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试用本)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蒋宏宇[1](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李文田[2](2011)在《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理教科书的变革一直是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对地理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变革主要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5)、深化改革时期(1986-2000)和21世纪以来三个时期。对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变革进行研究与总结,理论上,可以透视地理课程改革中教科书的发展趋势,拓展中学地理教育的研究视野,丰富地理教科书的相关研究成果;实践上,可以为我国地理教科书的变革提供实践参考,为新时期的地理课程改革提供实践借鉴,为地理教师的教科书理解提供方法指导等。总体上,对于推动21世纪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前提和依据如何?地理教科书在内容、组织、难度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如何?地理教科书变革具有哪些方面的结论和启示?本研究既基于时间线索,又基于问题角度,遵循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围绕地理教科书变革这一核心,力求宏观分析与微观勾勒相结合,历史透视与具体研究相结合。研究方法上,既注重对文献资料的充分收集和认真整理,又注重对具体研究方法的精心选择和灵活运用,突出研究方法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本论文主要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主要阐明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界定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陈述研究意义,研究的问题、思路与方法,论文基本框架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章综述国内外教科书及地理教科书的研究现状,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问题入手,寻找研究的思路和突破口。第三章主要以纵向的时间发展为线索,对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制度与大纲变革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概述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编写情况,从纵向上厘清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基本脉络。第四章针对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变革与组织变革进行具体分析,概括其变革的具体特点。第五章针对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课程难度变化进行分析,并选取不同时期中学地理教科书中的典型内容作为案例进行定量比较;以21世纪地理新课程改革下的教科书使用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第六章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维度对影响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因素进行概括和探讨,阐述不同影响因素对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影响和作用。第七章对整个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述,得出相关结论及启示。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改革开放30年的制度与大纲变革为不同时期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变革提供了重要前提和依据。不同时期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内容与组织变革明显:内容上由“注重双基”到“突出人地关系”再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组织上,框架结构由“学科体系为主”到“淡化学科体系”,表达方式由“相对单一”到“灵活多样”。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课程难度经历了“由难到易”的变化过程;新世纪地理课程改革中的教科书变革对师生的教学行为产生了明显影响,师生对于新教科书的满意程度较高。影响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有学科发展、课程改革、课程观念等。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启示:继承与创新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基本特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内在机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价值诉求;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发展趋势。本研究试图创新之处主要有:研究视角上,拓展了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研究视野;研究方法上,注重文献,强调分析,系统概述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突出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结论上,提炼了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主要结论与启示。本研究的不足:一方面,由于研究涉及时间段较长,不少相关材料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收集和利用,以致可能影响相关研究结论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本文形成的若干结论与观点,其科学性和客观性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尚有待提高。
周丽威[3](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研究表明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吕世虎[4](2009)在《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研究空前繁荣。相对于一般课程理论研究而言,我国数学课程理论研究则处于刚起步阶段。数学课程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中国数学教育界在面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时显得无奈,对于数学课程改革的争论也是凭借个人经验有感而发,缺少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指导,常常陷入循环圈中。事实上,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在历次课程改革中都曾经出现过,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和研究这些问题应当是建构中国数学课程理论的重要视角。本研究的论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属于“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领域。该研究对于揭示中国数学教育的特征,建构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解决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法、比较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本文拟研究的问题是“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给予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启示?”对于这个问题,又分解为三个子问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哪些启示?对于这三个子问题回答即是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以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将中国当代数学课程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对每个阶段,从背景、事件及其影响三个方面梳理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当代(1949—2000年)代表性的数学教学大纲、主要的数学教材进行纵向比较,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选择性、课程编排方式等方面,梳理总结出这一时期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由只有一般目标发展成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的目标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目标结构体系。对目标的陈述方式也经历了由抽象、模糊到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过程;中学数学课程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数量呈“正弦曲线”变化态势;中学数学课程的选择性经历了由“一纲一本→多纲多本→一纲一本→多纲多本”的循环式发展;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体编排方式经历了由“分科→混合→分科→混合”的循环性发展。平面几何受苏联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影响,采用论证几何体系,并成为50年中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主流。代数内容在各个时期都采用“数→式→方程→函数”的处理方式,也出现过采用“数→方程→式→函数”的处理方式。在上述基础上,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以教学大纲、教材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我国当代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补正了已有研究中的一些缺漏;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的定量和定性比较研究,揭示了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以史为鉴,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但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史料(特别是教材)的收集不全面,对教材的特点研究不够。一些结论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提炼。
