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C-1实时场景处理系统

SCC-1实时场景处理系统

一、SCC-1型实时场景处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任晓佳,张威强,张朋柱[1](2021)在《一种基于场景建模的个性化健康提醒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健康管理方法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推崇和使用。在智能健康管理过程中,依据用户个人状态和周围环境信息,智能地生成与之相符的健康管理提醒,将极大地提升健康提醒与用户之间的匹配度,实现全景式、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提出一种将用户个人状态和周围环境抽象为用户场景模型,建立场景库和健康管理规则库,实现场景触发规则,生成健康提醒功能的研究方法。采用领域本体建模方法,对包含用户个人状态和周围环境的用户场景,健康管理规则和健康提醒进行建模,按照实际情形并结合生活常识对用户场景本体模型进行实例化,构建场景库和规则库。在场景库和规则库的基础上,以用户特定一天可能面临的所有场景为例,按照场景触发推理规则,生成健康管理提醒的逻辑生成提醒。最终,在场景本体模型基础上,设计并开发健康管理提醒生成系统,实现场景数据获取、存储,以及健康提醒生成功能。

王凤祥[2](2021)在《越障式履带机器人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移动机器人技术备受各国关注,并且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机器人技术在融入包括人工智能、生物仿真技术等在内的多学科门类后,俨然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应用前景广泛。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设计了一款能够在在野外复杂环境下正常行进的越障式履带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初衷是能够通过搭载实验室研制的测试设备在野外环境进行动态测试等试验工作。根据履带机器人系统设计目的,制定了相关技术指标,并且以系统搭载的TMS320F28335型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控制系统基础,规划了系统硬件、软件整体设计方案。本文内容的主要安排如下:根据履带机器人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将履带机器人系统划分为电源及调理模块、履带底盘模块、DSP控制模块、六自由度机械臂模块、摄像头模块、升降台模块、蓝牙遥控模块等。并且分别完成各模块的机械结构设计、硬件实物搭建以及电气原理控制。针对履带机器人系统装载的两台YS11/22型24V无刷直流中置电机,进行了控制原理介绍与转动模型分析,以便更好地设计电机控制程序,实现转速的精准控制。同时针对六自由度机械臂模块进行了基于D-H模型的正、逆运动学分析,并且通过分析解算机械臂各关节的空间坐标,实现对机械臂的控制与抓取物品的实验。根据履带机器人系统的软件,完成系统主程序以及控制各模块子的程序的设计与编译,其中包括履带底盘模块电机控制子程序设计、机械臂模块六路子舵机控制程序设计、升降台模块升降控制子程序设计以及摄像头模块控制子程序设计等。完成系统硬件搭建、软件及子程序的开发与调试后,对履带机器人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实验测试与性能分析,其中包括履带底盘测试、机械臂抓取测试、升降台承重测试等。并且通过测试结果表明,机器人系统满足预期设计要求。最后对论文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据此引出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有帮助的研究方向的探讨。

秦树旺[3](2021)在《光电跟踪系统中模糊-动态高型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电跟踪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陆地或运动平台中对相对运动目标进行实时跟踪的精密观测仪器,其跟踪精度是衡量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应用环境复杂、跟踪设备存在非线性摩擦等因素使跟踪系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同时随着跟踪系统的跟踪对象的机动性越来越强,目标跟踪越难以实现,传统的控制方法无法同时满足快速度和高精度的跟踪要求。动态高型控制技术可以根据系统状态动态改变系统型别,在避免积分饱和前提下,同时提高稳态精度和响应速度,显着抑制系统震荡。实现动态高型控制技术存在两个难题,即型别切换的时机判断问题,和切换瞬间带来的抖动难以消除的问题。模糊控制技术作为智能控制技术的一种,可以将自然语言通过数学公式加以转化,在人类专家经验的指导下输出精确值,尤其适用于非线性系统和不确定性较大的系统。而在现实非结构化的动态环境和许多具体应用中,传统的一阶模糊控制器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二阶模糊控制器的出现提高了系统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基于以上两种技术,结合各自优点,本课题提出一种模糊-动态高型控制技术。将模糊控制器与积分器串联以后,并联到经典双闭环反馈系统的前向通路中,以系统误差及其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以模糊控制器的输出作为积分器的增益。引入多种群遗传算法分别对模糊控制器的两个输入、一个输出共三个比例因子进行迭代优化,在避免经典遗传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前提下得到最优控制参数。克服了动态高型控制技术的两个难题,构建了稳定的模糊-动态高型控制系统。传统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度函数参数选取过于依赖人类经验,在面临更大不确定性被控对象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为了解决此问题,本课题研究了二阶模糊控制器的组成结构,对三维隶属度函数进行调整,使其可以包含输入变量的不确定性,优化了控制系统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由于三维变量的引入,使二阶模糊控制器的解模糊计算复杂度倍增,本课题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降型算法,在传统Nie-Tan降型算法基础上进行加权,避免迭代计算,提高解模糊计算速度与精度,并通过实验证明该降型算法的实用性。本文首先分析经典光电跟踪系统的结构,然后对模糊-动态高型控制系统进行理论和仿真分析,最后搭建实验平台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实现了动态高型切换系统型别的目标,调节时间仅为0.069秒,稳态误差仅为0.0005角秒,相比传统双闭环反馈控制系统,显着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均方差为1.2038角秒,误差时间积分准则数值为979.6,明显提高了系统的动态稳定性与鲁棒性。

