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话本小说叙事的经典——李渔叙事美学特征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1](2021)在《明末拟话本小说人物形象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商杨雨彤[2](2021)在《始乱终弃故事的叙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始乱终弃故事类型的典型文本进行分析,以总结出此种类型故事在叙事上具有怎样的固定语法,进而对文本能否依照结构生成的问题进行回答。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界定了何为“始乱终弃”,以及对此种故事类型的典型文本进行范围确定。在这一章中,笔者将中国古代“君臣——父子——夫妻”同构的社会体系作为文化语境,以女性是否能够依托于男性获得社会身份以进入到这一体系之中为判断标准,对于“乱”及“弃”的概念做出分析;对于文本的选定则依照后世对于某文本的批评及书写情况为标准,以典型性、独特性、激发性为指征,选定了十余个文本进行细读分析。第二章则通过对这些文本的分析总结出始乱终弃故事类型的叙事特质。本章从叙事时间、叙事节奏、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此种故事类型在叙事时间上以故事的开头为文本开头,以故事的结局为文本结尾,进而获得叙事时间的绵延;在叙事节奏上则能够做到疏密相间,这不仅使文章避免繁冗之弊,也令情感得到充分阐发;在叙事空间上则能够选取花园、寺庙等作为故事开展的空间,进而打破男外女内的性别空间;在叙事结构上此种故事大多遵循一种脉络进行叙事,使得结构具有固定化特点。第三章对于始乱终弃故事类型的文本进行美学角度分析,本章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从话语层面而言,此种故事在叙事中常出现叙事僭越的现象,这动摇了叙事者的权威性。其次,从叙事视角而言,此种故事以窥视视角为主要视角,不仅与中国画中“散视”的观看方式有关,同时也满足了读者的窥视心理。第三节主要从人物的设置方面展开论述,此节以西方结构主义为基本理论,认为人物在叙事中不仅能够推动情节发展,还参与到叙事之中。最后一节则分析了书信诗歌作为独特信物传递的原因,一方面出于对先前文本的继承,另一方面书信诗歌本身也具有独特的抒情及叙事作用。在最后一章中则主要解决了文本能够生成的问题。在叙事语法确定之后,后来的书写者即使面对着先前文本存在的焦虑,但始终也无法偏离叙事轨迹。这是结尾的设定限制了先前情节的发展,而开篇的情节则无法对结果造成影响。
高慧智[3](2021)在《《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研究》文中指出《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简称为《孝义真迹珍珠塔》或《珍珠塔》,它作为代言体弹词的一部力作,产生于清代中后期,在弹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绪论部分主要是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秀才新补旧作文人巧续残章》追溯和梳理《珍珠塔》故事的来龙去脉,将故事中的人物、地名与现实中的景点“珍珠塔”以及历史事实中的人物、地名进行对比,客观地分析《珍珠塔》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系统的梳理《珍珠塔》创作史上,最为有影响力的改编者周大榜的身世、着作以及他改作《珍珠塔》的因缘际会。分析《珍珠塔》的众多版本,并将繁多的版本进行大致的归类,勾勒《珍珠塔》在有清一代的传播情况。第二章《珠塔七层层匠心雅俗兼备备一炉》集中探讨和分析了《珍珠塔》的艺术特色,如在叙事方面的特点包括多体并用式的叙事方式、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雅俗兼备的语言风格、丰富多样的音乐体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独一化的特点。第三章《舞台荧屏<珍珠塔>优秀续书<麒麟豹>》通过梳理以《珍珠塔》故事为题材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改编,分析各种体裁改编的优劣,探索弹词《珍珠塔》故事的演变过程,明辨在新时代新需求下,《珍珠塔》故事在各种曲艺形式包括说唱、戏曲、影视等方面的新型出路和发展。第四章《仁义当头施教化风气开道来者先》相较之前对《珍珠塔》弹词地位和影响的模糊性定位,综合第二章的艺术特色研究,对《珍珠塔》在弹词史上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重新的评估和定位。
李春彩[4](2020)在《李渔小说创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渔作为传统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一位创作与批评兼擅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吸收了戏曲剧本的部分表现手法,自觉地运用自己的艺术才能为市民读者服务。又因他常年活跃于小说销售领域,重视读者和经济效益,使得他对小说的写作方式和艺术价值有了特殊的理解。本文围绕李渔的生平经历、创作要求、艺术表达等方面探讨其小说创作思想的独特个性。论文绪论部分梳理了和李渔小说研究的相关状况,说明了选题范围和意义,介绍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从李渔的文学活动入手,呈现了在特殊社会环境中他通俗文学的创作方向,以及在特定时代影响下形成的文学观念的特色。