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40例

针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40例

一、针药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40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然蕾[1](2021)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盐酸曲马多麻醉用于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敷联合盐酸曲马多静脉注射麻醉用于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实施聚焦超声(Focused ultrasound,FUS)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on-neoplastic epithelial disorders of the vulva,NNEDV)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敷联合盐酸曲马多静脉注射组和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浸润麻醉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敷联合盐酸曲马多静脉注射组根据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使用时间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FUS术中疼痛评分、麻醉舒适度,麻醉副作用,FUS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敷联合盐酸曲马多静脉注射组VAS评分为1.16±1.69,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浸润麻醉组VAS评分为0.88±0.88,两组患者FUS治疗期间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痛效果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91.6%vs 100%,P>0.05)。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敷联合盐酸曲马多静脉注射组患者麻醉舒适度(非常舒适和舒适)高于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浸润麻醉组(91.6%vs 0.0%P>0.05)。两组在麻醉后外阴皮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有显着性差异(5.0%vs 100.0%,P<0.05),麻醉过程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术后随访FUS治疗疗效(疗效为治愈和有效)无明显差异(93.3%vs 95.0%,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敷联合盐酸曲马多静脉注射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FUS治疗中其镇痛效果不劣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但前者麻醉舒适度更高。

段清珍[2](2020)在《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总结近几年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思路和方法。通过查资料、阅文献,大量检索近年来文献中关于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的研究和报道,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结论,外阴白色病变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毓芳[3](2020)在《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与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中医药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经断前后诸证(PMS)的相关文献越来越多,本研究通过对近30年针刺治疗PMS相关文献与研究的收集与整理,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并进一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证治规律进行研究,为往后开展针刺治疗PMS的相关研究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电子及手工检索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的数据库,收集由199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有关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研究。制定纳入及排除标准,经筛选后提取资料并导入电子表格进行分析:?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根据Jadad评分表进一步对所纳入的RCTs进行质量评价,提取高质量(评分≥4分)的研究数据,利用Rev Man做进一步偏倚风险分析以及荟萃分析;进行异质性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并根据不同关注项目进行亚组分析,针对纳入篇数≥10的结局指标进行发表性偏倚分析,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进行讨论。?数据挖掘技术: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 modeler及SPSS statistics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分析,根据病证症的分布、经络分布、腧穴特点等加以分类及分析处理,并运用中医理论及针灸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资料收集:运用相关检索词在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及国外数据库进行资料收集,初步检索出文献1124篇,通过Note Express排除重复文献534篇,并根据纳入标准排除不符合文献450篇,初步纳入文献140篇,同时根据改良版Jadad评分表,排除低质量(评分1-3分)文献98篇,最后纳入42篇高质量(评分4-7分)文献,总计参与者共3886名,包括针刺治疗组共1902名,以及对照组共1984名。2.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纳入42篇高质量(Jadad评分4-7分)文献做进一步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2.1.