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半岛晚前寒武纪古地磁初探

辽南半岛晚前寒武纪古地磁初探

一、辽东半岛南部晚前寒武纪的古地磁学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庞科,唐卿,万斌,李光金,陈雷,袁训来,周传明[1](2021)在《华北地台胶辽徐淮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华北地台东缘—东南缘的胶辽徐淮地(层)区发育了一套中—新元古代海相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地层,通常不整合覆于太古宇或古—中元古界之上,平行不整合伏于寒武系之下,在安徽和江苏北部、山东中—西部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吉林南部等地区出露良好。前人对于胶辽徐淮地区中—新元古界的划分和对比,尤其是该套地层的时代归属,长期存在不同的认识。在2014年出版的《中国地层表》中,辽南地区的细河群桥头组被归入南华系,而五行山群和金县群被划入震旦系(埃迪卡拉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化学地层学,尤其是同位素年代地层学的证据表明,淮南地区的淮南群—肥水群、淮北地区的淮北群、鲁西地区的土门群、胶东地区的蓬莱群、辽南地区的永宁组—细河群—五行山群—金县群、吉南地区的白房子组—细河群—浑江群都是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拉伸纪)的沉积地层。

王宏宇,王义龙,刘平华,周万蓬,张宇佳,张传恒[2](2021)在《华北克拉通胶北地体蓬莱群辅子夼组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蓬莱群是胶北地区最主要的晚前寒武纪沉积盖层,对研究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晚前寒武纪演化有重要意义.为确认蓬莱群沉积时代与物源特征,本次研究选取栖霞地区蓬莱群辅子夼组中上部的长石石英岩为研究对象,对锆石CL图像、U-Pb年龄以及稀土元素组成开展研究,发现碎屑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年龄峰值主要集中在1 100、1 200 Ma以及1 600 Ma,缺乏年龄大于1.8 Ga的锆石;其中,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为1 094±39 Ma,结合前人资料,蓬莱群辅子夼组沉积时代被限定在新元古代初期;不同地区的蓬莱群在辅子夼组中部以上物源区是统一的,在辅子夼组下部沉积时期物源发生变化.在区域上,蓬莱群物源特点与朝鲜祥原超群、以及我国辽东细河群、鲁南土门群、徐淮地区淮南群、豫西地区栾川群等华北东缘、南缘新元古代沉积盆地物源相似,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以外的古陆.结合古地磁、中-新元古代岩墙分布等资料,推测发育格林威尔期造山带的克拉通如Laurentia-Siberia-Baltica或Sao Fransico-Congo克拉通与华北克拉通南缘拼合,提供物源.

孙云鹏[3](2021)在《华北板块西南缘和柴达木板块北缘埃迪卡拉纪冰期事件》文中认为新元古代是地球演化历史中的关键时期,期间发生了罗迪尼亚超级大陆的最终汇聚和随后的裂解、全球性冰期事件,以及埃迪卡拉纪后生生物的辐射。成冰纪全球冰期事件在地球的绝大多数板块上都留下了沉积记录,而埃迪卡拉纪区域性冰川沉积则分布零星,记录相对较少。华北板块西南缘广泛发育罗圈组冰碛沉积,柴达木板块北缘发育红铁沟组冰碛沉积,开展罗圈组、红铁沟组及相关地层的沉积学和地质年代学等综合研究对于讨论罗圈冰期的发育过程、华北和柴达木板块在新元古代晚期—寒武纪的古地理演化以及它们的构造亲缘性具有重要意义。对豫西地区7个罗圈组剖面进行了系统的沉积学观察和描述,共识别出8种不同的岩相。根据不同剖面上的岩相组合,划分出冰川近缘沉积环境、冰川远缘沉积环境和非冰川沉积环境。在其中6个剖面上识别出由底部的块状混杂堆积岩向上逐渐过渡为含砾的粉砂岩/泥岩,代表了逐渐冰退的过程。罗圈冰期时冰川自北部(东北)内陆地区发育并向南部低海拔地区拓展,在冰川发育鼎盛时期可以延伸到相对较深的水体范围。豫西地区6个剖面的罗圈组、东坡组以及辛集组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显示,上述三个地层单元碎屑锆石年龄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以古元古代或更老的锆石为主(1800-3000Ma),极少量的中元古代及新元古代早期锆石(1600-900Ma)。在所有样品的年龄频谱图中均可以识别出~1800Ma以及~2500Ma的年龄峰值,其余可以识别出的年龄峰值在不同样品中则存在一定差别。本次研究所获得的锆石年龄基本可以与华北克拉通记录的地质事件相对应,表明其沉积物源来自于华北板块,这与对罗圈冰期沉积模式的恢复是一致的。柴达木板块北缘全吉群上部碎屑岩地层锆石U-Pb定年分析表明,石英梁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与结晶基底年龄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反应其碎屑物源可能来自于欧龙布鲁克板块内部。上部黑土坡组存在少量新元古代时期的锆石,其年龄谱与华北板块拉伸纪地层存在很强的相似性,指示二者沉积时可能具有相似的物源区。皱节山组则以老于~1500Ma的锆石为主,可以很好地与罗圈组以及东坡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进行对比,反映该时期欧龙布鲁克微板块向华北板块西南缘的运移。埃迪卡拉纪晚期标志性化石Shaanxilithes在华北板块西南缘和柴达木板块北缘新元古代冰川沉积之上的地层中均有发现,表明冰川沉积的时代可能是埃迪卡拉纪晚期。两个地区相似的沉积地层序列表明,华北板块和柴达木板块在埃迪卡拉纪晚期相距较近,并都处于中高纬度地区。

