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1996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董国锋[1](2009)在《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中医药标准化在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加强中医药依法行政,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探索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本身就存在亟需标准和规范的问题。现行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很不完善,目前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还很薄弱。因此,中医药标准化要真正切实、很好地发挥作用,其在理论和现实上都需要解决上述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能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提供重要的思路、方法、途径和对策。[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健康发展和运行提供法学支撑,以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中医药事业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发挥的基础性技术支撑作用得以顺利有效实现。[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法学研究方法。法学研究方法有三个层次,即:(1)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唯物辩证法。(2)一般科学研究方法:①社会调查方法;②历史考察方法;③比较分析方法;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等。(3)法学自身的研究方法:①价值分析方法;②法律解释方法;③逻辑推理方法④法规汇编、法典编篡方法;⑤语义分析方法。此外,法学研究时,还积极借鉴其他具体科学研究方法,比如,生物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文献检索法等等。[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正处在构建中,亟待完善;(2)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和中药标准化工作不是同步开展的,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比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开展的要早一些,也一直走在中医标准化工作的前面。目前,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还处在发展阶段,中药标准化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3)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与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开展也不是同步的,与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相比,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进展的要缓慢一些。目前,中医国际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还较低,还只是处在发展阶段初期;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还只是处在中药材的国际标准创制阶段;(4)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实体问题,也有程序问题,这些实体和程序问题的存在是法学支撑作用得以发挥的现实基础和依据;(5)以法学维度研究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对解决我国目前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有作为。法的方法、法的价值、法的作用、法的运行和法的体系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提供了法学支撑,为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解决给予了法学应对;(6)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使用价值,问题研究前沿,思维角度独特,创新性强。[研究价值和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对更好地保障中医药预防治疗保健养生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产业发展、规范中医药市场秩序、保障中医药国际贸易发展、提高中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中医药现代化的顺利进行等方面具有积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3)对加强中医药管理、临床、科研、教育和产业诸方面的标准化建设都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4)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以法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研究了中医药标准化现状、问题和问题的法学应对;(2)首次对国内、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3)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做了一些创造性的探索;(4)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多项实质性建议。
江振林[2](2010)在《需求方导向的中国标准战略 ——基于需求方市场势力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高技术领域的标准竞争以及国际贸易中日益增多的以标准为载体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表明技术标准战略已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争夺市场,形成其综合优势的核心战略。中国作为众多工业品和高技术产品的需求大国,理应是潜在的标准大国,但因起步较晚、标准战略缺失、标准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因素,中国在国际标准竞争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要改变这一状况,中国必须充分利用大市场所具有的需求方市场势力,制定基于需求方导向的中国标准战略。论文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共分八章,第1章为导论,第2章、第3章为文献及理论研究,主要对需求理论、市场势力理论、需求管理策略等相关理论进行拓展,分析需求方市场势力的内涵和作用机理,构建需求方导向标准战略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第4章运用需求方市场势力理论对中国与发达国家标准战略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中国需求方导向标准战略,并进行可行性分析。第5章、第6章为实证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构建需求方市场势力的指标体系,选取商品进口额、人均国民总收入、人口总数等指标来替代广化型、深化型、潜力型三种需求方市场势力,测定中国的相对和绝对需求方市场势力;二是对中国需求方市场势力与标准演进的关系做实证研究,建立包括中国绝对需求方市场势力、整体经济规模、标准数量等变量的VAR模型,测度中国绝对需求方市场势力与标准演进的关系;利用中国与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印度、巴西等国家之间1984-2007年的面板数据,测度中国相对需求方市场势力与标准演进的关系;三是运用Knetter(1989)的模型,构建需求方市场势力的微观计量模型,对中国TD-CDMA标准的需求方市场势力进行案例分析。第7章根据理论及实证分析,提出中国需求方导向标准战略的具体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第8章为研究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主要结论有:(1)在标准竞争中,存在着与供给方市场势力相制衡的需求方市场势力,需求方市场势力是标准的内生因素。(2)需求演进会形成广化型、深化型和潜力型需求方市场势力。但需求方市场势力具有分散性、隐含性、潜在性,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一种潜在的市场势力,需求方市场势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需求方联合与整合程度。(3)需求方市场势力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需求方网络经济、偏向消费、需求贴现、价值链提升和直接经济“五大效应”;标准竞争的关键是控制市场的用户基数及争夺潜在的需求者。(4)中国的绝对需求方市场势力处于较低水平,但中国对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对需求方市场势力有一定优势,并在不断增强;目前国家标准对中国绝对需求方市场势力并没有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影响中国相对需求方市场势力的数量程度也不强。(5)与发达国家供给方市场势力主导的标准战略不同,中国标准战略的重要支点是需求方市场势力,应有效地将需求方市场势力转化为标准势力,实施需求方导向的标准战略;其可行性主要在于中国所拥有的广化型、潜力型和“准深化型”的需求方市场势力,及其联合和整合的巨大潜力。(6)中国TD-SCDMA标准在3G标准竞争中具有一定的广化型、潜力型、准深化型需求方市场势力,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提升了中国从美国进口手机的议价能力。(7)中国需求方导向标准战略的实施路径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主要是完善标准体系、重视需求方资源、引入需求方管理、组建标准技术联盟、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依托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共性标准的联合研发,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竞争。主要创新点:(1)提出需求方市场势力概念并进行理论界定,较全面地分析了需求方市场势力的类型、特征、作用机理,研究了需求方市场势力与标准竞争的基础理论。(2)研究视角创新。针对现有理论在分析标准竞争时存在的需求方缺位,选取需求方市场势力这一新的视角,研究需求方导向的中国标准战略选择。(3)构建了需求方市场势力的指标体系,测度了中国的绝对和相对需求方市场势力,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方市场势力与中国标准演进进行了实证分析。
