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卫濮结合部沙四段天然气滚动目标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朱蕾[1](2018)在《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文留与濮城结合部构造复杂断块进行了精细研究,其整体构造主要受文西、卫东以及濮南等三条区域性的大断裂控制,这些大断裂使得该断块区域地质十分复杂,同时断块内发育一系列次生与伴生的小断层,使其断层复杂化,因此存在着地质认识不够深入,进而油水井注采对应关系认识不清等问题。在对该区域钻遇井资料精细对比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地震综合解释技术、HDT测井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等研究方法对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建立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断层的解释模式,并分析研究了卫西、文西、卫东、文90、文213、文127等II、III级断裂系统的空间展布特征、构造交接关系和构造样式类型,同时还开展了复杂断块带内部小断层的精细刻画和储层展布研究,并取得了新认识。基于该复杂断块区的构造解释模式和低序级断层的精细刻画的研究成果,系统地理顺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的构造,以及局部断块如文90南块、濮85西块、濮85南块、濮153东块等构造精细研究。该研究成果,为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进一步挖潜和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地质支持。在濮153东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滚动评价,并部署实施了滚动勘探井1口,新增地质储量23.25万吨,新增天然气储量2.43亿方,实现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勘探突破性进展。据此研究结果表明,该复杂断块区断层描述较合理,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同时对同类型复杂断块区断层分布规律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针对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区域进行剩余油挖潜,同时在开采方式、开发层系划分、开发井网和井距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出相应油藏开发方案并应用于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区块,取得了明显地开发效果。
信凤龙[2](2018)在《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油气形成及分布理论为指导,系统归纳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的特征,并通过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剖析油气不均一分布主控因素,建立了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东濮凹陷不同区带、不同层系油气富集程度差异性明显,总体上具有“北富南贫、纵向富集层系集中”的特征。平面上,油气主要富集于凹陷北部的中央隆起带和西部斜坡带;纵向上,集中富集于沙二段和沙三段,与渤海湾盆地其它凹陷油气多层系分布特征具有显着差异。中浅层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深层主要以非构造油气藏为主。原油物性整体上随深度增加逐渐变好,但在盐岩发育区的物性变化区间较大。研究区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具有差异,油型气主要分布在沙三中、下亚段,平面上富集于生烃洼陷附近,且靠近生烃中心地区为干酪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近洼斜坡带为原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煤成气主要富集于北部文留地区沙四段,南部的马厂、白庙地区;混合气主要分布于气源断裂沟通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区域,具有多层系富集特征。东濮凹陷北部洼陷烃源岩生烃条件远远好于南部洼陷,洼陷生烃条件的差异从根本上控制了油气“北富南贫”的格局;北部地区发育五套盐岩,极好的封盖条件控制了油气纵向富集层位,使油气集中分布在沙一盐之下的沙二段和沙三段;构造背景和输导体系控制油气运移方向,是油气在不同构造带差异性聚集的关键。不同母质类型烃源岩的供烃、断层的输导和膏盐、泥岩盖层的配置条件控制了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分布差异。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沙三中、下亚段烃源岩分别是煤成气和油型气生成的物质基础,成藏期气源断层的活动为煤成气向上部层系运移提供了条件,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断盖配置关系造成了油型气、煤成气和混合气富集层位的差异。温压条件控制了烃源岩与早期油藏所经历的热演化程度以及油气在不同运聚方式下的相态演化。随着埋深增加、温压升高,洼陷中心干酪根裂解成气,近洼斜坡的早期原油易于发生原油裂解和气侵富化;油气在向构造高部位运移过程中,随着埋深变浅、温压减小,油溶天然气出溶形成气藏或伴有气顶的油气藏。依据东濮凹陷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结合封盖条件、供烃层系、运移方式的差异,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划分为两种模式: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陈湘飞[3](2017)在《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文中指出东濮凹陷北部膏盐岩发育,目前探明油气储量主要集中在北部含盐区,膏盐岩对含盐层系烃源岩性质、生烃特征、油气成藏及对油气的后生改造影响研究薄弱。