周桂芝[5](2020)在《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研究(1978—2019)》文中指出中外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问题,是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条约内容在人教版教科书中的变与不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科书编纂、课程改革、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变化。本文以1979—2019年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近代中外条约内容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版本人教版历史教科书进行纵向的对比研究,探讨中外条约内容在人教版教科书中编写内容与呈现形式的变化。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变化、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发展、课程改革以及学术界中外条约研究的影响等方面,探究影响人教版教科书中中外条约内容的编写因素。第二部分讨论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中外条约内容编写的结构形式,分别对初、高中人教版教科书编写结构中的章节设置和辅助内容的变化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从整体研究与具体分析出发,结合纵向的比较,分析教科书对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的阐述。第四部分探究人教版教科书中中外条约内容编写的变化与特点,分析教科书编写的不足,提出编写与教学建议。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教科书中的中外条约内容的编写变化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不仅体现了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理念的变化,而且体现了学术研究对中学历史教育的影响。这一内容的变与不变,为进一步探索和思考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及其教学问题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孙留敏[6](2020)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研究 ——以人教版第五套与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为例》文中认为财富观是人们关于财富问题的基本看法和主要观点,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语文教科书中涉及财富观的内容,是社会主流财富观在语文教科书中的渗透,体现着对学生财富观念的教育。与思想政治教科书中以直接、集中的方式进行财富观教育不同,由于语文教科书并不直接承担价值观教育的任务,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教育是间接的和分散的,因此可以更加真实多样地反映出当时社会中的财富观教育思想。本文以改革开放之初使用的人教版第五套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以及21世纪初使用的人教版第十套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研究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内容的变化,探究不同时期财富观教育在语文教科书中的变迁。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相关课文的基本情况,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对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认知观、财富获取观、财富分配观、财富使用观相关课文进行数量和主题分析,比较其异同并探究变化原因。本文主要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内容发生了显着改变。在财富认知观上,两套语文教科书中都有肯定财富价值的内容,但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增加了较多反思财富价值的内容;两套语文教科书中都重视对金钱至上思想的批判;第五套语文教科书引导学生认识到革命信念高于财富,而第十套语文教科书强调道德仁义高于财富的观念。在财富获取观上,两套语文教科书都重视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第五套语文教科书中重视鼓励人们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财富,而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更强调对财富获取的道德性要求,教育学生获取财富要遵循诚信与道义的准则。在财富分配观上,第五套语文教科书赞扬了土地改革后对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同时重视揭露和批判财富分配中的阶级剥削现象;而在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极少数课文体现财富分配观。在财富使用观上,两套语文教科书中都体现了利他的财富使用观,以及重视教育与求知的财富使用观;但是第五套语文教科书中崇尚节俭的财富使用观在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不再出现,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新增了绿色环保的财富使用观。
魏佳[7](2009)在《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学数学课程,始于清朝末年。晚清时期,伴随着中与西的文化激荡,传统与现代的思想交融,应政治经济需要而求教育作出突变之产物的小学数学课程诞生了。小学数学课程从民间传授算术到小学堂算术,再到小学数学,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或文化变革的强力作用,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小学数学教科书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主要载体,从原初的译介走向编着,从简单的移植走向创生,从匆匆的草创走向发展,在“日本化”、“美国化”、“苏化”的基础上,从不断的模仿照搬逐渐走向“自主化”,从不断的自主改革逐渐走向成熟,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小学数学教科书概貌。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科书的集中体现、实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乃至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之核心,其内容的取舍、深浅度是否合适,内容的编排、呈现方式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以至影响未来人才的质量。审视我们今天的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在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同样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教科书先进的编写经验;另一方面从历史角度对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自身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理论提升也是尤为必要的。本研究从历史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方法,对20世纪我国(主流)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百年演变历程作了全景式展示,以此作为小学数学教科书改革路径探幽的落脚点。全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充分挖掘、梳理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辩证地、全面地、客观地纵观这一变革过程,分析影响其变革的内外因素,在积极关照今天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分析这一历史画卷,从中探寻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历史经验和有意义的启示和借鉴。其中既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古为今用”的现实感;既对我们当前理解21世纪基唇逃纬谈母镏行⊙öЫ炭剖槟谌莸母母锞哂邢质狄庖?又对我们明确今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变革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同时,这一系列演变与变革,也展现了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发展的脉络,会给我们把握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的方向以启示,会给我们继承优秀传统、创新和发展小学数学课程教材以帮助。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简略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意义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的重要概念以及时间范围、地域范围作出界定,力图使读者对论文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第二章综述国内、国外关于小学数学教科书史的相关研究,既肯定前人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同时又指出尚存的问题,从问题入手,寻找本论文研究的突破口。第三章以20世纪上半叶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演进为线索,进行历史剖析。依据重要的教育政策和事件,将20世纪上半叶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末新政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02-1911);第二阶段民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12-1926):第三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27-1949)。分别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演变的历史过程以及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具体论述和分析。第四章剖析20世纪下半叶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依据同样的划分标准,将20世纪下半叶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0-1957);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8-1965);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66-1976):第四阶段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77-1985);第五阶段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86-2000)。各个阶段除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以外,民间的社会思潮及当时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也各有特点,它们共同营造了不同阶段的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特点。第五章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变革与外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及教育内部的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学制、课程观、数学观、知识观的嬗变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提炼出在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外部因素;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内部因素;外因与内因从分离走向融合才能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第六章总结归纳20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得出八点启示。