苏超[3](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邝兵[4](2011)在《标准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标准化战略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问题,选择研究标准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经济全球化将标准化推到了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同时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标准已被推向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它已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重要依据。为了占领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技术制高点,各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实质体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并进一步表现为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的竞争。在高新技术领域企业的经济利益更多地取决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标准。占有知识产权和具有竞争力的标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企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世界范围内的标准竞争日趋激烈,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条约在促进国家间技术转移的同时,也使发达国家将标准、知识产权作为保持其技术垄断地位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加大了发展中国家获取技术的成本。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也步入了关键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与繁荣发展成为迫切任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中国标准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战略需求。标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具有竞争力的标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高水平的标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适应市场的标准,建立新型的消费价值观需要更为适用的标准。在这种形势下,研究标准化战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选择这一课题,一方面是因为深圳的标准化战略在全国起步较早,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有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中国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亟需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而使标准化战略由自发转向自觉。同时,选择这一课题,也是秉承经济学的重要传统,从鲜活的实践需求出发,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研究最现实的经济学问题,希望对中国标准化领域的理论提升和实践创新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学习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化研究成果,系统地论述了标准化的基本理论:根据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应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标准化从传统的基础工作发展成为战略的必然性及其战略作用的具体体现,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阐述了标准化的战略作用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用战略管理理论阐明了标准化战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应用经济学和战略管理理论,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标准化在企业创造价值全过程的重要作用,并从国家宏观层面论述了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性。分析了国际“标准化战略热”的背景、特点,通过对国外标准化战略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其共性特点和个性特征。研究了中国标准化工作的现状、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及成因,提出了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发展目标、努力方向和对策建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部分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剖析和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先行地区——深圳实践经验的总结,研究了标准化战略的内在规律,总结了相关工作经验。论文的结论是:(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标准化已必然性地从基础走向战略,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国际发达国家(区域)已率先认识到这一趋势,纷纷制定本国(区域)的标准化战略,运用标准化手段抢占国际国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这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际产业竞争的世界潮流。(三)中国在标准化的理论和实践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已显滞后,但可以发挥制度优势和后发优势迎头赶上,关键是要深刻认识标准化的发展规律,及早制定并大力实施中国的标准化战略。(四)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要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中介支撑、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好政府、企业、技术机构、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的作用,以完善中国的标准体系为目标,以经济发达地区为带动,以在优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为突破口,在国际标准竞争中赢得主动。本文分为八章。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其次,研究了标准及标准化的基本理论以及标准化从基础走向战略的发展过程,并从经济学角度对标准化的战略作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分析。第三,运用战略管理理论阐述了标准化战略的特点。第四,根据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研究了企业标准化战略和国家标准化战略。第五,分析了中国标准化工作的进展、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了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对策。最后,研究了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实践,总结了其主要经验。
徐知兰[5](2012)在《UNESCO文化多样性理念对世界遗产体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多样性”作为近年来经常出现联合国教科文组各种文件和战略计划中的新概念,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及其下属的世界遗产中心等机构,也逐渐出现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语境中,并与世界遗产保护领域近年来发展的新趋势产生了密切的关联。因此,厘清“文化多样性”这一概念对世界遗产体系产生影响的机制,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了解,掌握其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热点问题,有益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因此,本论文的主题就是试图对“文化多样性”这一概念影响世界遗产体系的时间阶段、途径、方式和结果做初步的整理,加深对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了解。论文以相关的会议记录、评估报告等文献作为主要的研究材料,结合对具体遗产地申报案例的研究,通过对文献进行阅读、整理与归纳,并分析重要的遗产地实例,以自1946年UNESCO成立起至今,其成立早期文物保护部门和1972年建立世界遗产体系之后的发展历程作为主要线索,分析了UNESCO的“文化多样性”概念是如何在各个阶段对世界遗产保护产生影响的。论文首先回顾了“文化”概念在20世纪从人文主义概念向人类学概念转变的变迁过程,并讨论了文化“多样性”概念在文化人类学中的理论渊源。随后,以1946-1972年世界遗产体系的基础酝酿阶段、1972-1992年《世界遗产公约》开始实施的发展阶段、和1992年-21世纪进行反思的调整阶段为线索,探讨了UNESCO的“文化多样性”理念在各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及其对世界遗产体系的影响。最后,以第三阶段的发展为重点,对世界遗产的全球战略、宗教圣地相关文化景观、和文化线路遗产类型作为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案例研究,反观了教科文组织现代“文化多样性”理念对世界遗产体系新发展的影响结果。论文最终得出结论,在世界遗产体系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中,UNESCO的“文化多样性”概念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通过建立规范与立法、传播学术思想、分配资金技术、结合当代生活、推动文化交流等五种不同的途径,推动了世界遗产体系的从人文主义的文化遗产观念向人类学观念过渡的范式转变过程。最后对世界遗产体系的发展趋势和对中国遗产保护的启示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王鹏飞[6](2014)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在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信息越来越展示出其无所不在的特征,电子信息产品已经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集成电路是处理信息的基础设备,因此,集成电路被公认为信息技术革命、信息化、信息时代的动力系统。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以其无穷的变革、创新和极强的渗透力,推动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就电子信息产品而言,集成电路不仅是电子信息设备的核心,同时也会起到很明显的辐射效应。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集成电路产业1元的产值可以带动相关电子信息产业10元的产值,带来100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电子信息技术的战略性、基础性、渗透性首先体现在集成电路产业,很多精密设备都需要性能强大的集成电路产品作为坚强后盾。集成电路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信息产业结构、扩大信息消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集成电路产业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其发展程度会对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竞争中所处的地位造成极大的影响。