本论文在GC-MS等常规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单体烃碳同位素等非常规分析技术,综合地质研究,探讨了区内沙三段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与成藏效应。结果表明,膏盐岩的发育显着影响烃源岩的性质及其生烃过程。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及类型均好于无盐层段,但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其中,深灰色、褐色等暗色页岩有机质丰度一般大于1.5%,有机质类型以II1型和I型为主,是区内主要的优质烃源岩。膏盐岩影响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进程,当膏盐层厚度为50 m时,主要扩大了生油窗的范围;随着盐岩厚度的增加,不仅能扩大生油窗范围,同时也能扩大生湿气范围;当膏盐岩厚度达到一定值时(约400 m),生油窗范围开始减小,此时主要扩大了生烃高峰期间湿气的深度范围。膏盐岩对烃源岩生烃过程的影响是基于其较高的热导率属性,通过影响地温场而实现。综合地质、地化研究,本文建立了文留地区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成烃演化模式。膏盐岩显着影响文留地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及相关原油的化学组成与分布,膏盐岩相关原油中含硫化合物含量(4.07%10.50%)明显高于淡水原油(一般小于4.00%);利用高分辨率质谱(ESI FT-ICR MS)首次检测到文留地区原油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硫化合物(S1、S2、N1S1、O1S1、N1O1S1、O1S2、O2S2等),其中以S1类化合物为主,其次为O1S1类化合物,S1类化合物的分布受控于成熟度等多种因素。盐湖相烃源岩及相关原油中有机硫的富集主要缘于盐湖沉积环境及成岩阶段早期硫酸盐还原菌活动。观察到研究区烃源岩及原油具有植烷优势、nC37与nC38异常高、伽玛蜡烷富集、升藿烷翘尾等典型盐湖相特征;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一般呈斜直线型分布。利用GC-MS、ESI FT-ICR MS首次检测到研究区含膏盐岩层系油气藏中有机硫化合物的异常,发现濮深18井区深层油气藏原油中较高丰度的芳香硫(8.95%10.50%)、检测到DBE=38的低热稳定性S1化合物,高成熟油气中此类化合物的检出,反映该油气藏目前和/或地史过程中发生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综合调查表明,文留地区膏盐岩还显着影响该区油气分布、储层质量、油气藏温压环境、地层水、油气运移等诸多方面。文留地区含膏盐岩层系上述显着的成烃与成藏效应,对揭示该区油气成因与成藏机理及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罗霄[4](2017)在《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认为前梨园洼陷是东濮凹陷最早接受沉积的洼陷,洼陷中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分布广泛,主要发育有两套烃源岩。这些烃源岩在沉积特征及岩相组合上具有沉积特征复杂、沉积相变化快、岩相组合多样的特点。纵向上在Es1、Es32和Es34等层系发育三套稳定分布的盐岩。洼陷由于具有埋藏较深、储层类型复杂、岩性圈闭类型多样等特点,因而勘探难度大,目前尚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纵观整个洼陷,已在其周边发现了丰富的油气显示,并有部分井获得了商业油气流和低产油气流,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储量一直无法升级,勘探难以取得更大的进展。本文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开展了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烃源岩成烃条件、储层发育条件、油气成藏条件等方面的研究。明确了烃源岩岩性、展布等特征,落实了储层沉积、成岩等方面的认识,并对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探讨。通过开展以上研究,我们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前梨园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厚度较大,且基本均已进入生油窗-生油高峰期,具有较大生烃潜力;但由于盐岩层的存在及普遍发育的异常高压作用,对烃源岩的热演化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2)前梨园洼陷古近系发育三大套沉积体系,离物源物近,砂体发育良好,厚度较大,在平面上连片分布;储层成岩作用较强,次生孔隙较为发育,储层物性得到大大改善。(3)前梨园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广泛分布的盐岩为油气的有利保存提供了重要保障。(4)前梨园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气主要输导通道类型为连通砂体和断裂以及二者的组合,油气运移和聚集特征与研究区普遍发育的异常高压带和流体封存箱有关,“封存箱”各自独立,分异明显,属于东濮凹陷的特有模式,整体开发难度大。(5)明确了前梨园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条件及主要成藏类型,并优选了有利勘探目标区,为下一步勘探提供借鉴。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认识前梨园洼陷油气成藏条件、成藏规律和勘探的潜力,为探索陆相盆地洼陷区油气勘探提供新思路和勘探对策。
广州市人民政府[5](2016)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文中提出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2016]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已经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6年3月16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第一节过去五年发展成就第二节认识新常态新特征第三节把握新机遇新挑战第四节精准发力重点突破
