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1卷(1992)总目录

《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1卷(1992)总目录

一、《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1卷(1992年) 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温玉清[1](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学术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和综述,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为纲,叙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变迁的整体系统,探寻中国建筑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深厚学术内涵的学科体系其内在基本规律,反思其成败得失,力求对未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参照。作为学术史研究,本文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之时代顺序为叙述理路,结合大量第一手档案史料之整理,基本厘清、还原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各相关学术机构、研究者及其研究情况的历史面貌,并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丛密林[2](2018)在《契丹骑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契丹以用武立国,靠弓马长驱中原腹地,骑兵为此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契丹人以畜牧射猎为业,生产生活有骑射,祭山祭祖有骑射,狩猎娱乐有骑射,军事战争有骑射,这无疑为骑兵所必备的技能提供了训练条件,而良马、弓矢、武器等装备则是构成骑兵的物质基础。骑兵与契丹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契丹的军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因此,以契丹骑兵为视角,全面系统的研究与之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秉承前辈先贤的治学理念,深入挖掘史料,运用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注重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对契丹骑兵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关于契丹骑兵的形成及其军事素养的提升途径问题研究。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形成早于中原地区,其形成是以“马的驯服”和“骑马游牧民族的出现”为标志和基础,而马具的技术革新促进了骑兵的发展演变,尤其是马镫、高桥马鞍和马铠的出现,促进了重甲骑兵的产生;契丹骑兵的组建受到鲜卑及鲜卑以后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影响较大,对他们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契丹人生存的地理环境是骑兵形成的天然因素;狩猎习俗是维系骑射技能及骑兵军事素养的基础保障;休闲活动是提升骑射技能和骑兵战斗力的有效手段。第二章,关于契丹骑兵的相关军事制度研究。契丹在立国前,狩猎生产与军事战斗合二为一,游猎生产所需的工具即是战场上的武备,全民皆兵皆骑兵,主要以部族军为主;到了遥辇氏后期出现少量步兵,建国后逐渐增多,但仍以骑兵为主。辽朝时期中央骑兵主要有皮室军和斡鲁朵军,地方骑兵主要有“辽内四族”军、南北王军和舍利军。此外还有头下军、糺军、拽剌军、克军等。第三章,关于契丹骑兵武备相关问题的研究。契丹马是中国本土产生的草原马种,亦是蒙古马的先祖。契丹的马具在东胡、匈奴、鲜卑、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发展,并受到唐宋的影响,使马具更加精湛,开始向精美和繁复方向创新发展,契丹鞍更是获天下第一的美誉。契丹高度发展的鞍马具文化,亦充分体现出强盛的骑兵武力。弓的种类主要依照材质来划分,契丹的生存环境为骑兵角弓的制作提供了优质材料;箭镞有15种类型,按照其功能分为兵矢、杀矢和恒矢三种;契丹骑兵的武器装备除了弓矢,还有骨朵、铁槊及长短兵器等;契丹骑兵的铠甲主要沿袭了唐末五代和宋的样式,并随着冶铁铸铁技术的发展而日趋成熟,随着契丹王朝的壮大而走向精良,以致契丹的武器装备是契丹人最钟爱的战略物资和礼品。第四章,关于契丹骑兵战时分工及战略思想等系列问题的研究。按照骑兵作战中执行任务的类型,将契丹骑兵分为战骑、拦子马、打草谷骑和驿骑四种。契丹骑兵利于在平原上作战,主要依靠奇袭、闪击、追击、救援、迂回、包围、退却和劫粮道等方式取胜。契丹的战马、弓、弓袋、箭袋(又称胡禄或矢箙)及人马甲胄受气候影响较大,甚至会影响战争的结局。契丹骑兵之所以能发挥出作用,离不开军事将领的指挥才能和英明决策,主要体现在骑兵对外作战的战略、战术上。第五章,关于契丹骑兵的历史地位及影响问题的研究。契丹人的地理环境、游猎习俗、军事制度、精良的武备和战时思想赋予了契丹骑兵强大的战斗力,并以此征服统一北方草原诸族,进而南进中原灭后唐、后晋,夺取幽云十六州,长驱华北平原,直抵黄河流域,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至此,成为与北宋对等的国家,在当时东北亚地区地位最高,常以“主子”的姿态处理争端。从而真正凝聚成了以“游牧——农耕”为主导的“二元”正统王朝,这也正是驰骋的骑兵给契丹人带来了这种开阔的“天下”格局。与此同时,驰骋的骑兵也促进了欧亚草原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赵慧芝[3](1993)在《《自然科学史研究》十年》文中认为本文回顾、总结了《自然科学史研究》10年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阐明该刊继承了《科学史集刊》的严谨学风和办刊经验,并在新形势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以其日益丰富的科学史内容和新颖的学术观点,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0年来计发表论文459篇,科技史信息等23篇,几乎覆盖了科学史的所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该刊1—10卷所载论文获得过各种奖励的有109篇,占论文总数的23.75%。从而在科学史研究事业的发展、繁荣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潘荣华[4](2010)在《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近代大规模的西医东渐发端于19世纪初,传教士具有首创之功。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初始目标是引领中国人皈依基督福音,但是其结果却造成另一种历史图景:大批传教医生掀起“福音婢女”的神秘面纱,开始把医院作为撒播西医仁爱精神的初始阵地。此后,大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西医学校、成立西医社团、译述西医书籍和创办西医报刊,这些现代性传播工具在将西医传播到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方式注入崭新的现代性因素,特别是报刊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的采用,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价值打破普通人际传播的局限,不仅揭开中国近代报刊史的序幕,将大众传播工具和传播模式引入中国,标志着中国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而且大大提高西医传播的效果。如果说传教士拉开报刊传播西医的序幕,那么,晚清时期,早期的本土西医群体和留日医学生群体创办的启蒙报刊,则打破外国人操控西医传播权的局面,开创国人主动接受和自觉传播西医的历史新篇章。当然,从其规模和影响上看,自办启蒙报刊尚不足以与传教士报刊相抗衡,但客观上加速了西医传播的本土化进程,对启迪民族精神、谋求救国良策、祛除教会医学的毒魅,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特别是陈垣,在学生时代就将个人前途和民族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支持收回医学教育权的运动,善于利用报刊的强大宣传和教育功能,开辟一条独特的医学救国之路,他以“着述医”自称,以卫生报刊为阵地,以医学救国为主线,努力宣传救国、保民、强种思想,使救国思想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彰显和传播。从历史传承和空间扩散上看,民国时期西医传播事业较之晚清时期有空前发展,这不仅表现为西医报刊总量飞速增长,也表现在西医传播事业的历史进程上。虽然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使得西医传播进程呈现出阶段性顿挫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始终弦歌不绝,艰难发展。特别是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报刊总量超过前期任何一个阶段,传播中心也历经数次变迁,先是以上海为全国性中心向周围扩散,抗战时期又移至中西部中心城市和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一个多中心多向性扩散网络,传播环境的改善和良性生态的形成,进一步增强报刊传播西医的能力。革命根据地地处偏僻落后的农村,生活环境艰苦,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疫病严重威胁军民健康。但是革命根据地克服各种困难,因陋就简,广泛利用各种党报党刊和专业报刊,结合其它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卫生宣教运动。虽然根据地卫生报刊种类少,生存难,但是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军民的艰苦努力下,胜利完成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把根据地建设成中国卫生宣教事业的先进地区,为各个时期中国农村的卫生建设积累了经验,也为解放后全国卫生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从传播主体上看,医校报刊、团体报刊、官办报刊、专科报刊和报纸副刊的纷纷出现,表明多主体传播格局已经形成,组织传播最终成为报刊传播西医的主要形式。