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巴口黄铁矿床中泥盆统七子桥组碳酸盐岩相及其控矿意义

广东巴口黄铁矿床中泥盆统七子桥组碳酸盐岩相及其控矿意义

一、广东马口黄铁矿床中泥盆统棋子桥组碳酸盐岩相及其控矿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蒋明霞[1](1983)在《广东马口黄铁矿床中泥盆统棋子桥组碳酸盐岩相及其控矿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近二十多年来对碳酸盐岩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理论概念,成为沉积学新理论的主要支柱之一。这些碳酸盐岩除了对油气的形成和储存密切有关外,与很多金属非金属固体矿产的赋存也有密切关系。过去在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占主导的理论统治下,对这些产在碳酸盐岩中的固体矿产,一般均认为矿质来自岩浆热液。近年来同位素、包裹体、微量元素等精密研究手段的采用,人们逐渐相信多数产在碳酸盐岩地层中的矿床,其矿质主要来自碳酸盐岩地层本身,然而不排除后期热液的改造作用,因而对碳酸盐岩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在粤北的泥盆纪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铅锌、铜、锑、硫铁矿等矿床,这些矿床大都有一定的层位,因而加

甄世民[2](2013)在《南岭地区泥盆系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成矿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岭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着名的钨锡铅锌矿产地,在泥盆系台地碳酸盐岩中发育着一批与岩浆成矿作用无明显联系的铅锌矿床。其成因与成矿规律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凡口、泗顶、北山铅锌矿为典型研究矿床,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室内分析研究,对南岭地区此类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结合凡口、泗顶、北山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3个矿床为代表的铅锌矿明显区别于SEDEX矿床和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可以与典型MVT铅锌矿进行类比。经过对凡口、泗顶、北山铅锌矿与典型MVT铅锌矿床的类比发现,3个矿床为代表的铅锌矿具有相关联的成因联系。凡口、泗顶、北山铅锌矿床的S、Pb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硫同位素组成受地层影响,与成矿机制有关。Pb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壳,且凡口、泗顶、北山的铅同位素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暗示这些矿床矿石铅的来源相似。C、O同位素研究表明,C可能主要由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提供。Sr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是流体对碎屑岩选择性淋滤造成的。利用辉绿岩与矿体的穿插关系,通过SHRIMPU-Pb方法间接测定了凡口铅锌矿的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凡口铅锌矿的成矿时代为100 Ma土,与华南晚白垩世的红层,以及区内铀矿成矿年代大致对应。通过对红层盆地中的白垩系盐矿中沉积石膏的Sr同位素研究,石膏的Sr同位素范围为0.7135~0.713981,与区域和矿区白云岩、铅锌矿伴生的方解石和白云石,以及铀矿中萤石的Sr值具有较大的重叠,远高于同期海相沉积碳酸酸盐岩的Sr值,与现在盐湖中浓缩的卤水基本一致。这显示区域盆地卤水活动可能与红层盆地发育存在深层次的成因联系。首次提出了南岭地区MVT铅锌矿和白垩纪伸展环境下的富膏盐建造的红色盆地的成因联系。以全国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几个典型地质地球化学剖面的研究,发现中泥盆统跳马涧组和棋梓桥组之间存在广泛区域盆地卤水作用的痕迹。在碳酸盐岩的底部发育大规模的区域白云石化,西至广西兴安、北至湖南衡阳、东至赣南、南至广东英德。在中泥盆统的紫色砂岩中,发育广泛的褪色蚀变。南岭地区的MVT铅锌矿床主要分布于该区域白云石化带的南部和西部地区,即区域白云石化的前锋地带。通过南岭地区该类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区域白云石化的研究,结合成矿元素基本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MVT铅锌矿床是两种流体的混合,受硅钙界面控制,同期发育的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最后,对MVT铅锌矿的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首次建立了南岭地区MVT铅锌矿床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三位一体”地质找矿预测模型。

