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构人物”三论之一——他是谁?(论文文献综述)
王刚[1](2015)在《历史真实与文学创造—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诺曼·梅勒是美国当代着名小说家,1948年他以小说《裸者与死者》而早年成名,但令他声望经久不衰的却是他的非虚构小说。梅勒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在他一生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一共创作了40多部作品,其中非虚构小说共有9部:《夜幕下的大军》、《迈阿密和芝加哥之围》、《月球之火》、《玛丽莲传》、《战斗》、《奥斯瓦尔德的故事》、《刽子手之歌》、《圣子福音》和《林中城堡》。这些非虚构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时代精神的社会纪实小说,第二类是书写名人生活与思想的传记小说。本论文主要以非虚构小说的特点与文学创作的特点的对比分析作为研究立论的基础,通过对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反映的美国社会的时代精神特征和名人的社会生活与思想的研究,从而阐释梅勒非虚构小说中历史真实与文学创造之间的关系。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先是简单地介绍了诺曼·梅勒的生平和创作,重点介绍了诺曼·梅勒的非虚构小说创作。然后分析了诺曼·梅勒国内外研究现状,尤其是他的非虚构小说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非虚构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在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原因和发展状况及其基本特点。第一章分析非虚构小说中历史与文本的相互关系,主要分析了梅勒非虚构小说中的历史事件。首先介绍新历史主义理论视野下历史与文本的关系:历史的文本化和文本的历史化。然后分析了梅勒非虚构小说的历史阐释,由历史事件的叙述到历史事件的阐释类型,以及从创作材料、时空建构和文本解构的角度分析了梅勒非虚构小说文本中文学创造的历史真实。第二章主要从非虚构小说中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共存的角度分析了梅勒非虚构小说中的人物特征。首先从语言建构的叙述者和社会身份的角度阐释了人物的语言建构性,然后分析了梅勒非虚构小说中历史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独特个性中体现出的虚构特征,以及梅勒在他的非虚构小说中用文学手法创造的虚构人物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价值上所反映的历史典型性。第三章分析了梅勒非虚构小说的历史叙事策略。首先是叙述视角的选择:第一人称增强小说的客观真实性,将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混合起来描写内心主观感受和叙述事情过程,自由的间接叙事用历史事件中人物自身言行的那种语言来塑造人物。其次是自传体和传记体的运用:自传体有利于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掺入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事情的看法,传记体叙事是小说家应用历史素材同时发挥自己小说家的构思和想象力。再次分析了梅勒非虚构小说中小说化叙事技巧:比喻、象征和隐喻等修辞的运用体现了文本的文学创造,人物形象的塑造使梅勒笔下的人物更加富有表现力,而联想的运用则大大拓宽了读者的视野。最后分析了梅勒非虚构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策略:互文性的运用体现小说文本与其他文本的相互关系,超文本的形式体现了当下的文本平面化特征,而元小说叙事则是作者有意识地参与了文本的创作过程。结论部分从美国的社会现实出发思考梅勒的非虚构小说反映了历史真实与文学创造之间既对立又融合的复杂关系,突出了梅勒的非虚构小说对美国时代精神意识的影响。
洪燕妮[2](2013)在《牛头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牛头禅发源于唐代的江左地区,南朝江左佛教的文化特质尤其是玄佛交融的思想特点对牛头禅影响深远;隋唐佛学关注心识,具有圆融形态的整体精神风貌也在牛头禅中存在一定的反映。牛头禅是禅宗的宗派之一,达摩楞伽禅、南北宗二宗之争、慧能门下菏泽禅、洪州禅、石头禅等皆与牛头禅的发展存在关系。本文第一章以江左佛学的思想特点、隋唐佛教的整体特质以及唐代禅宗的发展状况作为契入点讨论牛头禅的形成渊源与思想背景。目前学界对牛头宗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对其传承与着述的考辨。但从现存的牛头禅史料看来,学界对牛头禅传承历史与着述的考辨与诠释存在诸多理据不充分之处,本文第二章旨在将关于牛头禅传承及着述模糊的、论据不足的论点揭示出来,与其给牛头禅的历史作一个不甚明晰、甚至往错误方向导引的界定,不如还牛头禅一个更为广阔的时间与空间背景。剖析牛头禅的思想是本文的重中之重。本文第三章从三个角度入手,旨在对牛头禅思想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其一,阐述牛头禅的基本观念、思想观念的内在逻辑统一原则以及牛头禅思想的发展历程。牛头禅以“虚空为道本”、“无心合道”、“草木成佛”为基本观念,并且三个基本观念之间具有统一的思想基础——“虚空”,“虚空”是牛头禅的基源性范畴。牛头禅致力于诠释“虚空”与“参罗”,“无心”与“真心”之间一体不二的关系,这是认识牛头禅思想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从发展趋向而言,牛头山系、鹤林玄素系、径山道钦系禅僧大抵坚持“一法皆无”、“无心合道”的简默禅风,但从现存牛头禅史料看来,牛头佛窟系的思想立足点已从“虚空”让步于“真心”,实现了“以无统有”向“以有统无”的思想转换。其二,牛头禅是般若禅的代表。牛头禅思想具有般若的性空观念,中道实相观念。牛头禅思想与魏晋般若学存在关联。值得关注的是,牛头禅思想中隐含三论宗的“四重二谛”义理,牛头禅与三论宗在以般若空观统摄如来藏上的一致,在“草木成佛”观念上的融通皆说明了牛头禅与般若思想浓厚的三论宗存在很深的关联,从而为牛头禅的般若思想核心提供有力的论证。其三,牛头禅是具有浓厚老庄玄学化色彩的禅宗宗派。印顺法师之所以将牛头禅视为中华禅的代表,正是基于牛头禅与老庄玄学的亲缘关系提出的。牛头禅确与老庄玄学在着述上存在诸多关联性的言说,牛头禅的“虚空为道本”观念、“自然”观念、“草木成佛”观念、言意关系之辨皆与老庄玄学关系甚深。但是,牛头禅与老庄玄学又具有殊异之处。可以说,牛头禅实现了以佛教义理对老庄玄学思想的统摄,佛教精神是骨架,而老庄玄学是血肉。“绝观”是牛头禅的基本修持方式。本文第四章着重对“绝观”观法展开论述。牛头禅的“绝观”以“无心合道”、“心境皆无”、“不作观行”、“无观之观”为理论关键;然而为免陷入对“无心”、“无观”的执着,牛头禅又以“真心遍知”、“心境一合”、“恒向内照”、“无所不观”予以化解。牛头禅的“绝观”与天台宗的“止观双运”、“无生观”、“一心三观”,三论宗的“正观”、“无得正观”,华严宗的“真空观”、“理事圆融观”,禅宗的“壁观”等观法皆存在关联。永明延寿突出“绝观”观法的真心品格,并认为“绝观”是比“空观”、“假观”、“中观”三观更高层阶的观法。关于牛头禅的思想价值与历史地位,本文第五章从四个层面综合进行考察。其一,牛头禅思想与天台宗等诸多佛教宗派存在关联的事实,既是牛头禅理论具有一定张力的论证,也从一个角度说明牛头禅在隋唐佛教整体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挤压的状态,使其不得不吸收其他宗派的思想资源作为补充因素。其二,牛头禅思想与禅宗诸宗派的交涉,尤其是牛头禅与后期石头禅的关联,说明牛头禅“无心”、“草木成佛”等观念在禅宗发展过程中逐渐占据重要领地,从最初可能仅以隐含、辅助的形式存在,到最终成为显要的思维模式、思想理念。其三,牛头禅与唐代士大夫的生活境遇、行为方式、生命意识存在融合;牛头禅与唐代士大夫的关涉,展现了其一直为我们所忽略的社会价值意义。其四,圭峰宗密、永明延寿、印顺法师等僧德对牛头禅思想的诠释,具有相通之处,更有歧出不同。也就是说,牛头禅的价值和意义,尽管僧界与学界已达成一定共识,但随着不同主体的出于不同目的的诠释行为,发生着或多或少的改变。
