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以多产芳烃的芳构化(论文文献综述)
赵云[1](2019)在《FCC汽油在HZSM-5沸石上选择性裂解和链烷烃石脑油在Pt/KL沸石上脱氢芳构化的研究》文中提出催化裂化(FCC)汽油的降烯烃改质和链烷烃石脑油(如重整抽余油、煤间接液化石脑油等)的化工利用是我国催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上述课题开展了全馏分FCC汽油和链烷烃石脑油催化裂解,以及链烷烃石脑油芳构化研究工作,其中涉及针对纳米H-ZSM-5沸石水热稳定性的改性研究和针对Pt/KL沸石制备的探索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为了提高纳米H-ZSM-5沸石的水热稳定性及其对FCC汽油的催化裂解反应性能,对纳米H-ZSM-5沸石开展了硝酸镧、硝酸钡、磷酸一.氢铵、磷酸三甲酯浸渍改性和正硅酸乙酯硅烷化改性的对比研究,还开展了先浸渍磷酸三甲酯后用正硅酸乙酯硅烷化的复合改性研究。用XRD、NH3-TPD和FT-IR光谱等表征手段以及固定床微反发现,磷改性是提高纳米H-ZSM-5沸石水热稳定性和催化裂解活性的有效方法,且以磷酸三甲酯作为磷源改性效果更佳。固体核磁共振研究表明,磷酸三甲酯改性的优越性可归因于其较易与沸石分子筛骨架铝结合并有利于生成由短链磷物种稳定的变形四配位骨架铝物种。在540℃的模拟流态化反应条件下,磷硅复合改性纳米H-ZSM-5沸石在800 0C水蒸气钝化后(1P2Si-st),对FCC汽油催化裂解表现出60.28%烯烃转化率,75.25%正构烷烃转化率,92.84 wt.%低碳烯烃(C2=~C4=)选择性和65.64 wt.%C5+粗汽油产物产率。C5+粗汽油产物的烯烃含量降到30.74 wt.%,与原料油相比辛烷值提高约2个单位,降烯烃幅度约达20个百分点。上述结果表明,FCC汽油的催化裂解反应不仅表现出较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而且表现出很好的汽油改质潜力。然后,本文尝试将上述磷砘复合改性纳米H-ZSM-5沸石催化剂(700 ℃水蒸气钝化)应用于重整抽余油链烷烃的催化裂解反应。在常压、600℃的模拟流态化反应条件下,正构和异构烷烃的转化率分别为60.09%和74.28%,气体产物中乙烯和丙烯的总选择性为44.05 wt.%;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了链烷烃在固体酸上催化裂解出现干气和丙烷副产物生成量大的原因。尝试将不同钾含量的钾锌共浸渍纳米H-ZSM-5沸石用于重整抽余油链烷烃的固定床芳构化反应。在0.8 MPa、470℃的条件下,用钾锌共浸渍纳米H-ZSM-5催化剂(K0.5Zn6)在连续500余小时的反应中,干气产率降低至10-15 wt.%之间,芳烃产率达到40 wt.%,并得到了芳烃和丙烷总产率70 wt.%以上的较好结果。为解决链烷烃芳构化固体酸催化技术面临的干气副产物问题提供了芳烃和丙烷联产思路。最后,用自制二氯四氨合铂为铂源,以市售小晶粒KL沸石为载体对Pt负载KL沸石非固体酸链烷烃芳构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脱氢芳构化性能开展了探索研究。用双光束FT-IR光谱仪对催化剂的脱氢芳构化反应开展了原位光谱研究,并考察了铂源(氯铂酸、二氯四氨合铂)、铂负载量、硝酸钡共浸渍等因素对Pt/KL沸石催化性能的影响。以正庚烷为原料,在500 ℃、0.4 MPa、临氢和进料空速1.5 h-1的固定床条件下,用二氯四氨合铂制备的铂负载量1.2 wt.%的Pt/KL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脱氢芳构化性能:原料转化率接近100%、芳烃产率达到66.14 wt.%,氢气产率高达5.60 wt.%,甲烷和乙烷干气副产物总产率为15.84 wt.%,丙烷产率略高于3 wt.%。采用铂钡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反应稳定性,在500小时反应中保持了较高的芳构化活性。
王晓东[2](2018)在《介孔ZSM-5分子筛的制备、改性及其MTA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的芳烃需求量逐年增大,石油重整、煤热分馏等工艺所生产的芳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甲醇制芳烃(MTA)工艺可有效缓解我国芳烃供给不足与甲醇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近年来已成为煤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核心是关键催化材料的开发。ZSM-5分子筛由于具有适宜的微孔孔道结构,优异的择形性、高的水热稳定性和强的酸性,是性能优良的MTA催化剂。但是,ZSM-5分子筛的单一微孔孔道使得大分子扩散困难,容易引起结焦失活。而单纯的ZSM-5分子筛又缺乏足够的脱氢活性,因此限制了其应用。论文以商业ZSM-5分子筛为原料,使用NaOH和HCl为脱硅和脱铝试剂,分别进行了碱处理与酸碱复合处理制备介孔ZSM-5分子筛的研究,系统考察了温度、浓度、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分子筛孔道结构和酸性质的影响,并根据MTA反应评价结果获得了最适宜的制备条件。在此基础上,以最适宜酸碱复合处理条件下制备的介孔ZSM-5分子筛为载体,制备了锌改性介孔ZSM-5分子筛的MTA反应催化剂,详细考察了锌负载量、反应温度、甲醇空速、氮气流速等工艺条件对MTA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商业微孔ZSM-5分子筛相比,通过简单的碱处理在分子筛单晶内引入与外界相连通的介孔,可显著提高ZSM-5分子筛在MTA反应中的活性和催化寿命;(2)与单纯的碱处理样品相比,后续的酸处理过程能够进一步调节样品的酸性质和孔结构,酸碱复合处理所得介孔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MTA活性和催化寿命得以进一步提升;(3)与酸碱复合处理所得介孔ZSM-5分子筛催化剂相比,经负载锌改性后,其MTA反应的BTX和芳烃产率有显著提高,但会缩短催化剂的反应寿命。
