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离结晶作用的瑞利方程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张丰[1](2019)在《基于氮化铝压电薄膜的谐振式粘度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粘度是最重要的流体性质之一,用于表征流体抵抗位置变化的能力。粘度传感器在生物医学、石油化工以及汽车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汽车工业中,润滑油被用作发动机润滑剂,必须将油的粘度保持在特定范围内以提供所需的功能。粘度测量通常使用复杂的大型仪器进行,需要不断校准和长时间等待。因此,开发小型化、低成本并能够实时进行粘度监测的传感器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微机械(MEMS)加工的谐振式传感器由于具有高灵敏度,小尺寸、低成本和能够实时读出数据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开发和制造新型小型化传感器。特别是氮化铝(AlN)薄膜材料,由于其独特的CMOS兼容特性,近几年基于MEMS加工的氮化铝谐振式传感器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课题针对粘度传感器小型化、低成本化的问题,使用MEMS加工技术开发基于氮化铝压电薄膜的谐振式粘度传感器。致力于解决高质量的氮化铝压电薄膜材料的制备和器件的MEMS加工工艺问题。在粘度测量时由于谐振型传感器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影响带来频率漂移,因此,在谐振型粘度传感器中实现温度解耦,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另一方面,随着生物医学领域对传感器小型化的要求,也将目光转向于MEMS加工的谐振式传感器。许多生物传感可以转化为对粘度量的传感,比如在人类凝血时间测量方面。生物医学领域通常要求对温度的精确控制,因此,在单个器件中集成温度传感和粘度传感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讨论了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特性,分别推导了瑞利波模态和兰姆波模态波动方程。从理论上论证了在一个谐振式传感器中同时激发瑞利波和兰姆波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兰姆波模态和液体的相互作用,建立了AlN谐振式粘度传感器的液体粘度传感机制。根据瑞利波和兰姆波理论设计了AlN谐振式粘度传感器芯片,推导了谐振式粘度传感器芯片的机电等效模型,并从模型分析粘度和温度对传感器的作用机制。利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了传感器的各模态的振动模式,通过理论模型和仿真优化设计了具有两个模态的传感器芯片,设计了一套双模态的温度自解耦实现方案。(2)优化设计了一套基于脉冲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AlN薄膜的工艺,研究了衬底材料、衬底温度、溅射功率、气体流量比、工艺真空度、溅射功率等工艺参数对AlN压电薄膜质量的影响。制备了高质量的AlN压电薄膜,进行了材料表征,压电系数达到-7.4 pC/N,同时实现了半高宽FWHM小于2°。开发了一套基于微纳加工的AlN谐振器芯片制备工艺。主要包括芯片版图的设计、AlN压电薄膜制备和刻蚀、叉指换能器IDT制备、器件背面深硅刻蚀等工艺。成功制备了性能优良的AlN谐振式传感器芯片。(3)开发了温度自解耦的氮化铝谐振式粘度传感器,用于温度解耦的粘度密度乘积(η·ρ)0.5传感。谐振器的兰姆波模态对粘度密度乘积和环境温度都敏感,而瑞利波模态仅对环境温度敏感并且不受液体特性的影响。这两种谐振模态的独特性质是由于声能的不同空间分布造成的。利用上述特征,提出了拍频策略以将温度影响与粘度密度乘积测量分离,从而在单个声波谐振器芯片中实现与温度无关的粘度密度积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2080℃的宽温度范围内,实现了与温度无关的牛顿流体粘度密度积测量。传感器灵敏度可以达到-0.36 MHz/kg·m-2·s-0.5。这项工作非常适用于环境温度波动较大的液体特性测量场合,例如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汽车和航空应用。(4)将氮化铝谐振器用于人体血液凝固的动力学分析。设计了适用于血液凝固时间检测的传感器系统,凝血过程增加的血浆粘度引起的谐振器的电学参数变化可用于监测凝血过程。通过特别的传感器设计,实现了在凝血时间测量的同时进行温度监控。传感器的粘度灵敏度为-0.1MHz/mPa·s,线性度随温度的增高下降,20℃时为0.9837。粘度测量分辨力随溶液粘度的增高下降,1 mPa·s时为0.0568mPa·s。传感器两个模态在各液体浓度下的最大抖动幅值都小于20 kHz。传感器温度监测灵敏度为-16 KHz/℃。设计的传感器系统所需的血浆样品体积仅为1.2μL。通过拟合时频曲线提供凝血时间和血浆温度。这项工作在单个谐振器中实现了在凝血时间测量的同时进行温度波动的监测,非常适用于对温度有严格要求的生物反应相关的传感应用。
周连庆[2](2016)在《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文中研究说明与地震波衰减直接相关联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描述了地球介质的非弹性和非均匀性,是了解地下裂隙的数量、孔隙密度与分布以及孔隙中存在的流体含量的重要参数。测定衰减的横向变化不仅能为了解地下热结构、粘性和流变特性提供额外约束,更重要的是对于解释三维速度结构有重要意义,是理解地震波速度和地球介质密度横向不均匀分布的重要参数。本论文基于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形数据,采用层析成像的方法进行了不同尺度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首先基于地方震数据在3个典型水库库区进行了小区域三维精细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通过衰减结构的分布评估了地下流体的渗透和扩散状态。其中在紫坪埔水库库区,本论文通过汶川Ms8.0地震前后的三维衰减结构推断了紫坪埔水库库水渗透和扩散在Ms8.0地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然后利用Lg波在新疆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得到了新疆地区高分辨率的Lg波衰减结构图像。最后分别基于中短周期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面波,开展了中国大陆大尺度的衰减结构层析成像,通过改进振幅提取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其中,利用背景噪声面波进行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系首次基于完整的理论体系将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应用于衰减结构成像中,并系统形成了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完整数据处理和计算程序,进而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大陆地区得到了研究区高分辨率的背景噪声面波衰减图像。地方震层析成像是研究小区域典型构造区介质结构的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断层带、俯冲带、火山区和水库库区。尤其在水库库区,地方震成像技术是研究地下流体分布和状态的重要方法,是推断地震活动与地壳结构的精细关系以及地震发生机理的重要依据。水库库区地壳介质中孔隙流体的渗透和扩散是水库诱发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机理和进一步判定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将速度(VP)、波速比(VP/Vs)和衰减(Q值)结构成像相结合是分辨由于结构不连续或流体渗透导致的地下结构变化的最重要方法。本论文利用地方震成像技术在龙滩、三峡、紫坪铺三座大型水库库区开展了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三个库区高分辨率的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图像均揭示了水库库区周围介质的复杂性以及流体渗透对介质结构存在的影响,其中流体在库区下方断裂带中的渗透和扩散可能是地震发生的重要起点。龙滩和三峡库区的介质结构显示,库区下方浅层存在明显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分布特征,表明浅层介质发生了明显的流体渗透现象。龙滩水库库首区和主要河流下方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的异常深度达到了4-7km左右,表明龙滩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4-7km。三峡水库库区的仙女山断裂周围流体的渗透可能达到6km左右,其他主要河流下方的库水渗透可能只有2km左右。紫坪铺水库库区的三维Vp,Vp/Vs,Qp和Qs图像表明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10km以上,可能与水库周围存在深大断裂有关。我们推断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有可能是汶川Ms8.0地震发生的触发因素,进一步的证据需要结合水库蓄水前的三维介质结构进行更深入研究。汶川地震后,紫坪埔水库下方的高衰减区进一步扩大,表明该地震使得震源区周围的介质发生了明显破裂,流体沿断层和裂隙进一步渗透和扩散,导致高衰减区的范围比震前更大,深度更深。Lg波是区域范围内地震波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在地震图上表现最为突出的震相,因此Lg波Q值成像是了解区域构造特征并寻找介质异常区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基于Lg波,对新疆及邻近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Lg波衰减图像显示,QLg的分布形态与研究区地质构造紧密相关。帕米尔高原东北缘、青藏高原西北缘、南天山西段、北天山及其北缘的准噶尔盆地内部区域属于低Q0区,塔里木盆地西部、塔里木盆地东部、包括吐鲁番-哈密盆地的东天山、南天山东段以及北天山都属于高Q0区。根据研究区QLg值分布图像与地形的明显相关性,我们认为Lg波具有明显的通道波特征。并由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QLg分布图像的分区性推断这两个大型刚性盆地内部可能存在隐伏断裂。由于面波的优势周期比体波大,因此面波主要对较大尺度的构造特征有较好的采样。在地震图中超过一定的震中距范围,面波的能量往往很大,且在地球表面衰减较慢,对台站覆盖较差的区域也可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因此,面波层析成像是了解大尺度构造特征的重要数据,在少震区和台站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也同样适用。本论文基于中国大陆国家地震台网和区域台网的188个宽频带台站的10s和20s周期的地震瑞利面波,在相匹配滤波的基础上,提取了瑞利面波振幅比,并基于双台谱比的方法反演了中国大陆10s和20s面波的衰减结构图像。