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硬度的简单测定

表面硬度的简单测定

一、表面硬度简易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雨[1](2019)在《热包装馒头淀粉老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馒头口感好、食用方便,作为我国传统主食深受消费者喜欢,但发霉和老化是制约馒头工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热包装技术能同时实现控制馒头微生物污染与延缓淀粉老化,延长馒头货架期,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研究热包装馒头淀粉老化机制,以及添加燕麦粉对馒头淀粉老化的调控作用,为促进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和杂粮馒头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分析了不同包装方式(简易包装、真空包装、热包装)、不同热包装温度(90℃、70℃、50℃)和不同燕麦添加量(0%、10%、30%)馒头的水分含量、真空度、水分迁移、淀粉老化以及馒头感官评价等指标在室温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研究结果如下:(1)在室温贮藏过程中,热包装馒头水分含量先增大后减小,之后基本保持不变;水分由馒头皮向馒头芯迁移,结合水含量减小,游离水含量增大,自由水含量变化不明显;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淀粉颗粒相互粘连,形成B-型晶体,半结晶生长环结构被破坏,在17°形成典型的衍射峰,热焓值、结晶度、有序结构、致密度都增加。通过质构仪(TPA)测得的馒头硬度也逐渐增加。(2)热包装相较于其他两种包装(简易包装和真空包装)可有效延缓馒头在贮藏过程中的水分散失,热包装馒头在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基本稳定在39%左右,减缓了体系中T23这部分水流动性变差,减慢了淀粉颗粒之间的相互粘连,延缓淀粉的结晶速率,保持馒头较好的口感,将馒头的货架期增至84天以上。(3)随着包装温度的升高,热包装馒头包装袋内的真空度也随之升高,从而延缓支链淀粉的结晶,降低其衍射峰的强度和相对结晶度,阻碍淀粉有序、致密结构的形成。馒头的真空度变化并不影响馒头水分组成变化,对馒头在贮藏过程中的水分流动无显著影响(p<0.05)。(4)随着燕麦粉添加量的增多,热包装燕麦馒头体系中游离水含量减少,自由水含量增加,减慢了馒头在贮藏过程中的水分散失;馒头淀粉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热焓值以及相对结晶度均减小,馒头淀粉的衍射峰强度减弱,同时有效延缓了馒头淀粉在贮藏过程中有序结构的增加,降低了馒头淀粉的老化速率常数k。研究表明热包装技术可以通过减少馒头在贮藏过程水分散失和影响体系的水分流动性,从而延缓淀粉结晶,延长馒头的货架期,且添加燕麦后可降低热包装馒头的老化速率。

王雷[2](2020)在《苹果果实不同O2/CO2简易气调贮藏CO2伤害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苹果是我国最大的水果产业。不同品种苹果对CO2的敏感性有显著的区别,贮藏方法不当,果实极易出现CO2伤害,这已经成为苹果气调贮藏过程中最易发生的生理病害之一。本试验以‘嘎拉’、‘金冠’、‘富士’为材料,在1±0.5°C下,通过长期贮藏,研究不同比例O2/CO2简易气调贮藏条件下,苹果CO2伤害发生的规律性以及探明高浓度CO2对苹果各项品质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从膜脂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角度来探讨不同比例O2/CO2简易气调过程中苹果发生CO2伤害的原因,确定‘嘎拉’、‘金冠’、‘富士’简易气调贮藏过程中的最适O2/CO2比例,为采后‘嘎拉’、‘金冠’、‘富士’贮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 不同品种苹果对CO2敏感性不同。本试验所用三个品种中,‘金冠’对CO2敏感性最低,其次是‘嘎拉’,‘富士’最易发生CO2伤害。‘嘎拉’CO2伤害症状为果皮褐变,‘富士’CO2伤害症状为果肉褐变。2. 不同O2/CO2简易气调均可以有效维持果实品质。贮藏过程中,相较于CK,其他三组处理都可以有效降低果实失重率,维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3. 不论是否发生CO2伤害,不同O2/CO2简易气调均可以抑制果实能量代谢。贮藏过程中,相较于CK,其他三组处理都可以有效抑制线粒体H+-ATPase、线粒体Ca2+-ATPase、SDH、CCO活性,并减少果实ATP含量。4. 未发生CO2伤害时,果实膜脂代谢被抑制;发生CO2伤害时,果实膜脂代谢增强。当果实发生未CO2伤害时,其活性氧(O2-、H2O2)含量、PLD活性更低,SOD活性下降更慢,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更低;当果实发生CO2伤害时,活性氧(O2-、H2O2)含量、PLD活性更高,SOD活性下降更快,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更高。5. 苹果CO2伤害机制:‘嘎拉’、‘金冠’、‘富士’长期贮藏过程中,不同O2/CO2简易气调会导致果实中与能量产生相关的酶(线粒体H+-ATPase、线粒体Ca2+-ATPase、SDH、CCO)活性减弱,ATP含量减小,细胞维持较低能量水平。当细胞供给的能力不足以维持果实正常生命活动需求时,会激活PLD活性,同时SOD活性减弱,活性氧(O2-、H2O2)含量增多,膜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CO2伤害发生。

