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大渡河(泸定-石棉)地带区域稳定性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筱怡[1](2020)在《基于多元遥感技术的古滑坡识别与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青藏高原东缘人类工程活动(铁路、公路、水电工程等)和极端天气不断加剧,古滑坡复活问题呈急剧上升趋势,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日益严重。然而,由于古滑坡规模巨大、孕灾背景复杂,且常因遭受后期改造或沉积物覆盖,原有的滑坡外貌特征已模糊不清,绝大多数古滑坡还处于未知状态。因此,古滑坡及其复活问题一直是困扰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城镇安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多元遥感信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滑坡灾害研究。其中,面向对象分析(OBIA)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都是滑坡判识和监测的高效技术,但是,如何利用OBIA及InSAR技术进行复杂艰险山区古滑坡判识及其复活早期识别,有效地提高滑坡监测预警和危险性评价的精度和时效性,仍是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聚焦青藏高原东缘大渡河流域古滑坡及其复活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源遥感数据和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开展了古滑坡综合判识和发育规律研究;结合InSAR地表变形监测,开展了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研究,提出了基于InSAR技术的古滑坡复活判据,揭示了典型古滑坡复活变形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时序InSAR监测结果,完成了研究区滑坡动态危险性评价。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大渡河流域的滑坡信息提取与滑坡影像分类属性特征判别分析,发现古滑坡与新生滑坡在遥感影像的色调、光谱和纹理等方面有显着差异,并由此根据植被指数(NDVI)、亮度、地形粗糙度(TRI)和灰度共生矩阵熵(GLCM)等指标,提出了古滑坡综合遥感判识模型(GTVI)。利用时序InSAR技术(PS-InSAR与SBAS-InSAR)和D-InSAR技术对研究区地表变形监测,结合野外验证,共识别出100年以前形成的滑坡694处,其中体积大于100×104m3的滑坡146处。(2)古滑坡在空间上主要沿大渡河干流和小金河两岸密集分布,在断裂两侧5km范围以内数量较多,随着距河流和断裂距离渐远,滑坡数量减少。在时间上,古滑坡的形成演化与河流阶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区域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显着,时间跨度从10ka~40ka,集中分布于15~30ka,占到了总量的57.6%,新构造活动和地震造成不同区段的差异性,在强烈活动的断裂附近,古滑坡密集发育。(3)以InSAR监测结果为基础,定量分析了典型古滑坡复活的位移、速率等变化特征,基于斋藤原理,提出了古滑坡复活的三段式演化过程;结合PS-InSAR监测的累积位移-时间曲线,提出了将弹性变形与匀速变形之间的拐点作为古滑坡复活的起点标志、把匀速变形向加速变形转变的拐点作为复活失稳的标志,并基于此提出了大渡河流域典型古滑坡复活早期识别(失稳)的速度阈值,为高山峡谷区隐蔽型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提供了新途径。(4)基于多种InSAR处理技术,开展了典型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示范研究。利用Sentinel1数据和ALOS2数据,对格宗古滑坡、甲居古滑坡等典型古滑坡进行了地表位移监测,获取了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毫米级的地表变形结果,通过位移量分析、地表蠕滑特征分析和滑坡边界识别,划分了古滑坡复活的演化阶段。结合日降雨数据,提出了典型古滑坡复活地表变形分区、堆积特征与时空变形模式。(5)在系统分析滑坡与坡度、坡向、粗糙度、断裂带等影响因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法(IV)和逻辑回归模型(LR)开展了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结合时序InSAR技术,建立了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的矩阵模型,完成了大渡河流域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集成InSAR位移速率结果进行危险性评价后,能对区域斜坡变形状态进行实时的评估,能够有效的降低滑坡危险性评价的误差,且通过野外调查验证,准确性和有效性较好。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采用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对于青藏高原东缘复杂艰险山区古滑坡判识、古滑坡复活早期识别及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郭晓光[2](2014)在《大渡河流域石棉—泸定段大型古滑坡与河谷侵蚀的孕生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大渡河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区域地质构造复杂,第四纪以来伴随冰川运动的全球气候和海平面的变化成为河谷形成演化的大的区域地质环境背景,进入晚更新世以来强烈的河谷侵蚀沉积环境在河谷两岸形成众多的崩塌、滑坡堆积体,大量崩滑堆积体的形成又将对河谷的侵蚀沉积环境形成进一步的改造作用,二者具有较为深远的孕生关系。论文选取大渡河古滑坡发育分布较为密集的中上游泸定至石棉段作为研究区域,结合前人已有研究调查研究区河谷侵蚀沉积基本特征,选取四湾里典型古滑坡分析其形成演化过程与河谷侵蚀的孕生关系,针对古滑坡多形成大型堵江堰塞湖的主要特征,选取堰塞湖相沉积特征保存相对完整的加郡滑坡堰塞湖进行系统分析,揭露加郡堰塞湖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与河谷侵蚀的孕生关系,进而探讨古堵江滑坡的整个形成过程与河谷侵蚀间的孕生关系。论文研究过程中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在前人已有研究基础上,针对研究区段河谷侵蚀基本特征进行重点调查分析,得到泸定——石棉段河谷纵坡降特征,总结河谷阶地发育分布特征,参考有限资料及已有研究,初步建立河谷深厚覆盖层岩性相组成沉积体系。(2)统计大渡河流域大型古滑坡时空分布特征,发现距今1万年、1.9万年、2.2万年为三个滑坡发生频率较高时段,且在石棉至泸定段发育分布最为密集。