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种稳定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性能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郑保山,龚小芬[1](1997)在《《精细石油化工文摘》1997年 第11卷 主题索引》文中研究说明本编辑部开发有《精细石油化工文摘》机器翻译编辑出版系统和文摘自动建库系统,此索引系采用文摘自动建库系统中的主题索引功能制作。索引按叙词的汉语拼音顺序编排,以外文字母开头的叙词排在以汉字开头的叙词前面,各叙词下的每一个索引款目由中文题名和文摘流水号组成,索引叙词取自《石油化工汉语叙词表》和《精细石油化工文摘词表》。
邢乾秋[2](2019)在《生物可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薄膜光降解研究及调控》文中提出废弃塑料在环境中的不断累积,已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每年全球新增塑料废品中薄膜制品约占50%,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难以降解的聚乙烯等传统薄膜树脂,是根治薄膜“白色污染”的主要手段。生物可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性能接近低密度聚乙烯,是制备薄膜的理想材料,但耐候性差、降解期不可控等问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此,本课题通过对光降解反应进行理论计算,揭示PBAT降解机理,指导光稳定剂的选择、设计和定制,探索PBAT高效的耐候改性方法,从而制备具备良好耐候、紫外阻隔的生物可降解薄膜材料。本文首先研究了 PBAT降解过程中Norrish Ⅰ、Ⅱ和光氧降解反应中链断裂的难易程度及其链化学结构与其宏观性能的关系,明确PBAT光降解过程的主导降解反应。考察不同稳定剂对老化过程中PBAT链结构、热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验证了 PBAT的降解机理。在此基础上,合成了一种含多个环氧基的反应型光稳定剂TDET,研究其与PBAT复合薄膜的机械、热和耐候性能。通过脂肪酸改性碱木质素,研究改性木质素复合薄膜的聚集态结构及热、力学和耐候性。同时,制备了核壳型木质素/黑色素纳米颗粒,考察PBAT纳米复合薄膜的聚集态、热、力学和耐紫外性能,探究木质素和黑色素对提高PBAT薄膜紫外阻隔和耐候性的协同作用。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明确了 PBAT光降解中引发链断裂各反应的难易程度,揭示了 PBAT光老化降解机理,并通过与光稳定剂的协同,开发了良好耐候性的PBAT/光稳定剂复合材料。(2)设计和构建了一种含多个环氧基的羟苯基均三嗪类化合物TDET,其环氧基团可在高温加工中与PBAT端羧基反应而发生共价结合,起到光稳定和PBAT扩链的双重功效。(3)将10-十一烯酸和油酸用于碱木质素的改性,增强了其在PBAT中的分散,所得PBAT/改性木质素复合薄膜在20wt%木质素含量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并具有良好的耐候和紫外阻隔能力。(4)将木质素与黑色素相结合,构建了木质素核、黑色素壳的核壳型纳米颗粒,借助木质素与黑色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在保证PBAT薄膜光学透明的前提下,赋予其良好的紫外阻隔效率和耐候性。
伍贤友[3](2019)在《电子束辐照对高分子共混物力学性能与三重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三重形状记忆材料作为一类刺激响应性智能材料,相比传统的二重形状记忆材料,其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的刺激响应运动,也为二重形状记忆材料向多重形状记忆材料的深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研究策略、方法和视角,因而被选作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本论文拟以具有生物降解性的半结晶高分子树酯进行熔融共混与辐照改性,从而制得以冷却过程中两次分立的结晶/熔融转变为主要内在机制的三重形状记忆材料。希望所得材料具有足够分立的形状转变行为、较高的形状稳定性以及较大的编辑赋形能力。为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将按照如下内容进行展开:1.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PBS/PCL)共混体系为代表,研究了辐照对高结晶度热力学不相容共混体系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交联是一种由物理方式引发的、以链锻自由基碰撞为主要形式的化学交联法。因而辐照交联在冷却成型后的试样中表现出原位交联、冷交联、后交联特征,该类型共混物经过电子束辐照,只能有限增容,不能获得较大的编辑赋形能力。同时从材料力学的角度指出,欲通过共混辐照得到整体性能良好的三重形状记忆材料,可从降低共混组分力学失配度或者增加界面系带分子层厚度、密度、强度两方面进行改进。2.研究了聚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醇酯/聚氧化乙烯(PBSA/PEO)共混体系在辐照后的力学响应特性。在界面有效缠结的基础上,凸显了辐照响应特性对共混物组分的分子结构依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由于PEO本身的辐解,共混辐照试样在中间编辑赋形温度下依然不具较大变形能力。3.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PBAT/PCL)共混体系的辐照效应。结果表明,该热力学相容性体系在辐照条件下遵循Charlesby-Pinner无规交联规律,交联试样表现出良好的界面强度,断裂伸长率可达900%以上;PCL55辐照交联样表现出最佳的三重形状记忆效应,两次固定率与两次回复率皆达90%以上;4.以PBAT/PCL/膨润土(50/50/4)辐照样为出发点,首次研究了试样在自由回复过程中,中间临时形状的稳定性与分立性。结果表明不同剂量下的辐照交联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分子间可破坏的弱作用占据重要部分;辐照剂量对中间临时形状稳定性和阶段性回复率影响皆较大;而对于41.4kGy下的选择性交联试样,一次赋形形变量和二次赋形形变量分别主要影响的阶段性回复率与中间临时形状稳定性;组分间的力学耦合效应,分别提高了试样在高、低温处的形状稳定性和中间温度处的回复率。
李曹杰[4](2020)在《氧化石墨烯改性聚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常用的、产量最大的热塑性树脂,具有的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耐油性、耐酸碱性、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在瓶类、薄膜、纤维、医疗、建筑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经氧化的石墨烯在氧化过程中共轭结构遭到破坏,不再具备导电性能,力学性能也大幅度降低,但正是因为环氧基、羧基、羟基等含氧官能团的存在,赋予了氧化石墨烯良好的分散性和的亲水性。氧化石墨烯从边缘到中心呈现出亲水性到疏水性的特性,使得氧化石墨烯的存在如同表面活性剂一般。本文将氧化石墨烯作为改性剂添加到聚酯中,氧化石墨烯添加量分别为0、10ppm、100ppm、1000ppm,在一次性投料的基础上,通过阀门的切换实现酯化和缩聚在同一反应釜进行,经酯化缩聚两个反应流程后由聚合釜出口阀放出聚酯熔体。聚酯熔体经铸带、冷却切粒制成聚酯切片。为了提高聚酯切片的熔融温度,对聚酯切片进行预结晶,使用70L的转鼓增粘装置,预结晶温度为120℃。得到预结晶的切片后,对改性试样进行热稳定性、结构性能、流变性能、等温结晶性能和非等温结晶性能等进行表征,以及探究改性剂氧化石墨烯的加入对聚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其中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改性剂的加入也没有改变聚酯的晶型结构;改性剂的加入使得聚酯的特性黏度略微降低。改性剂氧化石墨烯的加入未改变聚酯的链段结构,也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但在727 cm-1、1724cm-1处,峰的强度增加的较为明显。氧化石墨烯的添加未形成新的官能团,但提高了与聚酯的结合性。2、在实验范围内随着氧化石墨烯的添加,在加工温度范围内,通过热重分析表发现改性试样的失重率均小于纯聚酯,改性试样的热稳定性均优于纯聚酯,即氧化石墨烯增加了聚酯的加工稳定性;改性剂氧化石墨烯也能很好的分散在聚酯中。3、添加质量分数为10ppm和100ppm的改性剂,改性试样的熔点均提高,分别提高了 5.3℃和5.6℃,当改性剂含量达到1000ppm时,试样熔点略微降低,试样的初始结晶温度T0和结晶度Xc均出现提高。结晶度分别提高了 15.3%和16.9%。改性剂含量提高至1000ppm时,结晶度降低了约1.2%。