第二章探讨了李渔在高度认同读者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后,他对小说创作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认为小说创作需要围绕读者喜好展开,其中涉及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相关问题的论述。第三章从拟话本小说和民间说书活动的内在联系出发,分析李渔小说独特的叙述方式,认为他延续了最具中国特色的说书艺术,为读者呈现出了具有审美价值的叙述时空,展现出了他独具个性的叙述风格。第四章对李渔小说叙述表达中强烈的“有我”风格做了延伸,从中国传统文论的立场剖析了他重视创作主体的内在原因是渴求作品传世。在此基础上他对小说创作主体提出了道德修养和艺术能力的要求。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了总结。李渔的小说创作思想是从社会到个人,从创作到批评,从读者到作者的综合体,他吸收了戏曲、民间艺术乃至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运用到他的小说创作当中。和传统话本、拟话本的小说创作相比,李渔的创作始终与大众阅读倾向和时代潮流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个性化,体现出他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独特性和创新性不仅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新走向,而且也为后世小说创作的发展带来了反思。
张娇[5](2020)在《明清小说“草木”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草木一直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历史长河中,草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同时也不断的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产生出一套与草木有关的文化体系。对于古代先民来说,草木既是农耕民族的食物来源,也是药物来源,更是众多祭祀品的来源。“钻木取火”让人类感受到了火的力量,带领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神农尝百草”让人有药可用,有谷可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可见,绪论主要介绍草木概念、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正文主要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对明清小说中的草木叙事渊源追溯和类型分析。面对草木叙事的悠久历史,必须先对明前小说的草木叙事有个大致梳理,才能对明清小说中草木叙事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而面对数量庞大的明清小说,笔者还必须对其中涉及的草木叙事进行分类,才能从宏观上对明清小说中的草木叙事有整体把握和认知。明清第二章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对明清小说草木叙事的特色进行探究。首先,明清小说中的草木叙事从情节串联结构的作用上分为主角型和主题物型。其次,讨论明清小说中的草木叙事帮助完成情节中时间、空间的转化的作用。然后,论述明清小说中的草木叙事对情节中场景营造的重要作用。最后,叙述草木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意义。第三章是论述草木叙事的美学特征。主要从草木意象到草木叙事的美学转化、小说中叙事的“起兴”手法、草木人格化隐喻主题——以《草木春秋演义》为例以及花草形象的不同美学演绎——以《红楼梦》与《镜花缘》的比较为中心这四个角度进行解析。第四章则是分析明清小说草木叙事的文化内涵。首先从民俗入手,从日常生活、节日习俗、占卜祭祀三方面对民俗生活中草木活动进行探究,体现草木文化在明清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其次探究明清小说中的草木叙事中的文学母题,其中以“谪世”母题、“伐木”母题最具代表性,体现出明清小说草木叙事源远流长的原型文化和远古情感。最后探究草木叙事中的文化反思,从整体上探究草木叙事的内涵。附录部分则是对明清小说中所涉及到的草木叙事进行简单梳理。
邱丹[6](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研究说明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田明缘[7](2020)在《李渔日常叙事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李渔是晚明时期促进文学发展和转型期的关键性人物,他依托现实生活与创作实践建立起来一套系统完整、并具有鲜明个性审美特征的日常叙事理论,这一理论也为后世的叙事文学的日常化发展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李渔的叙事理论从提出到完善,都是以社会现实和创作实践为基础,并借鉴吸收前人关于叙事文学的零散理论和观点。正因如此,李渔的叙事理论强调关注日常生活和人自身的情感。