(3)在对四湾里滑坡基本成因机制、多级滑动变形过程及多级滑动类型和多级滑动成因机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四湾里古滑坡的形成演化过程:初级滑动形成堵江滑坡——堰塞湖形成——滑坡坝多期次溃决——滑坡整体发生蠕滑变形——滑坡体前缘发生局部多级滑动——后缘次级滑动,进而探索性的分析四湾里古滑坡的形成演化过程与河谷侵蚀的孕生关系。(4)系统调查加郡堰塞湖段典型沉积层特征,结合坝址区残留沉积特征,初步推演加郡堰塞湖的形成演化过程:堰塞湖形成于1.9万年前加郡滑坡发生后,初始形成滑坡坝坝高在120m以上,宽2.83km,堰塞湖形成后主要经历了两期高湖面泛湖期深湖半深湖沉积,期间伴随发生两次较大规模溃坝,滑坡一侧形成一溢洪通道。纹泥层揭露一期泛湖期时间在70年以上,二期厚层粉细砂层揭露泛湖期保存时间在100年以上,此外,二堰塞坝后期经历了渐进式多期次溃坝过程直至坝体完全溃决期湖相粉细砂层之上叠覆厚层多岩性相组合沉积层揭露。(5)采用工程地质学与沉积学学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堰塞湖段选取十个典型沉积层进行层序划分,判断出17个岩性相组,构成八个主要沉积相,揭露其沉积环境,发现河流相、湖相间或洪泛相的多沉积体系特征,判断堰塞湖相沉积属于一复合沉积体系,总结得到堰塞湖岩性相组合特征和堰塞湖沉积序列模式。(6)采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方法系统分析堰塞湖沉积序列模式,据其揭露沉积环境变化反演堰塞湖形成演化过程。(7)探讨古堰塞湖形成于河谷侵蚀孕生关系主要表现在:河谷纵坡降的局部变化、河谷阶地的改造、河谷深厚覆盖层的成因等整个河谷侵蚀沉积过程。分析了堰塞湖湖平面变化具有突变性、敏感性、孤立性、敞流湖盆的差异性以及湖平面升降曲线确定依据与湖侵的影响等。
赵阳[3](2018)在《四川省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文中指出泸定县位于四川省西部,大渡河流域中段,县内地貌切割较深,地质构造发育,地震时有发生,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县域内可利用土地面积有限,人类活动集中且强度较大,人地矛盾突出。县内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高,受破坏的生态环境修复难度极大。开展泸定县的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有利于保护县域的生态地质环境稳定性,预防生态问题发生。通过收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和遥感数据,集成生态地质环境基础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选取14个影响生态地质环境区划的因子,构建评价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计算各层指标权重,通过分析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三个目标层的空间分异特征,遵循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完成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与评价。通过研究得到以下方面的认识:(1)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尤其是受地形切割、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等要素影响,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存在着显着的空间分异特征。高程因素决定了立体气候、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垂直空间分布差异。地质构造影响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对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分区形成重大影响;人类活动聚集导致了大渡河河谷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变高,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2)通过对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因子进行研究得知:(1)泸定县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大渡河流域两岸中山地区,这些地区受地质构造影响较大,地貌切割较深,水土侵蚀敏感性较高。(2)生态服务功能极重要区集中分布在大渡河中山地貌和西侧高山和极高山区,因降雨较为丰富,植被覆盖度高,水源留存作用明显,因此具有较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3)县域内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聚集区包括泸定县城、冷碛镇、兴隆镇、磨西镇、新兴镇、得妥乡,河谷地带水热组合条件较好,建设用地与耕地质量较高;但因人类活动强度过大,对自然环境扰动较大,造成自然生物资源留存少,河谷区的生态服务功能亟待修复。(3)结合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三个目标层因子,将泸定县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大区:(1)主要生态调节功能区,面积1380km2,占泸定县总面积的63.71%,主要分布于大渡河河谷西侧,应以保证生态服务功能为主,实行限制或禁止开发策略;(2)生态产业聚集区,面积348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6.06%,分布于大渡河河谷,为泸定县主要产业聚集区,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应实行优化开发策略;(3)次要生态调节功能区,面积438km2,占总面积的20.2%,主要分布在大渡河东侧,在保证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实行保护开发策略。
易明初,钟立勋[4](1983)在《四川大渡河(泸定-石棉)地带区域稳定性初步分析》文中指出大渡河泸定—石棉地段是规划中的大渡河水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地形险要,青藏系、经向系和华夏系三大构造体系在此复合,构造比较复杂。挽近时期以来,特别是现今构造及地震强烈活动,给电站选址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从活动带中找寻相对稳定地段—“安全岛”,笔者对该区的地貌、地质、构造、地震及温泉等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将危险地段和危险点排除和过筛,运用地质力学的观点和“块体构造”运动原理,对“X”型构造所分割的四大块体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对比,提出了强烈活动地区程度不同的相对稳定地段,按等级逐降的顺序为:黄草山→泸定以北→瓦窑岗→得妥与田湾之间,从而为该区提供了比较选址场地。