我们开发了自动测定地震振幅谱的方法,并与手动测定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实现了使用双台法基于大量地震数据反演得到了中国大陆高分辨率的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在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模型的分辨率达到了3°左右,在西部和中国大陆边缘地区,模型的分辨率在5°左右。本论文的成像结果与已有的中国大陆衰减结构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与地质构造特征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近年来,噪声面波成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摆脱了地震面波成像对地震定位和震源机制的影响,并不受地震发生无规律的限制。噪声面波成像已广泛应用于速度结构反演。由于背景噪声源的强度和分布随时间、位置和方向变化的复杂性,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振幅进而进行衰减结构的研究要远远落后于速度结构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基于数值模拟数据开展了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面波振幅并反演介质衰减系数的测试,表明可以从temporal flattening后的数据中正确提取瑞利波衰减。此后详细阐述了从背景噪声中提取瑞利波振幅的整个过程,并介绍了一种改进的temporal flattening方法。通过与实际地震面波中提取的衰减系数对比,我们认为从背景噪声中提取振幅计算一维衰减结构的方法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开展了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层析成像的研究。基于各向异性的噪声源分布和不均匀衰减结构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产生了100个台站长时间的背景噪声记录。采用180kmm和60km两种尺度的网格节点间距对研究区进行网格化,在两种尺度下进行了二维衰减结构层析成像。反演得到的衰减模型与设定的初始模型基本一致。检测板测试的结果也显示,本论文中提出的噪声面波振幅的提取方法和参数设置可以成功的反演二维衰减结构模型。最后,我们使用国家台网和区域台网146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真实的背景噪声数据,开展了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首先利用窄带滤波和异步temporal flattening等方法对背景噪声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噪声互相关,得到了10s和20s周期的1万多条台站对间的瑞利波经验格林函数,利用相匹配滤波技术和双台成像方法反演了10s和20s周期的瑞利波衰减图像。其中新疆西南部、青藏高原西部、东部地区和研究区其他的边缘地区的图像分辨率在2.5°-5°之间,其他地区衰减图像的分辨率达到了2.5°左右。衰减图像与地质构造特征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与中国大陆已有的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图像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利用真实的地震背景噪声记录,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瑞利波振幅,并进行二维瑞利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是可行的,为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提供了另一条途径,摆脱了对地震发生的依赖且可以提高衰减图像的分辨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赵耀[3](2018)在《相变材料及梯级系统传热储热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工业余热具有不连续性和波动性的特点,无法直接产生稳定的能量输出,这对用户侧的直接用热或者发电并网均会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能源供应与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匹配也会导致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储热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其中相变储热技术因其储热密度较高、结构紧凑、运行温度恒定、操控简便、安全性高等特点而被认为是各方面性能比较均衡的储热技术,前景广阔。虽然相变储热技术的推广应用已陆续开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比如传热强化、材料腐蚀、安全封装、系统优化等。本文基于相变储热的应用背景和研究现状,以基于相场法的固液相变理论研究、金属泡沫内固液相变的数值研究、梯级相变储热系统的实验研究和铝硅合金储热性能的实验研究四个方面为切入点,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的方法对高效相变储热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本文基于相场法建立了可考虑过冷(或过热)效应的固液相变数学模型,分别通过一维导热固液相变问题和二维方腔内考虑自然对流的熔化问题对数学模型在宏观尺度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此外,探讨了动力学系数与过冷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相场法的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宏观尺度下的固液相变问题,无论是否考虑自然对流;动力学系数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表面张力所引起的过冷(或过热)效应会逐渐显现。本文基于相场法模型和多孔介质的流动与传热理论,进一步建立了表征体元尺度下开孔金属泡沫内固液相变的数学模型。通过与实验和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瑞利数、金属泡沫形貌参数对相变材料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影响,得到了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相场、流场和温度场的演变规律。此外,探讨了动力学系数与过冷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瑞利数、金属泡沫形貌参数对相变材料的熔化与凝固过程均有影响,且影响规律有所区别;金属骨架的导热在传热中起主导作用;动力学参数减小时,过冷(或过热)效应是逐渐减弱的。本文对三级梯级相变储热系统的储热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储热单元内部的温度变化,开展了单个储热单元的热力学分析,探讨了储热单元级数、进口温度、流体流量等因素对梯级相变储热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储热单元内的传热不佳和间距过大的相变温度分布造成了三级储热单元内相变不同步的问题;虽然存在相变不同步问题,但储热效率、?存储效率和火积储存效率仍随储热单元级数的增加而增大;较高的进气温度和较大的流体流量均会提高热量、热量?和火积的传递与存储速率,但只有较高的进气温度可显着提升储热效率、?存储效率和火积存储效率。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对铝硅合金的储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循环稳定性和腐蚀性。观测了铝硅合金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微观组织形貌变化,测试了循环次数对相变温度、相变潜热、热扩散系数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循环次数下的导热系数;探究了铝硅合金与Al2O3、AlN、SiC、Si3N4、BN、ZrO2等常见陶瓷材料的高温腐蚀情况,揭示了铝硅合金在熔融状态下与陶瓷材料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经过多次循环后,四种铝硅合金的微观组织形貌均发生了变化;四种铝硅合金的相变温度变化较小,AlSi12和AlSi20的相变潜热变化较小;不同类型铝硅合金的导热能力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AlSi12的导热系数基本不变;Al2O3陶瓷和AlN陶瓷在熔融的铝硅合金中具备较好的耐腐蚀性;SiC陶瓷与熔融铝硅合金的腐蚀情况与Si的含量有关系;Si3N4陶瓷、BN陶瓷和ZrO2陶瓷与铝硅合金均会发生腐蚀反应,但其反应产物中含有耐腐蚀的AlN或Al2O3,仍需进一步研究。
史小亚[4](2019)在《胆汁酸羟基氧化活性研究与熊去氧胆酸合成》文中认为胆汁酸是天然存在的甾体类有机化合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其中熊去氧胆酸是熊胆汁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杀菌、抗炎和溶解胆结石的作用,是临床上治疗肝胆疾病的常用药物。最初熊去氧胆酸是在熊胆汁中提取得到,由于活熊资源有限且有违动物保护法,在临床大量应用之后开始由胆酸为原料合成。由于以鹅去氧胆酸为原料合成熊去氧胆酸的工艺比以胆酸为原料的工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且随着鹅去氧胆酸提取工艺的成熟与大规模投产,鹅去氧胆酸逐渐代替胆酸成为合成熊去氧胆酸的主要原料。但目前由鹅去氧胆酸合成熊去氧胆酸的工艺在产业化应用方面还存在不足,为了寻找更适合产业化应用的生产工艺,本论文开展了鹅去氧胆酸合成熊去氧胆酸的工艺研究。为了确定最优的合成熊去氧胆酸的条件,为以不同胆汁酸为原料合成熊去氧胆酸提供有机合成依据,本论文还研究了不同胆汁酸甾体骨架上羟基的氧化活性顺序。最后确定了以鹅去氧胆酸为原料,选取操作简便、产率高、立体选择性好、产物分离简便的有机合成工艺,完成熊去氧胆酸的合成。具体开展的工作和取得成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胆汁酸分子中甾体骨架上的羟基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的反应活性,得到羟基的氧化活性顺序为:猪去氧胆酸羟基氧化活性顺序为C3>C6;鹅去氧胆酸羟基氧化活性顺序为C7>C3;胆酸羟基氧化活性顺序为C7>C3>C12;别胆酸羟基氧化活性顺序为C7>C3>C12。2.研究了以鹅去氧胆酸为原料,通过酯化保护羧基、乙酰化保护3α-OH、7α-OH构型翻转和碱水解4步高效的合成熊去氧胆酸的工艺条件。在酯化步骤中,研究了催化剂、投料比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优条件为: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投料比为1:0.1 g/g,反应时间为2 h,产率为98%。在乙酰化保护3α-OH的步骤中,研究了羟基保护基、投料比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优条件为:乙酸酐为羟基保护基,投料比为1:1.5 g/g,反应时间为7 h,产率为92%。在7α-OH构型翻转的步骤中,研究了投料比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优条件为:投料比为1:0.8 g/g,反应时间为24 h,产率为85%。在碱水解得到熊去氧胆酸的步骤中,研究了固液比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优条件为:固液比为1:20 g/mL,反应时间为1.5 h,产率为80%,纯度为92%。3.应用IR、1HNMR、XRD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表征。
