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区干部教育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肖玉元[1](2021)在《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研究》文中提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打土豪,分田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美好生活”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所透露出的民生价值不断得到彰显。党一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围绕民生的内涵、价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途径等问题,中国共产党依据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独具中国特色的民生话语。从话语分析视角梳理和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历史变迁,并从中获得规律性认识,不仅可以将中国民生建设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也能为推进新时代中国民生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构建的关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系列表达。从整体上认知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演进,明确保障和改善民生与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关系是必要的前提与基础。改善和保障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现实路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这些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生成和发展的内生动力,民生话语演进于中国共产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当中。从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生成的外部条件看,近代以来中国基本国情是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生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也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个阶段。在这四种语境中,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主题分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且在话语形式上呈现出由革命型民生话语向发展型民生话语,再到品质型民生话语的转换。梳理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呈现出话语思维日趋现代化、话语内容日趋人文化、话语方式日趋生活化、话语传播日趋国际化的特点。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将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经验总结为:在坚守初心使命中坚定话语方向、在坚持问题导向中明确话语主题、在注重中国元素中塑造话语风格、在拓宽话语传播中扩大话语影响。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西方话语霸权的干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主要挑战,但中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西方话语霸权的式微,也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应该遵循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批判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夯实理论、针对问题、多元形式、世界表达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罗曼[2](2021)在《新中国成立后朱德的调查研究思想及实践研究 ——以《朱德调查研究文集》为考察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调查研究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人参政议政的基本功。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重要成员的朱德,为了探索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1951年到1966年这15年的时间里,每年都用两到三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走访调查,在充分摸清各地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实情的基础上,总结各地在建设中创造的经验,遇到的困难,取得的成果,并把这些都浓缩进一份份调查研究报告中,及时地向党中央汇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实情,为党中央了解情况,制定科学、准确地政策打下了夯实的基础。2016年为纪念朱德诞辰130周年出版的《朱德调查研究文集》是一部系统反映朱德调查研究成果的重要文献。该书选取了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在调查研究实践中形成的报告、电报、书信、批语等,共85篇,为学术界研究朱德、朱德的调查研究思想及实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过程中,朱德逐步形成了在实践中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联系群众、信任群众、依靠群众,调查与研究相结合以及以改善人民生活为最终目的的朱德调查研究思想,为广大党员干部开启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指导。在其调查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朱德展现出了一名出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备的一些特有的品质及实践特点,如:求实性、计划性、科学性、谦和性等等。这些通过朱德调查研究实践所体现出的实践特点,为揭示老一辈无产革命家从实际出发、不辞辛劳,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取得巨大胜利,提供了可靠依据。新时代背景下,系统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调查研究思想,仔细考察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调查研究的实践路径,认真学习朱德在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工作方法,深入总结朱德的调查研究实践特点,对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薛凤冠[3](2021)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在长期领导经济建设工作实践中,他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国如何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形成并实践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以来的经验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陈云对经济建设的正确领导和指导。因此,系统梳理和研究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于当前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提升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按照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三部分:一、本文二、三章主要探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曲折探索和同时期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等三个方面;其思想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有计划按比例”思想、西方经济学的商品经济原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等。同时,其思想的形成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长期领导经济实践也有着密切联系,并随着实践发展而逐步充实和深化。二、本文四、五章重点阐述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梳理、归纳和总结,文章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提炼概括为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经济改革和经济开放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全貌。文章认为,这六个方面内容涉及到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发展的思想两个层次。其中,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主要涉及陈云经济工作的伦理观和方法论,故可以归为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改革、经济开放更侧重于体现陈云在经济发展某一领域实践中的思想,可以归为经济发展的思想。这两个层次、六个方面思想,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完整体系。其中,综合平衡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基础,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本文第六章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征与启示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内容和实践的全面研究,文章从政治性、人民性、求实性、创新性、前瞻性五个角度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渐进而审慎可以说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终其一生,无论身处何时、身居何位,陈云始终保持这一特色。通过渐进和审慎,陈云在复杂和困难的局面中,推动中国经济建设逐步向前发展。最后,文章认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不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二是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三是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四是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五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这些对于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既丰富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方法论上也值得学习借鉴。