肖洪[4](2020)在《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文中提出中国冀北-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有利于开展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生物组成和古沉积环境等研究。大量的原生液态油苗和固体沥青的发现,展示了元古宇超古老油气资源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但受地质样品、地质资料、实验分析手段等条件的制约,对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古油藏成藏演化历史的研究尚不系统。本论文通过对原生有机质中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冀北-辽西地区元古宙古海洋沉积环境和沉积有机质生物组成,并明确了典型古油藏的油气来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了中元古界烃源岩的生烃史,厘定了古油藏的成藏期次与时间,重建了古油藏的成藏演化历史,揭示了超古老油气藏成藏规律。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黑色泥质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为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极好,处于成熟-高成熟热演化阶段。下马岭组页岩在宣隆坳陷成熟度低且有机质丰度高,但在冀北-辽西地区受早期岩浆侵入的影响而过早失去生烃能力。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高于庄组沉积期盆地处于半封闭状态,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浮游藻类较少,以蓝细菌等耐盐的低级菌藻类为主,且底栖宏观藻类繁盛。而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沉积期水体较深,盐度较低,以蓝细菌、细菌和浮游生物为主。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烃源岩中普遍含高丰度的C19-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18-C33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和重排藿烷,可能代表了某种或多种特征性的菌藻类的贡献,而该类生物在高于庄组沉积期不繁盛,可能是受高盐度分层水体条件的遏制。综合储层岩石手标本、薄片显微观察以及分子标志化合物对比等分析,明确了XL1井雾迷山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上段砂岩油藏为高于庄组烃源岩供烃,SD剖面雾迷山组、JQ1井铁岭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下段砂岩油藏为洪水庄组烃源岩供烃,而LTG剖面下马岭组沥青砂岩则具有明显的混源特征。此外,辽西坳陷至少经历了两期生烃三期成藏。第一期为高于庄组烃源岩生烃,主要发生在1500~1300 Ma,第二期为洪水庄组烃源岩生烃,时间为250~230 Ma。第一期成藏时间为高于庄组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1500~1300 Ma),油气在下马岭组、铁岭组和雾迷山组等储层中聚集成藏。第二期成藏时间为465~455 Ma,为早期古油藏遭受破坏后,油气调整进入元古宇至奥陶系圈闭成藏。第三期成藏时间为240~230 Ma,油气源自洪水庄组烃源岩,可在元古宇至三叠系储层中聚集成藏,该期油气藏受构造破坏程度较弱,具有相对较好的成藏和保存条件,为研究区古老油气资源勘探的首选目标。

吴子杰,张国仁,邱隆伟,高福亮,仲米山,潘玉启,高永钊[5](2020)在《辽宁大连地区震旦系甘井子组层序地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连地区甘井子组是辽宁重要的新元古界层位,发育大量的碳酸盐岩.运用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野外实测剖面的综合分析,对大连地区新元古界震旦系甘井子组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划分了4个三级层序,15个准层序组和55个准层序.甘井子组碳酸盐岩沉积可划分为局限台地亚相和开阔台地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泻湖、潮坪、潮下低能和浅滩微相.运用区域大地构造和天文旋回方法对甘井子组环境演化进行探讨,认为其经历了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的演化过程.受扬子旋回末期低幅度的构造升降作用影响,大连地区南关岭期末期—甘井子期出现了5次短暂暴露,形成了5个层序界面.同时受周期性天文旋回的影响形成了准层序、层对等高频旋回.通过对大连地区甘井子组进行层序地层和沉积演化研究,为探索辽东南地区的油气资源提供依据.

薛昊日[6](2020)在《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吉林省地处古亚洲洋构造体系、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及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共同影响区域,区内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伴随着不同时期的地球动力学演化,形成了大量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在这些岩体中孕育着一批铜镍硫化物矿床,其中红旗岭、赤柏松等大中型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的发现,奠定了吉林省镍资源大省的地位,为国家镍资源保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近年来,吉林省在铜镍硫化物矿床勘查中并无重大找矿突破,这表明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及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程度上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成岩成矿岩体年代学特征、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成矿作用等,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严重制约着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本文以现代成矿理论为基础,野外勘查调研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探讨不同时期地球动力学演化,综合分析研究典型矿床,通过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为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系统的总结了吉林省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认为其经历了太古宙华北克拉通基底的形成与演化,古元古代辽吉洋构造演化,中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裂解,古生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构造域的发展与演化及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2.通过地质学及年代学研究,将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成岩事件划分为5个阶段:(1)新太古代晚期(25892398Ma),代表岩体有荏田6号、9号岩体,小陈木沟含矿岩体,新太古代晚期发生的弧陆碰撞造山作用,闭合后的造山伸展环境是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形成的主要地球动力学背景;(2)古元古代中期(22371820Ma),代表岩体有赤柏松1号岩体,形成于辽吉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3)中元古代中期(1200Ma),代表岩体有汉阳沟岩体,其所在的龙岗地块在中元古时期处于强烈的伸展环境,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最终裂解时限相对应;(4)中晚三叠世(245206Ma),代表岩体有漂河川4、5号岩体、长仁-獐项5、6、11号岩体、西北岔115号岩体以及石人沟含矿岩体,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5)早侏罗世(191175Ma),代表岩体有福洞15、26号岩体,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体制下弧后伸展环境的产物。3.通过对吉林地区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认为小陈木构铜镍硫化物矿床原生岩浆起源于受地壳混染或流体交代的亏损型地幔,在熔融期重力分异作用明显,矿石中存在的角砾,代表其形成于动荡的岩浆环境之中,通过年代学研究,该矿床为全国最古老的铜镍硫化物矿床(2589±10 Ma)。对成矿时代争议较大的赤柏松铜镍矿进行矿床成因分析研究,通过总结前人研究资料,确定该矿床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中期(2237±62 Ma),属于熔离-贯入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对红旗岭、长仁-獐项、漂河川、二道沟、石人沟开展综合研究分析,认为兴蒙造山带东段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时间应起于245Ma,止于206Ma。其中长仁-獐项、漂河川、二道沟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低硅、低钛、高镁、贫碱、低∑REE的特征,富集LILE、亏损HFSE,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岩浆源区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部分源区遭受富集地幔混染。S主要来自于上地幔,原始岩浆来源于原始地幔10%20%的部分熔融,深部熔离作用导致铂族元素亏损,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一定成度地壳物质的混染。4.通过对早侏罗世福洞岩群进行成矿潜力分析,认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局部熔融比例太小,硫化物在源区发生熔离,无法在地壳聚集成矿。5.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具有很强的成矿专属性,表现在(1)含矿岩体主要受深大断裂控制;(2)分异充分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有利于成矿,辉石岩相是主要的含矿岩相,橄辉岩、辉橄岩、苏长岩次之,辉长岩一般不含矿;(3)含矿岩石发育贵橄榄石和古铜辉石,Fo≈En,镁铁质岩m/f值介于0.52,超镁铁质岩m/f值介于26之间,对成矿非常有利;(4)含矿岩相具有高镁、低硅、低钙、低∑REE,富集LILE、亏损HFSE的特征,Cr、Co和Ni含量较高;(5)地幔源区发生较大比例的部分熔融,达到高镁玄武质或苦橄质玄武岩浆的范畴。6.在判别含矿岩体与非含矿岩体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的建立,对各个时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成矿与找矿潜力作出客观评价,认为中-晚三叠世是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重要的成矿期,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数量较多,岩体分异程度高,岩相复杂,含矿率高,找矿潜力最大;古元古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主要分布在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自北向南展布,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与中—晚三叠世岩体相似,形成于大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同样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新太古代晚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由于岩体形成时代古老,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发展、变化过程,对矿体的保存条件要求苛刻,找矿难度较大;中元古代中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分异程度较差,矿化程度较弱,国内同一时期形成的铜镍硫化物矿床较少,该期的成矿潜力不清,在勘查中每个岩体要结合岩体形态、分异程度、侵位深度和矿化特征等具体分析;早侏罗世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在兴蒙造山带东段零星分布,岩相相对单一,绝大部分为辉长岩(脉),岩体的矿化较弱,因其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比例太小,导致大量硫化物滞留在地幔而无法形成富含金属元素的硫不饱和原始岩浆,因而不具找矿潜力。