庞华锋[5](2013)在《氧化钨和氧化锌功能薄膜材料及其器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氧化钨和氧化锌作为重要的功能材料在变色器件、微型传感器、声表面波器件和微流体器件等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在结晶生长优化条件下,采用纳米技术和先进的镀膜技术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功能薄膜,这对提高器件性能及其应用意义重大。本论文采用水热法在包覆剂调控生长中得到结构新颖的氧化钨纳米晶,利用磁控溅射技术沉积出高质量的氧化锌薄膜,结合微加工工艺实现了氧化锌多层膜声表面波器件的性能优化,并将该类声波器件用于传感器和微流体液滴控制研究。(1)用有机酸铵—酒石酸铵为包覆剂,水热结晶生长出微板状、海胆状和微球状形貌的氧化钨纳米晶。利用初始溶液pH值变化观察其对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关系,当反应溶液pH值从1.08减小到0.6时,球状形貌变化为微板状结构,晶相由六方相部分转变为正交相WO3。除了钠离子和铵根离子吸附作用外,在酒石酸铵浓度增大时酒石酸根离子的氢键作用能够增强包覆效应。光学性质分析表明当氧化钨晶粒尺寸变小时,其带隙能相应增大,其中残留钠离子的局部晶格插入和氧缺陷致使出现蓝发光增强效应。(2)利用苯甲酸铵水热调控生长出具有不同分级结构的氧化钨(及其结晶水合物)纳米晶,包括微球状、微花状和连星介孔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含时生长分析了连星状分级结构氧化钨纳米晶的自组装过程,提出形成球状、花状和连星状微结构的新自组装机制。进一步将连星状氧化钨纳米晶作为敏感膜,用乐甫模声表面波器件实现了相对湿度的稳定探测,传感器共振频率随着相对湿度从30增加到90%而向低频区发生偏移,频移与相对湿度呈线性关系。(3)设计特殊的具有一系列不同基底倾角的基底夹持装置实现一步高效地溅射制备微晶柱倾斜变化的氧化锌薄膜。扫描电镜测试显示氧化锌薄膜的微晶柱倾斜角度从0o变化到34o。X射线衍射谱分析显示氧化锌薄膜的应变强度随基底倾角减弱。光学表征表明随着基底倾角从0o变化到60o,薄膜带隙从3.19eV减小到3.07eV,拟合结果显示带隙与薄膜应变两者符合线性关系。(4)采用先进镀膜技术实现了氧化锌/超纳米晶金刚石(UNCD)多层膜的沉积工艺的简化,得到c轴取向和低应力的高质量氧化锌薄膜。用以上多层膜光刻加工出相应的声表面波器件,其瑞利波的透射频谱信号优于其他用常规溅射技术加工的类似器件的透射信号。瑞利波和Sezawa波相速度均呈现出薄膜厚度效应。当UNCD薄厚在1.14-1.79μm时,器件的频率温度系数均小于-30ppm/°C。对于7.68μm厚ZnO和1.06μm厚UNCD膜层结构的器件,瑞利波耦合系数可达5.2%。2.72μm厚ZnO和1.1μm厚UNCD多层膜声表面波器件具有很低的频率温度系数23.4ppm/°C,这非常接近理论值22ppm/°C。(5)通过在36°Y切LiTaO3基底上沉积光电导性能优良的氧化锌薄膜,实现了新型乐甫模声表面波器件灵敏监测弱强度紫外光。紫外光敏感测试显示,器件能够探测到波长254nm紫外光的最低强度为350μW/cm2,响应最大幅值改变量为-6.4dB,频移达到150kHz;在365nm和570μW/cm2紫外光照射下,透射信号的最大幅值的改变量下降到-2.5dB,没有出现显着频率偏移。因为声电作用中的声速改变和声波传播衰减相互调制,观察到在响应下降沿和上升沿出现频率跳变效应。(6)研究了膜厚为5.96/1.15μm的ZnO/UNCD声表面波器件在不同加载功率激发的声表面波驱动液滴的共混、输运和喷射特征,分析总结该器件的各种流体现象随液滴体积和输入功率变化的临界行为。进一步比较具有不同膜层厚度的ZnO/UNCD声表面波器件在微流体液滴控制中的流体效率,与不含UNCD夹层的氧化锌声表面波器件相比,含UNCD夹层的器件可有效提高液滴的输运效率和喷射效率。通过精确观察分析喷射动力学过程,液滴最大喷射角在1.5-8μL范围内随液滴体积增大而减小,当体积大于8μL时,最大喷射角会在69°附近振荡。(7)水平剪切声表面波驱动液滴实现了液滴的共混和雾化。液滴内的共混流线模式灵敏地依赖于液滴的位置、声波耦合的角度、液滴尺寸和叉指换能器的孔径。当叉指换能器的孔径变大时,液滴雾化的强度增加,其中雾化现象主要发生液滴的两侧,与声波传播方向垂直,雾化持续时间随液滴尺寸增大而变长;在输入功率不变时,液滴雾化时间随微液滴体积减小而缩短。
贺显明[6](2019)在《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微型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汽车电子、移动通信、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无线传感网络的飞速发展,然而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供电问题对全球能源体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高效获取与转换环境能量的微能源技术已成为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持久可靠供电的使能技术,如何进一步实现环境动能的高效获取与转换、提高环境适应性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重点。论文针对实用化过程中微型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存在输出性能和工作频带难以满足应用需求等问题,基于多模阵列拓频法和碰撞限幅非线性拓频法,提出了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微型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新结构;系统地建立并解析求解了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机电耦合与频带拓展相关理论模型;分析了基于AlN薄膜的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设计并优化了器件的结构参数;开展了AlN薄膜、三维微结构兼容加工工艺研究,制定了器件的加工工艺流程;成功研制出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微型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样机。研制的样机在0.5g加速度激励下的最优化负载电压、最优化输出功率与工作频带宽度分别可达6.73 V、10.06μW和5.8 Hz,有效地提升了输出性能与拓展了工作频带宽度。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1)系统地分析了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理论模型、压电材料、结构设计、加工工艺和频带拓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2)基于多模阵列拓频法和碰撞限幅非线性拓频法,提出了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微型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新结构,建立并解析求解了非等截面压电悬臂梁单元的单自由度双向耦合集总参数模型、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的双向耦合分布参数模型、基于Hamilton原理和铁木辛柯梁理论的双向耦合分布参数模型,并采用ANSYS有限元仿真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3)建立了非等截面压电悬臂梁单元的碰撞限幅频带拓展非线性双向耦合集总参数机电模型,求解与分析了构建的非线性机电模型;并理论分析了碰撞限幅激励下的限幅结构单元的电学输出。(4)研究了不同形状非等截面压电悬臂梁的压电层轴向应力分布,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的主要技术指标与总体优化思路,基于建立的理论模型完成了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结构参数与限幅高度的优化设计。(5)分析了AlN压电薄膜的晶体结构、结晶取向机理与影响因素、制备方法,完成了梯形压电悬臂梁阵列单元的加工工艺流程的制定与版图设计,成功研制出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样机。(6)研究了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测试方法,搭建了振动性能测试平台,对器件的相关参数和电学输出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施佩[7](2019)在《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及南宋官窑青瓷釉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瓷是中国瓷器的发端,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瓷器的出现,即以青瓷为代表。在中国古青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南北方瓷窑有越窑、耀州窑、汝窑、官窑和龙泉窑等。五代耀州窑青瓷,白胎光亮透影,黑胎青丽温润,堪称历代耀州窑青瓷之精品。北宋汝窑青瓷,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宋代五大名窑“汝窑为魁”。南宋官窑青瓷,粉青为上,胎黑者多,有蟹爪纹,紫口铁足等特点,具有南方青瓷温润肥厚的特殊美感。各地青瓷虽均以矿物原料本身含有的铁元素为主要着色剂,但色调与质感千差万别,地域特色明显。探索其成瓷工艺与技术和呈色机理与艺术外观的科学本质,不仅是文物科学价值挖掘、特征鉴别的需要,而且对于当今传统陶瓷行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鉴于此,本课题拟通过对五代耀州窑青瓷的研究,并与北宋汝窑、南宋官窑青瓷釉的化学组成中核心元素和特征元素、微纳结构、工艺与技术条件进行类比分析,阐明不同时期、不同窑口青瓷共性的关键科学问题与色彩异化、地域特色形成的本质原因。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五代耀州窑青瓷釉的呈色由铁元素产生的化学色和分相结构呈色共同作用,使其呈现美丽动人的天青色。而且,密布的分相结构对自然光的散射作用产生乳浊效果,增添了瓷釉温润、柔和之美。白胎中低含量的Fe2O3和铁钛固溶体,大大减少了对入射光的吸收,而且较少的晶界和气孔也减弱了对入射光的散射,故白胎青瓷具有较好的透光性。然而,白胎中Fe2O3的含量亦高于1.0 wt%,这使其透光性仅存在于强光照射之下,并非显而易见。(2)在北宋汝窑青瓷釉中,大量的气泡和钙长石晶体赋予汝瓷特殊的光泽度和乳浊度。其次,非晶区密集的分相液滴具有近程有序性,因其尺寸太小(31-46 nm),形成的结构色微弱,但可以通过散射形成蛋白石效果,增添了汝瓷独有的美感。同时,磷元素促进了分相液滴的普遍形成,并加剧了铁元素的偏聚,从而加深了化学色,使汝瓷釉呈现偏青蓝的特色。