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容美田作《古城记》异说(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真[1](2020)在《《桃花扇》西游记——从《容美纪游》看明清之际西南土司的认同政治与文化经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探讨明清之际西南地区土司如何长期经营文化与文学传承,一方面亲近主流的汉人儒家文化,一方面保有其本土特质。土司透过多样的文学活动来"展演"文化,从而松动了汉与非汉的界线。论文的核心文本是清初文人顾彩所作的日记体游记《容美纪游》。
赵秀丽[2](2017)在《明清易代之际西南土家族土司政治抉择之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易代之际,湘西、鄂西、川东土家族土司归顺清廷的时间不一,同省大小土司忠明、降清立场不一,呈现出一定的时间与地域差异性。分析明清易代之际土家族土司的政治抉择,与当时西南地区军事政治格局、各省土司与南明农民军恩怨、汉文化儒家忠孝伦理与中央王朝强弱、家族利益大小认同密切相关。
赵秀丽[3](2014)在《明清时期田氏土司对容美地区的社会控制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容美田氏土司在明清时期崛起成为湘鄂渝黔四省边界地区实力最强大的土司,也是清朝湖广土司"改土归流"中唯一用兵的地区。田氏土司对容美地区具有很强的社会控制力,主要从政治、军事、刑法、经济等方面控制地方社会,并利用宗教信仰、民俗文化、传统地方性知识等影响民众,巩固其统治。
许勇强,李蕊芹[4](2011)在《近百年三国戏研究述评》文中指出三国戏作为《三国演义》成书的重要素材和传播接受渠道,与小说的关系非常密切。从上世纪20年代胡适开始,三国戏的研究就成为"三国学"的一个重镇。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尚未有专文对该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本文通过对近百年三国戏研究文献的详尽爬梳,从三国戏文献研究、元杂剧三国戏研究、明清时期三国戏研究和其他方面研究等几个角度对近百年三国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其研究不足提出了几点建议。
张红波[5](2011)在《明清三国戏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三国戏曲是三国题材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系统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可以从疏忽遗漏、语焉不详、错谬等三个层面对目前戏曲着录进行综合的辨析与纠正。明清三国戏曲组成如下:明代传奇32种、明代杂剧19种、清代传奇26种、清代杂剧18种,数量较为庞大,可惜佚失较多。刘关张结义至刘备西川称帝的情节,是明代三国传奇描写的重点。明清三国戏曲在描写三国事件时表现出了与《三国志演义》、元代三国戏曲、《三国志平话》等不甚相同的特点。这些差别,是明清三国戏曲存在的最佳理由与作为考察对象的最大价值。明清二代的腔调之争、之变对明清三国戏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第二章分别从单曲、单出、单剧三种选本对三国戏曲的收录情况进行了统计与梳理。戏曲选本有着非常重要的文献保存价值。通过选本可以考察戏曲文本的异变、沿袭、情节移植等情况,利用表格方式可以让我们很清晰地看出哪些故事单元是较为受欢迎的。应该注意的是,在戏曲选本中出现频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戏曲作品文学水平的高低,更突出地,是反映了当日舞台演出是否受欢迎的基本状况。明清三国戏曲致力于建构“蜀汉中心”的“历史”框架,独特之处在于:多是以贬低东吴集团的代价来拔高、宣扬蜀汉集团。明清三国戏曲中出现了较多翻案补恨主题的作品,主要翻历史定局之案与弥补个人之恨。前者围绕着诸葛亮及蜀汉集团,后者则有荀奉倩等人。转世其实也可以视为补恨方式的一种。转世主要的对应方式有两种:一是西汉初年与三国相对接,另外一种则是曹操的身后报应。明清三国戏曲中也重点突出了忠奸斗争的主题,相比于类似主题,明清三国戏曲对于助纣为虐的“帮凶”深恶痛绝,奸臣的身份多与宦官集团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都是其独特之处。除此之外,浓郁的修史意识与讽世骂天的个人情绪抒发,在明清三国戏曲中也体现得较为明显。明清三国戏曲的叙事特点表现有三:首先是脚色化的问题,如何让有限的剧场脚色来扮演众多的历史人物,这种脚色如何分配,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作者的苦心孤诣。其次,剧场本身就是一个大舞台,场景化是戏曲的本质属性。宴会描写与战争描写是其中比较突出的场景。再次,明清三国戏曲借助于题材内容的选择、叙事手法的运用与脚色的功能等实现了题材的严肃性与戏曲的戏谑化追求之间的艺术张力。赤壁战役是明清三国戏曲重点描写的内容,很多剧目都围绕着此次大战展开。赤壁大战的具体形态如何,历史叙事、讲史叙事与戏曲叙事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角度不同,侧重点各异。在演变过程中,诸葛亮的地位逐渐被抬高,成为了第一主角。本文从三顾茅庐、长坂坡之战、舌战群儒、河梁会、借东风、碧莲会、华容释曹等故事单元具体分析了赤壁战役的演变与建构。第六章具体论述了诸葛亮、张飞与曹操三人形象。诸葛亮的形象可以概括为未卜先知的道士、冠绝古今的谋士、忠贞奋进的贤士与急流勇退的隐士,这些印象的获得与明清三国戏曲的题材来源有关,同时也带有时代特色。相比于元代三国戏曲,明清三国戏曲中的张飞形象塑造显得稍微逊色,通过“张飞祭马”、“古城相会”、“怒奔范阳”等故事单元的考察,可以看出张飞充满喜剧色彩、草莽气息浓郁的形象还是较为突出的。以“翻案”之说为切入点剖析曹操形象,可证明翻案说法的较多牵强之处,本文不认同所谓《鹦鹉洲》、《续琵琶》等是为曹操“翻案”的说法。明清三国戏曲多从生平事迹及死后报应对曹操进行贬损。
