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30例的护理

生物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30例的护理

一、30例生物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黄仕鹏[1](2021)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组学变化及人工肝治疗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通过临床数据分析人工肝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探讨人工肝治疗对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再进一步利用高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graph)的方法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志愿者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谱,拟从代谢组学水平寻找可用于ACLF诊断与评估预后的血清特异性标志物。比较各组之间的代谢物谱,揭示肝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规律。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共137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7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32例。2.研究方法:记录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收集血液样本,首先将所有ACLF患者分为内科治疗联合人工肝治疗组(人工肝治疗组)25人,仅内科治疗组(对照组)50人。通过两组间临床症状、生化检验指标的比较对判定人工肝疗效,并分析与ACLF预后相关的因素。研究结果:1.人工肝治疗组与内科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黄疸、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均有得到改善。相比内科治疗组患者,人工肝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更显着。2.人工肝组行人工肝治疗后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率、MELD评分均下降(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钠离子升高(p<0.05)。3.对比两组之间不同ACLF分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人工肝治疗组ACLF早期、中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ACLF晚期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本研究运用GC-MS技术,检测ACLF组、CHB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得出GC-MS分析色谱图,部分色谱峰在ACLF患者中与CHB组、健康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同样存在明显差异。5.利用ACLF组、CHB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构建主成分分析(PCA)模型以及OPLS-DA聚类分析,能够成功建立ACLF模型并且能够将三组较好区分。继续采用RF方法对ACLF组、CHB组、健康对照组以及人工肝治疗前后特征性代谢物质进行分类,继而得到多维标度图(MDS),结果表明,ACLF患者代谢谱与CHB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明显不同。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6.继续利用RF算法,对三组样本以及人工肝前后样本的氨基酸、糖类和脂肪酸代谢产物的分布、分类情况进行详细系统分析,确定各组代谢产物的变量重要度。在ACLF组、CHB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样品中具有明显差异的物质包括硼酸、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甘氨酸、L-蛋氨酸、氨基丙二酸、甘油单硬脂酸酯、胆固醇等。在人工肝治疗前后组中具有明显差异的物质包括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乳酸、L-蛋氨酸、氨基丙二酸、胆固醇。进一步对比以上特征性物质在各组之间的变化可发现,在ACLF组中苏氨酸、L-蛋氨酸、苯丙氨酸、胆固醇都较CHB组、健康对照组显着上升,而甘氨酸、氨基丙二酸、甘油单硬脂酸酯、硼酸、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在ACLF组中水平下降。7.本研究对具有预后半段及病情监测作用的特征性代谢物质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表明这些特征代谢物质与MELD评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胆固醇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而甘氨酸、氨基丙二酸、甘油单硬脂酸酯、硼酸、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研究结论:1.人工肝治疗可以改善ACLF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率、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等。并且人工肝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早期及中期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2.运用GC-MS技术,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健康对照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行人工肝治疗组的进行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各组之间存在多种差异性代谢物,并且通过对代谢物谱的比较,鉴定出与肝衰竭严重相关并可评估预后的特异性标志物。因此血清代谢组学用于动态监测肝衰竭病情变化及评估人工肝治疗效果具有重大潜能。

许开亮[2](2021)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肝衰竭(Liver failure,LF)是指由药物、病毒以及酒精等因素引起的大量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失代偿或严重障碍,出现肝性脑病、黄疸、腹水以及凝血障碍等表现的临床症状。肝衰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死亡率极高。目前,内科治疗因缺乏特效药,其治疗效果不尽如意。肝移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但由于供体受限、价格昂贵以及肝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限制了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在这背景下,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受到广泛关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ual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人工肝治疗技术,在临床治疗肝衰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优缺点,本研究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普通费森尤斯血滤机器(MUlti Filtrate)上,进行管路改装,单机完成DPMAS治疗;管路改装后实现单机实现DPMAS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体外循环血量少、经济性佳等优点,但其疗效的仍在探究中。因此,本研究拟通过PE和改进的DPMAS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对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研究目的:比较血浆置换和改进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寻求最佳的人工肝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接受人工肝治疗的95例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根据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PE治疗组(n=47)和DPMAS治疗组(n=48)。