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型直流电机维修常识(论文文献综述)
张书源[1](2021)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水平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已经成为装备的神经系统,发展电子技术不仅涉及到其本身,同时它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子技术的依赖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电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快速培养电子技术人才的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存在差距,急需进行并尝试中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中职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但是我国中职院校因为传统教育方法的落后和与普通高中生源差异的影响,电子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存在如下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平衡、学习过程中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乏以及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等。本研究基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借助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核心的CDIO工程教育理论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支撑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分析目前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现状以及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接着针对中职电子技能实训的改革进行了路径分析,研究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式的教学融入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的有效对策,根据现状的研究分析与改革路径及对策的分析,并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标准为依据从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构建,设计开发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案例。通过基础型教学案例、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验证与分析。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以CDIO理念来指导中职实训教学,将电子技能训练中单调的重复性训练合理地转化到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等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于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以教育学理论与电子专业实际的深入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创新性改革,让技能实训教学在符合学习规律、应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加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初雨田[2](2021)在《电作动折叠机翼设计仿真及控制研究》文中提出折叠机翼技术是舰载机与航母相匹配的关键技术,通过该技术可缩小机翼展向尺寸,使航母在有限的甲板空间内容纳尽可能多的舰载机,增强航母战斗力。我国歼-20、美国F-22和F-35战机都采用多机翼协同控制方案,必要时进行机翼折叠,增加飞机机动性。未来飞机的发展趋势是多电和全电飞机,以电作动技术实现机翼的折叠不仅可避免液压传动带来的一些问题,还具有降低飞机重量、提高可维护性等诸多优点。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电作动折叠机翼为研究对象,对其折叠机构、气动特性分析、动力学仿真、控制和可靠性评估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折叠机翼的需求,通过对翼型的气动特性分析,采用综合指数评估法优选出合适的翼型,基于平面机构解析法确定了折叠机构的相关参数,使其满足结构紧凑、轻量化等相关需求。(2)为保证飞行安全及动力学仿真精度,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外翼和折叠翼进行了数值计算,详细地分析了外翼及折叠翼气动特性变化情况,并分析了折叠翼升阻力随迎角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折叠机翼技术可以解决飞机高低速性能需求的矛盾,同时根据仿真结果给出飞机飞行时机翼发生非正常折叠后的补救措施。(3)在CATIA中建立了内翼、外翼及折叠机构的三维模型,并进行装配,同时在LMS Virtual.Lab Motion中对气动力加载前后的机翼折叠过程进行了仿真,从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角度分析了仿真结果,结果研究表明气动载荷效应会使作动筒的最大驱动载荷增大34.63%,最大承受载荷减小25.47%。(4)针对折叠机翼的电作动控制,设计了电流环、转速环及位置环三闭环位置伺服控制,同时结合无刷直流电机以及传动机构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无刷直流电机仿真模型及折叠机翼系统位置伺服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控制系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稳定性和跟踪性。(5)针对提高折叠机翼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对基于GO法的折叠机翼控制系统可靠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建立系统的GO模型,运用GO法概率公式计算系统成功运行的概率为0.9999649,故障树分析法计算的成功概率为0.9999556,验证了折叠机翼控制系统可靠性满足要求。论文研究成果可为电作动折叠机翼系统的设计及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刘伟岩[3](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提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翟荣龙[4](2020)在《应用于高铁接触网检测的电动牵引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最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修建速度和里程迅速增长,接触网作为高铁的主要供电设备,影响着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定期对接触网参数进行检测。