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中Ⅰ号断裂构造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圈闭类型及其勘探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周肖肖[1](2020)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丰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油气充注及调整改造,油气成藏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最新的地震、测井、地质和地化等资料分析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地化特征、成因及来源、油气藏遭受的次生化学作用。在分析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分析,总结了塔中和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1)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油气可划分为古城地区的干气和塔中地区的凝析油、挥发油、正常油。塔中地区平面上“西部富油,东部富气”:西部为“断裂带富气,斜坡区距通源走滑断裂近处富气,远处富油”;东部为“断裂处富气,靠近内带处富油”。纵向上,塔中地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沿不整合面分布的特征。古城地区天然气分布于构造斜坡或高部位的断裂发育区,纵向上分布于云化滩储层内。(2)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天然气为成熟-过熟干气,由深部储层寒武系成因的古油藏裂解形成。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成熟度和气油比明显大于西部;南北向上断裂带处干燥系数较大,北部斜坡区较小。这主要由天然气成因差异和次生作用造成:古城地区过熟干气沿着塔中Ⅰ号断裂向西充注到塔中东部发生混合作用,使得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和成熟度明显高于西部;北部斜坡区的西部分布有相对低熟源岩,生成的干酪根裂解气与深部原油裂解气共存,断裂带以深部原油裂解气为主。H2S为CIP离子驱动的TSR作用启动阶段的产物。西部地区地层水Mg2+和矿化度较东部高,TSR反应更易发生,H2S含量较东部偏高。塔中-古城地区CO2和N2均为源岩有机质热降解成因。(3)基于黄金管热模拟实验重新厘定了油源对比指标:芳基类化合物、碳和硫同位素。对比分析认为寒武系烃源岩为主力源岩。塔中东部地区原油密度、粘度、含蜡量等明显大于西部,全油碳同位素以及成熟度则小于西部。断裂带处原油密度、粘度较低,斜坡区稍大。原油性质差异主要由寒武系源岩在塔中东西部成熟度差异造成,西部源岩埋深超东部近千米,造成西部原油成熟度偏高,密度和粘度偏低。断裂带处原油物性除了与高熟源岩有关外,气侵等作用也会造成原油密度、粘度等减小。(4)塔中地区奥陶系烃类相态受源岩成熟度、次生作用和多期油气充注的影响:源岩成熟度和多期充注对斜坡区油气相态影响大;奥陶系顶部构造高部位生物降解相对强烈;TSR作用能降低油裂解门限温度且加速热裂解作用的进行;奥陶系储层温度相对较低,原油热裂解程度有限,寒武系原油裂解程度明显大于奥陶系原油。气侵作用在塔中地区较为重要,断裂区强度较大。塔中西部以深部原油裂解气垂向气侵为主,东部以古城地区过熟天然气侧向气侵为主。(5)晚加里东期,来自寒武系的原油运移至塔中-古城等成藏。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塔中地区古油藏遭受破坏;位于斜坡部位的古城地区油气藏遭受较低程度破坏。海西晚期,塔中地区源岩再次深埋生油,油气经断裂垂向运移至目的层,通过不整合等输导体系侧向运移至优质储层内,在致密盖层和隔夹层的封盖作用下,多层系成藏;古城地区源岩处于过熟阶段,聚集少量的油气。喜山期,塔中地区寒武系油裂解气沿断层向上充注到目的层形成凝析气等,古城地区原油裂解气也沿着Ⅰ号断裂运移至塔中东部形成凝析气藏;古城地区深部裂解气或保存至寒武系或运移至目的层形成干气藏。塔中地区分为油藏(正常油和挥发油)与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2类成藏模式。油藏分布于西部斜坡区、中部远离通源断裂处、东部内带区;凝析气藏分布于通源断裂处,根据气侵方式差异分为西部垂向气侵改造和东部侧向气侵改造2种成藏模式。古城地区为原油裂解气在走滑断裂和盖层作用下聚集成藏模式。
罗强[2](2020)在《川西北双鱼石构造物理模拟及其油气成藏意义》文中认为川西北段双鱼石构造带位于川西北绵阳剑阁地区,是典型的龙门山-川西前陆盆地北段山前隐伏带构造,大致平行于龙门山冲断带、具NE-SW展布特征,隐伏断裂和圈闭非常发育。近年来川西北双鱼石地区的多口探井相继在二叠系钻获高产气流,使得双鱼石构造带成为现今川西勘探热点。本文围绕川西北双鱼石构造带及其邻区的地表-地腹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解释和砂箱构造物理模型模拟等研究,得出主要认识如下:(1)基于川西北段昭化-水磨沟剖面、西庙-枫顺场剖面、彰明-杨家沟剖面路线勘测和矿山梁-天井山构造地质调查等,揭示出区域上以主干断裂(南坝-北川断裂、马角坝断裂和广元-香水隐伏断裂)为界控制着川西北段构造倾向分带性,即构造倾向上从NW至SE构造变形与变质程度逐渐减弱、卷入层次变浅、地层变新。尤其是,沿走向上川西北地区构造变形和抬升剥蚀特征也展现出由NE向SW逐渐变化的差异性特征。(2)三维地震资料揭示,双鱼石地区以中下三叠统滑脱层为界,深部古生界隐伏构造带变形特征与浅表陆相层系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浅部山前带发生被动掀斜变形,向盆地变形减弱直至地层近水平展布;深部以二叠系为主发育大量隐伏断裂及伴生的断鼻、断背斜和冲起构造等变形样式。双鱼石构造带地质结构模型揭示其隐伏构造带具有北、中、南分段性特征,即由北向南依次发育以前陆向冲断结构、冲起构造和后陆向反冲结构为主的构造变形样式,总体上揭示由北向南逐渐减弱的前展式扩展变形强度。(3)砂箱物理模拟实验Ⅰ-地层比例模型与实验Ⅱ-断坪-断坡结构模型共同揭示出川西北段分层式变形特征,演化过程均可分为前陆向扩展变形和双重构造扩展变形两个阶段。前陆向扩展变形阶段以砂箱深浅部物质同时发生冲断变形为主;双重构造扩展变形阶段浅层物质首先沿硅胶滑脱层发生前陆向滑脱扩展、形成浅部的前展式断层,随后深部物质挤压变形形成下断坡、中断坪和上断坡与上覆层系构成典型的双重构造。实验Ⅱ-断坪-断坡结构模型揭示砂箱物质的分层式扩展变形,且深部层系冲起构造形成演化过程主要受控于基底断坡结构,揭示出川西北段基底断坡结构对古生界隐伏构造的控制作用,以及双鱼石构造带是新生代晚期龙门山冲断带持续冲断扩展变形的结果。总体上,砂箱楔形体沿物质挤压缩短方向可划分出后缘叠瓦冲断带、内部双重构造变形带和前缘扩展变形带,与川西北段区域典型剖面具有一致性。