兰井志[3](2003)在《粤北地区典型矿床矿物标型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粤北地区是我国有色金属及硫的重要矿化带之一。铜、铅、锌、汞、锑、硫铁矿等矿床主要分布在粤北仁化、乐昌、英德等地。除着名的凡口、大宝山以及英德等几个大型有色金属及硫铁矿矿床外,其他中、小型矿床及矿点更是星罗棋布。 近几年,粤北地区的许多矿床面临储量危机,因而对粤北地区矿床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的标型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凡口、红岩、大宝山等矿床矿物的成因和找矿标型特征,对于进行矿床的深部预测和外围找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把几个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的标型特征进行对比,为矿区的远景评价和找矿靶区的确定提供了矿物学依据。 通过对凡口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物成分、稀土元素、同位素以及的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标型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确定了凡口矿床是海底热泉喷溢形成的,同时又受到后期热液轻微叠加改造,属于典型的SEDEX型层控矿床。并且通过黄铁矿的热电性对矿床进行了深部预测,说明矿床具有很好的找矿远景,已经得到实践检验。 通过对大宝山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物成分、稀土元素组成、同位素以及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的标型特征进行研究,确定了大宝山矿床的成因为火山沉积,经后期岩浆热液叠加型矿床,对矿床的远景进行了预测,提出大宝山矿床的上部矿体已被剥蚀或被氧化,基本上已经到矿体的深部的观点。 通过对红岩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物成分、围岩蚀变、稀土元素组成、同位素以及硫化物的标型特征进行研究,确定了红岩矿床的成因为沉积—改造型矿床。通过对黄铁矿的热电性的分析研究,得出矿体只被剥蚀一小部分,大部分矿体保存完好,深部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马国秋[4](2002)在《凡口铅锌矿狮岭矿区成矿作用与找矿预测》文中指出广东凡口铅锌矿是我国着名地超大型矿床,地处南岭多金属成矿带。这篇论文以生产和科研工作为基础,重点叙述成矿的地质背景,总结区域的和矿床的成矿规律,归纳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建立较为切合实际的矿床成矿模式,和潜在矿床(体)与地质条件之间关系的预测模型,用于广东凡口铅锌矿狮岭矿(段)区未知地段的预测。并且在标高—320m以下找到了盲矿体,取得了深部找矿地突破。 这篇论文包含五章,它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从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强调了凡口铅锌矿的成矿作用的形成环境。 2.对凡口铅锌矿床的“层、相、位”联合控矿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查明了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与上泥盆统天子岭组为凡口铅锌矿的主要赋矿层位,不纯碳酸盐岩相为最有利的成矿富集岩相,黄铁铅锌矿孕育于高浓度的地球化学场与强还原的地球化学环境中,同生断裂构造制约着矿体就位和空间分布;建立了凡口铅锌矿床“多因复成”综合成矿模式,在此成矿模式基础上总结出了狮岭地段的具体找矿(预测)模型,用该找矿(预测)模型指导了狮岭地段深部(海拔—320以下)钻探验证并取得了理想的成果。 3.通过分析狮岭矿(段)区乃至整个凡口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凡口铅锌矿的找矿标志、综合分析了其成矿控矿条件。认为狮岭地段除了具备整个凡口矿区所拥有的一系列优越的成矿条件或控矿因素(象极为有利的岩相组合、优越的古生物条件、特定的构造部位、优越的改造富化条件及良好的后期保存条件等)外,还具备某些独特的成矿优势,主要表现为狮岭地段的次级构造特别发育、主要含矿层的厚度略有增大、富集能力相对更强的地球化学微环境等。 4.查明了狮岭深部隐伏矿体的基本特征,该地段最主要的控矿因素为断裂构造。狮岭深部的主要隐伏矿体群均展布于F3+F102这条归并复合控矿断裂(即通常所说的F3断裂)上、下两盘旁侧;证实了此次所探明的狮岭深部-320m标高以下隐伏矿体群是狮岭南矿段深部矿体沿走向往北延伸的一部分;查清了狮岭深部隐伏矿体群的矿石工业类型(主要分为2类)、成分及其品位变化规律。 5.指出狮岭以及整个凡口铅锌矿床深部还存在一定潜在的找矿远景,其成矿深度比现有的所有勘探深度都要大。