倪化勇[5](2016)在《泥石流发生雨型响应及其临界降雨条件》文中认为降雨型泥石流的发生是一个“天地耦合”的过程,基于雨量(强)条件的泥石流预测预报和监测预警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难点和重要的防灾减灾手段之一。然而,由于降雨过程本身具有复杂和多变性,降雨对下垫面泥石流物源土体的影响过程和触发作用则更为复杂,从而使得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雨量(强)条件很难准确把握,降雨过程及其对泥石流起动影响和控制作用的研究成为了泥石流起动机理以及临界降雨条件和预测预报研究的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泥石流预测预报判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本文以泥石流发育分布广泛、成灾机理典型、灾情险情严重的大渡河流域(小金-甘洛段)、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和汶川地震强烈扰动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近年来泥石流发生所对应的详细降雨资料(包括前期日降雨过程、泥石流发生时的小时降雨过程等)全面收集和深入分析基础上,引入雨型的概念,通过雨型对泥石流发生所对应的降雨过程进行表征和反映,进而从区域和时间尺度对比研究不同雨型条件下降雨对泥石流起动的影响和控制作用,探寻不同雨型条件下泥石流起动的临界降雨条件。本研究对进一步揭示不同降雨条件与泥石流起动的响应,提高降雨对泥石流触发作用和泥石流起动过程的认识,完善泥石流的形成机理方面具有一定理论意义,而对于泥石流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方面具有一定实践参考价值。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掌握、资料收集与分析、泥石流起动物理模拟试验开展、数理统计与对照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六个方面的成果与认识:(1)雨型概念的引入与泥石流发生雨型体系框架的构建。通过原本应用于气候学的雨型概念实现了对泥石流发生降雨过程的表征,并提出了泥石流发生雨型的概念和雨型体系框架。泥石流发生雨型概念即基于雨(量)强—历时曲线划分出的与泥石流发生降雨过程相对应的降雨类型。泥石流雨型体系框架主要基于时间尺度、空间尺度、降雨时间间隔、降雨峰值特征以及降雨趋势构建。泥石流发生雨型概念的提出和雨型体系框架的构建为雨型与泥石流响应奠定了基础。(2)基于24h和1h时间尺度的泥石流发生雨型体系探索与建设。通过泥石流发生前期长时间降雨量及泥石流发生当日降雨量对泥石流发生贡献的综合衡量,依据当日降雨占总降雨量权重的大小,对24h时间尺度泥石流发生雨型划分为4种,分别为短临降雨控制型、短临降雨主导型、前期有效降雨与短临降雨平衡型、前期降雨主导型;依据小时降雨量的时间分布与泥石流发生时刻的关系,将1h时间尺度的降雨分为无峰型、峰前型、峰中型和峰后型4种雨型。(3)基于24h泥石流发生雨型划分与对比研究。在对研究区大渡河流域(小金-甘洛段)、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和汶川地震强烈扰动区孕灾条件、泥石流特征分析基础上,分别统计计算了近年来发生的315次泥石流所对应的前7天有效降雨量、当日雨量和总降雨量,划分了基于24h时间尺度泥石流发生雨型。从总体分类结果来看,泥石流发生对应24h时间尺度的四种雨型占比均在20%以上。其中,以前期降雨与短临降雨均衡型所占比重最大(29.5%),表明了泥石流发生是前期降雨与短临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为短临降雨控制型和短临降雨主导型,占比分别为24.76%和24.44%,表明了短临降雨在泥石流发生中的激发作用。前期降雨主导型相对较少,但也占到21.27%的百分比,表明前期有效降雨对泥石流发生的贡献。从区域对照来看,基于24h时间尺度泥石流发生雨型呈现出空间差异性。大渡河流域(小金-甘洛段)泥石流灾害中短临降雨控制型占比较大,短临降雨主导型和前期降雨主导型相对偏少;汶川地震强烈扰动区四种雨型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差异较小,前期降雨主导型占比相对较多;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四种雨型分布不均,短临降雨主导型、前期降雨主导型所占比重较大,而短临降雨控制型触发泥石流占比均明显少于其他地区。根据315次泥石流24h时间尺度降雨的分布及其对泥石流发生的贡献作用,前期降雨的贡献权重与当日降雨的激发权重可概算为0.65。(4)基于1h时间尺度泥石流发生雨型对比研究。根据1h时间尺度泥石流发生雨型的划分依据,分别统计、绘制了研究区31次泥石流发生前后的小时降雨及累积降雨曲线,分析了泥石流发生与峰值降雨出现时刻及其对应关系,确定了基于1h时间尺度泥石流发生雨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均匀无峰型降雨极少出现,峰值型降雨占绝大多数,其中54.8%的泥石流发生与峰值降雨同步,属于峰中型;32.3%泥石流发生于峰值降雨降落之后,属于峰后型。峰前型泥石流较少,占比接近10%。(5)泥石流物理启动模拟试验开展及其现象分析。下垫面以位于贡嘎山东坡的泸定县新兴乡熊家沟为模型,开展了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泥石流启动的模拟试验。试验研究表明在强降雨条件下,水体入渗速度、不同深度土体含水量变化与降雨强度呈反比例关系,降雨强度越大,越不利于水体入渗,而有利于坡面汇流、冲沟径流和下切侵蚀;在强降雨和径流条件下,土体破坏方式、破坏程度以及泥石流形成机理表现出差异性。相对较小雨强降雨条件下,土体破坏方式以滑坡为主,泥石流形成模式表现为滑坡液化与转化启动,雨强较大降雨条件下,土体破坏方式以侵蚀垮塌为主,泥石流形成模式为洪流席卷垮塌体和揭底;在强降雨条件下,雨强与泥石流的规模、粘度之间没有正相关性。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泥石流发生与降雨雨型的关系。(6)基于24h、1h时间尺度泥石流发生临界降雨条件研究。选取泥石流发生当日降雨量、前期有效雨量和总降雨量作为降雨参数,采用“单线法”拟合建立了基于24h时间尺度雨型的泥石流发生临界降雨条件(不同前期有效降雨条件下泥石流发生的临界日降雨量);在泥石流发生降雨雨场划分基础上,选取泥石流事件降雨历时、小时降雨分布、平均小时降雨量等降雨参数,建立了大渡河流域(小金-甘洛段)、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和汶川地震强烈扰动区与泥石流事件相对应的本场降雨过程中平均小时降雨量与降雨历时的关系曲线。降雨型泥石流发生临界降雨条件研究和预测、预(警)报问题极其复杂,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次关于泥石流发生雨型响应及其临界降雨条件研究,虽具有一定探索性,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和限制,如泥石流灾害事件的代表性与全面性问题(样本问题)、降雨监测数据的可靠性问题、地震影响问题等。因此,研究结果和认识是初步的,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如泥石流发生雨型体系的科学划分与系统建立、不同雨型条件下泥石流起动机理、不同雨型条件下前期降雨的影响和有效降雨的确定以及不同雨型条件下泥石流灾变预测模式等。
