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山林区主要林分管理办法

桥山林区主要林分管理办法

一、桥山林区主要林分的经营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韩福利,田相林,党坤良,曹田健[1](2015)在《抚育间伐对桥山林区油松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尝试利用生长过程表分析间伐对林分生长与收获的影响,探究抚育间伐后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变化,为森林抚育经营和碳汇造林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探索一条积极的思路。研究选取有5个间伐试验区组设计基础的陕北桥山林区油松人工林,结合生长过程表,通过生物学模型链接,初步构建了综合林分生长、生物量和碳储量预估模型的人工林抚育间伐方案评估体系。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明显促进林分生长并显着降低林分的枯损率,抚育间伐的影响效果在间伐后512a比前4a更为显着。在间伐后512a间,不同保留密度林分的初级生产力恢复到相似水平。抚育间伐后,林分碳储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是由于间伐后林分密度的下降,对于单木和林分碳储量的影响并不相同。间伐林分的单木碳储量会明显高于未间伐林分,而间伐林分的乔木层碳储量在12a后仍低于未间伐林分。分别以蓄积、经济材和碳固存为目标,得到的最佳经营方案都不同。通过各方案收益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到最优方案以满足林分经营的多目标需求。

黄财智[2](2017)在《抚育间伐对黄桥林区辽东栎林有性生殖及更新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阐明抚育间伐强度对辽东栎生殖规律及更新的影响,以黄土高原南部黄龙和桥山林区辽东栎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在近自然经营理念的指导下,采用不同强度间伐(对照、10%、20%、30%)5年后,分析辽东栎生殖构件、实生苗更新及枯落物对其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揭示了近自然抚育间伐对辽东栎生殖及林地更新的影响,为辽东栎天然次生林种子的高产、优质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抚育间伐促进辽东栎林分生长,平均树高、胸径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大,冠幅面积、冠幅体积与间伐强度呈显着正相关;辽东栎标准株的营养枝、雄花序、雄花、雌花、生殖枝、幼果、成熟果实产量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当间伐强度达到20%、30%时,生殖枝、幼果、成熟果实产量显着提高,30%间伐达到最大。抚育间伐强度能显着提高生殖枝比例和座果率。约3/4的生殖枝、雌花、雄花集中分布于树冠上层,1/4分布于下层;树冠阳面生殖构件数量约占65%,树冠阴面约占35%;树冠下层、阴面生殖枝、雌花、雄花序的比例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2.辽东栎林结实母树的比例、平均单株结实量及发育种子比例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30%>20%>10%>对照;而单位面积林分总结实量在20%强度间伐时达到最大,表现为20%>30%>对照>10%。辽东栎种子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73.6%的种子集中分布于树冠上层,26.4%分布于下层。树冠阳面结实量占总结实量的65.8%,树冠阴面仅占34.2%,间伐强度对树冠下层、阴面结实量的提升幅度分别大于树冠上层和阳面。辽东栎种子的长径、短径及千粒重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30%间伐强度时达到最大。间伐强度达到20%时,显着提高辽东栎种子的数量和品质,继续提高间伐强度到30%时,并不能有效提高其结实,而单位面积林分总结实量下降。3.辽东栎单位面积实生苗数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30%强度间伐时幼苗密度达到最大;随苗龄的增长其转化率降低,相同苗龄间的转化率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对照组4a生向5a生的转化率最低,仅为(44.3±3.0)%。辽东栎实生苗高度、地径和主根长随苗龄的增长而急剧增大;相同苗龄间实生苗高度、地径及主根长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在30%强度间伐时差异显着。辽东栎实生苗平均单株生物量和茎、叶、根的生物量均随年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大,且与间伐强度正相关。13a时,实生苗倾向于把更多的干物质贮藏在根部;3a以后,地上生物量所占比率高于地下,实生幼苗以地上生长为主。4.枯落物厚度对辽东栎种子起始萌发时间有显着影响,枯落物厚度0 cm时最早萌发,在底层铺枯落物厚度越大,起始萌发时间越长;在底层铺枯落物时,枯落物厚度对种子萌发影响显着: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和发芽势显着降低,萌发率仅为41.8%、37.3%和34.0%,萌苗的根长、茎长及生物量显着减小,且厚度越大萌发率和生物量越小。在底层铺枯落物辽东栎种子的萌发抑制率大幅增加,且厚度越大抑制越明显;不同枯落物种类水浸液处理下,辽东栎种子的最终萌发率没有显着差异性。