许友好,刘涛,王毅,孙丽丽[3](2016)在《多产轻质油的催化裂化馏分油加氢处理与选择性催化裂化集成工艺(IHCC)的研发和工业试验》文中提出从2007年到2015年,IHCC工艺历经工艺研究、过程开发和工业试验,完成了一系列中小型探索试验、基础设计、工程设计、关键设备开发、工业装置的建设与开工、工业试验方案制定与标定等研究工作。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加氢重油原料,相对于FCC工艺,IHCC工艺的液体产品收率增加10.04百分点,焦炭产率下降20%以上;对于石蜡基常压渣油原料,相对于FCC工艺,IHCC工艺的液体产品收率增加6百分点以上。IHCC工艺的成功开发标志着炼油技术从追求高转化率向追求高选择性转变,从而实现石油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还将部分解决中国石油化工能效倍增与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戴厚良[4](2013)在《芳烃生产技术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分离技术、反应生成技术、目的产品转移技术、甲基烷基化技术以及组合工艺最大程度增产芳烃技术等国内外芳烃生产技术进展进行分析,总结出近年来芳烃生产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催化剂和吸附剂性能的提高、新型反应及分离工艺的开发与应用、采用组合工艺最大化增产芳烃、单位产品物耗能耗的降低、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等方面,而芳烃生产原料短缺是长期困扰芳烃生产的现实问题。归纳了紧紧围绕拓宽原料来源、开发新型高性能催化剂与吸附剂、应用组合生产工艺和装置大型化等芳烃生产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以建设国产化大型芳烃联合装置为契机,加快开发并形成原料多样化、产品结构调整灵活、物耗能耗更低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芳烃成套生产技术的建议。提出应加快开发LPC、轻烯烃、芳烃抽余油等轻烃芳构化技术,使芳烃副产品进一步增值;加强炼油化工资源的一体化工作,充分利用催化裂化轻循环油、裂解重质汽油、炼油厂重质芳烃以及煤焦油以生产BTX;加大芳烃与煤化工结合的力度,尽快工业化实施甲苯甲基化生产二甲苯技术;进一步拓展生产芳烃的原料,开发并利用甲醇、纤维素等生物质生产芳烃新技术。
刘熠斌[5](2008)在《催化裂化汽油催化裂解及两段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增产丙烯工艺是在充分发挥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配合专用的催化裂解催化剂而开发的能够增产丙烯同时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新技术。本论文针对该工艺中汽油回炼的特点,在固定床微反-色谱联合装置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根据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的优势。丙烯虽然是催化裂解的目的产物,但是无论是在ZSM-5催化剂还是USY催化剂上,丙烯都可以进行二次反应,其主要产物是乙烯和丁烯,还有部分芳烃。丙烯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但芳烃的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催化裂解条件下丙烯先聚合再芳构化的反应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氢转移芳构化,二是通过脱氢芳构化。ZSM-5分子筛孔道狭窄,对双分子的氢转移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ZSM-5催化剂上丙烯的芳构化以脱氢为主,产物以甲苯居多;而在USY催化剂上丙烯的芳构化以氢转移为主,产物以二甲苯居多。论文中详细研究了汽油馏分的烯烃、烷烃和环烷烃的催化裂解反应,分析了不同烃的催化裂解反应机理。在催化裂解条件下,2-甲基-2-丁烯并不完全遵循二聚-裂化的双分子反应机理,而是以单分子裂化反应为主。1-己烯、1-庚烯以及2-甲基-1-己烯的裂化反应基本都是单分子反应,且以靠近碳链中间位置的键断裂为主。烷烃的裂化反应遵循质子化裂化-β裂化的反应过程,其主要产物是小分子的烯烃和烷烃。环烷烃首先生成环状正碳离子,然后β裂化生成链状正碳离子,其后的反应与烯烃相似。在ZSM-5催化剂上,1-庚烯的反应速率比2-甲基-1-己烯和1-己烯的反应速率快,2-甲基戊烷的反应速率比正己烷的反应速率快。但是对于C8的烷烃,其反应速率的关系为正辛烷>2-甲基庚烷>异辛烷。在催化裂解反应中,烯烃的反应速率约为同结构烷烃反应速率的10倍。催化裂化粗汽油中含有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烃。在汽油催化裂解反应过程中,烯烃是主要的反应物,其次是烷烃。论文中根据丙烯和轻烃的催化反应规律确定了催化裂化汽油的催化裂解反应网络,建立了包含丙烯二次反应在内的八集总动力学模型,并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参数估计。模型对汽油催化裂解反应的模拟计算表明,随转化率的不断升高,丙烯的产率先升后降。论文还根据热力学理论建立了计算催化裂化汽油二次反应热的方法,并详细计算了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改质和催化裂解两种工艺过程中的反应热,分析了反应条件对反应热的影响。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改质过程的反应热为80-150 kJ/kg,催化裂解过程反应热可达370-620 kJ/kg。汽油催化裂解过程的反应温度更高,剂油比更大,采用的LTB-2催化剂还能够抑制缩合反应的发生,使裂化反应占的比重更大,液化气、干气等裂化产物的产率更高,因此反应热也更大。温度对生成焓的影响较小,温度对反应热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转化率和产物分布实现。为了分析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的优势,针对提高汽柴油收率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开发了六集总动力学模型,以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实验数据为基础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了六集总模型的动力学参数。应用所开发的六集总模型对单段提升管和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柴油、汽油和液化气的产率随着反应深度的增加先升后降,柴油的选择性不断降低。与单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相比,在转化率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可以提高汽柴油的产率和柴汽比,降低焦炭和干气产率。一段的反应深度影响产品的产率和选择性。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时,柴油和汽油产率随一段转化率的不断增大先升后降。当汽柴油或汽柴油+液化气等目的产品产率达到最大值时,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可以达到更高的转化率,从而使目的产物的最大产率也比采用单段提升管技术的目的产物最大产率更高。