施云云[6](2020)在《大渡河泸定段海子坪昔格达组的宇生核素等时线埋藏测年及地貌意义》文中认为昔格达组为我国西南地区着名晚新生代地层,主要由灰绿色、灰黄色河湖相粘土、粉砂、粉砂质粘土组成,以互层结构为显着特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大江大河的干支流河谷中,大致呈南北向带状断续分布。该套地层最初由常隆庆先生在西昌一带地质考察时发现,并将其命名为“混旦层”。后因该地层在昔格达盆地更为典型,故将其名称改为昔格达组。昔格达组的研究是解决青藏高原东南缘水系格局发育的关键,对于该区域的隆升过程亦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因此,其形成年代及成因机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缺少古生物化石、地层出露欠系统以及定年手段的制约,不同地点昔格达组地层获得的沉积年代差异颇大,从4.2 Ma到0.2 Ma不等;即使对同一地点的昔格达组,采用不同的测年方法所得的年代数据也常相去甚远。另外,昔格达组的成因机制亦存在不同观点,主要有冰湖成因、断陷盆地成因及堰塞湖成因。昔格达组沉积年代及成因机制的不确定致使其内涵指示越来越不明确,不同学者对其地质地貌意义的解释众说纷纭。本论文以大渡河泸定段海子坪昔格达组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宇生核素等时线埋藏测年对海子坪昔格达组顶部砾石层及底部砂砾层定年,从而约束海子坪昔格达组沉积的起止年代;其次,通过海子坪昔格达组剖面沉积特征、物源及大型滑坡堰塞事件背景分析判别其成因机制;最后,基于年代数据及成因机制的研究,分析泸定海子坪昔格达组的地貌意义。获如下主要结论:(1)海子坪昔格达组底部小海子砂砾层的埋藏年代为1.04±0.15 Ma,顶部干海子砾石层的埋藏年代为0.53±0.07 Ma,据此可将海子坪昔格达组的沉积年代限定在1.04-0.53 Ma的范围内。基于本论文埋藏测年数据,对前人海子坪昔格达组古地磁的实测极性柱进行重新解释,实测极性柱的下部与松山时顶部的加拉米洛正极性亚时对应,实测极性柱的顶部与布容时下部对应。(2)昔格达组底部小海子砂砾层为大型河流堆积,据此可认为此昔格达组沉积之前古大渡河已存在;昔格达组底部湾湾头角砾层磨圆度、分选性差,岩石组分单一,物源为附近基岩,应为附近的滑坡堆积;海子坪昔格达组剖面的沉积特征不符合断陷盆地的沉积特点,而是与堰塞湖的沉积特征更为相近。结合研究区断裂分布以及历史时期的地震、滑坡堰塞事件,本文认为海子坪昔格达组为堰塞湖沉积。(3)基于样品宇生核素埋藏测年数据及拔河高程,计算得到大渡河泸定段1 Ma以来的长期下切速率约为480 m/Ma,将0.53 Ma以来的下切速率约束在小于940 m/Ma范围内。将其与青藏高原东南缘河流比较,显示该区域百万年来河流下切速率基本保持一致,高原东南缘构造抬升具整体性特征。并利用本论文所得1 Ma以来的下切速率推算大渡河泸定段主夷平面的形成时间不晚于6.7 Ma,剥蚀面的形成时间不晚于4.6 Ma。(4)基于海子坪昔格达组及七级阶地的研究,重新构建大渡河泸定段的沉积及地貌演化过程,可大致将其分为下切、滑坡堰塞、昔格达组沉积、以昔格达组为基座的阶地发育和以基岩为基座的阶地发育五个阶段。大渡河泸定海子坪巨厚昔格达组的形成指示下游有较高的堰塞坝体长期存在,这种堰塞体阻碍了河流的溯源侵蚀,成为上游湖泊的局部侵蚀基准面,减缓了河流上游的下切侵蚀。
王鹏程[7](2018)在《新老二郎山隧道岩爆发育特征及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隧道和地下工程的不断建设,加上我国西部地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关于高地应力及岩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新、老二郎山隧道处于同一构造背景中,其地质环境条件相似,但是工程建设中这两座隧道的岩爆情况却相差较大。新二郎山隧道埋深更大,长度更长,但岩爆发育却远较老二郎山隧道较弱。因此,有必要对新老二郎山隧道岩爆发育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查明岩爆发育差异的原因,为其他穿越二郎山的隧道工程提供借鉴。本文在对国内外岩爆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新老二郎山隧道工程区地质条件、岩爆发育特征,首先对新老二郎山隧道岩爆发育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新老二郎山隧道岩爆发育特征的异同点;其次,结合新老二郎山隧道地应力测试结果以及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强烈地震前后隧道区地应力的变化特征,以及地应力对新老二郎山岩爆的影响;第三,结合室内岩石力学单轴试验和岩爆倾向性指数,分析了岩性对新老二郎山隧道岩爆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地质构造和围岩质量对岩爆的影响。通过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老二郎山隧道发生过200多次不同烈度的岩爆,包括有19m围岩段发生强烈岩爆,新二郎山隧道主要以轻微岩爆为主,有13m长中等岩爆段,没有强烈岩爆。总体来讲,新二郎山隧道岩爆情况不如老二郎山隧道岩爆强烈。新老二郎山隧道岩爆都发生在坚硬且完整性好的岩体中,不同的是老二郎山岩爆发生在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石英砂岩多种岩性中,而新二郎山隧道岩爆只发生在花岗岩中。(2)实测老二郎山隧道最大主应力35.3MPa(埋深750m),实测新二郎山隧道最大主应力29.1MPa(埋深1252m)。从绝对量值上看,虽然老二郎山隧道埋深比新二郎山隧道浅,但其地应力比新二郎山隧道高。(3)通过对龙门山强烈地震前后新二郎山隧道地应力场变化的反演分析,地震后隧道最大主应力由震前的50MPa降至41MPa,可见强震后隧址区地应力得到一定程度释放。地震后断层及其附近应力场应力降低明显集中现象有所缓和因此,地应力的减低使得新二郎山隧道岩爆发生的几率也相应降低。(4)岩石单轴压缩试验表明,老二郎山隧道岩爆区的石英砂岩、粉砂岩、灰岩、砂质泥岩等岩石均出现Ⅱ型破坏,而新二郎山隧道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石英砂岩试样均呈现Ⅰ型破坏,仅花岗岩呈现Ⅱ型破坏。这从岩石力学性质的角度说明新二郎山隧道相同岩性的岩石的脆性不如老二郎山隧道,不利于岩爆产生。岩爆倾向性指数Wet的测试也表明,老二郎山隧道石英砂岩Wet指数大于2,发生了轻微岩爆;新二郎山隧道石英砂岩Wet指数小于2,未发生岩爆,花岗岩Wet指数2.28,发生了轻微岩爆。试验结果和工程实际中新老二郎山隧道岩爆发育特征基本吻合。这就从试验的角度验证了岩性对新老二郎山岩爆的影响,表明硬脆性特征的岩性条件下岩爆倾向性指数高,有利于发生岩爆。(5)老二郎山隧道虽然发育多条断裂带,但其影响带均窄且挤压紧密、胶结良好,这种背景的断裂带周边围岩有利于应变能储藏。而新二郎山隧道断裂带破碎程度高、影响带宽,其周边围岩不利于应变能储藏。两者在地质构造上的差异特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自的岩爆特征。因新二郎山隧道断层破碎带不利于岩体能量的储存,致使其岩爆特征不如老二郎山隧道明显。(6)据施工揭露围岩等级,新二郎山隧道中Ⅱ级、Ⅲ级围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26%、17.15%,老二郎山隧道中Ⅱ级、Ⅲ级围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9.44%、52.90%,说明老二郎山隧道围岩完整性好。从岩爆发生的基本条件来说,岩爆一般发生在完整坚硬岩石中,也就是围岩级别较好的岩层中,新二郎山隧道围岩整体较差,不利于发生岩爆。