王文华[7](2020)在《中国东部四明山古风化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认为浙江东部四明山顶古近纪夷平面的发现,为研究浙江东部甚至华东地区的新生代地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作为古夷平面组成部分的古风化壳,不仅是识别和重建古夷平面的重要依据,也是承载古夷平面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古风化壳的形成强烈的受控于当时的气候环境变化,对其理化和矿物特征的研究可能有助于理解浙江四明山古夷平面的形成演化历史、恢复和重建四明山古夷平面形成时期的古气候环境特征。因此,本文选取了浙江东部四明山的朱曹、坭坪岙与新岚等三地的古风化壳剖面,通过测试其粒度、常量元素、粘土矿物、磁化率以及pH值等指标,对四明山古夷平面上发育的古风化壳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了当地古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四明山典型古风化壳中朱曹剖面与坭坪岙剖面均以粉砂组分为主,其次为粘粒,砂粒组分含量最少;新岚剖面以粘粒组分为主,其次为粉砂,砂粒组分含量最少。粒度组分三角图显示,三个古风化壳剖面样品集中在粘粒—粉砂连线端,粒度参数总体上具有平均粒径较小,分选差,峰态中等到宽的特点。粒度组分及参数特征总体上指示了古风化壳发育的成熟度较高,风化发育程度较好,其中新岚剖面发育的成熟度要高于朱曹和坭坪岙剖面,这与古风化壳剖面所经历的化学风化强度具有一致性。(2)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化学成分均以SiO2、Al2O3、Fe2O3为主,三个剖面中Ca、Mg、Na元素都表现为强烈的淋失,其中Na元素几乎全部被淋失。硅铝系数(S/A)、硅铁系数(S/F)、硅铝铁系数(S/R)、铝饱和度(A/NK、A/CNK)、化学蚀变指数(CIA)以及风化淋溶系数(ba)等风化地球指标在剖面中的垂向变化特征指示古风化壳风化作用处于炎热潮湿条件下强烈的化学风化强度。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一系列地球化学指标参数随着深度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些特征也同样表明风化壳是在母岩的基础上原地风化残积的产物。(3)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粘土矿物主要有伊利石、高岭石以及1.4nm粘土矿物,并含有少量的蒙脱石,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为伊利石—高岭石—1.4nm粘土矿物(主要类型有蛭石/1.4nm过渡矿物、绿泥石/1.4nm过渡矿物等)—蒙脱石。古风化壳中存在的1.4nm过渡矿物和蛭石可能与潮湿淋滤的气候环境有关。发育在相同母岩之上的坭坪岙剖面与新岚剖面中蒙脱石含量的剧烈变化可能与古风化壳内部的滞水环境有关。(4)粘土矿物种类和组合特征以及化学风化指数CIA指示本次研究的三个古风化壳剖面在形成时期经历了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白玉坪古风化壳与本次研究的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粘土矿物组合的差异可能受古风化壳形成时间差异所影响;将古风化壳与四明山区域内现代风化壳中高岭石含量进行对比认为古风化壳形成时期的湿热程度高于现代风化壳。(5)三个古风化壳剖面中母岩为花岗岩的朱曹古风化壳剖面化学风化指数最低但低频磁化率值最高,表明朱曹剖面的磁化率高值受母质及气候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小,根据四明山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认为母岩为花岗岩的朱曹剖面较高的磁化率值可能是受后期玄武岩覆盖所影响。朱曹剖面、坭坪岙剖面以及新岚剖面pH值由风化前锋向下逐渐增大,而低频磁化率具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指示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古风化壳的风化程度在逐渐减小,符合风化壳发育的一般规律。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低频磁化率与粒度组分含量以及代表性风化参数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因此在利用磁化率指标反演古气候时需谨慎。