刘超超[3](2013)在《辐照对鲜切蔬菜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食品辐照作为一种冷杀菌技术,在杀菌的同时能够较好的保持食品品质。为开发辐照鲜切蔬菜产品,本文以圆生菜、苦瓜、黄瓜、水萝卜、彩椒、圣女果、紫甘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辐照对鲜切蔬菜营养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亚硝酸盐含量)、理化品质(质构、色泽、失重率)、杀菌效果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对辐照预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产品在4℃贮藏期内,不同包装方式对鲜切蔬菜质构、色泽、维生素C含量和微生物等指标的影响,建立了辐照鲜切蔬菜加工工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γ射线辐照对鲜切蔬菜的杀菌效果显著。在降低鲜切蔬菜菌落总数方面,鲜切圆生菜、苦瓜、黄瓜、水萝卜、彩椒、圣女果、紫甘蓝中菌落总数的D10值分别为0.30kGy、0.27kGy、0.31kGy、0.33kGy、0.40kGy、0.36kGy、0.40kGy。在降低鲜切蔬菜致病菌方面,鲜切苦瓜、圆生菜、彩椒中肠炎沙门氏菌的D10值分别为0.24kGy、0.22kGy、0.22kGy,英诺克李斯特菌的D10值分别为0.22kGy、0.20kGy、0.21kGy。根据辐照处理鲜切蔬菜贮藏6d后菌落总数的卫生标准,确定最低有效剂量为0.52kGy。(2)γ射线辐照对鲜切蔬菜的理化性质的影响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不同。剂量2.22~2.32kGy的辐照处理对鲜切蔬菜的质构影响显著(P≥0.05)。在储藏8d内,剂量2.32kGy以下的辐照处理对鲜切蔬菜的失重率、色泽无显著影响。(3)γ射线辐照对鲜切蔬菜的营养指标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剂量2.32kGy以下的辐照处理对鲜切蔬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剂量0.52kGy以上的辐照处理显著降低了鲜切蔬菜维生素C含量(P≥0.05)。剂量1.81kGy以下的γ辐照对鲜切蔬菜色泽、气味、质地和滋味、组织状态及总体可接受性等感官品质没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辐照处理对鲜切蔬菜感官、营养品质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确定最高耐受剂量为1.81kGy。(4)四种包装方式(普通包装、真空包装、塑料盒包装、简易气调包装)对鲜切蔬菜保鲜效果的影响不同,综合考虑辐照对鲜切蔬菜营养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感官品质影响的结果和实际条件,简易气调包装效果最优。(5)确定了鲜切蔬菜的辐照工艺。预处理按照原料选择→分级→清洗→切分→脱水→包装→辐照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试验验证菌落总数初始含量低于105cfu/g的鲜切蔬菜经1.38kGy辐照结合简易气调包装贮藏,货架期可达6d。食品辐照技术可应用于鲜切蔬菜的保鲜加工,保证鲜切蔬菜的食用安全,延长货架期。辐照处理后的鲜切蔬菜还可以满足糖尿病人等对于食品卫生指标要求严格的特殊人群的食用需要,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曾丽琴[4](2019)在《大流速含沙水流环境下粘弹性防腐涂层的损伤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内河水运开发力度的增强,钢结构在内河港口码头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内河港口钢结构防腐设计主要参考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规范,采用环氧沥青防腐涂层进行保护。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内河码头下部钢护筒嵌岩桩及靠船构件防腐涂层由于受含沙水流的不断冲蚀,导致其防腐涂层出现大范围脱落,致使钢结构裸露生锈,腐蚀情况十分严重,直接影响水工钢结构的正常使用。内河大流速含沙水流快速冲蚀防腐涂层,是港口工程维护保养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山区河流大流速含沙水流的环境特点,采用加速冲蚀试验和室内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研究大流速含沙水流环境下钢结构粘弹性防腐涂层的冲蚀损伤特性,提出粘弹性防腐涂层磨蚀量预估模型。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涂层材料基本力学性能对比分析。结合长江上游内河码头工作特点及钢结构防腐要求,选用码头现场钢结构环氧沥青涂层以及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聚氨酯涂层作为研究对象,测试了环氧沥青涂层及3种配比聚氨酯涂层的基本力学性能。对比实测结果后发现:环氧沥青涂层比聚氨酯涂层的硬度更大,但其附着力、抗冲击性能却较聚氨酯涂层更弱;聚氨酯3种配比涂层的粘性性能均大于弹性性能,当配比为1:3情况下,粘性性能最大。(2)粘弹性防腐涂层冲蚀损伤特性加速冲蚀试验研究。利用自制的防腐涂层加速冲蚀装置,开展了不同冲蚀条件下钢结构环氧沥青涂层和3种配比聚氨酯涂层的加速冲蚀试验,获得不同冲蚀条件下涂层表面的冲蚀损伤规律。结果表明:聚氨酯涂层的抗冲蚀效果要优于环氧沥青涂层,其中聚氨酯1:3涂层的磨蚀量最小,抗冲蚀效果最好。(3)粘弹性防腐涂层冲蚀损伤特性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开展不同冲蚀条件下钢结构环氧沥青涂层和3种配比聚氨酯涂层冲蚀损伤的室内水槽模型试验,获得各防腐涂层在不同冲蚀条件下的磨蚀量。结果表明:在相同冲蚀条件下,室内物理模型试验与加速冲蚀试验结果呈现相似的规律。此外,基于相似理论,建立加速冲蚀试验与室内水槽模型试验相关联系。(4)建立防腐涂层磨蚀量预估模型。基于粘弹性涂层本构模型及接触力学理论,建立含沙水流冲蚀钢结构粘弹性防腐涂层的力学模型,推导出了粘弹性涂层冲蚀磨损量的预估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率定预估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并验证预估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同时,基于含沙水流接触涂层的应力场预测冲蚀效果,1:3配比的聚氨酯涂层受到的最大接触动力Pmax、最大法向应力σz,max均较其余情况更低,表明其磨蚀程度也相应最小,为最优粘弹性防腐涂层。