在叙事结构方面,他要求叙事要突出主题,并强调线索要一线到底,这样才能完美地契合日常叙事的内容;在叙事方法方面,他认为要在追求创新的基础上增加叙事密度,这样才能将日常化的内容巧妙合理地展现出来;在叙事内容方面,他主张客观真实地叙述现实生活,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日常生活的审美特征;在叙事语言方面,他十分重视生活化和幽默化的语言运用,这样才能更加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叙事也更加接近艺术真实。李渔的日常叙事理论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发展。他创作的戏剧、小说等作品,在叙事内容、叙述形式以及叙事风格上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质,每一部作品都能渗透出创作者的情感经验和审美情趣,因此李渔的日常叙事理论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对李渔的日常叙事理论研究是基于前人对李渔各方面研究的基础上,以《闲情偶寄》为基础,探究李渔日常叙事理论的形成,挖掘其日常叙事理论的内涵,再到对日常叙事理论的价值意义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李渔及其理论对于后世的深刻影响。人们对于日常叙事和日常审美的不断追求,依托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李渔所追求的日常叙事理论的宗旨也正是要崇尚感性、礼赞安闲,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情感体验。这一宗旨也成为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价值追求,同时为当下文学创作的日常叙事提供资源。
胡明梅[8](2018)在《明清通俗小说舟船叙事研究》文中提出舟船作为中国古代水路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彰显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伴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演变为具有物质和精神两栖属性的一种特殊文化符号。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文人笔下的舟船书写经历了从稚拙粗略到蔚为大观的过程,以明清通俗小说为例,舟船叙事数目众多且类型多样。鉴于此,本文将明清通俗小说中的舟船叙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情节类型,探讨其叙事学意义,挖掘其美学特征,阐释其文化内涵,来探讨交通工具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论题的写作缘由、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正文部分主要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对舟船叙事进行溯源。中国文人对舟船的书写由来已久,但在抒情性文本和叙事性文本中又有所不同。梳理舟船在不同文体、不同历史时期书写的特色,有助于加强我们对明清通俗小说舟船叙事理解的全面性和深刻性。第二章主要是从叙事学的角度,对明清通俗小说中舟船叙事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进行分析探讨。首先,明清通俗小说舟船叙事从故事类型的角度可以分为变泰发迹型、水贼劫财型和游船遇艳型三种主要类型;其次,明清通俗小说舟船叙事中主要采用的叙事方法有简笔点缀、细笔写实和曲笔象征三种;最后,舟船叙事空间在设计故事情节、营造场景氛围和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叙事学意义。第三章阐述的是明清通俗小说舟船叙事的美学特征,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舟船美学传统与明清舟船叙事的美学嬗递”、“舟船叙事的意境美”和“舟船叙事的悲剧美”。第四章主要分析的是明清通俗小说舟船叙事的文化内涵。从舟船叙事空间视角来看,以世俗空间、伦理空间和情爱空间最具代表性,体现了舟船叙事的多重空间意蕴;从宗教文化视角看,舟船叙事与“救赎”“超越”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后,通过舟船这一交通工具与明清通俗小说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可以窥见明清时期的空间观念。余论部分着重分析的是舟船叙事在现当代文学中的流变。
刘碧珍[9](2017)在《叙述声音研究》文中提出叙述声音是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与叙述交流中的诸多因素存在密切联系,直接影响文本意义的生成与传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此概念长久以来未被准确定义,有必要对叙述声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本论文写作的缘由。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意义上的声音,它是对叙述文本中显露作者意识的话语迹象的隐喻,这些话语迹象体现叙述主体与叙述行为的关系。叙述声音与其传达的内容一体无分。