一方面,工业化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会应用到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成果,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影响和推动了-系列传统产业的革新和升级;另一方面,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都是需要建立在集成电路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的,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能够有力地推动国家信息化进程,这就使得集成电路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愈发重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自文件颁布以来,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显着提升。此后十几年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获得了长足进步。从产业规模来看,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1倍,占全球产量近10%,销售收入翻了三番,占全球产业比重达8.6%,已经成为世界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一极。从产业链来看,在一系列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设计、制造、封测、材料和设备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逐步缩小,企业实力得到明显提升。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也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仍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高端集成电路产品及技术方面对中国仍然实行禁运政策,使中国对近邻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处于不利地位,这也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发展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企业技术创新力量薄弱,能与国际领先水平抗衡的国家队尚未形成,致使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长期大量依靠进口,国内产品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尚不足20%。集成电路产品高度对外依存严重影响了中国电子整机产业以及经济信息安全等领域的自主可控发展。中国要以新的面貌、新的视角、新的思路,追赶和缩短与世界集成电路产业水平的差距,走上自强、自立、自主地快速发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大道。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指出:“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物联网和云计算、电动汽车、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广阔前景正在逐步实现。展望未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历史征程开始之前,需要认真梳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沉着应对国际风云变幻,抓住技术升级和商业模式转变所带来的历史性发展契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让集成电路产业在实现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带动其他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排头兵的作用,为中国在全球信息化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提供保障。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研究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也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课题。本论文应用相关经济学理论,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及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在现有集成电路发展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现状、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等,论述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并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分析了国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趋势,重点研究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扶持、技术创新、产业链、区域布局、商业模式、市场环境、人才激励、国际化等角度提出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六章。论文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并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论文阐述了集成电路产业的相关概念和发展情况,介绍了集成电路产业在对电子信息产业、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防与信息安全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国际上先进国家和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客观分析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趋势。论文研究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从国家相关政策、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人才培养、产业链、区域分布等角度评价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现状。论文研究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分析了造成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差距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论文研究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启示。论文重点从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国内巨大市场需求带来的发展机遇、国际政策支持带来的发展机遇、技术进步和两化融合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等客观分析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战略机遇;与此同时,分别从全球市场平缓增长、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产业模式不断创新、全球产业加快重组,技术革新步伐加快、资金门槛不断提高,以及知识产权竞争加剧、产业生态深度演变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论文在全面分析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趋势及中国集成电路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加大政策扶持、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强化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整合产业资源、做大做强产业链,优化区域布局、统筹规划资源投入,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改善投融资体系、培育健康市场环境,健全激励机制、吸引聚集高端人才,着眼国际市场、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等。
刘文婷[7](2019)在《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协同对标准实施效益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标准作为技术与制度工具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显着,企业若能主导制定标准则意味着在竞争中就能掌握主动权。但是,技术的日益复杂和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单个企业很难靠自身力量取得标准竞争的成功。技术标准联盟制定的联盟(团体)标准由于互借资源、共同开发,大大缩短了技术和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加快了占领市场的速度,并且有助于形成技术的扩散效应、创造较高的市场需求,成为企业参与技术标准竞争的重要途径。技术标准联盟作为一个开放的创新组织,其内部成员之间的知识协同程度对组织成员的创新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标准的制定和市场化是技术标准联盟存在的根本,标准实施效益是技术标准联盟极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因此,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协同会对标准实施效益有着促进作用。科学地剖析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协同对标准实施效益的影响,对于进一步促进技术标准联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们在技术标准联盟领域的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聚焦于解决“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协同对标准实施效益的作用关系”这一问题,结合合作竞争、知识管理和协同学的理论,运用文献研究、企业访谈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层层解析“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协同过程机理”和“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协同对标准实施绩效的影响路径”等问题。根据政府在技术标准联盟的标准化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技术标准联盟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半市场—半政府型”,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探索不同类型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协同特点。为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协同发展提供依据,为团体标准更好地实施提供建议,并积极推动技术标准联盟和团体标准的发展。
