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恺撒3——罗马文明CaesarⅢ——Rome Empire(论文文献综述)
高树昊[1](2021)在《哈德良治理不列颠行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乔羽[2](2021)在《中世纪基督教会大分裂研究 ——以9世纪佛提乌事件为中心》文中指出
张昊[3](2021)在《试析米特里达特六世的扩张》文中指出米特里达特六世是本都王国最有作为的君主,他首次将黑海周边地区纳入了一个国家的统治下,并与罗马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他的扩张活动对希腊化世界和晚期罗马共和国政坛造成了巨大影响。米特里达特的扩张具有鲜明特点,亦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论文通过追溯继业者战争以来小亚细亚和黑海地区政治局势以及梳理米特里达特六世的扩张过程,分析米特里达特六世的扩张策略及其影响。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米特里达特六世继位前本都王国及其周边地区的政治局势,为下文介绍背景。第二章阐述本都王国在米特里达特六世统治时期在小亚细亚、黑海沿岸以及希腊本土扩张的进程。第三章以希腊、罗马和东方为关键点阐述米特里达特六世基于身份认同、现实考量和战略盟友选择而形成的三个相辅相成的扩张策略,并揭示其形成原因。第四章总结米特里达特六世扩张对本都王国自身、希腊、罗马及黑海区域造成的影响。
李震宇[4](2021)在《罗马帝国潘诺尼亚行省治理研究(公元前35年至公元284年)》文中研究指明在公元1至3世纪的罗马帝国前期,潘诺尼亚是帝国在多瑙河地区最重要的边疆行省之一,罗马对该行省的治理始终服务于帝国的整体战略。由于潘诺尼亚独特的地理环境与重要的战略定位,罗马在治理该行省的过程中,在军事、行政、经济与文化多方面体现出其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亦对帝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3世纪危机,社稷危难之际,出身潘诺尼亚的军人皇帝力挽狂澜,在元首制向君主制的转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由引言、正文(五章)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罗马的武力征服与镇压起义,并最终在潘诺尼亚确立起行省统治等问题。在这一时期,罗马人先后吞并了伊利里亚与潘诺尼亚,却疏于治理,导致潘诺尼亚起义。潘诺尼亚起义严重损害了帝国的军事扩张能力,迫使帝国放弃大日耳曼尼亚,从战略扩张转为战略收缩。罗马为巩固对潘诺尼亚的统治,决定将行省制度引入该地,罗马建立潘诺尼亚行省正是服务于帝国整体战略的必然选择。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罗马对潘诺尼亚行省在军事方面的治理。保卫边疆防线是罗马在潘诺尼亚最重要的战略目标。面对潘诺尼亚复杂多变的边境态势,罗马分别采用重点区域防御体系、沿河防御体系、附庸体系以及纵深防御体系来加以应对。尽管罗马在长达3个世纪的边防建设中成功地保卫了边境安全,却不得不面对驻军数量的激增与军事将领实力的膨胀所引发的后果——军人干政现象的频繁发生。这一历史现象造成了双向性影响,既对前期罗马帝国统治的“乱世”具有不可推卸之责,亦对晚期帝国统治的复兴提供了重要基础。第三章主要阐述了罗马对潘诺尼亚行省在行政方面的治理。罗马继承了帝国在治理行省过程中的基本管理框架,又因地制宜,在潘诺尼亚先是推动城市化进程,其后完善上层行省管理体系的建构,以确保罗马所建立的管理体系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此同时,罗马出于军事因素对行省进行分割,这体现出罗马对“分而治之”政策的一种创新,即“分区抗敌”,既确保行省可以应对来自两方面的攻击,又可保障帝国统治的长治久安。第四章主要阐述了罗马对潘诺尼亚行省在经济方面的治理。罗马在潘诺尼亚进行了地中海模式与边疆模式两种经济发展路径的实践,两者的区别在于消费品主要是依赖进口还是本地生产,共性是军队均在消费端起主导作用。罗马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最终发展出以中小地主与自耕农为主体的特色经济,并为帝国中后期提供一个可靠的优质士兵来源地。第五章主要阐释了罗马对潘诺尼亚行省在文化方面的治理。在公元1至2世纪期间,罗马对于向潘诺尼亚推广罗马文化并不重视,因此导致了本地文化的繁荣。然而在马克曼尼战争后,潘诺尼亚原有族群关系被打乱,族群的混杂使该行省成为民族的“熔炉”,加速了罗马化进程。与此同时,随着潘诺尼亚军人成功拥立塞维鲁称帝,潘诺尼亚人的政治地位迅速提升,这加强了潘诺尼亚人对罗马人身份的自我认同,并彻底完成了罗马化,最终形成了对帝国后世影响深远的罗马-伊利里亚人。纵观罗马对潘诺尼亚行省3个世纪的治理,始终深受帝国重大事件的影响。行省军队的影响力深入渗透到行省事务的方方面面,其中,罗马化的彻底性是罗马治理潘诺尼亚的最大特色。罗马对潘诺尼亚的治理具有双向性影响力,伊利里亚诸帝的崛起是治理成效的最佳表现。这是因为,军事治理导致的军人干政植入了伊利里亚诸帝崛起的历史基因,经济治理导致的小农经济提供了伊利里亚诸帝崛起的军事人才优势,文化治理激发的罗马-伊利里亚人的国家情怀奠定了伊利里亚诸帝崛起和他们尝试结束乱世的思想基础,行政治理导致的“分而治之”政策的革新应用奠定了伊利里亚诸帝及后世君主“四帝共治”或“东西分治”政策的雏形。