吴晓惠,徐丽蓉,张蕾[6](2003)在《1995—1996年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认为
吴晓惠,徐丽蓉,张蕾[7](2003)在《1995—1996年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吴柏森[8](2001)在《容美田氏世系事迹述略》文中提出容美地处湖北之西陲,"水复山重,草木蒙味"(《清史稿·列传·土司》),为土家族世代聚居之地。以其偏僻荒远,中央政权不易直接统摄,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之前,长期实行予以爵禄名号、"各君其君,各子其子"(同上书)的统治策略。"在宋为羁縻州,在元为宣慰、宣抚、招讨、安抚、长官等土司。"(同上书)
吴柏森[9](2001)在《容美田氏世系事迹述略》文中研究指明容美地处湖北之西陲,"水复山重,草木蒙味"(《清史稿·列传·土司》),为土家族世代聚居之地。以其偏僻荒远,中央政权不易直接统摄,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之前,长期实行予以爵禄名号、"各君其君,各子其子"(同上书)的统治策略。"在宋为羁縻州,在元为宣慰、宣抚、招讨、安抚、长官等土司。"(同上书)
吴柏森[10](2000)在《容美田氏交游述略》文中提出容美土司明清之际大盛 ,其统治者田氏颇重传统文化 ,数辈人均以诗文名家 ,并广泛结识各界名流 ,相与倡和交流。考其交游 ,既可更全面、深入了解田氏之思想意识与文学成就 ,亦有利于观察、分析时代精神风貌。“述略”旨在对已考查的人物略述生平、事迹 ,介绍其与田氏之交往情况。
二、容美田作《古城记》异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容美田作《古城记》异说(论文提纲范文)
(2)明清易代之际西南土家族土司政治抉择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清易代之际西南少数民族首领的政治抉择 |
二、南明与满清军事政治力量博弈 |
(一)清廷军事攻伐与政治安抚同步进行 |
(二)忠明势力互相倾轧,鱼肉百姓 |
三、王朝认同与土司家族利益的纠葛 |
(一)王朝认同与忠明情怀 |
(二)现实家族利益 |
(3)明清时期田氏土司对容美地区的社会控制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4)近百年三国戏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国戏文献研究 |
二、元杂剧三国戏研究 |
三、明清时期三国戏研究 |
四、三国戏其他方面研究 |
五、几点认识 |
(5)明清三国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章节设置 |
第一章:明清三国戏曲考辨 |
第一节 范围、数量及与小说的比较 |
一、本文所涉及的范围与数量 |
二、明清三国戏曲的题材特点 |
三、与《三国志演义》的比较 |
第二节 现有目录提要着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语焉不详 |
二、遗漏疏忽 |
三、错谬失载 |
第三节 明清三国戏曲的文体、剧种及地位 |
一、文体、剧种考察 |
二、明清三国戏曲的历史地位 |
第二章:明清戏曲选本中的三国戏曲 |
第一节 三国戏曲在选本中的基本状况 |
一、单曲选本 |
二、单出选本 |
三、单剧选本 |
第二节 戏曲选本的文献价值 |
一、有助于剧目的考证 |
二、有助于剧情的考察 |
第三节 戏曲选本的文学价值与传播意义 |
第三章 明清三国戏曲的主题分析 |
第一节 "蜀汉中心"的"历史"框架与情感脉络 |
第二节 翻案补恨的情感弥补 |
第三节 借古讽今的忠奸主题 |
第四章 明清三国戏曲的艺术特点 |
第一节 历史人物的脚色化 |
第二节 历史叙事的场景化 |
宴会场景 |
战争场景 |
第三节 历史题材的戏谑化 |
第五章 赤壁大战:故事的逐层建构 |
第一节 三顾茅庐:诸葛亮定性的变化 |
第二节 主体部分的历时性书写 |
第三节 赤壁之战的余波 |
第六章 明清三国戏曲的人物分析 |
第一节 诸葛亮的四种品格 |
一、诸葛亮的"四士"特征 |
二、"四士"品格的演变与形成 |
第二节 三国叙事中的张飞形象变迁 |
一、宋元说话与元杂剧中的张飞 |
二、明清三国戏曲中的张飞形象 |
第三节 曹操形象辨析 |
一、也说"为曹操翻案" |
二、奸诈与果报 |
三、《鹦鹉洲》主题与曹操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明清三国戏曲剧目综录 |
一、明代传奇 |
二、明代杂剧 |
三、清代传奇 |
四、清代杂剧 |
后记 |
四、容美田作《古城记》异说(论文参考文献)
- [1]《桃花扇》西游记——从《容美纪游》看明清之际西南土司的认同政治与文化经营[J]. 胡晓真. 岭南学报, 2020(01)
- [2]明清易代之际西南土家族土司政治抉择之比较[J]. 赵秀丽. 青海民族研究, 2017(04)
- [3]明清时期田氏土司对容美地区的社会控制力研究[J]. 赵秀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 [4]近百年三国戏研究述评[J]. 许勇强,李蕊芹. 戏剧文学, 2011(07)
- [5]明清三国戏曲研究[D]. 张红波. 北京大学, 2011(10)
- [6]1995—1996年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文索引[J]. 吴晓惠,徐丽蓉,张蕾. 戏曲研究, 2003(01)
- [7]1995—1996年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文索引[J]. 吴晓惠,徐丽蓉,张蕾. 戏曲研究, 2003(01)
- [8]容美田氏世系事迹述略[J]. 吴柏森. 三峡文化研究丛刊, 2001(00)
- [9]容美田氏世系事迹述略[J]. 吴柏森. 三峡文化研究丛刊, 2001(00)
- [10]容美田氏交游述略[J]. 吴柏森.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