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1](2021)在《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和3型)遗传进化分析及重组VP1蛋白病毒样颗粒制备》文中研究说明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主要由鸭甲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s A Virus,DHA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给养鸭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主要流行基因型为DHAV-1和DHAV-3。目前,DVH防控领域存在疫苗株培养困难,抗原滴度低等问题,临床应用上疫苗免疫保护和抗体应用不佳现象也常有发生。因此,亟需对目前临床流行毒株进行进化分析,明确其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及变异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重组VP1蛋白病毒样颗粒,探讨高效抗原制备方法用于新型疫苗研究。本研究对2006年以来收集的来自山东、江苏、安徽、四川、河北、广东省的33份疑似鸭肝炎病料进行了分离鉴定,分别选取了一株DHAV-1型和DHAV-3型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同时结合Gen Bank数据库的DHAV-1型和DHAV-3型全基因序列分别构建数据集,通过Tree Time软件判定时间信号,通过边际似然估计(Marginal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判定DHAV-1型和DHAV-3型的最佳模型,并分别进行贝叶斯进化分析,构建了最大可信分支(Maximum Clade Credibility,MCC)系统发育树以期比较两基因型差异;对分离毒株vp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与Gen Bank数据库的DHAV-1型和DHAV-3型vp1基因序列分别构建数据集,统计分析DHAV-1型和DHAV-3型的流行趋势。通过BEAST v1.10分析时空演化、进化速率的差异,通过PAML分析DHAV-1型和DHAV-3型的vp1进化选择。根据遗传进化分析,在流行分支中选取一株与各基因型相适应的流行毒株作为免疫抗原,构建DHAV-1型和DHAV-3型重组VP1蛋白病毒样颗粒,以期为后续研制新型疫苗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33份疑似病料中共分离得到26株DHAV毒株,其中9株为DHAV-1型毒株,17株为DHAV-3型毒株。Tree Time判定DHAV-1型和DHAV-3型均具有时间信号,MLE评估DHAV-1型的最佳核苷酸替换模型、分子钟模型和溯祖模型分别为TN+F+Γ4、Uncorrelated relaxed(Exponential)和GMRF Bayesian skyride;DHAV-3型的最佳核苷酸替换模型、分子钟模型和溯祖模型分别为TN+F+Γ4、Uncorrelated relaxed(lognormal)和GMRF Bayesian skyride。全基因组MCC树表明,DHAV-1型和DHAV-3型进化类型不同,有较大差异。二者独立存在,独立进化。2)对vp1数据集统计分析发现,2012年DHAV-3型代替DHAV-1型,成为优势流行毒株。对vp1基因进行分子演化分析,结果发现DHAV-1型和DHAV-3型的最早共同祖先和进化速率。DHAV-1型分布在Clade 1.3.1和Clade 1.3.2,DHAV-3型分布在Clade 3.4。DHAV-1型毒株(1910)的进化时间远早于DHAV-3型(1993)。此外,DHAV-3型经受进化正选择,以适应性进化为主,DHAV-1型以进化负选择为主要进化特征。并且DHAV-3型进化速率显着高于DHAV-1型,DHAV-1型的进化速率为4.890×10-4/位点/年95%HPD[3.072×10-4,6.830×10-4],DHAV-3型的进化速率为2.125×10-3/位点/年95%HPD[1.686×10-3,2.567×10-3],可能是其成为优势流行株的主要原因。PAML判定了DHAV-1型和DHAV-3型的vp1进化选择位点,针对DHAV-1型,第49(S)、181(L)、183(Q)、184(G)、187(*)、193(N)以及219(Y)位氨基酸位点受到正选择作用,针对DHAV-3型,第49(S)、185(Q)、186(L)、188(N)、189(I)、196(N)以及207(K)位点存在正选择作用。3)利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DHAV-1型和DHAV-3型vp1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 Fast Bac-Dual,通过同源重组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dvp1。将重组质粒Bacmid-dvp1转染昆虫细胞Sf9后3~5天产生明显的致细胞病变效应,结合Western Blotting检测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DHAV-1型和DHAV-3型重组VP1蛋白病毒样颗粒初步自组装成功。综上,本研究在基因水平上阐明了当前我国主要养鸭地区DHAV流行毒株的遗传演化特征,并构建了DHAV-1型和DHAV-3型重组VP1蛋白病毒样颗粒。在探索一种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疫苗高效抗原制备技术的同时,也为预防控制DHAV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杲双[2](2019)在《济南市章丘区鸭甲肝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指出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一种由鸭的肝炎病毒引起的感染雏鸭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疾病。其中,导致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的原因之一为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它主要感染1-3周龄的雏鸭,死亡率高达90%。DHAV被国际上分为三个主要的血清型:DHAV-1、DHAV-2和DHAV-3,而三种血清型之间几乎没有交叉反应。DHAV有两个非编码区,位于两端,一个开放型阅读框(ORF区)位于两个非编码区的中间,最终能够形成12个成熟的不同类型的蛋白,依次为VP0-VP3-VP1-2A1-2A2-2A3-2B-2C-3A-3B-3C-3D。其中,VP1是衣壳蛋白的主要成分,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DHAV基因组中的高度可变区,可作为DHAV基因型研究的标记,并可以此序列来区分病毒的血清型。为了更好地了解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DHAV流行情况,自2018年以来,从章丘地区明水、双山等8个章丘区镇街采集疑似DHAV病料26批次,进行了发病的情况调查、病毒的分离鉴定、DHAV VP1基因的研究分析等工作。通过对章丘不同地区采集的疑似DHAV病例发病情况调查显示,发病主要集中在4周龄以下的雏鸭,且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秋冬两个季节发病率较高。临床的主要症状为:有神经症状、精神沉郁、头震颤、站立不稳、瘫痪等,死亡的鸭子也会呈现角弓反张症状;剖检发现肝脏肿大,表面有斑点样或者针尖状出血,其他器官也有不同程度地出血。将这26批病料进行病毒检测,检测到15批次DHAV病毒为阳性,DHAV的阳性检出率达到57.7%,其中感染DHAV-1的为5批次,感染DHAV-3的为6批次,DHAV-1和DHAV-3混合感染的为4批次。济南市章丘区7个主要养鸭区域均存在DHAV的流行,多数区域存在DHAV-1和DHAV-3的共流行。通过对结果分析得知,DVH的发病日龄趋于上升态势,且28日龄以上发病鸭均为DHAV-1和DHAV-3的混合感染。本研究对济南市章丘区分离的DHAV阳性毒株进行VP1基因扩增并测序,共得到9株DHAV-1VP1基因核苷酸序列,10株DAHV-3VP1基因核苷酸序列,与NCBI上已经登录的17株DHAV的VP1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构建了相应的进化树进行基因遗传分析,对DHAV-1和DHAV-3的同源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进化树上DHAV-1和DHAV-3分为两个明显的分支。其中9株DHAV-1 VP1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6%-99.9%,与NCBI上登录的8株DHAV-1毒株的同源性为94.6%-99.9%;10株DHAV-3 VP1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1%-99.9%,与NCBI登录的9株毒株的同源性为89.3%-99.4%,而且DHAV-3分离株的VP1基因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此研究对济南市章丘区鸭甲肝病毒流行病学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学防控措施,同时对治疗也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文晶[3](2018)在《DHAV-3 VP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文中认为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雏鸭病死率较高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目前我国流行的DVH病原主要是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该病毒有3个血清型,分别为DHAV-1,DHAV-2及DHAV-3。