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重缺水威胁着90年代的粮食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王向辉[1](2012)在《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北地区环境变迁是自然过程和人类历史活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论文从古代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三个层面对西北地区环境变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和详细论述。利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搜集的历史史料和现代资料进行系统统计,对西北地区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灾害环境和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细致解剖和分析,发现从历史过程来看,农业环境变迁中自然和人文因素起着关键作用;灾荒因素突出诱发了近代环境变迁,而现代环境问题产生则是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及人为不合理开发的综合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选择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发展减灾农业和区域生态治理模式,进一步促进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第一,本文从环境变迁与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入手,评价环境与农业环境定义,提出环境变迁理论。以生态学的环境胁迫理论为依据,对古代时期、近代时期和现代农业环境变迁进行分析,提出气候变化胁迫、灾害环境胁迫、生态环境胁迫和土地污染胁迫四个概念;根据西北地区自然灾害多发、危害严重等特征,引入灾害风险理论,提出农业减灾概念;利用区域生态脆弱性分析,揭示了西北地区脆弱区环境变化与农业发展的对应关系,构建了区域农业生态治理理念。第二,论文对历史环境变迁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气候环境、森林植被、水土环境等自然因素在西北农业环境变迁中起了重要作用,人文社会因素加剧了自然因素的影响强度,对农业环境造成了更严重破坏。明清时期人口激增,人地矛盾激化,土地利用无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历史时期政府不合理农业开发方式和政策,造成农区无序扩展和过度开发,加上缺乏生态保护意识,肆意破坏森林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区域扩大,最终形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在农牧交错区域,盲目移民固边开垦,常常导致生态危机。第三,近代农业环境变迁的典型特征和突出特点是灾荒频繁,此起彼伏。西北地区是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更是近代时期自然灾害的高发期。以陕西为例,近代陕西从1840—1949年的110年间,有旱灾纪录的年份达81年。由于水旱灾害频发不断,冰雹、霜冻、蝗灾叠置发生,导致灾荒肆虐。灾荒对农业发展环境、社会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近代战乱延续不断,旧政权腐败、人地关系紧张、人民生活无保障,无力扩大再生产,更不用说抗灾和减灾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剧灾荒对环境的破坏力度。第四,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人口政策、经济政策、政治导向等众多制度存在缺陷,对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并未给予重视或未给予足够重视。因此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并未改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家在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逐渐关注和重视农业环境问题。但措施不力,政策不到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有增无减;生态环境脆弱的旱农地区农业灾害危害更加突出;由风蚀和水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已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制约因素。第五,西北地区气候变化会诱发农业水土环境恶化和农业生态环境灾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灾害通常会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削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气象灾害频发地区,要加大灾害性天气预防和监测能力建设,积极选择适应干旱胁迫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和耕作技术。对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的发育,种植和产量影响问题,要积极研究和应用抗逆作物和抗逆品种,适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开发节水灌溉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水生态农业。政府部门要加强极端灾害天气的研究和预报能力建设,完善灾害应急制度建设;同时要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要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构建农业生态治理和防灾减灾救助体系;逐步实施农业灾害保险制度,减轻农民的灾害风险,对西北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第六,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灾害环境威胁严重,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灾害风险,论文提出西北地区要大力开展农业减灾,发展减灾农业的对策。在发展减灾农业方面,首先要突出以抗旱防灾为重点;其次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减灾模式。在发展减灾农业政策上,加强对农业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大科技减灾研究,提高科技减灾能力,加强减灾系统建设;做好抗旱减灾规划,不断完善政府减灾管理水平;要重视乡村的农业减灾,不断修缮减灾工程措施,增强农民防灾减灾的主体意识,体现农业减灾的现实意义。第七,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的态势和区域生态差异化显着的特点,要选取生态环境脆弱的雨养农业区域和绿洲农业区域加以比较研究,选择合理恰当农业技术进行区域生态治理。雨养农业区域应针对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实施集雨工程减灾模式;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要加大生态治理的技术模式,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进行反思和完善,对生态补偿机制作出适时合理修改。针对绿洲农业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又面对着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要加大对区域水资源环境有效管理。对于盐渍化问题要加大水利工程和选择合理的农业技术综合治理。充分利用绿洲气候和水土资源优势,发展绿洲节水灌溉技术和绿洲生态农业模式。针对绿洲沙漠化加重趋势,要建设以林草为主、防治风沙化的防治体系;采用覆盖耕作,合理灌溉防止和治理盐碱化土地;加大绿洲植被建设,扭转绿洲生态退化趋势,促进绿洲农业持续发展。
陈绍金[2](2005)在《水安全系统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国内外水安全的研究轨迹和水安全概念进行了演进和分析,论述了水安全的外延性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水安全系统的理论框架,探讨了水安全系统所包含的概念、特征、结构、功能、动力、支撑条件、研究方法及技术支撑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为构建水安全系统提出了一套理论依据。研究了水安全系统的评价与预警问题,构建了评价与预警的指标体系,提出了运用层次分析(AHP)法和距离指数综合分析法评价水安全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SD)对水安全系统进行预警;以湘江流域为例对水安全系统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水安全系统的调控与保障机制进行了论述,深入分析了水安全系统调控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基本结构以及水安全保障机制的构建,提出了水安全保障的若干政策、法规、法律建议。
张秀琴[3](201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文中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综合经济实力及人均收入均有显着提高。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度开发水资源、以粗放方式发展经济的后果不断显现。而全球变暖的态势更加剧了上述问题的严重程度,增加了未来水资源利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面对严重的水资源形势,我国政府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调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最根本的战略举措,积极采取行动进行一系列相关政策改革。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种植业用水的效益最低,可恰恰使用了最多的水量,高开采成本的深层地下水被大量用于低价值的作物灌溉,这与水价值理念反差甚大。解决公共河流资源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管理和保护好水资源,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水资源的保护问题,从供给取向转向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取向,即在关注供给短缺的同时也要注意节制需求,建立水资源需求管理,建构节水型的社会;在运用工程技术解决问题时,要结合社会学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水环境的状况关系到气候的变化。自然的蒸发和气候的变化虽然可能影响河流的流量,但绝对不会在一个较短的历史阶段内直接导致河流的干涸和断流,因为如果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能根据降雨量和河流流量的大小来限制自己从河流中的取水量,如果没有人类行为的介入和影响,那么河流总可以保持有最低限度的或安全线内的流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的公共事务。同样,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而在环境保护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和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水资源危机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资源,水资源是否得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直接关系到水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利与害:清洁的水有利于人类生活,而污染的水则给人类带来灾难;水量过多或过少,就会相应地带来洪涝或干旱等灾害。因此,这就要求人类能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在以往关于水资源问题或水利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中,人们把较多的注意力停留在工程技术的层面上,这是受那种“人定胜天”或科学主义观念支配和影响的结果。在对待水利问题和水资源保护问题上,人们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中所包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具体表现就是对水问题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对滞后,对重大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供给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工程解决机制与社会解决机制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以往侧重以工程技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策略,某种意义上仍是通过再分配的机制来缓解资源稀缺问题,然而这一途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生态的平衡问题,相反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生态的危机。由此表明,水环境问题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探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需要从技术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中寻找合适的路径和策略。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性制约因素。由于水资源观念落后,涉水行为失当,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加重了我国的水资源危机。制度因素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政府缺位造成水资源产权模糊,市场缺失造成水资源滥用,计划失效造成水资源配置混乱。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缺少工程技术措施,而是没有建立起促进节水和治污等先进、高效、优良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制度框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为人们在水资源利用与合作方面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以此规范人们的经济关系并对人们的用水行为进行监督,引导经济主体的外部利益内在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设计水资源安全性制度的基本思路是要组成一个以水资源产权制度为核心,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为前提,水权交易与水资源市场制度为基础,水资源价格制度为手段,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为保障,水资源文化制度为条件的完整的水资源制度体系。