李洁非[3](1991)在《“虚构人物”三论之一——他是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自序 小说人物,如果不是这门艺术的中心,至少也是它最受关注的要点之一;对大多数读者来说,一篇小说成功或失败,几乎完全取决于它所刻画的人物有无魅力以及有多大魅力。 小说人物的本质在于虚构。虚构不仅仅是使小说中的人不同于生活本身,更重要的是,它产生了一种难以言传的复杂的魔力。然而,迄今的小说理论对虚构人物的探讨既无系统性又游离于小说艺术的外围——例如既往的“性格论”“典型论”“共名说”等。
李洁非[4](1991)在《虚构人物的价值》文中指出 小说中的虚构人物是什么?我认为,既不能将它与真人真事对等起来,也不能认为它是作者个人意志的结果,我们不应把虚构人物封闭在小说文本以内、看成在作品中定型的黑格尔式个性对象。我把虚构人物表述为开放性、过程性的概念,它的最深处是一种特殊人性的抽象真实,亦即虚构人物的“所指”;而这一所指引出一系列的诠释行为和方式,亦即引出虚构人物的能指,从素材本事(生活)到文本组织结构(情节形式),从作者意愿
岳圆[5](2016)在《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生活足迹的标识与展示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公元582年隋文帝下令在龙首原兴建新都,至公元904年韩建改建新城,隋唐长安城存在历时300余年,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目睹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两个王朝的兴起、辉煌和衰落。在这三百余年间,长安城不仅是众商辐辏、万邦来朝的经济、政治中心,更是思想碰撞、文明交融的文化中心,开放活跃、绚丽多姿,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呈现出一片盛世的繁荣景象。其间出现了大量的杰出人物,他们的事迹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从唐末毁于战火之后,长安城几度更易,现代西安城市便建设于其旧址之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过两次针对整个城址的勘探测量,之后地面遗迹迅速被城市建设所湮没,如今除几处重要遗址点,隋唐长安城几乎已无所循迹。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旨在通过对资料的详细调查研究,将人物、事件与遗址相互关联,提出目前可操作、易着手的隋唐长安城遗址展示和阐释方向,以此来增进公众对于隋唐长安城遗址的理解认识。本文所研究的标识展示内容为:在明确名人足迹所在地的基础上,对于足迹所在的文化遗产地的位置标识,对于足迹所在文化遗产地以及发生在该地点的历史人物活动的展示。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为展示内容及展示策略。第一方面主要是通过对史籍文献、考古资料及现有历史地理研究成果的考据,整理出名人足迹,并将足迹所在地落位到现状城市。第二方面则对展示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展示策略及建议,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设计研究。
陈成吒[6](2014)在《先秦老学考论》文中研究说明先秦老学主要包含老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的原始面貌,以及先秦哲人对相关问题不断研习所形成的学术发展进程等两个层面的内容。老子为春秋时宋国彭城人,幼时学道于商容,历任甘国礼官、周柱下史、周征藏史等职,最终告老归沛讲学。老子传道甚广,为子学时代正式开启的标志性人物;《老子》原始面貌为五千余言本,分篇为二,上“德”下“道”,其分章、文字则皆需重新勘定。《老子》为老子亲述、关尹子整理而成。此从文献记载、老子与《老子》思想的重合现象,以及《老子》成书方式、年代等特征可证;老子思想是指老子个人对其所关注问题的思考。老子继承了春秋时期盖天说知识,以及“太一”宇宙观,发展出了独特的“道”理念。在面对社会现实时,强调“用道”——以“天道”指导“人道”,从而建构出了系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系,其最终目的是令世人法“道”行“德”,天下平和。春秋时期,老学即获得了极大发展。孔子为现在所知老子弟子中最早入室者,其坚守了老子早期的礼乐思想;关尹子除整理老子后半生的思想外,也传有《老子》“太一生水”注本,其发展了老子“太一”、保身、藏身等思想;文子,即文种,与阳子居、伯矩等皆是明王论老学的代表;壶丘子、亢仓子、南荣趎等则分别从“道”的独立、不显、完满等理念中,发展出“游”、“藏”老学。老莱子则接受了柔舌之理,并发展为隐士治国论,为无政府主义老学先声。除老子亲传弟子开创老学发展先河外,其他春秋诸子以及老子再传弟子等也为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邓析子开创“刑名”老学;伍子胥、孙子添翼“兵道”老学;范蠡为老子再传弟子,推进了老学在治国、兵道思想方面的发展;孔子弟子也为老子再传弟子,颜回、子贡、公孙尼子、子夏、曾子等对老学皆有不同的发明。战国前期,天下进入无霸时代,心性老学仍为主导,刑名老学则继续蓄势待发。子思老学仍遵从心性论与明王论;墨子则吸收老学基本观念,形成其“天”、“鬼”思想体系;列子为老子再传弟子,发展了“游”、“梦”老学;魏文侯庭下贤能汇聚,田子方、段干木等续守养生老学,李克、吴起则推进刑名、兵道老学发展;周太史儋则为黄帝学派老学先驱;此后,子思弟子郭店楚墓主人高尊老子,改造其书,试图建立全面儒家化的老学。战国中后期,梁惠王、齐威王称王,王霸理念荡然无存,诸侯彻底走上争并天下之路。一方面心性老学仍继续发展,如告子、杨朱老学即是典型代表。另一方面,刑名老学开始大放异彩,如惠施、申不害、尸子、商鞅等对老学的研习即是其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黄帝学派也应运而生,其核心内容多源于对各种老学思想的吸收转化:宋鈃、尹文子继续发展心性老学,慎到使黄帝学派帝道老学系统化,《黄帝四经》则为黄帝学派老学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刑名老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庄子在黄帝学派直接影响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老学路径,也极大地改变了老学的基本特质。在黄帝、庄子等学派老学的直接影响下,屈原接受了相关老学的修仙、治国理念,荀子则明确分野儒道,对老学进行了全面批判,并吸收转化相关思想,且具有刑名倾向;韩非子老学则是上述刑名老学洗礼下的产物,它将先秦刑名老学推向了新的高度。《吕氏春秋》对老学的研习转化,颇具杂家特点,体现了战国晚期统和派老学的最终登场。
