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爱国学者顾炎武》(论文文献综述)
张译丹[1](2021)在《顾炎武《亭林诗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辛欣[2](2021)在《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汉代以来,历代诸家对于《楚辞·九歌》的研究从未止歇,无论是从义理、词章,还是考据,亦或文化思想方面,都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通观来看,这些研究或是裹挟于《楚辞》学史之下不够深入或深讨细节于《九歌》的具体篇章而不够宏观,或仅仅呈现于某一个作家的《九歌》研究中较为局限,因此,针对《九歌》研究这一命题始终未形成一个单独的学术体系,更未能从宏观、微观、纵横性对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沿着学术思潮发展的走向,以1644年即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为核心,分成上、下两编,上编为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下编为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具体则以清代前期、清代中期、清代晚期、清末民初以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几个方面进行探寻,对清以来三百年的《楚辞·九歌》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以期揭示出不同时段研究之特征、变化,发现其内在规律。本论文除绪论外包括五章内容。其各章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的缘起与探究意义,并回顾综述了近40年学术界关于清初、清中期、清末的《九歌》研究现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展望,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重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分为明末清初与康雍时期两个时间节点进行探讨。明末清初的遗民诸老如钱澄之、王夫之等人将故国之思寄托于论注《楚辞·九歌》之中,抒发对故国的眷恋,且面对理学的空疏弊象,以考经证史之法,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治学研屈。康雍时期,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有所转变,忠孝节义之观念与程朱理学的教义依然处于思想的正统地位,一些理学名臣如李光地、林云铭等人,通过涉足楚辞研究,意欲以注骚来宣达性理、提倡儒学,发挥了性理道德和自我意识的观念。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的研究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在楚辞学术史上呈现出具有清初时代印记的鲜明特点。第二章清代中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以乾嘉考据学派研究为主,同时兼有文脉一派。乾嘉两朝,研屈学者如蒋骥、戴震、胡文英、王念孙父子等人凭借考据学训诂、考证的方法,以谦逊质朴、谨严务实的治学态度融汇于楚辞学研究中,其中不乏大家之作。乾嘉朴学的繁荣也促进了《楚辞·九歌》研究新发展,在整个楚辞学史上呈现鼎盛之态。此时期也出现了主张文脉一脉的学者,如屈复、刘梦鹏、陈本礼,他们在研究中更加专注于文本自身的探究,从《楚辞》的章法入手,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梳理,从而避免了文气的割裂,能够更好地阐释篇旨文义。清代中期的楚辞研究善于运用乾嘉考据学理论和章句文脉之论进行治骚,对楚辞学发展进一步演绎,呈现出与清代前期完全迥异的精神风貌,成就楚辞学史上辉煌鼎盛之时。第三章清代晚期的《楚辞·九歌》研究。面对“西学东渐”的影响,仍有一些学者用行动、思想和着述坚守古人之成规,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守住中国古典传统的血脉和精义。在对《楚辞·九歌》的注疏中,刘熙载用《艺概》传播了中国传统的文艺学理论、俞樾以《俞楼杂纂》承接并阐扬了乾嘉考据学、王闿运的《楚辞释》则秉持今文经学的公羊学主张。三人作为古典的士大夫,通过对楚辞学的探究使旧调重新演绎,共同奏响出传统楚辞学的嫋嫋余音,与近代中后期的求新、求变的学术思潮遥相呼应,使传统楚辞学继续前行,在中国楚辞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第四章清末民初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的楚辞学生发了巨大的历史性新变。随着“西学东渐”思想的不断传播,近代西方的地理学、政治学、哲学、戏剧理论、文艺理论等学术理论、学术主张被逐渐纳入到我国的学术浪潮中。支持新学的一派代表如马其昶、刘师培、王国维、梁启超等学者用新的文学理论和开阔的思维方式,拓展出前所未有的治骚视野,使楚辞学研究在近代后期至现代学术的背景下呈现出与时俱进、辉光日新的繁荣景象,更使《楚辞·九歌》在此时期展现出中西交融、新意迭起的全方位的新变特征,在中国楚辞史中大放异彩,奏鸣出时代焕化的嘹亮凯歌,并且承前而启后,为“五四”以后的现代化楚辞学发展创造条件,开辟新境,是中国楚辞史上极具冲击力的关键一环。第五章“五四”以后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学术思想在延续着近代“西学东渐”思潮的基础上加入了民主科学等进步理论。《楚辞·九歌》的研究在上一阶段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加丰硕的多元化局面。在闻一多、郭沫若、刘永济、游国恩等人的努力下,它既有完全继承传统乾嘉考据学风的研究内容,又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更有充分吸收西学思想的《九歌》研究着作的出现。因此,此时期的楚辞学发展可谓是对近代楚辞学研究之余续与拓展。