(4)实验Ⅲ构造剥蚀-沉积模型实验揭示了川西北段沿走向差异性剥蚀-沉积作用控制其沿构造走向的差异性变形特征。实验过程中,无剥蚀、无沉积区(Ⅲ-1区)砂箱物质发生前展式有序冲断,深部层系(即硅胶滑脱层之下)发育叠瓦构造和波状顶板双重构造,冲断带前缘变形区域较宽;剥蚀-沉积区(Ⅲ-3区)受构造剥蚀-沉积作用控制,砂箱楔形体断层多期再活化作用显着,具典型无序冲断特征,深部发育破裂顶板双重构造,物质变形带宽度较窄,断层间距较小;过渡区(Ⅲ-2区)砂箱物质形成斜向断层,协调两侧的不对称变形。实验结果揭示的构造变形强度和断层侧向展布差异与川西北双鱼石构造带实际条件具有一致性,即沿构造走向从北东至南西构造变形强度逐渐减弱,断层逐渐收敛或归并。(5)双鱼石地区空间上构造变形特征差异受下寒武统和中下三叠统多套滑脱层系、深部断坡结构和构造剥蚀-沉积过程三因素共同控制。双鱼石构造带构造圈闭具有新生代晚期形成且与隐伏断层伴生的特征,揭示出晚期调整成藏的重要性。川西北段发育多层系烃源、古生界白云岩优质储层,有效源-储输导体系构成了双鱼石构造带油气晚期成藏的主控因素。
李东昊[3](2018)在《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潜山油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束鹿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南部,是燕山晚期-古近纪构造运动中形成的北东向单断箕状凹陷。区域内油气资源丰富,已发现新近系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以及基底潜山等多套含油层系。其中潜山油藏探明储量仅占全区已探明储量的18.3%,勘探程度较低。该区域潜山出露地层变化较大,构造复杂,油气聚集规律认识不清,需要加强成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为今后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有利支持。此次研究以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地震、测井、录井、岩芯、试油及生产资料,运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开展束鹿凹陷潜山油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通过对有机质含量、类型、流体包裹体分析,对潜山油藏油源及成藏期次进行分析;根据已发现油藏平面位置、油藏规模、试油试采状况及原油性质,总结潜山油藏成藏特征;分析潜山油藏类型,研究生油条件、运移通道、圈闭条件对成藏的影响,总结束鹿凹陷潜山油藏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束鹿凹陷潜山油藏烃源岩成藏条件良好,共发育两套烃源岩,分别对应沙一段底、沙三段下两套地层,其中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大部分进入了成熟阶段,是主力生烃层,是已发现潜山油藏的主要油气供给来源。近东西向及北东向的二级断层、斜坡区潜山顶部不整合面及沙河街组发育稳定且连通性能好的渗透性岩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潜山奥陶系、蓟县系雾迷山组是良好的碳酸盐岩储层,其上覆的古近系、新近系泥岩,石炭系-二叠系泥岩以及潜山内幕泥页岩为优质盖层,起到了阻隔油气运移的作用。成藏主控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发育在洼槽区及斜坡区下部的成熟烃源岩控制了潜山油藏油气充满程度及原油品质;二、断层运移体系及不整合面运移体系控制了潜山油气藏的油气供给通道,渗透性岩层运移体系是以上两种运移体系的过渡阶段;三、圈闭条件控制了潜山油气藏的聚集。总结束鹿凹陷潜山油藏四种成藏模式:断背斜潜山油藏、断块山潜山油藏、内幕遮挡潜山地层油藏以及残丘式潜山油藏,并指出洼槽区古隆起周边是断背斜潜山油藏富集区域,斜坡区北部及南端是断块潜山油藏及内幕遮挡潜山地层油藏的富集区域,宁晋凸起带是残丘式潜山油藏的富集区域。
新立[4](2016)在《碳酸盐岩缝洞雕刻容积法储量计算研究 ——以塔中地区中古15井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是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的主要类型,目前在塔里木盆地的北部和中央隆起带均发现了超过亿吨的大油田。但是由于其几何形态和储层物性的强非均质性,造成有效评估这类油气藏的储量存在一定困难。本文以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西部的中古15井区为研究区,通过详细的岩心和薄片观察,明确了研究区奥陶系一间房组和良里塔格组缝洞型油气藏的岩石学特征;利用成像和常规测井资料,划分了缝洞型储层的储集类型;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解释,雕刻了不同类型储层的空间分布范围,并结合油气生产数据,综合评价了该区上奥陶统的储量。结果表明:其岩性以亮晶颗粒灰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为溶蚀孔洞及裂缝,依据孔、洞、缝的相互配置关系划分为洞穴型、孔洞型、裂缝型和裂缝-孔洞型4类储层;根据断裂、裂缝及流体性质,划分为4个缝洞储量计算单元。该储量评价方法能够有效评价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储量,并可应用于其他相似油田的储量评价。
曹自成[5](2015)在《巴楚—麦盖提地区奥陶系油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区带优选》文中指出论文以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奥陶系地层格架建立、构造演化、储层预测、油气成藏研究为重点,以复杂地区的油气成藏期综合判别技术和中小尺度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为关键技术,深入开展储层发育规律、储层预测技术、成藏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建立成藏模式,优选有利勘探区带与目标,为巴麦地区勘探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研究认为巴麦地区奥陶系发育加里东中期I幕、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多期岩溶,形成多套岩溶储层。通过储层发育条件与古隆起形成演化分析认为玉北地区与巴楚隆起东段区域成为巴麦地区奥陶系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玉北地区油气富集受储层与断裂控制,海西晚期活动后期稳定构造带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中部多期岩溶发育,盖层良好地区是较有利地区。