胡秀红[4](2021)在《LAP3在IFN-γ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精氨酸耗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乳腺癌的病因复杂,严重威胁我国女性生命健康安全,阐明健康乳腺上皮细胞恶性变机制对于乳腺癌防控、诊治十分关键。IFN-γ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近年来研究报道受饮食偏好和慢性炎症影响,机体IFN-γ持续升高,可能是癌症诱因之一。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长期低水平IFN-γ刺激可诱导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精氨酸耗竭并发生恶性转化,补充精氨酸能拮抗IFN-γ对BMECs的恶性诱导作用,该结果在小鼠模型上也得到了验证。因此,探究IFN-γ引发精氨酸耗竭的内在机制十分必要。结合前期工作获得的IFN-γ处理组与对照组BMECs转录组学数据,进一步研究发现亮氨酸氨肽酶3(Leucine aminopeptidase 3,LAP3)是介导IFN-γ诱导精氨酸耗竭的关键分子。本项目拟从代谢角度出发,揭示IFN-γ通过LAP3调控精氨酸耗竭的分子机制,为乳腺癌的发生补充新的认知理论,并对其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选用IFN-γ处理后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为研究对象,通过q PCR、Western blot、ELISA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方法检测细胞内LAP3表达、酶活性及精氨酸水平;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不同IFN-γ作用时间下(6h、12h和24h)的细胞内代谢物变化,筛选差异代谢物;通过靶向代谢组学分别检测LAP3抑制剂使用或不使用时,IFN-γ处理对细胞内精氨酸代谢的影响;使用IFN-γ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及LAP3抑制剂预处理MAC-T细胞,通过q PCR、Western blot、ELISA,筛选并验证IFN-γ上调LAP3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及LAP3介导IFN-γ调控精氨酸代谢的分子机制。结果:(1)LAP3在IFN-γ诱导下转录及翻译水平增加,但酶活性不变,抑制LAP3表达能拮抗IFN-γ引发的精氨酸耗竭。(2)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显示,不同IFN-γ处理时间均能引起细胞内代谢的显着变化,其中差异最显着的代谢途径为脂类代谢。(3)靶向代谢组学结果进一步表明在IFN-γ作用下BMECs细胞内瓜氨酸水平降低,精氨酸分解代谢物腐胺、胍丁胺、精胺、肌酸以及谷氨酸和谷氨酰胺明显升高,鸟氨酸水平无变化。使用LAP3抑制剂能增加IFN-γ作用下的细胞内瓜氨酸水平,但不影响其他精氨酸分解产物水平。(4)IFN-γ激活了p38信号通路,阻断该通路可下调LAP3的表达;IFN-γ抑制ERK通路的激活,ERK通路受抑时LAP3的蛋白表达增高,与单独抑制剂处理组相比,ERK抑制剂与IFN-γ共处理能进一步增加LAP3的表达。(5)IFN-γ下调了精氨酸合成关键酶,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rnithine transcarbamoylase,OTC)及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1(Argininosuccinatesynthase 1,ASS1)的蛋白表达,而抑制LAP3能拮抗IFN-γ对OTC及ASS1的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发现IFN-γ通过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和抑制ERK MAPK信号通路促进MAC-T细胞内LAP3表达;LAP3同时抑制OTC和ASS1的表达,在降低瓜氨酸生成的同时进一步抑制其向精氨酸的转化,导致细胞内精氨酸合成受到抑制。此外,IFN-γ还能促进细胞内精氨酸的分解代谢。最终导致细胞内精氨酸合成减少且分解增多,出现精氨酸耗竭。该研究从代谢角度揭示了IFN-γ诱导乳腺上皮细胞精氨酸耗竭的分子机制,为慢性炎症诱发癌症提出新的研究基础,对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可能有所帮助。

葛世荣[5](2020)在《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五)——自动化技术》文中指出采煤机自动化是机械化采煤工作面迈向少人化工作面的关键技术支撑,是近60年采煤机技术发展的重点脉络。最早的采煤自动化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后进入了踊跃研发阶段,英国和西德在采煤机遥控技术、计算机化调速控制技术、机载自动控制技术、远程监控技术、记忆截割技术及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上取得了引领性的创新突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采煤机自动控制技术从引进到学习再到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弯道追赶、爬坡加速的发展之路。近10年来,我国采煤机控制系统已接近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研发出超越记忆截割的仿形截割技术,远程监控技术升级为驾驶舱系统,与自动化采煤机配套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已自主化并广泛推广应用。这些围绕采煤机的自动控制技术进步显着提升了我国煤矿生产自动化水平,增强了我国煤矿安全高效生产能力。