由于雷达、超声波、激光等测距传感器以及计算机和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非接触式和自动化检测开始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现在接触网主要检测方法。接触网检测装置一般安装在检测车上或由牵引车牵引实现自动化检测,一种操作简单、运行平稳、工作稳定的电动牵引车成为铁路部门的需要,本文主要研究用于高铁接触网检测的电动牵引车系统。首先,根据铁路检测特点和要求设计了牵引车的机械结构并完成了参数选型,包括导向轮、驱动轮、驱动装置、操作平台、底层控制板、电池、照明灯、示廓灯。采用双电机驱动,通过操作平台完成牵引动作的控制,包括加速、减速、定速巡航以及刹车等操作,通过底层控制板完成电机和灯光的底层控制,牵引车体积较小、方便搬运,能够完成牵引任务,确定了电动牵引车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为后续具体设计明确了方向。其次,研究学习了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换相过程以及数学模型,采用电流转速双闭环控制,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转速环和电流环使用模糊PI控制和PI控制策略,采用PWMONPWM调制方式电机控制效果较好。使用Altium Designer 10软件完成了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以及PCB设计,能够驱动带有位置传感器和无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机,完成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最后,通过Keil 5软件完成系统控制程序的编写。对控制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以及铁路线上牵引效果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电动牵引车能够完成具体的控制功能以及牵引任务,具有一定的试验与推广价值。
贾耀文[5](2020)在《多功能果园避障除草机器人机械及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苹果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种植面积多达66.7万公顷,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是苹果出口、消费大国。近年来,果园除草机械发展迅速,但果园种植模式不断改变,国内果园专用型除草机械类型少,多为进口产品,价格昂贵,不能满足果农们对果园除草机的迫切需求,导致除草率低,影响果树生长及果品质量,同时也延缓了果园除草作业机械化的进程。针对于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已有果园除草机械的功能与不足。根据调研数据及园艺要求设计一款果园避障除草机器人,实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完成除草作业、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农药使用、保护果园生态环境及提升果园管理机械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关于新型果园避障除草机器人的研制,主要设计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西北果园特点及园艺要求,确定整机尺寸大小,设计多功能果园避障除草机器人的总体结构方案,主要包括前置式除草装置、双侧避障机构、升降机构、转向机构、驱动装置、扶手机构等,运用Solidworks进行三维建模,完成整体装配,并进行干涉检查。(2)对除草机器人避障机构与升降机构进行理论计算,得到避障机构与升降机构各个电动推杆的安装参数。对整机的爬坡倾角与最小转弯半径进行计算确定,验证整机设计的通过性。基于ANSYS Workbench对除草机器人的除草装置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除草避障装置振型图、固有频率与最大变形位置,最大应变位置为转向连杆中心处,变形量为0.43 mm、变形量最大位置应力为38.629 MPa。(3)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该除草机器人避障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得到在不同果园行株距下避障机构电动推杆的伸缩量及受力情况,以及得到避障刀盘质心的运动轨迹、速度以及加速度等。(4)对除草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西门子S7-200smart系列ST30PLC,硬件部分设计包含检测电路、各电机驱动电路,电动推杆驱动电路等;软件部分进行PLC程序设计、触摸屏控制界面设计,并进行调试。通过完成上述研究内容,设计了一款体形较矮、重心较低、转弯半径较小、幅宽可调和拥有自动避障功能的多功能果园避障除草机器人,适用于传统果园种植模式及新型矮砧密植果园,实现果园自动化除草,提升除草效率。
张云[6](2020)在《基于STM32的电动船舶驱动控制与远程监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江河湖泊游船和小型运输船舶采用柴油驱动污染环境以及电动车驱动控制结构复杂和能耗大等问题,本文以小型游船和运输船为对象,研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电动船驱动控制系统,再根据船舶运行中不能随意靠岸,遇到故障必须具有早期预警和远程应急处理的需求,将工业中的远程监控系统应用于电动船舶驱动控制,使之具有较高的自我救助能力,从而为电动船舶的商业化应用提供高可靠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支持。考虑到船舶的应用环境和应用条件,对高可靠性和操作简单,在故障情况下能够自救的高适应性特点,本研究在对比现有各种电力电子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以硬开关加逻辑控制的方案,实现操作简单,可靠性高和具有很强的自救能力的有级调速控制方案,实现了低能耗和控制简单可靠的电动船舶驱动控制系统。通过对嵌入式系统扩展无线通信模块,运用云平台技术实现对电动船舶的远程监控,可以实现在一定区域内对多条运行的船舶的运行数据采集、故障检测和电量计算等信息管理和控制功能。为电动船舶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基于实验室前期相关课题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直流有刷电动机机械特性和转速控制特性进行分析,从直流有刷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根据瞬时状态建立直流电动机的微分方程,得到直流电动机的传递函数,分析对比直流有刷电机串电阻调速和调压调速的优缺点,分析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原理以及失效机理。据此提出本课题研究的控制方法所要解决的问题。(2)对电动船舶的驱动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核心控制方法为基于一种外围的开关电路,通过单片机控制来实现大功率和高可靠性的直流电机调速,成本较低,且对使用环境和电机机械结构没有限制,并且在调速过程中能够实现电池能量均衡,提高电池的利用效率。在MATLAB软件上搭建控制电路模型,进行仿真验证。(3)对STM32控制器无线通信的开发,结合嵌入式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使之成为可以接入网络的网关设备。对电动船舶驱动控制系统与远程监控进行软件和硬件的设计,硬件设计包括控制电路、驱动电路、采集电路、保护电路、通信电路等,软件设计包括对电机和蓄电池的数据采集、蓄电池剩余电量估算程序、主程序和中断子程序的设计,以及设计搭建云平台信息传输系统,将网关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解析封装成MQTT协议,发送至指定的云服务平台端口,上传至云平台数据库中,完成数据的传输。通过云服务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移动客户端使所需要的数据可以显示在APP界面上,完成数据的远程监控。(4)基于硬件和软件设计,搭建电动船舶驱动控制和远程监控系统测试平台,完成了对电动船舶的驱动控制以及蓄电池的轮换使用系统测试,证明了基于STM32的外围开关网络控制的直流有刷电机调速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并使蓄电池组内的电池剩余电量接近,提高了电池组的能量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并且完成了网关设备和云平台的通信测试,验证了网关设备接入网络与通信的可靠性,通过Android技术的开发,完成了基于APP的数据远程监控。