李玲[4](2020)在《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中国水资源总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2018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971.8立方米(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小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仅黑龙江、江西、西藏、新疆等10个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大于2000立方米。13个粮食主产区平均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458.2立方米,逼近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000立方米),其中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4个冬小麦主产区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需求不断增加,非农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的趋势日趋显着,农业供水量呈下降态势,势必会加剧粮食生产用水安全,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如何破解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日益增强的硬约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的均衡发展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此,本论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运用经济学中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等分析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统计数据梳理了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现状,测算水资源与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匹配度,厘清区域间差异特征,刻画了中国水资源非农化的演变趋势,利用泰尔指数、σ收敛、β收敛方法及空间计量分析等模型测度了中国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收敛态势、空间关联特征及空间溢出效应;然后通过个案分析及调查问卷从实证方面研究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最后从效率提升与空间布局优化两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通过Global超效率DEA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测算各省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以及各地节水潜力,识别不同因素对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利用GIS软件刻画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重心的轨迹演变,进而为实现水资源非农化和粮食安全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从理论上看,水资源非农化体现了效率导向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对粮食生产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具有节水技术替代效应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改进效应,农业水资源利用收益与非农业用水收益的巨大差距可以诱发地方政府部门将稀缺的水资源投放到边际效益更高的工业等领域,实现地方收益最大化,进而提高政府对农业的公共投资和服务水平,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节水设施的使用,节约农业水资源,保证粮食生产;劳动力非农化能促进粮食生产中投入要素的技术替代,同时有利于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促进节水技术的使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潜在风险:通过减少粮食生产用水量造成粮食生产用水短缺,诱发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农户利益最大化目标驱使下通过减少灌溉次数及调整种植结构等行为影响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从而威胁粮食安全。本文通过个案分析及问卷调查从微观层面上印证了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等综合因素影响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纳行为。宏观层面上,根据13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得出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区域间差异明显。第二,中国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的区域间差异显着。粮食主产区的水土匹配与水粮匹配度均较低,呈现出“粮多水少”的特征。2000-2017年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集中度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其水粮匹配系数则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进一步说明中国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保障作用持续下降,中国未来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不匹配态势将愈发明显。粮食产量占比与有效灌溉面积呈现正相关,说明灌溉对粮食产量具有显着推动作用,提高有效灌溉率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第三,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中部及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与水资源禀赋及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水资源非农化利用的收敛性检验表明,全国层面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态势,但全国及各区域均呈现绝对β收敛,说明假设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水平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水资源非农化利用的内部差异会自动消失,也说明不同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利用可以保持相对同步的增长。中国31个省份的水资源非农化程度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现象,表明全国各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水平存在“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格局,地理空间分布因素应予以重视。选取相关变量考察水资源非农化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各因素在省域范围内的直接效应多呈现正向溢出效应,省域间的溢出效应方向有正有负,各因素的空间总效应中显着的多为正向,说明地区之间影响水资源非农化的各个因素互相牵制带动,区域之间应加强协同,形成良性竞争状态。第四,在水资源非农化趋势不可逆的情况下,解决粮食生产用水短缺风险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粮食生产节流更多的可用水量。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未达到最优前沿,粮食生产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多数省份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呈增长态势,粮食主产区的水资源效率相对较高。基于分区域测算的各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及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用水冗余量来看,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地区水资源禀赋关系密切,水资源充沛地区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粮食生产节水潜力巨大。基于全局基准技术框架测算的粮食用水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粮食用水效率增长的驱动作用较大,技术成为制约中国粮食用水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农业灌溉设备更新、技术改进对粮食用水效率的提高起主要作用。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结果显示,年降水量、地下水占供水总量比例、小麦播种面积比例及农业用水占比的回归系数均为负,有效灌溉面积的回归系数为正,各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各地区应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第五,在中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步由南向北、由东部向中部移动的同时,东部、南部地区以及京津地区等非粮食主产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水平逐步提高,水资源非农化的空间演进态势与粮食生产重心演变反向发展,因此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被稀释。水资源非农化是与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相一致的必然趋势,但其具有典型的空间异质性,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国家应加强对水资源非农化速度和“农转非”水资源数量的严格控制,同时也要基于粮食生产重心格局,依据比较优势和空间效率均衡原则进行水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做好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工作。