王兆鹏[8](2020)在《寒武系芙蓉统底界碳同位素漂移事件(SPICE)在华北台地东部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寒武纪苗岭世与芙蓉世之交的碳同位素正漂移SPICE事件,是显生宙全球碳循环的一次较大波动(其正漂幅度可达~5‰),在全球各大陆均有相关报道和研究。与之同时发生的是德雷斯巴奇阶(Dresbachian)生物灭绝事件,导致约40%的海洋生物灭绝,是早期寒武纪生命演化进程中较为严重的一次灭绝事件。大量研究认为SPICE事件是由有机碳大量埋藏导致,并伴随着显着的海洋缺氧和硫化,这也很可能是导致德雷斯巴奇阶生物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但近期的一些研究显示SPICE事件的等时性与漂移幅度可能与沉积过程、水体深度密切相关,SPICE在全球不同区域的同步性和强度可能存在争议。华北台地寒武纪晚期属于典型的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出露多条中上寒武统的露头剖面,但对SPICE的研究仅在有个别报道。为了分析SPICE的区域性空间变化特征,本文对华北台地东部由南至北的安徽宿州夹沟剖面、山东济宁两城剖面、山东济南陈沟湾剖面、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和辽宁复洲湾白家山及沙山剖面进行了古生物地层学、沉积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相对于辽宁地区寒武纪苗岭世晚期到芙蓉世早期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带,山东地区因海平面下降发生暴露侵蚀现象而出现沉积间断,缺少三叶虫Prochuangjia化石带和Chuangia化石带下部。研究区崮山组上部和炒米店组下部主要岩相有页岩相、灰岩与泥灰岩互层相、薄板状泥晶灰岩相、生物扰动颗粒质泥晶灰岩相、生物碎屑泥质颗粒灰岩相、交错层理鲕粒灰岩相、生物碎屑亮晶颗粒灰岩相、竹叶状灰岩相及微生物岩相。并据此建立4个相组合:以页岩为主的相组合、薄层石灰岩相组合、颗粒岩相组合和微生物岩相组合,分别代表了深缓坡至陆棚相、浅缓坡相、鲕粒滩相和生物礁相沉积环境。沉积相分析表明寒武纪苗岭统和芙蓉统可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苗岭世晚期海平面下降,随后在芙蓉世早期又快速抬升。在研究区六个剖面采集并测试得到514个碳酸盐岩δ13C数据,数据显示SPICE在所有研究的剖面中均存在,但在持续时间和强度方面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在山东西部的三个剖面济南陈沟湾剖面和万粮峪剖面、济宁两城剖面中,δ13C突然从约1.5‰增加到3.5‰,最大值仅出现在一个薄层(0.5-1.2米厚)的海侵滞后沉积物中(生物碎屑颗粒灰岩)。相反,辽宁复洲湾地区白家山和沙山剖面(约20米厚)的地层中,δ13C记录从约1.5‰逐渐增加到最大值4.7‰。然而,北京地区下苇甸剖面(约10米厚)的地层中,δ13C记录从0‰逐渐增加到最大值1.5‰,沉积相分析和三叶虫化石带对比都表明,华北台地SPICE的空间变化具有区域性特征,山东地区的δ13C突变很可能是由于山东段海平面下降时的侵蚀和未沉积造成的沉积记录(δ13C值较高)的缺失所致,在SaukⅢ侵蚀之前,在Laurentian盆地可能发生了一次沉积间断。与其他地区相比,北京地区的δ18O数据相对较负,说明北京地区该岩层的成岩蚀变作用较强,从而可能导致了 δ13C最大值较其他地方低。同时岩相分析表明SPICE并非与岩相单独相关的,而是与岩相独立的。华北台地东部多个剖面的综合研究表明,SPICE事件在全球不同区域的同步性和强度等时空区域特征是与沉积过程、海平面变化密切相关的。为了更好地了解SPICE事件,需要对沉积学,古生物地层学和沉积地球化学进行更高分辨率的综合研究。

赵汉卿[9](2020)在《华北克拉通东部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期古地磁和年代学研究及其古大陆再造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期是Rodinia超大陆聚合至形成的关键时期,华北克拉通这一时期在Rodinia中的位置广受关注、但又长期存在争论。本研究对华北东部中、新元古代南芬组及其可对比层位(本溪和大连地区南芬组、徐州地区新兴组、淮南地区刘老碑组)及侵入其中的新元古代基性岩床进行了古地磁学和年代学研究。通过锆石U-Pb二次离子质谱法定年,得到徐州地区和大连地区三条岩床侵入时间为~945 Ma,一条岩床的侵入时间~920 Ma。岩石磁学测试结果显示这些岩床的携磁矿物主要为假单畴磁铁矿。通过系统热退磁和交变退磁实验,五条岩床均可分离出双分量,低温(低矫顽力)分量为当地现代地磁场粘滞剩磁;高温(高矫顽力)分量在450-575℃或30-120 mT获得。两地区岩床高温(高矫顽力)分量对应的虚地磁极(VGP)位置相似,将这些VGP和前人在一条徐州地区~925 Ma岩床中得到的VGP进行平均,获得了一个可以通过烘烤检验且具有双极性的可靠的古地磁极(28.2°S,141.9°E,A95=10.4°)。这些~945-920 Ma岩床可为南芬组及其可对比层位提供上限年龄约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得到大连地区钓鱼台组碎屑锆石分布模式中最小年龄峰值为1136±11 Ma,这一结果与前人对徐州地区新兴组碎屑锆石测试结果相结合,可将南芬组及其可对比层位的下限年龄约束在~1120 Ma。岩石磁学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层位岩石的主要携磁矿物为磁铁矿或赤铁矿与磁铁矿并存。磁化率各向异性实验说明南芬组岩石可能保存了原始沉积组构。通过系统热退磁实验,南芬组及其可对比层位可以分离出双分量,低温分量为当地现代地磁场方向;高温分量可在450-575℃或550-680℃获得。这些地层单元下部层位的高温分量以极陡倾角为特征,采点平均古地磁极为:38.6°N/136.7°E(A95=3.2°),该结果可通过倒转检验,且与华北所有的年轻古地磁极均不相同。南芬组中部层位的古地磁结果以中陡倾角为特征,本研究也在其中获得了两个可靠的古地磁极,南芬组下段顶部古地磁极为:8.0°N/128.5°E(A95=7.9°)。南芬组中段古地磁极为:11.2°N/127.7°E(A95=8.5°)。在南芬组下部沉积期间(~1100 Ma),华北位于极区。此后,华北克拉通向赤道方向移动,新元古代早期(~950-890 Ma)位于低纬度地区。根据本研究获得的华北的古地磁数据和全球主要大陆同时期的古地磁数据,结合劳伦和波罗的大陆的“right-way-up”连接模式,Rodinia早期华北可能与劳伦大陆西北部存在连接关系。碎屑锆石物源分析也支持这一古大陆再造模式。