刘瑞鹏[3](2021)在《傅山书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傅山在明清鼎革之时代裂变中,形成了“杂乱而无章”之书学思想,这一思想在其着作与书作中无不显露。其中,傅山在《庄子》《荀子》之批注中对时事巨变深刻反思,在《山海经》《淮南子》之批注中将世间愁怨置之度外,在入清以后之创作中对社会不满大肆宣泄。明清递嬗时代之傅山一章,主要对其“书风丕变”之人生经历进行论述,对其“经国济世”之思想建构进行分析,对其“矛盾多元”之遗民身份进行解读。傅山书学思想渊源考论一章,主要涉及子学、考据学和医学,三者之外或有其他还需进一步研究。以上种种,反映在傅山书学思想中,主要表现为“尚奇”“丑拙”“天倪”之书学观,即为文章第三至五章。傅山在明清易代之后,对人生有了截然不同之思考、感悟,并致其书风发生转向,或静心观变、或率性而为,或有意发泄、或随心得之。第六章主要阐述傅山书法创作以“篆隶笔意”贯穿始终,既有感性发挥,亦有理性思考,遂产生不可复制之笔墨效果。从明清之变的视角反观傅山之沉浮人生,通过其一生书作、诗文、题跋、批注等着述来剖析傅氏矛盾而又多元之书学思想,结合其生平交游、书法取法以及所接受的观念来分析傅氏复杂而有创见之书学思想。
孙克诚[4](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力思琪[5](2020)在《大气磅礴的通才学者 ——论赵俪生的性情与学术》文中研究表明赵俪生是我国现代着名学者,他早年投身革命,之后从事学术研究。其一生涉足文学翻译、史学研究、哲学思想、逻辑学等多个学术领域。仅在史学领域,赵俪生就开辟了史学研究的“三个园地”——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土地制度史、思想文化史。到晚年,他又有历史哲学的研究偏向。终其一生,赵俪生多次转换研究领域,这不仅是时代、局势使然,更与他鲜明的气质、独特的性格有着分不开的联系。赵俪生可以说是学界中个性独特的一位学者,曾有“史学界的杨小楼”之称。《赵俪生文集》与赵俪生发表的其他学术成果,以及他人的相关论述都体现了赵俪生鲜明的性格特色。作为一位自由主义者、人文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式的通人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所呈现的风貌与其自身的性格有着分不开的联系。流离各地的际遇与自由随性的兴趣,影响了他多变的研究路径;热衷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宏阔的气质,使他不屑于琐屑的考据;作为一名文史并擅的通才,加之深厚的家学渊源,他的学术研究严谨而富有文学气息,其文章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正是赵俪生天性自由、关怀大局、所思深远的个性,才使得他的学术研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样貌。进一步探讨赵俪生学术与性情之间的联系,能够使我们对赵俪生其人与其治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为赵俪生学术研究的特色提供了新的解释。通过对赵俪生学术与性格的分析,不难看出,作为一名通人型的学者,长期以来,赵俪生并未获得相应的学术地位与评价,这与二十世纪以来学界评价体系、标准的西方化密切相关。以赵俪生这位以学为乐的大家学者为典型,可以为我们在学术评价体系,学人培养方式等方面提供一些思考和讨论的线索。
刘遥阳[6](2020)在《王船山家国情怀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中重要的道德义理凝练和情感价值表达,亦是中国伦理思想有别于他类伦理文明的鲜明特质。情系家国、心忧天下的一代大儒船山先生,在文化救国和民族复兴的爱国抗争中自觉地将生命意义和家国命运紧密相连,陶铸民族大义,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成为了船山思想独特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标识。论及船山家国情怀的两大主线,即从亲孝伦常到孤忠爱国,正是表征着船山家国情怀从孕育、形成到落实等整体深刻内涵。明末清初时期“天崩地解”的时代背景无疑是对船山家国情怀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可家国情怀作为一种人们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家与国双重伦理环境中的道德情感选择和道德价值判断,故而我们考察船山家国情怀的孕育产生定是要关注他的家庭成长环境以及船山道德人格中“身任天下”的豪杰精神气象。船山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也是聚焦于他关于家庭亲孝伦理建设、民族爱国伦理建立以及公私天下伦理建构等思想,展现了船山伦理思想中以家为基、以国为重,以天下为终的价值架构,凸显了船山家国情怀的“微而润如乳,宏而浩于穹”的特质。传承和阐扬家国情怀,船山也在落实层面提出了他的家国情怀实践理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中关于实践家国情怀的高度概括和道德价值序列,船山也是在这个范围之内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阐述着他对践行家国情怀的理解。凝聚着道德生活的人性光辉以及智慧价值的家国情怀则也是贯穿于人己、人我、群己三者的关系之中,彰显的是儒家伦理文明中道德人生的完满真谛,展现的也是儒家思想中家国情怀的伦理特质。故而船山先生家国情怀的伦理特质亦集中体现在正心立志,以尽人道的人己关系论、人欲各得,以崇正义的人我关系论、古今通义,以明公私的群己关系论等三个方面。王船山家国情怀既有着对华夏民族的道德自我确证的伦理文明认同以及对王道理想社会的道义期许,也传递着儒家仁人志士对民族存亡的忧患意识、不屈精神和责任担当,同时反映出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家对家国命运的热切关注与竭力斗争,绘就了具有文化传统与时代特质兼具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伦理图谱。在论及船山家国观念中以忠孝观、夷夏观、公私观等为集中表达的家国情怀时,其固然也会因历史性社会背景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在政治思想方面革新的不彻底性,影响船山家国情怀的道义绝对性、价值完整性和时代适应性,所以需要我们以唯物史观和辩证发展的眼光与态度对之进行理性继承和弘扬。心中有家国、心底有人民,船山以“依人建极”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指引着他描绘了近代中国之前一幅明亮的忧国忧民民族爱国主义伦理图景,以此照亮着中华文化爱国爱民伦理传统,彰显中华伦理文明中以人为本思想的人文关切与家国情怀。总结船山家国情怀并对之进行历史影响的把握无疑对我们提升与巩固民族文化软实力、增强和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培育与践行新时代家国情怀具有独特的启示借鉴意义。