田华[6](2008)在《脂肪酸酯的催化裂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原油的质量日益变劣、变重,而对轻质燃料汽、柴油以及石油化工产品丙烯、乙烯等的需求逐年增多,加之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使得炼油企业所面临的压力日趋巨大。而动植物油是一种具有广泛来源的可再生能源,脂肪酸酯是其主要成分,由于几乎不含硫、氮以及金属而日益引起广泛重视。开发可作为石油替代资源的脂肪酸酯的有效转化技术是缓解石油资源短缺的途径之一。本文在固定床微反、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了脂肪酸酯热裂化和催化裂化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脂肪酸酯在不同催化剂上反应的影响规律大体相同。适当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脂肪酸酯的裂化,液化气(LPG)、丙烯收率显著增加,同时干气、CO、CO2等副产物的收率增加不多。热裂化反应的转化率较低;液体产物中存在大量的含氧衍生物,气体中CO/CO2质量比小于1。而在分子筛催化剂上,液体产物中氧含量很低;原料中的氧主要以H2O、部分以CO和CO2的形式脱除,三者收率之和为11.5%左右,且CO/CO2质量比大于1。其中USY分子筛催化剂适合生产汽油、柴油,而ZSM-5催化剂的LPG、丙烯收率较高。GC-MS、FT-IR分析表明,在热裂化和催化裂化的共同作用下,脂肪酸酯分子一般首先发生脱羧、脱羰反应,再进行C-C键断裂;而且其中C-O键更容易发生断裂,生成羧酸、醛、酮等大分子的含氧衍生物。初始裂化产生的中间物种会在催化剂的酸性位上发生二次裂化、脱氧、聚合、环化、氢转移、异构化、芳构化等反应,从而生成小分子的烃类、CO、CO2、H2O等。只要催化剂存在弱酸位,二次裂化反应即可发生;且催化剂的酸性越强,二次反应发生的比例越高,生成更多的汽油、LPG等小分子;而催化剂上没有酸性位时,二次反应发生较少,液体产物中存在大量的含氧衍生物。通过原位红外分析证明了脂肪酸酯反应的初始裂化步骤(主要是C-O键的断裂),同时证实了中间物种——羧酸的存在。针对一种脂肪酸酯原料优选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基本上适用于任何脂肪酸酯原料。原料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主要是硬脂酸和棕榈酸)增加,LPG、丙烯、丁烯收率增加,汽油、柴油收率降低。这种变化规律不仅适用于脂肪酸酯原料的单独裂化,而且适用于脂肪酸酯原料与普通催化原料的混合裂化。和普通催化原料相比,脂肪酸酯单独裂化时,LPG、低碳烯烃收率较高,LPG中丙烯含量一般超过50%;同时,生产的汽油、柴油性质较好,几乎不含硫,汽油中芳烃含量较高。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TSRFCC)技术,配以适宜的催化剂,LPG收率可达45%,丙烯收率为23%;二段反应产生的汽油中芳烃含量(主要是C7、C8、C9)高达83%。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在18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了掺炼脂肪酸酯原料的工业试验研究,催化剂为胜华平衡剂(由降烯烃催化剂CORH和10wt%左右的多产丙烯催化剂LTB-2组成),反应温度为508°C~525°C。结果表明,在普通催化原料中掺炼脂肪酸酯原料是完全可行的。掺炼后主要产物的收率变化不大,LPG收率略有上升,LPG中丙烯含量增加了1.88个百分点;同时,掺炼后汽油、柴油、油浆的硫、氮含量大幅度下降,产品质量明显改善。综上,利用催化裂化工艺可以加工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各种脂肪酸酯原料,通过催化剂和操作条件的调整,可以实现以脂肪酸酯原料生产LPG、丙烯以及清洁燃料的目的。
周明明[7](2015)在《乙烯芳构化催化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芳烃作为重要的基础石油化工原料,其市场需求量迅速增长。传统的芳烃生产技术主要以石油为原料,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芳烃供需矛盾突出。催化裂化过程副产干气,其中含有大量乙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乙烯资源的有效利用。若把这部分乙烯通过芳构化转化为芳烃,这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因此本文以纯乙烯为原料,研究了乙烯芳构化反应情况,为干气芳构化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采用H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反应条件、过渡金属改性以及催化剂酸性质对纯乙烯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利用XRD、低温氮气吸附-脱附、NH3-TPD、FT-IR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分析催化剂性质与乙烯芳构化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考察反应条件对乙烯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温度为550℃,最适宜反应空速为0.69h-1,并根据反应条件考虑结果对乙烯芳构化各产物的形成路径进行探讨。过渡金属元素的引入增强了HZSM-5催化剂的芳构化活性,其中Zn、Ni改性的催化剂上芳构化活性最好。Zn2+、Ni2+与HZSM-5上B酸位相互作用形成[M(OH)]+离子结构,其由于具有空轨道可以接受孤独电子因而归属于L酸。Zn2+、Ni2+的引入使催化剂上L酸增多、B酸减少、L/B酸比增大,增强了芳构化反应速率控制步骤—脱氢反应的活性,进而增强了芳构化活性。当Zn、Ni负载量为1.5wt%时,L/B酸比最大,催化剂的芳构化性能最佳。采用不同硅铝比的HZSM-5分子筛及水热老化处理调变HZSM-5催化剂的酸性质,考察其对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催化剂的芳构化活性并没有随着酸密度的减小而下降,相反,在酸密度下降而L/B酸比增大情况下,催化剂芳构化活性仍然较高,这说明L/B酸比值增大可以弥补因酸密度下降而导致的活性下降,L/B比值与酸密度一样,在乙烯芳构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适宜的水热老化温度及老化时间可以优化催化剂上的酸性质,使L/B酸比增大,有利于芳构化反应的进行,其中水热老化温度为400℃、处理时间为34h时的催化剂上芳构化活性最高。
