胶高(2g/ml)、中(1g/ml),低(0.5g/ml)剂量组,10%N-9组,分别于用药24h或72h观察乳杆菌、糖原、乳铁蛋白,共18组,每组10只。每只小鼠皮下注射生理剂量的苯甲酸雌二醇(E2)2ug,72h后,小鼠阴道分别注入上述各药物凝胶20ul,并于注射药物凝胶后24h或72h阴道灌洗液活菌计数及培养,检测阴道组织糖原含量及乳铁蛋白表达。结果:各浓度洁泽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在乳杆菌计数、糖原含量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与10%N-9组有显著差异(P<0.01),将各浓度洁泽药物24h组与72h组相比亦无显著差异;乳铁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任意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一次性使用JieZeNO.1凝胶、JieZeNO.2凝胶对小鼠阴道内乳杆菌、糖原及乳铁蛋白无明显影响,与单用N-9相比,对小鼠正常阴道内环境影响较小。
二、合成新避孕药“湖南1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成新避孕药“湖南1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农村妇女 ——湖南西村历史变迁(1950-19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运用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四节 村庄的选择与调查过程 |
第五节 章节安排与内容 |
第二章 西村概况与村落传统生育文化 |
第一节 西村建制与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农作物生产与性别分工 |
第三节 人口、姓氏与家庭结构 |
第四节 村庄政治结构 |
第五节 西村传统生育文化 |
小结 |
第三章 新观念与旧思想的碰撞:计划生育的开端(1950-60年代) |
第一节 妇女的处境:两种生产的冲突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开端:妇女与国家 |
第三节 节育知识的宣传:新观念的传播 |
第四节 不尽人意的结果:旧思想的顽固 |
小结 |
第四章 由犹豫到接受:晚、稀、少计划生育政策(1970年代)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工作组入村 |
第二节 阻力与压力:计划生育任务的落实 |
第三节 对身体的控制:各种节育方法的使用 |
第四节 两位结扎者(绝育者)背后的故事 |
小结 |
第五章 冲突与妥协:独生子女政策与新型生育文化(1980年代) |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西村妇女 |
第二节 风暴来临:独生子女政策的登场 |
第三节 沉重的肉身:妇女们的压力 |
第四节 弱者的“武器”:妇女们的应对措施 |
第五节 家庭结构的变化与新型生育观的形成 |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主要访谈人员相关信息 |
附录二: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源起 |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著作 |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5 论文的创新点 |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
1.1 药物学的发展 |
1.2 方剂学的成就 |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2.5 药学(西药)教育 |
2.6 药学(西药)研究 |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
3.2 医药教育 |
3.3 医药工业 |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
1.2 药品监督管理 |
1.3 制药工业 |
1.4 医药商业 |
1.5 药学教育 |
1.6 医药科技工作 |
1.7 医院药学 |
1.8 药学社会团体 |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
2.2 中药研究 |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
2.4 药物学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1 |
(3)温肾暖肝消癥方治疗内异症临床疗效及对其纤维化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古籍记载 |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
3 子宫内膜异位症证型分布特点 |
4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 |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特征 |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现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纤维化 |
1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纤维化 |
2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从“肾阳虚,肝脉寒伏”辨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
前言 |
1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2 治疗思路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温肾暖肝消癥方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
前言 |
1 研究材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纤维化机制研究 |
前言 |
1 研究材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温肾暖肝消癥方对EMs模型小鼠异位病灶纤维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BALB/c小鼠EMs模型建立和异位病灶纤维化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温肾暖肝消癥方对EMs小鼠异位病灶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盾叶薯蓣遗传多样性及多倍体新种质培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盾叶薯蓣研究进展 |