冯红霞[6](2010)在《文卫地区三叠系油藏评价研究与实施效果》文中提出文卫地区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的北部,紧邻东濮凹陷的两大生油洼陷(海通集和濮卫生油次洼),内部发育的卫东、卫西两大断裂体系,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该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具有较高的油气富集程度。文卫地区的三叠系为一套红色砂泥岩沉积。近年来,明48、明61、明66、明123等四口井试获低产油流,表明三叠系储层也是文卫地区一套重要的含油层系。为进一步发挥进入中高含水期油田的资源潜能,为油田稳产上产寻找接替资源,本文紧紧围绕油藏评价研究这个主线,开展了精细的地层、构造、储层特征、油气富集规律、中生界三叠系砂岩裂缝油藏的滚动勘探开发部署研究,应用了六项关键技术:①精细地层研究技术;②构造精细解释技术;③裂缝识别技术;④油层识别技术;⑤成藏分析技术;⑥油藏评价部署技术。解决了五个问题:①中生界高阻红层的划分对比问题;②中生界高阻红层的构造描述问题;③高阻红层的成藏规律问题;④砂岩裂缝的识别问题;⑤中生界三叠系砂岩裂缝油藏的评价部署问题。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区复杂地质特点的油藏评价技术,研究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必将对文卫地区,乃至东濮凹陷和渤海湾地区油藏评价将起到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孙波[7](2010)在《东濮凹陷北部地区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东濮凹陷北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成藏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在重点研究该区温压场空间展布特征以及膏盐岩对于温压场的影响作用机制、程度的基础上,进行成藏动力系统的划分与特征描述,恢复成藏期,分析其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通过声波时差法结合实测压力数据分析了现今压力场的分布,利用系统测温数据明确了现今地温场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包裹体测温和盆地模拟方法恢复了古温压场。现今温压场在平面上的分布与研究区构造格局相对应,地层压力在纵向上可分为正常压力带、超压带、超高压带,膏盐岩的热传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温场的分布。本区异常压力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欠压实作用,膏盐岩对于异常压力的形成和封存作用,断层的侧向封堵和垂向排泄作用,生烃作用等,不同地区异常压力主控因素有所差异。古压力在沙一段沉积期之前为超压积累阶段,至沙一段沉积末达到最大值,东营组沉积期为超压释放阶段,东营期后至今为超压重新积累阶段,古地温也有“增加-降低-增加”的演变趋势。现今各层系的油气主要聚集在剩余压力低值区和地温梯度高值区。在地层压力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沉积、膏盐岩分布规律的研究,以及油源和各地区石油地质特征等,在平面上将研究区划分为九个系统,并对各个系统的石油地质特征进行描述。利用流体包裹体恢复沙三段的成藏流体充注时间为东营组沉积末期。结合本区盐岩空间展布,划分三种成藏模式:盐上混源开放型、盐间混源封闭型和盐下自源封闭型。
石宁[8](2009)在《盐家—永安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期次精细划分》文中提出盐家—永安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油藏沿陈南大断层的古断剥面,发育于盐16、盐18古冲沟前方,呈裙带状分布。由于研究区砂砾岩体是在山高、坡陡、水深的沉积环境中快速堆积的产物,因此该地区沉积体系复杂,缺乏生物化石及稳定的、可全区有效追踪对比的泥岩隔层。传统的生物化石结合岩—电关系进行地层划分的方法,难以适用于该地区砂砾岩体沉积期次的划分和对比。前人对于沙四上亚段砂砾岩的沉积期次只划分到中期旋回,开发单元厚度太大,远远不能满足开发和储量上报的要求;同时目前对研究区砂砾岩油藏的沉积模式、沉积相(微相)的研究程度较低。砂砾岩体沉积期次的精细划分、对比以及沉积特征研究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砂砾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的瓶颈之一。本文在充分吸收、消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石油地质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学等理论和方法,利用钻井、岩心、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分析化验资料,精细划分、对比了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的沉积期次,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进一步探讨了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砂体展布和沉积相(微相)特征,最终建立了研究区独特的沉积模式。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解决相同类型大套复杂砂砾岩体的期次划分及沉积相(微相)展布特征等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为油田砂砾岩油藏勘探开发及探明储量上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针对沙四上亚段砂砾岩储层的地质特点,充分利用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垂向分辨率高的特点,对研究区较为丰富的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刻度及对比分析,建立了成像测井模式与岩心相之间的对应关系。