此外,汝瓷釉中含有Si-OH键,这是由于窑址处的土壤偏中性至碱性,在长时间的埋藏过程中,土壤中的水分及其本身对釉面的腐蚀致使Si-OH键的生成。(3)南宋官窑青瓷釉的表面存在大量的气泡聚集体,分布在石英晶体的周围。这是由于制釉原料熔化过程中,石英颗粒附近的过饱和熔体析出气体,而不断产生新的气泡,随之扩散到已存在的气泡中,产生了该结构。而且,南宋官窑青瓷釉具有较高的SiO2/Al2O3摩尔比(8.760-11.451 mol%),故其中发生了液-液分相现象。由于分相液滴的密度高且尺寸仅有21-30nm,形成的结构色微弱,所以釉色主要由铁离子产生的化学色决定。此外,分相液滴、气泡、钙长石析晶等的存在可以提高釉面的玉质感,进一步修饰官窑青瓷釉的呈色。(4)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和南宋官窑青瓷釉的对比分析表明,五代耀州窑青瓷釉含有最高的K2O和CaO含量,有利于青蓝发色和釉层中气泡的长大与排出,故釉色青中带蓝且釉面透明度和光泽度高。北宋汝窑青瓷釉含有最高的Fe2O3和P2O5含量。P2O5促进汝瓷釉的分相,导致铁元素的偏聚,加深汝瓷釉的青蓝色调。同时,釉层中密集的气泡、析晶和分相结构不仅提高了釉面的乳浊度,并形成了蛋白石效果。南宋官窑青瓷釉的基础釉组成与汝窑青瓷釉相近,显微结构也相似。但由于其SiO2含量高,促使釉料在非均相成核阶段气泡聚集体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乳浊度,并有利于釉面玉质感的形成。此外,烧成温度、埋藏土壤pH值以及制釉原料中铁元素存在状态的差异,也会影响青瓷釉的外观,同时也是地域特色形成的原因。(5)以Ca3(PO4)2代替釉灰作为分相促进剂,研究其对Fe2O3着色釉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将Ca3(PO4)2加入到Fe2O3着色釉中,引入了高活性的Ca2+和P5+。因Ca2+的离子势较大(Z/r=1.89),其吸引O2-的能力强于Si4+,故釉熔体分离成富钙相和富硅相。高温下两相的黏度差异导致了石英和玻璃相的不均匀分布,进而影响了铁元素的分布,釉面形成了圆形花纹。由于P5+对Fe-O键具有强烈地反极化作用,从而提高了 Fe2+与Fe3+-O-Fe2+的含量,加深了釉面的绿蓝色调。此外,P5+促进了瓷釉中蠕虫状分相结构的生成,分相结构不仅通过Bragg散射形成了非晶结构色,而且影响了铁元素的分布与化学状态,从而影响了化学色,结构色与化学色的耦合作用进一步加深了釉面的蓝色调。
陈理恒[8](2016)在《基于酸处理的木质纤维酶水解及纳米纤维素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质纤维是一种储量大、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资源,有望替代化石资源作为能量及材料来源。本论文基于酸处理木质纤维,研究其具有前景的两大应用,即糖化产乙醇和部分降解后分离纳米纤维素。首先探讨了不同金属氯化物水溶液预处理蔗渣。金属氯化物在水中能稳定而持续地释放氢离子,有效催化半纤维素的降解,提高纤维素对酶的可及性。针对预处理所得蔗渣的酶水解进行动力学研究,提出了抑制因子IF。随着IF的降低,生物质酶水解的初始速率和效率相应提高。特别是氯化铁预处理所得蔗渣的酶水解IF值低至1.35,其水解效率CED高达96.7%。同时,通过对比氯化铁预处理禾本类和木材类生物质原料,考察了该预处理方法的适应性及经济性,并提出了基于原料中葡聚糖计算的半纤维素脱除效率RHG进行评估不同生物质的酶水解性能。经过氯化铁预处理后的生物质的RHG排序为:稻草(83.3%)>蔗渣(50.4%)>桉木纤维(29.6%),它们相应的CED分别为95.1%、91.7%和81.5%。相比于稀的无机酸预处理(如盐酸),氯化铁预处理更为经济高效。同等价格的药品消耗量,FeCl3预处理稻草产乙醇转化率为81.9%。而盐酸预处理稻草后转化乙醇转化率只有58.6%。而且,氯化铁可回收利用,对环境的危害小。针对桉木纤维强的阻抗性的特点,采用预处理的结合水解因子CHF研究了桉木的氯化铁预处理过程木聚糖的降解动力学模型。得出了桉木木聚糖残留与CHF的关系XR=0.8exp(-CHF)+0.2 exp(-0.37CHF)。且根据CHF分别预测了桉木经过氯化铁预处理后的固体得率、葡聚糖残留量以及纤维素酶水解效率。另外,在桉木的氯化铁预处理和酶水解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Tween 80都能提高酶水解效率。但在酶水解过程中加入Tween 80显得比在预处理过程中加入更高效且更具经济性。在木质纤维的纳米尺度利用方向,首先研究了纤维素纳米晶体(CNC)常规的制备方法,即硫酸法的反应条件对CNC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硫酸浓度是控制CNC和CSR得率的主要因素,CNC的得率最大值75%出现在酸浓度为58%时,且该点为突变点。CNC的长度、形态及结晶度可通过改变浓硫酸水解反应的条件进行控制。低浓度条件下(如58%),由于无定型区纤维降解的不充分,所得的纳米纤维素更像CNF,结晶度几乎不随CNC得率变化。而高浓度下(如64%),极易得到外表光滑的CNC,所得CNC的结晶度随得率的降低而线性增加。通过UV-Vis分光光度计法对硫酸法所得的棒状CNC胶体进行检测,建立起CNC的尺寸与胶体吸光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对CNC长度和半径同步简捷测量。所建立的RGS模型方程为,其中。运用模型方程运算,得到棒状CNC长度为144.4 nm,半径为6.3 nm,该值与TEM技术所得的CNC尺度极其相近。通过对比浓硫酸、Fe Cl3和季铵盐预处理桉木漂白浆BEP,发现尺寸的降低和表面电荷的引入有利于纤维后续机械剥离成纤维素纳米纤丝(CNF)。氯化铁预处理能极大地降低了BEP的聚合度和尺寸,季铵盐能引入电荷,而硫酸同时具备这两方面。它们都能使BEP悬浮物极易通过高压微射流均质机的孔径为87 um的高压槽而产生CNF。氯化铁预处理后所得的CNF具有较佳的热稳定性但分散性差,是一种具有剪切变稀且有屈服应力的塑性流体。而硫酸法和季铵盐法所得CNF的热稳定性较差。另外,季铵盐化的CNF所带的正电荷能有效中和阴离子的CNF,从而提高了成膜的滤水性能。综合分析硫酸法制备CNC,硫酸、FeCl3和季铵盐法制备CNF,提出一种新的高效同步制备羧基化的CNC和CNF的方法。高浓度(50 wt%以上)的草酸和马来酸水溶液在100-120°C处理漂白浆45 min,可成功剥离出羧基化的CNC,同时只需较弱的机械均质作用即可得到较短尺寸的羧基化的CNF。高浓度有机酸所得的CNC热降解温度Tonset高达322°C,远高于漂白浆原料(274°C),且其结晶度高达82%。制备CNC和CNF的药品草酸和马来酸极易进行重结晶回收,70 wt%的草酸和80 wt%的马来酸水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可结晶析出95%的草酸和80%的马来酸。
汪卫华[9](2013)在《非晶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文中研究指明非晶态物质是复杂的多体相互作用体系,其基本特征是原子和电子结构复杂,微观结构长程无序,体系在能量上处在亚稳态,具有复杂的多重弛豫行为,其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特征及结构随时间演化。不稳定,随机性,不可逆是非晶物质的基本要素,自组织,复杂性,时间在非晶物质中起重要作用。复杂的非晶态物质有很多基本而独特的性质。非晶态物质的复杂性没有能阻挡住人们对它的兴趣和研究。现在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从相对简单的有序物质体系关注到复杂相互作用的无序非晶体系。近几十年来,非晶的研究在无序中发现有序,在纷繁和复杂中寻求简单和美,引领了新的研究方向,导致很多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工艺、新模型和理论,以及新物质观的产生。非晶态合金(又称金属玻璃)是50多年前偶然发现的一类新型非晶材料。非晶合金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金属物理的研究内容,带动了非晶态物理和材料的蓬勃发展,把非晶物理研究推向凝聚态物理的前沿。今天,非晶物理已成为凝聚态物理的一个重要和有挑战性的分支。非晶态材料不仅成为性能独特、在日常生活和高新技术领域都广泛使用的新材料,同时也成为研究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中一些重要科学问题的模型体系。本文试图用科普的语言,以非晶合金为典型非晶物质综述非晶物理和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精彩故事、介绍非晶科学中的主要概念、研究方法、重要科学问题和难题、非晶材料的形成机理、结构特征、非晶的本质、非晶中的重要转变–玻璃转变、非晶中的重要理论模型、物理和力学性能及非晶材料的各种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和最新的重要进展。还介绍了非晶领域今后的研究动态及趋势,以及这门学科面临的重要问题、发展前景和方向。
秦岭[10](2018)在《大型空心变截面定向晶涡轮叶片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及凝固缺陷形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镍基高温合金因其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抗疲劳性能、抗高温腐蚀性和高温合金组织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燃气轮机和航空航天发动机的热端部件,如大型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和高压涡轮叶片等。目前,这类高温合金涡轮叶片通常采用定向凝固的方法进行加工制备,因雀斑、杂晶、缩松等凝固缺陷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镍基高温合金在大型燃气轮机叶片制备中的应用前景。而这些凝固缺陷在涡轮叶片中的形成机制与定向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流场以及溶质场的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高度相关。但现阶段就大型燃气轮机空心涡轮叶片凝固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场之间的耦合交互作用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尚未提出准确的凝固缺陷判据和有效的工艺方案去预测并控制大型涡轮叶片中凝固缺陷的形成。为此,本文以第三代高温合金CMSX-4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其在定向凝固过程中大型空心涡轮叶片的温度场、流场、溶质场以及电磁场等耦合物理场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并提出了考虑动压力项的雀斑形成判据来预测大型燃气轮机空心涡轮叶片中雀斑形成的具体位置。此外,还针对传统工艺中的顽固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工艺来控制其凝固过程,以期为实现加工制造少或无缺陷的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提供重要的材料科学基础和工程理论的支撑。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揭示了空心涡轮叶片定向凝固全过程中固液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涡轮叶片倒立凝固时,固液界面由叶身进入榫头位置时,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由40K/cm突降至11K/cm。此外,固液界面前沿不同位置的温度梯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叶片榫头位置的几个尖端处,温度梯度对比其他区域明显降低。