首先,医校报刊是教育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师生学术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和弘扬医学救国精神和职业理念的重要平台。其次,社团与报刊共生是当时中国医界的一道风景线。西医群体、西医社团和西医报刊相辅相成,构成医学发展的内部支撑体系,特别是专科报刊,为西医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现代医学体制在中国的建立作了充分的准备。再次,以通俗、简明为特征的报纸副刊纷纷问世,标志着西医传播已经开始由精英阶层向普通大众进行科学教化的等级传播模式。此外,作为政府喉舌的官办报刊,在舆论导向、采编质量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对西医传播事业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多元传播格局下西医传播事业的繁荣,给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带来什么?文章分别以医校报刊、学术期刊、医团报刊为中心,对西医传播的效果作一宏观考察。首先,民国时期,政府多次颁布法令,收回教育主权,推行学制改革,自办医学院校逐渐取代教会医学校,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西医传播组织,为西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准备大批后备人才。其次,西医的不断传入预示着西医传播已经从信息接收转变到体制构建上来——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实践模式的本土化。学术社团和学术报刊的问世为西医体制在中国的移植与再造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基础,促进学术研究向专深方向发展,也促成西医共同体的壮大。再次,西医共同体不仅是现代医学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且成为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政府施为、社会参与、服务大众是公共卫生的基本特点。公共卫生制度的建构过程实质上是医学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过程。事实上,西医共同体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卫生制度时,非常注意公共卫生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推进,从而指明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王晓霞[5](2006)在《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为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亦称数学教育学术史之研究。本研究在简要介绍我国20世纪前半叶的数学教育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以建国后的数学教育研究史为基本内容,以各时期数学教育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为线索,在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内容、思想方法和主要特征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具体内容要点如下:一.1901-1949年分为一个阶段,以《教育杂志》为题材,对该时期一些重要的数学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产生的影响和专家们对这一时期数学教育的研究及相关论着、调查实验等作简要论述。二.建国初到文革前的数学教育研究。主要通过对《数学通报》1951-1966年所载有关数学史、数学教学研究、数学哲学等方面文章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三.文革后(1976年)到现在的数学教育研究。以文革后《数学通报》(于1979年复刊)和《数学教育学报》(创刊于1992年,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阵地)两种杂志上所刊登的论文为主要题材,对文革后至今的数学教育研究进行分析研究,颇具代表性。四.对有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者参加的重大国际交流会议,以及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者与其他国家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作简要论述,并分析所反映出的情况。五.通过回顾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历史,总结出其中存在的缺点。如,理论与实际脱节,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的鸿沟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合理建议。

金淑兰[6](2017)在《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1922-1949) ——兼论民国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社会角色》文中研究说明化学工业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发展生产力、保障人类生活生产必需品以及国防建设和应对战争等密不可分,不仅对于历史上的产业革命和当代的新技术革命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华化学工业会由欧美归国留学生于1922年在北京创建,是我国第一个化学工业学术团体,它荟聚了大批的化工人才,不仅为后来相继成立的专门学术团体起到了示范和带领作用,而且还推动了民国时期高等化学与化工教育的发展,从而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建制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现代化工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学术界尚缺乏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发掘大量第一手资料,运用史料分析、文献解读、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学会承担的社会角色为主线,研究了中华化学工业会自1922年创建至1949年整个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为我国化学工业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首次全面系统地厘清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创立、发展以及组织变迁的历史过程,揭示了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与现实条件。这部分内容为完善我国近代化工体制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过程提供了参考资料,弥补了我国化工史和技术史史界对相关专题研究的不足。(2)运用社会学方法探讨学术团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及其随社会变迁所进行的角色调适。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社会角色经历了从化工知识普及向化工知识研究的转变,而另一种社会角色——服务于化工实业界则一直伴随并贯穿始终。通过分析认为,除以上所述,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社会角色还表现在:构建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体系;开启了中国化工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化工人才;为中国的化学工业建制化奠定了基础。可见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社会作用和影响不仅仅只表现在与化学工业有关的产业经济方面,甚至还涉及与化学工业相关的社会问题,作为学术团体,其社会角色具有多元性和可变性。(3)详细地梳理了1922-1949年中华化学工业会的主要工作成就及其对中国化工事业的影响。包括化学工业普及方面,如搜集并发布化学工业新闻、举办通俗演讲、翻译化工着作,创办化工普及类刊物《化学世界》;化学工业研究方面,如学会的科研体制化过程、化工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平台建设、以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员和会刊为主所进行的化工学术研究等;促进实业界与化学界相结合所做的各种努力,如组织学者参观工厂、调查国内化工业现状、为化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协助举办化工展览。这些史料的挖掘和分析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华化学工业会对于中国化工事业建设的突出贡献,以及推动中国化学工业建制化的积极作用。(4)对中华化学工业会在化工学术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客观的评价。受条件所限,民国时期国内关于化工研究方面的突出成果并不多见,但以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员为主、以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为载体刊发的大量文章实用性极强,对于科研同行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作用。(5)在挖掘中华化学工业会史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近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特点。总体上看来,1922-1949年,我国国内的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多为传统手工制作或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国内许多储备丰富的生产原料,仍处于粗放式加工阶段。通过分析影响民国时期化学工业发展的社会条件,剖析政府在化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专门学术团体对于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探讨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在我国近现代化学工业体制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