总有效率:针刺组在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亦显示针刺组与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以及安慰针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更年期相关症状方面:针刺组在改善Kupperman(KI)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亦显示针刺组与西药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针刺组与中药对照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的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各维度分析发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提示针刺组在改善心理维度、躯体维度、泌尿生殖维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针刺组在改善自拟中医证候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以≤4w之针刺疗程为佳,当疗程<4w,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生活质量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的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血清激素水平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的血清E2值、FSH值及L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情绪障碍方面:针刺组在改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显示以>6w之针刺疗程为佳,当疗程>6w,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6.睡眠方面:针刺组在改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7.血管舒缩症状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在烘热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偏倚风险分析结果:根据整体风险由最低依次分别为随机序列的产生(选择偏倚)、结果数据的完整性(失访偏倚)、选择性报告(报告偏倚)、其他偏倚、随机分配隐藏(选择偏倚)、评估者盲法(检测偏倚)、受试者与研究人员盲法(实施偏倚)。3.1.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分析模型的选择、数据集的选择等因素敏感性低,整体结果稳定性佳,证据可信度良好。3.2.发表性偏倚: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总有效率、KI评分、血清E值、血清FSH值、血清LH值、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的篇数均≥10篇,做漏斗图分析,其中总有效率以及FSH存在发表性偏倚的可能性。4.频次分析结果:对纳入文献所载之140条针刺处方数据进行穴位频次分析,穴位使用总频次1193次,共涉及穴位98个。4.1.穴位频次:根据穴位使用的总频次进行排序,从最高依次为三阴交、太冲、肾俞、神门、足三里、百会、关元、肝俞、太溪。根据辨治模式分析穴位的使用频次,辨病用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关元、肾俞、百会、神门、足三里、内关、肝俞、天枢、子宫;辨证用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太溪、神门、三阴交、太冲、肾俞、百会;辨症用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太冲、神门、肾俞、足三里、百会。4.2.经络频次:PMS的针刺治疗涵盖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针刺经脉频次最高的经络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督脉、足阳明胃经。4.3.部位频次:选穴部位频次从最高依次为下肢部、腰背部、头面颈部、上肢部、胸腹部。4.4.特定穴频次:针刺治疗PMS有71穴为特定穴(72%),27穴为非特定穴(28%)。特定穴中使用频次最高的类别,依次为交会穴、五输穴、原穴、背俞穴、募穴。而特定穴中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依次为三阴交、太冲、神门、肾俞、关元、足三里、百会、肝俞、太溪。5.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Modeler的Apriori算法,最低条件支持度为>10%,最小规则置信度为>80%,提升度>1。5.1.腧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0条,其中最大置信度依序为子宫-关元(94.44%),子宫-三阴交(94.44%),印堂-百会(94.44%)。5.2.针刺部位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12条,其中最大置信度依序为头面颈部-下肢部(96.94%),腰背部-下肢部(96.77%),胸腹部-腰背部(96.08%)。5.3.特定穴配伍:分类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1条,其中有5组置信度达到100%,分别为络穴-交会穴、下合穴-五输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募穴-交会穴、原穴-五输穴。具体特定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分析15条,其中最大置信度依序为肝俞-肾俞(90.57%)、关元-三阴交(90.16%)、合谷-三阴交(90.00%)。6.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进行系统聚类,针对使用频次≥10次的腧穴进行分析,得出主穴及配穴两大聚类。主穴包括太冲-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与频次分析结果一致,为针刺治疗PMS的主要常用腧穴。另一类为配穴,包括辨证用穴、辨症用穴及经验用穴。辨证用穴如中脘-丰隆-风池,血海-膻中-安眠,辨症用穴如百会-内关-太溪、神庭-本神-四神聪,经验用穴如肾俞-肝俞-心俞-脾俞,肺俞-膈俞。结论:1.对国内外1990-2019年针刺治疗PMS的RCT文献进行检索与文献评价,共纳入Jadad评分4-7分的高质量文献42篇做Meta分析,结果提示针刺组在改善总有效率、Kupperman(KI)评分、中医证候、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方面均显着优于对照组。2.对纳入文献所载之140条针刺处方数据进行穴位频次分析,穴位使用总频次的排序依次为三阴交、太冲、肾俞、神门、足三里、百会、关元、肝俞、太溪。针刺治疗PMS有72%为特定穴,使用频次排序依次为三阴交、太冲、神门、肾俞、关元、足三里、百会、肝俞、太溪。3.腧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0条,包括子宫-关元,子宫-三阴交,印堂-百会等。针刺部位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12条,包括头面颈部-下肢部,腰背部-下肢部,胸腹部-腰背部等。特定穴分类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1条,包括络穴-交会穴、下合穴-五输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募穴-交会穴、原穴-五输穴。具体特定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分析15条,包括肝俞-肾俞、关元-三阴交、合谷-三阴交。4.聚类分析结果得出主穴及配穴两大聚类。主穴包括太冲-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配穴包括中脘-丰隆-风池、血海-膻中-安眠、百会-内关-太溪、神庭-本神-四神聪、肾俞-肝俞-心俞-脾俞、肺俞-膈俞等。

王浩,程玲,丁永芬,赖娟,庄威,徐先敏,朱旭华,史梅莹,魏萌,邓博雅[4](2020)在《中医药治疗外阴及阴道炎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阴道炎是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属于中医学"阴痒"、"带下病"的范畴。其具有临床发病率高、甚则影响工作生活的特点,主要症状表现为带下量多、颜色异常、伴有异味、阴道黏膜充血、外阴灼热感、外阴及阴道瘙痒、甚或痒痛难忍,坐卧不宁,少数会伴有全身症状[1]。有研究表明,阴道炎与生活、卫生习惯关系密切,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如共用浴盆、浴巾、嗜食辛辣油腻、常游泳、泡

