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计算机内存发展的一些看法——内存的现状与未来

国外对计算机内存发展的一些看法——内存的现状与未来

一、国外对計算机存储器发展的一些看法——存儲器的現状与未来(论文文献综述)

冒伟,刘景宁,童薇,冯丹,李铮,周文,张双武[1](2015)在《基于相变存储器的存储技术研究综述》文中提出以数据为中心的大数据技术给计算机存储系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基于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器件的内存面临工艺尺寸缩小至2Xnm及以下所带来的系统稳定性、数据可靠性等问题;相变存储器(PCM)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密度高、功耗低、抗辐射干扰等优点,且读写性能接近DRAM,是未来最有可能取代DRAM的非易失存储器,它为存储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文中在归纳相变存储器器件发展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相变存储器在系统级的应用方式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了基于相变存储器的内存技术和外存技术,分析了当前在PCM的寿命、写性能、延迟、功耗等方面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指出了现有方案的优势和面临的缺陷,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该领域在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廖湘科,肖侬[2](2016)在《新型高性能计算系统与技术》文中认为高性能计算技术是信息时代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技术制高点.本文针对未来新型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挑战,从微处理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高性能并行算法与应用等多个核心技术来分析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与挑战,从基础研究的角度阐述我国未来高性能计算系统理论与技术领域需重点开展研究的领域(或科学问题)与相关政策建议.

刘浩然[3](2019)在《基于问题学习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设计》文中指出课堂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就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现象。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低下,教师也失去了上课的激情和动力。《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观察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上也是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低,因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迫切需要改革。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激发课堂活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基于问题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解决真实的问题来进行学习,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探究的关键。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基于问题的学习符合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方向,具有深远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采用文献分析与观察研究的方法,以基于问题学习理论为依据,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探究。论文首先对国外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梳理了基于问题学习的涵义与特征、基于问题学习的分类模型以及问题学习中的“问题”分析。然后以H职业学校为观察对象,分析了H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然后基于问题学习理论,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并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刘伟岩[4](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辛明瑞[5](2006)在《面向空间应用的容错RISC处理器体系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星载计算机使用的微处理器不具备单粒子翻转(SEU,Single Event Upset)的容错能力,导致必须依靠系统级的容错设计达到空间应用的可靠性要求,制约了系统实时性能的提高,难以满足卫星与深空探测技术发展的需要。论文以星载计算机的需求为背景,重点研究应用于空间辐射环境中高性能微处理器的容错体系结构,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微处理器片上容错设计方案,并研究其实现技术,设计实现了两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够容忍单粒子翻转故障的高性能微处理器芯片,并流片成功。论文取得了如下的创新性研究成果:1、全面分析了SEU对微处理器危害的机理,提出了一个体系完整的微处理器片上容错设计方案,并在LSFT32系列微处理器芯片的设计中进行了实验验证。2、提出了一种连续纠错的流水线结构,能够连续检测并纠正寄存器文件中的数据错误,并及时更新寄存器文件。3、提出了一种自主恢复的存储器控制器结构,设计了具有自动回写的存储器控制器,数据错误处理完全不需要处理器的干预。4、提出了一种可控的片上故障注入机制,提供了软件可控的故障模式,有力地支持了容错技术的验证。5、利用0.5μmCMOS工艺抗辐射工艺库和定制存储器,研制了我国第一个辐射加固型32位RISC微处理器芯片LSFT3201(BM3801),主频25MHz,抗辐射总剂量指标达到300krad(Si);在LSFT3201的基础上通过集成浮点处理单元,改进流水线纠错结构和故障注入机制,利用0.18μm常规CMOS工艺,研制成功能容忍单粒子翻转故障的浮点微处理器芯片LSFT3202(BM3802),主频达到175MHz。LSFT32系列容错微处理器的研制成功,对于缓解我国航天领域对国外抗辐射加固微处理器的依赖,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吴章玲,金培权,岳丽华,孟小峰[6](2015)在《基于PCM的大数据存储与管理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数据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由于计算机系统架构的限制,大数据存储与管理在性能、能耗等方面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年来,一种新型存储介质——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凭着其非易失、字节可寻址、读取速度快、低能耗等诸多优点,为计算机存储体系结构和数据管理设计带来了新的技术变革前景,也为大数据存储和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PCM既是一种非易失存储介质,同时又具备了内存的字节可寻址和高速随机访问特性,模糊了主存和外存的界限,有望突破原有的存储体系架构,实现更高性能的存储与数据管理.