刘伟[8](2013)在《HZSM-5/γ-Al2O3复合分子筛的制备及芳构化反应性能》文中研究指明在化学工业里,芳烃是非常基本的化工原料,所以能够将轻质烷烃资源转化成为苯、甲苯以及二甲苯(BTX)等芳烃的芳构化技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除此之外,轻烃的芳构化技术也是提高汽油辛烷值从而生产清洁能源的重要工艺。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铝溶胶浸渍法和半合成法三种方法,选用硝酸铝、硫酸铝、氯化铝、拟薄水铝石以及异丙醇铝作为γAl2O3的铝源制备了HZSM-5/γ-Al2O3复合催化剂,采用XRD.N2吸脱附等温线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的表征,以得到相关的孔结构和物相等信息;以正己烷作为模型化合物,在本实验室自行设计的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催化剂的芳构化反应催化性能,考察了γ-Al2O3的不同铝源,不同引入量和引入方法对HZSM-5的芳构化性能的影响,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三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中,HZSM-5分子筛的骨架结构没有被破坏,仍然保持完整;比表面积和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铝溶胶浸渍法增大的幅度最大,约为65m2/g。γ-Al2O3的加入会提高催化剂芳构化反应正己烷的转化率,20%时正己烷的转化率最高,之后随着γ-Al2o3含量的增大正己烷的转化率反而会有所下降;从反应温度来看,500℃时正己烷的转化率达到最高之后基本维持不变;从选择性来看,γ-Al2O3的含量越高,芳构化产物中二甲苯的选择性越好,但是苯和甲苯的选择性有所降低。不同方法制备的HZSM-5/γ-Al2O3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正己烷芳构化反应性能有一定的差别,对于正己烷转化率,化学沉淀法、铝溶胶浸渍法以及半合成法制备的催化剂均要高于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从选择性来看:对于二甲苯的选择性:对于二甲苯的选择性:铝溶胶浸渍法>化学沉淀法>半合成法>机械混合法。
安志远,朱超,刘熠斌,冯翔,金鑫,陈小博,杨朝合[9](2019)在《Zn/HZSM-5分子筛催化棕榈油多产芳烃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ZSM-5分子筛可用于脂肪酸酯催化转化生产芳烃、低碳烯烃等过程。未经过处理的HZSM-5分子筛芳烃产率较低,使用过渡金属改性后的HZSM-5分子筛酸性质发生了改变,能够提高芳烃的收率。以等体积浸渍法对H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制备了不同锌含量的Zn/HZSM-5分子筛,并进行了XRD、XRF、XPS、NH3-TPD、SEM、TEM、Py-IR、N2物理吸附-脱附等多种表征,结果表明锌的引入没有改变HZSM-5的晶体结构,锌物种能均匀分布在HZSM-5分子筛表面及孔道。棕榈油催化转化实验结果显示Zn含量(质量分数)为3%的Zn/HZSM-5有最好的催化效果,芳烃在液相烃类所占比例(质量分数)为87.92%,芳烃收率(质量分数)为59.44%。
鞠林青,魏强,丁思佳,周亚松,徐春明[10](2015)在《最大化生产对二甲苯的炼油总工艺流程研究》文中提出以规划新建加工15.0 Mt/a沙特轻质和沙特中质混合原油的大型炼油厂为例,按照分子炼油和环状碳链理论,对最大化生产对二甲苯的炼油总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项目的对二甲苯产量可以达到5.0 Mt/a、副产苯1.62 Mt/a。重整原料主要来自:2.28 Mt/a直馏重石脑油(馏程65175℃)、0.96 Mt/a催化裂化重汽油、2.47 Mt/a的柴油(含重芳烃循环)加氢裂化所产的重石脑油和减压蜡油加氢裂化的2.57 Mt/a重石脑油。剩余的芳烃产品来自C4/C5/C6轻烃,芳构化可产1.52 Mt/a富含芳烃的生成油,催化干气稀乙烯可直接生产0.12 Mt/a乙苯。
二、可以多产芳烃的芳构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以多产芳烃的芳构化(论文提纲范文)
(1)FCC汽油在HZSM-5沸石上选择性裂解和链烷烃石脑油在Pt/KL沸石上脱氢芳构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FCC汽油降烯烃技术的工业现状和研发动态 |
1.2.1 国内外FCC汽油“回炼”降烯烃技术的工业现状 |
1.2.2 国内外FCC汽油降烯烃技术的研发动态 |
1.3 链烷烃石脑油催化裂解、芳构化的研发动态 |
1.3.1 链烷烃石脑油资源情况 |
1.3.2 链烷烃石脑油的催化裂解研究动态 |
1.3.3 链烷烃石脑油的芳构化研究动态 |
1.4 纳米H-ZSM-5沸石的特性、改性研究和催化应用 |
1.4.1 纳米H-ZSM-5沸石的特性和催化应用 |
1.4.2 纳米H-ZSM-5沸石的水热稳定性和改性研究 |
1.4.3 磷改性H-ZSM-5沸石的制备方法 |
1.4.4 磷改性对H-ZSM-5沸石水热性能的影响机制 |
1.5 KL沸石的结构特点和改性研究 |
1.6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实验部分 |
2.1 化学试剂与反应原料 |
2.2 催化剂制备 |
2.2.1 FCC汽油选择性催化裂解催化剂 |
2.2.2 链烷烃石脑油催化裂解催化剂 |
2.2.3 链烷烃石脑油芳构化KZnZSM-5沸石催化剂 |
2.2.4 链烷烃芳构化Pt/KL沸石催化剂 |
2.3 催化剂表征 |
2.3.1 元素组成测定 |
2.3.2 晶相表征 |
2.3.3 形貌及晶粒度表征 |
2.3.4 比表面积和孔容测定 |
2.3.5 酸度测试 |
2.3.6 硅、铝、磷配位状态测定 |
2.3.7 负载铂的分散状况表征 |
2.4 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 |
2.4.1 全馏分FCC汽油选择性催化裂解反应 |
2.4.2 链烷烃石脑油的催化裂解反应 |
2.4.3 链烷烃石脑油的芳构化反应 |
3 FCC汽油在高温水热处理H-ZSM-5上裂解反应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制备、表征及反应性能评价方法 |
3.2.1 催化剂制备 |
3.2.2 催化剂表征 |