(1)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肝衰竭情况、病因以及并发症等);(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第3d、5d、14d、21d、28d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趋势;(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血浆中炎症因子的变化;(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血常规和离子水平的变化;(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肾功能变化情况;(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基线资料:对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调查,研究结果显示,PE组平均年龄为49.4±7.5岁,男性28例,女性19例;DPMAS组平均年龄为49.1±7.3岁,男性30例,女性18例。肝衰竭分类主要有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以及慢性肝衰竭,肝衰竭病因主要有病毒性,药物,酒精和未知,合并症主要有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两组患者基线调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肝功能指标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TBIL、AST、ALT值无显着性差异,治疗后均显着下降,且DPMAS组TBIL、AST、ALT下降率显着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ALB值较治疗前显着升高,而DPMAS组ALB值较治疗前显着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内肝功能指标显示,PE组和DPMAS组在治疗后TBIL、AST、ALT水平在3d和5d时出现部分反弹升高现象,而从第7d、14d、21d、28d TBIL均呈现下降趋势,PE组相比于DPMAS组,下降趋势相对较缓,DPMAS组和PE组在治疗后3d、5d、14d、21d、28d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E组和DPMAS组治疗后患者第3d、5d、7d、14d、28d的ALB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E组ALB值较治疗前呈现增多趋势,而DPMAS组ALB较治疗前呈现缓慢下降趋势。3、凝血功能变化:DPMAS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E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PT和INR指标明显降低,FIB值显着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9;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率的比较显示,PE组患者治疗后PT值下降率显着高于DPM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TA、INR、FIB、APTT变化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炎症因子水平:PE组和DPMAS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值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下降率显示,DPMAS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下降率显着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常规和离子水平:PE组NEU%治疗后即刻较治疗前显着性升高,而RBC、HGB显着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MAS组治疗前、治疗后血常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E组患者治疗后Na+和Cl-较治疗前显着性升高,而Ca+较治疗前显着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PMAS组患者治疗后Na+、Cl-、Ca+等离子水平较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和离子水平显示,PE组和DPMAS组治疗后RBC、NEU%、HGB、Na+、Cl-、Ca+下降率有显着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肾功能改变:PE组和DPMAS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BUN和Cr较治疗前显着降低,比较两组肾功能BUN和Cr下降率显示,DPMAS组BUN和Cr指标下降率显着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经PE和DPMAS治疗后,患者主要发生口唇麻木、瘙痒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PE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3.40%)显着高于DPMAS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PE组和DPMAS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1.06%和5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E和DPMAS均能够有效降低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肝功能指标(AST、ALT)以及胆红素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是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DPMAS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优于PE术。2、DPMAS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异,而PE治疗能显着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因此,应针对患者的病情选取人工肝治疗方式,对于重度凝血障碍的患者可选用PE治疗,缓解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DPMAS可用于血浆紧缺且凝血功能相对轻症的患者。3、DPMAS组降低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优于PE组,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4、DPMAS不受血浆资源紧缺的限制,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低,是治疗肝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林扬[3](2020)在《DPMAS+部分PE对慢加急肝衰竭短期生存率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部分血浆置换(PE)与单纯血浆置换两种人工肝治疗方案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3年1月-2019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部诊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53例。按实际选择的治疗方案区分人群,选择DPMAS+部分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方案的为治疗组,选择单纯血浆置换组人工肝治疗方案的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3例。记录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证型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等。所有ACLF患者的临床数据均采用Excel及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清生化学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两种模式人工肝治疗后患者4周、12周累积生存率进行分析,并对ACLF患者部分临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统计分析不同人工肝治疗次数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中医证型在ACLF不同分期、临床预后及MELD评分中的分布情况,探索不同中医证型与ACLF临床预后关系。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衰竭分期和病因及治疗前肝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均未见明显差异。