巴麦地区奥陶系主要有三大成藏期:海西早期及其以前油藏以破坏为主;海西晚期为大规模油藏的有效成藏期;喜马拉雅期为天然气的聚集期以及油藏调整期。同时通过技术攻关建立了适合巴麦地区三维区域储层预测技术方法,包括四项技术组合: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地貌及岩溶雕刻技术、断裂裂缝检测技术、综合评价分析技术。综合古地貌、断裂、所处构造位置、储盖组合、油气成藏等情况,划分出10个有利区带,为巴麦地区奥陶系油气勘探新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慧莉,刘士林,杨圣彬,张继标,高晓鹏[6](2014)在《塔中-巴麦地区构造沉积演化及其对奥陶系储层的控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近期获得的钻井、地震资料,开展塔中-巴麦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研究,提出塔中-巴楚-玉北地区加里东中期形成了统一的大型"古隆起",控制着晚奥陶世早、中期沉积相的展布;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大型"古隆起"分化发展,和田"古隆起"定型,包括玉北地区东部及塔中南坡在内的塘古巴斯坳陷区北东向"潜山"构造带形成,塔中北坡发育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受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特征控制,塔中-巴麦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宏观地质条件存在差异。塔中-巴楚位于加里东中期大型古隆起的主体部位,中、下奥陶统具备加里东中期Ⅰ幕岩溶储层发育条件;玉北中西部、巴楚西部以及塘古巴斯坳陷区北东向潜山构造带还具备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岩溶储层发育条件;塔中Ⅰ号断裂带以北的顺托果勒地区长期位于古隆起的斜坡部位,北东向断裂发育且多期活动,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与之相关的缝洞型储层。
张业倩[7](2014)在《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断裂构造样式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利用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的二维地震测线和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前人关于研究区油气成藏条件和特征的文献资料,并结合石油构造分析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通过解释断裂构造样式、制作平衡地质剖面、解剖典型油气藏及分析失利井原因,重点研究了区域构造格架、断裂构造样式特征和构造演化规律与油气聚集成藏的关系。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具有复杂的断裂系统,区域构造格架独具“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特征。在多期(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的构造应力作用下,该区形成了以高角度型基底卷入式断裂为主、其上叠加盖层滑脱型压扭性断裂的复杂叠加构造样式。在研究沉积环境变化、地层展布范围、岩性组合特征、地震反射规律和构造变形机制的基础上,将巴楚隆起划分为6个一级构造层序,分别对应了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和喜山期等主要断裂活动时期,其中加里东早期为断裂带初始活动期,海西晚期、喜山期为断裂带强烈活动期。通过油气藏解剖和区内及邻区失利井原因分析,认为油气成藏的复杂性是由巴楚隆起构造变动的复杂性引起的。其中成藏组合控制油气藏的分布,圈闭保存条件控制油气藏的规模,两者对该地区油气成藏起主导作用。巴楚地区最有利构造带主要包括亚松迪次级构造带、海米罗斯构造带、鸟山-玛扎塔格构造带,其勘探目标分别为寒武系-奥陶系、上泥盆统和石炭系;巴什托-先巴扎构造带的勘探目标为石炭系、寒武-奥陶系。
戈一伟[8](2014)在《塔里木盆地塔西北地区寒武系烃源岩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塔西北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地区,主要包含有柯坪隆起,巴楚隆起,麦盖提斜坡,阿瓦提断陷。该研究区域地质情况复杂,是塔里木盆地与南天山陆内构造带交叉发育的地区,有巨大的油气潜力。虽然该区域经历过多次勘察,但是针对该区寒武系烃源岩详细资评工作尚不全面,其空间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和演化史等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总体的勘探程度不高。本文旨在对塔西北地区寒武系烃源岩进行综合评价,探讨优质烃源岩的发育与沉积相的关系,对重点区域进行油气资源量计算,对今后的油气资源探索做出有益的指引和规划。塔西北寒武系烃源岩按岩石类型划分包括泥质岩烃源岩和碳酸盐岩烃源岩。泥质岩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柯坪隆起和巴楚隆起,柯坪隆起泥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以肖尔布拉克剖面为代表,高丰度的烃源岩厚度约6~8m。巴楚地区泥质烃源岩贡献有限。总的来看,泥质岩烃源岩厚度以巴楚隆起北部为中心向四周歼灭,最厚处约40m。碳酸盐岩烃源岩在塔西北地区广泛分布,厚度分布以巴楚为中心,向东北方向阿瓦提断陷,西南方向麦盖提斜坡和东南方向歼灭,最厚处约200m。综合“八五”、“九五”及“三次资评”研究成果,结合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源岩的实际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塔西北地区烃源岩有机碳下限0.5%较为合适,在高成熟度的地区可降低为0.4%。塔西北地区烃源岩中等—好级别,潜力巨大。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塔西北地区烃源岩属于中等—数于过成熟演化阶段,成熟度多达到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总体来看,塔西北寒武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且成熟度高,是塔里木盆地的重要优质烃源岩。