王苏良,张延峰,芦鸿彬[3](2017)在《桥山林区栎林近自然经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桥山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林分密度增大,林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栎林生长与经营现状调查基础上,以近自然健康经营理论为指导,以目标树经营为基本经营模式,分别对栎类近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和松栎混交林等4种林地,采取不同的近自然经营技术,结果显示近自然经营2年后,林内乔木密度平均降低34.10%,林下幼苗密度栎林降低1.77%5.59%,松栎混交林增加10.74%,灌草层盖度平均提高23.39%,枯落物厚度和覆盖率分别增加9.98%和11.33%,林地光照条件改善,林分质量提高;近自然经营技术可应用于桥山及自然环境相近林区栎林及松栎混交林经营管理。

高甲荣,肖斌[4](2001)在《桥山林区油松人工林营养元素分配与积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陕西省桥山林区 3块油松人工林样地中 ,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中N、P、K、Ca和Mg等 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配格局、积累规律以及它们与密度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油松人工林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排序为树叶 >树枝 >树根 >树皮 >干材 ;在 2 6年生油松人工林现存量中 ,N、P、K、Ca、Mg总量分别为 2 14 44、2 2 91、15 8 88、167 3 6和 2 9 42kg·hm-2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死地被物层养分贮量分别为498 98、3 3 2、7 3 1和 83 40kg·hm-2 ;油松人工林N、P、K、Ca和Mg的富集系数分别为 3 98、4 2 8、5 69、1 0 8和 4 0 1;每生产 1t有机物质需要这 5种元素约 8 43~ 9 0 9kg·hm-2 ·a-1;乔木层中营养元素积累量为 2 88 2 6~ 60 6 0 7kg·hm-2 ,其中干材营养元素积累量约占乔木层的 14 1%~ 16 8% .

郑晓明[5](2013)在《桥山林区次生林经营类型划分及经营措施》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通过桥山林区次生林经营类型的划分,阐明各类型的经营措施,为桥山次生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赵延德,刘小军,徐栓平[6](2014)在《延安桥山林区森林经营措施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桥山林区森林资源现状存在问题的阐述,提出了森林经营的具体对策。

阎顺国[7](1989)在《桥山林区油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探讨》文中指出对桥山林区油松林水量平衡的各分量进行了研究,以评价其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生长季节油松林的蒸腾耗水量为178.5—360.1毫米,占同期降雨量的54.9%—110.7%,是林分水分消耗的主要部分。一次性降水过程中油松林的总拦蓄能力为82.1—124.4毫米,林地的稳渗系数为12.6—38.4毫米/小时。一般不会因地表径流而产生水土流失。根据上述结果,对该区油松林的经营提出了相应建议。