(2)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DBIL、ALB、PT、PLT、ALT、AST、C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TBIL、DBIL、ALB、WBC、PT、C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TBIL,ALB较对照组下降明显。(3)两组治疗4周后皮肤黄染、乏力、纳差、腹胀、腹水、尿少、瘀斑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比例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累计至12周随访时,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4周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96%及96.67%;12周随访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67%及69.5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1例死亡组患者治疗后的TBIL、INR、Cr、MELD均明显高于42例生存组患者(P<0.05);而ALB及AFP低于生存组(P<0.05)。但两组的性别(男)、PLT、ALT、AST、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53例患者入院时评估的MELD得分为分组标准,统计并分析发现,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在死亡率方面:MELD评分30-39组(100%)高于20-29组(13%)高于10-19组(0%)。(7)接受1次、2次、3次及3次以上人工肝治疗的ACLF患者生存率分别为75%(6/8)、85.7%(18/21)、80%(8/10)及71.4%(10/14)。不同的人工肝治疗次数对临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不同中医证型在ACLF临床预后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湿热蕴结证生存率高于肝肾阴虚证及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死亡率高于其他两证型。ACLF分期与不同中医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间MELD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PMAS+部分血浆置换以及单纯血浆置换两种模式的人工肝均对ACLF患者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前者在清除胆红素能力方面效果优于后者,但两者对ACLF患者短期生存率影响并无明显差别。(2)TBIL、ALB、INR、Cr、MELD、AFP可能与ACLF患者的预后相关。(3)与其他中医证型相比,ACLF患者中辨为湿热蕴结证的生存率更高,而辨为脾肾阳虚证的则死亡率更高,提示中医证型或许与ACLF患者的预后存在着一定关系。

莫镜邻[4](2020)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筛选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为ACLF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临床研究部分:将48例ACL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口服治疗,观察终点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TBIL、ALB、AST、ALB)、凝血功能(PTA)、死亡率、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评估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的临床疗效。2.危险因素的筛选部分:将纳入的48例ACLF患者,按8周后预后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抗病毒史、TBIL、AST、Cr、MELD评分、肝性脑病、感染,筛选并分析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各指标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临床研究部分:(1)在有效率和死亡率上: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0.8%)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7.5%)(P<0.05);治疗组累计死亡率(20.9%)低于对照组累计死亡率(54.2%)(P<0.05);研究生:莫镜邻(2)在肝功能水平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TBIL、ALT、AST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ALB水平较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TBIL、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治疗后第4周的AL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第8周的ALB水平升高不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凝血功能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PTA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PTA水平明显升高(P<0.05);(4)在MELD评分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MELD评分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MELD评分水平明显降低(P<0.05);(5)在中医证候积分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中医症候积分水平明显降低(P<0.05)。2.危险因素的筛选部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CLF患者预后与上述因素有关。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MELD评分为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分析,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4、0.556、0.853、0.893、0.949、0.644,得出结论:MELD评分、TBIL、AST预测价值较高,年龄、病程、感染预测价值较低。结论:1.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2.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MELD评分为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柴玲姗[5](2020)在《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肝衰竭(liverfailure)是指在多种因素单独或者共同作用下,导致肝脏结构、功能严重损伤,继之出现合成、代谢、解毒等严重的功能障碍,临床常表现为出血、感染、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肝衰竭发生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免疫损伤-缺血缺氧-内毒素血症”被认为在肝衰竭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传统意义上,肝脏被认为是一个参与代谢、营养、解毒的场所,目前研究发现,肝脏也是一个复杂的免疫器官,其发挥免疫功能的细胞有: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s,KCs)、肝星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肝脏2型天然淋巴样细胞、粘膜相关恒定T细胞等。同时,肝脏具有特殊的供血系统,肝动脉提供约25%的入肝血流量,门静脉提供约75%入肝血流量,而门静脉收集的来自胃肠道的血液经过肝窦与肝脏免疫细胞接触,使肝脏会不断受到一系列具有炎症潜能的饮食和共生细菌及其产物的攻击。正常情况下,这些来自内脏的抗原分子产生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衰老坏死细胞产生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被肝脏细胞及kupffer细胞等产生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结合,在肝脏中被去除、降解,此过程即为免疫耐受;同时,肝脏也会对致病性病原体、恶性细胞等进行免疫监视。在健康的肝脏中,虽然需要进行不断变化的代谢和组织重建活动及需要经常接触微生物及其产物和食物源性抗原等,但机体通过严格调控,产生受控制的持续的炎症反应。