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是与沉积相密切相关的。泥质烃源岩往往发育在如陆棚相(具上升洋流的陆棚相、正常陆棚相),局限台地相和盆地等这些低能环境中。碳酸盐岩烃源岩多发育在蒸发台地相、斜坡相、潮坪相等高能环境。巴楚地区沉积相大多为台地相;柯坪地区沉积相多为陆棚相、盆地相;麦盖提地区和阿瓦提地区沉积相以浅海陆棚相为主。这与寒武系泥质岩烃源岩和碳酸盐岩烃源岩的分布是相符合的。通过热演化史模拟分析:加里东晚期—海西早中期,寒武系烃源岩达到生排高峰期。以液态烃成藏为主;海西晚期,普遍达到高成熟阶段,生成湿气、凝析油气;喜山晚期,全部进入高成熟—过成熟阶段,至今处于干起阶段。运用成因体积法进行测算巴楚隆起的资源量油为7.245×108t,气为2.602×108t,油加气为9.847×108t;麦盖提斜坡资源量为油7.993×108t,气为3.915×108t,油加气为11.908×108t。巴麦地区的总资源量为21.755×108t。经对比资源结构油比气更占优势。认为巴楚—麦盖提地区潜力巨大,建议重点勘探。
刘凡瑀[9](2012)在《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断裂构造样式与控藏作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时期构造应力背景下,巴楚隆起和麦盖提斜坡形成及构造演化过程研究,明确和田古隆起各时期分布范围及演化、消亡历史;重点解剖通各主要断裂带的断裂构造样式,在此基础上探讨区域构造演化及断裂样式对工区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并进行有利区带预测。巴-麦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跨越巴楚隆起和麦盖提斜坡两个二级构造带,整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巴楚隆起整体上表现为西高东低、由西北向南东倾没的大型鼻状断隆,平面上自西向东呈北北西-北西西向展布。麦盖提斜坡呈北西向带状展布,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西南倾斜坡。巴楚隆起受边界及内部断裂构造控制,表现出明显的分区分带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东、西两段,西段构造走向呈北西-北北西向延伸,东段近东西向延伸。巴-麦地区是受北缘和西南缘两个前陆系统控制的极为复杂构造带,受加里东、海西、喜山等多期构造运动共同影响。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震解释和构造演化剖面分析,认为巴楚隆起为一个活动型古隆起,加里东早期处于弱伸展构造背景,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巴楚地区为和田古隆起的北倾斜坡。海西运动改变了早期巴-麦地区西北低、南东高的构造格局,西北部抬升隆起,形成巴楚隆起雏形;印支-燕山期持续抬升,隆坳格局逐渐体现,喜山运动强烈大幅度抬升,形成现今形态,且仍保持活动状态,断裂活动强烈。麦盖提斜坡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表现为和田古隆起,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在塔西南挠曲沉降和巴楚隆起剧烈抬升的共同影响下,由早期的北倾转化为现今的单一西南倾前缘斜坡。巴-麦地区整体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的构造格局。巴-麦地区主要发育NW向、NWW向及NE向三组断裂体系。本论文开展了主干断裂带构造变形及典型构造样式及其分布规律综合研究,并对有利构造样式进行系统分析。巴楚隆起整体上断裂极其发育,西段及南北两侧边界发育大型逆冲断裂,麦盖提斜坡断裂发育相对较少且大多分布于古生界地层,总体表现为断裂带发育期次多,改造强度大,延伸距离长、形成的发育期次组合各不相同,既有基底卷入式断裂组合样式,也有后期新生或改造的断裂组合样式,且现今断裂构造样式多以挤压性质为主,在后期伴有走滑特性,总体上分为基底卷入式和盖层滑脱式两种型式。基底卷入式为工区最为常见的断裂构造样式,成为油气向上运移的有利通道,浅层盖层滑脱主要发育于巴楚隆起南缘和麦盖提斜坡西北部上倾位置,为油气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巴楚隆起的形成受到加里东、海西、喜山期等构造运动的共同挤压作用,各时期的不同构造应力作用使得隆起南北缘构造变形具有差异性。本论文从区域演化差异性分析入手,重点刻画巴楚隆起南缘构造转换带断裂形态及构造样式特征。构造转换带特征主要表现为由色力布亚断裂带内部的相向倾斜型构造转换带和色力布亚断裂带南段与康塔库木断裂带组成的背向倾斜型两构造转换带。构造转换带内部构造变形复杂,控制了地层分布,其内部密集的断裂体系有利于形成相关构造圈闭,同时也为油气运移提供了有效通道。巴楚隆起喜山期的快速隆升使得南北两侧断裂带发生大规模逆冲,在隆起西南缘和东北缘发育了沿断裂带分布的陡坡构造坡折带,对整个沉积体系发育和砂体分布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巴-麦地区在多期构造变革过程中,形成多期构造不整合面,地层抬升剥蚀严重,但平面上剥蚀量分布并不均衡。本文结合工区内部构造变形和不整合面等研究成果,运用沉积厚度趋势法和地震剖面构造外推法综合计算巴-麦地区地层的剥蚀厚度,以了解各主要变革时期剥蚀量的分布规律和各对应时期地层遭受剥蚀前的古地貌形态。通过剥蚀古地貌恢复,对巴-麦地区各时期古隆起、斜坡范围进行划分,结合地层上超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和田古隆起于加里东中期受挤压作用正式形成,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持续发育,隆起总体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且范围持续扩大,走向由早期的NW向转换为NE向,海西运动中-晚期伴随着巴楚隆起的强烈隆升,和田古隆起消失。由此可见,和田古隆起是早期油气富集的重要场所。巴-麦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非常密切,圈源匹配、保存条件、充足的油源供给等成藏条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构造演化作用控制。巴楚隆起表现为依靠大型断裂带分布的受断裂作用影响的构造圈闭为主,麦盖提斜坡则表现为倾没的早期和田古隆起、古斜坡形成的岩溶圈闭及小型的构造圈闭等。