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DHAV-1和DHAV-3,因为市面上还没有研制成功成品的疫苗,并且国内外都有出现病毒变异株的报道,所以DVH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给我国养鸭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本研究利用实验室保存的有His标签pET-30a-VP1-1-221aa质粒为模板,设计无His标签pET-30a-VP1-1-221aa的引物,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制备无His标签VP1-1-221aa蛋白作为免疫原,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将骨髓瘤SP2/0细胞与免疫小鼠的脾细胞进行融合,以有His标签VP1-1-221aa蛋白作为检测原,利用建立好的I-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经过五次亚克隆筛选,结果获得2株(2E11,4F3)能够稳定分泌抗DHAV-3 VP1蛋白的阳性杂交瘤细胞。单抗亚类鉴定的结果显示2E11株单抗为IgG1型,4F3株为IgG2a型,用获得的2株杂交瘤细胞制备单抗腹水并测效价,腹水效价均为1:10240。为了初步确定2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优势区,本研究对DHAV-3 VP1(1-221aa)蛋白进行两轮分段截短表达,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Rosetta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做SDS-PAGE鉴定后,再用2株单克隆抗体上清分别对其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根据Western blot结果并结合蛋白的分段策略,确定了2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优势区,结果表明VP1-1-e截短蛋白产生特异性的反应,即80-110位氨基酸为2株单克隆抗体的抗原优势区。通过处理超离的重组病毒rDEV-?Us10-3-VP1以及DHAV-1和DHAV-3病毒尿囊液,利用制备的2株单抗小鼠腹水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发现2株单克隆抗体都能够识别DHAV-3 VP1蛋白,不能识别DHAV-1 VP1蛋白。IFA结果显示,利用制备的2株单克隆抗体与重组病毒rDEV-?Us10-3-VP1反应产生绿色荧光,而与亲本病毒DEV C-KCE无绿色荧光产生,结果说明制备的2株单克隆抗体能够识别DHAV-3 VP1蛋白。通过定量病毒稀释单抗的方法测定了2E11杂交瘤细胞上清对DHAV-3的中和活性,结果表明该单克隆抗体具有中和活性,能保护50%以上鸭胚免于死亡的稀释倍数为1:12.6。
施朝辉,刘永恒[4](2017)在《鸭病毒性肝炎及综合防控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常见的一种高度致死和传播迅速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临诊表现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并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为特征,对养鸭业的危害性很大,已成为严重危害养鸭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传染病,应引起养殖户和动物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及其防控措施,供业内人员参考。
黄剑梅[5](2016)在《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VP3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DHAV-1出现了新的致病特点,主要表现为胰腺出血和发黄,不同于经典型肝脏出血的特征性病变,其发病率为42.8%,病死率达77.8%。对2011年从浙江采集的典型样品进行了病原分离纯化鉴定、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致病性试验,确定其病原为鸭1型甲肝病毒,我们又通过鸭胚血清交叉中和试验测定并分析其与经典的DHAV-1的抗原相关性,结果表明胰腺炎型与经典的DHAV-1的R值为0.62,因此证明胰腺炎型DHAV-1属于鸭1型甲肝病毒的亚型(DHAV-1a)。本实验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DHAV-1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DHAV-1a MPZJ1206株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VP3基因,将VP3基因克隆至pEASY-Blunt Zero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Trans5α,用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鉴定及PCR鉴定,筛选出阳性重组克隆质粒,并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DHAV-1a VP3基因与鸭1型甲肝病毒ZJ株(EF382778.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8%,氨基酸同源型为99.2%;与鸭1型甲肝病毒CE3(EU687756.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7%,氨基酸同源性为97.9%。将构建的DHAV-1a VP3基因阳性重组克隆质粒,进行双酶切,回收VP3基因片段,与pET-32a(+)表达载体连接,重组成pET-32a-VP3,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浓度为1.0 mmol/L IPTG于37℃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表明VP3蛋白于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约47 kDa。经融合蛋白的可溶性分析知VP3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使用GE health公司生产的His Trap HP纯化柱纯化VP3蛋白。Western-blot分析知纯化的VP3蛋白能被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的阳性高免血清所识别,表明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的VP3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以纯化的VP3蛋白作为抗原包被ELISA板,建立检测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以VP3蛋白为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800(蛋白浓度1.5 u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60,最佳血清反应时间为90 min,HRP标记的羊抗鸭酶标二抗最佳稀释浓度为1:4000,HRP标记的羊抗鸭酶标二抗最佳反应时间为90 min,最佳显色时间为20 min。经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知所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重复性良好的特点。利用所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对84份鸭血清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32.14%,与以纯化浓缩鸭1型甲肝病毒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相比,两者的符合率为87.1%。以纯化的DHAV-1a VP3蛋白为抗原,免疫6只Blab/c雌性小鼠,用于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后,用VP3蛋白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筛选,再进行4次亚克隆后筛选到2株阳性杂交瘤细胞,命名为1C9和2C9,亚类鉴定均为IgG1(κ),腹水效价分别为1:1024000和1:512000。