当各种致病因素及诱因作用于肝脏时,导致肝脏结构及功能严重损害,进而导致肝脏实质及非实质细胞的减少,使肝脏对各种抗原等的清除能力下降,在肝衰竭在早期阶段,各种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使肝脏免疫细胞及血液循环中的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被过度激活,产生过度免疫反应,进而导致大量急性期蛋白、细胞因子、补体等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导致促炎、抗炎失衡,进而导致肝脏局部及全身的免疫紊乱。如果不能及时清除这些危险的刺激并解除炎症,就会导致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或肿瘤生长等。这不可避免地与慢性病理性炎症和组织稳态紊乱有关,肝脏逐渐产生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目前,肝衰竭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肝移植,但是由于国内肝源缺乏、移植后的并发症、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费用高昂等而受限制,人工肝治疗联合内科综合治疗仍是肝衰竭治疗的常用方法。其中,近几年出现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es adsorption system,DPMAS),因具有BS330胆红素吸附柱及HA330-II中性树脂结构,被认为可以在有效清除胆红素等内毒素的同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本文拟观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单独及联合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其对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改善作用。目的对比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单独及联合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其对短期生存状态的影响,及影响短期生存状态的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收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肝衰竭患者,共179例。所有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工肝支持治疗,其中,78例行血浆置换治疗(A组),56例行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B组),45例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C组),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影像学检查、短期(2周、4周、8周)生存状态,并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临床症状 3组患者在人工肝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症状(乏力、腹胀、纳差、恶心等)均得到改善,好转率分别为:82.0%、83.9%、80.0%,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3,P=0.877)。2.实验室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24h内的实验室结果较基础值相比:A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降低,白蛋白(ALB)、血小板(PLT)、钠离子(Na+)水平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值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D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水平降低,ALB、PLT、Na+水平升高,P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TA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C 组治疗后,血清 ALT、AST、TBIL、DBIL、TNF-α 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降低,PLT、N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ALB、PT、PTA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0.059、0.842)。3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差值比较:3组ALT、AST、IL-6、IL-8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TBIL、DBIL、ALB、PLT、Na+、PT、PTA、TNF-α差值比较,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P<0.05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TBIL差值: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DBIL差值:B组>C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LB差值: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PLT差值:B组、C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a+差值:C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T差值: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PTA差值:A组>B组、C组(P均<0.001),B组>C组(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rF-α差值:C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临床疗效 3组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1,P=0.260)。4.生存率比较 3组患者2周、4周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8周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B组生存率>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15),A组与C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5.预后因素分析 影响肝衰竭患者8周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血清TBIL、PTA 及 IL-6 的水平。结论1.影响肝衰竭患者8周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血清TBIL、PTA及IL-6的水平。2.血浆置换及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治疗降低血清IL-6、IL-8水平的效果优于后者单独应用。3.血浆置换及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治疗8周生存率分别高于单独治疗;而单独应用时的8周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谢倩[6](2020)在《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及费效比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影响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以及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早、中、晚期的费效比,为临床人工肝的合理使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统计2014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诊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并行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影响因素,了解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各分期的疗效情况以及费效比,对比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次数与疗效的情况。