孙雨榭[5](2021)在《罗马帝国前期女性离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论在古代世界还是当今世界,女性的离婚问题始终不容忽视且值得探讨。在罗马帝国前期,离婚是婚姻的主要解除形式之一,对罗马女性离婚问题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两性观念和婚姻立法情况。虽然自罗马建城以来就存在关于离婚的规定,但离婚在早期罗马社会并不多见。三次布匿战争之后,随着罗马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风尚的巨大转变,“有夫权婚姻”逐渐被“无夫权婚姻”所取代,婚姻的稳定性遭到严重挑战,离婚大量出现。本文试图从女性视角出发,对罗马帝国前期(主要是前三个世纪)的离婚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剖析,通过对这一时期女性在离婚时的权利保障及离婚后所受影响的研究,探索她们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变化以及获得解放的程度。本文主要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从罗马帝国前期的社会背景入手,探讨了共和向帝制转型的过程中女性地位和婚姻家庭状况方面发生的变化。随着罗马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的变化,社会风气日益开放,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在婚姻状况方面,和共和时期相比,帝国前期罗马人婚姻观念中对宗教祭祀和生育能力的重视程度逐渐减小,对情感的重视程度提高,上层社会婚姻的缔结还与政治、经济因素息息相关。一系列的社会变化都导致了这一时期离婚、再婚的常见。第二章先对帝国前期两性离婚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究,再对女性离婚提出的权利与限制进行分析。随着婚姻家庭观念的转变,妻子无法生育和酗酒不再是丈夫休妻的主要理由,女性受到的束缚减小。在这一时期,离婚不再是丈夫单方面的权利,妻子也可以提出离婚,且离婚的形式非常简单。然而在提出离婚的时候,父权制下的女性以及女被释奴会比男性受到更多的限制。第三章先从财产权益角度出发,通过研究离婚女性的嫁资、婚前赠与及其他财产的返还问题,考察女性在离婚后经济层面所受到的影响。随后再从女性离婚后的生活、子女的生育和抚养问题以及再婚问题入手,探讨了离婚对女性自身和家庭的影响。
安凤仙[6](2021)在《屋大维的形象和权威——基于对古罗马神话人物的考察》文中提出屋大维利用罗马神话人物埃涅阿斯和罗慕卢斯进行政治宣传。他将养父恺撒塑造为神,借助尤利乌斯家族与埃涅阿斯的亲缘关系,寻求统治的合法性。他希冀成为罗马的第二创建者,将自己与罗慕卢斯相联系,对"罗慕卢斯"这一称号表示出强烈的偏爱。屋大维利用神话人物,获取权力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达到稳固统治和复兴国家的目的。他的政治宣传是统治者从思想上寻求合法统治与个人权威的真实反映,是安定罗马社会的现实需求。
何立波[7](2020)在《希腊模式还是罗马传统——跨文化视阈下的罗马元首制》文中提出罗马政治文明深受希腊文明尤其是希腊化的影响。希腊斯多葛政治哲学支持君主统治和"世界主义"思想,成为罗马上层社会最流行的哲学思潮。罗马人热衷于学习希腊文化,适应了罗马土壤的希腊政治文化,成为元首制的重要依据。屋大维希望成为希腊化的君主,但需要保留罗马共和式的伪装。他拒绝了希腊化世界的王政,选择了罗马人易接受的元首政体,以"首席元老"和"第一公民"的身份自居。在元首制体制下,元老院、公民大会、共和官职等罗马传统的国家机构都保留了下来,维持了"共和外衣"的假象。通过希腊模式和罗马传统的有机结合,屋大维成功建立了独特的专制统治形式元首制。
