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丙烯腈的湿法纺丝(论文文献综述)
张昭环,贠凯迪,刘玉月,徐雷,王业宝[1](2021)在《再生蛋白质纤维及其复合纤维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详述了国内外再生蛋白质纤维的发展历史,以及再生蛋白质纤维及其复合纤维的技术研究进展,对再生蛋白质纤维及其复合纤维的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利用天然蛋白质开发出性能类似的再生蛋白质纤维一直是纤维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再生蛋白质纤维已有超过百年的研究历史,早期的研究致力于制备纯蛋白质的再生蛋白质纤维,但力学性能不足。利用天然蛋白质对合成纤维改性制备再生蛋白质复合纤维一直是研发热点,技术路线可分为蛋白质溶液共混法、蛋白质微粉共混法和蛋白质表面改性法三类,但存在一些问题,如:蛋白质含量较低、耐热水性差、纤维漂白技术、共混基体及增强材料的选择等,解决这些问题也将是今后再生蛋白质纤维产品开发的研究重点。
齐佳[2](2021)在《聚丙烯腈纤维及高收缩聚丙烯腈纤维在体育器材领域综述》文中提出纤维可分为有机纤维和无机纤维两大类。聚丙烯腈纤维是丙烯腈含量大于85%的纤维,我国的产品名称为腈纶。这类纤维酷似羊毛,膨松、柔软、强度高于羊毛,而密度、耐光和耐候性优良,化学稳定性好。首先对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进行综述,然后对干法纺丝与湿法纺丝工序及制作区别做了对比;然后高收缩聚丙烯腈纤维制法,及其生产机理和制备技术进行分析,最后对聚丙烯腈纤维和高收缩聚丙烯腈纤维在体育器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颜凤,李保六,唐万莲,崔正威,袁观明,丛野,董志军,李轩科[3](2021)在《高性能纤维热牵伸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热牵伸贯穿聚丙烯腈基纤维制备全过程,能够使纤维内部类石墨微晶尺寸增大、沿纤维轴向取向度提高,明显改善纤维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其物理性能。本文概述了牵伸处理在纤维制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主要介绍了牵伸在聚丙烯腈基炭纤维、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黏胶基炭纤维、纳米炭纤维以及生物可降解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聚丙烯腈基炭纤维制备各工段(纺丝、预氧化、炭化和石墨化)施加牵伸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对炭纤维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
方国平,刘福荣[4](2021)在《多功能纺织新材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梳理和归纳近年来多功能纺织新型纤维材料的功能特性及表现形态,详细介绍基础纤维、生物基纤维、高性能纤维、智能纤维4大类纤维的多功能性特点、纤维种类、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新型多功能纤维的基本特征。同时提出制订多功能纤维功能评价标准的建议。
陈璐[5](2021)在《COSMO-RS筛选离子液体制备三聚氰胺阻燃纤维》文中研究指明三聚氰胺纤维是以三聚氰胺(Melamine,M)、甲醛(Formaldehyde,F)为原料,经特殊纺丝工艺制成的具有三维网状交联结构的高性能阻燃纤维,因其优异的阻燃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消防装备、高温滤材、阻燃织物等领域。然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Fornaldhyde resin,MF)作为一种具有网状交联结构的热固性树脂,其成纤性差且强度低的缺陷,限制了三聚氰胺纤维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对于三聚氰胺纤维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向纺丝原液中加入成纤高聚物以提高其可纺性。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与MF共混纺丝,其可纺性虽得到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诸如纺丝原液稳定性差、纤维耐水洗性差等问题悬而未决,难以实现完全自主化工业生产。基于此,系统开发一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三聚氰胺纤维制备技术意义重大。本课题开发了一种以离子液体(ILs)为溶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pre-MF)为阻燃材料、纤维素(cellulose)为载体的三聚氰胺纤维制备新工艺,期望能为三聚氰胺纤维的工业化开辟新途径。本课题采用模拟预测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探究并优化了非水溶性pre-MF的制备条件;然后以量子化学方法(Gaussian09)优化了pre-MF的分子模型,并采用真实溶剂类导体屏蔽模型(COSMO-RS)计算了3种优化pre-MF模型在432种ILs中的对数活度系数(lnγ),进而根据COSMO-RS预测结果,筛选出8种对pre-MF具有不同溶解能力的ILs,并测试了pre-MF在8种ILs中的溶解度以验证COSMO-RS方法用于预测ILs对pre-MF的溶解能力的可行性;最终以IL为溶剂、pre-MF为阻燃材料、cellulose为载体,采用干喷-湿法纺丝方法进行了MF/cellulose复合阻燃纤维的制备,并详细探究了纺丝温度、纺丝原液中纤维素的固含量以及pre-MF与cellulose的配比对可纺性的影响以及pre-MF含量对纤维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采用水稀释度法,按照M:F=1:2.5(摩尔比),p H为8.5,反应温度为80℃的条件,可实现非水溶性pre-MF的可控制备。pre-MF在8种ILs中的溶解度与COSMO-RS预测的lnγ变化趋势一致,验证了COSMO-RS方法用于预测ILs对pre-MF的溶解能力的可行性。以IL为溶剂、pre-MF为阻燃材料、cellulose为载体,采用干喷-湿法纺丝方法成功制备出多种配比MF/cellulose复合阻燃纤维,当纤维中pre-MF含量达到30%后,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均有明显提高。本课题中制备的MF/cellulose复合阻燃纤维的极限氧指数(LOI)最高可达37.4%,且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因此采用离子液体法制备的MF/cellulose复合阻燃纤维在同类型阻燃纤维材料中具有竞争力。