1.1.1 盾叶薯蓣的主要用途 |
1.1.2 甾体激素药物及其药源植物的研发 |
1.1.2.1 甾体化合物结构和种类 |
1.1.2.2 甾体激素药物的用途 |
1.1.2.3 薯蓣皂苷元高含植物的探寻 |
1.1.2.4 薯蓣皂苷元生产与甾体激素的合成 |
1.1.3 分类学研究 |
1.1.4 细胞染色体研究 |
1.1.5 组织与细胞培养及同源四倍体诱导研究 |
1.1.6 盾叶薯蓣的生态分布及植物资源学研究 |
1.1.7 引种驯化栽培与繁殖研究 |
1.1.8 盾叶薯蓣生物多样性及种质研究 |
1.1.9 盾叶薯蓣其他方面的研究 |
1.2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
1.2.2 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基础研究 |
1.2.3 种群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指标研究 |
1.2.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2.4 RAPD技术及其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2.4.1 RAPD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 |
1.2.4.2 RAPD在种质资源遗传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1.2.4.3 基于RAPD的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倍性诱变及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
1.3.1 倍性诱变及多倍体育种原理与方法 |
1.3.2 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 |
1.3.3 花药培养与单倍体育种研究 |
2 立题的依据和意义 |
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
3.1 主要内容 |
3.2 主要目的 |
第二章 盾叶薯蓣的资源调查及形态多样性研究 |
1 方法 |
1.1 盾叶薯蓣的分布及群落多样性调查方法 |
1.2 盾叶薯蓣器官形态多样性研究方法 |
1.3 盾叶薯蓣染色体多样性研究方法 |
1.3.1 材料处理 |
1.3.2 试剂配制 |
1.3.3 染色体标本制作与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盾叶薯蓣的分布及种群扩散 |
2.2 盾叶薯蓣生境的多样性 |
2.2.1 植被多样性 |
2.2.2 群落多样性 |
2.2.2.1 群落类型 |
2.2.2.2 盾叶薯蓣在群落中的分布 |
2.3 根与茎的形态多样性 |
2.3.1 地上茎的形态多样性 |
2.3.2 地下茎及根的形态多样性 |
2.4 叶的形态多样性 |
2.5 花、花序及花性的形态多样性 |
2.6 果实、种子与胚的多样性 |
2.7 染色体的多样性 |
2.7.1 染色体数目 |
2.7.2 染色体形态 |
3 讨论 |
3.1 盾叶薯蓣分布与种群扩散及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关系 |
3.2 盾叶薯蓣的形态多样性与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关系 |
3.3 种群染色体数目与进化、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关系 |
第三章 盾叶薯蓣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材料及其来源 |
1.1.2 材料处理 |
1.2 方法 |
1.2.1 试剂与仪器 |
1.2.1.1 主要生化试剂 |
1.2.1.2 主要仪器设备 |
1.2.2 实验方法或操作程序 |
1.2.2.1 供试材料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纯化 |
1.2.2.2 DNA的检测 |
1.2.2.3 RAPD扩增反应及条件优化 |
1.2.2.4 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
1.2.2.5 系统分类学研究方法 |
2 结果及分析 |
2.1 基因组总DNA的质量与产量检测结果 |
2.2 RAPD反应条件比较 |
2.2.1 模板浓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 |
2.2.2 引物浓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 |
2.2.3 Mg2+的浓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 |
2.2.4 dNTP浓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 |
2.2.5 Taq DNA聚合酶对RAPD反应的影响 |
2.2.6 扩增循环数对RAPD反应的影响 |
2.2.7 退火温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 |
2.3 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
2.3.1 随机引物筛选结果 |
2.3.2 PCR扩增结果 |
2.3.3 RAPD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2.3.4 盾叶薯蓣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4.1 盾叶薯蓣与同属其它种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
2.3.4.2 盾叶薯蓣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
2.3.4.3 盾叶薯蓣几个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
2.3.5 盾叶薯蓣的遗传分化比较 |
2.3.5.1 种群间与种群内的基因分化 |
2.3.5.2 盾叶薯蓣的基因分化与多样性总体比较 |
2.4 分子系统分类学探讨 |
2.4.1 遗传距离 |
2.4.1.1 种间遗传距离 |
2.4.1.2 盾叶薯蓣种群间的遗传距离 |
2.4.2 聚类分析 |
2.4.2.1 盾叶薯蓣种群聚类分析 |
2.4.2.2 盾叶薯蓣与同属植物的种间聚类分析 |
2.4.3 RAPD分子系统分类学结果 |
2.4.3.1 盾叶薯蓣种内系统分类学处理 |