陆建平[8](2020)在《古罗马儿童研究 ——从共和晚期到帝国早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共和晚期至帝国早期的罗马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描述儿童在家庭、社会、国家等各种领域中的表现,考察罗马儿童的本质与地位、意义与价值,探究罗马人对儿童的社会期待以及罗马文化发挥作用的机制。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古罗马儿童的定义入手,探析罗马人眼中儿童所具有的天性特征和所承担的角色身份。他们认为童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龄段,与宇宙自然运行的规律相契合,是承担国家政治义务前的准备期。罗马人普遍认同儿童的纯洁性,正视儿童幼稚、不理性的弱点,对儿童的成长性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在他们看来,儿童对于罗马家庭十分重要,是罗马传统道德价值的传承者;从社会层面看,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公民,罗马人认为儿童代表了未来的希望。第二章讨论了罗马家庭生活中儿童的生活经历,分析儿童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角色作用,以及他们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权制是罗马家庭的核心特征,父母亲对儿童有主要的抚养责任,家庭中的亲族及仆役也对养育儿童起到作用,家庭中多文化的氛围对儿童成长发挥了一定作用,传承家族传统是儿童应尽的义务。从共和至帝政时期,家庭对于儿童的关注在逐渐增加,儿童始终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第三章论述了罗马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儿童在政治生活、国家宗教、国家政策中的历史状况,阐释了社会变革对于公共生活中儿童地位和作用的影响。共和国末期至帝政时期,罗马统治者用传统父权制的内涵、元首制的形式替换了原有的政治体制。新体制呈现出父权制的特征,统治者为了巩固王朝政权,大大加强了不同社会阶层儿童在宗教活动和政治宣传中的作用,部分地干预和接管罗马人对儿童的养育义务,统治者扮演了罗马最高家长的角色。在社会变革时期,女童与男童在宗教政治地位上的差距逐渐在缩小。第四章探讨了罗马儿童教育的发展脉络及两个教育阶段的开展形式,讨论了各阶段中儿童与施教者的关系。在共和晚期至帝国早期,古罗马人以培养道德完善、技艺成熟的演说家为主要目标开展教育活动,把罗马道德规范作为启蒙教育的内容,将掌握口头演说技艺作为学校教育的教学要求,家庭成员、家仆及教师共同施加了对儿童的教育影响。罗马教育在多方面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通过考察古罗马儿童在公共生活、家庭生活及教育中的经历,本文发现,从共和晚期至帝国早期,罗马国家政体的转型对罗马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父权制特征得到了保持;期间,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作为跨地中海的庞大国家,这种状况与它的统治需要是相一致的。
郝聪聪[9](2020)在《罗马“希腊化”研究 ——共和国后期至帝国前期》文中指出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源头,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之间,存在着漫长而又丰富的文化交流过程。自罗马建城以来,罗马即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共和国后期至帝国前期,罗马“希腊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罗马的“希腊化”实质上是罗马人在吸收和借鉴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希腊、罗马文化不断融合的历史进程。本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绪论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等;正文第一部分论述了罗马“希腊化”的背景和原因,对希腊人在意大利的早期殖民活动,罗马共和国时期对希腊和“希腊化”东方的征服,以及帝国前期“罗马和平”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进而从希腊、罗马城邦体制的相似性,希腊和希腊化东方移民的涌入,以及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主动接纳等几方面,分析了罗马“希腊化”的条件。第二部分从物质文化领域(包括建筑雕刻、工艺制作、服饰装扮、城镇规划、宴会饮食等)和精神文化领域(包括宗教与神话,语言与教育,文学与修辞,史学与哲学,娱乐与休闲,医学与葬俗等)两方面,具体阐述了罗马共和国后期至帝国时期,罗马“希腊化”的各种表现形式。第三部分从连续性和阶段性、广泛性和包容性、继承性与创新性,以及保守性和局限性等角度,总结了罗马“希腊化”的特征。进而探讨了罗马“希腊化”对于促进希腊—罗马文化的形成,构建罗马人的文化和民族认同的影响,同时,对罗马“希腊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进行了评价。