金敏[7](2020)在《《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方人物周刊》作为国内人物类综合期刊的先锋,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随着国内《人民文学》提倡的非虚构写作实践潮流的不断发展,《南方人物周刊》积极应对时代潮流和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在2014年率先做出改变,推出“记录我们与之相处的世界”非虚构专栏,提供丰富精彩的人物故事,提倡风格化的人物报道写作,为新闻非虚构写作实践提供平台。基于此,论文以《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31期改版至2018年第38期的“非虚构”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样本300余篇,立足于文本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借助写作学和叙事学的理论分析和探究《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实践的特点和规律,并对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进行反思,以期丰富新闻非虚构写作实践和理论探索。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综合阐述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和界定选题的研究范围以及重要概念,并对研究目的及意义,思路与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写作特点和规律的阐述和分析。首先从谁来写分析《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写作主体,突出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主体介入性特点。以沉浸式观察者主动介入报道对象的生活和工作,以参与者的行动与体验介入人物内部获得感受与感知,以叙述者发挥自身能动性理解和创造,进行风格化叙述与写作。其次是从写什么论述《南方人物周刊》非虚构人物报道写作的文本内容,从人物选题、写作参照和报道主旨全面勾勒,体现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记录与叙事的意义与价值。另外,从怎么写论述《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点。以大量的采访与写作相结合,同时运用一定的社会调查方法写作阐述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叙事以真实为生命的基础和原则;从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不同的叙事聚焦灵活转换以及变化有序的叙事节奏分析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故事化的叙事艺术;同时研究报道文本的修辞表达特点,发现报道文本通过精炼传神的细节白描、生动贴切的比喻修辞以及形象类比的意象修辞传递事实的同时赋予文本审美意义。最后对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进行反思,试图厘清普通人物报道与“非虚构”人物报道写作的区别与意义,同时对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提出见解和建议,并阐述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如何把握好介入其中的“度”的问题。
管玮[8](2014)在《汉语自然会话中的转述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转述是人类日常交际中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语言现象。只要人们告诉他们的听众,某人在他时某个场景所言、所写和所想的内容,他们就是在转述。缺少转述,语言的交际功能将大打折扣。但是已有的语言学领域的转述研究却很少关注在汉语自然会话中,说话人是如何使用这一语言策略的。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在对汉语自然会话中的转述现象进行界定和描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研究汉语自然会话中转述现象的三维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转述方式、转述内容和转述声源三个分析维度。在转述方式维度,我们提出分析转述方式的两种途径:引入方式和转述视点,分别考察转述者如何引入转述信息以及采用何种视点表达转述信息。在转述内容维度,分转述内容类型和转述行为信号两个方面,考察转述者向受话人传递何种类型的转述信息,以及他们在传递此类信息时采用的转述行为信号。在转述声源维度,我们首先把转述信息的声源分为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两大声源子类,然后将这两个子类进一步分类,从而考察转述者向受话人转述的信息来自何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三维分析框架立体呈现转述行为的动态性、系统性和选择性。之后我们根据该三维分析框架,借助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自建对比语料库中儿童和成人两类人群的转述策略进行对比研究。我们首先制订了详细的标注方案,然后对两类人群的转述策略进行了标注,量化对比分析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转述现象总体对比、转述方式对比、转述内容对比、转述声源对比和综合交叉对比。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探讨了导致两类人群转述策略异同的原因。我们的研究显示:1.在总体使用上,儿童和成人在日常会话中均使用了相当数量的转述,证明转述作为一种会话策略对人类交际的重要性。不同的是,成人的转述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儿童,这很可能是儿童和成人叙事能力的差异造成的。2.在转述方式上,两类人群的相似点主要是:1)儿童选择的方式类型在涵盖范围上接近成人。2)常规转述均为两类人群主要的引入方式。3)被述者视点均为两类人群主要的转述视点。不同在于:1)儿童对主观构拟式转述、混合视点的使用频率明显低于成人,这可能是儿童在抽象思维能力和词汇能力上的欠缺造成的。2)儿童对零转述使用高于成人,这与儿童和父母之间问答形式的交流方式有直接关系。3.在转述内容上,儿童和成人在转述内容类型、一些常见转述行为信号(主要是转述动词)类型的使用上呈现出很大相似性。差异主要在于:1)成人使用的转述行为信号在语法种类和语义内容上更具多样性,这说明儿童在语法、语义水平层面的发展与成人存在的差距。2)儿童更多地转述单独的半言语信息如叹词,这可能与他们偏爱借助模仿表演进行叙事的方式有关。4.在转述声源上,两类人群的共同点主要是:1)儿童使用的转述信息声源的类型在涵盖范围上接近于成人。2)定指人物声源和自我声源是两类人群转述最多的两种声源类型。主要区别在于:1)成人对不定指人物的转述频率显着高于儿童,重要原因是成人借助不定指人物声源实现更多的交际目的,如避免提及被述者身份,为自己观点提供有力证明等,这些都是儿童没有的。2)儿童对艺术作品人物的转述频率高于成人,这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历有关。基于以上的研究发现,我们认为,7-8岁儿童已经掌握了主要的转述策略能力,但其使用的多样性以及熟练程度与成人相比仍存在差距。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们对儿童在转述策略上的语言能力发展规律的认识。
宋捷[9](2020)在《劳拉·穆尔维影像文化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拉·穆尔维(Laura Mulvey,1941-)是当代英国着名的电影理论家、影评人和导演,她于1975年发表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主要以精神分析为武器揭示了叙事电影背后父权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以及电影中女性形象作为被凝视对象的“他者”地位,突破了 70年代初以来美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社会学方法局限,将关注焦点引向了观众和电影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开启了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这篇文章为中心的凝视研究在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广泛的讨论,伴随着对它的引证、探讨、质疑和反思,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研究在性差异、女性观众、女性主体性、女性欲望等问题上不断向前探索并取得了丰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凝视研究是穆尔维影像理论的开端,在4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穆尔维不断对其早期观点进行反思和调整以回应变化了的时代和文化状况以及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发展的新趋势。