刘兴华[6](2020)在《基站信息不完备下UWB/惯性/视觉SLAM组合导航定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导航定位技术是室内移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组合定位系统是当前移动机器人室内定位研究的重点方向。为满足移动机器人的高精度导航定位需要,针对基于测距值的UWB(Ultra-Wideband)定位系统的定位结果易受障碍物干扰、惯性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会随着时间持续累积、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系统的定位结果易受环境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开展关于UWB、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视觉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技术研究,旨在解决室内移动机器人的长时间稳定定位问题,本文研究了UWB/惯导/视觉组合定位技术,设计了UWB基站位置信息的估计方案,提出了UWB解析定位不适定问题的优化方法,构建了基于因子图优化的UWB/惯导/视觉SLAM组合定位系统,并搭建了移动机器人样机平台,对文中提出的内容进行实验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移动机器人室内三维定位问题,给出了典型UWB定位算法的三维解算公式以及改进典型算法中线性化过程的方法,并实现了基于UWB测距值的三维室内定位算法。阐述了适用于低成本IMU的室内惯性导航解算简化算法。(2)针对UWB解析定位方法,分析了定位结果与各方向定位误差的关系,提出采用最大距离比例因子描述定位误差,阐述了室内定位中UWB定位方程组系统矩阵条件数较大的原因。针对UWB定位中的不适定问题,本文基于正则化思路与Tikhonov正则化方法,推导出了优化正则化法,并提出了基于二次解析的优化正则化算法来解决因引入正则化参数使估计结果产生偏差的问题,以及给出了正则化参数取值的一般思路。本文提出的优化正则化法通过近似逆矩阵,优化病态矩阵的求逆过程。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UWB室内定位中的不适定问题,还可以优化其他类似的问题。然后,在文中还通过仿真和样机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基站信息不完备下UWB、惯性、视觉组合定位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UWB基站位置信息无法完全事先获取的情况,设计了由四个UWB基站构成初始基站网络以确定剩余基站位置信息的方案,并提出了根据移动机器人位置和测距值,采用优化递归最小二乘法等实现该方案。构建了基于最大相关熵卡尔曼滤波的组合定位系统以融合UWB与惯导系统的定位结果,并基于该系统验证了MCKF(Maximum Correntropy Kalman Filter)结合优化递归最小二乘法对UWB基站信息的估计效果。分析了各定位子系统的信息转换问题,并提出基于同一观测量在不同系统下的输出,采用非线性优化的方法估计不同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设计了基于因子图优化融合UWB、惯性与视觉子系统信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不同子系统与组合系统之间的估计残差作为优化项,通过集束调整方式整体优化所有的优化变量,从而融合所有的定位信息,最终为移动机器人提供稳定的定位结果。(4)搭建了智能移动机器人样机平台,并实现了基于UWB、惯性与视觉的组合导航定位系统。基于样机平台,首先验证了本文中所提基站信息估计方案和算法的有效性与效果。其中,通过样机实验验证了基于UWB测距值和移动机器人位置估计新UWB基站位置信息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对比了多种实现方法的效果。然后验证了基于因子图优化的UWB/惯性/视觉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的定位效果和鲁棒性。