黄春森[4](2020)在《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发展轨迹》文中指出
赵丹阳[5](2020)在《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论述和讲话中提到革命文化,认为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对新形势下我国国情的认识、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论推动、加强人民群众精神信仰教育使然的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优秀革命文化思想进行传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赋予革命文化新时代的内容,是我国的宝贵精神和物质财富,对于传承革命文化、树立革命文化自信和应对新时代的严峻考验具有重要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围绕新时代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于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主要内容体现在:第一,习近平首次提出弘扬“红船精神”和“苏区精神”,对红船精神和苏区精神进行跨时代新的定义和阐述,提出应坚定革命理想和振兴革命老区;第二,习近平大力弘扬学习“三山精神”,即弘扬学习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弘扬革命品格和革命情怀,坚定革命信念的党性修养;第三,习近平深刻诠释“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结合当今时代对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的内容和价值发表了重要论述,强调应运用历史经验和发扬优良传统,走好时代新路;第四,习近平大力弘扬传承“抗战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为增强爱国情怀、民族气节和开启“赶考”新征程提供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此外,习近平对革命文化进行了理论创新,作为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习近平关于大力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意义。其理论意义表现在: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有利于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为当前革命文化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其实践意义表现在: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人们的政治价值认同,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力量源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文化自信和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进一步为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进一步向世界彰显中国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进一步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卢泽如[6](2020)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首次建立国家形态的苏维埃政权,由于在赣南、闽西根据地内有着相对安全稳定的活动空间,纪念活动得以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借由纪念活动这一重要载体,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同时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与新生苏维埃政权的良好形象,建构集体记忆,强化人们的历史意识,推动妇女解放运动,极大地宣传鼓动民众投身革命和生产运动中,为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国民党的谣言散布以及“围剿”战争的步步紧逼,中共举行纪念活动既是协调中苏关系,赢得国际支援的需要,也是构建政权合法性,推广成功样本,表达政策方针,整合各方资源,建构集体记忆,最大程度地凝聚人心和人力来壮大革命根据地,打赢反“围剿”战争的需要。这个时期的纪念活动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活动方式,活动形式十分丰富,大致分为五种不同类型的纪念方式:会议纪念、文本纪念、行为纪念、艺术纪念、空间纪念,包括群众集会、示威游行、纪念文章、专刊特辑、通电、演讲、标语、口号、修建纪念设施、举办纪念展览、出版墙报壁报、散发纪念传单等等。这些纪念形式并不是独立开展的,而是交织进行,各具特色,共同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出于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全面的政治考量,选择了一些具有强大影响力和政治感染力的纪念对象。纪念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对重要人物的纪念,比如对马克思、列宁等的纪念;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比如对十月革命、广州起义等的纪念;对重大节日的纪念,比如对“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八一”建军节等等。尽管这个时期的纪念活动开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不足之处,但是大量纪念活动的开展还是为中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鲜明特点。因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纪念活动为当代纪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冯培雯[7](2020)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群众工作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群众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重温和研究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对于新时代开展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论文创新之处。第二章,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中国的特殊国情、土地革命时期的群众工作实践是这一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毛泽东的成长经历及对民众大联合的认识彰显了毛泽东伟大的群众情怀。第三章,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主要内容与实践。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主要内容涵盖了平等思想是群众工作的重要条件、改善群众生活是群众工作的基础、密切党群关系是群众工作的重要方式、革命胜利是群众工作的根本目的四个方面,并从开展经济工作、建设民主政权、加强思想教育、密切党群联系等方面加以具体实践,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的基本特征。第四章,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为工农武装割据奠定了群众基础,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群众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新时代,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好群众利益,依靠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党员干部教育以密切党群关系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鲁航池[8](2020)在《任弼时青年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弼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成员之一。他从革命生涯的起点到终点都始终与中国青年紧密相连。他时刻关心中国广大青年,是中国青年亲密的导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吸收湖湘文化的优秀文化因子,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青年思想理论,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青年思想理论体系。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任弼时的青年思想。首先,通过分析任弼时青年思想形成的主要背景,发现马列主义、湖湘文化及其学习经历奠定了他青年思想形成的文化基础。