王孟[7](2016)在《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文中指出佛教疑伪经是佛教研究的重要资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所以,佛教疑伪经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佛教学术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由於中国古代僧人出於纯洁信仰的考虑,禁绝佛教疑伪经的流通,将它们排斥在大藏经之外,以致中国绝大多数佛教疑伪经都亡佚不存。赖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我们今天可以重睹100多种久已亡佚的佛教疑伪经。虽说敦煌遗书中保存的疑伪经为佛教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料,但因敦煌遗书散藏在世界各地,且无总目录可以导航,故研究者至今很难把握其全貌以及寻觅本人研究所需的佛教疑伪经。这一现状导致敦煌学虽已百年,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缺乏总体把握的现状并无根本改观。本论文的题目为《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依托方广錩先生主持的《敦煌遗书数据库》,采用文献学的方法对敦煌藏经洞所存佛教疑伪经做一个鸟瞰式的整理,目的有两个:一是汇总、梳理目前已经收集到的所有敦煌佛教疑伪经,公布其目录资料;一是梳理每一部敦煌佛教疑伪经至今为止的研究史,罗列其研究编年,并努力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述评。前(5学者教导我们,学术研究要靠资料讲话。资料有三类:原始资料、研究资料与动态资料。本论文力求为研究者提供至今为止与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相关的原始资料、研究资料的基本信息,力图为从事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的研究者提供一本可信的工具书。本论文的导论部分,通过梳理对佛教疑伪经的诸种判别标准及其背後反映的思想倾向,认为就对佛教疑伪经的认知与研究而言,应将疑伪经的判别标准回归到中国古代僧人确立的“翻译标准”上。论文回顾了以往诸位研究者对佛教疑伪经的各种分类法,尝试以撰作目的为标准,对敦煌佛教疑伪经进行分类。力图在具体操作中进一步解决疑伪经的分类问题。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对每一部敦煌佛教疑伪经,分别以“相关资料”、“研究编年”、“研究述评”为序进行论述。在“相关资料”部分,对该部佛教疑伪经的经录着录、现存状况、异本系统、经文内容等予以介绍,力图使读者把握该佛教疑伪经的原始资料。在“研究编年”部分,用“编年史”的方式,按时间顺序对该佛教疑伪经的研究史进行梳理,使读者能够基本把握该部佛教疑伪经的研究现状。在“研究述评”部分,以问题为中心,对相关学术研究问题进行梳理,力图总结以往对该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的成绩和不足,以期通过总结,发现问题,进一步推进对该疑伪经的研究。

张冬冬[8](2012)在《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选题是以研究战国、秦以降典籍所载古代史书书署制度文献为经,尝试以20世纪以来考古发掘简牍书迹实物的整体作为主体考察材料,主要从①简、牍的源流及简牍书署制度的概念,②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土战国楚系竹简册、秦简、秦牍、的类型学分类及简牍学特征,③两汉简牍年代学及其简牍学特征,④三国·孙吴及魏晋时期简牍所载的署书及署书书体的渊源与流变,⑤20世纪以来,西域地区新疆楼兰遗址等出土汉晋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⑥简牍署书文字的字体及书写特征,⑦简牍制度的起源及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⑧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与其书署形制的特点,⑨周代外史(大学)“掌达书名于四方”的“谕书名”教育,同秦汉之际,以书课吏制度的书署专门之学之间的关系,⑩书署课吏制度中“兼会杂体”与“正文字”对书法史五体并存的影响。等10个方面来探讨和论述:简牍书署制度的存在状况以及对早期中国字体的演变与书法史以及魏晋以降书法“名家流派时代”的决定性意义为主要目的。

胡晓[9](2016)在《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学术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学术相对封闭的治学方式,为学者提供了及时发表和了解研究成果的机会,亦建构了展开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的公共平台。因此,作为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对学术发展的意义至关重要。民国时期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现代学术体系创建的重要阶段。而促进这一时段学术迅速发展的关键就是学术期刊的创刊与出版传播。以“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着称的《国学季刊》、《燕京学报》、《清华学报》以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因及时介绍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刊发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学术大师而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成为彼时学术期刊中的典范。它们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对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的学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即以这四种学术期刊为考察对象,在史料爬梳的基础上,以1923-1949年为时间节点,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等方法,勾勒四种期刊的历史发展进程,比较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编辑出版主体与客体方面的异同,并追寻这四种期刊作为体现民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在学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怎样影响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藉此总结四种学术期刊在期刊史和学术史上产生的作用和意义,为现代学术期刊在新的社会转型时期能够积极主动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价值与实践借鉴。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四种学术期刊各自的创刊过程与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北京大学国学门的创建及《国学季刊》的制度规定;燕京哈佛学社的建立及其与《燕京学报》的关系;《清华学报》的复刊过程,中央研究院及其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建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第二部分,论述四种学术期刊主编的学术思想及其与刊物宗旨的关系,同时,利用四种期刊作者发表文章的数量,分析比较四种期刊作者群体的分布情况、构建方式的异同,以探析围绕期刊展开的编、着学术共存之关系。论文认为,四种期刊的主编经历了从学术眼界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上的区别于传统学术与文化的现代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引导了刊物的现代性学术方向。除了编辑群体之外,《国学季刊》比较重视以国内外在相关学术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作为作者对象,《燕京学报》倾向于发掘学术新人与培养少壮学者;《清华学报》主要以清华大学同人作为作者群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在创刊前期以高校顶尖学者充实作者队伍,后期则主要以历史语言研究所人员担任作者群体。四种期刊学术共同体的不同组建方式对近代学术的转型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部分,围绕四种学术期刊的编辑宗旨,将刊物置于现代学术分科的背景下,以文本解读为主,比较分析四种期刊各自的学术内容、传播特色的异同及其对学术转型的影响。论文认为,历史学、语言学文章在四种刊物中占有较多分量,除此之外,《国学季刊》刊发了大量金石学、古器物学的文章;《燕京学报》注重在文学和艺术学,特别是戏曲方面的研究,刊载了许多该学科的奠基之作;而侧重于社会调查,一些对改善国计民生有实际借鉴意义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章是《清华学报》所关注的重点;《史语所集刊》则结合史语所内学术研究工作,在通过调查、实验获得新资料基础上,成为近代开展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尽管四种期刊在学科领域上各有侧重,但因其文本都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展了新的视角和注重对国内外学术前沿的把握与推介,为中国学术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对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四部分,主要对四种期刊的编排版式和运营模式展开比较论述,剖析其编辑出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历程。四种期刊在不拘文体格式、采用横行排版和新式标点的总体格局下,又在封面、页码、插图、索引等编排细节上显示出不同的特色。这种对期刊外部形式的变革,本身就代表了传统学术期刊的转型。同时,四种期刊在经费、印刷、发行、销售等出版各个流程中的组织与安排,也使得刊物具有了现代期刊出版市场化的雏形。第五部分,总结四种期刊在学术史和期刊史上的历史意义及对于当代学术期刊出版的启示与借鉴。