王德广[5](2010)在《金属粉末高致密化成形及其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粉末冶金零部件已广泛用于机械、汽车、电子、自动化等领域,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孔隙的存在显著影响着粉末冶金制品性能,也增加了精密成形的难度,而传统的粉末压制制品相对密度一般小于90%,如何获得高密度高性能的粉末冶金制品成为目前粉末冶金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快捷、有效、详细的对粉末成型致密化过程进行研究。故此本文就粉末高致密化成型技术致密化机理、多孔材料力学性能与密度的关系以及粉末成型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研究:(1)分析了粉末温压工艺关键要素—粉末模具控制温度和压制力对粉末温压致密化的影响,设计了电阻式加热控温的方法,验证了该加热控温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了铁基合金温压粉末在不同温度下流动性,获得温压过程中粉末控制温度范围。分析粉末和模具温度以及压制力变化对制品密度变化影响规律,得出了最佳温压工艺路线,分析了粉末温压成形致密化机理。(2)分析了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在粉末温压工艺中应用,设计了电磁感应温压加热控温系统,验证了电磁感应加热加热和控制温度的有效性。试验结果显示,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可以快速、精确、有效性的控制模具温度,成功地将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应用于金属粉末温压工艺,温压试验结果显示电磁感应加热温压加热系统可以获得了较高密度的粉末制品,磁化对致密化没有影响。(3)采用冲击锤法和分离式霍普金森高速撞击试验两种方法对铁基合金粉末(Distaloy4600A)和纯钛粉末(Ti-Dupont)高速成形变形过程进行了分析。利用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生产的数据采集模块(SCXI-1520和SCXI-1314)和采集软件Labview,编写了应变信息采集程序,研究了粉末高速成形过程模具变形特征。对于冲击锤法,研究了冲击锤高度和重量、粉末类型和质量、不同压制工艺等对高速成形制品密度的影响。对于分离式霍普金森高速撞击试验,分析了不同撞击压力下粉末致密化规律。分析了两种方法粉末致密化规律,研究了高速成形制品密度均匀性。试验结果显示冲击锤方法可以获得较高密度且均匀性较高粉末冶金制品,多次冲击对提高制品密度的作用是有限的。对于分离式霍普金森高速撞击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应力波对致密化没有影响。(4)研究了铁基合金粉末制品密度与力学性能的关系,成功的建立了相对密度与杨氏模量关,为了粉末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建立了模型基础;分析了粉末压制过程中的摩擦行为,得到随着粉末制品密度的增加,摩擦先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几乎直线降低的规律。研究了铁基合金粉末、纯钛粉末、铝基合金粉末制品相对密度与维氏硬度之间的关系,成功的建立了相对密度与维氏硬度关系模型,通过此方法可以简单方便的研究制品局部密度分别规律,特别是复杂形状制品。(5)基于粉末温压成形致密化研究基础,建立了热力耦合的有限元模型,考虑温度、摩擦对压坯变形与性能的影响,采用更新的拉格朗日方法,对粉末温压成型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加热方式、不同摩擦状况、不同压坯高径比、不同压制方式、摩擦有利化和三轴向压制等多种不同的压制工艺形式对粉末温压工艺的致密化规律的影响,分析了压制过程的粉末颗粒变形,获得了粉末温压成形制品密度变化和应力分布规律。

王海淋[6](2019)在《不同硬度硅橡胶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硅橡胶(Silicone Rubber,SR)由于具备在体内不变性、不降解等稳定的理化特性,成为目前整形外科最常用的植入假体材料,如硅胶鼻假体、硅胶乳房假体、扩张器等。但受限于硅橡胶假体表面与人体组织的低相容性,最终会形成由大量胶原蛋白和少量成纤维细胞组成的纤维包膜将假体包裹其中。随时间进展,包膜可逐渐增厚,在一定诱因下还可发生挛缩,最终导致假体变形移位,引起局部发硬、疼痛、畸形等,严重影响手术预后及患者生活质量。包膜的形成和挛缩是在异物存在情况下植入创面愈合的结局,这一过程与成纤维细胞的生物行为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生物材料表面的物化性能如表面硬度、形貌、亲疏水性、电荷、化学基团等对细胞的粘附、増殖及分化等生物行为产生影响。探明硅胶橡假体表面物化性能与成纤维细胞生物行为之间的关系,对明确硅橡胶假体相关并发症的病因,寻求构造性能更优的硅橡胶材料,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本课题旨在通过探讨硅橡胶硬度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s)增殖以及胶原合成的影响,为开发更优硅橡胶材料提供思路。研究方法一、不同硬度SR的制备及表面性能检测1、室温下将液态A、B型硅胶按1:9,2:8,…,9:1的比例充分混合,采用特制模具制备100 mm×100 mm×1 mm规格的硅橡胶膜,静置固化后选取表面光整、无气泡的硅橡胶膜备用。2、表面硬度检测:采用邵氏A型硬度计对各个硅橡胶样本的表面硬度进行测量(注:A:B=1:9组在室温条件下未达到完全固化,弃用)。3、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检测:应用微机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检测各组SR的抗拉伸强度和断裂时的伸长率。4、表面形貌对比: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检测对比硬度最高和最低的两组硅橡胶样本的表面微形貌。5、表面化学基团及元素组成对比: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及X-射线电子能谱仪(XPS)检测对比硬度最高和最低的两组硅橡胶样本表面的化学官能团和组成元素。6、表面亲疏水性对比:应用水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上述两组硅橡胶样本的表面水接触角。二、不同硬度SR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1、成纤维细胞的获取:从健康男童包皮(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通过伦理学审查)提取原代真皮成纤维细胞,传代后取第4代以后细胞进行后续实验。2、观察细胞在硅橡胶材料表面的粘附情况:将HDFs接种在不同硬度硅橡胶表面,分别在24 h、48 h、72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贴壁生长情况及细胞形态。3、细胞增殖实验:应用CCK-8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检测HDFs在不同硬度硅橡胶材料上的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对比评价。4、对HDFs合成胶原的检测:选取所有SR样本中硬度最高(Stiff组,A:B=9:1)、硬度最低(Soft组,A:B=2;8)(同时也是成纤维细胞增殖差异最大的两组)的硅橡胶样本进行实验。分别采用α-SMA ELISA试剂盒、CollagenⅠELISA试剂盒检测两组硅橡胶上HDFs表达α-SMA及CollagenⅠ的情况,并进行评价对比。三、SR硬度影响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初步机制探索1、实验分组:正常组:Soft+PBS,Stiff+PBS;3-MA 组:Soft+3-MA(5 mM),Stiff+3-MA(5 mM);雷帕霉素组:Soft+雷帕霉素(100 nM),Stiff+雷帕霉素(100 nM)。2、自噬标志蛋白的检测:将HDFs接种到硅橡胶材料上,预培养24 h后,加入上述自噬抑制剂及诱导剂,处理后4 h,运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硅橡胶上HDFs表达自噬标志蛋白Beclin 1、LC3Ⅱ、p62的情况,并进行对比评价。3、自噬对HDFs增殖的影响: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上述各组处理后细胞增殖情况,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硅橡胶材料上HDFs表达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情况。4、自噬对HDFs胶原合成的影响:采用α-SMA ELISA试剂盒、CollagenⅠELISA试剂盒检测3-MA组、雷帕霉素组硅橡胶上HDFs表达α-SMA及CollagenⅠ的情况,并进行评价对比。研究结果1、采用简易法制备了8组不同硬度的硅橡胶薄膜材料,并对各组的邵氏硬度进行了定量测定,发现随着B型液态硅胶占比增加,硅橡胶的硬度逐渐下降,所有材料的邵氏硬度介于3.013.0 HA之间。2、拉伸试验结果显示随着SR硬度增加,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相应增加,但硬度过高和过低时,SR的拉伸强度均较低。3、用AFM观察了Stiff组、Soft组硅橡胶的表面形貌,结果证实两组无显著差异,表面形貌在该实验中不是导致细胞生物行为差异的因素。4、FTIR及XPS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差别,说明两组SR的表面化学官能团不存在明显差异,表面化学性能不是造成细胞生物行为差异的因素。5、两组SR表面水接触角结果无显著差别,说明硬度改变并未造成SR表面的亲疏水性改变。6、通过观察HDFs在各组不同硬度SR表面的粘附情况,细胞均可良好地贴壁生长,细胞形态呈正常成纤维细胞形态,铺展充分,说明A、B型硅胶的不同比例组合并无明显的细胞毒性。7、增殖实验结果显示HDFs的增殖能力随着硬度的增加而增加,在Stiff组上明显优于Soft组。表明SR的硬度对HDFs的增殖有显著影响——高硬度SR促进HDFs增殖。8、ELISA检测HDFs表达α-SMA及CollagenⅠ的结果显示,Soft组上细胞表达达α-SMA及CollagenⅠ均显著高于Stiff组,表明SR硬度可显著影响HDFs的胶原合成以及影响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9、自噬相关标志蛋白检测及干预细胞自噬后的相关实验结果显示,抑制自噬可以一定程度抑制HDFs增殖并增强α-SMA和CollagenⅠ的表达量,促进自噬可一定程度促进HDFs增殖并降低α-SMA和CollagenⅠ的表达量。研究结论1、经A、B型硅胶通过物理混合制备的不同硬度硅橡胶材料,除硬度不同外,其余表面物化性能无显著差异,可以基本确定硅橡胶硬度是影响该研究结论的主要因素。2、硅橡胶硬度是影响HDFs增殖及其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胶原合成的一个重要因素。3、细胞自噬可能是硅橡胶硬度影响HDFs增殖及其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胶原合成的途径之一,但SR硬度具体如何介导细胞自噬还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杨辰,刘照辉,高长宁,索涛涛,白文祖,郑茜[7](2016)在《果岭坪用质量评价的简易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果岭是高尔夫球场中要求最精细的草坪区域,关系到场地的可打性,影响球场的运营。简便实用的果岭草坪质量评价方法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球场养护管理策略,提高果岭草坪质量。本研究依据现有的草坪质量评价理论与评价标准,选取果岭速度、果岭硬度、病害面积比例、修剪高度、平滑度和外观质量6个指标因子,将评判法和打分法相结合,尝试构建较为科学简易的果岭坪用质量评价方法,以期为高尔夫球场提供针对性的养护改进意见。6月果岭的综合得分67分,对得分较低的指标进行重点养护管理,10月果岭综合得分提升到86分。研究表明,依据该方法提出的养护方式切实有效,有一定的实用性。