刘杨利[5](2019)在《针刺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临床研究通过对针刺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比较围刺法与体针法治疗前、后的外阴局部变化情况以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探讨围刺法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以寻求更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根据诊断标准,选取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一门诊的患者66例,随机分成两组,“围刺法”组33例,“体针法”组33例。“围刺法”组选取阿是穴(外阴痒、痛最为明显敏感的部位,或色素脱失点,或皮损区作为阿是穴)进行针刺,在阿是穴处针刺一针,再围绕其病变组织周围,使针尖成15°向病灶中心围刺,针数视病变范围大小而定,行平补平泻法;“体针法”组主穴选取蠡沟、中极、曲骨、血海、三阴交、足三里,行平补平泻法,配穴根据患者的症状,随症加减。两组患者均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经期停止治疗,21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其治疗前后外阴局部症状、体征以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阴痒、阴痛、皮肤色素脱失、皮肤病损以及中医症候积分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在治疗过程中,“围刺法”组有3例患者脱落,“体针法”组有4例患者脱落。治疗结束后,“围刺法”组痊愈4人,显效19人,有效7人,无效0人,总有效率100%;“体针法”组痊愈1人,显效7人,有效17人,无效4人,总有效率86%。治愈率“围刺法”组高于“体针法”组。在治疗结束后阴痒、阴痛、皮肤色素脱失、皮肤病损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结论:1.在临床研究中显示,针刺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效果显着,对于阴痒、阴痛、皮肤色素脱失以及皮肤病损的改善情况,围刺法的疗效优于体针法;对于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体针法的疗效优于围刺法。2.本法安全有效、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且远期效果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赵芮莹[6](2019)在《归芪藤草膏外治外阴白色病变(血虚湿蕴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随机临床对照研究,选择对患者有直接影响的结局评价指标,验证归芪藤草膏治疗血虚湿蕴型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以此来科学、客观、合理地评价中医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外阴白色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市怀柔中医医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医院门诊就诊的外阴白色病变血虚湿蕴证的患者,共64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归芪藤草膏和竹红菌素软膏外用治疗,通过观察外阴病变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病理检查等指标,从而验证归芪藤草膏外用治疗该病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的治疗都是有疗效的;两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试验组整体对于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是优于对照组的。两组治疗后瘙痒VAS评分明显下降,试验组有效率88%,对照组有效率66%,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试验组及对照组的治疗均可明显改善瘙痒症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试验组改善瘙痒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较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治疗均可改善患者瘙痒、色素减退等主要临床症状(P<0.01),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改善以瘙痒为主,考虑长期形成的色素减退在短时间(3个月)内较难达到直观可见的显着疗效,通过CIE Lab表色系统,将病变皮肤颜色量化比较,得出治疗对a*值(a*值表示颜色从绿色(-a*)到红色(+a*)之间变化)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即用药可改善病变皮肤红润程度。而对于中医症候积分的改善,试验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为15.22±3.87,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为14.13±2.84,对照组评分稍低于试验组,但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试验组疗后积分为8.78±3.39,对照组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为10.63±3.0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结论:归芪藤草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血虚湿蕴证,以改善瘙痒程度为着,其总体疗效、瘙痒改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疗效、中医症状改善疗效均优于竹红菌素软膏。归芪藤草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血虚湿蕴证疗效显着,治疗方法简单,使用相对方便,可进一步向社区推广,提高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生活质量。

宫美丽[7](2018)在《外阴白色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1]。病变主要位于外阴部,因局部皮肤或黏膜多呈白色而得名,其分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硬化性苔藓、硬化性苔藓合并鳞状上皮增生[2]。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型,皮肤增生肥厚,恶变率2%5%,是最常见的外阴白色病变[3]。外阴白色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色素减退变白,外阴部奇痒。该疾病

任磊[8](2017)在《刘春甫教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证经验》文中研究说明外阴白色病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外阴皮肤黏膜呈白色,瘙痒、外阴干涩等不适。刘春甫教授对于外阴白色病变的诊治,在继承前辈经验的基础上,发扬创新、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诊治规律和验方,临证运用,多获良效。笔者在跟随刘春甫老师出诊期间,收集、整理了大量临床验案,通过认真研读、分析,总结了刘春甫老师的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结合中医古籍,挖掘刘春甫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经验方,以便传承。现将刘春甫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经验介绍如下。