概述了PCM存储器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目前基于PCM的持久存储技术和基于PCM的主存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PCM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给出了基于PCM的大数据存储与管理研究的若干未来发展方向,从而为构建新型存储架构下的大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牛博文[7](2016)在《信息主权论》文中研究说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加速的全球化浪潮,推动着人类迈向崭新的历史阶段,即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是打破印刷媒介受国家地理边界的限制、实现全球信息高速便捷流通的时代,同时也是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无法忽视、割离的构成要素和资源形式。但信息泄露、信息窃取和信息战等威胁公民和国家信息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这一系列国内信息事故及国际社会中国家间信息冲突,表明维护信息安全和隐私成为世界各国紧迫且棘手的新问题。公民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加剧信息流动的任意、复杂和跨国趋势。国家如何保护公民实现自由地发布和接收信息的同时,维持本国内信息流动的有序,并在国际社会中维护自身信息利益,成为解决国内信息事故及国际社会中国家间信息冲突的关键。相较于解决如何完善基础信息网络、提升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等具体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解释国家为何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本国公民信息权利、维持本国信息空间秩序并维护国家信息利益,国家行使何种权力及权力行使的边界在何处等基础理论问题。具体而言,传统主权理论能否适用于不断涌现的信息问题、主权的覆盖范围可否从一国地理边界扩展至信息空间?(第一章);若存在信息主权,其权力结构如何建立、是否需要通过法律途径予以限制?(第二章);世界各国如何通过法律途径保护公民信息权利、维持本国信息空间秩序并维护国家信息利益?(第三、四章)。引论部分,从问题(现实需求)和意义(理论问题)两个方面,提出研究信息主权问题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无论在一国内抑或在国际上,信息的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之间均存在张力。国家和公民面对高新信息技术的崛起,双方的立场和主张不完全一致。公民主张信息是自由流动的,而国家倾向于对信息进行控制、管理和共享,公民和国家的不同主张在信息空间中被凸显。如何调和信息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之间的张力,成为提出信息主权问题的现实需求。信息成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因此,对信息的开发、控制和利用,成为衡量一国政治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实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指标,信息空间顺势化作各国竞争的新战场。信息技术进步冲击了国家控制信息流动的能力,是否造成传统主权理论的变化,成为研究信息主权问题的理论意义。正文部分以主权与国家分离为前提,共分四章,从应然和实然两方面阐释了信息主权的本质及其法律限制问题。第一章探究信息时代主权理论的新变化。作为一个既重要又相当模糊的法律概念,信息主权的历时性致使其陷入法律界定的理论困境中。通过梳理主权理论的历史流变,可见主权理论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反映出主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在信息空间中,信息并非毫无规则地任意流动,而是在既有的政治结构中有序地跨国界传播。尽管信息技术进步对国家控管信息流动带来了挑战,但它同样充当了信息主权生成的技术基础。由此,主权覆盖的范围由陆地、海洋、领空和底土延伸至信息空间,信息主权顺势诞生并成为调和信息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之间张力的依据。信息主权是与信息相关的主权,其法律界定为维护信息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便于厘清国家、非国家行为体和公民在信息空间中的各自角色。第二章对信息主权权力的内部结构进行考察。这便于约束信息主权变异为信息霸权,实现对信息主权的有效制约。信息主权权力包含硬信息主权(信息控制权和管理权)与软信息主权(信息资源共享权)。三种权力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国家信息主权权力结构的特殊情形。通过对信息控制权、管理权和资源共享权进行平面化和层级化改造,提出信息主权权力的集权结构和制约结构两种典型模式。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对信息的控制、管理与共享均受到信息技术的挑战。在应然层面,信息的自由流动存在于一定范围内,且在一定的秩序中进行。如何解决信息的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之间的矛盾,要求信息主权存在的同时,对信息主权进行法律限制。信息主权权力的制约结构是法治中的权力结构,成为搭建信息主权政治现实和道德追求的桥梁。第三章考察了国内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立法现状,归纳以德国、韩国和中国为例的相对严格的限制模式和以美国、英国和法国为例的相对宽松的限制模式。无论是相对严格的限制模式还是相对宽松的限制模式,均融合了自由价值和秩序价值,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以自由与秩序的良性互动为指导,实现了信息的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之间的平衡。对内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是实现信息主权权力制约结构的必然要求、保护公民信息权利的行为规则及回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规则性诉求。由此,对内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路径包括区分有害信息和违法信息、运用技术手段弥补法律手段的不足,并坚守法律回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准则。第四章考察了在全球信息空间中,国家对外信息法律和政策,包括单边行动、双边和多边协议。单边行动在本质上是国家推行信息霸权的表现形式,而信息霸权是权力集权结构模式下信息主权的变异。对外信息主权法律限制是为了防止信息霸权的形成和推行,维护全球信息空间的秩序和安全。实现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国际路径包括保障对外信息主权的实现、依法构建全球信息空间秩序,并提出依法规范信息资源共享权的运行方向。结论部分集中回答了“信息主权是否存在”、“信息主权权力的内部结构”和“信息主权法律限制如何进行”三个问题。继而得出三方面判断,即主权从陆地、海洋、领空和底土扩展至信息空间;信息主权权力的内部结构是信息控制权、管理权和资源共享权的平等互动关系;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包括对内和对外两种面向。