陈君豪[6](2016)在《DPoly(A)尾的长度对DHAV-1增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A型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13周龄雏鸭急性和高度致死性的疾病。雏鸭死亡后有明显的角弓反张神经性症状,肝脏肿大且表面有出血点或者弥漫性出血。该病毒引起的鸭病毒性肝炎呈世界性分布,且具有高度传染性,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近两年来人们对鸭病毒性肝炎的关注,DHAV的全基因组序列逐渐公布于世,但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的注意力集中在病原学研究及检测方法研究,对病毒的复制及感染机制研究仍然处于上世纪的组织学和血清学水平。众多研究表明小RNA病毒科成员的复制和翻译水平与病毒的5′UTR和3′UTR具有密切的关系,且poly(A)尾结构对病毒的增殖和毒力均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尚无关于DHAV-1的poly(A)尾与病毒复制及毒力相关性的报道。本实验室前期已经构建了DHAV-1 LY0801株感染性克隆并成功获得了拯救病毒粒子,拯救病毒粒子与母本病毒具有相似的增殖能力和毒力水平。但需要进行体外转录,增加了实验繁琐性和实验经费。本课题在已经构建的感染性克隆基础上,在病毒序列的两端添加了两个具有自我剪切性质的核酶序列,构建了具有更高转染效率的DHAV-1 LY0801株DNA-Launched感染性克隆,直接转染重组质粒即可获得拯救病毒粒子。同时通过引物设计增长和缩短poly(A)尾的长度,构建一系列带有不同长度poly(A)尾的DNA-Launched感染性克隆,分别测定带有不同长度poly(A)尾的病毒的增殖和感染能力,以阐明DHAV-1 poly(A)尾对病毒增殖和毒力的影响。1、DHAV-1 LY0801株的DNA-Launched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参考载体p EGFP-N2多克隆位点区与DHAV-1忠实c DNA序列内部酶切位点,设计四对特异性引物将DHAV-1全基因组分为4个片段定向克隆到载体。通过引物设计的方法在病毒基因组的两端添加两个具有自我剪切性质的核酶锤头状核酶(hammerhead ribozyme)与丁型肝炎病毒核酶(hepatitis delta virus ribozyme)。通过引物设计,人工诱变第3042位碱基(T→C)并形成一个序列中本身不存在的Bam HI位点,且该碱基突变未引起氨基酸序列的改变。新形成的Bam HI位点作为遗传标签区分母本病毒与拯救病毒粒子。将DHAV-1 DNA-Launched感染性克隆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后发现除3042位碱基为人工诱变外,其他碱基及氨基酸序列均未发生突变。将重组质粒进行定量后直接转染BHK-21细胞,并以母本病毒感染BHK-21细胞作为阳性对照,以无菌的PBS为阴性对照。转染60h后收集细胞培养物并反复冻融三次后,接种空白BHK-21细胞。连续传代三次后,在感染60h后进行CPE的观察和IFA、RT-PCR的检测。经鉴定结果均为阳性,表明成功获得拯救病毒粒子。2、拯救病毒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转染60h后收集细胞培养物,反复冻融三次后感染空白BHK-21细胞。连续传代三次后,感染6孔板中的BHK-21细胞,每隔12h分别收集细胞上清及细胞,母本病毒和无菌PBS感染BHK-21作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个时间段病毒增殖和毒力特点。细胞和细胞上清中的增殖特点表明拯救病毒粒子和母本病毒粒子具有相似的增殖和毒力特点。为了衡量拯救病毒与母本病毒的毒力水平,将60只雏鸭分别分为三个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为拯救病毒组和母本病毒组,分别腿部肌肉注射0.25ml(104TCID50)的拯救病毒和母本病毒,对照组腿部肌肉注射0.25ml无菌PBS,结果显示拯救病毒与母本病毒具有相似的毒力,死亡雏鸭表现为明显的鸭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为了确定拯救病毒粒子与母本病毒粒子具有相似的组织嗜性,将100只雏鸭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腿部肌肉注射0.25ml(104TCID50)的拯救病毒和母本病毒粒子,攻毒后1h,6h,12h,18h,24h,48h和72h后分别收取雏鸭的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胸腺和法氏囊组织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组织中的病毒含量。组织切片结果表明两组病毒均可引起典型的鸭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表明拯救病毒与母本病毒具有相似的组织嗜性。3.Poly(A)尾的长度对DHAV-1的增殖和毒力的影响通过引物设计的方法,将poly(A)尾的长度分别突变为0/5/10/15/20/25/30/40个碱基A,获得一系列带有不同长度poly(A)尾的DNA-Launched感染性克隆。将带有不同长度poly(A)尾的DNA-Launched感染性克隆转染BHK-21细胞后,每隔12h分别收集细胞上清和细胞,提取病毒RNA,并用DNas I消除残留DNA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病毒拷贝数,并绘制生长曲线。细胞组中的增殖特点为24hpt到48hpt细胞内病毒拷贝数逐渐下降,从48hpt到60hpt病毒拷贝数又开始上升。细胞上清组中的病毒拷贝数特点为24hpt到48hpt细胞上清中的病毒拷贝数逐渐上升,而后在48hpt到60hpt病毒拷贝数又开始下降。细胞内的病毒拷贝数代表病毒在BHK-21细胞中的增殖特点,试验结果表明poly(A)25组感染性克隆具有最高的复制水平。细胞上清中本身不存在病毒RNA,因此细胞上清中的病毒拷贝数代表病毒的感染能力,试验结果表明poly(A)20组具有最高的病毒毒力水平。此外,细胞中病毒增殖特点与细胞总内容物中的增殖特点相似,表明细胞中的病毒含量远大于细胞上清中的病毒含量。4.Poly(A)0组DNA-Launched感染性克隆拯救病毒粒子增殖特点研究在poly(A)长度对DHAV-1增殖相关性试验中我们发现细胞组中poly(A)0组DNA-Launched感染性克隆拯救病毒粒子在48hpt后病毒拷贝数开始上升。为了确定无poly(A)尾DHAV-1能否增殖,将poly(A)0组DNA-Launched感染性克隆转染BHK-21细胞并收集细胞培养产物。细胞培养产物反复冻融三次后接种空白BHK-21细胞,连续传代三次后进行RT-PCR、IFA检测。经鉴定结果均为阳性,表明成功获得了拯救病毒粒子。这充分说明poly(A)尾对DHAV-1的增殖和感染不是必需的。为了研究无poly(A)尾DHAV-1的增殖和毒力特点,将转染后产物分别在BHK-21细胞及健康鸭胚中传代20代,用3’RACE试剂盒分别检测不同代次poly(A)的长度,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病毒拷贝数。试验结果表明,无poly(A)尾的病毒基因组能够组装成完整的病毒粒子,并且可以在健康鸭胚和BHK-21细胞中增殖,但是与母本病毒相比,无poly(A)尾的DHAV-1具有较低的增殖能力和毒力。无poly(A)尾的DHAV-1在健康鸭胚及BHK-21细胞中连续传代后,从第四代开始可以重新长出稳定的由12个碱基A组成的poly(A)尾。试验结果标明poly(A)尾对DHAV-1的增殖不是必需的,无poly(A)尾的DHAV-1基因组可以增殖成有感染力的病毒粒子,并可以重新长出poly(A)尾。
刘相层[7](2015)在《鸭病毒性肝炎病例的诊治》文中指出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l,DHV)引起的一类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鸭,是养鸭业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从首次发现鸭肝炎病毒(DHV)至今已过去70多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该病毒变异株的出现,2009年对DHV及其变异株进行了重新分类并命名。新的Ⅱ型、Ⅲ型DHV被正式命名,而原来的Ⅱ型、Ⅲ型DHV被命名为鸭星状病毒1型和鸭星状病毒2型。I型鸭肝炎病毒(DHV-1)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病毒之一。目前,对鸭病毒性肝炎的预防、诊断、治疗等都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论方法。但是在一些地区,该病依然严重流行。调查发现,在邱县肉鸭养殖合作社鸭病毒性肝炎发病严重,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本文重点总结分析了合作社内发生的一起典型的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例,发病鸭群发病日龄为10日龄,为鸭病毒性肝炎易发期。病死鸭有角弓反张样临床症状,剖检可见到肝脏呈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经过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为疑似Ⅲ型DHV感染。通过采取对发病鸭群注射卵黄抗体以增加鸭群机体抗体水平以及防继发感染等治疗措施后,第二天发病鸭群病情便得到有效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相对于流感等其它病毒性疾病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防可治的,正因如此虽然该病给合作社造成严重损失,合作社也一直强调要严控该疾病,但是一直未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彻底根除,这里面存在合作社对该疾病流行缺乏认识的原因,也有资金投入等其它方面的原因。