万乐[10](2020)在《辽宁台里天然岩石流变学研究及其对中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的意义》文中认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的辽宁台里地区岩石天然流变极为丰富,是研究岩石天然理想场所。台里地区以花岗质岩石为主体,锆石U-Pb结果显示整个台里地区岩浆活动分为四期:太古代后期(~2.5 Ga)的花岗质片麻岩和(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三叠世后期(~222 Ma)的斑状(眼球状)花岗质片麻岩,长英质变粒岩和花岗质细晶岩;晚侏罗世(~156 Ma)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部分的基性脉体;以及早白垩世(~140 Ma)的中-基性岩脉。台里剪切带以NE-SW左行一般剪切为主,带内地质体变形极为发育,形成不同类型的剪切变形标志,包括:剪切面理,石香肠构造、旋转碎斑等。区域变形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第一期变形阶段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的花岗质片麻岩和(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片麻理极为发育,产状近直立,主要以NE展布。这一阶段的变形主要是流动性为主,无根褶皱和熔体较为发育,岩石变质主要是以角闪岩相为主,表现出典型的岩浆深熔作用特征。根据早期变形的形态特征推测这一时期花岗质岩石的变形深度在25–21 km范围内。Nd-Hf同位素结果显示这些古老锆石普遍表现出较高的?Hf(t)值(-4.4至+6.5),对应的二阶段年龄在TDM2=3.0–2.6 Ga,与球粒陨石或亏损地幔分异物质具有一致性,表明其源区推幔源物质减压脱水有关,后期受到新生地壳物质的影响,在地球化学方面体现了一个“壳源”假象。三叠世中后期(~220 Ma)形成了区内的斑状花岗岩,长英质变粒岩和花岗质细晶岩。岩石发生了强烈的糜棱岩化,压扁作用和剪切作用极为强烈和普遍,其中的斑状花岗质片麻岩表现出强烈的左行剪切特征,反映其变形深度在16–12 km,变形为中-低温压(450–550°C),属于绿片岩相变质条件,这为第二阶段变形。这一阶段的岩石产出形态不固定,局部以NE-SW和NEE向侵入早期花岗质岩石中;同时期稍晚形成的脉体产出形态不均一,基本可以分为近南北、北东和北西向,以NEE向为主。地球化学证据显示斑状花岗质片麻岩和同期的长英质变粒岩均表现出高K2O/Na2O比值(>0.5),高Sr/Y,高(La/Yb)N特征,表现出典型的埃达克质岩特征,推测这一时期的岩石形成深度范围在(43–36 km),与印支构造运动有关。同期稍晚的~214 Ma花岗质脉体则没有表现类似特征。Nd-Hf同位素结果显示这一时期埃达克质岩石?Hf(t)在-14.1和-22.7之间,对应的两阶段年龄TDM2=2.1–1.8 Ga,?Nd(t)在-12.8和-13.1之间,TDM2年龄为~2.0 Ga,表明台里三叠世的埃达克质岩/斑状花岗质片麻岩与古老下地壳的熔融有关。进入中生代中后期(~150 Ma),形成了区内南、北两侧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表现出明显的脆-韧性变形,以脆性变形为主。劈理、断层和节理在此阶段较为发育,对应的是第三阶段变形,其变形深度<8 km;Nd-Hf同位素结果表明εHf(t)值为-29.36和-38.08,两阶段年龄TDM2=3.0–2.5 Ga,与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有关。早白垩世时期的基性脉体发育,基本没有受到强烈的变形作用,推测这一时期的变形深度在0–3 km。整个研究区从北向南,地质体产出形态由北东向近东西向过渡,表明区域受力状态从北西向近南北向发生了改变。矿物位错密度法测得台里南部晚侏罗世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应力差值在51.2 Mpa,大于北部区域的压差应力为35–38 Mpa,表现出差异性变形;整个台里地区中生代中后期的变形岩石应力差值大于其北部的同时期医巫闾山剪切带变形岩石(9.6–13.9 Mpa),表明在侏罗纪晚期,华北板块东缘的变形由南向北呈现出由强向弱的变化趋势,反映地壳的变形由深向浅部转换,区域差异性构造应力向北逐渐减弱。台里地区花岗质岩石K值(K=[ln(X/Y)/ln(Y/Z)]))在大部分在1.26–3.25之间,指示台里的剪切应变属于一般拉伸。早期的花岗质片麻岩和晚期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Wk值普遍具有较高>0.71;中生代早期的斑状花岗质片麻岩Wk集中在0.21–0.66之间;早期岩石受到简单剪切作用较强,中后期岩石则受到纯剪切作用为主,总体上也是表现出一般剪切作用。花岗质片麻岩和斑状花岗质片麻岩之间的黏度比为3.5–4.67;而长英质脉体和(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黏度比在2.8–6。从花岗质片麻岩-斑状花岗质片麻岩-长英质变粒岩强度依次降低;斑状花岗质片麻岩强度大于早期的(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根据长英质脉体在围岩中形成的石香肠构造特征,可以判定细晶岩和含石榴子石细晶岩脉能干性强于花岗质片麻岩和(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矿物的粒径大小和成分差异是导致能干性差异的重要因素,粒径越大,黏度越高;不同矿物含量是影响流变行为另一个重要因素,长石含量越高,云母含量越低,岩石黏度越高。华北板块东缘岩石圈从新太古代到中生代早期普遍发生了抬升,导致了岩石圈厚度的减薄(减薄程度达到~9 km),对应着地质体的变形从早期的无根褶皱和熔体相向中-浅部的糜棱岩化和剪切作用过渡;三叠世埃达克质岩反映这一时期的岩石圈厚度的增加,可能与北部的古亚洲洋俯冲作用有关。中生代晚期的构造活动主要受到太平洋构造域控制,导致了岩石圈厚度的破坏和减薄,以及脆-韧性变形发生。前侏罗世的构造活动则主要受到古亚洲洋和扬子板块碰撞影响,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华北板块东部复杂的变形样式组合,这种过程一直持续到中生代后期。