徐煜韬[5](2014)在《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合成与结构—性能》文中认为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furandicarboxylate),PEF)是一种新型生物基聚酯,具有优异的热-力学性能和较低的远景成本以及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高一个数量级的气体阻隔性,因而有望部分替代石油基聚酯PET,并开拓新的应用领域。目前,PEF的研究开发方兴未艾,但根据目前的公开报道,其合成和结构-性能方面都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不同研究者报道的结果千差万别,我们也发现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存在在合成过程中变色严重、结晶性差、力学性能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单体纯化、催化剂筛选和合成工艺优化、二甘醇链节含量的调控、结晶性及其与链结构的关系、成核剂筛选及其对结晶性的改善、力学性能等进行研究,成功合成出色泽优良、结晶性可控、力学性能优异的PEF。首先,本文探明呋喃二甲酸单体中含有大量以2-羧基糠醛和醋酸为代表的杂质,并给出了醋酸回流+pH调节的纯化方式,达到完全除去呋喃二甲酸中的杂质的目的。当单体纯度提高后,聚合物的黄变程度显着降低,也有利于提高分子量和力学性能。其次,发现通常条件下合成的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中不仅含有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链节,还含有一定量(约1Omol%)二甘醇链节(醚键)。后者是由于在PEF的合成过程中发生的醚化副反应所致,并推测它的存在导致其结晶性变差。为此,考察了合成路线、催化剂、物料比、反应时间等对二甘醇链节含量的影响,实现了对二甘醇链节含量的有效调控。研究发现,采用酯交换-缩聚路线、采用锑系催化剂、降低醇酸比或醇酯比、缩短酯化或酯交换时间,都有利于降低二甘醇链节含量;以锡-锑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途径,在醇酯比较低的条件下,可以合成出低二甘醇链节含量的聚合物,可以使二甘醇链节含量从10mol%下降至 0.5mol%。接着,对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链结构即二甘醇链节含量和分子量对结晶性的影响及等温/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二甘醇链节含量和分子量升高时,聚合物的结晶性下降;当二甘醇链节含量低于1.2mol%时,PEF在10℃/min的降温速率下可以熔融结晶完全,而当二甘醇链节含量高于3.5 mol%时基本丧失在10℃/min下熔融结晶的能力,从而实现了从完全不结晶到完全结晶的调控,也证实了之前的推测;这是首次揭示出PEF化学结构与其结晶性之间的关系,也是首次实现PEF的完全非等温熔融结晶。为了改善高二甘醇链节含量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晶性,本文还对成核剂进行了筛选,发现滑石能够很显着地促进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晶。最后,本文采用高纯度单体,通过在聚合时添加稳定剂,成功制得了接近无色透明的PEF树脂,辅以结晶处理,成功制得白色的PEF树脂。其拉伸模量高达3.7 GPa,拉伸强度高达77.1 MPa,均显着高于文献报道值。综上所述,通过对PEF合成和结构-性能的研究,本文实现了 FDCA的高效纯化,实现了对PEF中二甘醇链节含量和结晶性的调控,实现了高分子量、低二甘醇链节含量的PEF的合成,最终解决了 PEF在合成过程中变色严重、结晶性差、力学性能有待提高的问题,成功合成出色泽优良、结晶性和力学性能优异的PEF树脂,为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K.Troev,王松年[6](1982)在《含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Ⅰ.改性剂—1.2二羰基甲氧基乙基磷酸二钠对预缩聚物性能的影响在主链上带有磷的含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制备业已介绍。众所周知,改性剂也可包含在聚合物的侧链上。把磷引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分子的主要原因是改善其耐燃性。在这方面,引起人们注意的是要了解改性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合成的酯交换阶段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则与磷在链中的位置以及磷的抗芘性有依赖关系。本工作的目的是把磷引入聚对苯二甲酸
章琛[7](2019)在《水滑石的有机改性及其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水滑石是一类无机阴离子型层状化合物,它能吸附与中和PVC降解脱出的HCl,可以作为无毒、价廉的新型PVC热稳定剂。但由于水滑石易吸水、易团聚、在PVC中分散性与相容性较差、热稳定性不够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本文首先对镁铝碳酸根型水滑石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前驱体种类及镁铝摩尔比对水滑石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硝酸盐为前驱体,当镁铝摩尔比为3时所制备的镁铝碳酸根型水滑石N-3-LDHs可较好地提高PVC的热稳定性,其刚果红时间与静态热老化时间比未添加水滑石时各提高了3倍、0.8倍。然后,分别采用硬脂酸钠和工业碱减量废水对水滑石N-3-LDHs进行改性,讨论了改性工艺对PVC热稳定效果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改性水滑石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硬脂酸钠为改性剂,通过湿法改性工艺,在70℃下对水滑石改性4h得到的W-LDHs-St能使PVC的刚果红时间与静态热老化时间较改性前分别延长3.3%、22.2%;以工业碱减量废水为改性剂,用硝酸调节碱减量废水pH=7、控制液固质量比为20:1时,在60℃下对镁铝水滑石改性反应2h得到的LDHs-ARW能使PVC的刚果红时间与静态热老化时间较改性前分别延长8.3%、29.6%。XRD及FT-IR结果表明,改性水滑石W-LDHs-St、LDHs-ARW的层间阴离子仍为碳酸根离子,硬脂酸钠、工业废水中的对苯二甲酸仅吸附在水滑石表面、对其进行有机化修饰;SEM结果表明该条件下的改性反应不会改变水滑石的形貌,改性水滑石均为六方形片状结构、分散性较好。最后,采用阴离子交换法优化了模拟碱减量废水改性水滑石N-3-LDHs工艺。以硝酸调节模拟碱减量废水pH=4,在150℃下对水滑石改性反应6h,可以得到改性水滑石LDHs-TA。由XRD结果可知,改性水滑石的层间距由0.7727nm增至1.3918nm,FT-IR中在1504cm-1、1568cm-1处出现了苯环骨架振动峰,说明对苯二甲酸进入水滑石的层间并部分取代层间原有的碳酸根离子。该改性水滑石可较好地提高PVC的综合热稳定性能,使PVC的刚果红时间与静态热老化时间较改性前分别延长了20.0%、22.2%。