夏琳琳[8](2015)在《DHAV-3山东分离株P1基因序列分析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导致的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以侵害三周龄以内的雏鸭为主,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近年来,由3型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3)引起的DVH广泛流行于中国和韩国,致死率高达80%,严重危害养鸭业的发展。为进一步了解山东省DHAV-3的流行近况、遗传变异规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速度和质量,加强对其的科学防控,本研究进行了以下两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山东地区DHAV-3的病毒分离及分离株P1基因的序列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对山东省四个地区(济南市、潍坊市、烟台市、临沂市)DHAV-3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共采集了18批167份疑似鸭病毒性肝炎致死的鸭肝组织等病料,经病料处理、鸭胚接种和雏鸭人工感染实验对病毒进行分离,用DHAV-3特异性检测引物对分离病毒进行RT-PCR扩增检测,共分离鉴定出70株DHAV-3野毒株。结果表明18批病料中均检出DHAV-3,批次检出率为100%;167份病料中有70份样品为DHAV-3阳性,个体阳性率为41.9%。从此次山东分离株中选取18株DHAV-3代表株,对其P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源性分析显示,18株DHAV-3分离株P1基因高度保守,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5.9%99.8%和97.4%100%。与27株DHAV-3参考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9%99.0%和95.2%99.6%,属同一血清型。进化树分析显示,中国分离株(除B63株)均属于GⅠ型。本研究分离的18株DHAV-3代表株均属于GⅠ型的S1亚型,其中济南、临沂、潍坊三地分离株遗传距离较近,位于同一小分支。越南分离株与中国B63株属于GⅡ型中的S3亚型,而所有韩国分离株组成GⅡ型中的S4亚型。DHAV-3的基因分型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氨基酸比对结果显示不同分支彼此之间存在多个氨基酸变异位点,其中共有22个氨基酸稳定变异位点。P1基因第671712位氨基酸处于高变区(HVR),是病毒抗原变异的关键所在。在HVR内,所有的RGD序列变异为QSD序列。第二部分SD1101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研制DHAV-3单克隆抗体,用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SD1101株DHAV-3的全病毒免疫适龄BALB/c小鼠,取免疫效果最佳的小鼠的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经三次亚克隆后获得2株稳定分泌针对DHAV-3的单克隆抗体4A2和4C3。对这2株单抗的腹水效价、亚类、染色体数、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了鉴定,结果如下:用间接ELISA检测连续传代和冻存复苏的细胞上清,发现其分泌抗体的能力无显着差异,证明其稳定性好;染色体数目在100左右,呈现典型的杂交瘤细胞染色体特征;经亚类鉴定,2株单抗分泌的抗体类型均为Ig G1亚类、κ亚型;单抗腹水效价为1:10240;IFA结果显示,2株单抗与DHAV-3和DHAV-1均发生特异性反应,但与DHAV-3的反应更强烈。
高颉[9](2014)在《鸭甲肝病毒3型山东临沂分离株的分离鉴定及P1基因的序列分析》文中认为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感染13周龄雏鸭,死亡率高达90%以上。目前该病已成为影响世界水禽养殖业的重要疫病之一。DHAV可分为基因A型、B型和C型,相当于历史上所称的DHV-1、2007年发现于台湾的DHV“台湾新型”和2007发现于韩国的DHV“韩国新型”。由于这三个基因型病毒之间的交叉保护力很差,所以将这三个基因型分别对应于三个血清型,即DHAV-1型、DHAV-2型和DHAV-3型。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48株DHAV-3的病毒分离和PT-PCR鉴定采集20122013年山东省临沂市110份病死鸭肝组织。病料研磨处理后,分别经尿囊腔接种11日龄鸭胚,收获45份死亡鸭胚尿囊液。收获的每份尿囊液分别经腿部肌肉注射接种23日龄的健康雏鸭5只,0.2mL/只。接种24小时后雏鸭开始出现死亡,病死鸭均呈现典型的鸭甲肝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根据GeneBank已公布的DHAV-3的核酸序列设计引物对分离病毒进行RT-PCR扩增,结果表明自山东省临沂市分离到48株DHAV-3。第二部分鸭甲肝病毒3型山东临沂分离株P1基因的序列分析本研究对从山东临沂分离到的48株DHAV-3分离株中的7株的P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显示,7株DHAV-3的P1基因的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分别为98.6%99.8%和99.6%100%。与GenBank中已经发布的22株DHAV-3型的P1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1.9%99.8%和97.0%100%。进化树分析显示,所有中国分离野毒株(除疫苗株B63)均属于GⅠ基因型,越南分离野毒株及疫苗株B63属于GⅡ基因型S1亚型,而所有韩国分离株组成GⅡ基因型中的S2亚型。DHAV-3的基因分型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焦玉祥[10](2014)在《DHAV-3感染性克隆构建及其部分生物学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 DVH)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virus, D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以肝炎为主要特征,主要发生在三周龄以内雏鸭。我国鸭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DHAV-1和DHAV-3引起的,雏鸭感染这两种病毒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极其相似,并且二者在临床上混合感染比较普遍,给该病的有效诊断和防治带来了极大困难。DHAV-1和DHAV-3共同流行是我国许多鸭场采取针对传统基因型主动或被动免疫仍发生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成功构建了DHAV-3SD1101株全长cDNA感染性克隆,并对其部分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研究。1、DHAV-3SD1101株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病毒的拯救在本实验室已完成的SD1101株DHAV-3全基因组测序基础上,根据载体pCDNA3.1+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酶切图谱,设计并合成四对特异引物,应用融合PCR技术分四段扩增DHAV全基因组cDNA,分段克隆到载体pCDNA3.1+中,获得了DHAV-3SD1101株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pSDDHAV。通过引物设计的方法,在cDNA的5’端添加上sp6RNA聚合酶启动子核心序列和3’端添加病毒基因组序列中不存在的单一酶切位点BssHⅡ。另外设计两对引物,用于突变一个EcoRⅠ酶切位点作为遗传标签,用以区分母本病毒和拯救病毒。将SD1101株全长cDNA按一定顺序拼接到pCDNA3.1+上,从而获得重组质粒pSDDHAV,测序后发生突变的碱基共有6位,其中第7190位碱基为人工诱变,用于突变EcoRⅠ酶切位点作为遗传标签。碱基变异共造成第224和2397位氨基酸发生改变,其余均为无义突变。用BssHⅡ线性化重组质粒pSDDHAV后体外转录,沉淀回收转录产物用于转染BHK-21细胞,并用母本病毒RNA作为阳性对照,用灭菌PBS作为阴性对照。转染BHK-21细胞盲传三代后收获细胞及上清液,用RT-PCR和IFA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经过遗传标记的鉴定,表明成功获得了拯救病毒。2、拯救病毒的部分生物学活性研究取收获的细胞及上清液,反复冻融后接种8日龄鸭胚,传至第三代鸭胚开始出现死亡,取第五代尿囊液测定拯救病毒和母本病毒的DELD50。结果显示DHAV-3rSD1101株第五代病毒尿囊液对8日龄鸭胚的DELD50为5-2.40/0.2mL;DHAV-3SD1101株第五代病毒尿囊液对8日龄鸭胚的DELD50为5-2.50/0.2mL。为了探究拯救病毒的感染性,将30只1日龄的健康雏鸭随机分成三个组。其中1、2组分别肌肉注射0.5mL(2DELD50)的拯救病毒和0.5mL(2DELDD50)母本病毒,对照组肌肉注射相同剂量的无菌pH7.4的PBS。结果显示拯救病毒具有与母本病毒相似的感染性,接种雏鸭表现出明显鸭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具有感染性的DHAV-3全长cDNA克隆,为进一步揭示DHA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及致病机理等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二、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和3型)遗传进化分析及重组VP1蛋白病毒样颗粒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鸭病毒性肝炎概述 |
1.2 鸭甲型肝炎病毒病原学 |
1.2.1 病毒分类 |
1.2.2 病毒的形态结构 |
1.2.3 病毒的理化特性和培养 |