曹莹[10](2018)在《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文中认为科学期刊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学术反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标尺。气象科学期刊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气象建设、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的情况,有较强的文献性。民国时期,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媒介,近代科学研究成果多是通过期刊才得以保存和普及,民国时期气象学期刊是研究近代气象学发展的重要材料。本文以1915-1949年35年间的《观象丛报》、《中国气象学会会刊》、《气象杂志》和《气象学报》为着重点,利用文献分析和计量统计的方法,以期刊的外在形态和内部刊载的气象科技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期刊在封面、栏目、主办机构、作者群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发现,气象期刊逐步趋于成熟,而且逐渐向气象学术期刊发展,尤其气象研究所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作者群体,气象期刊的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根据四本气象专业期刊中的气象科技内容,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气象学者在天气学和气候学领域的研究尤为突出,促进国内外学者对我国气候区域的认识和了解。综合气象期刊的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到气象期刊经历了从“科普气象知识”、“气象科技服务”到“自主气象科研”的过程,而我国气象科技则在“气象科学”、“气象技术”和“气象数据”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气象期刊为我国气象科技传播、推广以及指导做出突出的贡献,同时气象科技也为气象期刊带来积极的影响,两者的互动作用呈现的是积极良性的作用,为我国早期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本文全面完整地介绍我国在民国时期创办气象期刊的情况,探析中国近代气象科技发展,以及民国时期气象科技及气象期刊的互动作用,并对民国时期气象期刊做出一定的评价。一方面,加强人们对近代气象专业期刊和气象科技发展情况的了解;另一方面,探析气象期刊在气象科技的传播、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使大家认识到气象期刊在我国早期气象科技发展时期的地位及其影响。通过对早期气象期刊、气象科技发展的回溯,给现代气象科学的前景予启发,为当代的气象科学事业提供历史参考。

二、《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1卷(1992年) 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1卷(1992年) 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史学史?”
    二、中国建筑史学核心价值的阐释
    三、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分期
    四、已有相关研究回顾
    五、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方法概略
    六、创新之处及未尽事宜
上篇
    第一章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先导
        一、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溯源
        二、20 世纪初叶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先导概略
        1 、先导之一:东方学(Orientalism)与欧洲对中国建筑的研究
        2、先导之二:20 世纪上半叶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
        3、先导之三: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勃兴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滥觞
        一、文献传统:《营造法式》的发现和校勘
        二、匠作传统:中国古代工程籍本的搜集整理
        三、清代“样式雷”图档的整理研究
        四、中国古代建筑调查与测绘
        五、困境与坚守
        六、式微
        1、《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及《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
        2、梁思成着《中国建筑史》及《图像中国建筑史》
        七、本章小结:中国营造学社学术贡献概述
    第三章 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研究机构及其学术活动为中心
        一、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概略
        1、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2、高等院校中国古建筑测绘及其研究情况
        3、文物保护及考古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二、“中国建筑研究室”: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机构之肇端
        三、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办“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分水岭:“1958 年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学术讨论会”
        五、本章小结
下篇
    第四章 196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中心
        一、核心机构:建研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1958~1964)
        1、创办背景
        2、研究情况述略
        3、《建筑理论及历史科学研究中进行调查考察工作的体会》简述
        4、曲终人散
        5、恢复及延续
        二、“建筑三史”: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坐标
        1、“建筑三史”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初稿本
        3、《中国建筑简史》编写过程概略
        4、“建筑三史”之意义
        三、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始末
        1、《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五稿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六稿
        3、《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七稿
        4、《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八稿
        5、《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终付梓
        6、1964 年8 月15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鉴定会议记录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其他重要学术成果撷要(1959~1966)
        1、梁思成主持《营造法式》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
        2、刘敦桢主持苏州古典园林研究
        3、陈明达、莫宗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着述举要(1959~1966)
        4、天津大学建筑系清代皇家园林测绘及研究
        5、《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析
        6、清华大学建筑系主编《建筑史论文集》(1964)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述评——以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中心
        一、1980 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复兴与转型
        二、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组织概要
        三、文化遗产概念引入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拓展
        四、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重要学术成果述略
        1、《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2、《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及《营造法式》研究的深入
        3、《华夏意匠》
        4、东方建筑研究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5、《中国建筑艺术史》
        6、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
        7、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期刊概况
        五、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及着述分类概览
        1、中国古代建筑通史研究及着述
        2、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
        3、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及修缮技术研究