苏荟[5](2013)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干旱缺水,农业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农业主要依靠水利灌溉,水是新疆干旱区最稀缺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节水势在必行,新疆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6%,新疆节水关键在于农业。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在稀缺水资源诱导下大面积选择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现已成为了国内及世界最大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区。本文针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不仅揭示和阐释了新疆成功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内在动因、选择方式、行为表现和选择绩效,而且可以为其它地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针对新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采用计量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调查分析的方法,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利用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国家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等,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并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政府、企业、科研部门、农业基层组织和合作组织及农户作为技术选择的一个整体,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的视角运用理论和案例方法实证分析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行为、运行机制以及选择方式和路径,并利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提出了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思路等。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水资源稀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特别是农业节水势在必行,新疆成为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示范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过程和绩效值得探讨。此外,本章还陈述了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第二章概述了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理论分析框架,界定了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概述了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公共品理论等理论,提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作了界定。第三章阐述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阐述了现代农业、农业技术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影响;概述了世界和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重点概述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为后续研究作好了铺垫。第四章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作了分析,利用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进行分析,以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建立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得出,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是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制度环境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影响。本章又从制度视角分析了新疆兵团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土地经营制度、农业生产制度、农业技术保障制度等对兵团农业高效节水技术选择有很大影响。第五章对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以案例方式对各主体行为作了深入剖析。本章分析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供给主体的行为反应,通过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的案例分析和验证了各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八师石河子市和玛纳斯县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案例分析了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政府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核心,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有效推动者。其次,分析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新疆天业集团为案例,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产品供给企业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指出企业是参与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推广的关键主体。再次,分析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兵团组织所属科研部门联合攻关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案例分析了公共科研部门的行为表现,公共科研部门是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和推广的承担者,是节水灌溉技术供给的重要主体。此外,分析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玛纳斯县塔西河村和八师121团19连为案例,分析了基层农业组织行对节水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不同体制下的基层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采用方式和手段不同,因“制”和“地”而宜采用强制性、诱致性和合作组织参与等技术选择方式可发挥出很好的效果。最后,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进行了评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并形成了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机制,政府的强制性和诱致性技术选择及合作组织多方参与式选择等多种方式的运行和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种技术推广方式的作用下,农户基于自身利益和理性会主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多种方式的有效配合下,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可以应对市场失灵、降低交易成本、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弥补组织缺失等。第六章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以问卷方式得到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农户选择或没有选择滴灌技术的原因以及选择的意愿、方式和绩效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农户选择滴灌技术主要是由政府强制性技术推广方式决定的,诱致性技术选择也发挥重要作用,由最初的强制性选择到自愿选择,政府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农户选择滴灌的决策有很大影响。其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受其个人特征、生产经营特征、节水技术特征和政府组织动员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七章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章运用不同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度下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首先,描述分析了新疆兵团与新疆地方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其次,通过对资源禀赋相似区域下制度环境不同的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进行了分析,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从不同视角对它们的选择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改进和完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能力和绩效,提出解决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有重要意义。第八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得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是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合作组织和农户等多主体参与行为下的共同反应的结果;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有重要影响,基于新疆兵团特殊体制和土地经营制度等影响,新疆兵团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比新疆地方有明显优势。基于以上研究和结论,针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出了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加强政府节水主导职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科研部门服务作用,加大基层部门组织能力,发挥合作组织动员能力,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能;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改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宏观制度环境,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姜秋香[6](2011)在《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其自然条件较适宜农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三江平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在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干扰下,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供水结构不合理和水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等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并且严重威胁着三江平原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进行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问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为区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分析经过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构成及其利用分析得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整体表现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欠缺”的态势,而并非惯称的“水土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与耕地资源的匹配角度,构建了水土资源匹配测算模型,并对三江平原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进行了计算和匹配程度的划分。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整体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江平原区划内,七台河市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最差,而鹤岗市和穆棱市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最好。