郭文霞[8](2017)在《京北山区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松人工林是北京山区乃至华北地区主要的森林类型,对固碳减排、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抚育间伐是人工林结构优化、提高碳汇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探讨抚育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的影响对提高油松人工林固碳能力,促进其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北京北部山区30-35a生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2002年进行林分抚育间伐处理形成12块固定标准地:对照(CK)、轻度间伐(Ⅰ)、中度间伐(Ⅱ)和强度间伐(Ⅲ)样地,2002年和2012年分别对标准地进行了生物量调查,同时2012年砍伐了 17株标准木建立生物量方程。通过生物量调查,本文从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碳储量、固碳速率等方面,定量分析了油松人工林间伐l0a后,抚育间伐对林分各组分及综合固碳效应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间伐强度的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状况、林分碳储量和固碳速率以及林分固碳效应的综合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通过控制实验分析了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以期揭示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对不同强度间伐响应的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间伐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及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且与间伐强度正相关,以强度间伐效果最佳。间伐10a后,各强度间伐样地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增长量分别是对照样地的2.9倍、1.2倍、2.0倍;与对照相比,间伐降低了林分单位面积的蓄积增长量,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单位面积蓄积增长量逐渐降低,强度间伐的样地单位面积蓄积增长量最低,为对照样地的59.65%;林木径级分布方面,中度间伐林分径阶分布更趋向于典型正态分布,林木的平均胸径较对照样地显着提高,还出现了对照样地没有的22cm和23cm径阶;林木连年生长量方面,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木年轮的连年生长量大小顺序为:强度间伐(III)>中度间伐(II)>对照(CK)>轻度间伐(I)的林分,且各间伐强度的林分林木年轮的连年生长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呈波动状态。(2)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单株及各器官、乔木层及各组分碳储量的变化影响显着,以轻度间伐(I)最明显,其单株及乔木层总碳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80.32%和47.15%;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乔木层各组分碳储量的分布格局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间伐降低了树干碳储量的分配比例,提高了树枝碳储量的分配比例;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灌草层和土壤层碳储量无显着影响,却降低了凋落物层的碳储量;与对照(CK)相比,轻度间伐(Ⅰ)高了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而强度(Ⅲ)和中度(Ⅱ)间伐的样地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着。年际动态上,间伐后,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的乔木层碳储量均呈现递增的趋势,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间差异越来越大,均以轻度间伐(I)的林分乔木层碳储量最高,强度间伐(Ⅲ)的林分乔木层碳储量最低。(3)间伐后,轻度(Ⅰ)和中度(Ⅱ)间伐在提高油松人工林单株及乔木层固碳速率方面效果显着,其固碳速率分别是对照的1.52和1.57倍;间伐对林下灌草层固碳速率无显着影响,但能加速凋落物的分解及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间伐使得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中凋落物层固碳速率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 34.05%下降到了 21.26%(Ⅰ)、26.06%(Ⅱ)、28.11%(Ⅲ),却使得土壤层碳储量的增长量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21.19%提高到了 32.13%(Ⅰ)、35.12%(Ⅱ)、34.09%(Ⅲ)。轻度间伐(Ⅰ)在提高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方面亦效果显着,使得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比对照提高了 44.23%。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年增加量均呈现递增的趋势,且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之间增幅的差异越来越大,均以轻度间伐(Ⅰ)林分的年增加量最大。(4)林木生长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林分的综合得分最高,为1.2391,对照林分的综合得分最低,为-2.5289,间伐促进了油松人工林林木的生长,尤以轻度间伐的效果最明显。林分碳储量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15.6%)油松人工林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为1.8195,其次是强度间伐(Ⅲ,41.7%)的林分和中度间伐(Ⅱ,27.3%)的林分,其综合得分分别为0.7540和0.4441,对照(CK)林分的综合得分最低,为-3.0175,间伐促进了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积累,尤以轻度间伐的作用效果最佳。轻度间伐(I)林分生态系统总碳储量比对照林分高出25.43%,其乔木层总碳储量比对照提高了47.15%;间伐对灌草层和土壤层碳储量无显着影响,却降低了凋落物层的碳储量。林分固碳速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15.6%)油松人工林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为1.9844;其次是中度间伐(Ⅱ,27.3%)的林分,其综合得分为0.9759;再次是对照林分(CK),其综合得分为-1.4355;强度间伐(Ⅲ,41.7%)林分的综合得分最低,为-1.5249;轻度间伐和中度间伐提高了油松人工林的固碳速率,尤以轻度间伐的作用效果最佳。轻度间伐(I)林分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比对照提高了 44.23%,其乔木层固碳速率是对照林分的1.57倍;间伐对林下灌草层固碳速率无显着影响,但能加速凋落物的分解及土壤有机碳的输入,使得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增长量中凋落物层碳储量增长量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 34.05%下降到了 21.26%(Ⅰ)、26.06%(Ⅱ)、28.11%(Ⅲ),却使得土壤层碳储量的增长量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21.19%提高到了 32.13%(Ⅰ)、35.12%(Ⅱ)、34.09%(Ⅲ)。(5)林分固碳效应的综合效果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林分>中度间伐(Ⅱ)林分>强度间伐(Ⅲ)林分>对照(CK)林分,轻度间伐(Ⅰ)林分的综合得分最高,为3.3293,对照林分(CK)的综合得分最低,为-3.8981,间伐能够提高油松人工林的固碳效应综合效果,尤以轻度间伐的效果最佳。(6)间伐提高了油松人工林内距离地面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提高了林内土壤水分、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尤以轻度间伐(Ⅰ,15.6%)的林分最显着。(7)通过控制实验得知,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氮肥含量的高低以及氮水的交互作用对油松的光合固碳量影响显着,而间伐通过调整林分密度,改变林内的光照强度、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等,从而改变油松人工林林木的光合固碳量,影响林分的固碳效应。(8)油松人工林林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单株生物量、乔木层单位面积生物量、灌草层单位面积生物量、凋落物层单位面积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都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林木的平均冠幅随林分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小,而林木枝下高随林分密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土壤层有机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可见,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生物量及碳储量积累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是不一致的。