我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它:如认为叙述声音可以隐喻读者接收和解读出的文本意义,也可指表露作者意图的叙述话语或符号,或指叙述者为创设特定叙述情境而使用的叙述策略。更多时候我们认为叙述声音是读者从文本中感知到的作者意识。如何去探究叙述声音,首先要思考的是角度的问题。本论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视角地阐述叙事学与当代西方文论中的叙述声音理论,识别与辨析叙述声音概念。在叙事学视阈下,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析小说文本中叙述声音的来源,解析其形态,概括其特征与功能,思考其他文类以及非文学文本中的叙述声音问题,阐释叙述声音在文本建构、读者接受和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与价值。本论文共分六章,包括叙述声音的概念、主体、构成要素、特征和功能等问题。第一章辨析叙述声音概念。该章梳理西方文学理论中与“声音”概念相关的研究成果,追述叙述声音术语的缘起和发展。同时参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近现代作家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与之对照分析。为下文结合具体文本对叙述声音展开研究准备理论基础。第二章探析叙述声音来源。首先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借助社会历史批评理论和精神分析学说,分析作者、隐含的作者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找出叙述主体与叙述声音的内在联系。其次从文本传播的角度,借助叙事学和传播学理论,按照叙述者人称和叙述层次的不同分析叙述声音的差异,关注叙述声音在文化传播中的变化。最后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借助认知叙事学、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研究受述者与叙述声音的关系。第三章解析叙述声音构成与分类。叙述声音是文体、语气和价值观的融合,是叙事的一个成分。在文本中,叙述声音构成要素比较复杂。叙述声音在书面文本中是不会发出真正的声音,但是却会在字里行间显露迹象。“迹象”与文体、语气、叙述意图和作者的价值观等因素相关。叙述声音在具体文本中会有不同的类型。这部分主要借助叙事学、文化语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叙述声音特征。叙述声音在不同文本、同一文本的不同叙述层中有不一样的表现,呈现多样的特征。叙述声音虽然是一种隐喻的说法,但是因为它冠以声音这样的名称,且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隐喻性。所以在特征上它具备与自然之声的相似性,如:模糊与清晰(隐逸与明晰)、可靠性与不可靠性、单一与复调、呼应与回响。同时叙述声音毕竟是一种语音,与人相关,所以它又有其独特性、自我呈现性和相关性等特征。因而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它看作是对自然之声的模仿与超越。第五章探究叙述声音功能。叙述声音具有构建文本世界、表现作家的“独一之诗”和主体价值以及反映社会规约和文化习俗的功能,因而叙述声音具有社会历史与审美的价值。第六章研究跨媒介、跨学科叙事中的叙述声音。叙事学研究发展到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阶段,对叙述声音的关注必然也需突破媒介和学科的界限,该部分是在对叙述声音结构形态、分类、特征和功能已做分析的基础之上,再观照非虚构性叙事文本中的叙述声音,例如微信叙事、教育叙事和法律叙事。这些文本与生活联系紧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现实的干预之作,所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关注叙述声音所传达的语义,解读叙述声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顾奕俊[10](2017)在《苏童小说中的江南叙事传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代表作家,苏童及其小说创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就受到国内外研究领域的充分关注。尤其是以“江南”为切入点的研究成果更是枚不胜举。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研究论述往往将苏童小说中的“江南”割裂为独立个体,忽视了潜流其下的江南叙事传统。作为带有地域色彩的叙事传统,江南叙事传统自出现以来,就在内外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嬗变转向。尤其是自中国新时期文学始,江南叙事传统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多股文学思潮及作家作品都形成重要影响。苏童的小说创作深受江南叙事传统浸染,与此同时,苏童及其小说创作也反作用于江南叙事传统,对江南叙事传统在今后的演变态势产生积极作用。有鉴于此,本论文选择以江南叙事传统为论述点,加以阐发苏童小说中江南叙事传统的审美价值与文学史意义。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江南叙事传统自1949年共和国文学诞生后的嬗变轨迹与影响意义,从发生学层面阐发苏童小说对于江南叙事传统的继承,并借助具体作品评述,探析苏童小说对于江南叙事传统的发扬;第二部分从想象力与虚构性质、逻辑支撑安排、小说思想内涵三个角度,论述苏童小说对于江南叙事传统的文本建构及其途径;第三部分则分别以短篇小说《祝福》与《茨菰》、长篇小说《河岸》与《檀香刑》为比较关系,加以分析苏童与先期江南作家代表鲁迅、同期北方地域叙事代表人物莫言在小说创作上的异同,并在这一基础上,探究苏童小说中江南叙事传统的当代文学史意义。对于苏童小说中江南叙事传统的考察,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苏童小说的价值意义,更加贴近作者创作意图与宗旨。除此之外,有关江南叙事传统的研究也将对中国当代作家的评析、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着述,提供某种可供参考的视角与若干理论探讨的前提。