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的判断可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土地开垦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2、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及空间组合分别从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出发,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区域差异分析,并对水、土资源的承载力水平进行空间组合。根据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特点,可将其分为四类:双鸭山市和穆棱市属于水土资源无压力区,七台河市属于水资源无压力-土地资源平衡区,依兰县属于水资源平衡-土地资源无压力区,鹤岗市、佳木斯市和鸡西市属于水土资源平衡区。结合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状况,可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保证水土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持续供给能力。3、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由于三江平原区划内的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和水土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较差级别,因此,以佳木斯市为研究区域,在分析水土资源系统结构、运行机制和因果反馈关系的前提下,进行了模型边界的确定、系统因果关系分析子模块的划分、变量之间定量关系的确定和模型有效性检验,完成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和检验。由模型的构成和检验结果可知,该模型共包括8个子模块和96个变量,并且模型的结构合理,能够较好地定量反映真实系统的运行特征。同时,甄别出对模型运行结果影响较大的9个敏感参数,后续将根据对敏感参数的调整,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4、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及优选通过对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延续动态仿真可知,未来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的严重不平衡是制约区域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此,从解决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出发,设计了5种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并对其进行动态仿真和评价。仿真和评价结果表明:自然延续方案、开源方案和节流方案下未来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束缚仍然存在;综合方案下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工农业生产规模、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等均为五种方案中最高,但该方案将造成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严重浪费,有悖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协调方案不仅可以解决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而且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实现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的目标,该方案为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优方案。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佳方案的确定,可为佳木斯市乃至三江平原的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策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5、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在分析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数量、开发利用现状、空间匹配状况和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借鉴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佳策略,提出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政策支持。综上所述,通过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空间匹配格局、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研究,可全面了解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土资源协调发展能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与此同时,对三江平原区划内的佳木斯市进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和优选,可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的调整提供借鉴,为实现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张海滨[7](2009)在《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导致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减少、领土的质量严重下降,并通过增加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对国民的生命财产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气候变化使中国政府的自主选择权受到限制,治理能力受到进一步挑战,对重大国防和战略性工程以及军队建设的负面影响正在凸显。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水资源争夺和跨国移民潮,引发中国与邻国之间的争端和冲突。因此,中国不仅应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而且应该将其置于国家安全的总体框架下统筹规划。
裔兆宏[8](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邢福俊[9](2002)在《中国水环境的改善与城市经济发展》文中提出城市经济活动的高度集聚,促使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循环和流动,这给城市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长期以来,城市政府只重生产、重产值,不重视城市的水环境建设,没有因地制宜地根据城市水环境的具体状况、具体条件确定其规模、布局及发展方向,更没有切实加强水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管理,致使工业布局混乱、比例失调,水资源短缺瓶颈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原本水资源就很短缺,再加上严重的水污染,许多工厂被迫停产、减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城市水环境状况能否得到适宜的改善,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选择《中国水环境的改善与城市经济发展》一题,作为我的博士论文选题,感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随着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日益凝聚,我的压力也随着大了起来。首先,水环境的改善,它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专题,它还涉及到水利学、水利经济学、气象学、地理学、生物学、资源学、工程学、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各种学科,如何将这些学科的知识恰当地融汇在一起,抓住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思角,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理论框架与相关模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模式,是本人在论文中所贯彻的基本思路。作为一篇经济学博士论文,本人始终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出发,力争用尽量少的非经济学语言,将论文的基本内容与创新之处描述出来。当然,由于水环境的改善涉及到上述的多学科知识,在论述过程中以及在模型的架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上述方面的知识。在论文中,本人从我国当前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出发,论证了在我国必须加强蓄水的必要性、可能性与紧迫性,研究了蓄水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进而分析了造成我国当前水环境恶化的原因,认为除了经济发展等原因外,关键在于管理,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水资源的宏观管理,改传统的供水管理模式为需水管理模式,并具体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准市场化配置、水价、水资源的运营机制以及水资源的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侧重于水资源的准市场化配置,强调水价、水权杠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我国现状应该采取的一种宏观与微观<WP=3>相结合的级差水价机制与水权的合理交换机制,而这些都是管理的具体体现。当然,文中所涉及到的每一个方面的内容都相当广阔与深奥,都可以作为一个专题展开系列、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笔者紧紧抓住了水环境状况的改善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根主线,立足于加强水资源的需求管理,力争在避免过多的技术性、工程性论述的基础上,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为该主题服务,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城市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张雅芳[10](2020)在《全球主要农业生产国作物需水及缺水程度研究》文中认为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正在日益严峻,已成为全球性的危机。近些年,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不仅影响着水资源的供给,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资源的需求。全球70%以上的取水用于农业生产,并且人类消耗的水足迹的90%是来自农产品,农业已成为耗水最高的一个产业。全球约80%的雨养农业区产出了约60%的世界粮食,而占耕地20%的灌溉农业区产出了约40%的世界粮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加上农业的高耗水特征,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问题,使得农业水资源供给面临巨大压力。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和作物种植规模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区域农业的需水格局,进而影响区域水平衡。因此,全面认识气候要素、种植规模变化背景下的作物需水格局及典型流域的缺水程度对于揭示农业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农业种植规模调整及区域灌溉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为评价气候要素和种植规模变化对全球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本文对日尺度作物系数进行修正后运用作物系数法计算了全球主要作物的需水强度,然后结合作物种植规模及气候要素的变化特点,定量分析了各主要农业国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主要农业生产国主要流域降水亏缺度的分析,明确了各主要流域农业缺水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从全球主要作物的需水强度特征来看,小麦需水强度大多在350mm-700mm间,冬小麦需水强度较高,一般大于450mm,春小麦需水强度较低,一般小于450mm;玉米需水强度在350mm-650mm间;大豆需水强度在350mm-550mm间,但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需水强度较高,一般在450mm以上。2、自1980年以来,全球作物需水量的时空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麦主产国中,我国和美国小麦需水量明显减少,其中美国减少46%,我国在1997年以前波动不明显,但在1997年以后迅速减少,共减少23%。而印度麦区需水量增加量较大,约为40%。玉米主产国中,除法国和美国外其余各国玉米需水量均呈显着上升趋势,我国玉米需水量增加最多,增加量达91%,其次是巴西和印度,均增加40%左右。