李校博[7](2020)在《Stokes矢量及Mueller矩阵的优化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偏振作为光波的基本特性之一,在光强和光谱信息“势弱”的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对偏振信息的获取和测量被广泛应用于目标识别、军事遥感和医疗诊断等诸多领域。偏振信息中的Stokes矢量主要用来描述光波的偏振特性,Mueller矩阵描述了物体的偏振特性,两者的结合常用以表征与偏振相关的光物相互作用。因此,Stokes矢量和Mueller矩阵的测量是获取其他偏振信息(偏振度、偏振角和椭偏参数等)的基础,基于Stokes-Mueller偏振表征体系的测量方法研究对于偏振信息的获取和应用极其重要。但环境噪声的存在降低了Stokes-Mueller测量的精度、影响了应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于不同的测量系统,Stokes-Mueller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于反解模型中测量矩阵对光强噪声的调制作用。因此,针对噪声的统计规律,优化测量矩阵对噪声的调制,将噪声传输对参数测量和估计的影响降至最低是偏振测量的关键。本文围绕Stokes-Mueller表征体系下的偏振测量问题,以优化测量矩阵对噪声的调制为主线,降低估计方差、提高测量精度为目标,开展了有关Stokes-Mueller 测量方法的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系统研究了基于分焦平面(DoFP)偏振相机的全Stokes矢量测量问题,在不同类型噪声干扰下,分别给出了估计方差最小、测量精度最高的优化测量方法。并且针对DoFP偏振相机空间分辨率低这一特点,提出了可实现不同空间分辨率、测量时间、测量精度之间多模式“切换”的最优化系统及相应的测量方法。该工作丰富和补充了现有的Stokes矢量测量方法及系统研究。2.建立了利用测量冗余实现多参数同步测量的一般模型,研究了 Stokes偏振仪中可实现延迟器相位延迟量自校准的待测偏振态有效域。针对不同的全Stokes测量系统,对比了延迟量自校准的性能差异,并分别给出了同步实现Stokes测量和延迟量自校准的最优方案。理论和实验均验证了同步校准延迟量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3.针对椭偏参数测量仅与部分Mueller矩阵元素有关的特点,开展了基于部分Mueller元素估计方差最小化的不完全Mueller偏振仪的优化测量方法研究。与现有的测量方法相比,在不同的噪声干扰下测量精度均可进一步提升25%,且估计方差与待测的Mueller元素和椭偏参数无关。该工作是对现有不完全Mueller偏振仪研究的有益补充。4.由于各向同性物体的Mueller矩阵元素仅与四个未知参数相关,建立了最少基于四次光强采集测量的Mueller矩阵测量模型,提出了其相应的最优测量方法。该方法对应的装置系统中偏振态生成部分仅需要一个固定角度为45°的线偏振片。提高了具有特定结构Mueller矩阵的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补充和完善了现有的Mueller矩阵测量理论。

彭界力[8](2020)在《基于GPS数据的路网通行时间估算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近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在城市内选择自驾、出租车等汽车的方式出行是非常普遍的选择。不仅如此,几乎所有汽车都配有GPS设备,或者使用手机可以做到GPS数据的采集,这为数据分析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这些采集到的数据包含时间、位置、方向、速度等信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对传统交通规划进行赋能。而汽车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城市道路网产生了很大的流量压力。大量的道路在高峰时期都会因为车流量过大而产生拥堵。在这一场景下,如果能提前对各道路的状况进行估算,计算出道路可能的通行时间,就可以对道路交通进行更好的规划。而如何使用车辆采集的GPS数据对道路的通行时间进行估算。传统的道路通行状态数据主要来自于设置在道路周边的各式传感器,这样必然会产生数据死角,从而导致只能对热点道路进行分析监控。使用GPS数据对道路通行状况进行估算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与研究意义,基于大量车辆GPS数据进行的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改善对道路状况的分析能力:不需要布置大量的传感器设备以节省成本及后期维护费用、不会因为传感器故障而导致数据缺失、对传感器无法进行采集的数据盲点区域也可以进行对应分析与估算。本文围绕这一GPS数据的处理分析展开研究,主要的贡献包括:(1)提出一种新的路网匹配算法。路网匹配是将GPS坐标点与路网上的道路相关联的过程。经过了路网匹配的数据获得了原始数据不具备的道路位置信息,从而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路网匹配方法FWMM(Fast Weight-based Map Matching),该方法可以在不定采样率的数据上稳定的运行。FWMM是全局路网匹配方法,考虑GPS点与道路的位置、方向、转移关系,并给出全局最优匹配结果。此外,为了降低全局算法的计算开销,FWMM具有自适应的加速匹配策略,实验证明该策略可以有效加速匹配过程,大幅降低平均匹配耗时。(2)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网匹配结果的道路通行时间估算方法。由于该方法基于GPS轨迹的路网匹配结果,可以对传感器没有覆盖到的道路进行通行时间估算。该方法首先对路网匹配的结果进行解析,提取出有用的数据进行整合收集,依据数据的采样时间将数据划分到各自的时间窗口,进行初步的通行时间估算;随后,使用张量分解的方式对缺失的数据进行补全;为了提高方法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并且与现有传感器数据兼容,设计了一种基于实时采样数据的模型估算结果修正方案。(3)对整体系统进行工程性部署方案设计。工程方案设计是研究工作的落地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现有的数据存储、处理框架进行分析,筛选其中适合本系统部署的方案进行系统的架构设计;集群采用混布的方式,提高机器的CPU利用率。为了使集群部署更加高效,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属性的部署优化方案。综上,本文对GPS轨迹数据展开研究,对路网匹配、道路通行时间估算、缺失数据补全、系统部署方案优化等问题提出了对应解决方案,在实验中证明这些方案存在实用价值,可以为道路交通优化提供有效支持。