二、辽东半岛南部晚前寒武纪的古地磁学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东半岛南部晚前寒武纪的古地磁学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地台胶辽徐淮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胶辽徐淮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划分
    1.1 淮南地区
    1.2 淮北地区
    1.3 鲁西地区
    1.4 胶东地区
    1.5 辽南地区
    1.6 吉南地区
2 各区域之间传统的岩石地层对比方案
3 胶辽徐淮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研究进展
    3.1 生物地层学进展
        3.1.1 微体化石研究
        3.1.2 宏体化石研究
    3.2 同位素化学地层学进展
    3.3 同位素年代地层学进展
4 总结与展望

(2)华北克拉通胶北地体蓬莱群辅子夼组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采样层位和样品特征
3 测试方法
4 测试结果
5 讨论
    5.1 对“真假”蓬莱群问题的认识
    5.2 蓬莱群沉积时代约束
    5.3 蓬莱群物源特点与古地理意义
6 初步结论

(3)华北板块西南缘和柴达木板块北缘埃迪卡拉纪冰期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华北板块西南缘与柴达木板块北缘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工作量统计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剖面记录
    2.1 豫西地区
        2.1.1 渑池—确山地层分区
        2.1.2 卢氏—栾川地层分区
        2.1.3 豫西地区剖面记录
    2.2 青海全吉山地区
        2.2.1 全吉山地区剖面记录
第3章 罗圈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
    3.1 岩相划分
        3.1.1 块状混杂堆积岩相
        3.1.2 弱成层状—层状混杂堆积岩相
        3.1.3 含砾粉砂岩/泥岩相
        3.1.4 透镜状混杂堆积岩相
        3.1.5 含砾砂岩
        3.1.6 块状杂砾岩
        3.1.7 厚层状砂岩
        3.1.8 粉砂岩/泥岩
    3.2 罗圈组岩相关系及区域变化
    3.3 罗圈冰期模式讨论
第4章 碎屑锆石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4.1 锆石U-Pb同位素分析方法
    4.2 豫西地区罗圈组及其相关地层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4.2.1 罗圈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4.2.2 东坡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4.2.3 辛集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4.3 豫西地区中新元古代沉积物物源分析
    4.4 全吉山地区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4.4.1 石英梁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4.4.2 黑土坡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4.4.3 红铁沟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4.4.4 皱节山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4.4.5 红藻山组凝灰岩锆石分析结果
    4.5 全吉群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第5章 罗圈组及全吉群沉积时代和构造环境分析
    5.1 沉积时代分析
        5.1.1 豫西地区罗圈组及东坡组沉积时代分析
        5.1.2 全吉群沉积时代分析
    5.2 沉积构造环境分析
    5.3 对古地理格局的启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龄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冀北-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历程
        1.3.2 全球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现状
        1.3.3 中-新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1.4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烃源岩评价
        1.5.2 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1.5.3 古油藏油源剖析
        1.5.4 油气成藏历史分析
    1.6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1.6.1 关键技术和可行性分析
        1.6.2 技术路线
    1.7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燕辽裂陷带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2.2 冀北-辽西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2.3 地层划分
        2.3.1 下马岭组
        2.3.2 高于庄组
        2.3.3 金州系
        2.3.4 长城系底界年龄
        2.3.5 其它地层的年龄
        2.3.6 骆驼岭组
        2.3.7 地层划分方案
    2.4 构造演化
        2.4.1 稳定的台地发展期
        2.4.2 强烈的造山活动阶段
    2.5 地层层序
        2.5.1 长城系(Pt~1_2或Ch)
        2.5.2 蓟县系(Pt~2_2或Jx)
        2.5.3 金州系(Pt~3_2或Jz)
        2.5.4 青白口系(Pt~1_3或Qn)
    2.6 古生物化石
        2.6.1 高于庄组
        2.6.2 团山子组
        2.6.3 串岭沟组
        2.6.4 常州沟组
    2.7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研究区烃源岩评价
    3.1 碳酸盐岩烃源岩下限
    3.2 样品分布
    3.3 有机质丰度
        3.3.1 高于庄组
        3.3.2 洪水庄组
        3.3.3 下马岭组
        3.3.4 其它地层
    3.4 有机质类型与成熟度
        3.4.1 干酪根元素
        3.4.2 镜质体反射率
    3.5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3.5.1 高于庄组
        3.5.2 洪水庄组
        3.5.3 下马岭组
    3.6 烃源岩评价小结
第4章 烃源岩中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4.1 样品和实验方法
    4.2 正构烷烃
        4.2.1 分布特征
        4.2.2 “UCM”鼓包
    4.3 单甲基支链烷烃
        4.3.1 化合物鉴定
        4.3.2 分布特征
        4.3.3 生物来源
    4.4 烷基环己烷和甲基烷基环己烷
    4.5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4.6 二环倍半萜
    4.7 规则的三环萜烷和C_(24)四环萜烷
        4.7.1 规则的三环萜烷
        4.7.2 C_(24)四环萜烷
    4.8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
        4.8.1 化合物鉴定
        4.8.2 化合物分布
        4.8.3 化合物的碳数延伸
        4.8.4 结构特征
        4.8.5 水体盐度影响
        4.8.6 藻类生源
    4.9 五环三萜系列化合物
        4.9.1 规则藿烷
        4.9.2 重排藿烷
        4.9.3 伽马蜡烷
    4.10 甾烷系列化合物
        4.10.1 分布特征
        4.10.2 甾烷的探讨
    4.11 族组分同位素组成特征
    4.12 甲基菲参数
    4.13 沉积古环境与生物组成
    4.14 防止外源有机质污染
        4.14.1 玻璃器皿清洗
        4.14.2 实验试剂的提纯
        4.14.3 实验材料的前处理
        4.14.4 岩心样品前处理
        4.14.5 碎样实验过程
    4.15 低可溶有机质含量