二、话本小说叙事的经典——李渔叙事美学特征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话本小说叙事的经典——李渔叙事美学特征论(论文提纲范文)
(2)始乱终弃故事的叙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始乱终弃故事的含义及典型文本 |
(一)始乱终弃故事的概念界定 |
(二)始乱终弃故事的典型文本 |
二、始乱终弃故事的叙事语法 |
(一)叙事时间的绵延性 |
(二)叙事节奏的统一性 |
(三)空间叙事的性别性 |
(四)叙事结构的固定性 |
三、始乱终弃故事的叙事美学 |
(一)多层话语间的相互辩驳 |
(二)私密性空间的他者窥视 |
(三)结构性人物的故事推进 |
(四)诗歌书信的传统信物安排 |
四、始乱终弃故事的情节叙事 |
(一)情节叙事的跨文体性 |
(二)跨文体性与情节叙事的性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珍珠塔》的版本研究 |
(二)对《珍珠塔》整理者的研究 |
(三)有关《珍珠塔》同题材改编的研究 |
(四)对弹词《珍珠塔》地位和价值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框架设计 |
第一章 秀才新补旧作文人巧续残章——《珍珠塔》相关概况 |
第一节 清代故事珍珠塔的前世今生 |
一、珍珠塔故事的前世 |
二、珍珠塔故事的今生 |
第二节 周殊士千里游襄方元音偶告真相 |
一、山阴周大榜 |
二、周大榜改作《珍珠塔》 |
第三节 铺天盖地珍珠塔五花八门归于一 |
一、《珍珠塔》弹词版本众多的原因以及相关概况 |
二、《珍珠塔》弹词的版本 |
第二章 珠塔七层层匠心 雅俗兼备备一炉-《珍珠塔》的艺术特色研究 |
第一节 多体并用式的叙事方式 |
一、诗歌类 |
二、类诗歌 |
第二节 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 |
第三节 曲尽人意的心理描写 |
第四节 雅俗共赏的语言特点 |
一、语言通俗化 |
二、语言个性化 |
第五节 时隐时现的全知视角 |
一、代表说书人身份的“表”在文本中的作用 |
二、两种视角不同叙述声音交融所达成的叙事效果 |
第六节 异彩纷呈的音乐体系 |
一、多样化的来源 |
二、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 |
三、贴合情节的运用 |
第三章 舞台荧屏《珍珠塔》优秀续书《麒麟豹》——《珍珠塔》故事的改编与衍生 |
第一节 千树万树梨花开 |
一、形式多元的改编实践 |
二、主题不同的改编策略 |
三、改编本代表作管窥 |
第二节 在传统中求新变 |
一、汲取通行本中的精神内涵 |
二、重视不同文体的差异 |
三、了解接受群体的特征 |
四、重视学界的研究成果 |
第三节 优秀续书《麒麟豹》 |
第四章 仁义当头施教化风气开道来者先——弹词《珍珠塔》的价值与地位研究 |
第一节 《珍珠塔》中的时代印记 |
一、“清闺才女”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化对立 |
二、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尾 |
三、伦理至上教化论 |
四、家庭伦理反映 |
第二节 《珍珠塔》在弹词史上的意义 |
一、承上启下的独特地位 |
二、传播广泛 |
三、开辟弹词“新天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李渔小说创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李渔小说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思路、创新点和选题意义 |
第一章 李渔的生平经历与文学观念 |
第一节 李渔文学活动的背景 |
一、资本萌芽下文化市场的形成 |
二、传播行业促进阅读群体的扩大 |
三、政治动荡与自觉的职业选择 |
第二节 李渔的文学思想概观 |
一、“市”与“士”同构下的娱乐主义 |
二、“无声戏”颠覆下的风流道学 |
三、“尚奇求新”的创造法则 |
第二章 叙事创作的基本方法 |
第一节 情节结构的新奇性 |
一、袖手于前:整体构思 |
二、力戒荒唐:取材现实 |
三、确立主脑:一人一事 |
四、紧密针线:缀连成篇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
一、基于真实的人物虚构 |
二、追求机趣的人物语言 |
第三节 语言表达的通俗性 |
一、意浅词近 |
二、脱俗尖新 |
第三章 小说叙述的说书表达 |
第一节 “说书场”的叙述时空 |
一、呼应开合的叙述章法 |
二、天人互通的叙述时间 |
三、古为今用的叙述意象 |
第二节 “说话人”的叙述干预 |
一、引发阅读注意的指点 |
二、实现寓教于乐的评论 |
三、强化主观意志的干预 |
第四章 叙事文学中的创作主体 |
第一节 正气:创作者的传世之心 |