陈飞[7](2019)在《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同时带来了工业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尤其是对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维修保养、安装调试类一线技术人才的急需。然而,当前处于探索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已经存在一些问题,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实训设备和师资不足、实训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任务脱节等问题,导致培养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矛盾,因此本文确立中职工业机器人实训课程体系构建为研究方向。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课程理论研究,确立了以学习领域、工作过程系统化为理论基础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通过对工业机器人企业调研和分析,确立了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总结归纳面向中职学生主要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解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职业能力,并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根据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在读学生的调研,在学习领域的基础上优化了实训课程结构,确立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主要工作岗位课程为目标,融入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能力素养、企业实习实训模式,形成产教融合课程体系框架。基于项目课程特点、职业能力导向、行动导向等教学思想,以实际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核心,对已构建好的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为例进行了课程项目的构建和优化,并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视角,合理选取企业实际工作案例,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方式进行了教学设计研究。最后,本文以当前中职学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实际案例为对象,分析了产教融合模式,以及当前产教融合效果,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策略。
王一婷[8](2019)在《兰州电厂研究(1938-1949年)》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深入,东南沿海的大批厂矿及人口迁往西部,这些地区的电力供给顿感不足,加之电力为一切工业动力之源,在此情形之下,当时主管全国工矿业的资源委员将电力工业作为其投资重点。兰州电厂原系地方事业,建立伊始,只供省署照明,后渐及民用,但发展始终不成规模。抗战军兴,兰州日形重要,甘肃省府以此为契机,与经济部资源委员会洽商合作,将兰州电厂于1938年8月16日正式改组为中央与地方合办之事业。改组后的兰州电厂,在组织人事上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逐渐建立起完善的领导体制,一面调整组织内部结构,明确职权划分,一面积极培训员工并开展员工福利保障事业。在生产运营上,兰州电厂整修旧设备,购买新设备,从而推进发电与供电工作,此外还厘定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及时调整。通过以上举措,兰州电厂的业务大有进步,发电总容量不断增加,电灯与电力用户逐年增长。作为企业,兰州电厂还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承担起路灯稽查与维修的任务,此外还通过捐机劳军、扶贫济困、接待学生参观、关注科教文卫等一系列活动投身于社会公益当中。经过努力,兰州电厂的发展卓有成效,在改变生产方式、培养电力人才、促进城市近代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囿于社会经济落后、煤炭短缺、设备落后、空袭破坏等方面的原因,兰州电厂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困境。
陈世涛[9](2019)在《永磁同步电机定转子温度在线监测》文中指出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因具有功率密度高、瞬时功率大、功率因数高和控制精度高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轨道交通以及电动汽车等牵引传动领域。因其功率密度高、体积小,永磁同步电机常被安装在空间狭小和工况复杂的环境下工作,其散热环境恶劣、温升易过高,增大了永磁体退磁和定子绕组绝缘层脱落的几率,对电机的可靠性和工作寿命产生巨大影响。为了避免上述隐患,在线观测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绕组和永磁体的温度信息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基于转子位置偏置(Position Offset-Based Parameter Estimation,POPE)注入和模型参考自适应(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两种参数估计方法,利用定子绕组电阻和永磁体磁链与温度相关的特性设计温度观测器。通过温度观测实验检验了两种温度观测器的有效性,核心内容如下:1)基于MRAS算法设计PMSM定转子温度观测器。依托于Popov超稳定性理论设计PMSM参数辨识的自适应律,利用定子绕组电阻、永磁体磁链与温度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设计定转子温度观测器。在Simulink中搭建PMSM参数观测器的仿真模型,结果显示参数观测器能够同时快速追踪定子绕组电阻与永磁体磁链的变化。基于C语言完成参数观测器程序设计,并在基于NXP公司MKV31F256VLL12芯片为变频器核心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urface-mount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实验平台上完成了相应的温度观测实验。