洪静[10](2020)在《历史书写中的“蛮族”与罗马人身份认同建构》文中研究说明罗马从拉提乌姆地区的从蕞尔小邦发展成地中海世界的帝国,依靠的是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适应形势需要进行调整的政治策略以及卓有成效的人力资源的配罝。但是,罗马人把自己的统治权力归因于他们特有的秉性或者“命运”。这一观点也被历史学家用来解释罗马人获得统治权力的原因而流传下来。在这一观念之下,罗马的历史书写在涉及到非罗马人时,其评判的方向和标准就是按照罗马的、而不是非罗马人本身具有的特质。罗马书写突出的就是罗马所拥有的文明,野蛮、好战、残忍的异族的刻板印象。这一现象在恺撒、维吉尔、塔西佗等罗马历史学家的着作中表现的十分明显,高卢人的残暴、迦太基人的欺诈、日耳曼人的野蛮,这些印象成为塑造伟岸罗马人、塑造罗马人优越感的重要方式。这样,他们笔下的蛮族是罗马人按照自己的想象塑造出来的,而非他们本身的样子。公元前1世纪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的转型时期,直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稳固,这一阶段罗马人需要塑造“蛮族”增强统治权威,在历史书写中出现的“蛮族”形象,成为罗马人构建身份认同另一个场所。罗马人将统治世界、传播文明的使命承载于整个族群,罗马人要驯服“蛮族”,让“蛮族”获得文明。“蛮族”一旦被征服,就被认为是获得了和平与秩序。因此罗马人的蛮族观念并非简单的罗马人与“蛮族”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可以通过接受罗马教化来化解。历史书写中作为参照物的“蛮族”受控于罗马的统治下,权力的差异对比,罗马统治权的叙述,确立了“帝国的统治者”的身份;“蛮族”的野蛮行为与罗马人到来后的文明,使得“蛮族”降级为文明的被动接受者,确立了“文明的传播者”的身份。这一过程就成为罗马塑造“帝国的统治者”和“文明的传播者”的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
二、恺撒3——罗马文明CaesarⅢ——Rome Empir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恺撒3——罗马文明CaesarⅢ——Rome Empire(论文提纲范文)
(3)试析米特里达特六世的扩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史料来源 |
(一)古典文献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米特里达特继位前的地区局势 |
1.1 希腊化时期的本都王国 |
1.2 希腊化时期的小亚细亚及黑海地区诸王国 |
1.2.1 比提尼亚王国 |
1.2.2 帕加马王国 |
1.2.3 卡帕多西亚王国 |
1.2.4 亚美尼亚王国 |
1.3 希腊化时期罗马在小亚细亚的扩张 |
1.3.1 罗马对塞琉古王国在小亚细亚领土的征服 |
1.3.2 罗马对帕加马王国的吞并 |
小结 |
第二章 米特里达特六世的扩张进程 |
2.1 米特里达特统治初期的扩张(公元前 120 年-前 110 年) |
2.1.1 本都王国在黑海南岸的扩张 |
2.1.2 本都王国在黑海北岸的扩张 |
2.2 米特里达特战争爆发前的扩张(公元前 109 年-公元前 90 年) |
2.2.1 米特里达特对帕夫拉戈尼亚及加拉太的短暂占领 |
2.2.2 米特里达特与罗马和比提尼亚在卡帕多西亚的冲突 |
2.2.3 米特里达特对比提尼亚的王位继承战争 |
2.3 米特里达特战争期间的扩张(公元前 89 年-公元前 63 年) |
2.3.1 第一次米特里达特战争期间的扩张 |
2.3.2 第三次米特里达特战争期间的扩张 |
小结 |
第三章 米特里达特六世的扩张策略 |
3.1 米特里达特在希腊世界的扩张策略 |
3.1.1 对希腊城市和希腊人的经济支持 |
3.1.2 对希腊人的任用 |
3.1.3 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模仿 |
3.2 对罗马的扩张策略 |
3.2.1 “防御性扩张” |
3.2.2 “全面敌对” |
3.2.3 “分而化之” |
3.3 米特里达特服务于扩张的东方外交 |
3.3.1 米特里达特与帕提亚王国的外交 |
3.3.2 米特里达特与亚美尼亚王国的外交 |
3.4 扩张策略实施的制约因素 |
小结 |
第四章 米特里达特六世扩张的影响 |
4.1. 本都王国的消亡 |
4.2 罗马政治的变革 |
4.3 希腊文化的蛰存 |
4.4. 黑海两岸的暂时统一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罗马帝国潘诺尼亚行省治理研究(公元前35年至公元284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史料分布与研究综述 |