总结出各类岩性砂砾岩储层的成像测井响应特征,以及各种层理、鲍马层序、浊流沉积序列等沉积特征的识别标志。将岩心、成像测井与常规测井的层序界面识别标志有机结合,对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进行了沉积期次精细划分。盐22、永920块沙四上亚段分别划分了3个中期旋回,进一步分别划分了11个、10个短期旋回。每个中期旋回均为向上变深的半旋回,共同叠加构成了沙四上亚段的向上变深的长期旋回,反映了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随着湖盆的不断扩张,水体逐渐加深,可容纳空间逐渐增大,沉积物退积的过程。通过对取心井单井相分析,以及沉积相(微相)和砂体展布规律研究,认为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洪水期大量的碎屑物质由北部物源陈家庄凸起,经盐16、盐18古冲沟注入湖水,由于坡陡水深,在较低的断阶处及以下的斜坡上,分别形成盐22、永920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沉积体系。在扇体沉积的同时由于物源沉积物的继续增多、地形坡度大,盐22近岸水下扇中部分沉积物受重力作用发生滑塌向东南部较深水处的断槽快速推进,形成盐222块的重力流水道沉积体系。盐22、永920近岸水下扇的分布分别与盐16、盐18两大古冲沟具有明显的沟扇对应关系。在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随着湖盆的不断扩大,扇体主体部位沿陡坡向上呈后退式序列,形成有限后退型近岸水下扇沉积模式。而盐222重力流水道沉积在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的控制下分布于扇前方或侧翼较深水部位,形成重力流水道沉积模式。
石宁,张金亮[9](2009)在《文卫濮结合部沙二下亚段滚动勘探目标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文卫濮结合部沙二下亚段潜在油气资源量大,而探明程度相对较低的地质特点,对目标区进行了整体构造格局、局部构造特征、砂体和储层物性展布状况,以及油气聚集成藏条件的研究。认为研究区为反向屋脊式半背斜断块圈闭,是非常有利的油气成藏单元;沙二下亚段储层在构造高部位十分发育且物性较好;柳屯凹陷和马寨次洼沙三、沙四段生成的油气沿文西断层向上运移到沙二下亚段储集层,沙一段及沙二上亚段稳定发育的大套泥岩是封盖能力很强的盖层,从而形成了下生、中储、上盖的成藏组合。根据研究成果指出了多个有利勘探目标,为下一步沙二下亚段滚动勘探提供了建议。
何建国[10](2008)在《东濮凹陷古近系沙三段与沙四段地层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地层划分对比的一致性、层位的统一是石油地质研究工作的基础和保障,由于东濮凹陷地层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难以从宏观上整体研究东濮凹陷沉积、构造演化及油气运聚成藏规律,并取得符合客观规律的综合石油地质模型,也给高成熟勘探区勘探开发一体化部署及生产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前人在地层划分对比与统层研究所做的大量工作、所取得的认识及成果,为今后重新开展这项工作建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东濮凹陷是复杂断块含油气区,岩性、岩相横向变化大,并为当时的各项地质资料条件所限,在地层划分、对比上还有一些问题、矛盾尚未解决,特别是沙三段与沙四段的界限划分、东濮凹陷南北地区的沙三段内部的对比关系及勘探开发地层划分对比方案的归一化等。针对矛盾较多的沙三、沙四地层对比难点进行攻关,解决了砂组对应关系,选择在沙三下—沙四上取芯井12口进行古生物鉴定分析,依据古生物组合的面貌,参考渤海湾盆地其它油气区化石组合特征,分别从古生物演化、岩电性特征、凹陷演化及地震相位反射特征这四方面对界限划分进行论述。结论:文留、胡状集、马寨地区低阻红层之上的一套连续沉积的盐岩段顶界处的稳定泥页岩段,作为沙三段与沙四段的分界处。这次开展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沙三段与沙四段地层对比与统层研究,对重塑东濮凹陷沉积构造演化史及深入认识油气运聚成藏规律,指导油气勘探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将使勘探开发一体化部署更有效的协调和实施,也为生产管理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二、文卫濮结合部沙四段天然气滚动目标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卫濮结合部沙四段天然气滚动目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构造地质学理论 |
1.2.2 东濮凹陷构造发展史 |
1.2.3 构造样式研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项目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开发简史 |
2.3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地层精细对比 |
3.1 区域地层特征 |
3.2 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 |
第四章 构造精细研究 |
4.1 构造研究的思路 |
4.2 构造研究技术 |
4.3 构造特征研究 |
4.3.1 分级梳理各级断层明确相互交割关系 |
4.3.2 各断块特征 |
4.3.3 建立构造样式指导局部构造精细刻画 |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
5.1 储层特征研究 |
5.2 砂体特征 |
第六章 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
6.1 选择建模方法及软件 |
6.2 建立三维油藏地质模型 |
6.3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应用 |
第七章 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
7.1 油气成藏条件 |
7.2 盐岩分布与油气成藏关系 |