然后分析了他青年思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青年教育思想、青年工作思想和青年群众化思想。其次,以时间先后重点归纳了任弼时青年思想在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具体实践,以具体事件动态展示了他的青年思想。侧重论述了他在各个时期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带领中国青年积极参与五卅运动;领导青年团努力实现团的群众化,在青年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际调研;成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缔造者等一系列的具体实践。最后,通过对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客观评价,探讨了他的青年思想是蕴含科学性和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成果,并对指导当前青年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胡阳[9](2020)在《陈云党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文包括绪论,陈云党建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革命环境下陈云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执政环境下陈云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陈云党建思想的特点、主要贡献和当代意义,结论六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评析,阐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梳理了陈云党建思想的形成条件,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的理论渊源,国外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情况和国内党建实际需要是客观条件,陈云沉稳好学的品质和领导工人运动的经验是个人因素。结合陈云任职情况和党建实际需要,将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第三部分集中论述革命环境下陈云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本研究认为,陈云主张通过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加强学习来武装全党思想,有利于抵制“左”右倾错误思想带来的危害,有助于党在复杂的革命环境中寻求正确革命方向。陈云关于明确党员要求,壮大干部队伍,加强支部建设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思想,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壮大和完善的党的队伍,组织发动群众参与革命。在此基础上,强调改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将加强作风建设落在实处。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执政环境下陈云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本研究认为,陈云创造提炼出“十五字诀”,丰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现路径,对党在新时期解决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维护党的安定团结的思想,解决了干部和群众对党内团结的顾虑。关于成千上万提拔中青年干部的思想,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于党风建设的思想,强调把党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高度的重要性,分析了党风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具体措施。第五部分论述了陈云党建思想的特点、主要贡献和当代意义。本研究从整体上、在理论上、实践上,辩证论述陈云党建思想的特点。陈云党建思想的主要贡献分为历史贡献和理论贡献,历史贡献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方面,理论贡献最突出的三个方面。关于陈云党建思想的当代意义,本研究从四个方面进行阐释。第六部分是对本研究的总结。
杨丽[10](2020)在《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毛泽东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观点、精神意志、情感态度、人格力量等综合因素的表征。基于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他们主动担负时代使命,通过不断学习阅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形成了以担当精神、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批判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精神。它不仅是毛泽东个人奋斗历程的精神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那个时代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不仅是20世纪的时代精神代表,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精神标识;不仅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中国国民的精神面貌,而且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党和人民从未忘记弘扬毛泽东精神,弘扬毛泽东精神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由于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不足以充分展示毛泽东丰富的精神遗产,同时,它们在研究中出现瓶颈亟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这就为毛泽东精神研究提供了出场条件。正是由于这样的出场方式,使得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毛泽东精神正逐步成为毛泽东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进一步研究、整合、弘扬和传承毛泽东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毛泽东精神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深化毛泽东研究,勾勒毛泽东完整肖像,为回击毛泽东研究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局势,加强毛泽东精神研究,对于推进兴国、兴党、兴军、兴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本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毛泽东精神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包含绪论、研究意义、难点问题等;第二章主要以学术界关于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为突破口,在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过程中试图找出毛泽东精神的归属和内涵;第三章分析毛泽东精神的形成条件;第四章详细分析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第五章阐释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二、苏区干部教育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区干部教育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述评 |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脉络梳理 |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国内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评析 |
(四)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民生 |
(二)话语 |
(三)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
四、研究方法、重点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重点难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增进民生福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
(一)为人民谋幸福是党根本宗旨的基本内容 |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有效牵引 |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现实路径 |
(一)民生问题是政权兴替的关键因素 |
(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
(一)持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
四、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当中 |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历程 |
(二)民生话语随中国共产党民生工作重心的变化不断发展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逻辑理路 |
一、基本依据: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 |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出场语境 |
(二)民生:中国近现代社会终极历史任务 |
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指导 |
(一)“现实的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
(二)革命的“改革世界”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途径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最终目标 |