结果显示,温度观测器的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并不一致,其原因主要为:当SPMSM采用id=0控制时,无法从一组q轴电压方程中同时求解定子绕组电阻与永磁体磁链,待辨识模型依旧为欠秩模型。2)基于POPE算法设计PMSM转子温度观测器。根据连续注入转子位置正负偏置信号后d轴电压的响应状态,推导出永磁体磁链的满秩辨识方程。该方法在SPMSM实验平台进行了温度观测实验验证,由高低温试验箱保证电机的温升精度,并使用空载反电势法(经过快速傅立叶分析)测量的永磁体磁链作为估算结果的参考比较值。实验结果显示当PMSM温度连续变化时,POPE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追踪永磁体磁链的变化且辨识精度较高,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观测器具有良好的性能。该温度观测器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能够实现PMSM转子温度在线监测,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喻文[10](2018)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内容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提出的“五个对接”中的“课程和职业标准对接”要求,通过访谈法对目前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现状进行了分析。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是依据人们传统的认识,教研室主任带领相关老师并参考其他学校设置情况进行设置。以天津市北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课程结构为三段式课程,包括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培养目标有待完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不能完全对接、课程设置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课程设置缺少工作分析,即按照专业进行课程设置,而往往忽视职业岗位的要求,由于缺乏对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所以学生不能胜任对应的职业岗位。运用“宽基础,活模块”理论,依据国家大纲和职业标准规定,针对职业岗位特征分析,确定机电专业对应的四个职业,分别是数控车工、电工、车工、装配钳工。分别采访了这四个职业的技师和工人,对每一个职业对应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进行了工作分析,形成每一个职业对应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将设置课程。将机电专业课程分为“宽基础”课程和“活模块”课程。“宽基础”课程分为“文化基础模块”“工具模块”“社会能力模块”“职业群模块”四个模块,每一模块设置具体的课程。“活模块”课程包括数控车模块、电工模块、车工模块和装配钳工四个模块,分别对应数控车工、电工、车工和装配钳工四个职业,每一个职业对应一个模块。针对每一职业模块,按照职业岗位分析,将知识、能力、素质分别提炼成模块课程,包括专业类课程和实训课程,使学生通过模块化课程的学习能够胜任未来的职业岗位需要,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小型直流电机维修常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型直流电机维修常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 |
1.1.2 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 |
1.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CDIO理念研究现状 |
1.3.2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
1.3.3 CDIO理念引入课程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电子技能实训 |
2.1.2 中等职业教育 |
2.1.3 职业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CDIO理论 |
2.2.2 体验学习理论 |
2.2.3 情境认知理论 |
2.2.4 “知行合一”理论 |
2.2.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分析——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
3.1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
3.1.1 就业面向岗位 |
3.1.2 专业培养目标 |
3.1.3 专业知识和技能 |
3.1.4 教学标准分析 |
3.2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
3.2.1 教学目标 |
3.2.2 课程内容及教材分析 |
3.3 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分析及问题 |
3.3.1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现状调查 |
3.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3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学生卷) |
3.3.4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教师卷) |
3.3.5 调查问卷总结 |
3.4 CDIO理念指导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
3.4.1 CDIO理念符合电子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
3.4.2 CDIO理念与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 |
3.4.3 CDIO理念核心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阶段性重点具有一致性 |
第4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改革路径 |
4.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贴近实际工作岗位 |
4.1.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
4.1.2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转变 |
4.1.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块设计 |
4.2 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模块设置,拓宽课程教学资源 |
4.2.1 教学内容中的“破旧立新” |
4.2.2 组装工艺的产品化标准化 |
4.2.3 数据记录规范化和有效化 |
4.2.4 教学资源的合理转化运用 |
4.3 开放自主式应用教学案例设计,增强学生创新思维 |
4.4 多层次电子实训教学体系构建,打造中职实训课标 |