(1)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的阶段性特点。(2)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在相对稳定中谋求渐进式发展。(3)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直线式”与“螺旋式”编排的钟摆现象。(4)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从重“演绎”转为重“归纳”。(5)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需在知识、儿童、社会三者之间寻求动态平衡。(6)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几大趋势,即:①从一元走向多元;②从双基走向四基;③架设数学和生活之间的桥梁;④注重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综合;⑤寻求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儿童心里发展顺序的动态平衡;⑥计算器、计算机走进小学数学教科书。(7)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既要面向世界又要立足本国,处理好西学与本十化的关系,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8)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审权应在“统”和“放”中寻求动态平衡。本研究的拟创新之处:第一,以大量原始资料为依据,首次较为系统地梳理了20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对建国前五十年不完全统计的135套小学数学教科书(不包括不完全统计的解放区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0套和汪伪政府的小学数学教科书9套)和建国后16套半全国通用小学数学教科书(不包括不完全统计的340套地方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整理,是本研究的一个新的发现。第二,基于史料的分析,从影响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近百年发展的因素中总结出在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外部因素;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内部因素;外因和内因应从分离走向融合,才能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第三,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近百年的历史发展轨迹提炼出了对当今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和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有意义的启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诠释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的发展路向。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解放前的小学数学教科书史料非常分散、零碎,解放后的地方小学数学教科书史料非常繁杂,致使资料的收集过程非常艰难,因此难免存在疏漏。第二,理论基础薄弱,没有很好地做到史论结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百年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从零散走向系统、从学科导向走向价值导向,其中既有继承、传延的成分,也有新质因子的增长与嬗变。“统新故而视其通”——立足于今,融会古今;“苞中外而计其全”——立足于中,兼采中外。考察、审视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整个历程,科学总结既往的成功经验,认真吸取违背教育规律而曲折起伏的失误教训并辨析其演变的深层原因,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与未来。因为,历史会为我们解读今天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以最深刻的启迪,而面向世界又会使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明晰自己的使命。
马磊[8](2020)在《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修辞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恰当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活动。修辞素养是影响言语交际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修辞教学是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修辞教学面临严重困境,课程标准对修辞教学要求的“局限性”、教科书中修辞教学内容编排的“随机性”、教学实施中修辞教学安排的“偶然性”、学业评价中修辞素养评价的“片面性”,以及语文教师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的匮缺,反映出修辞教学的多重危机。修辞教学的现实困境与修辞教学的重要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从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出发,有必要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得到历史的启示,改进修辞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通过搜集、整理、考证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史料,诸如修辞研究的论着论文、修辞学史的论着论文、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文件、有代表性的语文教科书和辅助性教材、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的相关着述等,梳理修辞教学思想和实践演变的历史事实,兼顾语文教育的历史演进和修辞研究的历史演进,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可将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史划分五个阶段,即:萌发期(1904-192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独立开始萌发;勃兴期(1929-194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和语文课程的稳步发展而勃兴;成熟期(1949-197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和语文课程的命名而趋于成熟;繁荣期(1977-199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兴盛和语文课程的科学化热潮而走向繁荣;重生期(1997-2020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跨学科拓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知识观的变革,开启新生。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绩是一代又一代修辞学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而这条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不少曲折坎坷。在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修辞教学探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别完成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在萌发期,语文课程的独立设置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在勃兴期,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在成熟期,双基教学的讨论明确了修辞教学的基本方法;在繁荣期,能力本位的确立理清了修辞教学的价值追求;在重生期,语境观念的凸显强化了修辞教学的情境性。现代以来,特定的社会环境为开展修辞教学提供了外部条件,修辞学科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语文课程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主要动因。修辞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修辞教学策略的现代化均有了历史性突破,但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仍任重道远。现代以来的修辞教学内容在学科来源、呈现方式、价值追求上有了重要发展,但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构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内容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在学科来源上,吸收了现代修辞研究的成果并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而更新,但并不总是即时和全面地将修辞的学科内容转化为语文的课程内容。第二,在呈现方式上,课程文件和教科书中既有显性的修辞知识内容,也有寓于言语作品积累和言语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教学内容;显性的修辞知识,既有系统化的呈现方式,也有零散的呈现方式。第三,在价值追求上,不仅重视修辞静态知识的传授,更重视修辞知识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的动态运用,在表述上经历了“技能”“能力”“素养”的演进。推进修辞教学内容现代化,就要综合吸收现代各种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汲取历史上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经验,并积极引入修辞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引入关于修辞动态过程研究的成果,积极重建修辞教学内容系统。语言研究越来越注重语言之外因素的制约作用,对于语境的分析不断深化,因此应把修辞的基本原则作为修辞教学的基础内容;结构主义语言学尽管受到了挑战,但仍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因此仍应把不同语言层级的具体修辞手段作为修辞教学的主体内容;语言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学习要关注言语活动承载的文化因素,因此应把修辞的情感态度作为修辞教学的高层内容。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还要划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教学层次,设计三个阶段的修辞学业质量标准,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现代修辞教学策略在情境性、实践性、程序性三方面作了积极追求,但教学策略的探讨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情境性,历来强调修辞要适应语言环境的基本要求,这一思想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和语文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二是实践性,历来重视语文课程的实践品质,将修辞教学置于言语实践的过程中,主要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开展修辞教学。