结果胆红素、肝衰竭分期为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分期与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使用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患者平均行1.35次,好转率75.80%,使1名患者改善平均需花费2.68万人工肝费用;中期患者平均1.74次,好转率37.10%,使1名患者改善平均需花费7.04万人工肝费用;晚期患者平均行2.13次,好转率2.50%,使1名患者改善平均需花费123.00万人工肝费用。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在各分期的平均每日花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患者平均每日花费3894.53元,中期患者平均每日花费5593.52元,晚期患者平均每日花费10128.82元。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两分组的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好转组平均年龄为43.88岁,无效组的平均年龄为48.13岁,高年龄水平可能提示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预后不佳。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在性别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患者好转率38.46%高于女性好转率20.51%,可能与男性与女性患者就诊时的早中晚分期构成(28.85%、39.42%、31.73%vs 5.13%、58.97%、35.90%)、年龄(45.91岁vs 51.69岁)上有显着差异相关(P<0.05)。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人工肝治疗次数分组与治疗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肝治疗3次以上患者好转率明显降低。结论胆红素、肝衰竭分期是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应尽早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对于无肝移植计划患者,疾病进展达晚期患者或人工肝使用次数超过3次者,继续行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效益较低。同时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早期诊治的重要性仍需继续加强教育宣传;高龄肝衰竭患者的诊治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邓丽[7](2020)在《DPMAS治疗肝衰竭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探讨DPMAS对血清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2019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共收治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86例,为观察DPMAS(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对ACLF早中期患者的治疗疗效,排除了合并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以及治疗依从性差等影响疗效观察的因素,最后符合入选标准患者共51例,根据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将其分为观察组(DPMAS联合内科综合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单纯内科综合治疗组,22例),两组治疗前基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共行DPMAS治疗48例次,根据病情,每例治疗1-2次,平均治疗次数1.6次,两次治疗间隔时间为4-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MELD评分,以及治疗后第7、14、21、28天肝功能(TBIL、ALT、AST、ALB、PAB)、凝血功能(PT、APTT、INR)、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0)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好转率、实验室指标、MELD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分析DPMAS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比较:观察组消化道症状、皮肤巩膜黄染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8天好转率比较:观察组好转率为37.9%,对照组好转率为22.7%。两组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343,P=0.246)。(3)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的TBIL、ALT、AST与治疗前对比有下降趋势,ALB、PAB与治疗前对比有升高趋势,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21、28天的ALB较治疗前基线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TBIL、ALT、AST、PAB治疗后与治疗前基线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凝血功能指标与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PT、APTT、INR整体均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28天MELD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ELD评分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38±4.14)分vs.(20.10±7.45)分,t=2.239,P=0.033],对照组治疗前后MELD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0±4.39)分vs.(21.01±5.58)分,t=-0.005,P=0.996]。(6)肝衰竭患者与正常人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肝衰竭患者治疗前TNF-α、IFN-γ、IL-10三种细胞因子基线水平均显着高于正常人水平[(78.86±38.65)pg/ml vs.(0.67±0.15)pg/ml,(79.67±34.29)pg/ml vs.(0.72±0.26)pg/ml,(44.08±23.80)pg/ml vs.(0.95±0.50)pg/ml]。(7)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细胞因子与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的TNF-α、IFN-γ、IL-10与治疗前对比有下降趋势,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TNF-α、IFN-γ、IL-10整体均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PMAS能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可能有利于提高ACLF患者治疗疗效。(2)DPMAS对TNF-α、IFN-γ、IL-10三种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下调作用,有可能减轻ACLF患者体内炎症反应。

徐耀[8](2019)在《CRRT联合PE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免疫功能变化及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浆置换(PE)与单用PE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探索治疗乙型肝炎相关ACLF更有效途径。方法:选取60例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的主体,依据随机入组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数量均为30例。对照组的患者30例在内科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E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患者30例在内科传统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CRRT和PE进行治疗。分别于基线水平、2周及4周时统计分析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的变化情况,分别于基线、1周、2周及4周对实验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两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氨、PTA、INR、血清钾、血清钠、血肌酐的变化情况,以及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基线和4周后MELD评分及预后生存率的情况。