4.5 合理对接CDIO培养大纲与标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
4.6 适用性、前瞻性的实训室建设,优化实训教学环境 |
第5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构建 |
5.1 课程结构设计 |
5.1.1 宏观课程框架结构选择 |
5.1.2 具体内部课程结构构建 |
5.2 课程标准构建 |
5.3 课程目标构建 |
5.4 课程内容构建 |
5.4.1 课程内容选取原则 |
5.4.2 课程内容的项目构建 |
5.5 课程教学评价构建 |
第6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6.1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流程 |
6.2 前期准备 |
6.2.1 实践目的 |
6.2.2 实践内容 |
6.2.3 授课对象 |
6.2.4 环境设计 |
6.2.5 教材准备 |
6.3 基础型教学案例 |
6.3.1 环境搭建 |
6.3.2 材料准备 |
6.3.3 案例实施 |
6.3.4 分析调整 |
6.4 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 |
6.4.1 材料准备 |
6.4.2 案例说明 |
6.4.3 案例实施 |
6.4.4 考核要求与方法 |
6.5 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
6.5.1 课程内容满意程度分析 |
6.5.2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分析 |
6.5.3 能力培养作用评价分析 |
6.5.4 考核评价认可程度分析 |
6.5.5 课程综合反馈效果分析 |
6.5.6 课程成绩比较分析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分析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Ⅰ 调查问卷(一) |
附录Ⅱ 调查问卷(二) |
附录Ⅲ 调查问卷(三) |
附录Ⅳ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Ⅴ 记录表及工作活页 |
附录Ⅵ 教学设计方案 |
附录Ⅶ 任务书 |
(2)电作动折叠机翼设计仿真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变形机翼 |
1.3 折叠机翼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折叠机翼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折叠机翼总体结构设计 |
2.1 电作动折叠机翼方案研究 |
2.1.1 机电作动器概述 |
2.1.2 电作动折叠方案设计要求 |
2.1.3 电作动折叠机翼整体结构 |
2.2 基于综合指数评估法的翼型优选 |
2.2.1 翼型分析 |
2.2.2 翼型评估 |
2.3 基于平面机构解析法的折叠机构设计 |
2.3.1 折叠机翼的折叠机构 |
2.3.2 折叠机构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CFD的折叠机翼气动特性仿真 |
3.1 计算流体力学 |
3.1.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3.1.2 CFD基本方程 |
3.1.3 湍流模型介绍 |
3.2 折叠机翼空气动力简介 |
3.2.1 升力 |
3.2.2 阻力 |
3.2.3 侧向力 |
3.3 模型前处理及数值计算 |
3.3.1 模型建立 |
3.3.2 网格划分 |
3.3.3 数值计算 |
3.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1 外翼气动特性分析 |
3.4.2 折叠翼气动特性分析 |
3.4.3 折叠翼气动特性随迎角变化趋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LMS Virtual.Lab Motion的折叠机翼动力学仿真 |
4.1 多体动力学仿真流程 |
4.2 折叠机构模型建立 |
4.3 折叠机翼动力学仿真 |
4.3.1 运动关系创建 |
4.3.2 载荷设置 |
4.3.3 驱动设置 |
4.3.4 求解器设置 |
4.4 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
4.4.1 折叠机翼运动学分析 |
4.4.2 折叠机翼动力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电作动折叠机翼控制研究 |
5.1 折叠机翼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5.1.1 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
5.1.2 系统机械传动模型 |
5.1.3 PWM逆变器数学模型 |
5.2 折叠机翼系统闭环控制模型设计 |
5.2.1 系统闭环控制模型 |
5.2.2 控制器的设计 |
5.2.3 电流环的设计 |
5.2.4 转速环的设计 |
5.2.5 位置环的设计 |
5.3 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建模 |
5.3.1 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建模 |
5.3.2 电机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5.4 折叠机翼系统位置伺服仿真建模 |
5.5 本章小结 |
6 折叠机翼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 |
6.1 折叠机翼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
6.2 GO法原理 |
6.2.1 GO法概述 |
6.2.2 GO法操作符和信号流 |
6.2.3 共有信号的定义和修正 |
6.3 基于GO法的折叠机翼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 |
6.3.1 折叠机翼系统GO模型建立 |
6.3.2 系统可靠性计算 |
6.4 基于FTA法的折叠机翼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 |
6.5 可靠性分析方法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应用于高铁接触网检测的电动牵引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用于铁路检测的电动牵引车总体设计 |
2.1 铁路检测的特点及要求 |
2.2 电动牵引车的设计需求 |
2.3 牵引车的结构设计 |
2.4 电动牵引车的控制系统设计 |
2.5 小章总结 |
第三章 基于电机双闭环控制的牵引车速度控制 |
3.1 无刷直流电机模型 |
3.1.1 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 |
3.1.2 无刷直流电机的换相过程 |
3.1.3 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
3.1.4 PWM调制方式 |
3.2 基于双闭环控制的电机速度控制策略 |
3.2.1 PID控制 |
3.2.2 模糊PI控制 |
3.3 双闭环控制的牵引车速度控制仿真实验 |
3.3.1 PWM调制仿真实验 |
3.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小章总结 |
第四章 电动牵引车硬件设计 |
4.1 核心控制板硬件设计 |
4.1.1 核心控制板电路原理图设计 |
4.1.2 核心控制板PCB设计 |
4.2 操作平台控制板硬件设计 |
4.2.1 操作平台控制板原理图设计 |
4.2.2 操作平台控制板PCB设计 |
4.3 底层控制板硬件设计 |
4.3.1 底层控制板原理图设计 |