大豆主产国中,除中国以外的其余各国大豆需水量均大幅增加,其中印度大豆需水增加量高达15.8倍,其次是阿根廷和巴西,分别增加8倍和2.7倍,而我国则减少32%。3、种植规模和气候要素的变化是作物需水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小麦主产国中,种植规模变化是影响各国小麦需水量的主导因素,在气候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美国小麦种植规模从1980年到2017年减少1357万公顷,导致小麦需水量减少了637亿m3。玉米主产国中,气候要素变化是法国玉米需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种植规模则为其余各国玉米需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我国玉米种植规模从1980年到2017年增加了2200万公顷,导致玉米需水量增加了816亿m3。大豆主产国中,除我国外其余各国均受种植规模影响较大,巴西、阿根廷、印度大豆种植规模分别增加2516公顷、1531公顷和999万公顷,导致大豆需水量分别增加1150亿m3、795亿m3和372亿m3。4、从四个典型流域作物的降水亏缺度的变化分析发现,各流域作物缺水程度均在较高水平且呈现加重趋势。其中缺水最为严重的是印度河流域,三种作物的降水亏缺度在0.5-0.8之间,明显高于其他各流域,且大豆季水资源短缺现象最为严重,降水亏缺度最高可达0.79。其次是黄河流域,各作物平均降水亏缺度均在0.5以上;海河流域小麦季缺水程度最高,平均降水亏缺度高达0.51,玉米季和大豆季缺水程度波动较大,但降水亏缺度相对较低;密西西比河流域作物缺水程度整体较轻,降水亏缺度基本在0.2-0.5之间,但小麦季波动较大。近40年,各流域作物缺水程度也呈现升高的趋势。可见,全球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在加剧,水资源短缺正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合理和适宜的种植规模和种结构调整以及节水农业是实现全球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二、严重缺水威胁着90年代的粮食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严重缺水威胁着90年代的粮食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2.1 现实依据 |
1.2.2 政策依据 |
1.2.3 理论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环境变迁因素研究 |
1.3.2 国外环境变迁研究 |
1.3.3 环境变迁理论研究 |
1.3.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文献研究法 |
1.5.2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
1.5.3 实地调查研究法 |
1.5.4 区域类型研究法 |
1.5.5 理论分析与定性分析法 |
1.6 可能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创新 |
1.6.2 研究视角创新 |
1.6.3 研究概念创新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架构 |
2.1 环境变迁概念 |
2.1.1 环境定义 |
2.1.2 农业环境定义 |
2.1.3 环境变迁概念界定 |
2.2 环境胁迫理论 |
2.2.1 气候变化胁迫 |
2.2.2 灾害环境胁迫 |
2.2.3 土地污染胁迫 |
2.2.4 生态环境胁迫 |
2.3 区域减灾理论 |
2.3.1 区域灾害分析 |
2.3.2 自然灾害系统 |
2.3.3 农业减灾理论 |
2.4 农业生态治理模式 |
2.4.1 生态脆弱性概念 |
2.4.2 生态脆弱区域治理 |
2.4.3 生态治理机制 |
第三章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环境变迁研究 |
3.1 自然因素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3.1.1 气候呈现冷暖交替变迁 |
3.1.2 森林植被呈递减式变迁 |
3.1.3 土地资源呈现扩展变迁 |
3.1.4 水环境呈现剧减式变迁 |
3.2 人文因素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3.2.1 人地矛盾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
3.2.2 农业开发不当导致生态问题严重 |
3.2.3 技术选择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双向性 |
3.3 国家行为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3.3.1 无序移民导致牧区生产环境恶化 |
3.3.2 农牧区域经营不善导致生态失衡 |
3.3.3 开发战略失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
3.3.4 政策实施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制约 |
3.4 小结:全面认识历史时期的农业环境变迁 |
第四章 近代西北地区农业灾荒环境变迁研究 |
4.1 近代环境凸显灾荒特征 |
4.1.1 灾荒概念界定 |
4.1.2 旱灾频发引发灾荒危机 |
4.1.3 水灾频发加重旱荒危害 |
4.1.4 多灾齐发加剧灾荒冲击 |
4.2 灾荒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和冲击 |
4.2.1 灾荒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破坏 |
4.2.2 灾荒对社会民生环境的迫害 |
4.3.3 灾荒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
4.3 战乱和社会脆弱加剧灾荒环境迁延 |
4.3.1 战乱加剧灾荒环境的危害程度 |
4.3.2 社会脆弱加剧灾荒环境的蔓延 |
4.4 小结:充分认识灾荒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现代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环境问题研究 |
5.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增强 |
5.1.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重 |
5.1.2 农业生态环境总体脆弱 |
5.1.3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因素分析 |
5.2 农业灾害环境危害严重 |
5.2.1 农业孕灾环境特征明显 |
5.2.2 农业自然灾害类型众多 |
5.2.3 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繁 |
5.2.4 农业地质灾害危害巨大 |
5.3 农业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
5.3.1 土地资源富裕,耕地资源不足 |
5.3.2 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 |
5.3.3 植被资源丰富,发展面临困境 |
5.4 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症结 |
5.4.1 光热资源和水土资源充裕 |
5.4.2 农业用水环境的严峻性 |
5.4.3 土地资源侵蚀严重性 |
5.5 小结:加大农业农业环境治理,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
第六章 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6.1 气候变化问题综述 |
6.1.1 全球气候变化特征和趋势 |
6.1.2 我国气候变化特点和趋势 |
6.1.3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特点及趋势 |
6.2 气候变化对农业环境的胁迫 |
6.2.1 极端气候导致农业生产环境严峻 |
6.2.2 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
6.2.3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水资源紧张 |
6.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
6.3.1 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
6.3.2 影响农作物种植制度和面积 |
6.3.3 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
6.4 气候变化下农业技术选择和对策 |
6.4.1 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 |
6.4.2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
6.5 小结: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七章 减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7.1 农业发展的灾害风险 |
7.1.1 灾害风险定义分析 |
7.1.2 农业自然灾害可能性 |
7.1.3 农业自然灾害危害性 |
7.1.4 农业本身的脆弱性 |
7.2 农业发展的灾害胁迫环境 |
7.2.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
7.2.2 农业水资源短缺 |
7.2.3 农业灾害环境明显 |
7.3 发展减灾农业的技术方向 |
7.3.1 抗旱防灾为主 |
7.3.2 要因地制宜 |
7.3.3 要突出区域模式 |
7.4 发展减灾农业的政策建议 |
7.4.1 加大科技减灾研究 |
7.4.2 加强减灾系统建设 |
7.4.3 完善减灾管理体制 |
7.4.4 重视农村村减灾工作 |
7.5 小结:发展减灾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
第八章 区域生态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8.1 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评介 |
8.1.1 生态脆弱区内涵与识别 |
8.1.2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差别 |
8.2 雨养农业区域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
8.2.1 发展模式的技术选择 |
8.2.2 发展集雨工程减灾模式 |
8.2.3 发展生态治理减灾模式 |
8.2.4 发展雨养农业减灾模式的政策和意义 |
8.3 绿洲区域农业治理技术选择 |
8.3.1 绿洲区域农业发展的生态背景 |
8.3.2 绿洲农业开发引发的生态问题 |
8.3.3 绿洲农业系统发展的水资源困境 |
8.3.4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应用 |
8.4 小结:积极探索区域农业生态治理技术和农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水安全系统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水安全研究进展与前瞻 |
1.3 水安全概念的演进 |
1.4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导引述评 |
第2章 水安全的内涵与外延性分析 |
2.1 水安全的内涵分析 |
2.2 水安全的外延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安全系统 |
3.1 水安全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
3.2 水安全系统结构与功能 |
3.3 水安全系统的动力 |
3.4 水安全系统支持条件 |
3.5 水安全系统的运行机制 |
3.6 水安全系统的稳定性 |
3.7 水安全系统发展与演化的法则 |
3.8 水安全系统的演化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安全系统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 |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评价方法的确定 |
4.4 评估实例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安全系统预警 |
5.1 水安全系统预警的概念、内容及意义 |
5.2 水安全系统警情分析 |
5.3 水安全系统预警设计原理 |
5.4 预警方法的确立 |
5.5 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
5.6 预警方法分析 |
5.7 小结 |
第6章 水安全系统调控与保障机制 |
6.1 系统调控概述 |
6.2 协调控制结构分析 |
6.3 协调控制 |
6.4 水安全的保障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公开发表的论文、着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有关课题 |
(3)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 |
2.1 我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
2.1.1 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
2.1.2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
2.1.3 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
2.2 我国农业水资源支撑可持续发展能力 |
2.2.1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2.2.2 中国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发展 |