7.3 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
7.3.1 受大断层和油源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高 |
7.3.2 受区域性盖层和储层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高 |
7.3.3 断块高部位的油气富集 |
第八章 现场应用及认识 |
8.1 有利目标优选 |
8.1.1 部署思路 |
8.1.2 部署原则 |
8.2 现场方案部署及实施情况 |
8.2.1 部署情况 |
8.2.2 现场实施情况 |
8.2.3 效益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
1.2.2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 构造及演化特征 |
2.2.1 主控断裂 |
2.2.2 构造单元划分 |
2.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 |
3.1 不同地区油气分布特征 |
3.2 不同层系油气分布特征 |
3.3 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 |
3.4 原油物性及分布特征 |
3.5 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差异 |
3.5.1 油型气、煤成气及混合气分布特征 |
3.5.2 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分布特征 |
第四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主控因素 |
4.1 生烃条件控制南北油气富集差异 |
4.1.1 泥质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石油及油型气分布的控制 |
4.1.2 煤系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煤成气分布的控制 |
4.2 构造格局和输导体系控制不同区带油气富集差异 |
4.3 断-盖配置控制油气富集层系 |
4.4 温压条件控制油气相态演化差异 |
第五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 |
5.1 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
5.2 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国内外含油气盆地膏盐岩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1.3.2 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研究现状 |
1.3.3 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研究现状 |
1.3.4 东濮凹陷膏盐岩相关研究现状 |
1.3.5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完成工作量 |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位置与构造单元 |
2.2 区域构造演化史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
3.1 样品分布 |
3.2 实验方法 |
第4章 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的分布与发育特征 |
4.1 含膏盐岩层系膏盐岩的分布与类型 |
4.2 烃源岩与膏盐岩的伴生组合关系 |
4.3 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含膏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4.3.2 含膏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
4.4 含膏盐岩层系优质烃源岩的识别 |
第5章 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及其机制 |
5.1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对烃源岩生烃的促进与抑制作用 |
5.1.1 膏盐岩对烃源岩生烃的促进与抑制作用 |
5.1.2 膏盐岩控制烃源岩生烃过程的作用机制 |
5.1.3 膏盐岩控制烃源岩生烃的地球化学与油气勘探意义 |
5.2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可溶有机质/原油中有机硫的富集及其机制 |
5.2.1 膏盐岩、非膏盐岩相关原油的物性差异 |
5.2.2 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
5.2.3 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的富集机制 |
5.3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及碳同位素的组成与分布 |
5.3.1 膏盐岩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
5.3.2 膏盐岩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碳同位素组成 |
第6章 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及其机制 |
6.1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膏盐岩控制油气藏的空间分布 |
6.1.1 膏盐岩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范围 |
6.1.2 膏盐岩控制油气纵向富集层位 |
6.2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膏盐岩制约油气藏的温压 |
6.3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膏盐岩影响储层质量与油气运聚 |
6.3.1 膏盐岩有利于改善盐下储层物性 |
6.3.2 膏盐岩影响油气运聚 |
6.4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油气藏内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