本次研究根据巴-麦地区的构造演化、有利构造样式、不整合及圈闭分布和生储盖等条件,结合已探明油气藏成藏模式综合分析,对有利区带进行预测,认为麦盖提斜坡北部浅层逆掩推覆带、巴楚隆起南缘构造转换带、康塔库木断裂带及古董山断裂带、卡拉沙依断裂带、麦盖提斜坡玛南、玛东断裂带附近、PSB1井火山岩作用带等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尹微[10](2007)在《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寒武系构造—沉积作用及响应特征》文中指出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下寒武统发育厚层白云岩,白云岩内孔、缝、洞等次生孔隙发育,具有形成优质储层的有利条件;中寒武统沉积厚层膏盐岩,具有极强的封盖能力;同时,塔里木盆地台地相区中下寒武统发育优质碳酸盐岩烃源岩。三者在空间上构成了有效的生储盖配置关系,使得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具有极大的勘探潜力。本文以构造地质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区域地震资料系统分析,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中下寒武统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从构造-沉积相互作用与响应的原理出发系统剖析了中下寒武统沉积特征和相带分布,并对不同沉积相带下的储盖层发育条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取得如下认识:(1)中央隆起带中下寒武统发育一系列箕状断洼。箕状断洼主要分布于巴楚隆起和塔中隆起西南部。走向以北西南东向为主,倾向以北东、南西向为主。(2)中央隆起带箕状断洼是在特定基底背景基础上,经过后期伸展、挤压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塔里木盆地基底剩余重力异常高带与箕状断洼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根据基底磁异常资料得到的隐伏基底断裂走向与箕状断洼走向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箕状断洼对中下寒武统沉积具有直接的控制作用。中寒武统,箕状断洼深洼处泻湖沉积环境发育云质膏岩、膏岩;斜坡部位潮间带沉积环境发育膏岩、盐岩互层沉积;箕状断洼顶部潮上带沉积环境发育红色盐岩、泥岩。根据岩石岩性和岩层厚度对中寒武统盖层进行评价:箕状断洼深洼处为厚层盖层分布区,斜坡部位为中厚层盖层分布区,箕状断洼顶部为一般盖层分布区,三者均具有有效封盖能力。(4)下寒武统箕状断洼内水体由深至浅依次发育灰质云坪、云坪、膏质云坪、盐质云坪沉积。通过对影响白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构造运动和岩溶作用等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下寒武统白云岩储层进行评价,箕状断洼深洼处含灰云岩具有最好的储集物性;斜坡部位的含膏云岩和白云岩储集物性次之;箕状断洼顶部含盐云岩储集物性一般。
二、塔中Ⅰ号断裂构造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圈闭类型及其勘探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中Ⅰ号断裂构造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圈闭类型及其勘探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油气相态研究及控制因素 |
1.2.2 油气源对比 |
1.2.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4.2 取样及实验 |
1.4.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
1.4.4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分布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地层特征 |
2.1.3 构造演化特征 |
2.1.4 断裂特征 |
2.2 油气地质特征 |
2.2.1 烃源岩特征 |
2.2.2 储盖组合特征 |
2.2.3 油气藏分布 |
第3章 烃类相态分类及特征 |
3.1 烃类相态分类 |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
3.2.1 平面分布特征 |
3.2.2 纵向分布特征 |
3.3 原油物性特征 |
3.3.1 原油族组分及物性分布特征 |
3.3.2 原油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3.3.3 原油轻烃及气相色谱特征 |
3.3.4 原油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 |
3.3.5 原油芳烃色谱-质谱特征 |
3.4 天然气物性特征 |
3.4.1 不同区域天然气组分特征 |
3.4.2 不同层位天然气组分特征 |
3.4.3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3.5 地层水物性特征 |
3.5.1 地层水组成特征 |
3.5.2 地层水分布特征 |
第4章 油气成因及来源 |
4.1 古城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
4.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
4.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4.1.3 基于地化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
4.1.4 基于地质特征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
4.2 塔中地区原油来源 |
4.2.1 模拟实验 |
4.2.2 重新厘定油源对比指标 |
4.3 塔中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
4.3.1 烃类气体来源 |
4.3.2 非烃气体来源 |
第5章 油气相态影响因素 |
5.1 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 |
5.2 气侵作用 |
5.2.1 气侵作用的识别及定量 |
5.2.2 油气性质对气侵作用的响应 |
5.2.3 东西部气侵作用差异 |
5.2.4 气侵来源 |
5.3 生物降解作用 |
5.4 原油裂解和TSR作用 |
5.5 油气充注期次 |
5.5.1 塔中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
5.5.2 古城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