3.2.3 FCC汽油选择性催化裂解反应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高温水热处理对H-ZSM-5沸石物化性质的影响 |
3.3.2 高温水热处理对H-ZSM-5沸石FCC汽油裂解反应性能的影响 |
3.3.3 反应条件对纳米H-ZSM-5沸石FCC汽油裂解反应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FCC汽油在磷、镧、硅、钡改性纳米H-ZSM-5上裂解反应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制备、表征及反应评价方法 |
4.2.1 催化剂制备 |
4.2.2 催化剂表征 |
4.2.3 FCC汽油选择性催化裂解反应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磷、镧、硅、钡单组分改性纳米H-ZSM-5沸石催化剂的表征 |
4.3.2 磷、镧、硅、钡单组分改性对纳米H-ZSM-5催化裂解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FCC汽油在磷酸三甲酯改性纳米H-ZSM-5上裂解反应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制备、表征及反应评价方法 |
5.2.1 催化剂制备 |
5.2.2 催化剂表征 |
5.2.3 FCC汽油选择性催化裂解反应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磷源改性对纳米H-ZSM-5沸石催化剂水热稳定性的影响 |
5.3.2 不同磷源改性纳米H-ZSM-5沸石催化剂的~(29)Si,~(31)P,~(27)Al MAS NMR研究 |
5.3.3 不同磷源改性对纳米H-ZSM-5沸石FCC汽油催化裂解反应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FCC汽油在磷硅、磷钡改性纳米H-ZSM-5上裂解反应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催化剂制备、表征及反应评价方法 |
6.2.1 催化剂制备 |
6.2.2 催化剂表征 |
6.2.3 FCC汽油选择性催化裂解反应评价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磷硅和磷钡复合改性对纳米H-ZSM-5沸石催化剂晶体结构和表面酸度的影响 |
6.3.2 磷硅和磷钡复合改性对纳米H-ZSM-5沸石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6.3.3 FCC汽油中烯烃及烷烃催化裂解的可能反应网络 |
6.4 本章小结 |
7 链烷烃石脑油在改性纳米H-ZSM-5上裂解和芳构化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催化剂制备、表征及反应评价方法 |
7.2.1 催化剂制备 |
7.2.2 催化剂表征 |
7.2.3 反应评价方法 |
7.3 热力学计算方法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重整抽余油在磷硅复合改性纳米H-ZSM-5上的裂解反应 |
7.4.2 反应温度对重整抽余油在磷硅改性纳米H-ZSM-5上裂解反应的影响 |
7.4.3 重整抽余油中主要烷烃分子在固体酸上活化途径的热力学分析 |
7.4.4 共浸渍钾离子对Zn离子改性H-ZSM-5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链烷烃石脑油脱氢芳构化KL型沸石催化剂制备的初步研究 |
8.1 引言 |
8.2 催化剂制备、表征及反应评价方法 |
8.2.1 二氯四氨合铂溶液的制备 |
8.2.2 催化剂制备 |
8.2.3 催化剂表征 |
8.2.4 反应评价方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铂源对P/KL沸石催化剂链烷烃脱氢芳构化性能的影响 |
8.3.2 铂源对Pt/KL沸石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 |
8.3.3 Pt/KL沸石催化链烷烃(正庚烷)脱氢芳构化的operando FT-IR光谱研究 |
8.3.4 Pt/KL沸石催化剂在链烷烃(正庚烷)脱氢芳构化反应中的活性稳定性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介孔ZSM-5分子筛的制备、改性及其MTA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甲醇制芳烃机理 |
1.2.1 “烃池”机理 |
1.2.2 双循环机理 |
1.3 甲醇制芳烃反应催化剂 |
1.4 ZSM-5 分子筛的结构及改性 |
1.5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 |
1.5.1 介孔材料研究现状 |
1.5.2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
1.6 ZSM-5 分子筛的金属元素改性现状 |
1.6.1 甲醇制芳烃用催化剂的金属元素改性研究现状 |
1.6.2 ZSM-5 分子筛的金属元素改性方法 |
1.6.3 介孔ZSM-5 分子筛金属元素改性现状 |
1.7 存在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存在问题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 介孔及改性ZSM-5 分子筛的制备 |
2.2.1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制备 |
2.2.2 氢型介孔ZSM-5 分子筛的制备 |
2.2.3 锌负载改性介孔ZSM-5 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
2.3 结构分析与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2.3.2 N_2吸-脱附分析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2.3.4 吡啶红外光谱(Py-IR)分析 |
2.4 催化剂反应评价 |
第三章 碱处理制备介孔ZSM-5 分子筛及其MTA性能 |
3.1 未改性商业ZSM-5 分子筛(YL)的MTA反应性能评价 |
3.2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制备及其碱处理单因素考察 |
3.2.1 碱处理温度 |
3.2.2 碱处理时间 |
3.2.3 碱处理浓度 |
3.2.4 碱处理液固比 |
3.3 碱处理样品的孔结构与MTA产物选择性关系图 |
3.4 小结 |
第四章 酸碱复合处理制备介孔ZSM-5 分子筛及其MTA性能 |
4.1 酸处理单因素考察 |
4.1.1 酸处理温度 |
4.1.2 酸处理浓度 |