6.4.1 TSR作用反应条件 |
6.4.2 GC-MS芳香硫化合物识别 |
6.4.3 高分辨率质谱(FT-ICRMS)含硫化合物识别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气成藏基本理论和方法 |
1.2.2 前梨园洼陷油气勘探历程及储量分布 |
1.2.3 前梨园洼陷油气分布特征及资源评价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前梨园洼陷区域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前梨园洼陷沙河街组烃源岩特征及演化 |
3.1 烃源岩发育特征 |
3.2 烃源岩品质特征 |
3.2.1 有机质类型 |
3.2.2 有机质丰度 |
3.2.3 有机质成熟度 |
3.3 烃源岩热演化及生烃影响因素 |
3.3.1 古近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 |
3.3.2 超压产生及对成烃的影响 |
3.3.3 盐岩分布及对成烃的影响 |
第四章 前梨园洼陷沙河街组储层发育特征 |
4.1 沉积相类型及储层展布特征 |
4.2 储集空间类型 |
4.3 储层成岩作用 |
4.4 储层物性特征 |
第五章 前梨园洼陷沙河街组盖层条件 |
5.1 区域盖层分布 |
5.1.1 盐岩盖层 |
5.1.2 泥岩盖层 |
5.2 盖层有效性分析 |
5.3 生储盖组合匹配 |
第六章 油气运移条件及成藏模式 |
6.1 连通砂体与断层输导 |
6.1.1 连通砂体输导体系 |
6.1.2 断层输导体系 |
6.2 油气运移动力及模式 |
6.3 油气成藏模式 |
6.4 油气成藏类型 |
第七章 前梨园洼陷有利油气区预测 |
7.1 前梨园洼陷储层地质、岩石物理学分析 |
7.2 地震资料的储层预测及评价 |
7.3 有利油气富集区预测及评价 |
7.3.1 白庙构造北翼油气聚集区 |
7.3.2 毛岗扇体油气聚集带 |
7.3.3 杜寨地区油气聚集带 |
7.3.4 文东-濮城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文卫地区三叠系油藏评价研究与实施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本文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石油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构造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5 油藏性质 |
第三章 三叠系砂岩裂缝油藏精细研究 |
3.1 精细地层研究 |
3.1.1 中生界三叠系高阻红层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3.2 构造精细解释研究 |
3.2.1 应用人机交互系统精细解释极复杂断块的构造研究 |
3.2.2 油气藏剖面的研究 |
3.2.3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的应用 |
第四章 三叠系储层裂缝发育特征研究 |
4.1 裂缝的类型与特征 |
4.2 微裂缝的分布特征 |
4.3 裂缝的形成期次 |
4.4 裂缝的形成机理 |
4.5 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 |
4.6 储层裂缝参数定量描述 |
4.6.1 裂缝方位 |
4.6.2 裂缝的倾角 |
4.6.3 裂缝的密度 |
4.6.4 裂缝的规模 |
4.6.5 裂缝的地下开度 |
4.6.6 裂缝的物性参数 |
4.7 应用扫描成像测井研究储层裂缝 |
第五章 三叠系砂岩裂缝性油藏评价研究与实施效果 |
5.1 油层的识别研究 |
5.1.1 核磁共振测井应用 |
5.1.2 综合分析对三叠系砂岩裂缝油层识别研究 |
5.2 油气聚集规律研究 |
5.2.1 油气源对比分析 |
5.2.2 油气藏的控制因素 |
5.2.3 砂岩裂缝油气藏成藏模式 |
5.3 三叠系砂岩裂缝油藏评价部署研究 |
5.3.1 油藏评价实践的认识 |
第六章 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7)东濮凹陷北部地区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藏动力学的含义与研究进展 |
1.2.2 异常压力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位置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1 前第三系 |
2.2.2 古近系 |
2.2.3 新近系 |
2.3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2.3.1 断裂体系基本特征 |
2.3.2 构造格局及划分 |
2.3.3 构造演化阶段 |
第3章 温压场研究 |
3.1 现今压力场特征 |
3.1.1 实测压力特征 |
3.1.2 声波时差计算压力 |
3.1.3 计算压力分布特征 |
3.2 异常压力成因 |
3.2.1 膏盐岩与异常压力 |
3.2.2 断层与异常压力 |
3.2.3 生烃作用与异常压力 |
3.2.4 异常压力主要成因的区域差异 |
3.3 现今温度场特征 |
3.4 盐岩热传导作用 |
3.5 古温压场研究 |
3.5.1 包裹体分析古地温 |
3.5.2 古压力场模拟 |
3.6 温压场与油气分布 |
第4章 成藏动力系统特征与成藏模式 |
4.1 成藏动力系统划分方法 |
4.2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成藏动力系统划分与特征. |
4.2.1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成藏动力系统分布 |
4.2.2 各成藏动力系统特征 |
4.3 不同成藏动力系统的成藏期 |
4.4 成藏动力系统的成藏模式 |
4.4.1 盐上混源开放型成藏模式 |
4.4.2 盐间混源封闭型成藏模式 |
4.4.3 盐下自源封闭型成藏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盐家—永安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期次精细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0.2.1 研究内容 |
0.2.2 技术路线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