刘可[8](2019)在《我国团体标准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修订草案。新修订的《标准化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新《标准化法》共增加了19条规定,并在原来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种标准构成的标准体系中,新增了团体标准这一新的标准类型。团体标准法律地位的确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是我国从旧的标准体系向新型标准体系过渡的关键点,是我国的标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突破口。团体标准作为一种新的标准,在我国施行的时间较短,与团体标准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团体标准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团体标准的制定、实施到团体标准的监管,系统的分析我国已经出现的与团体标准相关的法律问题和尚未出现在我国但在国外已有实践经验的团体标准法律问题,完善我国与团体标准相关的法律制度,为团体标准能够更好地发展保驾护航。研究我国团体标准的法律问题首先应厘清团体标准在我国的概念以及它区别于其他四种标准的特征。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团体标准的起源与发展,认为团体标准是具有规范性、自愿性、市场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由市场主导的、社会团体制定的一种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的团体标准在制定、实施和监管中的法律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团体标准健康发展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对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法律问题的研究发现,本文认为除了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以外,与团体标准化活动相关的、能够满足国家发展团体标准的原则与目的的市场主体,均可以参与制定。团体标准在制定时,可能会需使用他人专利,这就要求制定主体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如果专利权人拒绝许可,制定主体可以根据事实寻求反垄断法进行规制。团体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涉及的专利问题除了拒绝许可,还有信息披露不完全的问题。不完全的信息披露会给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带来较高的法律风险,因此,专利信息的披露需要更加明确和完善的程序加以保障。基于国内外的实践和研究发现,团体标准在实施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垄断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一方面团体标准化组织的成员众多,具备占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潜力,团体标准的实施方式相对市场化,就可能会出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需要反垄断机构进行规制。另一方面,实施者可能会出现侵犯专利权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司法机构根据我国停止侵权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适用专利侵权禁令。在团体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上,除了专利权外,着作权与团体标准也密切相关,制定团体标准的版权政策能够有效保护团体标准化组织的权益。此外,为鼓励团体标准的实施,应扩大团体标准的实施途径。在制定法律法规时援引团体标准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团体标准的实施,从而鼓励团体标准的制定和整体的发展。在团体标准的监督管理中,政府和团体标准化组织自身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政机关应对团体标准进行全面的监管,包括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并通过主动检查和接受社会投诉、举报等方式,对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监督管理。团体标准化组织的自我治理对于团体标准的监管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明确、严格的内部章程可以保障社会团体依法顺利的开展团体标准化活动,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完善我国团体标准相关的制度建设,需要团体标准化组织、政府机关、司法部门的共同努力。团体标准化组织要制定严谨的团体标准制定程序,保障专利信息的披露;制定具体的团体标准管理章程,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机关应明确团体标准中专利许可的相关要求;确立竞争效应事前咨询制度;制定团体标准的援引规则,激励团体标准的实施。司法部门应完善团体标准的专利滥用抗辩制度、明确团体标准实施中垄断行为的违法性认定原则,降低团体标准的法律风险。本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论文探讨了团体标准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内容、程序和编号;其次,论文分析了在制定团体标准过程中,团体标准化组织会遇到哪些法律风险,应如何规避法律风险,以保护自身权益不被侵害;第三,论文总结了在团体标准实施阶段,团体标准化组织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具体分析了各违法行为的表现方式和遭受不法侵害时的救济方式;最后,论文首次提出了我国法律法规援引团体标准的规则。
张立伟[9](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提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郭素英[10](2005)在《网络环境下我国书业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化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当今信息时代的显着特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书业链各企业之间在网上传输与交换数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目前我国出版物产品信息化建设还缺乏统一规划,导致书业链中各环节企业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出现障碍。在当前我国大力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之际,认真研究出版物信息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书业链出版物信息的共享,这是我国书业链各环节企业的共同目标,也是本文研究意义之所在。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国书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从书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出发,简述我国书业信息化发展取得的一些成绩,着重分析了我国书业流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指出我国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化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化概述。在给出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化含义的基础之上,深入阐述了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化的本质属性,介绍了我国制定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的背景和国内外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的相关研究机构。 第三部分,书业相关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的研究,这是本文的重点。对国内外七种相关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Dublin Core、MARC、ISO 2709、BIC BASIC、ONIX、CNMARC、GB 2901进行介绍和分析比较,指出我国在制定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过程中的借鉴经验。 第四部分,我国书业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的制定及实施,这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之上,指出ONIX标准对我国书业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制定的借鉴作用,分析了我国书业的行业特点和制定我国书业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的原则,进而提出我国书业出版物产品信息的参考标准及标准化的实施方式。
二、《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1996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1996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法律、法制、法治、法学 |
1.1 法律 |
1.2 法制 |
1.3 法治 |
1.3.1 法治的概念和含义 |
1.3.2 法治的基本要求 |
1.3.3 当代中国法治方略的提出和确立 |
1.4 法律、法制和法治之间的关系 |
1.4.1 法律和法制的联系和区别 |
1.4.2 法制和法治的联系和区别 |
1.5 法学 |
1.5.1 法学的概念 |
1.5.2 法学的研究对象 |
1.5.3 法学的特征 |
1.5.4 法学的思维 |
1.5.5 法学研究方法 |
1.6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关系 |
1.6.1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区别 |
1.6.2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联系 |
第2章 标准和标准化 |
2.1 标准 |
2.1.1 标准的基本概念 |
2.1.2 标准的基本特征 |
2.1.3 标准体制 |
2.2 标准化 |
2.2.1 标准化的概念和对象 |
2.2.2 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
2.2.3 标准化发展史 |
2.2.4 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 |
2.2.5 标准化的哲学基础 |
2.2.6 标准化原理和形式 |
2.2.7 标准化方法 |
2.2.8 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
2.3 标准与标准化的关系 |
2.4 标准和法律的关系 |
2.4.1 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 |
2.4.2 强制性标准的属性分析 |
2.4.3 我国标准体系的构建 |
第3章 中医药标准和标准化 |
3.1 中医药标准 |
3.1.1 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
3.1.2 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
3.1.3 中医药标准的基本概念 |
3.1.4 中医药标准的特征 |
3.1.5 中医药标准体制 |
3.2 中医药标准化 |
3.2.1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对象 |