陈伶俐[7](2020)在《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顾炎武,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被誉为“清代朴学”的开创者。他的诸多政治伦理思想,对晚清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就目前而言,虽然学术界对顾炎武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研究较多,但从政治伦理角度对其进行的专题性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对其展开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学术界相关方面的理论成果,也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当代价值,古为今用。顾炎武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关键时期。在此明清易代的特殊时代背景下,顾炎武在自然气本论和现实主义人性论的哲学基础之上,形成了发源于现实,落实于实践的政治伦理思想。他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对现实的剖析,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之下“天下之权不寄之人臣,而寄之胥吏”的政治弊端,并阐发了其提倡君、臣、民政治人格平等,主张“合私为公”的民本政治理念。而且他通过“国家”与“天下”之辩,论证了伦理为本的政治观,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伦理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在倡导以德治国、行己有耻的同时,主张世人“以名为利”。为了实现“众治”的理想政治蓝图,顾炎武还提出了一整套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分权制度伦理,构成了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他主张通过恢复封驳制来保障群臣百官监督君主的权力;并提出以“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理论为核心的地方分权策略,通过扩大地方自治权来制约中央,实现“君臣分猷共治”;同时,为防止地方过度集权,他又提出进一步分权给乡里基层和宗族以牵制地方。最后,针对百姓层面,他又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完善当时选士制度和清议制度的措施和方案,旨在使更多民众能参与到政治治理中来,并且将伦理道德教化置于与制度建构同等重要的地位,以追求实现“正人心,厚风俗”的“名治”政治理想。由于时代的局限,顾炎武的政治伦理思想中仍存在有许多不足和缺陷,但是他立足现实所做出的理性反思,对传统民本主义进行的扬弃和超越,既在一定程度上启蒙了明末清初民众的个人主体意识,也对传统“家国同构”的政治伦理模式造成了强烈冲击,不仅激发了人们敢于打破传统政治伦理束缚的勇气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精神,也对晚清社会变革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时至今日,它仍然能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完善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袁媛[8](2020)在《顾炎武藏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亡入清后,顾炎武绝意仕途,他有感于明亡之现实,便专注探讨经世之学,一切与经世之学无关者皆不为,因此,顾炎武之学术带有强烈的经世色彩。顾炎武一生着述颇为丰富,而通过其着作透露出的学术思想对有清一代的学者影响十分深远。顾炎武能够撰写如此多的着作,与其藏书丰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顾氏之藏书对其为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文部分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对顾炎武生平经历中与藏书活动密切相关的部分进行梳理,主要从当时江南的藏书风气、顾炎武家族成员两方面论述对顾炎武藏书理念的影响,并考证顾炎武能够进行藏书活动的经济基础,另外还梳理出顾炎武生平交游中有往来赠书关系的好友。第二章对顾炎武藏书活动进行考述。首先明晰其藏书的几方面来源:继承家藏是他藏书的基础,而自己抄写或雇佣书胥代抄则是丰富藏书的主要方法,还有多方购买、刻书、接受友人的赠书等途径。此外,结合顾炎武的藏书内容,以及着述中的思想,从而分析其藏书理念,在重实学的思想观念下,顾炎武的藏书理念也打上了经世之学的烙印,除了喜好实学的藏书理念以外,顾炎武还主张在收集图书时应当抱着放宽视野、博闻多识的的搜求理念,以及藏书当以致用。最后考察顾炎武身亡后其藏书的去向,除部分书籍在其生前就以转赠给友人以外,大部分藏书被顾炎武的三个外甥徐乾学、徐元文、徐秉义取走,少部分为其门人潘耒所得。第三章主要考察顾炎武对其藏书的利用活动。顾炎武在其丰富的藏书基础上,开展了辑佚、辨伪、校勘以及编纂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分析他的藏书利用方法和思想。第四章则主要分析顾炎武藏书的文化意蕴。在顾炎武藏书理念的基础上,进而考察在这些理念影响下,顾炎武毕其一生收集的书籍之特色,无疑其藏书也具有鲜明的实用特色。另外,本章还从其文化成就和文化影响来论述顾炎武藏书的意义。
任钰月[9](2020)在《傅山与顾炎武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傅山与顾炎武出身于明末清初的中国社会,他们的学术思想与高尚品格在当时颇具盛名,影响深远。作为同一时代的两位着名学者和思想家,傅山与顾炎武在生平、经历、哲学、经史学、古音韵学、教育思想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各自特点。本文通过对二人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治学和德育思想等多方面的比较,了解其相似与差异之处,同时对傅山与顾炎武不同的人生选择做出解释,从而为当前一些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启示。文章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与创新点作了介绍,尤其针对目前学界傅山与顾炎武的相关研究作了综述。第二部分对傅山与顾炎武的生平及交往进行论述,二人均有读书习文的家学传统,私塾进学的教育经历,教育思想也都受当时实学学风影响。