安腾[6](2021)在《酶改性酪蛋白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制备》文中提出天然纤维产量低、价格高,畜牧、种植产业的副产品还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化纤材料的大量生产必定造成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同时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再生蛋白纤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方向,它可以变废为宝,在获得良好纤维的同时达到减少资源浪费、减少污染的目的。单纯的再生蛋白纺丝难度较大,成纤强度不高,且目前大多再生蛋白纤维工艺中仍然存在不易去除的化学交联剂的使用。针对以上两点问题,我们用酶对酪蛋白进行改性,达到前交联的目的,以便增加纤维可纺性和强度,再混合聚乙烯醇,增加可拉伸性。本实验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SDS-PAGE电泳等手段探究酪蛋白改性前后的差别,通过等温滴定(ITC)、光学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研究酪蛋白和聚乙烯醇的相互作用和相容性。测定不同比例纺丝原液经湿法纺丝得到的复合纤维拉伸倍数和断裂强度,得到10%改性酪蛋白和5%聚乙烯醇复合纤维有较高的拉伸倍数2.67倍和最高的断裂强度25.598 Mpa。光学显微镜下形态结构的观察发现,改性酪蛋白纤维会形成更多的纹路,这有利于纤维的吸湿、透气。紧接着我们用10%改性酪蛋白/5%聚乙烯醇复合原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纺丝原液pH、温度对于其黏度、相容性和纤维拉伸倍数、断裂强度、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黏度呈下降趋势、相容性变好,纺丝原液在40-50℃复合纤维有较高的拉伸倍数2.28倍和最大的断裂强度24.365 Mpa。黏度随着pH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pH为9时达到最大值,同时出现最大拉伸倍数和最大断裂强度。形态结构观察发现,pH9时纤维粗细均一、表面具有纹路。在确定酪蛋白/聚乙烯醇配比、纺丝原液温度和pH的情况下,研究了凝固浴不同配比、温度对于纺成纤维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以0.5%HCl、3%CaCl2、50%乙醇为凝固浴的条件下纺成纤维拉伸倍数和断裂强度最优分别为2.28倍和24.365Mpa。凝固浴温度对成纤影响较小。以经酶改性后的酪蛋白为原料得到的纤维,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形态结构更利于纤维的吸湿吸热。聚乙烯醇的加入,大大增加了混合纤维的拉伸性和柔韧性,形态结构也更加均一。
张慧敏[7](2021)在《减缓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皮芯结构形成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是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在PAN基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预氧化过程是制备高性能碳纤维的重要步骤。在此过程中,氧气向PAN纤维内部扩散受到的阻力以及不可控的预氧化反应,极易产生皮芯结构并遗传给碳纤维,会降低最终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因此,深入研究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的化学、物理结构演变规律,对减轻预氧化纤维的皮芯结构进而制备高性能碳纤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高分辨拉曼光谱(Raman)和纤维强度仪等测试技术,探究了KMnO4溶液改性以及增加预氧化过程中气氛压力对PAN预氧化纤维结构均匀性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调节KMnO4水溶液改性条件和预氧化工艺条件获得改性PAN纤维以及预氧化纤维,深入研究了改性PAN纤维物理、化学结构的演变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影响,以及PAN纤维改性对进一步获得均质预氧化纤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N纤维在KMnO4溶液改性过程中不仅发生了部分环化反应,也伴随部分水解反应。本论文PAN纤维在KMnO4水溶液改性过程环化程度约为2.5%时,可有效的减弱预氧化纤维皮芯结构的形成。(2)详细地研究了气氛压力对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物理、化学结构的演变规律以及皮芯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氧化过程压力的增加,对环化反应有显着的阻碍作用,但是其对氧化反应(特别是摄氧反应)的发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压力预氧化过程中,环化反应首先发生在非晶区。增加预氧化过程中的气氛压力可以有效提高预氧化纤维的径向均一性,从而减弱了皮芯结构的产生。