于福锋[8](2020)在《脆熟期红枣物理特性及机械损伤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脆熟期红枣在采收、清选和运输等作业时,在其表面和内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受到机械损伤的红枣,其贮藏时间缩短易腐烂变质,给枣农造成具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其产业的持续发展。不同品种红枣其物理特性和机械损伤呈现出不同的特性,现有与红枣采收、清选及运输相关的机械适应性差,因此本文针对新疆脆熟期不同品种红枣其物理特性及机械损伤进行试验研究,为红枣机械化装备研发、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红枣种植模式及生长情况调研。对新疆阿拉尔市8团、10团和12团枣园内不同类型枣树的种植模式及生长情况进行实地调研,采用随机抽样法对红枣种植模式(行间距、株间距)和枣树生长特性(结枣高度、主杆高度、主杆直径和枣树树高)进行尺寸测量,统计分析3种类型枣树的种植模式及生长情况等相关的几何参数,后期可为红枣机械损伤特性研究提供相关参数依据。(2)红枣物理特性试验测定与分析。以脆熟期灰枣、骏枣和冬枣为研究对象,试验测得其含水率、三轴尺寸、密度、孔隙率和摩擦特性等物理特性参数。结果分析:灰枣含水率为66.13%、骏枣为63.71%、冬枣为71.55%;质量和三轴尺寸均服从正态分布,冬枣质量大于灰枣和骏枣;冬枣球度接近球体,灰枣和骏枣呈椭球体;冬枣表面积大于骏枣与灰枣;冬枣平均密度大于灰枣和骏枣,个体间存在差异;骏枣整体孔隙率填充质量小于灰枣与冬枣,骏枣数值为0.872%;整体休止角都随几何平均径增大而减小,依此为灰枣、骏枣和冬枣,灰枣数值为19.78°;整体滑动摩擦系数与钢板、有机塑料板和土壤板接触时数值大小依次为灰枣、骏枣和冬枣,灰枣数值为0.26,0.24,0.44。(3)红枣悬浮速度特性试验测定及分析。研制气吹式悬浮速度试验测定装置,该装置由风力调节装置、气流输送管路和测定装置3部分组成。采用等面积同心圆环原理,当变频器调节频率在20Hz和50 Hz时,验证锥形观察管内各横截面气流速度的可靠性,其变异系数在2.6933.936%、2.9233.861%,流场均匀性在0.0190.352%、0.2110.449%,均满足气流输送管路流场稳定性和装置性能要求。试验得出悬浮速度值与变频器频率间回归方程,分析脆熟期冬枣粒径和含水率二者与悬浮速度之间关系,得出粒径对悬浮速度影响较为明显;气流速度在32.00 m/s时为红枣悬浮最佳气流速度参数;红枣含水率与粒径确定时,优化理论悬浮速度形状修正系数S为0.5650.679。(4)红枣静载压缩特性及挤压损伤试验研究。以脆熟期红枣为试验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试验因素(红枣品种、加载速度、受压方向)对红枣静压损伤试验指标(表面硬度、弹性模量、果实软化率和表面损伤体积)之间的影响程度及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脆熟期红枣品种、加载速度、受压方向与表面硬度、弹性模量、果实软化率和表面损伤体积之间呈显著关系,其中表面硬度均值为4.11 MPa;弹性模量均值为0.81 MPa;果实软化率均值为14.32%;表面损伤体积在均值为11.57×10-66 m3。得出相关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建立相关指标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能对试验指标进行预测和评价。(5)红枣跌落冲击特性及碰撞损伤试验研究。以脆熟期红枣为试验对象,进行不同因素下跌落碰撞试验,探究试验因素(跌落高度、碰撞材料和红枣品种)对跌落特性(加速度峰值、表面硬度)和损伤评价(质量损伤率、表面损伤体积)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下落高度对跌落特性和损伤评价的影响程度最大,碰撞材料对其影响程度次之。加速度值、质量损失率和表面损伤体积对红枣损伤影响显著程度为:下落高度>碰撞材料>品种类别。加速度值和质量损伤率相关系数为0.908;表面硬度和质量损伤率相关系数为-0.875;加速度值和损伤体积相关系数为0.729;表面硬度和损伤体积相关系数为-0.707;质量损伤率和损伤体积相关系数为0.702。