4.3.2 底层控制板PCB设计 |
4.4 电机驱动电路硬件设计 |
4.4.1 电机驱动电路原理图设计 |
4.4.2 电机驱动电路PCB设计 |
4.5 小章总结 |
第五章 电动牵引车软件设计与实验 |
5.1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1 软件总体框架 |
5.1.2 转子位置以及转速检测 |
5.1.3 电机控制 |
5.1.4 OLED屏幕显示以及系统通讯 |
5.2 实验测试 |
5.3 小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多功能果园避障除草机器人机械及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果园除草机器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除草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除草机的研究现状 |
1.2.3 西北地区除草现状 |
1.2.4 果园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果园除草机器人作业的园艺要求 |
1.3.1 西北地区果园概况调查与统计 |
1.3.2 果园除草机器人的园艺要求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4.3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5 整体的设计方案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除草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
2.1 整体机械结构设计 |
2.1.1 除草机器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1.2 技术参数确定 |
2.2 机器人移动平台的设计 |
2.2.1 轮转向机构设计 |
2.2.2 后轮驱动机构设计 |
2.2.3 除草机器人移动平台总体效果 |
2.3 避障装置和除草装置的结构设计 |
2.3.1 避障方案的选择 |
2.3.2 避障机构设计 |
2.3.3 除草机器人除草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
2.4 刀盘升降机构的设计 |
2.4.1 升降机构设计 |
2.4.2 限位板设计 |
2.5 扶手机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除草机器人理论研究 |
3.1 关键参数计算 |
3.1.1 机器人爬坡角度确定 |
3.1.2 机器人转向合理性的确定 |
3.2 关键部件选型计算 |
3.2.1 避障机构电动推杆选型 |
3.2.2 升降机构电动推杆选型 |
3.2.3 行走电机选择 |
3.2.4 转向电机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NASYS workbench的关键结构模态分析 |
4.1 有限元简介 |
4.2 除草装置静力学分析 |
4.2.1 静力学分析理论 |
4.2.2 静力学分析过程及结果 |
4.3 除草装置模态分析 |
4.3.1 模态分析理论 |
4.3.2 模态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除草机器人关键结构的ADAMS运动仿真 |
5.1 ADAMS软件介绍 |
5.1.1 ADAMS软件简介 |
5.1.2 ADAMS分析的一般步骤 |
5.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5.2.1 避障机构三维模型建立 |
5.2.2 避障机构运动分析条件 |
5.3 避障机构基于ADAMS的运动仿真 |
5.3.1 机器人的物理参数及环境变量设置 |
5.3.2 基于ADAMS的后处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功能果园避障除草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
6.1 果园除草机器人控制系统功能要求 |
6.2 控制系统框图 |
6.3 硬件选型 |
6.3.1 PLC的选型 |
6.3.2 驱动选择与电路设计 |
6.3.3 触摸屏选型 |
6.3.4 传感器的选择 |
6.3.5 电源 |
6.4 控制原理 |
6.5 软件设计 |
6.5.1 触摸屏界面设计 |
6.5.2 PLC程序设计 |
6.6 调试与测试 |
6.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
存在的不足及后期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6)基于STM32的电动船舶驱动控制与远程监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蓄电池电动船舶的研究现状 |
1.2.2 调速系统研究现状 |
1.2.3 远程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电动船舶驱动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
2.1 直流电动机的特性分析 |
2.2 直流有刷电动机的转速控制特性分析 |
2.2.1 电枢串电阻调速特性与能耗分析 |
2.2.2 改变端电压调速特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STM32的电动船舶驱动控制及远程监控系统研究与分析 |
3.1 影响电动船舶蓄电池能量利用效率的因素分析 |
3.1.1 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机理 |
3.1.2 铅酸蓄电池的失效机理 |
3.1.3 实验电池性能参数 |
3.2 直流有刷电动机驱动控制策略 |
3.2.1 直流有刷电动机分级调速系统说明 |
3.2.2 直流有刷电机调速控制原理分析 |
3.3 直流有刷电动机调速控制仿真分析 |
3.4 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船舶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 |
3.4.1 远程监控系统结构与原理 |
3.4.2 通信协议在系统中的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硬件设计 |
4.1 主控芯片选型 |
4.2 继电器电路 |
4.3 采样电路 |
4.3.1 电压采样和信号调理电路 |
4.3.2 电流采样和信号调理电路 |
4.4 驱动电路 |
4.5 电源电路 |
4.6 4G通信电路 |
4.7 RS485串口通信 |
4.8 SPI FLASH存储电路 |
4.9 辅助电路 |
4.9.1 按键电路 |
4.9.2 LED指示电路 |
4.10 软件设计 |
4.10.1 直流有刷电机调速系统软件设计 |
4.10.2 智能网关软件设计 |
4.10.3 云平台软件设计 |
4.10.4 用户终端设备接入设计 |
4.11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与数据分析 |
5.1 直流有刷电机调速系统试验测试 |
5.1.1 直流有刷电机调速系统搭建 |
5.1.2 直流有刷电机调速系统试验分析 |
5.2 远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7)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
一、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发展水平提升 |
二、工业机器人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 |
三、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引领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机器人教育研究 |
