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明教育”的环境教育

作为“文明教育”的环境教育

一、作为“文明教育”的环境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李琰[1](2021)在《生态文明教育立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杨瑜[2](202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敖木根[3](2021)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以建设美丽中国课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必须把生态文明教育贯彻到社会各方面的建设上。教育部“加强人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强调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因此,学校教育作为生态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阶段是学生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有对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很重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初中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建设美丽中国”课为例,从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方面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彭瑾[4](2021)在《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个案研究 ——以武汉市A小学为例》文中认为

许晓惠[5](2021)在《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志秋[6](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鑫[7](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尤其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上升为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保护生态文明的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营造保护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大学生成为具有生态素养的生态人;营造保护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尽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浓厚的生态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存在许多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淡薄、大学生生态文明习惯欠缺、保护生态文明的行动滞后等存在问题,以及高校,社会在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存在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既有主观原因,也客观原因,需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刻分析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观原因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大学生学习生态知识的主动性不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缺乏。客观原因表现在高校和社会方面。在高校方面表现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合理,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硬件和软件设施相对不足。在社会层面表现为,保护生态文明的主体不明确、相应的机构不健全、理论研究不足,难以适应实践的要求。解决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发挥大学生自身主体的作用、高校主导的用、社会监督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针对性和效果,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陈立桥,丁娜,高力力,李云华[8](2021)在《2010年以来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述评》文中指出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近10年来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学界研究热点,围绕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渊源、概念界定、主要特征、目标内容、途径载体、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当前研究存在覆盖面不够均衡、总体质量有待提高、相关理论的应用不足、缺乏有效交流等问题,可在现有基础上,从体制层面的整体性构建、视野层面的融合性构建、路径层面的系统性构建、教学层面的创新性构建等方面进一步深化。

孔祥涛[9](2021)在《上海市休闲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生态文明素养状况及促进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总布局中。国家发展,教育先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重视公民基本生态文明素养的教育。体育产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户外运动作为一项包含众多项目的项目群,有着充沛的发展潜力,然而无论是登山还是潜水、攀岩、自行车,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与自然有着紧密的接触性,但在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与自然环境产生矛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珠峰大本营关闭事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发展户外运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我们应结合当下生态文明的建设,了解户外运动过程中参与者的基本生态文明素养,并以休闲自行车运动为工具,采取提升运动爱好者生态文明素养的策略。我国在上个世纪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目前上海市休闲自行车运动广受欢迎,参与人数逐年上涨,在户外运动参与人群中占比很大。其他项目如野营、登山、定向运动等也常以自行车为工具开展活动,最后因休闲自行车运动过程中可接触相当大面积的自然区域,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广,因此本论文选取休闲自行车项目作为户外运动中的代表进行研究。本论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个案研究、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以上海市休闲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中的生态文明素养现状为研究对象,得出了以下结论。通过对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上海市休闲自行车爱好者生态文明素养现状:1)生态文明知识表现“高了解率,低准确率”;2)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表现较差;3)对休闲自行车影响生态文明素养的认可度较低;4)提升生态文明素养的相关教育内容有限;5)影响提升生态文明素养的问题较多;6)提升生态文明素养的主体分布失衡.分析得出以下影响上海市休闲自行车爱好者生态文明素养的问题:1)休闲自行车活动娱乐功能强而教育功能弱;2)教育内容缺乏且没有统一的标准;3)教育内容集中于理论知识而缺乏行为技能教育;4)教育主体相关人员生态文明素养有待提高;5)推进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主体比较单一。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先是提出了一套户外运动中促进运动爱好者生态文明素养的课程建设思路,包含户外运动的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3个环节,提前计划与准备、地面行进与露营、集中使用通行路面、妥善处理垃圾、尊重当地动植物、尊重其他户外运动者、总结与整理7个流程。然后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旨在提升休闲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生态文明素养的策略和建议:1)政府作为掌舵人,要引领户外运动发展方向,促进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协调沟通;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为户外运动中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保障;2)社会组织要提高社会影响力,建立与民众最直接的信任;明确角色,提高传播力;结合户外运动特点,逐步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3)学校层面要针对义务制教育学校和高校职院分别进行增强户外运动生态文明教育和努力提高户外运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4)每个公民要确立责任,积极参与;终身学习,提升生态文明行动力。