三、历史资源: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 |
(一)传统文化中的民生话语 |
(二)儒家民生话语的时代困局 |
四、思想借鉴:民生主义的启示 |
(一)民生主义话语的形成与嬗变 |
(二)民生主义的价值检视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演进历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
(一)“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起始 |
(二)“打土豪,分田地”: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主体的扩充 |
(三)“经济工作”“大生产”: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充实与发展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
(一)“先生产、后生活”: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务实开端 |
(二)“赶英超美”“八字方针”: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曲折发展 |
(三)“抓革命、促生产”: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异化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
(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匡正与转型 |
(二)“全面建设小康”: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重要突破 |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重要发展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
(一)“美好生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主要内容 |
(二)“共享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核心理念 |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目标指向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世界情怀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基本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的主要特征 |
(一)话语思维日趋现代化 |
(二)话语内容日趋人文化 |
(三)话语方式日趋生活化 |
(四)话语传播日趋国际化 |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的基本经验 |
(一)在坚守初心使命中坚定话语方向 |
(二)在坚持问题导向中明确话语主题 |
(三)在注重中国元素中塑造话语风格 |
(四)在拓宽话语传播中扩大话语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现实境遇 |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主要成就 |
(二)当前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主要问题 |
(三)当前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面临的挑战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提出新要求 |
(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提出新挑战 |
(三)西方话语霸权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干扰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面临的机遇 |
(一)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巨大成就催生话语构建的民族自信 |
(二)文化强国发展战略铸牢话语构建的思想支撑 |
(三)全媒体传播格局拓展话语构建的主要渠道 |
(四)“东升西降”的历史趋势提升话语构建的国际地位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创新发展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重要价值 |
(一)构建新时代中国民生话语体系 |
(二)助推新时代中国民生建设发展 |
(三)将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
(二)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 |
(三)批判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
(四)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
(五)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路径选择 |
(一)夯实理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民生 |
(二)针对问题: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实践 |
(三)多元形式: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融合 |
(四)世界表达:彰显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人类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新中国成立后朱德的调查研究思想及实践研究 ——以《朱德调查研究文集》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关于调查研究的研究 |
(二) 关于朱德调查研究思想与实践的研究 |
(三) 关于《朱德调查研究文集》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调查研究思想及实践的形成基础 |
一、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调查研究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及实践 |
(二) 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及实践 |
二、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调查研究的实践基础 |
(一)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需要 |
(二) 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需要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调查研究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调查研究思想的基本内涵 |
(一) 在实践中探索规律、发现规律 |
(二) 联系群众、信任群众、依靠群众 |
(三) 调查与研究相结合 |
(四) 以改善人民生活为最终目的 |
二、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调查研究的方法 |
(一) 召开调查会 |
(二) 个别谈话法 |
(三) 现场观察法 |
(四) 查阅资料法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调查研究的实践活动 |
一、新中国成立后朱德的调查研究实践考述 |
(一) 关于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调查研究 |
(二) 关于开拓工业建设事业的调查研究 |
(三) 关于开展对外贸易工作的调查研究 |
(四) 关于加强手工业生产的调查研究 |
二、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调查研究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 求实性 |
(二) 计划性 |
(三) 科学性 |
(四) 谦和性 |
(五) 国际性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调查研究思想及实践的现实启示 |
一、调查研究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可靠途径 |
二、调查研究是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的重要手段 |
三、调查研究是新时代背景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有效举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基础文献类 |
二、学术专着类 |
三、期刊论文类 |
四、报纸文章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的局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经济 |
1.4.2 经济建设 |
1.4.3 经济建设思想 |
1.5 创新之处 |
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与历史背景 |
2.1 陈云的生平与简历 |
2.1.1 青少年时期 |
2.1.2 革命战争时期 |
2.1.3 新中国成立后 |
2.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2.2.2 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
2.2.3 毛泽东思想 |
2.2.4 中国传统文化 |
2.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2.3.1 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 |
2.3.2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探索 |
2.3.3 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
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
3.1 在革命战争时期萌发 |
3.1.1 中央苏区时期 |
3.1.2 陕甘宁边区时期 |
3.1.3 东北时期 |
3.2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 |
3.2.1 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 |