        4、中国传统建筑理论及建筑文化研究
        5、中国古代建筑专题研究及着述
        (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研究
        (2)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研究
        (3) 中国古代礼制及祠祀建筑研究
        (4) 中国古塔研究
        (5) 中国古代石窟寺研究
        (6) 中国古代陵寝研究
        (7)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8) 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
        (9) 中国古代桥梁研究
        (10)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研究
        六、1980 年代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概述
        七、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史略——从1935年“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谈起
        一、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与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35~1948)
        二、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49~1955)
        三、古代建筑修整所与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时期(1956~1965)
        四、“文化大革命”前期的全面停滞(1966~1973)
        五、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时期(1974~1990)
        六、中国文物研究所时期(1990~至今)
        七、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后记
附录部分
    附录一:《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总目录
    附录二: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出版图书目录
    附录三:《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目(1951-1965)
    附录四: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所出版的着作目录简录(1959-2002)
    附录五: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室)所发表论文简表(1959-2002
    附录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及建筑史学分会简表
    附录七: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大事纪略(1935-2005)
    附录八:中国文物研究所历年古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简表(1949-2005)
    附录九:《营造法式》研究文献(中文)(1919-2002)
    附录十: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项目统计简表(2000-2006)
    附录十一:刘敦桢对《中国建筑简史》第一册的若干意见
    附录十二:1961 年建筑史编写工作情况报告
    附录十三:1961 年5 月10 日《中国建筑简史》编写会议记录
    附录十四:1961 年5 月12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苏联稿和教材稿)讨论会议纪要
    附录十五:1961 年5 月13 日《建筑历史讨论简报
    附录十六:1961 年5 月19 日《编史结束座谈会发言记录》(摘要)
    附录十七:1961 年5 月12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一号)
    附录十八:1961 年5 月14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二号)
    附录十九:1961 年5 月16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三号)
    附录二十:1961 年5 月18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四号)
    附录二十一:1961 年5 月23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五号)
    附录二十二:1961 年6 月15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六号)
    附录二十三:刘敦桢先生在修订《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期间信函(共三十九封)
    附录二十四:《卢绳先生学术传略》

(2)契丹骑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契丹骑兵的形成及其军事素养的提升途径
    第一节 骑兵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的驯服是骑兵产生的先决条件
        二、以骑马为标志的游牧民族出现是骑兵形成的基础
        三、马具的技术革新促进了骑兵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契丹骑兵的形成
        一、从契丹族的历史演变追溯契丹骑兵的形成
        二、地理环境是契丹骑兵形成的天然因素
    第三节 骑射技能在契丹人生活中的积累
        一、契丹的游猎生活维系和提升了骑射技能
        二、辽朝的“四时捺钵”延续和强化了骑射技能
        三、休闲训练是提高骑射技能和军事素养的有效途径
第二章 契丹骑兵的相关军事制度
    第一节 建辽前期的相关军事制度
        一、契丹古八部时期的松散酋帅制度
        二、契丹大贺氏时期的双重统治制度
        三、契丹遥辇氏时期的军事首长制度
        四、契丹的统兵官职:夷离堇、于越、挞马
    第二节 辽朝时期的相关军事制度
        一、中央的护卫骑兵:皮室军、斡鲁朵军
        二、地方的部族骑兵:部族军、舍利军
        三、中央与地方结合性质的骑兵:头下军、糺军、克军、拽剌军
    第三节 军事制度的发展变革对契丹骑兵的影响
        一、契丹骑兵统兵机构及官职的变革
        二、契丹骑兵数量的变化
        三、契丹骑兵由部族军向常备军的转变
        四、由全军骑兵向以骑兵为主的多元兵种发展
第三章 契丹骑兵的武备
    第一节 契丹的战马
        一、战马的品种、特征
        二、战马的类型
        三、战马的数量与来源
    第二节 契丹骑兵的马具
        一、游牧民族马具的发展演变对契丹骑兵的影响
        二、契丹骑兵的马具特征
    第三节 契丹骑兵的武器装备
        一、弓的种类及功能
        二、箭镞的形制及特征
        三、骑兵的长短兵器
        四、骑兵的甲胄
第四章 契丹骑兵的战时分工及战略思想
    第一节 骑兵的战时分工
        一、侦察敌情的拦子马骑
        二、粮草补给的打草谷骑
        三、传递公事的驿骑
    第二节 骑兵的战时特点
        一、契丹骑兵的战时特点
        二、气候环境对契丹骑兵作战的影响
    第三节 契丹典型的军事思想家及其战略战术
        一、耶律阿保机的军事思想及其战略战术
        二、耶律休哥的军事思想及其战略战术
第五章 契丹骑兵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第一节 骑兵的战斗力增强了契丹的征服性
        一、骑兵是契丹武力强盛的决定因素
        二、骑兵是维持契丹生存发展与实现草原一统的牢固基础
        三、骑兵改变了中原王朝的军事战略及当时的政治格局
    第二节 驰骋的骑兵给契丹人带来了开阔的“天下”格局
        一、骑兵促进了契丹民族凝聚成“游牧——农耕”的“天下”正统
        二、驰骋的骑兵促进了欧亚草原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插图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4)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关于近代报刊、西医报刊、西医传播和报刊传播西医的研究
        (二) 相关近代医学史研究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本文努力的方向和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第一章 传教士开创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之先河(1807-1911年)
    一、动机与路径:西医跨文化传播的策略选择
        (一) 藉医传教: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艰难博弈
        (二) 传播路径:从医疗空间到舆论空间的多维渗透
    二、传教士:报刊传播西医之发端
        (一) 报刊:一种面向中国人的新型传播媒介
        (二) 西医传播:从综合报刊到专业报刊的嬗变
    三、近代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历史作用
第二章 国人自办启蒙报刊传播西医之早期动员(1886-1911年)
    一、尹端模:第一份自办医刊的创办者
    二、青年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以《医学卫生杂志》和《光华医事卫生杂志》为中心
        (一) 从革命报人到着述医: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
        (二) "着述医"陈垣的医学着述及其历史影响
    三、赴日留学:德日西医体系的传入
        (一) 留学日本:国人留学习医的"终南捷径"
        (二) 日本: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外努力
        (三) 上海: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内探索