可以说“女性主义”是穆尔维影像文化理论的一个起点和突出方面,但并不是唯一的方面。在之后的研究中,穆尔维重点探讨了《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提出但未能解决的一些问题,在改变女性形象的“被看性”地位、探索女性主体位置、解构叙事快感以及呼唤“智识性”观众等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70年代至今,穆尔维在对凝视理论进行再审视的同时还将研究范围扩展到了叙事研究、情节剧研究以及技术与影像研究等方面,涉及到了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与符号学、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人类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并试图在更大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研究的语境下对有关叙事闭合、物恋以及电影本体论等问题展开讨论,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主要借助文献分析法、文本阐释法、对比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对穆尔维理论进行探析,并尝试在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发展框架、同时期的英国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下结合历时研究与主题研究方法对穆尔维影像理论的发展变化轨迹进行梳理和分析。具体来说,本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本文以劳拉·穆尔维的影像文化理论作为选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其对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研究、影像文化批评以及创作实践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外学界对于穆尔维90年代之后的理论及其与早期理论的联系等方面的研究和讨论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学者在对穆尔维影像理论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对其70年代到80年代的凝视理论及后续观点有着较为详尽的阐释和批评,将其理论应用到具体电影作品或电影类型分析中的研究成果也较多;但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例如过于关注其早期女性主义凝视研究相关的观点而对其后期理论探索和整体理论发展脉络的讨论较少,对其理论的主题性研究以及对其左派身份和政治背景的关注不足等等,本文旨在对于这些被忽略的环节进行补充以期有所助益。第一章介绍和阐释了穆尔维凝视研究的产生背景、具体内容及其引发的质疑和讨论。穆尔维凝视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历史条件和个人原因,分别是60年代以来英国的文化和学术界对于法国理论的大量引进、同时期女性主义运动和女性先锋电影实践的深刻影响以及作者本身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复杂情感和态度转变。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研究产生于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之中,最终以穆尔维凝视理论为代表的结合了精神分析、符号学、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等欧陆理论的英国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占据了主流位置。穆尔维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里以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学说为主要依托探讨了视觉快感的两种来源,并进一步指出了观影过程中存在的女性/被动、男性/主动的二元对立模式及其与好莱坞电影叙事常规的关联,最终提出了以摧毁叙事快感为核心的反抗电影中父权意识形态机制的策略。凝视理论发表后在引起兴奋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于女性主义电影研究领域的质疑,一批女性主义学者围绕着女性观众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对穆尔维理论的封闭性和单一维度提出了批评,对于这些问题穆尔维在后来的学术研究中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第二章对于穆尔维的叙事研究进行了分析。在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和实践与先锋派“反电影”、反传统叙事的观念相融合的背景下,穆尔维逐渐形成了她自己在电影的叙事、结构、视听语言等层面上的风格和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她关于叙事的激进看法在后期也有所发展和变化。《斯芬克斯之谜》是穆尔维与彼得·沃伦先锋电影实践的代表作品,文中主要对这部作品的画面、结构以及表现手法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内容和视听语言两方面具体阐释了穆尔维有所发展的电影叙事观以及反抗父权意识形态的理论旨趣。穆尔维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凝视理论在暴露叙事电影背后的父权制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受困于二元对立模式。80年代穆尔维提出,叙事的闭合结构不仅存在于文学、电影等艺术形式中,也存在于俄狄浦斯情结和资本主义历史的叙事之中,她重新挖掘了人类学中的“阈限”概念,赋予属于阈限阶段的狂欢仪式以破坏二者的可能性。新世纪初,穆尔维反思了其凝视理论对于弗洛伊德死本能学说的忽略,进而借鉴了彼得·布鲁克斯的观点对叙事进程的死亡驱动力进行分析以修正早期对于“快感”作用的过分强调。穆尔维对延宕电影的关注与其受吉尔·德勒兹电影哲学的影响有关,借助文本分析的方法,她在罗伯特·罗西里尼、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等人的作品中发现了一种阻碍和延宕被死亡驱动力影响的叙事进程的机制。第三章是关于穆尔维情节剧研究的探讨。穆尔维首先从一个欧洲知识分子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好莱坞情节剧在欧洲电影批评中变化的位置和作用;随后,她又分别从经济学、神话学、美学等几个角度探讨了从19世纪早期的情节剧到50年代好莱坞情节剧的发展流变过程,结合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大众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情节剧、对立的家庭内外空间与母亲这一身份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以此为背景讨论了道格拉斯·塞克50年代情节剧中的“母亲困境”。鉴于学界对于女性观众相关话题的持续关注及其早期理论所受到的质疑,穆尔维在具体的情节剧影片分析中提出了与女性观众观影快感问题相关的“异装癖理论”,并由此引发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界的关注和回应。