曾宪林,田春明,李志杰,苏选章,芦鸿彬,张金友[9](2002)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依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我们于1975~1999年在桥山林区布设固定样地,每隔5年进行其高、径生长,立地状况等诸因子的变化测定,掌握森林消长变化规律。从经济上讲,5次监测,比进行一次二类资源调查费用节省994万多元,同时验证了桥山林业局30多年对16.74万hm2经营面积科学经营和管理的正确性,并积累了宝贵经验。监测结果表明,20多年提高了森林质量,森林资源不断增长。近20多年增长的森林蓄积量折合人民币达1.8亿多元,经济效益显着。正确实施了采伐量小于生长量,不断增大了森林蓄积量和贮存量,更有利于再生资源发展和开发利用。使森林生态不断走向良性循环。

刘小军,刘平宇,赵苗苗,谭佳伟,杨斌,张文辉[10](2019)在《天然麻栎次生林生长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麻栎林在桥山林区栽培历史悠久,在水土保持、森林碳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解析木法对林区内的天然麻栎次生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运用5种生长经验方程拟合其最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加,麻栎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持续升高,且在59a内,各项生长均未达到数量成熟。天然麻栎次生林树高的速生期在4~12a,年均生长量为0.51m;胸径的速生期在10~42a,年均生长量为0.56cm;材积的速生期在42~59a,年均生长量为6.67×10-3 m3。天然麻栎次生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均表现出明显的波动变化规律。生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考夫(Korf)模型为天然麻栎次生林树高的最优生长模型;坎派兹(Compertz)模型为胸径的最优生长模型;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坎派兹(Compertz)模型和理查德(Richard)模型为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模型的预测误差小、准确度高,可用于实际的生产中。

二、桥山林区主要林分的经营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桥山林区主要林分的经营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抚育间伐对桥山林区油松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
    1.1 正常林分生长过程数据
    1.2 不同保留密度区组设计的间伐试验数据
2 研究方法
    2.1 林分生长趋势的计算
    2.2 林分乔木层生物量的计算
    2.3 林分乔木层碳储量的计算
    2.4 基于收获表的间伐方案设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正常林分生长过程
    3.2 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3.3 基于收获表的间伐方案的设计与评估
4 结论与讨论

(2)抚育间伐对黄桥林区辽东栎林有性生殖及更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森林近自然经营抚育间伐研究
        1.3.2 植物种群有性生殖研究
        1.3.3 辽东栎研究现状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土壤类型
        2.1.3 植被特点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样地调查
        2.2.3 间伐强度设置
        2.2.4 辽东栎标准株生殖构件数量调查
        2.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抚育间伐对辽东栎生殖构件的影响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设置
        3.1.2 辽东栎标准株生殖构件调查
        3.1.3 计算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间伐强度下生殖个体特征
        3.2.2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生殖构件平均数量
        3.2.3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生殖构件比率
        3.2.4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生殖构件空间分布格局
    3.3 讨论
        3.3.1 间伐强度对个体大小的影响
        3.3.2 间伐强度对生殖构件数量及比率的影响
        3.3.3 间伐强度对生殖构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第四章 抚育间伐对辽东栎林结实规律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样地设置及标准株的选择
        4.1.2 结实量、结实母树数量及种子空间分布的调查
        4.1.3 种子形态及千粒重的测定
        4.1.4 计算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林林分密度、结实母树比例的比较
        4.2.2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林平均单株结实量和单位面积林分总结实量的比较
        4.2.3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种子空间分布格局的比较
        4.2.4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种子特征的比较
    4.3 结果讨论
        4.3.1 间伐强度对辽东栎林林分密度、结实母树比例的影响
        4.3.2 间伐强度对辽东栎平均单株结实量、林分总结实量的影响
        4.3.3 间伐强度对辽东栎种子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4.3.4 间伐强度对辽东栎种子特征的影响
第五章 抚育间伐对辽东栎实生苗更新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样地设置
        5.1.2 实生幼苗调查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间伐强度下实生苗年龄结构与转化
        5.2.2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实生苗的形态特征
        5.2.3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实生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
    5.3 讨论
        5.3.1 间伐强度对实生苗年龄结构与转化的影响
        5.3.2 间伐强度对实生苗形态特征的影响
        5.3.3 间伐强度对实生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第六章 枯落物对辽东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6.1 研究材料与方法
        6.1.1 种子及枯落物的采集
        6.1.2 不同枯落物厚度下种子萌发实验
        6.1.3 枯落物浸提液种子萌发实验
        6.1.4 计算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枯落物厚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6.2.2 不同枯落物水浸液对辽东栎种子萌发的影响
    6.3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桥山林区栎林近自然经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桥山林区栎林生长状况
3 不同类型栎林近自然经营技术
    3.1 栎类近成熟林近自然经营技术
        3.1.1 林分基本状况
        3.1.2 经营目标
        3.1.3 经营技术
    3.2 栎类中龄林近自然经营技术
        3.2.1 林分基本状况
        3.2.2 经营目标
        3.2.3 经营技术
    3.3 栎类幼龄林近自然经营技术
        3.3.1 林分基本状况
        3.3.2 经营目标
        3.3.3 经营技术
    3.4 松栎混交林近自然经营技术
        3.4.1 林分基本状况
        3.4.2 经营目标
        3.4.3 经营技术
    3.5 近自然经营技术实施过程中注意事项
4 桥山林区栎林近自然经营效果与分析