刘于民[8](2011)在《二氧化钛表面功能化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氧化钛表面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二氧化钛行业最为重要的核心竞争能力。可以预期,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二氧化钛行业的竞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将体现为二氧化钛表面处理技术的竞争。面对国际二氧化钛行业竞争加剧,而我国在二氧化钛表面处理技术方面的落后,已经使我国二氧化钛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这一局面。本文从二氧化钛的表面无机纳米膜修饰机理,纳米膜结构对二氧化钛颜料性质影响,二氧化钛在聚酯催化中的应用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希望本研究工作能对我国二氧化钛行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建设性贡献。本文研究了以硅酸钠为原料,利用液相沉积法在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表面包覆二氧化硅纳米膜。使用透射电镜分析了二氧化钛表面二氧化硅包覆膜的形貌,结合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Zeta电位分析技术研究了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表面包覆二氧化硅纳米膜的成膜机理。以激光粒度测定仪分析了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样品在水溶液中的分散程度。研究表明,当反应温度、反应液pH值、二氧化硅包覆量较低时,二氧化钛表面形成了岛状二氧化硅包覆层;当反应温度、反应液pH值、二氧化硅包覆量较高时,二氧化钛表面形成了连续而均一的二氧化硅膜状包覆层;二氧化硅包覆层厚度随着硅酸钠与二氧化钛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二氧化硅包覆层以Ti-O-Si键化学键合形式结合于二氧化钛表面。当硅酸钠与二氧化钛摩尔比大于1:75时,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样品的Zeta电位基本保持为-50 mV不变与纯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Zeta电位-24 mV相比带有更多的负电荷,在静电排斥的作用下有利于包覆样品在水中的分散。反应液pH值为9-10时,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样品在水中分散性优于纯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在水中的分散性。当硅酸钠与二氧化钛摩尔比为1:15时,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样品在水中形成单分散。二氧化钛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后,提高了二氧化钛的白度、亮度及其在水中的分散性。包覆样品的光散射率与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本身性质及包覆样品分散性有关。本文以硫酸铝为原料,利用液相沉积法在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表面包覆氧化铝纳米膜。使用透射电镜分析了二氧化钛表面氧化铝包覆膜的形貌,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粉末衍射分析技术研究了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表面包覆的氧化铝纳米膜的化学组成与成膜机理。以激光粒度测定仪分析了氧化铝包膜后二氧化钛样品在水溶液中的分散程度。实验表明,氧化铝在二氧化钛表面包覆程度受反应液pH的影响,在pH=8-9的范围内,氧化铝在二氧化钛表面形成了连续包覆膜;氧化铝纳米膜以薄水铝石的形式存在;二氧化钛与包覆层薄水铝石之间形成Ti-O-Al键,使氧化铝包覆层结合在二氧化钛表面上;氧化铝包覆二氧化钛样品的包覆量随硫酸铝与二氧化钛的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在二氧化钛表面包覆氧化铝可以改善二氧化钛粉体在水中的分散性,粉体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随包覆程度提高而提高;氧化铝包覆二氧化钛样品的白度、亮度高于原料二氧化钛的白度、亮度;包覆样品的光散射率与氧化铝包覆量有关。本文在进行二氧化钛催化聚酯反应的研究中,以硫酸法二氧化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钛的前驱体偏钛酸为原料,通过热处理工艺参数的调整制备一系列二氧化钛粉体;根据本论文前半部分的研究结果分别以九水硅酸钠和硫酸铝为无机包覆剂对二氧化钛粉体进行氧化硅、氧化铝包覆;用脂肪醇作为有机修饰剂分别对未进行无机包覆和无机包覆后的二氧化钛粉体进行表面修饰,制得在乙二醇体系中良好分散的二氧化钛催化剂。将所得催化剂用70升的装置进行聚酯合成实验。通过进行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评价该催化剂体系在聚酯合成中酯化阶段的催化活性。实验表明,催化剂酯化催化活性与粉体煅烧温度相关,高活性二氧化钛催化剂的最佳煅烧温度为600℃;酯化催化活性与二氧化钛粉体的包覆状态有关,氧化硅包覆组的酯化催化活性总体上高于氧化铝包覆组和未包覆组,主要是由于Ti02-Si02具有较强的酸性。催化剂缩聚催化活性研究发现,未包覆组明显比包覆组要高。氧化硅包覆组和氧化铝包覆组中粉体煅烧温度600℃时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对二氧化钛粉体进行无机包覆会降低催化剂的缩聚催化活性,粉体煅烧温度也与催化剂的缩聚催化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自制催化剂合成的聚酯样品与乙二醇锑合成的聚酯样品相比常规性能相近,热转变温度均有所升高,热稳定性较好。
王晓慧[9](2011)在《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合成新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芳香族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等,已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可以制成纤维、饮料瓶、薄膜等材料。但是这些聚合物在大自然中基本上无法降解,因此带来的“白色污染”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灾害,研究可生物降解聚酯就显得十分紧迫。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由于具有芳香族聚酯优异的使用及加工性能和脂肪族聚酯的可生物降解性而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以对苯二甲酸(PTA)、己二酸(AA)、1,4-丁二醇(BG)为基本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方法,通过研制新型催化剂,合成制备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即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己二酸丁二醇)(PBAT)共聚酯。然后,以PBAT合成工艺为基础,又以对苯二甲酸(PTA)、己二酸(AA)、1,4-丁二醇(BG)、乙二醇(EG)为基本原料,合成制备了另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即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己二酸丁二醇-Co-对苯二甲酸乙二醇-Co-己二酸乙二醇)共聚酯(PBATE)。论文对上述材料的物理性能、形态结构、生物降解性能、结晶行为、热性能、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论文共分两个部分:1、PBAT共聚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2、PBATE共聚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研制的PBAT共聚酯合成所用复合型催化剂和提出的合成工艺均未见国内外报道。研制出适合在直接酯化法合成工艺上使用的新型高效复合型催化剂,所制备的PBAT共聚酯切片色相良好,特性粘度高,可生物降解性能优良,产品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了国外先进技术水平;采用常压低温进行PBAT酯化反应的先进工艺,适于在PTA法聚酯工业装置上推广使用,基于自主研发的PBAT共聚酯材料,通过PBAT共聚酯加工性能的系统评价,发现并证明所研制的PBAT共聚酯产品适合在注塑加工领域应用。2、以PBAT合成工艺为基础,提出了未见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以PTA、AA、BG和EG四种单体为基本原料合成新型可生物降解脂肪-芳香族共聚酯材料的设计思路并经系统研究获得成功。所制备的PBATE共聚酯切片相比PBAT密度小,结晶性能减弱,但热稳定性能更好,可生物降解性能同样良好。通过PBATE共聚酯加工性能的系统评价,发现并证明所研制的PBATE共聚酯产品适合在吹膜加工领域应用。