3.2.2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
3.2.3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简史 |
3.2.4 中医药标准化的背景 |
3.2.5 中医药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
第4章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背景 |
4.1 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性 |
4.2 中医药标准化的必要性 |
4.2.1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4.2.2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4.2.3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
4.3 中医药标准化的可行性 |
4.3.1 对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一些认识误区解析 |
4.3.2 中医药标准化可行性的表现 |
4.4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必要性 |
4.4.1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存在是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客观基础 |
4.4.2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是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的需要 |
第5章 国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
5.1 国内中医标准化状况 |
5.1.1 国内中医标准化概况 |
5.1.2 国内中医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医标准的运行状况) |
5.2 国内中药标准化状况 |
5.2.1 国内中药标准化概况 |
5.2.2 国内中药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药标准的运行状况) |
第6章 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
6.1 国际中医标准化状况 |
6.1.1 世界卫生组织中医标准化 |
6.1.2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中医标准化 |
6.1.3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标准化 |
6.1.4 香港中医标准化 |
6.1.5 澳门中医标准化 |
6.1.6 台湾中医标准化 |
6.1.7 日本中医标准化 |
6.1.8 韩国中医标准化 |
6.1.9 其他国家中医标准化 |
6.2 国际中药标准化状况 |
6.2.1 世界卫生组织中药标准化 |
6.2.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标准化 |
6.2.3 欧盟中药标准化 |
6.2.4 香港中药标准化 |
6.2.5 澳门中药标准化 |
6.2.6 台湾中药标准化 |
6.2.7 日本中药标准化 |
6.2.8 韩国中药标准化 |
6.2.9 其他国家中药标准化 |
第7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1.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
7.1.2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述 |
7.2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2.1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
7.2.2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存在的问题 |
第8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法学支撑 |
8.1 法学方法论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1.1 法学方法论 |
8.1.2 法学方法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作用 |
8.2 法的价值追求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2.1 法的价值 |
8.2.2 法的价值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意义 |
8.3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3.1 法的作用 |
8.3.2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强力支撑 |
8.4 法的运行机制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4.1 法的运行 |
8.4.2 法的运行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动态支撑 |
8.5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5.1 法的体系架构 |
8.5.2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静态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需求方导向的中国标准战略 ——基于需求方市场势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表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问题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内容界定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内容及范围 |
1.2.3 核心概念界定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经济学关于需求和需求方作用的争论 |
2.2 不同理论视角的需求及需求方作用 |
2.2.1 需求理论的有关研究 |
2.2.2 市场势力理论的有关研究 |
2.2.3 竞争优势理论的有关研究 |
2.3 需求管理与需求方的策略性行为 |
2.3.1 消费需求平滑理论 |
2.3.2 综合资源规划和需求侧管理理论 |
2.3.3 势力经济论 |
2.3.4 "规模需求"论 |
2.4 需求方与标准战略 |
2.4.1 需求方与标准竞争 |
2.4.2 标准战略研究 |
2.4.3 标准战略的实证研究 |
2.5 小结 |
3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3.1 提出需求方市场势力的背景 |
3.1.1 理论背景 |
3.1.2 实践背景 |
3.2 需求方市场势力的来源 |
3.2.1 需求演进的三个阶段 |
3.2.2 需求广化效应和需求深化效应 |
3.2.3 代表性需求及其转换 |
3.3 需求方市场势力的定义、特征和类型 |
3.3.1 需求方市场势力的界定 |
3.3.2 需求方市场势力的类型 |
3.3.3 需求方市场势力的特征 |
3.3.4 需求方联合(或整合)的可能性边界 |
3.4 需求方市场势力的作用机理 |
3.4.1 网络经济效应 |
3.4.2 偏向消费效应 |
3.4.3 需求贴现效应 |
3.4.4 价值链提升效应 |
3.4.5 直接经济效应 |
3.5 需求方市场势力与标准竞争 |
3.5.1 需求演进与标准产生 |
3.5.2 需求方与标准竞争 |
3.5.3 标准竞争中需求方市场势力的作用机理 |
3.6 小结 |
4 中国需求方导向标准战略的内涵及可行性 |
4.1 中国标准战略与发达国家标准战略的比较分析 |
4.1.1 国际标准竞争格局 |
4.1.2 发达国家标准战略 |
4.1.3 中国标准发展历程 |
4.1.4 目前中国标准战略的主要内容 |
4.1.5 中国标准战略与发达国家标准战略的不同 |
4.2 需求方导向标准战略的界定 |
4.2.1 中国标准战略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4.2.2 需求方导向标准战略的内涵 |
4.3 实施需求方导向标准战略的可行性 |
4.3.1 "巨国效应"所拥有的广化型需求方市场势力 |
4.3.2 巨大的市场潜力所拥有的潜力型需求方市场势力 |
4.3.3 独特的地域需求偏好所具有的"准深化型"需求方市场势力 |
4.3.4 需求联合和整合的巨大潜力 |
4.4 小结 |
5 中国需求方市场势力与标准战略的实证分析 |
5.1 需求方市场势力的指标体系 |
5.1.1 广化型需求方市场势力的计量指标 |
5.1.2 深化型需求方市场势力的计量指标 |
5.1.3 潜力型需求方市场势力的计量指标 |
5.1.4 指标体系和权重的确定 |
5.2 中国需求方市场势力的测定 |
5.2.1 中国绝对的需求方市场势力 |
5.2.2 中国相对的需求方市场势力 |
5.3 中国绝对需求方市场势力与标准演进的实证研究 |
5.3.1 相关指标说明 |
5.3.2 原始数据处理 |
5.3.3 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
5.3.4 VAR模型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
5.4 中国相对需求方市场势力与标准演进的实证研究 |
5.4.1 相关指标说明 |
5.4.2 回归模型及实证结果 |
5.4.3 主要结论 |
5.5 小结 |
6 案例分析:需求方市场势力与3G标准竞争策略 |
6.1 TD-SCDMA标准的发展历程 |
6.1.1 TD-SCDMA标准出台的动因分析 |
6.1.2 TD-SCDMA标准发展历程 |
6.2 中国3G标准竞争分析 |
6.2.1 三大标准竞争的主要领域 |
6.2.2 TD-SCDMA与WCDMA、CDMA2000的技术优劣对比 |
6.2.3 TD-SCDMA标准中的知识产权与利益分配 |
6.3 TD-SCDMA标准需求方市场势力的实证分析 |
6.3.1 需求方市场势力测定的计量模型 |
6.3.2 数据说明及实证分析 |
6.3.3 实证结论 |
6.4 TD-SCDMA标准的需求方市场势力分析 |
6.4.1 策略性需求方市场势力 |
6.4.2 广化型需求方市场势力 |
6.4.3 潜力型需求方市场势力 |
6.4.4 深化型需求方市场势力 |
6.5 小结 |
7 中国需求方导向标准战略的实施路径及政策建议 |
7.1 微观层面的实施路径 |
7.1.1 尽快达到标准的临界容量 |
7.1.2 利用本地市场效应 |
7.1.3 引入需求链管理 |
7.2 中观层面的实施路径 |
7.2.1 组建标准技术联盟 |
7.2.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7.2.3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标准 |
7.3 宏观层面的实施路径 |
7.3.1 发展标准经济 |
7.3.2 加大需求引导和整合力度 |
7.3.3 引入需求方管理 |
7.4 TD-SCDMA标准进一步运用需求方市场势力的对策建议 |
7.4.1 组建更为有效的产业联盟,合力将市场势力转化为标准势力 |
7.4.2 运用寡占反应理论,增强TD-SCDMA标准的国际话语权 |
7.4.3 利用深化型需求方市场势力,加强TD-SCDMA标准技术研发 |
7.4.4 强化自主标准预期,扩大TD-SCDMA标准的用户数量 |
7.5 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
8.1 主要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需求方市场势力与标准战略实证计量有关数据 |
(3)“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标准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标准及标准化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标准及标准化的概念 |
一、标准 |
二、标准化 |
第二节 标准的种类与标准体系 |
一、标准的种类 |
二、标准的级别 |
三、标准体系 |
第三节 标准化基本原理 |
一、关于标准化原理的研究概况 |
二、标准化的方法原理 |
三、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 |