3.2.2 调整工商业 |
3.2.3 “一五”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
3.2.4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3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充实 |
3.3.1 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
3.3.2 重视粮食工作 |
3.3.3 调整经济体制 |
3.4 在“文革”后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深化 |
3.4.1 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
3.4.2 边调整边建设 |
3.4.3 引导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
4 陈云经济哲学的思想 |
4.1 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 |
4.1.1 综合平衡要着眼全局 |
4.1.2 综合平衡要综合施策 |
4.1.3 综合平衡要统筹兼顾 |
4.2 陈云的民生改善思想 |
4.2.1 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战略高度 |
4.2.2 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 |
4.2.3 正确处理好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
4.3 陈云的国情国力思想 |
4.3.1 从国情国力出发探索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道路 |
4.3.2 速度与质量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
4.3.3 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 |
4.4 陈云的经济决策思想 |
4.4.1 一切从实际出发 |
4.4.2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基础 |
4.4.3 交换、比较、反复 |
5 陈云经济发展的思想 |
5.1 陈云的经济改革思想 |
5.1.1 坚持市场与计划相统一 |
5.1.2 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改革 |
5.1.3 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
5.2 陈云的经济开放思想 |
5.2.1 注重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利用 |
5.2.2 注重循序渐进、稳妥推进 |
5.2.3 注重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
6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特征及现实启示 |
6.1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 |
6.1.1 视为灵魂的政治性 |
6.1.2 无比鲜明的人民性 |
6.1.3 一以贯之的求实性 |
6.1.4 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
6.1.5 战略谋划的前瞻性 |
6.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 |
6.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
6.2.2 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
6.2.3 指导了新中国经济建设 |
6.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
6.3.1 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 |
6.3.2 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
6.3.3 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
6.3.4 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
6.3.5 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 |
6.4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
6.4.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6.4.2 方法论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
一、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弘扬革命文化的理论 |
(二)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弘扬革命文化的思想 |
二、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 |
(一)深化对新形势下我国国情的认识 |
(二)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念推动 |
(三)加强人民群众精神信仰教育的使然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习近平首次提出弘扬“红船精神”和“苏区精神” |
(一)坚定革命理想,不忘红船初心 |
(二)阐释苏区精神,振兴革命老区 |
二、习近平大力弘扬学习“三山精神” |
(一)弘扬井冈山艰苦奋斗的革命品格 |
(二)弘扬延安坚定革命信念的党性修养 |
(三)弘扬沂蒙山水乳交融的革命情怀 |
三、习近平深刻诠释“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 |
(一)运用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
(二)走好长征新路,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和良好作风 |
四、习近平大力弘扬传承“抗战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
(一)弘扬抗战精神,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
(二)传承西柏坡精神,开启“赶考”新征程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意义 |
一、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一)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思想 |
(二)有利于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有利于为当前革命文化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
二、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
(一)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人们的政治价值认同 |
(二)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力量源泉 |
(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文化自信和提高文化软实力 |
(四)有利于进一步为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
(五)有利于进一步向世界彰显中国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 |
(六)有利于进一步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以纪念活动为载体,塑造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 |
(二)总结历史经验,为新时代纪念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
二、选题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与资料概况 |
(一)纪念活动的内涵 |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及其纪念活动 |
(三)资料概况 |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拟突破的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缘起 |
一、构建政权合法性,塑造正义形象的需要 |
二、协调国际关系,赢得认可支持的需要 |
三、进行宣传鼓动,表达政策方针的需要 |
四、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凝心聚力的需要 |
五、强化历史记忆,总结历史经验的需要 |
第二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方式 |
一、会议纪念 |
(一)纪念大会 |
(二)纪念招待会 |
二、文本纪念 |
(一)发表宣言、通告 |
(二)制作标语口号、传单、小册子 |
(三)出版特辑专刊,发表纪念文章或社论 |
三、行为纪念 |
(一)纪念阅兵 |
(二)纪念游行 |
(三)纪念与生产相结合 |
四、艺术纪念 |
(一)文艺晚会 |
(二)体育比赛 |
(三)红色歌谣、戏剧 |
五、空间纪念 |
(一)修建纪念设施 |
(二)制作纪念符号 |
(三)举办纪念展览 |
第三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内容 |
一、对重要人物的纪念 |
(一)对马克思的纪念 |
(二)对列宁的纪念 |
二、对重大历史事件纪念 |
(一)对十月革命的纪念 |
(二)对广州起义的纪念 |
三、对重大节日的纪念 |
(一)“八一”建军节的纪念 |
(二)“五一”劳动节的纪念 |
(三)“三八”妇女节的纪念 |
四、其它纪念活动 |
第四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历史作用与不足之处 |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纪念活动的历史作用 |
(一)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二)进一步塑造了党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良好形象 |
(三)进一步动员广大军民投入保卫和建设革命根据地 |
(四)进一步建构集体记忆和强化历史意识 |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不足之处 |
(一)纪念活动中存在着“左”倾冒进 |