史君[10](2009)在《PET合成与改性新工艺及其合金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成本低且性能优异,在包装业、电子电器、医疗卫生、建筑、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PET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刚性强、韧性差、结晶速率低等缺点。利用化学改性技术研究开发改性PET,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聚酯品种,扩大聚酯产品新的应用领域,这方面的工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以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为基本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方法,通过研制新型催化体系,合成制备了CHDM改性的共聚酯(PETG或PCTG)。然后,以PETG为基础,通过熔融共混的工艺路线,制备得到了PC/PETG、ABS/PETG、PET/PETG及PPS/PETG等合金材料。同时,提出采用氧化铝溶胶为原料,通过原位聚合的工艺路线制备得到了氧化铝溶胶改性PET材料。论文对上述材料的形态结构、结晶行为、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论文共分三个部分:1、CHDM改性共聚酯合成及性能研究。2、PETG共聚酯的合金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3、氧化铝溶胶改性PET合成与性能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研制的CHDM改性共聚酯合成用催化体系和提出的合成工艺均未见国内外报道。研制出适合在直接酯化法合成工艺使用的新型高效催化复合体系,所制备的共聚酯切片色相b值良好,特性粘度高,产品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了国外先进技术水平;采用醇解PET制备母液常压下进行PETG酯化反应的先进工艺,适于在PTA法聚酯工业装置上推广使用,基于自主研发的PETG共聚酯材料,通过PETG共聚酯加工性能的系统评价,发现并证明所研制的PETG共聚酯产品可以替代进口产品在国内推广使用。2、以PETG为基础,提出了改善PC/PETG、PET/PETG、ABS/PETG、PPS/PETG四种合金材料性能的设计思路并经系统研究获得成功。在PC/PETG合金材料的研究中,利用PC与PETG的相容性好的特点,改善了PC的应力开裂性和加工性能,通过部分取代PC,降低了PC相关产品的成本;在PET/PETG合金材料的研究中,针对PET在制备工程塑料时具有刚性强韧性差的缺点,改善了PET的韧性;在ABS/PETG合金材料的研究中,部分取代在汽车和电子电器行业广泛使用的PC/ABS材料,降低了高档工程塑料的成本;在PPS/PETG合金材料的研究中,通过对其结晶行为的研究,发现了PETG对PPS结晶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3、提出了以氧化铝溶胶改性PET提高热性能的工艺方案。PET作为包装材料使用的瓶颈问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其耐热性,目前的原位聚合技术通常是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和蒙脱土,目前国内外文献中还未见有相关氧化铝溶胶改性PET方面的报道。本文采用原位聚合制备氧化铝溶胶改性PET,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72℃提高到87℃,同时PET的结晶速率显着提高。
二、各种稳定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性能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各种稳定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性能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生物可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薄膜光降解研究及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目标 |
1.2 论文内容安排 |
1.3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2.1.1 材料分类 |
2.1.2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
2.1.3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 |
2.2 聚酯的光降解机理 |
2.2.1 吸收紫外线 |
2.2.2 光氧化降解反应 |
2.2.3 Norrish链断裂反应 |
2.2.4 交联反应 |
2.3 聚酯耐候改性 |
2.3.1 共混改性 |
2.3.2 树脂改性 |
2.4 课题的提出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BAT光降解机理探究 |
3.1 引言 |
3.2 理论计算方法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原料 |
3.3.2 加工设备 |
3.3.3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反应能量分析 |
3.4.2 光降解机理的实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耐老化助剂复合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加工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老化过程中PBAT薄膜链结构的变化 |
4.3.2 老化过程中PBAT薄膜热与机械性能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反应型光稳定剂的制备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加工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催化剂种类对产物中环氧基数量的影响 |
5.3.2 催化剂用量对产物中环氧基数量的影响 |
5.3.3 共混用反应型光稳定剂的表征 |
5.3.4 反应型光稳定剂对薄膜耐候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改性木质素及其对PBAT的耐候改性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实验方法 |
6.2.4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改性木质素的制备与表征 |
6.3.2 PBAT/木质素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6.4 本章小结 |
6.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类黑色素改性木质素纳米颗粒及其在PBAT中的应用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原料 |
7.2.2 加工设备 |
7.2.3 实验方法 |
7.2.4 测试与表征 |
7.3 结果和讨论 |