戴廷飞[9](2019)在《基于SSVEP的纯三维空间机械臂共享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脑控机器人系统可以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受到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何充分结合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系统与传统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优势,构建具有较高环境适应度、高易用性的脑控机器人系统是本领域的发展趋势。由此衍生了共享控制型脑控机器人系统,该类型系统充分的融合了人与机器的智能。目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的BCI系统已经能够实现非常高的信息传输速率和正确率,配合增强现实(Argument Reality,AR)技术能够让交互过程更加自然,但现有研究中刺激都是在二维空间中呈现的,需要更新刺激手段,对三维AR视觉刺激技术进行探究,增加交互过程的沉浸感和自然性。本文对基于SSVEP的纯三维空间机械臂共享控制系统进行了探究,并设计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实现方法的可行性。首先,本文搭建了基于SSVEP的纯三维空间机械臂共享控制系统,主要功能如下:BCI系统通过自研便携式脑电采集系统对脑电信号进行采集,随后对其解码,三维测量系统对目标物体进行识别与定位,三维AR刺激系统在三维空间呈现刺激和反馈信息,机械手臂控制系统负责对机械臂的高效精确控制,共享控制系统使用目标-过程共享控制方式,负责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与调度。其次,本文针对首次提出的三维AR刺激系统设计了三维AR刺激可行性验证实验。实验中设置了屏幕和三维AR刺激两种刺激条件,使用基于滤波器组的任务相关成分分析算法,在1s脑电数据条件下,十名健康受试者离线平均分类正确率依次为96.22%、97.5%,在线平均分类正确率依次为95.67%、96.67%,两种刺激条件下正确率不存在显着差异,验证了三维AR刺激系统的可行性。最后,本文设计了目标物体抓取和放回两个机械臂在线控制实验任务。目标物体抓取实验中,三维AR刺激系统将SSVEP刺激叠加在目标物体上,共享控制器综合BCI和三维测量系统的结果,控制机械臂完成目标抓取任务。目标物体放回实验中,通过空间四分实验范式和迭代定位实验范式的组合定位被试期望的目的地,共享控制器控制机械臂将目标物体放置于该位置。十名健康受试者均能以很高的正确率完成两个实验任务,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实现方法的可行性。

尹正宇,次仁卓玛,周斌山,卜雷,旦增罗布,段丹[10](2019)在《西藏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安全监测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旁多水利枢纽海拔高、覆盖层深、地震烈度高等复杂地质条件和大坝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一套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以保障枢纽工程安全运行。但由于监测项目和仪器设备多,数据庞大,给后期的数据处理分析带来许多困难。建议利用"4S"技术,将现有资源统筹整合开发成"一张图"系统,使工程运行情况一目了然,也便于数据分析和处理。

二、SCC-1型实时场景处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CC-1型实时场景处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基于场景建模的个性化健康提醒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2 场景本体模型构建
    2.1 基础本体层
    2.2 场景本体层
    2.3 规则与提醒本体层
    2.4 定义本体间的关系
3 基于场景数据的健康管理方案智能生成
    3.1 场景本体实例化
    3.2 规则与提醒本体实例化
    3.3 系统实现与推理结果展示
4 结语