一、作家的道德修养 |
二、作品的道德影响 |
第二节 识、学、力:创作者的能力修养 |
一、“识”而知略 |
二、“学”而敢略 |
三、“力”而善略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明清小说“草木”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草木叙事的渊源追溯与情节类型 |
第一节 小说中草木叙事的渊源追溯 |
第二节 明清小说草木叙事类型 |
第二章 草木叙事的叙事特色 |
第一节 情节结构的串联 |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转化 |
第三节 场景氛围的营造 |
第四节 人物形象的塑造 |
第三章 草木叙事的美学特征 |
第一节 草木意象到草木叙事的美学转换 |
第二节 草木叙事中的“起兴”手法 |
第三节 草木人格化的隐喻主题——以《草木春秋演义》为例 |
第四节 花草形象的不同美学演绎——以《红楼梦》与《镜花缘》的比较为中心 |
第四章 草木叙事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草木叙事中的民俗事象 |
第二节 谪世与伐木:草木叙事的文学母题 |
第三节 文化反思:物性、人性、神性的纠结 |
结语 |
征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明清小说草木叙事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李渔日常叙事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 |
2.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内容、价值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价值 |
一、宏大与日常叙事及其理论 |
(一)宏大叙事及其理论 |
(二)日常叙事及其理论 |
(三)叙事理论与叙事学 |
二、李渔日常叙事理论的产生 |
(一)晚明社会的背景因素 |
(二)继承与发展中形成的叙事思想 |
(三)晚明宗教哲学思想的影响 |
1.佛教思想的影响与追求叙事完整性 |
2.儒家思想的影响与叙事区分虚实 |
3.道教精神熏染与崇尚自然叙述 |
三、李渔日常叙事理论的内涵 |
(一)叙事结构体现日常化 |
1.突出结构的位置 |
2.强调线索一线到底 |
(二)叙事方法重视日常化 |
1.叙事着重专一 |
2.强调叙事密度 |
3.叙事追求创新 |
(三)叙事内容重视日常化 |
1.重视客观叙述 |
2.重视现实生活 |
(四)叙事语言遵循日常化 |
1.叙事语言生活化 |
2.叙事语言幽默化 |
四、李渔日常叙事理论的价值意义 |
(一)承上启下的叙事理论 |
1.从讲述型到呈现型的叙事过渡 |
2.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叙事转变 |
(二)摆脱史传的虚实束缚 |
1.重视想象和虚构的作用 |
2.史传实录与虚构的分野 |
(三)取材生活的创作理念 |
1.取材日常生活代替现成故事材料 |
2.日常生活与审美融合的创作转向 |
(四)叙事理论中的陌生化思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明清通俗小说舟船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舟船叙事的渊源追溯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舟船诗歌探源 |
第二节 中国古代舟船叙事探源 |
第三节 明前小说中的舟船叙事 |
第二章 舟船叙事的叙事学意义 |
第一节 舟船叙事情节类型 |
第二节 舟船叙事方法 |
第三节 舟船空间叙事功能 |
第三章 舟船叙事的美学特征 |
第一节 舟船美学传统与明清舟船叙事的美学嬗递 |
第二节 舟船叙事的意境美 |
第三节 舟船叙事的悲剧美 |
第四章 舟船叙事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舟船叙事的多重空间意蕴 |
第二节 舟船叙事的宗教文化内涵 |
第三节 从舟船叙事看明清时代的空间观念 |
余论: 舟船叙事的现当代流变 |
第一节 轻舟到轮船: 从和谐到冲突的美学转向 |
第二节 社会转型语境下的舟船叙事 |
征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叙述声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的表达 |
二、作为隐喻的叙述声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寻找“声音”的轨迹:叙述声音理论溯源 |
第一节 西方叙述声音理论 |
一、韦恩·C.布斯的“作者的声音” |
二、热拉尔·热奈特的“语态” |
三、巴赫金的“声音” |
四、苏珊·S.兰瑟的“叙述声音” |
五、詹姆斯·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声音 |
第二节 中国叙述声音理论 |
一、古代叙事思想中的声音理论 |
二、现当代文学中的叙述声音思想——以几位代表作家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言说与倾听:叙述声音的发出与接收 |
第一节 言说:叙述声音的发出 |
一、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声音 |
二、叙述者与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倾听:叙述声音的接收 |