二、实训课程建设研究 |
三、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课程体系相关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等职业学校 |
二、工业机器人专业 |
三、实训课程体系 |
第二节 课程相关理论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行动导向教学观 |
三、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
第三章 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与实训课程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网络信息调查 |
第二节 企业问卷调研 |
一、企业一线技术员工学历层次分析 |
二、企业岗位人才需求分析 |
三、企业对中职学生专业能力需求 |
四、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工作岗位群 |
五、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分析 |
第三节 学生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一、专业课程学习兴趣和专业认知分析 |
二、实训课程调查分析 |
三、实训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
四、学习能力分析 |
第四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面临的问题 |
一、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岗位需求量大 |
二、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 |
三、工业机器人专业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
四、中职工业机器人实训课程结构不完善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
第一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整体思路 |
第二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实训课程体系构建具体方式 |
第三节 产教融合背景下实训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
第四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注意问题 |
一、以岗位职业素养和工作过程为基本要素 |
二、以职业适用性原则分配理论课程教学 |
三、加强实训课程课时安排,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实施 |
第一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
一、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二、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
第二节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
一、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
二、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
第三节 学习领域转化 |
第四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结构优化 |
一、实训课程体系分析 |
二、实训课程体系结构优化 |
第五节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框架构建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实训课程优化和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实训课程的项目教学设计与内容组织 |
一、实训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
二、实训教学案例设计 |
第二节 实训课程教学案例实施效果分析 |
一、实训课程教学评价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二、教学评价问卷综合分析 |
第三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产教融合实训课程体系案例分析 |
一、校中厂模式——以顺德勒流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
二、厂中校模式——以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为例 |
第四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实施策略 |
一、专业建设方向融合 |
二、课程建设标准融合 |
三、实训项目建设融合 |
四、师资团队建设融合 |
五、考核评价机制融合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8)兰州电厂研究(1938-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资料来源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兰州电厂的历史沿革及发展 |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的兰州电厂 |
第二节 兰州电厂的改组背景 |
第三节 兰州电厂的改组与扩建 |
第二章 兰州电厂的组织及人事 |
第一节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
第二节 人员的招聘与培训 |
第三节 员工福利 |
第三章 兰州电厂的生产运营 |
第一节 运营制度的厘定及调整 |
第二节 供电与发电工作的推进 |
第三节 实际经营情形 |
第四章 兰州电厂与甘肃社会 |
第一节 兰州电厂与市政建设 |
第二节 兰州电厂与工业发展 |
第三节 兰州电厂与社会公益 |
第五章 兰州电厂发展的困境及其成效 |
第一节 兰州电厂发展的困境 |
第二节 兰州电厂发展之成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永磁同步电机定转子温度在线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永磁同步电机温度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及温度特性分析 |
2.1 永磁同步电机简介 |
2.1.1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简介 |
2.1.2 永磁同步电机永磁材料特性概述与对比 |
2.2 材料温度特性分析 |
2.2.1 铜绕组温度特性 |
2.2.2 永磁体温度特性 |
2.2.3 硅钢材料的温度特性 |
2.3 永磁同步电机温度场分析 |
2.3.1 热源的分布 |
2.3.2 温度场的计算方法研究 |
2.3.3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2.4 温度对PMSM电磁参数的影响 |
2.4.1 温度对气隙磁密度的影响 |
2.4.2 温度对反电势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PMSM矢量控制算法及温度对控制算法的影响 |