上述模拟结果与实验对比发现,温度梯度在凝固全程中的突降是形成雀斑、杂晶及缩松等凝固缺陷的主因。建立了预测大型空心涡轮叶片中雀斑缺陷的形成判据。从Darcy定律出发推导出了包含动压力项的雀斑形成判据。其判距临界值会随着合金种类的不同随之发生相应变化:结合实验研究发现在CMSX-4合金中判据临界值为0.85。此外,基于雀斑形成判据预测发现空心涡轮叶片在榫头表面和内部陶芯附近区域的判据数值分别为2.8和1.2,表明这两个位置比其他区域更容易形成雀斑缺陷。提出了用行波磁场来减少甚至消除大型燃气轮机空心涡轮叶片中雀斑缺陷的新工艺,并给出了减少(或消除)雀斑的外加电磁场参数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向下方向的行波磁场强度的增加,固液界面前沿的流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减小甚至消除涡轮叶片中雀斑缺陷的磁场强度临界范围是0150mT。反之,向上方向的行波磁场仅能加剧固液界面前沿的流动从而导致雀斑缺陷的增加。抽拉速率和热区温度的提升对叶片中的溶质分布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定向凝固抽拉速率和热区温度均可以减轻涡轮叶片外部的偏析程度,但是此时涡轮叶片内部陶芯中间区域的偏析程度会加剧。铸件几何形状对固液界面前沿的流动模式以及雀斑分布规律有显着影响。模拟结果发现当凝固刚进行到平台位置时,固液界面前沿的轴向流动强度突增且温度梯度大幅降低,这两个因素同时持续作用会导致雀斑缺陷的形成。在凝固至末期,固液界面前沿的流动模式会由轴向流动向径向流动切换,雀斑缺陷也随之消失。设计了两种非均匀厚度的模壳,并通过控制模壳厚度比值来实现对凝固过程中温度场的控制。研究表明当厚度比为2时,榫头位置的温度梯度由7K/cm显着上升至17K/cm。此外,当厚度比为0.5时,空心涡轮叶片的固液界面形状可以保持平直,并针对局部模壳过厚不易取出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复合模壳工艺来控制凝固缺陷。另外还设计了一种可多次脱离式隔热板,其活动部分可在铸件几何截面发生突变时自行脱离,使叶片榫头处的固液界面前沿轴向温度梯度获得显着提升,为控制定向凝固过程中局部位置形成的雀斑、杂晶等缺陷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二、分离结晶作用的瑞利方程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离结晶作用的瑞利方程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氮化铝压电薄膜的谐振式粘度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传统粘度传感器研究现状 |
1.2.1 毛细管粘度计 |
1.2.2 落球式粘度计 |
1.2.3 旋转粘度计 |
1.2.4 振动粘度计 |
1.3 MEMS粘度计 |
1.3.1 石英晶体谐振式粘度计 |
1.3.2 MEMS悬臂梁粘度计 |
1.3.3 体声波粘度计 |
1.3.4 兰姆波粘度计 |
1.4 凝血时间测量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声波传播理论和相关研究模型 |
2.1 粘度概念 |
2.2 固体中的声波 |
2.2.1 声波的波动方程 |
2.2.2 瑞利波 |
2.2.3 兰姆波 |
2.3 压电现象 |
2.4 等效电路模型 |
2.5 小结 |
3 谐振型粘度传感器的芯片设计 |
3.1 传感器芯片的传感原理与芯片结构 |
3.2 传感器的温度特性 |
3.2.1 温度对谐振式传感器的影响 |
3.2.2 温度补偿方法 |
3.2.3 粘度传感器的双模态温度补偿 |
3.3 压电材料的选择 |
3.4 氮化铝谐振器设计 |
3.4.1 传感器结构 |
3.4.2 又指换能器 |
3.4.3 反射栅 |
3.4.4 IDT指条宽度与指间尺寸 |
3.4.5 叉指换能器的参数 |
3.4.6 反射栅参数的确定 |
3.4.7 IDT与反射栅间距的确定 |
3.4.8 电极材料的选择 |
3.4.9 基底材料的选择 |
3.5 传感器芯片的有限元仿真 |
3.6 谐振式粘度传感器的电学模型 |
3.7 小结 |
4 传感器芯片的MEMS加工 |
4.1 AlN压电材料 |
4.2 AlN压电薄膜的制备 |
4.3 磁控溅射工艺参数的影响 |
4.3.1 基底材料的影响 |
4.3.2 溅射工艺真空度的影响 |
4.3.3 N_2/Ar气体流量比的影响 |
4.3.4 衬底温度的影响 |
4.3.5 溅射功率的影响 |
4.3.6 预溅射时间对AlN生长的影响 |
4.4 工艺参数及AlN压电薄膜性能测试 |
4.5 传感器芯片的MEMS加工 |
4.5.1 工艺流程设计 |
4.5.2 器件的版图设计 |
4.5.3 器件制作的流程 |
4.5.4 准备SOI硅片基片 |
4.5.5 生长AlN种子层 |
4.5.6 Mo基底电极的生长 |
4.5.7 生长AlN压电薄膜层 |
4.5.8 谐振器叉指换能器的制备 |
4.5.9 SiO_2 抗氧化层的制备和AlN刻蚀 |
4.5.10 SiO_2 刻蚀露出IDT电极 |
4.5.11 溅射连接线和图形化 |
4.5.12 焊线盘的图形化 |
4.5.13 背面硅支撑层的刻蚀 |
4.6 器件的芯片级测试 |
4.7 小结 |
5 温度自解耦粘度传感器测试与分析 |
5.1 温度自解耦粘度传感器的设计 |
5.2 传感器与液体相互作用 |
5.3 测试平台搭建及传感器测试 |
5.4 氮化铝谐振式粘度传感器常温下测试 |
5.4.1 氮化铝谐振式粘度传感器常温下测试 |
5.4.2 氮化铝谐振式粘度传感器误差分析 |
5.5 氮化铝谐振式粘度传感器温度自解耦 |
5.5.1 温度在液体粘度测量中的影响 |
5.5.2 温度解耦方案及测试 |
5.6 小结 |
6 氮化铝谐振式传感器对凝血时间测试与分析 |
6.1 凝血时间测试传感器的设计 |
6.1.1 凝血时间测试传感器小型化的意义 |
6.1.2 温度监控的重要性 |
6.1.3 传感器结构 |
6.2 传感器测试 |
6.3 传感器误差分析 |
6.4 实时血液凝固监测 |
6.4.1 光学检测技术测量血液凝固过程 |
6.4.2 氮化铝谐振式传感器测量凝血过程 |
6.4.3 氮化铝谐振式传感器测量凝血过程中的温度监控 |
6.5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论文的不足与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1.1 介质速度与波速比结构的研究意义 |
1.1.2 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
1.1.3 速度与衰减结构综合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动态 |
1.2.1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2.2 Lg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2.3 地震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2.4 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基于地方震体波的速度与衰减成像研究 |
1.3.2 基于Lg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
1.3.3 基于地震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
1.3.4 基于背景噪声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
1.4 章节安排 |
第一部分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二章 龙滩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
2.1 水库库区三维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
2.2 构造背景 |
2.3 方法与原理 |
2.3.1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
2.3.2 三维Q_P和Q_S层析成像 |
2.3.3 分辨率分析 |
2.4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研究 |
2.4.1 数据 |
2.4.2 一维速度模型的建立 |
2.4.3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
2.4.4 棋盘测试 |
2.4.5 分辨率分析 |
2.4.6 三维V_P和V_P/V_S分布结果 |
2.4.7 研究区地震重新定位 |
2.5 三维Q_P和Q_P/Q_S层析成像研究 |
2.5.1 数据处理与t~*估计 |
2.5.2 检测板测试 |
2.5.3 分辨率分析 |
2.5.4 三维Q_P与Q_S分布结果 |
2.5.5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三峡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
3.1 研究意义 |
3.2 构造背景 |
3.3 数据处理 |
3.4 三维V_P,V_P/V_S,Q_P和Q_S层析成像 |
3.4.1 一维V_P结构反演 |
3.4.2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
3.4.3 t~*估计 |
3.4.4 Q_P和Q_S层析成像 |
3.4.5 分辨率分析 |
3.5 结果 |
3.5.1 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结果 |
3.5.2 Q_P和Q_S层析成像结果 |
3.6 讨论 |
3.7 结论 |
第四章 紫坪铺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
4.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4.1.1 汶川M_s8.0地震震源区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现状及动态 |
4.1.2 紫坪铺水库与汶川M_s8.0地震的关系研究现状及动态 |
4.2 构造背景 |
4.3 数据 |
4.4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
4.4.1 一维速度模型的反演 |
4.4.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
4.4.3 棋盘测试 |
4.4.4 分辨率分析 |
4.4.5 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结果 |
4.5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
4.5.1 t~*测定 |
4.5.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
4.5.3 分辨率分析 |
4.5.4 三维Q_P和Q_S成像结果 |
4.6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
4.7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
4.8 讨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二部分 区域Lg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五章 新疆地区Lg波衰减成像 |
5.1 引言 |
5.2 区域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
5.3 方法与原理 |
5.4 Q_(Lg)层析成像 |
5.4.1 数据处理 |