0.3.2 砂砾岩体期次划分的研究现状 |
0.3.3 重力流研究现状 |
0.4 完成的工作量 |
0.5 主要创新点 |
1 地质背景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2 构造特征 |
1.3 地层特征 |
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
2.2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
2.2.1 地震识别标志 |
2.2.2 湖泛面识别 |
2.2.3 岩心(露头)界面的识别 |
2.2.3 常规测井界面的识别 |
2.2.4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界面的识别 |
2.3 沙四上亚段层序地层划分 |
2.3.1 已有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2.3.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2.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2.4.1 层序地层连井剖面的选择 |
2.4.2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层发育特征 |
3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
3.1 沉积相的识别标志 |
3.1.1 岩性特征 |
3.1.2 沉积构造特征 |
3.2 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
3.2.1 沉积微相分析 |
3.2.2 单井相分析 |
3.3 重力流水道沉积特征 |
3.3.1 沉积微相分析 |
3.3.2 单井相分析 |
3.4 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
3.4.1 沙四上亚段沉积相与砂体平面分布 |
3.4.2 沙四上亚段沉积相与砂体剖面结构 |
4 盐家—永安地区沙四上亚段沉积模式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文卫濮结合部沙二下亚段滚动勘探目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层划分 |
2 构造研究及构造特征 |
2.1 构造研究 |
2.2 构造特征 |
3 储层预测及储层特征 |
3.1 地震资料反演储层预测 |
3.2 砂体分布及储层物性展布预测 |
3.2.1 沙二下亚段3砂组砂体分布及储层物性展布预测 |
3.2.2 沙二下亚段6砂组砂体分布及储层物性展布预测 |
3.3 储集层分布及特征 |
3.3.1 储集层分布 |
3.3.2 储集层特征 |
4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
4.1 生油条件 |
4.2 储层条件 |
4.3 圈、运、保条件 |
5 有利目标区评价 |
5.1 濮96西块 |
5.2 文101-30北块 |
5.3 文101北块 |
6 结论与建议 |
(10)东濮凹陷古近系沙三段与沙四段地层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地层对比方法研究现状 |
2.1 地层对比的原理 |
2.2 地层对比的传统方法 |
2.3 地层对比方法总结 |
第三章 东濮凹陷区域地质背景 |
3.1 地层特征 |
3.2 构造特征 |
3.3 构造演化及古地理恢复 |
3.3.1 NW 向构造体系的控制作用 |
3.3.2 NE 向断裂系的幕式活动,控制了各沉降中心的平面迁移 |
3.3.3 古地理特征 |
第四章 沙三段与沙四段界限划分 |
4.1 中原油田地层研究现状及问题所在 |
4.2 沙三段与沙四段界限划分 |
4.2.1 划分原则与标准 |
4.2.2 沙四段、沙三下段的化石组合 |
4.3 沙三段与沙四段的划分方案 |
4.4 沙三段与沙四段的划分依据 |
4.4.1 界线上、下古生物面貌不同 |
4.4.2 界线上、下岩电性特征差别显着 |
4.4.3 凹陷演化上的差异 |
4.4.4 地震相位反射特征的差异 |
4.5 文23 盐的归属问题 |
4.6 局部构造沙三段、沙四段的对比难点 |
4.6.1 文卫结合部沙四段(文23 盐)的对比 |
4.6.2 濮城—卫城—马寨沙四上的对比 |
4.6.3 石家集断层上、下盘地层对比 |
4.6.4 徐东断层上、下盘的地层对比 |
第五章 主要认识与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文卫濮结合部沙四段天然气滚动目标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D]. 朱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2]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D]. 信凤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D]. 陈湘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4]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罗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5]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10)
- [6]文卫地区三叠系油藏评价研究与实施效果[D]. 冯红霞. 西安石油大学, 2010(07)
- [7]东濮凹陷北部地区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D]. 孙波.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4)
- [8]盐家—永安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期次精细划分[D]. 石宁.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9]文卫濮结合部沙二下亚段滚动勘探目标评价[J]. 石宁,张金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10]东濮凹陷古近系沙三段与沙四段地层对比研究[D]. 何建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