刘勇[8](2021)在《聚丙烯腈(PAN)基原丝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丙烯腈(PAN)的制备主要包括热氧稳定化和碳化过程,热氧稳定化过程中发生的环化、脱氢和氧化等大量的化学反应导致原丝内部原有的微晶聚集态结构发生重组过程,同时,化学反应使不稳定的线性大分子链结构逐渐转化成平面梯形碳环结构,从而增加了纤维的热稳定性,在后续的碳化阶段可以承受高温;在氮气气氛下的碳化阶段,热氧稳定化阶段形成的耐热梯形平面结构进一步发生热缩聚和交联反应,大量的非碳元素逐渐排除,碳元素聚集形成了二维乱层类石墨结构,从而增加了纤维的致密性。原丝经过热氧稳定化和碳化阶段之后,内部大分子结构发生了本质性的有机向无机的转变过程,热氧稳定化和碳化阶段相互联系,同时稳定化阶段形成的结构决定最终碳纤维的质量好坏,所以,要制备出高性能的碳纤维,研究PAN在碳纤维热处理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和物理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至关重要。因此,本文研究了原丝聚集态差异性对其在热处理过程中热行为的影响,同时详细探讨了PAN基原丝在梯度稳定化和碳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规律。(1)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WAXD)分析了4种不同PAN原丝的微晶聚集态结构差异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量分析(TGA)研究了其对稳定化阶段的热行为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Kissinger和Ozawa方程研究了反应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气环境中,原丝的放热量和放热速率都随着结晶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是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结晶度小的原丝具有相对大的动力学优势;而在空气气氛下的放热焓变(△H)值远远大于氮气气氛中的值,并且随结晶度的变化趋势与在氮气气氛中的相反,热稳定性随着纤维的结晶度增大而逐渐减小,说明结晶度差异性对空气气氛中热稳定化反应的影响较大。(2)差示扫描量热(DSC)、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对PAN原丝在热氧稳定化和碳化阶段的化学结构和物理微观结构演变进行了详细探讨。结构表明了,随着稳定化温度的升高,成功发生了环化、脱氢和氧化反应,且当温度在230~250oC之间,化学反应的活性较大,大分子链中存在较多的活化中心,环化和摄氧反应明显增强,纤维的体密度从1.1852g/cm3增加到1.3844g/cm3。Raman研究表明在稳定化阶段,ID/IG的比值从3.39减小到1.99,化学反应使大量的SP3杂化的C-C结构转化SP2杂化的C=C结构,而ID/IG的值在低温碳化后出现反弹,ID/IG的比值从2.30增加到2.43,说明低温碳化后形成的交联网状结构中形成了大量的含有缺陷的类石墨结构,分子链之间交联形成了无定型聚芳碳质结构。而经过高温碳化后,ID/IG的比值从1.92减小到1.59,说明了进过高温碳化之后,类石墨碳网结构逐渐生长,并且石墨化程度和乱层石墨结构有序化程度增大。XRD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热氧稳定化过程的进行,原丝中微晶结构逐渐发生细质化-重组过程,大量的化学反应使聚集态结构趋于无定型化,在碳化阶段结构重排形成了新的类石墨无定型网状聚芳结构。SEM测试表明纤维表面存在的沿轴向较明显的沟槽和凸起随着热处理过程的进行而逐渐被遗传,但是在碳化处理后沟槽变浅,凸起变细且变得均匀,另外,从SEM结果看出,纤维直径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逐渐变细。
葛媛[9](2021)在《PAN基碳纤维原丝预氧化过程中的结构性能研究及皮芯结构的改善》文中认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密度低等一系列优异性能,既含有碳材料的固有属性,又兼具纤维材料的柔软性和可加工性,是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良好的增强体,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等尖端领域,以及汽车能源、风能产业等民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PAN基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预氧化工艺不仅是连接原丝和碳纤维之间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更是决定最终碳纤维结构性能的关键步骤。因此,深入研究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的演变及其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性,对获得结构稳定的预氧化纤维进而制备高性能碳纤维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碳纤维是一种由缺陷控制的材料,PAN基碳纤维实际拉伸强度(~7 GPa)不足理论拉伸强度(~180 GPa)的5%,这与碳纤维结构中的微孔、裂纹、皮芯结构等缺陷有关。其中,皮芯结构的形成是导致碳纤维力学性能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碳纤维皮芯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除了原丝制备中形成的初始皮芯结构之外,预氧化阶段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的径向不均匀分布更是导致皮芯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减轻预氧化纤维的皮芯结构对获得结构稳定的预氧化纤维进而提高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采用分峰拟合和二阶导数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追踪PAN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环化、氧化、脱氢和交联反应的基团变化,并且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分辨拉曼光谱仪(Raman)等测试技术,围绕着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与微观结构的关联性;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结构变化对预氧化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预氧化高温阶段PAN纤维的结构性能研究;以及可能减轻预氧化纤维皮芯结构的一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研究了空气中自由收缩的PAN纤维在180-260℃恒温预氧化过程中,化学反应(环化程度、氧含量、交联含量)对预氧化纤维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200℃较低温度下,预氧化纤维主要发生了物理收缩,200℃以上预氧化纤维的热收缩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环化反应程度的增加有助于氧化反应和交联反应的发生,同时导致预氧化纤维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减小。