2.2.3 中国水利建设发展的历程 |
2.3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环境的影响与挑战 |
2.3.1 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
2.3.2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 |
2.3.3 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2.3.4 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新的挑战 |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
3.1 水利工程技术的作用与局限 |
3.1.1 跨流域调水工程与水资源危机 |
3.1.2 南水北调工程布局 |
3.1.3 南水北调的矛盾与困境 |
3.1.4 南水北调不能缓解水资源危机 |
3.2 灌溉水资源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
3.2.1 从南涝北旱和秋涝春旱看中国水资源高效利用方略 |
3.2.2 解决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方略 |
3.3 利用水权市场优化配置农用水资源 |
3.3.1 水资源与农业发展 |
3.3.2 中国的农用水权制度 |
3.3.3 农用水权制度的选择 |
3.3.4 农用水权的期权配置 |
3.3.5 水权市场在农用水配置中的作用 |
第四章 国内外农业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
4.1 中国农村水资源管理的制度问题现状 |
4.1.1 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存在的制度缺陷分析 |
4.1.2 农村社区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参与权利的缺失 |
4.1.3 基于相关利益群体分析水资源管理中参与的缺失 |
4.2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进程 |
4.2.1 以单目标开发为主的水利建设时期 |
4.2.2 以多目标开发为主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 |
4.2.3 以现代水管理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时期 |
4.2.4 人与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时期 |
4.3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主要特点 |
4.3.1 治水思想的现代化 |
4.3.2 工程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 |
4.3.3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
4.3.4 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
4.4 国外水资源管理经验借鉴 |
4.4.1 国际水资源管理趋势 |
4.4.2 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相关要素分析 |
4.5 中国与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差异 |
4.5.1 防洪减灾保障能力 |
4.5.2 抗旱减灾保障能力 |
4.5.3 供水普及与保障能力 |
4.5.4 水环境及生态安全建设 |
4.5.5 科技进步与用水效率 |
4.5.6 水法制建设和体制创新 |
4.5.7 水利发展机制 |
4.5.8 能力建设与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 |
第五章 适应气候变化的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 |
5.1 推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
5.1.1 气候变化公众意识 |
5.1.2 机构和体制建设 |
5.1.3 中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 |
5.2 水资源循环经济理论 |
5.2.1 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的意义 |
5.2.2 节约用水 |
5.2.3 水资源循环经济的生活减量化模式 |
5.3 水资源健康循环经济管理机制 |
5.3.1 人类社会用水循环 |
5.3.2 水环境恢复机制与方略 |
5.3.3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概述 |
5.3.4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原则 |
5.3.5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方法 |
5.3.6 推动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
5.4 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应对机制 |
5.4.1 水循环机制 |
5.4.2 加强国际合作,明确分工,建立三元应对机制 |
5.5 全新的水文伦理观:与水共存 |
5.5.1 地方性知识的价值——以中国哈尼族梯田稻作为例 |
5.5.2 灌溉管理的成功因素——保持传统对当前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
5.6 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理想 |
5.6.1 宏观层面的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 |
5.6.2 社区层面的农民参与水资源管理 |
5.7 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
5.7.1 水资源管理中权利配置的善治理论 |
5.7.2 善治视角的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
5.8 “养护者受益”下的水法研究 |
5.8.1 水资源的“公地的悲剧”现状以及现行法律制度的缺失 |
5.8.2 现行法律制度下水资源污染之成因分析:基于权能的视角 |
5.8.3 水资源法律制度的重构:“养护者受益”原则之确立 |
第六章 结论 |
6.1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
6.2 加强水量、水质和重视生态环境用水的管理 |
6.2.1 钢铁、煤炭在中国具有显着的地位,未来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发展争水矛盾将更加突出 |
6.2.2 加强对农业水权的保护,保障基本农田用水;全额征收农业开采深层地下水水资源费,逐步限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灌溉直至禁采 |
6.3 健全水资源产权制度 |
6.4 完善水资源水权市场制度体系 |
6.5 创新新型的水资源价格管理机制 |
6.5.1 水价和水资源费标准严重偏离水价值,不利于节水 |
6.5.2 依据行业水经济价值合理提高第二、第三产业水价,利用价格杠杆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用水效率 |
6.5.3 大力推行农业用水计量,适度提高农用水价,按方收费按亩返还,促进节约用水 |
6.6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法律制度 |
6.7 重视水资源管理的社会资本投入——自愿节约合作机制 |
6.8 加强水资源科学技术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水资源非农化问题的研究 |
1.2.2 关于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关系问题的研究 |
1.2.3 关于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用水效率及其空间差异问题的研究 |
1.2.5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资源非农化 |
2.1.2 粮食生产用水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2.4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3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双重效应 |
2.3.1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诱致效应 |
2.3.2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潜在风险 |
2.4 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关系 |
2.4.1 区域水资源禀赋 |
2.4.2 区域粮食生产地位 |
2.4.3 区域水资源非农化程度 |
2.4.4 区域农业节水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匹配度分析 |
3.1 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 |
3.1.1 中国粮食生产的时空特征分析 |
3.1.2 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 |
3.2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2.1 中国水资源总量与供给现状 |
3.2.2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 |
3.3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分析 |
3.3.1 水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分析 |
3.3.2 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分析 |
3.4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度与区域特征 |
3.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4.2 水土匹配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3 水粮匹配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4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分析 |
3.4.5 粮食主产区水利设施与粮食生产的匹配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收敛趋势与空间效应分析 |
4.1 中国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趋势 |
4.1.1 中国用水指标变化情况 |
4.1.2 中国农业用水变化趋势 |
4.1.3 中国用水结构变化趋势 |
4.2 水资源非农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调整 |
4.2.2 城镇化发展水平 |
4.2.3 不同行业水资源利用比较收益变化 |
4.2.4 水资源禀赋特征 |
4.2.5 生态环境保护 |
4.2.6 农业节水技术发展水平 |
4.3 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2 水资源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4.3.3 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总体差异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
4.3.4 水资源非农化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
4.3.5 水资源非农化的收敛趋势检验 |
4.4 水资源非农化的空间效应分析 |
4.4.1 研究方法 |
4.4.2 数据来源与指标设定 |
4.4.3 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
4.4.4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估计结果 |
4.4.5 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
4.5 本章小结 |
5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个案分析 |
5.2 水资源非农化对农户粮食生产用水行为的影响:基于农户的问卷调查 |
5.2.1 理论分析 |
5.2.2 研究假设 |
5.2.3 变量设定、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2.4 数据描述性分析 |
5.2.5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13 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 |
5.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3.2 实证分析 |
5.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水资源非农化与农业节水空间变化趋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应对策略之一:提升粮食生产用水效率 |
6.1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测度 |
6.1.1 模型选择与构建 |
6.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3 结果与分析 |