(2)越障式履带机器人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履带机器人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履带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案
    2.1 越障式履带机器人功能要求
    2.2 机器人硬件结构设计方案
    2.3 机器人软件结构设计方案
        2.3.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2.3.2 软件结构框架的搭建与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履带机器人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3.1 电源及调理模块设计
    3.2 DSP控制模块
        3.2.1 TMS320F28335 型数字信号处理器介绍
        3.2.2 主控芯片
    3.3 履带底盘模块设计
        3.3.1 底盘主梁结构设计
        3.3.2 底盘承重减震结构设计
        3.3.3 底盘动力传输结构设计
        3.3.4 前轮及张紧结构设计
    3.4 双电机结构及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3.4.1 无刷直流电机概念及工作原理
        3.4.2 无刷直流电机转动模型
        3.4.3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及控制电路
    3.5 六自由度机械臂模块设计
        3.5.1 机械臂模块机械结构设计
        3.5.2 机械臂模块执行机构设计
        3.5.3 机械臂模块基于D-H模型的运动学分析
    3.6 摄像头模块设计
    3.7 剪叉式升降台模块设计
        3.7.1 升降台模块机械结构设计
        3.7.2 升降台模块动力装置设计
        3.7.3 升降台模块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3.8 PS2 蓝牙遥控模块设计
        3.8.1 遥控手柄工作原理
        3.8.2 遥控手柄按键资源分配
    3.9 本章小结
4 履带机器人系统软件及模块子程序设计
    4.1 机器人系统主程序设计
    4.2 履带底盘模块双电机控制子程序设计
        4.2.1 蓝牙遥控模块与DSP控制器通信建立
        4.2.2 遥控手柄对底盘模块转向控制子程序设计
        4.2.3 遥控手柄对底盘模块速度控制子程序设计
    4.3 机械臂模块六路舵机控制子程序设计
        4.3.1 遥控手柄对舵机控制子程序设计
        4.3.2 上位机软件对舵机的控制方式
    4.4 升降台模块升降子程序设计
    4.5 摄像头模块控制子程序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履带机器人系统实验测试
    5.1 履带底盘性能实验测试
        5.1.1 履带底盘前进后退实验测试
        5.1.2 履带底盘转向性能实验测试
        5.1.3 履带底盘爬坡性能测试
        5.1.4 履带底盘越障性能测试
    5.2 机械臂抓取能力测试
    5.3 升降台载重能力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附件1
附件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光电跟踪系统中模糊-动态高型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设备发展
        1.2.2 技术发展
    1.3 本课题技术难点与技术路线
    1.4 本课题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快速反射镜模型分析
    2.1 快速反射镜跟踪系统
    2.2 快反镜的电动力学模型
    2.3 柔性快反镜实验平台
    2.4 快反镜经典闭环反馈控制器设计
第3章 动态高型控制
    3.1 控制系统误差分析
    3.2 高型控制仿真验证
    3.3 型别变化带来的隐患
    3.4 动态高型控制器
第4章 模糊-动态高型控制
    4.1 模糊控制器实现动态高型技术的原理
    4.2 T1FLC-动态高型控制系统
        4.2.1 T1FLC结构与流程
        4.2.2 TIFLC设计
        4.2.3 T1FLC-动态高型控制器仿真验证
    4.3 IT2FLC-动态高型控制系统
        4.3.1 IT2FLC组成与运行流程
        4.3.2 WTNT降型法
        4.3.2.1 NT算法与CNT算法
        4.3.2.2 牛顿-科斯特公式
        4.3.2.3 WTNT降型法
        4.3.3 IT2FLC设计
第5章 多种群遗传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
    5.1 MPGA的基本原理
    5.2 模糊高型控制的MPGA设计方法
    5.3 仿真实验
第6章 实验与分析
    6.1 三种控制模式阶跃响应对比
    6.2 三种控制模式处理不确定性能力对比
    6.3 四种降型算法对比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LAP3在IFN-γ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精氨酸耗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炎症细胞因子与氨基酸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1.1 炎症细胞因子的分类及功能
        1.2 炎症细胞因子调控细胞氨基酸代谢
        1.3 氨基酸代谢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
        1.4 炎症细胞因子网络与氨基酸代谢之间的串扰
    第2章 精氨酸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1 精氨酸的生物学功能
        2.2 肿瘤中的精氨酸代谢
        2.3 精氨酸耗竭疗法在癌症中的应用
    第3章 LAP3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3.1 LAP3的特性及生物学功能
        3.2 LAP3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LAP3介导IFN-γ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精氨酸耗竭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2章 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IFN-γ对BMECs代谢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3章 靶向代谢组学检测IFN-γ对BMECs精氨酸代谢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4章 LAP3 介导 IFN-γ诱导BMECs精氨酸耗竭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五)——自动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采煤机恒功率调速技术
    1.1 国外采煤机恒功率调速技术发展
    1.2 国内采煤机恒功率调速技术发展
2 采煤机无线遥控操作技术
    2.1 国外采煤机无线遥控技术发展
    2.2 国内采煤机无线遥控技术发展
3 机载自动控制技术
    3.1 国外采煤机自动控制技术发展
    3.2 国内采煤机自动控制技术发展
4 采煤机组远程集控技术
    4.1 液压支架自动控制技术发展
        4.1.1 国外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发展
        4.1.2 国内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发展
    4.2 国外采煤机组远程集控技术发展
    4.3 国内采煤机组远程集控技术发展
5 采煤机记忆截割技术
    5.1 国外采煤机记忆截割技术发展
    5.2 国内采煤机记忆截割技术发展
6 结语