结果:经过分析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在治疗之后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1周时以改善总胆红素及血清钾、血清钠、血肌酐更为优势,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变化不明显。2周以后各种生化指标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但凝血功能的恢复,两组前2周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4周后研究组凝血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于基线水平时,两组对比分析,统计学无差异(P>0.05),2周及4周时,研究组中CD4+T淋巴细胞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4+/CD8+变化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ELD评分相比于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研究组患者生存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3%。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血浆置换,生化指标明显改善,生存率提高;CRRT联合PE治疗可有效清除细胞炎症因子,稳定机体内环境,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为个体化选择人工肝联合治疗肝衰竭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黄月月[9](2019)在《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分析,探讨其使用价值,以及在临床应用及推广的可能性。方法:1.根据2015亚太肝衰竭诊治指南,且剔除晚期妊娠、合并严重感染、脓毒血症、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活动性出血、恶性肿瘤患者,将84名肝衰竭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54),均使用相同一致的内科综合治疗,实验组辅以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对照组辅以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2.所有患者均股静脉置管,按2007人工肝支持系统操作指南进行;3.留取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多时段静脉血,检测分析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白细胞(WBC)、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值的变化百分比。结果:1.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TBIL和DBIL下降百分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疗效更好;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ALT、AST和INR下降百分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相当;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ALB上升百分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相当;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WBC上升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升高更明显。2.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IL-1β、IL-6和TNF-α变化百分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肝治疗后和人工肝治疗后72h两组的IL-6变化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人工肝治疗后和人工肝治疗后72h两组的IL-1β和TNF-α变化百分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实验组人工肝治疗后肝功能逐渐好转,TBIL、DBIL、ALT、AST均呈现下降趋势,TBIL下降最明显,尤其在人工肝治疗后测量的值下降最显着,在吸附4h时ALT、AST、TBIL、DBIL值均明显出现下降。结论:新的组合型人工肝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有效,在降低TBIL和DBIL方面优于单纯血浆置换,在对ALT、AST、ALB、INR、TI-1β、TNF-α方面两组疗效近乎相同。

冯磊[10](2019)在《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优化与临床前评价》文中认为目的:①优化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并对其体外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②构建西藏小型猪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模型,并使用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救治,评价其体内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①在我们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优化控制系统、外观及管路系统,实现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一体化、小型化、智能化,实现人工肝管路的灵活应用,一套管路实现三种治疗模式。②对优化后的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体外安全性评价。③进一步,优化课题组模拟肝衰竭血清的配制方法,并用该模拟肝衰竭血清评价该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体外安全性及有效性。④通过颈静脉置管输注不同剂量的D-gal(0.45 g/kg、0.40 g/kg和0.35 g/kg),比较不同剂量西藏小型猪的临床表现、生存时间、肝功肾功能、凝血功能、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变化。⑤使用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救治西藏小型猪ALF模型,观察比较ALF组、假治疗组和治疗组的临床表现、生存时间、肝功肾功、凝血功能、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变化。结果:①成功的优化了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实现一体化、小型化、智能化,并优化获得了人工肝管路;②人工肝支持系统各项功能均运行正常,蠕动泵、肝素泵、供血不足传感器、漏血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气泡传感器、温度控制系统、压力监测系统和称量计均正常运行;③成功的优化了模拟肝衰竭血清的配制方法,经过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处理后,模拟肝衰竭血清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着降低,上机过程中机器运转稳定,未出现异常状况。④给予0.45 g/kg D-gal的西藏小型猪生存时间为39.7±5.9 h;给予0.40 g/kg D-gal的西藏小型猪存活时间较0.45g/kg组动物生存时间长,为53.0±12.5 h;给予0.35 g/kg D-gal的西藏小型猪存活时间最长,生存时间为61.3±8.1h,具有较长的治疗时间窗,符合理想ALF模型的标准。输注D-gal后,各组西藏小型猪生化指标逐渐升高,D-gal剂量越高,生化指标达到峰值的时间越早。⑤经过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与ALF组和假治疗组相比,治疗组肝衰模型猪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下降,生存时间显着延长;病理结果提示:治疗组肝细胞损伤有所缓解,肝细胞再生明显。结论:①我们成功的优化了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并通过模拟肝衰竭血清验证了其体外安全性及有效性;②成功构建了西藏小型猪ALF模型,并使用其对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体内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二、30例生物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0例生物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组学变化及人工肝治疗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缩略词表