差异之处首先体现家学渊源上,傅山家学比较注重读书习文和家族传承,这是其教育思想以家训为基础的重要原因;而顾炎武家学关注读书习文的同时,更受当时社会局势影响,与时代结合紧密;其次,傅山三立书院与顾炎武复社的教育经历使二人治学由传统经学向经世实学迈进了一大步;再者,傅山身处的三晋地区与顾炎武所处的江南地区相比,虽然都注重实学,但研究方法不如后者注重科学考证;最后,倡导经子平等的傅山在教育子侄后辈时不拘泥于某种学说的说教,更多的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对待后辈之学,提倡经学道统的顾炎武天然地继承了儒家对于士人“治国平天下”的高要求,他的教育思想也无处不在地在教导读书人担起“明道救世”之责。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介绍了傅山与顾炎武教育思想之教育对象,傅山教育对象针对其后人,尤指其子侄孙辈,顾炎武则是针对天下人而教;其次傅山教育目的旨在强调培养后辈的民族气节,而顾炎武则是以“明道救世”为其教育的行动指南;再者在治学思想上,二人相似处颇多,皆重视为文着述,诗学思想与情感紧密结合,但在书学思想上傅山独树一帜,成就颇高,顾炎武则是以书学为小艺,并不过多重视;最后在道德教育思想方面,二人均以爱国情怀为基础构筑了自己的道德教育思想,但却多有差异。傅山由于教育对象局限于家庭,整体而言要求较高,顾炎武则是考虑现实需要,为民众确定了最低的道德底线。第四部分主要对傅山与顾炎武的教育思想进行评价,首先肯定二人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傅山教育思想不仅培养了出色的后辈,而且营造了代代相传的良好家风文化;顾炎武教育思想其生前就已受到仁人志士的青睐,而且在晚清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对于傅山与顾炎武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重点分析,二人教育思想对于当前爱国教育、家庭教育的开展、学校教育中学生主体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对于降低甚至杜绝学界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都具有重要启示。最后文章对于傅山与顾炎武教育思想的局限性进行了解答,认为二人一些教育方法、教学主张的限制因素比较大,可推广性有待商榷。最后结语部分,主要对于傅山与顾炎武教育思想的相似与差异处进行了整体概括,进一步得出傅山选择“出世”,是怀着亡国之恨和愤世嫉俗,他教育后辈的同时也在抒发心中不平,是一种逃避的人生态度;而顾炎武选择“入世”,是超乎了“亡国”的局限,站在了“保天下”的角度,从始至终在呼吁整个社会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韩敏[10](2020)在《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汉代起,《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即一直绵延不绝,成为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了我国整个传统时代。而明代的《楚辞》接受自前代沉寂之后,在理学等思潮的影响下又表现出新的特点,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本文即在学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表现为南多北少的格局。而明代阅读《楚辞》的读者群体也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此外,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先进的刻印技术,《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社会各个阶层。最后,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述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对接受《楚辞》的重要人物的接受观进行了分析。本章认为《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在各个时期均有不同,从汉代开始,“以经解骚”的风气逐渐形成,至南朝萧梁时的昭明太子萧统首先打破了传承数百年以来的“以经解骚”的传统,对《楚辞》华丽的文采、浪漫的文风、比兴手法的运用等美学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之后唐宋元时期皆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对屈骚的接受即存在贬抑与赞颂并存的局面。第二章对《楚辞》在明代广泛传播的原因、传播地域及传播循环模式等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认为明代《楚辞》的广泛传播,是受到诸如读者、原料供应商、印刷商、书坊主等众多人员和社会各阶层在内的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才兴盛起来的,离开了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对其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同时,通过对明代刊刻的《楚辞》的刻印地点的分析,笔者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最后,借鉴法国书籍史家达恩顿先生的“传播循环模式”理论,对《楚辞》在明代的传播循环模式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论述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即《楚辞》读者的阅读情况,主要分为皇室成员阅读、士人生员阅读、大众读者阅读和李氏朝鲜读者的阅读四个类型。分析认为从现有史料来看,明代《楚辞》阅读的主体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特别是儒学文化圈的李氏朝鲜王朝读者,也有深谙《楚辞》的庞大的读者群体。他们都从《楚辞》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为自身从事赋体文学的创作奠定了基础。第四章通过对明代藏书家收藏、借阅、刊刻与传抄《楚辞》,以及《楚辞》在明代的刊刻与买卖情形,《楚辞》借助私学讲授的大众传播情况进行论述,探讨了《楚辞》在人际传播、交换渠道、流通渠道等方面的传播情况。分析认为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校勘的精美,《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各个阶层。第五章以明代学术发展脉络为轨迹,考察明代各个文学流派的《楚辞》接受情况。