杨振强,陈开旭,蒋德和,杨卫东[5](1996)在《粤北海西早期沉积盆地扩张与热水成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古生代期间,粤北半地堑式裂陷盆地受控于华南板块内的三叉张裂盆地系统。沉积演化阶段包括基底上隆、张裂、沉陷(三角洲充填)、下沉和封闭阶段。海西盆地演化史中的沉陷至稳定早期阶段对热水成矿有利。热水(喷气)矿床一般具有“三明治”式的矿石序列;底板蚀变(脉状矿石)→整合块状硫化物矿体→顶板蚀变和/或喷气盖层,以及底部爆发和沸腾特征。热水沉积(喷气)岩具有负的δ13C和δ18O值以及低于正常海相硅岩的δ18O值,具有强烈的Eu正常REE模式。海西旋回可识别出4个与矿化层位有关的热事件:中泥盆统、上泥盆统、中-上石炭统和二叠统。区内绝大多数块状硫化物矿床是盆地扩张早期产物,而某些矿床(Au、Ag、Cu)则是盆地封闭阶段──印支运动(T3-J1)的产物。

杨振强,陈开旭,蒋德和,杨卫东[6](1996)在《粤北海西早期沉积盆地扩张与热水成矿》文中研究表明晚古生代期间,粤北半地堑式裂陷盆地受控于华南板块内的三叉张裂盆地系统。沉积演化阶段包括基底上隆、张裂、沉陷(三角洲充填)、下沉和封闭阶段。海西盆地演化史中的沉陷至稳定早期阶段对热水成矿有利。热水(喷气)矿床一般具有"三明治"式的矿石序列:底板蚀变(脉状矿石)一整合块状硫化物矿体→顶板蚀变和/或喷气盖层,以及底部爆发和沸腾特征。热水沉积(喷气)岩具有负的δ13C 和δ18O 和δ18O 值以及低于正常海相硅岩的δ18O值,具有强烈的 Eu正常 REE 模式。海西旋回可识别出4个与矿化层位有关的热事件:中泥盆统、上泥盆统、中—上石炭统和二叠统。区内绝大多数块状硫化物矿床是盆地扩张早期产物,而某些矿床(Au、Ag、Cu)则是盆地封闭阶段——印支运动(T5—J1)的产物。