一、受述者:理想的读者和真实的读者 |
二、解释社群与倾听 |
三、倾听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声的迹象:叙述声音的构成与分类 |
第一节 叙述声音的构成 |
一、表层结构——涉及文体元素 |
二、语气(情态)特征 |
三、言语与意义的融合 |
四、叙述话语与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分类 |
一、叙述声音中的“信号音” |
二、叙述声音中的“定调音” |
三、叙述声音中的“标志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仿与超越:叙述声音的特征 |
第一节 叙述声音与自然声响的相似性 |
一、模糊与清晰:叙述声音的隐与显 |
二、独唱与和鸣:叙述声音的单一与复调 |
三、感知的差异:叙述声音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 |
四、“余音不绝”:叙述声音的呼应与回响 |
五、无声亦有声:不会消逝的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独特之处 |
一、叙述声音的个体差异性 |
二、叙述声音的自我呈现性 |
三、叙述声音的相关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与审美:叙述声音的功能 |
第一节 叙述声音可以结构文本世界 |
一、叙述声音引导叙述 |
二、叙述声音塑造人物 |
三、叙述声音构建时空 |
四、叙述声音表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可以传达作者的声音 |
一、“独一之诗” |
二、立身与立文 |
第三节 叙述声音能回应社会时代之声 |
一、叙述声音展现经济状况 |
二、叙述声音体现政治历史的发展 |
三、叙述声音显露道德与文化的影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媒介与跨学科:叙述声音与日常生活叙事 |
第一节 众声喧哗:新媒介叙事中叙述声音 |
一、叙述声音的载体 |
二、叙述声音的特质 |
三、倾听与新媒介叙事 |
第二节 启迪人心:日常教育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
一、教科书:多种声音的交汇 |
二、日常教学活动:叙述声音存在于师生互动之间 |
第三节 理智与情感的纠葛:法律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
一、叙述者的身份立场 |
二、法律与道德(情感)的取舍 |
三、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之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苏童小说中的江南叙事传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选题意义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目标 |
二. 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 江南、江南叙事、江南叙事传统的概念厘定 |
四. 江南文化中的吴文化与越文化 |
第一章 苏童小说中江南叙事传统的产生及其源流 |
第一节 江南叙事传统与新时期中国文学 |
第二节 苏童小说对于江南叙事传统的继承 |
第三节 苏童小说对于江南叙事传统的发扬 |
第二章 苏童小说对于江南叙事传统的文本建构及其途径 |
第一节“被想象”与“被重构”的江南 |
第二节 江南的“留白”与“空缺” |
第三节 江南的“引线”与“谜底” |
第三章 苏童小说中江南叙事传统的审美意蕴与文学史价值 |
第一节 再现与重塑:从《祝福》到《茨菰》 |
第二节 往事与刑罚:从《河岸》到《檀香刑》 |
第三节 颠覆与挑战:苏童小说中江南叙事传统的文学史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苏童小说创作年谱(1983.1-2017.3) |
致谢 |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话本小说叙事的经典——李渔叙事美学特征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末拟话本小说人物形象美学研究[D]. 李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始乱终弃故事的叙事模式研究[D]. 商杨雨彤.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研究[D]. 高慧智.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李渔小说创作思想研究[D]. 李春彩. 江南大学, 2020(01)
- [5]明清小说“草木”叙事研究[D]. 张娇.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7]李渔日常叙事理论研究[D]. 田明缘. 渤海大学, 2020(05)
- [8]明清通俗小说舟船叙事研究[D]. 胡明梅.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9]叙述声音研究[D]. 刘碧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9)
- [10]苏童小说中的江南叙事传统研究[D]. 顾奕俊. 杭州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