预氧化过程中三种化学反应的发生,增强了预氧化纤维的稳定性,导致纤维体密度增加,直径减小,横截面断裂形貌从韧性向脆性转变。然而,预氧化纤维的环化程度不是越高越好,当环化程度大于83%时,预氧化纤维皮层在扩散过程的控制下形成了致密的氧化交联结构,导致预氧化纤维横截面上出现了明显的皮芯结构现象,断裂伸长率降低,预氧化纤维的稳定性下降。(2)研究了恒定牵伸的PAN纤维在空气气氛预氧化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变化对预氧化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明确影响预氧化纤维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预氧化纤维的拉伸强度随着预氧化温度和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预氧化拉伸强度的降低一方面与环化反应有关,另一方面与晶体结构受热被破坏有关,晶体结构在高温下更容易发生非晶化转变,导致结晶度降低,晶粒尺寸减小。预氧化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发生和晶体结构的非晶化转变导致分子链松弛,柔性增加,断裂伸长率增大;当环化程度很高时,氧化反应在扩散作用下抑制了空气中的氧进入纤维芯部,尽管纤维体密度继续增加,但是氧化交联结构主要在纤维皮层累积,使纤维皮层大分子链的刚性增强,断裂伸长率降低。(3)采用连续升温预氧化方法研究空气中恒定牵伸状态下PAN纤维在200-300℃预氧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特别是270-300℃预氧化高温阶段纤维的结构与性能,通过分析高温预氧化纤维对低温碳化和高温碳化纤维皮芯结构的影响,明确获得稳定预氧化纤维需要的温度范围。结果表明,化学反应程度随着预氧化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预氧化前期以环化反应为主,脱氢指数变化趋势与环化反应相似。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预氧化后期,250℃以后交联结构逐渐增加。在270-300℃预氧化高温阶段,环化反应基本完成;氧化反应受到扩散过程的控制,氧含量增加缓慢;脱氢指数在该阶段持续的增加可能与较高温度下非碳元素的脱除有关(TGA结果表明在285℃,PAN原丝开始出现明显的热失重现象)。高温预氧化纤维经过低温和高温碳化后,纤维表面沟槽逐渐平滑,285℃和300℃的高温预氧化纤维在经过1350℃高温碳化后出现明显的皮芯结构现象,同时碳化纤维直径下降至5?m以下。结果表明当预氧化温度高于285℃时,预氧化纤维结构不稳定,碳化纤维中出现了明显的结构缺陷。因此,预氧化温度在200-285℃范围内更有利于获得结构稳定的预氧化纤维。(4)本章通过氮气对PAN原丝进行预处理,研究预处理环化程度对预氧化纤维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和皮芯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预处理有利于提高预氧化纤维的环化程度,但是抑制了预氧化过程中的氧化反应。随着预处理环化程度的增加,预氧化纤维的氧含量和晶粒尺寸减小,晶面间距增大。结合XRD、Raman和SEM结果可知,未处理纤维SF0的皮芯结构明显,纤维皮层结构致密,具有较多的氧化交联结构,该结构一方面阻碍氧从皮层扩散进入芯部,另一方面也使纤维芯部热量不能及时耗散,导致纤维芯部出现孔洞;随着预处理环化程度增加,纤维皮层氧化交联结构减少,晶面间距增大,降低了氧从皮层扩散至芯部的阻碍,有助于芯部sp2杂化碳的演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氧含量径向分布不均匀的事实。当预处理纤维SF5的环化程度达到40%左右时,预氧化纤维在环化反应的作用下释放一部分热量;另外纤维晶面间距增加有利于空气中的氧扩散进入纤维芯部导致氧化交联反应的放热位置更接近于纤维芯部,放热集中使得纤维中心区域熔融出现孔洞。因此,在预氧化前进行一定环化程度(10-35%)的氮气预处理可以减轻预氧化纤维的皮芯结构,但是当预处理环化程度超过35%时,预氧化纤维出现结构缺陷,稳定性下降。
李博[10](2021)在《织物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磁波的广泛应用虽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对电磁波进行有效吸收不仅可以改善电磁环境,在军事上还能达到军事装备的隐身效果,所以研发具有优异电磁波吸收性能的材料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课题的目的是制备柔性结构的织物吸波材料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过涂层整理等方式来实现吸波性能,采用湿法纺丝的方法,将不同含量的碳纳米管(CNT)、碳化硅(SiC)粉体添加到聚丙烯腈(PAN)纤维中,制备出具有吸波性能的纱线,将其上机织造成多层复合织物,并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波导管系统测试织物的吸波性能。(1)几种四层织物在6-18GHz范围内都存在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并且吸波剂含量越高,回波损耗数值越小,织物的吸波性能越好。(2)改变纱线结构,将两种纱线复合制备CNT/SiC/CNT/SiC四层复合织物,发现吸波剂含量越高,吸波效果越好,吸收峰峰位基本不变,且吸波性能优于相同含量的单一吸波剂织物;迎波面是SiC层时,织物的吸波效果优于迎波面是CNT层,织物的最小回波损耗值可在7GHz频率时达到-46d B,可以衰减99.997%的入射电磁波。(3)将相同含量的两种纯CNT和纯SiC四层织物叠层测试其吸波性能,发现相对于单一含量的四层织物,叠层织物的吸波效果增强,并且大大拓宽了吸收带宽,基本在整个频段材料的回波损耗都小于-5d B,可以衰减90%以上的电磁波,但这种材料是以牺牲厚度为前提而增加的吸收带宽。使用不锈钢短纤混纺纱、不锈钢长丝和涤纶纱,并改变织物层数和中间吸波层纱线排列比,上机织造不锈钢三层、四层、五层、六层接结织物,使用标准测试方法背衬金属板法与不衬金属板法对材料进行吸波性能测试,并对比了两种方法的差异。(1)不锈钢多层接结织物的吸收峰频率在6GHz-8GHz之间,其余频率段基本没有吸收效果。(2)当不锈钢多层接结织物中不锈钢形成的网格大小相同时,织物层数越多,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越好;织物层数相同时,增加不锈钢短纤纱与涤纶纱的排列比,使不锈钢短纤纱在织物中形成的网格增大,织物的吸波性能增强。不锈钢六层织物,吸波层不锈钢短纤纱与涤纶纱之比为3:1的样品,最小回波损耗值为-27.6d B,对应的峰值频率为7.63GHz,可以对电磁波达99.83%的衰减吸收。(3)使用不背衬金属板法测试,里层使用不锈钢长丝作为反射层,六层接结织物的插损值在-30d B左右,可屏蔽99.9%以上的电磁波。(4)使用不背衬金属板法测试的结果与背衬金属板法相比,测得的吸收率偏低,但吸收峰位向低频移动。