(6)基站信息不完备下UWB/惯性/视觉SLAM组合导航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宽带定位技术
        1.2.2 视觉SLAM技术
        1.2.3 惯性导航技术
        1.2.4 室内组合定位技术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简化惯导、UWB定位、视觉SLAM的基本原理
    2.1 引言
    2.2 惯性导航基本原理介绍
        2.2.1 惯性导航概述
        2.2.2 惯性导航坐标系及坐标系转换
        2.2.3 简化的惯性导航解算过程
    2.3 UWB定位基本原理
        2.3.1 UWB技术概述
        2.3.2 UWB的测距与定位技术方案
        2.3.3 典型三维定位算法
    2.4 视觉导航基本原理
        2.4.1 视觉导航概述
        2.4.2 视觉传感器
        2.4.3 视觉SLAM基本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二次解析的UWB定位算法
    3.1 引言
    3.2 UWB定位的误差分析
    3.3 UWB定位的改善方法
        3.3.1 解析法的病态问题
        3.3.2 吉洪诺夫正则化
        3.3.3 二次解析的优化正则化法
    3.4 优化UWB解析法的实验
        3.4.1 实验概述
        3.4.2 仿真实验验证
        3.4.3 样机定位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惯性/UWB/视觉组合定位
    4.1 引言
    4.2 最大互相关熵卡尔曼滤波
        4.2.1 熵与信息熵
        4.2.2 最大相关熵卡尔曼滤波
    4.3 UWB基站网络的扩展方法
        4.3.1 UWB/惯导组合定位模式
        4.3.2 未知环境中UWB基站网络的动态扩展
    4.4 惯性/UWB/视觉组合定位系统
        4.4.1 视觉惯性SLAM
        4.4.2 惯导、UWB与视觉等系统的信息转换
        4.4.3 多传感器融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传感器组合系统定位实验
    5.1 引言
    5.2 硬件平台
    5.3 软件平台
    5.4 定位系统的扩展实验
        5.4.1 实验概述
        5.4.2 初始UWB系统定位实验
        5.4.3 UWB系统的扩展实验
        5.4.4 基于扩展系统的定位实验
        5.4.5 实验分析
    5.5 多传感器组合系统定位实验
        5.5.1 实验概述
        5.5.2 扩展UWB系统/惯性/视觉定位实验
        5.5.3 初始UWB系统/惯性/视觉定位实验
        5.5.4 UWB失效下组合系统定位实验
        5.5.5 实验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Stokes矢量及Mueller矩阵的优化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简写符号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偏振信息及应用
        1.1.2 偏振测量及意义
    1.2 偏振测量与偏振仪
        1.2.1 偏振仪分类方法
        1.2.2 偏振仪系统结构
    1.3 Stokes-Mueller测量方法及研究现状
        1.3.1 Stokes矢量测量
        1.3.2 Mueller矩阵测量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 章节安排
第2章 理论知识
    2.1 引言
    2.2 偏振光学基本理论
    2.3 Stokes-Mueller偏振表征理论
        2.3.1 Stokes偏振仪
        2.3.2 Mueller偏振仪
    2.4 噪声干扰与测量精度评估
        2.4.1 评价标准
        2.4.2 庞加莱球
        2.4.3 球面t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分焦平面偏振相机的全Stokes测量优化
    3.1 引言
    3.2 分焦平面偏振相机
    3.3 全Stokes偏振仪
        3.3.1 基础模型
        3.3.2 基于四分之一波片的全Stokes偏振仪
        3.3.3 基于最优相位延迟量的全Stokes偏振仪
        3.3.4 基于可变相位延迟量的全Stokes偏振仪
    3.4 实验验证及分析
    3.5 测量精度与空间分辨率的优化权衡
        3.5.1 基于双延迟器的全Stokes偏振仪
        3.5.2 光强采集次数:两次
        3.5.3 光强采集次数:三次
        3.5.4 光强采集次数:四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冗余特性的偏振仪自校准
    4.1 引言
    4.2 理论模型
        4.2.1 自校准的一般理论模型
        4.2.2 单参数(变量)自校准
        4.2.3 基于单个相位延迟器的延迟量自校准
    4.3 不同Stokes偏振仪对应的延迟量自校准
        4.3.1 旋转波片固定偏振片型偏振仪
        4.3.2 旋转偏振片波片型偏振仪
        4.3.3 旋转波片—分焦平面相机型偏振仪
        4.3.4 结果对比
    4.4 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Muller矩阵部分元素的测量优化
    5.1 引言
    5.2 Mueller矩阵测量
    5.3 针对部分Mueller元素的测量优化
        5.3.1 高斯加性噪声干扰
        5.3.2 泊松散粒噪声干扰
    5.4 测量时间分配对Mueller矩阵测量精度的影响
        5.4.1 修正模型
        5.4.2 完全Mueller偏振仪
        5.4.3 不完全Mueller偏振仪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Mueller矩阵测量中的光强测量次数优化问题研究
    6.1 引言
    6.2 基于八次光强测量的部分Mueller元素测量
        6.2.1 基于八元素的测量优化
        6.2.2 基于四元素的测量优化
    6.3 基于四次光强测量的部分Mueller元素测量
        6.3.1 “1×4”型
        6.3.2 “2×2”型
        6.3.3 特例:基于三次光强测量的部分Mueller元素测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N=2时,RRDoFP装置最优策略满足|θ_1-θ_2|=45°证明
    附录B rank[Q]≤2证明
    附录C RRFP装置必满足rank[Q]=0证明
    附录D 公式(4-32)证明
    附录E 公式(5-47)证明
    附录F 公式(5-51)证明
    附录G 公式(6-30)中,W_(i1)~2=W_(i2)~2+W_(i3)~2+W_(i4)~2,(?)i∈{1,2,3,4}证明
    附录H “1×4”型结构的最优解证明
    附录I 本文在对比过程中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中的测量矩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基于GPS数据的路网通行时间估算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工作
    2.1 路网匹配的相关研究
    2.2 道路通行时间估算的相关研究
    2.3 分布式系统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不定采样率数据的快速路网匹配方法
    3.1 概述
    3.2 问题定义
    3.3 基于权值的路网匹配方法(WMM)
        3.3.1 候选道路提取
        3.3.2 权值计算
        3.3.3 权值融合
        3.3.4 候选集优化
    3.4 自适应加速匹配过程的道路方法(FWMM)
        3.4.1 空间密集型数据
        3.4.2 自适应加速方案
    3.5 实验评估
        3.5.1 工程实现
        3.5.2 性能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路网匹配的路网通行时间计算方法
    4.1 概述
    4.2 基于路网匹配数据的道路通行时间计算方法
        4.2.1 行驶时间估计
        4.2.2 额外通行时间估计
    4.3 缺失数据的补全方法
        4.3.1 数据的特征
        4.3.2 基于张量分解的缺失数据估计方法
    4.4 反馈式实时路况修正方法
    4.5 路网通行时间的压缩表示
    4.6 实验评估
        4.6.1 数据集
        4.6.2 通行时间模型评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交通大数据系统设计部署
    5.1 概述
    5.2 系统架构设计
        5.2.1 数据导入
        5.2.2 数据存储
        5.2.3 数据处理
        5.2.4 应用服务
    5.3 基于服务属性的系统部署优化方案
    5.4 实验评估
        5.4.1 实验环境
        5.4.2 系统部署方案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基于SSVEP的纯三维空间机械臂共享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脑-机接口概述
        1.1.1 脑-机接口原理
        1.1.2 基于SSVEP的 BCI系统
        1.1.3 脑电信号采集系统
    1.2 AR-BCI研究现状
        1.2.1 AR技术概述
        1.2.2 AR-BCI系统研究介绍
    1.3 脑控机器人系统应用与发展
        1.3.1 直接脑控机器人系统
        1.3.2 共享控制型脑控机器人系统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2章 基于SSVEP的纯三维空间机械臂共享控制系统原理
    2.1 三维测量系统
        2.1.1 相机成像模型
        2.1.2 双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原理
    2.2 三维AR刺激系统
        2.2.1 坐标系变换(刚体变换)
        2.2.2 投影机标定
    2.3 脑电信号分类算法
第3章 基于SSVEP的纯三维空间机械臂共享控制系统实现
    3.1 系统整体构成
    3.2 三维测量系统实现方法
        3.2.1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标定
        3.2.2 目标物体识别与定位
    3.3 三维AR刺激系统实现方法
        3.3.1 三维AR系统标定
        3.3.2 三维AR刺激的呈现
    3.4 BCI系统的实现方法
        3.4.1 脑电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3.4.2 脑电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3.5 机械手臂控制系统实现方法
        3.5.1 机械手臂控制方式
        3.5.2 目标物体抓取实验机械手臂控制方法
        3.5.3 目标物体放回过程机械手臂控制方法
    3.6 共享控制系统实现方法
第4章 基于SSVEP的纯三维空间机械臂共享控制系统验证
    4.1 三维AR刺激系统可行性验证实验
        4.1.1 实验系统构成
        4.1.2 实验设计
        4.1.3 实验结果分析
    4.2 目标物体抓取实验
        4.2.1 实验系统构成
        4.2.2 实验设计
        4.2.3 实验结果分析
    4.3 目标物体放回实验
        4.3.1 实验设计
        4.3.2 实验结果分析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西藏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安全监测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安全监测现状
    1. 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
    2. 监测项目
    3. 监测现状
三、利用4S技术开发旁多水利枢纽工程“一张图”系统
    1. 开发过程
    2.“一张图”系统