赵文娟[9](2017)在《“益肾养肝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益肾养肝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同时探索可能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临床试验研究,收集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符合外阴白色病变(肝肾阴虚证)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归芍左归饮加味方口服,白黄苦参洗液熏洗坐浴及黄芪霜外搽的综合疗法治疗12周。分别观察其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后主要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的改善情况,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可能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结果:(1)主症(痒痛)疗效:三个疗程结束后,痒痛的愈显率分别为:治疗4周后为23.33%,治疗8周后为43.33%,治疗12周后为46.67%。有效率分别为:治疗4周后为86.67%,治疗8周后为90.00%,治疗12周后为98.33%。痒痛症状积分值由治疗前的(8.52±1.86)降低到治疗后的(2.87±1.66),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征疗效:三个疗程结束后,体征的愈显率分别为:治疗4周后为1.67%,治疗8周后为3.33%,治疗12周后为10.00%。有效率分别为:治疗4周后为30.00%,治疗8周后为43.33%,治疗12周后为60.00%。(1)皮损范围积分值由治疗前的(7.68±1.72)降低到治疗后的(5.43±2.24),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色素减退积分值由治疗前的(20.95±5.28)降低到治疗后的(13.20±7.77),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分别为:治疗4周后为6.67%,治疗8周后为26.67%,治疗12周后60.00%。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4周后为88.33%,治疗8周后为95.00%,治疗12周后96.67%。总积分值由治疗前的(22.27±4.88)降低到治疗后的(6.55±2.86),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1)病程与痒痛疗效相关系数为-0.470,二者呈负相关,P=0.001﹤0.05,该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2)病程与体征疗效相关系数为-0.427,二者呈负相关,P=0.01<0.05,该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3)病程与中医证候疗效相关系数为-0.338,二者呈负相关,P=0.008<0.05,该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4)年龄与中医证候疗效相关系数为-0.314,二者呈负相关,P=0.014<0.05,该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5)产次与中医证候疗效相关系数为-0.289,二者呈负相关,P=0.025<0.05,该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益肾养肝法能有效缓解外阴白色病变(肝肾阴虚证)患者的外阴瘙痒、灼热、疼痛症状。(2)益肾养肝法能缩小外阴白色病变患者局部病变范围,降低外阴色素减退评分。(3)益肾养肝法能有效改善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带下量少、月经量少等中医证候。(4)以益肾养肝立法的归芍左归饮加味,配合白黄苦参洗液熏洗坐浴及黄芪霜外搽的综合疗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肝肾阴虚证临床疗效确切。(5)影响疗效的因素:(1)病程与主症疗效、体征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呈负相关性,表明病程越长,疗效可能越差。(2)年龄、产次与中医证侯疗效呈负相关。

黄彦肖[10](2017)在《蛇床子散加减方治疗湿热下注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蛇床子散加减方熏洗治疗湿热下注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通过本研究为采用蛇床子散加减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并评估蛇床子散加减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江苏省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30例,予蛇床子散加减方熏洗治疗,按照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原则,评价蛇床子散加减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依据本病的病变特点、中药外洗的治疗特点,并结合导师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蛇床子散加减方每天1剂,熏洗外阴,14天为1个疗程。结果:患者症状总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瘙痒、皮肤弹性及颜色、病损范围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瘙痒症状改善最为显着;治疗后,各症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有明显改善,其中瘙痒症状在第一、二疗程改善最明显;治疗后皮肤弹性及颜色均在第三、四疗程改善最明显;治疗后病损面积改善在最后两个疗程改善最明显;不同病程患者之间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程度优于轻度患者(P<0.05);6个疗程后,30例患者中,痊愈7例,痊愈率23.33%;显效15例,显效率50.00%;好转6例,好转率20.00%;无效2例,无效率6.67%,无不良反应发生,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中药熏洗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安全无创可靠,经过临床病例观察,蛇床子散加减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无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

二、针药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4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药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4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盐酸曲马多麻醉用于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2.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临床麻醉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1 中医认识
    2 西医认识
治  疗
    1 西医疗法
    2 中医疗法
        2.1 单一疗法
        2.2 联合疗法
    3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结  语