对内,以规制强弱为区分标准,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分为相对严格和相对宽松两种模式。对外,应尊重各国信息主权,依法行使信息资源共享权,抑制信息主权变异为信息霸权。信息主权作为信息时代应运而生的概念,是以主权理论为基石,开放而非封闭、发展而非停滞、相对而非绝对的概念。现代社会,对自由的追求、理性的崇拜和人的关切,要求人从对神超验力量的顶礼膜拜中解放出来,同时应预防国家代替神重新获得超验力量。为应对信息霸权的挑战,抑制信息主权膨胀为一体化、同一化的力量,对信息主权进行法律限制,并将其维系成法治中的公共权力。在理论上,这便于厘清信息主权的归属与行使、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在实践中,为保护公民信息权利、维持本国信息空间秩序、制定全球信息空间治理规则,并建构和平与发展的信息空间秩序等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吴建华[8](2019)在《基于Linux的高速记录回放系统计算机软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雷达技术的高速发展,雷达产生的数据带宽和数据量越来越大,实时分析全部数据难度较大,将大量的高速数据暂存到存储设备上是一种折中的办法。而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则需要将原始的雷达数据输入到其它数据处理系统中,用于系统的验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Linux的高速记录回放系统,能够从多达192路光纤上记录和回放数据,记录回放速度高达10GB/s,存储容量达16TB,性能上满足绝大多数记录回放应用场景的需求。本文首先调研了国内外多种架构的记录回放系统的发展和现状,并分析了不同系统架构的特点。指出了通用化和标准化是未来记录回放系统的发展趋势。并确定了使用基于PCIe总线和计算机的存储架构来搭建硬件平台。其次,本文从实际项目需求出发,详细阐述了整个硬件平台的搭建过程,给出了硬件成品的外观和接口描述。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高速记录回放系统的计算机软件框架,并采用策略和机制分离、分层设计、模块化、参数化以及数据驱动的原则从底层到上层逐步构建整个软件系统。最后,本文采用模块隔离的方法对软件系统中的关键部分进行了验证,给出了详细的测试过程和结果。在功能正确的基础上,对部分软件模块的运行流程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并给出了软件运行的整体效果。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测试表明,该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于筱[9](2020)在《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策略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部在2017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规定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培养途径是教学活动,而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要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导向性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以多元智能理论、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和SOLO分类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初中生心理与学习特点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任务与教学特点为依据,并根据现有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套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了该套策略的有效性,具体策略包括:采用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评价标准的策略、针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进行评价的策略、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的策略、教学与评价同步进行的策略与创设真实适宜评价情境的策略。提出该套策略的目的是通过应用该套策略提升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在本研究进行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教育实验法和教育测量法等等。本研究首先对文献进行分析,界定了本研究所应用的相关概念。其次,制定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价策略。再次,选取实验学校七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与对照班,采用单因素非对等组前后测准实验模式进行实验,在教学实验班应用前述评价策略,对照班不采用该套评价策略,仅进行常规教学评价。最后,对两个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前后测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本研究所提出的教学评价策略是否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中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策略有助于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对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张静[10](2013)在《PCB表观缺陷的自动光学检测理论与技术》文中提出表观缺陷检测技术是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行业提高产品生产力,改进生产工业化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光学缺陷检测技术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目检技术,对采集到的光电图像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完成实际检测,该技术成为PCB表观缺陷检测今后发展的方向。在上世纪末,自动光学检测(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AOI)技术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和推广,我国对PCB表观自动光学检测技术起步较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PCB产品的质量评价和市场竞争力。由于受到表观缺陷检测质量、检测速度等方面因素制约,整体系统仍处在研究和发展阶段。如何降低系统复杂度,增强系统稳定性,降低系统成本,优化缺陷检测和分类方法,提高检出率和分类正确率,成为自动光学检测的研究重点。本文针对PCB表观缺陷AOI系统的设计、缺陷的识别分类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成果及相关研究内容如下所述。