1.2.4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蛋白功能 |
1.3 流行病学 |
1.4 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学特征 |
1.4.1 临床症状 |
1.4.2 组织病理学特征 |
1.5 全基因组进化 |
1.6 vp1 分子演化 |
1.7 病毒样颗粒 |
第2章 DHAV-1和DHAV-3 的检测及全基因组进化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毒株 |
2.1.2 菌种和鸭胚 |
2.1.3 主要仪器 |
2.1.4 相关试剂 |
2.1.5 溶液配制 |
2.1.6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 实验方法 |
2.2.1 病毒的分离鉴定 |
2.2.1.1 病料的采集处理 |
2.2.1.2 病毒的分离 |
2.2.1.3 病毒RNA提取 |
2.2.1.4 病毒RNA逆转录 |
2.2.1.5 病毒PCR检测 |
2.2.1.6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 |
2.2.1.7 PCR产物回收 |
2.2.2 两株DHAV-1和DHAV-3 型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 |
2.2.2.1 病毒RNA的提取 |
2.2.2.2 病毒RNA逆转录 |
2.2.2.3 PCR扩增 |
2.2.2.4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 |
2.2.2.5 PCR产物回收 |
2.2.2.6 回收产物与载体连接 |
2.2.2.7 连接产物转化 |
2.2.2.8 单克隆的挑取 |
2.2.2.9 质粒的提取 |
2.2.2.10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2.2.2.11 重组质粒测序及分析 |
2.2.3 数据集的构建 |
2.2.4 时间信号检测 |
2.2.5 模型的选择优化 |
2.2.6 贝叶斯进化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
2.3.1.1 病毒在鸭胚中的分离结果 |
2.3.1.2 DHAV检测结果 |
2.3.2 DHAV-1和DHAV-3 全基因组序列 |
2.3.3 时间信号检测分析结果 |
2.3.4 模型优化结果 |
2.3.5 贝叶斯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DHAV-1和DHAV-3 vp1 基因分子进化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毒株 |
3.1.2 菌种 |
3.1.3 主要仪器 |
3.1.4 相关试剂 |
3.1.5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3.2 实验方法 |
3.2.1 毒株vp1 基因测定 |
3.2.1.1 病毒RNA的提取 |
3.2.1.2 病毒RNA逆转录 |
3.2.1.3 毒株vp1 扩增 |
3.2.1.4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 |
3.2.1.5 胶回收 |
3.2.1.6 回收产物与载体连接 |
3.2.1.7 连接产物转化 |
3.2.1.8 单克隆的挑取 |
3.2.1.9 质粒的提取 |
3.2.1.10 质粒的PCR鉴定 |
3.2.2 数据集构建 |
3.2.3 基因型动态分布 |
3.2.4 模型的优化 |
3.2.5 贝叶斯分析 |
3.2.6 系统地理学分析 |
3.2.7 压力选择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vp1 序列的获得 |
3.3.1.1 DHAV-1型vp1 序列的获得 |
3.3.1.2 DHAV-3型vp1 序列的获得 |
3.3.2 构建数据集结果 |
3.3.3 基因型动态分布结果 |
3.3.4 模型优化结果 |
3.3.5 贝叶斯分析结果 |
3.3.6 系统地理学分析结果 |
3.3.7 压力选择分析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DHAV-1和DHAV-3 重组VP1 蛋白病毒样颗粒制备 |
4.1 实验材料 |
4.1.1 病毒和细胞 |
4.1.2 质粒和菌种 |
4.1.3 主要仪器 |
4.1.4 相关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获取目的基因 |
4.2.1.1 提取病毒总RNA |
4.2.1.2 RNA逆转录 |
4.2.1.3 DHAV-1/DHAV-3型vp1 基因的PCR扩增 |
4.2.2 重组载体p Fast Bac-Dual-1vp1 的构建 |
4.2.2.1 DHAV-1型vp1 基因与载体的酶切连接 |
4.2.2.2 重组载体的转化 |
4.2.2.3 单克隆的挑取 |
4.2.2.4 质粒的提取 |
4.2.2.5 质粒的酶切鉴定 |
4.2.3 重组质粒pFast Bac-Dual-dvp1 的构建 |
4.2.3.1 pFast Bac-Dual-1vp1及DHAV-3vp1 酶切鉴定 |
4.2.3.2 产物回收 |
4.2.3.3 连接 |
4.2.3.4 重组质粒的转化 |
4.2.3.5 单克隆的挑取 |
4.2.3.6 质粒的提取 |
4.2.3.7 质粒的鉴定 |
4.2.4 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dvp1 的构建与鉴定 |
4.2.5 Sf9 细胞的培养 |
4.2.6 DHAV-1和DHAV-3 vp1 重组杆状病毒的拯救 |
4.2.7 DHAV-1和DHAV-3 重组VP1 蛋白病毒样颗粒的鉴定 |
4.2.7.1 细胞观察 |
4.2.7.2 目的基因PCR检测 |
4.2.7.3 SDS-PAGE及 Western Blot分析 |
4.2.7.4 透射电镜观察 |
4.3 实验结果 |
4.3.1 重组质粒p Fast Bac-Dual-dvp1 鉴定 |
4.3.2 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dvp1 鉴定 |
4.3.3 DHAV-1和DHAV-3 重组VP1 蛋白病毒样颗粒的鉴定 |
4.3.3.1 感染细胞结果 |
4.3.3.2 目的基因检测结果 |
4.3.3.3 SDS-PAGE及 Western Blot分析 |
4.3.3.4 透射电镜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济南市章丘区鸭甲肝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概述 |
1.2 病原学特征 |
1.2.1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 |
1.2.2 鸭甲肝病毒的分类 |
1.2.3 鸭甲肝病毒的生物学特征 |
1.2.3.1 形态学结构 |
1.2.3.2 理化特性 |
1.2.3.3 致病性 |
1.2.3.4 培养特性 |
1.2.3.5 DHAV的纯化 |
1.2.4 DHAV的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
1.2.4.1 DHAV的基因组结构 |
1.2.4.2 DHAV蛋白的功能 |
1.3 流行病学调查 |
1.3.1 感染源 |
1.3.2 感染途径 |
1.3.3 病死率 |
1.4 诊断 |
1.4.1 临床症状初步诊断 |
1.4.2 病理解剖变化诊断 |
1.4.3 病原学诊断 |
1.4.4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5 预防与治疗 |
1.5.1 预防 |
1.5.2 治疗 |
1.6 VP1 基因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毒)株 |
2.1.2 实验动物 |
2.1.3 酶和相关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1.5 溶液配置 |
2.1.6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 方法 |
2.2.1 病料的检测 |
2.2.1.1 病料的采集处理 |
2.2.1.2 病毒的分离 |
2.2.1.3 血凝性检测 |
2.2.1.4 病毒RNA的提取 |
2.2.1.5 RNA反转录 |
2.2.1.6 病毒PCR的检测 |
2.2.1.7 电泳检测 |
2.2.2 病毒的增殖与纯化 |
2.2.3 各毒株VP1 基因的测定 |
2.2.3.1 病毒RNA的提取(参照2.2.1.4 病毒RNA的提取步骤) |
2.2.3.2 提取RNA的反转录(参照2.2.1.5 反转录体系表) |
2.2.3.3 各毒株VP1 的扩增(参照2.2.1.6 病毒PCR检测表格) |
2.2.3.4 电泳检测(参照2.2.1.7 电泳检测) |
2.2.3.5 PCR产物的回收 |
2.2.3.6 回收产物与载体连接 |
2.2.3.7 DH5α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3.8 连接产物转化 |
2.2.3.9 单菌落的挑取 |
2.2.3.10 质粒DNA的提取 |
2.2.3.11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 |
2.2.4 数据分析 |
2.2.4.1 章丘各地区鸭甲肝病毒的分布 |
2.2.4.2 DHAV阳性鸭病毒分离株VP1 进化树的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病毒鸡胚中的分离结果 |
3.2 血凝实验结果 |
3.3 DHAV的检测结果 |
3.3.1 DHAV-1 检测结果 |
3.3.2 DHAV-3 检测结果 |
3.4 DHAV的 VP1 扩增 |
3.4.1 DHAV-1的VP1 扩增结果 |
3.4.2 DHAV-3的VP1 扩增结果 |
3.5 酶切鉴定结果 |
3.5.1 DHAV-1 毒株的VP1 基因酶切图鉴定 |
3.5.2 DHAV-3 毒株的VP1 基因酶切图鉴定 |