前言
一、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分析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慢加急性肝衰竭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1.3 慢加急性肝衰竭分期
        1.1.4 肝衰竭各种并发症诊断标准
        1.1.5 实验对象分组
        1.1.6 慢加急性肝衰竭治疗方法
        1.1.7 临床观察指标
        1.1.8 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评估标准
        1.1.9 样本采集
        1.1.10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
        1.2.2 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对比
        1.2.3 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1.2.4 ACLF患者治疗前临床数据对比
    1.3 讨论
    1.4 结论
二、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物质 GC-MS 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实验对象分组
        2.1.3 样本采集
        2.1.4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2.1.5 样品的制备和前处理
        2.1.6 样本的处理
        2.1.7 色谱的条件
        2.1.8 质谱的条件
        2.1.9 升温的程序优化
        2.1.10 GC-MS检测
        2.1.11 统计方法介绍
        2.1.12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
        2.2.2 血清样本代谢物定性及定量分析
        2.2.3 差异性代谢物质的鉴定
        2.2.4 质量控制
        2.2.5 ACLF组的多变量分析
        2.2.6 差异性代谢物分析
    2.3 讨论
    2.4 结论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1.全文结论
    2.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肝脏疾病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检测方法
    五、疗效判断
    六、技术路线
    七、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一、两组患者基线特征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TBIL值变化
    三、两组患者肝生化指标比较
    四、两组患者1 个月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五、两组患者血清凝血指标的比较
    六、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炎症因子的变化
    七、两组患者血常规和离子水平变化
    八、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的比较
    九、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
    十、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
讨论
    一、PE组和DPMAS组治疗肝衰竭患者肝功能变化
    二、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凝血功能的改变
    三、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炎症因子的改变
    四、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血常规的改变
    五、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离子水平的改变
    六、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肾功能的改变
    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有效率的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体外人工肝治疗急性和急慢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DPMAS+部分PE对慢加急肝衰竭短期生存率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人工肝主要耗材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临床疗效评估
        2.6 不良反应
        2.7 随访
        2.8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 两种方式人工肝治疗情况
        2.1 53例患者人工肝总体第一次治疗前后比较
        2.2 两组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2.3 两组人工肝第一次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组间比较
        2.4 两组人工肝治疗前、4 周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2.5 两组人工肝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2.6 两组不同模式人工肝对比 4 周、12 周生存率差异
        2.7 53例患者临床部分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2.8 不同人工肝次数对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3 中医证型与ACLF患者预后的关系
        3.1 不同中医证型的ACLF患者预后比较
        3.2 ACLF分期与中医证型
        3.3 各中医证型MELD评分的分布情况
    4 不良反应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1 当代医学对ACLF的认识
        1.1 ACLF概述
        1.2 临床流行病学
        1.3 ACLF的发病机制
        1.4 ACLF的预后评估
        1.5 ACLF的诊断
        1.6 ACLF的西医治疗
    2 中医对ACLF的认识
        2.1 中医病因病机
        2.2 中医辨证分型
    3 数据分析
        3.1 两种模式人工肝血清学水平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比较
        3.2 两种不同模式人工肝对 ACLF 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
        3.3 53例患者治疗后部分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3.4 不同人工肝次数对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3.5 中医证型对ACLF患者预后影响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ACLF的中医研究
        1.1 病因病机
        1.2 辨证分型
        1.3 治法方药
        1.3.1 中药治疗
        1.3.2 中医外治
    2 ACLF的西医研究
        2.1 病因
        2.2 发病机制
        2.3 西医治疗
        2.3.1 一般支持治疗
        2.3.2 抗病毒治疗
        2.3.3 抗炎保肝治疗
        2.3.4 免疫调节治疗
        2.3.5 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2.3.6 人工肝治疗
        2.3.7 肝移植与肝细胞移植
第二部分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标准
        1.3.1 西医诊断标准
        1.3.2 中医诊断标准
        1.3.3 纳入标准
        1.3.4 排除标准
        1.3.5 中止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样本随机化分配
        2.2 对照研究
        2.3 治疗方案
        2.3.1 对照组
        2.3.2 治疗组
    3 观察指标
        3.1 死亡率
        3.2 血液生化指标
        3.3 MELD评分
        3.4 中医证候观察指标