2.4.3.2 薯蓣属6个种的分组系统分类学处理 |
3 小结与讨论 |
3.1 RAPD—PCR反应 |
3.1.1 不同提取方法及实验条件对盾叶薯蓣DNA提取的影响 |
3.1.2 RAPD反应体系 |
3.1.2.1 各反应参数对RAPD反应的影响 |
3.1.2.2 RAPD稳定程度的可控性 |
3.2 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1 随机引物及供试材料对RAPD-PCR扩增结果的影响 |
3.2.2 分类等级与遗传多样性的关系 |
3.2.3 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3.2.4 种群及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3.2.5 种群间基因分化的原因及其与遗传多样性的关系 |
3.2.6 多倍体NDA分子及基因表达差异的原因 |
3.2.7 遗传分化与遗传多样性保护 |
3.3 分子系统分类学方法的选择及其可靠性 |
3.4 聚类分析及分子系统分类学结果的解析 |
3.4.1 种上分类等级及其进化路线处理的适用性分析 |
3.4.2 种下分类群划分的解析 |
第四章 薯蓣皂甙元含量的HPLC测定及其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含水量测定 |
2.2 薯蓣皂苷元含量测定 |
2.2.1 色谱条件 |
2.2.2 标准品溶液配制 |
2.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2.4 线性关系的考察 |
2.2.5 样品的测定 |
2.2.6 回收率实验 |
3 结论与分析讨论 |
3.1 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测定方法 |
3.2 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比较 |
第五章 盾叶薯蓣的倍性诱变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盾叶薯蓣二倍体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 |
1.2.1.1 材料处理 |
1.2.1.2 培养基的制备 |
1.2.1.3 盾叶薯蓣二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 |
1.2.1.3.1 外植体的接种及培养条件 |
1.2.1.3.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1.2.1.3.3 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比较 |
1.2.1.3.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1.2.1.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1.2.1.5 不同因素与水平组合对类原球茎生根的影响 |
1.2.1.6 二倍体试管苗的炼苗与移栽 |
1.2.2 盾叶薯蓣四倍体的诱导及其鉴定 |
1.2.2.1 离体诱变培养体系的建立 |
1.2.2.2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四倍体植株 |
1.2.2.3 四倍体植株的鉴定 |
1.2.3 盾叶薯蓣花药培养及其鉴定 |
1.2.3.1 外植体的接种及培养条件 |
1.2.3.2 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 |
1.2.3.3 花药愈伤组织的分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盾叶薯蓣二倍体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2.1.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1.2 不同基因型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1.3 不同部位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1.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1.5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2.1.6 不同因素组合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2.1.7 二倍体试管苗的炼苗与移栽 |
2.2 盾叶薯蓣四倍体的诱导及其鉴定 |
2.2.1 不同处理方式对盾叶薯蓣四倍体诱变率的影响 |
2.2.1.1 浸泡法对四倍体诱变率的影响 |
2.2.1.2 混培法对四倍体诱变率的影响 |
2.2.1.3 点滴法对四倍体诱变率的影响 |
2.2.2 四倍体植株的形态学鉴定 |
2.3 盾叶薯蓣花药培养单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分化 |
2.3.1 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3.2 不同浓度的蔗糖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3.3 光培养和暗培养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3.4 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3.5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3.6 愈伤组织的分化 |
2.4 盾叶薯蓣不同倍性植株染色体的鉴定 |
2.4.1 染色体数目检测 |
2.4.2 倍性诱导稳定性实验 |
3 讨论 |
3.1 盾叶薯蓣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
3.1.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盾叶薯蓣组织培养的影响 |
3.1.2 不同外植体对盾叶薯蓣组织培养的影响 |
3.1.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浓度对盾叶薯蓣组织培养的影响 |
3.2 盾叶薯蓣多倍体的诱导 |
3.2.1 不同秋水仙素处理方法对染色体多倍性的影响 |
3.2.2 嵌合体现象 |
3.3 影响单倍体的诱导的因素 |
第六章 盾叶薯蓣四倍体新种质"XHJ-401"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外植体的接种及培养条件 |
1.2.2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 |
1.2.3 类原球茎的分化与增殖 |
1.2.4 类原球茎及其植株的个体生长 |