80年代末到90年代,穆尔维试图在分析情节剧中的女性形象时通过“物恋”这一概念将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融合,并提出以“好奇”为手段破解被电影所加强的物恋现象。第四章分析和阐释了穆尔维的技术与影像研究。20世纪末,消费和放映电影方式的改变极大地影响了穆尔维影像理论的研究视角。穆尔维将詹奇与弗洛伊德对于恐惑感的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阐释结合了起来并以此为背景分析了早期电影所引起的“技术恐惑”的心理来源,随后又进一步指出新的观看技术使电影的恐惑属性回归,而这也许会成为干扰叙事进程的一个因素。穆尔维认为,新旧技术在电影中的结合使观影方式发生了变化,观众得以重新思考电影的双重时间性同时也会发掘一些以往会被忽略的细节,新的观影方式促成了影像民主化与个人化的转向。随后穆尔维试图进一步探究这些新的观看实践是否有效地消除了好莱坞电影中有关性差异和再现的难题。最后,穆尔维提出了有关“占有型观众”与“沉思型观众”的概念,这可以看作是其凝视理论中有关恋物癖观众与窥淫癖观众分析的一个延伸和发展。在她看来,新技术的应用也许会为愿意尝试特殊观影方式的观众带来一种更为丰富的观影体验。结语部分论述了穆尔维影像文化理论的意义和局限,其中意义部分包括了它对于当代中国包括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在内的影视文化研究所具有的重要借鉴价值。总体来说,穆尔维影像理论体系具有奠基性、开拓性、发展性和动态性,虽然其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矛盾和缺憾,但在构建本土理论话语体系、反思女性主义电影内容与形式、口碑与商业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看待新技术在影片制作中的运用等问题上都对目前国内的影像文化研究有着积极的参考作用。
S.克里普克,刘叶涛[10](2013)在《空名与虚构实体》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论证了如下观点:第一,存在是个体的一个真正的谓词。尽管说每一样东西存在可能是不足道的,但很多东西只具有偶然的存在。第二,虚构实质上是一种假装,虚构名称不具有普通名称的功能,它们只是在假装进行指称,关于虚构对象的陈述也只是假装表达了命题,而不是真的表达命题。第三,"虚构的"一词可以叠置,虚构实体是由于人们的活动才得以存在的一种特定类型的抽象实体,它们的存在取决于虚构作品是否被创造出来,因而虚构实体的存在是一个诉诸经验便可解决的问题,在日常语言中,我们完全可以对虚构实体进行量化并建立同一性。
二、“虚构人物”三论之一——他是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构人物”三论之一——他是谁?(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真实与文学创造—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 |
第二节 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研究现状 |
一、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国外研究现状 |
二、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非虚构小说的发展与特点 |
一、非虚构小说的兴起 |
二、非虚构小说的分类 |
三、非虚构小说的创作特点 |
第一章 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中的历史与文本 |
第一节 历史与文本的关系 |
一、历史的文本化 |
二、文本的历史化 |
第二节 非虚构小说文本的历史阐释 |
一、历史事件的叙述 |
二、阐释的历史类型 |
第三节 非虚构小说文本的历史真实 |
一、创作材料的历史真实 |
二、时空建构的历史真实 |
三、文本解构的历史真实 |
第二章 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中的人物: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共存 |
第一节 语言建构的人物 |
一、语言建构的叙述者 |
二、语言建构的社会身份 |
第二节 历史人物的虚构特征 |
一、历史人物的心理描写 |
二、历史人物的独特个性 |
第三节 虚构人物的历史典型性 |
一、虚构人物的时代特征 |
二、虚构人物的社会价值 |
第三章 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叙述视角的选择 |
一、第一人称叙事 |
二、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混合的叙事 |
三、自由的间接叙事 |
第二节 自传体和传记体的运用 |
一、自传体叙事 |
二、传记体叙事 |
第三节 小说化的叙事技巧 |
一、修辞的运用 |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 |
三、联想的运用 |
第四节 后现代叙事策略 |
一、互文性 |
二、超文本 |
三、元小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诺曼·梅勒的生平及创作年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2)牛头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历史图景与渊源钩沉:牛头禅的思想背景概述 |
第一节 南朝江左佛学两种思想理路之遗绪 |
一、南朝江左佛教与道家玄学思想的交涉 |
二、南朝江左佛教般若与涅盘思想的融合 |
第二节 隋唐佛教两个角度思想开展之承续 |
一、隋唐佛教心识理论的开展 |
二、隋唐佛教圆融特质的形成 |
第三节 唐代禅宗发展三个阶段特征之呈现 |
一、达摩一系楞伽禅的隆盛 |
二、禅宗南能北秀二宗之争 |
三、洪州禅与石头禅的兴起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二章 历史叙述与虚构隐义:牛头宗的传承与着述 |
第一节 牛头宗的法脉传承及流变 |
一、牛头宗的六代法脉传承 |
二、牛头宗鹤林一系的传承 |
三、牛头宗径山一系的传承 |
四、牛头宗佛窟一系的传承 |
第二节 牛头宗的传承关系考辨 |
一、牛头宗的六代传承与南北宗法统之争 |
二、道信与法融的传承关系考辨 |
三、法融与智岩的传承关系考辨 |
四、智岩与慧方的传承关系考辨 |
五、弘忍与法持的传承关系考辨 |
六、牛头慧忠的第六祖身份考辨 |
第三节 牛头宗的相关着作考辨 |
一、关于牛头禅《绝观论》、《心铭》的相关考辨 |
二、牛头禅与《无心论》、《宝藏论》的关系考辨 |
三、牛头禅与《潭州龙牙和尚颂一十八首》的关系考辨 |
四、关于牛头禅与傅大士着述的关系考辨 |
五、僧传及永明延寿着述中载引的牛头宗禅僧着作 |
第四节 结论 |
第三章 思想陈述与理论澄清:牛头禅的思想内涵与特质 |
第一节 牛头禅的禅学思想观念 |
一、牛头宗牛头山系禅学思想 |
二、牛头宗鹤林系禅学思想 |
三、牛头宗径山系禅学思想 |
四、牛头宗佛窟系禅学思想 |
第二节 牛头禅的般若思想核心 |
一、牛头禅的般若性空观念 |
二、牛头禅的中道实相观念 |
三、牛头禅与魏晋般若学 |
四、牛头禅与三论宗 |
第三节 牛头禅思想的老庄玄学特质 |
一、牛头禅与老庄玄学关涉的直接例证 |
二、牛头禅的“虚空”道本体与老庄玄学 |
三、牛头禅的“自然”观念与老庄玄学 |
四、牛头禅的“草木成佛”教理与老庄玄学 |
五、牛头禅的“言意关系”之辨与老庄玄学 |
四、结论 |
第四章 修持理论与具体实践:牛头禅的“绝观”观法研究 |
第一节 佛教“观”与“观心”的基本义 |
第二节 牛头禅的“绝观”观法 |
一、“绝观”能观之心的双重内涵:“绝思绝虑”与“无心之心” |
二、“绝观”能所关系的双重内涵:“心境俱无”与“心境一合” |
三、“绝观”导行成用的双重内涵:“不作观行”与“恒向内照” |
四、“绝观”终极境相的两重内涵:“无观无相”与“无所不观” |
第三节 牛头禅的“绝观”与其他观法 |
―、牛头禅的“绝观”与三论宗的观法 |
二、牛头禅的“绝观”与天台宗的观法 |
三、牛头禅的“绝观”与华严宗的观法 |