7.3.1 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7.3.2 PBAT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7.4 本章小结 |
7.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主要创新点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作者简历 |
(3)电子束辐照对高分子共混物力学性能与三重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概述 |
1.1.1 形状记忆高分子的结构要求 |
1.1.2 形状记忆效果的影响因素 |
1.1.3 形状记忆高分子的分类 |
1.1.4 形状记忆高分子的应用 |
1.1.5 形状记忆高分子编辑手段 |
1.1.6 形状记忆表征手段 |
1.1.7 形状记忆高分子的理论模型 |
1.2 多重形状记忆高分子 |
1.2.1 多重形状记忆高分子概述 |
1.2.2 多重形状记忆高分子研究进展 |
1.3 辐照交联技术简介 |
1.3.1 辐照法 |
1.3.2 高温辐照交联 |
1.4 高分子辐射化学概述 |
1.4.1 辐射源 |
1.4.2 辐照的分子结构和凝聚态依赖特性 |
1.4.3 高分子共混物辐照 |
1.4.4 辐照交联动力学的评估 |
1.4.5 辐射化学的应用和所面临的问题 |
1.5 本课题的提出与目的 |
1.6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性 |
第2章 辐照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ε-聚己内酯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信息 |
2.2.2 样品制备 |
2.2.3 仪器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溶胶-凝胶分析 |
2.3.2 拉伸性能测试 |
2.4 进一步讨论 |
2.4.1 材料的断裂机制 |
2.4.2 高结晶度、热力学不相容性共混高分子的加工成型过程 |
2.4.3 多相体系辐射交联本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通过电子束辐照聚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醇酯/聚氧化乙烯共混物进行对具有三重形状记忆效应的材料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 |
3.2.2 样品制备 |
3.2.3 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力学性质 |
3.3.2 高温稳定性 |
3.3.3 相容性 |
3.3.4 多相体系的辐照交联效应 |
3.3.5 三重形状记忆的定性与定量表征 |
3.3.6 应变对三重形状记忆现象的影响——承力架构的变化 |
3.4 进一步讨论 |
3.5 结论 |
第4章 一种由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ε-聚己内酯原位交联的三重形状记忆材料及其三重形状记忆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样品的制备 |
4.2.3 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溶胶凝胶测试分析 |
4.3.2 力学性能 |
4.3.3 松弛与回复 |
4.3.4 三重形状记忆效应 |
4.4 进一步讨论 |
4.5 结论 |
第5章 一种基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ε-聚己内酯/膨润土体系选择性交联的可调性三重形状记忆高分子复合材料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材料 |
5.2.2 试样制备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电子束辐照下的选择性交联反应 |
5.3.2 选择性交联对三重形状记忆效果的影响 |
5.3.3 第一次形变大小(△ε_(A→B))对临时形状稳定性的影响 |
5.3.4 第二次形变大小(△ε_(B→C))对临时形状的稳定性影响 |
5.3.5 升温速率对临时形状固定率的影响 |
5.3.6 组分间的协同性力学耦合效应 |
5.4 结论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一些重要过氧化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半衰期参考值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氧化石墨烯改性聚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石墨烯与氧化石墨烯 |
1.2.1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1.2.2.1 Hummers法 |
1.2.2.2 Brodie法 |
1.2.2.3 Staudenmmaire法 |
1.3 氧化石墨烯改性的研究进展 |
1.4 聚酯(PET)的综述 |
1.4.1 PET的合成 |
1.4.1.1 酯交换法(DMT法) |
1.4.1.2 环氧乙烷法(EO法) |
1.4.1.3 直接酯化法(PTA法) |
1.4.2 PET的改性研究 |
1.4.2.1 阻燃改性 |
1.4.2.2 抗静电改性 |
1.4.2.3 石墨烯改性 |
1.4.2.4 聚酯的其他改性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与内容 |
1.5.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5.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实验过程 |
2.2.3.1 氧化石墨烯的分散 |
2.2.3.2 氧化石墨烯改性聚酯的合成 |
2.2.3.3 测试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配方的确定 |
2.3.1.1 锑系催化剂的选择 |
2.3.1.2 稳定剂的选择 |
2.3.2 改性聚酯的表征 |
2.3.2.1 聚酯的特性黏度 |
2.3.2.2 表面形貌表征 |
2.3.2.3 结构测试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稳定性及结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测试与表征 |
3.2.3 实验设备 |
3.2.3.1 热稳定性及结晶性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稳定性能 |
3.3.2 氧化石墨烯改性聚酯的晶型结构 |
3.3.3 氧化石墨烯改性聚酯的等温结晶性能 |
3.3.3.1 改性剂成核作用 |
3.3.3.2 结晶温度的影响 |
3.3.4 氧化石墨烯改性聚酯的非等温结晶研究 |
3.3.4.1 非等温结晶性能研究 |
3.3.4.2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3.3.4.2.1 结晶温度 |
3.3.4.2.2 相对结晶度 |
3.3.4.2.3 结晶速率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石墨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流变性能及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流变性能研究 |
4.3.2 初生纤维的形貌观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宄成果 |
致谢 |
(5)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合成与结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生物基聚合物 |
1.3 呋喃二甲酸 |
1.4 呋喃二甲酸聚酯研究进展 |
1.5 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合成路线 |
1.6 呋喃二甲酸基聚酯的色泽及结晶性 |