第6章 油气分布主控因素 |
6.1 油气垂向运移影响因素 |
6.1.1 塔中地区断裂 |
6.1.2 古城地区断裂 |
6.1.3 盖层 |
6.2 油气侧向运移影响因素 |
6.2.1 塔中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
6.2.2 古城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
6.3 储层对油气分布影响 |
6.3.1 塔中地区储层 |
6.3.2 古城地区储层 |
6.4 油气成藏过程 |
6.5 油气成藏模式 |
6.5.1 塔中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
6.5.2 古城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川西北双鱼石构造物理模拟及其油气成藏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川西北段油气勘探现状 |
1.2.2 褶皱冲断带-前陆盆地系统研究 |
1.2.3 冲断带-前陆盆地系统剥蚀-沉积作用 |
1.2.4 砂箱构造物理模型模拟应用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2章 川西北段区域地质特征 |
2.1 川西北段地层特征 |
2.2 川西北段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2.2.1 川西北段典型构造特征 |
2.2.2 川西北段区域构造演化 |
2.3 川西北段油气地质条件 |
第3章 双鱼石构造带构造特征 |
3.1 双鱼石构造带断裂特征 |
3.1.1 地震层位标定 |
3.1.2 双鱼石构造带地震剖面解释 |
3.1.3 双鱼石构造带构造模式 |
3.2 双鱼石构造带构造演化 |
3.2.1 inline500 剖面演化 |
3.2.2 inline1700 剖面演化 |
第4章 川西北双鱼石构造物理模拟 |
4.1 砂箱物理模拟基本条件 |
4.2 砂箱物理模拟模型设置 |
4.3 地层比例模型实验 |
4.3.1 实验过程 |
4.3.2 实验结果 |
4.4 断坪-断坡结构模型实验 |
4.4.1 实验过程 |
4.4.2 实验结果 |
4.5 构造剥蚀-沉积模型实验 |
4.5.1 实验设置 |
4.5.2 实验过程 |
4.5.3 实验结果 |
4.6 砂箱物理模拟实验与自然原型对比 |
4.6.1 地层比例模型与断坪-断坡结构模型实验 |
4.6.2 构造剥蚀-沉积模型实验 |
第5章 双鱼石构造带油气地质特征 |
5.1 烃源岩条件 |
5.2 储集层条件 |
5.2.1 有利储集相带 |
5.2.2 储集空间类型 |
5.3 圈闭特征 |
5.4 断裂输导体系特征 |
5.5 双鱼石构造带油气成藏特征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潜山油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气成藏理论研究 |
1.2.2 潜山油藏研究 |
1.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
1.4.2 油气藏类型及油藏特征研究 |
1.4.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1.4.4 有利区域优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构造条件 |
2.2.1 构造演化史 |
2.2.2 潜山构造特征 |
2.2.3 潜山断裂分布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潜山上覆地层发育序列 |
2.3.2 潜山基底地层发育序列 |
第3章 潜山油藏成藏条件分析 |
3.1 生油条件 |
3.1.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2 油源分析 |
3.2 运移条件 |
3.2.1 初次运移 |
3.2.2 二次运移 |
3.3 储盖条件 |
3.3.1 区域储层条件 |
3.3.2 区域盖层条件 |
3.4 成藏期次分析 |
3.4.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3.4.2 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成藏期次 |
第4章 油藏类型及特征 |
4.1 油藏类型 |
4.1.1 按岩石类型分类 |
4.1.2 按含油产状特征分类 |
4.1.3 按构造成因分类 |
4.1.4 按构造形态分类 |
4.2 油藏特征 |
4.2.1 平面分布特征 |
4.2.2 含油规模特征 |
4.2.3 油藏原油性质特征 |
第5章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5.1 烃源岩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5.1.1 烃源岩分布范围 |
5.1.2 烃源岩分布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5.2 运移体系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5.2.1 油气运移体系类型 |
5.2.2 运移体系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5.3 圈闭条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5.3.1 盖层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5.3.2 断层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5.3.3 内幕隔层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5.4 成藏模式 |
5.4.1 断背斜潜山油藏 |
5.4.2 断块山潜山油藏 |
5.4.3 内幕遮挡潜山地层油藏 |
5.4.4 残丘潜山油藏 |
5.5 有利区域优选 |
5.5.1 潜山构造圈闭评价 |
5.5.2 有利目标区域优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碳酸盐岩缝洞雕刻容积法储量计算研究 ——以塔中地区中古15井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缝洞型油气藏研究现状 |
1.2.2 缝洞型油气藏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研究成果 |
1.4.1 完成的工作量 |
1.4.2 研究成果 |
第2章 油田基本概况 |
2.1 油田地质概况 |
2.1.1 构造特征 |
2.1.2 沉积特征 |
2.1.3 断裂特征 |