四、牛头禅的“绝观”禅宗其他观法 |
第四节 永明延寿对“绝观”观法的诠释 |
一、永明延寿对“绝观”观法的推崇 |
二、永明延寿论述“绝观”真心品格 |
三、永明延寿对“绝观”观法的定位 |
第五节 结论 |
第五章 思想关联与价值评判:牛头禅的价值意义论析 |
第一节 牛头禅与佛教诸宗派交涉过程中的思想价值呈现 |
一、牛头禅与天台宗的交涉 |
二、牛头禅与华严宗的交涉 |
三、牛头禅与净土宗的交涉 |
四、牛头禅与密宗的交涉 |
第二节 牛头禅与禅宗诸宗派交涉过程中的思想价值呈现 |
一、牛头禅与东山楞伽禅的交涉 |
二、牛头禅与慧能禅学的交涉 |
三、牛头禅与慧能门下禅的交涉 |
第三节 牛头禅与唐代士大夫交涉过程中的思想价值呈现 |
一、牛头禅僧与唐代士大夫的交往范例 |
二、唐代士大夫思想精神中的牛头禅因素——以唐诗为例 |
三、唐代士大夫与牛头禅思想的传播 |
第四节 历代诸僧德诠释、评介中的牛头禅思想价值呈现 |
一、圭峰宗密对牛头禅思想的诠释与评介 |
二、永明延寿对牛头禅思想的吸收与批判 |
三、印顺法师对牛头禅思想的关注与推崇 |
四、虚云和尚对牛头禅的认知与崇赞 |
第五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生活足迹的标识与展示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课题提出 |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
1.1.3.研究方法 |
1.1.4.研究框架 |
1.2.相关研究概况 |
1.2.1.隋唐长安城相关研究综述 |
1.2.2.国内遗产标识与展示相关研究综述 |
1.2.3.隋唐长安城目前已做标识与展示工作 |
2.隋唐长安城遗址及考古、复原研究概况 |
2.1.隋唐长安城城市格局 |
2.2.隋唐长安城遗址考古概况 |
2.3.隋唐长安城的复原研究 |
2.3.1.隋唐长安城的复原历程 |
2.3.2.近年来考古发掘成果对于隋唐长安城遗址复原研究的推进 |
2.3.3.隋唐长安城格局复原叠加图的绘制 |
2.4.隋唐长安城内地点标识的可能性分析 |
2.5.本章小结 |
3.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足迹基础资料研究 |
3.1.相关文献综述 |
3.2.名人的基础筛选 |
3.2.1.筛选范围 |
3.2.2.名人足迹核心点的提出 |
3.2.3.筛选方法 |
3.2.4.初阶段整理成果 |
3.3.本章小结 |
4.隋唐长安城名人核心足迹分类统计及落位 |
4.1.隋唐长安城帝王足迹 |
4.2.隋唐长安城皇戚足迹 |
4.2.1.诸王 |
4.2.2.公主、县主 |
4.3.隋唐长安城政治及军事人物足迹 |
4.3.1.宰相 |
4.3.2.名将 |
4.3.3.节度使 |
4.4.隋唐长安城文化人物足迹 |
4.4.1.将作大匠 |
4.4.2.状元 |
4.4.3.诗人及文学家 |
4.4.4.书法家 |
4.4.5.画家 |
4.4.6.歌舞俳优 |
4.5.隋唐长安城宗教人物足迹 |
4.5.1.僧侣 |
4.5.2.道士 |
4.5.3.外籍宗教人物 |
4.6.隋唐长安城外籍人物足迹 |
5.隋唐长安城名人足迹路线个案研究 |
5.1.隋唐长安城真实人物的展示线路研究 |
5.1.1.诗人的长安 |
5.1.2.画家的长安——以吴道子为例 |
5.1.3.帝王的长安——以唐玄宗为例 |
5.1.4.僧侣的长安——以玄奘为例 |
5.2.隋唐长安城文学人物的展示线路研究 |
5.2.1.隋唐长安的传奇文学与市井生活 |
5.2.2.商人的长安——以窦乂为例 |
5.2.3.《李娃传》——郑生视角线路落位 |
6.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足迹的标识展示策略初步研究 |
6.1.展示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分析 |
6.1.1.展示内容分析 |
6.1.2.展示载体分析 |
6.1.3.展示受众分析 |
6.2.标识展示地点选取的基本原则 |
6.3.展示策略初步研究 |
6.3.1.展示方式 |
6.3.2.展示原则 |
6.3.3.展示建议 |
6.4.本章小结 |
7.隋唐长安城名人足迹标识展示案例研究及设计 |
7.1.案例研究:位于大慈恩寺遗址的名人及相关展示研究 |
7.1.1.案例选取依据 |
7.1.2.可展示内容研究 |
7.1.3.场所调研及案例研究 |
7.1.4.展示策略分析及标识展示设施设计 |
7.2.展示点设计案例:平康坊、宣阳坊名人足迹展示设施设计 |
7.2.1.案例选取依据 |
7.2.2.展示内容 |
7.2.3.标识地点的选取及调研 |
7.2.4.标识展示设施设计 |
7.3.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 :隋唐长安城坊内建筑数量统计表 |
附录2 :隋唐长安城坊内住宅统计表 |
附录3 :隋唐长安城坊内佛寺统计表 |
附录4 :隋唐长安城坊内道观统计表 |
附录5 :隋唐长安城坊内享庙统计表 |
附录6 :隋唐长安城坊内家庙统计表 |
附录7 :隋唐长安城坊内旅舍统计表 |
附录8 :隋唐长安城城门名人足迹统计表 |
附录9 :隋唐皇帝在三大内活动统计表 |
附录10 :唐代宰相称谓统计表 |
附录11 :唐代文状元统计表 |
附录12 :唐代武状元统计表 |
附录13 :甘露之变事件经过及涉及人物、地点 |
附录14 :隋唐长安城寺观与画家 |
(一)隋唐长安城寺院及画家足迹统计表 |
(二)隋唐长安城道观及画家足迹统计表 |
附录15 :隋唐两代高僧长安足迹统计表 |
附录16 :隋唐长安城着名僧道及其事迹 |
(一)隋唐长安城着名僧人及其事迹 |
(二)隋唐长安城着名道士及其事迹 |
附录17 :《太平广记》人物及故事发生地整理表 |
附录18 :白居易诗歌与长安地点 |
附录19 :元稹诗歌与长安 |
附录20 :刘禹锡诗歌与长安 |
附录21 :隋唐长安城里的商人及其足迹 |
附录22 :慈恩寺名人足迹相关展示内容 |
(一)与大慈恩寺相关的唐代高僧 |
(二)《全唐诗》中与慈恩寺相关的诗歌与诗人 |
附录23 :平康坊及宣阳坊名人足迹相关展示内容 |
(一)平康坊可展示名人整合资料表 |
(二)宣阳坊可展示名人整合资料表 |
附录24 :隋唐长安城已做标识与展示地点附图 |
附录25 :1958年及1963年隋唐长安城实测及复原数据 |
实测部分 |
复原部分 |
(6)先秦老学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附表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页清单 |
绪论 |
一、先秦老学的基本内容 |
二、先秦老学的学术史意义 |
三、先秦老学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老子其人考和《老子》原始面貌辨析 |
第一节 老子实有其人 |
一、老子其人难以否定 |
二、老子身份信息考 |
第二节 老子生平事迹考 |
一、老子行年考 |
二、老子与《老子》关系引论 |
第三节 《老子》复原是不得已的愚行 |
一、《老子》复原是妄念 |
二、不得已的愚行 |
第四节 《老子》原始字句辨析(上) |
一、“上德不德,……清静为天下正”字句辨析 |
二、“天下有道,……恒与善人”字句辨析 |
第五节 《老子》原始字句辨析(下) |
一、“道,……没身不殆”字句辨析 |
二、“大上,……万物将自正”字句辨析 |
第六节 《老子》原始结构考辨 |
一、分篇考辨 |
二、分章考辨 |
第二章 《老子》成书问题辨析及老子思想概论 |
第一节 《老子》成书方式辨 |
一、现存观点述要 |
二、“个人着述说”简论 |
三、“历史修编说”驳论 |
第二节 《老子》的成书年代考(上) |
一、《老子》“文字”运用的时代特征 |
二、《老子》“文体”的时代性 |
三、《老子》“文风”的时代特征 |
第三节 《老子》的成书年代考(中) |
一、《老子》中生产方式与工具的时代特征 |
二、《老子》中社会组织编制与运作方面的时代性 |
三、《老子》中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时代性 |
第四节 《老子》的成书年代考(下) |
一、《老子》传播情况与其时代 |
二、《老子》的学术术语与其时代 |
三、《老子》的学术思想与其时代 |
四、《老子》呈现的学术界生态及其时代性 |
第五节 老子思想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