三是程序性,历来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对教学的程序系统作过积极的探索,但教学程序系统没有较为稳定地得以传承和发展。推进修辞教学策略现代化,就要科学认识修辞学习的路径。依据“习得”与“学得”的语言学习理论,结合基础教育阶段母语学习的现实基础,可以对“习得”和“学得”作进一步的划分,形成“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层次。在语文课程中,修辞学习存在着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路径,四个路径的理性程度递进提高。对具体修辞教学方法的探讨,应该在上述修辞学习四个路径的框架下进行,才能使教学方法的探讨走出经验主义的范式,建构教学方法的科学系统。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应该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指引,基于上述对现代修辞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认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语文学业评价的开展诸方面,作出相应变革。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要大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一方面,要改进语文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更新充实修辞学相关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理论素养和修辞实践素养;另一方面,要变革语文教师教育的课程实施方式,通过“答辩式说课”“追问式评课”等途径,提升修辞教学的实践反思能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教学素养。要努力培养面向未来修辞教学需要的、能继续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的语文教师。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专门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后续的研究中,要将修辞学与教育学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争取建立起较成熟的汉语修辞教学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修辞教学现代化。
刘银琼[9](2019)在《人教版与上教版教材函数内容的比较 ——以《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初等函数(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整个高中数学,函数及其思想贯穿着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内容.函数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材的编写要体现数学内容的逻辑体系,注重整体结构.教材作为最重要的学习资料,它的编排方式是否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就尤为重要了.人教A版是目前我国高中数学使用最广泛的教材,而上教版是一套极具发达地区特色的优秀教材,这两套教材各有特定的历史渊源,是中国近二十年高中数学的重要代表性教材,在内容体系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与优势.本论文以横向比较为主,纵向比较为辅.从教材的历史沿革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横向比较上,对比了教材相对应的课程标准、知识的的逻辑结构特征和教材中4个专题的概念体系构建.在以往对教材的横向比较中,多是以对比教材难度、例习题难度为主要的研究,无触及教材的学科性等本质问题,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所以本文主要从教材的概念体系进行深入比较.为了更加全面地对教材进行对比分析,还对比了两套教材的学习训练体系.本文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在两版教材概念体系的对比上,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建立了“函数的概念”和“对数函数的概念”两个教材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两版教材的概念体系构建.通过“函数的概念”、“对数函数的概念”、“幂函数”和“函数的基本性质”这四个专题的对比分析,得出上教版在继承旧教材概念体系系统性强、逻辑性强的基础上,注重概念之间联系的紧密性与呈现的逻辑性,在具体概念构建过程中过渡平稳、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一结论.数学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很多代人呕心沥血地不断付出.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对两种版本教材具体使用情况做全面的实证调查.通过对这两版教材的对比分析,力争所得结论能为今后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赵明辉[10](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领域进行了五次课程改革,每一次课程改革必然伴随着教科书内容的变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政治学科理论、课程改革和课程观的变革等因素共同制约下,在新一轮核心素养导向的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来临之际,回顾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变革历程,梳理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脉络,归纳其成败得失,对其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变革有重要借鉴价值。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确定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为呈现于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纸张之上的与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相关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理论部分,并包括为了证明这些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而选取的作为;论据的事例、插图、资料或解释说明的实证部分,以及为了学习任务和教科书空无内容,同时,确定从教科书内容选择、组织和呈现三个维度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中的知识点、知识主题、教科书构件等的变化,梳理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脉络。通过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定位在“回归基础”上,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培养“人民”。在教科书内容选择上选取学科知识取向作为选择的标准,以“蒙太奇”式剪辑的方式进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在教科书内容选择中遵循思想政治学科的逻辑;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上以学术中心取向组织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并采用垂直组织的形式组织内容,表现出学术性与结构性的统一的特点;受“圣经——结构”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被认为是“教学的资源”,采用“独白”的方式来呈现教科书内容,表现出对知识、学生和生活的“遮蔽”。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突出思想政治学科的价值塑造功能,凸显清晰的学科知识发展脉络;同时,表现出教科书内容不适应学生发展,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弊端。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定位在“落实双基”上,其主要功能是为了传授“知识”。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上选取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取向作为选择的标准,以“插补”式混剪的方式进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在选择内容的过程中不但遵循思想政治学科逻辑,同时探索生活逻辑;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上以学术中心和问题中心两种取向为主,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中,水平组织与垂直组织、垂直组织的各种组织形式在教科内容组织过程中均有使用,表现出突破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顺序性、探索知识、经验与活动的整合性的特点;受“结构——科学”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被认为是“教学的工具”,采用“解释”的方式来呈现与表达教科书内容,表现出对知识、学生和生活之间关系的“理性化”思考。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不断拓宽其内容选择的广度,丰富其内容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其内容的呈现方式;但是,也表现出教科书内容难、繁、偏、旧,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的弊端。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定位在“三维目标”上,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帮助“学习”。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上依然坚持学科知识取向,但同时更为重视“超越”社会生活经验取向,因此,教科书内容选择是“整合”知识、经验和活动的融合方式,教科书内容选择表现出遵循生活逻辑,探索心理逻辑的特点;教科书依据社会问题与学生兴趣和发展进行组织,采用垂直组织的形式,表现出以生活为中心重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受“概念重构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被认为是“交流的工具”,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呈现与表达教科书内容,表现出对知识、学生和生活关系的“祛魅”。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继续拓宽其内容选择的广度,创新其内容的组织形式,规范其内容的呈现方式;然而,依据“生活逻辑”编写的教科书,在内容的组织上违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不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过程。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分析,本研究进一步认为,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其主要功能应该是为了促进“发展”。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上以综合的内容选择取向为指导,教科书内容选择继续整合知识、经验和活动内容,体系清晰的学科逻辑;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上以混合的内容组织取向为指导,重视知识、经验和活动内容的横向和纵向联结,体现学习的心理逻辑与知识的学科逻辑、认识的生活逻辑的统一;在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上,注重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返魅知识与经验、活动的原貌。