(1)对PCB表观缺陷自动光学检测系统技术指标和性能进行分析,将系统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模块,提出针对PCB表观检测的照明、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研究利用空间评价函数调整照明最佳配置,采用明暗域结合的照明方式,配合高速线阵CCD采集图像。对硬件设备进行功能参数匹配以保证运动状态下图像质量清晰稳定。按照检测需求对软件进行模块化的系统设计,采用工位划分的流水处理模式,加入并行编程的设计架构,最终实现智能化的自动光学检测系统。(2)在预处理单元,由于受制作工艺和照明设备的影响产生色彩偏差。分析色彩空间模型,研究CIE-Lab色彩模型中的亮度通道,利用亮度累积直方图计算映射函数去均衡板内的色差;利用照明模型得到亮度变换函数对板间色差进行校正。针对工业检测图像噪声来源的多样性,研究结合形态学的自适应各向异性扩散方程滤波去噪的方法,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系统性能。(3)在图像配准和标准板的制作单元,考虑到PCB定位孔图像出现的部分缺失及图像配准对精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Hough变换和空间数据坐标变换相结合的配准方法,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配准效率及精度,减少了计算时间。本系统首次将描述电气物理性质的Gerber文档引入建标过程,利用正则表达式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解析不同型号电路板对应的Gerber文档,通过形态学和神经网络的算法对解析后的图像进行修正,从而得到精准的PCB标准板,为后续缺陷检测和分类奠定良好的基础。(4)在PCB表观缺陷的特征提取单元,由于受到电路板不同材质及缺陷形成机理的影响,不同物理层上的缺陷区域存在过渡区,提出将分形维数和过渡区理论相结合的局部动态阈值分割方法。该方法结合缺陷的过渡区域信息,利用分形维数对分层后的图像划分不同的子图区域,弥补局部阈值分割方法中子图像大小影响最终分割效果的问题,最终采用动态阈值进行图像分割,提高了缺陷提取的完整性和准确性。(5)在对提取到的表观缺陷进行分类单元,研究了局部二元模式(LBP)和图像颜色特征相结合的纹理算子LBPC,通过卡方公式计算缺陷样本训练集和测试集的特征分类距离,从而完成对缺陷种类的自动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表观缺陷分类准确率得到明显提升,通过与传统自适应神经网络分类算法进行对比,分类正确率提高了12%,达到95.5%,满足了工业生产的需要。(6)在对整个算法系统进行加速阶段,研究利用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Processing Unit,GPU)对设备的实时性效果进行改进,深入分析CUDA的设计模式带来的并行处理优势,研究了利用该技术对PCB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复杂算法的改进。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系统实现了并行处理对表观缺陷图像的预处理、缺陷提取和自动分类算法的加速,大大缩减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时间,对于数据量较大的图片,运算速度能提高近30倍左右。本文通过对PCB表观缺陷自动光学检测技术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表观缺陷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图像处理算法及分类识别方法,并且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单元降低算法系统的复杂度,提高图像处理的执行效率,完成25cm×22cm整板PCB缺陷检测平均时间仅需要3s,大大改善了自动表观检测系统的实时性,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得到验证,目前已成功应用在工业检测领域。

二、国外对計算机存储器发展的一些看法——存儲器的現状与未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对計算机存储器发展的一些看法——存儲器的現状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相变存储器的存储技术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PCM在计算机系统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
    2.1 PCM器件级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2.2 PCM自身的缺陷及其相关研究
        (1)改变写操作的执行过程
        (2)减少写次数或写入数据量
        (3)通过磨损均衡提升寿命
        (4)降低PCM写功耗
    2.3 PCM在系统中的应用层次及引发的变革
3 PCM内存技术研究综述
    3.1 基于PCM的直接内存技术研究
    3.2 基于PCM的混合内存技术研究
4 PCM外存技术研究综述
    4.1 基于PCM的外存技术研究
    4.2 基于PCM的SCM技术研究
5 PCM未来系统级研究方向探讨
    (1)基于PCM的存储系统的组织结构方法研究:
    (2)基于PCM的存储系统的访问方法研究:
    (3)基于PCM的存储系统数据可靠性研究:
    (4)基于PCM的存储系统数据安全性保障研究:
    (5)基于PCM的存储系统软件优化研究:
    (6)基于PCM的真实存储原型系统的研究:
6 结束语

(3)基于问题学习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中职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基于问题学习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基于问题学习的相关理论研究
        二、基于问题的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三、基于问题的学习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观察研究法
第二章 基于问题学习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于问题学习的含义与特征
        一、基于问题学习的含义
        二、基于问题学习的构成
        三、基于问题学习的特征
    第二节 基于问题学习的分类模型
        一、问题结构不良的模型
        二、问题结构良好的模型
    第三节 基于问题学习中的“问题”分析
        一、“问题”的含义
        二、“问题”的特征
        三、“问题”的分类
        四、“问题”的设计
        五、“问题”质量评估
第三章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现状省思
    第一节 课堂教学现状观察
        一、课堂教学观察方案
        二、观察的背景
        三、对课堂教学的观察
        四、观察结果分析
    第二节 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问题意识的缺失
        一、问题意识缺失的表现
        二、问题意识缺失的影响
第四章 基于问题学习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以培养问题意识为主旨,确立教学目标
        一、分析、把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征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有教学目标分析
        三、基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确立教学目标