(4)桥山林区油松人工林营养元素分配与积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 自然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生物量测定
        2.2.2 林木样品采集
        2.2.3 林下植物及凋落物样品采集
        2.2.4 土壤样品采集
        2.2.5 营养元素的测定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油松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分配规律
    3.2 不同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积累和分配
    3.3 油松对土壤营养元素的积累特征及利用效率
        3.3.1 油松对土壤营养元素的积累特征
        3.3.2 油松林对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
4 结 论

(5)桥山林区次生林经营类型划分及经营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类型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1.1 树种组成
    1.2 立地条件
    1.3 林龄
    1.4 林分疏密度 (或郁闭度)
    1.5 目的树种的培育
2 经营类型的划分
3 各类型经营措施
    3.1 侧柏林
        3.1.1 陡坡地段侧柏林经营措施
        3.1.2 缓坡地段侧柏林经营措施
    3.2 油松林
        3.2.1 阴坡油松林经营措施
        3.2.2 阳坡油松林经营措施
        3.2.3 灌草油松林经营措施
    3.3 山杨林
        3.3.1 阴坡山杨林经营措施
        3.3.2 阳坡山杨林经营措施
    3.4 白桦林
    3.5 麻栎林
    3.6 辽东栎林
        3.6.1 阳坡辽东栎林经营措施
        3.6.2 阴坡辽东栎林经营措施
    3.7 松栎混交林
        3.7.1 槲栎油松混交型经营措施
        3.7.2 辽东栎油松混交型经营措施
    3.8 阔叶混交林
    3.9 沟谷杂木林
    3.10 沙柳林

(6)延安桥山林区森林经营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延安桥山林区基本概况
2 延安桥山林区森林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林分结构不合理, 树种分布不均匀, 森林病虫害易发生蔓延, 抗御自然能力逐年下降
    2.2 林木生长营养空间得不到有效改良
3 延安桥山林区森林抚育经营措施
    3.1 森林抚育对象
        3.1.1 公益林
        3.1.2 商品林
        3.1.3 油松中龄林
        3.1.4 混交林
    3.2 间伐强度确定
    3.3 抚育经营时间确定
    3.4 用材林经营措施
        3.4.1 透光抚育
        3.4.2 生长抚育
    3.5 防护林经营措施
        3.5.1 定株抚育
        3.5.2 生态抚育