二、广东马口黄铁矿床中泥盆统棋子桥组碳酸盐岩相及其控矿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马口黄铁矿床中泥盆统棋子桥组碳酸盐岩相及其控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南岭地区泥盆系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成矿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南岭地区铅锌矿床的研究现状
    1.3. MVT铅锌矿床的研究现状
        1.3.1. MVT铅锌矿床的一般地质特征
        1.3.2. MVT铅锌矿床的含矿建造
        1.3.3. 区域盆地卤水活动及相关矿化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
    1.6. 主要完成工作量和分析方法
        1.6.1. 完成工作量
        1.6.2. 室内分析方法
    1.7. 主要研究成果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泥盆系岩石地层分区对比与岩相古地理演化
        2.1.2. 泥盆系岩石地层分区对比
        2.1.3. 岩相古地理及其演化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矿产概况
    2.5. 区域地质演化简史
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3.1. 广东凡口矿床地质特征
        3.1.1. 成矿地质背景
        3.1.2. 矿体特征
        3.1.3. 矿石特征
        3.1.4. 围岩蚀变
        3.1.5. 成矿期次
    3.2. 广西泗顶-古丹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
        3.2.1. 成矿地质背景
        3.2.2. 矿体特征
        3.2.3. 矿石特征
        3.2.4. 围岩蚀变
        3.2.5. 成矿期次
    3.3. 广西北山矿床地质特征
        3.3.1. 成矿地质背景
        3.3.2. 矿体特征
        3.3.3. 矿石特征
        3.3.4. 围岩蚀变
        3.3.5. 成矿期次
    3.4. 其它考察矿点
        3.4.1. 广东红岩黄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3.4.2. 广东马口黄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3.4.3. 广东西牛犁树下黄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3.4.4. 广东罗村黄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4.1. 矿石矿物化学成份特征对比
        4.1.1. 凡口矿区主要矿物化学成分
        4.1.2. 泗顶-古丹矿区主要矿物化学成份
        4.1.3. 北山-上朝矿区主要矿物化学成份
        4.1.4. 矿物化学成份对比研究
    4.2. S同位素
        4.2.1. S同位素组成
        4.2.2. S的来源
    4.3. PB同位素
        4.3.1. 铝同位素组成及类型
        4.3.2. 铝的来源
    4.4. C、O同位素
        4.4.1. C、O同位素原理
        4.4.2. C、O同位素特征
    4.5. SR同位素
        4.5.1. Sr同位素原理
        4.5.2. 矿石的Sr同位素特征
        4.5.3. 地层锶同位素特征
        4.5.4. 锶的来源
    4.6. 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4.6.1. 岩相学、温度、盐度特征
        4.6.2. 氢氧同位素
        4.6.3. 包裹体成份分析
    4.7. 辉绿岩岩石地球化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
        4.7.1. 辉绿岩与铅锌矿化的关系
        4.7.2. 区域辉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4.7.3. 锆石年龄测定结果
        4.7.4. 关于成矿年代学的探讨
5 南岭地区MVT铅锌矿床类型的厘定
    5.1. 与喷流-沉积矿床的对比
    5.2. 与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的对比
    5.3. 与典型MVT铅锌矿床的对比
        5.3.1. 与典型MVT铅锌矿床的相似性
        5.3.2. 与典型MVT铅锌矿床的差异性
    5.4. 矿床之间的内在联系
6 区域盆地卤水活动与MVT矿床区域分布
    6.1. 关于MVT铅锌矿床盆地卤水来源的探讨
    6.2. 区域红层盆地的基本特征
        6.2.1. 红层的空间分布特征
        6.2.2. 红层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6.3. 区域盆地卤水活动的地质痕迹
        6.3.1. 区域盆地卤水活动在矿区中的表现
        6.3.2. 盆地卤水活动在区域上的表现
    6.4. 区域白云石化与MVT铅锌矿床分布
    6.5. 南岭地区MVT矿床的区域分布规律
7 成矿作用过程研究探讨
    7.1. 成矿物质来源
    7.2. 成矿流体的来源和运移
        7.2.1. 铅锌的基本地球化学性质
        7.2.2. 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演化
    7.3. 铅锌的沉淀机制
    7.4.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的构建
        7.4.1 成矿地质体
        7.4.2 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
        7.4.3.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7.5. 成矿作用过程的时空演化
8 结论
    8.1. 取得的主要进展
    8.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粤北地区典型矿床矿物标型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粤北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地层
        一、 前泥盆系
        二、 泥盆系
        三、 石炭系
        四、 二叠系至第三系
    第二节 大地构造环境
        一、 深部构造
        二、 加里东期大地构造
        三、 海西-印支期盆地演化
        四、 燕山-喜马拉雅期大地构造
        五、 大地构造环境的演化
    第三节 岩浆岩
        一、 花岗岩体
        二、 辉绿岩脉