二、聚丙烯腈的湿法纺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丙烯腈的湿法纺丝(论文提纲范文)
(1)再生蛋白质纤维及其复合纤维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再生蛋白质纤维的发展历史 |
2 国内再生蛋白质纤维及其复合纤维的技术研究进展 |
2.1 蛋白质溶液共混法 |
2.1.1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
2.1.2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
2.1.3 角蛋白复合纤维 |
2.1.4 丝素蛋白复合纤维 |
2.1.5 胶原蛋白复合纤维 |
2.1.6 其他蛋白质复合纤维 |
2.2 蛋白质微粉共混法 |
2.3 蛋白质表面改性法 |
3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
(1)蛋白质含量较低。 |
(2)耐热水性差。 |
(3)纤维需漂白处理。 |
(4)共混基体的选择。 |
(5)增强材料的选择。 |
(6)混纺。 |
(7)产品竞争力。 |
(2)聚丙烯腈纤维及高收缩聚丙烯腈纤维在体育器材领域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 |
2.1 一步法制聚丙烯腈纤维 |
2.2 二步法制聚丙烯腈纤维 |
2.3 干法纺丝 |
(1)单体聚合工序 |
(2)原液制备工序 |
(3)纺丝拉伸工序 |
(4)纺丝后续处理工序 |
(5)溶剂及单体回收工序 |
2.4 湿法纺丝 |
2.5 干法纺丝与湿法纺丝差别 |
2.6 干法腈纶技术 |
3 高收缩聚丙烯腈纤维制法 |
3.1 高收缩聚丙烯腈纤维生产机理 |
3.2 物理法制高收缩聚丙烯腈纤维 |
(1)低温低倍牵伸处理法 |
(2)骤冷处理牵伸法 |
(3)牵伸、骤冷处理法(最小松弛工艺) |
(4)高倍牵伸处理法(二次拉伸工艺) |
3.3 化学法制高收缩聚丙烯腈纤维 |
(1) DMI改性的高收缩纤维 |
(2) SDMI改性的高收缩纤维 |
4 聚丙烯腈纤维及高收缩聚丙烯腈纤维在体育器材中的应用综述 |
(1)编织袋领域 |
(2)运动场领域 |
(3)帆船领域 |
(4)运动服领域 |
5 结语 |
(3)高性能纤维热牵伸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牵伸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制 |
2 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热牵伸研究进展 |
2.1 原丝成纤过程中的牵伸 |
2.2 生丝预氧化过程中的牵伸 |
2.3 预氧丝炭化过程中的牵伸 |
2.4 石墨化过程中的牵伸 |
3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牵伸研究进展 |
3.1 沥青熔融纺丝过程中的牵伸 |
3.2 纤维热处理过程中的牵伸 |
4 黏胶基炭纤维牵伸研究进展 |
5 牵伸在其他纤维中的应用 |
5.1 牵伸在纳米炭纤维中的应用 |
5.2 牵伸在生物基可降解纤维中的应用 |
6 结语与展望 |
(4)多功能纺织新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纤维的多功能性 |
1.1 聚酯纤维(涤纶)类 |
1.1.1 异型中空聚酯功能保暖纤维 |
1.1.2 抑菌防紫外线聚酯功能凉感纤维 |
1.1.3 异型聚酯功能凉感纤维 |
1.1.4 全消光防紫外线吸湿速干聚酯仿棉纤维 |
1.1.5 石墨烯复合聚酯纤维 |
1.1.6 锗元素复合聚酯纤维 |
1.1.7 抑菌防螨中空聚酯纤维 |
1.1.8 白铜抑菌聚酯纤维 |
1.1.9 新型硅氮系阻燃抗菌远红外纤维 |
1.2 聚丙烯腈纤维(腈纶)类 |
1.2.1 蓄热聚丙烯腈功能保暖纤维 |
1.2.2 高吸湿发热聚丙烯腈纤维 |
1.2.3 铜系聚丙烯腈基导电纤维 |
1.2.4 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
1.2.5 醋腈复合纤维 |
1.2.6 蓄热保暖聚丙烯腈纤维 |
1.3 聚酰胺纤维(锦纶)类 |
1.3.1 铜碳纳米聚酰胺6生态抑菌纤维 |
1.3.2 异型聚酰胺6生态抑菌纤维 |
1.3.3 石墨烯(天然)聚酰胺6纤维 |
1.3.4 功能型全消光高强聚酰胺66纤维 |
1.3.5 功能型低纤度聚酰胺6纤维 |
1.3.6 多功能复合聚酰胺6纤维 |
1.3.7 全谱蓄热聚酰胺6纤维 |
1.4 聚丙烯纤维(丙纶)类 |
1.4.1 细旦抑菌聚丙烯纤维 |
1.4.2 纳米级聚丙烯纤维 |
2 生物基纤维的多功能性 |
2.1 亲水改性壳聚糖生物基纤维 |
2.2 竹代尔生物基纤维 |
2.3 蚕蛹蛋白生物基纤维 |
2.4 生物质石墨烯内暖再生纤维素纤维 |
2.5 石墨烯(生物质)改性聚乳酸纤维 |
2.6 抑菌保暖海藻酸铜纤维 |
2.7 超柔超强再生纤维素纤维 |
2.8 亲肤抑菌聚乳酸纤维 |
2.9 生物基聚酰胺56纤维 |
2.1 0 新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 |
2.1 1 竹材莱赛尔纤维 |
2.1 2 太极石复合再生纤维素纤维 |
2.1 3 茶多酚复合再生纤维素纤维 |
2.1 4 原液着色竹材再生纤维素纤维 |
2.1 5 羊毛蛋白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 |
2.16矿物质太极石再生纤维素纤维 |
2.17锌系抑菌再生纤维素纤维 |
2.18海藻纤维 |
2.19牛角瓜纤维 |
3 高性能纤维的多功能性 |
3.1 阻燃抑菌聚酰亚胺功能保暖纤维 |
3.2 有色聚酰亚胺纤维 |
3.3 聚醚醚铜纤维 |
3.4 高伸长间位芳纶 |
3.5 防护手套用玄武岩纤维 |
3.6 高性能液晶聚芳酯特种纤维 |
4 智能纤维的功能特性 |
4.1 相变储能黏胶智能纤维 |
4.2 光致变色再生纤维素纤维 |
4.3 温感变色再生纤维素纤维 |
4.4 相变调温聚丙烯腈纤维 |
4.5 相变调温聚丙烯纤维 |
5 其他纤维的多功能性 |
6 新型纤维多功能性特征 |
6.1 新型纤维功能形态呈多样性 |
6.2 单纤维具有多种功能 |
6.3 纤维加工技术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
6.4 功能新材料的创新设计和多重来源 |
6.5 多功能纤维中单个功能具有不同表现形态 |
6.6 新型纤维的多功能化 |
7 结束语 |