第一章 行省建立:武力征服与镇压起义 |
第一节 罗马征服潘诺尼亚 |
一、潘诺尼亚地理与人文 |
二、罗马入侵伊利里亚 |
三、罗马吞并潘诺尼亚 |
四、罗马镇压潘诺尼亚起义 |
第二节 起义影响:罗马放弃扩张寻求稳固统治 |
一、起义遏制罗马扩张行为 |
二、起义损耗罗马军事实力 |
三、起义诱发“瓦鲁斯灾难” |
第三节 潘诺尼亚行省的建立 |
一、伊利里库姆行省的分割 |
二、行省治理进程的开启 |
第二章 军事治理:建设边防重地与引发军人干政 |
第一节 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与成效 |
一、多种防御体系的构建 |
二、对防御效果的评价 |
第二节 行省军人干政的成因与影响 |
一、军人干政的历史脉络 |
二、军人干政的历史成因 |
三、军人干政的历史影响 |
第三章 行政治理:完善治理体系与革新治理策略 |
第一节 行省行政治理体系的推广与完善 |
一、城市化:罗马式地方治理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二、行省治理机构的推广与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 |
第二节 分割行省:行省治理策略的革新 |
一、分割行省的历史背景 |
二、“分而治之”政策的革新应用 |
第四章 经济治理:推广罗马模式与形成边疆范式 |
第一节 罗马经济模式的推广与融入地中海经济圈 |
一、推动罗马式农业经济的出现与发展 |
二、建立罗马式手工业的发展模式 |
三、完善贸易线路建设,融入帝国经济循环 |
第二节 边疆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一、农业生产的提高与兵农合一体制的出现 |
二、市场需求刺激本土手工业崛起 |
三、贸易相对萎缩 |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与影响 |
一、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
二、行省经济发展对帝国产生的影响 |
第五章 文化治理:渗透罗马文化与走向族群认同 |
第一节 本土文化的兴盛与罗马化进程的缓慢 |
一、本土文化的发展与兴盛 |
二、罗马文化的缓慢渗透 |
第二节 罗马化进程的加速与最终完成 |
一、马克曼尼战争与族群变迁 |
二、行省罗马化的完成与表现 |
第三节 罗马-伊利里亚人的形成 |
一、罗马-伊利里亚人形成的原因 |
二、罗马-伊利里亚人的影响 |
结语 |
一、潘诺尼亚行省治理的独特性 |
二、潘诺尼行省治理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罗马帝国前期女性离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罗马帝国前期的社会背景与婚姻概况 |
第一节 罗马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女性 |
第二节 罗马帝国前期两性的婚姻状况 |
第三节 罗马帝国前期的离婚情况 |
第二章 罗马帝国前期离婚的提出 |
第一节 罗马两性提出离婚的原因 |
第二节 罗马女性离婚的提出与限制 |
第三章 罗马帝国前期离婚的影响 |
第一节 离婚与女性的财产保障 |
第二节 离婚对女性自身和家庭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古罗马儿童研究 ——从共和晚期到帝国早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选题意义 |
二、原始资料与研究综述 |
(一)古典文献与考古资料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基本框架、理论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古罗马儿童的定义 |
第一节 关于罗马儿童的称谓 |
一、拉丁语中的称谓 |
二、希腊语中的称谓 |
第二节 童年期与生命周期 |
一、命理学、宇宙学与医学视角 |
二、政治与法律规定 |
三、童年期内的阶段划分 |
第三节 罗马社会的儿童观 |
一、古罗马儿童的特性 |
二、古罗马儿童的身份 |
小结 |
第二章 古罗马家庭中的儿童 |
第一节 古罗马人的家庭 |
一、古罗马家庭的涵义 |
二、古罗马家庭的特征 |
第二节 古罗马儿童的家庭生活 |
一、出生与被接纳 |
二、不被接纳的原因及其形式 |
三、抚养与规训 |
四、儿童玩耍 |
五、童年结束 |
六、儿童死亡 |
第三节 古罗马儿童的家庭关系 |
一、儿童与双亲 |
二、儿童与亲族、继父母和家仆 |
三、儿童与家族祖先和神灵 |
小结 |
第三章 古罗马公共生活中的儿童 |
第一节 罗马社会环境变迁 |
一、政治体制沿革 |
二、对外关系变化 |
三、经济社会发展 |
第二节 公共事务中的儿童 |
一、儿童与政治生活 |