3.1 坐标变换与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3.1.1 坐标变换原理 |
3.1.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3.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
3.2.1 基本原理 |
3.2.2 控制算法 |
3.3 矢量控制类型及温度对控制算法的影响 |
3.3.1 i_d=0 控制 |
3.3.2 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控制 |
3.3.3 弱磁控制 |
3.3.4 最大输出功率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RAS的 PMSM温度观测器设计 |
4.1 PMSM磁链与绕组电阻的离线辨识 |
4.1.1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磁链与绕组电阻离线辨识 |
4.1.2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磁链与绕组电阻离线辨识 |
4.2 基于MRAS的 PMSM温度观测器设计 |
4.2.1 模型参考自适应原理 |
4.2.2 基于Popov超稳定性理论的自适应律推导 |
4.2.3 温度观测器设计 |
4.2.4 温度观测器Simulink模型及仿真结果 |
4.2.5 温度监测实验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OPE的 PMSM温度观测器设计 |
5.1 基于POPE的 PMSM温度观测器设计 |
5.1.1 位置偏置注入参数估计(POPE)法的基本原理 |
5.1.2 考虑逆变器非线性因素和转子位置错误的PMSM数学模型 |
5.1.3 转子永磁体磁链的辨识方程 |
5.2 温度监测实验与分析 |
5.2.1 实验环境和实验平台 |
5.2.2 温度监测实验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B 论文仿真参数表与实验平台 |
致谢 |
(10)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内容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一、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 |
二、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中等职业教育 |
二、机电专业 |
三、中等职业教育机电专业课程 |
第二节 职业教育课程理论 |
一、国内外目前课程模式 |
二、“宽基础、活模块”理论 |
第三节 中职机电专业职业资格标准 |
一、职业资格标准基本情况 |
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
三、四个职业标准 |
第三章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现状及问题访谈 |
第一节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
一、培养目标 |
二、课程设置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创新访谈研究 |
一、确定访谈对象 |
二、编制访谈提纲 |
三、访谈流程 |
第三节 访谈内容 |
一、对中小型企业相关部门技师进行采访 |
二、对中职机电专业就业毕业生进行采访 |
三、对中职机电专业教师进行采访 |
第四章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
第一节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一、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培养目标有待完善 |
二、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不能完全对接 |
三、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文化课程设置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
四、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设置缺少职业分析 |
第二节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缺少对职业标准的分析 |
二、缺少对工作岗位的作业分析 |
三、缺少理论指导 |
第三节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设计思路 |
第五章 由通用基础课程设置向模块化通用课程设置转变 |
第一节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原则 |
第二节 文化基础类课程内容建设 |
第三节 工具类课程内容建设 |
第四节 社会能力课程内容建设 |
第五节 职业群课程内容建设 |
第六章 由专业课程设置向职业岗位课程设置的创新 |
第一节 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四个模块的顶层设计 |
一、数控车工职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
二、电工职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
三、车工职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
四、装配钳工职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
第二节 数控车工的职业课程内容建设 |
一、数控车工职业的工作分析结果 |
二、数控车工职业的课程设置 |
第三节 电工的职业课程内容建设 |
一、电工职业的工作分析结果 |
二、电工职业的课程设置 |
第四节 车工的职业课程内容建设 |
一、车工职业的工作分析结果 |
二、车工职业的课程设置 |
第五节 装配钳工的职业课程内容建设 |
一、装配钳工职业的工作分析结果 |
二、装配钳工职业的课程设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小型直流电机维修常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 张书源.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2]电作动折叠机翼设计仿真及控制研究[D]. 初雨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应用于高铁接触网检测的电动牵引车系统研究[D]. 翟荣龙. 长安大学, 2020(06)
- [5]多功能果园避障除草机器人机械及控制系统设计[D]. 贾耀文.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6]基于STM32的电动船舶驱动控制与远程监控[D]. 张云.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7]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 陈飞.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8]兰州电厂研究(1938-1949年)[D]. 王一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永磁同步电机定转子温度在线监测[D]. 陈世涛. 湖南大学, 2019(07)
- [10]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内容建设研究[D]. 喻文.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