李海龙,张岳桥,乔彦松,朱府升,李建华[8](2015)在《青藏高原东缘大渡河中游深切河谷沉积物及其地震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缘的大渡河中游泸定—石棉段呈深切河谷地貌,发育岩崩、滑坡、古地震堰塞湖、冲洪积扇等不同类型的堆积物、沉积物。基于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剖面测量和光释光测年(OSL)发现,这些沉积物记录了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冷碛镇断裂2万年来的两期活动,可能是2次古地震事件。第一期发生在18ka左右,冷碛镇断裂切割了晚更新世的角砾状砂层和岩崩堆积物,显示右行走滑特征。这期变形促使大渡河堵塞,形成得威乡古堰塞湖,其堵江位置位于加郡乡—得妥乡的V型深切河谷段。第二期活动冷碛镇断裂切割了湖相地层,并破坏了堰塞湖,可能发生在11ka左右。新发现对于全面认识龙门山断裂带的活动历史、序列及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熊发挥,肖渊甫,张林[9](2009)在《大渡河中游泸定—石棉段阶地特征及河谷发育史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大渡河中游泸定—石棉河段野外观察和阶地沉积物研究,分析河流的发育特征,影响及其发育演化史。研究表明,该区存在多级构造裂点或岩性裂点,发育有三级夷平面和46级阶地,并对阶地沉积物的ESR年代测定,结合前人的阶地测年的数据,阐述了大渡河河谷第四纪的形成过程和青藏高原形成的响应。
吴俊峰[10](2013)在《大渡河流域重大地震滑坡发育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8年汶川地震来,地震滑坡已成为地质工程界最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调查发现,在我国西部的大渡河干流发育有一系列成群分布的大型~巨型的地震滑坡,在得妥~黄金坪元古代花岗岩及闪长岩组成的河段,有16个大规模滑坡堆积体密集分布,线密度达到0.25个/km。而汶川地震触发的大型~巨型滑坡主要集中在层状变质岩及沉积岩区域,震源上盘的元古代花岗岩及闪长岩分布区仅有崩塌发育,这种巨大差异受何种因素控制?地震滑坡对大渡河工程地质环境有何直接或间接影响?备受工程地质领域关注。通过对流域重大地震滑坡发育特征的系统调查与分析,揭示其成因机理,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作者在中国地调局和国家基金委的资助下,利用高精度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大渡河干流重大地震滑坡,通过取芯钻探、物探及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等手段对典型地震滑坡进行深入解剖,采用统计分析、定性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大渡河流域的河谷演化、地应力集中特征、重大地震滑坡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成因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了流域内重大地震滑坡的相关工程地质特征。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首次全面揭示了大渡河河谷演化特征。在大渡河流域不同河段的阶地和剥夷面进行地貌分析和取样测年,结合前人对流域内部分河段的河谷发育演化等相关成果,对大渡河双江口~乐山干流上、中、下游全河段的河谷演化特征进行补充完善,得出大渡河干流河段主要发育有三级夷平面和4~6级阶地,河谷上、下游宽缓,中游段狭窄,河流走向主要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的结论。(2)总结出大渡河流域6种高地应力集中模式。借助流域内相关工程的地应力测试资料以及对相关断裂构造活动性的理解,对流域内高地应力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流域内小金、丹巴、金汤、泸定、大岗山、瀑布沟以及金口河等多个高地应力集中区的特征和分布规律,首次提出斜列或交汇应力集中、梯形断块端部高地应力集中、弧形构造近顶部应力集中、三组断裂交汇部位应力集中、断裂紧缩部位压应力集中、北东向与北西向构造交汇转弯部位压应力集中等6种高地应力集中模式。(3)全面揭示了大渡河重大地震滑坡的发育规律。确定了大渡河流域重大地震滑坡的判别标准。在对大渡河干流22处地震滑坡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其中大多数的地震滑坡前人无相关研究)和分析后,得出这些滑坡多有规模大、滑源高、滑距远、有河流堰塞历史等特征。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流域内重大地震滑坡的平面、剖面和时间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揭示它们具有沿河流、断裂带呈线状分布以及沿应力集中区呈片状分布的平面分布规律;剖面上具有多形成于河谷谷肩,失稳后堆积于现今河床的规律,形成滑坡的微地貌多为地形坡度由缓变陡的坡折部位、单薄山脊、孤立山头或多面临空的山体以及河流凹岸等对地震波有明显放大作用的部位;从形成时间上看流域内重大地震滑坡可分为近代滑坡、老滑坡和古滑坡三类,其中0~1万年前和1.5~2.5万年前这两个时间段为地震滑坡的高发时段。(4)基于对摩岗岭典型地震滑坡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其成因机理及运动过程。借助高精度遥感解译、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取芯钻探、物探、ESR测年等手段,从其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入手,研究了滑坡体的边界特征、物质组成以及形成机制,认为该滑坡具有抛射并堰塞河流的特点,高烈度环境、单薄山脊以及穿过坡体下方的得妥断裂都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而1786年磨西7.75级地震直接触发了滑坡的形成。揭示摩岗岭滑坡的成因机理为河谷卸荷-震动拉裂-断层压缩-剪断抛射堆积的模式。(5)按照地震滑坡发育的构造背景、地貌和坡体结构特征,总结出震动拉裂-顺层滑移、震动拉裂-剪断滑移、震动拉裂-剪断抛射、震动拉裂-断层压缩-剪断抛射以及震动拉裂-台阶式滑移等五种大渡河流域地震滑坡成因模式。
二、四川大渡河(泸定-石棉)地带区域稳定性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大渡河(泸定-石棉)地带区域稳定性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遥感技术的古滑坡识别与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一节 地形地貌 |
第二节 气象水文 |
第三节 地层岩性与工程地质岩组 |
第四节 地质构造 |
第五节 人类活动 |
第三章 古滑坡的判识及发育分布规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常用的滑坡判识方法 |
第三节 面向对象遥感解译分析方法 |
第四节 典型古滑坡遥感影像判别分析 |
第五节 古滑坡综合遥感判识模型研究 |
第六节 古滑坡发育分布规律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nSAR技术的大渡河流域古滑坡复活识别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
第三节 大渡河丹巴段地表变形监测分析 |