3.6 数据分析 |
3.6.1 章丘各地区鸭甲肝阳性统计结果 |
3.6.2 DHAV阳性鸭病毒分离株VP1 进化树的构建 |
4 讨论 |
4.1 章丘各地区DHAV的流行病学统计 |
4.2 DHAV阳性株VP1 基因的测定及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DHAV-3 VP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DHV发现历史与分布 |
1.2 病原学与分类 |
1.2.1 DHAV病毒学分类 |
1.2.2 DHAV的病原学特性 |
1.3 DHA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1 DHAV基因组结构 |
1.3.2 DHAV蛋白的作用及特性 |
1.4 DHAV的流行病学研究 |
1.5 DHAV的诊断 |
1.5.1 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初检 |
1.5.2 根据病理剖检变化进行诊断 |
1.5.3 病毒的分离 |
1.5.4 血清学诊断技术 |
1.6 DHAV的预防与治疗 |
1.6.1 预防 |
1.6.2 治疗 |
1.7 DHV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
1.8 抗原表位的研究及应用 |
1.9 研究意义和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毒株、菌株、抗体、载体及细胞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1.5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DHAV-3 VP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2.2.2 DHAV-3 VP1蛋白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优势区的鉴定 |
2.2.3 DHAV-3 VP1蛋白单克隆抗体亚型的鉴定 |
2.2.4 DHAV-3 VP1蛋白单克隆抗体反应性的鉴定 |
3 结果 |
3.1 DHAV-3 VP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3.1.1 DHAV-3 VP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
3.1.2 小鼠的免疫 |
3.1.3 单克隆抗体I-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4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筛选及亚克隆 |
3.1.5 单抗细胞上清及小鼠腹水的效价 |
3.1.6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计数结果 |
3.1.7 杂交瘤细胞株的传代稳定性 |
3.2 DHAV-3 VP1蛋白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优势区的鉴定 |
3.2.1 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优势区的初步鉴定 |
3.2.2 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优势区的进一步鉴定 |
3.3 DHAV-3 VP1蛋白单克隆抗体亚型的鉴定 |
3.4 DHAV-3 VP1蛋白单克隆抗体反应性鉴定 |
3.4.1 单克隆抗体与重组病毒rDEV-?Us10-3-VP1的Western blot鉴定 |
3.4.2 单克隆抗体与DHAV-1和DHAV-3的Western-blot鉴定 |
3.4.3 单克隆抗体的IFA试验 |
3.4.4 单克隆抗体的中和试验 |
4 讨论 |
4.1 DHAV-3 VP1蛋白单抗的制备 |
4.2 DHAV-3 VP1蛋白单抗的鉴定 |
4.3 DHAV-3 VP1蛋白单抗的中和试验 |
4.4 DHAV-3 VP1蛋白单抗识别抗原优势区的筛选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鸭病毒性肝炎及综合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体 |
2 流行病学 |
3 临床症状 |
4 病理变化 |
5 诊断 |
5.1 实验室诊断 |
5.2 鉴别诊断 |
6 综合防控措施 |
(5)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VP3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鸭甲型肝炎病毒的命名 |
1.2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
1.3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 |
1.3.1 形态结构 |
1.3.2 理化特性 |
1.3.3 增殖培养特性 |
1.3.4 分子生物学特性 |
1.4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与病变 |
1.4.1 经典型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与病变 |
1.4.2 胰腺炎型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与病变 |
1.5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学 |
1.5.1 DHAV-1 的生化指标 |
1.5.2 DHAV-1 的分离 |
1.5.3 DHAV-1 的诊断方法 |
1.6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控 |
1.6.1 弱毒疫苗 |
1.6.2 灭活苗 |
1.6.3 亚单位疫苗 |
1.6.4 高免血清和卵黄抗体 |
1.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VP3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1.1 毒株、菌种、载体和血清 |
2.1.2 工具酶及试剂 |
2.1.3 试验试剂的配置 |
2.1.4 试验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DHAV-1a VP3基因的引物设计 |
2.2.2 病毒RNA的提取 |
2.2.3 DHAV-1a VP3基因的RT-PCR |
2.2.4 PCR产物的胶回收 |
2.2.5 VP3克隆质粒的构建 |
2.2.6 pEASY-VP3克隆质粒的提取及鉴定 |
2.2.7 DHAV-1a VP3蛋白序列分析 |
2.2.8 pET-32a-VP3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DHAV-1aVP3基因的扩增与鉴定 |
2.3.2 DHAV-1aVP3蛋白的抗原位点分析 |
2.3.3 DHAV-1a VP3蛋白的核苷酸同源性、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VP3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3.1 试验材料 |
3.1.1 毒株、菌种、载体和血清 |
3.1.2 工具酶及生化试剂 |
3.1.3 试验试剂的配置 |
3.1.4 试验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DHAV-1a VP3蛋白的诱导表达 |
3.2.2 His-VP3融合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 |
3.2.3 His-VP3融合蛋白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
3.2.4 VP3蛋白的Western-blot鉴定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His-VP3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3.3.2 诱导时间的优化 |
3.3.3 IPTG浓度的优化 |
3.3.4 诱导温度的优化 |
3.3.5 融合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
3.3.6 融合蛋白纯化结果 |
3.3.7 VP3蛋白的Western-blot鉴定 |
3.4 讨论 |
3.4.1 表达系统的选择 |
3.4.2 原核表达载体的选择 |
3.4.3 宿主菌 |
3.4.4 VP3蛋白原核表达的存在形式 |
第四章 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VP3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4.1 试验材料 |
4.1.1 所用血清 |
4.1.2 试验试剂 |
4.1.3 试验用液 |
4.1.4 试验仪器 |
4.2 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VP3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4.2.1 最佳抗原稀释倍数与血清稀释倍数的确定 |
4.2.2 最佳血清反应时间的确定 |
4.2.3 羊抗鸭IgG-HRP二抗工作时间的确定 |
4.2.4 最佳显色时间的确定 |
4.2.5 临界值的确定 |
4.2.6 特异性试验 |
4.2.7 重复性试验 |
4.3 间接ELISA方法检测临床样品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最佳的抗原与血清稀释倍数的确定 |
4.4.2 血清最佳作用时间的确定 |
4.4.3 HRP标记的羊抗鸭IgG最佳反应浓度的确定 |