4.1.3 酸处理时间 |
4.1.4 酸处理液固比 |
4.2 酸处理样品的孔结构与MTA产物选择性关系图 |
4.3 小结 |
第五章 锌负载介孔ZSM-5 分子筛的制备及其MTA性能 |
5.1 锌负载量 |
5.2 反应温度 |
5.3 甲醇空速 |
5.4 氮气流速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芳烃生产技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分离技术进展 |
1.1 分离并回收芳烃的抽提或抽提蒸馏技术 |
1.2 二甲苯异构体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
1.2.1 结晶分离技术 |
1.2.2 吸附分离技术 |
2 反应生成技术进展 |
2.1 催化重整技术 |
2.2 轻烃芳构化技术 |
2.3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生产芳烃技术 |
2.4 催化裂化轻瓦斯油加氢生产催化重整进料技术 |
2.5 蒸汽裂解汽油生产BTX及重整原料技术 |
2.6 焦化粗苯与煤焦油的加工利用技术 |
2.6.1 焦化粗苯加工利用技术 |
2.6.2 煤焦油加工利用技术 |
2.7 将纤维素转化成BTX芳烃技术 |
3 目的产品转移技术进展 |
3.1 烷基转移和芳烃转化技术 |
3.2 重质芳烃轻质化增产BTX技术 |
3.3 增产对二甲苯的甲苯选择性歧化技术 |
3.4 增产对二甲苯的C8芳烃异构化技术 |
3.5 间二甲苯生产技术 |
3.6 邻二甲苯生产技术 |
4 甲基烷基化技术进展 |
4.1 甲苯与甲醇甲基化高效生产对二甲苯技术 |
4.2 甲醇芳构化制芳烃的MTA技术 |
5 组合工艺最大程度增产芳烃技术进展 |
5.1 BTXtra组合工艺 |
5.2 选择性歧化与芳构化组合工艺 |
5.3 结晶分离与吸附分离组合工艺 |
5.4 抽提蒸馏和芳构化组合工艺 |
6 其它芳烃生产技术进展 |
6.1 偏三甲苯和均三甲苯生产技术 |
6.2 均四甲苯生产技术 |
6.3 萘生产技术 |
7 结束语 |
(5)催化裂化汽油催化裂解及两段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轻烃催化反应机理 |
1.1.1 丙烯的二次反应 |
1.1.2 烯烃的催化裂化反应 |
1.1.3 烷烃的催化裂化反应 |
1.1.4 OPE曲线和动力学方程 |
1.2 石油馏分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
1.2.1 关联模型 |
1.2.2 集总模型 |
1.2.3 分子尺度模型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及数据处理 |
2.1 实验装置 |
2.2 催化剂 |
2.3 原料 |
2.4 内外扩散影响的消除 |
2.5 氢含量的计算 |
2.6 化学平衡组成计算方法 |
第3章 丙烯的二次反应规律 |
3.1 丙烯的反应路径分析 |
3.2 反应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 |
3.3 反应条件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3.3.1 反应条件对烯烃产物的影响 |
3.3.2 反应条件对烷烃产物的影响 |
3.3.3 反应条件对芳烃产物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轻烃催化裂解反应及动力学 |
4.1 轻烃的热裂化反应 |
4.2 烯烃的催化裂解反应 |
4.2.1 2-甲基-2-丁烯的裂化反应 |
4.2.2 1-己烯的裂化反应 |
4.2.3 C_7 烯烃的裂化反应 |
4.2.4 烯烃的氢转移和芳构化反应 |
4.3 烷烃的催化裂解反应 |
4.3.1 C_6 和C_7 烷烃的裂化反应 |
4.3.2 C_8 烷烃的裂化反应 |
4.4 环烷烃的催化裂解反应 |
4.5 轻烃的催化裂解反应动力学分析 |
4.5.1 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
4.5.2 轻烃催化裂解反应动力学 |
4.6 小结 |
第5章 汽油催化裂解动力学模型及反应热的计算 |
5.1 汽油催化裂解反应动力学 |
5.1.1 反应网络及物理模型 |
5.1.2 参数估计 |
5.1.3 模型的应用 |
5.2 催化裂化汽油二次反应热的计算 |
5.2.1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
5.2.2 几种典型反应的反应热 |
5.2.3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改质过程的反应热 |
5.2.4 催化裂化汽油催化裂解过程的反应热 |
5.2.5 反应热随转化率的变化 |
5.3 小结 |
第6章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及应用 |
6.1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六集总模型的开发 |
6.1.1 反应网络及物理模型 |
6.1.2 模型参数估计及验证 |
6.2 单段提升管计算 |
6.3 两段提升管计算 |
6.3.1 给定转化率条件下两段计算 |
6.3.2 不同一段转化率的计算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脂肪酸酯的催化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柴油的生产 |
1.2.1 生物柴油的性质 |
1.2.2 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
1.2.3 生物柴油的发展 |
1.3 脂肪酸酯的加氢过程 |
1.3.1 传统的加氢催化剂 |
1.3.2 负载在碳上的金属催化剂 |
1.3.3 固体杂多酸催化剂 |
1.4 脂肪酸酯的重整制氢 |
1.5 脂肪酸酯的热裂化过程 |
1.5.1 热裂化产物 |
1.5.2 热裂化机理 |
1.6 脂肪酸酯的催化裂化过程 |
1.6.1 原料性质的影响 |
1.6.2 反应条件的影响 |
1.6.3 催化剂性质的影响 |
1.6.4 反应机理及转化途径 |
1.6.5 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装置 |
2.1.1 固定床微反装置 |
2.1.2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 |
2.1.3 催化剂水热老化装置 |
2.2 原料及催化剂 |
2.2.1 原料 |
2.2.2 催化剂 |
2.3 产物分析方法 |
2.3.1 气体产物分析 |
2.3.2 液体产物分析 |
2.3.3 催化剂焦炭含量测定 |
2.4 样品分析和表征方法 |
2.4.1 催化剂表面结构分析 |
2.4.2 有机液体产物的组成分析 |
2.4.3 催化剂酸性分析及普通漫反射 |