第四节 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 |
第五节 典型古滑坡复活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时序InSAR的区域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方法原理 |
第三节 滑坡易发性建模及评价结果 |
第四节 基于时序InSAR数据的滑坡危险性评价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2)大渡河流域石棉—泸定段大型古滑坡与河谷侵蚀的孕生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渡河流域古滑坡研究现状 |
1.2.2 堵江滑坡及其形成堰塞湖研究现状 |
1.2.3 河谷侵蚀及深厚覆盖层成因机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大渡河流域区域地质背景 |
2.1 气象水文 |
2.1.1 气象 |
2.1.2 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3章 大渡河石棉—泸定段河谷形成演化基本特征 |
3.1 青藏高原的隆升变化 |
3.2 第四纪冰期及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特征 |
3.3 大渡河泸定—石棉段河谷侵蚀沉积基本特征 |
3.3.1 大渡河基本发育特征 |
3.3.2 大渡河河谷形态特征 |
3.3.2.1 泸定—石棉段河谷纵剖面特征 |
3.3.2.2 河谷横断面特征 |
3.3.3 大渡河泸定—石棉段河谷阶地特征 |
3.3.3.1 阶地基本特征 |
3.3.3.2 阶地沉积年代 |
3.3.3.3 阶地综合特征分析 |
3.3.4 大渡河泸定—石棉段河谷深厚覆盖层特征 |
3.3.4.1 河床覆盖层厚度分布特征 |
3.3.4.2 河床深厚覆盖层组成及结构特征 |
3.3.4.3 河床深厚覆盖层加积成因机理 |
3.4 大渡河泸定—石棉段河谷侵蚀发育过程综合分析 |
第4章 大渡河石棉—泸定段古滑坡形成演化过程及其与河谷侵蚀的孕生关系 |
4.1 四湾里滑坡基本特征 |
4.1.1 基本概况 |
4.1.2 边界特征 |
4.1.3 物质组成结构特征 |
4.2 四湾里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
4.3 四湾里滑坡多级滑动变形过程及其成因机制综合分析 |
4.3.1 前缘上游侧多级滑动过程分析 |
4.3.2 前缘下游侧多级滑动 |
4.3.3 后缘大型滑坡堆积体 |
4.3.4 多级滑动效应及成因机制综合分析 |
4.4 古滑坡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与河谷侵蚀的孕生关系 |
第5章 堵江滑坡堰塞湖形成演化过程及其与沟谷侵蚀的孕生关系 |
5.1 加郡滑坡基本特征 |
5.1.1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5.1.2 滑坡基本特征 |
5.1.3 滑坡形成过程初步分析 |
5.2 加郡堰塞湖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
5.2.1 堰塞湖的形成 |
5.2.2 堰塞湖的基本特征 |
5.2.2.1 堰塞坝基本特征 |
5.2.2.2 堰塞湖保存时间 |
5.3 堰塞湖沉积相分布特征 |
5.3.1 堰塞湖沉积相研究方法概述 |
5.3.2 堰塞湖典型沉积层特征 |
5.3.3 堰塞湖沉积物物质组成及其沉积环境 |
5.3.4 堰塞湖沉积物分布基本特征 |
5.3.5 堰塞湖段岩相组合及其沉积序列模式 |
5.4 堰塞湖形成演化过程与河谷侵蚀孕生关系 |
5.4.1 堰塞湖形成演化过程综合分析 |
5.4.2 堰塞湖形成演化过程与河谷侵蚀的孕生关系 |
第6章 结论 |
6.1 本文结论 |
6.2 相关问题讨论及展望 |
6.3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四川省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质环境数据 |
2.2.1 DEM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2.2.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数据 |
2.2.3 地震数据 |
2.2.4 地质灾害数据 |
2.3 生态环境数据 |
2.4 社会经济数据 |
第3章 生态地质环境主要因子特征 |
3.1 主要因子选取 |
3.2 地质环境因子特征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地质构造 |
3.2.3 地层岩性 |
3.2.4 地震动加速度 |
3.2.5 地质灾害密度 |
3.3 生态环境因子特征 |
3.3.1 气象因子 |
3.3.2 归一化植被指数 |
3.3.3 植被类型 |
3.4 社会经济环境因子特征 |
3.4.1 土地利用分布 |
3.4.2 路网分布 |
3.4.3 人口密度分布 |
3.4.4 国内生产总值 |
3.4.5 产业分布概况 |
第4章 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 |
4.1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 |
4.2 生态功能区划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3 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 |
4.3.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4.3.2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
4.3.3 植物保护等级划分 |
4.3.4 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 |
4.4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4.4.1 生物种群丰富程度评价 |
4.4.2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
4.4.3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4.5 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评价 |
4.6 生态功能区划格局 |
第5章 泸定县生态功能分区评价 |
5.1 主要生态调节功能区评价 |
5.1.1 海螺沟国家地质公园和燕子沟景区(A1、A2) |
5.1.2 西部高海拔水土保持区(A3) |
5.1.3 西北部水源涵养与生物资源保护区(A4) |
5.1.4 南部水源涵养与生物资源保护区(A5) |
5.2 生态产业聚集区评价 |
5.2.1 县城生态农业产业聚集区(B1) |
5.2.2 冷碛镇、兴隆镇矿业农业产区(B2) |
5.2.3 北部河谷生态农业区(B3) |
5.2.4 南部河谷生态农业区(B4) |
5.3 次要生态调节功能区评价 |
5.3.1 东北部生态资源保护与水源涵养区(C1) |
5.3.2 东南部生态资源保护与水源涵养区(C2)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泥石流发生雨型响应及其临界降雨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泥石流发生临界降雨条件和预测预报研究 |