倪倩倩[10](2021)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不可减少对其发展的重视程度。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而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因而必须在高校大力推行生态文明教育。“生态人”培育是时代赋予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特殊使命,其培育过程强化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目的,扩展了它的发展内容,丰富了它的发展形式。当代高校学生有理想目标、有文化素养、有道德追求,他们是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生力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这项有特定培养目标、有稳固组织架构、有实际功能计划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其完成培养新时代“生态人”的特殊使命。从这个角度看,“生态人”的培育问题对于推进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特殊使命的要求,本文对“生态人”的培育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生态人”的理论概要。论文首先阐述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概念和特征,并分析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指引,由此引出“生态人”的概念。并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这些相关理论作为依据,然后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必要性做出分析。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梳理归纳,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问题展开具体解析。详尽地论述了“生态人”培育的原则、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第四部分分析了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进行“生态人”培育的现状。运用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数据、图表概括了其成就,同时针对“生态人”培育过程中的困境,论文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具体对策。结合高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对象,从生态知识、人文生态、生态实践三个层面具体展开阐述,探寻出“生态人”培育的具体对策。

二、作为“文明教育”的环境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为“文明教育”的环境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3)《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以建设美丽中国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1.重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2.重视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
        3.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教育
    (二)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
        1.研究的重点
        2.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案例分析法
一、生态文明的概述
    (一)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教育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态文明教育
二、生态文明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征与目的
        1.“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征
        2.“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
    (二)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1.有助于初中生学习生态文明知识
        2.有助于加强初中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3.有利于初中生的生态文明实践。
    (三)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
        1.建设美丽中国
        2.建设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联系
三、“道德与法治”课生态文明教育的调查分析
    (一)对学生生态文明认识调查
    (二)“建设美丽中国”课程内容分析
        1.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2.资源和环境面临风险
        3.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
        4.走绿色发展道路
    (三)生态文明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2.家长和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3.社会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四)生态文明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学校不够重视生态文明教育
        2.“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态文明教育容易被忽略
        3.社会和家长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措施
    (一)改善学校生态文明教学环境
        1.教师在备课中应充分利用生态文明资源
        2.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3.营造校园生态文明环境
    (二)结合初中生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案例教学法
        3.在具体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三)把家庭和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结合起来
        1.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有待加强
        2.社会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加强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致谢

(7)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概述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概念
        (一)生态
        (二)生态文明教育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第三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一)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
        (二)生态文明伦理观教育
        (三)生态文明法治观教育
        (四)生态文明消费观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相对不全面
        三、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不够优化
        四、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五、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薄弱
        六、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储备欠缺、行为不积极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等学校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教学管理部门忽视课程设置
        (二)对生态文明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三)高等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复合型师资相对薄弱
        (四)生态文明教师忽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大学生自身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不佳
        (二)大学生重视专业学习,轻视生态文明知识学习的现象
        (三)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不够积极
        三、社会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主体缺乏协调性
        (二)社会缺少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机构
        (三)社会对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研究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
    第一节 高校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一、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置
        二、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四、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
    第二节 提高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的知识结构
        二、大学生自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三、自觉养成保护生态的习惯
    第三节 优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学校环境
        一、营造优良的课堂教学环境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校风、学风建设
        三、打造优良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校园文化
    第四节 努力营造大学生生态文明的社会环境
        一、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
        二、健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体系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研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2010年以来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发展渊源
    (二)概念界定
    (三)主要特征
    (四)目标和内容
    (五)途径载体
    (六)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法
    (七)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评估
二、当前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不足
    (一)研究覆盖面不均衡
    (二)总体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三)吸收应用相关理论不够
    (四)缺乏整体的交流和共识
三、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展望
    (一)体制层面的整体性构建
    (二)视野层面的融合性构建
    (三)路径层面的系统性构建
    (四)落地方案的创新性构建