5.4.2 Q_(Lg)平均值反演 |
5.4.3 棋盘测试与分辨率测试 |
5.4.4 研究结果 |
5.5 讨论 |
5.6 结论 |
第三部分 大尺度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六章 中国大陆地震面波衰减成像 |
6.1 引言 |
6.2 方法原理 |
6.3 数据处理 |
6.4 结果 |
6.5 讨论 |
6.6 结论 |
第四部分 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七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
7.1 引言 |
7.2 方法 |
7.3 从理论数据中提取一维面波振幅 |
7.4 从真实数据中提一维面波振幅 |
7.5 基于模拟数据的二维衰减结构成像 |
7.5.1 参数设置 |
7.5.2 模型反演 |
7.5.3 检测板测试 |
7.6 讨论和结论 |
第八章 中国大陆背景噪声强度时空分布图像 |
8.1 引言 |
8.2 数据处理 |
8.3 结果 |
8.4 讨论与结论 |
第九章 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
9.1 引言 |
9.2 方法与数据处理 |
9.3 结果 |
9.4 讨论与结论 |
第十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计划 |
10.1 结论 |
10.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相变材料及梯级系统传热储热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储热技术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能源的形势与重要性 |
1.1.2 储热技术的必要性 |
1.1.3 相变储热技术的优势 |
1.2 相变储热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2 传热强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相变储热技术中亟待研究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相场法的固液相变理论研究 |
2.1 固液相变问题的数学描述 |
2.2 相场法概述 |
2.2.1 朗道唯象理论 |
2.2.2 金兹堡-朗道理论 |
2.2.3 固液相变问题中相场模型的推导 |
2.2.4 相场法的局限 |
2.3 纯导热固液相变问题 |
2.3.1 物理模型 |
2.3.2 数学模型 |
2.3.3 数值方法 |
2.3.4 结果讨论 |
2.4 二维方腔考虑自然对流的熔化问题 |
2.4.1 物理模型 |
2.4.2 数学模型 |
2.4.3 数值方法 |
2.4.4 结果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属泡沫内固液相变的数值研究 |
3.1 多孔介质的流动与传热理论概述 |
3.1.1 多孔介质的相关参数 |
3.1.2 多孔介质的流动规律 |
3.1.3 多孔介质的传热规律 |
3.1.4 金属泡沫的流动与传热特性 |
3.2 物理模型 |
3.3 数学模型 |
3.3.1 控制方程 |
3.3.2 边界条件 |
3.3.3 初始条件 |
3.3.4 参数的确定 |
3.4 数值方法与模型验证 |
3.5 结果讨论 |
3.5.1 瑞利数对固液相变过程的影响 |
3.5.2 孔隙率对固液相变过程的影响 |
3.5.3 孔密度对固液相变过程的影响 |
3.5.4 固液相变过程的演变规律 |
3.5.5 动力学参数对凝固过程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梯级相变储热系统的实验研究 |
4.1 梯级相变储热实验系统 |
4.1.1 实验系统的构成 |
4.1.2 相变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4.1.3 实验过程 |
4.2 热力学分析方法 |
4.2.1 能量分析方法 |
4.2.2 ?分析方法 |
4.2.3 火积分析方法 |
4.3 结果讨论 |
4.3.1 相变储热单元内的温度变化 |
4.3.2 相变储热单元的热力学分析 |
4.3.3 储热单元级数对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4 进口温度对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5 流体流量对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铝硅合金储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铝硅合金 |
5.1.2 工程陶瓷 |
5.2 实验方法 |
5.2.1 循环稳定性测试 |
5.2.2 腐蚀性测试 |
5.3 测试方法 |
5.3.1 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 |
5.3.2 热扩散系数与导热系数 |
5.3.3 微观组织结构与成分 |
5.4 结果讨论 |
5.4.1 循环稳定性测试 |
5.4.2 腐蚀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1.1 基于相场法的固液相变理论研究 |
6.1.2 金属泡沫内固液相变的数值研究 |
6.1.3 梯级相变储热系统的实验研究 |
6.1.4 铝硅合金储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胆汁酸羟基氧化活性研究与熊去氧胆酸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胆汁酸概述 |
1.1.1 胆汁酸结构 |
1.1.2 胆汁酸用途 |
1.1.3 胆汁酸提取方法 |
1.1.4 检测方法 |
1.2 熊去氧胆酸概述 |
1.2.1 熊去氧胆酸结构与性质 |
1.2.2 熊去氧胆酸用途 |
1.2.3 熊去氧胆酸制备方法 |
1.3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胆汁酸羟基氧化活性研究 |
2.3.1 猪去氧胆酸羟基氧化活性研究 |
2.3.2 鹅去氧胆酸羟基氧化活性研究 |
2.3.3 胆酸羟基氧化活性研究 |
2.3.4 别胆酸羟基氧化活性研究 |
2.4 熊去氧胆酸合成 |
2.4.1 以鹅去氧胆酸为原料合成熊去氧胆酸的合成路线图 |
2.4.2 鹅去氧胆酸甲酯(54)制备方法 |
2.4.3 3α-乙酰基-7α-羟基-5β-胆烷酸甲酯(55)制备方法 |
2.4.4 3α-乙酰基-7β-对硝基苯甲酰基-5β-胆烷酸甲酯(56)制备方法 |
2.4.5 熊去氧胆酸制备方法 |
2.4.6 合成产物结构与性能的检测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胆汁酸羟基氧化活性实验结果 |
3.1.1 猪去氧胆酸羟基氧化活性实验结果 |
3.1.2 鹅去氧胆酸羟基氧化活性实验结果 |
3.1.3 胆酸羟基氧化活性实验结果 |
3.1.4 别胆酸羟基氧化活性实验结果 |
3.2 熊去氧胆酸合成的实验结果 |
3.2.1 鹅去氧胆酸甲酯合成与检测结果 |
3.2.2 3α-乙酰基-7α-羟基-5β-胆烷酸甲酯合成与检测结果 |
3.2.3 3α-乙酰基-7β-对硝基苯甲酰基-5β胆烷酸甲酯合成与检测结果 |
3.2.4 熊去氧胆酸合成与检测结果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5)氧化钨和氧化锌功能薄膜材料及其器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新颖纳米结构功能材料的高性能微型传感器应用 |
1.1.2 声表面波驱动的新型高效微流体器件的开发应用 |
1.2 氧化钨纳米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
1.2.1 氧化钨的基本性质 |
1.2.2 氧化钨纳米晶制备及其应用 |
1.3 氧化锌功能薄膜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氧化锌的基本性质 |
1.3.2 氧化锌薄膜制备实验研究 |
1.4 氧化锌基声表面波器件研究与应用 |
1.4.1 氧化锌声表面波器件的特征 |
1.4.2 氧化锌声表面波器件应用研究 |
1.5 声表面波驱动的微流体应用研究进展 |
1.6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湿化学方法合成与表征氧化钨纳米晶 |
2.1 分级结构氧化物纳米晶的水热合成 |
2.1.1 分级结构氧化物纳米晶 |
2.1.2 水热生长机制 |
2.2 有机酸铵盐水热调控生长氧化钨纳米晶及其光学性质 |
2.2.1 引言 |
2.2.2 实验与表征 |
2.2.3 氧化钨纳米晶的微观结构和形貌 |
2.2.4 不同形貌氧化钨纳米晶的形成机制 |
2.2.5 氧化钨纳米晶体的光学性质 |
2.3 苯甲酸铵辅助水热制备氧化钨纳米晶及其生长机制 |
2.3.1 引言 |
2.3.2 分级结构氧化钨纳米晶合成试验 |
2.3.3 不同包覆剂浓度对氧化钨纳米晶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
2.3.4 不同浓度的包覆剂对氧化钨纳米晶表面化合态影响 |
2.3.5 分级氧化钨纳米晶微结构的形成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锌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
3.1 磁控溅射技术 |
3.1.1 磁控溅射技术的特点 |
3.1.2 磁控溅射结晶机制和结构形貌变化模型 |
3.2 氧化锌薄膜制备中的基底倾角效应及其对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 |
3.2.1 引言 |
3.2.2 反应型直流磁控溅射制备氧化锌薄膜 |
3.2.3 基底倾角对薄膜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
3.2.4 基底倾角对氧化锌薄膜的光学性质的影响 |
3.3 氧化锌/超纳米晶金刚石多层膜的制备研究 |
3.3.1 高利用效率靶溅射技术 |
3.3.2 氧化锌/金刚石多层膜的制备研究 |
3.3.3 高利用效率靶溅射沉积氧化锌/超纳米晶金刚石多层膜 |
3.3.4 氧化锌/超纳米晶金刚石多层膜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锌多层膜声表面波器件的性能优化 |
4.1 声表面波器件的基本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4.1.1 声表面波器件的基本性能 |
4.1.2 影响器件性能提高的因素 |
4.2 基于微流体应用的 ZnO/UNCD 声表面波器件的性能优化 |
4.2.1 引言 |
4.2.2 ZnO/UNCD 声表面波器件的加工与表征 |
4.2.3 ZnO/UNCD 声表面波器件的声波性质 |
4.2.4 ZnO/UNCD 声表面波器件的热稳定性和声波加热效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氧化锌基声表面波器件的紫外光和相对湿度探测 |
5.1 声表面波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
5.2 ZnO/LiTaO_3乐甫模声表面波器件的紫外光探测应用 |
5.2.1 引语 |
5.2.2 ZnO/LiTaO_3乐甫模声表面波紫外传感器的加工与表征 |
5.2.3 氧化锌薄膜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
5.2.4 氧化锌光电导薄膜的发光性质分析 |
5.2.5 乐甫模声表面波器件的紫外光敏感分析 |
5.3 基于氧化钨纳米晶的乐甫模声表面波器件的相对湿度探测 |
5.3.1 引言 |
5.3.2 器件加工与气敏测试 |
5.3.3 相对湿度探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类型声表面波器件在微流体中的应用 |