    第二节 以“问题设计”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
        一、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分析
        二、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转化为问题形式
    第三节 以“问题探究”为导向,设计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
        二、分析问题和学习问题
        三、发现和报告
        四、解决方案演示
        五、整合与评估
    第四节 以“解决问题”为基准,制定评价方案
        一、采取多种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二、注重学生多个层面的学习评价
    第五节 基于问题学习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三、教学问题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的组织
        五、教学评价的实施
第五章 基于问题学习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实施建议
    第一节 实现教师的角色转变
        一、教师从传授者转变成为协助者
        二、教师在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一、制定诊断性的教学策略
        二、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反思与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Sockalingam的问题质量检测量表
附录B 马斯特里赫特-同伴活动评价量表(M-PARS)
附录C 学习动机与策略问卷(MSLQ)
致谢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面向空间应用的容错RISC处理器体系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空间计算机CPU应用现状与系统容错技术
    1.3 国内外辐射加固型微处理器的研究现状与基础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概要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LSFT32系统结构
    2.1 SPARC V8系统结构
        2.1.1 选择SPARC体系结构的原因
        2.1.2 SPARC中的RISC设计思想
        2.1.3 数据格式
        2.1.4 SPARC V8组成
        2.1.5 寄存器组
        2.1.6 指令系统
        2.1.7 陷阱
    2.2 LSFT32系统组成
        2.2.1 处理单元
        2.2.2 片上系统总线
        2.2.3 存储器接口
        2.2.4 嵌入式外设控制器
    2.3 小结
第三章 体系结构的容错策略
    3.1 空间辐射效应及其影响
    3.2 SEU对LSFT32微处理器行为的影响分析
        3.2.1 SEU故障对星载计算机的影响
        3.2.2 SPARC指令集的SEU故障效应分析(FEA)
    3.3 计算机系统容错设计方案
        3.3.1 空间计算机的抗辐射性能保证
        3.3.2 空间计算机的容错设计方法
    3.4 LSFT32微处理器的设计目标与可实现性
        3.4.1 抗辐射加固处理器的常用设计方法
        3.4.2 LSFT32微处理器的设计目标
        3.4.3 LSFT32微处理器的可实现性
        3.4.4 总剂量加固与SEL加固
    3.5 体系结构的SEU组合容错策略
        3.5.1 非容错处理器的单粒子翻转概率
        3.5.2 常用的数据校验码
        3.5.3 寄存器的冗余设计
        3.5.4 寄存器文件的容错设计策略
        3.5.5 Cache的容错设计策略
        3.5.6 LSFT3202数据故障概率预计
    3.6 小结
第四章 整数单元容错流水线结构
    4.1 LSFT32整数处理单元IU(Integrate Unit)
        4.1.1 流水级划分
        4.1.2 LSFT32 IU的体系结构
        4.1.4 寄存器文件
        4.1.5 操作数的获取与数据写回
    4.2 直接纠错流水线结构
        4.2.1 EDAC的插入方式
        4.2.2 在LSFT3201中的实现
        4.2.3 陷阱处理程序的考虑
    4.3 同步纠错流水线结构
        4.3.1 同步纠检错结构
        4.3.2 在LSFT3202处理器中的实现
        4.3.3 同步纠错流水线结构性能分析
    4.4 连续纠错流水线结构
        4.4.1 对同步纠错流水线结构的改进
        4.4.2 结果与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存储系统的容错结构研究
    5.1 概述
    5.2 LSFT32的存储系统构成
    5.3 CACHE控制器的容错设计
        5.3.1 Cache映像方式与命中机制
        5.3.2 Cache-AHB总线接口单元
        5.3.3 指令Cache设计
        5.3.4 数据Cache设计
        5.3.5 基于分组校验的Cache数据重载
    5.4 自主恢复存储器控制器
        5.4.1 存储总线宽度确定
        5.4.2 存储器配置寄存器
        5.4.3 控制状态机的设计
        5.4.4 存储器控制器数据通路
        5.4.5 存储器区域保护
        5.4.6 EDAC结构
        5.4.7 自动恢复机制
        5.4.8 结果与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片上可控故障注入机制
    6.1 容错设计的验证方法
    6.2 硬件故障注入机理
        6.2.1 单粒子事件故障模型
        6.2.2 单粒子故障注入器构成
    6.3 单粒子效应故障注入实现原理
        6.3.1 硬件故障注入系统级实现
        6.3.2 嵌入式硬件故障注入实现
    6.4 LSFT32单粒子故障注入的实现
        6.4.1 LSFT32嵌入式故障注入结构
        6.4.2 故障注入控制/监视寄存器
        6.4.3 LSFT32嵌入式故障监视器
    6.5 LSFT32嵌入式单粒子故障注入软件考虑
        6.5.1 故障注入原语
        6.5.2 LSFT32故障注入测试系统组成
        6.5.3 LSFT32故障注入测试系统软件
    6.6 小结
第七章 LSFT32微处理器芯片设计与应用
    7.1 LSFT3201微处理器的芯片设计、流片及结果
        7.1.1 设计流程
        7.1.2 定制单元
        7.1.3 实现结果
        7.1.4 测试、验证与实验
    7.2 LSFT3202微处理器的芯片设计、流片及结果
        7.2.1 设计流程
        7.2.2 LSFT3202的实现结果
        7.2.3 可靠性设计保障
        7.2.4 测试、验证与实验
    7.3 与国外抗辐射处理器的性能对比
    7.4 LSFT3201及LSFT3202的工程应用
    7.5 LSFT32微处理器设计技术应用
        7.5.1 构建国产化星载计算机设计平台
        7.5.2 构建SOC设计平台
    7.6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8.2 论文工作的后续设想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工作