    四、自办西医启蒙报刊的示范意义
第三章 以城市为中心西医传播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912-1949年)
    一、民国时期西医报刊历史传承的特点
        (一) 时空分布
        (二) 阶段性顿挫和持续性发展
        (三) 地域性分异和网络化扩散
    二、上海: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确立及其动因
        (一) 经济繁荣的拉动
        (二) 西学东渐的推动
        (三) 西医群体的努力
        (四) 租界卫生的示范
        (五) 政府决策的导引
    三、抗战时期传播中心的西移及其影响
        (一) 抗战时期传播中心西移的原因
        (二) 传播中心西移的重要意义
        (三) 传播中心西移后西医传播内容的拓展
第四章 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的勃兴(1931-1949年)
    一、土地革命时期卫生报刊的萌芽及其防疫宣传
        (一) 卫生专业报刊的萌芽
        (二) 综合性报刊的防疫动员
    二、抗日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发展及其卫生宣教
        (一) 新四军二、三师的《医务生活》与《先锋医务》
        (二) 山东军区的《军医杂志》、《山东医务杂志》和《胶东医刊》
        (三) 陕甘宁边区的《国防卫生》及其它综合性报刊
    三、解放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拓展
        (一) 《山东卫生》
        (二) 《健康报》(复刊)
        (三) 《野战卫生》与《中南卫生》
    四、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的历史经验
        (一) 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身体力行
        (二) 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政策跟进
        (三) 因陋就简,充分利用党报专刊
        (四) 目标明确,突出重点
        (五) 科学实用,务求实效
第五章 多主体传播格局下中国近代医学的走向(1912-1949)
    一、多元主体传播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一) 医校报刊蓬勃发展
        (二) 社团报刊脱颖而出
        (三) 专科报刊异军突起
        (四) 卫生副刊异彩纷呈
    二、教育传播的国家化与西医群体的成长——以校办报刊为中心
        (一) 教育体制的转换及其对西医教育的影响
        (二) 医校报刊的繁荣
        (三) 医校报刊成为西医群体成长的舞台
    三、现代医学体制的移植与再造——以专业社团的学术期刊为中心
        (一) 中华医学会与西医体制的构建
        (二) 中华护士会与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三) 中国生理学会与中国生理学的奠基
        (四) 中华民国药学会与中国药学的肇兴
    四、传统卫生模式的颠覆与超越——以民间社团的普通报刊为中心
        (一) 政府施为与社会参与:现代公共卫生之滥觞
        (二) 让公众理解传染病:以中国防痨协会和中华麻风救济会为例
        (三) 妇女与儿童的发现:以节育运动和慈幼运动为例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5)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章 建国以前(1901-1949)的数学教育研究
    一 一些重要的数学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对数学教育产生的影响
    二 论文、专着、调查实验报告
    三 专家们对这一时期数学教育的研究
第二章 建国初到文革前的数学教育研究
    第一节 《数学通报》概况
    第二节 1951-1966 年《数学通报》的发展里程及业绩
    第三节 国外数学教育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第三章 文革后的数学教育研究
    第一节 1979-1992 年的数学教育研究——以复刊后的《数学通报》为题材
    第二节 1992 年以后的《数学通报》简述
    第三节 1992-现在的数学教育研究——以《数学教育学报》为题材
    第四节 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及其影响
第四章 我国数学教育的国际交流
    一 国际交流会议
    二 人员往来
    三 结论
第五章 结论
    一 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足
    二 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鸿沟
    三 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为主,不重视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四 数学教育研究的主题潮流化,受国家教育政策束缚严重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中外数学教育专家访谈录
    一 写论文是用脚写而不是用手写——横地清教授访谈录
    二 数学教育研究需要实践——钟善基教授访谈录
    三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勤能补拙——李迪教授之“专、恒、勤”三字原则
附录 2 中国近现代数学教育大事年表
附录 3 《数学通报》(1951-1992)论文统计表
附录 4 《数学教育学报》(1992-2005)论文统计表
致谢

(6)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1922-1949) ——兼论民国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社会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创建与发展
    2.1 创建背景与条件
        2.1.1 社会条件
        2.1.2 宏观背景
        2.1.3 人才基础
    2.2 学会的创建与发展
    2.3 组织机构的变迁
        2.3.1 对学会章程的不断修订与完善
        2.3.2 内部结构的变迁
    2.4 历任理事(评议员)
    2.5 会员分析
        2.5.1 全体会员分析
        2.5.2 代表性会员分析
第3章 化工宣传与普及工作
    3.1 搜集、发布化学工业新闻,提供化工消息
    3.2 举办通俗演讲,推动化工知识传播
    3.3 翻译化工着作,引进西方先进化工技术
    3.4 创办科普刊物《化学世界》
第4章 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的创办、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4.1 会刊简史
    4.2 历任编纂
    4.3 发展历程
        4.3.1 化学工业调查阶段
        4.3.2 化学工业述评阶段
        4.3.3 化学工业应用研究阶段
    4.4 会刊的历史作用
第5章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科研体制化探索
    5.1 创立化工图书馆,为化工研究提供基础
    5.2 发行化工专业期刊,鼓励学术研究
    5.3 召开年会,促进学术交流
        5.3.1 历届年会概况
        5.3.2 年会发展历程
        5.3.3 联合年会纪实
        5.3.4 年会的演变及其特点
    5.4 协助审定化学名词,推进化学用词规范化
        5.4.1 化学讨论会的缘起与成果
        5.4.2 与会人员中的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员分析
        5.4.3 化学工程名词的统一与审定
第6章 对中国传统工业的改进与研究
    6.1 肥皂工业
    6.2 造纸工业
    6.3 油脂工业
    6.4 橡胶工业
    6.5 油漆工业
    6.6 制革工业
第7章 联络并服务于化学工业实业界
    7.1 组织参观工厂,促进学企结合
    7.2 调查国内化工产业,掌握化工发展现状
        7.2.1 调查实录
        7.2.2 关于化工调查的总结与反思
    7.3 服务于实业界,为化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
    7.4 协助化工展览,推动化工产业发展
        7.4.1 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
        7.4.2 举办化学工艺品展览会,暨组建化学工艺研究会
        7.4.3 吴承洛对化学工艺品展览会的评价
第8章 结语
    8.1 对学会在化工学术研究方面的影响评价
    8.2 关于中华化学工业会社会角色的探讨
        8.2.1 构建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体系
        8.2.2 开启了中国化工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化学工业人才
        8.2.3 为中国的化学工业建制化奠定了基础
    8.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佛教“疑伪经”及其判别标准
        (一)佛教“疑伪经”
        (二)佛教疑伪经的判别标准
    二、佛教疑伪经的分类概说
    三、佛教疑伪经研究史及其评价
        (一)佛教疑伪经研究史
        (二)佛教疑伪经研究评价
    四、敦煌佛教疑伪经
    参考文献
说明
一、反映、指导和规范佛教僧俗生活
    《般泥洹後诸比丘经》
    《宝车经》
    《出家功德经(出贤愚经)》
    《慈教经》
    《大乘莲华马头罗刹经》
    《华严十恶经》
    《大威仪请问经》
    《犯戒罪报轻重经》
    《金刚经纂》
    《敬福经》
    《决定罪福经》
    《善恶因果经》
    《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
    《五辛经》
    《像法决疑经》
    《遗教法律三昧经》
    《讃僧功德经》
    《斋法清净经》
二、宣扬特定的佛教教义、实践和信仰
    (一)三阶教典籍
        《大乘无尽藏法》
        《佛性观修善法》
        《七阶佛名经》
        《人集录明诸经中对根浅深发菩提心法》