第二章 标准化的发展:从基础走向战略 |
第一节 标准化的发展简史 |
一、远古时代标准化 |
二、古代标准化 |
三、近代标准化 |
四、现代标准化 |
第二节 标准化的特点 |
一、标准化的共同特点 |
二、现代标准化的新特点 |
第三节 对标准化作用的传统理解 |
一、从标准化的定义看标准化作用的传统理解 |
二、对标准化传统理解的局限性 |
第四节 从经济学角度对标准化作用的再认识 |
一、标准化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
二、标准化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途径 |
三、标准化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 |
四、标准化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
第五节 对标准化作用的定量评价 |
一、德国的实证研究 |
二、英国的实证研究 |
三、中国的实证研究 |
四、对上述实证研究的述评 |
第三章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的标准化战略 |
第一节 战略及标准化战略的涵义 |
一、战略的涵义 |
二、战略的作用与本质 |
三、战略的特性 |
四、标准化战略的涵义 |
第二节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 |
一、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
二、战略管理理论演变的基本规律 |
三、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战略管理理论视角下的标准化战略 |
一、标准化是企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对标准化作用的认识过程符合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规律 |
三、标准化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
四、标准化是以客户价值为核心的规则体系 |
第四章 企业标准化战略研究 |
第一节 企业价值链理论 |
一、企业价值链的概念 |
二、企业价值链的内涵 |
三、对企业价值链理论的评价 |
第二节 创造价值基本活动中标准的作用 |
一、"内部物流"中标准的作用 |
二、"生产经营"中标准的作用 |
三、"外部物流"中标准的作用 |
四、"市场销售"中标准的作用 |
五、"服务"中标准的作用 |
第三节 创造价值辅助活动中标准的作用 |
一、"采购"中标准的作用 |
二、"技术开发"中标准的作用 |
三、"人力资源管理"中标准的作用 |
四、"企业基础设施"中标准的作用 |
第四节 标准化对企业的战略作用 |
一、标准构成企业进入壁垒的一部分 |
二、掌握标准使企业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 |
三、通过标准可以有效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
四、加强标准化能够大大促进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
五、实施标准化战略可以大幅降低企业成本 |
第五章 国家标准化战略研究 |
第一节 国家在实施标准化战略中的作用 |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 |
二、标准化在国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国外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的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决定了标准化的重要性 |
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凸显了标准化的重要性 |
三、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了标准化的重要性 |
四、建立新的消费价值观体现了标准化的重要性 |
第三节 国外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措施 |
一、各国标准化战略的共同点 |
二、各国标准化战略的不同点 |
第四节 部分国家(区域)标准化战略 |
一、国际标准化机构的标准化战略 |
二、欧洲标准化发展战略 |
三、部分国家的标准化战略 |
第五节 国外实施标准化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
一、确立标准化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更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
二、加大政府的引导、扶持力度 |
三、建立以自愿性标准为主体的标准体制 |
四、加强标准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
五、加快培育标准化人才队伍 |
六、加大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 |
第六章 中国标准化工作进展、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中国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
一、中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标准的总体状况 |
三、中国国家标准的发展状况 |
四、中国国家标准类型变化的趋势 |
五、中国国家标准的属性状况 |
第二节 中国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大部分国家标准落后于国际标准 |
二、中国技术标准被国际市场认可的为数不多 |
三、按照中国标准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 |
四、中国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的比例过低 |
五、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十分有限 |
六、企业标准化人才明显不足 |
第三节 中国标准化问题的成因 |
一、标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
二、标准研制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存在脱节的矛盾 |
三、对国外标准的跟踪机制不完善 |
四、缺乏标准创新机制 |
五、与主要利益相关国家没有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 |
六、缺乏国际型标准化人才 |
七、标准化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保证 |
八、中国的标准化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
九、中国标准化战略实施非常滞后 |
第七章 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对策 |
第一节 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指导思想 |
一、提高标准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
二、增强标准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
三、完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
四、促进中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发展取向 |
一、将标准研制与科技研发紧密结合起来 |
二、将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紧密结合起来 |
三、将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紧密结合起来 |
四、将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
第三节 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标准化战略引领工程 |
二、实施标准化水平提升工程 |
三、实施国际标准化突破工程 |
四、实施标准化项目示范工程 |
五、实施标准化人才培养工程 |
六、实施标准化基础强化工程 |
第八章 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实践 |
第一节 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概况 |
一、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过程 |
二、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原则与目标任务 |
三、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
第二节 深圳开展国家标准化试点项目的成效 |
一、深圳开展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成效 |
二、深圳开展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成效 |
第三节 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经验总结 |
一、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中介支撑、社会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机制 |
二、将试点工作和全市实施标准化战略相结合 |
三、积极推动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
四、将标准化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研究结合起来 |
五、积极探索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结合的有效机制 |
六、全方位推动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
七、充分利用国家资源推动深圳标准化事业的发展 |
八、敢于借鉴国外先进的标准化工作经验和模式 |
九、注重抓好标准化的薄弱和关键环节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后记 |
(5)UNESCO文化多样性理念对世界遗产体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UNESCO 对“文化多样性”的新认识 |
1.1.2 《世界遗产公约》及相关体系的发展 |
1.2 概念定义 |
1.2.1 “文化多样性”理念与 UNESCO 的认识 |
1.2.2 世界遗产保护体系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学术着作 |
1.3.2 UNESCO 与世界遗产保护相关文献 |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1.5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2章 当代“文化多样性”理念的形成:学术渊源与时代背景 |
2.1 “文化”、文化哲学与文化研究 |
2.1.1 人文主义文化哲学 |
2.1.2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 |
2.1.3 欧洲人文主义文化概念的形成 |
2.1.4 一战前后的文化概念 |
2.1.5 人类学文化概念与全球化 |
2.2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多样性” |
2.2.1 不同的进化观点 |
2.2.2 传播论和文化区域理论 |
2.2.3 文化相对论 |
2.2.4 文化功能学派与新文化进化论 |
2.2.5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人类学 |
2.3 UNESCO“文化多样性”定义的提出背景 |
2.3.1 官方概念提出的过程 |
2.3.2 全球政治与社会背景 |
2.4 UNESCO《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概念阐释与意义 |
2.4.1 特性、多样性和多元化 |