一、“道”“德”理念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
二、修身、治国理念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
三、兵道思想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
第六节 老子基本思想精要 |
一、“太一”而“道”,“道”生万物 |
二、“身体”理念的系统建构 |
三、“用道”理念与“修德”体系 |
第三章 春秋时期老子亲传弟子的老学 |
第一节 孔子对老子思想的“人道”转化 |
一、对“道”、“气”、“神”、“灵”的认知 |
二、分离“身心”,细化“知格” |
三、罕言“天道”,高扬“人道” |
四、守虚自损,克己复礼 |
五、大同已逝,践行小康 |
第二节 关尹子对老子“太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上) |
一、关尹于其人考 |
二、《老子》“太一生水”注本为关尹子遗作 |
第三节 关尹子对老子“太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 |
一、《太一生水》上部分基本内涵辨析 |
二、《太一生水》下部分基本内涵辨析 |
第四节 关尹子对老子“太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下) |
一、关尹子“太一”老学概论 |
二、关尹子“太一”老学的影响 |
第五节 文子等人的“明王”老学 |
一、文子其人其书考 |
二、文子明王论下对“天道”、“人道”的发展 |
三、阳子居、伯矩的“明王”老学 |
第六节 壶丘子林等人的“隐士”老学 |
一、壶丘子林的“游”老学 |
二、亢仓子、南荣趎的养生之道 |
三、老莱子的赤子柔弱之道 |
第四章 春秋时期其他诸子的老学 |
第一节 邓析子对“刑名”老学的开创 |
一、邓析其人及其遗说 |
二、邓析子对老子思想的“刑名”转化 |
第二节 伍子胥、孙子对老学思想的兵学转化与践行 |
一、伍子胥对老学思想的兵学转化与践行 |
二、孙子其人其书及其老学渊源 |
三、孙子对老学思想的兵学接受与发展 |
第三节 范蠡的老学 |
一、范蠡其人其书考 |
二、范蠡的“天地人”三道老学 |
第四节 孔子弟子对老学思想的接受与转化(上) |
一、颜回对老学思想的“心斋”、“坐忘”转化 |
二、公孙尼子对老学思想的天理、乐礼转化 |
三、子贡对老学思想的研习与扬弃 |
第五节 孔子弟子对老学思想的接受与转化(下) |
一、子夏的易道老学 |
二、曾子对老学修齐治平体系的明确继承与转化 |
第五章 战国前期的老学 |
第一节 子思、墨子对老学思想的研习与转化 |
一、子思对老学思想的“性”“教”转化 |
二、墨子对老学思想的“天”“鬼”转化 |
第二节 列子的老学 |
一、列子其人其书简析 |
二、天道生化,万物化生 |
三、法“道”修身,贵在虚、游、梦 |
四、法“道”治国,贵在持正、盗天 |
第三节 魏文侯庭下和周太史儋对老学思想的接受与发展 |
一、田子方、段干木的自虚保真之道 |
二、李克、吴起对老学思想的兵家、法家转化 |
三、周太史儋对老学王霸思想的坚守与发展 |
第四节 郭店楚墓主人的儒化老学(上) |
一、郭店楚墓主人身份考辨 |
二、郭店楚简《老子》性质相关观点综论 |
三、从摘抄现象普遍性、郭店楚简构成规律论简《老》性质 |
第五节 郭店楚墓主人的儒化老学(中) |
一、五千言章节分布,简《老》相同情况考论 |
二、五千言为一章,简《老》相异情况考论 |
三、五千言为相连章节,简《老》相异情况考论 |
四、五千言为不相连章节,简《老》相异情况考论 |
第六节 郭店楚墓主人的儒化老学(下) |
一、简《老》的儒家化思想主题 |
二、“道”的系统继承 |
三、“(?)”的儒化建构 |
第六章 战国后期的老学 |
第一节 告子等对老学的养生、刑名转化 |
一、告子、杨朱对老学的全生贵我转化 |
二、惠施、申不害对老学的刑名转化 |
三、尸子、商鞅对老学的刑名转化 |
第二节 黄帝学派对老学思想的吸收转化 |
一、稷下学宫托古思潮与黄帝学派的产生 |
二、黄帝学派代表人物对老学思想的转化 |
三、《黄帝四经》对老学思想的接受与转化 |
第三节 庄子的老学 |
一、“道”生万物,各有“吹”、“言” |
二、体“道”消融,重构“无用”体系 |
第四节 屈原与荀子的老学 |
一、屈原的修仙与美政老学 |
二、荀子和《孔子家语》对老学的认知与接受 |
第五节 韩非子的老学 |
一、尊崇老子,改造其书 |
二、对“道”、“德”体系的继承与转化 |
三、对修德思想的发挥与转化 |
第六节 《吕氏春秋》的老学接受与转化 |
一、“道”生万物,人能知“道” |
二、全天贵生的修身之德 |
三、道德义法的治平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一、作者简介 |
二、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1.2.1 人物报道的研究范围 |
1.2.2 非虚构写作的界定 |
1.3 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非虚构写作研究现状 |
1.3.2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主体 |
2.1 观察者:沉浸式观察与记录 |
2.1.1 以“我”的在场细致观察 |
2.1.2 以“我”的在场客观记录 |
2.2 参与者:行动介入与体验感知 |
2.2.1 “我”的行动与体验 |
2.2.2 “我”的感知与判断 |
2.3 叙述者:主体基于客观事实的理解与创造 |
2.3.1 完善和客观化认知报道对象 |
2.3.2 风格化叙事写作 |
第3章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文本内容 |
3.1 独特的人物选题 |
3.1.1 各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人物 |
3.1.2 具有公共思考的学者专家 |
3.1.3 独特生命体验和人生故事的普通个体 |
3.1.4 “陌生化”的公共群体 |
3.2 丰富的写作参照 |
3.2.1 以人物的历史为写作参照 |
3.2.2 以人物的阶层和职业属性为写作参照 |
3.2.3 以人物所处的环境为写作参照 |
3.2.4 以人物的作品和价值观为写作参照 |
3.3 深化的报道主旨 |
3.3.1 以人为本,塑造人物典型意义和价值 |
3.3.2 记录个体与时代,展现人物故事和经验 |
3.3.3 映射社会现实与公共议题,引起关注和思考 |
第4章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点 |
4.1 以真实为基础的写作原则 |
4.1.1 大量的采访与写作相结合 |
4.1.2 社会调查方法建立可信性 |
4.2 故事化写作的叙事艺术 |
4.2.1 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
4.2.2 灵活转换的叙事聚焦 |
4.2.3 变化有序的叙述节奏 |
4.3 形象化表达的修辞技巧 |
4.3.1 精炼传神的细节白描 |
4.3.2 生动贴切的比喻修辞 |
4.3.3 形象类比的意象修辞 |
第5章 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反思 |
5.1 反思一:非虚构写作的人物报道之“真” |
5.2 反思二: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主体角色介入之“度” |
5.3 反思三:准确理解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南方人物周刊》“非虚构”人物报道样本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8)汉语自然会话中的转述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1 引言 |
1.0 概述 |
1.1 研究对象及其目标 |
1.2 研究方法 |
1.3 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转述研究综述 |
2.0 概述 |
2.1 本体角度研究 |
2.1.1 国外本体角度研究 |
2.1.1.1 转述类型研究 |
2.1.1.2 转述动词研究 |
2.1.1.3 转述忠实性研究 |
2.1.1.4 转述的韵律特征研究 |
2.1.1.5 转述功能研究 |
2.1.1.5.1 转述类型与功能的固定对应关系研究 |