(3)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与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经断前后诸证的文献研究
    第一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定义与诊断
        一、定义
        二、流行病学
        三、诊断标准
    第二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临床表现
        一、月经紊乱
        二、血管舒缩症状
        三、失眠症
        四、情绪障碍
        五、骨关节和肌肉痛
        六、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七、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八、其他
    第三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病因机理
        一、中医病因病机
        二、西医病因病理
    第四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治疗
        一、中医治疗
        二、西医治疗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针灸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临床研究进展
        一、华人地区
        二、国外地区
    第二节 机制研究进展
        一、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二、调整神经递质含量
        三、抗氧化作用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检索策略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资料的规范化
        六、资料提取
        七、质量评价
        八、统计处理
        九、偏倚风险评估
        十、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第三节 结果
        一、文献筛选结果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
        三、纳入文献的研究特征
        四、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五、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
    第四节 讨论
        一、临床研究的方法学
        二、临床研究的标准化
        三、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价值性
        四、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限制性
        五、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证治规律研究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检索策略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资料的规范化
        六、资料提取
        七、统计处理
    第三节 结果
        一、文献筛选结果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
        三、纳入文献的研究特征
        四、频次分析
        五、关联规则分析
        六、聚类分析
    第四节 讨论
        一、辨治模式
        二、三阴交为治疗要穴
        三、重用足太阳膀胱经
        四、重用特定穴
        五、局部取穴直击病所
        六、穴位相配阴阳皆调
        七、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中医药治疗外阴及阴道炎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1.1 湿邪为患
    1.2 肝经蕴热
    1.3 肝肾亏虚
    1.4 心肾不交
2 治疗方法
    2.1 内服法
        2.1.1 补肾利湿法:
        2.1.2 健脾祛湿法:
        2.1.3 调肝化湿法:
    2.2 外治法
        2.2.1 外洗法:
        2.2.2栓剂:
        2.2.3 外用散剂、膏剂:
    2.3 内服联合外治法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
    2.5 针灸治疗
3 小结

(5)针刺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表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西医对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认识
        1.1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2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治疗
    2.中医对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认识
        2.1 中医对疾病的病名认识
        2.2 中医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2.3 中医对疾病治疗的认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取穴
        2.3 针刺规程
        2.4 观察指标
    3.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3.1 疾病疗效判定
        3.2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
    4.数据处理
        4.1 一般资料比较
        4.2 治疗前症状积分
    5.结果
        5.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5.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阴局部症状积分比较
        5.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5.4 结果
讨论
    1.立题依据
    2.从经络探讨对疾病的认识
        2.1 从经脉探讨疾病
        2.2 从络脉探讨疾病
    3.选穴依据
        3.1 “围刺法”选穴依据
        3.2 “体针法”选穴依据
    4.针法依据
    5.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6)归芪藤草膏外治外阴白色病变(血虚湿蕴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西医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
        1.病名演变
        2.流行病学
        3.病因与发病机制
        3.1 免疫因素
        3.2 局部因素
        3.3 细胞增殖异常
        3.4 感染因素
        3.5 性激素
        4.治疗进展
        4.1 一般治疗
        4.2 药物治疗
        4.3 物理治疗
        4.4 遗传因素
        4.5 手术治疗
        5.展望
    文献综述二: 中医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
        1.病因病机
        1.1 古代研究
        1.2 现代进展
        2.治疗概况
        2.1 内治法
        2.2 外治法
        2.3 内外合治
        2.4 针灸及其他方法
        3.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样本量计算
        1.3 入组和排除标准
    2.治疗方案
        2.1 试验用药名称
        2.2 用法
        2.3 疗程
        2.4 观察指标
        2.5 随访周期
        2.6 资料保存
        2.7 疗效判定标准
    3.研究数据及结果分析
        3.1 统计方法
        3.2 基本情况及安全性
        3.3 临床疗效指标观察结果
        3.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参与课题
    2.发表论文

(7)外阴白色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古代医家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
2 现代中医学家对外阴白色病变的研究
    2.1 病因病机
    2.2 治疗方法
        2.2.1 内治法
        2.2.2 内外合治法
        2.2.3 外治法
        2.2.3. 1 外洗法
        2.2.3. 2 外搽法
        2.2.3.3外洗加外搽法
        2.2.4其他疗法
3 讨论