6.1 ZnO/UNCD 声表面波器件微流体应用 |
6.1.1 引言 |
6.1.2 ZnO/UNCD 声表面波器件表征及其微流体实验 |
6.1.3 ZnO/UNCD 薄膜结构与结晶分析 |
6.1.4 基于 ZnO/UNCD 声表面波器件产生的瑞利波流体驱动分析 |
6.2 UNCD 夹层在氧化锌基声表面波器件微流体效率增强效应 |
6.2.1 引语 |
6.2.2 ZnO/UNCD 声表面波器件的表征与微流体测试 |
6.2.3 ZnO/UNCD 声表面波器件的薄膜表征 |
6.2.4 ZnO/UNCD 薄膜声表面波器件的微流体效率比较与分析 |
6.3 水平剪切声表面波驱动下的液滴共混和雾化研究 |
6.3.1 引语 |
6.3.2 水平剪切声表面波器件表征和流体实验 |
6.3.3 水平剪切声表面波驱动下液滴的共混和雾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微型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微型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研究现状 |
1.2.1 器件的理论模型方面 |
1.2.2 提升器件的机电转换效率方面 |
1.2.3 提升环境动能的获取效率方面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结构与机电耦合理论模型 |
2.1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 非等截面压电悬臂梁单元的机电耦合理论模型 |
2.2.1 单自由度双向耦合集总参数模型 |
2.2.2 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的双向耦合分布参数模型 |
2.2.3 基于Hamilton原理和铁木辛柯梁理论的双向耦合分布参数模型 |
2.3 机电耦合理论模型分析与验证 |
2.3.1 模态分析 |
2.3.2 谐响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频带拓展理论模型 |
3.1 非等截面压电悬臂梁单元碰撞限幅频带拓展非线性机电模型 |
3.1.1 碰撞限幅频带拓展非线性机电耦合模型建立 |
3.1.2 碰撞限幅频带拓展非线性机电耦合模型求解 |
3.1.3 碰撞限幅频带拓展非线性机电耦合模型分析 |
3.2 碰撞限幅激励下限幅结构单元的电学输出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优化设计 |
4.1 几种典型非等截面压电悬臂梁的压电层轴向应力分布 |
4.2 常用压电薄膜材料的性能对比分析 |
4.3 基于AlN薄膜的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影响因素 |
4.3.1 硅基悬臂梁与各功能层的尺寸对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影响 |
4.3.2 质量块的尺寸对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影响 |
4.3.3 压电材料参数对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影响 |
4.3.4 机械阻尼比对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影响 |
4.3.5 负载电阻对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影响 |
4.3.6 阵列单梁数对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影响 |
4.4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优化设计 |
4.4.1 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的主要技术指标 |
4.4.2 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的总体优化思路 |
4.4.3 梯形压电悬臂梁阵列单元结构参数优化 |
4.4.4 梯形压电悬臂梁阵列单元限幅高度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加工工艺 |
5.1 AlN压电薄膜的晶体结构与结晶取向机理 |
5.2 AlN压电薄膜的制备与结晶取向影响因素 |
5.2.1 AlN压电薄膜制备 |
5.2.2 AlN压电薄膜结晶取向影响因素 |
5.3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加工工艺 |
5.3.1 梯形压电悬臂梁阵列单元的工艺流程 |
5.3.2 梯形压电悬臂梁阵列单元的掩膜版设计 |
5.3.3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样机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测试与分析 |
6.1 测试内容与测试方法 |
6.2 振动性能测试实验平台 |
6.3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相关参数测试与分析 |
6.3.1 结构尺寸参数测试与分析 |
6.3.2 AlN薄膜的结晶取向表征 |
6.3.3 机械阻尼比测试与分析 |
6.4 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与矩形压电悬臂梁单元输出性能对比 |
6.5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输出性能测试与分析 |
6.5.1 梯形压电悬臂梁阵列单元输出性能测试与分析 |
6.5.2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输出性能测试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工作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及获奖情况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及南宋官窑青瓷釉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青瓷的发展历程 |
1.3 南北方青瓷的组成特点 |
1.3.1 胎的组成特点 |
1.3.2 釉的组成特点 |
1.4 南北方青瓷的显微结构特点 |
1.4.1 胎的显微结构特点 |
1.4.2 釉的显微结构特点 |
1.5 南北方青瓷的工艺特点 |
1.6 青瓷釉的呈色 |
1.6.1 化学色 |
1.6.2 结构色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2 实验 |
2.1 主要实验设备 |
2.2 样品测试与表征 |
2.2.1 化学组成分析 |
2.2.2 光学性能分析 |
2.2.3 物相分析 |
2.2.4 分子结构分析 |
2.2.5 显微结构分析 |
2.2.6 价态分析 |
2.2.7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流程 |
3 五代耀州窑青瓷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样品介绍 |
3.2.2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五代耀州窑青瓷釉的组成特点及釉色 |
3.3.2 瓷釉的烧成温度与物相分析 |
3.3.3 五代耀州窑青瓷釉的呈色机理分析 |
3.3.4 五代耀州窑青瓷胎的组成特点 |
3.3.5 微观结构对瓷胎透光性的影响 |
3.3.6 Fe、Ti元素对胎色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北宋汝窑青瓷釉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样品介绍 |
4.2.2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学组成与表观性能的关系 |
4.3.2 微观结构对表观性能的影响 |
4.3.3 呈色机理的分析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南宋官窑青瓷釉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样品介绍 |
5.2.2 样品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南宋官窑青瓷釉的组成特点 |
5.3.2 铁离子的化学态与釉色的关系 |
5.3.3 化学组成对釉面结构的影响 |
5.3.4 分相结构与瓷釉外观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6 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和南宋官窑青瓷釉的比较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样品介绍 |
6.2.2 样品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时期、不同窑口青瓷釉的呈色及组成特点 |
6.3.2 化学组成对青瓷釉结构及烧成温度的影响 |
6.3.3 制釉原料与釉色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7 陶瓷釉中结构色与化学色的耦合机制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2.1 原料 |
7.2.2 样品制备 |
7.2.3 样品表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Ca_3(PO_4)_2的引入对釉面外观和物相的影响 |
7.3.2 Ca_3(PO_4)_2样品中釉面花纹的形成原因 |
7.3.3 Ca_3(PO_4)_2的引入对铁离子化学态的影响 |
7.3.4 分相结构与结构色的关系 |
7.3.5 分相结构对化学色的影响 |
7.3.6 结构色与化学色的耦合机制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8)基于酸处理的木质纤维酶水解及纳米纤维素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木质纤维的组成和结构及其高值化利用 |
1.2.1 木质纤维的组成和结构 |
1.2.2 木质纤维的高值化利用 |
1.3 纤维素燃料乙醇的研究现状 |
1.3.1 纤维素燃料乙醇的工艺流程 |
1.3.2 木质纤维的预处理技术 |
1.3.3 预处理技术的前景展望 |
1.4 纳米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
1.4.1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
1.4.2 纳米纤维素的基本性质及改性 |
1.4.3 纳米纤维素的应用 |
1.4.4 纳米纤维素发展前景展望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金属氯化物处理蔗渣及其酶解可糖化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 |
2.2.2 蔗渣的金属氯化物预处理 |
2.2.3 预处理蔗渣的酶水解 |
2.2.4 预处理蔗渣组分分析 |
2.2.5 预处理液组成分析 |
2.2.6 酶水解葡萄糖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金属氯化物在水溶液中的水解反应 |
2.3.2 甘蔗渣经过金属氯化物预处理前后成分的变化 |
2.3.3 金属氯化物pKa值及预处理CSF对后续蔗渣酶解效果的影响 |