二、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试用本)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试用本)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1.1 社会背景 |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1.5 总体评价 |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2.1 社会背景 |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2.5 总体评价 |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1 社会背景 |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2.5 总体评价 |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3.1 社会背景 |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3.5 总体评价 |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2)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
2.1 对"中学"的界定 |
2.2 对"地理教科书"的界定 |
2.3 研究范围界定 |
三、研究的问题、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的问题 |
3.2 研究的思路 |
3.3 研究的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4.1 创新之处 |
4.2 论文不足 |
五、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1.1 国外主要教科书研究机构 |
1.2 国外教科书研究综述 |
1.3 国外地理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2.1 国内教科书研究综述 |
2.2 国内地理教科书研究综述 |
2.3 国内地理教科书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 制度与大纲: 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前提和依据 |
一、制度变化: 地理教科书变革的重要前提 |
1.1 拨乱反正: 改革开放初期的制度变化(1978-1985) |
1.2 素质教育: 深化改革时期的制度变化(1986-2000) |
1.3 全面发展: 21世纪以来的制度变化(2001-2008) |
二、教学大纲: 地理教科书变革的主要依据 |
2.1 双基取向: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1978-1985) |
2.2 知能并重: 深化改革时期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1986-2000) |
2.3 三维目标: 21世纪以来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与地理课程标准(2001-2008) |
三、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编写概览 |
3.1 回归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学地理教科书编写(1977-1985) |
3.2 走向开放: 深化改革时期的中学地理教科书编写(1986-2000) |
3.3 实现多元: 21世纪以来的中学地理教科书编写(2001-2008) |
第四章 内容与组织: 地理教科书变革的核心与形式 |
一、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变革 |
1.1 初中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变革 |
1.2 高中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变革 |
二、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组织变革 |
2.1 初中地理教科书的组织变革 |
2.2 高中地理教科书的组织变革 |
第五章 难度与使用: 地理教科书变革的结果与实施 |
一、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课程难度的变化 |
1.1 课程难度的内涵与模型构建 |
1.2 初中地理教科书的课程难度变化 |
1.3 高中地理教科书的课程难度变化 |
二、地理教科书变革后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2.1 教科书使用的内涵与过程分析 |
2.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2.3 初中地理教科书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2.4 高中地理教科书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第六章 成因与规律: 地理教科书变革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一、影响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外部因素 |
1.1 政治因素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影响 |
1.2 经济因素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影响 |
1.3 文化因素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影响 |
二、影响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内部因素 |
2.1 地理科学发展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影响 |
2.2 地理课程改革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影响 |
2.3 不同课程观念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1.1 制度与大纲变革的主要结论 |
1.2 内容与组织变革的主要结论 |
1.3 难度与使用的主要结论 |
1.4 变革影响因素的主要结论 |
二、研究的主要启示 |
2.1 继承与创新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基本特征 |
2.2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内在机制 |
2.3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价值诉求 |
2.4 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发展趋势 |
三、关于研究结论的讨论 |
3.1 对本研究的评述 |
3.2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3)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
(二)价值取向 |
(三)中学 |
四、研究设计 |
(一)时间范围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分析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
(一)文献检索概览 |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反思 |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
(二)核心概念说明 |
二、价值的内涵 |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
(一)基本原理 |
(二)事实与价值 |
(三)模式理论 |
(四)情感理论 |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
(一)知识的整体性 |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
(五)注重智慧生成 |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结构主义 |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实用主义 |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 数学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 |
(二)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
(三) 中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的需要 |
二、有关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一) 当代 |
(二) 中学 |
(三) 数学课程 |
三、研究问题的表述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一、文献收集的基本思路 |
二、收集到的主要文献及其述评 |
(一) 中国官方的课程文件 |
(二) 中学数学教材 |
(三) 数学课程研究的文献 |
三、文献述评的总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一) 历史研究法 |
(二) 文献法 |
(三) 比较法 |
(四) 文本分析法 |
(五) 访谈法 |
二、研究过程 |
三、论文的结构 |
第四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 |
一、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简要回顾 |
(一) 学习外国数学课程时期(1862—1928) |
(二) 探索本土化数学课程时期(1929—1949) |
二、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 |
(一) 继承和改造原有中学数学课程时期(1949—1951) |
(二) 全面学习苏联数学课程时期(1952—1957) |
三、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 |
(一) 探索和尝试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65) |
(二) 数学课程发展遭遇挫折时期(1966—1976) |
(三) 继续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77—1991) |
四、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 |
(一) 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六·三"、"五·四"制初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
(二) 制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普通高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
第五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从课程目标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课程目标体系发展的特点 |
(二) 课程目标内容发展的特点 |
(三) 结论 |
二、从课程内容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领域变化的特点 |
(二)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单元变化的特点 |
(三) 结论 |