2.4.2 文化多样性与人权保障 |
2.4.3 文化多样性与创作 |
2.4.4 文化多样性与国际团结 |
2.4.5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意义 |
2.5 小结 |
第3章 基础与酝酿:1946-1972 |
3.1 “文化多样性”概念在 UNESCO 工作中的五个阶段 |
3.2 二战及其后的理论背景 |
3.3 1946-1972 年的 UNESCO 文化政策 |
3.3.1 文化与知识(1945 年以后) |
3.3.2 文化与政治(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 |
3.4 UNESCO 文化政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
3.4.1 建立规范与立法 |
3.4.2 传播学术思想 |
3.4.3 分配技术与资金 |
3.4.4 结合当代生活与跨文化交流 |
3.5 小结 |
第4章 开端与发展:1972-1992 |
4.1 冷战时期的理论背景 |
4.2 1972-1992 年的 UNESCO 文化政策 |
4.3 文化遗产相关的政策重点 |
4.4 对世界遗产体系的具体影响 |
4.4.1 建立规范与立法 |
4.4.2 传播学术思想 |
4.4.3 分配技术与资金 |
4.4.4 结合当代生活与跨文化交流 |
4.4.5 推动文化交流 |
4.5 小结 |
第5章 反思与转变:1992-21 世纪 |
5.1 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与学术观念 |
5.2 1992 年以后的 UNESCO 的文化政策 |
5.3 世界遗产保护相关文化多样性政策 |
5.4 对世界遗产体系的具体影响 |
5.4.1 建立规范与立法 |
5.4.2 传播学术思想 |
5.4.3 分配技术与资金 |
5.4.4 结合当代生活 |
5.4.5 推动文化交流 |
5.5 小结 |
第6章 全球战略:世界遗产理论范式转变 |
6.1 全球战略的提出与理论背景 |
6.2 世界遗产的不平衡性研究 1994-2003 |
6.2.1 简介 |
6.2.2 分析成果 |
6.2.3 结论 |
6.3 关于突出普遍价值概念的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精神圣地与文化景观:澳洲乌卢鲁秘密圣地与其他宗教、精神遗产 |
7.1 澳洲乌卢鲁-卡塔曲塔国家公园 |
7.1.1 简介与历史 |
7.1.2 文化景观与宗教精神 |
7.1.3 价值评估 |
7.1.4 管理规划 |
7.1.5 “文化多样性”的观念 |
7.2 五台山世界遗产 |
7.2.1 遗产描述 |
7.2.2 历史与发展 |
7.2.3 价值评估与标准阐释 |
7.3 日本平泉净土宗庙宇、园林与考古遗迹 |
7.3.1 遗产描述 |
7.3.2 价值评估与标准阐释 |
7.3.3 申报过程 |
7.4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 |
7.4.1 遗产描述与申报过程 |
7.4.2 价值评估 |
7.4.3 标准阐释 |
7.5 小结 |
第8章 文化线路:人类学与全球化的遗产定义 |
8.1 概念产生始于跨学科研究、文化交流与地区发展背景 |
8.1.1 欧洲文化线路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
8.1.2 美国国家公园遗产廊道侧重区域规划与发展 |
8.2 理论发展过程体现文化多样性的当代内涵 |
8.3 文化线路的元素特征 |
8.4 世界遗产与预备名录的文化线路 |
8.4.1 世界遗产名录的第一条文化线路 |
8.4.2 预备名录中的文化线路 |
8.5 小结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1.1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 3 个阶段与 UNESCO“文化多样性”理念的变化 |
9.1.2 产生影响的 5 种途径与 2 种方式 |
9.1.3 理论与实践的 3 个当代案例 |
9.1.4 世界遗产保护范式转变 |
9.2 讨论:世界遗产发展的新趋势与对中国的启发 |
9.2.1 世界遗产发展的新趋势 |
9.2.2 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集成电路产业概述 |
第一节 集成电路 |
一、集成电路的涵义 |
二、集成电路技术 |
三、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 |
四、集成电路分类 |
第二节 集成电路产业 |
一、集成电路产业的涵义 |
二、集成电路产业的特征 |
三、集成电路产业的市场状况 |
第三节 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一、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 |
二、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 |
三、集成电路产业对国防与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第四节 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趋势 |
一、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
二、集成电路产业结构调整及转移趋势 |
三、集成电路产业芯片、整机联动的发展趋势 |
四、集成电路产业与资本结合的发展趋势 |
五、集成电路产业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
一、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创新现状 |
三、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公共服务现状 |
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现状 |
第二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产业链 |
一、集成电路设计产业 |
二、集成电路制造产业 |
三、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产业 |
四、集成电路材料与装备产业 |
第三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区域布局 |
一、环渤海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
二、长三角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
三、珠三角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
四、西部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
第三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市场严重依赖进口 |
二、缺乏高端领军企业 |
三、工艺水平差距较大 |
四、基础技术积累不足 |
五、配套技术发展滞后 |
六、产业布局尚需优化 |
第二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人才基础相对薄弱 |
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
三、政策支持不能持续 |
四、商业模式创新不够 |
五、资本投入运作欠缺 |
第四章 美、欧、日、韩及中国台湾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美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一、美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二、美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第二节 欧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一、欧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二、欧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三节 日、韩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一、日、韩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历程及经验 |
二、日、韩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特点及启示 |
第四节 中国台湾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一、中国台湾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历程及经验 |
二、中国台湾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特点及启示 |
第五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
一、宏观环境 |
二、市场环境 |
三、政策环境 |
第二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机遇 |
一、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 |
二、国内巨大市场需求带来的发展机遇 |
三、国家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 |
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带来的发展机遇 |
五、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 |
第三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挑战 |
一、全球市场平缓增长,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
二、产业模式不断创新,全球产业加快重组 |
三、技术革新步伐加快,资金门槛不断提高 |
四、知识产权竞争加剧,产业生态深度演变 |
第六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对策 |
第一节 加大政策扶持,完善配套政策体系 |
一、政策扶持是产业发展的最大助力 |
二、产业发展新的突破需要更强力的政策扶持 |
第二节 强化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
一、技术创新是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的源泉 |
二、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
第三节 整合产业资源,做大做强产业链 |
一、资源整合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采取多种措施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
第四节 优化区域布局,统筹规划资源投入 |
一、集成电路产业群聚效应日益凸现 |
二、增强区域聚焦,强化产业协同 |
第五节 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
一、市场多元化与服务化趋势提供新契机 |
二、创新商业模式,实现跨越发展 |
第六节 改善投融资体系,培育健康市场环境 |
一、改善产业投融资环境,增强市场活力 |
二、引导市场规范运作,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
第七节 健全激励机制,吸引聚集高端人才 |
一、国际竞争需要一流的高端人才 |
二、健全激励机制,引进高端人才 |
第八节 着眼国际市场,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 |
一、国际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二、形成产业合力,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后记 |
(7)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协同对标准实施效益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技术标准联盟 |
1.3.2 知识协同 |
1.3.3 标准实施效益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 |
2.1 合作竞争理论 |