1.2.2 降雨雨型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
1.2.3 泥石流起动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孕灾条件与泥石流特征 |
2.1 大渡河流域(小金-甘洛段) |
2.1.1 孕灾条件 |
2.1.2 泥石流特征 |
2.2 汶川地震强烈扰动区 |
2.2.1 孕灾条件 |
2.2.2 泥石流特征 |
2.3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 |
2.3.1 孕灾条件 |
2.3.2 泥石流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泥石流发生雨型体系 |
3.1 降雨组成及其对泥石流起动的影响 |
3.1.1 降雨过程与降雨组成 |
3.1.2 前期降雨对泥石流形成的贡献 |
3.1.3 前期有效降雨量的确定 |
3.2 泥石流发生雨型概念的提出 |
3.2.1 泥石流发生雨型概念 |
3.2.2 泥石流发生雨型体系 |
3.3 泥石流灾害与降雨资料梳理 |
3.3.1 泥石流灾害资料及来源 |
3.3.2 泥石流发生降雨资料来源及分析 |
3.3.3 研究区泥石流降雨数据 |
3.4 不同时间尺度雨型体系的建立 |
3.4.1 基于24h时间尺度泥石流发生雨型划分 |
3.4.2 基于1h时间尺度的雨型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降雨过程对泥石流起动影响的试验 |
4.1 试验对象 |
4.2 试验装置与材料 |
4.2.1 试验装置 |
4.2.2 试验土体 |
4.2.3 试验相似性 |
4.3 试验现象 |
4.4 试验结果 |
4.4.1 水体入渗与降雨响应 |
4.4.2 冲沟侵蚀、土体破坏与泥石流起动响应 |
4.4.3 泥石流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泥石流起动机理与降雨响应 |
5.1 石棉县2013.7.4群发泥石流形成机理与降雨响应 |
5.1.1 泥石流概况 |
5.1.2 泥石流形成机理 |
5.1.3 泥石流发生降雨响应 |
5.1.4 泥石流起动机理与降雨响应总结 |
5.2 绵竹清平文家沟泥石流形成机理与降雨响应 |
5.2.1 泥石流概况 |
5.2.2 泥石流形成机理 |
5.2.3 泥石流发生降雨响应 |
5.2.4 泥石流起动机理与降雨响应总结 |
5.3 德昌2004-8-24群发泥石流形成机理与降雨响应 |
5.3.1 泥石流灾害概况 |
5.3.2 泥石流形成机理 |
5.3.3 泥石流发生降雨响应 |
5.3.4 泥石流起动机理与降雨响应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雨型的泥石流发生降雨条件 |
6.1 基于24H时间尺度雨型的泥石流发生临界降雨条件 |
6.1.1 基于24h时间尺度雨型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降雨关系式 |
6.1.2 基于24h时间尺度雨型泥石流发生临界日降雨量 |
6.2 基于小时降雨量泥石流发生临界降雨条件 |
6.2.1 基于1h时间尺度雨型泥石流发生I-D曲线 |
6.2.2 基于1h时间尺度泥石流发生临界降雨条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大渡河泸定段海子坪昔格达组的宇生核素等时线埋藏测年及地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昔格达组年代学研究现状 |
1.2.2 昔格达组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
1.2.3 昔格达组地貌意义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气候、水系特征 |
2.2 地貌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4 地质构造特征 |
2.4.1 地质构造单元 |
2.4.2 断裂带 |
第三章 大渡河泸定段地貌与海子坪昔格达组沉积地层 |
3.1 海子坪河谷地貌发育 |
3.2 泸定海子坪昔格达组剖面沉积地层 |
3.3 采样点 |
3.3.1 干海子采样点 |
3.3.2 小海子采样点 |
第四章 原地宇生核素等时线埋藏测年 |
4.1 10Be和26Al的生成及测年矿物的选择 |
4.1.1 10Be和26Al的生成 |
4.1.2 测年矿物的选择 |
4.1.3 石英中核素生成速率 |
4.2 测年基本原理 |
4.2.1 简单埋藏测年 |
4.2.2 宇生核素等时线埋藏测年法的优势与应用 |
4.2.3 等时线埋藏测年基本原理 |
4.3 实验流程 |
4.4 测年结果 |
4.5 年代结果讨论 |
4.5.1 测年误差分析 |
4.5.2 等时线拟合质量评价 |
4.5.3 实测极性柱的重新解释 |
第五章 泸定海子坪昔格达组成因机制探析 |
5.1 物源分析 |
5.2 沉积特征分析 |
5.3 大型滑坡堰塞事件的背景分析 |
5.3.1 水系发育背景 |
5.3.2 地震及构造活动背景 |
5.3.3 邻区堵江事件统计 |
第六章 泸定海子坪昔格达组地貌意义 |
6.1 下切速率 |
6.2 层状地貌形成年代的估算 |
6.3 大渡河泸定段堰塞湖对河流地貌演化的影响 |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
7.1 讨论 |
7.1.1 昔格达组年代讨论 |
7.1.2 昔格达组成因机制讨论 |
7.2 结论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老二郎山隧道岩爆发育特征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岩爆问题研究现状 |
1.2.2 隧道高地应力问题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及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环境 |
2.1.1 气象水文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区域地层 |
2.1.4 区域地质构造 |
2.1.5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2 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老二郎山隧道岩爆发育特征 |
3.1 老二郎山隧道岩爆发育特征 |
3.2 新二郎山隧道岩爆发育特征 |
3.3 岩爆发育规律及分析 |
3.3.1 岩爆与岩性的关系 |
3.3.2 岩爆与围岩断裂裂隙发育状况的关系 |
3.3.3 岩爆与围岩地下水状况的关系 |
3.3.4 岩爆与地应力场的关系 |
3.4 影响岩爆发育的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隧道区地应力特征及对岩爆影响的对比研究 |
4.1 地应力测试方法简介 |
4.1.1 应力解除测试原理 |
4.1.2 地应力计算 |
4.1.3 主应力大小确定 |
4.1.4 主应力方向确定 |
4.2 老二郎山隧道地应力测试及成果分析 |
4.2.1 水力压裂法测试成果及分析 |
4.2.2 应力解除法测试成果及分析 |
4.2.3 声发射(Kaiser效应)测试及分析 |
4.3 新二郎山隧道地应力测试及成果分析 |
4.3.1 测点布置 |
4.3.2 测试过程 |
4.3.3 现场测试资料的整理及测试成果 |
4.4 实测地应力对新老二郎山隧道岩爆影响的对比分析 |
4.4.1 地应力大小对比 |