1.2.5 带类原球茎植株的生根 |
1.2.6 带类原球茎试管苗的炼苗与壮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外植体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培养基上培养效果比较 |
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对致密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2.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对类原球茎诱导的影响 |
2.4 类原球茎在分化增殖培养基上的生长 |
2.5 不同因素组合对类原球茎生根的影响 |
2.6 带类原球茎试管苗的炼苗与壮苗 |
2.6.1 类原球茎的生长发育 |
2.6.2 人工气候箱炼苗实验 |
2.6.3 温室炼苗与壮苗实验 |
2.7 盾叶薯蓣四倍体离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 |
3 讨论 |
3.1 不同外植体与愈伤组织诱导及类原球茎分化的关系 |
3.2 6-BA和2,4-D在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中的作用 |
3.3 6-BA、KT和蔗糖对类原球茎诱导的影响 |
3.4 类原球茎生根培养中各因素的影响 |
3.5 温度、湿度与栽培基质对试管苗炼苗与壮苗的影响 |
3.6 四倍体盾叶薯蓣离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的可行性 |
第七章 盾叶薯蓣四倍体新种质"XHJ-401"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物候及其生长发育特性比较观察方法 |
1.2.2 器官形态学及生长性能比较方法 |
1.2.3 叶表皮及保卫细胞叶绿体显微与超微结构比较方法 |
1.2.3.1 仪器及药剂 |
1.2.3.2 方法与步骤 |
1.2.4 栽培与杂交方法 |
1.2.4.1 栽培及根茎产量与薯蓣皂苷元含量测定方法 |
1.2.4.2 杂交试验方法 |
2.结果 |
2.1 四倍体与二倍体物候学比较观察 |
2.2 四倍体与二倍体器官形态学及生长性能比较 |
2.2.1 根的形态学及生长性能比较 |
2.2.2 地上茎的形态学及生长特性比较 |
2.2.3 根状茎的形态学及生长性能比较 |
2.2.4 叶的形态学比较 |
2.2.5 花的形态学及变性率比较 |
2.2.6 果实与种子的形态学比较 |
2.3 四倍体与二倍体组织与细胞形态结构比较 |
2.3.1 叶表皮及气孔器的显微形态结构比较 |
2.3.1.1 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的密度 |
2.3.1.2 气孔器大小 |
2.3.2 叶下表皮及气孔器的显微形态结构观察 |
2.3.3 保卫细胞叶绿体的超微形态结构比较 |
2.4 盾叶薯蓣四倍体新种质"XHJ-401"的栽培与杂交 |
2.4.1 XHJ-401的根茎产量 |
2.4.2 XHJ-401的根茎含水量与薯蓣皂苷元含量 |
2.4.3 四倍体XHJ-401与二倍体AK的杂交 |
3 分析与讨论 |
3.1 四倍体与二倍体物候学比较观察 |
3.2 四倍体与二倍体器官形态学比较 |
3.3 四倍体与二倍体叶表皮及气孔器的显微形态结构比较 |
3.3.1 气孔器密度、大小与环境的关系及倍性鉴定 |
3.3.2 叶下表皮及气孔器的显微形态与倍性鉴定 |
3.4 保卫细胞叶绿体的超微形态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
第八章 盾叶薯蓣四倍体新种质"XHJ-401"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及方法 |
1.1 材料 |
1.1.1 光合特性研究材料 |
1.1.2 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及其酶活性研究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2.1 仪器 |
1.2.2 试剂 |
1.3 方法 |
1.2.1 光合特性测定 |
1.2.2 叶绿体色素含量测定 |
1.2.2.1 色素的提取 |
1.2.2.2 吸光度的测定 |
1.2.2.3 各色素含量的计算 |
1.2.3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1.2.3.1 试剂配制 |
1.2.3.2 实验步骤 |
1.2.3.3 计算方法 |
1.2.4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合特性研究 |
2.1.1 不同倍性盾叶薯蓣之间的光合速率比较 |
2.1.2 二倍体不同种群之间的光合速率比较 |
2.2 叶绿体色素含量 |
2.3 XHJ-401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
2.4 XHJ-401的过氧化氢酶活性 |
3 分析与讨论 |
3.1 盾叶薯蓣的光合特性 |
3.2 叶绿体色素含量 |
3.3 过氧化物酶活性 |
3.4 过氧化氢酶活性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图版 |
参考文献 |
缩写词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疗效观察及抗氧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黄褐斑的西医研究概述 |
引言 |
1.1 流行病学 |
1.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 治疗 |
参考文献 |
2 黄褐斑的中医研究概述 |
2.1 黄褐斑病名历史沿革 |
2.2 黄褐斑的病因病机 |
2.3 黄褐斑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3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作用机制研究概述 |
3.1 对黑素细胞及酪氨酸酶的影响研究 |
3.2 对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
3.3 对抗氧化机制影响的研究 |
3.4 调节微量元素的含量的研究 |
3.5 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人来源 |
1.2 临床病例选择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2 可比性分析 |
2.3 疗效分析 |
2.4 病人满意度评价 |
2.5 安全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抗氧化机理研究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和入选方法 |
1.2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