1.7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章 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合成(一):几个基本问题的初探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表征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合成中的关键问题 |
2.3.2 呋喃二甲酸的稳定性 |
2.3.3 呋喃二甲酸单体的纯化 |
2.3.3.1 呋喃二甲酸中主要杂质的确定 |
2.3.3.2 呋喃二甲酸的纯化 |
2.3.4 纯度对单体热稳定性的影响 |
2.3.5 FDCA纯度对聚合物的影响 |
2.3.6 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化学结构的剖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合成(二):二甘醇链节含量的调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PEF的合成与纯化 |
3.2.3 PEF的表征测试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酯化-缩聚途径中对二甘醇链节含量的调控 |
3.3.1.1 催化剂种类 |
3.3.1.2 醇酸比 |
3.3.1.3 酯化时间 |
3.3.2 酯交换-缩聚途径中对二甘醇链节含量的调控 |
3.3.2.1 催化剂种类 |
3.3.2.2 醇酯比 |
3.3.2.3 外加二甘醇 |
3.3.3 对PEF合成条件的进一步优化 |
3.3.3.1 直接酯化法 |
3.3.3.2 酯交换法 |
3.3.3.2.1 锡单元催化和锑锡复配催化的比较 |
3.3.3.2.2 两步法合成PEF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晶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2 近似分子量、不同二甘醇链节含量的PEF的结晶性 |
4.3.2.1 等温熔融结晶 |
4.3.2.2 等温冷结晶 |
4.3.2.3 非等温结晶 |
4.3.3 近似二甘醇链节含量、不同分子量的PEF的结晶性 |
4.3.3.1 等温熔融结晶 |
4.3.3.2 等温冷结晶 |
4.3.3.3 非等温结晶 |
4.3.4 PEF的结晶动力学 |
4.3.4.1 不同降温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 |
4.3.4.2 等温熔融结晶动力学 |
4.3.4.3 等温冷结晶动力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晶促进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成核剂的筛选 |
5.3.2 成核剂添加量的影响 |
5.3.3 成核剂对不同PEF的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低黄变PEF的制备及PEF的力学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方法 |
6.2.3 表征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低黄变PEF的制备 |
6.3.2 PEF的力学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7)水滑石的有机改性及其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PVC热稳定剂概述 |
1.1.1 PVC热降解机理及热稳定剂化学原理 |
1.1.2 PVC热稳定剂的种类及应用 |
1.2 水滑石概述 |
1.2.1 水滑石的结构 |
1.2.2 水滑石的性质 |
1.2.3 水滑石的应用 |
1.2.4 水滑石作为PVC热稳定剂的研究概况 |
1.3 碱减量废水处理概述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镁铝水滑石的制备 |
2.3 改性水滑石的制备 |
2.3.1 硬脂酸钠改性镁铝水滑石 |
2.3.2 碱减量废水改性水滑石 |
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4.1 结构表征 |
2.4.2热稳定性实验 |
第三章 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工艺研究 |
3.1 前驱体的影响 |
3.1.1 表征分析 |
3.1.2热稳定实验 |
3.2 镁铝摩尔比的影响 |
3.2.1 表征分析 |
3.2.2热稳定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滑石的有机改性研究 |
4.1 硬脂酸钠改性镁铝水滑石 |
4.1.1 改性工艺方法的选择 |
4.1.2 时间的影响 |
4.1.3 温度的影响 |
4.1.4 硬脂酸钠用量的影响 |
4.2 工业碱减量废水改性镁铝水滑石 |
4.2.1 pH调节剂的影响 |
4.2.2 pH的影响 |
4.2.3 温度的影响 |
4.2.4 时间的影响 |
4.2.5 液固比的影响 |
4.2.6 钙镁铝三元水滑石的改性 |
4.2.7 商品水滑石的改性 |
4.3 模拟碱减量废水插层改性镁铝水滑石 |
4.3.1 pH的影响 |
4.3.2 温度的影响 |
4.3.3 时间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二氧化钛表面功能化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二氧化钛的主要性质 |
1.1.1 二氧化钛的晶体及物理性质 |
1.1.2 二氧化钛的化学性质 |
1.1.3 二氧化钛的光学性质 |
1.1.4 二氧化钛的颜料性能 |
1.1.5 二氧化钛的光化学活性 |
1.2 二氧化钛的主要应用 |
1.2.1 二氧化钛在涂料等传统领域的应用 |
1.2.1.1 二氧化钛在涂料中的应用 |
1.2.1.2 二氧化钛在塑料中的应用 |
1.2.1.3 二氧化钛在造纸中的应用 |
1.2.1.4 二氧化钛在化纤中的应用 |
1.2.1.5 二氧化钛在油墨中的应用 |
1.2.1.6 二氧化钛在橡胶中的应用 |
1.2.1.7 二氧化钛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
1.2.1.8 二氧化钛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
1.2.1.9 二氧化钛在食品、医药中的应用 |
1.2.1.10 二氧化钛在搪瓷中的应用 |
1.2.1.11 二氧化钛在电焊条中的应用 |
1.2.2 二氧化钛在聚酯催化剂中的研究及应用 |
1.2.3 二氧化钛在光催化中的应用及研究 |
1.2.4 二氧化钛在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及应用 |
1.3 二氧化钛的表面修饰 |
1.3.1 二氧化钛表面修饰的目的 |
1.3.2 二氧化钛的表面修饰 |
1.3.2.1 二氧化钛表面无机包覆修饰 |
1.3.2.1.1 二氧化钛表面无机包覆机理 |
1.3.2.1.2 二氧化钛表面无机包覆方法 |
1.3.2.1.3 二氧化钛表面无机包覆主要工艺 |
1.3.2.1.3.1 铝包覆 |
1.3.2.1.3.2 硅包覆 |
1.3.2.1.3.3 铁包覆 |
1.3.2.1.3.4 硅、铝复合包覆 |
1.3.2.1.3.5 混合包覆 |
1.3.2.2 二氧化钛表面有机包覆 |
1.3.2.2.1 二氧化钛表面有机包覆机理 |
1.3.2.2.2 二氧化钛表面有机包覆方法 |
1.3.2.2.2.1 酯化反应法 |
1.3.2.2.2.2 偶联剂法 |
1.3.2.2.2.3 表面活性剂法 |
1.3.2.2.2.4 聚合物包覆法 |
1.4 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TiO_2的表面修饰机理研究 |
1.5.2 TiO_2在聚酯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 |
第二章 金红石二氧化钛表面二氧化硅纳米膜成膜机理与光学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样品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温度对包覆程度的影响 |
2.3.2 反应液pH和Na_2SiO_3量对包覆程度的影响 |
2.3.3 红外分析 |
2.3.4 XPS分析 |
2.3.5 成膜过程分析 |
2.3.6 Zeta电位分析 |
2.3.7 pH值和Na_2SiO_3量对粒径分布的影响 |