(5)COSMO-RS筛选离子液体制备三聚氰胺阻燃纤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三聚氰胺纤维概述 |
1.1.1 三聚氰胺纤维特性 |
1.1.2 三聚氰胺纤维国外研究现状 |
1.1.3 三聚氰胺纤维国内研究现状 |
1.1.4 三聚氰胺纤维的制备方法 |
1.2 离子液体概述 |
1.2.1 离子液体的性质 |
1.2.2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分类 |
1.2.3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3 COSMO方法 |
1.3.1 COSMO-RS原理 |
1.3.2 COSMO-RS计算步骤 |
1.3.3 COSMO-RS的应用 |
1.4 纤维素概述 |
1.4.1 纤维素简介 |
1.4.2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 |
1.5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合成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三聚氰胺甲醛反应机理 |
2.2.1 缩聚反应过程 |
2.3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的合成 |
2.3.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2.3.2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的制备 |
2.3.3 反应终点判定方法的建立 |
2.3.4 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2.3.5 树脂溶液中游离甲醛含量测定 |
2.4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表征 |
2.4.1 红外光谱分析 |
2.4.2 MALDI-TOF-MS分析 |
2.4.3 热重分析 |
2.4.4 差热分析 |
2.5 小结 |
3 COSMO-RS模型模拟与预测 |
3.1 前言 |
3.2 COSMO-RS计算细节 |
3.3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模型 |
3.3.1 三种模型的σ-Potential预测 |
3.4 COSMO-RS用于离子液体体系 |
3.4.1 阳离子和阴离子结构 |
3.4.2 离子液体的处理方法 |
3.5 COSMO-RS方法预测结果与讨论 |
3.5.1 COSMO-RS的对数活度系数预测 |
3.5.2 COSMO-RS的 σ-Profiles预测 |
3.6 小结 |
4 离子液体合成、表征与结果验证 |
4.1 前言 |
4.2 离子液体合成 |
4.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4.2.2 合成实验 |
4.3 离子液体表征 |
4.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3.2 核磁氢谱分析 |
4.3.3 含水量以及电喷雾质谱分析 |
4.4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在离子液体中溶解 |
4.4.1 溶解度测定方法 |
4.4.2 结果验证与分析 |
4.5 过量焓预测 |
4.6 小结 |
5 三聚氰胺纤维制备与表征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5.2.2 三聚氰胺/纤维素复合纤维制备 |
5.3 测试与表征 |
5.3.1 流变性能测试 |
5.3.2 红外光谱分析 |
5.3.3 偏光显微镜测试 |
5.3.4 扫描电镜测试 |
5.3.5 热重分析 |
5.3.6 力学性能测试 |
5.3.7 阻燃性能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离子液体表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酶改性酪蛋白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纺织纤维 |
1.2 再生蛋白纤维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外 |
1.2.2 国内 |
1.2.3 酪蛋白 |
1.3 酪蛋白的结构、性能、改性及应用 |
1.3.1 结构 |
1.3.2 性能 |
1.3.3 改性 |
1.3.4 应用 |
1.4 酪蛋白复合纤维 |
1.4.1 酪蛋白/聚乙烯醇 |
1.4.2 酪蛋白/聚丙烯腈 |
1.5 纺织方法 |
1.5.1 湿法纺丝 |
1.5.2 干法纺丝 |
1.5.3 其他纺丝方法 |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酪蛋白/聚乙烯醇相互作用及其复合纤维制备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方法 |
2.3.1 酶催化酪蛋白交联 |
2.3.2 溶液的配制 |
2.3.3 CLC/PVA等温滴定 |
2.3.4 不同浓度纺丝原液的流动性、相容性测试 |
2.3.5 不同浓度复合纺丝原液湿法纺丝 |
2.3.6 CS、CLC与不同浓度PVA红外光谱测定 |
2.3.7 纤维拉伸倍数、断裂强度、形态结构的测定和观察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CLC/CS的SDS-PAGE图 |
2.4.2 CS/CLC与不同浓度PVA复合纤维的红外光谱图 |
2.4.3 CLC/PVA等温滴定 |
2.4.4 不同浓度PVA与CS的流动性测试 |
2.4.5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PVA与CS的相容性 |
2.4.6 不同浓度PVA/CS复合纤维断裂强度、拉伸倍数 |
2.4.7 不同浓度PVA与CS复合纤维形态结构观察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条件酪蛋白/聚乙烯醇纺丝原液及纤维制备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方法 |
3.3.1 纺丝原液不同pH、不同温度下流动性测定 |
3.3.2 不同温度下纺丝原液相容性 |
3.3.3 纺丝原液不同pH、不同温度纺出纤维拉伸倍数和断裂强度的测定 |
3.3.4 拉伸倍数、断裂强度、纤维形貌观察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温度纺丝原液黏度 |
3.4.2 不同温度纺丝原液相容性 |
3.4.3 不同温度纺丝原液纤维拉伸倍数和机械拉力 |
3.4.4 不同pH下纺丝原液黏度 |
3.4.5 不同pH下得到的纤维形貌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