分析认为明初,朱熹的理学思想占据主导,使得《楚辞》的接受即长期笼罩在朱熹的理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其后,以李东阳等人为代表的“师古派”兴起,使得《楚辞》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的机遇。然而,“师古派”仍未脱离理学思想的影响。明代后期,阳明心学思想开始统治明代文坛,“师心派”开始兴起,对旧注大胆质疑,提出了许多创见,为《楚辞》接受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此时期《楚辞》评点类作品也开始兴盛起来。最后,明末东林党人以君子、小人之理念接受《楚辞》,成为开启经世致用的理念研究《楚辞》的开端。第六章对明代《楚辞》传播和接受的特点进行探究,分析认为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不迷信前人的注解,同时集评类着作开始盛行起来,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
二、读《爱国学者顾炎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爱国学者顾炎武》(论文提纲范文)
(2)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s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论题研究的缘起 |
二、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一)清代前期“遗民学者”的《九歌》研究 |
(二)清代中期“乾嘉学派”的《九歌》研究 |
(三)清末以降“西学东渐”的《九歌》研究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上编 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
第一章 清代前期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清初的社会文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变迁 |
二、清初的楚辞学发展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经世遗民与《九歌》 |
一、钱澄之《九歌》研究 |
(一)《屈诂》中《九歌》的注解特征 |
(二)《屈诂》中《九歌》的“诗意”特点 |
二、王夫之与《九歌》 |
(一)《楚辞通释》中《九歌》的评注特征 |
(二)《楚辞通释》中《九歌》的楚俗解读 |
第三节 康雍时期的学人着述与《九歌》 |
一、李光地的《九歌注》研究 |
二、林云铭《楚辞灯》中《九歌》评注 |
(一)逐句分疏、笺品宜彰 |
(二)文脉分明、时文运用 |
(三)择善纠缪、情景融合 |
三、徐焕龙之《九歌》研究 |
(一)勿牢陈说、理精而确 |
(二)注重章法与比兴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中期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代中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清中叶的社会文化演进与乾嘉学术思想 |
二、清中叶的楚辞学鼎盛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朴学繁荣与《九歌》 |
一、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之《九歌》研究 |
(一)《九歌》正文评注特征 |
(二)《馀论·九歌》评解 |
二、戴震《九歌》研究 |
(一)《屈原赋注》之《九歌》注疏 |
(二)《屈原赋注》中《九歌》的文学观点 |
三、胡文英《屈骚指掌》中《九歌》疏解 |
(一)严谨务实、信而有征 |
(二)简约谦逊、时文运用 |
(三)阐发精义、创见迭起 |
四、王念孙父子的《九歌》研究 |
(一)《读书杂志》中《九歌》训解 |
(二)《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中《九歌》研究 |
第三节 乾嘉时期的文脉之论与《九歌》 |
一、屈复《楚辞新注》与《九歌》研习 |
(一)篇章脉络、悉从文气 |
(二)肯定前注、出人意表 |
(三)临文不赘、善用寄托 |
二、刘梦鹏《九歌》疏解 |
(一)独出机杼、不拘格套 |
(二)文脉梳理、以意逆志 |
三、陈本礼《屈辞精义》中《九歌》研究 |
(一)探析章法、阐扬奥义 |
(二)探赜诗意、时见慧心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晚期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代晚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晚清的社会文化变革与传统学术思想保留 |
二、晚清的楚辞学旧调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道咸时期的学术复古与《九歌》 |
一、刘熙载《艺概》中《九歌》研究 |
(一)“真博必约”的《九歌》研究方法 |
(二)“朴至深远”的《九歌》研究内涵 |
二、俞樾《俞楼杂纂》的复兴古学与《九歌》考辩 |
(一)《读楚辞》中“因文见道”的《九歌》训诂 |
(二)《楚辞人名考》中的《九歌》名物解读 |
三、王闿运《楚辞释》中《九歌》臆注 |
(一)不拘古人、善标新说 |
(二)对《九歌》的政治化阐释 |
(三)求其比附、以释作意 |
小结 |
下编 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
第四章 清末民初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衍变与西学思想东渐 |
二、清末民初的楚辞学新声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同光以降的学术巨变与《九歌》研究 |
一、马其昶《屈赋微》中《九歌》研究 |
(一)“博采众说、折衷去取”的《九歌》评注特征 |
(二)“真知其文、发其指趣”的《九歌》内涵阐释 |
二、刘师培的新学引入与《九歌》研究 |
(一)地理文化视域下《南北文学不同论》中《九歌》探究 |
(二)《楚辞考异》中《九歌》异文阐释 |
三、王国维的西学接受与《九歌》研究 |
(一)南北文化分析与《屈子文学之精神》阐释 |
(二)《宋元戏曲考》中《九歌》之戏剧萌芽论 |
(三)《人间词话》中《九歌》的词体特征联想 |
四、梁启超的近代文艺观与《九歌》研究 |
(一)《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楚辞文献整理与《九歌》涉猎 |
(二)《屈原研究》中楚辞文学观念与《九歌》探寻 |
(三)地缘理论与屈原思想阐析 |
小结 |