2.2 研究区主要岩溶作用 |
2.2.1 风化壳岩溶作用 |
2.2.2 准同生岩溶作用 |
2.2.3 埋藏溶蚀作用 |
2.2.4 断裂、裂缝对岩溶的影响 |
第3章 岩石学特征与储层类型划分 |
3.1 油藏沉积特征研究 |
3.1.1 岩石类型及特征 |
3.1.2 沉积背景及沉积相划分 |
3.2 缝洞型储层特征研究 |
3.2.1 储集空间类型特征 |
3.2.2 储层物性特征 |
3.2.3 储层类型 |
3.2.4 储层综合评价 |
第4章 缝洞型油气藏计算单元的划分 |
4.1 油气藏非均质性对储量计算的影响 |
4.1.1 储层非均质性对储量计算的影响 |
4.1.2 计算单元的提出及划分依据 |
4.2 油藏断裂研究 |
4.3 工区缝洞单元的划分 |
4.3.1 储量工区边界的确定 |
4.3.2 工区缝洞单元的划分 |
第5章 缝洞体量化表征 |
5.1 地震相与储层类型的关系分析 |
5.2 地震相划分与评价 |
5.3 缝洞体储层地质模型建立 |
5.3.1 储层类型模型建模 |
5.3.2 孔隙度模型建模 |
5.3.3 缝洞系统雕刻 |
第6章 中古15井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量计算 |
6.1 储量参数分析 |
6.1.1 含油面积 |
6.1.2 有效厚度 |
6.1.3 有效孔隙度 |
6.2 缝洞雕刻容积法在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巴楚—麦盖提地区奥陶系油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区带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 |
第2章 巴麦地区地层格架与不整合 |
2.1 地层接触关系 |
2.1.1 良里塔格组/鹰山组 |
2.1.2 志留系-泥盆系/鹰山组 |
2.1.3 一间房组-恰尔巴克组-却尔却克组/鹰山组 |
2.1.4 石炭系/鹰山组 |
2.2 不整合的分布 |
2.2.1 O_(1-2)/O_1不整合 |
2.2.2 O_3/O_(1-2)不整合 |
2.2.3 S/AnS不整合 |
2.2.4 D_(3-)C/D_2不整合 |
2.3 地层格架 |
2.4 奥陶系“四分性”特点 |
第3章 成藏主控因素 |
3.1 烃源岩 |
3.1.1 寒武系烃源岩特征 |
3.1.2 寒武系烃源岩类型 |
3.1.3 寒武系烃源岩成熟度 |
3.1.4 寒武系烃源岩分布 |
3.2 油气成藏特征 |
3.2.1 油源对比 |
3.2.2 油气成藏期次划分 |
3.3 成藏主控因素与油气富集规律 |
3.3.1 巴楚地区成藏主控因素与油气富集规律 |
3.3.2 玉北地区成藏主控因素与油气富集规律 |
第4章 储层预测 |
4.1 目标处理 |
4.2 储层特征研究 |
4.3 正演模拟 |
4.4 储层识别模式 |
4.5 储层预测技术 |
第5章 区带评价 |
5.1 巴楚地区区带评价 |
5.2 玉北地区区带评价与目标优选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塔中-巴麦地区构造沉积演化及其对奥陶系储层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加里东中期古隆起及沉积演化 |
1.1 加里东中期古隆起 |
1.2 良里塔格组沉积期台地演化 |
2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构造演化 |
2.1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古隆起的分化发展 |
2.2 塔中南坡与玉北地区东部北东向断裂带 |
3 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宏观地质条件 |
4 结论与存在问题 |
4.1 结论 |
4.2 存在问题 |
(7)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断裂构造样式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断裂带的分布特征 |
2.2 构造格局的演变阶段 |
2.3 主要不整合面特征及构造层划分 |
第三章 断裂带构造特征 |
3.1 断裂带构造样式与组合形式 |
3.1.1 主要断裂构造样式 |
3.1.2 断裂组合形式 |
3.2 断裂带活动期次与模式 |
3.2.1 断裂活动期次 |
3.2.2 断裂发育模式 |
第四章 古生界油气聚集成藏特征分析 |
4.1 油气聚集成藏地质要素 |
4.1.1 生储盖条件 |
4.1.2 圈闭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
4.1.3 输导体系与保存条件 |
4.2 典型油气藏解剖及失利井分析 |
4.2.1 典型油气藏解剖 |
4.2.2 失利井分析 |
4.2.3 油气成藏期及成藏特征 |
4.3 巴楚地区构造控油特征 |
4.3.1 古隆起演化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
4.3.2 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
4.3.3 多期断裂活动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
第五章 有利区带评价及预测 |
5.1 古生界区带评价参数 |
5.2 古生界有利区带评价及预测 |
5.2.1 有利成藏条件分析 |
5.2.2 有利区带综合评价及预测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塔里木盆地塔西北地区寒武系烃源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课题来源 |
1.2 研究现状 |
1.2.1 海相烃源岩评价指标体系与进展 |
1.2.2 寒武系烃源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区域构造格局 |
2.3 沉积环境 |
2.4 寒武系地层 |
第3章 寒武系烃源岩分布 |
3.1 泥质岩烃源岩空间分布 |
3.2 碳酸盐岩烃源岩空间分布 |
第4章 寒武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海相烃源岩评价标准 |
4.2 寒武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有机质丰度 |
4.2.2 有机质类型 |
4.2.3 有机质成熟度及热演化 |
第5章 不同沉积环境烃源岩发育规律 |
5.1 泥质岩源岩分布与沉积相的关系 |
5.2 碳酸盐岩烃源岩分布与沉积相的关系 |
5.3 烃源岩发育模式 |
第6章 寒武系烃源岩评价 |
6.1 巴楚—麦盖提地区寒武系烃源岩条件评价 |
6.1.1 烃源岩综合评价 |
6.1.2 油气资源量预测 |
6.1.3 资源结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断裂构造样式与控藏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巴-麦地区构造演化研究进展 |