4.4.2 地应力方向特点 |
4.4.3 地应力对岩爆的影响分析 |
4.5 地震前后地应力变化及其对岩爆的影响分析 |
4.5.1 新老二郎山隧道近场区地震历史 |
4.5.2 关于地震对地应力的影响研究 |
4.5.3 地震前新二郎山隧道地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
4.5.4 地震后新二郎山隧道地应力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岩性对隧道岩爆影响的对比研究 |
5.1 新老二郎山隧道地层岩性 |
5.1.1 新二郎山隧道地层岩性 |
5.1.2 老二郎山隧道地层岩性 |
5.2 新老二郎山岩性对岩爆趋势影响的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
5.2.1 新老二郎山隧道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对比研究 |
5.2.2 新老二郎山隧道岩爆倾向性指数(Wet)测试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质构造和围岩级别对岩爆影响的对比分析 |
6.1 隧址区区域及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
6.1.1 隧址区区域构造背景 |
6.1.2 隧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
6.2 隧道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岩爆影响 |
6.2.1 老二郎山隧道地质构造特征 |
6.2.2 新二郎山隧道地质构造特征 |
6.2.3 构造对新老二郎山隧道岩爆影响分析 |
6.3 隧道围岩级别特征及其对岩爆影响分析 |
6.3.1 隧道地质岩组划分 |
6.3.2 隧道围岩节理裂隙统计 |
6.3.3 隧道围岩等级统计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青藏高原东缘大渡河中游深切河谷沉积物及其地震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大渡河泸定—得妥段构造地貌与沉积物特征 |
(1)巨砾石堆积和滑坡堆积 |
(2)角砾状砂层 |
(3)湖相地层 |
(4)洪积扇—河漫滩相沉积 |
2年龄测定 |
3沉积物的古地震意义与活动断裂记录 |
4讨论 |
4.1冷碛镇断裂的活动性及其意义 |
4.2影响大渡河谷构造地貌演化的因素 |
4.3河谷沉积物的地震地质意义 |
5结论 |
(9)大渡河中游泸定—石棉段阶地特征及河谷发育史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河流发育特征与影响因素 |
1.1 河流发育特征 |
1.2 河流发育影响因素 |
2 河谷形态特征 |
3 河流阶地 |
3.1 阶地的特征 |
3.1.1 德威阶地: (德威北侧, 下河坝-德威乡) |
3.1.2 得妥阶地 (德妥南松林坪一带) |
3.2 阶地的形成时代 |
4 河谷发育史分析 |
5 结论 |
(10)大渡河流域重大地震滑坡发育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滑坡研究 |
1.2.2 大渡河地质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成果 |
第2章 大渡河流域工程地质环境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与地震 |
2.2.5 物理地质作用 |
2.2.6 水文地质 |
第3章 大渡河流域重大地震滑坡发育特征及规律 |
3.1 概述 |
3.2 大渡河流域重大地震滑坡分布规律 |
3.2.1 平面分布规律 |
3.2.2 河谷剖面上分布规律 |
3.2.3 形成时间的分布规律 |
3.3 大渡河流域重大地震滑坡组成、结构特征 |
3.4 地震滑坡的堰塞效应 |
3.5 小结 |
第4章 典型地震滑坡(摩岗岭滑坡)剖析 |
4.1 滑坡区自然地理条件 |
4.1.1 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
4.1.2 气象水文特征 |
4.2 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
4.2.1 地形地貌 |
4.2.2 地层岩性 |
4.2.3 地质构造 |
4.2.4 地震 |
4.2.5 水文地质条件 |
4.3 滑坡基本特征 |
4.3.1 滑坡整体规模及分区 |
4.3.2 滑坡边界特征及各区特征 |
4.3.3 滑坡物质组成及特征 |
4.3.4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4.4 滑坡形成条件与变形破坏机制 |
4.4.1 摩岗岭滑坡的形成条件 |
4.4.2 摩岗岭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与演化过程 |
4.5 滑坡形成的离散元数值模拟 |
4.5.1 离散元数值模型的建立 |
4.5.2 材料参数的选取 |
4.5.3 数值模型边界条件和动力参数的选取 |
4.5.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大渡河流域重大地震滑坡成因机理研究 |
5.1 震动拉裂-顺层滑移模式 |
5.2 震动拉裂-剪断滑移模式 |
5.3 震动拉裂-剪断抛射模式 |
5.4 震动拉裂-断层压缩-剪断抛射模式 |
5.5 震动拉裂-台阶式滑移模式 |
5.6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四川大渡河(泸定-石棉)地带区域稳定性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遥感技术的古滑坡识别与危险性评价研究[D]. 刘筱怡.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2]大渡河流域石棉—泸定段大型古滑坡与河谷侵蚀的孕生关系[D]. 郭晓光.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3]四川省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 赵阳.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6)
- [4]四川大渡河(泸定-石棉)地带区域稳定性初步分析[J]. 易明初,钟立勋. 地震研究, 1983(S1)
- [5]泥石流发生雨型响应及其临界降雨条件[D]. 倪化勇.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2)
- [6]大渡河泸定段海子坪昔格达组的宇生核素等时线埋藏测年及地貌意义[D]. 施云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新老二郎山隧道岩爆发育特征及对比研究[D]. 王鹏程.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8]青藏高原东缘大渡河中游深切河谷沉积物及其地震地质意义[J]. 李海龙,张岳桥,乔彦松,朱府升,李建华. 地质通报, 2015(01)
- [9]大渡河中游泸定—石棉段阶地特征及河谷发育史探讨[J]. 熊发挥,肖渊甫,张林. 四川地质学报, 2009(04)
- [10]大渡河流域重大地震滑坡发育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D]. 吴俊峰.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