四、SCC-1型实时场景处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基于场景建模的个性化健康提醒方法[J]. 任晓佳,张威强,张朋柱. 系统管理学报, 2021(04)
  • [2]越障式履带机器人系统设计与研究[D]. 王凤祥. 中北大学, 2021(09)
  • [3]光电跟踪系统中模糊-动态高型控制技术研究[D]. 秦树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21(08)
  • [4]LAP3在IFN-γ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精氨酸耗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胡秀红. 吉林大学, 2021(01)
  • [5]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五)——自动化技术[J]. 葛世荣. 中国煤炭, 2020(10)
  • [6]基站信息不完备下UWB/惯性/视觉SLAM组合导航定位方法研究[D]. 刘兴华. 东南大学, 2020
  • [7]Stokes矢量及Mueller矩阵的优化测量方法研究[D]. 李校博. 天津大学, 2020(01)
  • [8]基于GPS数据的路网通行时间估算研究与应用[D]. 彭界力.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9]基于SSVEP的纯三维空间机械臂共享控制系统研究[D]. 戴廷飞. 天津大学, 2019(01)
  • [10]西藏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安全监测现状与展望[J]. 尹正宇,次仁卓玛,周斌山,卜雷,旦增罗布,段丹. 中国水利, 2019(14)

标签:;  ;  ;  ;  

SCC-1实时场景处理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