姜爱丽,周福慧,胡文忠,姬亚茹,张静[9](2018)在《采后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蓝莓果实抗病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简易自发气调包装及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抗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0.15,0.3 mmol/L的MeJA以及去离子水浸泡蓝莓果实,时间均为10 min,将取出的果实晾干、预冷,装入厚度为0.0294 mm的聚乙烯简易自发气调包装袋中,于1℃下贮藏,以15 d为1周期对蓝莓呼吸代谢及抗性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即袋内CO2和O2浓度,以及果实亮度、感官评定、呼吸速率、硬度、腐烂率、pH值、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木质素含量等。结果 MeJA处理可有效保持包装袋内适宜的CO2和O2浓度,并可减缓果实硬度、亮度的下降,抑制果实呼吸速率、pH值及SSC含量的上升,提高果实木质素含量,降低果实腐烂率,显著提高PAL,PPO,POD等抗性相关酶活性(P<0.05)。结论简易自发气调包装结合MeJA处理可通过抑制呼吸代谢、提高苯丙烷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从而诱导采后蓝莓果实抗性的产生,保持采后果实品质。在2种浓度的MeJA处理中,浓度为0.15 mmol/L的处理效果最好。

王昶皓[10](2018)在《地层对钻头磨损机理及岩石研磨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在钻井过程中,钻头破碎岩石的同时自身也会被磨损。钻头牙齿的磨损会降低钻头的破岩效率,外径的磨损会使井眼缩径,这些都会导致钻井效率大为降低,岩石的这种磨损钻头的能力称为岩石的研磨性。岩石的研磨性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法和分级标准,其评价手段多是基于一些实验数据的曲线拟合及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的经验模型,该方法不但操作复杂,耗时较长,对于磨损机理的研究也很不充分。另外,在钻头的适应性评价方面,通常也只是利用岩石可钻性等指标,往往忽略了岩石对钻头磨损程度的影响,这样选出的钻头与地层的匹配程度是不全面的。针对上述问题,以摩擦学原理为基础,深入分析不同类型钻头与地层之间的磨损机理,建立岩石研磨性的评价指标和分级方法,从而为钻头的选型和设计提供依据。根据岩石和钻头表面的形貌特征建立了表面粗糙度的分形表征方法,结合磨损后的钻头表面形貌和能谱分析结果,确定了PDC钻头复合片、牙轮钻头牙齿和钻头保径齿的磨损机理。根据牙轮钻头和PDC钻头各自的破岩特点,分别建立单齿压入岩石和单个切削齿切削岩石的接触力模型,结合岩石的破碎条件推导出地层对钻头牙齿及保径的反作用力。然后将地层-钻头两体摩擦副的表面接触形貌和受力情况相结合得到了二者的真实接触面积计算模型,根据PDC钻头滑动摩擦和牙轮钻头滚动摩擦的特征分别计算了滑动和滚动条件下的摩擦系数。由于钻头与岩石之间的滑动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根据摩擦表面接触面积公式结合热传导理论揭示了滑动摩擦条件下的地层-钻头温升过程及温度分布情况,得到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地层与钻头之间的真实接触面积变化情况。在钻井过程中由于钻井液的存在,地层与钻头之间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和温度是要远远小于干摩擦条件下的,通过对钻井液表面润滑特性的研究建立了在边界润滑条件下的地层-钻头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计算模型。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了钻井液循环的实际传热过程,得到了钻井液冷却条件下的井底温度场。然后根据钻头的磨损机理分析了不同磨损形式下磨损率的影响因素,结合井底的实际摩擦力及温度场分布情况建立了钻井液循环条件下的钻头磨损方程。在实验研究方面,主要是针对磨损方程中所包含的岩石基本属性进行了测试。实验选取了20组不同地区和性质的岩心,包括利用单轴和三轴压缩实验测定了岩心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利用X-RD衍射实验分析了岩心的矿物组分;利用扫描电镜得到了岩心的表面粗糙度分形维数。然后通过室内微钻头磨损实验结果与钻头磨损方程计算结果相比较,对方程进行了校正。以钻头的磨损量为评价指标,对影响钻头磨损的各岩石属性进行数值分析并计算极差,得到了岩石对钻头磨损的主控因素及控制机制。研究表明,岩石各因素影响钻头磨损的主次顺序为:石英含量>内摩擦角>表面分形维数>内聚力>弹性模量>泊松比。最后将钻头磨损方程中的钻头相关参数和工况参数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采用以破碎单位体积岩石切削具的磨损失重作为衡量岩石研磨性指标,并引入了岩石的可钻性级值参数,建立了滑动条件和滚动条件下的岩石研磨性评价指标,根据不同岩性的计算结果给出了岩石研磨性的分级标准。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对于丰富摩擦学理论、指导钻头的设计和优选有着重要意义。