第二章 凡口、大宝山、红岩矿床地质特征
    第一节 凡口矿床地质特征
        一、 矿区地质背景
        二、 矿床基本特征
    第二节 大宝山矿床地质特征
        一、 矿区地质背景
        二、 矿床基本特征
    第三节 红岩矿床地质特征
        一. 矿区地质背景
        二. 矿床基本特征
第三章 凡口、大宝山、红岩矿床地质特征对比
    第一节 成矿环境对比
    第二节 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一、 矿化对围岩的作用
        二、 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节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第四节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一、 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二、 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三、 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第四章 凡口、大宝山、红岩矿床矿物标型特征
    第一节 凡口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标型特征
        一、 凡口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二、 凡口矿床闪锌矿的标型特征
        三、 凡口矿床方铅矿的标型特征
        四、 凡口矿床同位素组成特征
    第二节 大宝山矿床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标型特征
        一、 大宝山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二、 大宝山矿床闪锌矿的标型特征
        三、 大宝山矿床方铅矿的标型特征
        四、 大宝山矿床同位素组成特征
    第三节 红岩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一、 红岩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二、 红岩矿床同位素组成特征
第五章 凡口、大宝山、红岩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
    第一节 凡口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方向
        一、 凡口矿床的成因
        二、 找矿方向
    第二节 大宝山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方向
        一、 大宝山矿床的成因
        二、 找矿方向
    第三节 红岩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方向
        一、 红岩矿床的成因
        二、 找矿方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4)凡口铅锌矿狮岭矿区成矿作用与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1.1 粤北地区上地壳演化事件和序列
    1.2 曲仁盆地的性质及演化
        1.2.1 曲仁盆地的沉积特征
    1.3 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1.3.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1.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1.4.1 区域地层的微量元素丰度
        1.4.2 与铅锌矿成矿有关元素的富集特性
        1.4.3 地球化学异常分带
2. 凡口矿区地质特征
    2.1 主要容矿地层
    2.2 构造
        2.2.1 褶皱构造
        2.2.2 断裂构造
        2.2.3 层间滑动(滑脱)构造
    2.3 矿区及外围岩浆活动
3. 狮岭矿(段)区矿床地质
    3.1 矿体形态
        3.1.1 单矿体的形态特征
        3.1.2 矿体组合形态特征
    3.2 共生矿物组合
    3.3 主要硫化物矿物的矿物学及其地球化学
        3.3.1 主要硫化物矿物的矿物学
        3.3.2 黄铁矿化学成分及其地球化学
        3.3.3 闪锌矿化学成分及其地球化学
        3.3.4 方铅矿化学成分及其地球化学
    3.4 成矿金属分带与成矿阶段
4. 成矿作用分析
    4.1 地层、岩性的控矿作用
        4.1.1 储存条件
        4.1.2 遮挡层条件
        4.1.3 地层岩性的稀土元素特征
        4.1.4 地层岩性的同位素特征
    4.2 构造的控矿作用
        4.2.1 狮岭矿(段)区矿体与构造的空间关系
        4.2.2 构造的演变与成矿的关系
    4.3 成矿时代剖析
    4.4 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
        4.4.1 成矿温度及成矿液体的性质
        4.4.2 成矿物质来源的铅同位素证据
5. 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5.1 成矿控矿条件综析
    5.2 找矿标志
    5.3 矿模式与找矿预测
        5.3.1 凡口铅锌矿床成矿模式
        5.3.2 深部验证及其主要成果
    5.4 岭矿(段)区深部成矿规律与找矿远景
        5.4.1 狮岭深部矿体的基本成矿规律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四、广东马口黄铁矿床中泥盆统棋子桥组碳酸盐岩相及其控矿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马口黄铁矿床中泥盆统棋子桥组碳酸盐岩相及其控矿意义[J]. 蒋明霞. 地质科技情报, 1983(S1)
  • [2]南岭地区泥盆系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成矿特征研究[D]. 甄世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1)
  • [3]粤北地区典型矿床矿物标型特征研究[D]. 兰井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03)
  • [4]凡口铅锌矿狮岭矿区成矿作用与找矿预测[D]. 马国秋. 中南大学, 2002(01)
  • [5]粤北海西早期沉积盆地扩张与热水成矿[J]. 杨振强,陈开旭,蒋德和,杨卫东. 岩相古地理, 1996(03)
  • [6]粤北海西早期沉积盆地扩张与热水成矿[J]. 杨振强,陈开旭,蒋德和,杨卫东. 岩相古地理, 1996(03)

标签:;  ;  ;  ;  ;  

广东巴口黄铁矿床中泥盆统七子桥组碳酸盐岩相及其控矿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