第五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近代末至现代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现代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多元化 |
二、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楚辞学开拓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近现代时期的学术演进与《九歌》研究 |
一、闻一多楚辞研究诸作中《九歌》论及 |
(一)对《九歌》考据学运用的字词训解 |
(二)对《九歌》背景阐释的文化综合阐析 |
二、郭沫若的屈原与《九歌》研究 |
(一)屈原研究 |
(二)《九歌》论译 |
三、刘永济的传统治学与《屈赋通笺》中《九歌》研究 |
(一)对《九歌》解题、训诂之审定 |
(二)对《九歌》属性之剖析与情感体悟 |
四、游国恩楚辞学研究中《九歌》论列 |
(一)《楚辞》概观 |
(二)《九歌》诸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傅山书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明末清初之鼎革与变迁 |
二、傅山思想之矛盾与多元 |
三、对傅山书学研究之重新审视 |
第一章 明清递嬗时代之傅山 |
第一节 傅山生平与交游略论 |
一、傅山生平概说 |
二、傅山交游撷论 |
第二节 傅山“经国济世”思想建构 |
一、经世思潮与西学东渐对傅山之启蒙 |
二、直隶孙奇逢北学思想对傅山之激励 |
三、苏南顾炎武经学思想对傅山之促进 |
第三节 傅山之遗民身份 |
一、对明王朝之眷恋及清王朝之拒斥 |
二、傅山与王铎书法之契合与背离 |
第二章 傅山书学思想渊源考论 |
第一节 傅山书学思想与子学摭论 |
一、傅山书学观之“激进”与子学批判意识 |
二、傅山书学观之“支离”与老庄“自然”思想 |
三、傅山书学观之“求变”与《荀子》“如蜕”思想 |
第二节 傅山书学思想与考据学蠡测 |
一、傅山“严谨规范”之用字观与考据学 |
二、傅山“补经证史”之金石观与考据学 |
三、傅山“重篆崇隶”之碑学观与考据学 |
第三节 傅山书学思想与医学略述 |
一、傅山书学观之“无所不临”与“餐采”说 |
二、傅山书学观之“先萌一意”与“气”论 |
第三章 傅山书学思想之“尚奇”观 |
第一节 傅山“尚奇”书学观成因考论 |
一、明末“尚奇”之风的影响作用 |
二、明清甲申之变的强化作用 |
第二节 傅山“尚奇”书学观之“奇异” |
一、楷法篆隶,出新生奇 |
二、杂体兼施,彰显奇异 |
第三节 傅山“尚奇”书学观之“奇正” |
一、“字正体直”,回归古法 |
二、“正极奇生”,“大巧若拙” |
第四章 傅山书学思想之“丑拙”观 |
第一节 傅山“丑拙”书学观成因考论 |
一、以“丑拙”为美之时代风气 |
二、傅山遗民心态下追求“丑拙” |
第二节 傅山“丑拙”书学观之“丑怪” |
一、心向庄子,否定“妍媚” |
二、推崇颜书,反倡“丑怪” |
第三节 傅山“丑拙”书学观之“朴拙” |
一、追溯篆隶,探求“朴拙” |
二、研习隶书,践行“朴拙” |
第五章 傅山书学思想之“天倪”观 |
第一节 傅山“天倪”书学观成因考论 |
一、庄子“天倪”思想之影响 |
二、晚明浪漫主义思潮之驱动 |
第二节 神至而笔至之“天” |
一、专精下苦,自近古人 |
二、勤而引之,即具是倪 |
第三节 笔不至而神至之“天” |
一、野书以行,放荡无绳检 |
二、字中之天,不可有意遇之 |
第六章 傅山书法创作理念审视 |
第一节 篆隶笔意——贯穿主线 |
一、用圆锋香象力,竭诚运腕 |
二、不知篆隶之变,终是俗格 |
第二节 感性发挥——法本无法 |
一、情性之发:无心而作,冀有可观 |
二、丑拙之美 |
(一)溯古求变,标新立异 |
(二)俗物逼面,大违心手 |
第三节 理性思考——技进乎道 |
一、不自正入,不能变出 |
二、志正体直,技道相通 |
余论 |
第一节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之总结 |
一、明清之际的傅山及其书学思想渊源考论 |
二、傅山书学思想之“三观” |
三、傅山书法创作观念审视 |
第二节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之展望 |
一、傅山书学思想生成之多元因素 |
二、傅山书学思想“三观”之再探究 |
三、傅山书法创作理念之深入剖析 |
第三节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之局限 |
一、文献资料的欠缺与期待 |
二、研究方法的单一与改进 |
三、知识结构的充实与更新 |
附录《傅山书学思想研究》文章附图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大气磅礴的通才学者 ——论赵俪生的性情与学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陇上人”的生平与治学 |
第一节 学者生平 |
第二节 学术实践 |
第二章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性格与多变的治学方向 |
第一节 学术路径转换之缘由 |
第二节 关于“专家”与“通人” |
第三节 一位“自由主义”者式的通人 |
第三章 大气而不拘小节:宏阔气质与学术追求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坚定追随者 |
第二节 赵俪生与考据学的交锋 |
第三节 以学经世,关怀现实 |
第四章 理性的浪漫主义者:学者涵养与学术特色 |
第一节 赵俪生的文学实践与哲学探索 |
第二节 历史人物的文学化描写 |
第三节 历史事件的文学化叙述 |
第四节 基于史料的历史想象与历史思想的文学化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王船山家国情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文化渊源与伦理认同:王船山家国情怀的背景 |
第一节 儒家思想中的家国情怀及伦理基础 |
一、何以必要:家国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认同 |
二、何以可能: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
三、何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途径 |
第二节 王船山家国情怀的理论和文化渊源 |
一、明末启蒙思潮中的民本思想 |
二、船山天下思想中的家国观念 |
三、清初体制重构中的家国情怀 |
第二章 亲孝伦常到孤忠爱国:王船山家国情怀的内蕴 |
第一节 孕育——王船山家国情怀的产生缘由 |
一、“天崩地解”:社会动荡局势 |
二、“儒素家风”:家庭成长环境 |
三、“身任天下”:豪杰人格精神 |
第二节 形成——王船山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 |