二、表面硬度简易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面硬度简易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热包装馒头淀粉老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馒头的加工现状
        1.1.1 馒头概述
        1.1.2 影响馒头品质的主要问题
        1.1.3 馒头保鲜技术
    1.2 淀粉老化
        1.2.1 淀粉老化机理
        1.2.2 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包装方式对馒头淀粉老化的影响
    2.1 前言
    2.2 试验材料和设备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试剂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馒头的生产工艺
        2.3.2 馒头水分含量测定
        2.3.3 馒头水分组成测定
        2.3.4 淀粉的提取
        2.3.5 淀粉颗粒的微观结构测定
        2.3.6 淀粉相对结晶度的测定
        2.3.7 淀粉有序结构的测定
        2.3.8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馒头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变化
        2.4.2 馒头贮藏过程中水分迁移变化
        2.4.3 馒头贮藏过程中淀粉微观结构分析
        2.4.4 馒头贮藏过程中相对结晶度分析
        2.4.5 馒头贮藏过程中淀粉有序结构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包装温度对馒头真空度和淀粉老化的影响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和设备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试剂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馒头的生产工艺
        3.3.2 馒头包装真空度测定
        3.3.3 馒头水分含量测定
        3.3.4 馒头水分组成测定
        3.3.5 馒头硬度的测定
        3.3.6 淀粉的提取
        3.3.7 淀粉相对结晶度的测定
        3.3.8 淀粉有序结构的测定
        3.3.9 淀粉层状结构的测定
        3.3.10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馒头贮藏过程中真空度变化
        3.4.2 馒头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变化
        3.4.3 馒头贮藏过程中水分组成变化
        3.4.4 馒头贮藏过程中硬度变化分析
        3.4.5 馒头贮藏过程中相对结晶度分析
        3.4.6 馒头贮藏过程中淀粉有序结构分析
        3.4.7 馒头贮藏过程中层状结构变化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燕麦添加量对热包装馒头品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和设备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试剂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馒头的生产工艺
        4.3.2 馒头水分含量测定
        4.3.3 馒头水分组成测定
        4.3.4 淀粉的提取
        4.3.5 淀粉热特性测定
        4.3.6 淀粉相对结晶度的测定
        4.3.7 淀粉有序结构的测定
        4.3.8 方程拟合
        4.3.9 馒头质构特性的测定
        4.3.10 馒头品质的感官评定
        4.3.11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馒头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变化
        4.4.2 馒头贮藏过程中水分组成变化
        4.4.3 馒头贮藏过程中热力学性质变化
        4.4.4 馒头贮藏过程中相对结晶度分析
        4.4.5 馒头贮藏过程中淀粉有序结构分析
        4.4.6 Avrami方程
        4.4.7 馒头贮藏过程中质构分析
        4.4.8 馒头贮藏过程中感官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苹果果实不同O2/CO2简易气调贮藏CO2伤害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苹果产业主栽品种特性
    1.2 气调贮藏
        1.2.1 气调贮藏原理
        1.2.2 气调贮藏分类
        1.2.3 气调贮藏进展
    1.3 CO_2伤害
        1.3.1 CO_2伤害症状
        1.3.2 褐变原理
        1.3.3 CO_2伤害原理
        1.3.4 CO_2伤害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褐变率及褐变指数
        2.3.2 品质指标测定
        2.3.3 膜脂代谢相关指标测定
        2.3.4 能量代谢相关指标测定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O_2/CO_2简易气调对苹果褐变率及褐变指数的影响
    3.2 不同O_2/CO_2简易气调对苹果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3.3 不同O_2/CO_2 简易气调对苹果相对电导率、MDA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O_2/CO_2 简易气调对苹果O_2-产生速率和H2O_2 含量的影响
    3.5 不同O_2/CO_2简易气调对苹果SOD、PLD活性的影响
    3.6 不同O_2/CO_2 简易气调对苹果ATP含量的影响
    3.7 不同O_2/CO_2 简易气调对苹果线粒体H~+-ATPase、线粒体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3.8 不同O_2/CO_2 简易气调对苹果SDH、CCO活性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O_2/CO_2简易气调对苹果褐变的影响
    4.2 不同O_2/CO_2简易气调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4.3 不同O_2/CO_2简易气调对苹果膜脂代谢的影响
    4.4 不同O_2/CO_2简易气调对苹果能量水平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辐照对鲜切蔬菜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食品辐照概述
        1.1.1 食品辐照原理
        1.1.2 食品辐照的优点
        1.1.3 食品辐照的国内外的发展和现状
    1.2 鲜切蔬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鲜切蔬菜概述
        1.2.2 鲜切蔬菜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1.2.3 国内外鲜切蔬菜加工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1.2.4 糖尿病人对鲜切蔬菜的特殊要求
    1.3 辐照对果蔬中微生物的影响
        1.3.1 果蔬中的微生物
        1.3.2 辐照杀菌的机理
        1.3.3 辐照杀菌的研究进展
    1.4 辐照对果蔬品质的影响
        1.4.1 辐照对果蔬理化性质的影响
        1.4.2 辐照对果蔬营养品质的影响
        1.4.3 辐照对果蔬感官品质的影响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鲜切蔬菜品种的筛选及预处理工艺的优化
    2.1 蔬菜品种的选择
        2.1.1 材料和设备
        2.1.2 试验方法
        2.1.3 结果与讨论
    2.2 剂量计的制备
        2.2.1 材料和设备
        2.2.2 重铬酸银剂量计的制备
        2.2.3 剂量测定结果说明
    2.3 次氯酸钠与辐照处理杀菌效果对比
        2.3.1 材料和设备
        2.3.2 试验方法
        2.3.3 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2.4.1 鲜切蔬菜预处理工艺的确定
        2.4.2 剂量计的使用
第三章 辐照对鲜切蔬菜杀菌效果的研究
    3.1 材料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处理
        3.2.2 致病菌接菌试验
        3.2.3 辐照处理
        3.2.4 微生物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辐照对鲜切蔬菜中菌落总数的影响
        3.3.2 辐照对鲜切蔬菜中大肠菌群的影响
        3.3.3 辐照对鲜切蔬菜中肠炎沙门氏菌的影响
        3.3.4 辐照对鲜切蔬菜中英诺克李斯特菌的影响
        3.3.5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辐照对鲜切蔬菜营养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4.1 材料和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样品制备
        4.2.2 辐照处理
        4.2.3 失重率测定方法
        4.2.4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方法
        4.2.5 硬度测定方法
        4.2.6 色泽测定方法
        4.2.7 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方法
        4.2.8 维生素 C 含量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鲜切圆生菜
        4.3.2 鲜切彩椒
        4.3.3 鲜切苦瓜
        4.3.4 鲜切圣女果
        4.3.5 鲜切紫甘蓝
        4.3.6 鲜切黄瓜
        4.3.7 鲜切水萝卜
    4.4 讨论
        4.4.1 辐照对鲜切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4.4.2 辐照对鲜切蔬菜维生素 C 含量的影响
        4.4.3 辐照对鲜切蔬菜质构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鲜切蔬菜辐照工艺的研究
    5.1 最低有效剂量(DMIN)的确定
        5.1.1 材料与设备
        5.1.2 试验方法
        5.1.3 结果与讨论
    5.2 最高耐受剂量(DMAX)的确定
        5.2.1 感官评价方法
        5.2.2 辐照剂量及储藏时间对鲜切蔬菜感官品质的影响
    5.3 不同包装方式对鲜切蔬菜保鲜效果的影响
        5.3.1 材料与设备
        5.3.2 试验方法
        5.3.3 结果与讨论
    5.4 鲜切蔬菜辐照工艺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硕士期间的主要发表文章