(8)刘春甫教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证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刘春甫教授对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2 刘春甫教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证思辨
    2.1 滋补肝肾之阴为本
    2.2 注重养血活血药物的配伍
    2.3 衷中参西
    2.4 适当配伍祛风止痒之品
    2.5 内外合治
    2.6 针药并用
3 验案举隅
4 讨论

(9)“益肾养肝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1.2.4 体征评分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1.6 病例退出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治疗方案
        2.2.1 药物治疗
        2.2.2 生活指导
        2.2.3 疗程
    2.3 观测项目
        2.3.1 生物学指标
        2.3.2 诊断性指标
        2.3.3 安全性观察指标
        2.3.4 疗效性观测指标
        2.3.5 观察时点和记录方法
    2.4 疗效评定标准
        2.4.1 主要症状痒痛疗效评定标准
        2.4.2 体征疗效评定标准
        2.4.3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2.5 不良事件的观察
3 统计分析
4 临床观察结果
    4.1 患者一般情况
        4.1.1 年龄情况分布
        4.1.2 患者身高、体重情况分布
        4.1.3 患者妊娠、生产及流产情况分布
        4.1.4 患者月经情况分布
        4.1.5 患者白带情况分布
        4.1.6 患者病程情况分布
        4.1.7 患者主要症状情况分布
        4.1.8 患者体征情况分布
    4.2 疗效评价
        4.2.1 主要症状疗效评定
        4.2.2 体征疗效评定
        4.2.3 中医证候疗效
        4.2.4 治疗前后主症及次症评分变化比较
        4.2.5 治疗前后痒痛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值变化比较
        4.2.6 治疗前后体征评分比较
    4.3 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4.3.1 影响主症疗效的因素
        4.3.2 影响体征疗效的因素
        4.3.3 影响中医证侯疗效的因素
    4.4 安全性评价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疗效总结
    5.2 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5.3 安全性分析
6 结论
7 临床验案
8 讨论
    8.1 西医学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
    8.2 中医学对外阴白色病变病因病机的认识
    8.3 益肾养肝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机理探讨
        8.3.1 “肝肾阴虚”病机学说的理论依据
        8.3.2 外阴白色病变(肝肾阴虚证)证候分析
        8.3.3 “益肾养肝”法立论依据
        8.3.4 益肾养肝综合疗法的方药分析
        8.3.4.1 内服药
        8.3.4.2 外用药物
        8.3.5 益肾养肝法作用机理的总结
    8.4 内外合治外阴白色病变的优势探讨
    8.5 导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经验
    8.6 归芍左归饮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相关研究
    8.7 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文献综述 外阴白色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临床观察表
    附录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附件四: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10)蛇床子散加减方治疗湿热下注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病名沿革
        1.2 西医病因
        1.3 病理分型
        1.4 西医治疗
        1.5 手术治疗
    2.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病名阐述
        2.2 祖国医学对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治疗原则
        2.4 中医辨证分型
        2.5 中医药相关治疗方法
        2.6 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意义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外阴上皮非瘤变临床症状评分表
        2.4 病例选择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治疗方法
        3.3 观察指标
        3.4 临床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3.5 统计学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基本资料
        4.2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4.3 不同疗程阶段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4.4 不同病程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
        4.5 不同临床分级治疗前后比较
        4.6 治疗前后疗效判定
        4.7 典型病例
        4.8 安全性评价
    5. 研究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理论基础及立题依据
        1.1 中药熏洗疗法的发展史
        1.2 中药熏洗的作用
        1.3 立方依据及现代药理研究
    2. 临床疗效分析及可能作用机制
    3. 结论
    4. 本课题存在的问题
    5.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针药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4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盐酸曲马多麻醉用于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研究[D]. 李然蕾.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研究进展[J]. 段清珍.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12)
  • [3]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与证治规律研究[D]. 王毓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中医药治疗外阴及阴道炎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 王浩,程玲,丁永芬,赖娟,庄威,徐先敏,朱旭华,史梅莹,魏萌,邓博雅. 湖北中医杂志, 2020(09)
  • [5]针刺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D]. 刘杨利.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归芪藤草膏外治外阴白色病变(血虚湿蕴证)的临床研究[D]. 赵芮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7]外阴白色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宫美丽.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8(01)
  • [8]刘春甫教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证经验[J]. 任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11)
  • [9]“益肾养肝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观察[D]. 赵文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10]蛇床子散加减方治疗湿热下注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彦肖.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7)

标签:;  ;  ;  

针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4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