2.1.1.5.2 转述类型和功能的不定对应关系研究 |
2.1.2 国内本体角度研究 |
2.1.2.1 转述类型研究 |
2.1.2.2 转述动词研究 |
2.1.2.3 转述忠实性研究 |
2.1.2.4 转述的韵律特征研究 |
2.1.2.5 转述功能研究 |
2.2 认知角度研究 |
2.2.1 国外认知角度研究 |
2.2.2 国内认知角度研究 |
2.3 社会角度研究 |
2.3.1 年龄因素 |
2.3.2 性别因素 |
2.3.3 种族因素 |
2.4 现有汉语转述研究的局限和本文的拓展 |
2.5 本章小结 |
3 汉语自然会话中的转述现象 |
3.0 概述 |
3.1 转述现象概述 |
3.2 转述现象构成 |
3.2.1 描述阶段——转述信号 |
3.2.2 呈现阶段——转述信息 |
3.3 需要说明的几种现象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自然会话中转述现象的三维分析框架 |
4.0 概述 |
4.1 转述方式 |
4.1.1 常规转述、零转述和半常规转述 |
4.1.1.1 零转述识别 |
4.1.2 被述者视点、转述者视点、不定视点和混合视点 |
4.1.2.1 被述者视点 |
4.1.2.1.1 原声转述 |
4.1.2.1.2 原辞转述 |
4.1.2.2 转述者视点 |
4.1.2.2.1 据实转述 |
4.1.2.2.2 违实转述 |
4.1.2.3 不定视点 |
4.1.2.4 混合视点 |
4.2 转述内容 |
4.2.1 言语类 |
4.2.2 文字类 |
4.2.3 思想类 |
4.2.4 言语或思想类 |
4.2.5 半言语类 |
4.2.6 非言语类 |
4.2.7 混合体类 |
4.3 转述声源 |
4.3.1 生命体 |
4.3.1.1 人物 |
4.3.1.1.1 现场人物 |
4.3.1.1.2 非现场人物 |
4.3.1.1.3 混合人物 |
4.3.1.2 动植物 |
4.3.2 非生命体 |
4.4 本章小结 |
5 语料的采集及其加工处理 |
5.0 概述 |
5.1 语料的选择 |
5.2 语料的采集 |
5.3 语料的处理 |
5.3.1 语料的格式转化 |
5.3.2 语料的转写 |
5.3.3 语料的标注 |
5.3.3.1 标注的实际问题处理 |
5.3.3.2 转述方式标注系统 |
5.3.3.3 转述内容标注系统 |
5.3.3.4 转述声源标注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6 语料的对比分析 |
6.0 概述 |
6.1 语料信息 |
6.2 语料中的转述现象分布状况 |
6.3 儿童和成人语料中的转述现象分布状况对比 |
6.3.1 转述现象总体分布状况对比 |
6.3.2 转述方式对比 |
6.3.2.1 引入方式对比 |
6.3.2.2 转述视点对比 |
6.3.2.2.1 被述者视点对比 |
6.3.2.2.2 转述者视点对比 |
6.3.2.2.3 不定视点对比 |
6.3.3 转述内容对比 |
6.3.3.1 转述内容类型对比 |
6.3.3.2 转述行为信号对比 |
6.3.4 转述声源对比 |
6.3.4.1 转述声源总体对比 |
6.3.4.1.1 生命体声源对比 |
6.3.4.1.2 非生命体声源对比 |
6.3.5 综合对比 |
6.3.5.1 转述方式与转述内容交叉对比 |
6.3.5.2 转述方式与转述声源交叉对比 |
6.4 讨论 |
6.4.1 儿童和成人的总体转述策略运用 |
6.4.2 儿童和成人的转述方式运用 |
6.4.3 儿童和成人的转述内容运用 |
6.4.4 儿童和成人的转述声源运用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0 概述 |
7.1 本文的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7.3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7.4 未来研究展望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语料转写及例示符号说明 |
作者简历 |
(9)劳拉·穆尔维影像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劳拉·穆尔维的凝视研究 |
第一节 劳拉·穆尔维凝视研究的产生背景 |
一、《新左派评论》杂志对于欧陆理论的引进以及“《银幕》理论”的形成 |
二、60年代兴起的女性解放运动及女性先锋电影实践的深刻影响 |
三、穆尔维对于好莱坞经典电影的复杂情感 |
第二节 观影快感的性差异问题 |
一、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次浪潮背景下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发展 |
二、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 |
第三节 凝视理论在女性主义电影研究领域受到的质疑 |
第二章 劳拉·穆尔维的叙事研究 |
第一节 劳拉·穆尔维的先锋电影立场与实践 |
一、70年代女性主义先锋电影实践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趋势 |
二、穆尔维的先锋电影实践成果---“理论电影” |
第二节 劳拉·穆尔维关于狂欢仪式的反叙事闭合性研究 |
一、穆尔维对叙事闭合结构再发现的原因和背景 |
二、狂欢仪式的“阈限”特征 |
三、狂欢仪式与俄狄浦斯情结 |
四、狂欢仪式与资本主义历史叙事 |
五、对穆尔维反叙事闭合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电影叙事进程的死亡驱动力与延宕电影 |
一、叙事进程的死亡驱动力 |
二、延宕电影 |
第三章 劳拉·穆尔维的情节剧研究 |
第一节 家庭情节剧与母亲形象 |
一、好莱坞情节剧与20世纪中期以来的欧洲电影批评 |
二、情节剧与对立的家庭内外空间 |
三、塞克50年代家庭情节剧中的母亲困境 |
第二节 情节剧与“异装癖理论” |
一、穆尔维的异装癖理论 |
二、女性主义电影研究有关异装癖理论的讨论 |
第三节 情节剧与物恋现象 |
一、电影中的恋物与拜物 |
二、情节剧中的女性与物恋 |
第四章 劳拉·穆尔维的技术与影像研究 |
第一节 电影的“恐惑”属性 |
一、穆尔维关注电影恐惑属性的背景及原因 |
二、技术应用与电影的“恐惑”属性 |
第二节 新技术背景下的影像民主化趋势 |
一、真实时间与银幕(虚构)时间 |
二、浮出水面的细节 |
三、影像的民主化与迷影的狂欢 |
第三节 占有型观众与沉思型观众 |
一、占有型观众 |
二、沉思型观众 |
总结 劳拉·穆尔维影像文化理论的意义和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虚构人物”三论之一——他是谁?(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真实与文学创造—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研究[D]. 王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8)
- [2]牛头禅研究[D]. 洪燕妮. 南京大学, 2013(03)
- [3]“虚构人物”三论之一——他是谁?[J]. 李洁非. 当代文坛, 1991(01)
- [4]虚构人物的价值[J]. 李洁非. 上海文学, 1991(03)
- [5]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生活足迹的标识与展示初步研究[D]. 岳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6]先秦老学考论[D]. 陈成吒.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 [7]《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研究[D]. 金敏.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8]汉语自然会话中的转述现象研究[D]. 管玮. 浙江大学, 2014(09)
- [9]劳拉·穆尔维影像文化理论研究[D]. 宋捷. 山东大学, 2020(08)
- [10]空名与虚构实体[J]. S.克里普克,刘叶涛. 世界哲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