三、从课程选择性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
(二) 从教科书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
(三) 结论 |
四、从课程编排方式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从宏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
(二) 从微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
(三) 结论 |
第六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 |
(二)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 |
二、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
(二) 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
(三) 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 |
三、中学数学课程选择性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 |
(二) 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四、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数学课程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 |
(二) 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研究(1978—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编写的背景 |
一、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变化 |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发展 |
三、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影响 |
四、学术界中外条约研究的影响 |
第二章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外条约编写的结构形式 |
一、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外条约的结构形式 |
(一)章节设置 |
(二)辅助内容 |
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外条约的结构形式 |
(一)章节设置 |
(二)辅助内容 |
第三章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外条约的内容阐述 |
一、中外条约签订背景的阐述 |
(一)“城下之盟”的双边条约签订背景的阐述 |
(二)“不败而败”与《中法新约》签订背景的阐述 |
(三)多国逼签的《辛丑条约》签订背景的阐述 |
(四)非战争状态下被迫签订条约的背景阐述 |
二、重要中外条约内容的阐述 |
(一)《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 |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
(三)《中法新约》 |
(四)《马关条约》 |
(五)《辛丑条约》 |
(六)其他条约 |
三、中外条约影响的阐述 |
(一)整体影响的阐述 |
(二)具体条约影响的阐述 |
四、修约、废约的阐述 |
第四章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编写的评价与教学建议 |
一、编写的特点 |
(一)受编纂体例和课改影响较大 |
(二)主要相关内容基本保持稳定 |
(三)内容设计趋于注重能力培养 |
(四)突显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
二、编写的不足与建议 |
(一)不足之处 |
(二)编写建议 |
三、教学建议 |
(一)加强系统讲授,注重知识拓展 |
(二)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
(三)关注学术研究动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
(四)发挥中外条约内容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研究 ——以人教版第五套与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财富观相关课文基本情况分析 |
第一节 财富观相关课文的确定标准 |
第二节 财富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分布 |
一.财富观相关课文的总体数量 |
二.财富观相关课文的教育阶段分布 |
三.财富观相关课文内容所涉国别与时代 |
第三节 财富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分布 |
一.财富观相关课文主题的数量分布 |
二.财富观相关课文主题的教育阶段分布 |
第二章 财富认知观 |
第一节 财富认知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
一.财富价值相关课文的数量 |
二.财富地位相关课文的数量 |
第二节 财富认知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
一.从肯定财富的价值到辩证看待财富的价值 |
二.财富的地位 |
(一)从革命信念高于财富到道德仁义高于财富 |
(二)集体财富为重思想逐渐淡化 |
(三)理性看待财富地位:21世纪的新倡导 |
(四)批判金钱至上思想:由面向中学生到从小学生抓起 |
第三章 财富获取观 |
第一节 财富获取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
一.财富获取的主体 |
二.财富获取的方式 |
三.财富获取的原则 |
第二节 财富获取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
一.财富创造的途径: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勤劳致富 |
二.财富获取的原则:从拒绝不劳而获到坚守诚信、道义 |
第四章 财富分配观 |
第一节 财富分配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
第二节 财富分配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
一.对平均主义分配观的赞扬逐渐消失 |
二.对财富分配中阶级剥削现象的批判逐渐消失 |
第五章 财富使用观 |
第一节 财富使用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
一.财富积累水平 |
二.财富使用主体 |
三.财富使用方式 |
第二节 财富使用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
一.利他的财富使用观:重视程度增强 |
二.重视教育与求知的财富使用观:一致认同 |
三.崇尚节俭的财富使用观:从重视到不再重视 |
四.绿色环保的财富使用观:21世纪的新倡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教版第五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相关课文及分类表 |
附录2 :人教版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相关课文及分类表 |
后记 |
(7)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
1.3 研究的问题、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的问题 |
1.3.2 研究的思路 |
1.3.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综述 |
2.2 国外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综述 |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历史沿革 |
3.1 清末新政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02—1911) |
3.1.1 背景 |
3.1.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
3.1.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
3.1.4 总体评价 |
3.2 民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12—1926) |
3.2.1 背景 |
3.2.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
3.2.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
3.2.4 总体评价 |
3.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27—1949) |
3.3.1 背景 |
3.3.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
3.3.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
3.3.4 总体评价 |
第4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历史沿革 |
4.1 建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0—1957) |
4.1.1 背景 |
4.1.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
4.1.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
4.1.4 总体评价 |
4.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8—1965) |
4.2.1 背景 |
4.2.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
4.2.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
4.2.4 总体评价 |
4.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66—1976) |
4.3.1 背景 |
4.3.2 各地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
4.3.3 总体评价 |
4.4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77—1985) |
4.4.1 背景 |
4.4.2 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概况 |
4.4.3 小学数学教科书案例分析 |
4.4.4 总体评价 |
4.5 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86—2000) |
4.5.1 背景 |
4.5.2 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概况 |
4.5.3 小学数学教科书案例分析 |
4.5.4 总体评价 |
第5章 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动因分析 |
5.1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外部动因 |
5.1.1 政治变革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
5.1.2 经济变革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
5.1.3 文化变革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
5.2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内部动因 |
5.2.1 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学制的嬗变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
5.2.2 课程观、数学观、知识观的嬗变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
5.3 外因与内因:从分离走向融合 |