4.4.4 HRP标记的羊抗鸭IgG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
4.4.5 最佳显色时间的确定 |
4.4.6 临界值的确定 |
4.4.7 特异性试验 |
4.4.8 重复性试验 |
4.5 讨论 |
第五章 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VP3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5.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5.1.1 试验细胞及动物 |
5.1.2 主要试剂 |
5.1.3 试验用液 |
5.1.4 仪器设备 |
5.2 VP3-SP2/0 杂交瘤细胞的制备 |
5.2.1 VP3蛋白抗原制备 |
5.2.2 小鼠的免疫 |
5.2.3 间接ELISA方法检测鼠血清抗体效价 |
5.2.4 饲养层细胞的制备 |
5.2.5 骨髓瘤细胞的准备 |
5.2.6 免疫小鼠脾细胞悬液的制备 |
5.2.7 细胞融合 |
5.3 VP3-SP2/0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5.4 VP3-SP2/0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 |
5.5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复苏及鉴定 |
5.5.1 冻存 |
5.5.2 复苏 |
5.5.3 亚型鉴定 |
5.5.4 特异性试验 |
5.5.5 Western-blot鉴定 |
5.6 单克隆抗体腹水的制备及效价测定 |
5.6.1 腹水的制备 |
5.6.2 腹水效价测定 |
5.7 结果与分析 |
5.7.1 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及血清稀释倍数的确定 |
5.7.2 最佳血清作用时间 |
5.7.3 最佳羊抗鼠酶标二抗作用时间 |
5.7.4 鼠阴性血清的ELISA检测结果 |
5.7.5 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的测定 |
5.7.6 杂交瘤的培养观察 |
5.7.7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5.7.8 亚型鉴定 |
5.7.9 特异性试验 |
5.7.10 杂交瘤细胞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 |
5.7.11 腹水效价的测定 |
5.8 讨论 |
5.8.1 影响融合率的因素 |
5.8.2 融合细胞的筛选 |
5.8.3 饲养细胞的影响 |
5.8.4 亚克隆时间的选择宜早 |
5.8.5 单抗腹水效价的比较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DPoly(A)尾的长度对DHAV-1增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鸭病毒性肝炎概述 |
1.1.1 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史 |
1.1.2 DHAV-1 的病毒学分类 |
1.2 DHAV-1 的形态学结构和理化特性 |
1.2.1 形态学结构 |
1.2.2 理化特性 |
1.2.3 DHAV-1 的病原学特性 |
1.3 DHAV-1 流行病学 |
1.3.1 DHAV-1 的流行病学特点 |
1.3.2 病毒的分离与培养 |
1.4 DHAV-1 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1.4.1 病毒基因组特性 |
1.4.2 DHAV-1 感染机制 |
1.5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方法 |
1.5.1 临床诊断 |
1.5.2 根据病理剖检变化诊断 |
1.5.3 血清学检测 |
1.5.4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6 DHAV-1 的预防与治疗 |
1.6.1 DHAV-1 的预防 |
1.6.2 治疗 |
1.7 小RNA病毒科 3’UTR的结构和功能 |
1.7.1 3’UTR的结构特征 |
1.7.2 小RNA病毒 3’UTR的功能 |
1.8 感染性克隆研究进展 |
1.8.1 感染性克隆研究进展 |
1.8.2 感染性克隆的应用 |
1.9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毒)株 |
2.1.2 实验动物及细胞株 |
2.1.3 酶和相关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1.5 试剂 |
2.2 DNA-Launched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
2.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2 目的基因的扩增 |
2.2.3 pEGFP-N2载体的改造 |
2.2.4 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
2.2.5 序列分析 |
2.2.6 DHAV-1 LY0801株DNA-Launched感染性克隆拯救病毒粒子 |
2.2.7 拯救病毒粒子的鉴定 |
2.3 拯救病毒粒子部分生物学活性研究 |
2.3.1 TCID50的测定 |
2.3.2 ELD50的测定 |
2.3.3 LD50的测定 |
2.3.4 生长曲线的绘制 |
2.3.5 毒力水平试验 |
2.3.6 组织嗜性试验 |
2.3.7 雏鸭死亡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
2.4 Poly(A)长度对病毒增殖和毒力的影响 |
2.4.1 试验思路 |
2.4.2 带有不同长度poly(A)尾的DNA-Launched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
2.4.3 比对不同长度poly(A)尾的拯救病毒粒子生长特性 |
2.5 无POLY(A)的拯救病毒增殖和毒力研究 |
2.5.1 获得poly(A)0拯救病毒粒子 |
2.5.2 拯救病毒粒子的鉴定 |
2.5.3 BHK-21 细胞连续传代 |
2.5.4 健康鸭胚连续传代 |
2.5.5 qRT-PCR |
2.5.6 poly(A)长度的测定 |
3 结果 |
3.1 DNA-Launched感染性克隆构建结果 |
3.1.1 感染性克隆构建结果 |
3.1.2 序列分析结果 |
3.1.3 拯救病毒粒子鉴定结果 |
3.1.4 拯救病毒效率的比较 |
3.2 拯救病毒粒子部分生物学活性分析 |
3.2.1 TCID50测定结果 |
3.2.2 ELD50测定结果 |
3.2.3 LD50的测定结果 |
3.2.4 生长动力曲线的绘制结果 |
3.2.5 雏鸭毒力试验结果 |
3.2.6 组织嗜性试验结果 |
3.2.7 组织切片结果 |
3.3 Poly(A) 长度对病毒增殖和毒力的影响 |
3.3.1IFA结果 |
3.3.2 RNA纯度鉴定结果 |
3.3.3 拯救病毒粒子在细胞上清中的增殖特点 |
3.3.4 拯救病毒粒子在BHK-21 细胞中的增殖特点 |
3.3.5 细胞内容物的增殖特点 |
3.4 无poly(A)的拯救病毒增殖和毒力研究结果 |
3.4.1 拯救病毒粒子鉴定结果 |
3.4.2 qRT-PCR结果 |
3.4.3 poly(A)长度测定结果 |
4 讨论 |
4.1 DNA-Launched感染性克隆构建 |
4.2 拯救病毒部分生物学活性分析 |
4.3 Poly(A)长度对病毒增殖和毒力的影响 |
4.4 无poly(A)的拯救病毒增殖和毒力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鸭病毒性肝炎病例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鸭病毒性肝炎概述 |
1.1 病毒学 |
1.1.1 病毒分类 |
1.1.2 病毒的历史和分布 |
1.1.3 形态大小 |
1.1.4 生物学特性 |
1.1.5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 |
1.1.6 鸭病毒性肝炎的培养 |
1.2 DHV的致病性 |
1.3 致病机理 |
1.4 流行病学 |
1.5 临床症状 |
1.6 病理变化 |
1.6.1 病理剖检变化 |
1.6.2 组织学病变 |
1.7 诊断 |
1.7.1 临床综合诊断 |
1.7.2 病原学诊断 |
1.7.3 血清学诊断 |
1.8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
1.8.1 预防 |
1.8.2 治疗 |
第二章 鸭病毒性肝炎病例的诊治 |
2.1 养殖区的基本情况 |
2.2 病例分析 |
2.2.1 发病情况 |
2.2.2 诊断调查 |
2.2.3 临床症状 |
2.2.4 剖检变化 |
2.2.5 诊断 |
2.2.6 治疗措施 |
2.2.7 治疗效果 |
2.3 讨论 |
2.4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DHAV-3山东分离株P1基因序列分析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DHV发现历史与分布 |
1.2 DHAV病原学 |
1.2.1 DHAV病原学分类 |
1.2.2 DHAV形态生物学 |
1.2.3 DHAV理化特性 |
1.2.4 DHAV培养特性 |
1.3 DHA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1 DHAV基因组结构 |
1.3.2 DHAV蛋白的作用及特性 |
1.4 流行病学研究 |
1.5 DHAV的诊断技术 |
1.5.1 临床症状初步诊断 |
1.5.2 根据病理剖检变化进行诊断 |
1.5.3 病毒的分离技术 |
1.5.4 血清学诊断技术 |
1.6 DHAV的预防与治疗 |
1.6.1 预防 |
1.6.2 治疗 |
1.7 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