2.3.8 SiO_2包覆二氧化钛样品的颜料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铝包覆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氧化铝纳米膜成膜机理与光学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样品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H值对包覆程度的影响 |
3.3.2 硫酸铝量对包覆程度的影响 |
3.3.3 XRD分析 |
3.3.4 红外光谱分析 |
3.3.5 XPS分析 |
3.3.6 pH值对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7 包覆剂硫酸铝量对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8 氧化铝包覆的二氧化钛样品的颜料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钛系聚酯催化剂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二氧化钛粉体制备 |
4.2.3 二氧化钛表面无机包覆 |
4.2.3.1 硅包覆 |
4.2.3.2 铝包覆 |
4.2.4 催化剂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二氧化钛粉体的化学结构与形貌 |
4.3.2 硅包覆二氧化钛粉体表面形貌 |
4.3.3 铝包覆二氧化钛粉体表面形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钛系聚酯催化剂的小试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和装置 |
5.2.2 酯化反应动力学实验 |
5.2.3 缩聚反应速度研究实验 |
5.2.4 特性粘数的测试实验 |
5.2.5 热失重/差热综合分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自制催化剂对酯化反应活化能的影响 |
5.3.2 自制催化剂对酯化反应时间的影响 |
5.3.3 自制催化剂催化酯化反应机理分析 |
5.3.4 自制催化剂对缩聚反应时间的影响 |
5.3.5 影响自制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因素 |
5.3.6 聚合反应机理分析 |
5.3.7 不同催化体系对聚酯性能的影响 |
5.3.7.1 聚酯的常规性能 |
5.3.7.2 聚酯的热性能 |
5.3.7.2.1 热转变温度 |
5.3.7.2.2 热失重动力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合成新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概况 |
1.1.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背景 |
1.1.2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 |
1.1.3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及评价方法 |
1.1.4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
1.1.5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现状 |
1.2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 |
1.2.1 发展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必要性 |
1.2.2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合成 |
1.2.3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的合成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2 PBAT共聚酯的合成 |
2.2.3 PBAT共聚酯的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反应过程 |
2.3.2 PBAT共聚酯的合成工艺 |
2.3.3 PBAT共聚酯的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BAT共聚酯的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共聚酯PBAT的制备 |
3.2.2 共聚酯PBAT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共聚酯PBAT的热学性能 |
3.3.2 共聚酯PBAT的结晶性能 |
3.3.3 共聚酯PBAT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3.3.4 共聚酯PBAT的的结晶形态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BAT共聚酯的流变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及方法 |
4.2.3 相关测试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BAT熔体的流动曲线 |
4.3.2 PBAT共聚酯的粘流活化能 |
4.3.3 PBAT共聚酯的非牛顿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己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己二酸乙二醇共聚酯的合成与表征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5.2.2 共聚酯PBATE的合成 |
5.2.3 共聚酯PBATE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共聚比例的PBATE共聚酯的结构 |
5.3.2 不同共聚比例的PBATE共聚酯的密度 |
5.3.3 不同共聚比例的PBATE共聚酯的分子量 |
5.3.4 不同共聚比例的PBATE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PBATE共聚酯的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共聚酯PBATE的制备 |
6.2.2 共聚酯PBATE的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共聚酯PBATE的热学性能 |
6.3.2 共聚酯PBATE的结晶性能 |
6.3.3 共聚酯PBATE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6.3.4 共聚酯PBATE的的结晶形态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PBATE共聚酯的流变性能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原料 |
7.2.2 实验仪器及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PBATE熔体的流动曲线 |
7.3.2 PBATE共聚酯的粘流活化能 |
7.3.3 PBATE共聚酯的非牛顿指数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PBAT共聚酯和PBATE共聚酯切片加工性能的研究 |
8.1 前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共聚酯切片的制备 |
8.2.2 干燥实验设备 |
8.2.3 注塑工艺条件 |
8.2.4 吹塑工艺条件 |
8.2.5 分析测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PBAT共聚酯和PBATE共聚酯切片的干燥工艺研究 |
8.3.2 共聚酯切片的注塑成型加工性能 |
8.3.3 共聚酯切片的挤出吹塑加工性能 |
8.3.4 共聚酯薄膜的卫生性能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10)PET合成与改性新工艺及其合金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酯概述 |
1.1.1 聚合反应原理 |
1.1.2 PET分子结构 |
1.1.3 聚酯催化体系研究进展 |
1.2 改性聚酯 |
1.2.1 物理改性聚酯 |
1.2.2 化学改性聚酯 |