2 实验操作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 |
2.3 操作步骤 |
3 实验原理 |
4 计算方法 |
5 结果 |
5.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5.2 治疗后SOD、MDA水平变化分析 |
5.3 中医证型与SOD、MDA水平相关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理论基础 |
2 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组方原则 |
2.1 内服方药 |
2.2 中药面膜方药 |
2.3 耳穴压豆 |
3 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疗效分析 |
4 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作用机制探讨 |
5 安全性分析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1 部分试验组病例治疗前后照片 |
附件2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 |
(7)四物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肝郁血虚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标准、脱落与终止试验标准 |
4.研究方法 |
4.1 分组方法 |
4.2 治疗药物与方法 |
4.3 观察指标 |
5.疗效判定标准 |
5.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5.2 临床头痛积分判定标准 |
5.3 疾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5.4 病情程度评定标准 |
6.安全性评价标准 |
7.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一般资料比较 |
1.1 两组间年龄比较 |
1.2 两组病程比较 |
1.3 两组治疗前病情轻重程度比较 |
2.临床数据结果及分析 |
2.1 两组治疗后疾病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2.5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6 两组停药3个周期后复发率比较 |
3.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1.1 经行头痛的主要病机 |
1.2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
2.西医对本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3.选择芬必得作为对照药物依据 |
4.导师从肝论治经行头痛的依据 |
5.四物逍遥散组方原则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6.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临床病例观察表 |
附录 B 不良事件报告表 |
附录 C 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表(SAE) |
附录 D 试验总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参归精血汤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略词表 |
常用激素转换系数表 |
引言 |
1 临床观察 |
1.1 观察对象 |
1.1.1 病例来源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病例选择标准 |
1.2 症状体征积分 |
1.3 研究步骤及方法 |
1.3.1 治疗方案 |
1.3.2 观察指标 |
1.3.3 疗效判定标准 |
1.3.4 统计方法 |
2 临床观察结果 |
2.1 一般数据 |
2.1.1 本组病例概况 |
2.1.2 治疗前次症情况 |
2.1.3 治疗前辅助检查情况 |
2.2 结果 |
2.2.1 治疗后月经周期与妊娠情况 |
2.2.2 患者治疗前后次症例数比较 |
2.2.3 治疗后辅助检查情况 |
2.2.4 治疗前后及随访情况对照 |
2.3 疗效 |
2.3.1 月经后期患者疗效情况 |
2.3.2 无明显伴随证候患者疗效情况 |
2.4 相关因素与疗效评价 |
2.4.1 患者年龄与疗效比较 |
2.4.2 患者病程与疗效比较 |
2.4.3 患者治疗前妊娠次数情况与疗效比较 |
2.5 小结 |
3 讨论 |
3.1 古代文献对月经后期的认识 |
3.2 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 |
3.2.1 肾虚与月经后期的关系 |
3.2.2 (气)血虚与月经后期的关系 |
3.2.3 阴虚与月经后期的关系 |
3.2.4 肝郁与月经后期的关系 |
3.2.5 痰湿与月经后期的关系 |
3.2.6 寒凝与月经后期的关系 |
3.3 虚证为月经后期的重要证型 |
3.3.1 生殖轴以肾气为主导,有赖于后天的滋养 |
3.3.2 养血、益气、补精是治疗月经后期虚证的基本原则 |
3.3.3 月经后期无明显伴随证候者从虚论治 |
3.4 参归精血汤来源及组成 |
3.4.1 参归精血汤组方原则及配伍用药特点 |
3.4.2 参归精血汤临床常用加减 |
3.5 参归精血汤治疗月经后期虚证 |
3.5.1 配合应用现代检查手段,着重于经后期治疗 |
3.5.2 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强调整体观念 |
3.5.3 着重肾阳的鼓舞与推动使周期恢复正常 |
3.6 参归精血汤治疗月经后期虚证的疗效分析 |
4 结语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参考文献 |
附件2 |
参考文献 |
附件3 |
参考文献 |
附件4 |
参考文献 |
附件5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中-泰不孕症妇女体质、证型分布及罗氏妇科诊疗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
一、中医学对不孕症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不孕症的认识 |
第二节 中医体质学的影响因素及与女性不孕的关系 |
一、中医体质的形成 |
二、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 |
三、中医体质与不孕的关系 |