3.4.6 不同pH纺丝原液纤维拉伸倍数和断裂强度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凝固浴对酪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3 方法 |
4.3.1 凝固浴中不同浓度HCl对于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
4.3.2 凝固浴中不同浓度CaCl_2对于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
4.3.3 不同温度凝固浴对于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
4.3.4 拉伸倍数、断裂强度、纤维形貌观察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凝固浴中不同浓度HCl对于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
4.4.2 凝固浴中不同浓度CaCl_2对于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
4.4.3 不同温度凝固浴对于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减缓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皮芯结构形成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概述 |
1.2 PAN基碳纤维的制备工艺 |
1.3 PAN纤维预氧化过程的结构演变 |
1.3.1 PAN纤维化学结构的转变 |
1.3.2 PAN预氧化纤维的皮芯结构 |
1.4 PAN纤维的改性处理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KMnO_4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及其预氧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方案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KMnO_4改性条件对PAN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
2.3.2 KMnO_4改性对PAN纤维化学结构的影响 |
2.3.3 KMnO_4改性对PAN纤维物理结构的影响 |
2.3.4 KMnO_4改性对PAN纤维截面形貌的影响 |
2.3.5 KMnO_4改性对PAN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6 KMnO_4改性PAN纤维条件的确定 |
2.3.7 KMnO_4改性对PAN预氧化纤维皮芯结构的影响 |
2.3.8 KMnO_4改性对PAN预氧化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AN纤维压力预氧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相关测试和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气氛压力预氧化对纤维化学结构的影响 |
3.3.2 气氛压力预氧化对纤维物理结构的影响 |
3.3.3 气氛压力预氧化对纤维皮芯结构的影响 |
3.3.4 气氛压力预氧化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8)聚丙烯腈(PAN)基原丝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碳纤维简介 |
1.2 碳纤维的基本分类 |
1.3 碳纤维的基本发展历程 |
1.4 PAN基碳纤维的主要生产工艺 |
1.5 PAN基原丝的聚集态结构 |
1.6 PAN基原丝的热氧稳定化 |
1.7 PAN基稳定化纤维的碳化 |
1.8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PAN原丝的结晶度对其热行为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表征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AN原丝P1-P4 的丙烯腈立构规整度研究 |
2.3.2 PAN基原丝P1-P4 的微晶结构研究 |
2.3.3 PAN原丝P1-P4 热行为的差异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AN基原丝在稳定化和碳化阶段的结构演变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的制备及热处理 |
3.2.2 样品表征及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AN原丝的热行为分析 |
3.3.2 PAN纤维在热氧稳定化各阶段的化学结构演变研究 |
3.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表面结构演变研究 |
3.3.4 PAN纤维热处理过程中碳微观结构的演变研究 |
3.3.5 PAN纤维在热处理过程的微晶结构演变研究 |
3.3.6 PAN纤维在热处理过程表面微观结构演变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PAN基碳纤维原丝预氧化过程中的结构性能研究及皮芯结构的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碳纤维概述 |
1.2 PAN基碳纤维的研究进展 |
1.3 PAN基碳纤维的制备 |
1.4 PAN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 |
1.4.1 预氧化纤维的化学结构 |
1.4.2 预氧化纤维的微观结构 |
1.5 PAN预氧化纤维在碳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 |
1.5.1 碳化纤维的化学结构 |
1.5.2 碳化纤维的微观结构 |
1.6 本文的设计思想与主要内容 |
第2 章 PAN纤维预氧化过程中化学反应与微观结构的关联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预氧化程序 |
2.2.3 表征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预氧化纤维的宏观现象及热行为 |
2.3.2 预氧化纤维的化学结构变化 |
2.3.3 预氧化纤维的晶体结构变化 |
2.3.4 预氧化纤维的微观形貌变化 |