        《人集录依诸大乘经中略发愿法》
        《人集录於十二部经修多罗内验出对根起行法》
        《三阶佛法》
        《三阶佛法密记》
        《瑜伽法镜经》
        《要行舍身经》
    (二)具有揭帖性质的谶记类疑伪经
        《大慈如来告疏》
        《定光佛菩萨救诸衆生》(拟)
        《佛图澄所化经》
        《救诸众生苦难经》
        《劝善经》
        《太平年志公谶记伪经》(拟)
        《新菩萨经》
    (三)禅系疑伪经
        《禅门经》
        《大辩邪正经》
        《法句经》(伪经)
        《法句经疏》
        《法王经》
        《佛为心王菩萨说头陀经》
        《金刚三昧经》
    (四)与菩萨信仰有关
        《地藏菩萨经》
        《地藏菩萨十斋日》
        《佛为善男子说地狱报应经》(拟)
        《救苦观世音经》
        《普贤菩萨说此证明经》
        《僧伽和尚欲入涅盘说六度经》
        《水月观音经》
        《四门经》
        《天公经》
        《证香火本因经》
    (五)与禅定有关
        《阿弥陀佛觉诸大众观身经》
        《观经》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
        《十想经》
        《相好经》
        《最妙胜定经》
    (六)与佛名忏法有关
        《观世音佛名》
    (七)反映中国人对佛教宇宙论的理解
        《二十八宿次位经和三家星经》
        《二十八天并四天下地狱已上下经》
        《楼炭经略》
        《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八)反映中国人对佛教思想和历史的理解
        《佛性海藏经》
        《究竟大悲经》
        《如来成道经》
        《太子成道经》
        《五百梵志经》
        《照明菩萨经》
三、调和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
    《佛母经》
    《净土盂兰盆经》
    《须弥四域经》
四、以满足人们现实需要、解决人们现实苦难为目的
    《安宅神咒经》
    《佛顶心陀罗尼经》
    《解百生怨家陀罗尼经》
    《护身命经》
    《救疾经》
    《龙种上尊王佛印法经》
    《摩利支天经》
    《七千佛神符经》
    《三厨经》
    《消灾除横灌顶延命真言经》
    《续命经》
    《延寿经》
    《呪魅经》
五、其他
    (一)伪经不伪
        《小法灭尽经》
        《孝顺子修行成佛经》
        《现报当受经》
    (二)情况不详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
        《说五佛八菩萨坛经(拟)》
        《四谛法门经》
        《天皇梵摩经》
索引
    经名首字笔画检字并索引
    经名音序首字检字并索引
    经名索引(附卷号)
    卷号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後记

(8)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状况概述
    1.2 本研究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1.3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
第二章 用简用牍及简牍书署制度研究综述
    2.1 简、牍的源流及简牍书署制度的概念
    2.2 简牍年代学研究的成果、内容及现状
    2.3 简牍书署制度研究的成果、内容及现状
    2.4 用简、用牍制度的起源
    2.5 20 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土战国楚系竹简册的类型学分类及简牍学特征
        2.5.1 楚地出土简册年代学综论
        2.5.2 出土战国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战国早期、中期前段至中期
        2.5.3 出土战国楚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战国中期后段至中期偏晚
        2.5.4 出土战国楚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战国中期晚段竹书的代表
        2.5.5 出土战国楚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战国晚期早段至晚期
        2.5.6 系年未能确定或信息不全面的部分战国楚地出土简册
    2.6 简牍署书文字的字体及书写特征
        2.6.1 战国楚系简牍文字概念的界定
        2.6.2 战国简牍楚系文字字体的书写特征
第三章 简牍制度的起源及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
    3.1 先秦佚籍文献、卜筮祭祷与司法文书等三类写手间的联系及其书署形制特点
    3.2 简牍书署制度中的先秦两汉古佚籍抄件特点
    3.3 文献中书署制度的主体与先秦简牍实物中的签署人
    3.4 周代小学六艺教育中的“书名”传习及书写实物的对应考察
    3.5 包山 M2 楚墓所出土文书类及卜筮祭祷类简文,所见署名分类及战国简牍书署制度的探讨
        3.5.1 包山 M2 楚墓出土文书简简文后署名的分类与书写风格的划分
        3.5.2 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筮祷祠简简文中的署名之分类及书写风格的划分
第四章 秦及两汉时期——简牍书署制度的完成
    4.1 “掌官书以赞治”的周代史官与秦汉衙署府史、胥吏的“史书而仕宦”的传承关系
    4.2 秦汉之际以书课吏制度的书署专门之学
    4.3 20 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出土秦简、秦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4.3.1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战国秦至始皇前期
        4.3.2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秦始皇嬴政至二世时期
        4.3.3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秦与西汉之相交叠时期
    4.4 秦系简牍署书文字实物的时代下限
        4.4.1 秦系简牍文字的专称——“署书”概念的界定与近年来考古所见实物的关系
        4.4.2 秦系简牍署书的书写特点
    4.5 秦汉宦学教本——早期习书的“法帖”
        4.5.1 《为吏之道》作为秦代学吏制度习字教本的文献依据
        4.5.2 《为吏之道》在书写风格及字形结体上同其它秦汉简牍抄件的联系
第五章 两汉简牍年代学及其简牍学特征
    5.1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长江流域汉代墓葬简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5.1.1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含帛书)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西汉早期至武帝期
        5.1.2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
        5.1.3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东汉早期至东汉晚期
        5.1.4 两汉简牍部分详细系年待公布或无法确定者
    5.2 20 世纪初以来,西北地区汉代边塞遗址简牍(含纸文书)的发现及其简牍学特征
        5.2.1 敦煌汉简部分
        5.2.1.1 1949 年以前,有关敦煌及部分楼兰遗址出土汉简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5.2.1.2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敦煌汉简的进一步整理与研究成果
        5.2.1.3 1949 年以来,新发现敦煌汉简的发掘与整理
        5.2.2 罗布淖尔汉简部分
        5.2.3 居延汉简部分
        5.2.3.1 1949 年以前,国内有关旧居延汉简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5.2.3.2 1949 年以来,国内有关旧居延汉简图版与释文的整理与研究成果
        5.2.3.3 1949 年以来,台湾对旧居延汉简图版及释文的最新研究成果
        5.2.3.4 新居延汉简的发现与整理工作的进展
        5.2.4 1949 年以来,甘肃省东部——武威地区汉简的发现与整理
        5.2.5 1949 年以后,西域地区于阗、尼雅等地区出土汉简牍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第六章 简牍制度在两汉的形成
    6.1 古代简牍制度文献的比勘、研究与分析
    6.2 从简牍出土实物与文献的比勘,看简牍制度的形成
    6.3 汉代简牍署书体——“八分”的起始年代问题
    6.4 20 世纪以来出土简牍中所载秦汉字书兼法帖:《仓颉篇》书体之研究
第七章 简牍书署制度对名家流派书法时代的决定性影响
    7.1 简牍书署制度对秦汉书法风格的决定性影响
    7.2 简牍缀联与后世书法作品的行款
        7.2.1 简牍缀联与书写顺序
    7.3 史“掌官书以赞治”的化石性标志——简牍书迹行款中装饰性笔画:掠磔饰笔
        7.3.1 问题的提出
        7.3.2 掠磔笔画在两汉简牍书迹中出现的规律
        7.3.3 装饰性掠磔笔划在两汉简牍书迹章法中的作用新探
        7.3.4 “掠磔笔划”的渊源及其与隶变的关系
        7.3.5 书简书牍制度对秦汉其它写件的影响
    7.4 秦汉简牍文书习语与汉代早期草书形成的关系
        7.4.1 西汉早期简牍草书体系年的考察
        7.4.2 简牍文书中习语与简署书体书写草化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三国、两晋及六朝——简牍与纸张的交替时代
    8.1 三国、孙吴及魏晋时期简牍所载的署书及署书书体的渊源与流变
        8.1.1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三国吴至十六国时期简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8.1.2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晋六朝简牍的简牍学特征及类型学分类