一、忠孝观:在家尽孝,为国尽忠 |
二、夷夏观:保类卫群,民族复兴 |
三、公私观:尊欲载义,重建正统 |
第三节 落实——王船山家国情怀的实践理论 |
一、基点:齐家先修身 |
二、保障:教家推教国 |
三、旨归:治国平天下 |
第三章 责开生面和古今通义:王船山家国情怀的特质 |
第一节 人己关系:正心立志,以尽人道 |
第二节 人我关系:人欲各得,以崇正义 |
第三节 群己关系:古今通义,以明公私 |
第四章 破块启蒙及淑世精神:王船山家国情怀的议析 |
第一节 王船山家国情怀的价值意义 |
一、促进近代人文主义意识的思想启蒙 |
二、促立世人生以载义的责任担当精神 |
三、促就忧国忧民的民族爱国主义情操 |
第二节 王船山家国情怀的历史局限 |
一、个人利益的被裹挟与充分被尊重相互冲突 |
二、忠孝观念的传统性与初具启蒙性相互纠结 |
三、夷夏之辨的严苛性与天下敞开性相互抵触 |
第三节 王船山家国情怀的当代启示 |
一、家庭层面:尽孝齐家,敦睦家风 |
二、国家层面:理性爱国,铸造国魂 |
三、小结:增进家国共同体道德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研究中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政治与政治伦理 |
二、中国传统政治与政治伦理 |
第二节 顾炎武的生平家世及政治活动 |
第三节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天崩地解”的政治环境 |
二、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阶级的崛起 |
三、经世致用的时代思潮 |
第二章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及哲学基础 |
第一节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一、德治思想 |
二、民本思想 |
第二节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 |
一、“盈天地之间者,气也”的气本论 |
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免”的人性论 |
第三章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合私为公”的民本政治理念 |
一、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天下之权不寄之人臣,而寄之胥吏” |
二、提倡政治人格平等:“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者一也” |
三、扞卫民本政治理念:“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 |
第二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伦理规范 |
一、伦理为本的政治观:“国家”与“天下”之辨 |
二、为君之道:“人主之德,莫大乎下人” |
三、为臣之道:“行己有耻” |
四、为民之道:“以名为利” |
第三节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制度伦理 |
一、臣僚监督:“驳正违失” |
二、地方分权:“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
三、乡村自治:“宗子辅人君之治” |
第四节 “以名为治”的众治政治理想 |
一、“用辟举之法,而并存生儒之制”:人才选拔的理想方法 |
二、“许庶人之议”:庶民参政的合理途径 |
三、“以名为治”:风俗教化的理想模式 |
第四章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定位及其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定位 |
一、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的积极影响 |
二、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 |
第二节 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为当代中国构建耻德为先的伦理道德体系提供借鉴 |
二、为健全国家民主监督体制提供思想资源 |
三、激励当代人传承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顾炎武藏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与目标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目标 |
第一章 顾炎武藏书文化环境 |
第一节 明清之际江南私家藏书风气 |
一、藏书为读 |
二、好古之风 |
三、嗜好抄书 |
四、藏用结合 |
五、开明的藏书理念 |
第二节 家族藏书与顾氏家业 |
一、家族藏书 |
二、顾氏家业 |
第三节 顾炎武与明清学者的藏书交游 |
一、顾炎武与曹溶 |
二、顾炎武与朱彝尊 |
三、顾炎武与孙承泽 |
四、顾炎武与昆山徐氏兄弟 |
五、顾炎武与傅山 |
第二章 顾炎武的藏书活动 |
第一节 顾氏藏书来源 |
一、继承家藏 |
二、手录成帙 |
三、友人代刻 |
四、多方购买 |
五、接受友赠 |
第二节 顾氏藏书理念 |
一、博闻多识的搜求理念 |
二、喜好实学的收藏理念 |
三、藏以致用的藏书理念 |
第三节 顾氏藏书去向 |
第三章 顾炎武的藏书利用 |
第一节 古书辑佚与藏书利用 |
第二节 古书辨伪与藏书利用 |
第三节 古书校勘与藏书利用 |
第四节 图书编纂与藏书利用 |
第四章 顾炎武藏书的文化意蕴 |
第一节 藏书特色 |
第二节 文化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顾炎武藏书活动编年 |
后记 |
(9)傅山与顾炎武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傅山的研究 |
1.3.2 关于顾炎武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历史研究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5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2 傅山与顾炎武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2.1 傅山与顾炎武生平及交往 |
2.2 傅山与顾炎武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2.2.1 家庭渊源 |
2.2.2 教育渊源 |
2.2.3 实学学风思潮 |
2.2.4 经子之学影响 |