1.2.2 隆起性质及其分布特征研究进展 |
1.2.3 断裂构造样式及期次划分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主要工作量 |
1.3.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巴-麦地区地理位置及油气勘探现状 |
§2.2 巴-麦地区地质背景及构造格局 |
§2.3 巴-麦地区地层分布 |
2.3.1 巴-麦地区古生界地层分布 |
2.3.2 巴-麦地区中-新生界地层分布 |
第三章 巴-麦地区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
§3.1 巴-麦地区现今构造格局 |
§3.2 巴-麦地区构造演化分析 |
3.2.1 加里东期构造演化阶段 |
3.2.2 海西期构造演化阶段 |
3.2.3 印支-燕山期构造演化阶段 |
3.2.4 喜山期构造演化阶段 |
§3.3 巴-麦地区地层不整合分布特征 |
3.3.1 不整合面级别划分 |
3.3.2 不整合面类型划分 |
§3.4 巴-麦地区剥蚀古地貌恢复及和田古隆起演化分析 |
3.4.1 巴-麦地区主要不整合面剥蚀量计算 |
3.4.2 巴-麦地区剥蚀古地貌恢复 |
3.4.3 和田古隆起演化特征分析 |
第四章 巴-麦地区断裂体系特征及构造样式分析 |
§4.1 巴-麦地区断裂体系类型及分布特征 |
4.1.1 断裂体系类型划分 |
4.1.2 断裂体系平面分布特征 |
4.1.3 断裂体系垂向发育特征 |
§4.2 巴-麦地区典型断裂构造样式分析 |
4.2.1 构造带断裂发育特征 |
4.2.2 典型构造样式分析 |
§4.3 巴-麦地区构造转换带及坡折带分析 |
4.3.1 构造转换带类型及样式 |
4.3.2 构造坡折带类型及分布 |
第五章 巴-麦地区成藏模式分析与有利区带预测 |
§5.1 巴-麦地区油气藏特征分析 |
5.1.1 巴-麦地区生储盖条件分析 |
5.1.2 巴-麦地区圈闭类型及分布 |
5.1.3 巴-麦地区已知油气藏解剖及失利井分析 |
§5.2 巴-麦地区构造演化及断裂作用与油气分布关系 |
5.2.1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差异生烃演化的控制作用 |
5.2.2 沟源断裂、不整合面、输导层等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
5.2.3 古隆起、古斜坡演化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
5.2.4 断裂作用对油气保存条件的控制作用 |
5.2.5 差异构造演化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
§5.3 巴-麦地区有利区带预测 |
5.3.1 油气有利聚集区域分析 |
5.3.2 有利区带预测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寒武系构造—沉积作用及响应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中央隆起带构造演化 |
2.2 中央隆起带构造格局 |
2.3 中央隆起带地层发育特征 |
2.4 中央隆起带油气勘探状况 |
3 中下寒武统构造样式分析 |
3.1 中下寒武统层位标定 |
3.2 中下寒武统断层分类 |
3.3 中下寒武统构造样式分析 |
3.4 箕状断洼运动学特征 |
3.5 箕状断洼平面展布特征 |
4 中央隆起带箕状断洼形成机制 |
4.1 区域动力学背景 |
4.2 中央隆起带重力场特征 |
4.3 中央隆起带磁场特征 |
5 中寒武统沉积特征与膏盐岩盖层评价 |
5.1 单井沉积相分析 |
5.2 过井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分析 |
5.3 中寒武统沉积相分析 |
5.4 中寒武统沉积模式 |
5.5 中寒武统膏盐岩盖层评价 |
6 下寒武统沉积特征与白云岩储层评价 |
6.1 下寒武统沉积特征 |
6.2 白云岩储层基本特征 |
6.3 白云岩储层主控因素 |
6.4 白云岩储层评价 |
7 有利区带预测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塔中Ⅰ号断裂构造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圈闭类型及其勘探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周肖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2]川西北双鱼石构造物理模拟及其油气成藏意义[D]. 罗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潜山油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D]. 李东昊.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4]碳酸盐岩缝洞雕刻容积法储量计算研究 ——以塔中地区中古15井区为例[D]. 新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5]巴楚—麦盖提地区奥陶系油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区带优选[D]. 曹自成.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9)
- [6]塔中-巴麦地区构造沉积演化及其对奥陶系储层的控制[J]. 李慧莉,刘士林,杨圣彬,张继标,高晓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06)
- [7]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断裂构造样式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研究[D]. 张业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8]塔里木盆地塔西北地区寒武系烃源岩评价[D]. 戈一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9]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断裂构造样式与控藏作用分析[D]. 刘凡瑀.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1)
- [10]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寒武系构造—沉积作用及响应特征[D]. 尹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