二、儿童与国家宗教 |
第三节 国家政策视域下的儿童 |
一、儿童与国家婚育政策 |
二、儿童与社会福利政策 |
小结 |
第四章 古罗马儿童的教育 |
第一节 古罗马人的教育理念 |
一、伊达拉里亚传统教育理念 |
二、西塞罗的教育理念 |
三、昆体良的教育理念 |
第二节 家庭教育 |
一、家庭启蒙教育 |
二、家庭文化环境教育 |
三、家庭私教 |
第三节 学校教育 |
一、初级学校 |
二、中级学校 |
三、高级学校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罗马“希腊化”研究 ——共和国后期至帝国前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 |
(一)国外学术界相关研究 |
(二)国内学术界相关研究 |
二、选题意义、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
(一)选题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罗马“希腊化”的背景和动因 |
一、罗马“希腊化”的历史背景 |
(一)意大利半岛早期的“希腊化” |
(二)共和国时期对希腊和“希腊化”东方的征服 |
(三)帝国前期“罗马和平”的建立 |
二、罗马“希腊化”的条件 |
(一)希腊、罗马城邦体制的相似性 |
(二)希腊和“希腊化”东方移民的涌入 |
(三)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主动接纳 |
第二章 罗马“希腊化”的表现 |
一、物质文化领域的希腊化 |
(一)建筑雕刻 |
(二)工艺制作 |
(三)服饰装扮 |
(四)城镇规划 |
(五)宴会饮食 |
二、精神文化领域的希腊化 |
(一)宗教与神话 |
(二)语言与教育 |
(三)修辞与文学 |
(四)史学与哲学 |
(五)娱乐与休闲 |
(六)医学与葬俗 |
第三章 罗马“希腊化”的特征和影响 |
一、罗马“希腊化”的特征 |
(一)连续性和阶段性 |
(二)广泛性和包容性 |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 |
(四)保守性和局限性 |
二、罗马“希腊化”的影响 |
(一)促进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形成 |
(二)有助于构建罗马人的文化和民族认同 |
(三)对罗马社会道德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历史书写中的“蛮族”与罗马人身份认同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 学界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罗马人的起源与发展 |
(一) 意大利多民族文化对罗马的影响 |
(二) 拉提乌姆与罗马的兴起 |
(三) 历史书写中的罗马人 |
二、罗马历史书写中的“蛮族” |
(一) 恺撒视野中的蛮族——以《高卢战记》为例 |
(二) 维吉尔笔下的蛮族——以《埃涅阿斯纪》为例 |
(三) 塔西佗笔下的蛮族——以《日耳曼尼亚志》为例 |
三、以“蛮族”为参照的罗马人身份认同 |
(一) 作为帝国的统治者的罗马人 |
(二) 作为文明的传播者的罗马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恺撒3——罗马文明CaesarⅢ——Rome Empire(论文参考文献)
- [1]哈德良治理不列颠行省研究[D]. 高树昊. 辽宁大学, 2021
- [2]中世纪基督教会大分裂研究 ——以9世纪佛提乌事件为中心[D]. 乔羽.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试析米特里达特六世的扩张[D]. 张昊. 河北大学, 2021
- [4]罗马帝国潘诺尼亚行省治理研究(公元前35年至公元284年)[D]. 李震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罗马帝国前期女性离婚问题研究[D]. 孙雨榭.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屋大维的形象和权威——基于对古罗马神话人物的考察[J]. 安凤仙. 政治思想史, 2021(01)
- [7]希腊模式还是罗马传统——跨文化视阈下的罗马元首制[J]. 何立波. 全球史评论, 2020(02)
- [8]古罗马儿童研究 ——从共和晚期到帝国早期[D]. 陆建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9]罗马“希腊化”研究 ——共和国后期至帝国前期[D]. 郝聪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历史书写中的“蛮族”与罗马人身份认同建构[D]. 洪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