2.4.4 原位红外分析 |
2.4.5 元素分析 |
2.5 基本概念 |
第三章 脂肪酸酯催化裂化反应规律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原料及催化剂性质 |
3.3 反应温度对脂肪酸酯裂化性能的影响 |
3.3.1 反应温度对脂肪酸酯转化率的影响 |
3.3.2 反应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3.3.3 有机液体产物的组成 |
3.3.4 重油组成 |
3.4 剂油比对脂肪酸酯裂化性能的影响 |
3.5 原料体积流率对脂肪酸酯裂化性能的影响 |
3.6 与普通催化原料裂化反应的对比 |
3.7 小结 |
第四章 催化剂性质对脂肪酸酯催化裂化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原料及催化剂性质 |
4.3 活性组分的影响 |
4.4 载体的影响 |
4.5 催化剂水热老化条件的影响 |
4.5.1 催化剂水热老化温度的影响 |
4.5.2 催化剂水热老化时间的影响 |
4.6 催化剂酸性及孔结构的影响 |
4.6.1 脂肪酸酯在低温下的转化 |
4.6.2 脂肪酸酯的初始裂化反应 |
4.6.3 酸性及孔结构对脂肪酸酯转化的影响 |
4.7 脂肪酸酯的转化途径及反应机理 |
4.7.1 原位红外的研究结果 |
4.7.2 有机官能团的鉴别 |
4.7.3 脂肪酸酯的转化途径 |
4.8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类型脂肪酸酯原料的催化裂化研究 |
5.1 前言 |
5.2 原料及催化剂性质 |
5.3 模型化合物与脂肪酸酯裂化性能的对比 |
5.3.1 不同原料在LTB-2 催化剂上的催化裂化性能 |
5.3.2 不同原料在石英砂上的热裂化性能 |
5.4 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5 脂肪酸酯与普通催化原料不同进料方式的研究 |
5.6 小结 |
第六章 脂肪酸酯的提升管催化裂化研究 |
6.1 前言 |
6.2 原料及催化剂性质 |
6.3 脂肪酸酯及普通催化原料的一段反应 |
6.3.1 一段反应条件的优化 |
6.3.2 汽油族组成的变化 |
6.3.3 脂肪酸酯原料一段裂化后产物中的氧分布 |
6.3.4 脂肪酸酯原料一段裂化的产品质量 |
6.4 脂肪酸酯及普通催化原料的TSRFCC反应对比 |
6.4.1 两种原料在同条件下的转化 |
6.4.2 催化剂性质的影响 |
6.4.3 脂肪酸酯原料性质的影响 |
6.4.4 产物中氧分布的变化 |
6.5 脂肪酸酯与普通催化原料混合油的TSRFCC反应 |
6.6 小结 |
第七章 催化裂化工业装置中掺炼脂肪酸酯的研究 |
7.1 前言 |
7.2 原料及催化剂性质 |
7.3 第一次工业试验 |
7.3.1 第一次工业试验时的产物分布 |
7.3.2 第一次工业试验时的产品质量 |
7.3.3 掺炼脂肪酸酯后的氧分布 |
7.3.4 第一次工业试验时出现的主要问题 |
7.4 操作条件的调整 |
7.5 第二次工业试验 |
7.5.1 第二次工业试验时的产物分布 |
7.5.2 第二次工业试验时的产品质量 |
7.5.3 掺炼脂肪酸酯原料对工业装置的影响 |
7.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乙烯芳构化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轻烃芳构化研究进展 |
1.2.1 轻烃芳构化工艺 |
1.2.2 轻烃芳构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
1.2.3 目前轻烃芳构化的主要问题 |
1.3 催化裂化干气资源 |
1.3.1 催化裂化干气利用现状 |
1.3.2 催化裂化干气芳构化 |
1.4 乙烯芳构化反应机理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原料与试剂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
2.2.2 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
2.2.3 催化剂的水热处理 |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氮气吸脱附表征 |
2.3.3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实验 |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实验 |
2.4 实验装置 |
2.5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乙烯芳构化反应条件的考察 |
3.1 前言 |
3.2 反应温度对乙烯芳构化的影响 |
3.3 反应空速对乙烯芳构化的影响 |
3.4 乙烯芳构化各产物形成路径探讨 |
3.5 乙烯芳构化理论氢平衡计算 |
3.6 乙烯在不同类型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芳构化性能 |
3.6.1 不同类型分子筛的性质 |
3.6.2 不同类型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芳构化性能 |
3.7 小结 |
第四章 改性HZSM-5 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芳构化性能 |
4.1 前言 |
4.2 金属改性HZSM-5 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芳构化性能 |
4.2.1 金属改性HZSM-5 分子筛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
4.2.2 金属改性后催化剂芳构化性能改变的原因探讨 |
4.3 Zn改性前后乙烯芳构化过程氢平衡计算 |
4.4 不同Zn负载量的Zn/HZSM-5 分子筛催化剂考察 |
4.4.1 不同Zn负载量Zn/HZSM-5 分子筛催化剂的性质 |
4.4.2 不同Zn负载量Zn/HZSM-5 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芳构化性能 |
4.5 不同Ni负载量Ni/HZSM-5 分子筛催化剂考察 |
4.5.1 不同Ni负载量Ni/HZSM-5 分子筛催化剂的性质 |
4.5.2 不同Ni含量Ni/HZSM-5 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芳构化性能 |
4.6 复合金属改性Zn-M/HZSM-5 分子筛催化剂考察 |
4.7 小结 |
第五章 酸性对乙烯芳构化性能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不同硅铝比的分子筛催化剂上的乙烯芳构化性能 |
5.2.1 不同硅铝比HZSM-5 分子筛的酸性质分析 |