第二章 中-泰不孕证妇女体质、证型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思路图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中国广东和泰国不孕症妇女各因素的对比 |
二、中国广东和泰国不孕症妇女各种因素与偏颇质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讨论 |
一、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基本因素对比 |
二、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经带情况对比 |
三、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孕育相关因素对比 |
四、不孕症妇女在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第三章 岭南罗氏妇科罗颂平教授治疗不孕症的证型及用药特点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不孕症证型频次分析 |
二、不孕症药物频次分析 |
三、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四、药物的聚类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一、罗颂平教授在不孕症治疗的用药规律及药物聚类分析 |
二、罗颂平教授在不孕症诊疗思路 |
第四章 讨论 |
一、因地制宜,注重不同地理环境的用药 |
二、因时制宜,注重气候及时间选用治疗方法 |
三、因人制宜,重视个人的各种因素 |
四、预期在泰国的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洁泽1号避孕消炎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中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前言 |
第一部分 洁泽1号治疗解脲脲原体宫颈炎的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洁泽1号体外对阴道常见抗病原微生物药效的实验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洁泽1号对壬苯醇醚体外杀精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洁泽1号对小鼠滴虫性阴道炎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
一、小鼠滴虫性阴道炎模型的建立与再评价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二、JZ1对小鼠滴虫性阴道炎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洁泽1号对小鼠白色念珠菌阴道炎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
一、昆明小鼠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的建立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二、洁泽1号凝胶对小鼠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的预防作用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洁泽1号对小鼠生殖器疱疹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
一、小鼠生殖器疙疹动物模型的建立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二洁泽1号凝胶预防小鼠生殖器疙疹的实验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部分 洁泽1号抗生育作用的实验研究 |
一、洁泽1号凝胶对大鼠体内杀精及抗生育作用的实验研究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 |
二、洁泽2号对家兔体内杀精及抗生育作用的实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部分 洁泽复方对阴道乳酸菌、糖原及乳铁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洁泽1号体外对嗜酸性乳杆菌影响的实验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二.洁泽凝胶对小鼠阴道糖原及乳铁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综述 |
博士期间工作情况简介 |
致谢 |
四、合成新避孕药“湖南1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农村妇女 ——湖南西村历史变迁(1950-1980)[D]. 胡桂香.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 [2]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3]温肾暖肝消癥方治疗内异症临床疗效及对其纤维化影响机制研究[D]. 李冰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探亲避孕药的作用原理[J]. 胡志远,雷海鹏.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81(02)
- [5]盾叶薯蓣遗传多样性及多倍体新种质培育的研究[D]. 蒋道松. 湖南农业大学, 2006(02)
- [6]中医药内外合治黄褐斑的疗效观察及抗氧化机理研究[D]. 田凤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11)
- [7]四物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肝郁血虚证临床观察[D]. 卢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参归精血汤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D]. 林昭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0)
- [9]中-泰不孕症妇女体质、证型分布及罗氏妇科诊疗方药研究[D]. 周慧心(Thipvarintorn Dusitasirisakul).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洁泽1号避孕消炎的实验研究[D]. 陈琢.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标签:临床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