2.1.1 合作竞争理论的发展 |
2.1.2 合作竞争理论的内容 |
2.2 知识管理理论 |
2.2.1 知识 |
2.2.2 知识管理 |
2.3 协同学理论 |
2.3.1 协同学的发展 |
2.3.2 协同学的重要概念 |
2.3.3 协同学的基本原理 |
3 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协同模型构建与关系假设 |
3.1 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协同模型 |
3.1.1 知识协同过程分析 |
3.1.2 模型构建 |
3.2 相关变量内涵界定 |
3.2.1 知识协同 |
3.2.2 战略柔性 |
3.2.3 标准实施效益 |
3.3 关系假设 |
3.3.1 知识协同与标准实施效益 |
3.3.2 知识协同与战略柔性 |
3.3.3 战略柔性与标准实施效益 |
4 研究方法设计 |
4.1 方法选取 |
4.2 量表开发 |
4.2.1 技术标准联盟内部的知识协同的测量 |
4.2.2 技术标准联盟战略柔性的测量 |
4.2.3 技术标准联盟的标准实施效益的测量 |
4.3 问卷设计 |
4.3.1 问卷形式 |
4.3.2 问卷内容 |
4.3.3 问卷预调研 |
4.4 数据收集 |
5 模型验证与结果讨论 |
5.1 描述性分析 |
5.2 信效度检验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分析 |
5.3 相关分析 |
5.3.1 知识吸收与战略柔性 |
5.3.2 知识转移与战略柔性 |
5.3.3 知识整合与战略柔性 |
5.3.4 知识运用与战略柔性 |
5.3.5 知识创新与战略柔性 |
5.3.6 知识吸收与标准实施效益 |
5.3.7 知识转移与标准实施效益 |
5.3.8 知识整合与标准实施效益 |
5.3.9 知识运用与标准实施效益 |
5.3.10 知识创新与标准实施效益 |
5.3.11 战略柔性与标准实施效益 |
5.4 结构方程模型 |
5.4.1 模型构建 |
5.4.2 模型拟合与评价 |
5.4.3 路径分析 |
5.5 假设验证结果与讨论 |
5.5.1 通过检验的假设关系讨论 |
5.5.2 未通过检验的假设关系讨论 |
5.5.3 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讨论 |
6 案例研究 |
6.1 文献回顾 |
6.1.1 知识协同的影响因素 |
6.1.2 技术标准联盟的分类 |
6.2 案例研究设计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案例选取 |
6.2.3 数据收集 |
6.3 案例描述与分析 |
6.3.1 政府主导型——ETSI案例 |
6.3.2 市场主导型——ASTM案例 |
6.3.3 半市场半政府型——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案例 |
6.4 案例总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2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相关性分析 |
作者简历 |
(8)我国团体标准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团体标准的概念与特征 |
第一节 团体标准的定义 |
一、我国《标准化法》中定义的团体标准 |
二、团体标准的法律属性 |
第二节 团体标准的特征 |
一、团体标准的具体特征 |
二、团体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比较 |
三、团体标准的作用 |
第三节 我国团体标准的起源与发展 |
一、团体标准的形成背景 |
二、团体标准法律地位的确立 |
三、团体标准的发展现状 |
第二章 我国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团体标准的制定概况 |
一、团体标准的制定主体与制定程序 |
二、团体标准的制定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团体标准的制定原则与构成要素 |
一、制定团体标准的三原则 |
二、构成团体标准的四要素 |
第三节 团体标准制定主体的范围探讨 |
一、团体标准制定主体的资格要求 |
二、社会团体作为制定团体标准的主体资格问题 |
三、参与团体标准化活动的相关市场主体的主体资格问题 |
第四节 团体标准制定中的拒绝许可 |
一、制定主体被拒绝许可的问题 |
二、拒绝许可的行为 |
三、拒绝许可的救济方式 |
第五节 团体标准制定中的专利隐瞒 |
一、制定程序中隐瞒专利的问题 |
二、信息披露环节中隐瞒专利的行为分析 |
三、专利权人隐瞒专利行为的规制 |
第三章 我国团体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团体标准的实施概况 |
一、团体标准实施的意义与途径 |
二、团体标准实施的现状与成效 |
第二节 团体标准实施中的反垄断问题 |
一、团体标准实施中的垄断行为 |
二、团体标准化组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 |
三、团体标准实施中的垄断协议问题 |
第三节 团体标准实施中专利侵权禁令适用问题 |
一、标准必要专利的认定 |
二、美国“eBay案”的启示 |
三、我国停止侵权民事责任的适用 |
第四节 团体标准的着作权保护问题 |
一、团体标准着作权的一般规则 |
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版权政策 |
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版权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节 法律法规援引团体标准的规则问题 |
一、团体标准援引制度的基本概念 |
二、法律法规援引团体标准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
三、法律法规援引团体标准的域外规则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团体标准的监督管理 |
第一节 行政机关对团体标准的监督管理 |
一、行政机关监管团体标准的一般规则 |
二、行政机关监管团体标准的现状 |
三、对团体标准化组织制定团体标准的监管 |
四、对团体标准化组织实施团体标准的监管 |
五、行政机关监管团体标准的奖罚机制 |
第二节 团体标准化组织的自我治理机制 |
一、团体标准化组织自我治理的理论基础 |
二、团体标准化组织自我治理机制的规则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团体标准制度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团体标准的制定程序 |
一、明确团体标准专利许可相关要求 |
二、细化团体标准专利信息披露制度 |
第二节 降低实施团体标准的法律风险 |
一、确立团体标准竞争效应事前咨询制度 |
二、明确团体标准实施中垄断行为的违法性认定原则 |
第三节 完善团体标准相关法律规范的体系建设 |
一、完善团体标准的专利滥用抗辩制度 |
二、制定团体标准的援引规则 |
三、制定团体标准的版权保护政策 |
四、团体标准化组织自我治理的政策引导与法律规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期刊与杂志 |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网络环境下我国书业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我国书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
1.1 我国书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
1.2 我国书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
1.2.1 出版社信息化发展现状 |
1.2.2 发行部门信息化发展现状 |
1.3 我国书业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
1.3.1 图书信息手工录入,低水平重复劳动 |
1.3.2 书业企业信息系统各不相同 |
1.3.3 出版物产品信息的非标准化阻碍信息资源共享 |
1.4 克服书业流通的信息化瓶颈对策——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化 |
2 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化概述 |
2.1 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化的含义 |
2.1.1 出版物 |
2.1.2 产品信息 |
2.1.3 产品信息标准 |
2.1.4 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化 |
2.2 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化的本质属性 |
2.2.1 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化的目的 |
2.2.2 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化的意义 |
2.3 制定我国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的背景 |
2.3.1 中国加入WTO,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 |
2.3.2 书业主管部门的重视 |
2.3.3 书业计算机普及率较高,制定中国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成为可能 |
2.4 国内外书业出版物信息标准研究机构介绍 |
2.4.1 国外书业出版物信息标准研究机构 |
2.4.2 国内书业出版物信息标准研究机构 |
3 相关出版物信息标准的研究 |
3.1 国外相关出版物信息标准 |
3.1.1 Dublin Core |
3.1.2 MARC |
3.1.3 ISO 2709 |
3.1.4 BIC BASIC |
3.1.5 ONIX产品信息标准 |
3.2 国内相关书业出版物信息标准 |
3.2.1 CNMARC |
3.2.2 GB 2901 |
3.3 国内外相关书业出版物信息标准的评价与分析 |
3.3.1 Dublin Core与MARC的比较 |
3.3.2 MARC与ONIX的比较 |
3.3.3 对三类标准比较的分析 |
4 中国书业出版物信息标准的制定及实施 |
4.1 ONIX产品信息标准对中国出版物信息标准制定的借鉴 |
4.1.1 ONIX产品信息标准的制定机构 |
4.1.2 ONIX产品信息标准的记录结构 |
4.2 适合中国书业的出版物信息标准的制定 |
4.2.1 我国书业行业特点分析 |
4.2.2 制定中国书业出版物信息标准的原则 |
4.2.3 中国书业出版物信息标准的制定 |
4.3 XML在中国出版物信息标准化中的应用 |
4.3.1 XML的概念 |
4.3.2 XML的特点 |
4.3.3 XML在中国出版物信息标准化中的应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后记 |
四、《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1996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D]. 董国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2]需求方导向的中国标准战略 ——基于需求方市场势力的研究[D]. 江振林. 浙江大学, 2010(09)
- [3]“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4]标准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邝兵. 武汉大学, 2011(07)
- [5]UNESCO文化多样性理念对世界遗产体系的影响[D]. 徐知兰. 清华大学, 2012(07)
- [6]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D]. 王鹏飞. 武汉大学, 2014(06)
- [7]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协同对标准实施效益的关系研究[D]. 刘文婷.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8]我国团体标准法律问题研究[D]. 刘可.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9]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网络环境下我国书业出版物产品信息标准化研究[D]. 郭素英. 武汉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