参考文献

(6)基于PCM的大数据存储与管理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PCM存储器
2 PCM持久存储技术
    2.1 基于PCM的外存持久存储技术
        1)基于PCM的外存文件系统
        2)空间管理
    2.2 基于PCM的主存持久存储技术
        1)基于PCM的主存文件系统
        2)基于PCM的软件系统
    2.3 PCM持久存储技术小结
3 基于PCM的主存系统
    3.1 PCM替代DRAM
        1)磨损均衡
        2)减少PCM写操作
    3.2 PCM与DRAM同级混合主存
        3.2.1 数据冷热划分
        1)CLOCK-DWF
        2)RaPP
        3)APG
        3.2.2 数据读写倾向性划分
        1)LRU-WPAM
        2)MHR-LRU
        3)APP-LRU
        3.2.3 实验对比
        3.2.4 PCM与DRAM同级混合主存小结
    3.3 DRAM作为PCM缓冲
    3.4 基于PCM的主存系统小结
4 PCM应用研究
    4.1 PCM在混合存储设备中的应用
    4.2 PCM在传统DBMS中的应用
    4.3 PCM在实时与并行系统中的应用
    4.4 PCM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5 未来研究展望
    5.1 基于PCM的大数据文件系统
    5.2 基于PCM的主存系统
        1)编址模式与地址映射方法
        2)空间管理
        3)数据划分
        4)数据存储组织
    5.3 基于PCM的大数据管理系统
        1)基于PCM的数据存储管理
        2)基于PCM的数据缓存管理
        3)基于PCM的大数据索引与查询处理
        4)基于PCM的事务处理与优化
6 结束语

(7)信息主权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信息时代的主权问题
    第一节 主权理论的历史流变
        一、前现代主权理论的起源
        二、现代主权理论的发展
        三、后现代主权理论的反思
    第二节 信息技术对主权的挑战
        一、信息技术影响一国忠诚度市场
        二、信息技术提供干涉他国政治进程的技术条件
    第三节 信息主权存在的可行性
        一、信息主权生成的技术支撑
        二、信息主权:调和信息的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的张力
        三、信息主权的概念及特征
    小结
第二章 信息主权权力结构考察
    第一节 制约信息主权的理论尝试
        一、自然法理论:将主权置于应然规范的权威下
        二、市民社会理论:以社会权威制约主权的肆意膨胀
        三、主权与治权的分离理论:假设的更高权力主体
        四、权力结构及其合理性:对权力的有效限制途径
    第二节 信息主权权力及其相互关系
        一、信息成为一种权力来源
        二、信息主权权力:信息控制权、管理权与资源共享权
        三、信息控制权、管理权与资源共享权的平等互动关系
    第三节 信息主权权力的两种结构模式
        一、信息主权权力的集权结构模式
        二、信息主权权力的制约结构模式
    第四节 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必要性
        一、信息主权的政治现实
        二、信息主权的道德理想
        三、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
    小结
第三章 对内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
    第一节 对内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现状
        一、“强信息规制、弱信息自由”模式——以德国、韩国和中国为例
        二、“规制与自由并重”模式——以美国、英国和法国为例
        三、自由与秩序:两种法律限制模式的价值博弈
    第二节 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国内依据
        一、实现信息主权权力制约结构的必然要求
        二、国家保障公民信息权利的行为规则
        三、法律回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规则性诉求
    第三节 实现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国内路径
        一、法律介入信息空间的边界:区分有害信息和违法信息
        二、法律手段与技术手段并举
        三、法律回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准则
    小结
第四章 对外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
    第一节 对外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现状
        一、国家推行单边对外信息政策和行动
        二、与信息相关的双边、多边协议和国际决议
    第二节 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国际依据
        一、抑制信息主权在国际信息空间中的变异
        二、推行信息霸权的本质及根源
        三、维护全球信息安全的需求
    第三节 实现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国际路径
        一、保障权力制约结构模式下信息主权的自然延伸
        二、依法构建全球信息空间的良好秩序
        三、依法规范信息资源共享权的运行方向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基于Linux的高速记录回放系统计算机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常见存储系统方案的特点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高速记录回放系统的需求和硬件方案
    2.1 系统需求和指标
        2.1.1 系统的功能需求
        2.1.2 系统的性能指标
        2.1.3 系统的结构和供电要求
    2.2 硬件整体方案设计和实现
        2.2.1 硬件系统的构成、工作过程和架构优势
        2.2.2 主板和CPU选型
        2.2.3 存储模块选型
        2.2.4 光纤数据收发模块的设计
        2.2.5 PCIe转接卡
        2.2.6 高速记录回放系统的外观描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记录回放系统软件方案的设计和实现
    3.1 记录回放系统计算机软件的框架和运行流程
    3.2 PCIe总线简介和驱动层的实现
        3.2.1 PCIe总线简介
        3.2.2 驱动程序框架
        3.2.3 驱动程序自定义的数据结构
        3.2.4 注册驱动程序
        3.2.5 探测硬件设备
        3.2.6 打开硬件设备
        3.2.7 创建设备
        3.2.8 对硬件设备读写的实现
        3.2.9 驱动程序的编译和安装
    3.3 机制层的实现
        3.3.1 DDR读写模块
        3.3.2 BAR读写模块
        3.3.3 用户中断模块
        3.3.4 数据分析模块
        3.3.5 硬盘读写模块