6.2 粮食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3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
6.3 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应对策略之二:优化粮食生产空间布局 |
7.1 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重心迁移路径分析 |
7.2 基于空间视角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
7.2.1 加强对水资源非农化进程的监控管理 |
7.2.2 基于效率原则优化区域间及产业间配水方案 |
7.2.3 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技术选择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集体行动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新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的界定 |
2.3.2 基本假设 |
2.3.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1 现代农业、农业技术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
3.1.1 现代农业、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
3.1.2 我国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与节水灌溉技术 |
3.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2.1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 |
3.2.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特征和趋势 |
3.3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3.1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3.2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前景 |
3.4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4.1 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4.2 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第四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及制度影响分析 |
4.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分析 |
4.1.1 要素稀缺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
4.1.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
4.2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分析 |
4.2.1 市场需求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
4.2.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
4.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影响分析 |
4.3.1 兵团特殊体制和农业生产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 |
4.3.2 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
4.3.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非正式制度影响 |
第五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分析 |
5.1 政府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1.1 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动因 |
5.1.2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强制性选择 |
5.1.3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诱致性选择分析 |
5.1.4 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
5.1.5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一:政府行为的案例分析 |
5.2 企业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2.1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
5.2.2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特征 |
5.2.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二:企业行为的案例分析 |
5.3 科研部门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3.1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
5.3.2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特征 |
5.3.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三:公共科研部门行为的案例分析 |
5.4 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4.1 基层农业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
5.4.2 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
5.4.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四:基层农业组织行为的案例分析 |
5.5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选择行为评析 |
5.5.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 |
5.5.2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的运行机制 |
5.5.3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行为评价 |
第六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分析 |
6.1 农户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利益取向和行动反应 |
6.1.1 农户行为理论和农户技术选择行为 |
6.1.2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取向 |
6.1.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动反应 |
6.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农户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6.2.1 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原因的描述性分析 |
6.2.2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意愿和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
6.2.3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分析 |
6.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3.1 研究假设 |
6.3.2 模型选择、数据描述和计量分析 |
6.3.3 结论和启示 |
第七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分析 |
7.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
7.1.1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
7.1.2 新疆地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
7.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和模型分析 |
7.2.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分析 |
7.2.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分析 |
7.3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分析简评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 |
8.1.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 |
8.1.3 制度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明显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 |
8.2.2 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 |
8.2.3 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 |
8.2.4 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6)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
1.4 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动态 |
1.5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动态 |
1.5.1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
1.5.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研究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资源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土壤与植被 |
2.1.6 矿产资源 |
2.1.7 湿地资源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1 水资源总量 |
2.3.2 用水结构 |
2.3.3 水利工程现状 |
2.3.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5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2.4 农业生产概况 |
2.5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分析 |
3.1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构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
3.1.1 水资源构成及其利用 |
3.1.2 土地资源构成及其利用 |
3.1.3 水土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
3.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及测算 |
3.2.1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测算模型 |
3.2.2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的测算 |
3.3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 |
3.3.1 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分析 |
3.3.2 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特征 |
3.3.3 水土资源匹配的空间差异 |
3.4 本章小结 4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及空间组合 |
4.1 水资源承载力概述 |
4.1.1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
4.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
4.1.3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
4.1.4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4.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 |
4.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
4.3.1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
4.3.2 粒子群优化方法 |
4.3.3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
4.4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区域差异 |