2.3.4 金属氯化物预处理蔗渣的酶水解动力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氯化铁处理不同生物质及其酶解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 |
3.2.2 氯化铁预处理 |
3.2.3 预处理生物质的酶水解 |
3.2.4 酶水解液的发酵 |
3.2.5 顶空气相法检测乙醇 |
3.2.6 预处理生物质的FTIR分析 |
3.2.7 预处理生物质的SEM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生物质经过氯化铁预处理后组分变化 |
3.3.2 预处理后生物质的酶水解 |
3.3.3 预处理前后生物质化学及物理结构变化 |
3.3.4 稻草转化为乙醇的质量衡算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氯化铁处理桉木的动力学及提高酶解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 |
4.2.2 EAWFs的预处理 |
4.2.3 预处理后的EAWFs酶水解 |
4.2.4 预处理后的EAWFs保水值WRV |
4.2.5 预处理前后EAWFs结晶度的检测 |
4.2.6 生物质的FTIR分析 |
4.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氯化铁预处理EAWFs木聚糖降解动力学 |
4.3.2 木聚糖脱除对EAWFs酶水解效果的影响 |
4.3.3 预处理EAWFs固体纤维、葡聚糖及酶解葡萄糖得率的预测 |
4.3.4 表面活性剂吐温80辅助氯化铁预处理EAWFs |
4.3.5 Tween 80预处理提高EAWFs酶解性能的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浓硫酸法制备纳米纤维素晶体的改良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 |
5.2.2 CNC的制备 |
5.2.3 CNC浓度及得率的检测[188] |
5.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检测CNC形态 |
5.2.5 CNC结晶度的检测 |
5.2.6 CNC含硫量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NC的最大得率 |
5.3.2 CNC的形态 |
5.3.3 CNC的结晶度 |
5.3.4 CNC的含硫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纳米纤维素晶体的光散射特征与尺寸的关系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 |
6.2.2 硫酸法制备CNC |
6.2.3 CNC胶体紫外-可见光谱检测 |
6.2.4 TEM检测及CNC尺寸分布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CNC浓度对不同波长下光散射的影响 |
6.3.2 棒状纳米颗粒的瑞利散射模型的建立 |
6.3.3 运用吸光度数据预测CNC颗粒的尺寸 |
6.3.4 RGS模型与TEM技术的比较及模型的进一步修正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不同酸性预处理对纤维素纳米纤丝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材料 |
7.2.2 漂白浆的预处理 |
7.2.3 纤维素纳米纤丝的制备 |
7.2.4 纤维聚合度的检测 |
7.2.5 CNF的表征及分析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BEP预处理后纤维聚合度及尺度变化 |
7.3.2 CNF化学结构的变化 |
7.3.3 CNF形态分析 |
7.3.4 CNF尺寸及zeta电位的测定 |
7.3.5 CNF水悬浮物的透光性 |
7.3.6 CNF流变性的比较 |
7.3.7 CNF热稳定性的比较 |
7.3.8 成膜滤水性能的提升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可重结晶回收的有机酸同步制备羧基纤维素纳米晶体与纤丝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材料 |
8.2.2 CNC和CNF的制备 |
8.2.3 有机酸UV-Vis吸收光谱及其在水中溶解度的测定 |
8.2.4 水解液中糖类检测 |
8.2.5 有机酸处理所得的CNC和CNF的表征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有机酸制备的CNC和CNF的形态 |
8.3.2 CNC的热稳定性及结晶度分析 |
8.3.3 纳米纤维素在水中的行为 |
8.3.4 酯化及其羧基化 |
8.3.5 有机酸的回收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大型空心变截面定向晶涡轮叶片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及凝固缺陷形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
第1章 绪论 |
1.1 镍基高温合金的研究现状 |
1.1.1 镍基高温合金成分的发展 |
1.1.2 镍基高温合金晶体结构和性能特点 |
1.1.3 镍基高温合金的起源及其发展 |
1.2 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的制备技术 |
1.2.1 高速凝固法(HRS) |
1.2.2 液态金属冷却法(LMC) |
1.3 凝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1 元胞自动机法 |
1.3.2 相场法 |
1.3.3 计算流体动力学 |
1.3.4 磁场作用下的多物理场耦合模拟研究 |
1.4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凝固组织及缺陷 |
1.4.1 枝晶组织 |
1.4.2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凝固缺陷 |
1.5 本文研究背景及内容 |
1.5.1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外场作用下定向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 |
2.1 定向凝固数学模型 |
2.2 电磁场数学模型 |
2.3 边界和初始条件 |
2.4 磁场和定向凝固过程耦合求解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涡轮叶片定向凝固瞬态温度场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和参数的测定 |
3.2.1 定向凝固设备 |
3.2.2 温度梯度测定 |
3.2.3 镍基高温合金叶片物性参数的测定 |
3.2.4 模壳和陶芯物性参数的测定 |
3.3 定向凝固过程中的数学模型验证 |
3.4 空心涡轮叶片的物理模型及网格 |
3.5 定向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模拟 |
3.5.1 涡轮叶片瞬态温度场和固液界面的全程模拟 |
3.5.2 涡轮叶片固液界面前沿温度梯度模拟 |
3.6 涡轮叶片局部变截面特征样件的温度场模拟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涡轮叶片定向凝固瞬态流场和溶质场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涡轮叶片定向凝固过程中流场的数值模拟 |
4.3 涡轮叶片多组元溶质场的数值模拟 |
4.3.1 涡轮叶片中不同组元的溶质场模拟 |
4.3.2 涡轮叶片中抽拉速率对溶质场的影响 |
4.3.3 涡轮叶片中热区温度对溶质场的影响 |
4.4 涡轮叶片局部变截面特征样件流场的数值模拟 |
4.5 涡轮叶片局部变截面特征样件多组元溶质场的数值模拟 |
4.5.1 不同截面变比样件溶质场的模拟 |
4.5.2 变截面样件中抽拉速率对溶质场的影响 |
4.5.3 变截面样件中热区温度对溶质分布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涡轮叶片中雀斑缺陷的预测 |
5.1 引言 |
5.2 雀斑缺陷判据的推导和验证 |
5.2.1 变截面平台处动压力的变化规律分析 |
5.2.2 建立考虑动压力的雀斑形成判据 |
5.2.3 变截面样件中判据对雀斑缺陷的预测 |
5.2.4 变截面样件中判据对雀斑缺陷的实验验证 |
5.3 基于判据对空心涡轮叶片中雀斑缺陷的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行波磁场下多物理场模拟和雀斑缺陷控制 |
6.1 引言 |
6.2 行波磁场对物理场和雀斑缺陷的影响 |
6.2.1 行波磁场对圆柱试样中物理场及其雀斑的影响 |
6.2.2 行波磁场对变截面样件中物理场及其雀斑的影响 |
6.3 雀斑判据在行波磁场下对雀斑缺陷的预测及验证 |
6.4 基于判据对行波磁场下叶片雀斑缺陷的控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控制涡轮叶片凝固缺陷的优化工艺分析 |
7.1 引言 |
7.2 模壳优化设计研究 |
7.2.1 非均匀模壳对叶片平台温度梯度的影响 |
7.2.2 非均匀模壳对叶片固液界面的影响 |
7.2.3 复合模壳对平台处杂晶缺陷的影响 |
7.3 变速抽拉优化设计研究 |
7.3.1 抽拉速率对温度梯度的影响 |
7.3.2 抽拉速率对固液界面形状的影响 |
7.3.3 变速抽拉对固液界面的控制 |
7.4 隔热板优化设计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分离结晶作用的瑞利方程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氮化铝压电薄膜的谐振式粘度传感器研究[D]. 张丰. 重庆大学, 2019(01)
- [2]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D]. 周连庆.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11)
- [3]相变材料及梯级系统传热储热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赵耀.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4]胆汁酸羟基氧化活性研究与熊去氧胆酸合成[D]. 史小亚.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5]氧化钨和氧化锌功能薄膜材料及其器件应用研究[D]. 庞华锋. 电子科技大学, 2013(12)
- [6]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微型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 贺显明. 重庆大学, 2019(01)
- [7]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及南宋官窑青瓷釉的比较研究[D]. 施佩.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1)
- [8]基于酸处理的木质纤维酶水解及纳米纤维素特性的研究[D]. 陈理恒.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1)
- [9]非晶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J]. 汪卫华. 物理学进展, 2013(05)
- [10]大型空心变截面定向晶涡轮叶片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及凝固缺陷形成分析[D]. 秦岭.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