    3.4 计算机和光纤数据收发模块的数据同步和命令交互过程
        3.4.1 记录过程的数据同步和命令交互
        3.4.2 回放过程的数据同步和命令交互
    3.5 策略层和控制层的实现
        3.5.1 记录模块
        3.5.2 回放模块
        3.5.3 数据提取模块
        3.5.4 用户界面模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记录回放系统软件的测试、优化和运行效果
    4.1 驱动程序的测试和优化
        4.1.1 DDR读写测试
        4.1.2 用户BAR空间的测试
        4.1.3 控制BAR空间的测试
        4.1.4 用户中断测试
        4.1.5 驱动程序的用户中断优化
    4.2 硬盘读写性能的测试和优化
        4.2.1 读写性能测试
        4.2.2 禁用读写缓存区
        4.2.3 使用异步IO引擎
        4.2.4 确定达到最大读写性能时的数据块大小
    4.3 软件的运行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策略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2.1.2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与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策略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多元智能理论
        2.2.2 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
        2.2.3 SOLO分类评价理论
第三章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策略的制定
    3.1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策略的制定依据
        3.1.1 新课标对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内涵、构成与水平划分的规定
        3.1.2 新课标所提出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建议
        3.1.3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与信息技术学习特点
        3.1.4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任务与教学特点
        3.1.5 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3.2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价原则
    3.3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策略
        3.3.1 采用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评价标准的策略
        3.3.2 针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进行评价的策略
        3.3.3 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的策略
        3.3.4 教学与评价同步进行的策略
        3.3.5 创设真实适宜评价情境的策略
第四章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策略的教学应用实验
    4.1 实验的设计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对象
        4.1.3 实验教材
        4.1.4 实验变量与实验假设
        4.1.5 实验测量工具
        4.1.6 实验模式与实验流程设计
    4.2 教学实验的实施
        4.2.1 前测
        4.2.2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价策略的教学应用
        4.2.3 后测
第五章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结果讨论
    5.1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
        5.1.1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5.1.2 实验前测数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5.1.3 实验后测数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5.2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作品成绩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5.3 实验班与对照班期末测试成绩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5.3.1 期末笔试得分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5.3.2 期末上机测试得分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5.4 实验结果讨论与实验结论
        5.4.1 实验结果讨论
        5.4.2 实验结论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工作总结
        6.1.3 教学经验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10)PCB表观缺陷的自动光学检测理论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表观缺陷检测的发展概况
        1.2.1 传统表观缺陷检测方法
        1.2.1.1 人工检测方法
        1.2.1.2 电气检测方法
        1.2.1.3 红外检测方法
        1.2.1.4 激光扫描检测方法
        1.2.2 现代表观缺陷检测方法
        1.2.2.1 自动光学检测
        1.2.2.2 自动 X 射线检测
        1.2.3 机器视觉表观缺陷检测方法
        1.2.4 表观缺陷检测国内外现状
        1.2.4.1 国外及台湾地区发展现状
        1.2.4.2 国内发展现状
    1.3 表观缺陷检测的技术分析
        1.3.1 表观缺陷检测中的照明设计
        1.3.2 表观缺陷检测中的机器视觉
        1.3.2.1 图像预处理
        1.3.2.2 图像匹配
        1.3.2.3 图像特征提取
        1.3.2.4 图像分类及识别
        1.3.3 表观缺陷检测中的实时处理
    1.4 表观缺陷检测面临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PCB 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及关键问题
    2.1 引言
    2.2 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功能分析和结构方案
        2.2.1 系统功能分析
        2.2.2 系统总体方案
        2.2.3 系统技术指标
        2.2.4 测量性能评估理论
        2.2.4.1 稳定性
        2.2.4.2 重复性
        2.2.4.3 线性