第6章 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6.1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的阶段性特点 |
6.2 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在相对稳定中谋求渐进式发展 |
6.3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直线式"与"螺旋式"编排的钟摆现象 |
6.4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从重"演绎"转向重"归纳" |
6.5 小学数学教科书需在学生、知识、社会三者间寻求动态的平衡 |
6.6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几大趋势 |
6.7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既要面向世界又要立足本国 |
6.7.1 实事求是地批判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洋为中用 |
6.7.2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古为今用 |
6.8 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审权应在"统"和"放"中寻求动态平衡 |
结束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追求 |
第一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渊源 |
第一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背景 |
一、古代修辞研究的发展 |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内容 |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体现 |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分化凸显 |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充实丰富 |
四、修辞教学内容的近代转型 |
第三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策略 |
一、将“修辞立其诚”作为教学基本要求 |
二、将修辞教学融入言语实践的过程 |
三、力求“盈科而进”探索程序系统 |
第二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萌发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萌发的背景 |
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 |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语文课程的正式独立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探索 |
一、语文独立设科背景下对“言语形式”的重视 |
二、国文课程中“文法要略”教学内容的登场 |
三、国语课程中“修辞学大意”教学内容的明确提出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初步寻求 |
一、以“贵明通”作为修辞教学的基本要求 |
二、重视“于练及言语与文章之际”开展修辞教学 |
三、对特设教学时间和单独编写教材的追求 |
第三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勃兴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勃兴的背景 |
一、现代修辞学科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
二、教育战线的坚守与国文国语课程的稳步建设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基本成型 |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自立门户 |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建构 |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良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全面探究 |
一、确立“适应题旨情境”的修辞教学要求 |
二、强调修辞要“随选文”依次教授 |
三、追求修辞教学“有系统的概念” |
第四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熟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成熟的背景 |
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 |
二、教育事业的新纪元和语文教育的新开拓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继续充实 |
一、“语文”课程中白话修辞教学地位的提升 |
二、汉语文学分科试验与汉语修辞教学系统的建设 |
三、“工具说”的确立与修辞“双基”教学的探讨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持续推进 |
一、“文道统一”教学观的确立和“语境”思想的提出 |
二、从强调“相机教学”到重视“基本训练” |
三、基于语文课程内容整体的修辞教学程序系统建设 |
第五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繁荣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繁荣的背景 |
一、修辞学研究的全面兴盛 |
二、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与语文课程的科学化追求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回归与丰富 |
一、修辞知识的回归与“精要好懂有用”知识观的提出 |
二、能力本位的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设 |
三、能力训练的强化与篇章修辞教学的突显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改进与提升 |
一、“得体”原则的确立和“语体中心论”的提出 |
二、对修辞“训练”的重视与“习得”观念的引入 |
三、从知识教学程序系统到能力训练程序系统的建设 |
第六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重生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重生的背景 |
一、跨学科背景下修辞学研究的演进 |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突出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与调整 |
一、“语感”的讨论与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 |
二、课程内容的泛化与修辞教学的失落 |
三、语言本位的重新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重构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转向与变革 |
一、修辞教学对“语言运用情境”的关注 |
二、从“感悟”到“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
三、修辞教学系统的解构与重构 |
第七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 |
一、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特征 |
二、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动因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 |
一、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构想 |
三、修辞学业质量标准建设初探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探讨 |
一、“引导习得”的策略 |
二、指导“情境学得”的策略 |
三、指导“系统学得”的策略 |
第四节 语文教师修辞素养与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
一、语文教师修辞素养的培育 |
二、语文教师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
结语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史大事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9)人教版与上教版教材函数内容的比较 ——以《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初等函数(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教材 |
1.2.2 教材结构体系及学科逻辑 |
1.2.3 数学学习训练体系和课程难度模型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我国中学数学课程历史沿革 |
2.2 教材研究现状及综述 |
2.2.1 关于函数内容体系的中外教材对比研究 |
2.2.2 关于函数内容的不同版本教材对比研究 |
2.3 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总结 |
3 两典型版本教材演变的历史沿革 |
3.1 人教A版新旧教材函数章节内容的历史沿革 |
3.1.1 新旧教材函数章节内容沿革的整体分析 |
3.1.2 新旧教材函数章节知识体系的沿革 |
3.2 上教版新旧教材函数章节内容的改良 |
3.2.1 上海两期课改下函数章节内容的调整 |
3.2.2 两期课改函数章节内容编排的特点 |
3.3 分析与总结 |
4 两版教材对应课程标准的比较 |
4.1 上教版与人教A版相应课标的分析 |
4.1.1 两版课标的基本信息 |
4.1.2 两版课标课程理念的比较 |
4.2 两版教材对应课标与2017 版课标“函数”内容的对比 |
4.2.1 三版课标“函数”部分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 |
4.2.2 三版课标“函数思想”渗透阶段的比较研究 |
4.2.3 小结 |
5 函数章节内容逻辑结构的特征分析 |
5.1 两版教材函数章节内容模块的编排分析 |
5.2 两版教材函数章节知识点的编排分析 |
6 两版教材概念建构的比较 |
6.1 数学概念的习得及课本素材支持 |
6.2 两版教材函数概念建构的对比分析 |
6.2.1 “概念的同化”特征的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
6.2.2 “概念的形成”特征的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
6.2.3 两版教材函数概念建构对比分析 |
6.2.4 “函数概念”的教学内容及其教材评价模型 |
6.3 两版教材“对数函数”概念建构的对比分析 |
6.3.1 “基于对应的抽象”特征的对数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
6.3.2 “基于内涵的抽象”特征的对数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
6.3.3 两版教材对数函数概念对比分析 |
6.3.4 “对数函数概念”的教学内容及其教材评价模型 |
6.4 两版教材幂函数概念建构的对比分析 |
6.4.1 两版教材幂函数课标对比分析 |
6.4.2 “概念的形成”特征的幂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
6.4.3 “概念的同化”特征的幂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
6.5 两版教材函数的基本性质学习的对比分析 |
6.5.1 两版教材函数的基本性质课标对比分析 |
6.5.2 两版教材函数的基本性质对比分析 |
7 上教版与人教A版函数学习训练体系分析 |
7.1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改进任务 |
7.1.1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的整体设计 |
7.1.2 关于改进函数学习训练体系的任务 |