1.2.2.1 二元醇改性共聚酯 |
1.2.2.2 二元酸改性共聚酯 |
1.2.3 无机纳米物改性聚酯 |
1.3 1,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共聚酯 |
1.3.1 1,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共聚酯制备 |
1.3.2 1,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共聚酯的表征 |
1.3.3 1,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共聚酯的加工应用 |
1.4 研究聚合物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方法 |
1.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1 小试实验聚合设备 |
2.2.2 模式实验聚合设备 |
2.2.3 工业放大实验聚合设备 |
2.2.4 干燥实验设备 |
2.2.5 制板实验设备 |
2.2.6 挤出吹膜和挤出片材成型实验设备 |
2.2.7 吹瓶实验设备 |
2.2.8 注塑实验设备 |
2.2.9 精馏实验装置 |
2.2.10 催化剂溶解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11 分析测试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共聚酯切片的制备 |
2.3.1.1 小试聚合工艺 |
2.3.1.2 模式聚合工艺 |
2.3.1.3 工业放大实验聚合工艺 |
2.3.2 干燥工艺 |
2.3.3 制板工艺 |
2.3.4 挤出吹膜和挤出片材成型工艺 |
2.3.5 吹瓶工艺 |
2.3.6 PETG合金的制备 |
2.3.7 精馏方法 |
2.3.8 乙二醇分散铝溶胶制备 |
2.3.9 铝溶胶改性PET的制备 |
2.4 分析测试 |
第三章 环己烷二甲醇改性的共聚酯的合成 |
3.1 前言 |
3.2 催化-稳定体系的选择和确定 |
3.2.1 催化剂的选择及最佳用量的确定 |
3.2.2 稳定剂加入量对聚合反应和切片性能的影响 |
3.3 缩聚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色相的影响 |
3.4 乙二醇钛的应用 |
3.5 CHDM改性共聚合反应中的副反应 |
3.6 环己烷二甲醇改性的共聚酯工业放大试验 |
3.6.1 小试模拟聚合工艺的研究 |
3.6.1.1 酯化母液及补加CHDM对共聚酯制备的影响 |
3.6.1.2 缩聚搅拌转速对共聚酯制备的影响 |
3.6.2 工业生产中催化剂制备的研究 |
3.6.3 醇解PET制备的酯化母液对产品色相的影响 |
3.6.4 工业放大实验产品指标 |
3.7 小结 |
第四章 环己烷二甲醇改性的共聚酯切片缩聚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精馏工艺研究 |
4.1 前言 |
4.2 真空度对乙二醇纯度的影响 |
4.3 回流比对乙二醇纯度的影响 |
4.4 温度对乙二醇纯度的影响 |
4.5 真空度及回流比相同情况下乙二醇纯度稳定性的考察 |
4.6 绝压对乙二醇纯度的影响 |
4.7 塔顶冷却水温度的考察 |
4.8 缩聚馏出液精馏后的乙二醇对PETG产品质量的影响 |
4.9 小结 |
第五章 环己烷二甲醇改性的共聚酯切片热性能和组成结构研究 |
5.1 前言 |
5.2 共聚酯切片热性能的研究 |
5.2.1 CHDM含量对共聚酯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5.2.2 CHDM含量对共聚酯熔点Tm、软化点Ts、冷结晶温度Tc的影响 |
5.2.3 共聚酯切片的热稳定性 |
5.3 投料比与共聚比关系 |
5.4 PETG共聚酯红外谱图表征 |
5.5 PETG共聚酯流变性能研究 |
5.6 小结 |
第六章 环己烷二甲醇改性的共聚酯切片加工性能及应用 |
6.1 前言 |
6.2 PETG共聚酯切片干燥工艺研究 |
6.3 PETG共聚酯注射成型加工 |
6.4 共聚酯切片制板加工实验 |
6.5 挤出吹膜和挤出片材成型实验 |
6.6 吹瓶实验 |
6.7 PETG共聚酯合金制备技术 |
6.7.1 PETG共聚酯合金相容性研究 |
6.7.2 PETG合金材料形态与结构 |
6.7.3 PETG合金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6.7.3.1 PET/PETG及PET/PETG/EVA合金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6.7.3.2 PC/PETG合金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6.7.3.3 ABS/PETG合金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6.8 小结 |
第七章 PETG/PPS合金的形态及结晶行为 |
7.1 前言 |
7.2 合金制备 |
7.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7.4 合金的形态与结构 |
7.5 合金的结晶行为 |
7.5.1 不同配比对PPS/PETG合金各样品球晶的影响 |
7.5.2 相同降温速率时不同配比对PPS/PETG合金非等温结晶性能的影响 |
7.5.3 不同降温速率对合金样品非等温结晶性能的影响 |
7.6 PPS/PETG合金的热失重 |
7.7 小结 |
第八章 铝溶胶改性PET |
8.1 前言 |
8.2 EG分散铝溶胶体系 |
8.2.1 分散介质对铝溶胶中Al_2O_3粒度的影响 |
8.2.2 分散介质对Zeta电位的影响 |
8.3 铝溶胶加入对PET聚合反应的影响 |
8.4 铝溶胶对PET性能的影响 |
8.4.1 对粘度和熔点的影响 |
8.4.2 对DMA的影响 |
8.4.3 对结晶度的影响 |
8.4.4 对热失重的影响 |
8.5 铝溶胶改性对PET等温结晶过程的影响 |
8.6 铝溶胶改性对PET非等温结晶过程的影响 |
8.6.1 铝溶胶加入量的影响 |
8.6.2 降温速率的影响 |
8.7 采用不同模型分析PET非等温结晶数据对比 |
8.7.1 Avrami方法 |
8.7.2 Jeziorny方法 |
8.7.3 Ozawa方法 |
8.7.4 莫志深方法 |
8.8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四、各种稳定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性能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精细石油化工文摘》1997年 第11卷 主题索引[J]. 郑保山,龚小芬. 精细石油化工文摘, 1997(12)
- [2]生物可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薄膜光降解研究及调控[D]. 邢乾秋. 浙江大学, 2019(03)
- [3]电子束辐照对高分子共混物力学性能与三重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D]. 伍贤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4]氧化石墨烯改性聚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曹杰.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5]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合成与结构—性能[D]. 徐煜韬. 浙江大学, 2014(07)
- [6]含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研究[J]. K.Troev,王松年. 绝缘材料通讯, 1982(03)
- [7]水滑石的有机改性及其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D]. 章琛.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8]二氧化钛表面功能化及应用研究[D]. 刘于民. 江苏大学, 2011(06)
- [9]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合成新工艺及性能研究[D]. 王晓慧. 北京化工大学, 2011(06)
- [10]PET合成与改性新工艺及其合金制备研究[D]. 史君. 北京化工大学,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