2.3 傅山与顾炎武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比较分析 |
3 傅山与顾炎武的教育思想比较 |
3.1 教育对象比较 |
3.2 教育目的比较 |
3.3 治学思想比较 |
3.3.1 为文着述思想比较 |
3.3.2 诗学思想比较 |
3.3.3 书学思想比较 |
3.3.4 学习方法比较 |
3.4 道德教育思想比较 |
3.4.1 傅山的道德教育思想 |
3.4.2 顾炎武的道德教育思想 |
3.4.3 傅山与顾炎武的道德教育思想比较分析 |
4 傅山与顾炎武教育思想的评价及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
4.1 傅山与顾炎武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
4.2 傅山与顾炎武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
4.2.1 要始终坚持爱国教育 |
4.2.2 要认识家庭教育作用 |
4.2.3 要重视学生主体教育 |
4.2.4 要坚决遵守学术道德 |
4.2.5 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
4.3 傅山与顾炎武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论题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 楚辞学研究史的梳理 |
(二) 《楚辞》文献学方面的研究 |
(三) 国内《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
(四) 海外《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
三 研究范围界定 |
四 相关理论、概念介绍及本文研究方法 |
(一) 概念介绍 |
(二) 相关理论及本文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 |
第一章 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汉魏六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一、汉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一、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 |
二、隋唐时期的《楚辞》接受 |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一、宋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二、元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小结 |
第二章 明代《楚辞》传播的地域与传播循环模式 |
第一节 《楚辞》的传播在明代兴盛的原因 |
第二节 明代《楚辞》刊本的刻印地域 |
一、明代《楚辞》刊刻的地域分布 |
二、明代《楚辞》刻本传播地域形态分析 |
第三节 明代《楚辞》传播循环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 |
第一节 阅读《楚辞》的读者类型 |
第二节 皇室成员的《楚辞》阅读 |
一、皇帝阅读 |
二、太子及诸宗室子弟阅读 |
第三节 士人生员读者的《楚辞》阅读 |
一、明代士人生员读者概况 |
二、代表性的士人生员读者 |
第四节 大众读者的《楚辞》阅读 |
一、明代大众读者概况 |
二、代表性的大众读者 |
第五节 李氏朝鲜读者的《楚辞》阅读 |
一、《楚辞》在李氏朝鲜的流传 |
二、代表性的朝鲜《楚辞》读者 |
小结 |
第四章 明代《楚辞》的传播渠道和传播类型 |
第一节 收藏、抄本与借阅——《楚辞》的人际传播 |
一、《楚辞》的收藏与传播 |
二、《楚辞》的抄写、借阅与传播 |
第二节 刊刻与买卖——《楚辞》的商业传播 |
一、明代的官刻 |
二、明代的坊刻及私人刻书 |
第三节 明代的书院讲学——《楚辞》的大众传播 |
小结 |
第五章 明代的《楚辞》接受 |
第一节 程朱道学影响下的《楚辞》接受 |
一、文道合一论下的《楚辞》接受 |
二、台阁派的《楚辞》接受 |
三、道学家的《楚辞》接受 |
第二节 师古说者的《楚辞》接受 |
一、茶陵派的《楚辞》接受 |
二、前七子的《楚辞》接受 |
三、唐宋派的《楚辞》接受 |
四、后七子的《楚辞》接受 |
第三节 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
一、师心说概述 |
二、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
第四节 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
一、东林中人概述 |
二、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
小结 |
第六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特点 |
第一节 文学特点 |
一、楚风的形成 |
二、序跋的广泛使用 |
第二节 学术特点 |
一、个人体悟注解《楚辞》成风 |
二、《楚辞》评点类着作大行其道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读《爱国学者顾炎武》(论文参考文献)
- [1]顾炎武《亭林诗集》研究[D]. 张译丹. 西藏大学, 2021
- [2]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D]. 辛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傅山书学思想研究[D]. 刘瑞鹏.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5]大气磅礴的通才学者 ——论赵俪生的性情与学术[D]. 力思琪. 山东大学, 2020(09)
- [6]王船山家国情怀研究[D]. 刘遥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7]顾炎武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陈伶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顾炎武藏书研究[D]. 袁媛. 苏州大学, 2020(03)
- [9]傅山与顾炎武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D]. 任钰月.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D]. 韩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