1.7.1 单克隆抗体研究现状 |
1.7.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毒株、菌株、细胞与试验动物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DHAV-3 型毒株的分离和RT-PCR鉴定 |
2.2.2 鸭甲肝病毒3型山东分离株P1基因的序列分析 |
2.3 DHAV-3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2.3.1 病毒的增殖与纯化 |
2.3.2 Balb/c小鼠的免疫 |
2.3.3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
2.3.4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筛选及亚克隆 |
2.3.5 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冻存、复苏 |
2.3.6 单克隆抗体腹水的制备 |
2.3.7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山东地区DHAV-3 的病毒分离和RT-PCR鉴定 |
3.1.1 病毒分离结果 |
3.1.2 RT-PCR鉴定结果 |
3.2 DHAV-3 山东分离株P1基因的序列分析 |
3.2.1 18株DHAV-3 山东分离株P1基因的RT-PCR扩增结果 |
3.2.2 P1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
3.2.3 P1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
3.2.4 P1氨基酸序列的对比分析 |
3.3 DHAV-3 单克隆抗体制备 |
3.3.1 BALB/c小鼠的免疫结果 |
3.3.2 融合筛选结果 |
3.3.3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结果 |
3.3.4 单克隆抗体鉴定结果 |
4 讨论 |
4.1 山东地区DHAV-3 的病毒分离及分离株P1基因的序列分析 |
4.2 DHAV-3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5 结论 |
6 文献参考 |
7 致谢 |
8 论文发表 |
(9)鸭甲肝病毒3型山东临沂分离株的分离鉴定及P1基因的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DHV发现历史与分布 |
1.2 DHAV病原学 |
1.2.1 DHAV病原学分类 |
1.2.2 DHAV形态生物学 |
1.2.3 DHAV理化特性 |
1.2.4 DHAV培养特性 |
1.3 DHA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1 DHAV基因组结构 |
1.3.2 DHAV蛋白的作用及特性 |
1.4 流行病学研究 |
1.5 DHAV的诊断技术 |
1.5.1 临床症状初步诊断 |
1.5.2 根据病理剖检变化进行诊断 |
1.5.3 病毒的分离技术 |
1.5.4 血清学诊断技术 |
1.6 DHAV的预防与治疗 |
1.6.1 预防 |
1.6.2 治疗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毒株与菌株 |
2.1.2 试验动物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试剂 |
2.1.5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 试验方法 |
2.2.1 DHAV-3 型毒株的分离和RT-PCR鉴定 |
2.2.2 鸭甲肝病毒3型山东临沂分离株P1基因的序列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7株DHAV-3 的病毒分离和RT-PCR鉴定 |
3.1.1 病毒分离结果 |
3.1.2 RT-PCR鉴定结果 |
3.2 DHAV-3 山东分离株P1基因的序列分析 |
3.2.1 7株分离株的P1基因的RT-PCR扩增结果 |
3.2.2 P1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
3.2.3 P1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
3.2.4 P1、VP1、VP0和VP3的氨基酸序列的对比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6 文献参考 |
7 致谢 |
(10)DHAV-3感染性克隆构建及其部分生物学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鸭甲肝病毒的概述 |
1.1.1 鸭甲肝病毒的分类地位 |
1.1.2 DHAV 研究的发展史 |
1.2 DHAV 的生物学特性 |
1.2.1 DHAV 的结构特征及抵抗力 |
1.2.2 DHAV 的致病性 |
1.2.3 DHAV 的培养特性 |
1.3 DHAV 的流行病学 |
1.4 鸭病毒性肝炎(DVH)的诊断方法 |
1.4.1 根据临床症状初步诊断 |
1.4.2 根据病理剖检变化诊断 |
1.4.3 病原学诊断 |
1.4.4 实验室诊断 |
1.5 DHAV 的预防与治疗 |
1.5.1 DHAV 的预防 |
1.5.2 治疗 |
1.6 DHAV 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6.1 DHAV-3 基因组结构 |
1.6.2 DHAV-3 功能蛋白作用及其特性 |
1.7 RNA 病毒感染性克隆操作技术研究进展 |
1.7.1 RNA 病毒感染性克隆构建的发展历程 |
1.7.2 RNA 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基础 |
1.7.3 感染性克隆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毒)株 |
2.1.2 实验动物及细胞株 |
2.1.3 酶和相关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1.5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1.6 溶液系统 |
2.2 方法 |
2.2.1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
2.2.2 病毒的增殖与纯化 |
2.2.3 全长 cDNA 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
2.2.4 DHAV-3 感染性克隆拯救病毒粒子的获得与鉴定 |
2.2.5 拯救病毒的部分生物学指标的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病毒的分离鉴定结果 |
3.1.1 接种鸭胚结果 |
3.1.2 RT-PCR 鉴定结果 |
3.2 感染性克隆的构建结果 |
3.2.1 全长 cDNA 构建结果 |
3.2.2 重组质粒序列分析结果 |
3.2.3 拯救病毒的 RT-PCR 鉴定 |
3.2.4 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结果 |
3.3 鸭胚半数致死量(DELD50)的结果和分析 |
3.4 拯救病毒与母本病毒对雏鸭致病性的比较 |
4 讨论 |
4.1 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
4.2 拯救病毒的鉴定 |
4.3 拯救病毒与母本病毒鸭胚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
4.4 拯救病毒与母本病毒对雏鸭致病性的比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和3型)遗传进化分析及重组VP1蛋白病毒样颗粒制备[D]. 王莹. 鲁东大学, 2021(12)
- [2]济南市章丘区鸭甲肝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D]. 杲双.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3]DHAV-3 VP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D]. 张文晶.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4]鸭病毒性肝炎及综合防控技术[J]. 施朝辉,刘永恒.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10)
- [5]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VP3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 黄剑梅.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3)
- [6]DPoly(A)尾的长度对DHAV-1增殖的影响[D]. 陈君豪.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1)
- [7]鸭病毒性肝炎病例的诊治[D]. 刘相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4)
- [8]DHAV-3山东分离株P1基因序列分析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 夏琳琳.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4)
- [9]鸭甲肝病毒3型山东临沂分离株的分离鉴定及P1基因的序列分析[D]. 高颉.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4)
- [10]DHAV-3感染性克隆构建及其部分生物学活性研究[D]. 焦玉祥.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