(9)上海市休闲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生态文明素养状况及促进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指导性原则
        1.1.2 户外运动快速发展,但存在与环境的冲突
        1.1.3 了解生态文明素养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1.1.4 以户外运动项目为工具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潜力巨大
        1.1.5 上海市自行车休闲运动的蓬勃发展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和文明
        2.1.2 素养
        2.1.3 生态文明
        2.1.4 生态文明素养
        2.1.5 生态文明教育
        2.1.6 休闲自行车运动
    2.2 生态文明相关研究
    2.3 体育生态化相关研究
    2.4 户外运动教育的相关研究
    2.5 无痕山林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案例分析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上海市休闲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的生态文明素养现状分析
        4.1.1 生态文明知识总体表现“高了解率,低准确率”
        4.1.2 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表现较差
        4.1.3 对休闲自行车影响生态文明素养的认可度低
        4.1.4 生态文明素养的相关内容有限
        4.1.5 影响提升生态文明素养的问题较多
        4.1.6 提升生态文明素养的主体分布失衡
    4.2 影响上海市休闲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生态文明素养的问题分析
        4.2.1 休闲自行车运动娱乐功能强而教育功能弱
        4.2.2 内容缺乏且不存在统一的标准
        4.2.3 内容集中于理论而缺乏行为技能
        4.2.4 教育主题相关人员生态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4.2.5 推进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主体比较单一
    4.3 户外运动爱好者生态文明素养的促进策略借鉴
        4.3.1 个案研究中的活动流程与“无痕山林”原则对照
        4.3.2 教育活动流程
    4.4 不同主体促进户外运动爱好者生态文明素养的对策
        4.4.1 政府
        4.4.2 社会组织
        4.4.3 学校
        4.4.4 公民自身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半结构性访谈
附录3 问卷发放与实地考察照片
附录4 上海市某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相关信息
附录5 上海市某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管理人员访谈记录

(10)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生态人”的理论概要
    2.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概述
        2.1.1 相关概念
        2.1.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特征
        2.1.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指引
    2.2 “生态人”概述
        2.2.1 “生态人”的界定
        2.2.2 “生态人”的特征
    2.3 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3.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2.4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必要性
        2.4.1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诉求
        2.4.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追求高级目标的现实诉求
        2.4.3 人的全面发展观适应时代发展的价值诉求
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具体解析
    3.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原则
        3.1.1 科学合理性原则
        3.1.2 全面多样性原则
        3.1.3 实践参与性原则
    3.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主要内容
        3.2.1 生态意识
        3.2.2 生态伦理
        3.2.3 生态理论
        3.2.4 生态政策
        3.2.5 生态实践
    3.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现实意义
        3.3.1 “生态人”的培育强化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目的
        3.3.2 “生态人”的培育扩展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内容
        3.3.3 “生态人”的培育丰富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形式
4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现状分析
    4.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取得的成就
        4.1.1 高校学生普遍树立生态意识
        4.1.2 高校开设的相关专业课程初步建立课程体系
    4.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存在的困境
        4.2.1 生态知识薄弱
        4.2.2 人文生态环境失衡
        4.2.3 生态实践流于形式
    4.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4.3.1 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不充足
        4.3.2 缺乏生态归属感
        4.3.3 知与行存在偏差
5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的具体对策
    5.1 生态知识层面
        5.1.1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5.1.2 强化各专业课程间的渗透作用
        5.1.3 增设生态道德教育公共选修课
    5.2 人文生态层面
        5.2.1 创建良好的人文自然环境
        5.2.2 倡导和谐的人文生态理念
        5.2.3 提升丰富的人文生态情感
    5.3 生态实践层面
        5.3.1 完善高校相关规章制度
        5.3.2 提高师生生态综合素质
        5.3.3 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作为“文明教育”的环境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文明教育立法研究[D]. 李琰.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研究[D]. 杨瑜.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以建设美丽中国课为例[D]. 敖木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个案研究 ——以武汉市A小学为例[D]. 彭瑾.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5]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策研究[D]. 许晓惠.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6]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王志秋. 河北北方学院, 2021
  • [7]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 王鑫.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8]2010年以来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述评[J]. 陈立桥,丁娜,高力力,李云华.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02)
  • [9]上海市休闲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生态文明素养状况及促进策略的研究[D]. 孔祥涛.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10]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生态人”培育研究[D]. 倪倩倩. 中北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作为“文明教育”的环境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