(4)大流速含沙水流环境下粘弹性防腐涂层的损伤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液固两相流模型
        1.2.2 颗粒与材料的接触过程
        1.2.3 材料冲蚀磨损
        1.2.4 复合材料损伤机理
    1.3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涂层基本力学性能测试
    2.1 引言
    2.2 粘弹性涂层参数
    2.3 涂层制备
    2.4 基本力学性能测试
        2.4.1 涂层厚度
        2.4.2 涂层硬度
        2.4.3 涂层附着力
        2.4.4 涂层抗冲击性
    2.5 涂层粘弹性参数测定
        2.5.1 拉伸试验
        2.5.2 蠕变和应力松弛试验
        2.5.3 粘弹性参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粘弹性防腐涂层加速冲蚀试验
    3.1 引言
    3.2 试验方法与装置
        3.2.1 试验方法
        3.2.2 试验装置
        3.2.3 试件制备
    3.3 试验设计
        3.3.1 冲蚀时间的模拟
        3.3.2 冲蚀速度的模拟
        3.3.3 含沙量的模拟
    3.4 试验结果分析
        3.4.1 涂层磨蚀量随冲蚀时间变化
        3.4.2 涂层磨蚀量随冲蚀速度变化
        3.4.3 涂层磨蚀量随含沙量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粘弹性涂层冲蚀损伤室内水槽模型试验
    4.1 引言
    4.2 含沙水流环境分析
        4.2.1 冲蚀周期分析
        4.2.2 水流特征分析
        4.2.3 泥沙特征分析
        4.2.4 冲蚀角度分析
    4.3 模型相似设计
    4.4 试验方法与装置
        4.4.1 试验方法
        4.4.2 试验装置
        4.4.3 试验准备
    4.5 水槽冲蚀试验
        4.5.1 冲蚀条件
        4.5.2 冲蚀结果
    4.6 磨蚀程度评价
        4.6.1 磨蚀量测量方法
        4.6.2 冲蚀速度的转化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粘弹性防腐涂层磨蚀量预估模型推导
    5.1 引言
    5.2 接触理论
        5.2.1 基本接触理论
        5.2.2 撞击接触力学分析
    5.3 粘弹性材料本构模型
        5.3.1 粘弹性材料模型
        5.3.2 本构方程的解
    5.4 含沙水流-粘弹性材料接触力学模型
        5.4.1 含沙水流下冲蚀接触力学模型
        5.4.2 钢结构粘弹性涂层屈服的临界速度
        5.4.3 磨蚀量预估模型
    5.5 磨蚀量预估值与试验值对比
        5.5.1 磨蚀量预估值
        5.5.2 不同冲蚀时间结果对比分析
        5.5.3 不同冲蚀速度结果对比分析
        5.5.4 修正磨蚀量预估模型参数β
    5.6 含沙水流接触应力场分析
        5.6.1 最大接触动力P_(max)分析
        5.6.2 接触中心法向最大动应力σ_(z,max)
        5.6.3 综合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2、在学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5)金属粉末高致密化成形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粉末高致密化成形新技术简介
        1.2.1 粉末温压成形
        1.2.2 流动温压成形技术
        1.2.3 模具润滑技术
        1.2.4 高速压制技术
        1.2.5 动力磁性压制技术
        1.2.6 爆炸压制
        1.2.7 金属注射成形
    1.3 温压工艺研究与应用
        1.3.1 国外研究与应用
        1.3.2 国内研究与应用
        1.3.3 温压致密化机理的研究
    1.4 粉末高速压制成形的研究
    1.5 粉末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1.5.1 国内研究状况
        1.5.2 国外研究状况
    1.6 研究内容与方案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案
    1.7 支持项目
第二章 粉末温压成形与致密化机理
    2.1 温压工艺特点
    2.2 粉末温压致密化影响因素的分析
        2.2.1 温压粉末
        2.2.2 温压温度
        2.2.3 压力和压制速度
        2.2.4 温压加热系统
    2.3 粉末温压成形及致密化机理研究
        2.3.1 电阻式温压加热系统
        2.3.2 电磁感应加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2.4 温压致密化机理的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粉末高速压制成形与致密化机理
    3.1 引言
    3.2 高速压制成型工艺特点
    3.3 粉末高速压制成型工艺的研究
        3.3.1 冲击锤法
        3.3.2 分离式Hopkinson 高速撞击法
        3.3.3 传统浮动阴模压制
    3.4 粉末高速成形致密化机理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粉末多孔材料力学性能与密度关系
    4.1 粉末多孔材料杨氏模量与密度关系研究
        4.1.1 研究现状
        4.1.2 粉末多孔材料弹性模量的研究
    4.2 粉末多孔材料局部密度评价方法
        4.2.1 引言
        4.2.2 局部密度评价方法的研究
        4.2.3 硬度法评测制品局部密度方法的研究
    4.3 粉末压制过程摩擦现象的研究
        4.3.1 引言
        4.3.2 摩擦描述模型
        4.3.3 粉末成形过程摩擦行为研究现状
        4.3.4 粉末压制过程摩擦行为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粉末温压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
    5.1 有限元方法概述
    5.2 粉末压制热弹塑性力学问题的基本方程
    5.3 金属粉末温压成型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5.4 金属粉末温压成型数值模拟分析
        5.4.1 不同温度状况下的粉末压制
        5.4.2 压制方式对粉末压坯性能的影响
        5.4.3 压坯的形状因子对粉末压坯性能的影响
        5.4.4 压制速度对粉末冶金性能的影响
        5.4.5 摩擦有利化研究
        5.4.6 粉末三轴向压制成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创新之处及工作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之处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