        3.5 不良反应记录
    4 疗效评价
        4.1 西医疗效评价
        4.2 中医疗效评价
    5 统计学方法
    6 结果
        6.1 两组ACLF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6.2 两组ACLF患者死亡率比较
        6.3 两组ACL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6.4 两组ACLF患者肝功能(TBIl、ALB、ALT、AST)比较
        6.5 两组ACLF患者凝血功能(PTA)比较
        6.6 两组ACLF患者MELD评分比较
    7 安全性评价
    8 讨论
        8.1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8.2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TBIL的影响
        8.3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ALB的影响
        8.4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ALT、AST的影响
        8.5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PTA的影响
        8.6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8.7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MELD评分的影响
    9 解毒化瘀颗粒的方药分析
    10 解毒化瘀颗粒的现代疗效机制研究
    11 问题与展望
第三部分 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标准
        1.3 治疗方案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收集的定性资料进行赋值
        2.2 影响ACLF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2.3 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4 危险因素对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3.1 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3.2 MELD评分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ACLF预后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3.3 筛选预后风险因素在ACLF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及费效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已发布文章

(7)DPMAS治疗肝衰竭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设备及材料
        1.2.2 治疗方案及流程
        1.2.3 研究内容
        1.3 疗效评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临床症状比较
        2.2 28天好转率比较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8天内实验室指标比较
        2.3.1 治疗后28天内肝功能指标比较
        2.3.2 治疗后28天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2.4 治疗前后MELD评分比较
        2.5 DPMAS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第三章 讨论
第二部分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设备及材料
        1.2.2 检测方案及流程
        1.2.3 研究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患者细胞因子基线水平与正常人比较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线水平比较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8天内细胞因子比较
        2.3.1 治疗后28天内TNF-α对比
        2.3.2 治疗后28天内IFN-γ对比
        2.3.3 治疗后28天内IL-10对比
    第三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绩
致谢

(8)CRRT联合PE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免疫功能变化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方法
    3.统计学方法
    4.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附图
致谢

(9)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实验材料
第3章 实验方法
第4章 实验结果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第7章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优化与临床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优化与体外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第一节 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优化及体外安全性评价
        1 引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基于模拟肝衰竭血清的体外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1 引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体内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第一节 大动物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构建与评价
        1 引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基于西藏小型猪ALF模型的体内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1 引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专利说明书
中英文缩略词简表
攻读博士期间的成果
致谢

四、30例生物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组学变化及人工肝治疗疗效分析[D]. 黄仕鹏. 南昌大学, 2021(01)
  • [2]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疗效研究[D]. 许开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3]DPMAS+部分PE对慢加急肝衰竭短期生存率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关系[D]. 林扬.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D]. 莫镜邻.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D]. 柴玲姗. 郑州大学, 2020(02)
  • [6]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及费效比分析[D]. 谢倩.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7]DPMAS治疗肝衰竭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D]. 邓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CRRT联合PE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免疫功能变化及疗效研究[D]. 徐耀. 青岛大学, 2019(03)
  • [9]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D]. 黄月月. 南华大学, 2019(01)
  • [10]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优化与临床前评价[D]. 冯磊.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标签:;  ;  ;  ;  

生物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30例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