5.2.2 乙烯在不同硅铝比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芳构化反应 |
5.3 水热老化处理分子筛催化剂上的乙烯芳构化性能 |
5.3.1 水热老化处理温度对催化剂芳构化性能的影响 |
5.3.2 水热老化处理时间对催化剂芳构化性能的影响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HZSM-5/γ-Al2O3复合分子筛的制备及芳构化反应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芳烃的生产途径及主要用途 |
1.2.1 芳烃的生产途径 |
1.2.2 芳烃的目前的利用状况 |
1.3 轻烃的芳构化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轻烃的芳构化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2 轻烃芳构化反应的机理 |
1.3.3 不同类型轻烃芳构化催化材料 |
1.4 ZSM-5体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4.1 ZSM-5体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1.4.2 ZSM-5体系催化剂的表面酸性 |
1.4.3 ZSM-5体系催化剂的孔道吸附和扩散性能 |
1.4.4 ZSM-5体系催化剂的择形催化性质 |
1.4.5 ZSM-5沸石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与装置 |
2.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ZSM-5分子筛的制备 |
2.2.2 化学沉淀法制备催化剂 |
2.2.3 铝溶胶浸渍法制备催化剂 |
2.2.4 半合成法制备催化剂 |
2.3 催化剂的物相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氮气吸脱附(N_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
2.4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2.4.1 芳构化反应 |
2.4.2 催化剂活性评价参数 |
2.4.3 正己烷转化率的计算 |
第三章 化学沉淀法制备催化剂及其芳构化性能 |
3.1 化学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合成 |
3.2 化学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XRD及BET表征结果 |
3.3 化学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芳构化反应正己烷的转化率 |
3.4 化学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芳构化反应产物的选择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铝溶胶浸渍法制备催化剂及其芳构化性能 |
4.1 铝溶胶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合成 |
4.2 铝溶胶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XRD及BET表征结果 |
4.3 铝溶胶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芳构化反应正己烷的转化率 |
4.4 铝溶胶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芳构化反应产物的选择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半合成法制备催化剂及其芳构化性能 |
5.1 半合成法制备催化剂的合成 |
5.2 半合成法制备催化剂的XRD及BET表征结果 |
5.3 半合成法制备催化剂的芳构化反应正己烷的转化率 |
5.4 半合成法制备催化剂芳构化反应产物的选择性 |
5.5 催化剂的芳构化反应稳定性的评价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9)Zn/HZSM-5分子筛催化棕榈油多产芳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1.2 催化剂的制备 |
1.3 催化剂的表征 |
1.4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催化剂的分析与表征 |
2.1.1 XRD分析 |
2.1.2 XRF及XPS分析 |
2.1.3 酸性质分析 |
2.1.4 BET分析 |
2.1.5 SEM、TEM表征 |
2.2 催化剂评价 |
3 结论 |
四、可以多产芳烃的芳构化(论文参考文献)
- [1]FCC汽油在HZSM-5沸石上选择性裂解和链烷烃石脑油在Pt/KL沸石上脱氢芳构化的研究[D]. 赵云.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2]介孔ZSM-5分子筛的制备、改性及其MTA应用研究[D]. 王晓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多产轻质油的催化裂化馏分油加氢处理与选择性催化裂化集成工艺(IHCC)的研发和工业试验[J]. 许友好,刘涛,王毅,孙丽丽.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6(07)
- [4]芳烃生产技术展望[J]. 戴厚良.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3(01)
- [5]催化裂化汽油催化裂解及两段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研究[D]. 刘熠斌. 中国石油大学, 2008(12)
- [6]脂肪酸酯的催化裂化研究[D]. 田华.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6)
- [7]乙烯芳构化催化剂的研究[D]. 周明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4)
- [8]HZSM-5/γ-Al2O3复合分子筛的制备及芳构化反应性能[D]. 刘伟. 北京化工大学, 2013(02)
- [9]Zn/HZSM-5分子筛催化棕榈油多产芳烃的研究[J]. 安志远,朱超,刘熠斌,冯翔,金鑫,陈小博,杨朝合. 化工学报, 2019(11)
- [10]最大化生产对二甲苯的炼油总工艺流程研究[J]. 鞠林青,魏强,丁思佳,周亚松,徐春明.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15(05)