(8)京北山区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的固碳效应
        1.2.2. 森林固碳效应的影响因素
        1.2.3. 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
        1.2.4. 抚育间伐对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1.2.5. 抚育间伐对森林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对象
        2.3.2. 标准地设置
        2.3.3. 标准地生物量调查
        2.3.4. 标准木生物量测定
        2.3.5. 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及生长量计算
        2.3.6. 油松单木及各器官生物量估算方法
        2.3.7. 含碳率测定及碳储量估算
        2.3.8. 土壤指标的测定
        2.3.9. 林内小气候的测定
        2.3.10. 年轮条取样与处理
        2.3.11. 幼苗控制试验方法
        2.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技术路线
3. 油松人工林不同层次组分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
    3.1. 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1.1. 平均胸径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1.2. 平均树高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1.3. 林分平均冠幅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1.4. 平均枝下高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1.5. 单株材积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1.6. 林分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与密度的关系
    3.2. 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2.1. 生物量估算模型
        3.2.2. 平均单株及不同器官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2.3. 乔木层单位面积总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2.4. 乔木层各组分单位面积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3. 油松人工林林下各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3.1. 灌草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3.2. 凋落物层生物量现存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3.3. 粗大木质残体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3.4. 油松人工林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4. 讨论
    3.5. 小结
4.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4.1.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4.1.1. 间伐前后平均胸径生长量对比
        4.1.2. 间伐前后平均树高生长量对比
        4.1.3. 间伐前后平均冠幅生长量对比
        4.1.4. 间伐前后单株材积生长量对比
        4.1.5. 间伐前后单位面积蓄积量生长量对比
    4.2.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胸径径级分布的影响
    4.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木径向生长的年际动态及生长释放效应
    4.4. 讨论
    4.5. 小结
5.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5.1.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单株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
        5.1.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平均单株生物量及碳储量对比
        5.1.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平均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
    5.2.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
        5.2.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5.2.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灌草层生物量、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5.2.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凋落物层生物量、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5.2.4.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土壤层有机碳含量及分配特征
        5.2.5.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5.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年际动态
    5.4. 讨论
    5.5. 小结
6.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固碳速率的影响
    6.1.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平均单株固碳速率的影响
    6.2.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乔木层固碳速率的影响
    6.3.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林下各层固碳速率的影响
        6.3.1. 不同间伐强度灌草层固碳速率比较
        6.3.2. 不同间伐强度凋落物层固碳速率比较
        6.3.3. 不同间伐强度土壤层固碳速率比较
    6.4.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的影响
    6.5.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增量的年际动态
    6.6. 讨论
    6.7. 小结
7.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效应影响综合评价
    7.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生长状况综合评价
    7.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综合评价
    7.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速率综合评价
    7.4.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综合效果评价
    7.5. 讨论
    7.6. 小结
8. 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对抚育间伐强度响应的生态生理机制
    8.1. 间伐对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8.1.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光照强度的变化
        8.1.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土壤水分特征
        8.1.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土壤养分特征
        8.1.4.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温度变化
    8.2. 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对光、水、氮的响应
        8.2.1. 光照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8.2.2. 土壤水分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8.2.3. 氮肥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8.2.4. 土壤水分和氮肥交互作用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8.3. 讨论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9.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①
2 结果与分析 (1)
    2.1 桥山次生林特点
    2.2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变化
        2.2.1 林分高生长的变化
        2.2.2 林分胸径生长的变化
        2.2.3 促进了天然更新
        2.2.4 林分蓄积量的变化
    2.3 经营效应
3 结论

(10)天然麻栎次生林生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分析与生长模型建立
2 结果与分析
    2.1 天然麻栎次生林生长过程分析
        2.1.1 树高生长过程
        2.1.2 胸径生长过程
        2.1.3 材积生长过程
    2.2 天然麻栎次生林生长方程的拟合与验证
3 结论与讨论

四、桥山林区主要林分的经营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抚育间伐对桥山林区油松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影响[J]. 韩福利,田相林,党坤良,曹田健.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4)
  • [2]抚育间伐对黄桥林区辽东栎林有性生殖及更新的影响[D]. 黄财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3]桥山林区栎林近自然经营技术研究[J]. 王苏良,张延峰,芦鸿彬. 陕西林业科技, 2017(05)
  • [4]桥山林区油松人工林营养元素分配与积累的研究[J]. 高甲荣,肖斌. 应用生态学报, 2001(05)
  • [5]桥山林区次生林经营类型划分及经营措施[J]. 郑晓明. 陕西林业科技, 2013(03)
  • [6]延安桥山林区森林经营措施探讨[J]. 赵延德,刘小军,徐栓平. 陕西林业科技, 2014(05)
  • [7]桥山林区油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探讨[J]. 阎顺国. 水土保持学报, 1989(02)
  • [8]京北山区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研究[D]. 郭文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9]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研究[J]. 曾宪林,田春明,李志杰,苏选章,芦鸿彬,张金友. 陕西林业科技, 2002(04)
  • [10]天然麻栎次生林生长规律研究[J]. 刘小军,刘平宇,赵苗苗,谭佳伟,杨斌,张文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9(01)

标签:;  ;  ;  

桥山林区主要林分管理办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