(二)纪念方式上存在着形式主义的作风 |
第五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特点 |
(一)纪念目的具有革命性和阶级性 |
(二)纪念主体具有组织性和群众性 |
(三)纪念方式具有丰富性和实践性 |
(四)纪念过程具有艰难性和斗争性 |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当代启示 |
(一)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纪念内容和方式 |
(二)依托楷模力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
(三)弘扬纪念文化,传承纪念活动优良传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二、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 |
(一)中国的特殊国情 |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群众工作实践 |
三、毛泽东的群众情怀 |
(一)成长经历 |
(二)对民众大联合的认识 |
第三章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基本内容与实践 |
一、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基本内容 |
(一)贯彻平等思想:群众工作的重要条件 |
(二)改善群众生活:群众工作的基础 |
(三)密切党群联系:群众工作的重要方式 |
(四)取得革命胜利:群众工作的根本目的 |
二、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的具体实践 |
(一)开展经济工作,满足群众生活需要 |
(二)建设民主政权,保障群众权利 |
(三)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群众觉悟 |
(四)密切党群联系,获得群众支持 |
三、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的基本特征 |
(一)创新性 |
(二)实践性 |
(三)革命性 |
第四章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
一、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的历史贡献 |
(一)为“工农武装割据”顺利进行奠定了群众基础 |
(二)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群众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
二、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的当代启示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群众利益 |
(二)依靠人民群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三)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密切联系群众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8)任弼时青年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创新点和难点 |
第2章 任弼时青年思想形成的背景 |
2.1 任弼时青年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2.2 任弼时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2.3 任弼时青年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
第3章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青年教育思想 |
3.2 青年工作思想 |
3.3 “青年群众化”思想 |
第4章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实践 |
4.1 大革命时期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实践 |
4.2 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实践 |
4.3 解放战争时期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实践 |
第5章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历史启示 |
5.1 加强青年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信仰 |
5.2 坚持党的领导,采用正确的工作方法 |
5.3 密切联系青年群众,完善青年组织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陈云党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陈云党建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 |
2.1 陈云党建思想的形成条件 |
2.2 陈云党建思想的发展历程 |
3 革命环境下陈云党建思想主要内容 |
3.1 加强思想建设,武装全党思想 |
3.2 壮大党的队伍,为革命组织力量 |
3.3 强化作风建设,解决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问题 |
4 执政环境下陈云党建思想主要内容 |
4.1 提出“十五字诀”,丰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现路径 |
4.2 维护党的安定团结,重视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 |
4.3 强调执政党党风问题,把党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5 陈云党建思想的特点、贡献及其当代意义 |
5.1 陈云党建思想的特点 |
5.2 陈云党建思想的主要贡献 |
5.3 陈云党建思想的当代意义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毛泽东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 |
1.1.2 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食粮 |
1.1.3 毛泽东精神成为深化毛泽东研究的重要方向 |
1.1.4 毛泽东精神研究是时代的需求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文章创新之处、难点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毛泽东精神的定位 |
2.1 毛泽东精神的出场方式 |
2.1.1 毛泽东精神的现实意义凸显 |
2.1.2 毛泽东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日益凸显 |
2.1.3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
2.2 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
2.3 毛泽东与毛泽东精神 |
2.4 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 |
第三章 毛泽东精神的形成条件 |
3.1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时代条件 |
3.2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家庭条件 |
3.3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教育条件 |
3.4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组织条件 |
3.5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实践条件 |
第四章 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 |
4.1 毛泽东的担当精神 |
4.1.1 乐于担当的意识 |
4.1.2 敢于担当的气魄 |
4.1.3 善于担当的能力 |
4.2 毛泽东的革命精神 |
4.2.1 崇高的革命理想 |
4.2.2 坚定的革命信念 |
4.2.3 坚决的革命决心 |
4.3 毛泽东的斗争精神 |
4.3.1 敢于斗争 |
4.3.2 善于斗争 |
4.3.3 勇于胜利 |
4.4 毛泽东的批判精神 |
4.4.1 理论批判 |
4.4.2 实践批判 |
4.4.3 自我批判 |
第五章 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
5.1 兴党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5.2 兴国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5.3 兴军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5.4 兴民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苏区干部教育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研究[D]. 肖玉元.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中国成立后朱德的调查研究思想及实践研究 ——以《朱德调查研究文集》为考察中心[D]. 罗曼. 扬州大学, 2021(09)
- [3]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 薛凤冠.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1)
- [4]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发展轨迹[D]. 黄春森. 湘潭大学, 2020
- [5]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研究[D]. 赵丹阳. 大理大学, 2020(05)
- [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研究[D]. 卢泽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7]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研究[D]. 冯培雯.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2)
- [8]任弼时青年思想与实践研究[D]. 鲁航池. 湘潭大学, 2020(02)
- [9]陈云党建思想研究[D]. 胡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杨丽. 西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