        8.1.3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三国、两晋时期无法系年的简牍
    8.2 20 世纪以来,西域地区新疆楼兰遗址等出土汉晋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8.2.1 1949 年以前,有关新疆楼兰遗址内汉文魏晋木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8.2.2 1949 年以来,有关新疆楼兰遗址内汉文魏晋木简牍及纸文书的整理与研究
        8.2.3 1949 年以后,新疆楼兰地区出土简牍的发现与整理工作
    8.3 书署字体在简牍制度探讨上的重要地位
        8.3.1 简牍书署制度的研究对探讨书法艺术基本美学的重要意义
馀论
论文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发表的学术专着、论文目录

(9)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民国学术期刊研究
        (二) 关于学术转型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 历史文献法与归纳对比法相结合
        (二) 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
    四、本文创新点
        (一) 选题的创新
        (二) 史料运用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一章 四刊创刊始末
    一、北京大学国学门与《国学季刊》
    二、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与《燕京学报》
    三、《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复刊
    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史语所集刊》
    小结
第二章 学术转型视野下四刊编着群体之比较
    一、主编学术理路与期刊宗旨的契合
        (一)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对传统学术体系的解构和现代学术体系的建构
        (二) 《燕京学报》主编及刊物“辨伪”、“疑古”、“比较”的编辑旨趣
        (三) 《清华学报》主编及刊物基于实地调查的社会科学编辑趋向
        (四)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与《史语所集刊》对新材料、新工具的重视
    二、编着群体的分布情况及建构方式
        (一) 《国学季刊》以编者为主、以海内外顶尖学者为辅的组建方式
        (二) 《燕京学报》注重培育新人作者群体的构建方式
        (三) 《清华学报》内向性的作者群体构建方式
        (四)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分阶段的作者群体构建方式
    小结
第三章 学术转型视野下四刊文本特征的异同
    一、四刊栏目设置的比较及其与学术转型的关系
        (一) 有明显栏目区分的《燕京学报》与《清华学报》
        (二) 无明显栏目设置的《国学季刊》与《史语所集刊》
    二、四刊学科领域的侧重及其与学术转型的关系
        (一) 《国学季刊》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二) 《燕京学报》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三) 《清华学报》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四) 《史语所集刊》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小结
第四章 四刊编排版式与运营模式的异同
    一、版式设计
        (一) 外封设计
        (二) 版芯设计
    二、运营模式
        (一) 经费管理
        (二) 印刷与发行
    小结
结语与启示
    (一) 学术期刊出版应该重视并发挥主编的实质作用
    (二) 学术期刊应该审慎设立符合实际的评价标准
    (三) 学术期刊应该积极探索“编营分离”的出版模式
附表:《国学季刊》《燕京学报》《清华学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作者、文章总索引 (1923-1949)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经历
致谢

(10)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概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期刊发展简况
        一、科技期刊概况
        二、传播气象内容的科技期刊
    第五节 资料来源、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一、资料来源
        二、概念界定
        三、相关说明
第一章 民国时期气象期刊总体情况
    第一节 气象期刊创刊
        一、中央观象台气象科成立
        二、民国第一本气象期刊——《气象月刊》出版
    第二节 气象期刊的发展特征
        一、期刊的区域分布
        二、期刊的时间分布
        三、期刊的持续时间
    第三节 主办机构
        一、气象观测机构
        二、气象行政管理机构
        三、气象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
        四、高等教育机构
    第四节 期刊形式与内容分析
        一、期刊形式
        二、期刊内容
第二章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分析
    第一节 四本期刊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变更
        一、主办机构
        二、编委员
        三、作者群体
    第三节 刊物形式的变化
        一、栏目设置
        二、外观设计
        三、出版经营
第三章 气象专业期刊的气象科技内容分析
    第一节 《观象丛报》的科技内容
        一、《观象丛报》的学术研究
        二、《观象丛报》的气象资讯
        三、《观象丛报》的气象数据
    第二节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内容
        一、《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学术研究
        二、《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推介
        三、《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气象资讯
    第三节 《气象杂志》的气象科技内容
        一、《气象杂志》的学术研究
        二、《气象杂志》科技推介
        三、《气象杂志》气象资讯
        四、《气象杂志》的气象数据
    第四节 《气象学报》的气象科技内容
        一、《气象学报》的学术研究
        二、《气象学报》科技推介
        三、《气象学报》气象资讯
        四、《气象学报》的气象数据
第四章 气象期刊与气象科技发展的互动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的发展阶段
        一、气象期刊的萌芽时期
        二、气象期刊的积累时期
        三、气象期刊的发展时期
    第二节 气象期刊所反映的气象科技发展
        一、气象科学的发展
        二、气象技术的发展
        三、气象数据的发展
    第三节 气象期刊对气象科技的推动作用
        一、气象知识的启蒙作用
        二、气象研究的传播作用
        三、气象技术的指导作用
    第四节 气象科技对气象期刊的影响
        一、气象科研发展的需求
        二、中外气象科技交流的带动
        三、气象科学建制化的需要
总结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1卷(1992年) 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D]. 温玉清. 天津大学, 2006(06)
  • [2]契丹骑兵研究[D]. 丛密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3]《自然科学史研究》十年[J]. 赵慧芝.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3(01)
  • [4]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D]. 潘荣华. 安徽大学, 2010(10)
  • [5]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D]. 王晓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02)
  • [6]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1922-1949) ——兼论民国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社会角色[D]. 金淑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11)
  • [7]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D]. 王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8]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D]. 张冬冬. 吉林大学, 2012(04)
  • [9]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D]. 胡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10]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D]. 曹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标签:;  ;  ;  

《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1卷(1992)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