        4.15.1 样品类型
        4.15.2 样品丰度
        4.15.3 可溶有机质抽提
    4.16 烃类的原生性
        4.16.1 空白实验
        4.16.2 甾烷分布特征
        4.16.3 成熟度指标对比
        4.16.4 其它分子标志物组成特征
第5章 古油藏特征及油源分析
    5.1 研究区油苗特征
        5.1.1 油苗的分布
        5.1.2 油苗类型
    5.2 古油藏特征剖析
        5.2.1 凌源LTG剖面下马岭组
        5.2.2 平泉SD剖面雾迷山组
        5.2.3 XL1井雾迷山组
        5.2.4 JQ1井铁岭组
        5.2.5 H1井骆驼岭组
    5.3 油源分析
第6章 烃源岩生烃史
    6.1 地层埋藏史
        6.1.1 地层特征
        6.1.2 埋藏史模拟结果
    6.2 热历史重建
        6.2.1 古温标参数
        6.2.2 热流演化史
    6.3 生烃史模拟
        6.3.1 高于庄组生烃史
        6.3.2 洪水庄组生烃史
第7章 油气成藏历史
    7.1 储层特征
        7.1.1 岩石学特征
        7.1.2 储层物性
        7.1.3 填隙物特征
        7.1.4 储层含油性
    7.2 成藏期次与时间
        7.2.1 包裹体产状和荧光观察
        7.2.2 激光拉曼光谱
        7.2.3 包裹体显微测温
        7.2.4 成藏时间厘定
    7.3 骆驼岭组储层油源分析
        7.3.1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
        7.3.2 重排藿烷系列
        7.3.3 规则甾烷系列
        7.3.4 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7.3.5 油源对比结果
    7.4 油气藏成藏史与破坏史
第8章 未来油气勘探的启示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表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1.2 论文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1.3.2 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勘查及研究现状
        1.3.3 存在主要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实验测试方法
    1.6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7 主要研究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2.1 太古宇
        2.2.2 古元古界
        2.2.3 新元古界
        2.2.4 古生界
        2.2.5 中生界
        2.2.6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
        2.3.1 伊通—舒兰断裂
        2.3.2 辉发河—古洞河断裂
        2.3.3 敦化-密山断裂
        2.3.4 集安—两江断裂
    2.4 区域侵入岩
        2.4.1 太古宙
        2.4.2 元古代
        2.4.3 古生代
        2.4.4 中生代
        2.4.5 新生代
    2.5 区域变质岩
        2.5.1 新太古代
        2.5.2 古元古代
        2.5.3 新元古代
        2.5.4 早古生代
    2.6 区域矿产分布
第3章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产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3.1 太古宙陆核的形成与发展
        3.1.1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陆核演化发展过程
        3.1.2 华北克拉通基底形成与演化
    3.2 辽吉洋演化阶段
        3.2.1 “辽吉洋”大地构造属性
        3.2.2 “辽吉洋”的构造演化
    3.3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
        3.3.1 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3.3.2 年代学与Hf同位素特征
        3.3.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3.3.4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3.4 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
        3.4.1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
        3.4.2 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
    3.5 环太平洋构造域演化
        3.5.1 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3.5.2 年代学特征
        3.5.3 地球化学特征
        3.5.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3.5.5 成岩构造背景
    3.6 吉林地区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相关的构造演化史
第4章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典型矿床研究
    4.1 吉林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
    4.2 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
        4.2.1 小陈木构铜镍硫化物矿床
        4.2.2 赤柏松铜镍硫化物矿床
        4.2.3 中-晚三叠世铜镍硫化物矿床
        4.2.4 早侏罗世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分析
第5章 区域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
    5.1 区域成矿条件
        5.1.1 地层条件
        5.1.2 构造条件
        5.1.3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5.2 成矿规律
        5.2.1 时空分布规律
        5.2.2 矿化富集规律
    5.3 找矿潜力与找矿方向
        5.3.1 找矿潜力评价
        5.3.2 找矿方向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东部四明山古风化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风化壳与风化作用
        1.2.2 风化壳的发育特征研究
        1.2.3 风化壳的定年研究
        1.2.4 古风化壳、古土壤的古气候环境意义
        1.2.5 四明山古夷平面成因与演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概况
    2.2 气候特征
    2.3 地质地貌特征
    2.4 土壤与植被特征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及剖面特征
    3.2 研究方法
        3.2.1 粒度
        3.2.2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3.2.3 粘土矿物XRD测试
        3.2.4 磁化率
        3.2.5 pH值
第四章 实验分析与结果
    4.1 粒度特征
        4.1.1 粒度分布特征
        4.1.2 粒度参数特征
    4.2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 粘土矿物XRD分析
        4.3.1 粘土矿物定性与半定量分析
        4.3.2 粘土矿物组合与分布特征
    4.4 pH值及磁化率特征
第五章 讨论
    5.1 元素的迁移与富集特征
    5.2 地球化学指标参数及化学风化强度
    5.3 四明山古风化壳发育时期的古气候环境探讨
        5.3.1 古风化壳粘土矿物成因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5.3.2 四明山典型古风化壳与世界各地现代风化壳的对比
        5.3.3 古风化壳低频磁化率与粒度和风化参数的相关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寒武系芙蓉统底界碳同位素漂移事件(SPICE)在华北台地东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SPICE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2 寒武纪碳同位素异常事件