(6)不同硬度硅橡胶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硬度硅橡胶材料的制备和表面性能检测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硬度硅橡胶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表达CollagenⅠ和α-SMA的影响及初步机制探讨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细胞外基质硬度与组织纤维化的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果岭坪用质量评价的简易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地概况
    1. 2 材料
    1. 3 研究方法
        1. 3. 1 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
        1. 3. 2 指标评价标准
        1.3.3评价体系权重及分值的确定
2 结果与分析
    2. 1 果岭速度测定
    2. 2 果岭硬度测定
    2. 3 果岭病害面积比例测定
    2. 4 修剪高度测定
    2. 5 果岭平滑度测定
    2. 6 外观质量评定
    2. 7 综合评定
3 讨论
    3. 1 评价方法的权重
    3. 2 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3. 3 评价方法的实践
4 结论

(8)脆熟期红枣物理特性及机械损伤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红枣种植产业背景
        1.1.2 红枣物理及损伤特性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料物理特性的研究现状
        1.2.2 物料损伤特性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红枣种植模式及枣树特性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红枣种植模式结果分析
        2.2.2 枣树生长特性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红枣物理特性试验测定与分析
    3.1 材料与仪器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2 红枣含水率的测定与分析
        3.2.1 测定方法
        3.2.2 结果分析
    3.3 红枣质量及形状的测定与分析
        3.3.1 测定方法
        3.3.2 结果分析
    3.4 红枣密度的测定与分析
        3.4.1 测定方法
        3.4.2 结果分析
    3.5 红枣孔隙率测定与分析
        3.5.1 测定方法
        3.5.2 结果分析
    3.6 红枣摩擦特性的测定与分析
        3.6.1 测定方法
        3.6.2 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红枣悬浮速度特性试验测定与分析
    4.1 试验测定装置的设计
        4.1.1 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4.1.2 关键部件的设计
        4.1.3 装置性能可靠性分析
    4.2 试验材料与测定原理
        4.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2.2 试验测定原理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单因素试验测定
        4.3.2 多因素试验测定
        4.3.3 悬浮速度与变频器频率之间的关系
        4.3.4 理论悬浮速度形状修正系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枣静载压缩特性及挤压损伤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仪器
        5.1.3 试验评价指标与计算方法
        5.1.4 试验设计方法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5.2.2 多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红枣跌落冲击特性及碰撞损伤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仪器
        6.1.3 试验评价指标与计算方法
        6.1.4 试验设计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6.2.2 多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采后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蓝莓果实抗病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材料与仪器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CO2和O2含量
    2.2 亮度与感官评定分值
    2.3 果实呼吸速率、硬度、腐烂率、p H值、SSC含量
    2.4 PAL活性、PPO活性、POD活性、木质素含量变化
    2.5 Pearson相关性矩阵
3 讨论
4 结语

(10)地层对钻头磨损机理及岩石研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岩石研磨性研究现状
        1.2.2 钻头磨损研究现状
        1.2.3 钻头适应性评价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技术路线
第2章 地层-钻头两体摩擦副表面形貌参数及钻头磨损机理
    2.1 表面形貌的构成
    2.2 岩石表面形貌的表征参数
        2.2.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2.2.2 统计分布参数
        2.2.3 分布形状参数
        2.2.4 自相关函数
        2.2.5 粗糙表面的分形表征
    2.3 钻头的磨损形貌与磨损机理
        2.3.1 磨损过程与分类
        2.3.2 PDC钻头磨损机理
        2.3.3 牙轮钻头磨损机理
        2.3.4 钻头保径的磨损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层-钻头两体摩擦副表面接触力分析
    3.1 岩石破碎条件下的地层-钻头接触力
        3.1.1 岩石的破碎条件
        3.1.2 PDC复合片受力分析
        3.1.3 牙轮钻头牙齿受力分析
        3.1.4 钻头保径受力分析
    3.2 地层-钻头摩擦力
        3.2.1 地层-钻头的真实接触面积
        3.2.2 PDC钻头破碎岩石的滑动摩擦
        3.2.3 牙轮钻头破碎岩石的滚动摩擦
    3.3 地层-钻头表面温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钻井液循环作用下的钻头磨损
    4.1 钻井液润滑、冷却作用实验研究
    4.2 钻井液润滑作用机理
        4.2.1 润滑状态
        4.2.2 钻井液的黏度
        4.2.3 钻井液润滑特性
    4.3 钻井液冷却作用机理
    4.4 井底环境下的钻头磨损方程
        4.4.1 磨粒磨损机理
        4.4.2 黏着磨损机理
        4.4.3 疲劳磨损机理
        4.4.4 钻头磨损方程
    4.5 钻头磨损的数值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岩石研磨性评价指标及分级方法
    5.1 岩石基础参数测试
        5.1.1 岩石可钻性测试
        5.1.2 岩石力学参数测试
        5.1.3 岩石矿物组分分析
        5.1.4 岩石表面形貌分析
    5.2 室内微钻头磨损测试
    5.3 钻头磨损影响因素分析
    5.4 岩石研磨性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
        5.4.1 岩石研磨性评价
        5.4.2 岩石研磨性分级
    5.5 应用实例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表面硬度简易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热包装馒头淀粉老化机理研究[D]. 刘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2]苹果果实不同O2/CO2简易气调贮藏CO2伤害特性研究[D]. 王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辐照对鲜切蔬菜品质影响的研究[D]. 刘超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4]大流速含沙水流环境下粘弹性防腐涂层的损伤试验研究[D]. 曾丽琴.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金属粉末高致密化成形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 王德广.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6)
  • [6]不同硬度硅橡胶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D]. 王海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7]果岭坪用质量评价的简易方法[J]. 杨辰,刘照辉,高长宁,索涛涛,白文祖,郑茜. 草业科学, 2016(02)
  • [8]脆熟期红枣物理特性及机械损伤试验研究[D]. 于福锋. 塔里木大学, 2020(11)
  • [9]采后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蓝莓果实抗病性的影响[J]. 姜爱丽,周福慧,胡文忠,姬亚茹,张静. 包装工程, 2018(17)
  • [10]地层对钻头磨损机理及岩石研磨性评价研究[D]. 王昶皓.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标签:;  ;  ;  ;  

表面硬度的简单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