7.2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的习题案例评述 |
7.2.1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的内容 |
7.2.2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的方式 |
7.2.3 关于现代信技在函数学习训练中的应用 |
7.3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体系分析小结与建议 |
7.4 量化分析两版教材函数章节内容的难度 |
7.4.1 高中数学教材难度定量模型 |
7.4.2 两版教材函数章节内容深度、广度比较 |
7.4.3 两版教材习题综合难度的比较分析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两种版本教材的共同特点 |
8.1.2 两种版本教材的编写特色 |
8.1.3 两版教材四个专题的比较结论 |
8.1.4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反思 |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改革开放四十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三、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
(二)知识社会学基础 |
(三)学习心理学基础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教科书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教科书及社会科教科书文献综述 |
(二)国内教科书及中学思想政治教科书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 |
一、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概况 |
(一)拨乱反正: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时代背景 |
(二)重视双基: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课程改革背景 |
(三)回归基础: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定位 |
二、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
(一)学科知识: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 |
(二)“蒙太奇”式剪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方式 |
(三)遵循学科逻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特点 |
三、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组织 |
(一)学术中心: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基本取向 |
(二)垂直组织: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形式 |
(三)学术性与结构性统一: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特点 |
四、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呈现 |
(一)教学的资源:“圣经——结构”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 |
(二)独白: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式 |
(三)遮蔽: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呈现的特点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 |
一、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概况 |
(一)深化改革: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时代背景 |
(二)素质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课程改革背景 |
(三)落实双基: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定位 |
二、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
(一)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 |
(二)“插补”式混剪: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方式 |
(三)遵循学科逻辑、探索生活逻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特点 |
三、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组织 |
(一)学术中心与社会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基本取向 |
(二)茧式多元: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形式 |
(三)突破顺序性,探索整合性: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特点 |
四、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呈现 |
(一)教学的工具:“结构——科学”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 |
(二)解释: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式 |
(三)理性化: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特点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 |
一、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概况 |
(一)改革发展加速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时代背景 |
(二)全面素质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课程改革背景 |
(三)三维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定位 |
二、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
(一)学科知识与“超越”社会生活经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 |
(二)“整合”式融合: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方式 |
(三)遵循生活逻辑,探索心理逻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特点 |
三、二十一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组织 |
(一)社会问题与学生兴趣和发展: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基本取向 |
(二)垂直组织: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形式 |
(三)以生活为中心重构知识体系: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特点 |
四、二十一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呈现 |
(一)交流的工具:“概念重构主义”教材观的影响 |
(二)对话: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式 |
(三)祛魅: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特点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影响因素 |
一、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外在因素 |
(一)经济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
(二)政治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
(三)文化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
二、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内在因素 |
(一)思想理论研究的发展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
(二)课程改革与课程观变革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
第六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趋势 |
一、融合: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价值取向 |
(一)斗争:当代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价值取向的博弈 |
(二)融合: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价值取向的追求 |
二、发展: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追求 |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质量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质量 |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质量 |
结论 |
(一)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核心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三)拓展研究的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试用本)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2]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研究[D]. 李文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3]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4]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D]. 吕世虎.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5]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研究(1978—2019)[D]. 周桂芝.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研究 ——以人教版第五套与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为例[D]. 孙留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7]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D]. 魏佳. 西南大学, 2009(10)
- [8]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D]. 马磊. 扬州大学, 2020(01)
- [9]人教版与上教版教材函数内容的比较 ——以《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初等函数(Ⅰ)》为例[D]. 刘银琼. 广州大学, 2019(01)
- [10]改革开放四十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研究[D]. 赵明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