    2.1 概述
    2.2 碳同位素地层学及碳同位素异常事件
3 华北台地东部寒武系苗岭统和芙蓉统剖面实测
    3.1 区域构造和地层
    3.2 实测剖面描述
4 生物演化和沉积过程响应
    4.1 生物地层特征
    4.2 岩石地层特征
    4.3 沉积相与相组合
5 层序和海平面变化响应
    5.1 沉积韵律
    5.2 层序地层
    5.3 海平面变化响应
6 SPICE事件相关的特殊沉积构造特征
    6.1 软沉积变形构造
    6.2 滑塌构造
7 SPICE事件区域特征与形成机制
    7.1 成岩蚀变作用及其影响
    7.2 华北台地东部SPICE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记录
    7.3 SPICE全球区域性特征对比
    7.4 沉积模式及形成机制探讨
8 结论
    8.1 结论与认识
    8.2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 华北台地东部寒武系苗岭统晚期至芙蓉统早期碳氧同位素记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华北克拉通东部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期古地磁和年代学研究及其古大陆再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Nuna超大陆及华北在其中的响应和位置
        1.2.2 Rodinia超大陆研究进展
        1.2.3 华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响应及位置
        1.2.4 元古宙中期重大地质事件简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案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案
    1.4 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采集
    2.1 华北克拉通地质概况
        2.1.1 古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盖层及年代学研究进展
        2.1.2 古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基性岩浆活动
        2.1.3 古生代稳定克拉通盆地发育阶段
        2.1.4 中-新生代地壳强烈活动阶段
    2.2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与采样
        2.2.1 本溪地区
        2.2.2 大连地区
        2.2.3 徐州地区
        2.2.4 淮南地区
3 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及结果
    3.1 SIMS锆石U-Pb年代学实验及结果
    3.2 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实验及结果
    3.3 研究区地层区域对比与沉积时限厘定
    3.4 碎屑锆石物源区分析与构造意义
4 古地磁与岩石磁学结果
    4.1 岩石磁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4.2 古地磁实验原理与技术路线
        4.2.1 主要岩石剩磁类型
        4.2.2 古地磁数据测量及处理技术
        4.2.3 古地磁极可靠性判定
        4.2.4 古地磁数据在古大陆再造中的应用
    4.3 剩磁分析和岩石磁学实验结果
        4.3.1 中-新元古代沉积岩地层
        4.3.1.1 本溪地区南芬组
        4.3.1.2 大连地区南芬组
        4.3.1.3 徐州地区新兴组
        4.3.1.4 淮南地区刘老碑组
        4.3.2 新元古代基性岩床
        4.3.2.1 基性岩床岩石磁学结果
        4.3.2.2 徐州地区基性岩床古地磁结果及烘烤检验
        4.3.2.3 大连地区基性岩床古地磁结果
        4.3.3 中-新元古代古地磁结果小结
        4.3.3.1 南芬组及其可对比层位古地磁极
        4.3.3.2 ~945-920 Ma基性岩床古地磁极
    4.4 磁性地层学结果及意义
5 古地磁结果的大地构造意义
    5.1 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古地磁研究进展
    5.2 华北寒武纪视极移曲线及古纬度变化
    5.3 华北克拉通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辽宁台里天然岩石流变学研究及其对中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花岗岩概述
    1.2 岩石流变学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1.4.1 项目来源和完成的工作量
        1.4.2 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华北板块
    2.2 台里地区
        2.2.1 自然地理概述
        2.2.2 区域地质演化
        2.2.3 区域地层概况
        2.2.4 区域岩浆岩
第三章 韧性剪切带及变形标志
    3.1 韧性剪切带
    3.2 剪切变形标志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
    4.1 年代学
    4.2 全岩主微量特征
    4.3 ND-HF同位素特征
第五章 岩石流变学特征
    5.1 矿物变形机制
    5.2 岩石变形特征
    5.3 有限应变
        5.3.1 有限应变测量的原理
        5.3.2 测量方法
        5.3.3 测量结果
    5.4 中生代时期应力状态特征
        5.4.1 应力差值的计算
        5.4.2 矿物的位错
第六章 岩石能干性
    6.1 岩石的能干性对比
    6.2 构造流变计
    6.3 应变折射
    6.4 矿物粒度的影响
第七章 岩浆的深熔作用
    7.1 深熔作用的标志
    7.2 岩浆深熔证据
    7.3 岩浆深熔地质意义
    7.4 变形的温压条件
第八章 大地构造环境
    8.1 大地构造
        8.1.1 地幔柱模型
        8.1.2 扬子板块俯冲模型
        8.1.3 古亚洲洋构造域
        8.1.4 古太平洋构造域
        8.1.5 岩石圈的减薄和破坏
    8.2 华北板块晚中生代岩浆和变形作用
    8.3 台里地区研究意义
第九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辽东半岛南部晚前寒武纪的古地磁学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地台胶辽徐淮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研究进展[J]. 庞科,唐卿,万斌,李光金,陈雷,袁训来,周传明. 地层学杂志, 2021
  • [2]华北克拉通胶北地体蓬莱群辅子夼组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王宏宇,王义龙,刘平华,周万蓬,张宇佳,张传恒. 地球科学, 2021(09)
  • [3]华北板块西南缘和柴达木板块北缘埃迪卡拉纪冰期事件[D]. 孙云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4]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D]. 肖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辽宁大连地区震旦系甘井子组层序地层研究[J]. 吴子杰,张国仁,邱隆伟,高福亮,仲米山,潘玉启,高永钊. 地质与资源, 2020(04)
  • [6]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D]. 薛昊日. 吉林大学, 2020(01)
  • [7]中国东部四明山古风化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 王文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寒武系芙蓉统底界碳同位素漂移事件(SPICE)在华北台地东部的响应[D]. 王兆鹏.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9]华北克拉通东部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期古地磁和年代学研究及其古大陆再造意义[D]. 赵汉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10]辽宁台里天然岩石流变学研究及其对中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的意义[D]. 万乐.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标签:;  

辽南半岛晚前寒武纪古地磁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