4.4.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4.4.2 水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 |
4.5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
4.5.1 土地资源承载力概述 |
4.5.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5.3 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4.5.4 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 |
4.5.5 土地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 |
4.6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及区域差异 |
4.7 本章小结 5 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构建 |
5.1 佳木斯市概况 |
5.1.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
5.1.2 地形地貌 |
5.1.3 土壤 |
5.1.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1.5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1.6 农业生产概况 |
5.1.7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5.2 系统动力学简介 |
5.2.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
5.2.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
5.2.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过程 |
5.2.4 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简介 |
5.3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构建 |
5.3.1 模型边界的确定 |
5.3.2 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
5.3.3 模型的构建 |
5.4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5.4.1 模型的直观和运行检验 |
5.4.2 模型的历史检验 |
5.4.3 模型的灵敏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6 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及优选 |
6.1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延续动态仿真 |
6.1.1 水资源供需结构动态仿真 |
6.1.2 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仿真 |
6.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 |
6.3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 |
6.3.1 水资源供需动态仿真 |
6.3.2 农业生产能力动态仿真 |
6.3.3 国民经济动态仿真 |
6.3.4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动态仿真 |
6.4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评价及优选 |
6.5 本章小结 7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及展望 |
7.1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7.1.1 开源节流并重 |
7.1.2 合理配置水土资源 |
7.1.3 科学利用水土资源 |
7.1.4 健全水土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7.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展望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的分析框架 |
三、 气候变化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
(一) 气候变化对中国领土面积和国土质量的影响 |
1. 海平面上升导致中国领土面积减少 |
2. 气候变化加速中国国土质量的下降 |
(1) 中国沙漠化的现状及危害。 |
(2)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荒漠化。 |
(二) 气候变化对中国民生的影响 |
1. 气候变化对中国淡水资源的影响 |
2.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
3. 气候变化增加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度和强度, 严重威胁中国民众的生命财产和生活质量 |
(1) 洪涝灾害。 |
(2) 干旱。 |
(3) 雪灾。 |
(4) 台风。 |
(三) 气候变化使中国面临日益增大的国际国内压力, 政府的治理能力受到进一步挑战 |
(四) 气候变化对中国重大国防和战略性工程以及军队建设的影响 |
四、 结 论 |
(9)中国水环境的改善与城市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选题意义和经过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主要观点和创新 |
第一章 城市水环境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题解与水环境 |
第二节 水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关理论述评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论述 |
二、 西方经济学关于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论述 |
三、 我国当前关于水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成果主要述评 |
第三节 城市水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分析 |
一、 城市水环境与聚集效应 |
二、 城市水环境与城市功能定位、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
三、 城市水环境与公共物品理论 |
四、 城市水资源开发与外部性理论 |
五、 城市水资源与产权理论 |
第四节 城市水环境与城市化 |
第五节 城市水环境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
第一篇 中国水环境的严峻形势与问题 |
第二章 中国水环境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剖析 |
第一节 我国水环境的严峻形势 |
一、 当前我国城市水环境的的现状及历史比较分析 |
二、 水环境的国际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城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一、 水资源短缺 |
二、 水质恶化 |
三、 水资源需求结构不合理 |
第三节 城市水环境存在问题原因剖析 |
一、 客观原因 |
二、 人为原因 |
第二篇 中国水环境的改善 |
第三章 中国水资源量的改善 |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可能性与预测分析 |
第二节 端正认识——必须改善和强化宏观调控 |
一、 强化水资源的管理 |
二、 实现系统化管理 |
三、 健全流域体系管理模式 |
第三节 水量改善的目标定位 |
一、 增量目标 |
二、 效用目标 |
三、 结构目标 |
第四节 水量改善的对策措施 |
一、 工程措施 |
二、 经济措施、管理措施、法律措施 |
第四章 中国水资源质的改善 |
第一节 水质改善与城市经济发展 |
第二节 水质改善的经济学分析 |
一、 产业规划原则与对策 |
二、 污染者付费原则与对策 |
三、 许可证原则及对策 |
四、 水资源环境分区原则及对策 |
五、 科技创新原则与对策 |
六、 其他原则与对策 |
第三篇 城市水资源的经营与管理 |
第五章 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
第一节 城市节水与经济发展 |
第二节 科学构建城市水资源的开发机制 |
第三节 完善水资源的产业合理利用机制 |
第四节 我国水资源长期利用的趋势分析 |
第五节 城市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实证分析及预测 |
第六章 构建城市水资源的准市场化配置模式 |
第一节 城市水资源准市场化配置模式 |
第二节 传统水资源配置模式及其弊端 |
第三节 水资源优化配置效益简析 |
第四节 建立水权市场实行城市水权贸易 |
第七章 完善城市水资源价格机制 |
第一节 城市供水定价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城市供水价格机制的构建 |
第三节 级差水价与选择性两部制水价的制定 |
第八章 健全城市水资源的运营机制 |
第一节 我国传统城市水资源运营机制存在问题 |
第二节 建立城市水资源的合理投资机制 |
第三节 构建城市水资源的科学经营模式 |
第九章 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 |
第一节 传统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第二节 构建城市水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
第三节 完善城市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全球主要农业生产国作物需水及缺水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
1.2.2 种植规模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1.1 CRU气象数据集 |
2.1.2 NCEP再分析数据集 |
2.1.3 作物种植面积数据 |
2.1.4 作物生育期数据 |
2.1.5 标准条件下的作物系数 |
2.1.6 柯本气候分类数据 |
2.1.7 作物日历数据 |
2.1.8 主要作物种植面积 |
2.2 研究方法 |
2.2.1 作物需水量的估算 |
2.2.2 作物系数的修正 |
2.2.3 作物种植面积的计算 |
2.2.4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
2.2.5 变异系数分析 |
2.2.6 线性变化率分析 |
3 全球主要作物需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 全球主要作物分布特征 |
3.2 全球主要作物需水强度时空变化特征 |
3.2.1 全球主要作物需水强度时空分布特征 |
3.2.2 全球主要作物需水强度趋势分析 |
3.3 全球主要作物需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3.3.1 主要作物需水量的时空分布 |
3.3.2 主要农业国作物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气候和种植规模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分析 |
4.1 全球主要气候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2 全球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及原因 |
4.3 气候变化和种植规模变化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主要农业国典型流域缺水程度分析 |
5.1 典型流域缺水程度时间变化特征 |
5.2 典型流域缺水程度空间变化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严重缺水威胁着90年代的粮食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向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2)
- [2]水安全系统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D]. 陈绍金. 河海大学, 2005(02)
- [3]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D]. 张秀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2)
- [4]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 李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5]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D]. 苏荟. 石河子大学, 2013(01)
- [6]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D]. 姜秋香.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2)
- [7]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J]. 张海滨. 国际政治研究, 2009(04)
- [8]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9]中国水环境的改善与城市经济发展[D]. 邢福俊. 东北财经大学, 2002(01)
- [10]全球主要农业生产国作物需水及缺水程度研究[D]. 张雅芳.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