2.3.5 预氧化纤维的力学性能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 章 物理化学结构变化对PAN预氧化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预氧化程序 |
3.2.3 表征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预氧化纤维的化学结构变化 |
3.3.2 预氧化纤维的物理结构变化 |
3.3.3 预氧化纤维的微观形貌变化 |
3.3.4 预氧化纤维结构变化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 章 预氧化高温阶段PAN纤维的结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预氧化程序 |
4.2.3 表征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预氧化纤维的化学结构变化 |
4.3.2 预氧化纤维的晶体结构变化 |
4.3.3 预氧化纤维的微观结构变化 |
4.3.4 预氧化纤维的力学性能变化 |
4.3.5 碳化纤维的微观结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 章 氮气预处理对PAN预氧化纤维皮芯结构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预处理和预氧化程序 |
5.2.3 表征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原丝的热行为 |
5.3.2 预处理纤维的化学结构变化 |
5.3.3 预氧化纤维的化学结构变化 |
5.3.4 预氧化纤维的晶体结构变化 |
5.3.5 预氧化纤维的皮芯结构变化 |
5.3.6 预氧化纤维的微观结构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 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织物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吸波材料概述 |
1.2.1 电磁波吸收原理 |
1.2.2 电磁波的损耗机制 |
1.2.3 吸波材料的分类 |
1.3 电磁波吸收材料 |
1.3.1 碳纳米管吸波材料 |
1.3.2 碳化硅吸波材料 |
1.4 吸波织物的研究现状 |
1.4.1 涂覆型吸波织物 |
1.4.2 表面镀层吸波织物 |
1.4.3 浸渍型吸波织物 |
1.4.4 结构型吸波织物 |
1.4.5 频率选择表面型吸波织物 |
1.4.6 手性吸波纤维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流变测试 |
2.3.2 扫描电镜(SEM)观察纤维表面及截面形态 |
2.3.3 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
2.3.4 纤维XRD测试 |
2.3.5 织物红外光谱测试 |
2.4 织物吸波性能测试 |
2.4.1 吸波性能测试系统 |
2.4.2 吸波性能评价指标 |
2.4.3 吸波性能测试方法 |
第3章 CNT/PAN复合纤维和SiC/PAN复合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CNT/PAN复合纤维的制备 |
3.2.1 纺丝液的制备 |
3.2.2 湿法纺丝 |
3.3 SiC/PAN复合纤维的制备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纺丝原液的流变性能研究 |
3.4.2 纤维的力学性能 |
3.4.3 纤维的表面形态分析 |
3.4.4 纤维X射线衍射分析 |
3.4.5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CNT、SiC吸波织物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织物的规格 |
4.3.2 纯CNT四层复合织物的吸波性能测试 |
4.3.3 纯Si C四层复合织物的吸波性能测试 |
4.3.4 CNT/SiC/CNT/SiC四层复合织物的吸波性能测试 |
4.3.5 纯CNT复合织物、纯SiC复合织物叠层织物的吸波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不锈钢纤维多层织物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样品制备 |
5.3 不锈钢多层织物的吸波性能测试 |
5.3.1 背衬金属板法测试织物吸波性能 |
5.3.2 不衬金属板法测试织物吸波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 |
6.1.1 碳纳米管、碳化硅四层接结织物的吸波性能 |
6.1.2 不锈钢多层接结织物的吸波性能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聚丙烯腈的湿法纺丝(论文参考文献)
- [1]再生蛋白质纤维及其复合纤维的研究进展[J]. 张昭环,贠凯迪,刘玉月,徐雷,王业宝. 合成纤维工业, 2021(06)
- [2]聚丙烯腈纤维及高收缩聚丙烯腈纤维在体育器材领域综述[J]. 齐佳.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1(05)
- [3]高性能纤维热牵伸研究进展[J]. 颜凤,李保六,唐万莲,崔正威,袁观明,丛野,董志军,李轩科. 炭素技术, 2021(05)
- [4]多功能纺织新材料研究[J]. 方国平,刘福荣. 针织工业, 2021(08)
- [5]COSMO-RS筛选离子液体制备三聚氰胺阻燃纤维[D]. 陈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酶改性酪蛋白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制备[D]. 安腾. 山西大学, 2021(12)
- [7]减缓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皮芯结构形成的策略研究[D]. 张慧敏.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8]聚丙烯腈(PAN)基原丝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研究[D]. 刘勇.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1)
- [9]PAN基碳纤维原丝预氧化过程中的结构性能研究及皮芯结构的改善[D]. 葛媛.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10]织物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研究[D]. 李博. 西安工程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