    2.3 各子系统及关键技术
        2.3.1 检测系统成像方案设计
        2.3.1.1 光源照明
        2.3.1.2 照明质量分析
        2.3.2 检测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2.3.2.1 图像传感器的配置
        2.3.2.2 线阵扫描的运动控制
    2.4 检测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2.4.1 图像处理模块
        2.4.2 系统服务器模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CB 表观检测预处理算法的理论与技术
    3.1 引言
    3.2 基于三色彩空间模型的色差校正
        3.2.1 色彩空间的原理
        3.2.1.1 RGB 彩色空间
        3.2.1.2 HSV 彩色空间
        3.2.1.3 CIE-Lab 彩色空间
        3.2.2 PCB 光电图像的色差校正
        3.2.2.1 亮度变换校正
        3.2.2.2 亮度直方图校正
        3.2.2.3 亮度变换与亮度直方图相结合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3.1 PCB 板间校正
        3.2.3.2 PCB 板内校正
    3.3 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预处理
        3.3.1 偏微分方程的主要模型及分类
        3.3.1.1 热方程扩散模型
        3.3.1.2 P-M 非线性扩散模型
        3.3.1.3 张量扩散方程模型
        3.3.2 基于异质扩散的图像噪声抑制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3.1 实验结果
        3.3.3.2 分析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CB 表观检测图像配准与建标技术
    4.1 引言
    4.2 图像配准
        4.2.1 改进的随机 Hough 变换
        4.2.2 改进的仿射理论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GERBER 文件解析
        4.3.1 Gerber 概述
        4.3.2 Gerber 文件解析
        4.3.2.1 正则表达式
        4.3.2.2 词法语法分析设计
        4.3.2.3 语法分析方法及设计
        4.3.2.4 Gerber 解析流程
    4.4 内建标准板的修正
        4.4.1 基于形态学对标准板的修正
        4.4.1.1 形态学原理
        4.4.1.2 基于形态学的修正
        4.4.2 基于神经网络对标准板的修正
        4.4.2.1 神经网络的构建
        4.4.2.2 基于神经网络的修正
        4.4.3 实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4.4.3.1 实验结果
        4.4.3.2 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CB 表观检测图像特征提取算法理论与技术
    5.1 引言
    5.2 PCB 表观图像特征提取
        5.2.1 过渡区理论
        5.2.1.1 过渡区理论基础
        5.2.1.2 最大类间类内距离比准则
        5.2.2 分形维数理论
        5.2.2.1 分形理论基础
        5.2.2.2 PCB 表观缺陷轮廓的分形特征
        5.2.3 PCB 表观缺陷提取方法
        5.2.3.1 局部阈值分割
        5.2.3.2 最小分割误差的阈值估计原理
        5.2.3.3 主分量分析的动态阈值缺陷检测
        5.2.3.4 过渡区与分形维数相结合
        5.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CB 表观检测分类识别算法理论与技术
    6.1 引言
    6.2 典型缺陷分析
    6.3 基于 LBPC 的分类方法
        6.3.1 局部二元模式
        6.3.1.1 LBP 的定义
        6.3.1.2 LBP 的特点
        6.3.1.3 LBP 无参数分类原则
        6.3.2 基于颜色的分类识别
        6.3.3 基于 LBPC 的分类识别
        6.3.4 实验结果及精度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PCB 自动光学检测并行处理算法理论与技术
    7.1 引言
    7.2 基于 GPU 的并行加速处理
        7.2.1 系统硬件架构及编程模型
        7.2.1.1 通用并行计算构架
        7.2.1.2 主机和设备的数据传输
        7.2.1.3 设备存储器访问
        7.2.2 CUDA 编程模型的概念
        7.2.2.1 CUDA 架构的编程模型
        7.2.2.2 CUDA 架构的存储模型
        7.2.2.3 CUDA 架构的执行模型
        7.2.2.4 CUDA 优化
    7.3 并行处理系统评价参数
        7.3.1 并行算法运行时间
        7.3.2 加速比和效率
        7.3.3 可扩展性分析
    7.4 缺陷检测中并行处理的实现方案
        7.4.1 缺陷检测中的分形处理
        7.4.2 缺陷识别中的连通区域标记
        7.4.3 缺陷识别中的 LBPC 分类识别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及展望
    8.1 本文研究结论
    8.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国外对計算机存储器发展的一些看法——存儲器的現状与未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相变存储器的存储技术研究综述[J]. 冒伟,刘景宁,童薇,冯丹,李铮,周文,张双武. 计算机学报, 2015(05)
  • [2]新型高性能计算系统与技术[J]. 廖湘科,肖侬.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6(09)
  • [3]基于问题学习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设计[D]. 刘浩然.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5]面向空间应用的容错RISC处理器体系结构研究[D]. 辛明瑞. 西北工业大学, 2006(03)
  • [6]基于PCM的大数据存储与管理研究综述[J]. 吴章玲,金培权,岳丽华,孟小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5(02)
  • [7]信息主权论[D]. 牛博文. 西南政法大学, 2016(02)
  • [8]基于Linux的高速记录回放系统计算机软件设计[D]. 吴建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9]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策略及其应用研究[D]. 于筱.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PCB表观缺陷的自动光学检测理论与技术[D]. 张静.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国外对计算机内存发展的一些看法——内存的现状与未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